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

篇1

在网络高速发展、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网络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为人们提供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迫切需要,是顺应人民群众强烈愿望、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在网络文化建设中要保持追求真理的精神,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保持探索求证的精神,不断加强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也要保持怀疑精神,不断对网络信息进行辨别和筛选,确保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牢牢占领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坚定人们正确的价值追求,反对崇尚迷信、封建,反对固步自封、弄虚作假,反对盲从、守旧。同时也要坚持创新,保持与时俱进,对外来文化和新兴思想持客观和包容的态度,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于提出新观点。科学精神可以培养人们求真、求实、求新、求变的素质,在网络领域中,不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是引领人们健康向上发展的动力。在物质层面上,科学精神推动科技发展,推进网络建设,为网络文化建设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在精神层面,科学精神可以培养人们客观、求真、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上能明确方向、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规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品数字化、网络化,广泛传播体现中国传统和具有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并且倡导人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氛围,提升网络舆论的开放性、公正性和自由度;对于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方面,为科学的管理方式提供精神支柱,倡导科学有效的管理,运用知识和技术加强网络环境的监督、自律和规范。

二、科学精神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根本起点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精髓,是人们在发现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伴随着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理念,逐渐与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科学精神和科技活动、科学理论密不可分,科学精神由科技发展而产生,又能动地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中国人民认识到科学是推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动力,但是对于科学精神却越来越忽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情社会,事事懂个七八分,不琢磨透彻,官本位思想严重,人们习惯利用关系和背景来谋求利益和出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但精神不断缺失,人们越来越找不到方向,变得浮躁。在科学技术推进物质基础时,需要不断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只有提高中国大众的科学水平,使其拥有科学精神,勇于求真,敢于怀疑,坚持批判,保持理性,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和高速发展。科学精神是全民科学素养的基础部分,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普及科学知识,不倡导和引领人民拥有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那这种科学知识的普及只是灌输式的,不能让人们自主探索,在面对新兴事物时茫然不知所措,这是一种对科学知识停留在表面的了解,人们没有自我探索、自我批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仍然带有麻木性。这样人们的精神世界仍然缺少科学精神的支撑,易被外界事物干扰,不能较好地明辨是非,没有独立完善的自我思辨能力。科学精神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根本起点,能摒除迷信和愚昧,提高社会的创新精神和理性程度,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

三、科学精神是推进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需要外界条件的满足和外界力量的推动,最为重要的是自身内在的精神和毅力。人的思想和精神出现了问题,当然应当从思想和精神领域来进行治疗。现在有一部分中国人在精神上越来越迷茫:理想空泛、价值迷途、道德缺失、思想保守、情感缺失等等。科学精神正是追求真理、崇尚创新、注重实践、弘扬理性的集合,在人的认识、道德、思想和智力方面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人的认识方面,科学精神提醒人们客观地面对事物,并且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去认识世界;对于人的道德,科学精神引领着人们求真至善,保持公正、无私、理性,尊重自然、不作假、不迷信、不自私,追求理想。在思想方面,科学精神将人们从迷信、恐惧、封建等深渊中解救出来,给予人们新思想、新动力。对人的智力而言,科学精神带给人们求真、求实、求新、求变的内在需求,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激发人们不断探索,勤于思考,乐于创新,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自主探索精神。科学精神不断鞭策着人们,乐于探索和冒险,勇于实践,积极创新,不断思考,能冲破封建、教条的禁锢,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科学精神给予人们理性的视角能辩证地看待事物和事件,这正是中国这种人情大国所欠缺的。因此积极弘扬科学精神,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发展的要求,是国家进步的要求,是社会前进的要求。

四、科学精神是推进农村和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根本

篇2

论文摘要: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人文精神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揭示主体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随,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需要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多层面的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共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是互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既以实践为基础,也表明了实践的价值取向。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求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的实践基础。应使对今天社会发展的现实状态,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要融和与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保持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的主导地位,立足当代人类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要融汇中西,致力创新,加速分化,促进综合,在新的时代的条件下构建和谐与融合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要求。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从古希腊开始,科学精神就在西方世界开始萌动,古希腊科学中的理性精神、分析精神非常的发达,柏拉图的理性主义还使理性负载着精神生活的意义,这样,亚里士多德才有可能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形式逻辑体系。而突出表现在近代,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更是把理性推崇到了万能的地位,认为理性可以达到人的一切目的。如在康德看来,意志行为惟有合乎理性。在近代科学发展中,由于客观精神与理性精神的复兴,实证精神和分析精神的迅速发展,由此引起近代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全面繁荣。突显出来科学精神的大旗更是在波澜壮阔的现代科学革命中表现出来。历史把科学精神推向了人类精神的核心地位。科学精神的演变与发展凝聚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而何谓科学精神?在美国科学史家默顿看来,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他进而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虽从未被整理过,但从科学家在习惯中,在无数论述科学精神的著作中,在对触犯精神气质的行为的道德谴责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道义一致性,可以推断出它的存在。”而从科学认识方法的视角,哲学家海德格尔则指出科学精神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物本—物化—对象化,这就是这种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核。”[1]在我国,明确提出科学精神并提倡“弘扬科学精神”的是任鸿隽。伴随着的不断推进,黄昌款、、毛子水、屠正叔等对科学精神的研究从而使这问题进入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而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从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刻卜勒、牛顿、波义耳等人身上,总结出了科学精神的几个特点,它们分别是:不盲从,不附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专心一致,实事求是等。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拓宽了科学精神的内涵,赋予科学精神以新的时代特征。科学精神是科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不断表现出来的情操、气质、品格和特征,它是时代的科学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现代社会实践要求人们反思以往对科学认识的片面性,要求全面认识科学理性的作用。科学探索就是要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把握其本质及内在的规律性,反对用任何形式束缚人们追求真理的思想和行为。科学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来理解它。科学精神体现着人类对客观性、真理性、合理性的追求与创造。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宣传和探讨“科学精神”的热潮,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充分展示了科学精神及其巨大作用。

人文精神是从人文文化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髓。它以人为尺度,注重形象思维和整体综合,开掘主体生命内在的体验、感悟和直觉,人文精神突出了人主体地位,揭示主体价值。人文精神就其核心来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意义,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等。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上。人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也要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中把握人的价值,人还要处理好人自我表现的超越性的问题。作为一种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注重对个体的关注,夸大物欲作用,忽视精神价值的单面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也即通常所说的对人的“终极关怀”、“精神追求”等。有学者认为,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指“一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实践原则,这种原则是评价一切实践活动结果的根本尺度。人文精神把人的利益、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人文精神是推动起一种有别于科学认识的探究活动,去展现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它与外间世界的交相辉映。以人性、人文理念来观察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活跃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中,是一种理性意识与非理性的体验的结合,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它既表现为一定的知识形态,也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应承担消除人文危机的重任,为人类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开创一片新天地。

在古文明时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开始萌芽,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成为人们探求未知事物的手段、依据和目的,把自然、社会、人的思考混杂在一起。实际上,在那个时期,人的问题、道德的问题和自然的问题没有本质的区别。从古希腊教育的角度看,古希腊人追求人文的同时也展开对科学的追求,追求科学的同时也展开对人文的追求。我们看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兼容并包的。古希腊既孕育人文精神又孕育科学精神,“科学”对“人文”并蓄。我国古代“天人相合”、“天人相通”说明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应在自然条件下才能实现。在西方,古代科学精神始终是在哲学世界观的庇护制约下进行的,经院哲学曾一度占据了科学与人文的所有领域,而当人类文化发展到近现代,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野也逐渐凸现出来。近代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使得自然科学技术愈演愈烈,在近、现代的文化中,实际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文化——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之间的尖锐对立。理性与科技结合所形成的科技理性主义日益成为对人本主义的挤压。经由新康德主义者和逻辑实证主义者发展到极致,导致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分离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阵营。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流派割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和内在联系,形成截然对立的两种观点。科学主义强调科学、客观性、真理性,主张“价值中立”。科学主义强调尊重科学,本来无可厚非,但把科学抬高到至上甚至唯一的地步,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绝对对立起来,以科学文化否定和反对人文文化,这就走到了极端。[2]科学主义推崇理性和科学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力量,贬斥关于人的价值、尊严的空洞口号,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离开科学研究的比较单纯的境域(context)进入一个比较复杂的境域中,某种科学方法就变得太荒谬而不可取了。就像没有人会认同“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放原子弹、做核试验”一样,虽然其方法是高效的。[3]科技被推崇备至,科学精神曾一度压制了人文精神。由此,它以自然科学为唯一的、标准的文化模式,来改造其他文化。人本主义的思潮则鼓吹非理性主义,反对理性和科学进步,主张抽象的个人价值、个人理想、个人本位和个人中心等,人文学科领域日益狭窄。各执一端的观点都对社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这就迫使我们重新厘定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人们在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时普遍存在认识误区,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科学与道德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科学价值中立”、“为科学而科学”等观点又为这种分离提供解释和理论支持,以至这种分离成为一种传统。[4]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要么基本上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方法,要么主张把在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有效用的科学方法。反应在科学与人文的隔离,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吴国盛认为,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使人文科学的领地日渐狭窄;学科普遍的科学化倾向和功利化,导致了社会科学的兴起,也使人文科学的地位日渐下降;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推波助澜,人为地造成科学人文之分裂;自然科学自诩道德中立,人和主观性成了科学研究的敌人,使自然科学家们心安理得地拒绝人文关怀。科学活动深化人的认识,净化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心灵,凝练人的精神,塑造人的品格,从而内化为人的一种基本精神。同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渐渐脱离并对立起来。克服传统视野的狭隘性,在自然与社会、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中来把握科学精神,对科学技术批判是反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特殊的霸权地位,以及把科学技术视为之至真、至善、至美化身的科学主义,它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汇提供了现实的依据。而实际上,科学主义所坚持的“为科学而科学”并不是完整科学精神,只是科学精神部分属性的反映。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昭示我们,科学技术一方面推动社会发展取得无与伦比的作用,问题的解决应是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采取措施,限制有意识科技成果的滥用,即确定“科技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增强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关怀。发展从文化背景来看是科技与人文融合的产物。科学的人文精神有着极大的启发性和感召力,能够整合人与自然趋向,确保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具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才能确保人的价值、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得以真正实现。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在技术上的表征。[5]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和科学技术的关系,提倡褒扬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探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之路。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生的,都是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现象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规律的,其基础在于社会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这一活动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共同的基础,其共同的根基就是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人,而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也是人。许多科学家还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这样主体层面的科学精神中也包含了人文精神。科学界的优秀分子意识到自己从事的科学工作对于社会、人类的责任,从主体层面把科学精神理解为科学家的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精神价值。杰出科学家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如怀疑精神、敬业精神、奋斗精神、献身精神。这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的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层面,人们要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深入实践的行动,自觉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渗透与统一建构。要在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大科学观,这种大科学观中蕴含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气质和广博内容,从而具有更加广阔的科学视野和实践价值。[6]这就告诉我们,只有撇开种种理论上的谬误,回到马克思说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本身,才会确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本来就是统一的。科学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精神同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文化精神是不可分割的融合在一起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随,科学精神根植于人文精神之中。科学作为一项探求知识和真理的认识活动,体现的对真理的无私追求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人类向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前进。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这不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不也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7]科学精神就是人类一切美好、崇高、值得肯定的精神品质,其中包含了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互补的,这能保证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前者追求的是真实的世界,后者追求的是美好的世界;前者是张扬着理性至上的理念,而后者却在理性之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最终价值是一致的,即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互补性。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过程中能够同时受到两种精神的指引,忽视了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来把握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理解为单纯追求精确性与物的客观性,“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也只是一支残缺的人文精神。[8]在此,要反对仅仅从功利的意义上来理解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归结为工具理性,科学精神要向人文的渗透。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9]科学必须要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它不仅来源于科学,更主要来源于人文精神。另外,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必须贯串科学精神而不能违背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由于精神上的混乱是如此之深,以至单靠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消除弊病,大概可以肯定,任何不把科学人性化包括在内的药方都不会有任何功效。人们必须找到把科学和我们的文化的其他部分结合起来的方法,而不能让科学作为一种与我们的文化无关的工具来发展。科学必须人性化,这意味着至少不能允许它横冲直撞。它必须成为我们的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始终是为其余部分服务的一部分”。[10]科学发展为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扎实的客观依据。在人类理性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地位的科学精神,对构建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具有重大的意义。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的正确性。在社会高度发展,人文精神需要整合科学与人文特质,将科学精神融合于人文精神的价值中,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既有区别之处,在冲突与对抗的过程中又有着日益贯通的趋势。[11]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社会中达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拥有共同的普适性和有效性。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处在现代化的转型时期,知识和科技进步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科技、掌握科学知识已是势在必然。要满足这一要求,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人文精神是社会文化建设的灵魂,凝聚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目的导向,创新科技价值观念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造就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的应用产生的生产力为人文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利的物质条件,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为此,既要拥有科技精神,拓展能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又要凸显个性,尊重自然,培养以德性为根本的主体自由的现代型人格。

参考文献

[1]吕乃基,樊浩.科学文化与中国现代化[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2]仇金彪.科学的命运,人的命运——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J].思想理论,2002,(2).

[3]吴国盛.弘扬科学精神:两种思路[N].科技日报,2001-4-3.

[4]刘献君.知识经济呼涣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A].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3卷)[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5]彭纪南.现代信息科技革命与两种文化的融合[J].自然辩证法,2001,(6).

[6]欧阳康.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N].光明日报,2003-11-6.

[7][9]龚育之.论科学精神[N].人民日报,2000-10-10.

[8]刘大椿.人文背景下的科学精神[J]哲学动态,1995,(4)

篇3

要获得人文精神,需要通过富有文化品味的教育和大量的文化知识的积累、文化素质的提高才能实现。这样,学校课程就不是孤立的课堂教学或学科课程,而应是由哲学、科学和艺术组成,涉及知识、习俗、民族心理特征等文化要素的复合体。通过这样一种课程,不仅为年轻一代步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也为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创造条件。应特别指出,知识是由一定的逻辑构建起来的有关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一定的逻辑关系和实证性是其基本特征。文化则是隐含在知识和各种可以被证实的逻辑关系与现象世界中的一条红线,表现为在创造知识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实践主体必然要把自己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理想等融入于其中。因此,知识是文化的外显,而文化是知识的灵魂。

二、现代教育应客观辩证地看待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塑造、培养人文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倡导人文精神者都把目光投向人文(社会)科学,而对自然科学则持漠视,甚至反对的态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传统文科教育将塑造人文精神作为抵御现代社会种种弊端的有效途径,把学习传统文化,作为塑造人文精神的方法;提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心灵,课程的主体部分应是优秀的文化遗产,用古典名著去促进人的理性的发展;自由艺术教育便成为塑造人文精神的主要方法。认为,人文学科包含了有关宇宙的观念及正确的思维方法,论述了人类永恒的道德问题,体现着人类永恒原则和内容,富有理智训练价值。实际上,传统文科教育畸重人文学科,贬低自然学科的观点是不足取的。其实,在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上,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的地位是相同的,只不过各自的角度有别罢了。

从对象上看,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及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它不仅富有社会属性,也包含人文要素,同时,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自然科学中也包含人文要素。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实践和创造主体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理想会以直接或间接、显现或隐蔽的方式渗透并存在于自然科学知识体系中,成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和创造主体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理想等在自然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存在方式与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不一样的话,区别就在于人文要素在前者中主要是以隐性的形式存在和发挥影响力的,它对人的影响是间接的;在后者中主要是以显性形式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对人的影响是直接的。这就是说,无论在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中,学习主体都有可能撷取人文要素。所以,要塑造人文精神,就应努力使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互补、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互补、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互补。

三、现代教育应培养学生的“体察涵泳”之功,即培养学生灵敏深刻的感悟和体验能力。

隐含在知识中的人文要素,应当切己体察、虚心涵泳。在这一点上,文化教育学派的观点是值得注意的。文化教育学派反对传统的理性主义,格外重视人文精神的塑造,认为其途径和方法主要是:

(1)使学习主体积极摄取文化价值。要获得人文精神,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把社会文化的客观价值转移到学习主体的内心世界,形成与健全人格相融的生命。

(2)培养具有体验价值的能力的主体。斯普朗格认为,教育应借助于摄取文化价值,获得深刻而全面的人生体验。文化教育学派的思辨性、虚玄性和对人文科学的偏爱自不必言,但它与“体察涵泳”的相近性使其观点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笔者认为,人类的精神文化遗产主要是以理性化、逻辑化的外显形式表达出来的,而隐蔽在其后的则是人类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理想等。由于它们必须附着于一定的知识、习俗、民族心理特征等载体上,学习主体要把握它们,就必须通过这些载体,用心去捕捉、感悟和体验其中的人文要素。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习的知识变成活的、有灵性的精神力量。在一定意义上,汲取其中的人文价值才是与时代精神相吻合的目的所在。这就是说,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不能简单地从学习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方面去阐释,它与某一门具体的学科间没有必然、直接的联系。只有以人作为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去捕捉、感悟、体验各种事物中所包含的与个人生活和实践有关的要素才是关键所在。要使年轻一代具有“体察涵泳”之功,就应培养他们的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系,必然形成学习主体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这样,个体与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才有“接轨”的可能。

四、现代教育要重视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塑造人文精神的历史基础。

篇4

摘 要:在21世纪发展的今天,体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出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众所周知,国民身心素质是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国家综合竞争力提高的重要组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过程中的最宝贵财富之一,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身心素质问题,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是关系到这个国家、民族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不断强化对体育人文精神的研究,推动体育现代化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体育 人文精神 体育 现代化 发展 新世纪

中D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173-02

体育人文精神随着人类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发展,而体育也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引领下才能更加辉煌,才能更符合世界各国人民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才能符合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众所周知,从古展起来的奥林匹克,以及到现在规模、比赛水平不断扩大和上升的奥运会,每处都深深体现出体育人文精神,同时这也是体育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而其重要的内在表现也是人类发展的人文性。而我国在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对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重要体现就是人文性的体现,对人类生命的赞美,对人类体育精神的赞美,所以可以说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场高度具有体育人文精神的盛会,是一场高度现代化的体育盛会,由此可以看出,一场现代化体育盛会的举办离不开体育人文精神的指导和引领,所以,在现当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强化体育人文精神的突出作用,并且不断地将体育人文精神融入到现代化体育中,才能有效地推动体育形式的多样化、才能不断地推动体育活动的现代化、才能不断地推动体育赛事向高水平发展。今天,该文通过对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现代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了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现代化之间的重要关系,希望为我国体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体育人文精神的发展为体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体育现代化是体育活动发展至现在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体育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融入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需要融入大量先进的人文理念,究其而言体育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综合性较强、且复杂的体系,而体育人文精神就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对体育现代化建设也发挥这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如,通过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提高,可以有效的规范、强化广大体育运动员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以及对社会发展所负有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等,同时体育人文精神也对运动员有着职业道德、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等要求,无不体现出现代化发展下对人类道德水平的要求,可以说体育人文精神是体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软实力。在经济社会发展高度现代化的背景下,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往往要比这软实力、软件设施的建设要简单许多,所以,体育现代化的建设,不仅仅要有具有高新技术的现代化硬件设施,更要求体育运动员具有高水平的体育人文精神。体育运动员的人文精神达到现代化以后,才能真正实现体育现代化的目标。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全世界已经进入到人文主义发展时期,人才将成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传统的机械生产也将被人文主义取而代之,而人文主义的重要性也被世界各国所认同,如,我国海尔集团董事长这样说过,在海尔集团发展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住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要不断地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由此可见,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而在体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借鉴企业成功发展的案例,有效地将体育现代化建设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融合起来,使其实现互动,不断地强化以人文精神为主、为核心的体育文化建设、现代化体育建设,试想,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体育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将会越来越凸显,通过不断强化体育人文精神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运动员的道德水平、体育专业素质以及一个国家体育团队的凝聚力,从而实现高水平、高专业水平的赛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实施的不断深化,西方文化也广泛深入到国内,对此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结合我国体育人文精神、体育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求,来容纳西方有魅力的文化,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体育文化中,最终形成我国所独有的体育人文精神、现代体育文化。

2 对体育人文精神和现代体育学科之间关系的分析与研究

体育现代化离不开体育科学的扶持。体育科学对社会的发展及体育的现代化建设具有直接、决定性的作用,但科学技术离不开人文精神、创新精神。首先是让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人,同时具有崇高的理想情操、正确体育价值观的人传播人文精神;其次是通过他们的体育舞台表演、运动示范,正确引导体育文化、体育文明向健康方向,向真、善、美方向发展。运动技术的革新、体育科学的创新、体育竞赛的高难度、新颖性、艺术性、娱乐性、朴素性、互动性均能强烈地表现体育的真、善、美,展示中国人文精神和风采。坚决摒弃狭隘的实用主义,如,兴奋剂的滥用。建构现代体育人文精神,弘扬“求真、求善、求美”的体育科学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这种精神包含着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包含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为科学发展的科学求实精神;为体育、为身心和谐发展的参与精神;为比赛的公平竞争、为表演的尽善尽美而不懈努力的积极精神;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拚搏精神。对于体育科学工作者来说,在以科学、求真的方式来把握体育时,真理的内在价值是第一位的,真实完美本身就是追求,也是研究者唯一的真正使命。有人说学者的真正使命概括为:“高度的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马克思说:“有幸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当将自己的研究为人类服务。”因此,在建构现代体育人文精神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经世观念要批判地继承,如,中庸之道,一团和气,不讲原则,老好人;一方面要以出世(民族、国际的高度)的态度研究科学,为体育科学而科学,为体育而体育,不计个人得失而献身于科学、献身体育;另一方面,以积极的态度关爱体育,以天下为己任,为实现人文主义目的而创造和传播体育知识、体育文化,以造福于体育、造福于全人类。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一种既合乎现代体育文明、人类普遍之公理、又具有鲜明中华民族体育特色的新人文精神。

3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要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在此背景下,人文精神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正负效应并存的问题,即以个人主义为本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仍大量存在,所以,我们作为相关的工作人员,不断地深化研究体育人文精神,不断地推动人文主义理论向前发展是我们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在体育活动中,一些黑哨、假球现场依然大量存在,这些都充分表现出了体育人文精神的暗淡,所以,不断地构建体育人文精神,不断地生化体育精神乐园,找回体育运动参与者的正确价值观念也是我们当前体育事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而我们要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体育人文精神的现代化,为促进我国体育现代化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锡华.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理念的有效渗透[J].大众科技,2013(4):151-153.

[2] 张铁新.浅谈人文精神在体育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J].华章,2013(12).

[3] 卢欢.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篇5

一、建构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意义

1.人文精神的内容。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对人的命运、幸福、需求、价值等关注的精神,它是整个人类文化基础之上提升、体现出来的最根本的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对于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

2.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图书馆人文精神是一个兼具人文精神特征与图书馆特质的综合性概念。从理念上看,图书馆人文精神应主要体现在人文性质、人文功能与人文目标上。从行为上看,图书馆人文精神应通过外在服务行为呈现出开放、平等、助人的特点来。即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开放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从环境上看,图书馆人文精神应体现在图书馆固有构成因素给读者感官留下的印象上。馆舍选址的人文考量,馆舍建筑的人文意蕴,图书馆环境的人文创设乃至于馆员提供的人文关怀都会为图书馆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

二、科学发展与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关系

1.科学发展与人文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科学使人明白过去做不出来的东西可以做出来了,但是做出来的东西能否造福于人类,还需要有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是人类发展的方向。人文精神的出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而科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人文精神的深化,两者比翼齐飞。科学思想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人类社会,科学给人以力量,而人文精神像一颗明星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在人类精神世界当中,要提倡科学和人文的结合,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结合,这样人类的精神世界更加完整,既有理性,又有感性,使人类得到更好的发展。

2.科学发展必然促进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建构。图书馆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的立馆之本。从图书馆的发展历史来看,从封建的藏书楼到近现代的图书馆,它的一个根本的变化就是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的扩大,图书馆本质和功能也从“以藏为主”到“以用为主”。现在衡量一个图书馆的优劣不再是看它藏书的多少,而是看它的利用价值多大。要真正使图书馆得到发展,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机遇,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就必须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图书馆如果失去了人文精神,就必然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就必然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三、建构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思路

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收藏和保存地,它不仅是知识的集散地,同时也扮演着“社会大学”、“学校的第二课堂”、“知识的宝库”等不同角色。它既要向社会各层次的人群开放,又直接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它不能仅仅机械、呆板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更应该在建构图书馆人文精神方面有所作为。

1.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建构图书馆人文精神。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树立科学发展观,必将对建构图书馆人文精神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图书馆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从而凸显人文精神在办馆中的重要作用,导引图书馆踏上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在管理上我们要以“馆员”为本,通过对图书馆员的人性化管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奠定良好的服务工作基础。

2.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建构图书馆人文精神。藏书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也是图书馆自身优势所在。正确处理好“藏”与“用”的关系,会使图书馆信息服务真正符合读者需要、真正体现人文精神。另外,图书馆要注重发挥馆藏的人文教育优势,通过开展人文知识方面的咨询服务,展示人文书刊资料呈现的优美风采。通过在图书馆营造温馨的人文环境,尽力为读者搭建温馨的读者乐园。

3.开展读者的借阅服务培训,建构图书馆人文精神。图书馆负有主动培训读者,教会他们怎样利用图书馆的义务。这种教育和培训的目的是普及图书馆学知识,让读者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他们获取情报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查全率与查准率,以便他们更好地利用和享有资讯服务。

篇6

【关键词】人文精神;地理教学;人文地理

我国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教书育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对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培养。我国的地理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还一定要大力的在其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是现在有很多的教师都忽略了在其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提出了一些能够使其得以解决的有效途径。

一、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是人们进行自我关怀的一种普遍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对人们的价值、尊严和命运的追求、维护以及关怀,同时也表现在对人们所遗留下来的一切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并且也是对人格理想能够全面发展的一种肯定。

由于人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文精神文化,所以就被称之为万物之灵。人文精神不只是我国精神文明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它对我国的物质文明的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中心思想,也是对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进行衡量的重要指标。

二、在我国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时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我国的地理教学中,教师都只注重了对学生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上还是以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为其主要的教学任务,这样就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其教学观念。地理在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只是让学生机械的记忆和理解,而没有对学生的地理态度、情感和价值进行培养。在我国的教学中,教育是要为社会所服务的,因此我国的地理教学就只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第二,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没有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和科学是一个学生能够综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我国的地理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就要求教师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地理教学内容。当前的地理教师都是以传授学生基础知识为主要的教学目的,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时,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往往就忽略了学生对于该学科学习的兴趣和需求。

三、在我国的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第一,要使地理教学在人文素质上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地理这门学科中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和科学精神的教学内容,它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中学地理的教学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爱国情怀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对不同的人文和自然的现象进行充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社会责任感。教师还要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自然、社会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同时还能够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更好的发挥。

第二,中学地理教师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配置。我国现今的地理教学在其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地理教学的环境和资源方面增添一些与人文精神相关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对资源和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

第三,教师在地理课堂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还要应用多媒体的技术来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中学生能够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地理教师对进行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因此地理教师只有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能够有效的促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 化学教育

在自然科学的学科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整个教育界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每一位理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部颁定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化学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提高能力,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发展,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已成为中学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倡导包括人文精神教育在内的完整的化学教育,实现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是现代化学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1 人文精神及人文教育

1.1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内涵极为丰富,不同的国家地域、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诠释和诉求。所谓人文精神,就是尊重人的需要、情感,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它也提倡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社会、自然的责任。它要求关怀人的存在价值,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其实质就是以人文精神塑造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它基本上蕴涵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首先,把培养、塑造具有人文精神和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其次,要凸显教育过程中的人文精神,即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性化的内容、形式、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只有人性化的教育才能造就具有人文精神的人。

1.2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就是指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人文知识,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受教育者身上的人文需要,进而培养他们对于自己、他人及环境的人文理解与人文关怀的意识和能力,促使他们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树立起高尚的人文理想,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则旨在使人理解、体验并掌握人文知识,以期增进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了解与把握,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对话意识与博爱精神,从而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观,进而指导人们能够在改造物质世界、建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沿着合乎人道的方向发展。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

1.3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提供幸福的物质条件,人文提供幸福的精神条件;科学提供富裕的物质生活,人文产生充实的精神生活;科学解决人的生理平衡问题,人文解决人的心理平衡问题;科学使人获得现实的利益,人文使人享受到理想的快乐;科学以实在的方式让人感受适意,人文以超越的方式使人体验怡然自得的意境;科学将有限的、具体的满足赐福于生活,人文将无限的、永恒的激情灌注于人生。所以,从未来的趋势看,科学与人文必然走向整合。如果说科学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那么人文主义就是社会发展的价值方向。具体到教育和教学方法而言,它必须同时包括“学习做事”与“学习做人”两大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化学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4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明确指出,科技给人们送来神奇的创新,然而也带来了具有潜在毁灭性的后果。长期以来,科学教育缺乏态度、方法、价值、情感、责任等人文内涵,导致学生对学科以外更为重要的社会、伦理、生态环境、文化教育等问题缺乏应有的知识和重视,知识面的狭窄、人文素养的缺乏,不仅难以应对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生态环境、道德风尚等现有的社会问题,而且可能因科技的负面作用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如资源危机、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走向整合,培养兼有科学和人文双重素养的人才,是教育的必然选择,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化学作为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认识真理的探究活动,化学也不断地丰富、深化或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导致人们在认识论、方法论以及自然观等方面发生变化,任何教育过程都可以看作主体间的交往过程,化学教学也不例外,在交往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必然会得到反映;另外,现代化学教学重视把化学家认识世界的模式和科学思想方法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习主体从目的、需要、动机、情感等方面仔细感悟,体会形成科学认知的过程,把握科学、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系,提倡学生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养成尊重他人成果的正确态度,以及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为化学教育中人文价值的体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仍存在着过分强调升学的需要,人为地将教书与育人剥离。“月考”、“单元考”接踵不断,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沦为了“解题机器”、“考试机器”,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的关心和对科学家所应有的崇敬,缺少精神和信仰,没有激情和乐趣,厌学逃学等等。再反思社会上出现的信仰丧失、精神颓废、道德滑坡、行为失控、身心失调、犯罪低龄化、吸毒、沉迷网络和游手好闲等现象,不能不使我们感觉到教育的功利性已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明显处于失衡状态,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寻找失落的“人”,“先成人后成才”成为本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脊梁。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树立“大化学”的理念,克服人文精神培养只能由人文学科来承担的陈旧思想,敢于超越学科界限,冲破单一化学知识教育的樊篱,主动肩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

2 化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但也是一门丰富生动并具有斑斓色彩的人文科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同时找到化学中的人文内涵。钠的化合物在教材中只有十三行,约三千个字符,而里面却包含着丰富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寻找更好的方法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教师开始时可以用富有激情地语言引入:“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是我们非常崇拜的航天英雄,那么哪一位同学知道我们的航天英雄在太空中是怎样生活的呢?他们是靠什么呼吸的呢?他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处理的呢?”(讨论)“这与碱的一些特殊氧化物有关,如果没有这些神奇的氧化物,太空飞行的难度就加大了,那么我们现在就研究这些钠的特殊氧化物。”这样的设计迎合学生的心理,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哇!太空飞行还与我们的化学有关,有这样神气的氧化物?”这就诱发了学生急需去探究这“神奇”,使课堂教学迅速转入愉快,轻松地研究,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很容易理解所学内容,又增加了自豪感。

在学习浓氨水和浓盐酸反应时,在小木块上插上一朵深色的鲜花,然后把小木块放在盛有5毫升浓盐酸的培养皿中,向另一只大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浓氨水,尽量使烧杯壁润湿,然后把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中,一个“雾里看花”的景色出现了,待到“雾”散去,可以看到挺立于“白霜”中的鲜花。学生愉快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激发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内部学习动机,更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化学实验及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都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化学史或化学家的故事,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傅鹰曾多次讲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如在学习放射性物质的时候,专门介绍居里夫人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克服了物质上、精神上、身体上为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煎熬,最后成功提炼出1克镭,两度获得诺贝尔奖,有人愿意出资五万英镑的巨款购买她的1克镭,她拒绝了,她宁肯不取分文无私地将它献给人类。同时她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把提炼出来的另一种放射性元素命名为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维、品格等多方面的感染。教师还应注意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既勇于脱颖而出,又注重发挥团队精神,学习科学家,从他们身上获取伟大的人格力量和人文情怀。

教育的根本是对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只要我们的化学教育工作者把人文精神的传承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用真善美塑造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感情,砺炼高尚、纯洁的人格,并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化学教学就一定能弘扬人文理想,与时俱进,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

[2]石新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内在关联性探究.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2月.

篇8

一、优化课程内容,完善教学体系

我国教育界对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问题已经讨论多年,培养人文精神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更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的进步。虽然任何学科都有本学科的教学目标,但是各个学科的教学目的具有一致性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科教学是开展中小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基本路径。

1.以学科教学为基础,挖掘人文精神课程是各个学科的基本组织形式。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国家教育所要求的教育目标、教育价值主要是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特点。[1]因此,需要优化课程内容,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严格的人文和科学界限,让人文精神贯穿于各个学科课程之中。那么,人文精神在课程中究竟该如何呈现呢?笔者认为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各个课程体系都应该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重视科学知识的同时,对人文知识应予以同等重视;其次,充分挖掘各科教学中的人文精神,采取合适方式进一步拓展完善,进而转为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内容;最后,创建具有人文精神的校本课程。学校可以尝试打造一批具有人文精神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建立便于充分结合学校发展情况、教师自身素质以及学生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

2.转变教学方式,强化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水平和素质。如果教师具备高深的学术造诣和人文精神素养,同时还有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中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我国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师单方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严重抹杀学生学习兴趣,甚至导致有些学生出现厌学等现象。因此,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首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自新课程改革以来,逐渐淡化教师的主体地位,开始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具有探究意愿才是当前教育重要任务之一。主体地位一旦缺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则大幅下降,压抑学生个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学生和教师可以组成“学习共同体”,形成平等对话,尝试使用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性。最后,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开展人文精神培养,通过生动直观形象的呈现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好奇心。总之,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培养目标,可以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二、开展高质量的学习实践活动

中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在具体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应重视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前,有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是活动质量却有待商榷。基于此,笔者认为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更重要的是保证活动质量。

1.读书活动读书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人文知识进而提高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学习需要依靠学生自己主动建构,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学习实践活动的精神熏陶。美国中小学校长对学生课外作业要求不高,但是却要求小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读书、写读书笔记。很多美国教育机构明确规定高中生每年必读20本书,这些书目基本保持不变,既有文学作品也有哲学著作和政治性读物,此外这些书目还要作为考试内容。当前我国对中小学生的读书要求并不高,甚至有些学校没有预留让学生读书的时间,所有安排都用来为学生升学服务。这种缺少人文知识培养的活动导致学生成为考试机器,难以受到人文精神熏陶,导致明辨是非、抵抗虚无的能力大打折扣。因此,笔者认为,中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开设高质量的读书活动,大力支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通过读书汇报会、演讲或辩论赛等多种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2.社会实践活动潘懋元学者就曾指出:“人文科学知识必须内化为人文精神,并外表为行为习惯,才能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有些人虽然修了许多人文学科课程,获得了许多人文知识,但言行不一、品质恶劣,就是由于他们没有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所以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内化,即将知识转化为素质。”读书活动是为了促进中小学人文知识的学习,而社会实践活动则是促使学生通过一定的生活经验、感性认识进而继承、内化人文精神内涵。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养成。因此,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服务社区和敬老院、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等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社会、了解社会,提高他们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情感升华,进而强化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学生具备人文精神意识后只有上升为情感才真正实现了人文精神的内化。由此可见,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一旦脱离便成了“纸上谈兵”。

三、重视隐性课程对学生的熏陶

隐性课程就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如价值、态度、规范、情感、交际技能等,它是相对学校课程体系即显性课程而言的。隐性课程对中小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得到熏陶。

1.通过校园文化,重视环境陶冶“学校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养育人文精神的大课堂。”由此可见,对中小学生而言人文精神培养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环境熏陶往往具有课堂教学达不到的效果。校园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实体或活动载体进而营造出来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种比较高级层面的约束学生行为的方法,对学生的培养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要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创设符合时代需求的校园文化,既要保障校园文化的丰富性还要实现积极向上、健康的文化体系,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做好校风建设。作为学校方面要树立良好校风,做好文明建设工作,塑造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学生在学校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感受人文精神。此外,还要做好班风、学风和教风的工作,营造一体化的人文精神氛围;其次,做好校园环境建设。学校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图书室、人文景观等等。环境中蕴涵着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一草一木中都包含着人类对于生活的热爱。通过校园环境的建设,能让学生对人文地理和自然生活都能更加热爱,激发学生美化环境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具有浓厚人文精神的校园中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总之,环境能够塑造人,好的环境是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的前提和基础,需要引起学校的充分重视。

2.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受传统教育影响,过于重视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精神培养,导致教师成为教书匠、学生成为学习机器。这种教育观念势必会影响中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提升培养意识。转变教师观念、提升培养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学生。教师要重视自身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与锻炼,明晰人文精神对中小学生而言存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此外,中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学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模仿教师言语和行为。教师如果自身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对学生来说教师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这种言传身教对中小学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潜在的,也是作用比较明显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凸显他们的“人格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自尊、自信等人格品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人格和发展特点。除了要通过学科教学、活动和隐性课程促进中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还需要一定的评价制度或体系来监督培养效果。学校应该健全评价机制,把人文精神纳入评价体系之内,不仅仅只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尤其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评价体系的制定可以纳入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辅助教师完善评价制度;其次,评价体系的制定要体现评价的综合性和科学性,改变传统以学习成绩为重心的评价制度,将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之中;最后,评价体系的制定要重过程、轻结果。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对于现代社会的定义有很多种,如网络时代、知识时代,但无论哪一种概括都是以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为基础的,可人却是感性的、个体的,所以,以人为本、培养人文精神有助于我们发现灵魂、感受诗意。要织成一条美丽的锦缎需要经线和纬线的结合,要描绘我们多彩的人生需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人类早期的教育以承传文化、成就道德理想为主,近代工业社会的教育则是重视知识的实用和应用,突显经济功能的教育。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人本思想文化传统的偏实用性倾向,至今影响着一些人对科学的全面理解。从明朝宣宗后的闭关锁国、弃海而衰,清代的悖世界产业大潮而作茧自缚、鄙夷科技,导致丧权辱国、江河日下、民不聊生的悲辛结局和近代西方列强的崛起中,人们认识到科技的巨大力量。从近代到现代,多少爱国志士的奔走呼号,纵横推动,才有了今天“科教兴国”的国策。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高等教育中普遍的浮躁现象和商业化急功近利思想日益严重,导致传统的人文价值受到迄今为止最大的挑战。许多大学生对他们认为无实用价值或于赚钱无益的知识一概弃之。而科学从来就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精神文化。只把科学视为满足生存需要的方法、工具无异于买椟还珠。其弊端在于,它可能会不断加剧已经分裂的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对立,最终导致破坏人类精神的健全。

人类文明就是使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并最大限度地收敛人类的罪恶。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即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早在1948年,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教授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就曾提出“半人时代”的概念,探讨过因文、理分家导致人的发展的片面化和畸形化,从而使现代社会出现了许多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然而,多年来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不仅存在文、理分家,重理轻文的现象,而且无论对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的教育偏重传授死的知识和空泛的理论,而缺乏科学价值、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传承,更缺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教育。

科学的目的是求知求真,科学的精神体现在不尽的真理探索之中。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自然观,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这些科学精神对时代价值观的冲击、对人类信念和理性的重建具有重大作用。科技之光的普照,科学观念的更新与普及,会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人们的道德和价值观。科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从不提出道德的目的,但却导致道德。当人们真正用科学的目光看待客观世界,理智地思考面临的严峻现实之时,强烈的科学精神和规律意识容易把人们引向高尚的境界。同样,科学的神奇力量会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获得精神享受,感受科学之美,欣赏自然的奥秘,体验创造的快乐。而且,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独立与创新的能力、自由与宽容的态度、团结与协作的精神,就是人文价值。

科学是求真求是,是解决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问题,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为什么?”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然而科学并不能保证本身的发展与应用是否有利于人类进步、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人文是求善,是解决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人文不但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这个知识、认识、价值、伦理越符合人民的利益就越善。然而人文并不能保证所回答的问题是否建筑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是否能实现,是否真的会造福于人类。

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真为善奠基,善为真导向;只有真和善的结合,科学和人文的结合,才能造福于人类。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现有辞典没有给出精确的定义,一般地说,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一般常说的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重视实践,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等,这是科学精神的范畴。

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解决“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一般常说的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理想和信念,要有高尚、善良、纯治和健康的情操与精神,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等,这是人文精神的范畴。

科学与人文,是一个人实现完美高度的双翼,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现繁荣富强的双翼。科学,主要同左脑工作有关;人文,主要同右脑工作有关。但人脑毕竟是个整体,左右两半紧密联系,功能协调,共同工作。因此,从本质上讲,科学与人文是相融的、是一体的。如果用李政道先生的话讲,他们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用此来形容两者不可分割,但还不足以形容两者相互渗透与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统一的,它们的关系不是机械决定论的,而是辩证法的相互作用论的。我们要放弃机械论的二分法,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同时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者有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科学,这两者相结合,发展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同时发展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又是互补的:科学精神使人获得关于对象的客观知识,人文精神则帮助人从大千世界中选取对象,并确保知识服务于为人类造福的目的。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得以施展和发挥的前提,科学精神则是使人文精神落实到实处的基础和保证。离开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就会漂浮于半空;离开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就会失去目标和指向。二者缺一不可,他们共同构成完整、完善的人类活动。

高等学校作为高科技人才和高科技成果的重要发祥地,科学普及教育,是教育真正重要的组成部分。当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科技发展带给大千世界的五彩斑斓之时,科学教育的任务愈加任重道远。不仅要使学生去理解和掌握先进的科学理论与技术、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求实与探索精神;而且要使他们去了解并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潜力和局限性。总之,科学教育应该融入浓厚的人文精神,避免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科学中愚昧,在叛逆自然中自掘坟墓。爱因斯坦说:科技只能告诉我们是什么,却不能解决应当怎样,这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尤其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世界瞬息万变,社会大环境使一些人片面追求物质生活,更加冲淡了高校的人文教育,从而造成青年一代精神家园的荒芜。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到如今,更多人意识到赚钱并不是生活中的唯一,而且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身体力行呼唤大学人文教育的回归。

首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的观念已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只关注学科性知识传承的应试教育转变为重视“做人、做事”的素质教育。通过培养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正确态度,使学生懂得爱护自然、保护环境、遵守公德、尊重他人,培养学生诚实、尊重、负责、同情、自律、坚韧、奉献等美德。高等学校是产生先进生产力,创造先进文化的阵地,它不仅为知识创新提供了人才、信息、学科、学术环境、技术等优势条件,尤其以教育主体人的和谐发展与创新为重。所谓“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立足于人的解放、人的完善,是一种既弘扬科学理念,又倡导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人文社会科学不是给受教育者一个专长,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某件事情该怎么做,而是告诉你思考问题的方法。通俗地讲,人文教育可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正义、真理、高尚,什么是邪恶、卑鄙。因此,随着先进的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必将深刻影响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与思考,逐步转变重理轻文、重知识轻价值的教育思想,并促使我们对导致高校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和过重的功利导向的传统教育进行改造。

第二,改进教育模式,创立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体系。21世纪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提倡通识教育,文理渗透,科学与人文并举,有效防止科技文化发展以降低人的素质为代价。譬如,在哈佛大学,要求任何专业的学生都要从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分析、道德伦理和外国文化这5大类课程中,选修其中8门课才能完成学业。为此,高校应把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作为教改的重要内容,改进课堂教育,适当增设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并辅之以精彩生动的人文讲座等。在专业课程的教授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内容,可通过某一定理背后潜藏着的科学方法及科学家一路走来的足迹,使学生感受到蕴藏在科学知识背后能打动人心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人生的态度和为人类发展服务的意识。例如,在电子专业的学生学习半导体微电子技术时,教师可以结合目前科学家的预测:即将到来的第二次电子革命可能在中国发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鼓励学生刻苦钻研,树立远大目标,准备迎接机遇的挑战。

建立科学的学分体系和课程体系,既给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机会,又给学生灌注人文知识的营养。将尊重事实、依从客观和理性的认知方式等科学文化的价值观与尊重生命、崇尚文化及精神力量的人文价值观互为融合,通过举办人文讲座和文化论坛形成一种氛围文化,引导我们的大学生,在认真学好专业的同时,多学些科学的心理知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生活哲理;去了解一下祖国的长城、黄河,读一读柏拉图、孔子、老子……积累人文知识基础,积淀人生的哲理,拓宽生活思路,走出狭隘,苦中求乐。这里不妨建议大家:学一点文学,即学一种表达、表现自己的能力;学一点历史,即学一种能从他人和自己的过去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悟性;学一点辩证法,即学会不固执、不偏激、不死板,灵活机变的道理。

篇10

【关键词】 本土;人文精神;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2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小学数学教育在尊重数学的科学性之外,还应该关注其特有的人文性。因为数学不只是一种形式化的符号体系,而且是一种人类普遍的思维模式;数学不仅是一种演算技能,而且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技术;数学不仅是科学通用的语言,而且体现着人类普遍的认识范式;数学不仅是真理的化身,而且具有独特生动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意蕴。同时,数学应用中的实在、生动、鲜明的人性闪光点及其文化内涵赋予了人文精神更为丰富和生动的气质。

尽管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价值和渠道,但是,两者如何有机地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其现状不容乐观。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小学数学的科学性价值取向深信不疑,但对于人文价值普遍认识不足,这导致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之中。以分数为唯一衡量标准的学习氛围,让儿童对学习的鲜活情感和认知情趣逐渐消失;反复而单一的题海练习,让儿童的自由天性和潜在灵性逐渐丧失;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儿童的创造潜能和探索激情不断退化……从而使本应折射人文精神活力的小学数学课堂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本土人文精神与小学数学教育

人文精神是一个地区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精华;人文精神是一种思想与境界,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来源于现实但又超越现实的精神理想;人文精神以对人的关注为根本,以诉诸于人性、人本价值的实现为基本的目标追求。

本土人文精神是指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基因,作为一种朴素的习惯和意识,是本地区人群共同具有并较为稳定的人文价值观及其规范。

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小学数学教育除了数学知识传授功能,还承担着对人的发展所需要的情感、思想、精神等内在人文素养积淀的重要任务。比如,数学学习中理性认识的积淀、思维习惯的积淀、道德信念的积淀、个性品格的积淀等。因而,小学数学教育理应成为渗透本土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推崇小学数学教育渗透本土人文精神基于以下立场:①本土的历史文化不等于本土人文精神;②本土的名人轶事、历史记载不等于本土人文精神;③小学数学教学渗透人文精神不是讲历史上的本土,而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

小学数学教育渗透本土人文精神,是儿童自身的情感、意志、心理、修养以及价值观等属性的综合体现,是儿童通过体验、感受乃至直觉、顿悟等形式对本土人文精神的反应,是体现于儿童对数学学习的动力、调节、维持的作用。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本土人文精神的基本途径

如何润物细无声地融本土人文精神于小学数学教育中,这需要教师具有主动意识与文化自觉,需要用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恰当的教学方法相匹配。

(一)以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为前提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象征,也是道德的榜样。教师对儿童的影响远不只是数学知识,还包括在数学学习中人文意识的觉醒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虽然,本土固有的传统文化浸润、影响甚至构成了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文化背景,但如何将其转化为日常的数学教学行为,这既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较丰富的人文知识,又需要有文化自觉意识。

教师人文素养的不足是影响数学教育人文性的重要因素,因而,教师要在自觉补充、提高本土人文知识的前提上,具备本土人文精神与人文理想,并转化为持续的有效的人文实践。

数学本身虽然也具有人文性,但一方面,它是内蕴的,需要教师自觉地、有意识地挖掘与利用。另一方面,除了数学自身的人文因素之外,数学教育还需要从本土人文精神中汲取精神养料。由于本土人文精神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超验的,而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因而,数学学习中本土人文精神要作用于儿童,数学教师自身的人文意识必须先行。

(二)以恰当的教学内容为载体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内容的呈现要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就提醒我们,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已经注重了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因素,需要我们去领会、体现。而作为课程的设计者,教师对课本的依赖应该转变为对课本的创造性使用。根据这种新的课程观,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再加工可以根据本土人文精神培养的要求,体现本土地域风格和特色。

鉴于小学数学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教材渗透本土人文精神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直接利用教材内容作延伸;二是结合在各种教学内容中作渗透。

(1)教材内容的延伸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点越来越显现出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强调现代意识的同时不忽视传统文化,将时代性与生活气息紧密相连等等。这些特点使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更具有人文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数学知识的引入都具有现实背景,数学知识的应用大多具有现实性。因而,将本土的历史、本土的文化、本土的发展等这些本土的人文因素适时地融入其中,既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也是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与人文精神的有效方式。如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你知道吗?”等板块,可直接与本土的历史和现状相结合。在长期点点滴滴、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渗透本土人文精神。

(2)有机地渗透在所有教学内容中

小学数学教材中毕竟很少有直接的人文知识或可以直接联系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学中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因为本土人文精神是指人对本土文化的一种意识,是一种思维活动,表现为人的一般心理状态。它不是可以记忆的知识,而是需要养成的人生的态度、观念和状态。而数学学习过程需要认知,也需要创造;需要智慧,也需要毅力;需要独立研究,也需要团结协作。这些学习特点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处处有渗透本土人文精神的机会。

实际上,数学课堂上的每一个知识点背后,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营养,教师只要悉心组织就可以适时渗透,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比如,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踏踏实实,扎实掌握,精益求精,讲求实效;面对学习比较难的数学内容,鼓励学生面对困难不后退,知难而进,体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毅力等等。

总之,数学教学内容中处处是渗透本土人文精神的土壤,关键在于教师有意识地创造性使用教材,挖掘教材中本土人文精神渗透的因素和途径。

(三)以合适的教学方法为保障

数学并不是表面能感受到的没有任何感彩的符号游戏,其抽象理论中隐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但数学并不像人文科学直接透过文字就能感受到带给人们的美感、激情和享受。数学的人文内涵往往被其逻辑性、科学性所掩盖,需要教师透过这些学科形式去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和情感色彩。

本土人文精神的渗透需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自觉性原则。教师应该强化教书育人意识,使在课堂中融入本土人文精神成为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

渗透性原则。教师应努力挖掘小学数学内容中的人文内涵,把本土人文精神的精髓渗透到教育各个环节,内化到儿童的心灵深处。

经常性原则。教师在所有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始终坚持人文教育行为,坚持不懈,使儿童最大限度地受到本土人文精神教育环境的熏陶。

1.建设课堂文化,渗透人文精神

本土人文精神的渗透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着力点是课堂文化的创建。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强调数学的逻辑严密等科学属性,留下了数学严肃、严格、严谨的印象,认为数学课堂就应该冷静、沉着、不拘言谈,学生学习数学就得是冥思苦想的过程,就是掌握概念、公式、定理与解题的过程。这造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多感受到的是枯燥、乏味、单调、紧张。其实,这既是对数学教育的误解,也是对小学数学学习者的误解,更是对小学数学教育的人文性的误解。建设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性数学课堂文化是消除这些问题的根本。

“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这就提醒我们,教师首先应该重视数学课堂中人文环境的建设,将平等的、民主的、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尊重的、友善的、信任的、理解的、关爱的、宽容的人际关系这些人文因素成为课堂的主流,营造出以接纳、支持、和谐为特征的数学课堂,使儿童在数学学习中时时感受到宽松、安全和愉悦。这样的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才能绽放激情,形成独立、鲜明的个性。

其次,教师要有人文关怀的意识。教师既要看到知识获得、能力形成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对学生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又要看到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是身心的和谐发展。因而,在教学中要多鼓励而非批评,多解放而非束缚。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独立的个性品质、大胆的探索精神,弘扬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

结合本土丰富的人文资源,教师既可以利用本土人文历史的故事与情景编成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与浸润,获得激励与动力;也可以通过数学活动去领略丰富的本土文化,感受数学的文化气息。启迪学生用数学的视角观察世界、看待历史、体会人文精神。

具有本土特色的、积极进取的课堂文化能为渗透本土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氛围,而这种课堂文化的建设过程本身就是本土人文精神的传承过程。

2.倡导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渗透本土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限制和顺从不能养成创造习惯,权威主义的教育养成驯服而不是创造。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鼓励学生放开思想、敢于质疑,以本土人文精神的力量激励、唤起创新本能,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强化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性数学学习,可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激情。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和处理各种数学信息,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用数学思维思考生活、分析事物的习惯。

呵护奇异的想法。数学教学承认学生的各种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儿童的发展创造合适的环境。尤其是当学生出现与常规相异的想法或行动时,教师更应该呵护这些即使是错误的思路。因为教师在呵护的可能是创造的意识与源泉。

赏识不同的处理问题方式。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都是从已有的基础出发构建知识体系的,这可能导致不同学生采用不完全相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些方式虽然有优劣之分,有难易之别,但教师应该抱着赏识心态,而不是评判员的角色,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成长,从而继承与发扬善于创新的本土人文精神。

3.注重合作学习,培养协作能力

本土人文精神中既有追求卓越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更有海纳百川、包涵宽容的开放胸怀。作为学生学习交往、学习协作、学习共事的“社会环境”,数学课堂无疑承担着养成合作与包容意识的重要场所。教师在其中既要起到示范作用,展示合作与交流的技巧,更要引导学生间的协作。

教师要做真诚的倾听者,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要做合作的引导者,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认识与感想;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合作的空间,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相互质疑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师生间的合作交流既是科学精神的表现,更体现着互相尊重的人文精神。学习者的合作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学会表达与交流是学生走向社会、适应新环境的重要能力。

4.根据数学特点,体现渗透方式

小学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体现在其从科学的角度培养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能以数学的特点有机渗透。

探索与执著:吃苦耐劳、锲而不舍是本土人文精神代表性的特征。而数学学习恰恰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专心、踏实,忌讳浮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战胜困难与挫折的过程,学好数学需要不懈的追求、坚强的意志与持久的毅力。

敬业与责任:数学学习过程需要足够的细心与耐心。这对于培养儿童求真务实的作风,形成缜密的思维方式、谨慎的学习习惯、强烈的责任感与高尚的诚信意识具有促进作用。

理智与自律:数学结论是一种在有限条件约束下形成的逻辑性结果,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遵守相应的数学规则,这能使学生形成尊重规律和对秩序、公德、法律的内在自我约束力,养成自律的意识。

欣赏与美育:数学是瑰丽的,有利于高尚情趣的熏陶。数学教学过程应该充分展示数学美,提高儿童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进而达到激发儿童丰富想象、愉悦心情、涵养道德、热爱生活的目的。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