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背景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典园林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典园林背景

篇1

古典园林设计课程是建筑学(古建修缮与保护)专业的基础课,建筑尤其是中国的古建筑自古与园林环境联系紧密,因此,该课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古建筑保护的内涵和外延。对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设计题目等的分析,有助于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更加完善地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设计,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探究、体会、继承和发展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化。

关键词:

建筑学(古建修缮与保护)专业;古典园林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建筑自古以来就与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的园林与建筑是并行发展的,上自帝王的宫殿与苑囿,下至官僚富豪、文人名士的住宅与私园,建筑与园林在建造的过程中都是统一考虑的,尤其是中国的古建筑,蕴含着先人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因此,古建修缮与保护方向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学习和掌握园林景观尤其是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法,但该专业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只有建筑学外部空间设计的理论知识,缺乏园林设计的基本知识。学生如何在短短的课时内掌握并且能够运用园林设计方法和要素设计传统园林景观,是古典园林设计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教师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知识和流程,掌握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并能够进行中小规模的古典园林设计。此外,教师要求学生在设计的同时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准确地将调研、分析语言转化为图面语言,二是如何将现代景观的设计语言用传统园林的要素表达出来,三是如何在满足现代园林空间功能的同时体现传统园林文化的意境和内涵。

(二)教学内容

理论课程首先讲授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要素与方法、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其次讲授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图和意境。实践课程主要安排两个作业,第一个是场地调研,第二个是具体设计,这可以加深学生对古典园林设计及表达方法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希望通过作业使学生能够将现场调研和设计构思很好地转化为设计语言,并且能够将现代园林空间功能与传统园林设计要素相结合,扩大建筑设计的视野、宽度和深度。

(三)教学方式和流程

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理论与实践各12个课时。理论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和作用、造景与意境营造、构思要点。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个课时,以三或四人一组进行调研,讲解对场地的理解和感悟,随后由全班学生与教师一起分析和点评;第二阶段4个课时,个人对场地进行深入构思并绘制平面草图,以调研现状为基础,深入绘制平面草图;第三阶段4个课时,深化草图,完成设计图纸。

二、实践课程题目设计

(一)题目设定

设计题目对场地、面积及设计背景进行限定,设计成果统一为A3大小的装订文本。设计基地主要选择南阳市白河的小岛——月亮岛,四周临水,要求学生在基地内部自行选择1~2hm2的用地设计汉代背景的古典园林。该处是南阳市公园用地,既要满足现代公园的空间功能需求,又要体现园林的历史背景和人文背景。

(二)设计成果要求

总体设计要求学生利用该基址使之形成一处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恬淡雅致的意境的古典园林式休闲空间,运用古典园林设计方法组织建筑、绿化、道路、山水元素,创造美景宜人的游赏环境,营造独具匠心的园林意境。设计成果要求包括总平面图(比例自定)、设计分析图、总体剖面图、整体鸟瞰图、局部透视图若干及各项设计说明。

三、教学成果分析

(一)学生加深了对调研分析语言与设计语言的转化能力的理解

对于场地的调研分析是整个古典园林设计的基础工作,也是整个场地设计构思的关键。对于场地的现状、历史背景以及人文背景等的分析,学生能够从场地的背景出发进行园林空间布局。比如,一个学生的场地调研从现状要素的分析出发,确定场地的出入口以及场地的基本空间结构,从而确定场地的构思和基本布局。

(二)学生加强了对现代景观的空间功能与古典园林设计要素的转换能力的理解

学生设计的场地不同于传统的私家园林,学生在设计中要体现现代公园的基本功能需求,同时体现传统园林的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在有限的空间里,综合运用了多种设计手法,完美地完成了由物质空间的拓展到意境空间的联想升华,这些设计手法看似传统,实则与当代环境心理学、现代设计基本原理等并不相悖。因此,在整个古典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用传统园林的设计要素表达现代园林的空间功能。

(三)学生对古典园林与诗词书画等关系的理解和感悟提升

古典园林与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与当时的诗词书画相互影响。诗文题咏与某些景象相结合,被组织到景象之中,点出景象的精粹所在,阐明景象的思想、情趣,促使景象升华到精神的高度,从而成为园林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通过设计,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悟古典园林与诗词书画等的相互影响和联系,许多学生用题词或者景点题名来深化意境,比如,清音阁、正凝堂、致远斋、经畲书屋、珠箔舫等。

(四)学生加深了对古典园林空间造景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古典园林景观要素种类丰富,排列多样,看似表现出自由随意的风格,但实际上古典园林空间逻辑清晰,体现出有序的空间脉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设计加深对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的理解和运用,通过模型感知、剖面表现等体会所设计的园林空间布局和竖向空间表现,同时进一步通过细部空间的设计和表现,学生掌握了园林空间从大到小的转化和设计,进一步掌握了建筑、山石、水体、植物的运用和相互组织的方式。

四、结语

在古典园林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基本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学生也在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设计中对古典园林设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但是在教学中也出现很多问题,如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现状场地条件,对于场地内部的建筑、道路等尺度把握不准,在设计中暴露出对该课程知识储备明显不足等。结合课程中的具体问题,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以期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更加完善地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设计,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探究、体会、继承和发展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化。

作者:赵瑞 王婷婷 单位:南阳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篇2

关键词:中西园林;自然环境;造园手法;哲学思想;自然观

Abstract: Based on the origin, nature, gardening, culture, philosophy, view of nature and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garden, expounds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gardens of the source in the different philosophy thoughts and view of nature.

Key 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landscape; natural environment; landscape gardening; philosophy; view of nature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对世界古典园林体系的划分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部分学者认为分为三大流派:西亚园林、欧洲(欧美)园林和东方(中国)园林;也有学者认为是欧洲园林、日本园林和中国园林三大流派;还有的认为分为中国园林和欧洲园林两大流派。但无论如何划分,最终都可以归纳概括为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东方自然山水式园林和以法国园林为代表的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两大体系。

园林在中国称园、囿、苑囿等,西方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等。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成型、发展并形成各自的独立体系,均与其文化内涵的各方面存在相当的差异有关。

1中西园林的起源

1.1西方园林的起源和形成

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公元前3 000多年前,尼罗河两岸土壤肥沃,适宜于农业耕作,但因其每年泛滥,退水后需重新丈量耕地,因而发明了几何学。古埃及人把几何概念用于早期的园林———果蔬园中,一块长方形平地被灌溉水渠划分成方格,方格中整整齐齐地种植着果树和蔬菜。到公元前16世纪,这些农业性质的园子逐渐演变为专门供统治阶级享乐的观赏性园林,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

公元前1世纪未,古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希腊半岛、小亚细亚、非洲北部、西亚洲等地区,建立了强大的罗马帝国,古罗马的造园艺术继承了古希腊的造园艺术成就,并添加了西亚造园因素,发展了大规模庭院。至此,西方园林的雏形基本上形成了。

1.2中国园林的起源和形成

中国传统园林的原型是放养动物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的苑囿。苑囿的出现可以上溯到商、周。首先出现的是皇家园林,历史上最早有信史可证的商帝殷纣王所建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所建的“灵囿”、“灵台”、“灵沼”。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曾在渭水之南作上林苑,苑中建造许多离宫,还在咸阳“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开创了人工堆山的纪录。历经了2 000多年的发展、变迁,到明清时代,园林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文人园林等多种不同的园林形式。

2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

中西方古典园林虽然在起源时都与农业有过不同程度的关系,而且很相似,但是,基于其地理环境的不尽相同,对自然的态度和哲学思想的不同,因而产生了迥异的结果。

2.1中西古典园林选址上的差异

(1)西方古典园林的选址

西方古典园林的选址一般在城市边缘地区或离城较远的地区,范围很大,注重轴线的强调与处理,周围以人工培植的花草、喷泉、雕塑来表现其气势恢宏的人工美。

(2)中国古典园林的选址

《园冶》一书中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选址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得影随形”,即使方寸之地也可以营造出一个别致小巧的天地,列举了选址的几个必要条件:“远来往之通衢”、“藉参差之深树”、“如方如园,似偏似曲”等等,并针对山林地、村庄地、郊野地、城市地、傍宅地等各自特点提出了“园地惟山林最胜”,“市井不可园也;如园之,必向幽偏可筑”,“郊野择地,依乎平冈曲坞,叠陇乔木,水浚通源,桥横跨水”,“江干湖畔,深柳疏芦之际,略成小筑,足证大观也”,“宅傍与后有隙地可葺苑……竹修林茂,柳暗花明……”等一系列观点。

2.2中西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上的差异

(1)西方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西方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人工美,无论是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园林、伊斯兰园林,还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都是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水体都方方整整,总之,一切都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关系中去。

(2)中国古典园林的处理手法

师法造化,崇尚自然,“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这是历代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遵奉的重要原则。模山范水,象天法地,运用人力,巧夺天工,艺术地再现自然的天地万物及其壮丽景观。古典园林艺术注重意境的创作与表达,皆以自然为比喻,采用象征、联想、比拟和隐喻等手法再现自然美。

2.3中西方古典园林文化上的差异

(1)中西方古典园林哲学思想的差异

和所有的艺术一样,造园艺术也毫无例外地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而美学思想又是在一定哲学体系的影响下滋长的。从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看,是把美学建立在“维理”的基础上。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比达哥拉斯学派便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著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由这个学派提出来的,这种数字的或几何的审美思想一直深刻影响着欧洲艺术界,强调整一、次序、平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等几何图形,企图用一种程式化和规范化的模式来确立美的标准和尺度,它不仅左右着建筑、雕刻、绘画、戏剧、音乐,同时还深深地影响到园林。

和西方古典园林的情况大为不同,中国古典园林深受儒教、道教的影响,崇尚“法师自然”,既蕴涵着庄子“道法自然”的命题,又寓意着儒家“自然比德”观的思想,儒道两家都注重从总体来观察事物,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注重观察事物的对立面及其相互转化。古代中国人的这种宇宙观渗透到园林活动中,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群体空间艺术。

(2)中西方古典园林自然观的差异

西方古典园林经过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到17世纪下半叶形成的法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一直强调着人与自然的抗争。强调人工美高于自然美,体现了西方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自然观。法国美术理论家丹纳曾说:“……不给自然以自由。水必须喷进或喷出,而且必须落到池子或盆子里。……人们对无生命的东西毫无兴趣,不能承认它们有灵魂和它们自己的美,它们只是达到目的仆从。”“天人相胜”的观念、理性的追求已体现在西方园林之中。可以看出,西方自然观的发展,是把人与自然分开来认识自然、探索自然规律的。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形成了依赖自然、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心态,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就是这种心态的体现。禅师语:“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天与人决不是相对抗的,相反,人应该尽力体察天道,践履天道,使自己的行为合于天道。从汉以前的园圃式或自然山水式,到唐宋之际,诗歌、绘画等的发展,所展现的都是人与自然的情与理,即使是明清的皇家园林,也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力图去模仿自然、再现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自然美的园林风格。

3结语

中西园林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两大璀璨明珠,由于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的不同,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中西园林的交融、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只有真正把握住中西园林的差异性,汲取其艺术的精髓,才能科学地继承古典园林的优秀成果,开拓崭新的现代园林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2、孙文福,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品格的文化阐释

篇3

【关键词】:古典园林;意境;自然;朴素

1、中国古典园林历史背景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它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以及对地域性景观的认识,有助于现代人对本土景观资源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惟有营造出既符合本土地域景观特征,又满足本地居民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的园林作品,才能使中国现代园林真正走向发展与成熟。

2、造景表达方法

中国人崇尚的是“师法自然”的园林理念,“诗情画意”的园林理法,中国古典园林讲究与自然的融合,展现自然之美,而所追求的是深邃的意境。

2.1小中见大

不论中西方园林,视觉表现都是一个重点的方向,中国园林强调的是“小中见大”的设计手法,以有限的面积来营造出无限的空间,引人无限的遐想。所谓“一拳代山、一勺代水”便是中国园林典型的象征手法。一山一水体现出来的都是无尽的意境。

2.2诗情画意

中国古典园林深受中国山水画的影响,着重表现的是自然中的山水格局。讲究的是诗情画意的韵律节奏,在狭小的空间中表现恢宏的自然山水之势。山石、林泉、溪水等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素材,通过一定手法的组合安排,位置的错落,营造出所要表达出来的自然含蓄浪漫的空间氛围

3、空间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特征看似无规则,实则有矩。给人以含蓄、意味深长的审美感受。利用的设计手法和设计语言,如散点布局、环形游线、动态景观、巧于因借等,为追求真山真水的意境,在园林的整体布局上偏重主体结构及宏大的气势。巧妙地运用水、石、花木、建筑来构景布局,采用“巧于借景”,“花街铺石”及“漏窗透影”等手法,突破空间,讲究景深和层次,注重意境的创造。寓意曲折含蓄,引人探求回味。

3.1筑山理水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再现山水的自然美,不落人工斧凿的痕迹。如何堆山叠石,如何筑山理水是古典园林别讲究的,中国山水画讲究“得势为主”,因而园林布局中要有气势,不单调赋予变化,就要有轻重、高低、虚实、静动的对比。山石为重、实、静,水、云雾为轻、虚、动,把山与水恰当地结合起来,使山有一种灵动的气势,使水有漫延的神态,则水之轻、虚、柔更能衬托出山石的坚硬、凝重,水之动必更见山之静,达到气韵生动的景观效果。山石赋予景观深层含义。

3.2亭台楼阁

山,水,植物,建筑,构成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想要营造出曲径通幽,婉转含蓄的空间氛围,亭台楼阁等中式的构筑物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构筑物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空间的构造与氛围的渲染是点睛之笔。对于较大的水面,利用堤,岛,亭,桥,廊等实体来分隔;园中建亭多与走廊相连,依壁而建,可坐歇欣赏,可供人小憩、纳凉、避雨。做点景之用。

3.2季相造景

季相造景利用四季变化创造四时的景观。园林四季的变化是大多诗人大家的灵感来源,所以在造景时利用植物等有季节性变化的对象来将园林中的景观营造不同季节的效果变化,不同的季节,植物的色彩形态表现各异,从而园林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在配植方式,利用色彩的变化、过渡,实现园林景观的色彩构图。

4、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

在当今城市加速发展,生活快节奏的形势下,传统古典园林有些方面已不符合当代人的需求,这就要求现代的园林即要传承传统古典园林的精髓,又要复合都市人的审美要求,增强园林的现代感,将“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融合在城市当中,让景观从形式上与城市的氛围节奏相融合,协调统一。

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上的影响是深远的,不论在设计理念,设计手法,意境体现,都是现代园林所需要借鉴的,园林体现的不仅是一个景观空间,更是现代人接近自然的一个方式。要在园林中不仅要美观,更重要的是对意境的一个体现,让人在园林的景观空间中得到一个真正的心灵上的放松,让园林景观的设计更有意义内涵。

5、苏州拙政园案例分析

苏州拙政园在中国古典园林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江南私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整个园子山清水广,竹木掩映,建筑得宜。园分为中园、东园、西园、三个园区,依据水体、路径、廊架、和主体建筑来分割空间,为了在有限的园区面积内赋予丰富变化的风景,设计当中把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了琢磨与推敲,“屏蔽而通,欲扬先抑,欲藏先露,欲放先收”的原则,来把最美的景色藏与隐蔽幽深之处,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余,并求得意境之深邃。建筑方面风格独特,构思巧妙,以亭的变化居多,形式不一,疏密关系强烈。植被变化也是四季不同,让人们置身园中在不同时间都能有不同的体会。

结语

传统古典园林旧的园林形式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必定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继承与创新是园林艺术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并不是完全的照搬,古有古的韵律,今有今的节奏,惟有继承传统中优秀的部分、结合如今的发展,勇于创新、融贯古今、博采众长,才能使中国现代园林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术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马爱民.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浅析.

[3]陈从周.《说园》.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4]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7-19.

篇4

关键词:现代环境景观设计;古典园林;现代园林;简析

1 现代环境景观设计

现代环境观景观设计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导向,其主要倡导的是用更平实的态度和更长远的眼光为每一个城市建设一种和谐的现代环境景观。即城市的设计与规划要遵从自然,尊重人类,尊重地方特色、人文精神。现代环境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造园发展的必然结果。

2 古典园林

2.1 思想理念

古典园林受美学思想意识的影响,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属于美学意义的一种载体。虽然古典园林的构成是由自然景观与人工造园艺术的巧妙结合,但中国的古典园林设计其美学思想主要还是受到了道家的思想影响,主要的体现的是“天人合一”、“法师自然”的艺术境界。

2.2 功能布局

古典园林中建筑设计有两方面的作用,它既可以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又可以实现观赏风景的愿望。中国自然式园林,其建筑a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

2.3 造园手法

古典园林的素材主要有山、水、石、植物与建筑。通过这些元素的综合,创造出“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在景点设计方面,注重借与框、漏与藏、实与虚的布局,可以让人的视觉和整个景观联系在一起,使眼中的景观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

3 现代园林

3.1 思想理念

现代园林设计主要强调的是理性与实践的作用,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从维理学角度出发。现代园林追求的是一种几何构造的关系,是西方园林设计思想的主要依据。

3.2 功能布局

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受到西方维理思想意识的影响,其运用几何构造关系,将水体、建筑、花坛、草坪等进行布局,这种方式都是从整体效果出发的,追求的是对称布局。

3.3 造园手法

现代园林的整体布局要在符合建筑设计的基础上,以建筑为标准,确定主轴线。运用雕塑、建筑、植物及人工喷泉为主要造园要素,表达的手法理性而且直白。

4 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融合

4.1 融合的必要性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已逐渐被人们所遗弃,更加可惜的是很多经典的设计手法只有很少的设计师能够掌握。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的精髓是为我们更好的实现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在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中,将古典园林融合到现代园林是我国设计者传承和延续古典园林的历史责任。

4.2 古典园林的指导作用

在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中,由于西方造园理论的冲击,很多设计者设计出来的图纸上看到的往往都是一些几何构造的曲线,在视觉上的冲击力极强。但是,忽略了设计的尺度感,容易产生关系混乱的感觉,最终仅仅成为画框的作品。中国古典园林里有很多手法和表达方式是值得借鉴的。

4.3 现代园林的包容性

从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的内容和形式比较来看,现代园林设计是在提供传统的艺术审美的前提下,还肩负着对现代社会功能性需要和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在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中保留、利用古典园林,从而传承古典园林文化,诠释新景观设计美学。现代园林要将不同形式、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景观要素综合在一起,产生形式上的冲突,摆脱传统的束缚,从单一的设计艺术形式走向多个风格派系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要融会贯通,古今结合、洋为中用,不断地探索科学严谨的新型设计理念,在遵从古典园林造景方法的前提下,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取其长处,融中国文化思想与西方现代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5 结语

近些年,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对园林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代园林在观念、体制、专业、设计理念、园林实践等等诸多方面还相对滞后,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我国现代环境景观设计注重的是现代园林的功能性与社会需要,忽视了对古典园林文化内涵的传承,由此我们应尽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理论,根据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结合现代园林的功能性,才能建造出更加合理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新中式;古典园林;景观设计

1 对传统文化的诉求

随着近十年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景观作为衡量居住区品质优异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没有好的景观设计就没有好的生活品质,然而当前居住区建设中大量盲目地抄袭国外案例,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继承与发扬,同时,在继续创新的基础上,如何创造中式的符合高品质环境要求的居住区是当务之急。当“欧陆风”、“西洋风”、吹倦的时候,更多的人们开始怀念起古时的“中国人家”:秦砖汉瓦、抄手游廊、深深庭院,还有居住其中的天伦之乐……,这些正是中国特有的审美观和生活价值观在中式住宅的每一寸空间的涌现。

2 传承古典园林的精髓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在诸多方面有其独特之处,这些正是造园艺术的精髓,也是现代景观设计所要传承、创新的重要部分。意境方面:传统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主要表现在园林中的借物寄情,例如厅堂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等,特别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利用空间变换从而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使园林在富有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更为丰富多样。“诗情画意的中国园林”是对中国园林意境的最好表达,同时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传承精髓所在。植物配置方面:传统园林植物配置追求“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正基于此理念造园者喜好在园林建造中模仿自然山林植被景观,将亭、台、楼、阁等园建与山、石、花、树等自然因素相互协调融合为一体,充分运用植物色彩来渲染园林环境,从而表现所要传达的意境。吴良镛先生在《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与现代建筑的地域化》中提出:“无论发达的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均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如何积极达成进步的世界文明,而同时又延续原有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我们的悖论,如何既成为现代的,而又回归到自己的源泉;如何既恢复一个古老的、沉睡的文化,而又参与到全球文明中去”。“新中式”景观的设计思想源自古典园林,直接表现在对古典园林景观空间布局与造园手法的再现,是符合中国人审美的本土地域化的景观。“新中式”景观设计则是从古典园林中汲取适合当代的设计精华,将古典园林本土化的东西消化、吸收、推敲、重构、传承、创新、融合于当代景观设计中,用另一种视角、另一种手法来展现,最终达到新景观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承形、延意、传神。

2.1 新居住理念

理念(concept)是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范畴。居住理念(resident concept)也就是指对居住的观点、看法与信念,是人们在选择住所时所遵循的原则、标准,它因时代、文化、信仰等的不同而不同。伴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重房屋质量与居住面积、功能与结构、景观与生态环境等方面,“绿色”、“健康”、“运动”、“便利”、“文明”、“生态”、“低碳”等具有时代背景的词语逐渐成为高品质居住产品的代名词。

2.2 新技术、新材料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居住区景观呈现出元素多元化景象,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导致各种新材料的涌现,让设计师拥有了更广阔的造景选择空间。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利用现代的感知来认知自然,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来展示自然之美,或者利用高科技手段和新的更为环保的材料去扩展和延伸观赏者的感知能力,同时为达到景观效果,“新中式”景观设计运用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通过创新方式共同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美。

2.3 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造园中意境的体现过多的注重于“花木寄情、状物比兴”所产生的象征寓意上,然而拌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所追求的超脱隐逸、虚静、清逸、淡远的审美情趣难以契合现代人简洁、明快、开朗、大方的审美情趣。随着文化艺术表达方式的不断发展,通过在象征型意境以外拓展写实型意境,以更精确的方式表现现代的审美情趣,既注重对物境的精确描绘,又深刻揭示现代人对生活环境的本质要求。北京庐师山庄公共空间采用简洁明快的造景手法,充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利用简单的几何元素展示形体之美(图1)。

2.4 新设计思想

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形成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文脉”,二是“地脉”,如崇拜自然、君子比德和神仙思想等。正是基于此从而造就了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山水之美的造园思想,这也符合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主旨。“新中式”景观设计传承、发扬以自然为主体的设计思想,倡导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科学的认识包括自然类型、自然元素、自然形式、自然过程在内的全面的自然含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场地的自然条件和景观特征,营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景观,体现出自然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

3 传统中孕育的新中式

3.1 空间布局

“新中式”景观设计继承了传统造园的诸多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对比、参差交错、互相掩映、曲折迂回、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通过空间的划分形成不同形状、体量、尺度和主题的多样化的景观空间,彼此之间相互密切联系、互相渗透,最后将各个空间有机地串联组合成整体性的景观空间。深圳万科第五园的公共区域利用景墙作为界限,在公共区域划分出静态和动态的空间,同时借助镂空景墙形成交相呼应的景观空间。

3.2 传统意象符号的表现

中国传统意象符号可以说是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如图腾、花纹以及一些特定的事物样式等。“新中式”景观设计同样采取了中国传统意象符号表达手法如以谐音寓意、借形寓意以及音、形交互寓意等,诸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龙、凤、双鱼、蝙蝠、玉兔、龟、兰花、荷花、牡丹、石榴、松、竹、梅等丰厚的传统意象符号。正是基于如此深厚的文化符号底蕴“新中式”景观可以在景亭、景墙、大门、廊架、地面铺装、座凳上等具置融入具有传统意义的图案符号,用简化或抽象的手法来传达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广州云山诗意·人家采用古代文字作为景观基底,利用放大镜及钢具模型等现代手法来构景,现代中透出古朴气息(图2)。

3.2 传统设计手法

“新中式”景观设计继承和创新框景、抑景、障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添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经典造园手法,在外形上运用现代的景观元素和景观材料,营造出的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感受,例如运用框景手法用以加大景深效果,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3.3设计意境

意境是任何设计的初始。“新中式”景观追求适度的隐喻、恰当的素材、委婉而不张扬、含蓄并非模棱两可的境界。“新中式”景观设计,首先仍应确定设计的主题立意,即项目定位,然后通过分析得出该主题立意的主要特性,以及与哪些要素存在着“同形同构”的对应关系,从而通过直观生动的实境形态和空间来比喻、暗示、寓托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使景观更具有“叙事性”,传达易于理解的意境。

篇6

关键词:古典园林手法;现代景观设计;运用与对策

Abstract: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of classical garden with technique has become a trend,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lassical gardens technique development and connotation, analyzes its in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for the concerned personage reference consultation.

Keywords: classical garden technique;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Use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景观设计已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丰富了城市建设景观效果。但现代景观设计也是建立在古典园林手法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成。

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远在周朝,我国就有园林营造的记载,囿即古典园林的雏形。秦朝阿房宫、汉代上林苑、隋代西苑、宋代艮岳均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品。直到现代,我国古典园林中的美学特征已广泛渗透到现代景观设计中,为整个城市建设服务。园林创作和管理人员如何正确理解古典园林手法的特点及其跟现代景观设计的关系具有深远意义。

古典园林手法的总体特点

通常我们所说的古典园林手法指的是在农耕文明的背景下,由多种艺术融合而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相比,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是一个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按照中国园林手法的类别来讲,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人工及天然山水园林两大类。

人工山水园林主要是指经人工营造后的园林,是指在平地上经开凿水体及建造假山,并配以花木的栽种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的主旨在于将天然的山水风景缩影到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一般这种园林都是建造在平地之上的,而且以城镇居多,起到点缀城市,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

天然山水园林主要是指建立在天然山水中,运用传统的堪舆理念,点缀具有宗教、观景、休憩、地标功能的建筑或构筑物,使之成为天然山水的一部分,在自然景观中起到点睛的作用。这就是我国众多自然风光优美的风景名胜区、名山大川均有人文景点点缀期间的原因。自然山水园林也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与自然共生的和谐理念。

分析我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

我国古典点园林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跟其美学特征有关系。在当代我们所说的景观设计究其根本是从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繁衍而来的,所以要掌握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才能更好的把握现代景观设计的精髓。

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借助于假山、奇石、幽径、流水营造出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境界。园林中的建筑物常见有亭、台、楼、榭、阁等,房屋之间用长廊贯通,假山石、流水、植物配合建筑物组成富于韵律美的园景。和西方园林不同的是,中国园林设计含蓄抒情,以曲为贵,强调移步换景之妙,不似西方园林一目了然。园林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景中带画,耐人寻味,平静中有变化, 变化中有收敛,无论是大园子还是小园子,都各有特色。

在中国古典园林几千年的营造史中,也总结出了欲扬先抑的空间对比手法、峰回路转的角度变换方式、巧于因借的构图模式等等众多的园林手法,但其精髓还是对不同层次美的追求。

简述古典园林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总体来讲,现代景观设计是在古典园林的基础上进行的,论及古典园林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古典园林中的自然观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园林的精髓在于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原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在充分运用自然要素造景的布局中形成静态与动态空间布局:小桥流水、叠石飞瀑、三面荷花、四面垂柳等,营造出有形或无形的空间性格:花影,花香,虫鸣等。这些都是在广博的自然画卷中经过高度的概括与升华,形成的“高山流水,鸟语花香”的佳境。这些对自然景观的浓缩与创造,恰恰是“人化的自然”,它融会了创作的个人情趣, 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文人山水园”的精华。我们会感受到中国古代园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所谓“虽由人作,宛白天开”。

(二)古典园林中创新思维方式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自然始终是园林创作的素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古典造园以自然山水为创作摹本,造园者通过对自然的感受,取自然美之精华于园林中,成就了无数美景名园。因此,深入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应是园林创作设计的基本源泉。师法 自然的过程就是设计者将自己对自然美的亲身经验加以浓缩概括,提纯典型后再用自然元素表达出来分享给大家的过程。园林设计师应当广游天下美景,多接触真自然山水,多搜集积累景观素材,近而更好的总结它们美的本质,才能把它们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放到设计作品中。

古典园林中的设计技巧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中通常会追求意境,用现代景观设计的思想来讲,我们在分析古典园林是一定要注意其内涵,要将园林的意境和所设计的具体实物形成“情景交融”的效果,要力争让人在有限的园林实景中感受到无限的艺术内涵。具体对于景色、情景和意境主要做以下解释:

其一,景色。众所周知,没做园林都是有无数的景色堆积而成的,不过不同的景点代表的情景和含义是各不相同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景观设计时,结合古典园林中对景色的要求实现“情”、“境”结合非常关键。要做到这点,设计人员在设计景观时必须将建设,山石,环境同想要表达的意境现结合进行考虑,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其二,情境。这方面主要体现人们对于景色的直观感受。古典园林的情境通常是通过有限的山水让人感受无限的想象空间的感觉。要体现园林的情境,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其所处的实际情况,如水面聚而不分,仅在东南和西北伸出水湾小涧,黄石池岸叠石处理成穴状,却能造成源头深远,使你感到水面与外界宽广的河流山涧相连,无形中扩大水面界线,给人余意不尽的印象。

其三,意境。一旦人们对于情境有所感触,自己的思绪将会随之变化,它是反映大家内心深处深层次的东西,是对我们内心意念的一种升华。通常人的思绪都是随着身边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古人通过题额、置石等手法来表达园林中的景观精髓。作为景观设计工作者,带动人们的思绪,让大家产生一种积极,舒畅的思绪和重要。要做到这点,不仅要通过树木、山石、水景、建筑、雕塑等因素的组织,注重景物的外形、尺寸、空间比例、色彩等具体细节,让人感受其中的美感;再通过层次性的光影、质感、气味和声音的结合让人对其产生联想;让人感受环境的优美,享受自然深处的舒适,使人的心灵获得释放。

四、总结

综合全文,不管现代景观远园林设计的如何巧妙,它在本质上都是在借鉴古典园林手法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作为设计人员,我们要时常学习古典园林手法中的优点,灵活的运用于平时的景观设计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岱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运用[J].现代园艺,2011,(06X).

[2] 闫妍.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及其在当今景观中的继承[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4).

[3] 魏胜林、徐梦萤.中国古典园林宜居环境和生态理论与现代生态住区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0,(19).

篇7

【关键词】古典园林设计;现代居住景观设计;应用

随着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居住区也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现代居住区景观,不只为遮风挡雨的地点,应该为提供人们观赏和休息的场所,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如何科学、合理的对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进行完善,并具有中国民族和古典园林设计的特色,为当前主要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古典园林的特征

1.1神似:古典园林一般多以自然山水为主,以植被当成装点,因为山水植被为自然风景的重点装点内容。然而,古典园林并不是通过模拟原态的方式将历史的构造重现,需要人们通过其原始的状态进行改造和适当的调整,并加工,形成一种神似的境界。

1.2诗情画意:诗情画意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表现方式,并属于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其所要创造出来的意境,为古典园林基本的特征之一。园林的意境一般会以构思创作的形式,将园林景观达到形象化和典型化,而这也是自然环境所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涵韵。其和花草树木一样,能够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受。中国园林还可以叫做“文人园”,一般和很多的诗文、书画、楹联可以联系到一起,其给园林景观也增添了诗情画意的感觉。

1.3可与自然有机结合:秦汉时期,人们就已经把物质方面的生活和自然环境相联系到一起。自然的山水人们就开始大规模的建造了离宫别馆,以及亭台楼阁等。通过上千、上百年的累积,人们建筑景观已经把自然的山水增添了名族的特色和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园林建筑的种类繁多,其具有多种形式和作用,均和山水、植被能够联系到一起,达到相互衬托的效果。一部分的建筑将园林景观作为主体,即为构图中的重点内容。

2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发

2.1古典园林为现代园林设计的主要灵感

古典园林设计的根本思想为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的主要内容,古典园林属于风景式的园林,人们会通过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设计内容可通过多种方式,把山、水、植被和建筑有机的联系到一起,将其达到美化自然环境的效果,形成人工和自然紧密联系到一起的美。

2.2以古典园林掌握本土地域文化

风景园林的设计人员应给予风景园林本土研究方面更多的关注,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地域文化的探索中,以便可以设计更多的优质园林作品。园林艺术为直观体验的艺术类型,即为不通过专业的知识进行教育,即可感受到其园林的艺术。此外,这种直观的艺术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时代的变化、文化艺术的变革等。

3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不足

3.1风格问题

现阶段,很多居住区的景观的设计内容,从设计到构造首先会考虑的内容为其外观的美观,不能感受到其功能的重要性。很多开发商为达到美观性,一般情况下会以促销的方式,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加大了投资方面的成本,且提高了人们的房款和物业管理的资金。如,北方地区的居住区将南方的景观列入设计的内容,会以南方的树种为主进行大面积的种植,并建造面积非常大的水体。客观来讲,北方居住区的景观,在设计方面应体现北方景观自身的特征。居住区内的景观的设计,需要满足因地制宜的要求,特定区域的设计应该满足区域特征居住景观的要求进行设计。

3.2意境问题

由于现代居住区当前为居民聚集最多的地点,因此活动的空间非常多。如健身广场、儿童活动场地,这些基本的设计均为尺度比较大,多将铺装作为重点内容,对围合方面密闭空间没有合理的进行设计。古典园林主要将景观的内敛和曲径通幽的感觉进行表现,人们能够在私密的空间进行休息或洽谈。现代居住区景观一般会表现出“一览无余”的效果,娱乐设施、休闲娱乐场所等均为人们正常视线下可以观察到的。还有部分的景观设置在居民的住家下,对于居民来讲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3.3施工问题

随着社会和时代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越来越多的新型建造技术涌现出来。施工人员通常情况下,更加依赖高科技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于传统的技术和工艺完全摒弃。很多居住区能够直接看到水泥仿制木材所构建的亭台和楼阁,毫无传统工艺的特色。

4古典园林设计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1古典园林的作用

现代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应该从观念上作以改变,应针对古典园林造园方面的理念设计方法进行学习。把园林景观设置到具有特殊的环境内,而不仅仅为对古典园林的方式形象材料和工艺方面进行调整,把理论和文化的背景、生活几方面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传承古典园林设计好的理念。

4.2贯彻天人合一的意识

自然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其具有用不完的能源。古典园林所要达到的思想,是为了达到任何自然相融合的效果。自然文化为中国园林的中心内容,而古典园林一般多以自然规律的方式建造园林,将自然的景物和艺术进行重现。和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现代居住区的设计应全面的考虑到场地的发展情况,尽可能合理的规划基地植被。

4.3以现代的方式完善古典园林的设计

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需要按照一定的视域空间作为设计的范围,将地平线设定成空间参照,以确保和地域景观相互融合,其和古典园林所需要达到的无限外延空间整体理念是相契合的。小中见大的古典园林,在比较局促的空间内应通过对比、突出、加强的方式,以环形游线的形式构成散点的视点和视线,防止出现“一览无余”的园林景点。同时,可通过山体、屋顶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天空,进而达到扩大空间感的效果。对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以有限的空间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效果,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5总结

当前,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得到更多专业人士和人们的关注。新社会体制下,新功能的要求和技术的条件下,需要不断学习并传承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好的方法。而不仅对其外在的形式进行模仿,施工粗糙、形式过于简单均会都整体的设计和日后的建造造成直接的影响。现代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只有在古典园林设计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造和完善,并将其功能和外观持有同等的关注,才能更好的进行设计和建造。

参考文献:

[1]邹伟周.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继承与发展[J].现代园艺,2011(11).

篇8

关键词:东方园林;西方园林;园林造景

一.我国常见园林造景手法

造景主要是指在满足工程技术要求和遵循园林艺术法则的前提下,运用各种造景手法,合理组织各种造园要素,使之成为若干具有审美价值的景观和空间环境,同时又巧妙地利用了原有的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创作行为。园林艺术法则在具体造景创作中尚要用到许多方法,那就是造景手法。常用的造景手法可概括为如下几种:

(一)主景与配景

主景或主景区是风景园林的构图中心,处理好主配景关系,就取得了提纲挚领的效果。突出主景的方法: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 如“主峰最宣高耸,客山须是奔趋”,或四面环山,中心平凹。2.轴线对称法 包括绝对与相对的对称手法。3.百鸟朝凤”或“托云拱月”法,也叫动势向心法 即把主景置于周围景观的动势集中部位。4.构图重心法 把主景置于园林空间的几何中心或相对重心部位,使全局规划稳定适中。5.园中之园法 不少大面积风景区或园林在关键部位设置园中园,以其局部之精徽而取胜。

(二)层次与景深

没有层次就没有景深。中国园林,无论是建筑围墙,还是树木花草、山石水景、景区空间等,都喜欢用丰富的层次变化来增加景观深度。景深一般分为前(景)、中(景)、后(背景)三个大层次,中景往往是主景部分。当主景缺乏前景或背景时,便需要添景,以增加景深,从而使景观显得丰富。尤其是园林植物的配植,常利用片状混交、立体栽植、群落组合、季相搭配等方法,取得较好的景深效果。有时为了突出主景简洁、壮观的效果,也可以不要前后层次。

(三)借景与屏景

《园治》云:“嘉则收之,俗则屏之”,讲的是周围环境中有好的景观,要开辟透视线把它借进来,如果是有碍观瞻的东西,则将它屏障起来。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可透视、感受的范围中来,称为借景。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丰富游赏的内容,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四)对景与抑景(障景)

对景多用于园林局部空间的焦点部位。多在入口对面、涌道端头、广场焦点、道路转折点、湖池对面、草坪一隅等地设置景物,一则丰富空间景观,二则引人人胜。一般多用雕塑、山石、水景、花坛(台)等景物作为对景。抑景或障景,是指以遮挡视线为主要目的的景物。中国园林讲究“欲扬先抑”,也主张“俗则屏之”。二者均可用抑景障之,有意组织游人视线发生变化,以增加风景层次。障景多可用山石、树丛或建筑小品等要素构成。

(五)分景与隔景

分者将空间分开之意,隔者将景物隔离之意,二者类似而略有不同。多用分法进行景区划分,分而不离,有道可通。也可用隔法进行景物隔离,隔而不断,景断意联。如颐和园人口区用宫墙将空间分离层次,又用牡丹台(自然式台岗)隔挡视线,但隔而不断。人们通过堑道,绕过山口,则豁然开朗而至昆明湖景区。然而湖上又有十七孔桥分隔水面成南北两片,西堤分湖面为东西两部分,万寿山分昆明湖为前湖后湖,确实分而不离,隔而不断,水陆相通,层次幽深。

(六)夹景与框景

在人的视野中,两侧夹峙而中间观景为夹景,四方围框而中间观景则为框景,这是人们为组织视景线和局部定点定位观景的具体手法。类似照相取景一样,往往达到了增加景深、突出对景的奇异效果,夹景多利用植物树干、断崖、墙垣、建筑等形成;框景多利用建筑的门窗、柱间、假山洞口等。选择特定角度,濒取最佳景观。

(七)透景与漏景

透漏近似,略有不同。按山石品评标准,前后透视为“透”,上下漏水为“漏”。这里,景前无遮挡为“透”,景前有稀疏之物遮挡为“漏”,有时透漏可并用(“漏”的程度大到一定时便为“透”)。在园林中多利用景窗花格、竹木疏校、山石环洞等形成若隐若现景观,增加趣味,引人入胜。

(八)点景与题景

在风景园林空间布局中,除了主景定位外,与主景和主景区有视线直接和间接联系的部位,如山顶、山脊、山坡、山谷、水中、岸边、瀑侧、泉旁、溪源以及凡在风景视线而又处于视线控制地位或景区转折点上,经常利用山石、植物、建筑和雕塑等景物作为景点,以打破空间的单调感,从而增加了意趣,起到了点景作用。另外,我国园林善于抓住每一景观特点,根据它的性质、用途,结合空间环境的景象和历史进行高度概括,常做出形象化、诗意浓、意境深的园林题咏。其形式多样,有园额、对联、石碑、石刻等。

另外,还有朦胧与烟景、四十造景等常见手法。

二.东西方园林造景思路的差异

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成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题,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的由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创作出来的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匀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还原从属于建筑。

造园使用的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西方古典建筑以石质为主。在布局上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而西方古典建筑强调向上挺拔,突出个体建筑。在建筑文化的主题上,中国传统建筑以宣扬皇权至尊、明伦示礼为中心,西方古典建筑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中心。

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以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为基调,西方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以宗教建筑的空旷、封闭的内部空间使人产生宗教般的激情与迷狂。

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圆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的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园林设计把建筑设计的手法、原则从室内搬到室外,两者除组合要素不同外,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中国园林不求轴线对称,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黑格尔在他的著作中曾专门论述过自然美的缺陷,因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的观念性的同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的特征。“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他理应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才能大道完美的境地。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而遨游山林并寄情于山水间,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绝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和加工。这种创造却不违背蔼然的天性,恰恰相反,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在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它可以起到沟通审美主题和审美客体之间的作用。从更高的层次上看,还可以通过“移情”的作用把客体对象人格化。

园林形成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呢?这只能从文化背景,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想上分析。造园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要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而美学又是在特定的哲学思想体系下成长的。从历史上看,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寻求美的因素,著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由他们提出的。这种美学思想顽强地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她强调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中国园林从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彩。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深刻。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着中国山水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代没有什么造园理论专著,但绘画理论著作十分浩瀚。这些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多指导作用。画论所遵循的原则莫过于“外师造化,内发心源”。外师造化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楷模,而内发心源则是强调并非科班的抄袭自然山水,而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萃取其精华。除绘画外,诗词也对中国造园艺术影响至深。自古就有诗画同源之说,诗是无形的画域是有形的诗。诗对于造园的影响也是体现在“缘情”的一面。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不免要反应这些人的气质和情操。这些人作为士大夫阶层无疑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哲学和伦理道德观念。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的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的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一起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的“重情写意”的美学思想。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东、西方的园林由于文化传统、地域条件、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形成了各自的园林体系,进而也形成了各自的游憩自然观、游憩思维模式、游憩社会关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健.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J];安徽建筑;2002年04期.

[2]许丽;许颖.中西传统自然观和园林艺术形式差异的比较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董升忠;徐文辉.从中西园林比较看世界园林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3期.

[4]陈展川.诗意与理性——中西古典园林风格比较[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篇9

关键词:创新观念;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具体应用;作用

Abstract: although the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in the world has a garden in the history of the important position, with cit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unceasingly thorough, how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 design better in moder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development, is the landscape design personnel and thinking the important issues to consider.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n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based on this illu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ideas in our country moder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necessity,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of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in order to make our country garde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ity more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Keywords: innovation idea;modern garden; Planning and design; Specific application; role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中国一直是世界三大主要园林体系中东方体系的创始国和继承国,尤其中国古典园林更是独树一帜。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园林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西方现代园林共同成为中国景观行业的两大山脉。为了满足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何能将中国传统园林和西方现代园林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创新观念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作用,成为排在景观建设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现代园林设计建设现状

(一)我国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处于起步阶段

在国际上,景观规划设计一直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专业学科存在。但是在中国,这一学科专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正经历着结构分化、重组、转变,以适应我国的具体国情并满足其需求。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东方园林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典型代表,历经千百年,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却逐渐与城市现代化建设脱节,日渐不能满足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景观规划设计的需求。

随着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我国景观规划设计呈现出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为了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需求,我国景观规划设计正从以古典园林为核心的传统园林设计转向以现代景观为核心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使得我国景观规划设计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尽管如此,古典园林作为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其中蕴含的精髓文化是我们所不能抛弃的。因而,我国现代园林建设应充分结合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优势,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规划设计风格。

(二)缺少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目前,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在形象上具有一定问题。全国各地有着诸多园林景观建筑,但是从南到北鲜少有个性化突出、耐人寻味的景观建筑,照搬模仿的现象尤为严重。不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园林景观建筑物,由于缺少创新理念,以至于限制了我国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的发展与完善。

(三)景观规划设计中场地意识淡薄

由于人口众多,千百年来我国城市户外环境一直十分匮乏,以至于尽管设计中缺少场地设计意识,园林中往往没有为居民提供足够的活动场所,满足人们的游憩需要。我国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发展至今,有着三方面要求:一是要有良好的视觉形象,二是具有优美自然的绿化环境,三是满足人们日常休闲活动健身的适当场地。这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重视“硬质景观”,轻视“软质景观”

我国大多园林规划设计中比较重视构成景观环境的“硬质景观”,轻视绿地、林荫这一类“软质景观”,导致园路、园林建筑、石料、金属材料等硬质景观所占比例过大,人工营造的气氛过于明显,有的项目硬质景观工程造价甚至超过65%;而绿地、林荫、水系等经常处于从属地位,自然的气氛被大大弱化,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

二、观念创新应用于我国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虽然我国古典园林设计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可是景观规划设计在我国仍然处于萌芽起步阶段,许多领域还须相关专业人士一一进行钻研与探索,才能促进我国现代园林规划设计日渐完善。环境生态、景观形态与游憩行为作为景观规划设计三大理念,不同学科专业、不同背景的人对其理解不甚相同。为此,人们应该跳出学科、专业、背景等各方面的限制,以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检验、城市现代化需求为出发点,使古典园林设计理念与西方现代园林设计理念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规划设计观念的创新。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本质要求

规划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自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生活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人居环境质量有着比历史任何时期都有更高的要求;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城乡二元化矛盾日益突出;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对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日益严重;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的不断减少,人地矛盾突出。上述这些问题不是传统园林设计能独立够解决的,也不是西方景观设计能够独立解决的,它需要园林设计师站在时代的高度上,超越城市的限制,以跨学科的视野来考虑新时代园林规划设计问题。唯有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创造性的思维,才有可能解决这一系列的宗错复杂的难题。

创新能够为其来到更大的价值、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园林景观建设也是如此。园林规划设计除了要打破时间、空间布局与形态设计的局限。优秀园林规划设计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规划设计要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与理性思维;二是,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做到灵活应变、始终创新,真正做到独具匠心、别树一帜。

篇10

关键词:置石;中式古典园林;枯山水;西方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1-0032-02

1 引 言

园不可无石,置石是园林造景的一种重要手法。人类园林的发展史中,无论是东方园林,还是西方园林,都大量运用了石材造景,特别是东方式传统园林,作为世界园林的代表,造园家们尤其热衷于置石。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园林布局等不同因素,置石的手法也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就置石在东西方园林中的不同运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单阐述。

2 置石与东方园林

2.1 置石与中式园林

中式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为目的,但并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一思想在造园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善于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体现出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石头作为大自然的产物,自然得到造园家的青睐。

2.1.1 有园必有石

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千变万化,这里仅浅谈中式造园中的置石艺术。中式园林不论南北、大小,几乎是有园必有山石。与自然山石不同,园林中的山石除兼备自然的形神外,还要具有传情的作用。《园冶》中的“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就是这个意思。

《园冶》缀山篇中把山石分成几大类:一种是“厅山”,顾名思义,就是在厅堂的前院中点缀山石。按《园冶》所说,厅山一般要“稍点玲珑石块”,而不宜复杂。这就是说,要少而精,要突出重点、主题,要以一两块形制优美的石峰作为主体来点缀庭园空间。其造型要符合透、漏、瘦、皱的美学原则。如留园的冠云峰。用现在的眼光看,“厅山”更接近于抽象雕塑。一种是墙中嵌埋壁岩,有的嵌入墙内,有的虽与墙面脱离,但效果与前者同,均以粉墙为背景,犹如一幅写意山水画。正如《园冶》所云:“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以上两种均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庭园空间,而对于某些较大的庭园空间来讲,则喜用大规模堆山叠石。山石多峰岩嶙峋,沟壑纵横,脉络分明,深得山林野趣。如苏州的狮子林。

2.1.2 置石形式有所发展

山石除可以作为景观的主题点缀空间外,还可分隔空间,被分隔的空间多相互连绵、延伸、渗透,而不流于空旷、单调。而且山石尚可起遮挡视线和围合空间的作用。甚至利用山石还可以堆叠成各种形式的蹬道,这也是古典园林中富有情趣的一种创造。

从现存的中式古典园林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北方气势磅礴的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秀气玲珑的私人园林,山石布置无处不在。而现代园林中同样少不了置石,或堆叠假山,或单独造景,或设置驳岸,或砌筑花坛,无论是石材的种类,还是置石的形式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2.1.3 中式园林追求“天人合一”

现在我们普遍见到的各类假山、石材种类繁多。除近代所作之水泥或GRC玻璃纤维假山外,常见的有湖石、黄石、英石、斧劈石、石笋石、千层石、水石、腊石、花岗石等。这些石头各有特色各有其审美价值。因其各自形状不同,在园林中的运用也不同,最终所展示出来的效果亦不同。

中式园林总是以一种近似山水画的形式呈现人们印象中,这也是我们为何将其称为山水园林的原因。我们的造园家们总是竭尽所能的将我们的居住环境还原于自然之中,这也符合了中国古典园林力争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

2.2 置石与日式园林

在置石上,日式园林多用伏石,表明臣服于天的思想。尤其从代表日本最高峰的庭院艺术――枯山水园林中,我们可以了解日式园林中石材的应用。

《造园记》中规定“在没有池子、没有用水的地方安置石子、白沙造成枯山水,所谓枯山水就是用石头、石子造成偏僻的山庄,缓慢起伏的山峦,或造成山中村落等形象。”以白砂的不同波纹,通过人的联想、顿悟赋予景物以意义,它的美更多地需要靠禅宗冥想的精神构思。因而具有禅的简朴、枯高、自然、幽玄、脱俗等性格特征。它不单是一种表现艺术,更是一种象征的艺术和联想的艺术。如京都龙安寺,在无一树一草的庭园内,经过巧妙的构思,通过块石的排列组合,白砂的铺陈,加上苔藓的点缀,抽象化为海、岛、林,幻化出另一种境界,所以龙安寺也称“空庭”,使人从小空间进入大空间,由有限进入无限,达到一种“空寂”的情趣。

枯山水中使用的石头,气势浑厚;象征水面的白砂常被耙成一道道曲线,好似万重波澜,块石根部,耙成环形,好似惊涛拍岸。

由此可见,在日本的枯山水园林中,置石的运用绝不仅限于点缀,而是作为园林景观的主体代替了真实山水。

3 置石与西方园林

西方的古典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多为规则式,并以突出建筑为主,而建筑材料大多都是石质。建筑与雕塑连为一体,追求一种雕塑性的美,凡是石头都经过加工,不管是作房子的石头还是作雕像的石头。现在西方的园林中仍旧延续了这一特点。欧洲的园林,常常在树丛中或是有一个希腊式的石头房子,或有几根石头柱子。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西方园林中,石材大多用于建筑和做柱子,或者作为雕塑。而建筑又构成了西方园林的主体,其它的造园要素都要服从于主体,比如在西方园林中对植物的布置和修剪。可见石材的运用在西方造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4 造成东西方园林置石运用不同的因素

4.1 东西方文化因素

中国的园林是中国文人的园林,是以中国文人的主张而造的园林,也是代表着文人们某种思想境界的园林,就是说,中国园林像中国文人!那么,中国园林中的假山置石,就自然成了文人们表达自己各种思想内容的符号。

而西方园林,大多出自建筑家之手,加上其本身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自自然然也就有别于中国园林。也就是说,西方园林象西方建筑师。所以,在西方园林里,处处透露着各种建筑符号。以建筑符号出现的假山,注重的是其结构与人文,让人感觉到的是其本体的构成组合,是一种极端个性的张扬,是不可能传递某种情感信息的。

4.2 东西方园林布局

东方园林多为自然式布局,目的是突出自然景观,所以在置石手法上按照自然界山石布局,而西方园林布局多为规则式,重在突出建筑元素,因此石材常常被加工为规则的形状,作为建筑成为园林的主体。

有人这样形容山石与造园的关系:“水是造园的血,石为造园的骨,植物花草是造园的衣,无水的园是没有生命的园,无花草的园是不堪入目的肮脏的或是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园,而没有山石的园,却是软柔如蠕虫的园。”其实我们细想就会发现置石与园林的确是分不开的。

5 结 语

综上所述,置石作为一种造园手法,是园林设计中不可少的造景要素,只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园林形式下具体表现不同,而我们应该积极探究这种造园手法,与时俱进,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 陈从周.中国园林鉴赏辞典[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庄树渊.园林置石选石及布局初探[J].中国园林,2002,18(1).

[3] 张十庆.从日本《作庭记》论中国古石艺术[J].中国园林,1996(3).

[4] 封云.试论中国园林的山石之美[J].中国园林,1996(3).

[5] 章怡维.园林中的假山[J].园林,2000(8).

[6]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