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

篇1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4-0076-02

进行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了解并明确建构主义理念,明白现阶段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现阶段“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课程改革探索理念

就目前来说,虽然国家鼓励并支持“学前儿童心理学”的课程改革,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领导和教师对“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理念缺乏认知,导致部分教师不重视这部分教学内容,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教育工作者甚至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产生了误区,认为只是单纯地让学生主动学习,没有重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教育理念,最终该教育理念没有落实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课程改革中。

(二)学前教育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够高,但是应用型幼师专业的课程具有以下明显特征:抽象、难度高、单一。这样一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因为无法理解课堂内容,对“学前儿童心理学”兴趣也不高,这样如何能达到教学效果呢?由于“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属于比较专业的课程,它的学科性质并没有变化,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学前教育学生能够理解并且掌握的部分还非常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构建主义视野下的“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考验非常严峻。

(三)学科孤立存在,领域间融合较少

由于幼儿师范学校的学情限制,对幼儿教学模块一直细分为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六大学科。采用分科教学虽然有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学生也能全面、系统地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但是在这种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下,各个学科的教师只注重该学科的教学,并不会引导学生去整合各个学科的知识,这样做很容易将各个学科分裂,使学科孤立存在,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形成分科学习的思维定式。其实在学前儿童这个阶段,幼儿并不需要掌握很专业的学科知识,而是需要培养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

(四)以传统知识讲授为主,缺乏创新思想

传统的幼儿师范专业教学是围绕着课程大纲,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虽然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能够牢记理论知识,但是学生一旦到了实际应用场所,就无法灵活运用幼儿教学活动设计,甚至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一直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模式一直没有得到创新,学生也会大大降低学习积极性。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措施

(一)融合建构主义理念,优化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理念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对学习充分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教学模式。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在科学技术发展蓬勃的现在,教师除了用传统的讲授法帮助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外,还可以根据现有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形象、具体的教学内容。

(二)对学生实行新的教学评估模式

可靠的教学评价对于反馈教育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帮助,在课程完成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估对“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方案的实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幼儿师范学校教学必须改变单纯以期末考试等终结性评估来评价学生对学习掌握程度的方式,而应采用将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的模式。教师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估是从长期、变化的角度,根据整个学习阶段里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来考察。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课后作业、课前预习或者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相关竞赛等等活动都可以作为教师判断学生学习状态的参考。教师采用单一的终结性评估可能导致学生只重知识不重能力的后果,增加形成性评估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学生,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三)校企合作,进行专题实践

对于每一位幼儿教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是很重要、很有效的锻炼自身能力的方式。学校要找准机会与企业合作,借助企业的实践优势,输送优秀学前教育人才。教师在结束每个重点阶段、主题的教学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见习。比如,在学期刚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学前教育机构,观摩学习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是如何工作的;在一个大专题的教学结束后,挑选本专业优秀学生进入学前教育机构实习,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体会“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方式,从中获得启示。在学生实习期间,录制教学活动视频,上传至交流平台,邀请学前教育机构的骨干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方便学生改进及其他学生观摩学习。

篇2

关键词:儿童心理学;幼儿园;户外空间;设计;启发

作为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幼儿园还需要在各个方面空间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结合孩子成长的需求,尽可能的设计出幼儿需要的活动场所,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幼儿娱乐和玩耍的户外空间。主要就是由于户外空间是幼儿在园中主要的娱乐场所,也是幼儿成长阶段非常需要的娱乐内容,所以幼儿园在针对户外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加倍重视。因此本文结合儿童的心理学特点,重点分析幼儿园户外空间的设计,以期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娱乐场所。

一、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成年人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具现阶段我国心理学家所分析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孩子的幼儿期在3~6岁,这也处于幼儿成长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一般需要在幼儿园中学习。由此可见,幼儿园对于幼儿的教育属于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幼儿园中户外空间,是幼儿园所有设施构成的一部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孩子在幼儿园中主要的活动都在户外设施中进行。国外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说过,儿童接受户外游戏是最好的一种社会教育方式。同时也有心理学家表示,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眼前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能够在基础上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幼儿园中优秀的户外设计能够为幼儿提供游戏的场地,这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因此幼儿园中户外空间的设计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结合儿童心理学进行设计

据调查和研究显示,幼儿园生活是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儿童心理学主要就是针对儿童心理进行研究,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重点揭示幼儿的心理活动特点,还有心理状态以及思维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相关学者能够了解到幼儿对于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这样也能够对幼儿园的建设进行辅助,以此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1、划分不同类型的游戏空间

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在分析儿童和游戏之间的关系上看,对于游戏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类型:游戏可见,儿童在幼儿园中所玩的游戏有着不同的意义,同样的不同的游戏方式对于幼儿产生的影响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对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还需要重点划分游戏的种类,分区域的为幼儿提供由此场地,这也是户外活动空间在设计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2、关注特殊儿童,给予关怀

很多幼儿园中都不可避免的会接收身体上存在残缺的幼儿,这样的幼儿不能够向别的孩子一样游戏和娱乐,同时很多孩子会对这一类特殊儿童出现排除的现象,导致特殊儿童无法融入到集体中。甚至有些肢体上存在残疾的幼儿也无法加入到一些游戏之中。所以幼儿园对于特殊儿童还需要给予更好的爱护,给予更多的关注,这样才能够帮助特殊儿童走出阴影。由于每一个特殊儿童的情况都不相同,所以在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按照儿童的特点,加上比较丰富的色彩和声音,这样能够有效刺激幼儿的神经,保证幼儿能够适当参与到游戏之中。

3、尊重丰富多彩的设计要素

心理学家任务,幼儿的感觉、听觉、注意力和记忆以及思维等在这一阶段会处于快速的发展期,但是各种感官的发展依然依赖的是幼儿的身体机能是否充分敞开,接受刺激。因此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给予幼儿丰富的环境,还需要遵循幼儿的兴趣。(1)利用植物造景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阶段,想要选择植物种类,还需要首先考虑生命力顽强,便于管理的物种,其次才是靠考虑到植物的功能。儿童对于形状奇特,色彩鲜明的植物会产生比较多的兴趣。因此在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如果选择了比较多的植物,会激发幼儿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幼儿在观察植物的形态之后,也能够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力。这些都是力求为幼儿营造出色彩斑斓的世界,能够满足幼儿的天性和活动需求。(2)多使用游乐器械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但是幼儿阶段也是最短暂的,儿童的心灵和世界永远是最纯洁的圣地。所以幼儿所成长的环境也需要保证幼儿的纯净,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幼儿长久发展。因此机械在孩子的游戏中能够最大程度的锻炼和发展幼儿的脑力和体力,因此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置的过程中,还需要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向幼儿提出最新的要求,并且保证幼儿的发展水平之间能够相互符合。只要满足幼儿的各项需求,户外活动空间都能够在根本上推动幼儿的心理发展。但是如果户外活动仅仅限制在秋千和滑梯这种常见的娱乐设施中,幼儿很容易出现乏味的现象。因此在户外活动设计阶段,还需要尽量寻求具有挑战性和选择性的游戏器械,同时需要保证器械的安全性,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

三、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和探讨的内容能够看出,幼儿在幼儿园中生活的时间相对比较长,甚至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把幼儿长期放在幼儿园,所以幼儿园中的各项设施都和幼儿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幼儿心理学的研究能够看出,幼儿成长阶段对于户外娱乐设施的需求量非常大。幼儿的天性就是游戏和玩耍,因此对于幼儿园户外设施的要求也非常高。针对幼儿的心理状态能够看出,对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更多的设计依然需要遵循人性化和科学的指导,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改善幼儿的生活环境,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户外娱乐空间。因此经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给幼儿园的户外空间设计提供有效的建议。

作者:于洋 单位: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怡,陆敏艳.基于儿童行为心理的幼儿园设计研究——以杭州中泰中心幼儿园为例[J].华中建筑,2015,07:57-60.

[2]王玮,王喆.参与式幼儿园空间营造设计框架与实践——基于儿童权利、能力和发展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16,01:9-18.

篇3

关键词:儿童舞蹈创编 儿童心理 适应性研究

儿童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一件好的舞蹈作品,不仅能使儿童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从而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而目前,一些不顾实际、忽视儿童心理特征、生搬硬套成年人的舞蹈之现象,致使儿童舞蹈园地这块沃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一些污染。因此,要使儿童舞蹈这块园地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富有特色,所有热爱儿童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儿童舞蹈创编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儿童的心理要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儿童喜欢看、愿意演且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作品来。

一、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是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

儿童世界,五彩缤纷,斑驳陆离。在这个世界里,儿童舞蹈则以其神奇的想象、美妙的意境、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把孩子们带进了一座艺术的殿堂,使他们在趣味高尚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作为儿童舞蹈的创作人员,不仅要有一颗纯净明亮的童心和对儿童赤诚的爱心,更重要的是要体验儿童的心灵世界,明确儿童的心理要求,善用儿童的视角来洞察生活、观察社会。只有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儿童、认识儿童舞蹈,儿童舞蹈的创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极大限度地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工作要切实把握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1.个体性与整体性相兼顾的原则。当前,一些儿童舞蹈的创作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忽视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有些儿童舞蹈教学、创编人员把眼睛只盯在极少数儿童的身上,只注重其中少数“明星”的培养,而忽视了整个儿童群体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的心理要求。因此,儿童舞蹈教学的课程设置要坚持面向整体,充分体现儿童舞蹈教学的整体性;在培养“明星”的同时,要着眼于全体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要求,提高孩子们的整体素质。

2.持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指出:一切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阶段,即:“了解当前活动的阶段”“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有外部语言参加的、依靠表象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只靠内部语言参加而在脑子里完成活动的阶段”“智力活动过程的简约化的阶段”。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分析儿童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同样对儿童舞蹈的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年级的儿童的学习与表演的内容进行设计编创。从而做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培养在有序中渐进。与此同时,要重视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突出重点课程,避免重复,反映不同阶段儿童舞蹈的创编特点,帮助儿童在一定的时限内了解掌握更多、更全的舞蹈知识和技能技巧。

3.先进性与实效性相呼应的原则。儿童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成长的时期。儿童从出生时起,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制约影响下,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从一个幼稚无知的个体,渐渐成为一个有思想观点、知识文化的社会成员。儿童这一心理特征告诉我们对儿童实施健康的、先进向上的文化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同样的道理,儿童舞蹈的创编,在作品主题的设置、技巧的安排、动律的设计等方面都应该坚持先进性与实效性相呼应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地创作出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优秀作品。只有这样,儿童舞蹈的教育教学、创作编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适应儿童心理特点,是儿童舞蹈创编的基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儿童被动学习,求知欲受到压抑,积极性受影响,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儿童舞蹈本是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其基本意图是启发儿童自由发挥,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方式,激发儿童对舞蹈乃至整个学业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儿童进行即兴式地创造活动,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激活儿童的创新意识,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但当前,儿童舞蹈的创作,同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一味地强调赛事与活动的参与,使创作存在舞蹈“成人化”、舞蹈结构“繁杂化”、舞蹈语言“怪异化”、舞蹈表演“模式化”等现象,因此,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契合儿童模仿的心理特征,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喜欢模仿是儿童的本性。儿童不到一岁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到了两岁的时候,能模仿复杂的动作,到三四岁乃至更大的时候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快了。解放军与英雄是孩子们尤其是男生最喜爱、最崇拜的形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儿童舞蹈《长大我也要当兵》的创作灵感来源于1998年抗洪救灾中一个真实事件:一个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之久的小女孩,被武警官兵顺利营救了。笔者在语汇设计上运用了大量的军人集合、敬礼、列队等操练动作,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儿童对军人的模仿热情,排练积极性空前高涨,舞台表演生动而成功。

适应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家们认为,儿童生来是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到了四五岁,好奇动作就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来了,他总要停下看看;听见外面锣鼓声响,他也要去看看。柏拉图说过,“好奇是知识之门”,儿童若不好奇,就不会去接触事物,不与事物接触,就明白不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所以作为一名创作者,要注重培养儿童爱看、爱问、爱思考的习惯。在创作过程中,在舞蹈构图的设计上要极大限度地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与好奇感,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篇4

一、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的现状。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就像小苗之于大树,小苗的茁壮健康与否,为将来它是否能长成有用之才埋下伏笔。由于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不少家庭、婴幼儿教育机构也开始认识到幼儿时期的教育重要性。家庭方面主要表现为:不少家庭父母们通过电脑下载幼儿教育节目、购买相关育儿书籍,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贴心”地为孩子报名各种智力开发班,笔者就曾在一个幼儿智力开发机构中,见到了一个刚刚6个月大的“学生”。

应该说,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做是不是真的可以让孩子将来比同龄孩子更容易成才、成功呢?笔者的一些走访和调研反映,不少原本自信开朗的孩子在经过这样“魔鬼”训练之后,出现了自闭、自卑的性格情绪,有的甚至出现了叛逆心理。学校方面主要表现为:一些教育机构尤其是各种智力开发培训班和幼儿园,让孩子通过各种类目繁多的智力开发活动和练习,但这些教育机构的教育目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这样的一些教育机构经营得红红火火,在家长们中间也是好评如潮,但笔者对这样的教育方式表示担忧。

二、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的问题

目前幼儿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方面,一是学校方面。

首先家庭方面,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这一时期家长决定着幼儿的教育质量。有文化水平、教育观念和经济水平的不同,幼儿所接触的家庭教育也是千差万别。有的父母文化水平较高,对于幼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科学,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乐观开朗、文明礼貌;而一些家庭不和睦、父母性格暴躁的家庭,动辄就对孩子连打带骂,这样环境中的孩子极易产生自卑、怯懦的心理,不利于将来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其次是学校方面,有很长一段时期,“应试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深入人心,虽然目前新课标倡导素质教育,但考试体制仍偏重于卷面考试,这就迫使学校为了保证考试升学的水平而纷纷重视应试教育,疏于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学生在面对各种身心压力和烦恼疑惑时,不知道如何疏导和排遣。这样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方式很容易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埋下隐患。

三、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的方法

通过上述对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现在和问题的分析,下面笔者来谈谈幼儿教育的方法。基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幼儿教育问题起着决定的影响,下面笔者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方法的阐述。

第一、家庭教育方面。孩子的心理发展体现着一个家庭关系和谐与否。所以要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心理教育,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必不可少。在和谐家庭氛围下的幼儿,心理是健康的、阳光的、有活力,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反之,心理则是病态的、阴暗的、忧郁的、对生活毫无希望的;心态不同,他们对待社会上的人、事、物,态度都会不同。首先,家长们一定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修养,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树立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其次,家长要积极学习相关的育儿书籍和关于心理学的知识书籍,采取积极的教育方法,善于鼓励孩子,增强孩子信心,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态。最后,家庭中的父母长辈要保持和谐的关系,做到相亲相爱,互敬互助,给幼儿一个安全、稳定、和谐、幸福的家庭。

第二、学校教育方面。学校教育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其中影响孩子的关键环节主要有教材内容和教师引导两个因素。教材是幼儿学习知识的载体,教材的内容直接决定了孩子接触到的学习对象,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一定要严格把控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甄别,要保证教材内容的可行、健康,适合学生,切实确保孩子可以在教材上接触到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同时学校应当及时对教材进行更新、突出德育教育,使其与不断变化着的幼儿教育任务相匹配。

第三,教师因素方面。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应当采取全面科学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说出自己对所讲内容的看法,对于回答好的同学,要不吝表扬,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要采取妥善的办法对其进行鼓励。让学生在有爱心的教育环境中,在有鼓励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这样才更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健忠;;幼儿教师及家长对幼儿健康关心程度的调查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Z1期

[2]李灵;刘伟伟;;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11期

篇5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精神分析;儿童发展;可塑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73-02

一、问题提出

精神分析理论是心理学理论,主要强调的是无意识过程,旨在研究精神层次与人格结构等深层次的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儿童教育的研究中,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儿童一般发展的特定阶段,如年龄段的差异和与之对应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其影响的关系及此理论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儿童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正处于成长成型阶段,有极强的可塑性,这一阶段有正确的理论作引导很重要,而精神分析理论又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从深层心理学方面所提出的理论,作用在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会促进人的深层次精神方面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儿童教育的研究中,精神分析理论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握精神分析法及其理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起作用以及如何形成良好衔接关系而展开本研究课题。并且“儿童心理学不但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或基本规律,而且要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规律,这些具体规律是通过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表现出来的。”[1]要把握规律,应用相关理论。弗洛伊德做了儿童关于精神分析方面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儿童的梦很容易被认出是愿望的满足。这些梦均由生活中迫切的躯体需要,如饥、渴、的需要所引起,也就是说,它们是以作为对体内刺激的反应的形式而成为愿望的满足的。”[2]儿童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他们正处于成长成型阶段且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但不正常的心理现象:孤独冷漠、逆反固执、郁郁寡欢、烦躁发怒、撒谎欺骗等,而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弗洛伊德认为,一切神经症的核心便是焦虑。都起源于被压抑的童年期精神创伤或心理冲突。”[3]为了避免这些,这一阶段有正确的理论作引导就显得非常紧迫。

由于儿童的可塑性强,环境对儿童心态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婴儿自出生之日起,即开始以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对婴儿来说,围绕着他们的社会环境或社会情景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条件。”[4]儿童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的变化,都会形成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心理品质,进而影响儿童的自然成长。要通过研究精神分析理论细化的积极因素作用于儿童的发展,使其形成利于自我成长的优势品质,所以要通过心理教育使儿童扬长避短。

二、研究目的

为了准确把握精神分析法及其理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起作用以及如何形成良好衔接关系而展开本研究课题。

在受西方多元文化价值影响下,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呈增多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对精神分析理论与儿童的自我发展关系的相互影响发生了浓厚兴趣,进而开始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由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知识理论结构的发挥能影响发展功能的改善,与儿童的一生完整发展阶段相比,儿童初期的发展更能反映出一些问题,由于儿童初期可塑性强,把精神分析理论的相关因素作用于儿童发展的初期可以说是衔接的着眼点。发挥角色作用和沟通,运用家庭结构中积极因素对儿童的发展会有巨大影响。“家庭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因为儿童个性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获得,其最关键的几年是在家中度过的。每个儿童最初的个性特征或气质类型各不相同,这种特征无疑会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5]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和精神分析理论的结合,从人格结构理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说来,本我,自我,超我对研究儿童心理规律,探索实施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按照快乐原则,满足愿望的冲动,即“本我”在青少年期增加了,这些本能冲动向个体的“自我”和“超我”提出了直接的挑战[6]。

三、研究方法

通过研究假设的分析来确定精神分析理论和儿童的发展尤其是早期发展有无关系或是关系如何。

1.理论依据及实施途径

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包括意识人格结构学说、人格发展阶段说、本能学说和焦虑说等。通过理论思辨和文献的方法假设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发展的状况有影响而进行深入探讨,试图了解和分析儿童的心理特征。

通过精神层次和释梦理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解决儿童的心理发展,基于家庭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使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给予儿童更多的温暖和快乐,使其克服消极心理。在儿童发展中期,其重要性在于儿童人格的自我完善。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掌握适度原则,使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得到应用,情感得到补偿。基本自理技能得以传授,让儿童自己做,这就是为什么要重视儿童发展的内部动因。改善家庭教育方式,使其合理化,以精神分析论为指导。加强情感沟通以及交往意识,使心理品质从消极向积极转化。

2.实际应用及相应对策

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关键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要在儿童性格及内在品质上要根据他的可塑性而制定相应的策略,寻求适合的理论给予指导,并且在儿童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此理论会起到引导作用。调节儿童情绪也是比较好的手段。“精神分析学家斯皮茨认为,情绪在自我发展和超我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情绪帮助儿童组织自己的行为和调节情绪本身。精神分析学家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儿童早期的情绪上。”[7]也就是说,寻求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比如上面提到的情绪调节策略。由于儿童自身发展会引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但如何有效的去解决这一问题呢?精神分析理论中,性本能理论所要说明的恰恰是这些原因,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此理论对儿童的发展尤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将爱和管教适当结合,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在基于儿童发展的客观基础上通过分析,做出相应的教育。

四、研究价值及意义

精神分析理论是具有临床性质的,在理论的基础之上是有一定的实际价值的。由于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儿童最早接触的人际关系是家庭关系,他们也是从中学会与人相处而成为社会成员的。因此儿童的家庭教育,还有其学习适应性和环境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所影响,所以关于研究价值还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

1.理论价值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做此项研究有助于把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某些方面融合到儿童发展的理论指导中,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揭示出了人性中的非理性成分,并指出潜意识是意识的前提和基础,这对于正确认识儿童、理解儿童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因而此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2.实践价值

精神分析理论之中的各个因素都可以在方方面面引导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其教育的可行性,所以精神分析理论的各个因素作用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是重中之重。“儿童出于另一种动机才把他的体验转变成一种游戏。通过将这种体验当作一场游戏来重复,尽管这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他却因此取得了主动的地位。”[8]这样,儿童就获得了主动发展自我意识,对未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要分析了解儿童发展的现有状况,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衡量儿童的发展认知水平,有目的的做出提高儿童身心发展与精神分析理论结合的方法,在此衔接中正确高效指导实践,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使其在正确理论的引导下实施学习行为,因而此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3.意义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从动机上来看,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目的性,即健康的心理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否则其他无从谈起;从人格来说,健全的人格是健康人的内在基础,人格的健康发展更能体现出儿童健康的心理因素;从社会化来说,人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而人类的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养成离不开社会化,而良好的外部环境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从态度上来讲,积极的态度是培养健康儿童的保证。总之,精神分析理论细化的因素都可以在各个方面引导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其教育的可行性,所以精神分析理论的各个因素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衔接问题就是关键。

五、结语

精神分析理论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无意识过程,其中精神层次和人格结构能给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在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又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从动机上来看,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目的性;从人格来说,健全的人格是健康人的内在基础,人格的健康发展更能体现出儿童健康的心理因素;从社会化来说,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养成离不开社会化,而良好的外部环境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从态度上来讲,积极的态度是培养健康儿童的保证。通过以上的分析及整合,在儿童教育中,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根本。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指导作用。儿童的发展阶段要适合身心发展特征。在发展期内,把握好关键期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策略,适合性格及内在品质的可塑性发展。精神层次和人格结构也能给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促使他们在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彭舜,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127.

[3]马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认知本质[J].中国临床康复,2005,(4).

[4]孟昭兰.婴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85.

[5]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73-274.

[6]雷雳,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篇6

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说明,儿童形象思维的表达及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顺序应是这样的:一岁半自发地无意识地乱画;两岁有自己喜爱的颜色;两岁半能画圆圈,并具有想象的初始内容,集中精力的时间是15分钟左右;三岁能说出大小、上下,有了描述性绘画意识和最初的想象活动,并有了时间观念;三岁半能对自己用笔画出的圈圈、道道及痕迹命名,说出意思,如,这是“妈妈喂孩子”,这是“宝宝睡觉觉”等,识别颜色的正确率是70%;四岁开始知道前后,神经系统内意志得到发展,有很好的控制、调节行为的能力,知道想法和信念影响着行为;四岁半知道因果关系。根据以上心理学、教育学专家的观点与美术教学实践表明:儿童学习绘画的最早年龄应是3.5岁~4岁。

有的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心理活动及表现,观察、注意不够,不能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目的,单从表面现象上就下结论是好还是不好。或者以孩子听不听话,乖不乖来评价孩子,造成了对孩子的误解,使孩子在心理上受到伤害。比如,两个孩子同时画一个苹果,很有可能一个孩子画得很大,另一个画得很小,家长不能简单地批评或埋怨画得小的孩子。画画得不大,可能有较为复杂或更深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孩子画得画大与小,跟孩子的胆量及个性有很大关系,如果孩子家里的生活环境比较宽松随便,孩子画起画来就大胆、画也大气、随意;相反,孩子在家里被管得太严,束缚太多,规矩太多,画画时就会束手束脚,小心翼翼,怕画错了被批评。画得东西小、线条窝憋、楞角多、不流畅、画面支离破碎是孩子的心理在起作用,不是教师和家长告诉孩子要画大就能画大的。有一个基本事实可以肯定:胆小了,就画不大,这是心理的原因。实践还发现:胆小的孩子一般意志也薄弱,办事缺乏主动,爱依赖别人,更缺少创新精神。我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这一现象的形成跟孩子缺乏父爱、和母亲过于亲密、依恋及长期生活在“母性群”周围(幼儿园或亲戚阿姨)有密切联系。父亲带给孩子的坚强、勇敢、大度、承受力和阳刚之气是其他人很难替代的,父亲多和孩子玩,多带孩子在“男人圈”里玩,就能解决“依恋”问题。再如,在画画的孩子中间,有的小朋友爱咬手指头和笔帽,教师不能简单地批评孩子不讲卫生。心理学家认为:这个现象是由孩子在吃奶时奶不足造成的,咬手指头是一种“奶不足”的心理补偿现象。我在班里对二十多位有此习惯的小朋友的家长作了详细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教孩子画画也要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孩子的“表面现象”蒙住了眼睛。这一阶段的儿童可以通过讲述涂鸦作品告诉成人一些重要的信息。但是,讲故事的情境依然存在问题,因为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注意力保持时间有限,还不能对绘画任务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讲故事也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儿童的词汇量有限。我们还需要知道,儿童涂鸦绘画的内容会在几分钟之内发生很大变化,讲述随即也发生变化。儿童开始绘画时说“这是我妈妈”,很快又会说是别的东西。事实上,第二天儿童还会重新命名这幅作品,说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名称;第三天,儿童同样还会对涂鸦作品做出新的解释。想教育孩子就得了解孩子,只有了解了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把儿童心理学纳入儿童美术课程是一个比较新的教育理念。事实上,在儿童各个年龄的不同时期,儿童绘画原本已比较清楚地反应了孩子生理、心理不断发展的变化过程,只是我们以前还没认识到“心理”所起的作用。以前教师考虑比较多的是怎样教,而没考虑学生会怎样学。懂得儿童心理学就会了解孩子学画的心理活动,教师在儿童美术教育实践中,也会眼光更敏锐,看问题更清楚,辅导更准确。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

我国小学生是在非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缺乏目标语的语言环境,容易产生遗忘,听说能力一般较写作能力滞后;再者,儿童心理发展存在不成熟和不定型等因素,小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的要求不宜过高,教法和学法都要体现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探索符合小学高年级年龄特点的外语教学模式。

一、以儿童心理特点和儿童心理学为基础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心理活动形式主要是注意、感知、理解、记忆和思维等几个心理过程的产生和发展。“注意”是小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基础。但是小学生,即使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也会出现注意不稳定或注意范围狭窄的现象。在缺少语言环境的外语学习中,这些现象表现得就更为突出。因此,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努力促使其向有意注意发展,并使其逐步养成有意注意的好习惯。小学英语教师要研究和熟知童心,了解儿童心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尽量采用直观教学和其他受小学生欢迎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努力把课教得形象生动,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排除分散他们注意的各种干扰因素。

就小学生的记忆而言,占主导地位的是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无意识记这一规律,采用听听、说说、唱唱、玩玩等符合儿童心理和年龄特征的方式,呈现和操练新的语言材料。

二、童心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原则和特点

(一)童心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原则

1.播种“爱”的原则

童心教学法主张“爱”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得以有效组织并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教师要把“爱”的阳光照耀在每个学生的身上。在学生得到真正爱的同时,他们也会把自己最真诚的爱毫无保留地回报给老师,从而尊重老师,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局面就会形成。这时,师生关系就会极为融洽,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改善。

2.激发童趣的原则

童心教学法认为:激发重趣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情景表演、唱歌、游戏和朗读等活动,使他们产生乐趣,由此自然地引起他们对所学材料的无意注意,并进一步转比为有意注意。

3.探求童真的原则

童心教学法课堂教学的实践使教师们感到小学生最可爱之处是性格天真、感情真挚、操练认真。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尽量采用实物、模型、图片、投影、录像及体态语等手段,力求情景逼真,交际仿真,游戏当真。这种“真”的效应有利于小学生正确地感知语言。这也是小学英语学科达到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切入点。

4.塑造童心的原则

童心教学法主张把塑造“童心”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动”便是童心的主要标志。小学生在课堂上“动”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博采各种教学法和教学流派之长,为己所用,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童心教学法课堂教学的特点

遵循童心教学法的四个原则,我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且方法各异,呈现出以下特点:

1.以传递信息为目的

现代外语教育理论指出,语言学习是传递信息的交际过程,是接受、汲取、贮存、加工和输出信息的递进过程。生活在母语环境下的幼儿,每天不断地感知大量信息,但未必能全部吸收,而是经过反复刺激,日积月累,逐步习得。儿童学习外语也一样,要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科学地创设语言环境,让其尽可能多地感知语言信息。要允许吸收和输出的质和量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我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传递信息为目的,在可接受性原则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多地将英语语言信息传递给学生。而每堂课中传递的大量英语信息只让学生听得懂或猜得出,有些信息只要求学生听后能形成“条件反射”,让学生做到四会的则比较少。

2.以听说训练为主线

遵循语言学习听说是第一性的、读写是第二性的这一规律,初学外语者一定要把听说训练放在第一位。对于小学生来说,听说训练尤为重要。

我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自始至终突出听说训练,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有:教师说,学生听;学生说,师生听;以听说组织warm-up练习;以听说复习旧知识;以听说“呈现”新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说训练实现每课的教学目标;用听说迁移知识,总结和巩固新学内容。总之,童心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始终抓住听说训练这条主线,高效地组织各项教学活动。

3.以学生活动为载体

现代教育学主张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童心教学法力主把每节课中至少30分钟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只起一个导演、裁判或帮手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具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和组织才能,当好指挥,做好示范,引导孩子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各种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角色表演、猜谜、唱歌、游戏、朗诵、绕口令和小组竞赛等活动中唱主角,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通过这些活动训练学生传递语言信息,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交际能力。

4.以优化心理为杠杆

篇8

关键词 儿童音乐心理学 特征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音乐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儿童音乐心理学。它是研究儿童在学习、表演音乐时的心理活动现象及其发展的一门科学。

儿童心理学中所指的“儿童”这一概念是广义的,它是指孩子出生到成熟(18岁)之间的整个阶段。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18岁前各个年龄期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诸如:儿童各年龄期的音乐感知(包括:音乐听觉的音高感、音长感、音强感、音色感等)和绝对音高感知的培养与发展;不同年龄儿童的音乐记忆和适应儿童的科学记忆方法;儿童由浅到深的音乐想象发展及培养;儿童最初的音乐思维方式及对儿童的音乐思维启发与诱导;儿童音乐表演时的情感表达;意志在儿童学习音乐时的作用与培养;儿童气质和性格对音乐学习、演唱演奏的影响及调整;儿童音乐能力的健全与发展。上述诸方面都是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范围。随着儿童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其研究内容还会不断增加和深入。

儿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儿童的各种音乐活动都是受其不同年龄的心理因素所支配的。因此,对儿童音乐心理的研究,对提高与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这门学科可以对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提供心理理论的指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和规律,科学地进行音乐教学。还可帮助教师总结儿童音乐教育经验,提高音乐教学自觉性与水平。

儿童音乐心理学具有上述科学性与应用性。但是,这门学科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广大中、小学和幼儿音乐教师站在儿童音乐教育的第一线,应义不容辞地承担建设这个学科的责任。

下面简单介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一些音乐心理特征。

乳儿期(出生―1岁):这个时期乳儿的音乐听觉反应不太精细,也较缓慢。满两个月时就能区别一般的铃声或门声,有高低音的反应。三个月时有可能区分彼此相距八度音程的音调。五至七个月时能对大三度和小三度的音程有所辨别。在满周岁时孩子有的有较好的节奏感,能用准确的身躯动作表现出来。

婴儿期(1岁―3岁):即先学前期。四度、五度音程可以辨认,出现了最初的学习音乐活动,可以模仿成人歌唱或弹琴拉琴动作。这时音乐记忆迅速发展,可以记住两三个乐句,有对音乐兴趣的表现。在这个时期可以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开始阶段。

幼儿期(3岁―7岁):即学前期。这时期儿童的感知能力发展较快,除各种音程外,还可听辨一些简单的和弦,可以记住八到十六小节的乐曲,可以完整地演唱、演奏一般的乐曲。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增大。

童年期(7岁―12岁):即小学阶段,又称学龄初期。已有观察音乐现象的能力,注意观看别人的音乐演奏、演唱,也能听辨较难辨别的和弦音。音乐记忆内容与篇幅增大,音乐想象开始自由地活动。在练习时能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并能产生美好的音乐前程的理想。

少年期(12岁―15岁):即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这时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进步迅猛。记忆、思维、能力、意志、兴趣都趋向成熟。

青年初期(15―18岁):即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阶段。这时已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并自觉地进行学习。音乐听觉敏锐,能辨别各种音程及和弦,是音乐记忆表现最良好的时代,思维方法逐渐科学化。

上述都是一般的儿童音乐心理特征。儿童之间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有的儿童有超常的音乐心理特征,表现出突出的音乐天赋。但有一些儿童对音乐反应较为缓慢,落后于正常的音乐年龄心理特征。这些性特征对研究者来说是需要分别对待和处理的。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过程,即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引发他们丰富的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教给学生感受、理解与掌握音乐内涵的本领,要把握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合理安排音乐教学的程序和方法。 (下转第97页)(上接第74页)

小学低年级,这时的孩子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对简单具体的事物易于接受,易被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色彩鲜艳的活动的教具所吸引,以机械记忆为主,思维主要是根据直观形象的外在属性进行概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他们在游戏与娱乐中学习。

篇9

关键词: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059-02

让・皮亚杰(1896-1980),瑞士人,是近代一位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或发生认识论专家、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皮亚杰和同事英海尔德、辛克莱、伦堡希、荷明斯卡等人成立了以他为代表的“日内瓦学派”。日内瓦学派采用的研究方法称为临床法或称临床谈话的技术。此方法的核心在于从皮亚杰的结构整体理论出发,研究观察儿童。在实验中注重儿童的自然性质的发挥,让儿童自由谈话,叙述活动的过程。与此同时,为保证儿童的谈话主题,实验者可作必要的提问,并详细记录,方便分析和判断。

皮亚杰研究儿童的思维活动,他把认知,智力、思维、心理作为同义词。并且他把心理学、生物学、哲学、数理逻辑等方面综合研究,创立了他的发生认识论(结构主义的儿童心理学),1955年后,任日内瓦“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皮亚杰对发生认识论的定义是:一门关于知识的成长和知识成长的规律的科学的研究。皮亚杰指出:“发生认识论的特有问题是认识的成长问题”,而对认识的发生发展问题的研究是认识论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一、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发生认识论不同于传统的认识论,传统认识论研究是认识所达到一个什么状态,只研究的是高级水平的认识,仅仅考虑到认识的某些后果,而发生认识论研究的是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研究各种认识的起源,从各地及形态的人士开始,并且直至这种认识向以后各个水平的发展情况,一直到科学思维而且包括科学思维。发生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四因素说

皮亚杰在考察儿童心理和认识的过程时,是从四个因素着手的:

第一因素为有机体的成熟。人作为自然界的人,其自身的身体组织是不断生长发育的(括神经系统和第分泌系统都是逐渐成熟),人的有机体的成熟与其认识的发展过程是相关的。儿童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是以人的有机体发展成熟为基础的,只有在儿童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才有可能正确揭示儿童的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第二因素为个体的活动和经验。个体只有在活动中才接连不断地和外部环境接触,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不断协调自己的动作,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从而获得了经验。个体是做了大量的活动和动作后,从而获得经验的,如儿童第一次看悬挂的物体时,它会设法去碰到悬挂物,这样引起的摆动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经验。

第三因素是社会的经验。所谓社会经验,就是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或者社会环境的交往过程中个体与个体之间传播与传递的关系和社会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儿童的认识是在父母以及周围的他人接触的过程中,在社会接触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皮亚杰早期著作里看重儿童之间的平等关系,但随着他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在后期明确提出,要解释儿童智慧发展,必须同时考虑个体发生和社会文化传递两个方面,并对成人社会和教育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社会经验是个体经验的基础,个体经验是在继承社会经验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经验甚至发展了社会经验。个体经验是社会经验的具体表现。

第四因素自我协调。自我协调是皮亚杰从控制论中引进的一个术语,人对于自身和环境都有一种自我调节的作用,它包括有机体的自我协调、个体对于自然自我协调、个对于社会的自我协调,认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就是自我协调的过程。自我协调是人作为有机体存在的特征表现,也是与外部环境和谐的根本。

皮亚杰的四因素学说弥补了传统认识论的不足,把有机体的成熟和自我协调纳入了认识论的研究当中,使认识论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但皮亚杰的四因素学说还需更系统和更深入地触及认识的内在结构。

(二)认识的结构

了解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需要弄清楚几个关键性概念:格局、同化、适应和平衡。

第一,格局。皮亚杰认为,格局就是可变的动作结构,是全部认识活动的基础。婴儿最初的格局是一种本能的动作,又叫做初始格局,如吸吮动作。之后逐步与客体接触,其格局不断发生变化,有简单到复杂,进而内化为数学逻辑结构。初级格局由实物性动作构成,高级格局由精神性动作构成。格局是不断被建构的,他是由实物性的感知运动水平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演水平,再到以纯粹可能性为其特征的形式运演水平,其发展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

其次,同化。同化即主体把客体融入自己的格局,个体才能对客体做出反应,从而引起格局量的变化。同化有三种水平:在物质上,把环境成分作为养料,同化于体内的形式;感知运动智力,把自己的行为加以组织;逻辑智力,把经验的内容同化为自己的思想形式。

第三,适应。主体的格局不能同化客体时,而引起原有格局发生变化,此时的变化是指的变化,以便更好地适应客体。

第四,平衡。平衡是指同化和适应的两种作用机能的协调,是变化发展中动态的平衡。认识结构式发展变化的,由不平衡到平衡,由平衡到不平衡,再由不平衡到达新一阶段的平衡。皮亚杰的认识建构的过程就是在这一动态的平衡的协调中形成的。

(三)活动与运演

在皮亚杰认识的建构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的语词是活动与运演。活动在皮亚杰的认识建构过程中,广义上的含义,包括感知性动作和逻辑思维活动;狭义上专指感知性动作。活动一词在皮亚杰的认识建构过程中是指感知性动作,运演是高一级的性活动,皮亚杰认为,运演是动作格局逐步内化的产物。皮亚杰认为,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必要条件。运演是活动的一种,它协调各种活动,使之成为一个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运演系统。运演的特征包括,它是内化的动作;具有可逆性;它是守恒的,可以是整个体系中的某些因素保持不变;同时,它是使各个因素彼此联系着的,能协调成为整个运演系统。

(四)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两岁左右)。知觉在这一阶段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此时,而同一自己的动作为中心,反复自己就是整个宇宙,并且婴儿会把周围的事物与自己联系起来,也就是主客体完全没有分化,是无意识的。随着知觉机制的发展,逐步打破自我为中心,逐步把自己当作客体中的一员,原始格局在逐渐变化,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格局逐步发生分化,成为其他格局的协调活动。

2.前运演阶段(两岁左右到六、七岁)经过感知运动感阶段的逐步发展变化,应开始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即用符号来描述外部世界,但大部分还是依赖感性经验,其活动还是依赖表象性的心理活动,仍然没有运演的性质。

3.具体运演阶段(六、七岁到十二岁左右)。在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中,从前运演阶段过渡到具体运演的过渡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时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他开始了从动作逻辑向运演逻辑的转换。守恒观念的建立是具体运演重要的标志,是儿童能够对知识的整理趋向合理化,开始符合逻辑,是儿童更容易获得经验和知识。

在获得守恒观念的同时,这个阶段的儿童建立了因果格局(图式),这与守恒观念的建立是离不开的。不过这种因果格局开始,在青春期之后还在继续,在此时偶尔产生因果推理,但是依赖于具体事物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与前运演阶段不同的是儿童具有了运演结构。换句话说,具体运演阶段的儿童可以通过传递性和可逆性,重新组织自己的活动。皮亚杰认为具体运演是彼此互相联系的,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就是说,当儿童能够完成某一具体运演系统中的任何一具体运演时,那么,也能完成群集中的其他运演。

4.形式运演阶段(十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形式运演阶段又称为命题运演阶段,指的是对于命题之间的意义联系和思考的运演。形式运演阶段与其他阶段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桎梏,能够把内容与形式进行区别,他们既可以处理现实问题,也可以应用符号的形式去表示个性是命题的关系,进而去思考抽象的逻辑。

以上四阶段的逐步发展,显示出运演是动作逐步内化和抽象的结果,叙写除了逻辑思维活动的发展过程。

二、发生认识论的特点

发生认识论的第一个特点是研究各种认识的起源;第二个特点是:“它的跨专业性质”。他的发生认识论是综合儿童心理学和哲学认识论,从而在认识论中开拓一个新的领域和新的方向,发生认识论所提倡的历史的发生方法对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有着深刻的意义。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跨专业性对边缘学科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体现现到研究方法上集体合作的方法,它是指心理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逻辑学家等合作,既有内部的合作,又有外部的合作的一种研究方法。第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是自然主义的不是实证主义的。第四,发生认识论所说的认识是建构的,不是凭空制造的。第五,发生认识论注意主体的活动,但又不是唯心主义的。

三、发生认识论独树一帜的研究方法

皮亚杰在研究认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即临床谈话法,使皮亚杰在理论研究中获得了成功。临床谈话法它是一种观察的方法,在让儿童说话的同时尤其注意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儿童主动。并且皮亚杰作为临床谈话法的创始者不仅仅是看到了其方法的优越性,在方法的实施上,不是教条式的,而是非常灵活的以其他方法作为适当的补充,这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方法的特点,也是整个日内瓦学派的在方法上的重要特点之一。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皮亚杰.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皮亚杰.儿童智力的起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4]左任侠,李其维.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篇10

关键词:有声读物;潜移默化;影响

一、培养想象能力,增加童真童趣

6至14岁的儿童正处在思维活跃,富于想象的年龄段,有声读物以声音为媒介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充满幻想和教育意义的故事传递到孩子们的耳边,在孩子们听故事的同时大脑将声音转换为画面。以往的教育方法都是家长将视觉教育和听觉教育分开展开,而有声读物则很好地结合了两种方式。同枯燥的文字相比有声读物更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和直白的画面相比声音向图像转变的过程更刺激了大脑皮层的中枢神经,激发右脑发育,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儿童的想象能力。

随着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很多家长没有办法陪孩子做游戏、讲故事,而有声读物的出现减轻了父母不能经常陪伴孩子的遗憾。相比于电脑游戏,有声读物在童趣培养、获得知识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很多儿童心理早熟就是因为过早过多地接触大众传媒里一些不良的信息,还有的是因为父母用对成人的态度对待儿童,这些导致了儿童过早失去童真童趣。而儿童有声读物的内容专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计,语气语调,语言编排上都恰到好处,为孩子的世界带来更多童真童趣。

二、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儿童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语言为认知发展阶段提供赖以存在的符号”[1]。语言是当今社会交流和生存的重要工具,所以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要,而语言的最佳发展时期则是在4~6岁之间。

儿童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模仿,为了能让婴儿尽早学会说话,父母总会不厌其烦地对着孩子发出简单的字词如:“爸爸”“妈妈”,孩子学会的第一词往往就是“爸爸”“妈妈”。从幼年时的牙牙学语到后来学大人说话,可以说听觉起了关键性作用。有声读物则是不断利用声音来刺激儿童的语言中枢,让儿童先从模仿开始一步步增强表达能力。当经过有声读物的故事情节的长期熏陶后,儿童开始学着模仿讲故事,再到后来开始运用想象力自己编故事给其他人听,长此以往增强了儿童的语言组织能力、复述能力还有编剧能力。

三、拓宽视野,增加求知欲

崴仕和斯特里亚诺曾做过一个实验,测试母亲的声音、面孔哪个能吸引婴儿以更短的时间爬到母亲身边,结果令人惊讶的是依靠声音婴儿用了一分半爬到母亲身边,而依靠母亲的面孔则花费了三分钟才吸引婴儿到达母亲身边。由这个实验科学家得出结论:与图像信号相比,婴儿对声音信号更加敏感。对声音信号的敏感能够让人在表情交流无法进行的情况下(比如当看不到母亲时)继续交换信息。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受环境限制,儿童了解世界的渠道有限,有声读物则为儿童了解广阔的世界提供一个很好的方式。

现在有声读物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不再只有单一的故事,更多的小知识、小技能也加入到有声读物的内容当中形成少儿科普有声读物。这些有声读物用充满趣味的语言将一些自然界奇特的现象、一些科学知识讲给小朋友听,让他们在趣味中学习、快乐中成长。所以有声科普读物不仅能拓宽儿童的视野,还能引起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加儿童的求知欲。

四、对行为方式的改变

“儿童的教育过程除了涵盖他们认知过程的心理系列以外,还包括激发他们认知过程的心理系列,如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性格和能力等心理品质。”[2]有声读物的内容包含生活常识、科普知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积极健康的内容能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在有声读物的长期熏陶下,儿童的性格不仅可以得到改变,行为方式也能有所变化,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都得到明显改善。一些普及生活知识和科普知识的有声读物能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听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最终在生活中得以体现。

留守儿童可以说是更为敏感的一群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导致这群儿童心理和生理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为爱发声――用声音关怀留守儿童心灵成长”项目是笔者在校期间组织的大创项目,主要是召集播音专业的志愿者录制有声读物,将有声读物寄到各个留守儿童小学。经过半年的项目实施我们接二连三地接到来自学校老师的良好反馈,原本内向的孩子变得外向不少,一些自理能力欠佳的孩子自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有些课堂纪律不好,经常打架的孩子也慢慢开始遵守纪律。可见有声读物能够潜移默化地通过故事内容教育儿童,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

总之合理有效地利用有声读物能对儿童的人格、性格、行为方式起到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家长应当多利用有声读物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彭聃龄主编.语言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