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学能力的个人计划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升教学能力的个人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的不明确
高校动画专业在开展教学计划中,注重对学生成绩的提升,缺乏结合动漫行业发展前景需求的教学体系规划。长时间在此环境下,所开展的各项教学计划也会受到影响,限制了学生操作创作能力提升。人才培养缺乏一个整体性的目标,也会影响到高校?踊?专业人才技能水平的提升。教学目标制定要从多层面进行,制定阶段性的目标与综合目标,但当前的动漫教学模式中,并没有达到这一效果,目标设置缺乏合理性,学生学习动画专业的兴趣得不到提升,长时间在此环境下也增大了人才培养与动漫岗位之间的差距。
1.2高校动画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薄弱是影响当前高校动画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环境下,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也将会受到影响,难以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来了解动漫行业发展动态。师资力量问题与高校管理重视程度有很直接的关系,教师在工作岗位中个人技能得不到提升,同时缺乏社会实践,导致教师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过于单一,并不能掌握动漫行业的发展动态,最终影响到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整体水平提升。
1.3动画专业培养方法单一
动画专业教学通常是从理论与实践操作两部分进行的,缺少动漫企业顶岗实习引入,这样的环境下并不能达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效果,虽然所培养的动画专业人才具有操作能力,在设计技术上也能够满足人才需求,但由于缺乏顶岗实习,导致对动漫行业的真实发展情况不了解,难以按照企业用人要求来提升个人技能。教学方法长时间得不到更新,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兴趣也得不到提升,导致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不能应用到工作岗位中,动画设计理念也表现得十分落后。
上述人才培养模式问题,需要从教学体系完善改革的角度来探讨,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来促进整体动画教学能力提升,满足当前的动漫产业发展需求,为行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输出,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2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模式优化
2.1明确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方法,高校教育人员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掌握最新的动漫产业发展动态。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开展期间,教师要定期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掌握教学目标落实是否能够得到学生的支持,并根据所得到的沟通结果来优化下一阶段的教学体系,设置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配合行业发展动态,向高校学生渗透学习目标,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这种方法在最终教学效率提升上也能够得到保障,培养出具有社会实践能力的动漫行业人才。
2.2开展教师培训,强化师资力量
随着教学计划开展,定期对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教师在岗位中个人技能能够得到提升进步,综合全面资源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适合创造性思维养成的学习环境。所制定的教师培训计划,要充分结合当前的动漫产业发展动态,制定长期师资力量建设计划,并根据所开展的成果来探讨学生是否掌握全面知识,强化教学计划落实的效果。日常教学任务要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定位相结合,在教学计划落实阶段也避免了学生接受困难的现象。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迎合当前的行业技能需求,组织教师进入到工作岗位中培训学习,将所了解到的先进技术向动画专业学生渗透,提升学生的创新技能。
2.3以动漫行业发展为向导开展培训计划
对于教学期间常见的培训计划单一问题,可以通过对产业发展前景分析来提升培训计划的多样性,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动漫产业发展在技术方面是不断进步的,以职业分析为向导开展培训方法确立,首先要观察产业结构,以及当前动画培训中所存在的问题,优化解决现存问题,并探讨有效的培训计划调整措施,才能够更好的促进高校办学能力提升,为行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保障。所制定的动画人才培训教学计划要尊重学生个人差异性,同时面向不同起点的学生来进行,确保每位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所进步。
篇2
通过校本研修,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学习所获的技能及学习所得,也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修养,那么具体的个人工作计划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范文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范文(一)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根据学校的工作实际,自身的发展要求,特制定校本研修个人工作计划。
一、研修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促进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修内容
(一)多读对自己有用的书,进行读书研习。
广泛阅读各类书目,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在实践中进行教学研讨。
目前进行的新课改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将继续积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平时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
三、具体实施方案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 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 多渠道地学。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通过网络学习新课标,在教学中理解应用新课标。
(3) 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多听课,坚持做到听好每一堂教研课,做好教研笔记。
取长补短,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勤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 及时积累专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2) 尝试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走进学生心灵,创造多彩人生,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己。
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范文(二)新的学期,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个人研修计划拟订如下。
一、研修主题
以“提高作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做为本学期个人研修主题。研修重点: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提高学生作文质量为突破口,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为语文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二、研修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参加集体学习及自学等方式认真学习新理念,及时把握课改的前沿信息,并努力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
2、立足常规教学。
潜心钻研本学段教材,以上好每一节课为前提,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渐突显出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3、注重经验积累。
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和论文,将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随时上传到小学语文论坛,以便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
三、研修措施
按照个人工作特点制定一年的发展研修计划,努力结合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使研修、工作、发展同步推进。
1、研读课标
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阶段目标要求,交流课标研读体会,以便准确把握各学段习作目标要求。
2、钻研教材
钻研本学段教材中习作内容,整理归类,总结出本学段习作内容的共同特点,找出难点问题并和其他同行交流研讨,以便全面把握小学教材中的习作类型及习作难点。
3、交流互动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全体教师主动交流研修历程。结合区域内的教研活动,认真上好作文指导课并做好案例分析、总结和再设计,以此锻炼对习作指导课的驾驭能力。
4、撰写经验
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写教学反思、记录研修过程中的得与失,不断积累经验,学期末形成关于作文教学的经验论文,争取在教学刊物上发表。
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范文(三)新的学期又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来临了,踏着轻柔的春风,面对着生机无限的校园,心中又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斗志。校本研修是新课改以来一直所倡导的一个十分利于教师成长的方式,它的制定和实施理念更加符合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为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更大的提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特制定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一、工作理念:
1、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
2、把新课改的精神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3、建立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4、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5、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学习内容:
1、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及解读》、《〈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学科新教材等为主要培训教材。
2、以典型课例和专题课教学教研为媒介进行“研”“训”,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进一步提高师德。
4、学习《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反思意识,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主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学习形式:
以参加学校校本研修活动为主,个人自主研修为辅。在学校安排下,统一内容,统一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进行实践。在自学的同时,要做好重点突出的学习笔记。
(1)专题培训
交流研讨、教学设计、说讲评课等形式,将培训学习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2)专题总结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对以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索。对其他教师的专题总结、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教案、观察日记等进行分析与系统整理。
(3)网上学习
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术知识的网络资源优势,在网上查找所需学习资料,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研修主要措施:
1、认真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培训,作好培训记录。
2、认真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吸取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
3、精心准备自己的研修课程,发挥信息技术特长,努力提升使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
篇3
(一)研究的落脚点局限于“问题”
现有大量的研究往往从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入手,常存在定位不准、定性不当、实践性不强、教法学法单一、缺乏科学评价标准等问题,其根源在于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的设置没有遵循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没有体现教育性与职业性并重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存在研究内容陈旧、研究力量过于薄弱、技术性差等实际问题。事实上,要保证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不能只针对现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中的局部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身心特点和个人发展需要开展整体研究与设计。
(二)课程教育内容错位
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内容研究方面,一些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生活心理教育、学习心理教育、职业心理教育;一些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人际交往、学习心理;一些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一般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指导、意义教育、性格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耐挫能力培养等,大多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对症下药”式的治疗,涉及潜能开发和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较少,涉及职业能力提升的内容几乎缺失,这与积极心理学关于促进学生成为积极的幸福进取者的理想,以及高职院校使学生具备更强的职业能力的理想,都存在很大距离。课程教育内容的错位,使课程不能完成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和职业能力提升的预期目标。
(三)课程改革措施及评价体系研究不足
现有的课程改革研究偏重于理论探讨或“德心共育”,对于课程改革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缺乏实证研究。同时,针对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的评价体系研究很少,且多强调以教师作为课程评价的主体,而不是基于学生主体,强调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为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评价的最终准则。
(四)师资力量严重欠缺
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作为一门技术性极强的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的地位不高,教师数量不足且专业性不强,教师接受经济管理能力教育技术、方法的培训较少,接受高水平督导的机会更是很少或缺失,因此,高职院校经济管理能力教育师资队伍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使高职院校在经济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教学组织上不能形成有效的团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考量学生的心理需求,以致传授了心理知识,却无助于心灵的成长。
二、“个人心理发展+职业能力提升”的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改革路径
大量的研究表明,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虽然有非常明确的终极目的,但囿于理论、实践、教师的准备不足,致使课程从目标到内容,从形式到方法都局限于预防为主的适应性目标。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显然需要重新定位课程各要素内涵,并创新教师团队建设,使课程有能力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积极力量,实现每个学生主观幸福的发展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因此,“个人心理成长+职业能力提升”的课程改革提出:高职院校要有效突破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瓶颈,应该以团体心理辅导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以个性发展与个人谋生为核心设计课程内容,以社会化的教师团队统领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建设,通过主题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各种游戏活动、拓展训练、技术培训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成长和能力提升。
(一)以团体心理辅导为主线对不同年级的同质、异质团体开展教学
经济管理能力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更需要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目前,几乎所有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大学生认为最有效的经济管理能力教育教学模式是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国内已有学者对团体心理辅导能否适用于心理健康课程进行论证,清华大学著名团体心理辅导专家樊富民教授的研究表明:这种团体活动体验式教学方式非常适合大学生经济管理能力教育。
(二)以个性发展与个人谋生为核心设计课程的内容与单元
为了充分体现课程的发展性和职业性,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不仅需要不断完善有关大学生发展性的研究与实践,同时还必须借鉴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员工援助的研究与实践,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中引入企业EAP理念和元素,制定适用于高职院校的“个人心理成长+职业能力提升”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建设方案,以个性发展与个人谋生为核心设计课程内容与单元,针对一年级学生主要进行适应训练、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意志品质、创新思维、职业生涯规划训练;针对二、三年级学生主要进行创新能力、创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训练,以及压力管理、时间管理、挫折应对、积极情绪等技术培训,使学生提前“上岗”。
(三)以社会化的团队教学理念统领经济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的组织
高校经济管理能力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然而,大学生经济管理能力教育工作队伍的专职专业化却一直是我们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特别是以团体辅导为主线的课程,比专题讲座更强调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因其参与者众多、情景处理复杂、团体动力和凝聚力多变,要求教师具备更丰富的咨询技巧、经验和更强的组织领导力,以发挥团体辅导的最大作用。事实上,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师团队很难胜任这样专业的任务。
篇4
学院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不断进行教师培训,可是收效不佳,主要原因是:(1)培训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学院虽出台了教师培训的相关文件,却没有将其当作学院双师素质队伍建设的大事来抓,没有把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类管理,也没有教师培训规划,至于需要进修的职业技能也没有明确的标识,更没有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参与培训,也没有制度要求教师必须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提高和完善。(2)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与教师专业联系不紧。教师培训应该是与教师的专业紧密联系,能帮助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提升其教学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的。但是,学院教师对自己需培训的内容基本没有选择权,也很少有人关注教师需要什么内容的培训,甚至教师本人也对自身专业发展不太关心。这就导致教师缺乏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训效果不理想,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3)培训渠道不畅通,教师技能培训很难落实。学院虽建立了多个校企合作基地,但由于各种原因,却不能让教师真正接触生产实际,提高其实践能力。校内的实训基地虽能帮助教师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但与企业生产相比,仍有很大不足,不能满足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需要。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培养技术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以“产学研三位一体”为主渠道,有效开展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建设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加强考核,引进激励机制。学院应结合市场经济需要,和教师专业和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师培训制度。由系部将教师情况分类管理,并要求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制定个人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训计划。出台规范的、可操作的考核办法,由专人负责监督和考核教师培训情况,对于完成培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重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及其辐射影响作用。在学院的教学、科研、专业建设中,专业带头人是引路人,骨干教师是主力军,培养一支有较高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团队,这对其他教师的成长有很好的带动作用。因此,学院可适度减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教学任务,明确职责,增加待遇,要求他们将科研同教学、生产相整合,提升实践能力,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以“产学研三位一体”为渠道,有效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产学研一体化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有效方法。(1)加强校企合作,鼓励中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可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半年或一年里,教师以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在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学院承担教师的工资,企业按企业员工给挂职教师发放岗位津贴和奖金。教师挂职锻炼期满后,由企业评定颁发合格证书,学院考核合格后,给予职称评定等政策上的优惠。二是教师以半脱产的形式参与企业技术科研,替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教师在科研合作中也得到实践能力的提升。这种形式下,教师在空余时间可回学院上课,学院承担教师工资,企业按企业员工给其发放岗位津贴和奖金。学院从去年开始已选派了胡江平、陈伟等多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为企业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程来星、康立武等教师还与企业签定实用技术研发合同,帮助企业解决应用技术研发的问题。几位挂职锻炼的教师到企业后自身得到了锻炼提高,企业也得到了实惠。(2)立足校本培训,产学研相结合,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学院实训设备资源丰富,很适合专业教师利用空余时间进行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能够促进教师尽快地改进教学、提高实践能力、促进教科研研究。不仅如此,校本培训改变以往教师被动接受培训的局面,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探究,促使教师走上自觉、自立的专业发展道路。因此,学院可要求专业教师制定个人学期实验实训计划,学院只规定每学期需进行实验实训的时间和,教师根据个人情况自由安排时间到实验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训练,学期末由教师所在系部对照教师计划考核完成情况,对完成优秀的教师给予学院评优等政策上的优惠。有一支教学名师、科研专家和技术能手为主体的教师队伍,有了名副其实的双师素质教师,才有学院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学院领导应把师资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重点工程来抓,健全制度、保障经费、强化监督,真正做到为学院的发展和职教事业而培养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作者:吴莉斯 单位:黄石职业技术学院
篇5
根据CDIO大纲,结合吉首大学自身实际,拟对《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的下列内容重点修订:1)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技术知识及推理能力:在掌握土木工程材料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学生实践推理能力的培养。2)个人实践技能及实验态度:重点强调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实验和发现知识、系统思维、个人能力和态度等方面能力的培养。3)实验团队的建立与协作能力:重点解决实验团队组建、运行、成长、领导、协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4)土木工程材料构思、设计、实施及运行能力:在分析现今企业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土木工程材料系统构思与工程化、设计、实施与运行等方面能力的培养[1,2]。
根据CDIO大纲,结合吉首大学自身实际,拟制定的“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指标体系”主要包括:1)背景环境指标:包括课程目标在什么程度上反映CDIO的理念,土木工程材料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教学实践在多大程度上以CDIO作为工程教育的框架或环境等内容。2)教学目标指标:包括个人能力、人际能力和对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建能力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专业目标并经过专业利益相关者的检验,以及专业利益相关者参与学生必需达到的各种能力和水平标准的制定等内容。3)一体化课程计划指标:包括个人能力、人际能力和对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建能力反映在课程计划中,以及课程计划与各学科之间相互支撑程度,并明确地将基本个人能力、人际能力和对产品、过程和系统构建能力的培养融于其中等内容。4)设计实现经验指标:包括一个基本水平指标和一个高级水平指标,如在课内外活动中学生参与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的机会等内容。5)工程实践场所指标:包括工程实践场所和其他学习环境支持学生动手和直接经验的学习,学生在实验室内发展其从事产品、过程和系统建构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机会,以及实践场所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方便、易进入并易于交流等内容。6)一体化学习经验指标:包括一体化学习经验带动学科知识与个人和人际交往能力,产品、过程和系统建造能力的获取等内容。7)主动学习:包括主动学习方法的教与学,如主动学习和经验学习方法在CDIO环境下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和学的方法中在多大程度上基于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等内容。8)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指标:包括提升教师个人、人际能力以及产品、过程和系统构建能力的举措等内容。9)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指标:包括提高教师在一体化学习经验、运用主动和经验学习方法的措施等内容。10)学习考核指标:包括考核学生的个人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产品、过程和系统建造能力以及学科知识能力等内容。
以修订后的“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和“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指标体系”为依据,构建“土木工程材料新型教学模式评价体系”,重点评价学生个人能力、人际能力和对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建能力等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以及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等是否得到了提高,从而检查与完善一体课计划。
吉首大学现有14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可用于土木工程材料实践教学,中央财政资金500万元支持的两个部省共建实验室——土木工程结构与力学实验室和虚拟现实与模型制作实验室正在筹建当中。已有的实践教学基地要依据CDIO要求进行调整,在建实验室从一开始就要按CDIO要求进行设计与实施。培训基地成立的目的旨在宣传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先进内容,对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在内的各专业课程教师进行培训,研究适合吉首大学实际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推动CDIO工程教育模式向前发展。
CDIO工程教育模式采用现代教学理论,创新教学方法,提供新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掌握个人、人际技能和产品、工艺与系统构建能力,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3]。CDIO工程教育理论虽然出现较晚,但它的诞生代表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工程界、学术界高度认可,教育部大力推广,许多高校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吉首大学在此方面已经落后于其他高校,加强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应用研究已成必然。(本文作者:唐纯翼、阳艳 单位: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篇6
关键词:高中政治;前提批判;哲学思维;世界观
政治和哲学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同胞兄弟”,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可以说学习政治的目的是为窥视哲学世界,理性认识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政治新课标中有大量哲学理论等待着学生去学习和探究,这些理论都是前人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因此,在教学时仅将哲学当成一种理论来阐述,势必会削弱政治哲学的存在价值。而改观“哲学理论化”的重要手段即是前提批判,通过培养学生的前提批判思想,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切实改变,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更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一、对前提批判的理性认识
基于政治课程的角度探寻前提批判的定义,我们需要首先了解政治、哲学和前提批判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前提批判思想成为影响教学乃至学生学习的理论基础。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它是哲学中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构成哲学的一部分。哲学是政治理念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而政治则是哲学目录下的一门重点学科,即政治哲学。而且,哲学是研究世界万物性质、真理和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多项内容,而思想则是哲学的核心所在。思想与知识、价值、存在、理性、心灵和语言形成了直接的因果关系,其中,后者是“因”,而思想是“果”,将后者集合起来,即是一个人的思想,它表现出了一定的特性,与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了直接联系,即人的个性和性格。
而前提批判则是对上述内容的一个前瞻性思考,无论是政治、哲学还是个体思想。但它们之间也构成了一些内在联系,其中,政治是对哲学的前提批判,哲学是对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而理论思维又是什么?用哲学的眼光来看,它们是思维方式、生活基础、人生问题和思想冲突。因此,前提批判是对个人主观行为的前瞻性思考,是避免、调整和发展人生步调的重要前提。
二、培养前提批判思想,提升哲学思维能力
缺乏前提批判思想,学生就无法正常学习,同样,生活也无法正常开展,因为这会扰乱生活秩序,使学生漫无目的地前行,随波逐流,最终在思想颓废中走向消亡。培养高中生的前提批判思想,是提升学生哲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让学生有计划地学习和生活,稳固地推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前提批判思想的培养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任何欲望都提出质疑。个人欲望是前提批判的对立面,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教学不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任何欲望都提出质疑,从而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来说,质疑即是一种前提批判。通过质疑,能够帮助学生确认他们言行的规范和有效,提升他们的素质;通过质疑,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学习方向;通过质疑,能够让学生提前发现存在的隐患,从而及时消除,避免将自己带入误区;同样,通过质疑,也能让学生发现自身成长的规律,最终形成哲学思维。
2.让学生有计划地成长。在人的一生中,最让人畏惧的是未知,假如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的未来,那么我们将能够避免很多失误。然而,虽然不能预知未来,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做计划的方式来规划未来,而做计划这项行为,也是前提批判的重要表现形式。做计划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将明天的行程规划通过今天的计划表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并理性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与哲学思想中的内在论、规律论是一脉相通的。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计划意识,是政治教师的重要责任。培养的途径可以是课堂计划学习,也可以是课外计划生活。
如,让学生计划课堂学习,以“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为例。首先指导学生采用预习的计划方式,在课前了解学习内容;其次确立课堂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文化生活多样性的现状及其成因;(2)了解大众传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理性认识自身文化生活的利与弊。而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对等的,假如两者之间出现偏差,那么,教师首先应自我检讨,是否教学目标的制定偏离了课题预设目标的方向,其次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评价,对于错误理解课题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实施课外辅导,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做计划并正确计划课堂学习的良好习惯。
3.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前提批判思想。高中政治新课标中有很多表现前提批判思想的课题,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其第一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和第二课时“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都是前提批判思想渗透的重点内容;必修四哲学生活中的所有课题都与哲学思维能力存在联系,而优化展现课题知识的重要手段,即是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前提批判思想。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前提批判思想,教师应抓住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用哲学的思想来组织教学,用前提批判思想来优化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从而为学习政治课程以及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开放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Abstract】The Open University system is one important part of our national education. This system consists of a variety of schools from the central school to the local workstations. So in this system there are numerous teachers, especially middle-aged and young faculty, wh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teaching. Meanwhile, it is necessary to train them to be better ones. To train them orderly, a series of plans is indispensable, which include three types of terms, they are short, middle and long terms.
【Key words】Open University; Middle and young backbone teachers; Cultivation plan
开放大学建设是在原有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办学的模式下开办的,作为系统办学,江苏开放大学不仅包括本校教师,还包括各市电大、化工分校、二级学院和江苏省城职院各办学点,极具整体优势。但是在系统办学也存在一些问题,怎样扬长避短,优化资源,研究在开大系统中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策略的研究。
1 开放大学现状
1.1 开放大学系统办学的现状
2010年7月上海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标志着电大向开放大学的转型阶段开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开放大学代表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理念、新方向,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改革发展的新趋势。
1.2 开放大学系统教师现状
作为系统办学,开放大学教师众多,中青年教师又占相当比重。通过对中青年教师现状的调查发现,在受调查的教师中,中青年教师占99.8%,进入电大工作时的学历水平在本科的占77.7%,研究生占18.6%;最近五年进修的仅有16人,占29.6%;在科研业务方面,最近三年发表5到十篇论文的教师占85.2%,省级、国家级、核心分别占59%、33.3%、7.7%;参加过课题研究的占74%;省电大和市级占51%;74%的教师在最近五年有职称提升计划。从这份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开放大学系统中,中青年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力军,他们积极向上,重视自身的发展,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的目标很明确,也正朝着职业规划的方向努力着。
2 开放大学系统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办学观念上发生错位
办学中没有将自己的特色发扬光大。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而开大系统办学没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特点并将其发扬光大,反而受普通高等院校的影响,以致逐渐丧失了自身在教育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2 系统建设不到位
系统建设是指通过系统意识的确立,理顺构成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优化系统结构和环境。在1997年,我国远程教育著名学者施志毅就提到地方电大自创办起就处于一个二元交叉管理系统之中,缺乏目前的一元化隶属关系。也就是说,中央电大对省级电大,省级电大对基层电大只有办学业务的纵向管理和指导的责任,同级的政府行使行政管理。
2.3 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省与省、同一省份不同市级或县级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差距进一步拉大。
2.4 系统中教师间的交流很少
作为系统办学,省校管理仅从教学管理各个办学点,仅满足于教学会议的交流,而忽略了从整体上对系统内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3 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策略
学校要发展要创新,最终依靠的是中坚力量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要有目标、有计划、长期坚持进行的。
3.1 培养目标
造就一支“敬业爱生、拼搏奉献、科学创新、科研不止”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帮助青年骨干教师尽快成长,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具备一定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改革、课程结构改革的学习型、开拓创新型的中青年教师。
3.2 培养内容
针对开大各种不同的教育模式――成人开放教育、三年高职高专教育、五年高职高专教育、远程教育等等教学模式,开展专门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等不同侧重点的培养,适应不同的教育教学岗位。
3.3 培养形式和要求
教师培训以在职学习、参加培训班、本系统中教师间交流、互学、互帮,加强与名校的对外交流合作,借鉴国内外名校的先进经验。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学术讲座、教学经验交流、专题研究以及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有考核的自学等多种方式进行。
3.4 培养计划
按照教师个性发展趋势、个人发展方向的意愿、个人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专长及教学能力进行分类培养,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教育教学发展。根据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培养计划。
3.4.1 短期计划及目标
短期计划的时长为一到两周,培训方式以培训班、教师交流、学习为主。重点是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政策、组织管理的方式方法等等。通过理论学习,中青年教师树立积极向上的观念,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发展。短期的集中培训班、教育教学交流会可每学期举行一到两次,真正让所有的中青年教师都有参与。
3.4.2 中期计划
中期计划的时间为三到五年,培训的方式可以是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一是,学历水平提升计划。培养的形式可以是脱产学习或业余进修,具体形式要根据各个学校的情况而定。二是,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计划。最好能按照每个青年教师个性发展的趋势来进行分类培养。以达到师资的最佳配置。如,把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老师培养成掌握扎实教育理论的学术型人才;将知识面广、有丰富的科学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的教师培养成学者型管理人才;把有很强的科研能力的教师培养成研究型教师。三是,科研能力的提升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有计划地、逐级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掌握科研课题的完成步骤。四是创新能力的提升计划。人人都有创新能力,通过激发、教育、训练使人的创新能力由弱变强,迅速提升。五是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这包括教育教学的组织能力和课堂的管理能力。
3.4.3 长期计划
长期计划的时间为五到十年。一,通过帮、带等形式使每一个中青年教师的学历水平都提升。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通过中长期的理论培训,中青年骨干教师能熟练地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理论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使教育教学能力更上一层楼。三,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由参与、主持课题,成为能手,带动、指导其他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另一方面,提高教科研论文写作水平和论文的质量。四,在创新能力方面,通过系统地理论学习、精心地培训和与外校名师交流等方式,教学创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五,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重在管理能力的培养,把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成集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综合型的能力,为学校的发展储备研究型的干部。
当然,无论是短期还是中期或长期培养计划,都离不开本校政策这一坚强的后盾和校领导对中青年教师培养的扶持和鼓励。
师资问题是开大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积极性将对提高开大教育质量,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至关重要。同时,也增强了开大系统教育在我国成人教育领域里的竞争力,使开大系统整体优势和功能得以保持和发挥,使开大事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早日实现所有开大人的开大梦。
【参考文献】
[1]徐皓.如何办好开放大学――三个话题的内涵发散与回应聚焦[J].中国远程教育,2011,6.
[2]钱有江.基层电大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化解[J].远程教育杂志,2006,5.
[3]胡雄.新形势下加强电大系统建设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4]张钢.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模式的改革[M].教师谈创新,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79.
[5]刘昌明,李玉泉.学习创造成才[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230.
篇8
1.PDCA循环的内涵。戴明环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后经戴明环的采纳和宣传,在戴明环的采纳、宣传下得到推广,因此得名。戴明环理论是一种进行全方位质量管理所要遵循的程序,具有科学性,适用于一切循序渐进的管理工作。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将质量改进看作是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顺序的循环往复。2.PDCA循环的实施过程(1)第一阶段(P)——计划阶段。第一步,对具体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其中明显存在的问题。第二步,分析青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影响因素。第三步,找到其中的原因。第四步,针对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并拟定相应的管理及实施措施,制定执行该计划应该达到的效果(2)第二阶段(D)——执行阶段。第五步,这是比较关键的一个阶段,即执行,是按预定计划、目标,采取措施或分工执行。(3)第三阶段(C)——检查阶段。第六步,检查工作效果,对改进的计划与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对各项工作执行的情况、进度进行检查,检查执行计划的效果是否已经达到。(4)第四阶段(A)——处理阶段。第七步,总结经验教训,巩固成绩,将经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好的经验及做法予以总结提炼,上升为“标准”,把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整理。对结果进行检查和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其中的不足,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第八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置,统筹分析此次循环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对目标进行设定,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此次循环的八个步骤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衔接工作完成,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管理体系形成。
二、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分析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职业技能的核心内容,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保障,关系教师能否顺利驾驭课堂。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认知能力,认识、理解、掌握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内容、任务、对象等基本元素,理解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能够与教学对象和谐相处,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教学设计能力,能够顺利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灵活选择教学模式及方法,编写科学、可行的教案;教学调控能力,在课程的实施阶段能够对各种教学活动进行反馈,对课程进行调控和管理;教学评价能力,主要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对自己的教学过程、结果等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结果进行评价。目前,青年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如下问题:青年教师自身对课程理论体系、知识的理解有待进一步加强,影响其讲授的透彻性;部分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责任意识和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观念比较淡薄;青年教师授课存在照本宣科问题,不注重思路引导,课堂缺少交流互动;讲授的内容不能联系生活实际,较为空洞无实,缺乏说服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主要影响因素有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两个层面。学校因素包括: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固有缺陷,大部分高校看重科研,对教学投入不够;教师教学能力助长机制的缺失,培训机制滞后;教师评价制度的偏向,许多评价制度流于形式,评价过程中带有主观性,评价结果处理欠缺。个人因素包括:教师教学实践经验不足,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薄弱;青年教师自身“知识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青年教师存在自主发展意识差的现象,教学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三、以PDCA循环原理为指导,实现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针对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质量管理为视角,根据PACA循环理论的指导,经过P、D、C、A四个阶段及八个步骤,坚持持续改进教学管理的理念,使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计划阶段——教师查找问题,制定授课计划。首先,解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教材等,力求在此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与教学理论,如新的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方法等,以此为依据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教师需要深入分析自身优势与劣势,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优势,规避劣势。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认识课程目标,对教学目标进行全面解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积极创造能够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条件,如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分配、教学模式等。通过以上过程,教师完成对教学的整体设计。步骤一:分析现状,找出问题。通过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特点,剖析课堂,发现自己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优势。让青年教师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并进行自我反思。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分析并制定有利于实现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分析自己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步骤二:设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逐条列出相应原因。步骤三:提出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案,把最佳方案确定下来。为了顺利实现教学目标,青年教师应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编制几个教学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步骤四:制定计划、制定对策。建章立制,规范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制定课堂教学设计,明确实施课堂教学的步骤。教学设计应该把改进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执行措施体现出来,把能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技能的思路与对策提出来,让青年教师自主构建。2.执行阶段——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执行教学计划。步骤五:教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如制作科学的多媒体课件、合理设计板书、有效应用实践模型、互动环节,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通过如下措施提高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有经验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建设教学团队共同对课程进行研讨,集体备课,相互弥补,共同提升。请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课程讲解与培训;开展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鼓励青年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学竞赛实现青年教师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实现相互促进;积极组织教研、科研活动,使教学与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相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3.检查阶段——教师自主对教学过程实施监控,检查教学效果,即让教师自主对教学计划进行检查,查看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目标。步骤六:通过课上学生反应,自我评价教学效果;通过课后布置作业并进行纠错,帮助学生巩固思考知识点,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定期与学生座谈,总结学生对教学过程及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找到青年教师在实现相同教学目标过程中的差距;学院进行教学督导检查,对教学过程实现控制并提出意见,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4.处理阶段——青年教师自主对教学过程进行改善并完成下一轮教学的PDCA。如果教学方案没有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或者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则需要及时进行总结,为下一轮PDCA循环提供可靠依据。步骤七:固化教学标准,形成标准。总结实践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形成相应的教学标准,以便以后参考和进一步推广。步骤八:总结问题,处理遗留问题。一个PDA循环不能一次性解决所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然会遗留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转入下一个教学过程,开始下一轮的PDCA循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对于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没有实现明显效果,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进行总结,为下一轮PDCA循环的开展提供依据。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中,PDCA基本理论具有引导性作用,教师应该把PDCA积极应用到教学环节中,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渗透PDCA理念,持续改进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力,保证教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梁文萍 刘燕 乔晓娟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国茹.PDCA理念指导下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6
[2]胡珊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篇9
1.主题不明确。
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变成了幼儿园教育保教常规计划或者某项具体活动方案。目标不明确,教研活动盲目;目标和教研活动安排不一致;目标不现实。
2.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1)内容、形式单一,随意,内容空洞无物,泛泛,不具体。无主题、无目的。(2)计划一次制定,终身使用。每学期的研修背景、题目换一下,形式完全一样。(3)内容全面,指望通过一学年的教研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4)研修内容过多,实际难以操作。例如:每周一次全园理论学习,每周一次学科组理论学习,每周一次个人自主学习。并检查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二、问题解决有效途径
1.针对教师个人研修计划不切合实际,不能从孩子自身的角度出发的问题。
做到认真准备教研活动方案如下:(1)理清思路,明确本次研讨的关键问题,要了解幼儿的实际,了解教师在这些方面已有的认知经验、困惑问题以及需求等;(2)确定开展本次活动的形式,思考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如:教育信息、实践活动、人员的安排;预设与本次活动相关的问题链等。在幼儿的教学当中,教师个人必须要了解幼儿心理,并且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去展开与之对应的教育,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他们比较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化的外物,所以教师研修内容需要采取情趣化的教学,将学习内容巧妙的融入到委婉的讲解之中,通过制定简单而有趣直观的研修内容,孩子们会更快的接受和领悟,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针对研修主题不明确的问题。
做好研修主题的确定,需要进行教研现场的掌控:(1)明确目标,紧紧围绕中心议题,不跑题,切忌拉家常,确定研修主题;(2)从实际问题出发,步步展开,突出重点,全线清晰,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3)及时把脉、营造氛围、提供信息,有牵引、有梳理和提升,使困惑得以澄清,为研究下铺垫。显现出平等基础上创所欲言,引发教师的思考,激活教师们的思维,实现教研价值:这样才能更好的排出无关选项,做好研修主体的确定。
3.针对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脱节,只重形式不关注内容的问题。
幼教教研的整个系列活动均立足于幼儿园展开,研究主题植根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际,活动的主体面向全体教职,教研内容本身就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同时考虑到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将教师的继续教育、教育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四个环节完成一个主题的研究,有效防止形式和内容的脱节,整个研究层次清晰,过程充分。给全体参与者比较充分的实践体验、研讨反思的时间与空间,取得实质效果。教究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活动强调以教育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让教师在教育理论引领、实践探索、交流反思等一系列过程中,实实在在的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教师亲身经历研究过程,增强教学研究的意识,逐步领悟教研的方法,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认真撰写活动反思,梳理、归纳总结,提升经验,发现未解决的问题和新生的问题,思考下阶段研究内容与要求。关注研讨活动后的运用,不断调整策略。此外,我们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研究园本课程,积累园本课程实施素材,内容当中活动形式可多样化,如:案例分析、说课、听课评课、现场诊断、参与式讨论、辨析式讨论、微格分析、理论学习等,注重教师的参与过程内容与主题相匹配,无关内容另行安排,如:秋游、节日活动、亲子运动会等。并非是一个阶段简单地开一次会、组织一次相关活动就行,要注意活动中的反复研究和深化研究。
三、结语
篇10
为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我校教研教改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狠抓教学管理,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实施以研促教,以研兴教,为广大教师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
二、活动原则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教研活动的宗旨,充分体现全体性、导向性、操作性、发展性、激励性。
教研活动要立足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以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教研能力,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并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文化氛围,使教研组成为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
三、活动形式
1、个人、集体备课相结合,关注每一节课,帮助教师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2、教师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重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依托学科组,校际间合作,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讨论解决的策略,多人实践体验,深入研究。
3、开展示范课、优质课、研究课等教学观摩活动,让有经验的老师,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头作用。
4、开展“一师一优课”研究活动,组织全员教师开展好上课、创课、亮课、观课、评课等活动。
5、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到外校听课、学习考察的老师,要把外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引进来。
6、教学研讨、经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反思等。
四、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树立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
2、建立学科备课组,实行在教师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制度。个人备课做到“六备”,实行超周备课,教师应有教案上课。集体备课主要在组内进行,集体备课的内容可为一个学期或一个阶段中较难把握的内容。活动前组长确定备课内容和人员,活动时重在分析教材设计意图和讨论课堂教学设计,形成相对成熟的备课资料。
3、以教研组为单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应有过程、人数、具体内容等记录和资料,教导处要参与指导,起专业引领作用。
4、教研活动应全员参与,积极围绕活动主题内容发表个人见解、展示自我。
5、以学校为基地开展各种校本教研活动,如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教学观摩、教学竞赛、成果展示、校际交流等一系列活动。
6、参加县级及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或研修。
五、教研活动要求
1、每学期初,教研组长根据教导处统一部署和本组实际情况,订好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2、在教导处统一领导下,各教研组由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按计划进行教研活动。
3、教师应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在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形成争鸣、探究、团结的教研气氛。认真记录,并写好心得体会。
4、积极参加教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撰写相关的论文。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提升依法行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