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方向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经济学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新开设专业,在科学定位和课程设计上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本文在对江西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基础上,从总量、结构的角度,分析了课程开设与学生就业去向不匹配问题,提出课程设计模块化建设思路,就经济学课程模块建设提出具体设想,并就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提出思路。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经济学;就业;课程体系
一、研究背景
1998年教育部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时减少了近一半专业,却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边缘学科诞生后,很多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凭借自身原有相关学科,比如,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障学等的师资优势,办出一些特色,走在了前面。江西师范大学校2005 年设立该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多届学生毕业。
二、就业总量分析为了解毕业生实际就业去向,笔者对江西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0届、2011届、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形式包括电话、短信、委托本班同学对未能联络上的同学补充联系。其中2013届和2012届有效信息获得率分别为100%和56%,而2011届和2010届毕业生获得的有效信息不足50%。表1给出的是2013届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就业岗位的情况。(表1)
总的来看,2013届毕业生中就业单位为企业的占比为60%,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占比为40%,即便把其中的大学生村官部分删掉(按协议他们极有可能将来需要面临二次就业,大约占其中的17%),即真正属于公务员及机关事业单位的部分为23%。虽然相比一些重点大学,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比率仍属较高水平(后者2013届毕业生该项比率仅为6%)。而去往企业的比率高达60%,中国人民大学为86.5%。
在岗位方面,去往企业就业的21 人中有15人前往私营企业,其中10人从事经营类工作;3人前往国有企业,其中1人从事经营类工作;2人前往地方银行,均为经营类工作。按此计算,从事经营类相关工作的比例占32%,高于预期。意味着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事的是经营类岗位,在所有类别岗位中比率最高(在所有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行政类岗位,但如果除去大学生村官部分,则占比和经营类岗位占比相等),远高于我们对从事经营类岗位的学生数量的预期,偏离了我们最初认为大部分毕业生应该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企业人事、工资与福利部门工作的判断。这种误判体现在就业比例与和服务于相应就业类别的课程或学分比例之间的对比关系上。2013届毕业生培养计划共开设了25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不含公共必修课),其中经济学类课程7门(不包括相关课程,如高等数学等),占28%,略低于经营类岗位就业同学的占比,考虑到大学生村官二次就业问题,则两者差距可能会更大,经营类岗位就业比例将显著高于经济类课程的比例。
三、就业结构分析
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就业选择情况并不匹配,即经济类课程安排落后于学生就业需求,不仅体现在总量上,在结构上也很明显。
根据就业反映情况,经营类就业全部集中在企业,没有人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经营类工作,但为这些部门就业而开设的经济学课程却占全部经济学类课程的43%,主要有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它们没有给学生就业带来直接的促进作用。其他几门经济学类的课程情况稍好,除西方经济学原理作为基础性课程外,其他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原理等都有服务对象,即可以在毕业生就业岗位中找到其影子,如有学生从银行业务工作,有同学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以及企业人事管理工作。
在2013 届毕业生就业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升学比例非常低。在41个同学中仅有2个同学选择升学或升学成功,比例为5%,远低于中国人民大学的37.1%,南京农业大学的17%。从升学方向看(2012届类似),这个专业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经济学,可以选择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一是社会保障。对升学选择经济学方向的同学而言,现有经济学课程安排对他们并不利,主要表现为课程杂、方向不明确、缺少核心课程,导致学生在向经济学专业升学过程中遇到障碍。如果升学方向是社会保障,其相应课程则开设较为齐全,一共开设了7门核心课程。但在这种“完美”的课程设置下,选择社会保障作为升学方向的同学仅有1人(2012届为2人),和选择经济学作为升学方向的人数相当,令人质疑其价值。
四、学科建设科学定位
根据以上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可发现,经营类岗位和行政管理类岗位总的占全部就业的比重高达78%,而社会保障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类等其他岗位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不到22%,这种反差显示出当前学科建设定位不够理想等问题。首先体现在办学单位设置不合理。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设立了专门学院外,其他高校,比如,福建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均则将其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依托管理学平台办出了特色,对学生培养和就业有利。省内某高校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经贸学院),定位为培养学生向劳动与人事、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及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为此开设了共计10门经济类课程,也办出了特色。江西师范大学则把它放置在了政法学院,目前状况难以显示该平台为专业特色建设带来帮助。当然,新办学科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要面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基于目前收集到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可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是培养计划中应该对核心课程进行模块化管理,通过模块引导学生明确对未来的定位。根据历届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在某些岗位类别上的集中趋势,可考虑设置若干模块,比如,经济类模块、行政管理类模块、社会保障类模块等。这里仅关注经济类模块建设。
五、经济类模块建设
对就业信息的纵向比较,有助于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果不苛求严谨,可以把历届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学课程的变化与历届学生中经营类岗位就业和升学情况作个对比。这里仅以信息收集情况稍好的2012 届和2013 届毕业生为例。2013届毕业生从事经营类有关工作占就业学生中的比例高于2012届毕业生。相应,2013届毕业生的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门数为7 门,比2012 届毕业生多1门。同时,部分课程的学分也有所增加,如果算上一些外围课程,则相差更多。经济学课程的变化和学生在经营类岗位的就业存在正向相关性,建设好经济类模块有助于学生就业。
经济类模块建设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服务和致力于经营类岗位的同学,一是服务于在其他岗位的同学。两类同学就业目的不同,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需求不同,因此可分别设立两类经济学模块课程供选择:经济类模块I和经济类模块II。
经济类模块I。主要面向将来准备在就业或升学时向经营类岗位或经济类专业发展的同学。该模块在原来经济学课程中进行整合,主要对原来一些就业贡献小且内容非常相似的课程,比如,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进行精简,同时增加一些核心课程和有利于拓宽学生就业面的课程,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该模块具体包括以下课程: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从课程数量上看,该模块所包含的课程数量与原来的经济学课程数量相比并无变化,但从就业的现实角度看,则显然设置更加优化,且更贴近当前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或旁听其他课程,再如,消费者行为学等。
经济类模块II。该模块旨在为往其他方向发展的同学提供经济学基础知识,传递经济学思想,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工具。具体开设的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公共财政学、劳动经济学。从课程数量看,该模块包含的课程比原来培养计划中的经济学课程减少3门,学分数量减少9分。这些课程主要是经济学思想、经济学相关知识的普及,它们或者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或者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决策的思维。这个模块课程尽管精简了,但传递经济学基本知识与经济学思想的目的更突出,反而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
六、结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新设置专业,各高校兴办该专业的时间差距不大,关键在如何结合高校自身资源办出自身特色。作为文科院校,江西师范大学在资源上具备一定优势。但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第一,学校应该重视新专业的建设。
平台对一个学科的发展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政法学院这个平台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贡献并未显现出来,对学生就业非常不利。另一种选择是设立公共管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学科实力并不弱,但却分散分布在商学院、教育学院、文旅学院和政法学院中,无法发挥规模办学优势。
第二,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导向,重新明确学科建设定位。就业不能仅依靠学生毕业时学校搭建的各种平台,关键还在学生自身素质、知识和能力。因此,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必须明确未来方向。要实现这一点,学科建设定位必须科学合理,并建立在以就业为导向基础上,只有全面综合分析学生就业情况,才能实现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这种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必须最终体现在学生培养计划和课程设计上。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有益于学生定向培养。在当前学生课时不断被压缩背景下,模块化课程体系有助于缓解课时紧张现象,避免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下降,达到培养有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D].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03).
[2]谢勇,李放,周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04).
[3]宗惠.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D].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
[4]朱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J].职业时空,2011(04).
篇2
关键词:课程内容;社会转型;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7/F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206-02
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劳动经济学是理论性较强的应用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劳动力市场中劳动的人的学问。自哈尔滨商业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3年招收本科生开始,劳动经济学就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中的专业必修课,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提供劳动经济理论基础,并从应用经济学的角度有利地支持着这个专业的发展。
当前,由于经济社会的双重转型,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形势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也在不断深化。反映到课程内容,就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系统地阐述西方劳动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同时,让学生在理论上明确劳动经济学的学科发展方向;在应用上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劳动经济领域的现实问题,为学生了解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劳动力市场的实践服务。这既是社会转型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学科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立足于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一直面临着庞大的就业人数及社会保障的双重压力。值得关注的劳动经济问题很多。
(一)从宏观层次来看待劳动经济问题
1.经济结构转型与劳动力市场的调适问题。经济转型主要是指经济结构的整体性变迁过程。经济转型必然引起与原有经济结构相配套的规则与程序不同程度的失效,而新经济结构要素的生长亟待制度创新来促进和保障。为了扭转高速经济增长所造成的失衡状态,在经济发展目标已被社会发展目标取代的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如何与各种新的经济结构要素协调发展;劳动力市场如何消除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闲置并存的局面;这都应包含于劳动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之中。
2.经济政策与就业形势以及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由于中国社会的多元经济并存,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必然对就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使劳动经济问题更趋复杂,如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加强了社会对劳动力流动的关注;和谐社会的推进提升了劳动的自主地位,弱化了劳动对资本的依赖;劳动政策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支持与矫正功能,对政治的维护、监督与批评功能等等,也应是劳动经济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比如,凭借“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国曾经是“全球供应链”中的“世界工厂”。但是,随着经济现代化和工业化最初目标的实现,政府正在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主要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都在上升。从今年7月份开始,深圳市把经济特区内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 000元人民币[1]。这样的经济政策将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很大的变化。
(二)从微观层次来看待劳动经济问题
1.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与输出结构的冲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工荒”仍大量存在;熟练工人到处都是,工厂是买方市场的观点现在得到扭转。在广东,各家工厂不得不以两倍或三倍的工资吸引工人。然而,随着工资的增长,工人们却没有以过去的速度从农村涌入城市。
2.劳动力供给数量和劳动力需求数量的矛盾。1978年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劳动力供给偏紧已经显现。目前,每年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已经呈现下降的趋势[2]。我国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行将结束,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现实,必然带来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产业结构升级比人口红利期长势必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这些现实的问题,都是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经济问题。应该说,劳动经济学的问世就同工业革命引起的欧洲社会急剧转型、劳动经济问题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也正是对这些劳动经济问题的研究,使各国劳动经济学找到了自己的学科生长点。由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渐进式的改革又是我国所独有的,随之而来的各种新劳动经济问题也有着不同于西方的特点,很难用西方的理论体系来完全说明。因此,劳动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应该关注这些特殊性。
二、着眼于学科发展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3]。我国当今的社会转型也为劳动经济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许多机遇。这些机遇除了表现在社会结构转型使劳动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为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新课题以外,还表现在为劳动经济学的特色打造与方法整合提出了新要求。劳动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应关注这些新要求。
(一)关于“中国特色”的打造
1.“中国特色”包含着“本土化”的内容。劳动经济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色,欧美各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都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我国劳动经济学自恢复重建以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也是围绕“本土化”特色展开的。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期,我国学者着重研究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和经济转轨变型初期劳动经济理论和一些政策;近十年来,重点已经转移到市场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上来。致力于“本土化”,是获取学术独立地位、实现学术社会价值的要求。
2.“中国特色”比“本土化”内涵更丰富。“中国特色”至少包括以下几点:在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上,要以的经济学观点为指导,把现代西方经济学观点与我国当前的劳动经济改革实践相结合在学科发展的方向上,把立足国情与面向世界、关注现实与经典理论相结合;在学科发展的内容上,要充分考虑中国劳动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复杂性,把统一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国际性结合起来。提倡“中国特色”有利于克服“本土化”过程的片面性与狭隘性。
因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只有坚持以经济学观点为指导,从研究现实的各种劳动经济问题出发,按照各种问题自身形成、发展与解决的逻辑顺序,进行深入地实证性研究,理清其脉络,分析其原因,揭示其规律,探索其解决对策,逐步积累起研究需要的本土性资料,才能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经济学知识体系,才能将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真正植根于中国现实的土壤,才有可能生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经济学理论。但是,在突出中国问题研究的同时,要防止片面化倾向,应面向世界,继续有重点地翻译、介绍和评价外国的研究成果,反思国外的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增强同国际劳动经济学界对话的能力。
(二)研究方法的整合
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往往是社会科学发展的突破口,研究方法的整合关键在研究视角的转换。对于社会转型期的劳动经济学,其研究方法正在实现如下两个转变。
1.从封闭的研究视角转向开放的研究视角。开放化是时展的大趋势,这种趋势也反映在学科的研究方法上。从劳动经济学发展的历程看,二战后,美国劳动经济学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跨学科的合作,尤其得益于对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与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及研究方法的吸收。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劳动经济学,同样应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借鉴和移植其他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以促成本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2.从综合的研究视角转向分化研究的视角。重视分化研究也是劳动经济学发展的一大取向,更能反映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其实,日趋复杂的劳动经济现象需要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分析和认识。
此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多地广发展不平衡的国情,综合运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综合研究与分化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劳动经济问题的微观研究与分化研究。
参考文献:
[1][日]内堀敬则.“中国制造”不再是破坏价格的根源[N].参考消息,2008-07-01.
[2]成靖.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刍议[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7,(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
The Research on Courses Construction of Labor Economics in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DENG Yong-hui, CHEN Shu-jun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28, China)
篇3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人力资源;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人力资源注重的是人的使用价值,将人自身所包含的体力、智力等要素主要看作一个静态的存量,将人视作一种特殊的资源,更多地强调投入与产出。
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使得经济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人力资本主要指通过教育、培训、保健、劳动力迁移、就业信息等获得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技能、学识、健康状况和水平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生产技能以及健康状况的流量与存量总和。人力资本将人看做一种特殊的资本,而资本的本性就是“滚雪球”效应,即不断地通过投资获取收益,人力资本从整个管理过程来看是一个动态的流量,在不同的时期存量各有变化。
二、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一般经济学解释
在经济学家们看来,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下,企业将人力资源更多地视作一种外部性的资源,它考虑到的只是在购买劳动力时付出的显性成本——工资,而不会太在意员工在企业中从事各项工作中同时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成本。因此,在基本工薪相对确定的情况下,只要员工的边际贡献大于零,即满足企业的基本需求。这从理论上来说即使员工在企业利益目标最大化中出现“过劳死”的情况,也是符合经济学规则的。这样不仅是对人性的藐视,同时也会给社会资源造成两重性的浪费:首先,只考虑显性的工资成本,不计员工的隐形成本,即员工的额外消耗,不然会对“人力”造成巨大的浪费;其次,员工的额外付出主要转移到社会福利的账户中,必然会使得社会福利作为一种公共支出的效率低下。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下,企业更多地将员工看作“经济人”,不会去考虑员工的人性需求,员工只是生产流水线上的一道道工具或者机器,没有社会性的承载。
然而,由人力资源转到人力资本的层面,境况就大不一样了。将人力看作资本,就要关注投资与收益,要想不断地进行投资与收益循环,企业就不能紧紧计算员工的显性成本,还要更多地关注其他的隐性成本,同时不断地对员工进行教育投资,增加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以获取更大的收益。这样在企业的员工管理计划中,就不能只关注员工的经济需求,还要把劳动者看做“社会人”以及“复杂人”,即在同时注重劳动者经济需求与社会交往需求的前提下,更要因地制宜的根据每个员工的特殊性和每一个个体不同时期的特殊性来培养员工,发展员工。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的发展似乎向着人性的方向迈出了巨大的一步,体现了对人的权利和尊严的尊重。
在人力资本的理论中,不断地强调关于人的发展,尊重人的各种权利,使得人和劳动得以结合,而不是像大工业时期那样使得劳动者成为一种生物机器,被劳动所奴役。在一般经济学的解释中,似乎在向我们展示着这样一种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并不在一般经济学的范畴内,而在政治经济学之中: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指出人之所以成为劳动的奴隶是因为劳动和人相分离进而使人成为劳动的工具和奴隶,那么人力资本中对于人性的关注是否能从根本上转变“人服从于劳动”至“劳动服从于人”?从而实现人的“自由王国”?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经济学剖析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了劳动异化的理论,以此来说明私有制基础下劳动者同其劳动产品以及劳动本身的关系。劳动本身是人的本质,但是在私有制经济下发生了异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表现:第一,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产品成了不依赖于生产者工人的异己力量。第二,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不在是人的自觉活动,而是处于被迫与强制之下,“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活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遭到摧残”。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生产劳动成为了动物性的维持基本生存的活动,失去了人类生活的特征,“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的能力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第四,人同人相异化。主要表现为普通劳动者同控制劳动产品与劳动活动的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关系。
从人力资本的理论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劳动者在相当程度上赢得了人性与权力的尊重,但是劳动产品依然不会被劳动者所占有,劳动产品与劳动者依然是负相关的关系,其次,劳动的强制与被迫依然无法避免,所有劳动的发言权依然不被劳动者所掌握;再者,企业为劳动者发展所做的努力主要是针对企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教育等投资,与在“自由王国”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相径;最后,不言而喻,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关系虽然有所缓和,但是永远无法成为一家人,本质上依然是对抗关系。
篇4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奖;发展趋势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微观经济学自建立以来便获得了长足发展,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微观经济学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之后微观经济学无论是在理论创新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诺贝尔经济学奖诞生以来不少奖项都是由研究微观经济学的经济学家所获得,从中可以看出现代微观经济学是获得了较快发展的。今后对此不断加强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对于我国经济学的研究也将能够起到借鉴意义。
一、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创新
理论创新是微观经济学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近些年来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管制经济学等微观经济学领域都获得了较快发展。对于在这些不同成果应该不断加强研究。
1.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公共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新领域,埃莉诺・奥斯特罗姆重点分析了一群人如何自行组织起来来解决公共资源问题,从而提出了研究公共资源的一种新范式。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构建起以来的一整套公共资源分析框架得到了人们地赞赏,人们对其研究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不少学者评论其了基本的经济教条,奥斯特罗姆成了实际上公认的公共经济学家,成为了公共经济学的创始人。正是因为如此,在今后人们对公共经济学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与其一起获得2009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奥利佛・威廉森在经济管理尤其在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上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2.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
传统的新古典主义的劳动经济学本身是存在着重大缺陷的,该理论体系本身远离市场经济的现实情况,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201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彼得・戴蒙德以及戴尔・莫滕森等人对其进行了补充修正,这些学者主要是对劳动市场上的供求冲突进行了重新解释,他们建立起了一系列复杂模型,通过这些模型解释了政府干预政策的应用将会使得市场运行起来更有效率。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他们还提出了提升搜寻效率的措施,这对于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提供了重要地理论依据,对此今后工作中应该不断加强研究。该领域当前已经成为劳动经济学的主流理论,对于这种理论今后应该大胆研究不断创新。
3.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地重要分支,不少学者都在福利经济学领域都取得了突出贡献,霍布斯和庇古是旧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创始人,他们认为经济福利主要是取决于国民收入数量以及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为了实现福利最大化就应该进行财产转移。新福利经济学则主要分成了社会福利函数论派及补偿原则论派这两大派。这两种派别都取得了不同的成就。社会福利函数论派中的阿罗以及萨缪尔森认为帕累托最优并没有明确究竟是哪一个最优状态才能够使得社会福利能够得到最优,正因为如此,今后就需要利用社会福利函数来解决这个问题。社会福利函数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这方面的创新应该引起注意。这些学者认为效用可能曲线同社会无差异曲线之间的切点就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状态。对于这方面的情况,今后工作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在福利经济学发展过程中阿马蒂亚・森做出了突出贡献,森对福利经济学进行批判性重建,森对社会选择理论规范性命题进行了基础性工作。他认为阿罗定理公里性条件应该进行更加明确的表述,为了进一步研究,他还对阿罗定理进行修改。自由悖论是森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他认为帕累托条件同自由选择条件应用在无限制定义域的社会选择框架中的时候,两者之间将会出现矛盾。此外森还对萨缪尔森把社会福利看做是个人效用总和的函数观点进行了批评。能力功能概念的引入是森的重要理论贡献。对此,在今后工作中应该对其不断加强研究。这样才能够适应实际工作情况。
4.管制经济学
在管制经济学方面,斯蒂格勒是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是他首先对政府的管制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主要在《经济管制论》中利用案例分析法来对管制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当前斯蒂格勒已经成为重要地创始人。
二、微观经济学方法的创新
在观察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的同时,对于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是一项重要内容,在今后工作中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更有助于今后的进步。当前不少新方法的得到了普遍应用,对于这些新方法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
1.计量经济学的出现
计量经济学是拉格・弗里希创造的一门学科,之后迪鲁布等人对此作出了贡献,詹姆斯・海克曼等人是在微观计量经济领域作出特殊贡献从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这些学者的研究标志着微观计量经济学的诞生,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出现对于个人层面上出现的许多新问题都能够进行经验型地研究,通过这种方式将更有助于实现科学地分析研究。微观计量经济学实际上给今后微观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重要地研究方法。
2.博弈论的引进
当前博弈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个领域中,博弈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是最为成功的,当前的博弈论已经成为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博弈论主要是用来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的,通过利用博弈论这一分析工具,将有助于拓展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博弈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也比较多,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埃尔文・罗斯以及罗伊德・沙普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罗斯主要是用博弈论修不了运转不佳的庞大体系,沙普利则被认为是博弈论的具体化身,潜在博弈论指数是其主要贡献。《随机博弈》是其典型代表作。
3.统计学的应用
当前在微观经济学研究过程中,统计学得到了广泛应用。统计学的应用对于提升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效果具有十分重要地意义。弗里德曼在其《美国货币史》一书中就采用统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在经过统计分析之后发现货币实际数量的长期变化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是存在着密切联系的,从而构建起了他的弗氏货币学说。
三、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从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分析中,我们就能够看出今后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现代微观经济学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1.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
随着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和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降火拓展到人类的所有行为中。在今后研究过程中家庭作为重要的生产基本单位将会被纳入到微观经济分析中,舒尔茨和贝克尔在经过充分研究之后发现家庭本身就像是一个企业,这个企业既可以生产用于增加未来收益的产品,同时还能够生产消费。与此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国家和政府将会被看做是一种政治市场而纳入到经济分析中,布坎南以及塔洛克所创建起来的公共选择理论就是一种重要地研究理论,该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是政治制度同最佳经济状态之间的关系、对经济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2.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将呈现出交叉性、多元性以及综合性
在今后研究过程中分析方法将更加多元化,综合性。经济理论同数学的结合将能够形成数理经济学,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风尚。
现代微观经济学今后将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通过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关注将有助于了解这种发展趋势。本文重点通过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研究分析了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后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 经济学( 第18 版)[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4
[2]柴盈,曾云敏. 纪念首位女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J]. 经济学动态,2012( 8) : 97
[3]周勤. 管制经济学的理论、政策及其应用[J]. 东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8( 8) : 50
篇5
在今年的山东试卷中,政治选择题第18题,是这份试卷中唯一有难度的题,但它实在是太难了,因为它超出了山东省教学大纲,考查的是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要准确地解释这一题目,就必须明确几个概念:需求、需求量的变化、需求的变化;供给、供给量的变化、供给的变化。
下面我们首先探讨一下需求。
第一,需求及需求曲线、需求定理
需求是指消费者(个人或家庭)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如表:
此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由此得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它的斜率是负值,说明需求量与商品本身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由此得出: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即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减少;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增加。这就是需求定理。当然,特殊商品不适用如有些低档商品、炫耀性商品、黄金、证券等。
第二,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在上述描述中,可见,价格不同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也不同,这种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的变化,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然而引起需求变化的因素很多,如商品本身的价格(P)、相关商品(互补品或替代品)的价格(Pr)、家庭收入(M)、个人偏好(F)、预期(t)……由于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称为需求的变化。如图: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AB)(即价格变需求变),但需求曲线的位置不变。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即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化,其它因素变化导致需求变化),如收入增加,则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收入减少,则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供给与需求的研究方法相同,在此不在赘述,只是强调一下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AB),但供给曲线的位置不变。
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如技术进步,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生产成本上升,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由此明确,在《经济生活》教材中提到:“一般而言,当商品价格是上升,人们通常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购买。”这与西方经济学中的需求量的变化是一致的。而我们教材中并未提到需求的变化。同理,当商品价格上升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价格下降会缩小规模。这也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供给量的变化。
明白了需求及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供给及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之后,我们来分析一下今年山东文综试卷中的第18题。
18.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从该题的选项看,要么是需求曲线变化,要么是供给曲线变化,也就是说,它考查的是西方经济学中“需求变化”和“供给变化”即当价格不变时,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使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发生移动,而不是“需求量的变化”和“供给量的变化”即价格变化对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因此,解释此题,从价格的变动谈供求变化都是不正确的。
从题干获得信息“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到需求曲线还是供给曲线?生产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供给,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科技进步,成本降低,会使供给增加,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需求曲线不动,此时用图表示就是B 选项。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篇6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现代化发展趋势研究
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发展趋势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善乏可陈,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不减,经济社会现代化步伐逐步加快,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好对政治经济学现代化趋势的研究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笔者结合所思所想对政治经济现代化发展趋势得出了以下研究成果。
一、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发展趋势研究
1.1 政治经济学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而逐步走向国际化
政治经济学在上世纪绝大部分时间里由于国际政局的原因被隔绝化,没有能够充分的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随着冷战的接受、东欧剧变,加上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政治经济日渐走向世界,在丰富世界政治经济学说的同时也给政治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政治经济学现代化也是一个国际化的过程,走向国际化的政治经济学从经济理论上极大的丰富了我国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有裨益。。随着中国长期经济发展奇迹的出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优势的确立,尤其是中国经济在西方金融和经济危机爆发后的优异表现,中国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日益得到国际知识界的关注。
1.2 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也是走向服务于实践的经济理论工具的探讨过程
现代政治经济学理论应当更多地被运用、拓展到部门经济、应用经济和专题经济的学科中去。从近年的情况看,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广泛应用是经济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比如,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分析方法等,都渗透到了金融、贸易、产业经济等学科之中,体现了理论经济学对应用经济学的引领作用,这一点是值得经济学借鉴的。正是因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和机制,而经济系统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其他系统存在一定联系和发展的某种共性,因而它对于其他相关学科往往具有渗透和双向借鉴的意义。
1.3 政治经济学逐步走向现代化也使得其逐渐数学模型化
经济学研究中的模型,除了文字模型和图表模型以外,数学模型是重要的表达和分析方法。当前政治经济学的数学化,已在以下方面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新的数学应用模型的研究和数学研究成果在政治经济学中的运用,丰富了解释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理论的工具,对政治经济现代化带来了很大后备支撑。随着政治经济学通过数学模型焕发新的活力和生命,越来越多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通过数学工具、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创新,助推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
1.4 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发展使得政治经济学研究也越来越细致化,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也逐步精细化
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不同,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学派化,不是为了代表劳动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而是都应站在劳动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整体立场,都应遵循经济学的方法论和理论精神,都应尽可能地全面系统掌握实际经济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理论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并由于认识上的不同或不能完全做到“三个都应”而形成各自的学术流派。我国经济体系分工日渐精细化,经济是文化好政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使得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发展研究领域越来越细致,研究分工也越来越明确。研究分工的细致化给整体政治经济学研究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使得在宏观上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人才越来越少,但凡事物都有两面性,研究范围日渐细致也势必会使得宏观研究被人为摒弃。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趋势逐步明显,我国经济正大踏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也给我国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新的生命力,助推政治经济学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够更好地实现现代化将成为我国马列主义研究学者的重要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于金富:努力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2] 赵学清.:论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问题[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9(03)
[3] 洪远朋: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学[J]. 研究. 2009(07)
[4] 赵学清:论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现实走向[J]. 中州学刊. 2008(04)
[5] 胡钧: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J]. 甘肃社会科学. 2007(01)
篇7
“大众创业”有两个关键词,第一是“大众”,第二是“创业”。“大众”这限定词说明国家鼓励的创业行为和民营经济息息相关,而“创业” 最直观最重要的指标则为新企业的诞生。民营经济中的创业活动和新的民营企业诞生是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稳定就业和保持经济活力的重要手段。
2008年和2013年的两次经济普查都表明,企业的诞生,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诞生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显然,企业诞生既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也受各地区条件和经济结构的影响。经济学中研究企业诞生为什么在区域上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城市经济学,而聚集效应是城市经济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经济聚集的影响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1890年就指出了聚集效应的三个来源:一、企业集中的地区,由于离上下游企业近,可以降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费等成本,从而有利于新企业的诞生;二、企业集中的地区,劳动力数量较多、质量较好,有利于新企业找到合适的劳动者,使得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匹配更好;三、企业集中的地区,生产同类型产品和需要相似原材料的多个企业之间即使存在竞争,这些企业聚集产生的规模经济也会带来正向效应。
当然,马歇尔提出的三个聚集效应在实际中不一定都存在;理论上企业聚集对新企业的诞生也不一定是正向影响。美国经济学家奇尼茨1961年对比分析了美国匹兹堡市和纽约市的企业诞生行为,发现匹兹堡的企业生态不利于新企业的诞生。匹兹堡是著名的钢铁城市,当地企业以钢铁行业为主,而且规模很大。这些大规模的企业不论是产品市场还是原材料市场都是面向全国甚至国际市场。因而马歇尔谈到的降低当地新企业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费等成本的理论不成立。奇尼茨的研究表明一个多元化、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地区企业生态环境更有利于新企业的诞生。
同时,企业集中的地区虽然有利于形成较丰裕和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使新企业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劳动者,但是,同时企业间对劳动力的竞争也比较激烈。最后,企业集中的地区可能会由于规模经济产生正外部性,但是同时在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竞争加剧也会有负面影响。
因而,经济聚集与企业诞生之间的是正向关系还是负面影响,理论上没有确定的结论。在不同国家,或者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两者的关系会有所不同。这是一个需要进行实证分析的问题。 国企集聚的负面效应
由于中国混合所有制的特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遵循不同的运营规则,经济聚集与企业诞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我和中央财经大学郑亮博士最近对经济聚集与民营企业诞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中,我们以地区―行业为分析单位,构造了地区―行业层面的不同指标来衡量马歇尔聚集效应的各个方面:与上游企业的距离、与下游企业的距离、产品和原材料的相似度、雇佣劳动力的相似度等。
我们发现聚集效应整体上呈现正向作用。企业集中的地区,无论是制造行业还是服务行业都更有利于新的民营企业的诞生。对制造行业而言,马歇尔的三个正向聚集效应都被我们的数据分析所证实;而服务行业的正向聚集效应更多来源于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匹配和更接近原材料市场带来的成本下降。
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多的地区一般而言不利于新的民营企业的诞生;而民营企业多的地区对民营企业的诞生有正向影响。国有企业集中的地区不利于新的民营企业的诞生。以制造行业为例,当地上游国有企业不会降低当地下游民营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当地下游国有企业也没有拉动对当地上游民营企业产品的需求。如果当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都生产同类型的产品,两者在产品市场上由于竞争而导致的负面影响大于源于规模经济的正向效应。
同时当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的负效应也大于劳动力市场规模产生的正外部效应;由于当地国有企业的竞争,民营企业更难雇佣到合适的劳动者。例如我们的研究表明如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雇佣劳动力的相似程度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则新诞生的民营企业的雇佣量会下降140%。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采取“抓大放小”的策略,使得当前国有企业的规模较大,而奇尼茨的研究表明,一个地区被大企业主导不利于当地新企业的诞生。
另外,中国国有企业享有的垄断地位及优惠的金融政策等因素,也使得它们的行为不完全遵守市场规律。现有研究表明中国垄断国有企业职工工资一般高于市场水平,这使民营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避免隐形国进民退
与国有企业的负向聚集效应形成鲜明对比,民营企业集中的地区更有利于新的民营企业的诞生。仍然以制造行业为例,当地上游民营企业降低了当地下游民营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从而促进了更多新的民营企业的诞生。如果当地老的民营企业生产同类型的产品,我们的研究表明,产品市场规模经济的正向效应也起主导作用,超过了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民营企业聚集在劳动力市场上也表现为正向效应。当新老民营企业雇佣同类型的劳动者时,企业之间会存在竞争,但企业聚集形成了规模更大和质量更高的劳动力市场,使得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匹配更有效。
我们的研究显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经济聚集效应截然不同,值得进一步深思中国国有企业的作用和改革的方向。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不仅会关系到国有企业本身,也会影响到中国企业生态,对非国有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篇8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探讨分析
劳动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劳动关系以及劳动经济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属于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人力资源管理是劳动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对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1]。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探索与研究,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体现,可以为企业扩展生存空间提供智力支持。企业需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合理规划设计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经济高效稳定运行。
一、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在配置上存在问题
通常来讲,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本投入都是相对固定的,但劳动数量却存在相应的可变性。企业为了减少自身的发展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劳动者的数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甚至有些企业为了最大程度减少自身支出,就会让一名员工从事多个职务,从而通过减少劳动者数量来提高企业发展效益[2]。但是这种行为容易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为员工的能力是一定的,如果工作量增加的话,很容易使员工工作出现失误,这反而会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快速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就会大量聘请员工,从而导致企业薪酬支出大量增加,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劳动力缺失或者是劳动冗余,已经开始成为制约当前许多企业发展的重大难题。
2.人力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劳动经济学中认为,员工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我们通常会将企业劳动力的投入与劳动力的产出效益,作为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重要参照依据。劳动经济学为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指明了方向,它要求企业要不断提高劳动力的产出,要基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合理扩大劳动力数量,注重通过提高劳动力质量来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3]。目前来看,有许多企业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往往忽视了对人力资源发展进行研究。虽然很多企业为了提高劳动者的质量,会在招聘环节严格把关,但他们却没有重视对劳动者开展后期培训工作。这种行为容易使劳动力产出效益无法持续上升,会呈现出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
3.人力资源存在置换问题
通常来讲,企业的劳动力数量以及资金投入都可以有效控制。企业通过投入设备购买资金、厂房建设资金来扩大企业规模,进而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雇佣更多的劳动力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产出更多商品。我们将这种行为称为替代效应,就是资本与劳动力之间实现了相互替代。当劳动者数量不变时,如果劳动者的薪酬不断上升的话,企业的资本投入也就会上升[4]。当劳动者薪酬不上升,数量增加时,企业也需要加大资本投入,这就是资本跟劳动力之间相互替代的过程。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开展人力资源置换,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当前我国有许多企业都没有深入研究劳动力跟资本投入之间的置换关系,这就导致了企业在遇到相应的发展难题时,往往会为了降低资本投入而实施裁员措施。当企业需要扩大发展规模时,又会通过扩招来增加劳动力数量。这种不合理、不规范的劳动力置换方式,容易造成企业发展不稳定,影响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二、基于劳动经济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企业需要通过开展人力资源会计管理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明确具体的劳动力费用。当企业的劳动力边际收益超出了所对应的边际费用时,企业需要增加劳动力数量;当劳动力边际收益小于边际费用时,企业需要控制好劳动力数量,通过提高劳动者质量来增加企业的发展效益。
2.员工招聘与培训相结合
劳动经济学认为,企业不仅需要重视对员工的招聘工作,更需要重视对员工开展专业培训,努力发掘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实施重点培养,通过较小的劳动力资本投入来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需要基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策略及措施,有效采取员工招聘与培训有机结合的方式来提升企业劳动力发展的可持续性。
3.合理组织规划好人力资源发展方案
劳动经济学认为,开展长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因此,企业需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组织规划好相应的人力资源发展方案。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制定要注重持续性与有效性,根据员工具体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以及对企业的贡献大小来实施相应的奖励,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针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企业需要基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及策略实施探讨与研究,从而不断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作者:李沐青 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蔺仿如.浅谈劳动经济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5(,1):162-164.
[2]王媛.试论基于劳动经济学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时代金融,2015(,9):184-187.
篇9
劳动.指的是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随着社会和科学的迅速发展.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生理学、医学、卫生学、生态学、法学、统计学、环境保护学等许多学科,都立足于本学科的研究方式.
从不同角度对劳动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分析和研究.其发展结果是在一些学科中形成了新的分支.例如: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人事)心理学、劳动管理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医学、劳动卫生学、劳动法学、劳动统计学、劳动保障学、劳动保护学等。
随着分支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成果的增多,有关劳动的知识积累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新兴的学科和知识呢?笔者认为.必须将劳动科学视为独立的学科体系,而上述分支则为这一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必要性和必然性
第一确立学科体系是劳动科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以往的科学研究中,劳动主要是作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然而,随着人类认识和知识的发展.许多学科的研究都涉及到劳动这一人类社会现象中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劳动,事实上已成为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这些学科分别对劳动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并寻找劳动过程中的各种规律.其结果远远超出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范畴.极大地丰富了“关于劳动”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仍将劳动局限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专题,显然是不适合的.范围狭小,知识弥散的现象将严重地影响人们对劳动现象及其规律的进一步探讨。
近代科学的发展,总是朝两个方面前进.一方面.由于研究课题的逐步深入,将不断地分化出新的学科.另一方面,为了解决现实存在的重夭问题,又需要多种学科的配合,进而出现一些综合性学科。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等学科的出现.是课题研究深入并分化的结果.将劳动科学视为综合性的学科体系,也正是为了顺应科学发展的需要。对劳动问题的研究,不仅需要人们从各个角度对劳动进行说明和解释,阐明规律,而且需要人们从整体上对学科进行综合.将广泛的、弥散的知识重新组合,建立新的学科体系,以便利学者们在专题研究中,综合同一学科体系—劳动科学学科体系—内相关学科的知识.更好地进行分析和阐述.促进劳动科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
随着与劳动有关的分支学科的增加.经济学和社会学中有关劳动的研究,可以包含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某些部分,但经济学学科体系和社会学学科体系都无法代替将要产生的劳动科学学科体系。
对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人事)心理学、劳动管理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医学、劳动卫生学、劳动法学、劳动沈计学、劳动保津学、劳动保护学等分支学科的地位和层次的整体性认识.对害分支学科研究领域的确立等,也要求将劳动科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体系.并确立其内部结构。
第二.确立劳动科学学科体系是实践应用的需要。日前.随着有关劳动科学的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对劳动问题的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劳动进行理论上的说明和基本规律的描述,而是越来越多地注重于将理论应用于劳动活动之中,以促进人们的实践活动,并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劳动制度的改革、人力资源的开发、劳动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劳动管理的深入、劳动保障的推广、劳动统计的广泛开展等等,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有关学科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完善、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为了避免学科研究中出现混乱现象,也需要理论界对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作出系统的论述。
第三.有关劳动科学的学科发展为劳动科学学体系的建立莫定了基础。考虑现有各学科体系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新的学科体系的出现,往往经过几个程序:
1.专题研究阶段。这一阶段在基础理论学科中,就某一间题开展专题研究,此时,知识面狭而不深,有待于发展。
2.扩展阶段。随着专题研究的深入发展,研究扩展到与该问题有关的其它领域,并继续向纵深和宽广两个方向进军。
3.分化阶段。当研究结果使与间题有关的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专门研究该问题的新的应用性分支—新学科从基础理论学科中分化出现。
4.组合阶段。当有关该问题的研究在几个基础理论学科中都带来了新学科的产生时.这些新学科一方面仍作为原学科的分支而存在,另一方面又从原学科中抽出来,重新组合出新的学科体系。
劳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也遵循上述程序,其各分支学科的内容分别来自原某一基础理论学科中的专题研究,是理论基础的研究成果在劳动方面的运用.目前,劳动科学的发展已达到并部分完成了分化阶段,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人事)心理学、劳动管理学……主要分支的出现,为劳动科学自立门户进入组合阶段形成完整的综合性学科体系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劳动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
二、体系结构
劳动科学学科体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在整个科学之林中,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以经济学和社会学为基础,属于行为科学中的一部分。同时,因为劳动科学的研究注重于从劳动实践出发,对劳动实践中某一层次、某一侧面进行经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凝结,形成应用性理论和实用知识,所以劳动科学学科体系又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是应用科学中的一部分。
在整个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研究可从多个侧面和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学科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理论学科、基础学科和应用性学科,各层次学科的研究成果构成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总知识,这些知识又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理论、一般理论、应用理论和实用知识。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学科层次、知识层次以及学科与知识间关系如右上图所示:
在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基础理论学科主要有劳动学和劳动史学.
目前,劳动学还没有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笔者认为,当我们把劳动经济学和劳动社会学中一些共同的内容抽出来作为劳动科学的基础理论并加以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时,劳动学有必要并且完全有可能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在一定意义上,劳动学的形成正是劳动科学学科体系建立的标志。劳动学的研究主要包括劳动的一般特征和原理、劳动学的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劳动的基本规律等,其研究成果将构成基础理论的主体和一般理论中的一部分。
劳动史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劳动及其研究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其研究成果参与基础理论的构成。由于劳动学和劳动史学在整个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负有完善学科体系的基础研究、指导其它分支学科发展的重任,所以这两门学科堕待发展和完善。
基础学科包括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人事)心理学、劳动管理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医学,劳动卫生学等,其研究结果是产生基础理论中的一部分内容.一般理论中的主体和部分应用性理论。例如:劳动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劳动集体的社会结构与劳动集体中的社会关系、劳动经济效益、动作—时间研究、工作紧张和心理疲劳、劳动强度和生理疲劳等。
应用学科包括劳动法学、劳动统计学、劳动保障学、劳动保护学等.其研究成果是形成应用理论的主体,并指导产生实用知识。例如:劳动生产率统计,劳动统计分析一般问题、劳动中的不良条件及其对策、生产过程中的毒物及其防治、劳动保障制度、《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等。在整个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各层次学科与知识间存在着相辅相承的关系,彼此依存,不可分割。
三、知识来源及与其它学科体系的关系
劳动科学学科体系是从其它基础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等)的母体运动中逐渐孕育、发展、脱胎而来的,所以这一学科体系的知识来源离不开作为母体的其它基础学科.并使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与其它学科体系间存在着难以分割的天然联系。
劳动经济学与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根本,对劳动经济现象的研究,在经济学中上有支柱性的地位,而劳动经济学在经济学学科体系中,既是一系列有机联系首的理论,又是从属于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一个分支。劳动经济学的知识主要来源于经济学作为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阐述劳动问题。
劳动社会学与社会学。劳动社会学是社会学中一个年轻的分支学科,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是劳动社会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同时.劳动社会学的发展又可极大地丰富社会学的知识。劳动社会学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学存在着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劳动(人事)心理学与心理学。劳动(人事)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劳动(人事)心理学的知识主要来像于用心理学原理对劳动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两者也存在着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篇10
Hu Jie
(Tianji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Group CO. LTD,Tianjin 300061,China)
摘要:本文从资源配置的效率的角度出发,以县域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县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调整和优化。
Abstract: From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taking county industrial structure as the subject of study, this article analyzed its evolution, reasonabl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关键词:资源配置 县域产业结构 调整和优化
Key words: resource allocation;county industrial structure;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008-02
1问题的提出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产业结构调整是伴随经济总量扩张和水平提高而必然面临的经济过程,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和不可回避的问题。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状况共同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制约着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和效益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的优劣被认为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来提高一国产业经济的竞争力,成为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谋求快速发展的重要路径。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始终作为各级政府转换生产方式,提高区域经济运行质量的一个着力点,特别每当宏观经济基本面出现过热或者下行风险时,产业结构调整更加凸显其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重要作用。不少地区均以纽约、香港、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为标杆提出各自近期的奋斗目标。
这里引出一个疑问,我国县域经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是否存在一个绝对和必然产业演进路径,即现在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否可以作为其他相对落后县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将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置于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试图对当前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实践提供另外一种解释。
2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简述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本质是产业结构的演进。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是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理论重要的一支,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就发现了低劳动生产率的产业(如农业)向高劳动生产率的产业(如工业)转移,使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间变化――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成果的基础上,又侧重于从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论证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后来钱纳里等人在库兹涅茨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整个经济结构变化过程,得出了产业结构变化过程的动态形式。
从目前国内学界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认识来看,绝大多数都是依据克拉克、库兹涅茨和钱纳里、霍夫曼等经济学家的成果,进行逐步深入的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试图揭示出在总量增长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特征的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以此来对照衡量中国现行的产业结构的质量,这是国内产业结构研究的一个普遍路径。
3县域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有效配置分析
3.1 县域经济发展可利用资源涵义通常意义上,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认识,资源都是稀缺的。如何有效使用资源,是经济学的一个永恒主题,从而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经济地理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密切相关。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将政府、企业和市场对资源配置能力作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效益就显著提高,经济就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就明显低下,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从资源利用的角度上来看,县域经济发展可利用资源分为区域内可以利用资源和区域外可利用资源。区域内可利用资源则是通常所说的自然资源禀赋,是指由于各自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蕴藏等方面的不同所导致的专门从事不同部门产品生产的格局。自然资源禀赋论认为,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存在“有与无”、“多与少”、经济与战略上的四种差异而产生产业分工。
此外,从资源的形态上来看,区域可利用资源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地域界限日益模糊,无形资源(如企业家才能、区域品牌、产品品牌等)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3.2 资源有效配置下的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计划配置方式,由政府或者其他机构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另外一种是市场配置方式,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企业根据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状况,根据市场上产品价格的信息,在竞争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