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创业范文

时间:2023-04-08 23:2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创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就业创业

篇1

为探究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运用科学计量学的前沿研究方法,基于CNKI数据库收录的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领域主要期刊数据,应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就关键词、作者及机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用人单位、就业指导、求职过程等问题为我国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等为被引频次较高的经典文章。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机构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研究热点;作者分布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2014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突破700万,就业问题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相继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文章也越来越多。本文选定近10年来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期刊做计量研究,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梳理,为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改革提供学术支持。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运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对下载近10年来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1472篇文章,包括《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等基本载文信息的多个论文指标进行文献分析。

二、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对数据的热点关键词进行统计,得到关键词4181个。通过相近词合并,在关键词排序当中,大学生(644次)共现词频最高,排在第二位的关键词是就业(390次),这表明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大学就业,有高度聚焦性。排在第三、四位的是创业教育(159次)、创业(76次),排在第五、六位的是高校(75次)、就业指导(66次)。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创业、用人单位情况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是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其中高校扩招和就业为研究热点运用软件的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文章的关键词进行聚类,该领域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

因国际经济危机持续,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加之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众多,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学者认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等都有直接影响[1]。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的七大诱因为大学扩招导致论、体制弊端论、劳动力市场结构缺陷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局限论、结构性或摩擦性失业论、高端产业发展不足论、就业能力欠缺论[2]。九个因素为团队合作、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内省性、专业技能、实践经验、职业动机、就业信息获取、求职方法及自我定位[3]。四个维度即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特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4]。还有学者认为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指导内容的多样化与方式创新、主体需求的个性化与互动交流等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5]。卓越导向和成长导向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影响,环境因素的引入对预测个体创业意向有增量效度[6]。

(二)高校扩招背景下用人单位意向和就业指导问题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良好趋势,但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总体上不容乐观[7]。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规模日益增加,从2000年开始,大学生的就业难上加难。2000年时,我国高校仅毕业107万人,到2015年毕业生规模达到749万,增长达到7倍。从招生规模来推测,2014年以后五年内,应届毕业生规模都在700万人以上。大学生就业问题,在许多地方凸显出来,每一个毕业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8]。因此国家必须调整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适当控制招生比例,保持适度规模,从而降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风险[9]。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很多大学生把报考研究生当成了规避就业的理想选择,大学生毕业行为选择受到社会、家庭、同龄群体和个人实际情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10]。

三、作者与机构统计分析

(一)研究作者统计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研究团体日渐扩大,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对作者及作者发文频次进行统计发现,CSSCI数据库共收录了1921位作者(含合著作者)的1472篇论文,其中发表过2篇论文的作者有169人,发表过3篇及以上论文的作者有72名,黄敬宝发文量最多,黄兆信、曾尔雷和施永川组成团队,徐小洲和梅伟惠组成团队,再加上孟大虎和岳昌君这两位作者,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人物。

(二)研究单位统计

研究单位分布能反映出我国不同高校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通过统计,在2004-2013年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发文27篇,居载文作者机构发文量之首;温州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共发文20篇;浙江大学发文16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发文15篇;中国人民大学发文13篇。由此可见,研究该领域的核心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东南沿海地区,研究大学生就业的核心力量聚集在北京,西部西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略显不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稳居机构发文之首,核心作者群的实力最为雄厚。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机构。

四、发表期刊被引用统计

据数据统计,《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三大期刊的文献被引用的频次较高。在作者发表的论文中,由曾湘泉独自撰写的《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一文在《经济研究》发表,被引用421次,是就业文献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文章认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的局限,客观上夸大了这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程度[11]。排在第二位的是谢志远刊登在《教育发展研究》上的《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97篇论文引用了该文中的数据或观点,该文指出大学生出现“就业鸿沟”的根源在于院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脱节,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真正原因是学生就业能力不足[12]。而木志荣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一文,则从大学生创业的角度指出了当前推动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的两个重心,一是建设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二是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13]。此外,吴志功和乔志宏的《美国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评述》、房国忠和刘宏妍的《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等高频被引文献对美国的大学生生涯发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模式等进行了阐述,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五、结论

本文运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进行科学计量统计,通过对我国高校近十年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①关于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学术研究紧扣新时期国家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政策调整、就业指导与求职过程、劳动力市场与专业设置、用人单位的调查、职业选择及影响因素等主题,这些学术研究也为国家就业、创业政策的改革完善提供了思路。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该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单位。③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呈多学科交叉趋势,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比较紧密,与时代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剑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5(4):317-319

[2]边文霞.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面临困境动因研究成果综述[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4):92-97

[3]罗峥,方平,付俊杰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2010(1):74-77

[4]李恩平,牛冲槐,董国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0(3):168-170

[5]余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40-142

[6]陈丹,王文科.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13-119

[7]刘大为.全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1

[8]周骏宇.大学生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J].社会,2004(6):1

[9]马宁,陈立文.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J].河北学刊,2005(6):205-208

[10]徐晓鹃,冯刚,马宏.大学生就业与报考研究生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地区某高校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7):45-48

[1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87-95

[12]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0-92

篇2

关键词: 就业 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自2007年美国次贷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出现了一定的衰退现象,各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方面都有所减少。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成了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扩大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大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这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局面的重要举措,是高校大学生就业取得突破的重要之策。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日趋下降,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就业形势变的更加不容乐观。

1.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毕业生达到630万人,2011年达到671万人,2012年达到680万人,2013年更是达到700万人,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2.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凸显

伴随我国沿海等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发达城市、较发达城市和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的乡镇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不断加大。在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等的吸引下,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跟随经济发展方向,选择在大中城市寻求发展空间,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洪流。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有限的就业市场的需求。

3.毕业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也就一直居高不下。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集中约有15%的人定位于4000元以上,仅不足3%的人选择1500元以下。而大部分的企业只能满足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失去了大量的就业良机。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从毕业生主体自身来讲

当前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一步到位的想法,认为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大公司企业是就业,而到中小企业、私营机构只是打工。因此,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宁可在家待业也不愿意到一些中小企业就业,更谈不上到边远地区工作。而且,有些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更多地期望找到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又想获得高收入。既想获得高薪工作,又对自身了解不足。而社会现实往往与毕业生的想法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进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2.从毕业院校来讲

首先,自2003年我国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来,我国社会的人才需求量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走向就业市场。伴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地区的经济开始衰退,社会已经不可能提供如此众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骤然加大,就业难现象凸显。

其次,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业技能也不够强,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再次,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关注,许多高校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有些高校还停留在传达政策、整理信息、组织“双选”会的粗线条阶段,就业指导工作远远适应不了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

3.从社会用人单位来讲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结构调整,企业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用人理念也处于成熟稳定期,吸纳的人才有限。而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型产业主要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所需要的是高精专人才,而大多数毕业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主要以接纳毕业生为主的中小企业大量破产,而生存下来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断地减员,进而造成了就业困难。

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必要性

在十报告中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加强就业观念教育。面对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十将扩大就业提升到战略高度,把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核心动力,这对于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

大学的创业能力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创业能力是一个人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一个创业能力很强的大学毕业生不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就业压力,相反还能通过自主创业活动来增加就业岗位,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为此,国家各级党政部门,纷纷把“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化解当前社会就业难的主要政策之一。

(二)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紧密结合,做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做和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在五彩缤纷的社会舞台中大显身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获得合理的报酬。当前社会鼓励大学生创业,虽然是从化解就业难的角度,但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其创业的主要原动力则在于谋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只有增加大学生创业的比例,整个社会才能形成创业的风气,才能建立“价值回报”的社会新秩序。

(三)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

我国高校扩招以后,伴随着就业压力,大学生素质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一直为人所诟病。在提高大学教育管理水平与大学生素质的各类探索实践中,大学生创业无疑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通过创业与创业实践,大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自身就业心态,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学会自我调节与控制。只有这样,大学生创业才能成功。对于一个能自我学习,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与事务,善于拓展人脉关系,并能够主动调适工作心态,积极适应社会的大学生,其就业将不存在任何问题。

(四)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群体,如果失去了创造的冲动和欲望,那么中华民族最终将失去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有利于培养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把就业压力转化为创业动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各行各业的创业者。美国作为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其大学生的创业比率一直在20%以上。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一个国家最珍贵的精神遗产就是创新,这是国家强大与繁荣的根源。中国的未来在于大学生,中华民族的精神永恒则在于大学生旺盛的创造力与创新追求。

三、大学生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政策是我国就业政策的最主要内容之一。据目前的统计分析,平均一个人创业可以带动近五个人就业。可见,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则是促进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当前就业困境的有效措施;学校加大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培训,多方构建创业孵化基地,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则是关系创业和就业成败的关键。

(一)建立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

首先,政府要在全社会,特别是高校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其次,政府需坚持不懈地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要为毕业生在户口、档案管理、劳动保险、税收和小额贷款等方面给予明确而又程序简单的指导政策;再次,应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和市场分析等服务,鼓励社会各种资本对大学生的创业实体进行投资,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到偏远落后的地方创业。

(二)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

1.高校要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的改革,要以毕业生就业反馈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对传统的专业、课程及培养目标进行改革,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升毕业生的竞争力。

2.坚持不懈地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3.加强大学生的创业培训,要将创业培训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在培训中既要注重理论更要注重实践,并且培训的师资要多样化,既有高校教师,又有政府机关有关人员(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还有社会创业成功人士;既有高校毕业生,又有非高校毕业生。

4.高校要借助社会各种力量为大学生建立多重基地,如:在校内可以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校外为大学生建立创业基地,还可以以高校为主导在校外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区。

四、对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大学生创业要想取得成功,既要有扎实的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又要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充分准备。

(一)明确创业方向。由于大学生的资金、能力和经验等都十分有限,所以面对创业市场的无限商机,往往很难找准创业方向,从而获得创业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者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特点出发,对自己要有准确评判,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尽量选择自己熟悉或与专业相关的方向或自己喜欢的方向。

此外,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还应选择风险小、投资少、创业门槛低、资金易回笼的项目。

(二)熟悉国家相关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和法规,这样才能更好地从国家的政策法规中受益,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积极规避创业风险。大学生创业,风险不可避免,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运用科学知识去识别风险,预测和评估风险,并结合实际采取相应措施,更好地规避风险。

(四)要有健康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创业之路多有坎坷,需要大学生创业者时刻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勿被成功冲昏头脑,更勿被失败摧毁自信。

参考文献:

[1]张莉.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8,(2).

篇3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高等学校 就业创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5.088

Abstract The education function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gets the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would be a standardized,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system. And the current employment guidance is not good enough.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cess of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is of lack of overall consider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y graduates; university; employment guidance

1 学科研究不深

一些高等学校没有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中。大多高等学校也没有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内容及开展形式进行深入研究,仅仅针对大学毕业生展开突击性质的培训,忽视了对低年级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的展开,无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形成有效的宏观指导。

一些高等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课程,往往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这便无形中给大学毕业生发出了“就业创业指导教育不如专业教育重要”的信号。而且我们知道,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水平,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一个高就业率。而大多数高等学校存在忽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全程化要求、单纯盲目追求高就业率问题的直观体现,就业创业指导观念功利化现象严重。

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开设有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但很少有高等学校像国外那样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看作是一门学科来研究。不少高等学校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观念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他们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开设的意义认识不清,也因此对其难以给予太多的重视。这自然不利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发挥出其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明灯般的指导作用。

部分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观念落后,在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单单重视管理功能,却忽视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的根本指导意义,即教育和服务功能。面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还做得不够细致到满足个性化要求。

就业创业指导教育要想对大学毕业生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就必须要有系统、科学的就业创业指导教材作基础。高等学校在开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大都没有相对规范的材,所采用的教材普遍是自编、参编以及翻译教材,在内容上过分强调就业技巧和就业政策。上课教师常常拿一些从网上下载的文章、统计数据等材料便去授课,致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方面的材料种类繁多,良莠不齐。

2 课程时间较短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的确有一定的区别。教师在授课时只需要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引导和启发,大多数内容大学毕业生可以课后自学,但现有授课时间很难在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对大学毕业生的引导和启发只能浅尝辄止,无法进行深入的引导和启蒙,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由于受到开设时间和课时的限制,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被压缩、删减,至关重要的实践环节也被取消,教师在授课时也只能给大学毕业生讲授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常以“考研辅导”、“专家讲座”、“职业生涯大赛”等形式来作为补充。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授课对象不应仅局限于大四学生,这样会忽视进行全程化就业教育指导的要求,更没有建立起全程化、规范性、系统性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高等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临近毕业时才开课,开课的时间太晚,应该在大一时就开始,一直贯穿大学的整个学习生涯。就业创业指导的全程化不仅仅是教育管理者对课程的反思,也是大学毕业生乃至全体大学生的诉求。就业创业指导的教育应从新生开始,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贯穿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涯。

3 教学内容单薄

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创业指导形式单一乏味,缺乏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观、职业价值观、成功创业等方面的教育。关于择业技巧指导、理论性指导的理论较少。有些高等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俨然成为了应试性的指导和对付面试的针对性指导。这样过度强调就业的技巧,忽视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培育,过度重视面试和包装的针对性,直接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采取欺骗性的手段攫取机会实现就业。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授的重点,停留在针对毕业班大学毕业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等表层工作,这些仅能帮助解决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中暂时碰到的问题,无法达到持久有效的教育效果。讲课的过程采取传统“填鸭式”的老师讲、大学毕业生听的形式,忽视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途径,如个别咨询、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就业指导课等。

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质量不高,教学目的不明确,这些现实存在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轻视,失去了对职业教育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学习重点仍然是放在专业课、外语和计算机等课程上的。很多大学毕业生始终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认为是思想政治课、形式教育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课堂也变成了“自习课”,成为大学毕业生逃课的首选目标。

4 师资力量不足

就业创业指导涉及教育学、人才学、心理学、人际关系等多门学科,需要一只高水平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作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基础支撑。就业创业指导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再加上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教育体制政策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大多数高等学校在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仍存在诸多不足。

从事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人员由于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流动性很大,积累一定经验和有理论思考的工作人员可能由于轮岗调离原先的工作岗位,这便造成了资深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人员流失,便直接影响到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效果。就业创业指导不仅需要相应的理论研究,更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初次从事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在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时的教学效果,明显不如长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老师的教学效果好。

虽然大多数高等学校成立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并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范畴,但就业创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进行大多是由各学院的部书记或辅导员担任,他们大多缺乏必须的专业化知识理论背景,以及正规的就业创业指导培训经验,虽然相对的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仍然无法实现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专家化、职业化。在指导工作开展时的内容和方式上也相对比较单一,同时随意性较大,无法满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多样化个性需求。因而导致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缺乏针对性,实际指导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程度。

5 信息化水平不高

高等学校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高等学校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当作就业信息、就业政策法规的实时传递和以及相对应的网上招聘和手续办理的阶段。这种认知就使得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人员,在进行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时,缺乏必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介绍社会职业的发展现状,还包括大学毕业生就业所需求的职业测评、网上咨询服务以及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等方面。

而部分高等学校所提供的就业信息化服务依然相对缺乏,使得国内大学毕业生得到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层次和水平都相对较低。许多高等学校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上缺乏明确的建设目的,在建设中往往只是简单地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与信息化物理建设的硬件投入相联系,忽视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信息化建设的软件投入,在这种错误认知指导下的信息化建设效果自然不明显。

部分高等学校把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看成简单的形式化过程,因此在信息化建设工程中单纯地建设表面工程,并没有依据高等学校的自身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进行信息化建设,从而导致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功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造成了高等学校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极大的浪费。有些高等学校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耗费巨大的财力和物力,一味追求硬件设备上的高配置,但与这些硬件设备在购入时的高投入相对的却是再投入实践后极低的使用率。高等学校在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时并没有发挥出这些高配置硬件设备的功效,从而造成了投入与产出间的失衡,即资源上的浪费。高等学校在信息化物理建设上的高投入还会造成其在信息化建设中系统和软件的开发与更新的资金匮乏,更加阻碍了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宇.坚持以“四拓展”为核心,实现学生充分就业――探索高校就业工作新模式[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13.

[2] 周云霞.企业“招聘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对比思考.[期刊论文]职业教育研究,2014.

[3] 刘军.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研究[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5.

[4] 杨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5.

[5] 李功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7.

[6] 潘|.新闻框架理论视角下《中国青年报》就业报道的十年嬗变[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10.

篇4

(1)市场主体的特殊性。有市场,就会有商品的供求。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市场就业主体是高等院校大学毕业生,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综合素质较高,具有高附加值和良好的可塑性,是一种特殊商品。大学生与培养人才的高校是这个市场的商品供应方,用人单位则是商品需求方,三者共受市场价值规律的制约,相互联系和互动,形成供求不断变化的市场。

(2)竞争的激烈性。大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每年都有几百万大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同时进入社会求职,加之学历层次差别不大,年龄又相仿,使得市场竞争尤其激烈。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毕业生要想在就业市场中取胜,只能依靠自身的竞争实力,否则就业困难,甚至被淘汰出局。这就迫使商品供应方即高校和大学生迎合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知识结构,增强实力,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3)就业配置的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形市场主要包括高校独办或高校联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或各人事局举办的就业市场。无论谁举办,这些就业市场的用人单位一般是本地区的,所招聘对象也大多是本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区域性较强。在无形市场方面,我国还没有建立全国性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中央就业部门与各地就业机构、各地就业机构之间关于就业信息的沟通和共享还很欠缺,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配置的区域性,并且区域的失衡性也愈显突出。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市场机制障碍分析

1.大学生就业市场条块分割

信息不畅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十分重视。各省市劳动部门、教育部门、各高校纷纷举办大学生招聘,形成大小不一、类型多样的就业市场。但这些就业市场却是各自为阵,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流通不畅,信息辐射力和扩散力不强,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和协调,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疲于奔命,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的寻才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号指示作用不强,供求交换难以形成。

2.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环境缺乏支持和保障

市场规范运行,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市场化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首先,劳动人事及户籍管理等相关制度依然保持旧有传统。很多地区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对外地生源毕业生设置诸多限制条件,毕业生报到程序和落户手续繁琐,造成毕业生跨省市流动渠道不畅,与毕业生市场化的择业机制不相适应。其次,大学生就业中介机构缺乏规划和鼓励政策。一方面,存在非法中介机构对求职大学生进行欺诈活动,另一方面,政府对其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财税减免力度不大,这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中介机构来说缺乏利益刺激作用,就业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都受到限制。第三,自主创业的市场环境有待优化。大学生创业是今后大学生就业的新方向,但目前社会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缺乏基本的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创业教育支持不够,创业文化氛围不足,大学生自主创业时面临融资难、高风险、低回报的窘况,高校毕业生创业之路举步维艰。

3.大学生专业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等院校很多专业设置没有面向市场需求,仅仅是以现有师资力量或传统产业为依据。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的调整滞后,导致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适应。不少高校的教育管理过于强调统一规划的培养要求,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提升,限制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影响了大学生的供给与就业机会的有效匹配。

4.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

就业市场的变化随着我国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由原有的“统招统分”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方式的变化必然要求就业观念随之转变,但是现状却并不乐观。大多数毕业生或是对自我评价较高或是对社会现实缺乏了解,就业期望值偏高,“高薪”是许多大学生求职的主要考虑因素。在地域选择上,更多地考虑京、沪、穗等经济发达的城市,不愿到中西部小城市和偏远贫困地区;在行业选择上,偏好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不愿到中小企业和农村乡镇;在职位选择上,偏向于所谓的“管理岗”、办公室,不愿到基层一线。这种不良的就业心态导致少数部门和职位竞争相当激烈,人为造成就业困难,客观上阻碍了大学生在更大范围和更大空间内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市场机制的完善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本质原因是毕业生就业的市场机制还未真正形成并发挥有效作用。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道路上,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的相互配合。只有这四方联动,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1.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

(1)做好政策引导,加强宏观调控。市场自身的盲目性和局限性,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衡,这需要政府运用经济杠杆,对人才资源配置加以引导和调节,对于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大学生,在待遇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人才去工作。政府在进行政策引导时,尤其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应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创业的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扩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贷款规模,逐步缓解和解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手续,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环境,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导向机制及其各种政策配套措施,激发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动力。

(2)完善法律法规,保护大学生切身利益。政府应该按照市场体制的要求,消除旧有的人事管理制度,简化毕业生报到程序和落户手续,加大毕业生择业在地域上的自由度,消除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区域壁垒。要尽快制定关于毕业生就业市场开设条件、交易规则、大学生就业市场主体行为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明确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反对不正当竞争,制止欺诈行为,规范就业市场秩序,明确供求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运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均衡铺平道路。

2.加强社会支持和服务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对毕业生家庭而言,家长应该克服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帮助和鼓励自己的子女树立自强自立意识,积极参与竞争,依靠自身实力去找工作,敢于尝试自主创业。对用人单位而言,要摒弃招聘过程中过分强调工作经验和借机压价的行为,注重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和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可塑造性,利用现在充分的大学毕业生资源,加强人才储备,给予招聘的毕业生合理报酬;同时,密切与高校的合作,进入校园开设职业指导讲座,提供实习岗位等,为高校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对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而言,要规范自身组织管理,建立自律、诚信的自我监督机制,使自身在推动大学生就业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整个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

3.改革高校教育管理体制

(1)进行课程改革,完善教育教学体系。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需求状况,再结合自身师资、特色等资源,找准定位,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合理减少就业率较低专业的招生规模,适当增设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教学与市场人才需求相吻合,发挥出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应有作用。

(2)重视素质拓展,提高就业能力。高校除了要教授给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重视对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学校应注重营造校园文化活动,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丰富学生就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同时,高校还要与用人单位密切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搭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交流的平台。

(3)建立就业指导机制,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引导。第一,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培训。一支职业化、专家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学校就业职能部门应该予以重视,提高就业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学院辅导员的素质,以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指点求职技巧、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等。其次,推行职业生涯规划项目。从认知阶段起步,将职业指导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分类分阶段教育,引导学生做好面对将来就业创业挑战的准备。第三,进一步完善职业指导课程。除了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等一般性的传授求职择业方法的课程外,还应结合现阶段实际,增设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比如KAB、SYB创业实训课程,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系统化。

4.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自我培养

(1)更新择业观念,拓展就业空间。大学生要抛弃“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和就业身份等级观念,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不好高骛远,也不攀比从众,珍惜就业机会,主动到基层就业,施展自身才华;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型就业观,在实践中调适,科学地评价自我,科学地定位自我,找准个人期望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科学择业,积极创业。

篇5

关键词: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作用

一、创业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特点

(一)概念内涵

对于创业教育的定义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狭义上的创业教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一些创业方法及创业技能,帮助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在毕业后进行创业活动。而广义的创业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不仅仅是指培养个人创业行为者。因此,创业教育不仅仅针对于大学生个人的发展,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所以说,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在培养创业者的基础上,造就一批能够独立工作、能力超强、专业突出的企业创新能人。

(二)创业教育的主要特点

创业教育的特点首先在于实践性。创业教育不能仅仅限于理论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其次是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教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讲座、仿真、报告、实习等多种形式,在多样的形式中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特点及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业积极性,通过教育使他们具备创业者所需的进取精神和敢于冲锋陷阵的勇气。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取向问题的严峻性

大学生就业形势是目前广受关注的问题,大部分本科毕业生都希望能够找到稳定高薪的职业,对于创业存在一定的偏见,大部分人都会在无奈之下选择创业,这种观念的形成有着较深的社会原因及历史原因,受到我国社会分配偏颇的影响,也和我们的创业教育滞后有关。因此,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正确认识创业与就业,才能消除偏见,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途径。

(一)过分追求工作的稳定性

长期以来,青年人都被灌输着要谋求一份稳定且高薪的职业,对于需要吃苦以及竞争较强的工作怀有抵触的情绪和想法。因此,大部分本科毕业生都会选择考取公务员,进入国企等方式千方百计谋得一份安稳的职业,然而私企往往给人竞争压力大的印象,创业更是不受到青睐。这一想法在我国目前是普遍存在的,究其根本与社会观念有着极大的联系,短期内难以得到大的改变,这也是导致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很多职位招不到人却仍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之一。

(二)实际工作与所学专业联系性弱

经过调查,我国目前本科生就业大部分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只有部分技术性强,专业化明显的理工科专业有60%以上的毕业生实现了专业与工作的对口。这是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方面高校专业设置往往不够合理,偏向于理论学习不注重社会需求,尽管学生通过了专业课考试却不具备一定的就业技能。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在入学时对自己的了解不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听从家长意见,对所学专业没有足够的兴趣,因此往往在毕业后选择跨专业就业。

(三)对创业存在偏见

创业往往给人风险高、工作辛苦的印象,很多人往往在大学毕业后就自认为是社会精英,在职业选择上容易好高骛远、异想天开,往往想要千方百计挤进北上广,进入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导致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状。而对于创业的偏见使得很多大学生在没有求得理想职业的情况下仍然抵触就业,缺乏创业的信心与勇气。一方面对于严峻的就业形势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对于能够考上公务员、事业编感到渺茫;另一方面对于自己独立创业又信心不足,甚至有些创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学生,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仍然在纠结,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创业者寥寥无几。

(四)缺乏长远的就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由于刚刚踏入社会,经验和能力仍然不足,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往往比较欠缺。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总是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不敢尝试新的事物,走一步看一步,在一个或许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位工作,长此以往就会丧失信心与动力,影响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创业教育与传统的知识教育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容和意义,它担负着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与就业,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大学生能在毕业后白手起家,通过创业开辟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的重要任务。同时,创业教育在减轻就业压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就业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笔者认为,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培养大学生优秀的心理素质

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名校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往往没有经受过大的挫折,加之独生子女较多,往往受到家庭的庇护,因此缺乏强大的心理素质,承受压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较弱,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正是创业必不可少的。因此,高校创业教育应重视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升,采取多样化的压力测试、压力承受、压力考验等形式,利用实习、实训、实战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到创业中会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帮助学生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为未来的创业打下基础。

(二)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社会是个大熔炉,大学生处于象牙塔中往往对社会接触不够,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弱。然而要想更好的创业,就要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学会用社会中与人相处的方式以及社会所需的能力进行更好的创业。创业教育在传授创业知识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发展,了解社会对于创业者的需求,从而使得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创业本领,而且能够快速地适应社会所需,既减少了创业所需的成本,又有助于创业的的成功。就是进入某个企业,对于他们尽快地融入市场,进入角色大有帮助。

(三)创业教育要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业者不仅仅要具备足够的创业知识储备,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就使得高校创业教育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要顾及多个方面,综合素质包括了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有些能力是知识性的,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实训来解决,有些属于经验性的,比如领导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主要依靠大学生的实践来提高,需要创业教育进行思想指引,提供必要的实践平台,培养他们自学、自教、自做的独立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业俨然成为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完善职业生涯,减轻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创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方式多种多样,高校应不断探索,积极创新,重视对学生创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找到真正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改变对创业的偏见,大胆创新,树立对创业的信心和勇气,学会用创业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戚猛耀,戴靓靓,杜涵,陈镔槟.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教育关联性研究[J].才智,2014(25).

[2]康冬梅.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析[J].科学时代,2014(24).

篇6

一、我国高校就业创业能力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通过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根源,与近年来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有关,但这绝不是唯一的原因。笔者认为,影响现代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原因主要有下几种:第一,因我国经济受到全球化以及经济危机的影响,增长速率放缓,导致国内很多用人单位都出现了经济衰退,但是大学毕业生人数却逐年递增,远远超出了用人单位的需求;第二,很多用人单位认为高校应届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他们往往不直接招聘应届毕业生;第三,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很多问题,不仅不能很好地教授学生就业创业技能,也缺乏对其相关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导致其在择业时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对高校而言,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我国高校关于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机制,环境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学生创业意识缺失、学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普遍存在。

二、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需求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需求,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表现:第一,综合素质,包括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一素质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与大学生的发展。第二,专业能力。这是当代大学生为企业服务或者进行创业的最基本要求。企业要想发展,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团队。第三,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个体工作经验与适应性的表现。对现代企业而言,往往喜欢招聘那种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培养时间短的员工,所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制约其就业创业的主要因素。第四,心理抗压能力。现代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员工如果没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因此,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抗压力强、能够吃苦耐劳的员工。

三、企业需求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高校在教育形式上多采用宽松式教学,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自由空间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致力于发展自身的专业技能,忽视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企业在人才招聘与评价的过程中,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的趋势。这是由于综合素质往往能够反应个体的团队协作能力、职业道德等品质,这些都与企业运营息息相关。因此,大学生必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综合能力培养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其该能力的匮乏,这与他们对就业创业能力的误解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高校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纠正学生在这一认识中的误区。

(二)以人为本,尊重差异

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个体的成长之路往往各不相同,教育模式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在高校中,应该注重全人教育理念的应用,充分发挥出个人潜能,从而培养出完全个体。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必须注重个体差异性,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个体之所以在成长道路上会出现不同,与其在发展之初的道路选择是密不可分的,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发挥出指导作用。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充分激发个人潜能。对教育形式做出改革,可以班级分组形式开展教育,这种形式不仅操作方便,而且也兼顾了学生的差异性,能极大提升教育效果。

(三)建立联动机制,协调好校内校外关系

对高校教育而言,为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必须注重对社会有利资源的开发与引进,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利用,构建高校的就业创业平台,做好就业创业教育的后勤服务,并制定相应的制度为其提供保障。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平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与政策保障,使该平台宽松化发展,这需要高校与社会及企业之间建立联动机制,从而保障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有效落实。

四、结语

篇7

“案例分析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形成和运用,是在1920年代出现在美国的哈佛大学。案例分析教学被运用到商业和企业管理学(以美国的哈佛商学院为代表)中,并使其内容、方法逐渐得到了丰富和完善,使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在世界上被广泛推崇的一种商学院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比传统的课堂授课式的教学方法更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学校毕业后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国内对于“案例分析教学法”的研究和借鉴比较晚,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在教育界展开。从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教育课程自身的性质分析。由于就业创业相关法律内容较多、范围较广且有多杂细散的特点,学生学习起来也不要求全面掌握,主要内容是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法律。运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这种系统的讲授下来,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其中大多数学生对此没有兴趣。同时一般情况下,在相关的就业创业法律纠纷中,问题比较集中,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能够将这些问题直观的表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且自然而然在思维中树立相关的法律意识。

2.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中的案例选择原则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案例选择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则:(1)典型性原则案例教学法实施的首要条件是具备权威性的典型案例,选择与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必然会碰到的事件,例如围绕劳动者权益的工资、福利、假期、加班、劳动合同解除条件等劳动纠纷;围绕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违约责任的合同纠纷等。在有限的课时选取典型的案例涵盖必要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教学,是保证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课程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2)综合性原则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教育课程的教学课时一般有限。教师要讲授公司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以及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知识。在这有限的课时中如何将就业创业过程中必然遇到的法律进行教授,就要求教学中选取的有些案例蕴涵知识的覆盖面要广,能涉及更多的知识点,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同时,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每个活动都不是独立存在,各项经济行为都是交叉在一起。例如在公司的履行合同时,会涉及到合同的相关履行问题,原材料的购买问题、商标的使用问题、工人的工资问题、会否产生污染问题、发生安全事故等特殊情况。这种现实给综合性的案例提供创造了条件。(3)真实性原则案例教学的优势就在于以现实直观的案例来诠释相关法律,让学生学习后应用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就业创业法律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尽量选择与学生的切身利益和未来需要息息相关的真实案例,尤其是社会热点、焦点案例、校园周边案例。这些案例在教学中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让学生感同身受,使教学收到预期效果。例如可以采集学生就业创业经历,汲取他们的典型案例。例如,A、B、C、D四名同学准备创业,开一家机械制造方面,A比较有钱,家里提供他500万做资金,B家里支持他10万块,C有一项产品专利,D家里贫困,但是经营能力比较强。于是四人合议由A、B出钱,购置厂房、设备生产C发明的产品,由D主管营销。(a)这四名同学之间的关系应该怎么处理?(b)你建议他们可以成立哪种形式的企业,有何优势?(c)企业成立后,招聘了技术工人E、F、G生产产品。E、F、G和企业之间要办什么手续,可以享受哪些权利。有个他们的学弟在校生J要到他们企业里兼职,这要签订什么合同,他有什么权利?他们之间如果产生纠纷,怎么处理?(d)企业成立后,他们为产品申请商标,申请商标有什么要求?(e)商标注册后,他们将产品向很多客户进行宣传。其中有一个客户H看到了,比较有兴趣,于是和D进行了联系,询问价格。D将产品的价格和具体数据告知了H,H比较满意,同意签订购买合同。请用合同订立的过程分析上面各个环节的性质。(f)因为是H订货量比较大,企业需要大量购买原材料。因为资金需要,企业决定将厂房和专利进行融资,向银行贷款,这要办理什么手续?如果银行不贷款,他可以向其他生产企业借钱吗?(g)后来,企业因为经营经验不足将有所亏损,于是决定不做企业了,那接下来要走那些程序,资产怎么分配。这个简单的案例中一系列的企业行为,涉及了公司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商标法、担保法等一系列的内容,直观的展现了我们创业的学生和就业的学生将遇到的法律问题。

3.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为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教育案例教学教学效率提供条件

篇8

很多主流的经济学认为,在没有交易成本和完全信息的情况下,理性的个人是可以通过当前的市场价格机制来不断的实现帕累托最优。但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往往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存在的情况下,企业家不是除资本、技术和劳动以外的促进经营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动力。企业家是能够将目前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并且能够不断的将当前均衡的经济进行打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市场的不完全,经济活动的发展往往需要依赖着创业者的不断发现和资源的组合等,创业者能够对经济起到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做出了相应的假设,即大学生是理性人,并且对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大学生之所以愿意就业而不是创业,同时,越是名校,往往越是愿意就业。因此,通过不断的对当前大学生创业逻辑进行理解,力争不断清除创业障碍,促进大学生的创业。

二、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理性选择分析

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中,他们往往会面临着创业和就业的选择。其中,就业能够获取稳定的经济收入,就业往往分为完全就业和不完全就业,完全就业是长期保持着就业的稳定性和常规性,而不完全就业是先进行就业,不断的在就业的过程中积累各种丰富的资源,为大学生的创业打下基础。创业是对目前存在的各种资源来进行不断的整合,来自主开展的一项事业,从而获取风险收入,但是创业往往对于大学生的挑战性比较大,同时还需要具有创新性。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问题上,一般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他们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是无法明确得到就业和创业间的收益问题,只能够通过估计来得出各种可能的结果,所以,收益是属于预期的收益。当没有风险时,往往是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相同。当大学生在完全就业初期时,由于刚刚参加工作,往往其预期收益不会太高,但是相对比较稳定。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将风险进行忽略的。随着就业时间的增长,大学生的工作技能也会不断的提高和增长,会逐渐得到组织的认可,其预期的收益也会逐渐的增加,并且是没有风险和稳定的。完全就业是一种选择,是将低风险和稳定收益来相互结合在一起的一种选择,但是其预期收益往往会比创业收益低。虽然不完全就业也是预期收益不高,但是风险低和稳定,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往往需要投入很多的成本的极大的精力。

三、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

大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从而来确定就业和创业的预期收益和风险,通过仔细的权衡来做出选择,力争能够在当前的环境下做出就业和创业间的理性选择。要想不断的激发大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创业,就需要不断的清除创业障碍,使大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创新和冒险的创业精神,需要采取如下的对策来促进大学生的创业。

1、不断降低沉淀成本。我国的高等教育造成了大学生创业沉淀成本的出现。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教育上投入巨大,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但是,在人才培训的同时,也产生了人力沉淀成本,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流动性。如,我国的985和211等众多高等院校在人力资本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比较容易产生沉淀成本,往往就会造成大学生的创业不足,从而有创业直接转化为就业。一般来说,各种名牌大学和重点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沉淀成本往往会比那些普通院校的高很多。要不断的在高校内部进行开展各种各样的创业教育,同时还要在高校之间形成联动的创业市场。高等院校要不断的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要不断的为祖国和社会培养出大量的就业所需人才,同时更需要培育出具有创业精神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建立大学生创业市场,完善专业设置,不断降低大学生的创业沉淀成本。

2、降低交易成本,提供良好的创业政策。要不断的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不断的将创业政策进行完善和落实,从而来激发和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不断的促进他们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不断的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要通过完善法律制度进行保障大学生创业,要不断的降低他们的交易成本,为其创业来提供良好环境。

3、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平台。通过税收扶持政策,利于大学生创业。要不断的加大对于税收减免政策的支持力度,扩大减免的税种,制定出具有激励性、可操作性和连续性的政策,并确保能够坚决贯彻执行下去。同时,要给予大学生提供融资平台,提供创业贷款等多种融资渠道,不断提高大学生创业融资能力,促进大学生创业。

4、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各种各样的设施。我国各地政府要不断的创建大学生创业园区,不断的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一个创业基地,同时还为其提供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解决了他们的经营场所和各种创业设备的问题。通过创业基地来为其提供创业的市场,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的促进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成功。

四、结束语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创业 解决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自1999年我国实施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发展向了大众教育。规模庞大的扩招带来的结果是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全国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108万增加到2010年的657万,增长了6倍。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两会期间的记者会上特别强调,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仍将处于一个就业人数的高峰期,年均700万左右。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大幅度的扩招不能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在 70%左右,这一数据明显偏低,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不能实现完全就业是一种发展的必然。

(一)毕业生总人数每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据我国教育部、人事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是我国普通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当年的毕业生人数就达到了 212万,2006年毕业生人数有413万人,而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9%。2010年我国有630万大学生毕业校园,走向社会。就是在2011年7月,已有670万大学生毕业,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已经突破680万人,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

(二)所学与所需错位,求职者与企业供求无法成正比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日益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呼唤着各行各业的人才进入到市场中进行竞争,加上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程的推行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今天的高校大学生不再是“象牙塔”的王子和公主,他们在社会中的定位开始由“天之娇子”变为“普通劳动者”。如今,“选择职业的恐慌”已经成了大学毕业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另外,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实践中,由于学生缺乏长期有效的职业能力提升锻炼和就业指导,致使学生求职就业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始终比较明显地存在着对接错位的问题,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方向开始存在着裂痕,大学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异日益明显。

(三)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能力有限,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都在1000万个,增长能力有限,其中大部分要确保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在2007年首次超过新增就业岗位半数。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不断增加与我国每年一定的新增就业岗位的增速不相适应,将进一步增加了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近一段时期以来,随着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如就业政策的改变、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劳动力市场差异的明显、市场竞争的加剧等,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出现以后更使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二、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利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才能、技术及各种综合技能,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筹备和经营各类企业或成为个体劳动者,这是一条于己于国都有利的就业道路。大学生自主创业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不断推出对大学生就业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但是有资料显示,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率一直很低,大量有产业价值的技术创新成果被闲置,每年大约有3万多项创新技术成果通过国家和省部级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但转化为产业的不到20%,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仅为5%左右。

由中华职业教育社等单位主办的“2010全球创新型经济高层论坛”上,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教授指出,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不足2%,而欧美的这个比率达到20%~30%,同时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偏低,约为1%。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创业教育不够完善,大学生创业素质普遍偏低,创业知识储备不足,在校期间没有经过适当的锻炼,创业能力薄弱,学生多数缺少实践经验,也不了解基本的政策法规。一些大学生在还没有做好创业的准备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创业,势必遭受很多挫折,而首次创业失败的大学生,多数就此停止了创业行为。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兴趣与热情高

由于受到媒体对创业传奇人物和创业神话的渲染与过分炒作,整个社会舆论对于大学生创业寄予很大的希望,对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兴趣比较浓厚、热情比较高。

(二)自主创业人数少,属凤毛麟角

来源于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到2007年大学毕业生创业人数分别为102人、146人、153人。而这三年的毕业生人数为 15.4万人、17.5万人和18.9万人,由此可见,登记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从表面上看每年都在不断增长,但与当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相比,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凤毛麟角,不到当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也与教育部有关部门近几年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调查数据相符合。

(三) 大学生创业大赛及创业活动低迷

篇10

关键词:就业创业教育 农科大学生 就业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意义尤为突出,是解决农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应及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作为检验教育成败的关键,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教育环节。

一、农科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面临的挑战。首先,农业是艰苦行业,基础产业,目前尚属科技含量较低的弱质产业,对高级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显得不足。其次,对农业人才的引进和使用重视不足,一些地方处于形成之中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网破人散”,农业人才的载体遭到瓦解。第三,在新旧的交替中,由于农业的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低,制约了农科大学毕业生新的人才载体的形成。第四,农业院校中农村同学较多,与社会的联系相对较窄。另外,从农业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本身来讲,也存在着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知识结构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需要的不适应和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等问题,特别是竞争意识和竞争勇气不足的问题。

2.机遇。目前农科大学生就业困难,并不意味着社会对农业高级人才的需要已经满足,市场已经饱和,农业人才已经过剩。无论是从我国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或实现农业生产的客观需要来看,农业高级人才还远远未能满足这种需要。从我国实现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处于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再从当前农业生产的实现需要来分析。现在,农民科学种田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渴望得到农业科学技术的服务,不仅展示了学农的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实实在在形成了新的农业人才载体,特别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服从体系的逐步建立给农科大学毕业生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农业社会化服从体系和农业化经营模式,将是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符合国情的现实途径,同时也将为农科大学生提供巨大的就业机会,成为农业人才新的载体。总之,随着农业社会化服从体系的完善,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农业人才的需求量还会大大增加,农科大学生必将大有用武之地。

二、做好农科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从根本上讲,要解决农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有赖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宏观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改善,有赖于“两个根本转变”的逐步实现,有赖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但是,就目前来讲,高校应该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的现象主要源于大学生择业观念陈旧。很多大学生一心向往大城市,向往政府机关,向往事业单位,向往外企,甚至部分大学生宁愿放弃所学专业在大城市打零工,也不愿意到基层、到农村去工作。高校共青团应利用组织优势,通过开展报告会、座谈会、主题班团会、就业创业指导课、辩论赛、论坛、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树立投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和目标,从重薪金报酬、重物质条件的观念转变为重工作业绩、重发展机会、重事业前途的观念,引进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2.加强就业指导。加强毕业生择业指导,这是《高等教育法》赋予高校的一条重要义务。对毕业生应采取分层次、分类别、全方位就业指导,明确定位,全面落实毕业生的去向。当前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特别要强化三个方面的意识:一是市场竞争,二是为基层服务的意识,三是在自主择业的基础上的自主创业意识。同时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观、价值观的教育,使毕业生树立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

3.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农业院校应该按照社会需要,做好结构调整,使“产品”适销对路。在专业结构上,应该按照农村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培养所需人才。在层次结构上,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缩小专科生比重,积极鼓励本科生报研究生。同时还应做好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加强实践环节等,从各个环节加强对大学生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的培养。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靠学校,高校应该加大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积极开拓各种途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层次。

4.帮助大学生解决求职心理问题。目前,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盲目自信的心理。有些同学认为自己择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如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等,因而盲目自信,择业胃口吊得很高,到头来往往会由于对自己估计过高,对自己的不足和困难估计不足而在择业中受挫。第二,自卑畏怯的心理。有些同学面对激烈的竞争,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卑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的勇气,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第三,急功近利的心理。有些同学在择业时过分看重地位,过分看重实惠,一心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去沿海发达地区,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但往往事与愿违不能就业。第四,患得患失的心理。有些同学在择业过程中当断不断、患得患失,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也是导致许多毕业生陷入择业误区的一种心理障碍。第五,依赖心理。有些同学在求职择业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不是主动选择,积极竞争,而是坐等学校给自己落实单位。这种心态也是与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客观地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勇于面对激烈的竞争,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

5.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就业市场。应建立具有农科特点的就业市场,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人才和单位选择上目的性更强,签约率更高。还要注重无形市场的建立,包括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各院校可以将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和资料输入网络,供用人单位选择,同样用人单位也可以将单位的情况、对人才的需求、条件输入网络,在网上实现双向选择。目前暂不具备条件的学校,也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合作,要摸清本校各专业在当地乃至全国的可能接纳单位,建立用人单位档案,加强与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和输送等方面的长久联系。

6.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而且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更要为大学生创业做好服务。要通过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帮助获奖的大学生向社会推荐优秀作品和申请专利,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机会和奠定基础;通过组织实施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为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水平和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提高创业平台和机会;组织优秀的青年企业家对有意向、有条件的毕业生进行创业指导和辅导;同时积极探索通过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多层次、多渠道设立专门的风险投资基金的办法,为大学毕业生创办企业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翁细金,夏春雨.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