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良土壤质地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改良土壤质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改良土壤质地

篇1

关键词:耕地质量;土壤质地;灌溉设计保证率;有机质;土壤改良剂

中图分类号 S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048-04

Project Measures on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Improvement about Dry Land Reform Paddy Field

Yue Xiaosong

(Jiangxi Provincial Bureau of Coal Geology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am,Nanchang 330001,China)

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dry land actual situation,and taking steps as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soil improvement project,agricultural and chemical measures,soil properti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hich affected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was changed ,farm irrigation was guaranteed and drainage was good,soil texture,soil profile form and soil pH was suitable for rice growth,in the same time,soil organic content was raised. accordingly,cultivated land quality of dry land reform paddy field was improved.

Key words:Cultivated land quality;Soil texture;Dependability of irrigation designing;Organic matter;Soil amendment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整治的总体目标由原来单一追求耕地数量向数量、质量、生态并重转变。十二五期间,全国土地整治的工作目标中明确指出,经整治后的基本农田提高1个等级[1]。近年来,为落实中央关于“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江西省开始着手实施“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项目。如何提高改造后水田的质量,真正达到“占优补优”,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耕地质量的好坏主要通过农用地分等体现,可以用等别的提高程度说明耕地质量提升的情况[2]。在江西省耕地质量等级因素指标体系中,水田分等评价因素包括土壤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土壤因素涉及土壤质地、剖面构型、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环境因素包括排水条件和灌溉保证率。本文主要根据晚稻分等因素确定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的工程措施。

1 灌溉与排水工程

充足的水源是实现旱地改水田的先决条件,良好的灌溉与排水工程是保持水土稳定和提高水田地力的重要措施。根据项目区所处的工程类型区、所属工程模式和作物类型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和排涝排渍标准。

1.1 灌溉工程 尽量以地表水作为水源,若地表水缺乏但地下水丰富,可利用地下水,新建机井工程抽水灌溉。旱地一般以天然降雨为水源,灌溉缺乏保障。旱地改水田先寻找水源,再进行水量平衡分析,确保水源充足或水源的可供水量大于水稻的需水量。以水库、河流为水源的农田,当水源水位不能满足渠道自流灌溉时,需新建提灌站进行提水灌溉,或在河道中布置节制闸以雍高水位。

1.2 排水工程 在对排水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前,首先确定项目的承泄区,承泄区不仅要有足够的容积或泄水能力,还要符合自流排水要求的水位条件。平原区地面坡度平缓,旱地改水田存在的主要问题: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排水不畅,易引发涝灾渍害。丘陵区地形起伏,排水条件较好。根据排涝和排渍标准,计算相应的流量。前者用以确定排水沟的断面尺寸,后者作为满足控制地下水位要求的地下水排水流量,以此确定排水沟的沟底高程和排渍水位[3]。为提高灌水均匀度,同时便于田块积水尽快排出,在平原区修筑条田或格田并进行田块平整。平整后,格田内相对高差不得超过±3cm。丘陵区因地制宜地修筑梯田,加大田块梯田化率[4],沿等高线修成田面水平、埂坎均匀的台阶式田块,平整后的田面基本水平或向内微斜,可拦蓄降雨,防止水土流失。

2 土壤改良措施

2.1 结构改造 结构改造也就是土壤质地及剖面构型的改变。由表1可知,最适合水稻生长的土壤质地为壤土。旱地的土壤质地有壤土、粘土和砂土。对于耕作层土质为粘土时,为防止田块板结,应采取掺砂改造。对于耕作层土质为砂土时,掺入粘土,降低砂土的松散深度和通气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土壤剖面构型为通体砂时,可考虑外运粘土,将其构型改造为砂/粘/砂;对于通体粘的构型,可外运壤土或砂土,将其结构改造为壤/粘/粘或砂/粘/粘。也可结合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将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剥离[5],作为旱地改水田的表土。

2.2 地力保持和提升措施 土壤有机质是存在于土壤中的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会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质。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决定耕地的内在质量[6]。地力保持措施为表土保护,地力提升措施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机肥。

2.2.1 表土保护 表土保护包括表土剥离和表土回填。表土层位于土壤剖面的上层,厚度一般在20~40cm。表土层与其他土层相比肥力较高,因为其具有较强的生物累积作用,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高,包含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比如氮、磷、钾、钙、锰、铁、铜等[7]。因此,表土层的保护作用非常重要。为了确保表层土壤的肥力,在进行田块平整前,采取机械或人工措施,将表土进行剥离。待田块平整后,再进行表土回填。平原区表土保护采用的方法有条带复垦表土外移剥离法、条带表土外移剥离法和分层平移表土剥离法[8]。丘陵区梯田表土保护采用表土逐台下移法、表土逐行置换法和表土中间堆置法[9]。

2.2.2 测土配方施肥 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肥规律,确定肥料配方,推广施用专用配方肥[10]。农业化肥过量、少量或盲目施用都达不到对土壤增肥增效的目的,甚至会降低作物的产量。根据不同土壤类型、耕作制度有规律地对土壤样本进行长期、周期性的监测和田间试验,掌握水稻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进行土壤养分测试,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状况;总结田间试验和土壤养分数据、根据土壤、气候等相似性和差异性,提出作物的施肥配方;通过试验对配方反复进行校正和改进,最终确定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施肥配方。

2.2.3 增施有机肥 增施有机肥,可以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提高田间持水能力和土壤抗蚀性能。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饼肥、绿肥和河湖泥是良好的有机肥。其中,绿肥是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绿色植物体作肥料,如紫云英、红花草等。绿肥还田有干耕湿沤和水耕水沤两种形式。采用干耕晒垡、湿沤,既减少了还原产物对水稻的毒害,避免引起水稻生理病害,又能增加土壤中的氧气,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养分释放早,能适时适量供给水稻所需养分。此外,农作物的秸秆是重要的肥料品种之一,秸秆含有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钙、硫等元素。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增产措施。据测定,秸秆还田3年后,土壤肥力提高,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翻耕还田比翻耕不还田分别增加2.0%~8.3%、2.9%~4.7%、0.1%~3.1%、10.7%~23.5%,以速效钾增加的幅度最高[11]。秸秆还田的形式有多种:(1)粉碎翻压还田。把秸秆通过机械粉碎,耕地时直接翻压在土壤里。(2)覆盖还田。将秸秆直接铺在土壤表面。(3)堆沤还田。将秸秆用粉碎机粉碎或用铡刀切碎,洒水使其湿透,然后混入适量的或已腐熟的有机肥,拌均匀后堆成堆,上面用泥浆或塑料布盖严密封即可,15d即可直接施入田中。(4)过腹还田。利用秸秆作为饲料喂牛、马、羊等牲畜,经牲畜吸收后,以粪尿施入土壤还田。秸秆还田因其释放养分较慢,一般作基肥用,还田的数量要适中,同时在还田时应适量增施氮肥,避免微生物与作物争氮。

3 农业和化学措施

3.1 耕作措施 丘陵区主要采用等高耕作、深耕、深松、留茬播种等耕作方法[12]。等高耕作的耕作方向应基本沿等高线,有利于保水保土。江西省属于多雨地区,耕作方向应与等高线呈1%~2%的比降,适应排水,并防止冲刷。坡面从上到下,每隔一定的距离,还应沿等高线修筑若干道土埂,在土埂上撒播草籽,减轻水土流失。深耕、深松、留茬播种的目的是增加土壤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耕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入渗能力为原则,一般为25~30cm。平原区可以采用免耕技术、深松技术来解决由于耕作方法不当造成的土壤板结和退化问题,尤其是粘质土底层的通气性和渗水性很差,更需要深耕深松,增加土壤孔隙度。

3.2 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推行合理的耕作制度,实行用养结合。土壤若长期种植一种作物,会造成养分单一。水田要积极推广和扩大油-稻-稻或肥-稻-豆的种植面积,并种植绿肥,把用地和养地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保持和提高有机质含量,还可以改善有机质的品质,活化已经老化的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

3.3 化学措施 土壤改良剂是用于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使其更适宜于植物生长,它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13]。袁颖红等通过试验土壤改良对红壤土壤水分进行研究,表明改良剂是培肥土壤的重要措施,能有效减少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并提高作物产量[14]。王志玉等发现土壤改良剂(MDM)能提高水稻出苗率、平均株高和平均单株分蘖数[15]。通过施用天然土壤改良剂(如腐殖酸类、纤维素类、沼渣等)和人工土壤改良剂(如聚乙烯醇、聚丙烯腈等)来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和固定表土,保护土壤耕层,防止水土流失。土壤酸化后会引起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作物根系生长的条件变差,影响作物品质和产量[16]。江西省旱作土壤中红壤所占比例较大,呈酸性或强酸性,pH值平均为5.1[17]。而最适合水稻生长的土壤pH值为6~7.5,旱地改水田后可利用石灰或土壤调理剂对红壤进行改良。施用石灰可以降低土壤酸度,补充Ca、Mg营养,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和养分循环能力,从而改善根系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18]。采用石灰改良措施,应根据土壤pH值监测结果,合理确定石灰的种类、用量、施用时期。采用土壤调理剂时,应根据土壤检查理化指标施用。

4 实例分析

江西省某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区地貌为低丘,最大最小高程差约15m,地形坡度小于6°。项目区原有耕地种植的旱作物为花生,花生靠天然降雨灌溉,有2条排水沟进行排涝。项目区旱地改水田后以种植双季稻为主,项目区属于鄱阳湖平原岗地类型区、岗地低丘工程模式[19],灌溉设计保证率取85%,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3d暴雨,雨后3d排至作物耐淹水深。项目区外一水库除了灌溉其他水田外,富余的水量可以满足项目区双季稻灌溉需求,可作为该项目的水源,并以项目区外原有坑塘作为排水承泄区。因田面高程高于水库水位,故新建提灌站提水灌溉,同时布置沟渠以利于灌排。沿等高线修筑水平梯田,并对梯田进行平整,同时,采用表土逐台下移法进行表土保护以便地力保持,表土保护厚度20cm。

项目区土壤为红壤土类,其剖面呈块状结构,紧实至坚实,质地重壤至粘土,红棕色或浅黄色。理化性状:有机质1%,全氮0.05%左右,磷、钾严重缺乏,pH值为5,呈酸性。土壤剖面构型为重壤/粘土/均质红土。若从土壤剖面构型上提高耕地自然质量分,需将底层的均质红土更换为壤土,这将耗费较大的人力财力,经济上不可行,故不改变土壤剖面构型,在耕作时进行等高耕作和深耕。根据最近几年江西农业大学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表明,高产水稻所需氮(N)、磷(P2O5)、钾(K2O)的比例以1∶0.5∶(0.8~1.2)为佳[20]。该项目拟每1hm2施用氮磷钾肥量分别为180kg、90kg、180kg,将秸秆粉碎翻压还田、过腹还田作为基肥,或在晚稻收割后,种植油菜或绿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针对土壤的酸性,可施用1 500kg/hm2的生石灰进行改良。经过连续3年的培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将得以提高,pH值逐步达到适合水稻生长的范围。旱地改水田前后各影响因素的自然质量分见表2。由表2可知,采取工程措施后,该项目旱地改水田影响因素的自然质量分均得以提高,耕地质量得以提升。

5 结论

该研究采取了灌溉与排水工程、土壤改良、农业和化学等一系列措施,其中,灌溉排水工程解决了原旱地水源不足及涝渍问题;土壤改良中将土壤质地和土壤剖面构型进行结构改造,测土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机肥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采用一些耕作措施增加土壤入渗和保水保土能力,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以提高土壤的肥力;采用生石灰或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进行改良,这些工程措施使水稻的自然质量等分分值得以提高。因影响水田质量的土壤因素和环境因素得以改变,故旱地改水田的耕地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海洋.“十二五”时期中国土地整治工作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3):4-9.

[2]郧文聚.土地整治规划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3]郭元裕.农田水利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4]魏洪斌.基于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5.

[5]朱成立,侯淑楠,忻海飞.江苏省宜农未利用地开垦土壤改良模式研究[J].灌溉与排水学报,2010,29(2):50-53.

[6]蒋千顺,罗新民,杨地雄,等.邵阳县耕地质量现状及改良措施[J].湖南农业科学,2010(1):57-59.

[7]魏祥,韩霁昌,张扬,等.土地整治项目区的土壤改良办法――以白水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1):53-55,73.

[8]DB22/T2278-2015,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技术规范[S].

[9]TD/T 1012-2016,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S].

[10]陈红金,黄承沐,张耿苗,等.诸暨市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状况及技术措施[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0):1649-1651.

[11]钟洁.肥东县耕地质量提升主要措施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07):85-86,98.

[12]GB/T 16453.1-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S].

[13]袁颖红,黄静,周际海,等.改良剂对旱地红壤水分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6,30(1):171-177.

[14]窦玉清,许立峰,王树声,等.土壤结构改良剂研究现状及在烟草上的应用展望[J].中国烟草科学,1999(3):33-36.

[15]王志玉,刘作新.土壤改良剂MDM 对草甸碱土和水稻生长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2):33-34.

[16]孟远夺.我国农田土壤酸化状况与治理措施探讨[J].中国农技推广,2014,30(6):38-39.

[17]刘勋,贺湘逸.江西红壤科研进展与成就[J].江西农业学报,1991,3(1):66-75.

[18]蔡东,肖文芳,李国怀.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9):206-213.

篇2

关键词:土壤肥料学 教学改革 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152-01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乃万物生存的根本”,这说明了土壤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则说明了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将二者结合起来,就是种植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土壤肥料学》。

土壤肥料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学习这门学科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地质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知识。而我们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是我们的学生来源中,专科生是文理兼收的,他们的这些知识掌握得不够;本科生虽然是理科生,有一定的生物、物理、化学基础,但缺乏地质学知识。二是四川民族学院是地方民族高校,学校培养学生的宗旨是“扎根甘孜藏区,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而我们选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针对性不是很强。甘孜藏区是高寒地区,土壤类别、性质有别于其他地方,施肥方法、肥料的种类也与别的地方不同。基于以上原因,2010年,四川民族学院批准立项“土壤肥料学课程内容构建与实践教学初探”。立项以来,项目组成员多次探讨,在课程内容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改进、实践技能培训、学生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本文就改革的具体情况做一介绍。

1 调整知识结构

《土壤肥料学》是由《土壤学》与《植物营养》两门课程柔和而成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土壤肥力为中心,研究土壤及土壤肥力的发生、发展和变异规律以及提高土壤肥力的新的技术措施。通过学习,学生能认土、评土;能合理地用土;能用前沿的方法改土;明确土壤、植物、肥料之间的关系;掌握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的施用原则与技术;弄清施肥与生态、食品安全的关系。课程内容很多,理论性、实践性、区域性也很强,区域性土壤这部分内容还得补充,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只能调整知识结构。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内容包括土壤的基本组成、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的肥力因素、我国土壤资源状况、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化学肥料、有机肥料。结合教材的内容,我们将知识结构做了适当调整:第一章讲土壤的形成,包括形成土壤的岩石、矿物、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土壤的形成过程,为后面土类的学习打基础,补充讲相关的地质学知识。第二章讲土壤的固相组成,包括土壤的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第三章讲土壤的性质,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的化学性质;第四章讲土壤肥力四大因素,即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热量、土壤养分,土壤养分涉及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等;第五章讲区域土壤,包括四川主要土壤类型、甘孜州主要土壤类型、低产田土的改良技术,介绍目前前沿的改良技术;第六章讲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第七章讲植物的氮、磷、钾营养以及氮肥、磷肥、钾肥,着重讲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技术;第八章讲有机肥,重点介绍有机肥的积制方法,介绍前沿的生物肥料种类及施用方法等。针对目前甘孜州缺乏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人员,增加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内容,从在州内工作的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说明改革是成功的,这些人目前是所在单位这方面工作的骨干力量。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调整,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知识:即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它是由哪些组成的,具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四川乃至甘孜有哪些土壤,它们的肥力水平咋样,如何改良低产土壤,生产上常用的化肥有哪些,怎样才能做到合理施用化肥,怎样积制有机肥,如何施用生物肥。这样一环扣一环,学生容易掌握。

2 优化教学内容

我们采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教学内容广泛,针对性不强。结合我们的学生来源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作适当调整。

2.1 对教学内容作适当删减

就土壤肥料学这门课程来说,土壤的形成、土壤的三相组成、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原理、微量元素肥料和有机肥的施用原则等基本知识是必须要学的,对学生容易懂的内容,如化学肥料的种类、性质可作适当删减。植物的缺素症状由于植物生理学讲了,这里也可以省略。

2.2 补充新知识

由于现在普遍存在着教材滞后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要补充新知识以更新教学内容。如讲解土壤有机质时,除了讲解有机质在培肥地力的作用外,还要介绍有机质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的重要作用,有机质在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的治理中的作用,让学生知道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生态和环境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讲土壤的化学性质时,补充化学性质的环境意义,如在重金属、有机污染的治理中的意义。讲土壤养分时增加土壤碳素内容,介绍土壤有机碳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讲化学肥料时增加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对环境的影响。讲有机肥时着重介绍高寒地区秸秆还田的新方法。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可以学到本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的知识。

3 改进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以培养能力为主,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已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具体方法有:

3.1 利用多媒体教学

土壤肥料学课程内容中的成土岩石、矿物、植物缺素症状等需要大量的图片资料,传统教学用的是标本,时间长了不是特别清晰,用多媒体,就可以利用大量图片进行教学,这样形象直观,学生的印象深刻。

3.2 结合生产实例进行教学

每个班第一次上土壤肥料学这门课的 时候,老师都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统计,如对于文理兼收的班级,统计文科生有多少,理科生有多少,喜欢化学的有多少,喜欢生物的有多少,家在农村的有多少,对家乡种植业了解多少等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出问题,就家乡的实际情况做解答。如讲成土岩石、矿物这节内容,叫同学回答家乡有啥岩石、矿物。讲土壤质地时,让学生讲讲家乡的土壤质地类型,并说说哪种质地的土壤产量高些。讲土壤物理性质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说哪种土壤耕作容易一些。讲土壤类型时,让学生讲讲家乡主要是哪种的土壤,低产的原因有哪些。讲化学肥料时,让学生调查家乡的化肥施用情况。讲有机肥时,让学生调查家乡有机肥的积制与施用情况等。这些实例都是学生亲眼所见、或亲耳所听、或亲身经历的,学生的感性认识很深,再通过教师的讲解,这样就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期结束时,利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家乡的土壤情况进行调查,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取回土样,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分析,目的是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3 采用启发式教学

土壤肥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学校的绿化有的好有的不好,上课时就引导学生要多观察,找出原因,通过课程的学习和查阅资料,找到解决的方法。针对学生今后的就业情况,适时地提醒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并检查验收,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4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现在的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渠道很多,思维活跃,如果采取教师说学生做的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一方面采取实验室长期对学生开放的办法,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实践中得以印证。另一方面不管是专科还是本科学生,都让他们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来,同时开展以“我为家乡解决一个农业生产问题”为主题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回校后进行汇报演讲。为此我系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得到学校的好评。

5 调整考核方式

考核是学校和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常用的一种方法,它能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也是学校和教师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考核结果可以作为学校和教师评估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计划的依据。传统的考核是以闭卷的理论考试为主,这种考试方式的弊端是,一部分学生死记硬背最后也能获得高分,这部分学生往往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分低能。为此,我们对考核方式进行了调整。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理论知识的考核,采取闭卷的方式,主要考察学生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成绩占50%,因为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会直接影响应用能力的提高。第二部分是实验成绩的考核,由实验教师根据学生上实验课的具体情况和实验报告进行打分,每一次实验打一次分,成绩占30%。第三部分是平时成绩的考察,包括上课缺勤情况、课堂提问情况、课堂笔记的记录情况、课后资料的收集情况,对平时成绩适时打分,成绩占20%。通过调整考核方式,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由于要做笔记,学生的思想也集中了,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

土壤肥料学是种植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门课程学的好与否会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3

一、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含有多种营养元素,除含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外,还含有许多作物所需的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能为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需要,特别是微量营养元素的提供,可以减少或替代部分化肥。有机肥还含有机质和腐殖质,具有改良土壤结构的重要作用,能够协调土壤的水肥气热关系,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供肥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可采用堆沤方式积造有机肥,通常以人畜粪尿、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做原料,也可选用商品有机肥。

二、做好秸秆还田

作物秸秆可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一定的大、中、微量元素,做好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可采用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快速腐熟还田、牲畜过腹还田等技术,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使秸秆“取之于田,用之于田”。

三、实行配方施肥

配方施肥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实行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配合施用,不断优化施肥配比,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就补充多少,实现精准施肥和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

四、推广缓控释肥料

缓控释肥是利用包硫、包膜、添加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等方式,将复合肥料或单质肥料加工而成的长效肥料,可有效控制化肥释放速度,并按照作物养分吸收规律,基本同步地释放养分,减少施肥数量和次数。缓控释肥在施入土壤以后逐渐分解,逐u被作物吸收利用,比普通复合肥料或单质肥料肥效期延长,使肥料养分能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个生长阶段的不同需要,可减少化肥的挥发、淋失和固定所造成的损失。

五、推广化肥机械深施

机械化深施化肥是利用农业机械在耕翻、播种和作物生长过程中将化肥施于土壤深层。不同作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不一样,通常将肥料施于土壤8~10厘米深的根系密集层,可增加养分吸收,减少地表流失和养分挥发。

六、推广水肥一体化

利用滴灌、喷灌等先进灌溉设备,通过压力管道系统和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肥料溶液以较小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的土壤中,形成水肥一体入地。此方法可以按照作物生长需求,把水分和养分定时、定量地直接供给作物,能够精确地控制灌水量和施肥量,显著提高水肥利用率。

七、改进施肥方式

土壤质地不同,采用的施肥方法也不一样。一般黏质、壤质土壤,应采用以基肥为主、基肥追肥相结合的方法;砂质土壤要采用“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以利于作物吸收。施肥后及时浇水,以水调肥,促进养分吸收。水分的供应与作物营养的吸收有着密切关系,水分充足养分吸收多而快,土壤干旱养分吸收少而慢。因此,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长势,适量适时灌溉可促进肥料的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八、把握最佳施肥时间

作物追肥要掌握好两个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即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

营养临界期虽然需要的养分绝对数量不多,但一旦缺少会对作物生长发育造成明显不良影响,且无法弥补。一般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出现在生长前期,如需磷的临界期,玉米在出苗后7天左右,棉花在出苗后10~20天,冬小麦在3叶期;而作物氮素的临界期,通常出现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如冬小麦在分蘖和幼穗分化期,棉花在现蕾初期,玉米在幼穗分化期。

营养最大效率期,是养分发挥其最大增产效能的时期,期间作物对养分的需要量和吸收量都是最多的。最大效率期多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如小麦出现在拔节期,玉米在大喇叭口期,棉花在花铃期。

篇4

关键词:砂土;马铃薯种植;硝酸盐;淋洗;策略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

地下水是饮用水的主要来源。在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这两方面源头的驱使下,这种由农业种植导致地下水硝酸盐浓度上升的担心由此产生,而且已经引导人们去呼吁一种新的农业管理模式的实施。对于在砂土种植马铃薯,阻止地下水污染和提高经济产量的重要因素是提高氮肥的最大使用效率。必须提出减少硝酸盐淋洗的策略并且执行适当的对抗措施。例如,如果淋洗主要是因为土壤持水量和养分含量过低,那么这些策略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提高土壤有机质(SOM)含量上,这样可以促进土壤水和养分的保持并且达到高效供应。不过,种植者应该注意不要在的较短时间内施入大量有机质,因为这样可能会加大由有机质矿化造成的淋洗。有报告指出,提高碳素隔离、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降低硝酸盐淋洗的方法,碳隔离这种模式应该列入到现有的养分管理方案中,因为这对改善环境有重要影响。有试验证明将玉米作物剩余秸秆移出田间会导致更高程度的硝酸盐淋洗,这表明保留适量的作物残茬、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应用于降低硝酸盐淋洗的策略中。

1硝酸盐淋洗的原因

11土壤条件导致硝酸盐淋洗进入地下水

硝酸盐淋洗需要的两个主要过程:大量硝酸盐进入土壤后,大量的降雨或灌溉水会把植物根际的氮素从冲洗走。如果降水量或地表积水超过土壤持水量(WHC)或者与其持平,在生长季即将结束时会有残留的大量硝酸盐在土壤表层,因此硝酸盐淋洗进入地下水的时间就会大部分集中在秋天和冬天(土壤水分蒸发蒸腾量较低的时间段)。此外,在秋天或者融雪以后,硝酸盐淋洗也发生在有机质和作物残茬的矿化过程中,尤其是在融雪速度很快的早春时期。

有试验显示硝酸盐淋洗的可能性在农作物活跃生长期比较低。然而,在秋天和春天,作物活跃生长期的前后一段时间内,硝酸盐淋洗的趋势较高。在冬天,作物停止生长的这段时间,种植者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方法治理硝酸盐的淋洗。因此,在秋天和春天这些开始淋洗之前的季节,这些管理策略应该把重点放在减少土壤硝酸盐数量上。

目前,对于栽培学家、养分管理学家、土壤学家和环境学家来说,在降低硝酸盐淋洗的策略中存在挑战,因此他们必须熟悉并且进一步改进养分、水分和作物管理计划,在这计划中要考虑到氮肥施用的方法和时间、施用量、氮肥的来源情况、土壤水分和土壤特性、土壤水分蒸发蒸腾、具体地点的播种和耕作方法。最佳管理就是在不降低马铃薯产量的情况下减少氮肥施入和灌溉量,这样可以降低硝酸盐污染地下水这种风险的可能性,从而改善水质、减少一种重要温室气体的排放,即一氧化二氮的排放。有时,实行这些最佳管理模式更能增加马铃薯产量、提高块茎品质,同时也能减少硝酸盐淋洗。

12氮肥管理

氮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将流失到自然环境中的那一部分氮降至最低,尽可能提高马铃薯产量、优化块茎品质。氮肥施用应该以作物最基本的养分需求为基础。不过,施用时期、施入方法和施用氮肥的种类同等重要。

由氮肥施用产生的过多的氮素是导致氮淋洗一个主要原因。由于增加了氮肥用量导致硝酸盐淋洗的急剧增加。因此,在砂土上,适当的氮肥施用量是管理人员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种植者要考虑很多影响因素,包括土壤质地、将要种植作物种类、前茬作物、预计收获时期、预期产量、作物残茬、土壤改良历史、历史降雨量以及灌溉情况,为具体地块确定适宜的氮肥施用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作物获得氮肥量的减少,在砂土上获得氮肥的量更少。因此,砂土以及使用特殊灌溉系统的地块需要分次施用氮肥以此增加氮肥利用率、减少硝酸盐淋洗。如果可能,在砂土上种植不寻常的品种,这种品种对氮的需求量较小、也不需要通过大量的氮肥施用获得,这对于降低硝酸盐淋洗的可能性来说是一个好的策略。例如,在砂土上一个历时三年的研究表明,某一品种的马铃薯需氮量比另一品种的马铃薯需氮量少20%。在需氮量不明确的情况下,使用推荐的氮肥施用量会增加沙土中硝酸盐的淋洗。前茬作物的残留有助于沙土中硝态氮在淋洗物中的聚集。豆科作物残留、后茬作物和土壤改良应该综合考虑,而且马铃薯肥料的需求应该根据它们进行适当的调节。砂土上种植马铃薯需要增加灌溉频率、分次施用氮肥,在某一个季节,因降雨引发的淋洗出现的早。种植过程中,氮肥施用量的最小化在硝酸盐淋洗上的作用是更受关注的。在密歇根州,灌溉砂土的研究表明,较低的氮施用量与目前正在应用的施用量相比,前者得到了一个更可观的马铃薯块茎产量,并且降低了硝酸盐淋洗的可能性。

2建议及解决策略

21避免过量施用的氮肥

在恰当的时间和地方施用氮肥,施氮量和植物需氮量的协调以增加氮素的利用效率和减少硝酸盐的淋失,在培土时条施,培土后,施肥根据测试的叶柄硝酸盐含量而定(用便携式电子NO3-计量器测量)。

22灌溉管理

篇5

    关键词: 市街植物;品种选择;种间配置;建议;重庆

    重庆作为山地城市,有着特殊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和夏季极端高温的特征,每逢入夏,城市街道绿化便面临不同程度的旱情考验。作为展示城市景观面貌和环境质量的城市街区,相应的植物品种选择、种间配置及养护管理工作必须结合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状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以便最大程度地缓解灾情,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彰显地方特色。

    1市街绿化的受灾情况

    2006年入夏,重庆遭遇了罕见的连晴高温,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让全市人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地表接近70℃的高温使得城市街道绿化遭受极大损害,各类小乔木、花灌木、地被草坪诸如珊瑚、桃花、樱花、山茶、杜鹃、八角金盘、六月雪等都出现大面积灼伤、枯萎甚至死亡,部分抗旱表现力较强的大乔木如黄花槐、红叶李等也未能幸免。据相关部门统计,重庆市主城区死亡乔木7.6万株、灌木569万株、地被植物约42万平方米,损失上千万。

    2灾情原因分析

    2.1客观因素

    2.1.1高温干旱致使土壤板结严重。重庆市街园林绿地土壤普遍贫瘠干燥,石多土少,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质量贫乏不堪。2006年罕见的连晴高温天气导致土壤板结极为严重,营养元素失衡,引发地表钙化,空气不流通,水分难以渗入土壤,使得浇灌的水分流失加快,导致植物因缺乏水分而枯萎死亡。

    2.1.2植物蒸腾加剧且根系难以吸水。多数植物的根分布在地下40~80cm深范围内,具吸水功能的根系,则分布在20cm深左右的土层内。在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下,大部分绿地地表至土壤下40cm极度缺水,同时,蒸腾作用的不断加剧促使植物耗水量大为增加,而重庆作为山地城市,其地下水位相对较低,植物根系则更难以吸收到地下水。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植物根系逐渐木栓化,根尖丧失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功能,致使植物普遍呈现出枝叶焦黄,生长势直线下降,衰老加速,最后枯萎死亡。

    2.2人为因素

    2.2.1植物选种不合理。应用于重庆市街园林绿化的植物种类较多,不乏各类高大乔木、观花灌木及地被藤本植物,其原产地、生态特性以及抗旱能力也大为不同。而在当前的市街绿化工作中,缺乏对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及重庆独特地理环境与气候状况的充分考虑,盲目引进异地耐旱性弱的异地树种,忽略乡土树种的推广应用和适度搭配,使得市街绿化整体上呈现出良莠不齐等生态劣势与景观劣势,以致在这场罕见旱灾中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和损失。

    2.2.2前期施工回填土肥力不足。由于重庆市市街绿地土壤中砾石含量高,大量的碎石、瓦块、水泥、石灰等建筑垃圾及废弃污染物严重,土壤出现盐碱化趋势,且透气透水性极差。因此,前期施工回填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部分施工单位为求减轻成本,摒弃外运客土、培土、施用土壤结构剂等措施对土壤进行改良,以致土层肥力不足,间接影响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使得植株长期处于营养饥渴状态,正常生长受到相应的抑制。部分植物在高温中的抗旱性未能得到全面发挥,呈现表现力不佳等状态。

    2.2.3日常养护管理不当。日常的市街绿化管理工作也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一环。由于当前园林绿化职工的管护水平有限,加之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不强,缺乏责任心、进取心,对市街植物疏于管理,缺乏适度的松土、施肥、浇水及修枝,致使树冠不整齐,树形不优美,重叠枝、萌蘖枝、内向枝、徒长枝、病虫枝过多,生长不茂盛,因而在旱灾中呈现出抗旱性不强及生命力普遍减弱等不良状况。

    3对策及建议

    3.1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

    城市街道的立地条件远比其他园林绿地的条件要恶劣,各种植物不同的习性,对各个生态因子的要求不一致。 因此,适地适树、因地制宜是成功选择植物的关键。要做到“适地适树”,就要“识地识树”,而针对山城岩石多、土壤瘠薄、干旱、高温、雾重、污染严重的特殊地理生态环境,可以乡土树种结合抗旱树种为主。乔木选择以黄葛树、七叶树、重阳木、香樟、无患子、天竺桂等乡土树种为主,结合抗旱性较好的小叶榕、高山榕、法国梧桐、广玉兰、银杏等引进树种;亚乔木可选择桂花、黄花槐、木槿、木芙蓉、羊蹄甲、紫薇、珊瑚等耐旱品种;灌木可选择山茶、大叶黄杨、女贞、海桐、丝兰、十大功劳、毛叶丁香等在高温中表现较好的品种;地被则可以麦冬、书带草、鸢尾、葱兰等品种为主。

    3.2科学合理地配置植物

    市街绿化的植物配置也应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充分考虑山城的立地条件和植物的种间关系,为保证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抗旱表现力,建议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草相结合,形成层次丰富、结构合理、种间关系协调稳定、能自我良性循环的人工植物群落,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为今后的市街绿化奠定良好的抗旱基础。

    3.3重视施工回填土质量

    树木的生态习性虽与农作物有异,但对土壤要求也很高。城市街绿地往往都不是熟地良土,因此更需要进行较彻底地深翻,翻深在40~50cm,以便疏松土壤,增加蓄水保湿的能力。在移栽、栽植树木等土建施工时,尤其应着重注意回填土的质量,并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由于树木生长所需的土层营养状况与土壤质地结构相差很大,因此在覆土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土壤疏松度与肥力状况,并在回填土中适度地加入油饼肥、有机肥等辅料或掺客土,以改善土壤营养状况与化学性质,力求植物能扎根成活,进行正常生长发育,快速形成景观。

    3.4引进先进灌溉设施

    伴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绿地面积的日益增加,园林用水量也逐年提高。目前,重庆市街园林绿化大多以自来水为水源,且利用率很低,这使城市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缺,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园林绿地灌溉也大多以人工水管式灌溉为主,而喷灌、滴灌乃至地下滴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应用甚少。据调查,浇灌时水分流失多达20%~30%,而铺设滴灌水管可以通过减少蒸发而保存水分,并使水达到需水的根部,其节水率可达60%以上,且浇灌不如喷灌、滴灌有效,还可能损伤植被。当然,也应充分考虑重庆本地的地域、植物等因素后再进行推广,不能盲目跟风,一味模仿而增加绿化成本。

    3.5栽后管理及时到位

    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栽后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必不可少的工序。在市街绿化管护工作中,对各类植物要及时进行移植、补植、疏伐、修剪,查缺补漏。就重庆市而言,春植苗木因雨水太多,栽后主要考虑排水,夏秋植苗木则因气温较高、气候干燥应以灌水为主。若长期干旱,除要经常穴灌外,还要进行叶面喷水,另外还需缠草绳、搭荫棚,待苗木成活后再进行整形、修剪、中耕除草、治虫、施肥等工作。

    在日常的养护管理中,应提倡深耕改土,施肥要达一定深度,诱导根系向下生长,防止根系“上翻”,以提高树木的适应性。同时,在高温天气下,还应及时采取拉遮阳网、疏枝等防护措施,并对土壤和植物进行消毒和输营养液等管护工作,尽力避免高温天气给绿化植物造成损失。

    4结语

    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今天,街道绿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弥补重庆本土市街绿化的不足与缺陷是当前市街绿化工作的一大关键,也是重庆打造生态型园林城市所值得深思的当务之急。

    5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尔夫球场;坪床土壤;质量测试;分析

中图分类号:G 849.3;S 68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00(2013)05-0131-04

收稿日期:2013-09-03; 修回日期:2013-09-27

基金项目:奥林高尔夫教育与研究基金(AL2013011)资助

作者简介:许赛(1990-),山东省东营人。

E-mail:

坪床土壤作为球场草坪的载体,既是草坪草生长的基础,同时又是运动的保障[1]。坪床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草坪草的生长状况,好的土壤能为草坪生长提供良好的物理、化学条件,有助于形成致密、优良的草坪;坪床土壤质量存在问题,就容易出现土壤紧实、土壤板结或缺少营养元素等问题,不但造成坪床的透水性差、表面积水,还会造成草坪根系生长环境恶化,使草坪生长受到严重威胁[2-4]。球场管理者及时科学地掌握球场坪床土壤质量,并对土壤质量指标的科学内涵、与草坪草及打球质量的关系、如何付诸于草坪养护管理措施之中等因素有所掌握,对建成一个高品质高尔夫球场非常重要。目前有关高尔夫球场坪床土壤测试及评价体系建立方面研究及成熟模式较少[5]。这就体现出建立科学的坪床土壤测试及反馈机制的重要性。同时,土壤测试之后,测试信息的准确反馈也是后期养护管理的保障。

1 国内高尔夫球场坪床土壤质量测试发展状况

我国目前有600多家球场,许多球场在建造并使用了若干年后,草坪的美观性和使用质量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球场的使用,会对打球者在草坪上的行走、运动等带来不便,严重时可造成草坪的大面积死亡,影响球场的正常运营。尽管我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势头迅猛,但地域辽阔,地区间气候、土壤条件差异很大[6,7],加之我国球场建设的历史仅有20年,经验不足,在球场设计、建造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8]。从主观意识上看,国内的高尔夫球场中,面对草坪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多数的管理者首先会选择凭借经验进行相应的管理,如打孔、喷药、施肥等,但是由于凭借经验进行管理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容易造成药物、肥料的浪费,在花费了大量金钱的同时,还容易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污染球场内的水体,严重的时候还会危及地下水,不利于球场的生态安全。即便球场的管理者想对球场坪床土壤质量进行检测,往往也是球场出现了一些问题,凭经验难以处理的时候才选择土壤检测,这种模式并非科学的长效机制。

国内对高尔夫球场建造前期的土壤质量检测较为重视,以确保球场建造质量,而对于运营中的球场坪床质量检测重视不够。土壤质量检测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球场方面与测试机构的联系较少,许多球场在做相应的土壤测试时,不知道与哪些机构进行联系,或根本没有土壤质量测试及掌握的意识。同时,国内许多科研机构虽具备土壤测试条件,然而测试人员对于高尔夫球场及坪床土壤并不了解,难以给出土壤质量指标的反馈信息。在测试指标方面,许多球场的管理人员对于一些土壤指标科学内涵不清楚,不知道需要做什么测试,而测试机构,由于对高尔夫球场坪床土壤性质理解不深,在测试中忽视了球场的特点。在土壤测试的程序上,从球场取土、密封、运送,到后期检测及信息反馈方面,缺少规范的流程,如针对球场取样的方式,取样工具,如何密封,是否需要在取土之后立即测土壤的鲜重,以及如何填写土壤的取样表,以便测试之后的结果反馈能够具体而实用。这些方面都没有一个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可供参考的依据,加之国内的球场管理者并无系统的专业背景,对于经验的依赖性过高,忽略了对于草坪科学管理的学习,存在取样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如在测定土壤含水量时,需要及时测量土壤重量,有些管理者忽略了相关的问题,就会对后面实验室测定环节造成影响。须知影响草坪草生长状况的不止是土壤化学方面,土壤物理性状同样会对草坪草的生长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取样的科学性是后期工程的保证。而国内许多球场在这一方面恰恰缺少关注,取样缺乏科学性、准确性。另一方面,在测试结果的评价和信息反馈方面,国内许多大学及科研单位,过多倾向于研究,与相关产业的关联程度不高,一些实验室由于对高尔夫球场的了解不够多,忽略了高尔夫球场作为运动场地的一些特殊性,这使实验室测出结果之后,对球场出具分析报告,会不自觉的与农田土壤的一些标准进行比较,这样给出的分析报告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仍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肥料的浪费,或是缺少了一些草坪草需要的元素,降低了测试土壤施肥的指导意义。

2 美国高尔夫球场坪床土壤质量测试发展状况

美国高尔夫球场的研究开展较早,在高尔夫球场土壤方面的研究也做的比较成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美国高尔夫球协会(USGA)于1960年提出了高尔夫球场果岭建造的推荐标准(USGA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先后于1973年,1982年和1993年进行了修正和补充[9]。同时,由于美国的高尔夫球场很多,高尔夫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支柱产业,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如高尔夫球场坪床土壤测试等一些模式已经趋于成熟。多数的球场管理者,有一种科学管理的意识,在制订球场年度养护计划,或者是面对球场出现的问题时,更愿意去凭借测试结果,凭借数据进行管理。在球场与测试机构的联系方面比较密切,土壤测试机构也很多,据了解,在美国有许多具有高尔夫球场坪床土壤测试能力的机构,主要分为以学校为主的机构和政府设立的测试机构,几乎每个州都存在这些机构,球场的管理者进行土壤测试的时候,会较容易的找到这些测试部门。土壤测试单上会详细的给出测试指标,并由球场管理者进行选择,是需要进行较为常见的土壤指标的测试,还是进行更详细的检测。在高尔夫球场土壤测试程序方面,如弗吉尼亚州的一份材料,比较详细的介绍,包括取样时需要的工具、取样的方法、包装邮寄方式以及对各项指标的解读,在寄送土壤样品时,还特别提出要求,每份土壤需要携带土壤样品信息表,表格上需要对送检土壤进行描述,包括土壤上种植的草种类型、土壤用途(发球台、果岭、球道)以及上次做土壤检测的时间等一系列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检测机构对土壤检测结果进行更好的分析,并结合实际给出相应的土壤整改建议,这有助于球场管理者更科学准确的对球场进行管理。

3 高尔夫球场坪床土壤测试的指标及意义

在高尔夫球场坪床土壤质量测试中,常见的测试指标包括:①物理指标――土壤颗粒组成、饱和导水率、土壤孔隙度、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持水性等,土壤物理指标主要表达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土壤质地、通气状况、排水速率、水气平衡、紧实程度等,通过对这些物理指标的测试,了解土壤结构方面的状况。②化学指标――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CEC)、pH、有机质、氮、磷、钾、钙、镁、硫及一些微量元素。在化学指标中,对土壤pH、电导率、CEC和养分含量的评价对评价土壤质量的化学方面是必要的[10],因为他们是反映土壤提供养分和缓冲化学改良的能力的测定指标[11],也是评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pH可以影响很多土壤生物学性质和化学性质间的关系,适宜的pH可以提高生物活性,草坪草种喜酸性和微酸性环境,一般理想范围是pH 5.5~7.0[12,13]。土壤氮素在草坪中十分重要,高尔夫球场由于高强度修剪,极易造成氮素流失,需要经常补充,在测试中,主要以碱解氮或速效氮的数值为参考,以指导施肥。在草坪生长中,缺磷容易导致植株矮小,根系不发达,因此,对磷的补充要及时,但由于磷元素过多会造成周边水体的富营养化,要根据测试结果,控制好施入量,测试中,速效磷的含量能更准确的表现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的磷元素的含量状况。钾元素可以提高草坪植物的抗旱、抗寒、抗病、耐高温、抗盐等一些性状。在运动强度较大的高尔夫球场草坪上,及时施钾可以减少不良环境对草坪草的胁迫。钾元素易被植物吸收,在测试中,全钾含量就能表现土壤钾含量的状况。至于土壤中的钙镁硫元素,一般情况下,草坪植物不易缺钙,因为草坪草多数为禾本科植物,对钙的需求量小,且植物根系发达,吸钙能力强。在高尔夫球场中,由于坪床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且灌溉强度大,存在淋洗,加上高强度施氮和碎草移走,容易造成硫的流失。土壤钙镁硫元素可以结合植物营养特征诊断,以及土壤测试结果,同时结合土壤pH的调节,进行有计划的施用,在施用过程中,注意保持肥料的活性,尽量减少元素在土壤中的固定。关于微量元素,不同植株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差异很大,在施用前,应进行土壤检测及植物全株营养检测,在确定缺损时,才能进行施用。使用微肥时必须十分慎重,严格掌握施用量,且应有高度的针对性。在施用微肥时,通过叶面喷施微肥的效果会好,因此,这种方式用量少、经济,能使养分快速被吸收,效率高,且能通过浓度控制减少植物中毒,减少土壤的固定,还能减少污染。高尔夫球场作为一种特殊的运动场地,其土壤质量状况与农田土壤有着较大的区别,土壤测试及指标标准有其特殊性[14]。在土壤测试时,就应该注意,以确保土壤测试结果的科学、准确。在测试结束进行信息反馈时,要结合不同草坪草的一些特性,以及球场土壤条件,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

4 对高尔夫球场坪床土壤测试的思考

通过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借鉴,可以认识到,在国内建立标准、规范的土壤、草坪检测实验室,将对我国高尔夫球场和其他运动场以及整个草坪业的顺利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开展这方面的服务将会缩小我国球场与世界一流球场管理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提高中国在世界高尔夫发展中的地位[8]。国内的高尔夫球场如果想做到科学、可持续的养护管理,那么做好高尔夫球场坪床土壤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4.1 提高科学管理意识

在球场的日常养护管理中,融入更多的科学管理的元素,提高科学管理的意识较为关键。面对问题,管理者不局限于自己的经验,而是通过对土壤的检测,用数据来说明情况,制定土壤养护的计划,会有效地避免照搬经验导致的一些问题。如许多土壤物理性状的检测设备,价格并不高,操作也较方便,借助这些工具,可以很好地了解土壤性状,并进行及时改良。在制定球场的年度养护计划时,对土壤指标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检测,有助于球场养护更科学、更有效、更节约。

4.2 建立起球场与检测方的良好关系

国内多家学校具备高尔夫球场坪床土壤质量检测的能力,或具有检测部分指标的能力,双方应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在球场的养护过程中,管理者应该加强与学校、科研单位的交流,及时对土壤进行检测,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通过建立合作关系,还可以给学校提供实习的条件,通过互动,达到良性的发展,球场方面可以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学校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锻炼,通过土壤检测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产、学、研相结合。

4.3 规范测试的指标及流程

测土施肥的管理在高尔夫球场推广中,制定规范的指标及流程才能保证测土施肥的科学性,相应的指导规范,应该涵盖测试期间的具体细节,包括取样的时间,取样的深度,取样的方式,以及取样时推荐的工具。在取样之后的保存、运输环节,要指导球场管理者将所取的土样装入合适的容器中进行运输,如铝盒、自封袋等。如果有些项目需要进行土壤鲜重的测定,则需要球场管理者在取样之后对土壤样品的重量进行测定。球场管理者在对球场土壤进行取样之后,应标注好取样时间,以及取样地点,所种的草坪草品种以及土壤用途(果岭、球道或发球台),方便检测方在测完土壤样品之后,结合实际对球场土壤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出具相应的测试报告,给出科学的管理建议。在高尔夫球场坪床土壤质量检测发展中,应分为应急性的土壤检测,即球场管理者面对球场突发状况,向检测单位提出的检测要求;以及周期性的检测,即管理者在每个季度,或年度,对高尔夫球场土壤的各项指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针对不同指标的情况,制定季度或年度的养护计划。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模式,逐渐建立自己的管理模式,可以使国内高尔夫球场的发展走上更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颜景芝.土壤肥料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26-39;40-57;67-71.

[2] 姜军平,李敏,王荔军.高尔夫球场土壤理化性状测试与诊断[J].草地学报,2002(1):1-4.

[3] Beard B.Turfgrass science and culture [M].Prentice Hall,Inc,1973.

[4] Turgeon A J.Turfgrass management [M].Prentice Hall,Inc.,1996.

[5] 孙吉雄.草坪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6] 柴琦,王彦荣 ,孙建华.坪用草地早熟禾28个品种扩展性的比较研究[J].草业学报,2002,11(4):81-87.

[7] 蒋建生,任继周,蒋文兰.草地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特性[J].草业学报,2002,11(2):1-6.

[8] 边秀举,崔建宇.高尔夫球场果岭建造基质与草坪测试项目综述[J].草业学报,2004():113-118.

[9] 崔建字,边秀举.打造精品果岭[J].高尔夫,2002(5):132-135.

[10] Arshad M A,Coen G M.Characterization of soil quality: physical and chemical criteria[J].Am J Altern Agric,1992(7):25-31.

[11] Cambell C A,Biederbeck V O,Zenter R P,et al.Effect of Crop rotation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on soil organic matter,microbial biomass and respiration in a thin Black Chernozem[J].Can J Soil Sci,1991,71:363-376.

[12] Robert D,Emmons.Turfgrass science and management[M].New York:Tim O'Leary,1995,86-98.

[13] Turgeon A J.Turfgrass management[M].USA:Charles Stewart,1999:127-152.

[14] 韩烈保.高尔夫球场草坪[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78-79.

Analysis of soil quality test methods for

turf bed of golf course

XU Sai,SONG Gui-long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 China)

篇7

关键词:提高;大樟树;移植;成活率;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S339.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樟树别名香樟、樟木、芳樟、小叶樟,常绿大乔木,是我国珍贵的乡土用材阔叶树种,属国家Ⅱ级保护的珍贵树木。该树种幼耐荫,壮年后需强光;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高,较耐水湿,抗腐防虫,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香樟根系再生能力强,萌芽能力强,树冠浓密,树形美观,具有较高的科学、生态和文化价值,是用材林、工业原料林、四旁绿化和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

一、大树移植的基本原理

1、 近似生境原理

适地适树,乡土树种,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把树木栽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使树木生态习性和园林栽植地生境条件相适应,达到树和地的统一,使其生长健壮。乡土树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形成地方特色景观,有丰富的资源,不会造成生物入侵,且成本低,能丰富园林景观。

2、树势水分平衡原理

水分平衡,冠根比平衡。乔木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须保持平衡。移植大树时,如果对根系造成伤害,就必须根据其根系分布的情况,对地上部分进行修剪,使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基本保持平衡。由于供给根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地上部分,对枝叶修剪过多不但会影响树木的景观效果,也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若地上部分枝叶过多,则植物蒸腾量就远远大于地下根部吸收量,造成大树脱水死亡。因此,保持树势的平衡在园林工程大树移栽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提高大樟树移植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1 、大树移植的前期工作

大树移植的前期工作除了移植地的准备工作外,对于大树生长地的情况、大树的选择、起挖技术及机械情况、运输情况等都要做好周密的安排。

(1)选苗

香樟苗木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苗木的好坏与种植后的成活率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选择苗木时首先必须选择的是苗木生产基地。苗木生产基地的气候条件及生长环境要与移植地的气候条件和生长环境尽可能相似,在气候因子生境条件上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再则选派有一定经验的、责任性强的园林技术人员前往苗木产地选苗,在选择苗木时必须做好以下2 点:①严格按苗木设计规格和要求选择,做到苗木树干挺直,树冠圆整根系发达,生长势好,无检疫性病虫害,如时间允许最好先进行部分切根等预处理措施。②在苗木上做好朝向标记,以便移植时按原生长方向种植。

(2)起挖

挖掘必须在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必须选择锋利的挖掘工具,尽量减少根系的创口。在挖掘中遇到粗根,一定要用手锯锯断,涂上防腐剂,千万不可用铁锹铲断。苗木从产地到上海的运输路途较远,必须认真做好泥球的包扎,采用两道腰箍和两道网络的包扎方法,泥球捆扎时必须用木榔头把绳子敲入泥球中,使整个泥球在绳子紧紧的包裹之中,泥球底部留出约1/3 的直径的空隙。苗木起挖后在不破坏树冠的前提下对树冠进行适当的疏剪,便于用绳子“缩冠”而不至于在运输途中被风或异物刮断和挂断。

(3)运输

苗木在运输途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尽量减少树体本身水分的蒸发,避免因失水过度而导致移植成活率的降低。具体做法是不同季节、不同天气采用不同的措施:在春秋两季香樟装车后先在树冠枝叶部分适量喷雾,然后在树冠上加盖遮荫网,减少枝叶水分蒸腾;若在雨天运输,还须在泥球上加盖雨布以防止泥球在运输途中过度吸水造成泥球松散,增加种植难度和苗木成活率的下降。遇到高温天气运输时还必须加强遮荫,最好在树干上盖上草包,以防强光的日灼伤,中途增加几次喷雾。

另外苗木从起挖、运输到现场种植的时间严格控制在24 h 内,途中休息时车辆必须停在荫处,避免苗木曝晒。

2、种植要点

(1)树穴挖掘及种植 挖掘的树穴大小一般为泥球的2倍左右,根据种植地土壤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土地改良,如土壤碱性过强要进行改良,以防止香樟黄化叶病发生。种植香樟大树应掌握大穴浅种的原则,如地势较低应进行堆土筑台种植,防止水涝烂根,并在树穴下放一些碎石等物,泥球周围覆盖较好的表层土壤,以利于引发新根。

(2)树体支撑 种植后应立即对树体进行支撑,可减轻人为及自然的危害,防止倾倒。支撑时需加保护层,防止损伤树皮,一般用木桩或钢管支撑。

3、栽后的管护

新种的香樟,由于根系不发达。移栽后一段时间内树体的生理功能大大降低,常常因管护不良,造成水分代谢失衡,甚至死亡。因此,保护树体水分平衡是移栽香樟大树提高成活率的关键。主要措施如下:

(1)地上部分保湿

包干:首先,用一层塑料薄膜对主干进行包干,再用稻草或草绳对主干进行包裹,进行树体保湿及保温。经包干后一方面可避免阳光直射和热风吹袭,减少树干枝条水分蒸发,另一方面可贮存一定量水分,使枝干经常保湿,同时可调节枝干温度,减少高温及冬季低温的伤害,效果较为理想。

喷水:喷水可以保持树体水分平衡,减少叶面蒸发引起的失水,同时能为香樟树体提供湿润的小气候环境。一般春、夏栽种气候干燥,均需一天进行多次喷水。

遮荫:香樟大树移栽初期或高温干燥季节,必须搭制荫棚进行遮荫,以降低水分蒸发。一般遮荫材料选用80目遮阳网,荫棚上方及四周一般与树冠保持50厘米左右的距离,以保持荫棚的空气流动,并防树冠枝条日光灼害,遮荫为80%左右,让树体接受部分散射光以保护其光合作用。以后,视树木生长情况及季节变化,逐步去掉遮荫网。

(2)地下部分养护

控制水分:

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使树体缺氧致死。新移栽的香樟大树,其根系较少,活力较差,吸水功能较弱,对土壤水分需求量较少。因此,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土壤含水量大,会影响其透气性,不利于根系的呼吸,易造成烂根。因此,移植时要控制水分,第一次要浇透水,以后应根据天气情况、土壤质地适当浇水。同时,要防止喷水过多渗入根系区域。为防止树穴内积水,种植时要留出透气穴。这样做既便于通气,又可在积水时进行排水,确保树根部不涝不旱。

确保土壤通气:

土壤通气性良好,有利于根系萌发。为加快发根,要注意树墩周围的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还应经常检查通气设施,发现有堵塞或积水时要及时清除,以保持良好的通气性能。

使用激素:

移植时根部可用生根粉处理,或用l: 300 的活绿素浇定根水,以后每周浇1 次,连续3 ~ 4 周; 也可在树干韧皮处“挂瓶”补充根部营养,可提高成活率。

保护新芽:

新芽萌发对根系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根系生长。因此,对初期萌发的新芽必须加倍保护,让其抽发枝叶。在树体未成活前,不能修枝整形,同时还要做好喷水遮荫工作,以保证新芽正常生长,促进其光合作用。

(3)整形修剪。为保证树形优美,整齐一致,生长良好,樟树大苗移栽后要进行整形修剪,消除冗枝、病虫枝、疏除生长方向不好的旺枝。根据香樟树形属性,要保证主干的顶端优势较低为宜,对于塑造工艺型的树形,还要采取拉枝、摘心等特殊技术措施。

(4)肥水管理。在移植成活后1 年内的生长季节里,平均每2 个月浇水1次。施肥时,对高3.5 米以下的植株,采取开盘供肥,1 年2~ 3 次,以早春土壤解冻后、春梢旺长期和秋梢旺长期供肥较好;对高3.5 米以上的植株,在1~ 2 年内采取上述方法施肥以后,加以根外追肥较适合。用机动喷雾器,在生长季节每月喷肥1 次即可。

(5)病虫害防治。遵循“及时发现,积极防治,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在生长季节发现病虫害后,要及时组织实施药物防治。冬季树干要涂白或喷石硫合剂,消灭树干虫卵及蛹。

参考文献:

[1] 李永峰.提高北方大树移植成活率的技术措施[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16)

[2] 董平.试论大规格香樟的移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7(03)

[3] 谭保全.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技术措施[J]. 广东园林. 2006(04)

[4] 胡国华,祝火萍.大树移植技术研究[J]. 现代园艺. 2011(05)

[5] 叶青.苗木成活与保证绿化景观效果的技术措施[J]. 现代园艺. 2011(09)

篇8

关键词:无棣县;园林地被植物;种类和应用;对策

abstract: plant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ndscape plant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lant landscape design. this paper selects wudi county of typical sample (city road, residential area, central plaza, park) were sampled by field survey, investigation and filing, a detailed record of wudi county by the types and application of plant; an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scape are applied and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udi county plant landscape.

keywords: wudi county; landscape plants species and application;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s68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关于地被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研究,国外始终处于一种领先的地位。国外的研究者们不仅对某些地被植物进行栽培品种的生理、生态、生物学特性、命名、系统分类和育种基因等资源开发价值方面的研究,并对地被植物的观赏特性(大小、形状、姿态、颜色、质感)和园林用途进行了研究。

无棣县虽然在2011年通过省级园林城市验收,但过去由于认识程度和历史经济水平的原因,人们忽视了地被植物的应用,致使绿地系统层次单一、品种单调、黄土裸露、尘土飞扬,不仅景观失衡,而且也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因此如何把地被植物合理的推广应用于无棣县园林建设中进一步改善无棣县生态环境将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1 地被植物相关概念

地被植物(ground covers)又称地被,是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景观设计的一种应用要素,铺设于空地、树下、林间空隙或坡面上比树木规格小的植物,一般在靠近地面处长出枝,或具有覆盖能力、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高度控制在一米以下,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观叶草坪植物,低矮灌木及藤本植物等。

园林地被植物分为:1、草本地被植物类,其中又以草坪、多年生宿根、球根类草本最受人们欢迎。麦冬、玉簪、书带草、鸢尾、石蒜、酢酱草、白花三叶草、地肤、马蹄金等;观花类有:虞美人、玉簪、鸢尾、石蒜、红花酢酱草、矮牵牛、紫茉莉、半支莲。2、蕨类地被植物类,但目前鉴于无棣县盐碱的自然条件,应用还很少。3、藤本地被植物类,藤本地被植物类,此类植物在实际设计中一般多作垂直绿化用,在实际应用中,其中有不少木质藤本或草质藤本,也常被用来覆盖地表栽植,主要依靠分枝的藤蔓来覆盖地面,形成厚厚的富有弹性的地被层,效果甚佳。如常春藤、五叶地锦、山葡萄等。这些植物中多数具有耐荫的特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4、矮竹地被植物类,在千姿百态的竹类资源中茎秆较低矮,养护管理粗放的矮竹,种类较多,其中有少数品种类型已开始在绿地、假山园、岩石园中作地被植物利用,如箬竹、菲黄竹等。5,矮灌木地被植物类在矮性灌木中,尤其是一些枝叶特别茂密、丛生性强,还有一些呈匍匐状、铺地速度快的植物,都不失为优良的地被材料。如平枝荀子、爬行卫茅、铺地龙柏等。另一些是极耐修剪的构骨等,只要能控制其高度,也可作为地被应用。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所调查的地域范围

本文主要对无棣县城区地被植物景观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的范围选取县城区主要是新城区和老城区及在建古城区为基本点,对无棣县城区的主要街道中具有代表性的路段及与各街道相连的游园和街头绿地的地被种类和应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2.2无棣县自然条件背景

2.2.1地形

无棣县地处华北平原鲁西北黄泛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自西南向东北依次为黄泛平原、滨海平原和渤海湾海岸。

2.2.2气候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春季多风干燥,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长而

寒。年平均气温12.6℃。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7月最多。

2.2.3土壤

全县表层(耕作层)土壤质地与地形、地貌有密切关系。高地多为轻壤土、壤土分布;洼地多为重壤土、粘土分布;坡地多为砂质壤土分布;在沿海多为盐碱地分布。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质地由轻到重明显提高。

2.2.4植被

植被以栽培植物为主,自然植被较少。栽培植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高梁、棉花、蔬菜以及枣树、柳树、杨树、白腊、柽柳等。自然植被主要是杂草和野菜。

2.3调查的方法

对无棣县的地被植物通过资料引证和实际应用调查进行研究和分析。资料来源于《草坪、地被植物、观赏草》、《山东植物志》、《山东花卉志》、《中国树木志》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等。

研究方法:于2013年五月至2013年七月上旬对无棣重要道路、街头绿地、公园等进行了全面勘察,并对典型地段进行取样分析,详细记录了无棣县园林地被植物种类、位置、应用状况,并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对常见地被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在景观中的应用做出了研究和评价。

3.研究的内容

本文调查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无棣县园林地被植物种质资源的选择、应用以及配置模式。

4.地被植物在无棣县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情况

无棣县园林地被植物的应用方式

4.1整形地被、模纹

无棣县的道路分隔带以及两边的绿化带多采用种植模纹地被的模式。选用萌生性强 、枝叶浓 密的灌木类地被植物,经整形修剪后,覆盖地面形成各种几何图案,意在营造简洁明快、热烈的气氛。常见的植物有紫叶小檗、金叶女贞、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等宜于平面造型的小灌木,以及一串红、万寿菊、矮牵牛、细叶美女樱、三色堇、金盏菊等观花地被,形成优美的图案和修剪整齐的模纹花坛,或成丛的点缀在草坪上(或三叶草)。

这种配置也常见于无棣县的公园和一些街头绿地。从植物配置的角度看,街头绿地很少有高大的乔、灌木,大多是低矮的草坪和地被植物。常常会利用草本花卉布置花坛,通过不同花色的搭配,形成一些图案和文字。草花也可进行盆栽,摆放在特制的器设上,构成花柱、花球、花伞等模型,达到立体绿化的效果。常用的植物有金盏菊、雏菊、矮牵牛、三色堇、香雪球、虞美人、美女樱、万寿菊、一串红、彩叶草、月季等供不同季节使用。

4.2空旷地被

在阳光充足的场地上栽培喜光向阳的地被植物。绝大多数的一、二年草花类和大部分宿根、球根植物、矮生灌木类都可作为空旷地地被。如:金盏菊、细叶女樱、三色堇、孔雀草、石竹、郁金香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草花,可利用它们增加色彩变化和季相变化来。可根据选景的需要,适当选用不同观赏特性的植物,用鲜艳的草花与草坪镶嵌组合,形成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地被景观。

4.3林缘、疏林地被

在林缘地带或稀疏树丛下栽培的地被植物,意在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植物群落,要求具有一定的荫蔽性,同时在阳光充足时也能生长良好,覆盖地面能力强,观赏效果佳的灌木及草本植物,如常春藤、扶芳藤、铺地柏、小叶黄杨等。例如在林缘处种植砂地柏,使乔木与草地之间交接自然,起到过渡作用,增加景观深度感。鸢尾、络石、马蹄金、白花三叶草、紫花地丁、蛇莓、红花酢浆草、五叶地锦、小旋花等都是优良的疏林地被。

4.4林下地被

在乔、灌木层基本郁闭的树丛或林下种植的地被植物,要求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在林下增加地被植物,不仅能够保持水土,利于林木生长,同时也能突出自然群落分层结构和植物配置的自然美。无棣地区林下常用的地被植物有麦冬类、玉簪、爬山虎、扶芳藤等。

4.5岩山地被

即假山置石地被,覆盖于山石表面或配置于山石、墙面等缝隙间的地被植物,要求植物喜旱或耐旱、耐瘠薄、植株低矮、生长期缓慢、抗性强的多年生植物;在生长期中能保持低矮而优美的姿态。通常利用的有苔鲜植物、藤类植物、爬山虎、凌霄、垂盆草、半支莲、著草类等地被植物。利用地被植物点缀假山置石,应当考虑植物与山石纹理、色彩的对比统一。若主要表现山石的优美,可稀疏点缀络石、蔓长春花、小叶扶芳藤等枝叶细小的种类,让山石最优美的部分充分显露出来。若表现假山植物茂盛的状况,可选择枝叶茂密的种类,如五叶地锦、紫藤、山葡萄等。

4.6立体绿化地被

无棣立体绿化主要是垂直绿化。垂直绿化指在建筑立面、坡地、堤岸种植地被植物,不仅能保持水土,防止雨水冲刷,而且可以丰富景观。所选用的地被植物,要求根系发达、枝叶严密、观赏性强,如:五叶地锦、爬山虎、迎春、蔓性月季、鸢尾、萱草等。

4.7临水地被植物

在河岸、石涧、溪边、池塘边、驳岸种植的地被植物。耐水湿、观赏性强如连翘、迎春、桧柏、紫叶小檗、蔓生蔷薇、千屈菜等。

4.8 路径地被

在城市道路旁的基础绿带及各类绿地的园路旁栽植的地被植物。如运用耐修剪的乔、灌木进行整形地被造景,能给人整齐、明朗、匀称之感;在连续的道路旁用不同色彩的金叶女贞、紫叶小檗按一定间距进行基础地被栽植,能形成优美的韵律效果;对选用的草花,要求色彩明快、单纯,茎干的高矮一致,花期长,形成良好的色块效果,如万寿菊、孔雀草、一串红、金盏菊、草石竹、细叶美女樱、地被菊等;在园路两旁可选用黄杨、绣线菊等体形大者单植或丛植,成为点,以形成的流线型地被为线,以色彩单纯、低矮者群植或片植成为面,点、线、面结合,使整个绿地环境层次丰富,景观变化多姿。

5.无棣县园林绿地中地被植物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无棣县园林绿化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园林的被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大幅度增加,应用水平上也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2012年春季无棣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打造“蔷薇花都”行动,在镜湖公园、人民广场等绿地中,在新老城区主要路段,都加大了月季、玫瑰、蔷薇等地被植物的应用;绿地边缘成块成片栽植的草本花卉如玉簪、鸢尾、万寿菊、矮牵牛等,花坛内栽植的月季、丰花月季、鸡冠花等,鲜花盛开,花色艳丽,景色迷人。但从整体现状看来,也存在有不足之处。

5.1园林绿地中地被植物种类不丰富

在无棣县公园绿地中,仅常见以下五种地被植物:小龙柏、月季、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和白三叶草 。显然,仅有的五种地被植物难以适应多样的园林绿地的立地条件,更不可能形成丰富的园林绿地地面景观;进一步又影响园林植物群落结构的完整性、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

5.2地面绿化覆盖配植不合理

无棣县在规划绿化布局时盲目追求大尺度、大色块,过分强调栽种大规格树木,重视绿化美化的装饰作用,忽视植物具备的生态效应。应用中很多绿化忽视乔、灌、草、藤和地被植物合理搭配有机种植,忽略了植物景观的多层次的营造,从而导致了园林景观功能单一性。总结得出,造成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城市绿化使用的植物材料品种太过集中,导致绿化景观很难形成个性化。二是植物色彩单一,大多时候都是绿色。第三是植物功能单一。园林植物具有观赏、遮阳、防尘、隔音、净化空气和保持水土等诸多功能,但当前人们往往只重视植物的观赏功能,忽略了其他功能。第四是空间利用率低,如单纯地铺设草坪,街道两侧只栽种行道树等。

5.3绿地中的土质不好养护管理跟不上

大多数地被植物具浅根性的须根系或为宿根植物,要求疏松且水肥特性较好的自然土壤。但无棣除了本身的自然条件,目前的极大部分绿地,由于土建施工和地形改造,使原有土地中熟化的表土层不复存在;而对于绿地土壤未进行有效的改良,在这样瘠薄的土壤上栽植的地被植物,难以快速生长形成覆盖;特别是在夏季,由于土壤持水性差,久旱时地表蒸发强烈,土壤水份供不应求,如人工浇灌不及时,易使大片地被植物由于缺水和地表高温灼烤导致枯萎。

5.4地被植物的市场未形成规模

无棣地区地被植物缺少专业的地被植物生产基地。从网上搜索地被植物市场看来北方地区园林苗木生产行业主体的花农,由于知识水平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原因,一般只了解和重视木本苗木的生产;部分花农附带栽培萱草、鸢尾、红花酢浆草等种类不多的地被植物,未有专业栽培地被植物的专业户,从而形成了地被植物可供种类及数量有限的现状。

6建议

本课题通过对地被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的理论研究,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与景观设计的实例应用加以说明。地被植物的应用不仅仅具有生态效益,以艺术配置原则进行多形式的应用还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我们以后利用地被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探索:

6.1

野生地被的推广及应用

无棣县野生地被资源丰富,亟待开发。我们可以在一些抗逆性强的乡土地被或野花中寻找资源,如野、紫花地丁、车前草、千屈菜、荆条等。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体现地方特色,适应盐碱地,富有野趣,配置适当还能保持长期稳定性。

6.2 地被植物品种应多样化

无棣县过去对地被植物的应用往往停留在一些传统品种上,如连翘、榆叶梅、黄刺玫、绣线菊、红瑞木、黄杨、紫叶小聚、女贞、地被菊、矮牵牛等少数品种,而大量的、优良的地被品种还未应用或仅零星应用到景观设计中,可以预见,今后地被植物将逐步取代单一的草坪种植模式。

6.3 加强合作推进地被植物的应用

地被植物的生产基地、科研院所与无棣园林部门、设计单位和工程公司等相关单位间要保持良好的联系,加强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地被植物的应用,同时加强地被植物相关科研院所和苗木生产基地与景观设计师们的联系,保证优良地被品种的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广泛的应用于景观设计。

6.4 地被植物的应用方式应趋于多样化

调查研究表明地被植物的应用方式多为整形地被,岩山地被的方式很少应用于景观设计,我们应提倡多形式的运用,以期望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景观环境。

6.5 进行地被植物生态配置与美学原则相结合的研究

地被植物与乔木一样起调节气候、净化环境、降低噪音等作用,而它的固土、滞尘作用是乔木所无法代替的。因此,城市景观的设计者应重视对各种高度的乔、灌、草的适当比例,对于如何配比才能发挥它们最佳的生态效益同时取得最佳视觉效果,进行定量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北京林业大学树木系花卉教研组.花卉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2芦建国.花卉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包满珠.花卉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汪劲武.常见野花.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5魏士贤.山东树木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6卓丽环.园林树木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7樊金武 范国强.山东花卉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8李法曾.山东植物精要.科学出版社,2004

9傅新生.观花植物.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0刘建秀等.草坪·地被植物·观赏草.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篇9

关键词:自主创新;服务;农村建设

进入21世纪,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战略选择[1]。国家组织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宏伟蓝图。因此,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实施农业科技创新的大环境,结合国家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地方高校如何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已成为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2]。宁夏大学自 “十五”以来,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把宁夏大学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具有学科特色的较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的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宁夏大学涉农科技创新工程的建设,在科研队伍、科研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逐步形成了适宜自主发展的、学科特色明显的研究优势。面对“十一五”,学校提出了外延和内涵发展相结合、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发展思路,在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为自治区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围绕自治区产业发展,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自2002年宁夏大学实现第二轮实质性合校以来,已初步建立起以学位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大学科技孵化园等梯次配置合理的创新体系和成果转化基地。目前,宁夏大学涉农学院有农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涉农重点学科有草业科学、水利水电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物栽培与耕作、临床兽医学等。涉农博士学位点有草业科学和农田水利工程。涉农科技创新平台有包括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在内的创新平台7个。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宁夏大学共有涉农专业教授50多人,副教授100多人,其中具博士学位17人,硕士学位49人。“十一五”期间,学校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工作,在研究方向上根据自治区产业发展需要,围绕制约自治区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承担了大量国家及地方的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宁夏大学共承担区级以上科技项目1316项,其中涉农项目552项,占项目总数的42%;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9项,其中涉农成果22项,占成果总数的76%。仅2010年,宁夏大学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3项为涉农科技成果,占比达75%。

(一)围绕自治区产业发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随着国家和自治区科学技术大会的相继召开,农业产业发展已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的关键内容。自治区把枸杞产业,草畜产业、马铃薯产业、道地中药材产业等作为自治区“十一五”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宁夏大学紧紧围绕这一产业链,先后开展了枸杞抗盐性和道地性、枸杞节能烘干装置、节水灌溉、种草养畜、马铃薯储藏保鲜、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业生态等方面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和自治区科技发展项目30多项,取得了系列性成果。如提高草原生产力的“三高一快”技术,在宁夏及周边地区推广,累计新增产值约5亿多元;宁夏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态型草业技术体系建设及产业化开发项目,在盐池县四墩子、固原头营、彭堡乡、彭阳县任湾、交岔乡等6个乡镇推广实施,引进国内外牧草品种300多个,建立引种试验基地5hm2,试验示范基地500hm2,生态型牧草种子繁育试验示范基地4hm2,退化天然草地恢复与重建试验示范草地35hm2。同时在提高滩羊繁殖性能技术,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疫病预防与治疗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另外,在牛羊复合饲料研究方面,研究开发出了以农作物秸秆和工农业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牛羊复合型生化秸秆成型饲料产品10多个,并在宁夏、甘肃、内蒙、陕西等地进行饲喂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动物疫病防治方面,研制开发出了预防幼畜腹泻的“双价基因工程苗”,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与宁夏博奥生物工程公司合资,筹建了博奥药业公司。由我校主持完成的“8613”农业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重大专项—马铃薯产业开发技术研究项目,在马铃薯分子育种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已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淀粉品质改良嵌合基因结构6个。通过这些项目的研究,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自主研发能力,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了力量。

(二)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努力服务新农村建设

自2002年宁夏大学实施第二轮合校以来,经过三年多的调整和资源整合,涉农专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为我区农业服务的综合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显现。在农作物育种方面,我校是自治区优质稻麦玉米科技示范园区的主要技术依托单位,承担了自治区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攻关研究。已选育出以宁粳7号为代表的水稻新品种10个,基本实现了宁夏水稻品种的第三次更新换代。采用分子育种方法将外源DNA导入小麦,选育出抗旱抗盐和抗条锈病的春小麦新品种(系)4个,结合引黄灌区春小麦均衡增产综合栽培技术措施,进行大面积推广示范,累计净增农业产值7亿多元。作为银川掌政乡无公害蔬菜科技示范园区的技术依托单位,我校多名专家长期参与科技服务工作,主持或参加完成了无公害蔬菜综合栽培技术、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不同类型日光温室性能评价、温室蔬菜节水增产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研究课题,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5项。在节水灌溉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围绕制约宁夏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进行了节水灌溉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项;开发研制的旱作高效节水补灌系列设备(装置),已在宁南山区和相邻省区广泛推广应用,成效十分显著,得到国家水利部行业认证;提出的精准灌溉原理和宁夏精细地面灌溉技术的基本模式等,为推动宁夏及周边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十一五”期间,宁夏大学主持的各类科研项目总经费达16300多万元,其中涉农项目的研究经费约11400万元,占总研究经费的70%多。仅2010年,宁夏大学获得区级以上科研项目372项,其中涉农项目182项,占项目总数的49%;研究经费3600多万元,其中涉农项目经费1400多万元,占比为39%。由此可见,随着自治区“十一五”科技计划体系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特别是国家和自治区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农业科技发展将成为宁夏大学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创新型宁夏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高等学校的涉农专业要想实现科技创新,就必须要积极探究适合自身发展的农业科技研发之路[3]。近几年来,宁夏大学先后与盐池县、彭阳县、青铜峡市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3年我校就与盐池县共建了“宁夏沙漠化防治生态教育与科技开发基地”,规划建设了“盐池沙生灌木园”;通过“彭阳县白岔生态经济模式”、“农牧交错区盐池四墩子发展草地农业系统研究和推广”等项目的实施,使彭阳县白岔基本实现了水不出沟、土不下坡、山、水、田、林、路各行其道的生态目的;也使盐池县四墩子率先成为宁夏南部山区脱贫致富的典型。主持完成的“干旱典型特贫回族聚居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跟踪调查与研究”及宁夏“十一五”特色优势产业重点项目规划研究项目,不仅为政府决策和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力地拉动了地方产业发展,也使该类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得以进一步显现。

二、依托学科优势,全面服务新农村建设

国家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标[4]。按照这一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总体目标是创新农作物高产、优质、抗旱、抗逆育种技术和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蔬菜等高效育种技术平台。结合自治区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王正伟主席指出: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快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继续实施“8613”农业科技工程,着力提升枸杞、清真牛羊肉、奶产业、马铃薯四大主导产业和淡水鱼、蔬菜、牧草及秸秆饲料、玉米、优质稻麦、酿酒葡萄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加强节能、节水技术推广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把宁夏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生态保护省域示范区。对此,宁夏大学制定了“加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实施方案”,力图使学校科技工作全面融入到自治区农业发展的大格局当中;同时积极整合学校各方面资源,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加强产学研结合;以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项目依托,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和科技资源优势,加强成果示范、推广力度,培训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自治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技术支撑作用

目前宁夏大学已经建立的涉农科技创新平台有: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干旱地区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大学葡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大学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大学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等。依托这些涉农科技创新平台,宁夏大学可作为动物疫病防治、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干旱区域生态农业与生态建设、天然道地中药材及其药物的研发与开发技术、酿酒葡萄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畜禽秸秆饲料的开发技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相关政策等方面的技术依托。围绕自治区 “农业十大行动”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规划》,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积极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开展重大农业科技攻关

由国家实施的“西北生态与现代农业省域示范区”[5],在一年多的前期论证及规划建设过程中,宁夏大学农学院、生态中心等八个研究机构先后参与了多个项目的工作。如由我校主持完成的“绿洲灌溉农田生态系统与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现代农业科技保障与管理机制创新体系建设规划”、“草地生态及现代畜牧业安全生产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等,得到同行专家的肯定。在吴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峡口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银川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等项目论证和建设过程中,有我校十余名专家积极参与,并以学校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分别在设施栽培技术、养殖技术、生物农药的研制技术、枸杞、马铃薯、酿酒葡萄、稻麦、设施蔬菜、节水农业技术等方面承担了任务,为园区的建设与技术服务做了大量的工作。另外,结合“581工程”和农业部开展的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行动计划,我校可利用多学科优势,承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山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和水资源持续利用、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酿酒葡萄、枸杞、硒甜瓜、红枣、设施蔬菜等的配方施肥技术示范与推广等方面的攻关研究工作。

(三)结合自治区“农业十大行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宁夏枸杞道地性生态环境条件与产量、品质关系,历来是制约宁夏枸杞道地性和影响其品质的瓶颈因素。针对宁夏不同生态区土壤、气候类型,研究土壤质地、盐分、养分等因素与枸杞产量、品质的关系,宁夏大学可以在揭示宁夏枸杞道地性原因、枸杞有效成分化学图谱构建、宁夏枸杞的质量检测和指标评价体系建立、不同枸杞品种适生态区域适宜性、枸杞种植区域布局、扩大种植和质量检测和评价体系建立及原产地保护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在酿酒葡萄抗逆性综合栽培技术与推广方面,由于贺兰山东麓土质瘠薄、夏季干旱而冬季严寒等逆境条件是制约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2005年成立的“宁夏大学葡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开展优质葡萄脱毒嫁接苗的繁育技术、节水限根栽培技术、优质抗寒葡萄新品种引进、葡萄合理整形方式和水肥调控等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工作,这对于形成贺兰山东麓葡萄抗逆综合栽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葡萄产量、扩大葡萄种植面积、使贺兰山东麓100余万亩鹅卵石荒滩废地早日变成为优质的酿酒葡萄生产基地,实现葡萄种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共同丰收起到积极作用。在草畜产业一体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方面,宁夏大学按照自治区产业发展需要,可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研究开发、传染病快速诊断技术研究、舍饲牛羊复合饲料及其添加剂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宁夏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型草业技术体系建设及产业化开发、牧草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和天然草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

(四)依托基地建设,全面服务新农村建设

“十二五”期间,宁夏大学将依托现有的多个教学和实习基地,按照自治区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发展总体思路,继续将优质稻麦玉米新品种选育工作纳入自治区新品种选育规划工作之中,借助宁夏大学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抗旱节水、抗盐碱作物生物技术育种方面的良好基础和优势,采用分子育种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将抗旱抗盐远源基因导入小麦水稻主栽品种中,利用现承担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研究项目“中国西北小麦农艺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改良”和国家“973”项目“作物抗盐、抗低温冷害的分子机理研究”为积淀,为抗旱、优质农作物品种的培育继续作出努力。以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西甜瓜水肥管理实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为契机,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气候、土壤条件与压砂西甜瓜地,研究和推广新型节水补灌技术和设备、压砂地液体肥料配方及其合理施肥技术,集成各项技术并进行大面积推广;研究提出压砂地可持续发展的土壤培肥技术。在银北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措施研究与示范推广方面,通过引进、研究、集成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措施,包括盐碱地改良剂的引进与研发、合理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抗盐植物品种筛选、耕作栽培措施等,在前进农场、暖泉农场等继续进行千亩盐碱地改良示范,重点研究本土化的配套改良技术,为银北大面积盐碱地改良、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另外,按照《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发挥我校多学科技术优势,集成创新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配套措施。开展节水型农作制度和农业结构调整研究、精准灌溉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因地制宜地推广喷灌、滴灌、畦灌、覆膜保水、管灌、膜上灌、渠沟田全防渗灌水等节水技术,构建以节水工程为基础、节水技术为支撑、农艺措施相配套的综合节水体系。同时,针对我区缺少适应冬季干旱寒冷的林草新品种的实际,引进国内外优质耐干旱盐碱寒冷速生林草新品种,采用组培、转基因等技术加快选育出耐干旱盐碱寒冷速生林草新品种。采用嫁接、组培、转基因等技术加快已嫁接成功耐干旱寒冷北海道黄杨的繁殖速度,增加我区冬季园林绿化树种。结合自治区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加强新型农民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6],编写实用教材和技术手册,在学校或基层单位举办新型农民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班,在提高农民素质的同时,使宁夏大学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实现“十二五” 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穆养民.高校切入新农村建设路径探析[J]. 技术创新管理, 2006.(4).

[2]孔斌.地方高校农业创新管理体制与创新机制思考[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版),2005.(2).

[3]陈玉雪、何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何在[J]. 甘肃农业, 2006.(6) .

[4]杜运科.关于西部农业产业化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农业通报, 200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