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管理概述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用风险管理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用风险管理概述

篇1

【关键词】信用风险 度量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是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也是导致银行破产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目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需要承担的信用风险较大,如若不做好信用风险管理,容易给银行的正常经营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基于信用风险度量,合理优化信用风险管理,切实有效的控制信用风险,降低商业银行不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才能使商业银行逐渐向国际化迈进。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做好信用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概述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象不能或不愿按时、足额偿还其所欠债务,给授信方带来的潜在损失。这里指的授信方可以是贷款银行也可以是以信用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公司。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演变,信用风险类型不断增多,也就加剧了商业银行风险程度,如若控制不当,很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致命性的影响。因此,加强信用风险控制就成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处理的工作内容之一。那么,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如何形成的呢?答案有以下几点。

其一,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为了避免市场经济存在盲目性和滞后性,适当的颁布一些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予以调整、规划、引导。而这一行为将直接影响相关产业的经济状况和发展前景,商业银行也因此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使信用风险加剧。

其二,商业银行自身管理水平的影响。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按什么期限、提供多少贷款等。而这些不确定因素还会随着银行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大。如若商业银行没有做好自身管理工作,很容易加大银行风险,不利于银行良好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

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其一,宏观经济因素不确定会加剧信用风险。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下,市场经济将会出现波动,而这些波动将直接作用在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上,促使商业银行遭受信用风险的影响。其二,战略转型中的新变化会使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加。在战略转型中,信用活动的全方位推出,使得银行客户结构在发生变化,相应的信用风险也将复杂化。银行依旧采用现有的管理手段来加以处理,难以有效控制信用风险,这会使银行信用风险增加。另外,在战略转型中,很多银行还没有突破创新经营模式,依旧利用传统经营模式来应对变化着的客户结构,必然会使商业银行经营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这些均可能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加。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其实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是通过对信用风险的识别和度量,控制和管理、分散和转移,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经营安全。而信用风险度量则是商业银行应用一定的技术对可能引起贷款风险的因素进行定量计算,目的在于说明借款人预期违约概率和损失幅度。信用风险度量,是对银行单笔贷款信用风险、对银行信贷组合信用风险、银行经济资本、经风险调整的资产收益率进行度量,将这些度量结果交给信用风险管理负责人,由其依据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来科学、合理、有效的规划信用风险的定价管理、组合优化管理、资本管理、分散和转移管理,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为银行良好发展创造条件。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分析与选择

(一)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分析

(1)信用评分模型。信用评分模型是一种传统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用于个人客户分析,主要基于此模型对客户的收入、资产、年龄、职业等变量进行分析,进而判断个人客户的信用风险等级。用于法人客户分析时,则是对其现金流、财务比率等变量进行分析并加以判断。

(2)信用风险理论模型。此种模型可以分为两类,即STV模型(结构模型)和杰诺模型(强度模型)。其中结构模型是基于违约率和回收率生成的,其在实施过程中是可以设置假设项的,进而分析违约的可能性、债务结构问题、违约触发点问题等。而强度模型则是基于风险率生成的,在运用的过程中通过直接假设项目,来分析违约时间、信用等级、违约概率等。

(3)商用信用风险模型。目前,商用信用风险模型主要有KMV公司的Portfolio Manager模型、J.P.摩根的CreditMetrics模型、麦肯锡的CreditPortfolio View模型、基于保险精算的Credit Risk+模型。

KMV公司的Portfolio Manager模型。此种模型是KMV公司以默顿结构模型为基础发明创造的,不同于结构模型的是它以违约损失的单因子模型为研究对象,即建立给定时间内所有债务人违约概率与资产相关的模型。基于此模型,对法人公司股票市场价值及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评估,再利用违约触发点公式,计算法人公司违约距离。最后,根据法人公司历史违约数据,进一步评估法人公司预期违约概率的大小。

J.P.摩根的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是1997年J.P.摩根与多家公司合作开发的,此模型应用性良好,其模拟信贷资产潜在变化及违约波动的模型,可以按照市场形势、经济周期、历史借贷数据等分析信贷等级;对组合价值的分布予以模拟,进而评估资产分布情况和百分位求出资产损失;对“违约”的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违约也包括债务人信用等级恶化,考虑了信用价差。

麦肯锡的CreditPortfolio View模型。此模型实际上是麦肯锡公司提出的一个多因子模型,其可以对银行信贷的新周期性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可以产生的宏观经济因素及违约概率的影响。

基于保险精算的Credit Risk+模型。Credit Risk+模型的应用只考虑违约与不违约两种状态。也就根据显著的违约不确定性,将贷款组合合理划分,提高贷款组合分析的准确性,进而计算违约时间的概率和损失程度。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信用风险度量的有效性,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在选择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时,应当重点考察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但由于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类型较多,如个人客户、企业客户,而企业客户又包括大型上市公司、中小型企业等。因此,在选择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时还要根据客户群体类型及其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如此才能使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充分发挥作用。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规范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规范信用风险管理流程的制定,可以使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有序展开,为切实有效控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创造条件。具体的做法是分析当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实际情况,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以往商业银行所应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流程进行分析,明确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弥补和完善,使其可以适用于商业银行中,并充分发挥作用。

(二)加强信用风险内容规范建设

这里所说的加强信用风险内容规范建设,主要是指加强信用风险内控规制建设和信用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于信用风险内控规制建设,需要商业银行基于信息内控的目的,制定业务范围、岗位职责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坚持体制、程序、责任互相牵制的原则,对经营、审批、监管等方面予以强化;对信用风险控制工作进行分析,明确其存在的漏洞,加以完善。而信用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则是要求商业银行详细分析各个部门工作性质、工作特点,进而合理规划设置各个部门信用风险内部控制责任,如董事会负责信用风险内部体系的建立和实;理层将根据董事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性。如此,可以使商业银行建立完整的信用风险内部控制体系。

(三)新增信贷业务管理

为了使商业银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良好的生存和发展,适时改变信用风险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而改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之一,就是新增信贷业务管理,有效落实信用风险限额管理、信贷行业结构调整等工作,从而有针对性的规划、监督、控制、处理信贷业务,对于降低信贷方面的信用风险有很大帮助。

四、结束语

在国内外市场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受金融危机、宏观调控、经济周期、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不断加剧。对此,商业银行应当科学、合理的分析信用风险度量,选择适合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而对本银行的信用风险度量予以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合理调整和优化信用风险管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如此才能使商业银行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琦.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及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2]李颖超.商业银行基于kmv模型对上市公司客户信用风险度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

[3]张巍.基于VaR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研究[D].浙江大学,2010.

篇2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评级体系 管理战略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篇3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传统也是最重要的风险,对其的防范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巴塞尔协议》对风险资产和最低资本限额的规定;信用风险的内部计量方法和模型,如J.P.摩根的Credit Metrics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全面风险管理;信用衍生产品。其中,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方式从消极、被动的风险回避,转为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 

1 信用衍生产品概述 

信用衍生产品是商业银行为了解决“信用悖论”难题于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新型金融工具,它是一种用于交易信用风险的衍生产品。确切地讲,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种将信用风险从信用产品中分离出来,并转移给另一方的金融合约。在这一合约下,双方同意在预定的期限内交换预定的现金流,现金流的确定与一个给定的信用事件相联系,这里的信用事件通常是违约、破产登记、信用等级下降等情形。信用衍生产品的机制在于给信用风险出售方提供违约保护,而为风险购买方提供因承担风险而应得的补偿。 

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常常结合在一起,在信用衍生产品产生之前,任何一种避险工具都不能同时防范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使商业银行可以将原来只能依靠内部管理或多样化分散的信用风险通过市场对冲来解决。其机制为,将传统的单项或一篮子信贷资产(主要是贷款和债券)所包含的信用风险从各类风险中独立出来,对其定价,再将其转移给愿意承担或有兴趣管理该风险的投资者,而无须改变原信贷资产的所有权。 

信用衍生产品实质上是对传统金融衍生工具(远期、期权及互换)的再造,赋予它们管理信用风险的新功能。其基本工具包括信用期权、违约互换、总回报互换、信用联结票据等,在此基础上,又可以产生多种变异形式。与传统金融衍生工具相比,信用衍生产品呈现其特有的性质:一是高度灵活,在交易对象、期限、金额等方面,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而“量身定做”;二是债权债务不变,信用衍生产品以信贷资产为交易对象,它处理的只是标的资产的结构成分,而对资产的法律债权债务关系没有任何影响;三是便于交易,信用衍生产品克服了传统信用保险、担保工具的薄弱环节,实现了信用风险交易市场化。 

2 信用衍生产品的应用原理 

2.1 利用信用期权对冲信用风险 

信用违约期权是专门针对违约风险的信用衍生产品,其中期权购买者是信用风险的出售者,期权转让者是信用风险的购买者,这种期权在贷款违约事件发生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期权购买者,从而对银行予以一定的补偿。为转移违约风险,银行可以在发放贷款的时候购买一个违约期权,与该笔贷款的面值相对应。当贷款违约事件发生时,期权出售者向银行支付违约贷款的面值;如果贷款按照贷款协议得以清偿,那么违约期权就自动终止。因此,银行的最大损失就是从期权出售者那里购买违约期权所支付的价格。 

2.2 利用信用互换对冲信用风险 

信用互换是银行管理信贷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信用互换主要有两类,即总回报互换和违约互换。  

在总回报互换中,保护出售者接受原先属于银行(保护购买者)的贷款或证券(一般是债券)的全部风险和资产的总回报(利息支付+资本增值),同时定期支付给银行浮动利息收益,一般情况下会在LIBOR基础上加减一定的息差。与一般互换不同的是,银行和保护出售者除了交换在互换期间的现金流之外,在贷款到期或者出现违约时,还要结算贷款或债券的价差,计算方法事先在签约时确定。如果到期时,贷款或债券的市场价格出现升值,银行将向保护出售者支付价差;反之,如果出现减值,则由保护出售者向银行支付价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总回报互换可以对冲信用风险暴露,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互换使银行面临着利率风险——即使参考资产的信用风险没有发生变化,只要LIBOR发生变化,那么整个总回报互换的现金流也要发生变换。 

为了剥离出总回报互换中的利率敏感性因素,需要开发另外一种信用互换产品。这就是违约互换,或者可以叫做纯粹的信用互换。总回报互换类似于期货或远期交易,违约互换则类似于期权交易。在违约互换中,银行(保护的买方)向某一金融机构(保护提供方)定期支付固定金额或前期费用(类似于违约期权价格)。如果银行的贷款并未违约,那么他从互换合约的交易对手那里就什么都得不到;如果该笔贷款发生违约的情况,那么互换合约的交易对手就要向其支付违约损失,支付的数额等于贷款的初始面值减去违约贷款在二级市场上的现值。在这里,一项纯粹的信用互换就如同购入了一份信用保险,或者是一种多期的违约期权。 

2.3 利用信用联结票据(Credit-linked Note)简称(CLN)对冲信用风险 

CLN是嵌入信用违约互换的结构化票据。银行(保护买方)与CLN发行人(一般是SPV)达成违约互换交易,发行人向投资者发行以单笔贷款或贷款组合为参考的CLN,并对其支付利息,其中包括保护买方支付的保险费。若参考债务人没有违约,投资者在到期时收回票据面值,一旦发生信用事件,发行人即停止支付票据利息,并将票据面值扣除对保护买方的或有偿付后的余额(参考贷款残值)返还给投资者。

作为融合信用衍生交易的证券化品种,CLN既是对传统结构化金融工具的改良,又保留了证券化的基本特征:与传统证券化相比,CLN是复制参考贷款信用风险的合成投资工具,将信用风险转移给投资者,而贷款仍留在银行表内,无需贷款转让的繁琐手续。与其他信用衍生品相比,CLN对于保护买方的吸引力在于没有交易对手风险。由于投资者购买CLN时己支付了票据面值,当违约发生时,发行人只需返还残值,而违约互换的保护卖方未提供履约担保,若信用事件发生,保护卖方可能不履行支付承诺。对于不能涉足衍生交易但可购买票据的投资者,CLN能提供参与信用衍生交易的渠道。此外,CLN能像其他债券那样方便地出售,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由于CLN可全面消除基础工具的信用风险,因此特别适合商业银行大额贷款信用风险的规避。 

篇4

摘要信用衍生产品是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ISDA)于1992年创造的新名词,它是一种使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分离出来,并从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合约。它的出现,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的概念和种类,并详述其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用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1信用衍生产品概述

信用衍生产品是商业银行为了解决“信用悖论”难题于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新型金融工具,它是一种用于交易信用风险的衍生产品。确切地讲,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种将信用风险从信用产品中分离出来,并转移给另一方的金融合约。在这一合约下,双方同意在预定的期限内交换预定的现金流,现金流的确定与一个给定的信用事件相联系,这里的信用事件通常是违约、破产登记、信用等级下降等情形。信用衍生产品的机制在于给信用风险出售方提供违约保护,而为风险购买方提供因承担风险而应得的补偿。

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常常结合在一起,在信用衍生产品产生之前,任何一种避险工具都不能同时防范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使商业银行可以将原来只能依靠内部管理或多样化分散的信用风险通过市场对冲来解决。其机制为,将传统的单项或一篮子信贷资产(主要是贷款和债券)所包含的信用风险从各类风险中独立出来,对其定价,再将其转移给愿意承担或有兴趣管理该风险的投资者,而无须改变原信贷资产的所有权。

信用衍生产品实质上是对传统金融衍生工具(远期、期权及互换)的再造,赋予它们管理信用风险的新功能。其基本工具包括信用期权、违约互换、总回报互换、信用联结票据等,在此基础上,又可以产生多种变异形式。与传统金融衍生工具相比,信用衍生产品呈现其特有的性质:一是高度灵活,在交易对象、期限、金额等方面,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而“量身定做”;二是债权债务不变,信用衍生产品以信贷资产为交易对象,它处理的只是标的资产的结构成分,而对资产的法律债权债务关系没有任何影响;三是便于交易,信用衍生产品克服了传统信用保险、担保工具的薄弱环节,实现了信用风险交易市场化。

2信用衍生产品的应用原理

2.1利用信用期权对冲信用风险

信用违约期权是专门针对违约风险的信用衍生产品,其中期权购买者是信用风险的出售者,期权转让者是信用风险的购买者,这种期权在贷款违约事件发生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期权购买者,从而对银行予以一定的补偿。为转移违约风险,银行可以在发放贷款的时候购买一个违约期权,与该笔贷款的面值相对应。当贷款违约事件发生时,期权出售者向银行支付违约贷款的面值;如果贷款按照贷款协议得以清偿,那么违约期权就自动终止。因此,银行的最大损失就是从期权出售者那里购买违约期权所支付的价格。

2.2利用信用互换对冲信用风险

信用互换是银行管理信贷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信用互换主要有两类,即总回报互换和违约互换。

在总回报互换中,保护出售者接受原先属于银行(保护购买者)的贷款或证券(一般是债券)的全部风险和资产的总回报(利息支付+资本增值),同时定期支付给银行浮动利息收益,一般情况下会在LIBOR基础上加减一定的息差。与一般互换不同的是,银行和保护出售者除了交换在互换期间的现金流之外,在贷款到期或者出现违约时,还要结算贷款或债券的价差,计算方法事先在签约时确定。如果到期时,贷款或债券的市场价格出现升值,银行将向保护出售者支付价差;反之,如果出现减值,则由保护出售者向银行支付价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总回报互换可以对冲信用风险暴露,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互换使银行面临着利率风险——即使参考资产的信用风险没有发生变化,只要LIBOR发生变化,那么整个总回报互换的现金流也要发生变换。

为了剥离出总回报互换中的利率敏感性因素,需要开发另外一种信用互换产品。这就是违约互换,或者可以叫做纯粹的信用互换。总回报互换类似于期货或远期交易,违约互换则类似于期权交易。在违约互换中,银行(保护的买方)向某一金融机构(保护提供方)定期支付固定金额或前期费用(类似于违约期权价格)。如果银行的贷款并未违约,那么他从互换合约的交易对手那里就什么都得不到;如果该笔贷款发生违约的情况,那么互换合约的交易对手就要向其支付违约损失,支付的数额等于贷款的初始面值减去违约贷款在二级市场上的现值。在这里,一项纯粹的信用互换就如同购入了一份信用保险,或者是一种多期的违约期权。

2.3利用信用联结票据(Credit-linkedNote)简称(CLN)对冲信用风险

CLN是嵌入信用违约互换的结构化票据。银行(保护买方)与CLN发行人(一般是SPV)达成违约互换交易,发行人向投资者发行以单笔贷款或贷款组合为参考的CLN,并对其支付利息,其中包括保护买方支付的保险费。若参考债务人没有违约,投资者在到期时收回票据面值,一旦发生信用事件,发行人即停止支付票据利息,并将票据面值扣除对保护买方的或有偿付后的余额(参考贷款残值)返还给投资者。

作为融合信用衍生交易的证券化品种,CLN既是对传统结构化金融工具的改良,又保留了证券化的基本特征:与传统证券化相比,CLN是复制参考贷款信用风险的合成投资工具,将信用风险转移给投资者,而贷款仍留在银行表内,无需贷款转让的繁琐手续。与其他信用衍生品相比,CLN对于保护买方的吸引力在于没有交易对手风险。由于投资者购买CLN时己支付了票据面值,当违约发生时,发行人只需返还残值,而违约互换的保护卖方未提供履约担保,若信用事件发生,保护卖方可能不履行支付承诺。对于不能涉足衍生交易但可购买票据的投资者,CLN能提供参与信用衍生交易的渠道。此外,CLN能像其他债券那样方便地出售,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由于CLN可全面消除基础工具的信用风险,因此特别适合商业银行大额贷款信用风险的规避。

3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

(1)分散信用风险,这是信用衍生产品最基本的功能。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它主要是通过放贷并提供信用市场的其他配套服务而赢取利润,这必然使其处于信用风险持有者的地位。传统的资产组合管理通过贷款组合的分散避免信用风险的过度集中。然而,这一策略在使用中面临诸多困难。首先,贷款的流动性限制:大多数贷款由于客户关系、税收、交易费用和监管的原因,银行不愿出售风险资产。其次,地域和行业限制:银行的贷款投向受制于一国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如果银行主要业务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银行的贷款结构必然会受到不良影响。另外,

各个银行在经营地域和客户基础上都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导致银行的贷款集中于有限的地区和客户领域。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购买或转移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来使其贷款组合最优化,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合意贷款组合,避免信用风险的行业或区域过度集中,从而使传统消极、被动的回避风险,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分散风险。

(2)较好地解决“信贷悖论”。出售贷款可以分散、转移贷款的信用风险,但对银行和客户间的关系具有负面影响,出于经济角度和信誉角度的考虑,大多数客户不愿看到贷款在二级市场上出售。信用衍生产品交易是保密的场外交易,交易与否、交易价格不为第三者知道,商业银行可以在不让借款企业知悉的情况下进行,从而使银行能够将客户关系管理与信贷风险管理分离开来。银行可利用信用衍生工具进行表外交易,保留贷款而出售其信用风险,既改善了贷款组合的风险—收益状况,又不会对有价值的客户关系产生消极影响,有效地解决“信贷悖论”难题。

(3)信用衍生产品为银行分别独立地管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信用衍生产品产生前,信用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为管理市场风险而进行的资产组合的调整会影响到信用风险的暴露而受到制约,同样,为管理信用风险的资产买卖也会影响组合的市场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剥离信用风险的特性极大方便了银行复杂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

(4)进入新的贷款市场。规模小、信用等级低的银行相对规模大、信用等级高的银行在发放贷款方面有比较劣势,很难直接获得对高质量级借款人的贷款。信用等级高的银行可能由于对某一高质量级借款人的贷款过于集中而需要分散风险,小银行通过向大银行出售信用保护间接进入高质量级贷款市场,从而平衡其高收益率贷款组合,大银行藉此也转移了信用风险。同样的分析也适用于不同的地域。某中国银行可能极为擅长向自己国家的借款者进行贷款,而某外国银行想通过承担该贷款的信用风险来分散其全部贷款组合,但苦于对中国客户贷款的经验和能力不足,该外国银行可以通过与这家中国银行进行信用衍生产品交易的方式来达到分散贷款组合的目的。本文出自:

参考文献

1安东尼·桑德斯.信用风险度量:风险估值的新方法与其他范式

2Andrewkasapi.信用衍生工具[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篇5

摘 要 随着经营活动不确定因素的剧增,财务风险及其管理已成为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工商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来分析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方法,探讨其防范措施。

关键词 财务风险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

现代企业经营中,各种内外不确定因素剧增,财务风险已成为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随着全国市场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逐渐形成,不少经营风险较小的企业却因财务管理失败而被财务风险所葬送。”(郭复初,2000)因此,财务风险及其管理已成为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对于处在金融体系枢纽的商业银行,它必须建立起一个能够承担风险以及保持市场竞争力的财务机制,实施有效地财务风险管理。

一、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导致企业的实际与预期效益发生偏离,从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一般的,企业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盲目的规模扩张、投融资结构不当、内部财务关系不明晰等等都可能诱导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分析

本文主要以工商银行2009年的财务状况来分析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类财务风险及其管理方法。

(一)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是工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无法履约引致损失的风险。其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贷款,但资金业务、表外业务等也可能带来信用风险。

对于贷款类信用风险,工行加强各类信贷资产的分类管理及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实施标准化信贷管理流程,并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对信贷业务全流程进行监督检查,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对于资金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工行的资金业务主要进行投资和同业拆借活动,针对资金业务采取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授信额度控制、投资限额控制、保证金控制、最低评级要求和单笔最高权限等。

(二)市场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促使银行表内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工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包括黄金)。

市场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报告市场风险的全过程,旨在建立和完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工行根据全行风险偏好,将市场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实现风险调整的收益最大化。

1.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风险是利率的不利变动引起的。工行利率风险包括收益率曲线风险、重新定价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其中利率敏感资产和负债的重新定价日错配带来的风险是主要来源。利率风险分析主要是评估利率敏感资产和利率敏感负债之间的缺口状况,以及分析利率变动后潜在的敞口敏感性。2009 年,一年以内利率敏感性累计负缺口973.22亿元,比上年末大幅减少10,044.12亿元,降幅91.2%。

2.汇率风险管理

汇率风险是外汇敞口受不利的汇率变动影响产生损失的风险。工行确保汇率变动对财务状况和股东权益的影响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主要通过采取限额管理和风险对冲手段规避汇率风险。每季度进行汇率风险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

3.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是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及时筹集到客户和交易对手而对银行经营所产生的风险。其潜在来源主要有存贷款客户提前或集中提款、债务人延期支付、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资产变现困难等经营活动以及流动性资金头寸的日常管理。工行积极建立科学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以及对流动性风险实施流程化管理,及时满足全行业务发展对流动性的需求,平衡资金的安全与效益。

4.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或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主要有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实物资产的损坏,IT 系统风险等。工行管理坚持“统筹管理、分工控制”的原则,通过明确各级管理层在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框架中的作用和主要工作职责,建立合理有效的操作风险防范体系。

三、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工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全行员工各自履行相应职责,有效控制涵盖全行各个业务层次的全部风险,进而为各项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工商银行在风险管理中遵循的原则包括收益与风险匹配、内部制衡与效率兼顾、风险分散、动态适应性调整等原则。积极推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和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的建设。

(二)建立财务预警监控体系

财务预警系统是以银行的财务报表等相关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等理论,对银行在经营管理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属于事前监测,并相应地融入到银行的财务控制、考核、分析和决策中。对无法规避和已经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记录,同时要对已采取的风险防范对策进行评估总结。财务风险是不断变化的,新的财务风险出现,旧的财务风险可能减弱或消失,应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进行动态调整。

综上,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经营过程中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信用违约互换;信用债券;风险转移 

 

2007年10月,银监会要求银行不得再为企业债、公司债等提供担保,这使得债券发行回归信用本源,我国信用债券(无担保债券Debenture/UnsecuredBond)市场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信用债券中的信用风险。发展信用衍生品成为一个重要选择。信用衍生品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比现代金融衍生品晚大约20年,但其发展极为迅速,其中信用违约互换(CreditDefault Swap,CDS)尤为明显,引起了国内学者和从业者的浓厚兴趣。目前国内对信用违约互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问题;二是信用违约互换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主要偏向于对银行信贷的研究,而对其在债券市场上的应用研究还不多。 

 

一、信用违约互换概述:基于信用风险管理的视角 

 

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种与特定违约风险相挂钩的信用衍生品。信用违约互换交易双方分为信用保护买方(也称信用违约卖方)和信用保护卖方(也称信用违约买方),信用保护买方定期向卖方支付一定的费用(Premium),当参考资产(Reference Asset)出现合约双方约定的信用事件时,信用保护买方有权从卖方获得一定的补偿。常见的信用事件包括破产、到期未能偿付、债务重组、债务加速到期、债务提前到期而债务人不履行、拒绝清偿/延期偿还等。 

信用违约互换是当今金融市场上最为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之一。李宏(2006)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把动态模型和宏观经济干扰运用到信用管理理论中是信用管理方法中最重要的创新。动态模型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信用管理的传统特征,更加注重主动控制和管理信用问题,信用衍生品的广泛采用就是一个代表,它以Black-Scholes-Mer-ton(BSM)模型为核心,进一步扩展得到一个一般化的结构化模型,通过求出违约距离作为选择信用管理具体形式的基础。通过信用违约互换,投资者可以将参考资产的信用风险转移给交易对手,有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 

目前国际上信用衍生品市场数据的机构主要有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ISDA)、英国银行家协会(BBA)、国际清算银行(BIS)等。虽然统计的口径不尽相同,但它们的数据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信息——信用衍生品尤其是信用违约互换发展极为迅速。BIS每3年进行一次的调查统计显示,2007年6月底,信用衍生品头寸从3年前的5万亿美元增加到了51万亿美元,而信用违约互换占比达到了88%。信用违约互换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合约在与信用风险匹配方面有着较大的灵活性。除此之外,信用违约互换还有一些重要的优点,比如,提供做空机制、在参考资产存量有限的情况下介入信用风险管理、投资于外国信贷资产而不承担汇率风险、在流动性紧张时方便转让信贷头寸等。同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信用衍生品对信用风险的缓释作用等同于担保的作用,但目前只承认信用违约互换和总收益互换的缓释作用(王蕾等,2006)。 

从信用违约互换的操作流程来看,信用违约互换同时具有固定收益证券和期权的某些特征。首先,信用保护买方定期向卖方支付一定的金额,买方相当于间接卖空(或发行)债券,卖方相当于间接购买债券。所不同的是,信用违约互换合约生效时买方没有从卖方处收到资金支付,而到期时有可能会收到资金支付,而债券发行或卖空时,卖空方或发行方会收到资金支付,而到期时必须支出本息等。其次,只有在双方约定的信用事件发生时,信用保护卖方才有义务向买方支付一定金额作为补偿,而如果信用事件没有发生,卖方不需要支付费用,对于卖方来说这属于或有支付,类似于期权合约中交易对手的行权与否,信用违约互换因此也被称为信用违约期权。买方定期支付的费用可以视为期权费,所不同的是,该支付在合约有效期内延续,而一般期权中的期权费是预先支付的。 

信用违约互换与信用保护买方购买的保险类似,而且经常被相提并论。从表面上看,两者都是为某种特定风险提供保障,但二者之间存在重大差别。梅明华(2005)认为,信用衍生品合约与财产保险合同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保险利益的要求不同、保险范围存在差异、赔偿启动条件不同、与目标资产的风险偏离程度不同、责任赔偿后的处理方式不同。 

信用违约互换的清算有两种方式,即实物清算和现金清算。信用事件发生时,实物清算方式中信用保护买方按面值向卖方出售参考资产,现金清算方式中卖方向买方支付参考资产面值与市价之间的差价。信用事件发生时,参考资产不一定有可供参考的市场价格,因此实物清算方式运用较多。不过,2006年ISDA将现金结算作为信用违约互换(单名、指数等)结算的标准方式,而根据BBA的调查,2006年现金结算比重已经有所增加,达到了24%。在实际交易中,信用保护买方不一定真正持有参考资产,如果合约约定采用实物清算,则买方将不得不从市场上购买该类资产,由于杠杆效应的存在,供求关系将会推动参考资产价格上涨。对于由此产生的资产价格上涨甚至逼空行情,各类机构态度不一,如对冲基金就主张实物清算,因为它们参与信用违约互换市场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在参考资产价格上涨中获利。 

 

二、信用违约互换对信用债券市场发展的推动 

 

从国外发展的经验来看,信用违约互换市场一般涉及三类信用风险:企业(公司)债券风险、银行信贷风险和新兴市场主权风险,而衍生技术的快速发展则加强了各种风险之间的融合。 

篇7

关键词:利率期货;利率期权;投资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金融衍生产品的产生和概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环境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金融自由化、金融证券化、金融国际化和全球一体化,而金融风险的新特征则表现为多样化、复杂化和日益严重化。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股金融创新的浪潮。在这一浪潮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形形的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大量涌现。“金融衍生产品”也称“金融衍生工具”,是与基础金融产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概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谓人们对某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则有害。对金融衍生产品的运用也是如此。都有其两重性:作为一种套期保值的工具,原是应人们管理各种金融风险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作为一种获利性的投资工具,它们却又往往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更为严重的金融风险,即由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所引发的金融风险。要利用金融衍生产品来管理自己所面临的种种金融风险,而同时又要避免由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所引发的金融风险,就必须严格遵循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规则和交易制度,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使金融衍生产品真正发挥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的作用。1994年,国际证券事务委员会及巴塞尔委员会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五类。

三、利率期货和利率期权工具的风险管理举例

在金融衍生产品中,利率衍生产品不仅品种繁多,而且相对复杂,但是,在现实中,利率衍生产品的交易却是最为活跃的。以下通过利率衍生品中的利率期货和利率期权在商业银行中的风险管理简要说明金融衍生品产生的风险。

(一)市场风险的识别和管理

1.市场风险的识别。利率衍生品的市场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金融机构中进行利率衍生品交易资产的资产价值或资产组合的价值由于利率变动而导致的收益的减少。在利率期货和利率期权交易中都是由于对利率预期变动状况进行相应操作以达到避险目的,但是如果实际利率变动状况和预期利率变动相反则导致市场风险的产生,市场风险的大小则是依据预期利率和到期时的实际利率之间的差异大小而定。

2.市场风险的管理。①市场风险的市场因子很多且相互关联,例如利率的变动会导致汇率、股指的变动等等,而市场的非政策性变动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有章可循的,因此在进行衍生品交易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②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要紧密配合银行的业务,选择恰当的方法计量能够使计量数据更贴合实际,风险防范也更有利。要及时汲取国际市场上的优秀的风险计量方法和风险计量软件,并适度开发使之符合单个具体银行业务的需要。③对于衍生品交易,由于定价较复杂,且随市场因子的波动其损益值也会有很大波动,建议采取逐日盯制度,指定风险限额,及时汇集信息采取措施确保风险波动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二)信用风险的识别和管理

1.信用风险的识别。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方不履行支付义务造成的违约或由于信用质量降低而导致的风险。利率期货和利率期权交易中规定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违约金,相对减少了信用风险的发生,但也存在着交易对方资产减值或者其他原因造成交易对方支付困难而产生的信用风险。

2.信用风险的管理。①根据金融创新,及时采取恰当的计量模型。由于业务种类繁多,信用风险不能再统一于单个指标下,而应该根据业务种类选择模型进行具体计量。另外要根据交易对方的信用等级及授信额度,确定合理的系数值计量风险。②在我国,信用数据库及信用评级体系建设起步晚,数据量小以及缺乏专门的信息加工分析系统,缺乏数据造成无法应用定量分析法进行风险计算,因此,应建立信息数据库,成立专门的数据处理部门进行信用评级报告,同时提供数据应用数学领域的计量模型获取风险资本金的值。③对于银行将利率衍生品业务作为中间业务的交易中,可以要求客户尤其是信用等级偏低的客户在交易前支付一定量的资产(货币或者其他可供担保的证券等)作为交易的保证金。

(三)操作风险的识别和管理

1.操作风险的识别。巴塞尔协议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内部流程、人员行为和系统失败或失当,以及由于外部事件而导致直接和间接损失的风险,不包括信用风险和经营战略风险”。

2.操作风险的管理。①选择相对合适的风险度量方法,提取资本金。银行应建立良好的数据库系统,培养专业的利率衍生品交易人员和风险计量人员,测度合适的风险资本金。②完善审计、管理系统制度。制定合理的审计制度,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及时性、准确性对防范和发现风险有很重要的作用。③重视保险的作用,分担风险。保险的本意就是分担风险,银行将自己合适的业务选择合适的保单投保,减免风险的损伤性。

四、金融衍生品的风险防范建议

1.我们可根据金融衍生品各自的特点进行搭配运用,取长补短,一定程度上缩小单一性的金融衍生品的潜在风险;

2.我国应加强立法,为金融衍生品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强化金融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管,确保金融衍生工具被应用于对冲风险,而不是投机获利;

4.加强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建立起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

5.应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积极开发与我国市场相适应的金融衍生工具。

参考文献:

[1]施兵超.金融衍生产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篇8

    论文摘要:营销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贯彻经营过程的始终,是企业风险高度集中的部分。文章在已有营销风险理论应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构建包括战略目标、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四个维度的营销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并以VaR和Es方法为分析框架,全面度量营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为企业营销风险提供及时准确的预警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使企业能全面系统地管理营销风险,提高管理水平。

    一、引言 

    2006年6月6日,国务院国资委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标志着中央企业开始实施全面风险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能在变化频繁、具有高风险性的市场上生存发展,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是必要的途径之一。企业的效益要在满足消费者的过程中实现,即要在销售中得到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营销是企业的主体活动,市场营销风险则是企业风险高度集中的部分。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是管理的重点,本文借鉴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思想,构建包括营销风险战略目标、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四个维度的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并建立VaR和ES方法的营销风险度量分析框架,在实现对各类营销风险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营销活动进行基于风险的绩效考核和业绩评价,全面系统地管理企业的营销风险。 

    二、企业营销风险管理概述 

    营销风险是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由于企业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企业微观环境)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企业对环境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使企业制定的营销战略和策略与市场发展变化的不协调,从而可能导致营销活动受阻、失败或达不到预期营销的目标等企业承受的各种风险。已有的文献从不同的视角对营销风险进行划分,不同的划分适宜于解决不同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营销风险在本质上是一种损失的可能性,表现在风险发生与否、发生时间、发生原因、潜在损失多大等的不确定性。产生营销风险和影响其风险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信息因素、商业因素、管理因素等诸多方面。其中,环境因素、信息因素、商业因素是产生风险的外因,企业的营销组织管理因素是内因。 

    营销风险管理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出发点不同,其重点是控制和减少损失。进而增加获利机会。借鉴威廉和汉斯在《风险管理与保险》中对风险管理的定义,可将营销风险管理定义为:通过对营销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营销风险导致的各种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的管理方法。目前对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销风险评价和营销风险预警管理上,一般通过对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各种定性和定量的处理,得到相应的营销风险等级,并结合企业承受营销风险的能力及风险管理水平,提出应采取的相应预警控制措施。但目前研究的量化程度和系统性尚有不足,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借鉴ERM的核心理念,尝试建立一个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系统,对企业营销风险进行通盘管理,以期为企业的营销风险决策提供科学量化的依据。 

    三、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自1955年沃顿商学院的施耐德教授提出“风险管理”的概念以来,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经传统风险管理、现代风险管理和全面风险管理三个阶段。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企业越来越重视风险和风险管理。尤其是2004年美国着名的职业机构COSO出台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提出的风险管理概念、内容、框架构成了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核心,全面风险管理等新理论被越来越多地纳入到企业实践中。 

    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ER-M)是从战略目标制定到目标实现的全过程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体系和动态过程,这个过程由全体员工实施,包括建立并维护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企业层面和企业各个流程的层面,执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管理企业的所有重大风险,以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其核心理念是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它不仅使各层级的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患于未然,而且在各阶段、各方面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管理过程,以保证企业在实现其未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将市场不确定性和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四、构建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系统 

    现代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应从独立型向综合型转变,需要各个部门或各职务进行风险管理的协调。建立一体化的风险管理模式。营销风险管理系统作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其构建过程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系统一样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须有一个系统的框架将管理范围内的风险管理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系统的框架包括四个维度:战略目标、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其中战略目标的实现是系统的核心,技术流程、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为支持要素。从系统决策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影响风险决策的因素,即价格(Price)、偏好(Preference)和概率(Probability)三个基本要素,将整个企业营销面临的各类风险以及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达到上述三个要素(3P’s)的最优均衡,实现企业营销价值创造的最优化。 

    1 营销风险管理系统战略目标。营销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目标主要是结合企业的风险偏好设置营销风险管理目标。根据企业内部的组织、人员和系统可承受风险的水平和状态以及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经验。对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目标明确定位。营销风险管理系统目标有两个:一是安全性目标,是指在经营实力范围内,设定营销安全指标,并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分配、风险配置,从而实现将超过整体经营实力的损失发生概率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达到确保企业稳健运营的目标。这是首要的也是初级的目标:二是盈利性目标,是指根据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指标,重新分配经营资源(人、物、资金),以实现向收益性高的领域投入更多资源,达到提高收益和效率的目标。这是风险管理的第二阶段目标,也是营销风险管理的高级目标。安全目标是盈利目标的前提和基础,而盈利能力的提高与利润的积累又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营销安全系数。 

    2 营销风险管理系统技术流程。风险管理是企业对风险进行全面的内部审核和控制,是一个系统化的技术过程。营销风险管理系统的技术流程可概括为以下5步: 

    (1)营销风险定位。营销风险定位应根据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目标和风险偏好来决定。体现为构建营销评价体系所选择的一系列营销安全性和盈利性指标上。并具体细化到风险阈值和经济资本的持有水平上。 

    (2)营销风险识别。按照给企业带来潜在损失的不同风险类别对企业营销风险进行分类识别,并分析风险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将营销风险分为营销市场风险、营销信用风险和营销操作风险三个类别。

    其中,营销市场风险是指与市场相关的因子不利波动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其主要来源包括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竞争对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政策、法律、政治、军事、宗教等其它方面的变化等。导致的损失诸如:营销策略难以顺利实施、目标市场缩小或消失、产品难以顺利售出、盈利目标难以实现、企业声誉下降等;营销信用风险是由于企业采取的“先提货。后付款”的信用销售形式引起的,指信用交易的受信方不能正常履约,因而给信用交易的授信方带来损失的风险,多表现为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信用销售合同违约,给赊销企业带来的风险;营销操作风险是与企业营销业务过程相关的不确定性,是企业围绕产品销售、劳务提供及市场份额的争夺,制定信用销售政策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由非市场和信用因素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由于企业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控制缺失、诈骗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的潜在损失。主要包括流程风险、人员风险、系统风险、事件风险和商业风险。 

    (3)营销风险度量。本文构建以VaR和ES方法为分析框架的营销风险度量模型,对上述三类营销风险进行度量。 

    目前VaR方法已成为金融市场风险度量的主流方法,受险价值(Value at Risk,VaR)表示在一定置信水平下,某已知头寸或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对于企业的营销风险度量而言,VaR实际上是要回答在概率给定的情况下,企业营销业务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由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带来的最多可能损失是多,少。期望短缺(Expeeted Shortfall,ES),直观上的解释是损失超过VaR的条件期望值,可作为VaR缺陷的补充,进一步加深对尾部风险的认识,更好地处理小概率事件和控制失控所引起的极端超额损失。 

    对于各类营销风险采取不同的度量方法:对于营销市场风险可采用Risk Metrics方法。计算商品价格的VaR值,可以得到商品价格的变动率和变动方向:对于营销信用风险可采用Credit Metrics方法。计算商品赊销的VaR值,建立信用状况和到期付款情况之间的数量关系,计算受信客户信用变化带来的企业赊销产品价值的变化:对于营销操作风险可采用Delta、EVT等方法。计算出企业营销操作VaR值和超额损失ES值,并以概率分布表示未来一定时间内营销操作风险损失值。在此基础上,综合各类营销风险,得到一定置信水平下的总体营销风险VaR值和ES值。可作为营销风险预警值,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依据。 

篇9

关键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控制

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

(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概述

根据主导主体的不同可以将现阶段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分为以电商企业为主导、以传统银行为主导以及银行与电商企业合作的三大模式。电商企业、商业银行、物流企业、中小企业以及个人用户都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参与者。B2B、B2C、C2C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的业务类型。其中B2B即企业对企业,指的是以互联网金融机构向企业用户提供的订单融资金融业务;B2C即企业对个人,是专门针对个人用户提供的应收账款等融资业务;C2C即个人对个人,在该业务模式中互联网金融机构只是作为个人间投融资的中介平台。

(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面临的各类风险的分析如下:首先是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借助电商平台对客户的交易付款等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但是仅仅依靠电子订单以及互联网上的身份信息可靠性较低,进而产生新的信用风险;此外操作风险也是常见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类型,互联网和金融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使得金融业务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增加,由于融资请求较之传统的金融模式难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金回收的监控复杂性;其次是安全风险,金融平台的稳定性、金融产品以及申请流程的科学性以及软件问题都是安全风险发生的因素;最后是环境风险,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下贷款抵押物的类型更多样化,投资者与贷款者的数量以及资金规模都比较大,当抵押物的市场价值发生较大的波动时加之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的发生几率就会增大。

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管理控制

(一)完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平台

金融平台稳定性会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实施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避免由于硬件或者软件问题导致的风险必须要加快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提高金融平台的硬件质量和配套软件适应性。为了提高金融平台的规范性,相关部门要对云平台、物联网以及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数据中心的建设进行规划,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国家规划的范围内提高自身信息平台建设质量。

(二)加强线上和线下业务的对接

电商企业和互联网金融机构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对贷款者征信评估的输主要来自于线上交易平台,相较于传统的征信数据电子订单造假的难度更低,为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规避风险,要加快线上线下业务的对接,将线下物流与线上信息流进行对比,全部核实无误后方可放款,避免虚假订单信息骗取贷款的情况。电商服务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及交易监控体系的完善是线上线下业务对接的接触,从业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推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要加快培养精通互联网知识和金融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三)加快建立互联网金融激励和信任机制

信息共享的程度对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影响巨大,为了规避融资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要加快信用评估机制的建立,使金融机构可以获取的全面准确的贷款人信息,深化信息共享,推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政府要扮演好自身的角色,根据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和市场环境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并推动建立起线上线下金融服务都适用的征信体系,通过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的建立提高金融市场中信息公开和共享的程度,避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中业务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风险及道德风险。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深化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和发展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也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但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正处于起步阶段,因而也面临诸多的风险。在此背景下要通过技术手段的创新、相关法规和征信体系的完善来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推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可持续发展。

篇10

论文摘要: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信用衍生品,信用违约互换为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信用违约互换可以转移信用风险,从而降低信用债券发行难度,增加债市投资者的可选择空间和投资收益。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银行担保退出的背景下,应当推出信用违约互换以促进我国信用债券市场发展。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都将是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

2007年10月,银监会要求银行不得再为企业债、公司债等提供担保,这使得债券发行回归信用本源,我国信用债券(无担保债券Debenture/UnsecuredBond)市场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信用债券中的信用风险。发展信用衍生品成为一个重要选择。信用衍生品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比现代金融衍生品晚大约20年,但其发展极为迅速,其中信用违约互换(CreditDefault Swap,CDS)尤为明显,引起了国内学者和从业者的浓厚兴趣。目前国内对信用违约互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问题;二是信用违约互换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主要偏向于对银行信贷的研究,而对其在债券市场上的应用研究还不多。

一、信用违约互换概述:基于信用风险管理的视角

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种与特定违约风险相挂钩的信用衍生品。信用违约互换交易双方分为信用保护买方(也称信用违约卖方)和信用保护卖方(也称信用违约买方),信用保护买方定期向卖方支付一定的费用(Premium),当参考资产(Reference Asset)出现合约双方约定的信用事件时,信用保护买方有权从卖方获得一定的补偿。常见的信用事件包括破产、到期未能偿付、债务重组、债务加速到期、债务提前到期而债务人不履行、拒绝清偿/延期偿还等。

信用违约互换是当今金融市场上最为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之一。李宏(2006)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把动态模型和宏观经济干扰运用到信用管理理论中是信用管理方法中最重要的创新。动态模型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信用管理的传统特征,更加注重主动控制和管理信用问题,信用衍生品的广泛采用就是一个代表,它以Black-Scholes-Mer-ton(BSM)模型为核心,进一步扩展得到一个一般化的结构化模型,通过求出违约距离作为选择信用管理具体形式的基础。通过信用违约互换,投资者可以将参考资产的信用风险转移给交易对手,有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

目前国际上信用衍生品市场数据的机构主要有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ISDA)、英国银行家协会(BBA)、国际清算银行(BIS)等。虽然统计的口径不尽相同,但它们的数据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信息——信用衍生品尤其是信用违约互换发展极为迅速。BIS每3年进行一次的调查统计显示,2007年6月底,信用衍生品头寸从3年前的5万亿美元增加到了51万亿美元,而信用违约互换占比达到了88%。信用违约互换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合约在与信用风险匹配方面有着较大的灵活性。除此之外,信用违约互换还有一些重要的优点,比如,提供做空机制、在参考资产存量有限的情况下介入信用风险管理、投资于外国信贷资产而不承担汇率风险、在流动性紧张时方便转让信贷头寸等。同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信用衍生品对信用风险的缓释作用等同于担保的作用,但目前只承认信用违约互换和总收益互换的缓释作用(王蕾等,2006)。

从信用违约互换的操作流程来看,信用违约互换同时具有固定收益证券和期权的某些特征。首先,信用保护买方定期向卖方支付一定的金额,买方相当于间接卖空(或发行)债券,卖方相当于间接购买债券。所不同的是,信用违约互换合约生效时买方没有从卖方处收到资金支付,而到期时有可能会收到资金支付,而债券发行或卖空时,卖空方或发行方会收到资金支付,而到期时必须支出本息等。其次,只有在双方约定的信用事件发生时,信用保护卖方才有义务向买方支付一定金额作为补偿,而如果信用事件没有发生,卖方不需要支付费用,对于卖方来说这属于或有支付,类似于期权合约中交易对手的行权与否,信用违约互换因此也被称为信用违约期权。买方定期支付的费用可以视为期权费,所不同的是,该支付在合约有效期内延续,而一般期权中的期权费是预先支付的。

信用违约互换与信用保护买方购买的保险类似,而且经常被相提并论。从表面上看,两者都是为某种特定风险提供保障,但二者之间存在重大差别。梅明华(2005)认为,信用衍生品合约与财产保险合同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保险利益的要求不同、保险范围存在差异、赔偿启动条件不同、与目标资产的风险偏离程度不同、责任赔偿后的处理方式不同。

信用违约互换的清算有两种方式,即实物清算和现金清算。信用事件发生时,实物清算方式中信用保护买方按面值向卖方出售参考资产,现金清算方式中卖方向买方支付参考资产面值与市价之间的差价。信用事件发生时,参考资产不一定有可供参考的市场价格,因此实物清算方式运用较多。不过,2006年ISDA将现金结算作为信用违约互换(单名、指数等)结算的标准方式,而根据BBA的调查,2006年现金结算比重已经有所增加,达到了24%。在实际交易中,信用保护买方不一定真正持有参考资产,如果合约约定采用实物清算,则买方将不得不从市场上购买该类资产,由于杠杆效应的存在,供求关系将会推动参考资产价格上涨。对于由此产生的资产价格上涨甚至逼空行情,各类机构态度不一,如对冲基金就主张实物清算,因为它们参与信用违约互换市场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在参考资产价格上涨中获利。

二、信用违约互换对信用债券市场发展的推动

从国外发展的经验来看,信用违约互换市场一般涉及三类信用风险:企业(公司)债券风险、银行信贷风险和新兴市场主权风险,而衍生技术的快速发展则加强了各种风险之间的融合。

在信用违约互换产生之前,参考资产的信用风险很难降低。就债券而言,信用违约互换能够将债券信用风险转移出去,从而将收益率分解成“‘无风险’收益率+信用利差”,并实现信用风险的单独交易。风险回避者将倾向于持有构造出来的“无风险”组合(持有信用债券多头和信用违约互换多头),而风险偏好者将承担信用风险(持有信用违约互换空头)。投资者也可以直接持有信用违约互换多头(或空头),以期在信用状况恶化(或好转)时获取收益。

当然,通过信用违约互换交易得到的“无风险”组合的无风险性质与国债的无风险性质并不一样,因为前者还面临着信用违约互换交易对手违约风险,以及其他风险诸如流动性风险等。因此,在进行信用违约互换定价时,至少要综合考虑信用事件发生和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经展开,如Jarrow and Yu研究了信用违约强度依赖于参考资产违约的情形下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公式,白云芬等(2007)将其推广到违约与利率相关的情形。

信用违约互换可以增加信用债券投资者群体。信用违约互换实际上发挥了信用增级的作用,可以将风险回避者吸引到信用债券上来、降低发行难度,有助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扩大债券市场规模、减轻银行体系风险承担压力。

信用违约互换可以增加投资收益。信用违约互换的风险转移机制事实上可以扩大无风险或低风险债券的存量,增加市场中可供选择的投资品种。由于信用风险可以转移并单独交易,一些金融机构可以专注于信用风险的研究,而不必像投资于其他金融产品那样需要同时防范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投资者参与信用风险交易与定价不要太多初始资本,杠杆效应的存在为投资者提高收益率创造了条件。

作为衍生品,信用违约互换的价格发现功能将为监管机构、投资机构以及研究机构研判债务人信用状况提供重要信息,基于众多合约的信用违约互换指数对于判断债务市场整体信用风险水平则更为方便,有助于政策制定和实施、投资策略选择等等。企业还可以通过信用违约互换指数来锁定短期内计划发行债券的信用利差。不过目前这种应用还不是很多。

国际上关于信用违约互换利差和债券利差、股票收益回报率、信用评级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多。如Norden and Weber(2004)研究发现,信用违约互换利差变化更多的是债券利差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信用违约互换市场比债券市场对股票市场更敏感,尤其是在信用状况恶化时,而且在价格发现方面也比公司债市场更为重要。Blanco,Brennan and Marsh(2003)使用互换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基准,发现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变化领先于债券市场,大多数价格发现功能发生在信用违约互换市场。

同时,根据金融衍生品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信用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信用违约互换也将因原生现货市场的完善而收益,二者之间相互促进。

三、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信用债券市场上的应用前景

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中,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占较大比重,而在直接融资中往往也存在“重股轻债”的倾向,这与我国社会信用意识淡薄、存在融资误区等有很大关系。单纯从企业债务融资方式来看,银行贷款渠道要远远高于债券发行渠道。

在债券融资渠道较窄的大背景下,信用债券的发展更是非常落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企业以债券形式融资的主要载体是企业债(近年来有所增加,如短期融资券、可转债等),而且大多数由银行提供担保。1993年8月国务院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并未对企业债券做出强制担保的要求,但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4月的《企业债券发行与转让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发行债券应提供保证担保,但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免予担保的除外。国家发改委(当时为国家计委)成为企业债券的审批部门后,在担保安排上基本延续了之前的做法。按照要求,发债企业须聘请其他独立经济法人依法对企业债进行担保,担保人应承担连带担保责任。本意上,作为直接融资渠道之一,发行债券可以减少银行承担的金融风险,并将风险在金融市场内进行分散,避免风险集中爆发带来的毁灭性灾难。但企业发行债券由银行提供担保意味着企业违约风险又重新转嫁到银行头上,这对金融市场发展、金融体系功能完善形成重大阻碍。

2005年推出的企业短期融资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信用债券品种。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未对短期融资券担保问题提出要求。截止2007年底,我国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量已经接近7 700于元。除个别债券外,短期融资券不设立担保已经成为投融资双方的共识。

2007年3月,国家发改委《关于下达2007年第一批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及发行核准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企业债券的发行可采用信用债券、抵押债券或第三方担保等形式;2008年初国家发改委的《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上述三种债券的发行方式。

2007年8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司债发行试点办法》,同样未对公司债是否要求担保提出硬性要求,为中长期信用债券发展预留了空间。

为了保护存款人利益、防止偿债风险的跨业转移,2007年10月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关于有效防范企业债担保风险的意见》,要求银行一律停止对以项目债为主的企业债进行担保,对其他用途的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信托计划、保险公司收益计划、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等其他融资性项目原则上不再出具银行担保;已经办理担保的,要采取逐步退出措施,及时追加必要的资产保全措施。这一要求拉开了我国信用债券市场发展壮大的序幕。

至此,强制要求企业发债融资由银行提供担保的时代结束。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以及银行业稳健经营要求的背景下,各类信用债券尤其是无担保企业债和公司债将陆续登陆资本市场。我国债券衍生品发展起步较晚,种类较少。1992年,我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国债期货,后因“327”、“319”等恶意违规事件爆发,于1995年5月被迫暂停。从2005开始,中国人民银行陆续推出债券远期、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衍生品,但这些衍生品大多集中于利率风险管理方面,还没有出现信用衍生品——这与我国过去信用债券市场发展缓慢有较大关系。

而随着信用债券市场规模的扩大,信用风险暴露越来越多;我国推出债券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都在增加。从债券发行来看,资质较差企业的债券(包括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公司债等)发行困难现象将会越来越多,从债券投资来看,债券市场的投资者多种多样,风险承受能力和意愿不一,如保险公司、银行等在投资方面对信用风险均有严格限制。在我国,商业银行将是信用违约互换市场上重要的需求方和供给方。从需求方面看,现代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商业银行将“份外”的风险转移出去,包括一部分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作为债券市场投资主体有这一方面的需要;从供给方面看,良好的银企关系有助于商业银行对特定发行人的信用风险进行识别和定价,而且它们目前还进行短期融资券的承销,加上较大的盈利空间,商业银行有能力和动力提供信用风险保护。

证券公司也是潜在的信用违约互换提供主体之一。实力雄厚的证券公司可以对所承销的信用债券如公司债、企业债等提供信用违约互换,一方面是它们对发行人较为熟悉,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信用债券的发行难度,同时增加收益。

我国保险公司在制度安排上是典型的风险回避型投资者,它们将是信用违约互换的重要需求方。信用违约互换提供的信用风险转移机制有助于减少保险公司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担忧。当然,随着业务领域扩大、业务能力提高,保险公司也有可能发展成为信用违约互换的重要供给方。

从国外市场发展经验来看,证券投资基金、企业等也将是信用违约互换市场的参与者,而且未来也将会出现一些专司信用风险交易的金融机构,它们的参与将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信用违约市场。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07年的《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品交易主协议文本(2007年版)》将信用衍生品交易纳入其中,而相关部门也已经开始就信用违约互换展开调研和讨论。信用违约互换未来有望成为金融机构重要的盈利增长点,由于其条款设计灵活,未来竞争将会异常激烈。

但是目前来看,我国发展信用违约互换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金融监管总是与金融创新如影随形。信用违约互换在转移参考资产信用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信用衍生品是一个新兴市场,结构复杂,透明度低,各国监管规则还不明确,探索如何在我国目前的分业监管模式下对信用违约互换进行有效监管是一个重要议题。市场参与者对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需要多加防范。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也是信用违约互换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保险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险机构投资无担保的企业(公司)债需由保监会另行规定。这就意味着信用违约互换虽然可以降低保险公司投资信用债券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但最终的投资行为还要征得相关部门的认可。扩大信用债券发行规模、提高参考资产市场(现货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等也是债券信用违约互换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不过,从根本上说,信用违约互换只是信用风险的重新分配,而没有从总量上减少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降低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这必然要从信用债券现货市场上着手。比如,进一步规范评级行业,提高信用评级对市场定价的参考价值,加强信息披露,让信用风险尽可能地暴露,促进市场有效运行。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