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篇1

关键词:文化;经济发展;金融发展

文化作为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资源(高波、张志鹏,2004),甚至有人把它看成是“制度之母”(曼格尔,2002),但到目前为止,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社会科学研究的所有领域基本上都对此做过界定。被誉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他将文化定义为“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泰勒,2005)。此后,人类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管理学家以及经济学家等分别从各自研究的领域对其规定了不同的含义。经济学家基本上比较倾向于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精神财富及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欧阳强、宋德勇,2005)。关于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经济学产生以来就有论述,因此本文只是简单概括了文化如何作用于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系统综述国内外学者对文化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研究。

一、文化与经济发展

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很早就为经济学家所认识。早期古典经济学家如斯密、穆勒以及马歇尔都在各自的著作里阐述了文化如何作用于经济发展。他们通常把文化看成是伦理道德、理想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等,而这些因素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高波、张志鹏,2004)。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本著作中充分阐述了他所理解的“经济人”,以及从“经济人”出发所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成为市场扩展和经济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高波、张志鹏,2004)。穆勒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位在道德和社会科学研究上,在他看来,各国的经济发展取决于道德的或心理的因素。马歇尔也认识到包括宗教、理想、道德、观念在内的文化因素和经济动机共同决定人们的行为。而且他还意识到了宗教改革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将它与印刷术、发现新大陆三者共同看作是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高波、张志鹏,2004)。后来,韦伯(1995,2002)明确考察了文化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兴起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兴起是一种植根于的文化现象,“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他也探讨了儒家伦理与东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阻力之间的生成关系,认为中国的儒家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继韦伯之后,更多的学者强调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他们或强调文化会促进经济发展,或认为文化是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总之,学者们越来越关注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把这一领域延伸到金融发展上。

二、文化与金融发展

早期的学者在分析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时研究了宗教对金融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认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由于各自的教义不同,从而对金融发展产生了不同作用。基督教早期禁止放贷获息,中世纪时反对高利贷的思想达到顶峰,直到16世纪才渐渐放松禁令;伊斯兰教自始至终严禁高利贷;而佛教不仅允许放贷取利,而且对交易方式和利率作出了明确规定。正因为如此,伊斯兰银行和金融业的发展至今还比较缓慢;历史上,信仰佛教的地区金融发展未受太多约束;基督教对高利贷政策的演变反映了金融发展具有阶段性(魏悦,2004)。

以后的经济学家更侧重于研究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有关著作非常多,但基本上没有论及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只是最近几年才有学者开始从文化角度论及金融发展。他们主要阐述了文化如何影响投资者权利的保护,进而影响到各国金融发展的差异;文化如何影响各国的公司治理;文化对个人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社会资本、信任、关系等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以及综合性地研究文化如何作用于金融发展,增进经济绩效。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文化对权利保护、公司治理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Stulz和Willamson(2001)以宗教和语言作为文化的替代变量检验了它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文化与投资者权利保护相关,特别是对债权人的保护表现很显著。宗教在解释债权人权利保护的国别差异上要比国际贸易、语言、法律起源这些变量的力度强;信仰天主教的国家对债权人的保护没有其它国家好。不过。文化对股东权利的保护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总体而言,宗教和语言能表明一国如何实施各种权力保护投资者,进而影响金融发展。

Licht、Goldschmidt和Schwartz(2001)认为,法律只能部分地解释全球的公司治理制度差异,公司治理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他们根据Stulz和Hofstede的分类法把所研究的样本国家划分为英语国家、西欧、东欧、远东、拉丁美洲、非洲六种文化区域和不列颠人、日耳曼人、北欧人、更发达的拉丁美洲、不太发达的拉丁美洲、亚洲以及亚洲东部国家七类文化区域,并根据LLSV所创造的衡量投资者权利保护的反董事权利指数和债权人权利指数,考察了文化分类与投资者权利保护之间的关系,发现普通法国家的反董事权利指数要高于大陆法国家的各个指数,而按文化区域分类的国家在对债权人的保护上没有什么区别。

Kanatas和Stefanadis(2005)更是明确研究了文化、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文化既是经济繁荣和经济增长的引擎,又是金融市场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通过构建模型实证检验证实了:(1)社会越道德,即腐败越少,产权越强大,经济增长率越高,同时,受教育的人也更多;(2)越强调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率越高,金融发展水平也越高;(3)实行新教的国家更容易建立强产权的法律体系,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相应要高一些,金融体系也更发达一些;(4)产权保护不强、腐败水平比较高的国家相比于那些强产权和腐败水平低的国家更容易实行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与此同时,越强的国家越不会选择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

(二)社会资本、信任和关系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GuisoLuigi、SapienzaPaola和ZingalesLuigi(2004)以意大利为例分析了社会资本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他们认为,在社会资本较高的地区,个人(家庭)更愿意投资股票,更多地使用支票,而以现金方式进行投资的数量非常少,因而这会影响金融发展的程度,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

Karlan(2001)研究了社会资本对秘鲁的集团银行业的影响。他发现,社会资本越高的地方,贷款偿还率和储蓄率越高,储蓄所产生的收益也越高。而且社会资本能够区分是因为道德风险还是因为个人所面临的真实不良冲击而造成的违约。同时,他还发现,文化异质性和地理扩散性可以解释借贷行为,一般地,那些拥有相似的文化,住得也比较近的群体之间所发生的借贷的效率要更高一些。

Calderón、Chong和Galindo(2001)利用48个国家1980-1994年间的数据考察了信任和金融结构、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考虑了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宏观经济稳定,特别是法律法规后,信任也都与金融深化、金融效率以及股票市场相关。信任水平越高,金融深化程度越高,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越发达,利差和管理费用越小,金融效率越高。而且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信任还可以替代正式制度发挥其作用。

Allen、QianJun和QianMeijun(2002)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有关数据把中国的企业划分为正式部门(国有企业和公开上市的企业)和非正式部门(所有其它企业),他们发现,非正式部门的法律机制和金融机制都没有正式部门的好,但前者要比后者增长得快一些,在他们看来,这是因为在非正式部门中存在着非正式的融资通道和治理机制,如声誉和关系等,在支撑该部门经济的高速增长。

Garretsen、Lensink和Setrken(2004)研究了社会规范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发现,社会规范会对股票市场资本化产生重要影响,不过对银行的信贷供给影响不明显。总之,他们认为,社会规范总体上能够解释金融发展,间接影响经济增长。

三、文化与金融发展的国内研究概述

国内研究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比较多,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是论述儒家文化对整个东亚经济的影响。但从文化的视角研究金融发展的文献还比较少。目前,金融理论界对于文化的研究滞后于中国金融改革的发展步伐。

尽管如此,国内学者还是从四个方面研究了文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一是儒家文化如何影响金融发展;二是社会资本与中国金融发展的关系;三是文化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四是金融文化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

朱正元((2001)研究了儒家文化与中国中央银行制度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国金融发展缓慢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特别是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经济主体的金融意识淡薄,给中央银行的制度变迁带来了巨大阻力。具体而言,一是金融意识淡薄导致中央银行的宏观货币政策传导缺乏微观基础;二是金融意识淡薄阻碍了金融企业形成自负盈亏的风险分担机制,使得中央银行实际上成为企业、商业银行以及居民存款各种风险的最后承担人;三是金融意识淡薄使金融制度变迁的市场需求不足,而必须由政府强制供给,由此形成了高度集权的中央银行制度。

张俊生、曾亚敏(2005)和卢燕平(2005)利用GuisoLuigi、SapienzaPaola和ZingalesLuigi(2004)所选择的无偿献血率代表社会资本,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与中国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在我国的金融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资本与中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使在控制了如法律执行质量、教育水平、人均收入等变量后,结果仍然比较显著。

国内有学者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东亚金融危机。顾肃(1999)指出,国际金融投机只是东亚金融危机的表面原因,真正的根源在于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亚文化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体制”。陈立旭(2005)也认为亚洲金融风暴应该使人们认识到文化的作用,重新思考儒家文化与东亚经济的关系。

此外,国内不少人着重研究了金融文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认为,金融文化的进步与繁荣,是金融业不断发展和成功的重要因素(邱正文,1996)。郭宏之(2000)认为,金融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文化建设对金融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他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了金融,又从金融的角度重新认识了文化。从文化的角度看,金融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而从金融的视角看,文化建设会推动金融发展。因而文化与金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范恒森(2000)明确界定了金融文化,认为,金融文化是指“人们在金融实践中形成的,并对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金融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等产生持久影响力的思想文化”。光(2002)考察了债信文化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在他看来,金融体系和金融交易的本质是信用,“金融的发展与信用的发达和债信文化的繁荣是相表里的……而且,发达的债信文化是金融体系健全和有效的本源”。王新(2004)认为,文化与金融相结合形成了金融文化,它可分为货币文化、信用文化、票据文化以及金融企业文化。陈志武(2006)探讨了金融技术、经济增长和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化,特别是家庭和社会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社会的金融技术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因金融市场不发达,即为克服金融的不发展而内生出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在他看来,包含金融技术在内的金融发展影响到各国的文化内容。秦池江(2006)指出,现代金融和现代金融文化孰为因,孰为果,就如鸡和蛋一样无法说清。总之,发展现代金融的同时必须也发展现代金融文化,只有借助于金融文化,才能更好地培育出现代金融。

四、评论与启示

从上面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对文化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他们所研究的作用于金融发展的文化多是社会资本、信任、宗教,甚至包括语言。其次,由于文化很难量化,而且有些数据的获取比较困难,因而关于文化对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以某一特定国家,如意大利,为样本来检验社会资本对某些国家金融发展的影响,因此,推广性不强。国内的实证研究也局限于利用国外文献所定义的指标,如无偿献血率,来检验中国各地区社会资本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事实上,中国各地区的无偿献血率差别很大。因而,利用这一指标来反映中国各地区的社会资本水平并不是十分准确的。最后,在文化与金融发展的研究上,难以确定究竟是文化影响了金融发展,还是金融发展引导了文化,抑或二者相互作用。

文化在中国金融发展中已经且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中国金融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整个社会变迁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都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中国金融发展。但是当前中国金融发展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腐败,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缺乏对文化的重视。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毫无疑问它也会影响到金融的发展。可以说,中国目前并不缺乏先进的正式制度,尤其不缺乏各种各样的法律制度,但是银行信贷仍然是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资本市场发展不活跃,特别是经常发生金融大案要案,探寻其背后的原因不能不说有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尤其是文化的内核之一信用在发挥重要作用。

金融基于信用而生,信用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但是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忽视了诚信原则。事实上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是特别强调信用的作用的,因而,当前中国金融发展所缺失的信用在某种程度上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又反映了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因此,要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务必要先将信用和市场文化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陈立旭.2005.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再审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5).

陈志武.2006.金融技术、经济增长与文化[J].国际融资(2).

范恒森.2002.金融制度学探索[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79.

高波,张志鹏.2004.文化与经济发展:一个文献评述[J].江海学刊(1).

郭宏之.2000.文化金融[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

顾肃.1999.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3).

卢燕平.2005.社会资本与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8).

曼格尔.2002.非洲需要一个文化调整计划吗[M]//亨廷顿,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119.

欧阳强,宋德勇.2005.先进的循环经济文化模式构建分析.

篇2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经济发展方式 民族文化

一、前言

如今,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显著进步。但是,我国少数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存在一定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不利于少数民族的繁荣。因此,探究少数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少数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的辩证关系

首先,民族文化引导民族经济。民族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由于民族环境的不同,进而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文化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选择方法等方面对经济生活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方向。其次,民族经济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动是在人的作用下展开的,并且经济活动是人们各种活动的基础,人们以劳动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以及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民族文化得以产生并发展,而民族经济是民族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最后,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相互影响。民族文化在民族经济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为民族经济指引方向,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在促进少数民族繁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三、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方式

(一)嵌入式

少数民族实行嵌入式发展方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国家的大力开发和资金支持而进行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粗放式发展方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发展速度以及发展数量。嵌入式发展方式,首先以外来资金作支撑,其发展资源由政府提供,发展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当地发展无关;其次,以国际市场为依托,产品主要流入国际市场;最后,区域经济增长较快,有效调整了产业结构。[2]

(二)内生式

少数民族经济实行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即以国内市场为依托,对国内市场的依赖性相对于国外市场来说较大,进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突发的市场波动产生有效的抵抗能力。内生式经济主体劳动者的悟性较高、观念较新、思维较活跃;内生式经济发展有选择地接受政府扶持和资助;内生式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本区域内的资源,合理实现资源配置。[3]

四、民族经济发展方式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一)嵌入式经济发展方式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少数民族嵌入式经济发展方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不相适应,二者关系不协调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方面,少数民族的文化形态较为落后。少数民族传统的文化形态主要经历了氏族文化、部落文化、奴隶制严重压迫文化、封建文化、官僚文化以及小农文化。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形态经历的时间较长。第二方面,少数民族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以农牧业经济结构为主,现代工业所占比例极小,经济结构形式较单一,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经济发展步伐逐渐加快,现代工业比例逐渐上升。第三方面,少数民族文化转型落后。少数民族向现代化的转型时间较长、转型过程较复杂,传统的个性特征鲜明。二者不相适应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固化的思维模式,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依赖性、等待性、索取性在逐渐加强;第二,少数民族的市场竞争意识淡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民族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三,传统的文化形态依然残留,进而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均衡发展,不利于商业资本的有效转化,进而造成了剩余商品的过度浪费。

(二)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是民族经济的基础,实行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少数民族实现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加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其次,要加强民族文化现代化。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首先,劳动者作为少数民族的主体,要相应提高自身的觉悟性,准确把握时展的趋势,及时进行观念创新、引进先进技术。与此同时,劳动者要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其次,要树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民族观,进而在民族观的引导下实现民族经济的有序发展。最后,强化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品牌意识,进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民族文化现代化:首先,要以中华文化为发展主体,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精神,强化中国民族文化价值观念,进而加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丰富主体意识。其次,树立核心价值观,加强少数民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握和理解,并⒓壑倒勰钌钊肴诵模进而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然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适当地进行创新,进而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理念,进而充实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的稳健发展。[4]

五、结语

要想提高少数民族的经济水平、优化少数民族的生活质量,首先要加快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步伐,进而为促进少数民族繁荣实行适合少数民族发展的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作者单位为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吴尚谦(1985―),女,湖北咸丰人,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 马琴.民族文化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导引――以古丈县断龙山乡田家洞村土家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06):125-128.

[2] 彭兵,陈旭堂.发展滞后、国家担当和路径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治经济学[J].浙江学刊,2015(02):215-219.

篇3

关键词: 文化导入 商务文化 商务英语教学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深入发展,跨文化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赵莉莉(2006)认为要从四个层面来理解商务英语。第一,以英语为基础;第二,商务技巧;第三,特殊的商业词汇;第四,文化和价值。而当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基本是“英语+商务”。这让人片面地认为,只要会说英语并懂得商务知识就能顺利进行跨文化商务活动了。事实上,如果缺乏商务文化意识,会产生冲突,甚至造成交易的失败。这是因为政治经济环境和传统习俗的不同,人们的价值观、消费心理和经营习惯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商务英语学了商务知识和英语能力外,还要培养一定的商务文化意识。

二、常见的商务文化差异性

基于对常见的商务文化冲突的总结,本文简单介绍商务文化的差异性在四个方面的表现:商务洽谈、经营管理、货物包装和商标。

(一)商务洽谈。

作为商务活动的关键环节,商务洽谈是商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情况和传统文化习俗,参与商务洽谈的人员很容易无意识地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为标准,而引起文化冲突。比如,日本商人即使在商务谈判时也会带上礼品。这对其他一些国家的商人来说是一种贿赂,但是对于日本商人来说这只是他们表达友善和礼貌的一种方式。

(二)经营管理。

随着世界贸易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的公司进行越来越频繁的交流。而这些不同国家的人员和公司有着不同的商务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要考虑到文化的差异性而不能机械地照搬一国成功的经营管理经验,否则将会出现问题,甚至造成经营管理者与当地员工的紧张关系,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同商务文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商务人员或公司对人际关系、时间观念及权力与决策等方面的不同认识。

(三)货物包装。

货物包装起着保护货物的质量、美化形象、促进销售量的作用。不同国家的消费者的品味、爱好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在进出口贸易中,货物的包装材料选择、图案设计和色彩搭配等都要慎重考虑。例如,对货物的外包装图案,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不愿看到猪和熊猫的图案,意大利人讨厌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包装上要考虑不同文化的偏好和禁忌,迎合不同文化下的消费者。

(四)商标。

商标在销售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广告作用。语言是文化的镜子,商标语言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商务人员通常需要翻译处理商标用语。他们必须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内涵差异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如男装驰名品牌“Golden Lion”刚开始译为“金狮”,这在英语文化尤其英国具有积极的内涵――勇敢、威严、气势。但狮子在我国不易产生这样的联想,所以“金狮”在中国市场并不受欢迎。后来有人把它译为“金利来”,一个“利”字体现了人们追求财富的良好愿望,很快受到了我国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三、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文化导入

以上的分析,让我们懂得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商务知识和过硬的英语运用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商务文化意识。这就要求商务英语教学在结合商务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以下是对培养商务文化意识而有效地进行文化导入的一些建议。

1.明确教学指导思想,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教师要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的涉外商务人才。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使自己具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商务环境、管理理念等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商务文化、熟悉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

2.在课堂设计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商务文化差异意识。

在课堂设计方面,除了安排一些有文化内容的课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重视文化教学,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比如,对于有着一定文化内涵的词,除了讲解语法用途外,还要强调该词的文化内涵和使用场合。

3.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积极学习商务文化。

教师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来鼓励学生学习商务文化,例如:(1)案例分析:通过对反映商务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以了解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2)角色扮演:营造一种文化气氛,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会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3)信息介绍:通过演讲、材料阅读、电影录像等方法对异国商务文化进行介绍;也可邀请外国专家作专题讲座,以学习外国的习俗和各种交际技巧。

4.多渠道培养商务文化意识。

了解商务文化的渠道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课堂学习,由具有资格的教师传授商务文化;可以通过课后的阅读和听讲座学习,如商务英语报刊、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商务网站、光盘等;还可以通过实践,例如利用实习的机会到外企公司实践,加深对商务文化的理解。总之,我们有许多渠道可以丰富学生的商务英语语言文化,加深他们对商务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正确的商务文化意识。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活动将越来越频繁。由于商务文化因素渗透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之中,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必须注意培养商务文化。要想培养合格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商务知识和语言能力,还应该把文化导入放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凸显位置。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使得学生具备较强的商务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何筱莉.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思考[J].国外外语教学,2001,(3).

篇4

商品经济的建立将带来美术教育的深刻变革,每个教师都要在这场变革中调整自己的位置,不论是美术教育还是受商品经济所支配的美术教育体制,同样在这场变革中寻求新的生存方式。美术教育改革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的新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文化浮标。当中国社会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多元的文化大环境,在一个主义繁杂严肃文化和通俗文化重叠的历史阶段,美术教育改革无疑不会停止自己的改革步伐,但它必定在一个更强大的大众文化环境中发展,而却自身的形态也必定在这环境中发生变革与重生。

当文化是一综合复杂的概念现代科技创造经济高速增长,商品经济社会化同时物质的欲望消解了传统艺术,同时也造就了非理想大众文化。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特有的时代精神,美术教育自新时期以来我们总面对的一个困惑,无论我们怎样小心翼翼避免抄袭西方现代艺术,但如果我们现在不模仿抄袭是否能创造出我们的艺术作品,实际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成功案例。中国的美术院校在教学上基本承袭五十年代前苏联的美术教育传统,而前苏联的学院制度又是从西欧移植过去的,现代文化与科技的进步发展取代了美术的大部分功能,传统绘画专业毕业生都面临转行,大多数美术学院已把重点放在工艺美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传统美术教育势在必行。美术教育改革的含义是以样式为前提,是感到已有的样式以不能承载新的历史条件和所带来的思想与情感。另外,美术教学改革又不是超前的,包含着教学个人强烈的自觉意识,所以美术教学改革是在不被普遍接受的情况下,强行打入教学,其结果只会有两种:一是人们逐步接受这种改革方式,使其成为美术教学的一部分,其二不会接受认可因为传统教学仍占教学主体。因为传统教学培养出来的教师占教学主体。

美术改革形成社会现象前,有极其复杂的条件,他是从传统文化中和文化一起自然生成的,总是以政治经济发展文化变更为因出现的。美术改革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横向冲击的结果,是残酷的社会现实带来的文化断裂后的结果。不论结果怎样,学生作为主体都有意无意的接受社会现实和其他文化现象的影响,并且几乎涉及到了文化可能给他们来的影响的各个方面,以及现代社会文化对人关系的改造,在这个基础上,派生出历史的哲学的文化的社会的阐释。美术教学在被社会异化为物的危机中,以极端的方式或反常的行为,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美术教学改革这是这一现象的缩影,由于美术学科分工的逐步深化,人的思想也从既定的生存模式向自由的生存方式转化。在这,人的失落不是因为现代教育文明的模式化,而是传统的教条模式,唆使人成为工具和螺丝刀,因此,这种行为的批判指向的是依附于政治经济与文化体制的层面,而并非简单的孰是孰非。都市中人文的失落感,学生在生存压力面前,演变为一种被动的痞子运动,活得痛快、游戏人生。大学既是学生天堂乐园,希望,理想,梦想在这里成了虚词。代替这些词的是哪个专业挣钱多,好找工作,不累。也就是说,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学生的精神世界仍然是无家可归者。

美术教育改革面临文化储备不足,对生活现状缺乏理解和研究,不要用以往的美术改革经验无端指责,而这些指责之人充其量不过是面对现阶段美术教育现状的一种绝望的自我发泄。教师中每个人异化的情感宣泄深深刺痛了美术教育工作者的神经中枢。美术教育为媚俗于大众用写实的方式使其通俗化。但美术教育怎是单一的写实教育就能解决?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必然引出对美术教育改革的讨论。美术教学改革是新时期教育转型的必然现象,改革必然带来一些人某种浮躁的失望的教学心态。而对其讨论也决不可能是粗造的发泄的精神状态士人。我们似乎又回到了古希腊的哲学困境与思考中: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

作者:孙一墨 单位:吉林动画学院

篇5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77-04

当今中国正处在社会快速转型期。与改革开放伴随而来的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的演进、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以及网络的冲击与熏陶,产生了众多的青年亚文化。在大学中,青年亚文化主要表现在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张扬各自的时代个性、践行各自的组织承诺等方面,青年亚文化在推动大学文化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文化追求——大学的本质特征

1.文化与大学文化

文化的概念内涵很丰富,难以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从大学文化建设之角度,康德对文化概念的解释最有启示意义。在他看来,文化是指那些属于使人愈来愈远地摆脱动物世界的人类所特有的内在的规定性。按照他的解释,大学文化就是指大学自身固有的、反映大学自身特性的内在的规定性。它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以价值观、理想追求、道德情感等为主的精神文化;二是以大学的组织框架以及运行规则等为主的制度文化;三是以大学的物质设施、空间环境等为主的环境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是保障,三者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系统而共同发挥作用。

2.文化追求——大学的本质特征

文化,是大学的核心和灵魂,文化追求是大学的本质特征。经过历史的积淀,纵览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它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文化的象征。“当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之时,虽然它还具有一定的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但它体内流淌着的还是文化的血液。文化属性是大学永恒的特征。离开了文化,大学就不再有教育的发生和学术的产生;离开了文化,大学就不再称其为具有神圣、庄重、让人憧憬和向往的大学。所以,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大学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文化未来的希望。”

二、青年亚文化与大学文化之间的关系

1.青年亚文化及其特征

从广义上说,亚文化通常被定义为“更为广泛的文化的一个亚群体。这一群体形成一种不仅包括亚文化的某种特征,而且还包括其他群体所不包括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这一定义指出了亚文化的两个关键性特征:社会群体和这一群体具有的文化方式的“偏理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形态——“青年亚文化”(youth subculture)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作为亚文化的代表,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在边缘地位的青少年这一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的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因此,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即它的边缘性、颠覆性以及批判性。青年亚文化引发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这种价值冲突已上升到了政治文化层面,青年亚文化是对主导文化、权威文化、强势文化的背叛和反抗。我国青年自发组织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属员在体制内组织满足不了的需求,表现出张扬、个性、自由,甚至叛逆的特征,引领了我国青年亚文化的兴起。

2.青年亚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同构

根据青年亚文化的两个特征,不难看出:作为社会群体,青年亚文化的一个表象就是他们是具有远离家庭、非官方、行为较富个性的群体;同时又是具有张扬个性、活跃、富有创造力、充满感望和冲动特性的群体。作为一种文化方式,青年亚文化具有“偏理性”。

事实上,在大学里虽然青年亚文化有时会对大学主流文化进行抵抗和反叛,但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年学生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社会的承认,解决他们的“认同危机”。青年亚文化虽然常常拒绝、排斥主流文化,但是它的内容和形式往往又被大学文化所利用、被大学里的大众文化所整编。它既是对主导文化的替代,也是对其的补充;既是站在反霸权的立场代表“弱势群体”利益,也因主导文化和商业利益的“召唤”和“协商”而“妥协”。因此,青年亚文化与主导文化之间存在着潜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导致青年亚文化与主导文化的“同构”。

三、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形式

青年亚文化是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多元文化的产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受到西方亚文化带来的直接冲击。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并被青年推崇和追求,由此产生了由青年人作为主体,具有流行化趋势和个性化特征及鲜明时代特色的青年亚文化。

首先,中国的青年亚文化与西方青年亚文化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阶级特点,但是却烙上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由于国家为控制人口数量所采取的计划生育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中国青年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与有兄弟姐妹的同龄人相比,一般更少得到情感上的支持,于是在心理上往往更早独立与成熟。由于这种独立性促使他们渴望早些摆脱来自父母的约束而在同龄人中获得认可,于是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些因素构成了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独特特性。

其次,青年追星文化值得关注。当今媒体对中国青年追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近十年来全国几乎各个卫视每年举办一届的选秀比赛,追捧日、韩电视剧而形成的“哈日”、“哈韩”现象,对偶像过于盲目的模仿与崇拜,都是青年追星文化的突出表现。虽然追星文化等亚文化中包含一部分消极的成分,但对于青年来说,这些文化内容中充满了自由、轻松和愉悦,因此,很容易得到青年人的认同。

同时,追星文化还体现在对青少年影响巨大的文学领域。近些年成长起来的一些80后作家热衷于抒写与成长有关的困惑、浪漫的青春爱情故事,或想象中梦幻神奇的世界,以此来传达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梦想与现实的看法。他们喜欢运用绚烂、唯美的辞藻,以华丽、细腻以及淡淡的忧伤为其文化标签,大多数作品都具有感伤文学的特征。似乎在青少年看来,这也正是他们青春的象征。这些80后作家拥有数目庞大的年轻读者,或称粉丝(fans)。各类庞大的“粉丝”群体,构成了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的独特风景。

最后,媒体发展迅速,网络文化也成为青年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青年是对新鲜事物的易感人群,巨大的网络信息量极大地激发了青年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于是,青年便成为网络用户的主要群体,他们喜好聊天、看电影、打游戏、逛论坛、写博客等,网络无疑为青年提供了实现自身需求的最好舞台。

这些类型的青年亚文化实际上成为了部分青年抵抗社会和家庭压力的一种“仪式”。这种 “仪式”反映出当代青年内心的浮躁和不安。时尚的背后体现出青年亚文化人群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抑或说青年亚文化群通过应用时尚符号来表达自我、张扬个性,体现他们自身独特的价值观。

四、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1.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西方文化和价值观随之传入我国,并渗透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当中。青年一代生活在一个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社会环境当中,他们很少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态各异的文化和流行艺术涌入我国,这些文化和艺术成为青年人最直接的精神食粮。很多青年人不再被动地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灌输,而是主动地通过自己的尝试,形成“自我”价值观。他们开始在人生观、价值观取向上,追求物质利益的平衡,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名牌、时尚、前卫成了青年人追寻的目标;娱乐化、世俗化、享乐化成为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表象。青年亚文化导致很多大学生缺乏理想和信仰,这些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些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开始动摇,潜移默化地接受着青年亚文化形态所传递的价值观,在懵懂与徘徊中,形成价值观的混乱与个性化。

由于许多青年人被动地接受、吸收亚文化,缺少深刻的思考与反思,于是青年亚文化中出现了对历史不尊重、虚构、扭曲甚至否定的现象,使得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这对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2.青年亚文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某种偏离和抗拒有警醒社会的作用,它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亚文化的表现形式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根据这些表现形式而变得很丰富。不难发现,虽然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在某些领域反对主流文化,具有叛逆性,但却能够通过一些富有特色的活动来创造新的大众文化形式,并能依靠如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更加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青年亚文化反映了青年人的心理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青年人的心理需求,所以,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内容和形式上尊重青年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反映青年人的心声,从而满足青年人的合理需求,从丰富文化生活的角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方面用亚文化的形式诠释主流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用主流文化引领亚文化的健康发展,这样,青年人就能很好地接受教育。

3.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用

青年亚文化可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形式繁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通过青年亚文化繁多的表现形式发生作用,达到对大学生的教育目的。例如,电视娱乐节目中的《红歌会》、《变形记》等以娱乐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了传统文化或伦理道德的教育,再如受大学生追捧的个别明星的粉丝后援团这个自发的组织,会集资做慈善工作,使大学生在娱乐中受到了积极的教育。大学生看诸如此类的节目或参加此类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这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青年亚文化对青年产生的消极作用。青年亚文化影响了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青年人的猎奇、虚荣和享乐等心理催生了青年人的不良习气,严重的甚至导致青年人犯罪,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向在校大学生,面向青少年,其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明确目的,还需要掌握工作对象的特质。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社会发展方向,是先进的文化,它有助于增强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并且对推进社会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青年人应当积极地融入到这种文化氛围中。青年亚文化不应该被完全否定,但若青年过分沉迷于亚文化,便难以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重任,这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五、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对策

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尤其是“孝”的教育。因为“孝”的教育是维持良好社会伦理秩序的根本。除在政治课中应开设《弟子规》、《二十四孝》等课程外,还应多举办一些体现孝道和伦理道德内容的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以此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伦理观及厚德载物的胸襟,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进而促使其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自豪感与责任感,培养其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庸俗、颓废的文化影响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我们着重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2.逐步完善教育机制

青少年阶段正是一个人的成长发育阶段,这个阶段是决定着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拥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至关重要。第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睦的家庭和父母的示范作用能够使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对外界消极因素的抵抗力,因此,家庭是抵御消极影响的有力屏障。第二,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学校作为传授青少年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以及培养青少年价值观的社会教育机构,是青少年走向社会需要经历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阶段,学校教育仍然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所以要消除青年亚文化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必须从源头抓起,即从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抓起。通过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增强其抵抗外界各种诱惑的能力,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三,要高度重视社会教育的影响力,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作用。社会教育的影响面甚为广泛,是现代社会教育不可忽略的部分。它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能将分散的、自发的社会影响纳入正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要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发挥育人功能。

3.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这会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易接受。当今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更加生活化,这就需要教育工作密切联系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实际,从生活中引导大学生自觉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以及道德水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领域的拓展,就是将教育的内容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也就是将教育的情境选择立足于社会生活。大学生管理部门要建立良好的信息传输和反馈系统,及时捕捉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及时通过座谈会、演讲会、辩论会、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来抵制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4.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全社会要大力弘扬主流文化,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学生会、党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用主流文化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努力增强主流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提升高校文化的品位和层次,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与此同时,要努力发掘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对于符合时代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良好个性及健全人格培养的校园亚文化要大力弘扬,使其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在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过程中,亚文化对青年的影响不可忽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抓住这个契机,找准切入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素质与修养,站在大局和战略的角度,努力地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思想运行轨迹,了解其思想困惑及其发展规律,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手段和明确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不断推进高校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的建设。

关注青年亚文化,就是关注青年群体本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进,青年群体必将赢得社会进步和文化变革的主体地位,也必然成为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和社会前进的主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和未来的发展。虽然青年亚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小的冲击,但只要我们能端正态度、正确引导,就可以有效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影响,促进高校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参考文献

[1] 陈殿林.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机制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68-93.

[2] 黄志梅.浅论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冲击及应对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4):15-19.

[3] 张平功.青年亚文化的形成及表现[J].青年探索,2007(4):22-25.

[4] 苏文清.青年亚文化探微[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4):102-105.

[5] 江冰.论“80后”文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7-57.

[6] 陈龙.青年亚文化与当代媒介素养教育[J].国际新闻界,2005(2):21-24.

[7] 游庆超.浅谈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J].科教文汇,2007(11):183.

[8] 龚春生.校园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J].江西教育科研,1996(4):26-28.

[10] 肖伟胜,王书林.论网络语言的青年亚文化特性[J].青年研究,2008(6):21-26.

[11] 李海峰,赖雄麟.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形成、特征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J].高教探索,2009(1):112-113.

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155-03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吕思勉先生曾在他的《中国文化史》中提到:“我们身体的构造,绝无以异于野蛮人,而其控制环境的成绩,却大小不相同,即由其一为生物进化,一为文化进化之故。可见人类的进化,全是文化进化。”①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制度,还有作为社会生活基础形态的宗法关系、血缘关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使之形成了把世间伦常、现实政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目标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成为以政治伦理文化为主体、以等级制度亦即礼制为框架的封建专制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范围十分广泛,在理论上,虽不能讲人类一切行为,都称为文化行为,在事实上,则人类一切行为,既无不与文化有关系。②我国传统文化集儒、道、佛之大成,并对周围国家和地区的思想观念影响极大。我国的文化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崇尚“仁义”和“礼乐”,注重家庭伦理,提倡调和持中,即在人身上体现出的和谐,注重人和环境的关系,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观。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观念文化,即文化是有思想的人创造的,有系统的思想理论被称为观念文化。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2)历史文物:器物(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金银器、漆器、铜镜、古钱)、艺术品(书法、绘画)、古建筑、陵墓、服饰。(3)社会制度:制度文化、书籍(文学、史学、医药养生、农学、天文历算、科技)。(4)民族风俗、习惯、节日等。其涉及到婚姻、政体、兵制、刑法、实业、教育、学术、语文等与人类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的思想非常重要,基本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 在美学上,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其次,“和合”文化中和谐化辩证法的普遍运用,使得中国美学智慧特别注意以对应性、相融性、辩证性、和谐性来理解和处理一系列审美范畴的展开与构架。有人指出,纵观中国古代美学基本特征(如强调真善统一、情理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认知与直觉的统一等)和中国古代审美理想(如儒家对“和”、道家对“妙”、佛禅对“圆”的追求),无不是“和合”文化在审美层面的诗性展开和逻辑延伸。这表明,中国诗性智慧和审美意识与“和合”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和性和关联性。“和合”文化,是中国古代诗性及美学智慧之根。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不仅体现在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上,还体现在许多艺术创作之中。我们不仅可以从一个艺术创作中看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遵守的道德体制,追崇的文化信仰还可以看到这一时期之前先人所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因为一个国家不同时代的艺术设计风格,总是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与时代的需求发生共鸣,产生新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设计形态,同样也会成为未来的传统,并在这种循环中不断变化发展。也许在古代的艺术创作中,匠人们并没有将艺术创作的类型划分的十分详细,而在如今的设计领域中,设计已被细化成很多方面,而环境艺术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下面就针对这两个常见的设计类型来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处理人、空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最终为人类提供和谐环境的一门学科,从其产生发展都受到人类文化的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总是在继承和创新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上下五千多年历史的积淀,其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社会历史文化观念和底蕴,它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1.从古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中看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物质要素是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发展的基础。每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生产技术条件制约着环境艺术设计建造的规模、建造技术、新材料开发使用等。同时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复员辽阔,由南到北,从东到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由于地理位置、四季气候、传统文化的差异,他们的建筑形式、庭院的设计风格也都随之互不相同。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制度,不同地区的民居风格,园林的规划设计无不体现出当时的文化体系,政治制度,道德伦理等。

在中国的很多古建筑中我们从建筑的设计形式中不难分辨出每个建筑所处的年代,地区,用途以及建筑主人的身份地位等。这与中国建筑受当地的风俗习惯、政治制度,气候变幻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中国北部气候干旱,时常受到风沙的侵袭,所以古时候的北方居民大多选择穴居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窑洞的建筑形式,并且被北方人民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并形成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而居住在南方的居民由于气候潮湿,时常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所以南方的居民大多选择了巢居的生活方式,这也就是南方干栏式建筑形成的原因,这种建筑形式被作为一种传统一直在南方盛行。

建筑的建造一方面受气候和世代传承的影响,一方面也受当时的礼教思想,伦理纲常的影响。由于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所以这在房屋的建筑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古代建筑中庑殿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屋顶,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就是在单檐之下又加一短檐,重檐庑殿顶最为尊贵,故宫的太和殿就为此种类型;等级略次之的是歇山顶,在古时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此种类型的屋顶;再次之的是悬山顶,最后是硬山顶,这两种类型的屋顶可以被平民百姓所使用。除屋顶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外,房屋的间数也有明确的规定,只有皇帝才可以拥有开间为九间的房屋,随着等级的降低依次减少。从这些建筑的等级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君臣有别的思想。而堪称世界园林之巅的中国古典园林则展现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隐逸精神”和文人审美思想,它与皇家园林的殿宇轩昂截然不同,它包含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情感归宿的执著追求。

2.现代环境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应用

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在完成人的功能需求基础上,更加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演绎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生态文化、绿色文化、自然观等设计理念,说明了现代环境艺术风格发展和文化一样具有很强的继承性,现代环境艺术风格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民族特色,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体现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求。

在现代,我认为能将环境设计与传统文化完美、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代表人物是著名建筑师贝聿铭③先生。在他的代表作香山饭店中我们可以看到浓郁的中国文化,为使建筑简单的几何体和周围自然环境产生联系,贝聿铭在整个建筑群中运用了大量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符号,如菱形侧窗,建筑立面上传统纹样,部分砖墙和典雅的内部装饰等。除这些直接体现中国特色的装饰符号外,一些中国传统的建筑规则也被应用,如对称布局,中庭设置,按功能分区又相互连接的院落等,都让此建筑散发出迷人的中国气质。而他的另一作品苏州博物馆则是将苏州园林的传统特点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使整个博物馆散发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传统气息。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先人优秀的艺术创作,包括龙凤、祥云的纹样;玉石雕刻的艺术;皮影艺术;剪纸;中国结;京剧脸谱;刺绣;篆刻等,它们一代一代的被人们传承至今,直至今天这些古代的艺术文化仍被当代的设计师所采用,这些先人的设计已经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创作,它们更是一个国家的符号。在当代的很多平面设计作品中都采用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手法来体现出中国的文化特色。下面是几个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十分成功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1.绝对伏特加④针对中国市场制作的平面广告

绝对伏特加是世界知名的伏特加酒品牌,多年来该品牌通过其独特新颖的广告创作逐渐占领奢侈品市场,该品牌针对不同地区都会设计出一系列具有当地特色的广告作品。绝对伏特加曾针对中国地区设计出一系列具有浓郁中国传统特色的平面广告,该品牌通过京剧脸谱这一传统元素来体现北京的独特气质,而针对台北的平面广告则采用了舞狮这一传统活动,使这一外国品牌立刻与中国消费者拉近了距离。

2.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设计

2008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东方神韵,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整个设计追求言外之旨,韵外之致,静中求变、多义共生的中国古代艺术的内在精蕴。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肖形印)作为标志性主体图案,这是奥林匹克会徽设计的一大突破与创新。方案既富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极为鲜明浓郁的中国特色,又体现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的深刻主题和四海欢腾五洲同庆的热烈的狂欢节气氛。同时会徽还选择了中国传统的喜庆颜色――红色作为主体图案基准颜色,红色不仅是故宫等皇家建筑的基本色,也是一个民族的代表色,它代表着国家、代表着喜庆、代表着传统文化。

3.杭州城标设计

杭州城市标志的设计可谓是中国传统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一个成功典范,整个设计采用中国传统书法的表现手法,将杭州的“杭”与当地的建筑元素:亭台,满月门,大屋顶等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并对这些元素进行高度概括,寥寥几笔就将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精神传递给观者。整个设计字、形相结合,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不失现代气息。

四、结论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它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婚姻、政体、兵制、刑法、实业、教育、学术、语文、艺术等与人类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

在艺术方面,一个国家不同时代的艺术设计风格,总是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与时代的需求发生共鸣,产生新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设计形态,同样也会成为未来的传统,并在这种循环中不断变化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家具陶瓷设计中,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应用更为突出。在建筑方面的等级制度,园林设计方面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平面设计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主要对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其中涉及到的内容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将更广泛的研读国内外的最新文献资料,加强对问题的探讨。

注释:

①摘自《中国文化史》,吕思勉,第6页。

②摘自《中国文化史》,吕思勉,第1页。

③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④绝对伏特加,英文名absolute vodka,一种瑞士伏特加的品牌,其以独特的酒瓶形状作为广告元素,靠其新颖的创意而占领市场。

参考文献:

[1]吕思勉.中国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篇7

美术的意义在于让人们在更为抽象或更为理念的审美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和升华,为人类的精神世 界开辟一个更为纯净和理想的天地。而美术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设计与生活,设计与文明、设计与科学技术 ,设计与审美的学习;通过想像力、创造力与形象思维的训练;通过各种设计语言的学习和掌握,从而提高全 民族设计意识和创造力,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民族的腾飞创造有利的条件。美术的欣赏与技能的提高,选择和培养具有绘画天赋的人材进入较高层次,保证继承和发扬中 、外美术的优秀成果。

任何美术现象本没有时间与空间界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美术现况则反映出一个时代民族的审美心理。学生在选择某种风格时往往受他所接受艺术教育和社会背景制约,并不是创新与反形式消耗的结果,而是被动接受。这就像刚出生的孩子,大脑发育不完整不具备自主性艺术思维能力,模仿变成他一开始感知的主要方式,而孩子成年后,大脑发育成熟,一味单纯的模仿已不能满足他感知社会的单一手段。

随着美术改革进入思考阶段,在社会文化大前提下,美术教育改革的形式动机与传统和文化的现状关系。深化和纯化并不取决于自身而取决于文化背景的变革是相一致的。

商品经济的建立将带来美术教育的深刻变革,每个教师都要在这场变革中调整自己的位置,不论是美术教育还是受商品经济所支配的美术教育体制,同样在这场变革中寻求新的生存方式。美术教育改革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的新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文化浮标。

当中国社会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多元的文化大环境,在一个主义繁杂严肃文化和通俗文化重叠的历史阶段,美术教育改革无疑不会停止自己的改革步伐,但它必定在一个更强大的大众文化环境中发展,而却自身的形态也必定在这环境中发生变革与重生。

当文化是一综合复杂的概念现代科技创造经济高速增长,商品经济社会化同时物质的欲望消解了传统艺术,同时也造就了非理想大众文化。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特有的时代精神,美术教育自新时期以来我们总面对的一个困惑,无论我们怎样小心翼翼避免抄袭西方现代艺术,但如果我们现在不模仿抄袭是否能创造出我们的艺术作品,实际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成功案例。中国的美术院校在教学上基本承袭五十年代前苏联的美术教育传统,而前苏联的学院制度又是从西欧移植过去的,现代文化与科技的进步发展取代了美术的大部分功能,传统绘画专业毕业生都面临转行,大多数美术学院已把重点放在工艺美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传统美术教育势在必行。

美术教育改革的含义是以样式为前提,是感到已有的样式以不能承载新的历史条件和所带来的思想与情感。另外,美术教学改革又不是超前的,包含着教学个人强烈的自觉意识,所以美术教学改革是在不被普遍接受的情况下,强行打入教学,其结果只会有两种:一是人们逐步接受这种改革方式,使其成为美术教学的一部分,其二不会接受认可因为传统教学仍占教学主体。因为传统教学培养出来的教师占教学主体。

美术改革形成社会现象前,有极其复杂的条件,他是从传统文化中和文化一起自然生成的,总是以政治经济发展文化变更为因出现的。美术改革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横向冲击的结果,是残酷的社会现实带来的文化断裂后的结果。不论结果怎样,学生作为主体都有意无意的接受社会现实和其他文化现象的影响,并且几乎涉及到了文化可能给他们来的影响的各个方面,以及现代社会文化对人关系的改造,在这个基础上,派生出历史的哲学的文化的社会的阐释。美术教学在被社会异化为物的危机中,以极端的方式或反常的行为,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美术教学改革这是这一现象的缩影,由于美术学科分工的逐步深化,人的思想也从既定的生存模式向自由的生存方式转化。在这,人的失落不是因为现代教育文明的模式化,而是传统的教条模式,唆使人成为工具和螺丝刀,因此,这种行为的批判指向的是依附于政治经济与文化体制的层面,而并非简单的孰是孰非。

篇8

一、什么是“小文化”与“大文化”

群众文化包括 “小文化”与“大文化”之别。

(一)大体有三种持“小文化”观点的人:一种说法是,群众文化是业余的文学和艺术活动;另一种说法是,群众文化是专义文化的边缘文化;还有一种说法是,群众文化一般是指意识形态,不排斥自然科学的某些内容,但其主体是文艺活动。持“小文化”观点的理由是:第一,群众文化是同专业文化相对而言,他们同属意识形态,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有专业性与业余性的差别;第二,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分工越来越多、越细,文化科学也必须随之越来越细、越专,群众文化也不会例外,范围应越来越小;第三,现实社会分工也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和单位,能拥有那样广泛的知识和设施,全面地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二)持“大文化”观点的人有两种:一种说法是,群众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同狩猎和生产劳动紧密相结合的广义文化;另一种说法是,群众文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文化。

我认为上述说法都是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够完善。他们之间即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是性质一样,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之点是内容和范围大小确有差别。群众文化的原始阶段,同物质生产劳动一直是结合很紧的。如音乐方面的各种劳动口号,至今保持下来的,仍然结合各种劳动相演唱着;又如舞蹈方面的各种狩猎舞和生产舞,也大都仍是生产劳动景象的再现。就其内容范围来说,“大文化”比“小文化”要大。但“大文化”的群众文化,并非大得包括整个社会意识形态,更不可能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同“小文化”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也仅仅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意识形式而忆,尽管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式。其二,“大文化”之大,还在于它的群众性广。如果说文学和艺术的“小文化”具有群众性的话,那么,群众文化这个“大文化”就可以说具有全民性了。群众文化的全民普及性,首先表现在它的参加者的普遍性。其三,群众文化的全民普及性还表现在地域的广阔性上。有人对此概括为:群众文化无处不有,无人不在,就是这个道理。其四,自然还应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普及性,即内容是多方面的,而且是通俗易懂,适于群众接受能力的,便于在群众中推广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当然,普及不是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必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犹如水涨船高一样。

二、综合意识形式是群众文化的一种

社会意识形态有各种意识形式,如政治思想、哲学、艺术、道德、宗教、教育、科学等,各种意识形式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群众文化,特别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它的内容范围较广,包括文化艺术、体育、科学技术知识普及、业余文化教育、游艺等意识形式的一部分和全部理性的与直觉的,逻辑的与形象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混杂在一起,往往难以分析清楚,可以说是这些文化现象的总和。因此,社会主义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多种意识形式综合于一体的一种综合意识形式。

这种综合意识形式的形成是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人民群众也为了满足自己的这两种需要而以主人翁的姿态进行创造生的劳动,包括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和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在这两个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着综合意识形式的群众文化,而群众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和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群众文化的普及是群众的普及,提高也是群众的提高。由于群众文化是一种综合意识形式,因此,它既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社会主义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的能动性比其他观念形态的文化形式更直接、更普遍。这不仅因为群众文化是一种综合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因为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自己的文化学习和实践活动,而且活动主要在社会基层,所以效果好。例如,群众根据各自的需要而自愿参加的文娱体育活动,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焕发精神地进行生产和工作。

篇9

 

关键词: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 古镇旅游 古镇保护

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悠久的历史赋予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古人“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数千座现仍保存完好的古城镇是文化遗产中最耀眼的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古城镇里被继承下来,许多珍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古城镇里保存下来,古城镇是我们祖先精神家园的最直接物证,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了保护与利用好这笔丰富的遗产,我们必须要科学地发展中国古城镇旅游,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处理好各方面关系。

我国古城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保护好古城镇是发展古城镇旅游的前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游客数量的几何级增长,越来越多的古城镇因旅游变得拥挤,甚至人满为患,导致古镇部分资源遭到损坏,原有风貌遭到破坏,污染严重,古镇环境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建立在保护基础上的仿古文化休闲旅游应该是发展古城镇旅游的主要形式,实际上我国现阶段的古城镇旅游仍以观光为主。因此需要科学地发展古城镇旅游,走以保护古城镇资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处理好地方经济发展与发展古城镇旅游之间的关系

现阶段我国仍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环境,政治经济体制仍不健全。一些拥有古城镇资源的各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为了发展经济,提高收入,追求眼前与地方利益,无度无序开发古城镇资源。导致古城镇里的许多宝贵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严重破坏乃至消失。在古城镇发展过程中,应该借鉴好的做法,总结成功经验,不断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处理好各方面关系,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古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发展古城镇旅游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古城镇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是物质资源与文化资源的统一。文化资源的主体是居住在古城镇中的原居民,所以原居民必须要居住生活在古镇里,这就要求我们在保存好人文景观的前提下必须提高原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他们的收入,否则古城镇旅游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我国古城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与“儒家”思想决定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形式与非物质文化形式。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十分注重整个家族的集居,对居住地的选择和修建非常考究,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步形成了众多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古城镇,这些古城镇群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是现代人寻求的精神家园,一些古城镇已经或即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成为我国重量级的旅游资源。

我国古城镇旅游可持续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本质是古城镇科学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处理好各种关系,目的是保护好古城镇的旅游资源,保证古城镇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核心是“以人为本”

这里“人”就是指“古镇原居民”,各项工作要围绕原居民展开,不能脱离原居民。一方面我国古城镇旅游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古城镇原居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让原居民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同时要保护原居民的切身利益,保护他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另一方面原居民的文化传存也是中国古城镇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利比亚的古代沙漠深处的一座小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恢复了其古貌,虽然旅游者走进去仍像进入中世纪时代的阿拉伯小城,但城内没有原居民,人文景观不复存在,精神家园消失。这种只有物质存在,而没有原居民的作法使古城的内在吸引力大大减弱,旅游者的精神诉求落空。所以,在古城镇的旅游规划时,不仅要注重能否修复保护好,而且一定要重视原居民的传存问题,让丰富多彩的民俗等非物质文化形式能传存与保护下来。

(二)本质是古城镇科学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只有发展才能提高古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为古城镇的保护提供强大的技术与资金支持。在当今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古城镇在事实上已经成为我国不多的最后文化遗产。我国的古城镇旅游发展实际过程却是:首先 “因贫而留”,而后又“因保而富”,最后才“因富而兴”。古镇旅游产生的巨大经济利益驱使拥有古城镇旅游资源的政府与地方居民都把发展古城镇旅游作为他们发展经济的重要甚至唯一手段。但古城镇旅游的发展必须要科学地发展,全面的发展,有规划的发展,而不是无度无序的发展。要作到科学全面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古城镇经济增长与社会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古城镇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地方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三)目的是要保护好古城镇的旅游资源

保证古城镇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发展古城镇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古城镇,否则发展就成为目光短见的发展,成为破坏历史文化的发展。只有保护好了古城镇的旅游资源,才能保证古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古城镇所蕴涵的丰富文化价值才能持续不断地发挥,为后人保存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城镇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理清思路、转变观念、加强宣传

拥有古城镇旅游资源的各级政府、古镇居民及相关从业企事业单位,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转变,牢固树立古城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以此作为发展古城镇旅游的核心指导思想,指导古城镇发展规划的制定。

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宣传可持续发展理论,让公众认识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及利害关系。宣传重点应该放在保护上,不仅要在客源地进行宣传,也要对古镇本身的居民进行宣传教育,让广大居民与游客深刻认识到保护古城镇资源对于自身利益与后代利益的重要性,从而使居民与游客自觉地参与保护古城镇工作。

(二)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是古城镇旅游开发的前提。规划应该是全面系统的规划,应包含古镇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市镇建设、土地管理、教育文化、古镇遗产的保存修复、古镇旅游等方面。规划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古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关键要处理好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规划部门和规划专家要严格按照国家与地方的法律法规,如《城市规划法》、《文物保护法》及各地的乡规民约。做到规划先行,科学管理。规划中明确保护的程序及保护的资金来源,制定资源环境的限制条件。新建筑要与古镇保持一定的距离,注意与原来村镇风貌相协调。现在不少古镇在发展规划中以古城镇为市中心,将城市的主要功能不断向中心区集中,使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有些古城镇在规划中不注意对整个历史风貌的维持,如周边广告、商业标志、电力通信电缆、路标及街道装饰与历史环境不协调,造成视觉污染等等,这些问题在今后的规划和管理中都应注意。

篇10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英美茶文化;比较

茶已不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种文化,是代表国家特征的标志。茶在中国体现的意境和在欧美国家体现的意境是截然不同的。在中国,茶如君子之交,淡薄静雅,而在英国,茶就是一种优雅的姿态,展现了绅士的风度。本文通过对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发展和“茶”在英语中的表现探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不一样的茶文化,这对研究中外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茶在西方国家的发展

唐朝时茶已经成为了一种风靡全球的风雅之物,当时对外贸易相当活跃,不少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并记录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再传回欧洲大陆,引起强烈的反响。中国的茶西行经过广州、福建等沿海城市再到马来半岛、印度半岛最终到达欧洲大陆。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中详细记载了中国的茶叶,三百多年后的葡萄牙传教士撰写了一部专门介绍中国茶叶的书并刊登出版。从此,中国的茶走上欧洲发展道路,让无数欧洲人了解茶并喜欢上茶。最初引入茶进人们视野的是葡萄牙人但真正推广的却是荷兰人。葡萄牙人通过马可﹒波罗的游记对东方茶叶好奇无比,借助当时海上霸权的地位和发达的海路运输技术,入侵中国,获得中国最早的贸易权,得到大量的茶叶并运回国,引起上流贵族的关注和好奇。但是因为葡萄牙人注重国内自身消费而没有国际贸易的意识,所以并没有将茶全面推广,真正实现茶叶推广的是后来居上并击败葡萄牙的海上马车夫—荷兰。荷兰通过大量的贸易将茶带进欧洲市场,带入欧洲人的生活中,并使其成为时尚的象征。除了进口各种茶叶之外,还将配套的茶具也以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虽然荷兰将茶有效地传播到欧洲各地,但是并没有形成全面饮茶的气候,只有少部分地区已经接受茶这个新的事物。到了18世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替代了荷兰海上贸易的地位,也将茶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使茶走进英国贵族的日常生活中,发展成为一种英国茶礼仪,最终走进了英国百姓家庭。英国人自此以后钟爱喝茶,尤其是红茶,更是将茶作为贵重物品招待客人,也会在聚会时品尝享用红茶的香甜。至此,茶的发展并没有止步,而是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传入了美国,在传统茶的基础上改造成风靡全球的美国冰茶。茶在不同国家得到不同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与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茶文化迥然不同,不仅仅因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同而不同,还因为受所处时期的主流文化的影响不同使得茶文化在各国有了新的发展。

2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茶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了灿烂的茶文化。茶文化不是只指如何泡茶、饮茶、品茶或是表演茶艺这些外在的表象,而是在泡茶品茶的过程所感悟的人生哲理。著名的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用简洁而形象的语言详尽地描述了茶的制作工艺和他所要表达的治国为人的思想。由于茶的历史悠长,受到不同时期的影响,形成了复杂而丰富的茶文化,其中所受影响较大的要数唐朝时期的儒释道思想文化了。

2.1儒家的“中庸”思想

“中庸”一直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思想,中庸一直不偏不倚,折中的处事态度。朱熹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很多学者认为中庸思想就是软弱、妥协,这是进入了误区。中庸的思想讲究的是和平、真善美、宁静致远的意境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不争取。儒家思想还要求人修身平天下,茶经中茶性就充分体现了这个观点。茶的妙处在于修身养性,平静心态,追求淡雅的生活。古代君子通过饮茶彰显为人处事之道,无处不在地体现了儒家的“仁”思想。

2.2道家的“顺其自然”、“精”“俭”的理论

道家理念在《茶经》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陆羽深受道家理论的影响,追求“精”“俭”,认为茶学的灵魂之一就是崇尚自然、崇尚简朴、崇尚真善美的美学理念,意在天人合一的和谐。最为典型的就是在茶经中出现的茶用具代表青盖碗。盖碗是一种特别能体现道家思想的茶用具,其冲泡的每个程序如净手、出具、开盖、摇香等等都包含了道家的内涵,讲究尊道贵德、重人贵生、天人合一,极其看重茶道礼仪。

2.3佛家的“悟”学说

评价陆羽的宗教倾向时,不能单一的归纳为儒释道其中一家,他不属于任何一派,因为他的思想融合了三教的精华,是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因此他所著作的《茶经》必然倾注了他的人生理念,其中之一就是依佛。佛家注重悟性,而茶也在于一个子“悟”,所以茶有助于僧侣在坐禅修行时提神醒脑,被视为一种修身的过程。

3东西方两种茶文化的比较

中国的茶文化和英美的茶文化属于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起源于中国,流传到欧美,再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带有独特风格的茶文化。这两种文化必然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我们就从其经济、地理和文化等几方面具体分析两种文化的特点:

3.1中国是东方大国,坐落在世界的东方,欧美相比中国的地理位置而言就是西方。中国的茶一路西行来到欧洲大陆再到美洲大陆,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糅合,形成了颇有地方特色的两种茶文化。中国地大物博,因为土壤和阳光的条件不一样,生产的茶叶品种也不同,有红茶、绿茶等,中国人根据地理位置和饮茶习惯的不同会品尝不同的茶叶感受不一样的滋味;英国地处地中海,本身不适宜生产茶叶,又因常年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所以偏爱浓厚而甘甜的红茶,最著名的英国茶文化当属下午茶(afternoontea)了。东西两大国的地理位置的不同,使得两国的饮茶种类也就不同。

3.2中国古代的经济体制是封建小农经济,在满足温饱的条件下,人们就开始考虑精神上的提高。在封建社会的影响下,茶成了一种风雅之事,也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茶由一种商品逐步发展成茶学、茶道最后融合为茶文化。在这种稳定的小农经济里,饮茶是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需要人心如止水、心平气和,慢慢品尝,感受茶的宁静和芬香。而英国的茶相比中国的宁静,带有实用性和工业化的特点。英国人一天最重的一餐是晚餐,中午的饮食就会相对简单许多,而又因两餐间的时间相隔很久,由此就有了下午茶这种形式。下午茶不仅是喝茶还有糕点水果之类的甜品。英国的茶文化讲究的是茶具好看、贵气,茶味甘甜浓厚,在聚会中衬托出贵妇们优雅的气质和优越的社会地位,这种讲求实用性的饮茶方式恰恰体现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化的特点。尤其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实用性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速溶茶就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英美这样的发达的工业国家随着技术的革新,也将茶叶的外形和用法随时代变化而变化。除了形式上的不同,还有对茶的认识的不同。在中国,茶是食品,是吃食,而在英国,最初茶是作为药在宣传的,他们认为茶具有很多医药作用,如消热解毒等等。

3.3茶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与儒道佛三派的思想相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和谐供出的精神,也要求饮茶之人修身养性,提高修为。这种种要求展现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讲究淡薄、豁达、内敛的品质。可以说,中国的茶道反映的是一种无处遁形、不可言传的品性、情怀和美感。它散发的气息实则为君子礼节,体现了“君子之交淡若水”的高尚节操。而英国的茶文化更多体现的是贵族的礼节和仪态,在其中展现了英国绅士的风采。由此可见,中国的茶文化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文化特点,讲究“天人合一、修身养性、崇尚自然、崇尚简朴、顺其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追求个人品行的培养;而英国茶文化则体现了贵族们的高贵优雅,是人的社会身份的标志,伴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出其务实性和现代性。中国人看重茶文化是因为它的精神内涵,把它当做精神和情感的寄托,而英美等国饮茶看重的是其功效和性能,仅把它作为商品和身份的标志。

参考文献

[1]赵淑萍,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J],农业考古,2013:313-315

[2]吴琳,中英茶文化比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176

[3]黎小萍,简说中国茶文化[J],茶叶机械杂志,2001(4):34

[4]张稚秀、孙云,西方茶文化溯源[J],农业考古,2004(2):327-333

[5]毕文静,浅析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差异[J],大众文艺,2012(4):128-129

[6]秦茂莉,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S3):80-83

[7]张进军,中英茶文化比较及对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8):175-176

[8]张加明,中华茶文化与人学生人文修养[J],农业考古,2011(5):69-72,102

[9]寇丹,据于道,依于佛,尊于儒—关于《茶经》的文化内涵[J],1999(04):209-210

[10]兰冰,浅议西方茶文化及英语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1):118-211

[11]贾雯,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J],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

[12]许嘉璐,中华文化传播之翼—关于茶、茶人、茶文化的儿次谈话[J],中国电视(纪录),2014(10):65-67.

[13]姜欣、姜怡,茶典籍译文中异域特色的保留与文化增殖[J],北京航空航天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