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艺作品的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艺作品的价值

篇1

每一部优秀音乐作品的诞生都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必然受到时代、民族、阶级、文化教养、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中有一句话说得好:“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应该是为那一代而存在:她毫不破坏和谐,毫不违反那一代的美的要求;当美与那一代一同消逝的时候,再下一代就将会有它自己的美、新的美,谁也不会有所抱怨”[1]。汪立三先生以他扎实的作曲技巧,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把如何能作出更好更新的作品放到了文化界面的高度上,形成了开放性的思维和新的音乐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把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归结为人们必然是在尊重传统与突破传统这两极之间寻求前进的道路,这种规律性的阐发可谓高屋建瓴,大气磅礴”[2]。他思想的前瞻性贯穿其创作技巧与创作风格之中,引领了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的先锋性和探索性,他的创作热忱和对祖国的热爱充分蕴涵于其作品之中,展示了其独具风格的音乐艺术形象。汪立三用自己的作品实践了“新潮与老根”的高度思想,实现了传统与创新探索的统一。

汪立三先生的音乐世界是个完整的、包含着意蕴的感性世界,显示着艺术的本体。音乐意识不是为人们提供一件有使用价值的器皿,也不是用命题陈述的形式向人们提出有关世界的一种真理,而是向人们呈现一个完整的意象世界。他的音乐召唤我们对音乐本身的感性直观。正是在这种直观中,我们学会了看世界,学会了如何看待音乐的存在,教会我们“以艺观道”,显示了宇宙本体和作为人的生命的“道”。我们听汪立三先生的钢琴作品能感觉到他的音乐超越了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到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的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了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这种感受和领悟很难用逻辑判断和命题的形式把它“说”出来。陶渊明诗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书法与琴韵》中音乐形式的多样,给欣赏者带来传统音乐的听觉冲击。汪立三的这首钢琴曲让每位听众都能感觉到那融合在乐曲中的书法美,时而充满着视觉冲击力的魏晋风韵陡然鲜活起来,有着《兰亭序》般的错落有致,简洁流畅,朴素自然,节奏起伏,随意所适,自由奔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散朗而多姿,虽竭力奔放,而不失清远之韵;时而大气磅礴,豁畅放达的胸襟和气度,大开大阖,不求局部的细微巧妙,但求总体效果的精神饱满,纵横奇拔,气贯长虹,犹如怀素的狂草书风:自由空灵,感情充沛,超然物外。此外《图案》错综复杂的音乐语言、《泥土的歌》苦难的大地情结、充满童真的《民间玩具》、《山寨》青山碧水的边寨风情,无不给欣赏者带来传统音乐的听觉冲击。标题音乐更是独特韵味,中西合璧的创作技法,将“老根”与“新潮”完美融合,清新脱俗。

汪立三先生的钢琴作品无论是主题素材还是动机的民族化,都体现出传统音乐的魅力。先生在发表《梦天》时所附“作者的话”中谈到:“有一次我向沈(知白)先生请教关于音乐的民族特点问题,他曾对我说‘在这个问题上,音调比调式的意义重大得多’。他这句话给我启示极大。”调式在音乐作品中呈现出一种固定的模式,而音调则可以融入形式的变化,创作出众多生动可人的音乐形象。在《他山集》中密集排列的小二度运用最为频繁和突出,如第四首《民间玩具》的序曲部分。作者在这里将“节奏对位”的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不断反复的同音宛如彻夜不眠的走马灯,小二度的碰撞更加渲染了玩具带给童年的乐趣。在汪立三的钢琴音乐作品中,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表现出对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强烈追求。

篇2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 初二(3)班 田俊鑫

我家的家训是——诚。“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父母时常这样告诫我:家训似乎就是一条必须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以至于让自己走得更远!铭记家训,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小时候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我的童年便只能与爷爷奶奶一起度过。他们一直把我当“小皇帝”供奉着。从小就丰衣足食的我在爷爷奶奶的宠爱下经常胡作非为,经常惹出一些麻烦事。可是好景并不长,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表弟。我的表弟比我小了6岁。表弟让我“享”尽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滋味。因此我对他更是怀恨在心。

直到那一天,我终于报仇雪恨了。那天,只有我和表弟两个人在家,勤劳的我在周末闲暇之余,总是要帮着收拾收拾家里那混乱的局面。我先从电视柜开始打扫,“嘭”的一声,花瓶伴随着清脆的响声落在我身旁,更关键的是那是奶奶的嫁妆,大家对它可是珍爱有加。可谁知,就被我这么一个不小心打碎了。“这事如果让奶奶知道,肯定会大骂我一顿,甚至于挨上几棍子,这可如何是好?”我正思索着,好奇心极强的表弟,走过来见状便数落了我一顿,然后便转身离开了。在这一刹那间,我的心里浮现了一个万全之策。可是这样的做法与家训的冲突未免太大了吧,一旦被穿帮,那后果可想而知……

“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我应声而去,开门后,我便迅速溜回房间。过了一会儿,奶奶走过来把我叫到客厅,指着那破碎的花瓶正准备说什么。我却占了先机“咦,这、花瓶怎么坏、了?”我吞吞吐吐的说道,以此掩饰自己的过错。奶奶似乎明白了什么。直奔表弟房间,并且把他叫到客厅,指着那破碎的花瓶开始质问他,他始终不承认是自己干的,因此我有些担心了,这时爷爷走过来给他上了堂政治课,他依旧不承认是自己所为,看着表弟那一脸无辜的样子,我的脸情不自禁的红了。表弟最终没能阻挡住爷爷的质问,更挡不住诚信这股急流。道出了真凶,一时间,爷爷奶奶的目光聚集在我身上。“哎,大难临头……”可是爷爷奶奶的做法与我意料中的截然不同。“欺骗乃小人之为,难道你把家训也忘了吗?”听到这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平日里还自称“君子”。但是现实总就是那么残酷,他让我在这一刻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我瞥见那朵以前在花瓶中生长的花儿仿佛也在龇牙咧嘴的嘲笑我。第二天,爷爷又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花瓶,补上了那个空缺。

篇3

1 精神产品价值判断的双重性

精神产品的问世,它的最终效用是通过与读者、消费者见面而发挥出来的。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精神产品迈向市场与广大消费者拥抱时,它们还必须经过如下一个过程:即精神产品的加工、制作者(或称精神生产者Ⅱ)根据精神产品的创造者(或称精神生产者Ⅰ)所提供的原始精神产品的质量的优劣,然后权衡其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态势,最后决定是否进行精神加工生产。在现代社会,由于知识信息量的增多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原始精神产品是难以直接与广大消费者见面的,它往往需要经过精神生产者Ⅱ的选择并通过物化生产过程(如排版、印刷),才得以走向市场,来到消费者中间。如一部好小说,如果作者完成后只锁在柜子里,不拿到出版社出版发行,或者不采取别的办法印刷上市,那么读者也许永远不知晓它;倘若仅凭作者手工抄写并散发到社会上去,那么一是影响有限,二是得不偿失,三是政策所不允许。

既然原始精神产品从问世到与消费者见面,需经精神生产者Ⅱ的选择及物化生产过程,那么精神生产者Ⅱ选择怎样的原始产品进行加工、制作呢?这就涉及到价值判断范畴,即精神生产者Ⅱ对原始精神产品的价值判断;而广大消费者及政府管理部门又怎样看待和评价经加工、制作而流向市场的精神产品呢?这又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可见,原始精神产品从产出到投向市场,是要经历一个双重价值判断过程的,即精神生产者Ⅱ和广大消费者都要对原始精神产品进行评判,只是他们的视角和关注点有所区别。

首先,精神生产者Ⅱ选择原始产品进行加工、制作,其视角主要是从经济价值出发的,即他们要反复权衡、考虑购买原始精神产品的产权后,经过扩大再生产,他们能否从中获取利润。在这里,原始精神产品的启迪、教育和升华人格等功能,并不是精神生产者Ⅱ主要考虑的对象(不是不考虑,而是考虑的度有限),他们关注的重点是第一件原始精神产品经加工制作后能否在市场畅销,能否赢利。当然,不可否认,在精神产品的加工、制作过程中,精神生产者Ⅱ有时也不考虑是否赢利,他们往往唯一专注专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即精神产品的启迪、教育、引导和净化灵魂的功能。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不具普遍性。在依赖市场安身立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所有的精神生产者Ⅱ如果无视经济效益,他们又靠什么维持正常的生产及其生活呢?在此,笔者无意完全把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全对立,它们有一致性,亦有矛盾冲突性。任何一个精神生产者Ⅱ在刚刚开始进行精神产品的制作时,首先考虑的还是其经济价值,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既无法生产,更无法来补偿、赞助高、精、尖精神产品的出版及发行。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很多出版部门都是先通过出版一定的通俗读物,积聚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再来扶持、赞助高、精、尖精神品的出版发行。这是精神生产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对此勿需过多的非议和指责。

既然精神生产者Ⅱ对原始精神产品的价值判断(我们称之为前判断)主要是从其经济价值出发,而这种价值评判又影响和决定了精神产品的制作及出版发行,那么我们又如何评判经加工制作而流向市场的精神产品呢?(我们暂把此判断称作为后判断)后判断又是怎样影响着精神生产的发展呢?对此我们将在下文探讨。

2 精神产品价值判断中的后判断

如何鉴定流向市场的精神产品质量的好坏,这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际操作问题。正确评价一种精神产品,找出其评价标准,这对于精神产品市场的管理,增强广大消费者的识别力,使之更好地从中获取精神享受,意义重大。

精神产品是个大概念,其内涵丰富,外延宽广。若对精神产品进行粗略地划分,我们大致可把它划分为文艺作品、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作品以及科技作品和科技成果。因此,对精神产品的价值判断就可以细化为对文艺作品、科学理论作品及科技成果的价值判断。下面就此一一论述。

2.1 对文艺作品的价值判断

文艺作品是精神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对文艺作品的评价也是历来争论最激烈的,其中争论的焦点是它们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比重。注重文艺作品经济效益的同志认为,文艺作品若不具备经济价值,精神生产便无法进入商品生产,文艺作品就不能成为商品,就会阻碍现代精神生产的繁荣。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按照市场的需求来生产、制作文艺品,市场需求什么,就创作什么。正是在这种观点的支撑下,我国文艺市场曾出现大量通俗文艺作品,其中不乏质量低劣、情趣低下的作品。而强调文艺作品社会效益的人则认为文艺的主要使命是营造精神大厦和文化生活空间,使每个人回归自己的精神故里,为人们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灵安抚,最终促使国民精神境界与人格双重升华。持此种观点的人士认为文艺创作应向严肃文艺靠岸,决不能因追求经济效益而制作精神,污染社会空间,毒害人们灵魂。

应该承认,持上述两种不同观点的人在对文艺品的价值判断时,触及到了文艺作品的两个根本价值范畴——经济价值和社会育人价值。现在我们要审视和讨论的是这两种价值范畴是否根本对应?它们之间是否有统一性与协和性?换言之,即能否在文艺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我们在评判文艺品时,不厚此薄彼,不因主观偏见和个人执拗,不因评价标准的极端对立,或怠慢、贬低甚至诋毁文艺精品,或跪拜于文艺糟粕面前。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在我们看来,任何文艺作品都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是各自所占的份量不同而已。就通俗文艺作品而言,由于它较好地满足了市场经济刚刚建立时广大消费者消遣、娱乐、身心放松和解除劳顿的需要,因而倍受人们青睐,在市场上较畅销,从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那它们是否亦拥有社会效益呢?是的,因为它们满足了群众娱乐的需要,在娱乐中人们的精神得到了慰藉和享受,情绪得到了渲泄,寂聊得到了打发,痛楚得到了安抚,人们由此获得了精神上的安宁与祥和。现代“亚文艺”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它通过被广大消费者乐于接受这一途径,在发挥其娱乐功能时进而发挥潜在的教育功能而实现其社会效益。如果“亚文艺”群众不喜欢,不消费,不品味,其教育作用如何实现?有相当部分的同志在审视当前文艺市场上“亚文艺”的繁荣甚至是泛滥的现象时,对此提出了严肃的批判,并认为“亚文艺”的充斥挤垮了严肃文艺,误导了国民的价值取向及精神追求。我们认为这种批评有失偏颇,为什么?剖析此问题应从追溯大众的需求开始,因为需要是决定文艺市场兴衰的根本因素。人们步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后,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加和忧伤烦恼的递增,人们对文艺的追求由沉思、启迪、心的净化转向消遣、娱乐和解除劳顿,而能满足这些需求的又只能是“亚文艺”。为此,当文艺市场曾一度出现“亚文艺”的繁荣,严肃文艺滑坡的现象后,我们没必要表现出过度的惊慌和不安,因为这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人们在消遣、娱乐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又会感到文化的饥渴和精神上的空虚及失落,他们开始寻求深层的精神慰藉,寻求终极关切与价值。而能完成这一使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并超越人类生活空间的只有严肃文艺。在此时,俗文化的招数将尽,不再使人感到新鲜有趣,倒是一些雅致的、具有浓厚审美趣味的文艺品更易调人胃口。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目前文艺市场上通俗文艺开始落潮,“福尔摩斯”以及港台武打、言情小说走上折价书柜,而严肃文艺开始升温,并开始出现赢利这一现象了。

综上所述可知,文艺市场上“亚文艺”和严肃文艺的繁荣,都各有其态势,是随着大众需求起伏的。因而对文艺作品的评判,就不能简单地肯定“亚文艺”的经济效益而否定其社会效益,也不能肯定严肃文艺的社会效益而否定其经济效益。换言之,即不能把经济、社会价值相对立,它们之间是有和谐性的。任何一部文艺作品,如果其形式、用词晦涩难懂,大众不喜欢,不购买,不消费,就无经济效益可言;不研读,不品味,那怕它是济世兴邦之作,其社会效益也无法发挥出来。在这里,文艺作品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是双重沦落。相反,一部文艺作品,若读者、观众越多,大家乐于购买和消费,并玩味、咀嚼,然后相互切磋、传播、传染和熏陶,共同提升精神境界,此时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和谐统一的。在这里,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中介和桥梁。

当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其本质而言,二者并不能等同。有时经济效益上去了,社会效益却较差。有时经济效益不太好,社会效益却很好,这两者之间总是存在着相脱节的倾向。要使这两个评价范畴相统一,就应尽量找准这两者的结合点。如何结合呢?我们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对于通俗文艺品而言,在注重它的消遣性、娱乐性时,要揉进和加强它的教育性和启迪性。换言之,任何一部通俗文艺作品,要内蕴一定的人生哲理,要让消费者在哈哈大笑中,在嬉闹娱乐中,在打发时间时,使他的精神、心灵得到抚慰,境界得到提升,心里变得亮堂,进而提高其整体文化素质,健全其人格。就严肃文艺而言,在注重、强调其审美、教育作用时,在要求它再现时代精神,注重人生哲理及价值时,还须内含一定的娱乐性,要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形式简练,用词浅显,品味宜人。否则,即便它再有时代精神,再内含哲理并对人进行终极关切,没有人去读,也没有人理解、欣赏,终归还是要湮没于历史的故纸堆里。

在此有必要重申,作为“亚文艺”,如果其格调低下,品味不正,甚至充斥,扩展人性劣,实施价值误引,那就是精神,是应严厉禁止和杜绝的。因为它们会和催化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物欲、、表现欲、支配欲和占有欲等低级趣味,导致广大文化消费者思想懒惰,意志颓废,贪图舒适,理解和分析批判能力钝化,艺术修养及欣赏水平下降。这些反作用远比那些形式晦涩、玄奥难懂但又确含哲理的严肃文艺大得多,因为严肃文艺即便无人问津,发挥不出其良好的社会效益,但至少它不会起破坏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呼吁并要求所有的

文艺工作者要充满时代责任感与使命感,担“经国之大业”,看“不朽之盛事”,焕发激情,努力创造更多的优秀作品,为群众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给他们营造一个绚丽多彩的精神文化空间。

2.2 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作品的价值判断

精神产品中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作品。它与文艺作品的区别在于它们的读者面和消费者不一样,文艺作品的读者面总是要比人文科学理论作品的读者面广阔得多,文艺作品的几万甚至是几百万的大发行量,与人文科学理论作品的几千份的发行量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正为此,科学理论作品的价值评判与文艺作品尤其是“亚文艺”的价值判断就应有区别。如何判定前者的质量及价值问题呢?在笔者看来,尽管其中答案较多,但最根本的是作为一部好作品,它应为健全人格服务,应建构一个具有内在感召力且催人奋进向上的目标,并促成人类追求精神信仰,努力解除人类信仰与精神和灵魂深处的困惑、孤寂和悲凉,再对人们实施多方面的、正确的价值导向,使人类真正觉得这世界是美丽与可爱的,并感觉到人生与生活的乐趣、丰润与鲜美,从而更热烈地拥抱生活,使整个世界充满暖融与生机,充满人道与爱。

除上述外,我们认为真正好的理论作品,应是“救人于永远”,饱含对人类终极价值的探求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切。何谓终极关切?它是对人类、对社会、对文化的终极命运的关切,是对那些永恒、永远的精神家园、人类理想和社会前途的关切;它是探求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人活着应该怎样为这个世界添置财富;它是关注人的发展方向,人性的完善和人的“进化”的最高目标;它是研究人类到底有哪些劣根,有哪些丑陋的人性并如何加以剔除、根治,使人类的善端进一步发扬光大;它就是探求人类应如何团结、奋斗、进取和创造,应怎样在减少内耗、争斗、私欲的基础上凝聚伟大的合力,共建一个文明的世界。这种终极关切,不虚无,不飘渺,也不狂躁,而是深思熟虑以后孜孜以求,在人世行事的同时又能超凡脱俗。

无疑,社会人文科学理论作品若触及上述的任何一个方面并作研究,其研究成果可用来为人类谋福利,并对人和社会发展富有双重的指导及推动作用,那么就可算是好作品。相反,如果其不能触及人的本质,对人和社会进步缺乏价值指向,不能论证并阐述这个世界的发展走向及该如何发展,不能深入剖析指出这个世界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弊端并指明解决、根治的方法和措施,这样的作品就算不上好作品。更有甚者,如果一部作品在理论上没有创新,其主要观点和见解是“剽窃”和重抄,并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方法,那么它就是劣品。这种作品,原则上是不能付梓发行和上市的。如果精神生产者仅仅满足于生产、制作如此产品,那就是对人类、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极端不负责,是渎职,是应受到批评、抨击和谴责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作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它能否指导和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上。因此,我们主要注重的是它的社会效益及社会功能,至于其经济效益,则不必过多苛求。为此,我们期盼并呼吁社会各个部门,尤其是文化出版部门能多赞助并出版发行一批人文科学理论精品,真正为人类谋福。

2.3 关于科技作品及科技成果的价值判断

科技作品是精神产品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客观物质世界,是整个自然界的变化及其发展规律。因此,在我们看来,任何一部科技作品,如果它能拓宽、深化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提高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那么其作品就算是好作品。如果某作品在反复实验、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能得出某些有关确切数据,或触及自然界的某些规律,帮助人们深入认识宇宙的奥秘;或在理论和方法上有所创新,能给予人们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那么它就是精品,出版部门要尽量发行此作品。与之相反,如果某科技作品只是抄袭、剽窃和沿用前人成果,毫无创意,不能在某个方面或就某项专题进行深入分析或反复实验,不能拓广和深化人们对自然界某方面的认识,没能使人从中受到启示,增长知识与智慧,那么它就算不上好作品。对此,出版发行部门要严格把关,禁止此类作品流通上市。

与科技作品并蒂相连的是科技成果,前者是后者的外化,后者是前者的内涵及内容,因而对这两者的价值判断,其标准基本上是一致的。在这里,需要单独讨论的是有关基础学科的科研成果及应用学科的科研成果的价值判断问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人们往往青睐、偏爱应用学科的研究成果,因为它们最能和物质生产挂钩,最能显现经济效益并推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在价值判断上,人们常易拨高提升其价值。应该承认,这种现象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良的一面。前者体现了大家在认识到科技成果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日益注重应用学科的研究及相关的科技成果的开发与应用,以此增加发展生产力的后劲;后者则表现为有相当部分人士不能正确认识到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的关系,从而本着实用、速效求财富的观点,对应用学科的研究趋之若鹜,而对相对枯燥而又不大容易出成果的基础研究则不闻不问,在选择课题时都尽量躲避,从而造成基础学科研究乏力,学科建设危机,人才断层,成果稀缺等现象。

导致如上现象的产生,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此价值判断的误导。我们认为基础学科科技成果的问世,它们并不能立即开发并转化为物质生产力,它们往往需要经时间或空间的分隔后,方能卸去表面的外壳,展示其活力与价值。因此,我们对基础学科科技成果的价值判断,不能要求它们都完全和物质生产紧密相联,因为其中一些深奥的认识及美丽的设想在现实的条件下并不能转化为物质生产力,要实现两者的结合尚需长时间的探索和条件的完善。因而对其成果来说,只要能帮助人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认清宇宙物质世界的发展态势,把握自然发展规律,其成果就是好成果,就值得推崇和肯定。而对应用学科的科技成果来说,它们理应为发展物质生产力服务,并为经济的腾飞插上强有力的翅膀。若达不到这一点,则其成果就不能算作是好成果,就不值得推广、借鉴和利用,更不能为此向社会索要物质补偿。

3 前判断、后判断的矛盾与统一

从前文论述可知,在精神产品价值判断过程中,由于主体不一,因而其评价的标准和关注的视角也就不一致。对精神产品加工者而言,他们总是以经济效益为先,在此基础上再兼顾社会效益;而对精神产品、消费者和文化管理部门而言,他们侧重的又主要是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如此一来,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即精神产品消费者及管理者总是期望并渴求出版、发行部门制作、生产出社会效益较好的文化产品,而精神产品的加工、制作者则偏重从经济效益出发来生产精神产品。在这里,不同的价值评判主体从各自的评价范畴出发,从而导致了精神产品需求与制作、供应之间矛盾的产生。在精神生产领域,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其主要表现为:部分消费者渴求的文艺精品,由于需求量不大,因而制作部门不愿亏本生产,致使它们不能流向市场与大众见面,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启迪、教育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社会功能;与此相反,另一些社会效益平平或偏低的文化产品,如带有凶杀、描写的通俗文艺,但由于市场销售态势不错,却又能大量出版发行。出现这两种相悖情况,前者不难解释,后者却有些令人困惑。为什么会出现后种现象?在笔者看来,原因有二,其一是文化管理部门措施不力,管理不善所致;其二是大众的精神文化境界尚不高,隐含于人性中的劣根与陋端尚未被根治和切除,导致了相当部分人对品味不高但富有感官刺激的精神产品趋之若鹜。以往人们在认识此问题时,大都指责文化管理部门管理不力,放任精神流入市场。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因此有失偏颇。

上述矛盾一旦产生并尖锐,就应设法予以解决,否则就会造成精神产品市场上精品稀缺,劣品到处充斥的现象,从而污染社会生活空间,败坏社会风气,导致民众精神追求低下,生活品味低劣,不能过上真正有意义和幸福的生活。如何缓解这一大矛盾呢?在我们看来,办法有许多,归纳起来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通过文化、科技、教育、经济的社会系统建设,提高国民的精神文化素质、精神境界和对精神文化消费的品味,使国人自觉地抵制精神劣品,崇尚雅品,扩展对文化精品的需求。若此,精神产品市场上精品的需求量就大为扩大,就愈能发挥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

篇4

在县文化局党组的直接领导下,在市文化局领导和专家们的关怀指导下,在县剧团演职人员的大力支持下,上蔡县艺术创作队伍不负众望,辛勤耕耘,在艺术创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现就我县的艺术创作现状、存在问题与思考浅析如下。

一、上蔡县戏剧艺术创作的现状

近几年来,艺术创作室全体创作人员与我县广大业余戏剧艺术创作者结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致力于文学艺术创作,着力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立足本职,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文艺创作取得一定成绩。2006年,根据本县县志人物传记和民间传说,以中国历史名人杜诗在上蔡任上蔡令的为民事迹,创作了七场大型历史剧《上蔡令》,九易其稿,该剧荣获河南省新剧本评选入选奖,驻马店市第四届文学艺术成果二等奖;2007年,由陈剑峰、陈玉德创作的大型现代戏剧《好哥张大憨》,获市年度新创艺术作品奖;2007年驻马店《戏曲园地》(上蔡专号)出版,共刊登剧本、小品、曲艺、歌曲15个(首)。2006年赵天顺创作的小戏《阳光女孩》获省级文艺作品一等奖;相声《生财有道》获三等奖;2007年创作的小品《法官的爱》获市级三等奖;取材于上蔡县生活原型人物的小品《路之缘》、《大爱情缘》、《城管情》、《奉献》分别在2007年庆元旦市交通文艺系统联欢晚会、县春节文艺联欢晚会、2007年5月中旬上蔡县“十大巾帼女杰”颁奖文艺晚会上及天中文化展演活动中演出,《路之缘》《大爱情缘》并分别获市级小品创作二等奖、三等奖;报告文学《古蔡国走出个“袁隆平”》、《一个孝子与他的满院爹娘》发表于《天中报告》和河南日报,《五保老人逛京城》获市级三等奖;论文《试论重阳文化的源渊、背景与发展》《浅谈循吏张沐的从政与治学之道》发表于《厚重天中》;专题片《天下重阳源上蔡》获驻马店市“五个一”工程奖;调研课题《上蔡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调查与思考》《科学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着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上蔡县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浅论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上蔡县文物资源保护与开发之浅见》获市社科重点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

二、戏剧艺术创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许多描写真人真事的作品,除少数比较成功外,大部分就事演事,只能说是宣传戏,没有成为真正的艺术品。文艺作品与宣传品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以揭示人的心灵实践过程来帮助人们提升精神境界,而后者则以现象所表现的时代意义进行张扬。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中的英模人物,只是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进行艺术形象塑造的基础,提供了一个深入具有精神范导作用的人物灵魂世界的线索。我们应该顺着这个线索,来到他的心灵深处,描写他的精神提升过程,这样,作品便可能塑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舞台艺术形象。新编历史剧创作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其中最致命的问题是过分追求作品的文化思考,而忽视其审美本质,把许多所谓思想性、哲理性的东西大量填充在作品之中,从而与观众之间形成隔膜。那么,面对一个历史题材,怎样才能为观众提供一种审美视觉和欣赏趣味呢?作为舞台艺术作品,就在于它通过浓缩了时空自由,大而化之的舞台表现,大众话语的形态诠释,高度表现的心理直白,深入人心的情感互动,好听的音乐旋律,好看的人物造型,揭示人物具有现代意义的心灵实践流程。新编历史剧,还应该张扬忧患意识和平民文化品格,应该体现仁人志士的民本情怀和大众价值取向,应该具有大众精神需求的人文视角。

三、几点建议与对策

1.面对新任务,适应新环境

根据省委、省政府实现经济大省、文化强省两大跨越的兴省战略,为繁荣上蔡县文化艺术事业,推动艺术创作的开展,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上蔡县艺术创作室面对从事艺术创作这一新的工作任务,为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创作室人员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深入农村基层体验生活,努力把执着爱好与专业文化相结合,并在创作实践中努力探索新时期艺术创作的新途径,取得了点微的收获,却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使我们深切感悟到“有为才有位”。

2.辛勤苦耕耘,有为才有位

(1)有为才有位。做为一个指导、协调全县艺术创作、开展艺术创作的单位,艺术创作室每一位创作人员都清醒地认识到“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不辜负上级领导的关爱和全县人民的厚望,艺术创作室时时牢记职责,紧抓人员的整体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每一年都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文艺创作工作目标。有针对性的在“位”上着眼,从“为”上突破,组织人员深入基层、体验生活,长时期坚持走访和采写,不断加强和开拓每个人对创作领域的新体验和新感受。力争收集、整理、创作出具有深度、力度和能够鼓舞人、教育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

(2)社会效益就是最大的收获。通过不断的艺术创作和探索实践,艺术创作室全体工作人员都有一种较深的感悟:每一件文艺作品的好与坏、成与败、都不是某个人说了算。它的价值与意义、收获与回报,最终取决于广大的群众和观众,观众的掌声和呼声就是对舞台艺术作品的品评和鉴定。

篇5

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寓教于乐”与“寓乐于教”,既是思想方法又是工作方法,掌握好它,就像是找到了过河的“桥”或“船”,就可以顺利抵达理想的彼岸。

“教”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这是不言而喻的。毋容讳言,近年来,我们在运用“教”时,显得方法单一、陈旧、不合时宜;在内容的表现方面依然存在“高、大、全”、“假、大、空”的现象。这种状况不改变,就很难使文艺工作有的放矢。因此,“教”必须摆脱僵死的、生硬的、一成不变的老方式,而应当在传统“教”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多元的“教”的方式。做到实现手段与表现形式的创新。譬如,廉政教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让人们在这个严肃的课题面前受到“寓乐于教”,这是摆在文艺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去年,河北省文化厅与邯郸武安平调落子团就在注意在挖掘成语典故《黄粱梦》上做文章。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集传统戏曲、现代舞蹈、杂技、魔术、现代声、光、电技术于一体,精心打造了一台舞台魔幻剧《黄粱梦》。作品一经推出,在河北、北京等地演出多场,引起强烈反响,使人民群众在尽享其“乐”中,受到了“教”育,成为一台反腐倡廉的活教材。

文艺工作者首先是一个教育者,言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正确运用“寓教于乐”与“寓乐于教”的思想方式和工作方法时,要处理好“教”与“乐”的关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理念,植根于群众,贴近人民,想人民之所想,做人民之所需,就一定能创作出更多更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组织好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文艺活动形式。

“寓教于乐”与“寓乐于教”既是文艺理论的基本原则,又是文艺创作的指导思想,更是文艺活动的实现形式。

“寓教于乐”是文艺工作者把理念和价值取向通过观众的习惯和兴趣传递过来,使对方愉快地接受,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和宣传效果。

“寓乐于教”把目的性与实践性结合起来,把满足人民群众的身心愉悦做为教育的目的,把教育的理念方式做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最好表达方式,使教育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出发点和落脚点相吻合,达到知与行高度一致。

“ 教”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乐”既是形式,又是内容。“教”既是动机,又是效果;“乐”既是载体,又是过程。

“寓”检验我们的思维能力,“于”检验我们的工作能力;“寓”是一个运筹、谋划、策划的过程,“于”是一个参与、运用、实践的过程。

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教”是目的,反映到文艺工作中,就是让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乐”是手段,反映到文艺工作中,就是运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譬如舞蹈、杂技、交响乐、戏曲等等。在“寓乐于教”过程中,“教”是手段,即对核心价值观和人民群众共同追求的精神文明的宣传;“乐”是目的,即人们在“教”过程中享受到深层次愉悦。

我们要学会把手段、路径、目的、效果更好地统一起来,这就是二者的同一性。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寓教于乐”是把“教”的要求做为重点,需把握好“教”的方式,使之融于“乐”的目的性要求之中;“寓乐于教”是把“乐”做为首要的问题,把“乐”的本质性、目的性要求,体现在“教”的形式要求上来。

由此,“寓教于乐”和“寓乐于教”做为文艺理论的指导思想,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目的和对象采取更为有效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实质性的教育内容。 “寓教于乐”中,“教”是内容,“乐”是形式;“寓乐于教”中“教”是形式,“乐”是内容。

文艺品种是表现是形式,文艺活动是宣传的渠道,文艺创作是实践的过程,文艺享受则是“教”与“乐”的共同目的。

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就是把党委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紧密结合,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表现出来,宣传出去,使人民群众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既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又涵养心智、培树理想。文艺工作者在具体的实践中,是选择“寓教于乐”,还是“寓乐于教”,就应当因地、因时、因事而异。

“寓教于乐”是把“教”的理论充分融入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当中,通过潜移默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这种方式是当前文艺工作主要实现形式,既能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和谐社会的目的,应当大力倡导。

“寓乐于教”则是把观众的兴趣点引导到教育或宣传的主题上来,让观众在接受“教”的同时,享受着获得新知的快乐,会心地接受教育,使观众觉得接受“教”是一件无比愉快的事情。

“寓乐于教”必须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教”的方式、方法,避免刻板、生硬、教条地说教。而是强调主动性、互动性、参与性、和谐性,达到“乐”与“教”互动双赢的效果。譬如,最近,河北省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荣八耻》编成木板大鼓,在民众中广为传唱,声情并茂,通俗易懂,其艺术感染力远胜直白的说教,群众易于接受,便于教育。实现了“教”与“乐”的统一。

在实际文艺活动中,我们发现“教”与“乐”都是能动的,这就是“教”的基本动因,也是“乐”的生命力之所在。“寓教于乐”与“寓乐于教”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有所侧重、有所不同。应该说,这两种形式都适用于当前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

由此,文艺工作者既要研究“教”的内容,又要研究“教”的方法,既要研究“乐”的形式,又要了解“乐”的目的。

文艺工作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的“传声筒”,是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感情的“连心桥”,是人民群众的“快乐天使”。其地位与作用决定了文艺工作者,必须躬身实践,创作出好文艺作品、策划好的文艺活动,才会不辱使命。因此,在文艺理论、文艺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寓教于乐”与“寓乐于教”的思想方式与工作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强调“乐”这一主观能动性在“教”中的重要作用。一般来看,“寓教于乐”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要求;“寓乐于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要求。反映到现实生活中有时则是相互交叉、相互联动的。

“寓教于乐”是根据主题宣传与教育对象的主观与客观要求,来确定与选择符合时代要求并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付诸实际,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寓乐于教”是要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和价值需求加以引导和教化。这里最为重要的是,要注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与价值需求,并以此设计教育的形式与内容,让人民群众快乐地、自主的、自愿的接受,而不是毫不情愿的、被动的、内心抵触地接受。这对于文艺工作者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

文艺工作者必须时刻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和价值需求,把握时代脉搏,传递人民群众的呼声,有针对地、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方式灵活、内容多样,而不能搞那种毫无目的、毫无实际意义的“说教式”的文艺作品及文艺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寓教于乐”是直接、感性的、具体的、主动的;“寓乐于教”则是间接的、理性的、抽象的、被动的。“寓教于乐”是初级的,而“寓乐于教”则是高级的。“教”是党委和政府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任务对文艺工作的质的要求;“乐”则人民群众不断提升与变化的精神需求。

文艺工作者,只有把“教”的本质要求与“乐”的实际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存在,同时,恰恰由此反映我们的工作水准,这也是检验文艺工作者理论水平高低的“分水岭”。

只有“教”而没有“乐”,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就会严重脱离群众,就失去文艺的生命力与价值;只有“乐”而没有“教”,就会使文艺工作偏离正确的轨道,甚至背离社会主义先进文艺的方向。反过来,也会伤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分析,“寓乐于教”是检验我们文艺工作者工作水平高低的“试金石”。

能不能注意研究和了解人民群众在一定时期的文艺需求,并且正确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弘扬主旋律,已经成为考量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政治、思想、艺术水准的一把标尺。所以,“寓乐于教”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更难、更不易。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正确文化立场。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文化产品社会效果,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把学术探讨和艺术创作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当前,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就应当运用多种文艺形式,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组织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因为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是多元的、动态的、丰富的,文艺工作者要加强对“寓教于乐”与“寓乐于教”文艺理论的研究与运用,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组织更多的文艺活动,这是当务之急。

诚然,当前在文艺界,在群众文艺活动当中,我们不愿看到的,却也已出现的“三俗”现象,即“庸俗”“低俗”“媚俗”的文艺节目充斥文艺舞台,既影响了文艺形象,又影响了社会风气,让我们广大的文艺工作者痛心疾首。

这里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有些文艺作品过多的强调满足观众的娱乐性需求,更多的在迎合市场属性,而忽略其教育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如何“寓教于乐”成为当前文艺界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必须妥善处理好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坚决反对无限度的强调文艺作品的娱乐性,文艺娱乐性的过度夸大,是导致“三俗”泛滥的根源之一。当前的文艺作品、文艺活动,应当把“寓乐于教”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要以“主旋律、主基调、主阵地”做为文艺宣传的永恒主题。要把群众的兴奋点和娱乐取向引导到“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方向上来,这是我们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文艺复兴赋予文化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是光荣而又艰巨的。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掀起新之际,作为文艺工作者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方面,既要倡导“寓教于乐”的文艺理论与工作方式,积极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更要倡导运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达到“寓乐于教”的效果。守土有责,占领主战场,当好生力军。掌握和运用好"寓教于乐"与"寓乐于教"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使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相映成辉。

篇6

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广大作家、艺术家有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文艺作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都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对人们的心灵塑造和灵魂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文艺创作不仅肩负着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任务,而且担当着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培育人们的美好心灵的重任。因此,作为先进文化实践者和创造者的广大文学艺术家,是不能够轻视自己手中的笔的。文艺作品能不能起到塑造美好心灵、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是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方面。而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出现的某些文学艺术作品并不令人满意,其中存在着价值观念的混乱和颠倒。一些影视剧大兴“戏说”风,表现出贵族化倾向。另有一些脱离现实、格调不高,甚至歪曲和颠覆文化传统的作品充斥荧屏,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混淆和模糊,给社会文化环境带来了污染和损害。有些人为了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效益,炮制出的文化垃圾充斥文化市场,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这样的作法都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作为一个人民的文艺工作者,要有为时代和民族负责的精神,要意识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担当起用优秀的文艺作品为时代立言,为提升人民的思想境界、情感境界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立功的重任。

准确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

文艺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而要真正做到“三贴近”,首先要准确了解和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真实状况和现实需要。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对老百姓的审美需要和内心需求真正了解多少、把握了多少。我们常说,大众的趣味需要引导,而不是迎合。但我们发现,一些文艺作品往往是低估了人民群众的审美能力,曲解了人民群众的审美倾向和审美需求。一些人把粗俗的、粗制滥造的东西推给大众,以为是符合大众口味的、群众所喜欢和需要的,以为会有很大的市场。而实际上恰恰相反,那些品位低下、格调低俗、粗制滥造的东西并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所接受,也不会有持久的艺术生命力,会很快被市场淘汰、被人民摒弃。而反过来,那些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真正能够震撼人们心灵的优秀作品,则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并且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当前文化市场的某些喧嚣和混乱,“炒作”之风的盛行,往往造成鱼目混珠,使人们不能够明辨是非。但真正的精品佳作、真正优秀的艺术品是能够经得住时间检验的;那些浮华之作虽然有一时的红火或热闹,但最终还是会被历史和时代所遗弃的。要创造出真正反映人民心声、贴近群众生活、为人民所接受的文艺作品,就要扑下身子去了解中国的现实,体察和领悟人民群众的精神与情感,在历史与时代的坐标中把握时代和生活的本质。任何浮泛的、应付的、高高在上的、自以为是的、浅尝辄止的所谓“贴近”,都不能够真正敏锐而深切地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及现实生活的本质,也不可能创造出震撼心灵、鼓舞精神、提升境界、给人民以美的享受的精品佳作。

篇7

关键词:群众文艺;和谐社会;生活;民族

党的十明确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富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作为全社会发展的思想纲领,也是我国未来发展与建设的主要任务。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保证和谐文化思想在每一个人民心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中,群众文艺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代表了基层群众的生活、情感、价值观,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群众文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群众文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走群众路线”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纲领,发展群众文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群众文艺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包含有先进的物质水平和丰富的精神文明,文化在其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群众文艺作为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群众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面向基层的文化建设工作,其发展过程中每一个人民群众都参与其中,群众文化本身也能够直观的表达最为贴近群众生活的精神、思想、审美,对群众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能够将社会的真善美进行广泛的传播,有助于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其次,群众文艺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民族素质,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民族精神与民族素质提高的氛围。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民族信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极大的精神驱动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群众文艺表达的是基层人民的审美,实际上就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进一步的发展群众文艺,通过将群众文艺所表达出来的勇敢生活、奋力拼搏、惩恶扬善、保家卫国等精神文化的讴歌和传播,利用群众文艺来进一步的影响全社会的民族品质、民族精神以及民族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益于提升我们民族素质。最后,群众文艺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的基本需求。和谐社会的构建,旨在为群众创建一个能够得到身心满足与充实的社会空间。文艺的基本功能在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享受艺术的同时心灵得到充实,精神境界也受到提升。

二、对群众文艺的基本要求

发展群总文艺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方针”包含了对我国社会资源、人口资源以及自然资源三个重要内容,人作为可持续发展观的中心主体,其思想上的同步是十分重要的,人民群众是国家组成的基本单位,利用群众文艺,能够促使人民群众树立起科学的发展理念,有利于提升民族素质;另一方面,在我国不断加快的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发展群众文艺能够构建出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实现文明社会与经济社会的齐头并进。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群众文艺都能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现阶段,在我国的群众文艺发展过程中,一部分“审丑文化”“低俗文化”“封建文化”在现代化传播方式的帮助下也得到了一定范围的传播,严重威胁到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工作。实际上,构建和谐社会对于群众文艺具有一定的要求的,最基本的要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展群众文艺必须要保证群众文艺作品要源于真实的社会。群众文化作品的灵感应该源于生活实际,不能够是虚无缥缈的无病,应该是抓住群众生活中的真实素材,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只有这样,所产生的群众文艺才可能是源自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的,能够让群众在欣赏过程中体味其中的精神或者情操。第二,发展群众文艺必须要确保群众文艺作品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我们秉持着创新的精神,同时也需要我们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因此,在群众文艺作品中,不仅要加入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时代精神,同时还需要将民族精神、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第三,发展群众文艺必须要保证文艺作品对先进文化的表现。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求群众文艺作品能够极力追求精深的思想、精美的制作、精湛的技艺以及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统一,经过时间的推移仍然能够引导人积极向上,进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三、和谐社会中群众文艺的发展途径

1.营造创作环境

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将会有效的促进群众文艺的艺术精神、社会精神的深度与广度。因此,想要进一步的发展群众文艺,必须要为创作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这种创作环境可以简单的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在物质上,应该予以一定的激励机制去鼓励创作者甚至是普通群众的自主创作,在精神方面,应予以群众文化创作者充分的尊重,最后,还要加紧培养群众文艺创作人才,并让他们在群众文艺创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其带头的作用。

2.提高创作意识与创作水平

发展群众文艺,首先需要相关群众文化事业单位的高效引导工作,应该将提升群众文化创作意识与创作水平作为引导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在实践工作中,应该注重对群众文艺主流艺术旋律的把握和引导,应该进一步的抵制低俗文化、审丑文化、炒作文化等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群众艺术表现形式,应该将表达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精神文明等融入到文艺创作意识中来。应该进一步的树立群众文艺创作的精品意识,不要局限于对群众文艺的广度的追求,更要追求文艺的思想深度,群众文艺是群众对自然界以及社会生活现象本质认知的最好的体现,它使得群众能够认识社会,然后改造自身并去适应社会。

3.丰富群众文艺的题材和形式

和谐社会的构建的主要思想在于实现全社会各方各面的整体和谐,它并不是追求某一个局部的突出发展,而是整体社会的和谐共赢。具体到群众文艺发展实践工作中来,也就是需要进一步的丰富群众文艺的题材和艺术的表现形式,无论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还是这个时代本身都能作为群众文艺创作的良好素材。

四、结语

群众文化直接面对广大群众,文艺的发展趋势将会对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产生极为紧密的联系,通过发展群众文艺,能够进一步的起到对人民群众思想的内化作用,继而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从而让他们从社会生活中获取到富足感和满足感,这也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

作者:刘婕 单位:温州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1]傅佩蓉.浅析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大众文艺,2013(14).

[2]王中海.构建和谐社会赋予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内涵[J].价值工程,2010(04).

篇8

以上这则报道,说明目前不少家长对电视上播放的动画片产生了警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国内少儿文艺作品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各类少儿文艺作品,包括图书和音像制品等越来越多,其中充斥着许多不适合少儿阅读和观赏的作品,由此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关注。

现在的少儿文艺作品存在哪些问题

首先说说图书。近年来,少儿读物在图书市场别抢眼,市场十分红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超过500家出版企业,超过一半都在出版少儿图书,但实际情况是,其中仅有30多家是专业的少儿图书出版机构。“门外汉”纷纷涌入,致使许多有问题的少儿图书鱼目混珠。

书城里的少儿图书五花八门,但仔细翻阅,就会发现其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儿童文学的跟风现象严重,出现了许多同类型书籍,像《哈利波特》走红后,各种与其内容、题材甚至名称类似的作品也在浑水摸鱼,出现了各类“延伸版”“续集”“改编集”。除了原创的儿童图书,还有各类汇编图书,内容重复不说,里面的文字、图画的选编以及印刷等都让人不敢恭维。

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图书中充斥着不健康的内容,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家长抱怨,自己是看小人书长大的,但是把以前最爱的小人书给孩子,却被他们扔在一边,拿起他们喜爱的书一看,发现很多都是日本漫画。但是当大人拿起这些日本漫画翻阅时,却发现里面充斥着成人世界的东西,不适合孩子阅读。例如有家长拿起日本的漫画书《蜡笔小新》,看到里面居然有成人调情的内容,“着实吓了一跳,以后对于孩子买回的漫画书,都要自己先把把关,再让孩子看”。

此外,少儿读物价格过高也是一个问题。近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因为980元的定价受到了质疑,不少人评价其“过度装潢,价格太高”。

再来看看影视作品。据媒体报道,2013年4月6日18时左右,江苏省东海县石榴街道麻汪村的孩子李浩冉、李浩和同伴顺顺一起玩耍时,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剧情,玩起了“绑架烤羊”的游戏。李浩冉、李浩被绑在树上后,顺顺点燃了树下的树叶,由于当天风大,火燃烧起来后便失去控制,结果导致李家兄弟被严重烧伤。后经医院诊断,弟弟李浩然全身烧伤面积达到40%,李浩更严重,全身被烧伤面积达80%。

近年来,类似孩子因模仿动画片而引发的事故并不少见。2010年,一个4岁男孩把动画片主人公奥特曼视为偶像,从8楼家中一跃而下想“飞起来”,万幸虽然重伤,但没有生命危险;2013年4月7日,深圳的一个5岁女孩模仿某动画片中的场景,手里拿着雨伞从6楼跳下,随后被送往医院抢救,医生称女童身上多处骨折。

我们都知道,孩子们好奇心强,很爱模仿,尤其是动画片里的情节,经常成为孩子模仿的内容,但是现在一些动画片中,暴力的场面却越来越多,虽然在大人看起来,可能只是一些有趣的情节,可孩子们一旦模仿,就非常危险了。

目前已经有不少动画片遭到家长的质疑和投诉。除了上文提到的《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央视曾热播的《虹猫蓝兔七侠传》也被家长投诉过,称该片“充满暴力和复仇的内容”,建议相关部门禁播该动画片。

综上所述,目前少儿文艺作品存在内容粗制乱造、不适宜少儿阅读或观看、价格过高等诸多问题。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少儿文艺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少儿文艺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以动画片为例,目前的受众正在逐渐扩大,许多成年人也加入了动画片的“粉丝”队伍。为了迎合成年人的需求,许多动画片也逐渐加入了爱情、武打等流行成分。这些成分确实吸引了成年人,可是,孩子们能理解吗?该理解吗?今天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少儿文艺作品呢?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认为,我们应该尽量将世界美好、朴实、温馨的一面展现给孩子,让他们从小在心里就建构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这样他们才会向往它并融入它。少儿文艺作品,例如童话故事,一般都是通过可爱的形象、一定的故事情节来讲述某些道理,因为它不是真实的,成人在创作时难免加入虚构的成分,思想并未成熟的孩子很可能将虚构的动画世界错当成现实的社会。

由此看来,适合孩子阅读和观看的文艺作品,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塑造的人物应该可爱、有趣,让人忍不住产生喜爱之情;故事情节应该生动简洁,反映的是世界的美好而非丑恶;场景描写应该温和而不违背常理,哪怕是科幻类作品,也不能脱离儿童的理解水平,在图像作品中,尤其应尽量避免与暴力相关的道具、动作和画面,如刀枪、打人、杀人及流血画面。

那么,怎样的少儿文艺作品才是好作品呢?著名作家、教育家、教育部语文委员会委员金波认为,在少儿文艺作品鱼目混珠的情形下,家长、老师首先应该选择名家名作,因为名家名作毕竟经过了市场、社会、读者的检验,得到了广泛认可;其次是选择佳作,佳作的判断需要较高的鉴赏力,这需要积累;当然也可以参照专家的推荐。此外,选择好的作品,还要掌握一些出版方面的知识,尽量选择专业出版社出版的作品。例如“中国儿童文学60周年典藏”丛书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由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联手组编,荟萃了60年来的儿童文学精品佳作,权威性和经典性都不容置疑。

目前,还有一个疑问困扰着我们,就是大人选的书孩子往往不爱看。这就更说明,那些能引起儿童猎奇心理、满足不健康的感官享受和刺激的作品,必须远离少儿视线,因为少儿不完全具备甄别善恶的能力,暂时的感官刺激与温和的故事画面相比,孩子往往会选择前者,这就是那些不合格作品的可恶之处。

如何保证孩子看到合格的

文艺作品

如何保证孩子看到合格的文艺作品?除了要求少儿文艺作品的出版方、制作方和创作者,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兼顾社会效益,多生产、创作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作品,学校、家长、政府等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新课标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儿童的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要完成145万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语文教育的价值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日渐凸显。但目前许多小学语文老师阅读素养不高,已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试问,教师自身的阅读素养都不高,如何给学生推荐合格的文艺作品?

那么,教师们该如何“补课”呢?金波指出,除了老师自身努力,学校、教育部门也要做一些具体工作,要为老师提供时间支持和知识支持。老师们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读书,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学校给老师“减负”,要认识到“磨刀不误砍柴工”,让老师们有时间读书。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相关培训,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来做主题讲座等。教师有了良好的阅读素养,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课外读物应该不是难事,至少教师自己首先能甄别文艺作品的优劣。与此同时,家长也要在这方面多补补课,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给孩子选择合格的课外读物。

就动画片而言,笔者呼吁建立影视作品分级管理制度。美国、韩国、日本等动画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早已对动画片进行了分级管制,如限制级动漫产品不仅要专店、专柜出售,外面还有塑封,保证未成年人不能随意拆看。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动画产品分为四级:普通级,所有年龄段孩子都可以观看;PG-12级,未满12岁的孩子需在家长或保护者陪伴下才能观看;P-15级,限制级,未满15岁少年一律禁止观看;P-18级,禁止级,未满18周岁一律禁止观看。像《奥特曼》这样的日本动画片,由于有暴力打斗镜头,是不能在黄金时间播出的,孩子如果想看,也只有到达了一定的年龄后,才能在家长的陪同下收看。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因为片子中有诸如“猫尾巴被砍断和把炸药放在猫嘴里”之类的镜头,所以禁止6岁以下的儿童观看,以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受到影响。

因此,建议我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为依据,参考国外的做法,从整体上系统性地出台相应的动画片分级管理制度。

在目前我国尚未实行动画片分级管理制度的情况下,大人尤其是家长要做好监管和引导。如果有时间,家长最好与孩子一起观看动画片,在分享精彩之余,更能了解孩子对片中情节的理解,如果孩子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家长能及时发现并给予纠正。如果家长一旦发现电视所播放的动画片不适合孩子观看,除了及时制止,还应该做出恰当的批评和解释,把孩子受不良信息影响的程度降至最低。

篇9

价值引领是促进文艺发展的动力

重视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不仅关乎文艺的精神方向,而且关乎文艺的审美质量。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进步文艺既能凝聚人心、积蓄力量,也内在地蕴含着文化的导引功能。无论是文艺的思想成分还是艺术成分,都起着某种牵引的作用。即使是文艺的创新性探索,倘若以突破价值底线、摆脱价值诉求为“诀窍”,专搞纯技巧、纯手法试验,那同样是难以站得住脚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历史上看,只有价值观先进或比较先进的作品,才会在文艺史的长河中长久地存活下去;从现实来看,只有价值观积极的作品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价值观消极的作品往往受到人们的唾弃和鄙视。价值,说到底是事物对人的有用性,因之没有人能逃避价值的选择和规定。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有些文艺作品中存在着苍白、混浊、卑琐和龌龊的乱象,一些作家艺术家没有表现出拥抱时代和生活的热情,有人甚至以“远离生活”“逃避时代”“回到内心”为荣,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严重缺少现实温度和时代气息。造成这种价值迷茫和倾斜现象的原因,同不重视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是分不开的。

文艺要发展繁荣,必须重视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这是文艺发展的“火车头”,是文艺前行的“康庄路”。无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文艺要进步,单靠在技巧、手法和语言等形式因素上下功夫是行不通的。文艺的思想、境界、观念、品位的提升,可能是更为要紧的事情。文艺创作如果离开价值观的引领,势必会变得缺“钙”,患有“软骨症”,形成“小家子气”。那种以为保持“价值中立”、放弃“价值追求”、专写“超然于世”作品便可赢得“永恒”与“纯粹”的想法,是自欺欺人的糊涂观念。鲁迅先生说得好:“我想,普遍,永久,完全,这三件宝贝,自然是了不得的,不过也是作家的棺材钉,会将他钉死。”

也许有人会不同意这种见解,认为没有价值引领的文艺照样能成功,甚或以列夫・托尔斯泰为例,指出这位笃信宗教、鼓吹“勿以暴力抗恶”学说的作家,还不是写出了伟大的作品?这种认识其实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误解。列宁曾经这样指出:托尔斯泰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成了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迈进的一步”,除了天才的描述和“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外,同他是一位“强烈的抗议者、愤怒的揭发者和伟大的批评家”,“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的重大问题”,能“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成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并在作品里“反映了强烈的仇恨、已经成熟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摆脱过去的愿望”这种价值诉求,是绝对密不可分的。他的批判“所以这样感情强烈,这样热情奔放,这样有说服力,这样清新、真诚、具有力求‘追根究底’找出群众苦难的真正原因的大无畏精神,是因为他的批判真正反映了千百万农民的观点的转变”。透过列宁这些精准、透辟、辩证的论述,我们不是已经看到价值选择和引领对于一位作家的作品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吗?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既然价值引领同文艺发展关系如此密切,那么我们就有责任把文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对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来说,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时代性的意义,我们要树立一种能够凝心聚力、与时代相契合、与古今中外优秀文明相承接的价值观念,以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正能量的保障,成了我们自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具有强大文化软实力的标志与象征。它必将成为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感召力、生命力和原创力提升的有力精神支柱。

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系统,不管对于文艺创作还是理论批评来说,都是使之具有魂魄和饱含吸引力的秘密所在。还是鲁迅说得深刻:“文艺是绝不能俯就、媚俗的,否则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文艺实现价值引领的方法与途径,绝不能放任自流,走低下、虚假、消极、空泛、灰色、混乱一途。作家要勇敢而真诚地采取“崇德向善”“求真求美”的态度和立场,重视文艺价值的引领作用,并施之以高超的艺术手段,这样的作品才会形成感染人、鼓舞人、修身励志、寓教于乐的力量。

发挥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关键是作家艺术家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真挚的体会与认同,做到知行合一。如果作家一方面想着出新,一方面又死抱着旧观念,不愿高扬理想和信念的风帆,不肯增强价值判断的能力和攀登道德高地的责任感,那么在剧烈的全球文化竞争中就有败下阵来的危险。试想,当高尚的生活方式、理想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情怀逐步向人类精神天空回归的时候,如果我们的文艺仍然让“假、恶、丑”扮演主角,让私欲泛滥的恶臭淹没干净的人性,那这种不良社会情绪和嗜好、对社会发展走向片面理解的“戾气”,就有彻底瓦解和扼杀文艺创作生机与活力的可能。

例如,有些作者喜欢在作品中展示抽象的人性和人性之恶,热衷于把人性还原为动物性与生理本能,津津乐道地表现人物阴暗和丑陋的一面,忘却或丧失了艺术良知和追求“真善美”价值取向的表现。客观地讲,人的生物性一面、龌龊丑恶的一面,作品中不是不能写,问题是看怎么写,秉持何种态度和立场,即采取怎样的价值引领。如果无视作品具体的历史语境和文化氛围,把这作为所谓的“人性深度”开掘,炫耀欣赏、嗜痂成癖、以丑为美,那么这种价值引领就等同于制造腐蚀、瓦解人的灵魂的“”,等同于制造污染、侵蚀人的精神的“雾霾”了。对人性的描写,我们要有唯物史观的透视,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加以鉴别和判断。否则,很容易走上有闲阶级旧文艺趣味的老路。

发挥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势必要同创作和批评中的做斗争。所以不可取,要害就在于它不承认或抹煞了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区别,专门否定进步价值观的意义。比如,表现革命历史题材本是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能表现得好,注意避免公式化、概念化,努力采用新视角和新手法是必要的。但这种求新求变,并不等于要搞,并不等于要制造“戏说”“大话”“解构”“穿越”“诽谤”一类东西。文艺创作中如果有意无意地否认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只青睐支流而否定主流,热衷于个别负面现象的展览而否定事物的本质,一心想把黑暗的历史“漂白”,把洁净的史实“玷污”,把高尚的东西“矮化”,夸大“人祸”,热衷“翻案”,肆意胡编乱造,这种创作,只会使读者丧失对党、国家和人民的信心,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南辕北辙、格格不入。

重视价值引领是文艺家责无旁贷的使命

文艺创作不是纯个人的行为,因为任何作品总是要给人看的,就有价值引领作用包含其中。文艺的价值引领,归根结底就是它在传播过程中的“育人”和“化人”作用。以哪种价值“育人”“化人”,不仅事关文艺的质量和方向,也事关文艺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在文艺观念、表现内容、表现方法、接受方式和消费状态复杂的情况下,由于文艺创作生态芜杂失衡、价值取向明显倾斜,因此,重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整合、引领,努力使革命文艺传统和古代优秀文艺传统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力求形成追求有中国风格、中国气魄的高尚价值观和审美境界的风气,认真提升文艺作品的思想深度、精神高度和美学品格,真正让文艺作品对广大人民群众起到既旗帜鲜明又润物无声、既尖锐泼辣又潜移默化的陶冶、净化、激励和知音的作用,这是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面临的不容推辞的使命。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家和艺术家需要把世界观的锤炼提上日程。记得恩格斯曾经这样说过:有些作家和诗人所以“缺乏一种讲故事的人所必需的才能,这是由于他们的整个世界观模糊不定的缘故”。一些情节大致相同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其价值引领作用大相径庭,就是由作者的世界观因素造成的。由此可见,文艺价值引领作用的大小与好坏,作者世界观清晰、可靠与否是潜藏在背后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谁要是经常亲自听到周围居民因贫困压在头上而发出的粗鲁的呼声,他就容易失去美学家那种善于用最优美最谦恭的方式来表述思想的技巧。他也许还会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有义务暂时用迫于贫困的人民的语言来公开地说几句话,因为故乡的生活条件是不允许他忘记这种语言的。”这就是说,如果作家深入人民,在生活中占据了道德高地,培养了公平、正义心理,注意价值的引领作用,那么他在创作上就可能摆脱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的拘囿和束缚,自觉地去表达民众的企盼和呼声,成为人民的忠实代言人。这种价值引领,对文艺的健康发展和民族的固本强基都是极具好处的。

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那么,什么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呢?现阶段这种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就是建立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归依,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的重要论述鲜明地指出了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强国与文艺建设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篇10

形式之新

都说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古老的、悠久的,但是,古老绝不等同于陈旧。中国文化有一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求新精神,日新月异、生生不息、朝乾夕惕、自强不息,这些精神内核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能绵延五千年愈发活力不绝的原因所在。因此,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来谈传统文化与网络文艺的对接,这两者并不是背道而驰的。文艺的网络化、时代化,是中国文化必须能完成形态更新、自我刷新的一种本能要求。“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以诗文为代表的一切文艺作品,都该与时代命运息息相关、随时代需求应运而生。

以“诗文”为例,中国在先秦时代,流行的是语言结构相对简单的四言诗和百家争鸣时期的哲学性散文;从汉代至唐初,国力相较于之前更昌盛、文学相较于之前的成熟,诗文风格便走向五言诗的格局,追求骈赋文的华丽;尔后,唐代气魄的大气风流,造就了七言绝句、律诗,将诗的成就推向巅峰,而宋代的文化沉淀,使得宋诗的思想性和宋词的艺术性令诗词充满哲思的深邃和铺陈的张力;元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文化不仅仅局限在文人阶层,市井文化蓬勃兴起,于是戏曲、话本、小说都走向繁荣;到了民国,开启文化的又一次深刻革新,将白话文的形态推广开来。那么,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中国文艺的脚步自然也该曼妙出属于互联网这个舞台的精彩舞步。

网络文艺,绝不简单等同于“文艺作品的网络传播”,互联网思维意味着文艺创作思维的时代革新,但不是把传统文艺搬上互联网展示就是网络文艺。网络传播规律的变化,导致网络文艺创作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正如舞台文艺,要求的是现场感;纸上文艺,要求的是深刻性;电视文艺,要求的是镜头感;而网络文艺,则要求的是网络特性,要求与网民精神相匹配的平民化特征,要求与网络传播渠道相适应的碎片化特征,要求与互联网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多元化特征,等等。

正因为网络特性最大的定性就是不定性,网络规律最大的规律就是颠覆规律,所以网络文艺的形式和形态还无法规定出一个板上钉钉的固定模式。正如要求的“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随时跨界出不可思议的创举,随时颠覆上一个标本的创意,把传统转化为时尚,把古老创新成风尚,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其命维新”的根本内质,也是做好当今网络文艺工作的首要要求。

精神之远

网络科技在变,时代精神在变,但是中华民族不变,核心价值不变。所以,网络文艺相较于传统文艺的创新出奇来讲,形式是变化的,精神是永恒的。

《易经》的“易”字,既有“变易”之意,也有“不易”之意,内在精神不变,才不丧失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风骨;对于网络文艺来说,形式出奇的前提是精神守正,守正出奇,才能致远。这种精神,是传递正能量的精神,是坚持真善美的精神,也是坚守浩然正气的精神。正如所说,优秀作品应该是“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所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任何一个文艺工作者其实都掌握着一定程度的话语权,担负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道义,而且,文艺能够达到的影响人心、塑造思想的效果,甚至远远大于课堂之内、宣教之所。那么,这些容易为人所接收的文艺作品,是在滋养人心、浸润人生,还是误导人心、饮鸩人生,这种精神意旨的传达就至关重要。

历代的传世好作品,一定都是关注历史正音,感召人间正道,背负正义情怀,催动正向能量的作品。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强调“文以载道”的用意。文艺可以达到“文能提笔安天下”的精神影响力,也可以造成“笔刀子杀人”的精神破坏力,一本好书可以催人奋进,一段谬论可能误人终生。故此,传统社会极为注重文艺作品的教化作用。事实也证明,在过去,绝大部分百姓对于善恶观念的判别、对于历史知识的吸收,都受到戏曲艺术的深重影响,这就说明了文艺的化育之功、广泛之教。

那么,在互联网已经遍及生活每一处、渗透人生每一刻的时代,网络文艺承载的精神倡导、进行的无言之教,比传统文艺能起到的作用更为有力、有效,更为广泛、迅速,既可以善莫大焉,也可以贻害八方。在信息化时代,倘若一个国家的网络作品总是不健康的,那么这个已经联结起众多网民的网上精神家园就成了废墟,这个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方式的网络空间就成了垃圾站。

网络文艺,不仅体现形式方面的艺术性,也彰显精神领域的民族性。因此无论怎样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网络文艺创作的精神主旨是不变的,那就是文以载道的精神、以文化人的精神、向善向美的精神,就是能通过文艺,让民众的生活更美好、让民族的文化更健康、让网络的世界更可爱、让国家的形象更可敬。

具有民族担当的优秀文艺作品,不仅仅是取悦于喧嚣一时的,而是深远于经典长久的,不仅仅是网络潮汐中的昙花一现,而是网络海洋里的旗帜一面。

中国之声

中国的网络文艺,需要符合中国的文化表达,体现中国的时代强音。“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于互联网也是一样,建造“网络强国”需要打造“网络中国”,网络精神需要传达中国精神,文艺审美需要展现中国审美。就正如强调说,“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