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课题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数学教学课题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课题研究;交流探讨;现代化教学手段
作为一门应用性相对比较强的学科,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开展小课题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小课题研究的含义
小课题研究就是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到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教学过程变成一种研究或者是小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过程中,而且进行积极的探索。这里需要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中去。
二、初中数学小课题研究的策略分析
首先,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小课题研究的内容。这里应该指出的就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在概念的形成、数学定理或者是法则的使用中,能够全过程地参与到探讨当中去,这样学生就能够理解和掌握所有的数学定义以及数学概念的形成,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已经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达到探究到相互交流到应用再到延伸和拓展的目的。
其次,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开展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应该本着一种开放的态度来进行,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研究数学学习,同时还需要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中,运用数学的理念来分析和调查自己认为有趣的数学问题。
最后,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来进行小课题的研究。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数学概念、定义,而且还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更乐意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去,从而促进初中数学小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白月红.小课题研究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J].今日教育,2011(Z2).
篇2
摘要:提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六条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效率
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关键,是能否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内容即学习效率。教师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学生如何学习、向什么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做好以下六点:
第一,阐明数学课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师与学生探究学习内容、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要让学生明确,抓好数学课堂是学好数学的前提。而失去课堂的有效学习,哪怕在课后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只会事倍功半。
第二,指导学生学会课堂学习
对学生而言,从小学到中学,课堂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方式从原来的填鸭式教学向互动探究式教学的转变,使学生课堂的学习角色从被动接受者向主动探究者转变。因此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中学数学课堂的特点和学生探究数学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形成自己课堂学习方法,从而让学生明白课堂应该怎样去听、怎样去思考。学生只有明确了科学的参与课堂的方法,才会有效地参与。
第三,设置有效的数学情境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各类的评优课、观摩课应运而生,它有效地推动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也留给我们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些人为了使课堂更贴近生活,为了让数学知识穿上衣服,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绞尽脑汁地编造了一些生硬的、脱离现实生活的数学情境,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一个好的数学情境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近,即与学生的生活贴近,不要凭空设想,更不要胡编乱造;二是实,既要题意明了,言简意赅,不拐弯抹角,又要符合现实生活;三是巧,即问题设置要巧妙,要有层次感,更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第四,精心设问、巧妙点拨
数学学科更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应用,而不是简单的记忆。因此如何应用、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应渗透到每一节数学课堂。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是探究问题的主要场所,很多问题的解决也是由一系列的设问达到的。课堂提问更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因此说问题的设置将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一个好的问题不是告诉学生下面如何去做,更不是让学生手足无措,它有时就和情境的要求一样。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这就像你让孩子去摘苹果,太高了或太低了,只会降低他的兴趣,使课堂的气氛更为沉闷。如果让他努力一下,跳一跳就能摘到,你说他的兴趣会怎样。同时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导向性、有层次感。问题是你为指引学生解决问题而设置的,它必须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为主线,从而使设置的问题更加有效;后一个问题的设置应建立在前一设问解决的基础上,避免问题设置的重复,做到层层深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的实效性。问题的设置更要考虑考察对象的知识能力,你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特别优秀的学生来回答,或者一个很难的问题让一个基础薄弱的学生来回答都是不可取的。因此要因人设问。也只有这样才会发挥这个设问的作用。最终还要考虑问题设置的全面性,要照顾到班级各个层次的同学,要让班级各个层次的同学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问题解决最终的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好的总结应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指明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才是授人以“渔”。举个简单的例子:证明两直线平行的问题,本题最终是用内错角相等来证明,最终的总结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内错角,而应该点明证明两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三种,这样学生就不是会做这一题了,而是会分析所有证明两直线平行的题目了。
第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气氛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学生无论在知识储备还是个人能力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自主意识更为强烈。教师角色也从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更为微妙。因此互相的理解与尊重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语言亲切、面带微笑的教师肯定会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接受你,关系和谐了,你的要求学生执行起来就更到位了,课堂效率自然就高了。师生关系的和谐更容易营造一个既宽松又严谨、既舒适又紧张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的思维才容易被打开,思维活跃了,效率自然提高了。
第六,培养自我的人格魅力
教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些老师花的时间并不多,平时也不怎么找学生,为什么他教的学生成绩就那么好呢!一句话:他们的要求,学生执行的比较到位。这源于他们的魅力。而要想有这样的魅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一要重视知识的积累,既要具备本学科扎实的基本知识,更要有一定的深度;对其他学科也要有所了解,掌握学科之间的联系,旁征博引。比如数学中的轴对称知识,若你探究时与物理中的光的反射原理结合起来,学生对你的崇拜肯定加倍。二要具有科学的教学方法,知识的传授与探究都要讲究策略,如何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三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语堂中的一两句诙谐幽默的语言定会融洽课堂气氛,为你的课堂添彩。这样的老师,学生能不喜欢,他的要求学生怎么会不认真执行呢!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是一个复杂而长远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改进,就一定会有所提高。
总之,数学课堂作为学生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主阵地,要想有效地积累数学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应该从以上六点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陆艳.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有效性策略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9)
[2]郑行宣.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疑”情境的创设[J].教师,2011,(23)
[3]宋小梅.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J].陕西教育(教学),2010,(12)
[4]方勇军.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的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1)
篇3
初中美术课堂氛围是否融洽,我认为关键在于是否转变教师角色,改善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要学生喜欢教师,自然而然就会喜欢上他所教授的课。那么,要如何改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呢?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变独奏者为伴奏者,变控制者为引导者、启发者,将课堂主角的位置交给学生,从而给学生以宽松的心理空间和和谐的课堂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学会尊重学生。教师和学生作为“教”与“学”的双方,不存在人格上的不平等。作为教师,我们应抛弃以往高高在上的态度,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份子,融入学生中间,以一份平等、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和学生一起参与作品的完成和讨论,从而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再次,教师要关爱学生,学会宽容学生。爱是教育的永恒。只有有了爱心,教师才会懂得怎样宽容学生。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教师有时也会犯一些错误,更别提学生了,我们应以关爱为前提,学会宽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需要注意的是,宽容不是撒手不管,而是不断地给他们补过的机会,不断地给予引导,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微笑里,心悦诚服地自觉改正自己的不足;在教师的微笑里,不断地进步,健康、快乐地成长。只有这样,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了,学生才能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二、转变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学会合作
要想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美术课堂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为了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避免合作过程中的“偷懒”,我对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第一,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有相应的分工,由小组成员自己决定做哪项工作;第二,小组成员应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帮助学困生。这样一来,就能避免小组合作的无效化,使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比教师讲授效果更好。
2.注重探究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活动丰富化的表现之一便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探究活动。那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呢?首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努力将原先用于讲授的内容转化成适于学生探究的一个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其次,要为学生独立探究和相互合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及引导。教师的语言要结构化、操作工具要精心设计,共同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展开服务。
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性、声像同步性、画面的动态选择性和时空的可变性等优势,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富于变化,将其应用到美术教学中能够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选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动态的画面,给学生以清晰、直观的理解,从而使他们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三、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美术教育视野
篇4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策略
良好的问题情境对强化数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创设高质量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思考的背景和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能使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学习,这无疑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我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在多年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现拙述于下,旨在与同仁探讨。
一、结合趣味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生由于年纪小,因此对有趣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为了打破课堂沉闷的气氛,数学教师可以适当地结合一些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这样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集中注意力。
例如,我在执教“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时,为了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座原始森林里,有两只小松鼠在玩耍,玩着玩着它们发现了一棵结了很多松子的大松树,看到此种情况,两只松鼠快速地爬上了大松树。其中的一只松鼠先爬了4米,然后爬了3米终于摘到了很多松子;而另外一只松鼠先爬了5米,但是不小心又失足滑下了1.6米,结果晚了一步。”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后陷入了沉思。看到这种情形,我适时地抛出问题:“请大家算下这两只松鼠各爬了多少米,另外一只松鼠还要爬多高才能够到松子?”问题抛出之后,学生纷纷计算起来,得出了正确答案。在我的引导之下,学生逐步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结合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方法之一,只要运用得合理就可以创设出高效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很多数学知识是可以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例如,我在执教“轴对称图形”这个数学概念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这一数学概念,我创设了下面的情境:“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请问同学们都会剪纸吗?”同学们有的表示会,有的表示不会。然后我出示了一段民间艺人剪纸的视频,学生看得非常入神,纷纷对这些民间艺人的剪纸手艺表示惊叹。精美的蝴蝶、红双喜在艺人的手底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不得不让人佩服。看到学生如此的羡慕,我提出了问题:“你们有没有发现艺人所剪出的图片都有什么共同特征吗?”听到这个问题,立即就有学生回答道:“这些剪纸都是对称的!”大家纷纷表示确实是这样的。于是我顺势说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轴对称图形,下面我们学习轴对称图形。”
从上述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结合生活创设问题情境确实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结合教学重点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必须把握住重点,不能在任何地方都创设问题情境,即必须在课堂教学的重点问题上创设情境。这样可以避免创设问题情境的盲目性。重点问题事实上就是教学内容的关键部分。那么,究竟如何在重点问题处创设问题情境呢?例如,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问题,我创设了下面这个问题情境:假如一元二次方程(k-1)x+2x+1=0有实数解,那么此时k应该符合何种条件呢?李丽同学回答:“由于已知方程(k-1)x+2x+1=0有实数解,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0,于是可以得出=4-4(k-1)≥0,由此解得k≤2。”李丽同学回答完之后,王刚同学补充道:“此时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k≠1,要不然这个过程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了,正确答案应该是k≤2且k≠1。”接下来,我将原题目改成:假如方程(k-1)x+2x+1=0有实数解,那么,此时k应该符合何种条件?朱颜同学回答:“一样!”沙娟同学则回答:“k=1时,方程有解,解是x=-,所以k≤2。”
篇5
关键词:学科素养;教学观念;美术环境;实践活动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其中,美术素养是指初中生经过美术学习之后,所掌握的关于美术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情感、B度与价值观。实际上,在初中学习美术并不是为了培养一批美术专业的人才,而是希望通过美术教学,使初中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美术学科的熏陶下,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下面,本文从转变教学观念、构建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增加实践活动三个方面,浅谈老师应该如何在美术学科中提高初中生的美术素养。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美育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初中阶段的教育把重心都放在基本的学科方面,现在大多数学校因为中考不考美术,分配给美术学科的课时比较少,甚至有一些学校根本没有开设美术课。而素质教育强调要让学生接受全面、健康的教育,美术是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美术教育,深入挖掘美术学科中的教育因素,提高初中生的美术素养。
二、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
实际上,美术学科中包含丰富的时代、民俗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大量的人文因素。初中生通过学习美术,能够接受良好的人文教育。然而,现在由于很多学校还不重视美术教育,使初中生没有学习美术的环境。因此,老师应该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为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奠定基础。老师可以举办美术比赛,展示一些质量比较好的美术作品,让初中生处于一种比较浓郁的学习环境中。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举办一些美术课外培训班,让初中生能够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学习美术,从而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在“向民间艺术家学习”一课中,在课堂开始之前,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剪纸,让他们能够看到劳动人民只利用一把剪刀与一张纸就能创作出多姿多彩的作品,让他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然后,我再为学生发放纸张与剪纸,鼓励学生学习剪纸这门民间艺术。学生在这堂课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对剪纸的审美能力。
三、增加实践活动
初中生单纯按照课本来学习美术,是无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发展的。然而,在过去的美术课堂中,老师由于美术课时较少、知识量较大等原因,在课堂上会大量讲述美术理论知识,忽视了初中生亲自动手创作的机会。这就使很多初中生认为美术学习是十分枯燥的,从而失去探究美术的欲望,导致他们无法培养美术素养。因此,老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多为初中生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受到熏陶,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提高美术素养。在“用泥做造型”一课中,我带领学生来到学校的小花园,让学生把公园里的土和水混合成泥,并且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讲述泥塑的具体特点,以及泥塑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欣赏泥塑作品。在学生的创造过程中,我仔细观察,并且在避免打扰学生创作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在课堂结束之前,我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且肯定每一位学生的创作。在学习“恢弘灿烂的唐代美术”一课的时候,我在获得学校的支持后,与当地的博物馆联系,带领学生亲自参观美术馆中关于唐代的馆藏,让学生能够近距离观察唐代的陶
俑、泥塑等作品,切实感悟唐代美术的创作特点。学生在这堂课中,能够了解关于唐代的知识,感受“盛世唐朝”的繁荣昌盛,从而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总而言之,美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学科,是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老师要重视培养初中生的美术学科素养,使他们接受良好的美术教育。老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这是提高初中生美术学科素养的基础;老师要为初中生创设良好的美育环境,让他们能够在具体的环境中受到影响,陶冶自己的情操;老师要为初中生多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提高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数学问题;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数学学习能力
一、问题解决教学方法出现的原因
1.问题解决教学方法是对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实践
新的课程标准的提出要求教师们的教学要面向学生,力求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而不是一味的灌输知识,对于初中的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们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乐于自主探索数学知识,通过对数学的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数学问题。教师要重视开放性教学,将教学的主体放到学生身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清晰有条理的讲述数学知识,教会学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我国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存在一些弱势。
我国初中的数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简单,以基础知识为主,重视对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数学计算、推理以及空间想象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界也不断汲取西方教学经验,总结自身缺点,学生不懂得如何应用数学知识,缺乏创造性思维是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虽然我国当前的数学教育界已经采取了一些解决措施,但是收到的成效确实微乎其微,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从多角度出发,一些人认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体现问题解决的思想,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3.是数学教学中处理开放性问题的基本要求
近些年的考试试卷中出现了许多立意深刻、创新能力强的开放性题目,这对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采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能力,可以使学生亲自的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去。通过对数学的教学来提高学生探索、学习知识的意识,培养他们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的能力。通过问题解决可以使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学到的知识,明白要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什么当中去,可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顽强学习太多。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过程教学中,适当的引入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摸索知识的含义,对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有益的。
二、怎样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体现“问题解决”的思想
1.要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让学生拥有积极探索,不断进取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培养学生提问意识,运用各种方法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讲,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时也就是面临新的问题时。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提出相关的见解看法,针对本章的知识要点设计开放性的探究问题,让学生慢慢的养成自主学习思考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倡导让学生先进行结论猜想教师后总结,在猜想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启发和诱导。此外,在探索、猜想、发现等方面,要掌握好方向。
2.用具体问题解决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知识积累急剧增加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现代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会他们探索科学,发现知识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己解决实际问题。每当学生发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要付出相应的汗水,但同时也是对大脑的一次开发。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利用问题解决的具体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通过合理选题,正确的引导来激起学生心中的学习热情。
3.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是所有教学的最根本目标,数学教学同样如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最后应用到实际问题之中,从生活方面入手,例如日常的银行利率计算、投资理财策略、税务测量等。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也要让学生明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和乐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学生更细致地掌握所学知识,可以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不应该提出哪些特别复杂难懂的问题,以致浪费过多的学习时间。当然,任何方法都要理性对待,并非所有的数学课题都要从实际引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规律性很强的课程,有些数学概念可以根据前面的概念推导而来,即通过演绎而得,又返回到数学的逻辑结构。
三、结语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形成阶段,在对初中生进行数学能力培养时要注重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要让他们拥有不断进取、勇往直前的勇敢气魄,在对数学进行学习时要从学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当然数学的教学方法一定还会不断进步发展,初中的数学教师要根据新的教学形式不断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改革标准之下,要重视数学教学研究探索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
篇7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数学;主动性
一、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的学校在2011级设置了十个班级,经过小升初的随机分班后将(10)定为了课改实验班。经过一年半的努力,课改班已从当初入学时成绩均衡的十个班中脱颖而出,初见课改的成果。尤其是数学学科,学生的进步显著。十班的数学科任教师是于老师(化名),以下就以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4.8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二课时)为例将于老师的课例与其他老师的课例对比进行分析研究。
二、课例分析
课例1:4.8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为1:2,则他们的相似比为______;对应中线的比为_______;对应角平分线的比为_______。
【师】口头提问。
【生】集体回答,并将答案写在学案上。
【师】提出问题。留给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无分组、无任务分配)
【生】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讨论结束。教师对每一问题进行拆分,然后进行讲解。
【生】集体或个别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并完成学案得出结论。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检测
【生】学生完成学案所设置的练习和检测。
(六)作业布置
【师】教师布置作业。
课例2(徐):4.8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独立思考分组合作(任务分配)小组汇报、讲解非汇报组查错、改正教师小结学生整理
(一)温故知新(同上)
(二)探索新知(同上)
【师】教师提出问题1、2、3。
【生】学生独立思考并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尝试着自己写出答案。
【师】让学生分组(班里有固定的分组),组内讨论交流。并指定交流后汇报成果的任务组。
【生】学生以自己独立思考时得出的答案在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结束后(3分钟)任务组派出代表汇报交流成果,对问题进行讲解分析。非任务组在汇报期间查错并在汇报完成后指出。
【师】对于学生的汇报成果及查错作出评价,给予表现优秀的小组加分奖励,并对知识点作出总结和强调。
(三)议一议(同上)
【师】列出问题即任务1、2、3、4,并将任务分给各个小组。
【生】学生带着任务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教师走进学生身边,在每个小组的学生出现问题时予以帮助指导,但并非直接给出答案。
【生】分工合作,板书与口头讲解相结合准备进行成果汇报,对问题进行讲解分析。汇报期间,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及时的进行查错也可以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解决。经证实正确无误的查错小组将给予加分。
【师】对于学生的汇报成果及查错作出评价,给予表现优秀的小组加分奖励,并对知识点作出总结和强调,对学法及解题方法、技巧等进行指导。
(四)作业布置
【师】注意作业布置的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的要求上不同。对于本节课中得分最高的小组基础题减免两到三题以示肯定和鼓励。
分析这两节课,前者是虽然增加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环节,但学生并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真正的探究,实质上依然是在教师主导、操纵下“顺利”完成教学内容。教师讲解、学生听讲仍是知识学习的主要方式。后一节课应该说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整堂课都是学生在主导、学生在积极的展示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三、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前提――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
教师、学生必须共同存在于课程之中,是课程参与和开发的主体,是课程的创造者,教学不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交往、互动,师生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多项交换,教师是学生式的老师,学生是老师式的学生,师生共同发展。
四、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途径――教法与学法的转变
(一)创设丰富情境,诱导学习主动性。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
(二)倡导合作学习,加强学习自主性。因此,结合实践研究,我认为:(1)首先应该合理组建学习小组;(2)应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3)是要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
(三)精心选编习题,提高学习灵活性,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抵制厌学情绪。
五、学生主体性发挥的保障――教学管理制度的转变
仅仅变革学生与教师的角色或是学法与教法是还不够的,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也在阻碍着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新课改下的教学管理制度首先应该是民主科学的,师生平等、生生平等,不以分数论成长、论优劣,建立促进学生成长的考评制度,鼓励学生全面的、个性的发展。
篇8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教学的概述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带动,国外的教学模式在国内的应用增多,并且随着国外教学效率的提高,翻转课堂在国内声名鹊起。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译为“颠倒课堂”,定义上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完成,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不必一定要到学校接受教师讲授。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式”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
二、翻转课堂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
反转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化的发展促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初中教学上侧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以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微视频来搭载教学知识,以学生为中心,颠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师生之间的配合能力。
1.翻转课堂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上,首先要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教学方向是完成整个翻转课堂教学的前提,在初中教学中,比如,反函数的概念就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对于图像和单调性等问题不能理解透彻,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在这些知识点上的问题,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在PPT制作的时候,教学视频可以采用优秀教师的传授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学生也应该在观看视频听讲的同时,根据自身情况学习知识和弥补缺陷。
2.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初中生利用网络掌握信息、搜索资料的也不在少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可以采用视频教学的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融入数学知识,在学生自愿学习的情况下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初中数学关于角的认识的时候,翻转课堂教学就可以举实物的例子,比如荡秋千的时候,上坡路的那些情况在视频中展示,一方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又学到了知识,并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改善师生关系。翻转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传授与被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沟通和引导者,而且在学习的中心和重点上也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当然教师依旧也是教学的灌输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提供知识的同时,通过新兴媒体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与学生沟通,从而把握教育方向。学生则通过预习和复习弥补不足,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在施教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和及时做出反馈
信息。
三、翻转课堂应用存在的问题
虽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上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凡事都有两面,而且在目前教学模式不完善的情况下,也要注意很多细节上的问题。首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精简。教师在教学时注意教学内容的繁杂度,不要过于嗦,剔减无效的教学内容,从而精简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其次,注意对学生问题的收集,注意学习信息的反馈,不能一味只顾知识传输,缺乏对学生问题的关注和收集,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注意问题收集,更好地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再者,在教师学生身份翻转的同时,要保持教师是知识灌输者的地位,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中心,不能逾越和混乱角色。
翻转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通过新兴媒体的教学方式,较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间的交流、生生间的配合,使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目前的教学模式并不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改进,一定会有更大的效益性和实践性。
参考文献:
篇9
由于信息技术在初中学校的开设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不少学校存在着信息技术教育意识模糊,教学内容不明确,教学目标重心不准,常常??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就义乌初中信息教学而言,信息技术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使用书本硬性知识教学或使用PPT教学,实际操作能力并不强。
二、运用主题学习网站的好处
我们应该明确主体学习网站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和对学生基本能力素养的要求。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除了具备专业的基本素养外,还应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例如丰富的授课知识和善于与学生交流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基本要求,除了对计算机有一般认知外,还应该熟悉计算机各项功能。
信息技术课程是在一个人机交流的架构下,专门为初中生所设立的一门实用型的课程,教师利用主题学习网站,将信息技术教科书的各个章节设计成不同特点的主题单元,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去使用实践。每一个主题单元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网站进行教学,学生会被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所吸
引,它类比初中生最为常见的联机游戏,每一个单元各自的任务对应游戏中的“打怪”任务,每一章节学习完成之后,教师通过每个学生在不同主题单元板块上的进度及满意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打分,一来刺激学生更加主动学习,二来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学习情况,可有效制定对应的学习方案。
三、教师在利用主题性学习网站时应注意指导学生
使用主题性学习网站一般是在机房内进行教学,机房针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是允许每台电脑联网,此时,因为自动跳出来的娱乐性的窗口会影响学生,部分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够强,忽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任务,自顾自玩网页游戏或观看视频,教师在面对这种不良情况时,应该作为整个机房的核心管理者对学生这种情况加以疏导,在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情况下,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学习,改善教学方案,在联网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使用机房的核心控制电脑,对其下面的电脑进行实时监控,观察学生的进程,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1.主题学习网站的互动性
主题学习网站最为方便的一点就是能够共享资源,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各有千秋,解决的方案也各有不同。主题学习网站是在全体师生互动的大架构下开发的一种互动性网页,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通过互动加深对学科任务的印象,不同思维模式的碰撞让学生在刺激、活跃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这种互动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管理。
2.初中信息技术与主题学习网站有机结合
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教研;实践;研究
一、合作教研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含义
数学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使针对同一数学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在教材侧重点处理、教学整体设计、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也各不相同,这种差异的明显性对于教师进行初中数学备课和教研来说是稀缺而珍贵的教学资源。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可以让数学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与互动,在合作教研的背景下,数学教师应通过正确、有效的集体备课汲取数学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数学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
二、合作教研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注意事项
1.处理好合作教研与常规教学的关系
数学备课组的合作教研还处在学习、探索阶段,其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但不能因为合作教研有效就忽略了常规教学。客观地说,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运用授课内容进行教学,所以合作教研与常规教学有着直接而内在的关系,它们互为补充,不能顾此失彼。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处理好合作教研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初中数学备课组合作教研是以授课需要为基础,在某个教师教学时遇到障碍无法解决时,合作教研因为众人意见的参与而变得有效,但这并不表示教师就只依赖于合作教研的方式进行授课。更多时候,教师本身教学时遇到的问题自己最清楚症结所在,只有经过自己独立思考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不讲原则地依赖于合作教研,很可能会限制教师自我独立思维的拓展,对提升个人教学能力是不利的。
三、合作教研的实施策略
1.营造合作教研的良好氛围
在初中数学备课组合作教研活动中,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数学教师间应发扬自由、民主的精神,运用集体的智慧分析在数学教研中产生的问题,针对问题积极发表意见,大胆质疑,使教师在充分交流和融洽沟通的情况下解放和拓宽自己的思维,畅所欲言,形成宽松的交流氛围。
2.合作教研的课堂操作
在合作教研中,研究的主体是课堂,所有合作教研的成果是否有效都要在课堂中才能得到验证。抓住课堂,认真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进行合作教研的试验性教学和研究,有的放矢地针对教学实际采用合作教研的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仔细总结,找出合作教研的有效亮点,指出合作教研的不足,这样既有利于发现合作教研的问题,也更利于实现教研的资源共享。课堂研究是数学教师合作教研活动开展的重要形式,在合作教研中,鼓励教师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挖掘合作教研资源,发挥教师教学实践的教育优势,依靠整体力量,充分体现围绕课堂研究教师合作教研的优势。合作教研为教学实施、发展提供重要基础。课例分析是教师之间进行合作教学的基本形式,它是以课件为载体,在教研活动中进行包括课前分析、课中协调、课后反思在内的教师集体参与的合作教研模式。
四、关于提高初中数学备课组合作教研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体会
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进行初中数学备课组合作教研毫无疑问取得了积极和明显的效果,增强了教师间的凝聚力,促进了合作教研有效性的大幅度提升,相信在各位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初中数学备课组合作教研有效性研究将会朝着更深入的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宁.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 2010(08).
- 上一篇: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
- 下一篇:生物质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