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课的主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微课;微课制作;产品造型与快速制造技术
[DOI]10.13939/ki.zgsc.2016.02.168
1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2课程的特点与需求
“产品造型与快速制造技术”是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快速原型设计方向)的核心技术课,是应用产品造型软件及3D打印设备进行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制造的课程。该课程以Pro/Engineer软件为造型工具,针对工业产品、电子产品、玩具、日用品进行造型设计,课程采用项目教学形式,围绕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设计了若干任务,要求完成每个任务的零件造型、装配以及零件的3D打印,每个任务下设置了一定的项目,作为完成工作任务的支撑,以保证核心职业能力的实现。
在产品造型与快速制造技术课程教学中,三维造型技术是课程的关键,只有熟练掌握造型软件的各主要特征工具,才能准确地实现产品造型的设计构想,从而完成产品的造型设计。而项目化教学是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边学边练,边练边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达到锻炼提高三维造型能力的目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课时较紧,在课程的项目教学中教师通常是结合项目产品造型所涉及的主要特征工具进行讲解,以帮助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许多学生由于忙于完成项目制作,忽视了细致的理解造型特征工具的应用原理和技术要点,即便是在项目制作过程中,对某些特征造型工具的使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能够完成项目造型任务,但是时间一长,就难免遗忘,而当后面遇到实际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另外,Pro/Engineer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三维设计软件,包含了许多造型特征工具,而每个特征工具又各有特点和操作要点,彼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容易为初学者混淆。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设想如果能结合项目教学制作出若干个微课,针对造型软件几个重要特征工具的原理、技术要点,进行重点讲解,对于学生的复习提高,和全面认识掌握该造型软件一定会有很大帮助,据此我们开始了此课程的微课制作。
3几种主要特征造型工具的微课制作
3.1根据需要确定教学主题
通过对造型软件的技术功能分析,我们选择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特征造型工具进行分析讲解。依据微课具有“主题突出、高度聚焦、短小精悍”的特点,在选题时我们注意“小而精”,以10个特征工具的基本原理、操作要点、技术难点等作为微课的主题。
3.2根据主题设计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微课设计制作的关键,如何能在5~10分钟内,做到讲解透彻精练,教学方案设计至关重要,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需要在微课的教案设计中反复推敲,做到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好的策略或创意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在编写微课教案时,要注意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
3.3收集素材制作PPT教案
在PPT教案设计中,注意内容上要根据教学方案计划要求只放核心重点的东西,文字、图片、语言上须准确无误,设计要有启发性、悬念性,版面采用PPT的首页作为封面,这样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知识点与作者。
另外,要根据教学方案要求,收集有关图片素材并制作二维及三维动画,还要对软件操作过程进行录屏或工作实景拍摄。
3.4微课脚本制作
脚本设计是制作课件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将PPT、教师讲解、动画演示录屏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运用教育学理论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对结构的布局、视听形象的表现、人机界面的形式、解说词的撰写、音响和配乐的手段等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细致的安排,其作用相当于影视剧本。
从微课的开发制作看,脚本的创作通常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文字脚本的创作,文字脚本是由教师自行编写而成。编写文字脚本时,应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按照教学内容的联系和教育对象的学习规律,对有关画面和声音材料分出轻重主次,合理地进行安排和组织,以完善教学内容,这也就是教学方案设计。第二步是编辑脚本的编写,编辑脚本是在文字脚本的基础上创作的,它不是直接地、简单地将文字脚本形象化,而是要在吃透了文字脚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引申和发展,根据多媒体表现语言的特点反复构思,这里也就是我们的微课脚本,它是微课的录制的指导性文件。
3.5微课的录制与视频输出
微课通常利用软件进行视频录制和整合处理,软件主要用到Flash、会声会影、Camtasia Studio等,后期加工完成镜头组接,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剪辑,就是将PPT、录屏、动画等单独画面按照教学设计方案有逻辑、有构思、有创意、有规律地连贯在一起。另外,就是特效制作,如片头3D特效及镜头的特殊转场效果等,再有就是声音的编辑。
3.6微课开发注意要点
微课最后是以视频形式展现的,一般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就是微课讲解时,要求声音清晰,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另外,就是要求教学内容呈现的画面清晰,镜头衔接的逻辑性好。
4微课教学实施效果
微课程不仅是一种教学工具,更是教师成长的机遇,通过制作微课程,不仅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而且教师在不断地反思中提高成长。微课程便于传播,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我院实行项目化教学,微课的应用对项目制作起到了辅助支撑作用。微课以一个个完整而独立的知识点呈现,学生不懂可以反复播放,有针对性地深入学习,利于学生落实重难点知识。避免了往日课堂项目练习后学生似懂非懂吃夹生饭的问题,保证了项目教学的顺利进行。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都为微课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有效地节约了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有利于学生开展主动学习,为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万辉.微课开发与制作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蔡跃.微课设计与制作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篇2
关键词:微课;微格教学;教学方式;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4-0071-05
借助信息技术,微课已然演变为一种能够普遍推广的新颖时尚的教学形式,一种每个教师皆可设计开发、记录优质教学资源的手段,并促发催生多种基于微课的创新教学模式。微格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受训者的教学技能,规范其教学行为,塑造优秀的从教者。为此,探究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何为微课
“微课”,在国外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又称微讲座,英文Micro-lecture,是用来描述简短的、围绕某个特定主题的、条理清晰的录像讲座材料,其时间长度一般为5~10分钟。中文特指以微视频为主的教学资源,是一种教学视频资源,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并为大众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网络学习新体验。[1]
微课的主要特征是视频为主,主题突出,短小精悍,资源多样,应用面广,其核心理念是在课程中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协会Educause认为,Micro-lecture“就是一节短小的、用来呈现某个单一话题的录音或录像;百度百科:“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认为,微课全称是“微型视频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对微课的定位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微课既是一种教学视频资源,也是一种微型教学活动。作为教学视频资源,它是以短小精趣为特征的在线学习方式,是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作为微型教学活动,它是以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生成性为特征的网络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学科知识点、教学重难点、作业布置及实验操作而展开的教学全过程。
当然,若把微格教学法从培训教师某些教学技能的培训实验场运用到日常教学环境而成为常态教学活动的时候,就构成了微课教学。一般分两种形态,一种是用微课形式教学,一种是用微课资源进行教学。为此,未来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势必将成为常规教学的新常态。
二、微格教学与微课的联系
微格教学最早起源于斯坦福大学,随后传播到世界各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发达国家传播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微格教学的要义就是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依据理论,重点在于通过学习者的参与、经验分享、反馈、教学诊断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关键在于“教师少讲,学生多练;教师主导,学生反思”。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教学问题行为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师技能训练形式。英文为Microteaching,又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或录像反馈教学。[4]
微格教学培训的实质就是将复杂的课堂教学分解为比较简单的小型教学,通过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使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个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对课堂教学认识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2]教育部已将微格教学列为高等师范院校达标的条件之一。
作为教学视频资源和学习资源,微课是传统教学的浓缩,又是微型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在线学习视频资源,微课以短小精趣为特征,是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是教师进行微格教学过程的记录与展示;作为一种微型的教学活动,它以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为特征,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又不局限于教学视频,既是教学资源包,可以在课堂、课下使用,又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微格教学的教与学的课程,是教师开展微格教学的全过程,也是常规教学的浓缩与精华。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微课时长多被限定在5~8分钟,最多不超过10分钟。在高校,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评价标准中明确要求参赛微课时长应该在10~20分钟之间。美国学者Bradley T.Vander Zanden认为:成年人可以一丝不苟地集中自己的精力在某个事物上的时间平均为20分钟,未成年人还达不到20分钟。为此,结合实际教学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微课教学目标,我们认为,微课时长一般应控制在5~15分钟左右。众所周知,享誉全球的TED讲座,就严格将讲座限制在18分钟左右!
然而,微课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在限制的r间内,激发讲授者采用创新的教学设计与编排陈述,在达到教学效果的同时提炼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实现短小精趣的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方式的丰富与创新,又是课堂教学课程形式与内容的改革。
未来,微课需要跳出技术与浓缩课的藩篱,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规范化,趋近微课程,并在课程的视野下思考微课的功能定位,使之与教学融为一体。
三、教师职业教育视域下微课的价值意义及使用原则
信息时代,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网络时代,教育必须进行改革。针对教育改革,首要是师资队伍,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的革新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形式的改变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喜好、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举措。一段深受学生喜欢的微课视频,除了完成教学内容外,还要能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并能在学生生活中加以应用、整合,实现教学目标。
无论运用微课,还是进行微格教学,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技能。现代教育学还认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仍须源源不断地获得三种信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信息,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自身教学行为的信息。
如果说微课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其教学设计与教师风采的平台,微格教学则为训练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技能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方法与实现的可能。
微格教学是利用教育技术手段来集中培训、提高、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技能的一种教学训练形式。对于学生,微格教学不能替代综合运用教学技能的现场操作练习和教育实习,只有将二者相互协调、补充,方可取得最佳培训与教学效果。对于教师,微格教学需要遵循扬长避短的教育原则,通过经常的教学实训、不断的教学反思来完善、提高自身的教学效果与教学技能。[4]
为此,构建微课在微格教学中运用的模式,首先,准确定位,明确定位教师与学生在微课中的角色。其次,明晰微课的教学思路,并针对教育教学内容、对象与需求确定教学视频的制作方式。第三,遵循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确定微课教学内容、时长、教学方法与实施方式。
建模第一步:教学角色的准确定位
(1)教师的角色――是教学的引领者。为此,教师授课时间需要进行调整与再分配。教师的微课教学一定要明确主题,清晰教学要点,把握教学知识点与趣味性,通过生动案例启发学生,诱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将教学视频与教学要求相一致。视频的重点在于提出问题,引发兴趣,启发思考。作为微型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强调教学情境的营造,强调教学环节的完整,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启发性与生成性,同时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单纯知识点教学视频一般在5-6分钟,原理阐述教学视频在10分钟左右,教学难点与实验操作教学视频在15分钟左右。既使是复杂的实验操作教学视频也应限制在20分钟以内,否则就超出了微课的范畴,演变为常规的网络教学。
(2)学生的角色――须进行角色转换: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学的有效性在于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与关注度。教学必须为学生服务,首先就要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喜好,知道学生关注的兴趣所在。为此,在微课教学中,把握微课短小精趣的特征,围绕主题,创设情境,突出重点,把握教学的环节与节奏。如此才能在知识的趣味与魅力活跃过程中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引发学生的思考,有效地进行教学,实现微课的目的。
建模第二步:厘清教学思路
首先,众多高校的微格教室已经达到录播教室的标准,差距也仅仅是教室的大小、装修档次及机位多少。微课的发展势必需要源源不断的优质、精悍的教学视频资源,因此,利用微格教室开展微课教学,有事倍功半的作用,更有一举多得的效应,足以满足微课高效、可视的要求。
其次,每一个进行微格教学的教师,势必重视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他们在常规教学中不乏闪光点,更不缺少教育教学的经验,甚至教学智慧。因此,这些教学视频资源为微课提供了多元、精趣的微课素材。
第三,将常规教学与微格教室运用相结合,势必会形成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发展的风格与特色,有利于推动教学的改革、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能有效引导、持续加以重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则更有助于推动教学的改革、微课的发展。
为此,须明确微课的教学思路,即高效、可视、多元、精趣、特色。具体程序步骤是:选择合适的命题――多元的表现形式――清晰的教学思路――准确的教学定位――生动有趣的教学――抑扬顿挫的过程――主题突出的内容――精彩完美的教学。
建模第三步:微课教学视频的制作方式
主题突出、短小精悍是微课的两个主要特征。现阶段为维持微课的情景化、趣味性,为促进微课进一步推广、提高,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进行微课教学,也不是所有教师都适合微课。为此,微课制作方式有三种,也就是说微课的教学视频来源有:①原有优质课、观摩课、微格教学等教学视频的编辑、加工与完善,②利用录屏软件、手写板、电子白板、液晶显示屏、录像设备等的原创开发,③微格教室的常态化微课教学录制。
建模第四步:构建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
微课的教学设计理念,首推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即在有限的时间内,围绕教学主题与教育目标,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创新设计与教育智慧,启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动力,通过教学视频资源的适当运用,保证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构建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目的在于挖掘微格教室潜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教学视频资源与课堂教学展示教师教育教学的精彩,传播知识的规律与魅力!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见图1。
如图1所示,主题突出是微课在微格教学中运用的关键,教学内容是否在联系现实世界问题的情境中得到呈现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所在。为保证学生的兴趣与关注度,启发、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主题明确突出、内容生动有趣,时间5~15分钟),教学视频资源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展示、体现教学针对聚焦主题的论证与认识,通过师生有效的互动、应用与演练,通过教学的反思与完善,通过学生将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创造,最终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其日常生活,变为自身的经验与认识,并在多元学习环境中合理运用以促进学习。
总之,微课与微格教学的结合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有利于调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如果说微课是技术与教学融为一体的时代产物,微格教学就是造就这一时代产物的最佳平台和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更是成就一代名师、打造专业特色的最好方式。时代在发展,教学在变革,学生在成长,教师在提高,知识在传授,文化在传播,这一切需要微课发挥更大的作用与影响,更需要借助微格教学促进微课更快、更好地发展。
五、微课之反思
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需要重视、强化。微课、微课的属性、微格教室、微格教学概念相似,都需要一一厘清、明确,才能进一步开展完善。
微课的制作存在困难,呼唤教学团队的构建。单一教师教学技能的片面性,势必影响微课的推广、提高。构建教学团队,合理分工,由专人负责摄像及后期处理,省时省力,提高效率,微格教学的介入如虎添翼,有利于微课的大范围制作。
微课选取的知识点大量重复,往往容易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但另一方面,生僻、难度大、晦涩乏味的知识点又往往较少涉及。这一切可以借助微课大赛的作用加以规范、提高:规范微课的标准,重视教学内容,全面展开论证与演练,最终反思完善提高。
微课推广需要更多教师参与微格教学,微课的提高,需要让体验教学、趣味教学及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等持续开展,实现微格教室的常态化、简易化、高效化。
不是所有教师都适合上微课(或出镜),也不是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应用微课教学。教师需遵循扬长避短的教学原则对课程需反思、规范,不断完善提高教学质量。
微课是一种教学视频资源,又是一种微型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教学视频资源,微课需要大范围的参与制作;作为微型教学活动,微课的发展趋势是课程化!微课未来唯有走向微课程,知识传播才能保证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DB/OL]. http:///report/.
[2]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9):62.
篇3
关键词:微课视频;高中美术;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微课、慕课等教学新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尤其是美术课堂的教学,传统的教学由于教具的局限性,很难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感兴趣,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微课视频则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征
1.微课的概念
微课(Micro Learning Resource),主要是指通过视频的方式,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教师围绕某一个重难点知识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包括了课程的设计、反思,还能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微课的主要特征
第一,时间短。微课之所以被称为“微课”,其主要原因就是时间较短,微课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有效教学。微课视频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第二,主题突出。微课视频的时间较短,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以短小精悍为主,主要是围绕某一个教学重难点开展,并没有将整个教学内容全部展现。在教学过程中,微课主要是用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强化某一知识点。
第三,资源容量小。微课主要是为了方便学生利用各种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等随时随地观看教学内容,实现移动化学习。因此,除了时间较短之外,资源容量也较小,一般只有几十兆,利于学生在线观看、下载,频繁学习,也利于教师的观摩和反思。
第四,制作简单。微课的制作主要是围绕教学中的某一点进行,教师在制作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设计。微课主要是制作视频,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视频的录制,等录制结束之后,可以使用相关的视频剪辑工具进行剪辑和处理,再在课堂上予以展示。
二、微课视频在高中美术鉴赏中的应用
高中美术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只局限于课本知识,对一些美术作品的鉴赏很难有多方面的感知,无法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而使用微课视频能够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其审美水平。
1.微课视频更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侧重于语数外等与高考有直接联系的科目,美术学习在高考中没有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采用微课视频教学能够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更能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进而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的时候需要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学生在美术课程中需要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适当地暂停、重播视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深化对美术知识的认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微课资料选取使欣p更精彩
要想使一节课的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微课制作过程中资料选取是相当重要的。美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恰当的资料进行美术鉴赏活动。教师在选择鉴赏资料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视野以及教材内容有选择性地选取,可利用动画、纪录片等形式,使学生在充分了解相关美术作品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这对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高中美术课堂中,使用微课进行鉴赏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微课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而存在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本内容,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微课制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微课视频能够创设一定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述“建筑”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播放中国传统建筑的纪录片,让学生通过视频进行欣赏、感知,之后教师再结合视频向学生讲述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美及其价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陌生感,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迅速提升。
在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采用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赏析美术作品,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微课;抓住;自主学习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元素也走进了学校的课堂教学之中.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有时间短,表现能力强,内容短小精悍、相对完整的特点,使得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初中地理教学,在课堂上巧妙利用微课导入,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微课的科学、合理运用极大地改革、创新了初中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显著地推动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升。本文作者围绕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更好利用微课展开了分析与探讨。
一、微课必须体现“微”的特点
纵观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不少初中地理教师在微课的利用上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即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一味追求面面俱到、力图将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全都照抄照搬到微课视频之中。部分教师对微课的上述错误利用做法其实是走入了一个误区。要知道,“微课”的主要特征在于一个“微”字,即能言简意赅的将主要学习内容概括完整,并以最简洁的形式充分呈现给学生。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利用好微课,首先应当保证微课的短小精悍,将微课的时间控制在5-8分钟左右,即只需要将地理知识点的主要脉络及框架凸现出来即可,应当竭力避免长篇大论、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等微课形式的出现。如,在教学“中国的地形”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就精心为学生制作了一份微课视频,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地形剖面示意图、中国地形地势特征对交通、气候、河流等的影响分析、中国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我国地形构成特点及影响等。如此,通过框架式知识的介绍,就简明扼要的将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知识呈现了出来,起到了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地理知识学习的预期良好目的。
二、微课必须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笔者在调查中却发现不少教师在微课的利用上为了追求知识的最大效益化,会直接将教材上的内容一股脑儿地直接加到微课视频中,却很少关注此种性质的微课内容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这也是当前初中地理微课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保证教学知识点的覆盖之外,同时,还要保证微课内容要充分诱发起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及强烈动机。如,在“澳大利亚”的教学中,笔者就特意在微课视频中嵌入了如下一个问题:“澳大利亚资源是很多国家极为羡慕的,英语中甚至有一个词组专门形容澳大利亚‘Theluckycountry’,意思是说澳大利亚的气候、历史、生活方式各方面都比较幸运,国民不需要太辛苦劳动,只要让牛羊随便吃草,在地上挖矿就可过高水平的生活。那么,澳大利亚究竟存在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呢?”在该问题之后,又在微课视频中添加了澳大利亚的羊群、牛群以及矿产资源分布概况示意图等的幻灯片。如此,直观生动且新鲜有趣的微课视频内容就充分调动起了学生们对于“澳大利亚”这一神奇国度的浓厚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其在微课资源的辅助下更好地投入到具体地理知识点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微课必须要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思维的发展
篇5
一、微课的基本内涵
微课是一种融合了现代化网络技术的新型教学方式,它以微课为载体记录教师围绕着某个专题与知识点的教学过程,其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主题突出,通常微课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之内。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微课,便于教师以视频播放形式重点讲授易于遗漏的知识重点,不仅利于教师有机融合教学资源,更推动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
二、微课的主要特征
(一)针对性强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微课主要是针对于某个知识专题进行讲解,易于学生接受与理解,并在提炼常见的问题后有针对性的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小而精是微课的主要特点,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微课的完整性,反而更利于突破英语教学的重难点。
(二)应用灵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类与英语相关的软件逐步走入学生的学习中。在课堂之外学生可利用软件进行英语学习,突破英语学习的时空限制,从而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微课最为主要的目标是通过视频的反复播放以强化学生对英语词汇、语法与句子的理解,从而推动学生的交际能力与英语水平提升。
(三)短小精悍
据相关调查显示,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大致为15分钟,教师应在学生有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内简明扼要的讲解英?Z重难点知识。因此,依照这一原理,通常微课的时间都不会太长,一般都控制在十分钟左右,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更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
三、英语教学中应用微课的重要作用
(一)点燃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传统以讲述为主的“灌输式”英语教学方式,要求学生以机械式的记忆方式背诵大量的英语单词、句型与词汇等,不仅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更会打消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难以保障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而微课的出现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丰富英语教学内容,更显著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讲解某一独立知识点时,可适当的在课堂中融入电影、视频与多媒体等微课形式,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教学氛围中掌握丰富的知识。
(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微课中融入了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通过校园网平台可将优质微课分享给其他教师与学生,为其教学与学习提供重要参考。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共同分享如教学理念、教学技巧等内容,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他们由于缺乏足够的英语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其可以通过观看由其他经验丰富教师上传的微课视频,从中学习优秀的教学方式,从而推动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提升。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微课,给予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时间,有利于让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英语作为语言类型的学科,需要学生循环往复的巩固与应用。否则,学生难以取得良好的英语学习效果。微课作为一种融入了现代网络科技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要在连接网络并利用电脑与手机,便可以进行英语的学习,不再受到固定教室与时间的限制。可以看出,微课便于学生充分的利用零散时间学习英语,极大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
四、高校英语教学课堂中发展微课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教学课堂与微课的融合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因此,无论是微课制作,还是微课的应用,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置,实现“教”与“学”的有机融合。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课堂中应用微课时,应重视微课与其他教学活动环节的密切配合,需围绕着英语教学任务合理的应用微课。微课制作不仅包括微视频,更包括教案、反思、练习以及课件等微教学资源,教师在应用中应重视改进与完善微课,从而保障英语微课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水平
教师应围绕着英语教学目标,精心为学生挑选优质的微课教学资源,而这一项工作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出较高要求。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的教师在计算机操作与视频拍摄剪辑能力方面有所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应重视积累与学习相关领域的技能。此外,对于某些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要求较高的微课制作,可邀请有关技术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
(三)提供微课应用的平台与资源
微课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应用较晚,因此,为了保障微课教学的顺利开展,各个高校应提供微课制作的必要硬件设施,并积极构建供资源共享与交流的平台。同时,应重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微课教学队伍。此外,可以加强各大高校的联系,彼此间相互协作,从而促进优秀微课资源的共享。
篇6
摘 要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设备的普及,现代教育也进入了“微”时代,而微课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方式。本文以改善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分析微课的教学特点,以及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微课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提出了“互联网+行动方案”的发展战略,而具体到教育领域,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思维和现代互联网技术武装自己,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知识传播的质量,丰富知识传授的途径,以保证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而体育课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因此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将微课应用于体育教学中不论是对于学生的发展还是对于体育教学的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是一种利用短视频的方式呈现课堂内外教学重难点知识的新型教学资源,教师通过微课的制作和播放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的课后学习时间,并通过知识点的反复讲解,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微课视作一种具有碎片化、重点突出、交互性强并且可重复利用等特点的教学模式。
所谓碎片化一方面是指微课的时间短,即微课视频的时间通常被控制在10分钟左右,另一方面指的是学生将微课拷贝后,可以在课后利用碎片化的业余时间进行观看复习,以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所谓重点突出是指由于微课的时间短,因此其讲解内容通常只能集中在某一个知识重点之上,并且教师会通过对重点知识的精心设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以及理解程度;所谓师生交互性强,是指微课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课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确定微课的内容,而学生通过对微课的学习也可以利用留言评论的方式增进师生互动,改进教学质量;所谓教学资源可重复利用,是指微课是一种可以进行空间储存的数字化信息,而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如果对哪些知识点出现理解不清的情况,可以随时暂停、回放、甚至重复观看,进而实现重点知识的巩固。 二、微课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体育课程调研中的应用
高职体育教师在运用微课进行课程调研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对本节课体育的理论知识要点和技能要点进行整合,以确定微课的基本内容;然后教师结合当前的体育热点内容和一些比较受学生欢迎的电视节目中的体育项目,进行微课的制作,以保证微课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进行微课宣传,并根据学生对微课的反应,进行相应的改进,以保证微课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 (二)在体育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体育微课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补充,因此利用微课重新定义体育教学设计也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改变传统体育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相分离的情况,以不断充实体育教学内容;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将微课视作师生交流的新途径,即利用课堂发言或微课评论等方式交流体育知识,以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教师在利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利用新课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微课的观看兴趣,然后通过微课学习将体育项目中有一定难度的动作进行视频教学,最后帮助学生完成视频的存贮,以保证学生方便课后巩固,而这样清晰的教学过程,直观、生动、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在体育课程辅导中的应用
体育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一节体育课45分钟,教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这也必然会给一些学习能力较差,或跟不上教学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在体育教学辅导时,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观看,对运动技巧进行反复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五)在体育课程分享中的应用
资源分享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主要特征,例如一些学生乐于将好的视频课程在朋友圈或微博内进行分享,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进行观看、学习。因此,教师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搭建微课分享平台,同时通过鼓励、督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微课分享意识,进而实现提高微课影响力,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目的。 三、结论
总之,微课是一种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新型学习方式,通过微课学习,学生可以将碎片化的时间集中起来自主完成体育理论和体育技能的学习;除此之外,微课还为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与教研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利用课堂翻转,将教学主体的地位归还给学生,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和学习能力优化课程设计,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因此,高职体育教师应该积极挖掘微课的教学潜力,将互联网技术延伸到教学实践中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弥补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弊端,从而更好的提高高职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郝晓晨.微课的特点及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6.02:45-49.
篇7
[关键词]微课;中小企业;培训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39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01
1 微课的概念与特点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疑点难点、习题例题等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微课的主要特征在于“微”,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学时间短。微课的教学时间很短,最长不超过10分钟,一般为5~8分钟。第二,教学内容少。微课的主题明确、目标单一,一次只讲述一个知识点。第三,占用存储空间小。微课视频及相关课件等配套资源的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学员既可以在线观看,也可以将资源下载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上,使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方便学习的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职业教育和考试培训中,并且逐渐被企业所重视。本文将微课与企业培训相结合,探讨了微课在中小企业培训中的应用。
2 中小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2.1 对于培训的投入不足
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不重视员工的培训。一方面,企业资金有限,大部分私企老板只关注经济效益,不愿意在员工培训上投入过多,错误地认为培训只会增加成本,实际上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源投资,高质量的培训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员工流动率较高,企业经营者认为万一员工离职,投入的培训资金不仅不能收回,还流向了其他公司。因此,在员工培训的投入上,中小企业明显不及大企业。
2.2 缺乏系统的培训规划
多数中小企业没有根据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制定培训规划,培训工作比较随意,培训计划往往是临时确定的,比如:在公司开展新业务或是面临新问题时,临时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没有提前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也没有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作为培训的最终目标。并且,由于培训没有与员工个人的职业规划相结合,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比较低。
2.3 忽视对培训效果的评估
很多中小企业在培训结束后,没有及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员工通过培训掌握了多少知识或技能,员工对于培训的满意度是多少,培训在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这些问题没有经过科学评估无从得知。一些企业的惯常做法是在培训结束后发放问卷给员工,调查员工的满意度和掌握程度,作为对下次培训进行改进的参考,这种做法比较简单,可结果不够精确客观。
3 微课在中小企业培训中的作用
3.1 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
微课突破了以往课堂听讲的培训模式,不用将员工集中在一起培训,讲师也无需到现场为学员授课,企业节约了时间和资金,学员只需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观看微课视频独自完成学习,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还可以反复观看。学员越多,企业的平均培训成本就越低,因此,微课可以有效帮助中小企业减轻培训的成本负担。
3.2 节约员工的时间和精力
企业员工在社会、工作与生活中同时扮演多重角色,时间与精力有限,不能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微课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员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观看视频,自由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微课一般时间较短、内容精炼,方便学员利用碎片时间快速掌握学习内容。
3.3 方便员工自主选择培训内容
微课的特点在于短小精炼,一次只讲述一个知识点。学员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针对不熟悉的知识点,可以反复学习直到理解为止,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则可以略看或跳过。总之,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己把握学习进度,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4 善用微课进行企业培训
4.1 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制订培训计划
在培训开始前,培训管理人员要做好培训需求分析,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员工的特点制订培训计划。不同类型的员工,培训的内容和风格也不同。比如:就内容来说,新员工培训重在介绍企业的规章制度与岗位的职责要求,老员工培训的重点则放在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上。再比如:就风格来说,对于年纪较轻的学员,形式要足够生动活泼,对于年纪较大的学员,培训要尽量严谨认真。
4.2 设计微课内容,制作微课课程
微课内容的设计是企业利用微课进行培训的关键。微课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讲课式:讲师按照课程要求,将课程内容分模块进行讲解并拍摄,制作成视频。第二,PPT或Flash式:由文字、图片、音乐、动画构成,以PPT自动播放或Flash形式呈现。第三,情景剧式:企业组建或聘请微课制作团队,对培训内容进行剧情设计和策划,编写脚本,选择场地进行拍摄,经过后期剪辑制作,最后形成微课程。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最适合的微课类型,要注意的是,微课的时间较短,设计时要把课程内容分解成一个个模块做成小视频,而且,由于微课学习要依靠学员的自觉性去完成,因此在课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员的特点和需求。
4.3 注重培训的评估和反馈
培训结束后,应该就微课课程的效果进行评估反馈,培训管理人员可以组织学员进行集中考试,评价学员是否达标,如果达不到企业的预期效果,需要对课程设计进行改进。此外,培训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或网上社区等自媒体平台与学员交流,及时接收反馈,实现信息共享,达到培训效果。
篇8
MOOC是一种从2012年开始迅速在全球流行的网络教学形式,它将学校中的课堂,转化为更碎片化、更适合在线学习的形式,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与服务,向全世界的人们提供免费学习。MOOC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以传统教育体制为基石的学习方式,加速了高校教育扁平化发展,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是一种来自网络教育革新的严峻挑战。本文针对MOOC的五大主要特征,从意识形态教育、学习资源、学习方式、交互形式、评价机制五个方面深入探讨MOOC兴起对传统思政课的冲击,为思政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MOOC;思想政治理论课;挑战
MOOC全称为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被译作“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中文简称为“慕课”,是一种从2012年开始迅速在全球流行的网络教学形式。它将学校中的课堂,转化为更碎片化、更适合在线学习的形式,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与服务,向全世界的人们提供免费学习。MOOC凭借名校光环、顶尖师资以及网络便捷,成功吸引了众多知名高校加入MOOC平台,奉献属于高等学府的优质教育资源,并且让成千上万的学习者跨越高校的围墙,摆脱传统学制的约束,突破时空的局限,轻松吸取了世界级学府的精华。MOOC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以传统教育体制为基石的学习方式,加速了高校教育扁平化发展,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是一种来自网络教育革新的严峻挑战。只有深入了解MOOC的特征,分析传统与新兴教学方式的优劣之处,形成优势互补,才能深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一、MOOC的主要特征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MOOC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新发展和突破,体现了开放教育资源从单纯资源到课程与教学的转变。\+①而MOOC作为一种网络教育形式,之所以能突破以往依托互联网开设的开放课程、精品课程、广播电视课程等,颠覆传统教育思维,在国内外得到迅猛发展,除了具有网络教育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新型在线课程开发模式的独有特征。
(一)大规模
“大规模”是MOOC首字母Massive的第一个语义,也是MOOC的第一个主要特征。“大规模” 至少包含了三层涵义:一意味着这种课程学习在学习人数上没有限制,参与课程的学生可以多达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大的规模;二意味着参与MOOC平台的高校众多,截至2013 年 7 月,全球共有83所高校和机构加盟 Coursera 平台,共有 28 所顶级大学加盟 edX 平台,\+②我国高校也纷纷加入MOOC行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盟edX平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加盟Coursera,有65所高校加盟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三意味着大量的网络课程面世,教育部宣布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校将逐步开放1000门视频公开课、5000门资源共享课\+③。
(二)开放性
“开放性”是MOOC的主要表现形式,开放即面向所有的学习者,让资源实现共享。资源共享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追求教育公平的一种重要体现。传统教育所设置的年龄、身份、国籍、语言、地域、收入等等门槛已不再是教育的障碍,开放性意味着所有的学习者只要具备上网的条件,就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面向所有学习者,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按照自己的实际开展学习,并且与世界任何地方的人进行交流。此外,这些开放的资源大部分是免费的,其廉价的教育成本比传统课程更具竞争力。
(三)高质量
“高质量”是MOOC的主要内涵,是MOOC能够风靡全球的重要保证和内在因素。MOOC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集结全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旨在打造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其高质量体现在:其一,知名学府加盟。除了早期创办MOOC三大平台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外,目前100余所世界各地顶尖大学纷纷加入。201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亚洲名校也宣布加入edX,而Coursera所选择合作对象是每年最新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上排名前5%的学校;其二,专业团队打造。要完成一门MOOC课程,需要一个专业教师团队共同完成。如MITx的“电路与电子学”这门课程,其中参与的教师共有21位团队成员。这些老师们分别负责知识讲解、制作精美视频、及时回答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完成在线作业、组织学习社区的交流互动等,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务求给学习者提供高端的学习体验。
(四)交互性
“交互性”是MOOC比传统的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更为卓越的功能特性。传统网络课程包括国家精品课程等只是单向提供课程资源,缺乏在线的师生双向交互、生生交互以及论坛式讨论答疑等协同互动学习。MOOC的交互性堪比传统课堂的交流模式,学生的课堂作业通过系统实时测评,主观问题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社区、社交网络等方式得到来自老师的反馈或者其他学习者的帮助。一名斯坦福大学的教师在起身倒杯咖啡短短1分钟后,发现原本打算回答Coursera上的学生提问已经有其他学习者帮忙回答。这种即时交互提高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多向互动中增强学习效果。
(五)个性化
“个性化”是MOOC体现以学习者为核心理念的集中体现。个性化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喜好兴趣和学习程度选择教学。由于每个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心理活动、认知能力等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针对个体差异的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果。MOOC作为网络教育,其共享性、开放性、重复性、交互性、可控性等特点,能够满足学习者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同时,MOOC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促进因材施教,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MOOC的兴起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冲击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是履行党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神圣使命的主阵地,是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属于大学的必修课。目前,以“灌输”理念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仍然十分普遍,学生在传统课堂中难以成为学习主体。MOOC的兴起将有限的课堂转移到无限的网络空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态环境,这势必对传统思政课形成不可忽视的冲击和挑战。
(一)目标价值更复杂,意识形态教育艰巨
意识形态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使命,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教学目标和价值观是立场鲜明的。而MOOC平台上,来自全世界的学习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传播,这是学习知识的新形式,同时也是意识形态争夺的新领域。西方国家凭借主导互联网技术,形成有利的话语体系,通过MOOC免费课程不仅传递有形知识,更渗透无形价值认同,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宗教救世等西方思潮提供理论依据,其蕴含的思维认知与价值导向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很多西方国家大学的大量人文社科类课程通过MOOC平台进行传播学习,其主讲人拥有国外知名大学的光环,并且讲解新颖生动,深受中国大学生的喜爱,听edX和Coursera网络课程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时尚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肩负的意识形态教育任务将更加艰巨。
(二)教学权利更开放,学习资源优胜劣汰
MOOC的开放性表面上是显性资源的免费开放,而其真正的价值内涵在于教师教学权力和学生学习权力的开放。MOOC以社会化学习网络为平台,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自由。教师通过MOOC进行教学,将不受归属学校的制度约束,课程也不专属某位教师,学生也可以跨校学习,教师自由教学的权利和学生自由学习的权利通过开放转化为巨大的学习资源。思政课作为所有高校的公共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是共通的。鉴于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思政课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如果学生通过MOOC平台可以获取其他高校更好的思政课学习资源也能达到学习目标,那么普通高校的传统思政课堂教学有可能沦为虚设,其教学效果将遭遇严重挑战。学生通过MOOC平台择优而学是遵循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这种优胜劣汰虽然会鼓励学习资源的创新争优,但不容忽视的是,普通高校传统思政课程所肩负的实践育人功能同时也会被削弱。
(三)学习方式更多样,自主学习成为主导
传统思政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依赖场地、纪律等组织课堂,无法真正体现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MOOC课程依靠网络技术推进学习,它的革命性意义在于使学习从传统的获取知识为主到更加注重发现、处理、理解、应用和创造知识。因此,MOOC学习者以自主学习为主导,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第一,视频学习,自我构建知识系统。课程可以通过视觉效果突出的视频、动画、Flash等展开,学生经过自我思考建立知识联系,加深学习记忆。而传统课堂主要是学生按教师思维去掌握已构建的知识体系,这样被动而机械的记忆易遗忘。第二,同伴学习,海量学习者互帮互助。MOOC平台的学习者参与度高,如Coursera、edX、Udacity、国内的慕课网、学堂在线等都有在线讨论小组、Wiki协作、问答社区、广场讨论区等平台让学习者进行提问和讨论。“一人发问,大家来答”的同伴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对知识的理解。第三,自由学习,教与学都不受时空限制。传统课堂教学受到时间、地点等现实资源局限。MOOC课程教学不受时空局限,教师可以在轻松的环境录制课程,进行自我发挥。视频课程碎片化,一般5到15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边角时间”也可以被用来学习。第四,个性学习,根据喜好习惯选择交流平台。传统课堂的师生比例是一对多,教师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且师生交流相对短暂。MOOC课程提供了很多线上交流平台,如国外MOOC平台可以使用Wiki、blog、Moodle、Twitter、FaceBook,国内慕课平台有QQ、微信、微博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习惯选择交流平台。
(四)交互形式更多元,从消费到建构课程
启发教育、个性教育等生本理念近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受到高度关注,而生本理念的主要外显特征在于“以学定教”的多元交互。多元交互是MOOC课程的一大亮点,它引发传统思政课堂的教学交互形式的“质变”。从语音交互到文字交互,从人人交互到人机交互,从单媒体交互到多媒体交互,从同场交互到跨域交互,从实时交互到异步交互,从有限空间交互到无限空间交互,从师生交互到教师、学生、媒体等多向融合交互。MOOC平台向学习者提供比传统课堂更立体多元的交互形式,为学习者进行自学互学创造了更便捷的途径,体现生本理念中“学习是人的天性”这一核心。MOOC基于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共享性、生成性、多极性等特性,使网络学习从传统的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走向多向互动交互,使学习者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传播、构建、创造知识,从教学内容的纯粹消费者变成课程的重要建构者。例如,学习者可以通过MOOC平台记录笔记、发表评论、交换课程资源以及分享心得体会等,这些学习行为同样为其他学习者提供新建构的资源。学习者通过多元交互,增强课程参与度,提高个体针对性,才能让思政教育理念“入心入脑”。
(五)评价机制更全面,评价内涵重新定位
学习评价是反馈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环节。传统思政课程学习一般有随堂提问测试、课后作业评分、期中期末考核等评价方式,这些学习评价基本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突出成绩结果,忽视育人过程,学生根据这些评价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提高。MOOC的评价机制既包括教师评价,也有学习者互评。除了授课过程中设有随堂提问、课后测试和期末考核外,还要求学习者必须对同伴作业进行评阅才能看到自己作业的被评意见,保证学习者互评方式的落实。由于思政课比其他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和经历,因此学习评价应该成为一种平等的对话,成为学习者进行思维证实与知识建构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数字判定。基于大数据分析的MOOC平台能够有效跟踪学习数据,探索认知规律,调整学习行为,这种学习反馈赋予评价新的内涵,同时也推动思政课追求本真的教育价值。
[注释]
①焦建利.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0).
②陈肖庚,王顶明.MOOC 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11期,P7.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6号.
[参考文献]
[1]陈柳.MOOC兴起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4月。
[2]刘震,曹泽熙. “慕课”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和机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11期。
[3]方静.MOOC 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教育的挑战[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5月。
[4]吴维仲,关晓辉,曲朝阳.“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15年第2期。
篇9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高等教育基础课程,普遍面临着压缩课时的现状。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其课时量从为期两学年,共256学时,逐步削减到目前的为期一学年,总共144学时。其中听说课的课时,也从原来的每周两学时,降至每两周一学时。在每两周才有一次的听说课上,要完成听与说的教学,并保证教学质量,这得益于课后开展的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并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将师生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弥补课时严重不足的现状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在大学英语课时急剧萎缩的情况下,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却在增加。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大学英语教学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在任务重、课时少的情况下,该如何更新教学理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对《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进行深刻理解与吸收。基于此,笔者对从以下三方面就《指南》进行解读。
一、从《指南》看听说课的“翻转”
按照《指南》的教学理念,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活动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使教学过程实现由关注“教的目的”向“学的需要”转变,形成以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常态”;而在教学方法上,应“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技术学习,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结合《指南》要求及目前听说课的课时大幅减少的现状,听说课的“翻转”势在必行。尤其是听力的学习,不再是像以前那样依赖上课的时间来锻炼听力,而是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在课前进行自主练习和输入,并定时通过QQ等平台与老师交流,反映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安排宝贵的面授课堂的内容并进行针对问题解决的引导与启发,并进而引发进一步的兼顾口语训练的批判思维的思考与讨论。总之,原来主要发生在课堂上的输入过程,前移至课前。学生输入的量不是缩小,而是增加了。并且是在学中探索,在学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发现新的问题,并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到适当的点拨与表达的机会。
二、从《指南》看自主学习监控与测试反馈
在笔者的实践中发现,多年来学生已习惯教师的灌输和安排,加之大学英语是公共课,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所以需要较为有效的自主学习监控。同时教师要对布置的任务进行及时检查,结合小组同伴的监督提醒。这样来推进课前自主学习的进行,以保证面授课堂的效果。在笔者(2015)在所在高校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受试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工具性动机为主,对未来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实用性驱动他们学习;李忻洳(2015)也发现大学生高频次地使用成绩目标唤起策略,即以为达到某一成绩水平来驱动自己努力。根据以上情况,以量化的分值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是学习监控中的重要手段,而且阶段性小测试也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及时的反馈可以让学生不仅仅得到一个分数,而是进而发现自己的弱点,为学生创造“学的需要”和有效途径。目前,许多自主在线平台都会有即答即反馈的自动评价机制,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机器始终无法代替教师的作用,教师应在学生任务或测试完成后,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发现其中的问题根源,结合学生学习状况,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反馈与解答。
三、从《指南》教师任务
《指南》为大学教师提出三大“主动适应”的要求: 主动适应“新形势”、“课程体系的新要求”和“信息化”。课时的巨大削减便是目前的新形势之一,在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转变教学理念的新要求下,教师必须在原有的教学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跟上信息化的时代步伐,将课堂延展到移动网络平台上。在“做”中“学”,在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条件的同时,完成自我的提升与发展。看似削减的听说课堂,似乎削减了教师的舞台。而事实上,教师的台前幕后工作无限延展了。
结语
目前,大学英语课课时急剧萎缩,在似乎被边缘化的表面下,其实其课程的重要性具有事关我国人才国际化培养的战略意义。通过对《指南》的解读,本文分别从听说课的“翻转”、听说课的评估与反馈、教师的任务三方面得出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参考文献:
[1]董茜.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分析――以非英语专业新生某班为例[J]. 2015,(12): 18.
[2]贾国栋. 《大学英语指南》中的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资源[J].外语界,2016, (3): 11―18.
篇10
【关键词】翻转课堂 思想政治理论课 适切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087-03
近几年,兴起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潮。从涉及翻转课堂的内涵特征、教学模式和理念价值等理论方面的思考,到不同教育层次和不同学科门类教学改革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都显现出信息化时代和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环境下应有的繁荣创新局面。这其中,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在尝试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在对国内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的一般共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分析两者间的适切性,即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多大程度上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
一、翻转课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再审视
翻转课堂作为一个在教学实践中自发形成的新生事物,目前国内外研究都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学术定义。在国内关于翻转课堂内涵的研究中,多数是基于教学流程而作出的描述性定义,即它是一种颠倒传统教学中先教后学的教学流程的新教学模式,在建立微课视频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或网络学习平台的基础上,由学生课前观看视频等自学教学内容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课内则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和活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或解决疑难问题等,形成先学后教的教学流程,也被称为翻转学习或翻转教学。有学者认为,“翻转课堂包含三个基本构成要素:一是技术要素,主要为微视频;二是流程要素,主要为‘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三是环境要素,主要为带有智能诊断功能的学习分析系统”。从这一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出发,可以发现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一)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翻转课堂以包括微课这一核心构成在鹊氖字化教学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为基础和支持。课前学生对主要教学内容的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其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直接影响课内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翻转课堂的实效。因而,不同于传统教学中方式和要求都较为简单地以书本为主的课前预习,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微课,还包括其他相关的视频(如教学录像、网络视频等)、课件、教案、学习任务表和学习说明等,用以指导和帮助学生更清晰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这些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都需要通过网络学习平台集中呈现。教师组织问题讨论、学生提出问题,甚至是作业的布置提交、课程的测验等也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得以实现。这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形成信息传递高效化、师生交流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发现教学疑难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数据参考。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管控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积极认真参与学习。
(二)从教师施教的角度来看,翻转课堂以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在内的整体性课堂教学设计为核心和关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从认知领域将学习者对知识的领悟程度由低级到高级分成6个层次,后经人修订成“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建”,“该目标分类可以分成两个层级,即浅表学习和深度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较好地进行浅表学习和深度学习,需要教师从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和学习认知规律出发,构建囊括课前―课中―课后在内的有机联系的完整课堂教学设计。课前侧重知识的浅表学习,如掌握基本概念、了解事实经过等;课中侧重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实际运用等;课后侧重知识的巩固和创新。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教师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对每一教学阶段做精细化教学设计,并让其构成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流程,因而,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会报抛弃,而是得以重建”。
(三)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翻转课堂以自主学习、协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先进学习理念为教改指引和方向。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课前的知识获取,还是课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抑或是课后巩固创新知识等,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最主要参与者,是知识的最主要建构者。学生或者是自行观看微课等教学资源,或者是参与课前课内、线上线下的问题讨论,或者是开展课后巩固提高和团队实践活动等,教师则是各项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把握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进程。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掌握资料自主学习、与人交流互相学习、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式学习等学习方式,不仅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处世经验等,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人格完善奠定了基础。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分析
基于以上对翻转课堂主要特征的分析,再将其置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教学环境中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在以下几方面两者间存在程度不一的适切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使得翻转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具有有益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宽广,蕴含的思想理论也比较深奥,并且还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着强烈的现实观照。而学生要能理解、认同并践行思想政治理论理论需要在理论知识体系和现实社会的互动之间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沉淀才能实现。在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教学中,这门融知识性、思想性和行动力于一体的课程往往只能实现基本理论知识的初步讲授,而思想的启发、情感的升华、态度的形成和实际行动的体悟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则因时空的局限和学生知识基础的欠缺而无暇顾及。翻转课堂教学把基本知识的传授和一些简单问题放在课前由学生学习准备,将宝贵的课内时间留给师生间、生生间就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并且还有课后用于巩固提高的学习资源和活动,这样就给思想政治理论理论学习创设了一个课内课外前后延续的思考运用过程,让学生在充分的思辨与交锋中实现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深度理解,获得在个人思想更深层面的启发和触动,无疑更有利于多重教学目标的实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组成上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实际教学中的情况是两部分教学被僵硬地区分开来,且实践教学部分因为各种原因基本被落空,因而也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实际获益效果的有效发挥。将翻转课堂教学中前置的自学环节和课内的教学活动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范畴不失为一种现实选择,对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进行实践学习都提供了一种途径。只不过在此种情形下,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需要更细致用心,尤其是实践项目的设定和组织实施,以及与理论教学的衔接等。一般而言,教师在确定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或项目后,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前的学习任务或项目,课内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话题讨论、主题展示等,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具体行动中获得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实一体化课堂。当然,课后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拓展提升也是实践教学发挥作用的阵地。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意义上的特点,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时较之本科院校较少,学生学科知识基础较差,加上较多的校内实训、校内外见习实习等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使得真正能够用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很多时候连基本知识点都不能讲授完整,更别提思想境界的提升、价值观的思考等。翻转课堂教学将部分教学活动放置于课堂以外的网络学习平台,实质上拓展了课堂教学时空,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更广泛的时空内利用线上线下多种途径交流探讨。这样,即便在现实层面因专业实践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综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好地契合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特点,为解决教学实际中面临的难题提供了一种有益的解决方法。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可以较好地克服高职学生理论学习中的消极层面,并适应其积极层面,为实现终身学习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模式。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体现出与本科学生不太一样的学习特点,这些学习特点形成于一直以来的学习经历,以及来到高职院校后受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给予的外部影响。
在大多数高职学生进入大学之前的学习经历中,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理论学习方面存在一些消极层面,如思想政治理论理论知识较为欠缺、不太擅长自主学习、不太习惯联系实际深入思考问题,也不是很会与人合作学习等。因而,在面对课堂集中讲授式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很多学生产生了一种惧怕理论思考的畏难情绪、被动学习的消极态度,甚至是先入为主的排斥心理等。翻转课堂教学中,形式新颖灵活、内容精炼有趣的微课及其他数字化教学资源一定程度上能激发高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填补知识缺陷;网络学习平台的管控也能督促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教学中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进行的各种展示、演说、讨论或模拟审判等活动也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教学,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和直面现实的行动中自然地感受理解一些基本思想政治理论,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这样的课堂教学也许会在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有所欠缺,但只要激发了高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让其感受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和价值,学生在课后和未来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即会形成自学课程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这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带给学生最有价值的部分。
进入高职学习后,专业化的实践教学场所,各种校内外实训、见习和实习教学活动较多,这在无形之中容易让学生对实践性教学和项目式学习产生好感和适应性,而对讲授式理论教学则越来越不认同或轻视。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前自主学习和完成任务,课内的各种教学活动等都带有项目式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特点,因而会在形式上使高职学生产生熟悉感,并在教学实际过程中积极参与。
翻转课堂教学对于改变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偏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实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如何保证高职学生能高质量地完成课前自主学习,而不是投机取巧或马虎应付,也是需要在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对学习行为和过程进行管控、评价时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三)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教学资源或网络学习平台的存在发展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还不能满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中开设历史比较悠久、研究力量比较雄厚的公共课。大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近十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微课、慕课,以及网络公开课等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平台越来越多,很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建设了自己的精品n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等网络教学平台,国内也出现了爱课程、学堂在线等共享型学习平台,其中都包括了大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因而翻转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学科中的运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是,共享型的学习资源和平台不一定完全适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际需求,由高职院校自建自用的资源和平台又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法投入太多精力去建设。因此,这成了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翻转课堂教学时既欣喜又犹豫的原因。
从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来看,目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其课程特性和教学设计方面来说,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着较明显的合适性;对于引导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理论学习习惯和能力,翻转课堂教学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太成熟的因素:例如如何开发建立适合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特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如何保障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质量等。当然,还有一个假定的前提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愿意尝试这样的教学改革。如果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的话,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翻转课堂教学中一定会得到有效的实施,并产生其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2]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6)
[3]李喜英.翻转课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以《基础》课为例的一个尝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
【基金项目】2016年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高职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利用研究”(2016A05)
- 上一篇: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
- 下一篇:母婴分离的护理诊断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