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信用管理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客户信用管理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部队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护理创新管理模式实施后收纳的80例患者设其为观察组;另选取2011—2012年该部队医院护理创新管理模式实施前收纳的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除入院时间不同,其余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体患者均知晓该研究详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自愿参与该研究。
1.2方法
部队医院护理科学管理应用创新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1.2.1为兵服务理念方面的创新有必要对医院现有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帮助护理人员增强为兵服务意识,使护理人员能够认清自身背负着保障部队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任,在贯彻、医疗、保障一体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此,医院应开设护理人员培训活动,对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工作态度进行规范。鼓励护理人员根据老干部的个人病情与个体差异,对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另外,护理工作的重点,应侧重于预防并发症,尽可能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质量。最后,成立伤口护理组织,确保受伤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治疗,尽可能减少创伤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1.2.2护理管理方法方面的创新组建护理质量监督小组,对现有护理质量控制内容与指标,制定新的质量控制考核方法,充分发挥护理资深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护士长的护理管理识,最大化降低护理失误事件的发生。可将围手术期护理、危重患者护理管理、护理教学管理等方面作为管理创新的切入点,通过制作健康教育宣传片、发放住院、出院指导等方式,促进健康教育的落实。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入院后全程管理流程,提高护理服务的工作效率。设置并严格落实护理夜班组长制度。从过去的护士长质控调整为夜班组长与护士长双重质量控制模式。要求增加夜间巡房次数。
1.2.3人才培养策略方面的创新要求资深护理人员带教年轻护士,帮助年轻护士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考虑到近年部队编制体制的调整,使护理队伍的成分与结构都发生率一定改变,因此,护理管理工作的一大重点,就是尽量削弱部队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减少对临床护理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的方法,通过医德医风的熏陶、言行举止的规范、护理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临床一线新进护士的业务能力。另外,注重对专科护士的培养,积极提拔临床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多样、工作能力强的护理骨干,加强其管理能力与协调能力,为管理人员的后备人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2.4护理安全管理方面的创新为进一步加强护士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以确保护士的专业技术得以充分发挥,该院于2013年6月,在医院中设置护士站专职秘书,专门负责明确护理人员职责,为医嘱的及时、准确送达提供高效途径,提升了整体的服务水平,为护理工作的专业性与安全性提供了可靠保障。另外,为更好地顺应医疗形式的发展趋势,加强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医院应建立健全临床护理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培训等途径,加强临床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风险情景考核,锻炼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接受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评分,护理满意度与健康教育覆盖率评分总分100分,共计20个条目,得分越高代表满意度/覆盖率越理想。其中60分以下为差,60~80分为良,80分以上为优,总满意度/覆盖率=优+良。由医院内部组织调查医院护理质量达标率,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临床调查,根据护理投诉事件、护理纠纷发生率、医护人员工作质量评分、个人工作监督、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对医院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总分共计100分,得分越高代表质量越佳,80分以上为质量达标。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对所有采集数据作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对比行c2检验。
2结果
创新管理模式实施后,部队医院护理服务满意度、全院护理质量达标率、健康教育覆盖率较从前有明显提升,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2
【关键词】心血管外科学;临床实践;医学人文教学法;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038-01
当前我国现在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把患者视为单纯的生物学个体或加工对象,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和情怀的塑造,这样的教学模式背离医学的人文本质,模式患者作为人的尊严[1]。此次研究通过对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心血管外科学临床实践护生210名,采用融入医学人文教学法的方式,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心血管外科学临床实践护生210名,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5名。融入医学人文教学法的是观察组,单纯应用传统教学法的是对照组。比较分析教学满意率、出科时考核成绩。其中观察组年龄为(19~23)岁,平均(21.2±0.1)岁,男25例,女80例,学制3~4年;对照组年龄为(19~24)岁,平均(21.8±0.3)岁,男27例,女78例,学制3~4年。对比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对照组
单纯应用传统教學法。临床带教老师在护生进入科教育之前,应当让学生熟悉科室病区环境,告知给他们以临床实习教学的内容等,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实习工作的同时,要进行自己的临床工作。
1.2.2观察组
融入医学人文教学法。经传帮带教师队伍,树立刚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学生人文关怀意识,设置课程理论讲座套系课程,适用于日后的医护生涯、护生轮转的任何一个科室,课程内容包含心血管外科学常见疾病沟通案例、实践中的医学伦理、医学专业特色与医学人文等,在护生中,经中高年资教师开展。另外,要安排课程让护生观看接诊录像,开展音像教学,其他医护工作者的沟通方式和行为方法,了解关于心血管外科学的沟通的特点与技巧,实现交流的目的。在临床实践中,还要开展翻转课堂,让护生学会和患者、老师的沟通,相互扮演患者、家属及护士等角色,教师逐步引导处理各种医患矛盾,护生、教师等开展多方位沟通。组织护生到心血管外科门诊、医患沟通科等观察学习,进行医患沟通实践,亲身体验医疗纠纷、医患矛盾,增加其直接和患者接触的机会,了解医患沟通能力关键作用。
1.3观察指标:比较分析教学满意率、出科时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评分[2]:满分100分,共10个小项,不满意:0~59分,一般满意:60~79分;非常满意:80~100分,总满意度=(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出科时考核成绩[3]:包含案例分析、出科病历、实际操作、笔试成绩、口试成绩等。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处理:选择SPSS23.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分析,用均数±标准差(-x±s)代表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两组间出科时考核成绩情况;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教学满意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2.1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相较于对照组80例(76.19%),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为100例(95.24%)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出科考核成绩比较: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案例分析、出科病历、实际操作、笔试成绩、口试成绩等均较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篇3
信用管理是指企业为获得他人提供的信用和授予他人信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具体内容包括客户信息的收集与评估、信用额度的授予、信用决策的制定、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等内容。下面就优化客户资源、降低企业成本、应收账款的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信用管理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优化客户资源
通过企业的信用管理,对比筛选合作的客户。 对“信用”较差的客户降低赊款金额或中止合作,对“信用”较好的客户提升赊款金额,加深合作,从而促进企业的销售。存优去劣,优化客户资源,实现强强合作,将履约能力好,守信用的客户,作为持久合作的伙伴。
(二)有利于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通过企业的信用管理,能使客户拖欠账款的情况逐渐消失,使企业的资金得到有效的发挥和有序的流动,促进资金的良性循环。另外,通过企业事先的资信调查,可预防金融欺诈,避免企业资金和货物落入一些皮包公司,使企业上当受骗,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有利地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三)有利于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通过企业的信用管理,在选择客户合作的时候,企业应进行必要的信息收集,通过对客户的资信调查,确定较优的客户,从合作开始就有利地降低了应收账款催收的风险,保障企业的债权。在合作过程中财务部门对客户的跟踪管理,往来票据的审核,对合同履约情况做出评估,紧密关注可能出现的风险,以保证信用期满时及时收回账款。对逾期应收账款进行控制与处理,包括委托专业追账公司实施追账、诉诸法律,保证企业应收账款的安全回收。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有利于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
二、当前企业财务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信用管理意识淡薄
过去企业经营者拘泥于收入-成本=利润的管理模式中,一方面想方设法增加销售,另一方面尽力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力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经营中没有注意到信用管理问题,客户信用缺失,导致企业坏账发生的概率加大,增加收账成本,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利润下降。有的企业自身与供应商合作中,不能自觉的具备信用意识,遵守合约,及时支付到期款项,也就获得不了合作方更大的授信度。为企业财务运作造成有限的资金空间,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企业财务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内容空泛
信用管理作为一个新的内容,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是陌生的。企业财务部门侧重于客户核对往来,催讨应收账款,财务人员甚至连总包合同都没看到过,更谈不上给客户建立信息档案。在企业的合作前期没有做必要的资信调查,没有确认客户的授信度.跟客户的合作过程中,也没有依据客户的履约情况对客户的信用情况做出评估总结.这就造成了出现不符合约定的情况,不能迅速采取预防措施。
(三)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危及企业正常正经营
有些企业经营管理者没有意识到信用管理问题,而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扩张市场,如何引进科技更新产品,或者如何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向客户提交更好的产品。
企业销售部门为了扩大销售,无节制的给予客户更多的赊销。企业在付出“信用”的时候,对方未能兑现“承诺”。着力体现在应收账款上,居高不下,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财务成本增加,甚至影响企业的后续经营。有的企业还出现了,客户拖欠账款多年无人跟踪催讨,或者诉诸法律实现自己的债权,最终导致坏账的发生,危及企业的正常经营,甚至破产。企业只顾提升销售业绩,而忽视信用风险,使销售业绩与风险控制没有协调一致,最终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三、加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信用管理知识学习,增强信用意识
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应自觉学习信用管理知识,接受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关注国家和社会公共机关的信用信息平台,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搜索积累与企业相关的信用信息,为企业的经营业务与财务管理所用,充实企业信用资料档案。
财务管理工作者应积极参与企业信用决策、项目立项的否决、供应商的选择、项目经理的任职条件,大胆提出财务信用方案,为企业的健康运行把握方向。将财务部门搜集整理,归纳的信用信息交付决策部门共享。
(二)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信用档案
企业财务部门应将信用管理纳入日常工作,完善信用管理制度,给财务工作密切相关的客户、供应商、项目经理建立信用档案。
1.建立客户档案。针对客户,建立客户资信档案。内容包括客户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档案的管理和分类、信用分级、应收账款的监控等。在与客户初次接触以前,可以对客户以前的运营情况、销售情况、社会口碑等做出调查。判断是否符合合作的意向。合作过程中,可以将客户对产品销售、宣传的配合、应收账款的履约情况进行记录存档。项目合作结束后,可以对客户的合作情况,做一个评分。对于优秀者可以相关部门,继续保持联络,争取新的合作机会。
2.建立供应商档案。针对供应商,虽然是提供服务方,同样可以建立诚信档案。对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劳务服务做出记录,例如质量是否可靠,数量是否守信,发票等财务资料能否及时交付,能否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对于诚信守约者,可以推荐给内部其他项目继续合作,实现强强联合的目的。
3.建立项目经理档案。针对项目经理,作为重要的内部员工,可以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包括与公司签约的《内部承包协议》是否能很好地履行;管理项目开发生产过程中,有否给企业带来外债或风险;项目经营管理能力是否称职;项目经理领用的备用金是否及时归还;财务部安排的工作,项目部是否能配合。财务部可以对项目经理做个记录,给个评价。财务部门还可以就项目经理本人的修养、专业技术、学历等做出存档。为企业选拔、任用人才提供决策依据。
(三)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的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在控制应收账款成本和风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的销售量.完善的信用管理要求在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信用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包括确定应收账款最高限额、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的管理、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坏账管理。
确定应收账款的最高限额,要考虑客户占用资金成本最低,要考虑企业的自身实力水平,要考虑企业的市场销售额.通过信用期内应收账款的管理,防患于未然,在应收账款到期前就应该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主要通过催收和追讨方式来完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损失。坏账管理要求财务部门根据坏账风险的大小,合理估计损失,计提坏账准备金。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 企业 信用管理 现状 对策
一、前言
现代企业管理中信用管理占据的相对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促进企业经营生产活动获得最大化的价值,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降低经济损失的情况。目前,我国企业实际发展中没有全面的信用管理体制,无法充分发挥信用管理工作的能力,较为普遍存在信用缺失的情况,对构建市场经济秩序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对企业快速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制约。因此,掌握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进行应对,对加快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
(一)没有足够的管理观念,信用管理滞后
企业常常出现突然增加坏账数目、无法收回应收账款等情况,对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企业负责人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内部信用工作进行管理,仅是从根源上将结算的方式改变,结算方式以现金交易为主,使应收贷款收回获得的保险系数得到提高。企业领导这样做的虽然减少了应收账款,同时也造成企业有着较小的市场份额,对企业快速发展有着较大的约束。另一方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是提高销售额、交易数量,没有采取措施控制销售风险,对于客户实际的信用度没有全面调查,造成逐渐增加坏账、应收账款,企业有着较大的销售额,则有着较多的亏损资金。
(二)偏差设置信用管理职能,无法发挥效果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基本上都是通过财务部门、销售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由于财务部门与管理部门在市场反应、利益、职能、管理目标等方面有着差别,无法将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等能力全面承担。企业实际管理工作中,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在管理时发生管理真空、效率低下、相互扯皮、分工不清等情况。大部分业务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承担客户服务、催帐收账、质量确认、运输发货、组织货源、谈判签约、报价还价、联络客户等方面的工作。企业无法清晰的设置信用管理知识,导致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的活动中没有较高的经营效率,经营工作中出现较大的风险。
(三)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无法制约管理工作
因为企业在实际发展中通常会最大化的追求销售利润,均是在主观控制与决策的基础下进行信用管理,信用管理工作中没有构建合理的制度,信用决策缺少有效的系统,在应收账款、客户授信、客户资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中没有构建制度,造成没有正确的授信加大逾期账款、坏账、应收账款失控等情况。另外,企业没有制定客户的授信制度则导致逐渐缩小市场规模与交易,超过自身的权利授信则造成无法履行合约,且由于没有正当管理出现违约的情况,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风险明显增加。
三、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认识信用管理,构建企业信用文化
企业信用管理主要是指采用信用管理政策制定的方式,将企业内部的相关业务活动有效的进行协调与指导,全面评估以及整理客户的相关信息,做好监督回收应收账款、债权保障、授予信用额度等方面的工作,给及时收回应收账款提供保障。所以,企业应该加强认识信用管理工作,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应该综合考虑企业实际的利益,在企业实际发展中构建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采用构建企业信用文化的方式,将宣传教育工作全面开展,确保员工在企业的发展中有着共同的目标,使有效销售得到增加,降低坏账损失的情况,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最大化的利润。
(二)构建全过程信用管理,降低企业信用风险
(1)事前控制措施。企业应该事先做好构建客户资信管理制度的工作,加强与客户间的信用管理,客户资信管理制度的建立对评估客户信用信息的风险以及调查客户信用信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构建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风险评估与收集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包含经常性检查与监督客户群;评级管理客户资信;分析管理客户信用;管理与构建客户资信档案;搜集客户信用信息等方面内容。
(2)事中控制的措施。企业与客户之间构建的信用关系应该属于直接类型的,采用直接管理的方式进行实时,将传统需要销售人员进行“间接管理”的现状有效改善。所以,企业的内部授信制度应该严格的制定,具体包含控制销售风险、审核信用限额、信用政策等制度的构建。
(3)事后控制措施。构建监控应收账款的相关制度,具体包含债权管理、贷款回收管理、监控账龄、管理销售分类、控制应收账款总量等方面制度的构建工作。
(三)构建合理的信用管理机构,确定权限与职责
企业信用管理具有较强综合性、较强技术性、较强专业性等基本特征,需要通过特殊的组织、特殊的部门将工作全面完成。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得知,企业有着合理的信用管理组织机构,能够全面实现信用管理的基本目标,同时还能够给顺利运行业务流程提供保障。因此,我国企业在实际的发展中应该综合考虑企业目标、经营规模、内外环境等方面的情况,确保构建的组织结构能够符合自身的发展。另外,构建的信用管理部门应该属于董事会或者总经理直接带领,使其能够集中执行法务、供应、销售、财务会计等相关部门的信用管理工作,从根本上将财务目标、销售目标全面协调,确保企业能够在内部结构构成风险制约制度,避免管理人力、管理部门出现盲目决策,造成信用风险。
四、结束语
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得良好的发展与生存,采取措施加强信用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能够构建健全的信用环境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实际的发展中,应该做好信用管理工作,通过针对性的对策构建信用管理健全的制度,降低发生信用风险的情况,使企业获得较快的发展,促进企业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
参考文献:
[1]黄芳.浅谈企业信用管理的完善[J].才智,2010,7(12):958-959.
[2]李颖.浅谈我国企业信用管理[J].安徽科技,2010,4(05):172-173.
篇5
摘 要 中小企业是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财务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信用缺失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中小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的现状入手,探讨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的手段和措施。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财务信用 信用缺失 管理措施
一、财务信用的概念及意义
(一)概念
所谓的财务信用,是指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交易中的受信方以将来偿还的方式获得授信方的财务、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二)财务信用的意义
第一,财务信用是一种商业资源,是有价的,好的财务信用还可以帮助企业创造价值。受信方获得财务,购买商品或服务,做出承诺,然后在欠债的状况下获得财务、商品或服务,以维持自身企业的正常运转。受信方通过赊账这一途径,抢占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财务信用可以大大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不对称会增大商业交易的风险。财务信用既是对交易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有助于企业规避交易风险。
二、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企业在采取“赊销”手段,拓展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因素。当前,我国企业的财务信用缺失现象严重,尤其是中小企业存在很大程度的信用危机,这不仅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更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中小企业的财务信用问题主要存在于企业运行中的三个阶段:筹资阶段、投资阶段、资金运营阶段。虽然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财务信用的重要性,并开始采取有力措施管理财务信用,但中小企业在财务信用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仍需解决的问题。
(1)中小企业管理者的财务信用管理意识薄弱,信用评价等级低。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对财务风险的警惕性不高,缺少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的经验。且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管理者“家长制”,在投资或融资的决策过程中,不是依靠科学的财务分析,而是依靠“家长”的个人经验,投资或融资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这些都导致中小企业存在或多或少的资金管理问题,影响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难以通过银行的贷款门槛,赊销更是导致企业经营资金被大量占用,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
(2)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我国已经颁布了《合同法》、《票据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一些与财务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都要求中小企业诚实经营,加强财务信用管理。但是,目前我国在财务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还存在很大的漏洞和不足,对于企业的失信行为,缺乏有效的惩罚机制。不健全的法律法规导致部分企业钻法律漏洞,法律制度的约束性较差。另一方面,针对企业财务信用的监管机制不健全。我国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企业信用记录系统、监管机制和征信组织。对于企业的失信行为,只要未达到刑事犯罪的程度,就不会被惩罚。企业信用记录系统的缺乏,使得中小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预警存在滞后性,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和防范只能依靠已经暴露的危机来进行识别,经济纠纷大量出现。
(3)企业财务制度及信用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往往存在组织建设不健全,人员配备混乱的现象,这不仅使职能部门的职权得不到完全的发挥,也起不到相互监督的作用。缺乏相互监督的企业内部容易出现财务信用管理缺失的问题。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和人才引进的影响,企业往往缺乏专业的财务信用管理人才,财务人员对信用管理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财务账目混乱或缺失,这大大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缺乏完整有效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在企业方面,中小企业大多没有内部的信用管理部门,对企业的信用管理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如此,从企业自身来说,难以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增加了利用企业财务信用创造价值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在客户信用资料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企业对信用差的客户也盲目赊销,产生呆账或坏账,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4)欺诈、违约及拖欠款现象严重。好的财务信用不仅能是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且有助于企业扩大销售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当前,部分中小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不顾客户的财务信用等级签订合同,盲目赊销,导致欺诈、违约事件频繁发生,企业不能如期收回欠款,而追回欠款的难度又非常之大,企业的呆账或坏账就越积越多,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现金短缺,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5)对客户信息不能全面、客观的掌握。由于中小企业运营成本低,利润薄,所以企业大多不设置专门的部门对客户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记录和评价。企业信息管理制度的缺乏增加了商业风险,影响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
三、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的途径
(一)建立完善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市场经济需要一套严格的信用管理制度,完善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会带来良好的市场交易信用。加强中小企业的财务信用管理,首先要建立完整有效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对全社会的诚信观念的宣传,树立诚信模范,增强全社会的诚信道德观念;(2)建立有效的信用担保机制和信用中介机构;(3)赏罚分明,从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两方面,对失信行为,按照相关规定给予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惩罚机制,对诚实守信的企业给予奖励。
(二)完善与财务信用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现行的与财务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能满足财务信用管理的需要。这就需要国家加强立法,建设一套全面的、系统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经济活动和交易行为,并对钻法律漏洞的企业进行惩罚,创造一个公正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
(三)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信用管理
单单依靠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尚不足以健全中小企业的财务信用管理。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要从内部加强对财务信用的控制,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强化会计队伍的建设,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及工作流程,形成一个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的运作氛围,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盈利。
(1)加强企业上下的信用管理意识。意识决定行动。从企业的管理者到基层员工,都要不断强化信用管理意识,明确财务信用对企业运营和发展的重要性。
(2)重视会计部门的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中小企业往往缺乏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会计部门在人员配备上也比较混乱,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对财务制度的严谨性和严肃性认识不足。中小企业要加强对会计队伍的建设工作,吸引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来企业就业,注重财务人员的思想教育和继续教育。从而提高企业上下全体员工对财务信用管理的认识。
(3)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小企业管理模式陈腐落后,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建立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投资者与经营者适当分离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4)规范企业各部门的职能和工作流程。设置专门的财务信用管理部门,聘用专人进行管理,制定全面、合理的信用管理程序,强化职能部门的监督工作,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预测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合理规避,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5)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价标准。中小企业应对客户的背景、品质、资本、担保能力、既往交易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对其信用情况进行量化评估,有利于企业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的划分,有利于企业规避可能发生的商业风险。
四、总结
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用缺失、财务管理尚需改进、融资困难、企业管理漏洞百出等问题。中小企业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加强对企业财务信用的管理,确保企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改玲.对中小企业加强财务信用管理的探讨.经济问题.2005(08).
[2]姜玮.构建合理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商业现代化.2012(26).
[3]张桂梅.浅谈企业加强财务会计信用管理的重要性.经营管理者.2012(19).
[4]邓奕斌.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及管理探析.企业技术开发.2013(04).
篇6
关键字:信用管理市场经济
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信用风险而导致的账款拖欠,已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许多企业不能及时收回货款,使得流动资金紧张,经济效益无法提高,甚至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都认为这是由于不良的市场环境和客户信用状况所致,似乎企业自身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其实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信用管理的缺陷。
一、信用管理的涵义
信用管理,指企业对客户财务及非财务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按客户偿债能力定级,并据此确认企业信用政策选择的管理行为。其宗旨在于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即在实现最大销售的同时,尽可能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保证应收账款的及时足额收回和企业资金的正常流转。
信用管理,又称企业信用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内容:
Ø企业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与适度的信用政策
Ø在交易前期,对交易对象进行信用调查与评估
Ø在交易中期,对企业债权的保障管理
Ø在交易后期,对应收帐款的管理与追受
二、信用管理的作用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具体的讲,企业风险管理应该达到以下目的:
Ø建立销售和信用部门相互间沟通的桥梁,以提高整体业绩。
Ø制定连贯一致的信用政策
Ø对贸易对象进行有效地信用分级
Ø对不同贸易对象设定合理的授信额度和帐期
Ø减少应收款中的坏帐比例
三、我国信用管理的现状
中国企业加入WTO,信用交易已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和经营方式。但从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现状来看,我国企业在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并没有随之进行根本的调整。具体反应在信用管理方面,我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
1、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偏离。我国许多企业近几年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在其发展上单纯追求销售业绩的增长,但其背后的财务状况却常常不乐观,甚至出现经营危机。具体在业务经营中,企业简单地采取以销售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模式,,忽视了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等问题,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终目标。实际上,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是要在业绩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和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2、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在我国企业现在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两个部门承担。然而,这两个部门由于管理目标、职能、利益和对市场反应上的差异,都不可能较好地承担起企业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的职能。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常常出现职责分工不清、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管理真空等种种问题。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表明,增加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由信用部门或信用经理承担和协调整个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效的管理方式。
3、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在目前销售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上,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比如缺乏客户资信方面的资料;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中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账款回收上缺少专业化的方法。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累积越来越多,呆坏账比例逐步增加。
4、信用管理重点严重滞后。目前许多企业解决拖欠问题多采取“事后”控制的方法,即只有在账款被拖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催收。结果出现了“前清后欠”的现象,使企业顾此失彼,包袱越背越重。
5、缺乏经过专门训练的信用管理人员。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信用管理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相互交叉,缺一不可。这就要求信用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信用管理、信息、财务、管理、法律、统计、营销、公关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实践能力和工作经历也必须出色。目前,我国教育系统还缺乏信用管理专业,专业研究人员很少,需求和供给缺口极大。企业在招聘信用管理的员工时,缺乏科学、严格的标准,大量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员被配置到了信用管理工作岗位上,致使信用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
四、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进行信用管理
1、明确政府管理机构,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与信用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主要有国家计委、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管理局、公安部、建设部、信息产业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计局、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各部门大多从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出合管理规定,建立征信机构或咨询系统,如人民银行负责建设和管理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及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建设部分别建立的系统等。中央政府并未明确一个社会信用服务机构的综合管理部门,现处于多头管理状态,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监管机制。因此,当务之急是明确各部门在整个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信用管理的目标与内容,并明确一个部门作为主管部门,承担综合管理和监管职责。
政府在建设社会信用管理体系过程中应发挥积极作用。从西方国家的实践看,在推进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初期,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与配合。首先,政府应主持制定一些基础性、关键性的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以规范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信用管理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对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率、规避系统建设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政府部门不应直接经营信用中介机构,也不宜直接干预信用中介机构的日常经营活动,应该创造一个宽松、公平的环境,让他们按照市场的原则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从欧美和亚洲地区著名的信用中介机构来看,绝大多数公司一直都采取民营方式。因为民营公司是中性无偏见的,是市场经济中除客户和政府之外第三方,它们为客户提供信用报告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他在市场上的生存问题。第三,政府主管部门不要把信用中介机构作为特殊行业进行管理,应该在审批程序与注册登记手续上将其视为一般性工商企业进行正常管理,以利于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第四,积极培育信用产品的市场需求。美国政府很注重为信用产品的应用创造市场需求,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市场交易者进行信用评级或者利用信用评级,如通过在法律中作出明文规定、监管机构的有关监管规定、储蓄协会对投资对象的信用等级规定等等。目前,我国的企业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普遍缺乏使用信用信息的意识,信用市场需求不足。而信用市场的需求是推动信用管理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市场需求不足将严重制约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应从多方面、多渠道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使用信用信息产品,增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需求。
另外,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地方政府在建设信用管理体系中也应发挥积极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对于自己在建设信用管理体系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没有深刻的认识,出现了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的情况,这是对有限的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2、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建立系统、完整的信用法律体系,确立法律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有法可依的法律环境。
当前,立法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第一、信用公告制度与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关系;第二、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建立不良信用惩罚机制;第三、立法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凸显部门利益,避免引起部门间的利益争夺,否则不利于整个行业的管理和发展。
3、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我国现有的信用经营机构主要是金融机构,其中主要是商业银行,信用活动也主要是信贷。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企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信用经营机构,其主要信用活动是信用销售。目前,我国企业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淡薄,企业信用管理基本是一片空白。即使一些企业有了信用管理意识,也限于条件,没有在企业内部设立信用管理部门,致使委托社会投资咨询机构和类似的信用管理机构代做。这已经不能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我们应尽快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一是完善企业自身信用风险控制制度,包括财务核算制度、银行贷款管理制度、应付账款管理制度等,二是完善客户信用风险控制制度,包括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授信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
篇7
一、PG企业信用管理情况分析
(一)管理现状 具体如下:
(1)组织设置。笔者通过调研发现PG企业的组织设置如图1所示,营销部门管理着公司的采购以及销售业务,是核心部门;而物流部则是单独列出来,由总裁直接负责领导的,笔者了解后发现,物流部根本没设部门经理,而且公司对其定位就是为销售部各项业务提供服务的部门,所有工作以销售部的需求为指引;财务部的设置也非常简单,并没有设置专门的信用管理岗位。总体来讲,PG企业对于信用管理这一块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机制或者设置任何相应的岗位,只是依靠销售部进行简单的跟踪或者财务部进行应收账款的统计等。可是受限于部门的业务特性,就算为销售部以及财务部提供了信用管理的权限,他们也很难实现公司设定的管理目标。基于此,笔者总结:当前PG企业在信用管理方面仍然落后,信用管理观念薄弱,但是这项工作对PG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因此PG企业一定要构建适合自身情况与发展需要的信用管理模式。笔者认为,PG公司必须组建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改变现在这种由销售部负责信用管理的现状,因为不管是销售部还是财务部都无法做好信用管理的工作。PG企业最好能够进行一次组织设置的调整,为信用管理部门安排合适的位置,从而提升公司信用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收效。
(2)信用流程拆解。笔者调研发现,PG企业暂时还没有建立一个赊销销售业务操作流程,如果有客户要进行赊销,那么与这个客户接洽的销售业务员就会将具体情况上报给销售经理;销售经理再上报给销售总监,并与其共同商讨是否同意赊销。假设管理层之间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或者是客户赊销的条件已经超出了公司可以接受的范围,那么就要交由总裁处理。这种决策过程掺入了过多主观因素,做出的决策缺乏客观性,而且也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因此,很可能导致公司面临巨大的应收账款风险。PG企业当前的赊销销售业务操作流程见图2。
(3)信用控制流程拆解。PG企业现有的信用控制流程,就是简单的财务审核而已。赊销申请结束之后,接下来就要制定客户的信用额度以及还款方式,PG企业通常会按照客户的资信情况将客户分成几种层次,假设是规模大、信誉好、经济实力雄厚的客户,那么信用额度通常会很高,而且还款方式的选择性也比较大。通过图3发现PG企业在进行信用控制的时候,主要还是依靠人来实现,而不是依靠相关的制度与规范。这样的控制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信用控制,因为即使发现客户有问题,公司能做的也只是不再继续发货而已;如果发生坏账,就直接交由总裁决定要不要采取法律措施。
(二)财务状况 具体包括:
(1)应收账款现状。由于可选的供应商很多,所以现在通讯产品客户不断提升对供应商的各种要求标准,其中就有提供更长还款期限、更快发货的要求。这样不但严重降低了PG企业的资金周转率,还导致其库存量不断增加。具体情况见表1。
不难看出,PG企业的赊销所占百分比过高,这样只会产生巨额的应收账款,并导致公司的库存越来越多,从而形成很高的财务风险,这样会严重阻碍公司后续的发展,为经营埋下隐患。
(2)账龄现状。通过表2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在各项指标上PG企业都有增加的趋势。虽然表面上看起来2009年的数据好像比2008年的数据好一些,可其实那是由于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基数变得很小而形成的,很明显2009年之后,各项数据又开始恶化了。
(3)信用条件现状。每种信用条件以及支付形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可能产生的风险也各不相同。表3统计了PG企业当前基本的客户支付形式。绝大多数PG企业的客户都选择到期电汇的支付形式,这种过于宽松的赊销,使得付款的不确定性过高,PG企业想要控制风险都无从下手。
(三)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现在PG企业进行的信用管理可以说非常混乱,完全没有系统性与科学性,而且也没能有效协调整个销售过程中的客户资信评价工作。如果分析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
(1)盲目追求销售业绩。虽然行业的发展形势迫使企业不得不赊销。但是,赊销就像一把双刃剑,虽然确实可以提升PG企业的销售业绩,但是也增加了公司的应收账款,从而提高了公司面对的财务风险。如果风险的负面效应显现出来,那么公司就会增加许多坏账,导致实际利润严重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2)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PG企业的应收账款是由销售部以及财务部进行管理的,可是这两个部门因为自身职能不同,因此,对应收账款管理的态度完全不同。销售部看重的是销售业绩,因此很多时候不会考虑应收账款可能引发的财务风险;财务部看重的是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因此对赊销的控制非常严格,导致有些安全的赊销也无法正常进行,从而限制了公司开拓市场的进程。另外,两个部门共同负责管理应收账款就会导致责任不清的情况,出现了问题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导致PG企业的信用管理犹如一团乱麻,丝毫没有条理性可言,而且效率极其低下。
(3)信用风险管理方式过于守旧。当前,PG企业进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基本上还是靠相关负责人的主观判断,因此,管理上并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而且管理的过程也并不清晰,整个管理方式还是过去那种笼统守旧的方式,与现代企业管理格格不入。因此,笔者认为PG企业很有必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二、PG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构建
(一)实施全程信用风险管理 笔者发现,PG企业进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很有代表性,当前我国很多企业也是采用这种管理方式,就是管理应收账款;而所谓的管理应收账款,其实就是“追账”而已。因此,现在我国的信用管理风险情况是在管理应收账款延期还款的问题时,基本上都是依靠事后管理,也就是在客户已经过了还款期很久还没有还款的情况下,才开始采取应对措施。这种所谓的管理其实对企业来讲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对PG企业未来的发展也十分不利。看过会计记录就能发现,PG企业有很多账款都是付清之后,马上又开始了新的赊销,从账面上看好像是财务部需要负责的问题,但实际上是因为PG企业没有做到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导致的。基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PG企业应该启用全程信用风险管理,具体的管理过程见图4。
(1)前期管理。对于企业来说信用的前期管理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其具有很高的隐蔽性,所以很多企业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个管理阶段中,企业的主要工作就是全面深入了解客户资信,并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对客户评级。可以采取下面两种方法:第一,公司自行搜集所有的客户信息,并借助和客户交流,初步掌握客户的大致情况。当然这里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客户的资信,不过这种方式相对主观笼统,对于规模不大的企业比较适合;第二,聘请专业的信用调查公司来评估客户的资信。这种方式企业需要投入一定额度的资金,对于资金实力相对雄厚的企业比较适合。
(2)中期管理。这个阶段的管理其实就是授信行为,换句话说,就是企业最终决定能够为客户提供的信用规模是多少的过程。另外,在此过程中,企业还需要确定其它的授信细节。至于具体额度的确定,应该综合考虑下面几点:一是赊销比例。不同行业这个比例会有所不同,因为毕竟需要资金的数量与资金周转的速度都有很大区别。对于通讯产品行业来说,赊销是非常常见的销售方式,因此,PG企业设定的赊销比例上限也会比其它行业的公司高一些。二是信用政策。这方面的政策重点在于如何设定信用供给,主要取决于PG企业自身的运营状况以及发展规划。三是后期管理。这个阶段企业的工作重点是要处理好应收账款的回收问题。在之前两个阶段奠定的基础之上,再加上科学有效的账款回收管理,就能实现企业全程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了。企业想要确认进行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是否实现了预期效果,就应该认真核对账款的回收情况,具体的衡量指标包括:平均回收需时、平均周转率、占销售额的比率、坏账率等。
(二)构建全程信用管理模式基本元素 具体有:
(1)目标:提升对客户信用的监督与管理力度,降低信用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减小企业遭遇未预期信用风险的可能;提高资金的周转率,控制好各类应收账款管理工作;降低坏账等不良财务账款的比率,加大追收账款的力度;借助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赊销流程,提升企业资产的安全性。
(2)原则:需要遵循内外结合的控制原则,也就是进行信用管理的时候,企业必须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双管齐下;需要遵循独立性的原则,也就是在评估以及控制客户信用风险的过程中,应保持职能主体的独立性,从而保证评估与控制工作公正客观;需要遵循成本收益原则,也就是要综合评估销售业务能够带来的经济收益与其可能为企业带来的风险成本之间的关系;需要遵循权利与责任分离的原则,也就是在管理应收账款的时候,应安排不同人员负责不同工作,不可以一人兼多职。
(三)构建全程信用管理相关制度 有效的全程信用管理,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因此,PG企业必须构建完善的全程信用管理制度,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对于企业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因为企业可以从客户那里获益,但同时也会因为客户而要承受风险,也就是常说的事物都有两面性。PG企业追求的目标是既控制好客户带来的风险,又通过客户获得理想利润,因此,进行客户资信管理的时候,也需要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基于这种情况,PG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并借助制度有效解决当前管理中存在的责权不清等问题。另外,PG企业在制度中还需要体现出留住原有客户的相应管理办法。
(2)确立内部授信机制。由于PG企业实行的赊销销售方式,导致了如果销售情况良好,那么企业的“账面”收益就非常理想,但同时面临的财务风险也随之提升。笔者建议,PG企业应该确立内部授信机制,从而实现对赊销业务的系统化管理。
(3)改进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进行赊销销售的企业,自然会有一定数额的应收账款,这些账款同样也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因此,其安全性以及回收的成功率会影响企业的实际经济收益。可是,要是企业没有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那么这部分资产也许不但无法为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收益,还有可能令企业遭遇经济损失。现在,PG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就只有事后收账而已,因此,还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事前以及事中管理制度,从源头上以及过程上管理好应收账款,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性。此外,在追收账款的时候,PG企业的销售部与财务部应加强合作,从而提高账款成功收回的几率。
不过,全程信用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因此,PG企业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应该注意:一是覆盖企业的全体人员。PG企业必须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特别是那些和信用管理关联性较强的岗位员工;二是覆盖所有部门。PG企业必须意识到信用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其应该是所有部门共同的任务,而不单单属于销售部或者财务部的工作范围;三是覆盖全过程。这是最需要注意的一点,PG企业必须认识到风险管理应该贯穿销售行为的全过程,绝不只是回收账款而已。
全程信用管理模式其实是建立在28理论基础之上的,所谓的28理论是经济活动的普遍现象,具体到PG企业运营实际的话,就是2成的重要客户为公司创造了8成的利润。所以,PG企业必须重视那些大客户、合作期长的客户,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同样也要重点关注这部分客户的资信情况,因为他们对公司运营效率与收益能力的影响都很大。
参考文献:
[1]田丰琴:《浅议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研究》2013年第4期。
[2]桑一:《企业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有效措施浅析》,《财经界(学术)》2012年第1期。
篇8
【关键词】大数据;横琴自贸区;信用标签体系
一、前言
珠海横琴的开发一直受到中央、广东省、珠海市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关注。继2009年8月,国务院批准通过《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提出将横琴建设成为“深化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之后,于2015年4月23日,广东自贸试验区横琴片区(下称“横琴自贸片区”)正式挂牌运作。而在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已成为最大的信息资源库,信用标签体系也日趋完善和丰富。横琴自贸区借鉴信用管理方面的经验能够避免自贸区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走弯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需要选定不同的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整体管理的效果。鉴于此,根据横琴自贸区的企业特征搭建信用标签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数据信用管理体系研究理论基础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100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信用体系。目前,国际上存在着不同的信用体系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以中央银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由商业性信用机构为主的社会信用体系、以行业协会建立的会员制征信机构与商业性征信机构共同组成社会信用体系[1]。我国的信用体系以上海、浙江和深圳为代表,其中上海以个人征信为起点、市场化运营为基本特征,浙江以企业信用建设为突破口、公益为基本特征,深圳的信用体系以市场动作和政府建设相结合为代表。在此基础上,我国目前的自贸区信用体系建设以上海自贸区为模板,主要从数据基础、制度机制、信息应用、信用行业发展四个方面着手,以大力推进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等信用监管体制运行为重点。针对横琴的信用管理体系[2],国家从政策上对信用管理的制度机制、信息应用和信用行业发展给予了支持和扶植,而数据基础方面不能光依赖于政策支持,必须结合本地区特殊的经济发展、行业特征、企业构成等因素综合分析后获取,而这,也正是信用标签体系搭建的基础。可见,大数据时代下横琴自贸区信用标签体系的当务之急就是完善信用体系的数据基础。
三、横琴自贸区信用标签数据特征
(一)信用数据覆盖范围更广
由于横琴自贸区涉及企业数量多、类别广,结构化数据仅占约15%,其他数据都是以非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的形式存在的,这些数据广泛存在于社交、电商、网络空间等领域。并且有些信息可以通过企业提供,有些信息只能通过第三方获得,部分数据即使是由企业提供的仍然有必要经过第三方机构的核验。因此大数据时代下原有企业基础数据、财务数据已不能满足建立信用体系的需要,需要拓展收集各类数据资源,包括地址信息、行为数据、客户在互联网上的交易行为、社会关系等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既有国内企业的业务数据、评价数据、银行数据,也要有港澳以及国际企业的业务、评价、财务数据;既有横琴自贸区的特殊政策支持下的企业特征,也要有国际化的企业特色,形成覆盖范围更广的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以便能为准确的信用管理体系提供数据支撑。以上数据与信用评价的准确性有着紧密的关联关系,是搭建信用体系的基础,也是对企业进行信用管理的重要依据。
(二)数据收集渠道更宽
鉴于大数据时代的特征,信用管理体系数据源获取方式得以扩展和完善[3]。主要体现在:第一,丰富了数据收集渠道:突破了人工收集数据的局限,利用互联网优势多渠道,如从本公司财务系统下载数据,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收集邮件、微信中涉及到的数据;第二,丰富了数据来源:用于构建信用体系的数据不单一来源于企业内部人员提供的数据,还注重从企业外部获取相关数据,如从客户、银行等处收集;第三,增加了数据维度:除了基础财务数据,还包括在经济业务活动中所涉及到的数据,如行业经营发展趋势数据、合同数据等。
(三)信用数据实时性更强
企业的信用特征与企业发生的行为密切相关,传统的信用数据主要是关注、分析考察对象的历史信息,离线的事后分析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因而时效性较差;而大数据背景下,可以获取在线的、实时的互动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将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结合分析,从而获取到实时性强、分析准确的信用数据[4]。
(四)信用标签体系架构可扩展
根据收集到的信用数据,采用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识别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采用“5+X”的思路构建信用标签体系架构。其中“5”代表是5个明确的维度,“X”代表的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扩展的维度[5]。这5个既定维度是:基础信息指标、财务指标、信用指标、评价指标和未来趋势预测。
四、结束语
通过研究横琴自贸区信用管理标签体系建设,梳理横琴自贸区信用管理方面的特征,搭建适合于横琴自贸区发展的指标体系。鉴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该体系必须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更新的体系,所搭建的信用管理体系不但对现在有指导意义,而且还便于扩展和完善,是在大数据时代为现代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指导意见的统一的一套体系,对于积极促进珠海进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可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马欣欣,王波,朱本行等.各国征信业发展模式和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探析.价值工程,2014,36:149-151
[2]杨智慧.信息化背景下横琴新区科技金融服务渠道创新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4,16:94-98
[3]冯文芳,李春梅.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征信体系建设探讨.征信,2015,10:42-45
[4]罗月领.大数据时代上海进一步完善信用数据统一平台的思考.征信,2014,7:39-41
[5]许金玲,陈旭翔,赵少娟等.基于信令分析的客户网络标签体系搭建.电信快报,2012,5:28-31
篇9
关键词:企业管理 企业信用 信用政策
市场经济要高效、有序的运作,需要人们恪守市场游戏规则,其中,最重要的游戏规则是诚实、守信,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处在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信用的价值被严重忽视,信用缺失现象愈演愈烈主席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我们把这句话引申一下,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可以这么说“一个企业的信用政策和信用策略就是你这个企业的生命”,为什么要说这个问题々信用的问题,信用政策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企业非常关键的基本点或者是出发点。未来的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发展和政府监管建立起一座桥梁,使现代化企业能够插上诚信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一、什么是企业信用
信用形式按信用主体(对象)分,有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公用信用三种。企业信用是指企业在资本运营、资金筹集、商品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活动中与信用相关的行为、状况和能力。所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不仅仅是道德领域上的诚信、可靠,在商业领域还表现为一种可带来利润的资源、一种可交易的商品。很多企业管理者都认为,信用管理就是追账,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其实,追账只在信用管理中占很小的一部分。账款逾期率、账款回收周期(DSO)、账龄结构、坏账率,这些数据看起来枯燥乏味,却是极为重要的,必须天天研究、月月分析。并且应该根据这些数据调整企业的信用方针
二、制定企业信用有什么必要性
为什么企业老总都对信用风险深恶痛绝?那么企业缺失信用的表现都有哪些方面,危害又是什么呢?
(一)信用缺失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甚至危及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据测算每年假冒伪劣产品造成的直接损失不低于2000亿元。2、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在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户的6万户改制企业中,有超过一半的企业采取各种方式逃废银行债务,造成银行巨额的呆坏账损失,国有资产大量流失。3、虚假广告、虚假财务报告屡禁不止。4、股市、基金黑幕重重……。
(二)信用缺失的危害
信用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扭曲了经济关系,增加了交易成本,每年企业因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超过2000亿元。每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是无效成本……等等,信用状况的不断恶化,使信用这个无形资产的价值得不到真正体现,信用愈来愈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信用缺失还败坏了社会风气,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的低效率,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消费与投资行为,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危及整个经济基础。在经济转型期,如何针对不同市场领域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寻找防范信用缺失的措施,是一项长期且十分艰巨的工作,它有赖于政府、商家、个人的共同努力,有赖于人们的道德水准的提高及完善的法律环境和完整的市场规则,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信用体系的重要性
信用体系的好处是提高经济环境中的透明度,降低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本,加快信用决策。企业的信用体系,需要植根于法律的基础,从服务的对象来讲,分为金融信用体系和非金融信用体系两个子系统数据库了;我们真正将信用数据库做成防范欺诈行为、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防御体系。我们还可以用不同的风险等级来定贸易模式、定价格、定谈判条件,也可以通过良好的信用管理来规避因风险而招致的潜在损失,比如,政府的机关或政府部门拥有很多的信息资源,当然它负责制订有关信息披露的法律,同时有监督的功能,最后还要提供公共的信用管理教育;而私人机构的职能则不同,他们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必须面对市场竞争而冒一定风险,因此需要开发出客户满意的解决方案,客户选择决定方案的标准是能否为他们带来好处。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信用风险管理是企业本身针对它的客户进行的风险管理。在我们很多企业谈到信用风险问题的时候,他们对此不是很重视,他们觉得主要是做业务、做生意,所以有时信用风险的管理不是他们的当务之急;后来他们发现做了生意收不到钱,信用风险管理的学费也就付出了。当然建立信用文化,推进管理的进步,需要靠制度来支撑。我们主要希望以后我们的信用管理是可以用信用信息作为基础,可以用自动化的手段来作为工具。一个良好的信用管理体系是在全世界的企业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后才建立起来的。
三、信用政策的内容
企业老总对“信用风险”大都深恶痛绝。企业制订信用条件时需要在信用成本费用和提前收回账款对企业现金流转总的影响之间进行权衡,还要使提供现金折扣和追加收账费用等手段的利用与采取信用条件所达到的效果相匹配的信用政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应收账款的回收。从而影响企业资产的优良状况,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般而言,信用管理政策手册的形式和内容会因企业的目标、组织结构、业务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但基本内容应包括信用管理的目标、组织结构及职责、客户信用、信用检查、应收账款管理几部分。另外企业可以根据其所在行业的特点,以及流程的具体需要而加入相关的内容说明工作的具体流程。下面我们分别讲解这几个部分。
(一)目标
企业进行信用管理的目的并非是要企业为避免风险而丢掉生意和机会,而是给企业确定一个承担商业风险的范围,从而增加有效和有利可图的销售。然而企业要提高销售、降低风险的水平是要用相应的指标来具体描述的,同时要有具体的数字来衡量和考核。通常企业实施信用政策设定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信用销售支持企业的销售目标:保持回款速度;保持低坏账率;确保高水平的客户服务。
(二)组织结构
这里组织结构是指与整个流程相关的管理和组织结构。它首先要规定谁对整个信用管理流程负责,有权进行调整。通常企业要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来负责整个流程的审定和修改,通常这个小组要由主管财务的副总来担当。其次它要规定信用部门的构成、组织图表、工作范围、委托的权责界定,同时还要其他相关部门的权责界定。在这部分中,企业还可以说明信用部门的地位和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以 及常规和特别情况下的授权界定等等。
(三)客户信用评估
这部分应简明扼要地说明信用部门对客户进行评估的依据、方法和目的。例如信用部门利用客户的付款记录、财务情况、内部信息、外部信息等等进行综合加权平均来评估客户,评估结果用于确定客户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条款。
如果对这一部分进行详细规定,还应包括客户调查和信用评估两部分。客户调查中要解释如何收集客户资料?如何自行收集客户材料?如何向客户直接索取资料如何从资信调查机构获得参考资料?如何进行资料的更新?等等问题。在客户信用评估中还可以规定以下内容:客户如何进行信用申请;客户赊销的标准;怎样确定新客户的信用额度;特殊交易条件下的信用安排;增加或减少信用限额的方式;增大信用额度和延长赊销时间的程序和要求;担保条件规定:
(四)信用条款
信用条款是对信用评估结果的直接应用。由于不适当的信用条款将导致信用期限延长、还款速度下降,所以信用条款也是为了达到信用政策所规定目标的重要部分。因此,在这一部分要设定不同的条件下提供销售和服务的标准条款。同时还要规定企业中对不同的信用限额和信用时间的审批权限,以及相应的监督机制。
(五)信用核查
在与一家客户有长期交易时,对客户的赊销额是不断变化的。企业要有相应的机制来监控这种赊销额的变化一即风险的变化,以决定与客户进行信用交易的策略。例如,对同一客户的所有新定单必须加到原有定单上,并比较客户账号上的总额是否超过其赊销额度。如果定货额超过赊销额度须申报主管经理,由主管经理决定采取什么方式解决,如通过先付部分贷款或某种担保,否则要停止信用交易以控制总体的风险。待客户的应收账款额或交易条件有所改善,则还可以继续交易。信用检查是控制企业总体风险的主要手段。
(六)应收账款管理
这一部分涉及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对企业债权的保障、管理和追收做出规定。在保障措施中,企业要针对不同业务的风险,对风险较大的业务采用信用保险、保理、信用证、动产和不动产抵押等债权保障措施,同时规定业务操作的规范。
在管理和追收过程中,企业要对如何管理应收账款进行详细规定。通常这一部分企为可以形成专门的收账手册。基本内容有:定义与收账任务有关的各种权力和义务;建立“未逾期账款询问”制度以及实施方式;需要采用追收的警告和制裁手段(电话追讨、信函追讨和上门追讨等);收账的时间安排;收账每个时间段的确定;最终追收方式的确定:使用抵押品的时机及处理抵押品的方法;转移到收账机构的时间和程序;转移到律师事务所的时间和程序;特殊情况下的选择。
(七)信用政策要考虑的其他问题
不同企业的信用政策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些不同的内容。主要内容有:客户破产/坏账程序――当客户破产后企业应采取的步骤,以及注销坏账程序;信用管理报告――企业内部报告的制度,以及信用部门每月进行信用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等:标准的表格和信函――可以汇总企业所有的标准表格、协议、内部文件等供相关人员对照执行;衡量信用部门业绩的方法。
四、执行企业信用政策
执行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执行能够带来价值、创造价值。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执行是一种暴露现实并根据现实采取行动的系统化的方法。如果执行不力,再好的政策也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出色的执行,可以弥补不够完善的政策而获得较好的效果;而好的政策加上好的执行必定会大获成功。
执行企业信用政策,就是落实企业信用政策的一套系统化的流程,包括对企业所面临的商业环境和风险作出分析、对客户企业的能力进行评估、交信用政策与实际运营以及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人员相结合、对这些人员及其所在的部门进行协调,分工协作和责任的具体落实;还包括对风险控制方法和任务目标的严密讨论、质疑、发现漏洞和欠缺,坚持不懈地改进、完善、追求卓越,以及将奖励与所取得的成果相结合。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医药类上市公司,该公司自2000年底开始推行信用管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公司销售总监王桂芳女士介绍,2000年年底,东阿阿胶建立信用管理委员会,并由总经理亲自主持,各部门主管组成。制定信用政策、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安装风险评估管理软件RLAM;建立信用评估模型;指导应收账款全过程管理。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对每一笔交易记录。
王桂芳说,东阿阿胶的信用管理主要体现在销售管理部,两位信用管理专员专门负责客户信用资料的收集、评估、实施授信等。以90天的应收账款为例,在60天时东阿阿胶给客户发对账函。到90天时东阿阿胶便以不同形式发催收函,当180天时,将转给法律事务部进行清理。
王桂芳介绍,实施规范信用管理取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目前东阿阿胶坏账比例大幅降低,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5个多亿,2002年销售收入6个多亿,但正在法律事务部进行清理的应收账款只有300多万。在医药行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周转天数一般为100多天,而阿胶的平均周转天数仅为一个多月。王桂芳强调,对客户进行放账时,应该进行比较科学的评估,在这个基础上决定是否应该放账。如果放账风险过大,应该停止发货或者采取其他现金交易等措施,统计显示,到2002年三季度底,因为放账风险过大,东阿阿胶停止发货的客户占总客户数量的14%,占了7%的销售额度。
企业信用管理是企业诸多方面管理中最有效的管理措施之一,通过对24家初步建立“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的中国企业的调查显示,管理后的第一年,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就从14%下降到9%;赊销额平均上升13%;坏账率平均下降3.6%;销售未清账期(DSO)平均缩短37天;市场占有率不同程度的上升;综合经济效益指标平均上升21%。同时,客户信用数据完整,客户服务质量改善,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全面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企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
篇10
目前,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较低,大多数企业尚未全面认识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要性。中国企业家信用状况调查表明,60%以上的企业老板表示跟人打交道要小心提防,有90%以上的企业都或多或少发生了合同纠纷。调查显示,虽然我国企业信用状况开始好转,但信用依然不足,尤其是拖欠款、违约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较为严重。中国企业信用不足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有关部门执法不严;第二,部分企业经营者信用意识淡泊,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制不健全;第三,企业普遍追求短期行为;第四,恶性市场竞争,信用期限放宽;第五,部分企业经营者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良好的信用关系是企业正常经营与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改善中国企业的信用状况,对于提升中国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抵御信用风险,促进中国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从以下几点继续深化企业信用管理,提高我国企业的信用水平:
1、加快我国企业信用立法步伐,完善企业信用相关的法律制度。企业信用法律制度的法律价值,一方面在于证明、查验企业的资信情况:另一方面在于开发、利用企业的信用资源,并通过制度来规范企业的信用行为,实现企业生产发展效率的最大化,从而建立起优良、健康的企业信用发展外部环境,对企业自身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制定了《民法通则》、《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企业破产法》、《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法规和行政管理规定,但这些法规和规定出台的目的与管理内容以及约束的问题并非专门针对信用,对社会各界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内的信用主体的信用行为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准则与约束体系。如,目前有很多小企业通过破产来逃弃债务,而又无从追究责任人的责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完善企业破产制度,强化破产人的责任。
加强失信惩罚的力度。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行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当失信成本小于失信行为所带来的收益时,它会选择失信。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大量失信行为是为牟取暴利,而由失信付出的成本却很少。我们应建立企业信用奖惩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成本约束,将可大大改善我国企业的信用状况。
2、提高企业和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建立并完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系统。由于信用缺失将造成严重的后果,信用缺失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效益,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信用缺失制约了中国企业的发展;信用缺失有损我国形象,不利于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信用缺失危害金融机构,伤害银企互利关系;信用缺失危害客户,损害消费者利益。强化企业信用管理不是企业内一个部门或几个人能够做到的,必须得到公司从领导层到基层员工各个层面的支持和配合。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虽然全国已建立了许多官方的信用信息系统,但是,企业信用信息还不够全面,咨询系统尚不完善,税务、海关、工商、统计、技术监督等政府部门的大量企业资信资料未被利用,尤其是个人信用系统缺失。以信用为经营对象的资信公司十分缺乏,企业信用状况得不到真实评估,交易者要获取企业真实的信用资料十分困难。因此,如要完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系统,必须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估体系。企业信用评估就是由合格的专业评级机构或部门受评估对象的委托,根据“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以评估事项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有关标准化规定为依据,采用规范化的程序和科学严谨的方法,对受评企业履行相应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任程度进行调查、审核及测定,对与评估事项有关的参数值进行横向比较和综合评价,并以简单、直观的符号表示其评价结果,公布给社会大众的一种评价或咨询行为。信用评估体系完善需规范发展企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
3、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目前,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仍然很低,大多数企业都尚未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即使是那些建立了信用管理部门的企业,信用管理水平也很低,企业普遍没有建立起系统、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企业存在的信用管理缺陷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企业管理层重视不够;第二,企业信用管理的地位仍然低下;第三,没有优秀的信用管理人员;第四,企业信用管理职能单一;第五,没有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政策。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首要任务是建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
为了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必须完善企业在赊销、赊购、投资、担保等各项经营活动中的信用管理流程和技术手段;保持应收和应付账款的最合理持有,保障应收账款及时足额回收,保障投资、担保等业务的安全性:通过资信调查,收集客户的各种信用信息与数据,加以综合处理、判断,对客户的信用质量作出评价:权衡信用销售的风险与收益,制定恰当的信用决策,并对产生的应收账款进行跟踪管理。其目的是对各种规模的企业,在力求达到销售最大化的同时,将信用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