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技术就业前景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产养殖技术就业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产养殖技术就业前景

篇1

以校企协同育人理念,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用等几个方面的改革实践,探索了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在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途径,并对企业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验证了方法和途径的可行性。

关键词:

协同育人;校企合作;水产养殖技术

协同育人是指各个育人主体以人才培养和使用为目的,在系统内共享资源、积聚能量的有效互动[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2015年12月第九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着重探讨了如何通过教育改革来推动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从以上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新成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应突破传统模式,建立长效稳定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我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下同)在大力推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把校企协同育人作为建设的重点工程,予以大力实施。

1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现状

我院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能在水产养殖场、饲料或渔药生产等相关企业从事水产养殖及相关水产品销售与服务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专科层次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从2000年开始尝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近几年,在各企业行业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本专业拥有5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室,2个校内实训基地,2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虽然校企合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当前我院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上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在2+1的培养模式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基本脱节,无法进行充分融合。(2)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大部分专业教师只有理论知识,无行业工作经验,导致无法从社会需求开发科研项目。(3)学生顶岗岗位技术含量低,导致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没有创新创业意识。

2校企协同育人实施途径

2.1校企协同育人在课程建设中的应用根据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及相关水产品销售与服务等技术服务岗位工作,学校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专业课程的制定,基于企业行业真实工作过程及工作要求来开发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课题体系[2]。整合企业资源,基于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组织教学活动。通过与本专业相关的校企合作企业:秋雪湖现代渔业示范园、上海农场、海辰集团等,参照水生生物疾病防治员、饲料化验检验员等国家职业标准,把《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水环境检测与保护》、《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等专业课程融为一体,重新排序,基于典型工作过程来进行教学,例如鱼类、虾类、贝类的品种鉴定工作任务对应的学习领域就是水产生物发育与鉴别,充分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同时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这样的校企协同育人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优质专业技术人才。工学结合,交替式教学来达到理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对接[3]。介于水产行业的特殊性,4~8月份是水产行业生产的主要季节,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实践活动,同时充分利用了暑假时间,打破了传统2+1的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状,采用交替式教学,按照理论—实践—理论循环学习,不断融入行业新动态,更新课本内容,达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对接。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教学与课堂设计。在高职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通过企业行业提供的生产现场图片以及视频,为校内课堂教学增加了学科立体感,让学生在教室中感受到企业文化以及水产养殖技术的生产过程。同时,通过与企业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师生与企业技术骨干可以在线进行交流,互通有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2.2校企协同育人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针对市场对于渔业养殖人才的需求,我院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与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通威集团联手开展“雄鹰人才计划”,分成育鹰、展翅、搏击、翱翔四个阶段。育鹰阶段:这一阶段也是企业文化渗透阶段。大一的第二学期,在每年的3月份建立40人左右的校企合作“通威班”,学员在校期间的4~6月份、次年9~1月份,与学校的课程衔接,企业的讲师、外聘专家每月至学校讲授行业动态、管理、专业技术类等课程。每年的7~8月份,利用暑假时间,大一“通威班”的学员经公司培训后到企业生产一线跟班实践,学习饲料生产工艺,实现从书本到实践的转变。通过在企业的培训和生产实践,学生对于所学专业有更直观的认识,了解饲料生产工艺、销售、品质管理等基本流程;对于未来就业前景充满信心,坦然面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展翅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基地学习阶段。大二的第二学期,水产科技系学生按实践的安排,4~9月份由学校专业老师带队到公司的养殖基地统一培训,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测水、投喂、用药巡塘等水产专业技能;带队的专业老师也能从企业流程中意识到市场需要什么从而改进在校教学,使之更有针对性,并且可以联合企业的专业人才,进行学术交流,技术研究,更好地为市场服务,开拓专业。搏击阶段:这一阶段也是生产实习阶段。根据校方与企业的协议,企业可以直接留用优秀毕业生。根据大学三年的培养及发展,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胜任不同部门工作。翱翔阶段:这一阶段其实就是一次质的飞跃。经过3~5年的时间,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2.3校企协同育人在产学研用中的应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是校企协同育人的手段之一[4],也是对创新驱动和“一路一带”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营造了创新创业氛围的新型校园环境,师生通过企业资源能够使得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对于高职学生,产学研用促进了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多个合作企业在校园共同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激发了其社会参与感。同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快速提升高职学生技能,使之成为企业所需的有用人才。例如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利用创新创业基地,研制的悬浮式增氧曝气盘获得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大赛三等奖。对于高职教师来讲,产学研用同样是高效地对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培养。高职专业教师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但是却没有直接参与产品研发的经验,通过产学研用与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例如《长江口甲鱼仿野生生态养殖技术研究》课题就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与企业的校企合作项目),不仅为教师成功申报省市级课题做好背景技术储备,而且将专业知识融入产品研发中,深入推进了高职教师参与企业研发的步伐。

3校企协同育人实施后的成效

根据行业发展及社会需求,本专业建立了由水产养殖场、水产研究所、水产饲料及渔药公司、各级水产技术推广站以及水产营销等企业行业专家组成的水产养殖技术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是进行专业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课程建设等内容的研讨。通过专任教师带队进工厂,邀请行业专家到校授课,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鼓励教师参与到企业产品研发等方式,基于协同育人理念,将企业行业生产过程与学生培养过程紧密联系,师生以及企业都同时收益,双方达到双赢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市周边地区水产企业以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企业满意度90%以上,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比例达到82%。充分证明了该专业进行校企协同育人理念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徐平利.试论高职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J].职教论坛,2013(1):21-23.

[2]刘革丽.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1,13(3):58-61.

[3]朱艳,曹元军.高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研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