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精细化成本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精细化成本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无论从规模还是数量上都不断增加,建筑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大,为了保证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施工管理中,提高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水平至关重要。基于此,加强对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建筑施工;施工项目;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
1建筑施工前期的精细化管理
1.1合同管理
建筑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相应的合同之后,要由专门人员对合同展开分析。合同管理负责人员要详细认真的阅读合同,对其可能出现的漏洞加以鉴别,而对于争议内容,要找到相对应的解释。如果发现合同风险,要预先制定预防方案。施工单位要具备合同意识,必须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合同会签、会审等,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要了解另一方的责任与业务。具体施工时,施工单位领导要将合同任务进行有效分解,将合同义务分配到各个施工小组中,同时也要赋予各个施工小组合同中规定的权利。
1.2施工计划的编制与目标的管理
施工人员必须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完全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进行施工计划的编制工作,实现目标管理目标。施工人员要遵循系统化、规范化的原则,对施工项目目标进行划分,以此与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指标相辅相成。同时对是施工现场的客观条件以及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风险加以考虑,以此保证施工计划可行。项目管理具体目标主要是由施工计划来决定,每一步计划都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以此保证计划按时完成,这样也能够保证项目始终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1.3施工图纸管理
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应该按照合同内容规定在既定的时间内接收施工图纸,并且对施工图纸进行相应的分类,做好登记等。施工图纸接收工作必须由专门人员负责。接收后,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其他专业人员要进行会审,以此保证施工图纸可行有效,能够完全表达设计者的意图。如果施工图纸中存在问题,或者由于技术原因无法执行,有关部门要立即提出来,尽可能的保证图纸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而后将施工图纸转交给各个施工小组,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完全掌握施工图纸内容。如果施工人员有不理解之处,也要立即提出来,避免由于理解错误而出现返工。
2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在行业类型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主要以农民工为主,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容易导致施工管理出现混乱局面。建筑工程涉及的领域较广,包括水电、土木等,因此,施工企业往往采用外包的形式,从而也增加了施工管理问题出现的概率。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能使企业产生2~3%的管理效益,同时还能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健康发展。另外,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运用,能够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保证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各个工序之间合理衔接,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会增加,对建筑企业健康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对策分析
3.1合理调整公司精细化管理组织机构
针对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在组织机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更好的实行成本精细化管理,企业应从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成本精细化管理组织部门、执行部门和监督部门等。
3.1.1成本精细化管理组织部门
主要负责企业成本管理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对前期成本管理目标和方案的制定,以及之后的执行落实、监督反馈进行统一协调,做好各部门的沟通联系工作,全面负责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各项工作,如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相关制度的制定及落实,组织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执行并协调各部门工作,协调监督部门对企业进行考核,对企业管理层汇报相关工作。
3.1.2成本精细化管理监督部门
主要是负责在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对其进行监督,确保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执行、调整、考核的过程规范化、有序化,并及时规避在监督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监督各部门在目标的分解过程中是否合理,监督相关部门的考核过程是否合理规范等等。对不同的建筑企业设立监督机构的规模的可以灵活调整,确保发挥监督机构的最大效用。
3.2提高成本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充分考察其个人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等,注重其综合能力的考察。发挥员工较为先进的成本精细化管理能力,促进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管理制度的改革。同时,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指导,对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及时指导改正,以防在以后的工作中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4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4.1精细化理念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需要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将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及个人,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对关键施工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同时,施工企业需要积极运用新型科技成果,不断改进施工技术与工艺,提升施工整体质量;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将建筑施工管理分为施工前准备、施工中控制以及施工后检查三个阶段。在施工前期,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工作,施工过程采用全程质量监督方式。施工后期加强验收检查,做好工程的保养与维护,同时对工程项目进行必要的质量评定;检查对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对于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施工企业需要加强重视,通过有效的监督检查降低此类质量通病的发生率,为建筑工程提供质量保障。
4.2精细化管理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运用
施工进度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精细化管理理念下,需要合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执行。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进度管理机构,任命项目经理为管理组长,副组长由总工程师担任,施工队队长为小组成员。每一级都履行自我责任,保证工程各个工序能在工期内高质量完成,避免出现延期、误期现象。在建筑工程施工前,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条件等,合理安排工期,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在施工进度计划中,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方法、组织流程等内容,并将各分部目标工期进行明确,最后确定总工期。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精细化进度管理工作的效果,需要对每一个施工工序采用同样的细化方式,将进度目标细化到具体每一天,以保证每天的工作量,保证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进度,确保在工期内顺利完工。
4.3精细化管理在施工成本管理中的运用
建筑工程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主要体现在资金管理以及成本核算两个方面,还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各个施工阶段实行严格的成本控制。在工程招投标阶段,需要对相关文件中的内容进行仔细研究,同时对工程成本进行预测。根据施工图计算工程量,根据各个工程量定额计算成本,同时根据市场价格确定材料的价格,分析在正常情况下的工程项目建设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编写标书,为企业提供法律保障。精细化管理理念下,建筑施工成本管理需要以企业盈利为目标,经过更加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为建筑企业谋取利益。在施工成本管理体制方面,需要建立更有弹性的施工生产体制,同时保证管理体制更加贴近市场;在管理技术上,还需要采用现代化的量化技术,为施工成本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5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在新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增强了建筑行业竞争力。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能够提升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进度,减少施工成本,对于提升建筑企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运用与大力推广。
作者:解克逊 单位:山东华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2
Key words: lean management;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cos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229-03
0 引言
在传统的项目成本控制中是用不同方法管理其成本、进度和质量的。项目成本应用成本会计的分析方法,把项目进展过程中成本的预计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在项目进程的终点应用该方法是可行的,能够准确表明最终的费用是节约还是超支。然而,项目控制实际上是对项目发展过程的控制。实际上每个项目周期都存在差别,有的项目甚至长达数年,很多的因素都可能会影响最终的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项目按规定的方向发展,但通过比较项目进展过程中成本的预计值与实际值,只能说明费用在该时刻的差异,无法确切知道该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能给项目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信息依据,以使项目进展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需要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精细化的成本控制,保障项目最终的成本支出及施工企业利润。
1 目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局限性分析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是会计成本核算控制,会计成本核算控制是对已经发生过的成本进行归集和计算,实质上是一种事后控制。项目成本管理应当不仅仅包含成本核算,作为事后控制主要内容的成本核算只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归类和计算,反映实际执行的结果,并作为对下一循环成本控制的依据(原理如图1所示)。
由于建筑工程的生产过程具有一次性的特点,成本的管理重心应当移向事前的预控和事中的过程控制。当前很多项目成本控制的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发现这些项目都是在项目结束或者快结束的时候才核算已发生的成本,严重影响了成本控制的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1 控制对象与决策对象不配比 在承接工程项目之前,施工企业往往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工程所在地的预算定额和收费标准计算工程造价,决定工程项目的报价、预计工程项目未来成本。而在项目成本控制中却只把工程项目所消耗的直接费用作为成本考核对象,将与项目直接相关的经营费用、管理费用等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使项目核算的成本与预算费用不能相互对比,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准确了解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真实情况。
1.2 控制范围狭窄 当前很多企业对项目控制范围的理解非常狭窄,认为成本控制的范围应主要集中在财务成本上,没有把与工程项目有直接关系且能够按受益对象进行划分的期间费用、风险成本、安全成本和质量成本纳入项目成本控制的范围。使一些企业将管理费在工程项目上随意列支,歪曲了工程项目的实际盈亏状况,不利于企业在宏观上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进行考核与控制。
1.3 控制手段落后 由于目前的成本控制对象仅限于产品的直接成本进行控制,因此其相应的手段,也仅限于采用制定标准成本和财务预算、成本预测、差异分析等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此时依然采用传统的落后控制方法显然无法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
1.4 责任部门范围太窄 工程项目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来自生产的各个环节,而这些问题对企业生产成本也将具有影响。目前,成本控制的职责主要集中在财务部门和项目部,未能充分发挥技术部门、安全部门、经营部门、人事部门等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因此,在成本控制中应当将技术部门、安全部门、经营部门、人事部门都吸纳进来,充分发挥各个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1.5 时间跨度的局限性 当前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只涉及到从项目开工到项目竣工这一段时间和范围。但事实上,除了项目的直接成本外,工程项目成本的内涵还包括企业在承接工程项目之前所投入的经营开拓费用、在工程开工前投入的开办费用、项目竣工后一段时间内对工程进行维护和质量保修所需的服务费用等。所以,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时间跨度范围应包含整个工程项目生命周期,而不仅仅是施工生产阶段。
1.6 未建立灵活的成本控制体系 目前许多施工企业一旦采用某种控制方法和控制标准,就长期保持不变,没有考虑到市场环境的改变对成本控制的影响。事实上,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原先所采取的控制方法和控制标准有可能不太适应。企业应当不断地对目前所采用的各种标准进行可行性和符合性评审,以确保这些标准一直保持合理有效。适应工程建设需要,探讨成本控制,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2 房建工程项目精细化成本控制的优势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工程项目的利润越来越少,施工企业一定要加大对成本的控制力度,才能得到稳定发展。怎样加大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关键在于采取精细化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都要采用精细化管理,从而有效地控制成本。
2.1 精细化成本控制能够促使成本控制意识的增强 以往,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薄弱,很多人员只重视手头的工作,而忽视了成本,从而造成成本控制难度加大,成本控制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精细化成本控制能够促使管理人员成本控制意识的增强,并能够促使其管理能力的提高,最终能够确保管理人员根据有关要求办事。
2.2 精细化成本控制能够促使成本控制更加科学合理 精细化管理能够科学地制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业务流程以及实行的方法,并能够明确成本控制整个流程,更好地划分部门的责任,最终使精细化成本控制顺利进行。
2.3 精细化成本控制能够促使施工企业稳定发展 实行精细化管理能够推进企业内部管理手段的不断优化,不断对项目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同时也能加大对工程项目的控制力度,更好地促使企业管理执行力度的提高,最终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竞争力,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3 工程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3.1 全面的成本管理 企业在对成本进行管理的时候,要采用全面地成本管理,要对全体员工和整个项目进行管理,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都要对成本进行管理,确保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合理的控制成本,实现成本的不间断控制。一般来说,施工项目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所以,在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的时候,要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动态的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就要对成本进行核算,以免在工程竣工后核算,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3.2 工程成本管理的集成性 在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管理时,对项目成本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对劳务的分包、材料的采购、机械设备的使用和各类管理使用的资金等,这些因素共同共同构成了成本管理的因素,都需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管理。
3.3 企业定额制度的形成 企业的定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企业对成本的运用,使企业对成本的管理有据可依,现在,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都认识到对定额管理的重要性,然而,我国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能够形成内部的定额,在对定额进行编制的时候都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在定额的编制过程中没有准确而周全的数据来支撑,定额的形成存在一定的管理问题。
4 精细化管理过程分析
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是将构成建筑施工成本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定位、细化分工、分解目标、量化考核指标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精细化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具有更强调全过程管理、强调成本效益观念、强调全员参与管理的特点。工程成本管理程序如图2所示。
5 房建工程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方案分析
5.1 成本的控制 对成本进行控制是对工程进行管理的基础,所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施工的特点,制定成本控制方法。成本控制应该在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得以落实,按照企业项目自身的特点和工程需要,科学的设置成本控制方案。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对工程的成本进行预算,然后对成本进行核算和跟踪控制,在成本控制的执行阶段,应该完善成本控制的目标,切实根据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方案的变更。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时,应该将工程项目的成本、施工的进度和工程的质量结合在一起,三者不能偏颇,要综合的考虑,从而能够让企业知道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从而能够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工程的成本,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从而能够降低成本,使工程施工的效率提高。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数据体系,从而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分析,得出准确的数据。
5.2 合同管理 合同是现代工程施工的主要载体,在对施工的合同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从工程的性质出发,制定工程量清单,建立合同档案,对定量和变量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能够确定支付的流程,对施工的成本进行精确地管理。按照总包和分包的需要,建立不同形式的合同清单,建立起合同风险的防范机制,当合同出现变更的是偶,应该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审批。在对合同进行履行的过程中,应该按照计量、支付、结算等方式对合同进行循环管理。合同如果需要变更,就需要制定严密的变更流程,明确管理的责任。在对合同的趋势分析,合同的管理人员能够对合同进行动态的管理,从而能够完善合同审批的流程,从而能够简化合同的审批步骤,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
5.3 进度管理 在对工程的进度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结合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确定工期,确保施工能够按时完成。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确定工程进度问题,找出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原因,通过多方参与,共同制定出施工的计划,对施工的计算编制、计划执行、计划优化等进行分析,从而能够确保施工的进度。在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工作的结构进行分解,可以运用不同的网络计划和评审功能,实现对施工进度的动态化管理。对施工的组织、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管理。
5.4 对施工机械的精细化管理 在对施工的机械进行管理时,要按照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对设备进行周期化的管理,从生命周期的理念出发,建立完善的机械管理流程,使机械的管理能够融入项目管理的整个流程之中,从而实现机械工程的全面化管理。制定科学的机械管理制度,对管理进行优化,提高设备的使用年限,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防止设备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生故障,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对设备的维护进行计划,减少设备在维护过程中消耗的资金。
6 工程案例
朔黄发展大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西区5#地块,大厦占地面积0.47公顷,总建筑面积59285m2,建筑高75m,地下4层,地上18层;工程结构类型为钢骨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基础类型为按板基础。该项目是北京市重点工程、海淀区重点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中关村核心地带的标志形建筑之一。该项目于2008年2月开工,2011年4月竣工验收。由于工程场地狭小、工期紧张、结构形式复杂等施工困难,该项目合同要求质量目标为确保结构长城杯、建筑长城杯、北京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争创?胗拧⒙嘲嘟钡墓芾砟勘辍9こ炭?工前由项目部对成本进行预测,将成本与收入对照,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土建成本预测分析亏损2526万元。这使得项目部在面临项目巨大亏损和施工难题的情况下面临着更大的成本压力。具体亏损原因见表1所示。针对项目面临巨额亏损的不利局面及巨大的成本管理压力,如何实现扭亏为盈将成为贯穿施工全过程管理的重点工作。
6.1 依托精细管理,在过程管理中实现多方位创效
6.1.1 在施工图设计方面:项目部在土方支护与地基处理工程施工中,在原有设计单位土方支护工程及地基处理图纸的基础上,项目部联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对工程CFG桩工程进行了深化设计,在原有土方及CFG桩工程中标价902万的基础上,最终业主方认定价1140万,为项目部创造了200余万的利润。
6.1.2 在施工图深化设计方面:项目部针对钢结构工程施工中施工节点繁杂、钢筋与钢结构节点施工复杂的特点,采用施工图深化设计的方法对原有钢结构工程施工图纸进行了优化。最终该项目钢结构工程中标价2814万元,合同内分包结算价2200万,增加收入610万元。
6.1.3 在施工方案优化方面:项目部在原有的顶板模板施工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降低成本,应用了新型数字化刚性模板支撑体系代替了传统顶板模板,由于新型模板支撑体系为全钢构造,连接方式操作简单易行,工作效率及材料周转率较传统支撑体系在时间成本及资源浪费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可以极大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施工成本。应用该项工艺,项目部使用钢龙骨74吨,租费7.1万元,经测算,该材料比使用传统木方要节约50%左右。若使用传统木方共需800m3,项目实际使用477m3,减少木方使用323m3,节约成本60万余元。
6.2 经济效益 通过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朔黄发展大厦工程最终实现扭亏为盈,由施工前测算的预亏2500万元变为实现盈利586万元,在成本管理上完成了巨大的突破。通过施工深化设计,强化过程管理等手段,累计节约工程造价近300万元,加快结构工期33天。(最终结算与成本测算对比情况如表2所示)。
篇3
【关键词】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实际应用
1前言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建筑业在迎来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还需要面对世界市场这一激烈的竞争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企业成本是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关键。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提出并有效应用于施工成本的控制过程中的。建设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涵盖内容多、要求较严格,需要做大量的、全方位的工作且需要全员参与实现。精细化管理同我国传统的粗放式管理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积极加强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的必备体系。
2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概述
2.1含义
施工企业日常运行过程中,在具体项目实施以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成本计划,并在实践中对该计划的实施、管理制定相应的目标,从而有效管理、监督并分析施工项目开始之前、施工过程中及施工以后的成本费用等。这一过程中,会存在一定因素阻碍成本计划的顺利实施,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针对具体状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从而促使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成本都能够保持在计划范围之内,保证工程质量和顺利完工的同时,从而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在进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监督、控制等工作,实施过程中应将各种资源的利用作为工作开展的中心[1]。
2.2原则
首先,全面性原则。施工全过程和全体施工参与人员是全面性原则实施的基础。实施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必须遵守全面性原则,以调动全体施工参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出发点,更好的对工程整体过程和工程的不同时期进行全面的掌握。这一过程中,还应当根据工程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前期准备、中期施工和后期的验收工作等。在整体施工中,促使施工人员了解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从自身出发,有效提升成本控制效率。
其次,低成本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就是保证工程耗费的成本降低,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多种技术、经济等手段进行利用。例如,在施工前期,工作人员应当充分了解施工具体情况,从而提升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并能够在施工不同阶段,逐渐对相关方案进行完善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手段和措施实施的基础,都是保证工程的质量过关。
3精细化管理概述
3.1含义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精细化管理起步较晚,在对精细化管理进行定义的过程中,专家学者针对不同的施工需求对其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定义。
首先,部分专家学者认为,详细分解被管理对象,保证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能够具有专门的责任人,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其次,另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精细化管理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弥补粗放式管理中的不足,在将粗放式管理中的优势进行沿袭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拥有最低的能源消耗,促使企业经营中的成本投入降低。在研究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将其同企业管理相结合,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在各项管理工作中进行深层次的划分,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并将其同工作人员的职能进行紧密结合[2]。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应用相对精确的数据、明确的程序及现代信息技术等,逐渐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效率,保证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逐渐降低。
3.2原则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施工项目进行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人的存在,因此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升管理工作效率的关键,就是促使全体职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管理中来。细化、具体化多种工作内容是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特点,将每一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管理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管理中来,才能够从细节处提升管理效率,降低企业成本[3]。这一措施的有效实施,也能够将职工的命运同企业紧密的联系起来,对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坚持结合实际的原则。施工企业日常运行过程中,不同的经营阶段拥有不同的实际状况和发展目标,同时企业的经营还应当同外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相结合。而要想将精细化管理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企业必须能够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和客观实际的变化,因此与实际相结合,实时更新企业精细化管理措施和制度至关重要[4]。
4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
4.1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
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由美国提出,应用于系统工程中时,将其划分成七个环节,且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同时该结构模型能够将不同环节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技术进行充分而全面的考虑,最终以三维空间结构的形式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5]。
该模型在应用过程中包含多个维度,其中时间维指的是每一个施工项目在建设之前一直到最后的完工过程中,都能够划分成七个阶段,分别为勘探、设计、调查、施工、建设、运行及更新阶段。
逻辑维指的是,在以上所提及的施工阶段过程中,都会分别遇到多种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逻辑思考,普通程序需要首先构建明确的目标,并从最直接而简单的问题入手,并逐渐构建起一个整体的系统模式,优化项目阶段的施工环境和技术,从而保证施工设计及目标得以实现[5]。
知识维指的是,面对工程阶段中的问题,应当从法律、管理、施工技术等多个角度出发,充分运用各方面知识来解决问题。
4.2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建立在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的基础上。以上提及的霍尔多维结构,在将其应用于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将其逐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所形成的矩阵当中,重点内容为知识维和逻辑维。同时该体系中包含三个子体系,能够分别进行工程施工的指引、实施和支撑作用。最初的指引体系内部,还应当包含不同施工阶段的不同管理内容,并根据这一内容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保证信息化成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特点。时间维和逻辑维是构成实施体系的主要内容,逻辑维是支撑体系形成的关键,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促使成本控制理念与精细化管理措施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6]。新时期,在应用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构建科学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同时还应当提升相关措施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并从人力资源素质、施工技术和设备等多个角度出发,充分体现精细化理念。
4.3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的成本预算体系
施工企业的成本预算体系指专门人员在对成本控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施工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技术条件,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和成本水平进行分析、预见和测算,使这种分析成为员工的共同意志。这种管理制度能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节省施工企业的成本投入,并获取最大的效益。要完善施工企业的成本预算体系就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拟定初始目标。施工企业要依据所掌握的信息,进行仔细地分析,并建立初始目标,动员企业员工进行讨论。
(2)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施工企业要及时了解企业外部环境,做好市场调查、分析与反馈工作,为企业的成本预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3)选择最佳的实施方案,制定最优的目标。施工企业制定的方案和目标,要经过领导等决策层的分析和商讨,从而为项目经理和企业的委托人签订承包合同奠定坚实的基础。
5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实际应用
5.1制度体系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在精细化管理体系当中,制度体系是重要内容之一。施工项目通常具有规模大、耗时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对多种建筑材料和人力资源等进行消耗,要想提升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性,应当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
首先,在控制人力资源产生的费用过程中,应当积极构建责任成本管理制。该制度的有效实施,能够保证职工在日常工作中的良好表现得到适当的奖励,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工作当中,并节约成本提升质量;其次,控制材料费用。精细化管理制度应当包含对材料采购、使用及保管等多个环节,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购买适量的原材料,保证材料质量符合工程规定,严禁材料浪费现象的产生[7]。例如,在具体的施工中,项目经理首先应当将绩效奖金同成本的节约相结合,明确自身施工中的职责的同时,也将不同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从而有效减少成本超支现象的产生。如果产生了成本超支的现象,应当立即追究责任,在奖金当中扣除5%的数额,而产生的成本节约现象,应当在现有奖金数量的基础上增加10%。
5.2流程体系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加强对项目流程的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控制质量,严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混乱的管理现象。然而,不同的施工项目应当构建不同的流程体系,同时还需要参照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制定。通常情况下,项目管理流程应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对施工前期、施工过程中及施工以后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促使整个工程的准备工作良好,保证工程顺利开展;保证施工过程中,各个工作资源及原材料得以充分的利用,同时保证工程的验收精细化,促使工程质量得以有效的检验。而这三个步骤在实施过程中,都应当充分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即施工材料与人力资源问题,保证这两方面内容的充分利用,可以促使精细化管理的价值得以提升[8]。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材料的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内容,是加强成本控制力度的关键。
5.3降低施工企业的管理成本
施工企业要动员全体员工进行精细化管理,尤其是高级管理层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加强成本控制,降低管理成本,在会议、公关、公务用车等方面节省开支,为下级员工做好表率。还要建立监督机制,让员工监督领导管理层的工作,管理层的考核成绩与年终奖金挂钩。降低施工企业的管理成本,就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地控制成本,实现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6结语
精细化管理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工作。要想在企业内部实现精细化管理,首先就要解决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方面众多问题,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减少成本投入和浪费,以实现施工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速度加快,高层及智能建筑的产生,不仅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的缺陷逐渐凸显出来,为了提升施工成本控制效率,积极应用精细化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对霍尔三维结构模型进行充分的应用,同时我国相关部门还应当加大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实际应用研究,为我国建筑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嘉铮.精细化管理与施工深化设计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5.
[2]王友国.价值工程在新港龙庭项目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D].青岛理工大学,2013.
[3]张军昆.湾底疏港路高架工程施工四标段成本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4]包明爽.基于双向增值法的盾构施工成本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3.
[5]韩国庆.关于电建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8.
[6]季秋野.精细化管理在A公司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施工成本;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是在设计与施工、竣工等环节所形成的人力、物力以及各项费用开支的总和。在建筑行业内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成本管理对于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直接决定一个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予以重视。
1工程项目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简介
1.1全面审核
与其他审核方法相比,全面审核有着较高的准确性,同时审核面宽广,经过细致审核后可以有效提高审核质量,因而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从整体上来看,全面审核法是基于工程造价与施工图纸、项目承包合同等文件来审核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费用情况。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实现对工程的全面分析,所以工作量较大、效率低下[1]。
1.2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同样以全面审核法为基础,但在审核范围上存在显著的区别。相比之下,重点审核法重视对于其中比较重要的预结算部分进行专门审核,其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审核效率,所审核的结果也有较强的针对性,适用于体量较大、费用数额巨大的建筑工程。
1.3对比审核分析
如果施工工程处于同一个地区,在其施工标准、结构相近的情况下,工程造价也不会形成较大的差异。以此为基础,就可以开展工程预结算分析对比,找到此工程相类似的项目,并探索其需要的工料消耗、工程造价间的关系。在分析过程中,针对各个子目录的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并寻找相关指标,找到不符合于预期的子项目进行分析。结合比较对象的不同,对比审核法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单方造价指标划分式,这种方式对于同一项目每平方米造价金额进行对比,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指标的审核;基于工料消耗为指标的审核方式当中,需要依托于每平方米所消耗的水泥与钢材来确定比例,加以对比;专业投资比例划分与工料消耗对比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均是结合比例来进行划分,但具体对比对象方面则为水、电气照明等领域的专业投资在工程项目总金额中的比例进行对比。
1.4分组计算审核
将一个建筑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再分别结算每个分组当中的数据,这种预结算方法就是分组计算审核法。与其他审核方法相比起来,分组计算审核有较高的审核速度,工作量较少,加之可以实现精细化审核,近年来得到了大力推广。但是由于其分组方式的不同,所查询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异,经过多方比对可以进一步提高审核效果。
2造价预结算审核与进度控制
2.1审核工作流程分析
在审核工作流程当中,需要结合审核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准备。项目部门的总负责人员对于项目的实际情况与所组织的项目组应有一定的了解,所选派开展审核工作的业务人员应当熟知本项目的施工工艺;在人员组织完毕、技术资料整理完成后,对比现有的资料与送审目录,做到报送一致。在此过程中如果发现文件缺失,则要及时与负责人进行联络,及时补充,从而避免审核延期。
2.2审核实施阶段
在确定审核方法后,为了保证造价控制工作可以落到实处,在审核工作当中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首先对于建筑工程预算定额部分以及分项工程内容进行严格审核。此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对整个施工过程有充分的了解与认识,可以顺利开展各部分定额分析,并对各个定额项目中所包含的内容进行关注,从根本上杜绝企业或子项目可能存在的重复造价申请问题[2]。第二,严格审核项目的工程总量。建筑工程的工程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总体造价情况,在单位工程量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工程量越大,工程造价越高,所以在工程量的审核工作中需要严格控制可能存在的错算、漏算以及重复计算的问题。当前部分工程项目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会重复计算尺寸、面积,需要审核过程中严加审查。第三,严格审核建筑工程项目工程签证。签证资料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很多施工单位并不了解建筑工程的经济定额情况,所以应当及时审核此部分的内容,把握其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第四,严格审核材料价格。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成本中,材料成本占比较高,同时材料价格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很多工程项目的材料购买都是交由建设方来进行的,所以材料购买差价的承担者也是建设方。这就需要预结算审核过程中对于材料价格进行全面审核,避免价格虚报,节约成本。
2.3复核与实施
项目负责人组建审核小组对于初步审查结果进行二级复核,并在校核过程中由复审小组在列表上对校核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交由原审人员进行修订,在修订完毕后重新进行复核。三级复核由技术人员来进行,并结合复核结果出提出意见书,提交财务负责部门。经过财政评审中心的反馈意见以及原审人员的修改进行定稿。
3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分析
3.1强化成本控制意识
成本控制在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一方面可以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但做好成本控制工作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具有足够的成本管理意识,积极动员所有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参与到成本控制工作当中。项目经理方面,要在相关部门制定、提出成本控制措施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协助;项目部门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参与到施工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中来,争取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的缺陷与不足并加以纠正;对于施工人员需要开展教育与培训,树立起成本控制意识,实现成本的全方位管理控制。
3.2材料成本的管控
材料成本在一个建筑工程施工预算当中占比较高,通常可以达到2/3左右,如果可以实现对施工材料部分成本的有效控制,对于工程总成本管理来说十分有利。本文以某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中的材料成本控制为例,分析可行对策。某建筑企业在项目材料管理环节制定了以下制度:(1)专人负责制。结合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规模以及施工场地面积来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进行合理控制,严格记录材料取用时间、名称、规范,并实现对材料进出场时间的控制,完善材料库存检验制度,保证材料管理时效性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施工场地的安全管理。(2)采购规划制。材料价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市场行情动态变化,制定合理的采购规划,可以有效地避免材料积压的同时,让工程施工的开展得以正常进行,节约支出。(3)控制材料价格。督促采购人员关注材料市场价格波动情况,随时掌握实时价格信息,在保证材料质量合格的基础上对价格进行比较,以选择定价合理、生产质量较高的材料供应商。对各供货商的产品性能、价格进行全面对比,来选择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产品。对于采购量较大的材料,如混凝土、钢筋等,则可以应用招标形式进行采购,采购量的确定以需求量为基础,保证资金使用率。(4)控制材料使用量。工程施工项目应当结合施工预算为参考,对材料消耗量进行严格核算,同时改进技术,积极应用可以节约材料用量的新工艺与技术,降低材料的使用量。在材料的领用上,执行限取限用的规定,并回收余料,避免材料浪费。综合材料资金、时间价值等方面进行考虑,做好材料购买的次数、数量的规划,减少材料的积压。经过上述措施的执行,项目组在保证工程顺利开展的同时有效地缓解了材料积压与浪费问题,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3.3控制人工费用
在人工费用的确定上,需要将当前劳动定额与工程的总工程量结合起来,最终确定定额用工量,按照相应的比例,将主要施工环节与零星用工按照相应的比例向各个班组承包,从而实现包干控制。在此基础上,提高各施工班组工作组织的合理性,让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保证。适当精简施工人员,避免额外的人工费用支出。如果某单位工程技术含量较低、重复性较强,则可以应用包干控制的方式来节约人工费用[3]。
3.4制定合理化的成本控制目标
若建筑工程规模较大,就会有较长的施工周期与较为复杂的施工流程,在诸多环节都极易产生成本管理偏差。所以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工作中需要对工程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一个工程项目划分为多个子目标,保证各子目标均可达到预期控制目标。如果工程出现设计变更,则应当及时对开子项目进行调整,避免增加额外支出,将实际费用使用情况与目标成本间的差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5器械设备使用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设备的成本主要取决于设备租赁、购买的数量与单个设备的价格。设备在长期使用中难免出现损坏与折旧,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器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积极进行维修养护,将设备维持在最佳运动状态。在施工成本管理工作中,还应当适时制定设备与机械的租用计划,避免设备闲置而产生成本浪费,最大限度上保证设备使用率。结合设备使用情况、设备类型建立设备维护制度,一方面可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避免设备折旧所产生的成本。
篇5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企业所获得经济效益在逐渐地减少。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无标底招投标,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进行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投入较少的人力以及资源,从而获取较多的价值,使得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从而达到收入与支出平衡,进而产生一定的盈利。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的,对成本的控制是形势所趋的,是需要进行及时解决的。
二、成本控制的紧迫性
(一)成本控制意识缺失
建筑行业既存在规模较大的工程施工企业,同时还存在数目相当多的中小型工程施工企业。在这些中小型建筑工程企业,普遍缺乏成本控制意识,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人员的责任,工程技术人员只负责施工技术与质量,现场施工人员只管施工组织与工程进度,预决算人员只负责工程结算。
(二)成本控制组织薄弱
很多建筑工程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成本控制部门。财务人员由于不懂施工预算决,难以单独参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费、人工费及机械费的管控,预决算人员又没有财务人员的成本管控思维,造成了只有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直观感觉来进行成本控制。部门职能相互脱节,难以进行有组织的、精细化的成本控制活动。
(三)成本控制监督不力
很多企业在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虽然对各种部门的施工预算工作都进行了组织,但是该过程中是缺乏监督机制的,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对于成本控制的执行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导致了成本控制失去了其有效的作用。
(四)人力资源配置不到位
对于大多数的建筑工程企业来说,往往都是进行自我组织建设以及进行工程预决算,并且进行监督与审核的,但是在企业内部往往是缺少专业的人员,企业也没有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及时的管理与培训,从而导致了成本控制的准确性是不高的。
三、采取经济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一)人工费的控制
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人工费用所占据的比例是较大的,为10%-15%之间,所以对人工费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进行合理的人员编制,定岗定员。同时对人工的专业水平需要进行有效的提高,使得施工过程过程中的工日得到有效的控制与减少,从而使得施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二)材料费的控制
在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用是最主要的一个构成部分,材料费往往能够占据到整个施工费用的60%-70%。所以在进行材料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材料价格的市场变化规律进行有效掌握,从而对施工材料进行最为合理的成本管理的计划,进而达到对材料费用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
(三)机械费的控制
机械费用是施工费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组织以及机械进行合理的调配,从而使得施工过程中的机械台班得到有效的减少,使得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完好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注重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以及维修,减少设备的闲置。
四、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成本控制
(一)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建立成本管控机制
施工企业的领导层必须首先树立起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意识,进而将意识传达给企业所有人员,建立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环境。在企业内部推行项目施工效绩考核机制,将成本控制与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的目标。
(二)建立成本控制组织,加强成本管控
在财务部门内部引入预决算人员,或者建立由财务人员和预决算人员组成的专门成本控制部门,负责工程成本管理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建立财务人员、预决算人员、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工作小组,共同制定各项成本管控措施,加强对施工过程的事前、事中管控。
(三)建立健全制度,加强成本控制监督
加强成本控制制度及流程的建设与优化,将成本控制制度细化为各种流程图,并制定各项配套措施,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在开工前,编制工程预算成本,作为施工过程中控制直接施工费用的依据。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将预算成本分解为可执行的成本控制指标,从而达到对施工过程中材料采购、施工人员配置及机械使用进行有效指导,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各项成本指标执行情况的监督。
(四)组织人员培训,配置合格人员
在企业建立人员培训机制,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对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制度流程培训,特别是培养既懂工程施工与技术又懂成本控制的复合型人才。在施工的各个岗位配置具有成本控制意识与技能的人员,加强成本控制措施的可执行性,提高成本控制效率。
(五)抓住企业收入主线,强化项目投资决策
在企业进行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将项目的投资决策作为主要的准则。对于建设项目的成功与否或是否能盈利,项目决策是非常关键的,这对于工程造价的等级高低以及投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我国的建设投资领域,投资规模是没有进行科学的控制的,项目建设的效率也是相对较低的,从而使得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资金浪费。对这个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项目决策的方法。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问题;措施
由于整个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成本管理是核心和重点,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阶段我国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管理能力突飞猛进。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去开展成本的管理控制来不断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1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要性
1.1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当前企业在决策开展的过程中,通常会基于工程成本控制角度出发,主要目的是能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样也能够促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性发展。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基于成本核算角度来开展决策才能够确保决策的合理科学有效,这样也可以获得更为可观的效益。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发现成本管理能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决策,良好的成本管理可以推动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1.2加强建筑企业经济效益
当前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地确定产品的价格,在确定价格之前就需要从建筑成本角度出发,开展仔细的计算和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经济因素来针对性地开展评估。与此同时,在确定价格过程中也需要基于其经济最大化角度出发来确定最终产品的价格。只有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确定建筑价格,才能够被建筑单位认可。
2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出现的问题
2.1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问题
在一项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在施工准备阶段就需要关注到整体的施工质量是否合格。由于整体的施工成本对于施工预算、施工工程经济效益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此外,在实际施工开展的过程中,引起工程策略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而且大部分会与前期准备工作存在很大的关联。很多建筑企业在前期设计的过程中,在设置施工图纸时并没有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考察,这就导致在设计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很多施工人员看到施工图纸就能够看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重新设计,改变施工方法,这样会对整个施工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
2.2进行施工时出现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施工的实际过程中,花费的资金比较多,而且整个管理过程也十分复杂、困难。因此,需要对施工管理阶段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很多施工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并没有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施工,使得施工无法满足施工标准。他们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随意施工或者去修改施工图纸,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完成之后与施工图纸不符。若是不符情况较为严重,就需要拆除重新施工,这就会导致成本不断提升,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出现遇到一些不负责任的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会私自截留资金,也会给工程的成本带来不良影响。
2.3工程竣工时出现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竣工阶段,验收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十分复杂。因此,需要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果做进一步的检查,结合施工图纸进行核对。在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工程的施工成本花费情况进行验收。很多检验人员为了减少自己工作量,不会仔细对工程造价进行核对,这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账目花费和实际成本花费不一致,无法准确控制资金开支,难以有效地进行工程成本管理。
3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的对策
3.1注意转变观念,健全管理制度
在一项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在成本控制阶段如果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施工企业就需要转变施工成本控制的观念,在整个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施工质量,建立施工成本控制体系。在工程开展之前,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防止盲目性开展施工。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同时,必须要将企业的长远目标与整个项目的目标结合起来,这样才会有着正确的理念指导,不断去完善工程造价的控制体系,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建设。一般来说,从建设项目立项开始,就需要让各个环节与成本控制充分结合起来,对整个项目整体进行成本控制,并将整体成本控制与过程控制协调一致,及时发现有问题的环节并进行调整,最终达到整体目标。例如,在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开展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项目中的重难点,分析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风险因素并提前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合整体的施工特点以及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故障,确保这些资料的全面性,以达到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成本的目的。
3.2加强人才管理,落实监管制度
工程建设过程中,人才是比较关键的一个部分,人才的观念和水平会直接给工程成本控制带来影响。管理人员也需要熟悉施工的具体流程、质量要求和工艺规范、机械需求、人力资源希求等,并将这些方面的要求与成本控制结合,实现预算与支出管理的平衡。与此同时,建筑企业也需要强化监管制度,在施工时重视人员对于成本控制的影响,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进行管控,防止出现人员操作行为不当而引起的成本消耗。对于监管人员,还需要重视施工安全管理的开展,一旦企业发生安全问题,必将面临大额赔偿,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较大的损失,也需要归于成本控制。
3.3设计阶段落实成本管理
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对于一项工程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确保施工成本符合预期的基础。对此,我们首先需要关注这一阶段的成本,确保所设计的项目符合国家工程要求。在确保设计合理性的基础设去应用最新的技术措施完善整体的设计方案,确保方案的合理性才能够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对此,需要使用最新的技术来完善设计方案,在设计阶段强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结合专业的软件来完成计算、统计和模拟方案,提高整个方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此外,还需要最大限度利用好各项资源,减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过多投入成本。最后,相关的设计人员也需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成本意识来强化管理水平。
3.4施工阶段
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阶段也是需要重视造价控制的,主要是将工程建设的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以此观察出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差距,选择合理的措施来控制这一成本差距,就能实现合理的成本控制。其次,在施工过程中企业也需要合理控制材料的质量和价格,不能过高,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实现成本合理化。此外,企业还需要确保自己所采购的材料价格合理。企业所使用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需要剧本一定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只有先进的施工技术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提高施工效率。再者,对于整个施工的工程造价来说,合理的信息化管理也是十分关键的,企业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对材料采购、资源配置等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化的信息管理,以此实现资源共享。如,企业可以使用专业软件来对各项资源和材料进行分配。同时注重设备的智能化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5竣工阶段
竣工阶段时企业建设施工的最后环节,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落实质量的监督和核实。在确保各个环节施工以及材料采购都公开,并结合以合同要求将各项施工内容和竣工阶段工作对比,以此确保成本控制的合理性。在竣工阶段施工人员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成本管理人员的造价控制理念也十分重要。结算人员需要心中有成本概念,竣工阶段各项工作也势必会得到重视,成本造价控制工作也会更加顺利。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一项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工作,做好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科学判断和筹划招投标工作,对建筑施工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强化成本精细化管理等各种措施来更好地开展建筑施工,完善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1]吉贺.分析房产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7(22):163.
[2]费洪民.房产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7(27):179.
[3]黄俊平.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建材与装饰,2021,17(11):153-154.
[4]辛文秀.建筑工程成本造价控制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2):187-188.
[5]张晨.关于建筑工程项目材料管理与成本控制问题探析[J].建筑与装饰,2020(34):27.
[6]苏丽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四川水泥,2020(2):232.
篇7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是用货币形式表示的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为完成一定建筑安装工程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建筑工程成本是生产耗费补偿的衡量尺度,是制定企业内部定额和价格的依据,是综合反映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项目成本控制贯穿于项目的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回访阶段、保修等整个阶段应在充分满足项目进度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的。本人试通过对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内容、程序及原则的阐述指出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控制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与对策。
一、 成本控制的内容、程序与原则
1成本控制的内容
成本控制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项目具体活动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发现偏离及时采取措施,使各项费用消耗符合有关的定额规定,达到从较小的劳动消耗,创造较多的社会合格产品的目的。
建筑工程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所组成。直接成本是直接计入施工成本项目的生产费用,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技术措施费、施工水电费),其中材料费占总成本的60%左右,人工约占费20%,机械费约占总成本的8%,可见直接成本占主要地位。间接成本是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所发生的,综合性费用,包括管理人员薪酬、办公费、差旅费、其他费,按规定标准分配计入。
2成本控制的一般程序
成本控制的一般程序包括三个阶段:(1)计划阶段,也城为事前控制,对各种资源消耗和费用开支制定定额和标准。(2)执行阶段,也称为事中控制,在施工过程按成本费用标准控制支出,揭示节约或超支,从而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3)考核阶段也称为事后控制,即及时查清成本偏差的原因,明确责任归属考核评定业绩,三个阶段紧密相关,缺一不可。
3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项目部对成本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目标管理原则
合同文件和成本计划是成本控制的目标,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形式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应将一个工程项目的目标总成本,分解细化,落实到项目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责任人,并签订成本管理责任状,促使成本管理围绕成本目标中心良性循环。
(2)全面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原则包括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是指对施工产品形成的各个环节的控制,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地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项目成本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性的实质内容包括各部分,各岗位的责任划分和班组经济核算等内容。
(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在肩负或本控制责任的同
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利,同时项目负责人要对各部门,各班组及各岗位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定期进行考评,奖优罚劣。只有把成本责任制度与管理者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才能受到预期的效果。
(4)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控制必须以人力、物力的使用效果为衡量的标准,考核各项成本支出是否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成本控制所付出的代价必须限制在合理最低的范围内,即增量成本不超过缺少成本控制而失去的收益。
(5)例外管理原则
例外管理是指对关键性的成本差异(即例外)实施特殊性控制。在实施中,确定“例外”的标准主要有:
1) 重要性
一般而言,只有全额较大的成本差异(差异率达到10%或以上的差异)因给予足够的重视。
2) 可控性
凡属于有关部门或人员无法控制的成本项目,即使差异未达到重要性标准,也应视为例外,否则可能会挫伤其积极性。
二、 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管理手段老化,缺乏模块集成手段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取得 目标利润成果,必须有各个子系统,各个环节的互相协调与配合,任何方面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功亏一篑。要对如此复杂系统工程实现有效管理和控制,必须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工具,运用网络信息,计算机,系统模块软件,实行系统化的模块集成管理。
2会计核算失控,成本信息失真
有的项目不能及时确认工程结算收入,不能及时掌握成本结算情况,以致结算收入与成本不配比,项目结算周期过长,有的项目长期挂账不结盈亏,有的项目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不对应,不能满足成本核算和分析的需要。
3项目分包失控,风险隐患严重
只为产值进度,不重视对分包队伍的管理,包括安全教育,技术交底等管理工作。大多数施工企业对承包队伍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承包施工内容含糊不清,扯皮现象严重,致使成本超标
4超支成本转嫁,承包流于形式
有些项目工程承揽开支大手大脚,招待费成了万花盘,中介还有一大笔费用转入成本。由于建筑工程生产、结算周期过长,中间年度收入缺乏发包商审计确认,最后项目审计结算形成成本超支。为了弥补亏空,采取成本转嫁的办法,巧转下一个工程项目。
5考核指标片面,成本意识较差
上层设计的考核指标片面,只注重规模产值指标,不重视成本降低率,只注重上交指标,不注重内涵发展。投标项目成本决策主观随意性强,创优不惜高价成本,主要责任人成本分解考核不到位,奖罚不明,以包代管,漏洞百出,损失浪费普遍。
三 、强化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及对策
1.建立健全成本管理机构,集成模块管理手段
在项目成本管理上,要制定合理的企业内部施工定额,结合中标的工程合同,施工方案,当地材料市场信息价格等相关资料,编制成本计划,下达成本控制指标。在结构组织上,首先确定公司层的成本管理责任人,项目主管会计实行委派制,代表企业行使成本控制权。其次要明确各组专员成本管理的责任人,下达控制成本指标,在施工技术上,利用计算机作为施工控制的工具,并引进或开发先进的网络成本管理材料,提高管理效率。
2运用绩效考核手段,加强成本控制。
运用弗布克部门绩效考核手段,加强项目各部门、各个岗位成本管理控制。弗布克部门绩效考核系列,设置了一套五位一体的绩效考核方案。方案包括关键业绩指标,胜任素质模型,考核指标设计,绩效考核细则、关键问题解决五个模块,这五个模块紧密结合成一个完整考核体系,并且将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绩效考核体系化、精细化、模块化、模板化。可以说是一套管理软件。举例:如对“项目成本主管”的绩效考核项目包括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三个方面,并结合目标管理卡和工作职责,设计考核内容和分值分别为三条40分,三条35分,四条25分。季度考核得分=工作业绩得分+工作能力得分+工作态度得分,年度考核得分=季度考核平均分×60%+年度考核得分40%,考核得分结果作为项目成本主管浮动工资与奖金的发放依据,同时也作为职位变动依据。
3加强材料价格管理及用量控制。
材料成本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价格,二是耗用量。因此加强材料价格管理和用量控制是降低材料成本的有效手段。材料进场严格把好数关质量点。材料采购贯砌招标选代得采购制度,材料领用时要用:按任名单“限额领用,超罚节奖”的考核办法,避免材料使用浪费。
4加强机具管理,遵循优化配置原则
大型机械和小型工具费占工程总成本10%左右,是成本项目第三位成本要素,它的配置使用遵循优化配置原则,根据工程项目需要,合同要求施工周期,从价格合理方式进行配置,并且通过网络信息在同行同系统之间调剂余缺,提高机械的使用率。
5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消除风险隐患
建筑企业一次性成形的合格产品,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在施工生产中,严格把紧质量关,从施工前的测量放线、放样,施工中材料投放及施工后成品养护,都必须按工程质量规范要求操作,避免或减少返工损失,同时在施工操作中,要做好安全防护,确保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降低和消除安全风险。
6加强合同管理,规避官司风险
不管是建筑总承包合同,还是分包劳务合同,发生了法律纠纷,打起官司,总要花一笔成本费用。因此,合同管理至关重要,应严格按合同约定进行工程结算。工程合同外,完成的工作量,必须及时办理补充签证手续。对于分项分包,劳务分包,也要按照《合同法》、《劳动法》等有关规定签订正式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合同,消除口头形式的“君子约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避免人为陷入官司纠纷。
7加强成本内审,召开成本研讨会
加强成本内审,要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即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应及时审计成本开支制度的执行情况,审核分解的目标责任成本的完成情况。定期组织召开成本研讨会,公布审计结果。指出并披露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篇8
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得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激化,这时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也就成了最关键的问题,其间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这对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现实意义。因此,分析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对我国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促进作用。
关键词:
市场经济;建筑企业;成本管理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建筑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建筑施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建筑企业应不断改善发展现状,注重经济成本估算及其成本剖析工作,用最小的成本投资来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本文分析了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并提出实用性应用策略。
一、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简述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是建筑企业为了降低建筑产品构建成本,从而开展的各项管理工作,其间包括建筑成本的预估、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这些工作的开展可让工作人员更加清晰的掌握施工中的各项工作,从而降低资源浪费以及成本损失。以最少的成本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这也是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建筑成本观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很大,其间关系到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各项工作的关系也非常复杂,这时就要求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科学有效,以有力可行的方式进行管理。
二、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1、建筑经济管理理念落后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中,其相应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缺乏一定的前瞻性,总是出现问题之后才处理,这使得管理工作非常滞后。并且,没有全程动态化管理理念的支撑,许多管理人员基尼注重建筑施工阶段所产生的经济成本控制,缺乏全程成本控制观念,也并未注重建筑施工阶段的经济成本控制在整个施工中的贯彻。管理工作仅是某个现象的分析,并未根据工程进度而施以动态化管理,使得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及其工程进度相互脱节。同时也没有全面性成本管理理念,仅注重眼前经济利益,不注重经济管理工作的长远性。也没能真正的落实全面协调以及精细化管理,各个部门间缺乏配合,管理工作也不能真正的切合实际。
2、建筑企业人员建设素质偏低
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使得建筑管理工作未能真正落实。同时施工人员素质也偏低,相关工作都未能和施工人员的经济利益联系,这使得施工人员成本意识较弱。并且,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由于专业素质不高则影响着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许多建筑企业均是片面性的培训,总是大力投资物力及人力,其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并未进行更大的投资。投资量少且对培训的要求不高,使得管理工作未能真正落实,这时的培训工作就仅是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的为建筑企业创造利益,这也严重制约了培训工作的实际效益。
3、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
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其间成本管理组织保障未能真正落实,许多建筑企业并未构建专门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部门,大都是财务部门兼职的,也有的建筑企业成本经济管理工作部门多,且其职责不清,职能交叉问题严重。同时其间成本管理奖罚制度不健全,未能真正的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及其自觉心,且相应的成本核算监督体系不完善,核算工作很多方式不正确,核算结果也不准确,监督方式也较为单一,没有主动性、机动性、超前性,这时的监督工作则仅流于形式。
三、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改善策略
1、树立建筑经济管理新理念
应尽早树立前瞻意识,注重各项预防工作,积极做好预算编制,要施以科学有效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预防控制策略,加强漏洞管理工作。同时要树立全程动态管理意识,把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真正的贯穿于整个施工中,要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各项工作,这样管理人员也能尽早的发现问题且及时处理。要树立全面成本管理理念,加强显性建筑经济成本工作工作,也应更深层的注重隐形建筑成本管理。以统筹协调的理念来有效加强各部门间的配合,把成本管理工作合理分解且严格落实。
2、注重建筑管理及其队伍建设
应积极拓宽人才引进途径,可以高校对口引进,或者是社会招聘,尽量提升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水平。同时要不断加强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的专业培训,加强培训工作全过程控制,要充分提升培训实效。并且,不断创新人才晋升机制,要择优选拔,创建良好的用人环境,做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这样也能更好的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健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体制
要不断加强成本管理组织保障工作,同时设置专门的成本管理部门,要职责分明且分工合理,这样也能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以形成更全面系统的组织系统。健全和完善成本管理奖惩机制,一定要奖罚分明,这样可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及参与性,同时也能充分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并且,要不断健全成本核算监督体系,用正确合理的核算方式进行核算工作,尽量避免出现各种误差问题,积极强化建筑经济成本运行监督机制,从而明确监督执行主体,要使用各种监督方式结合的方式,以便保证监督工作的实效性。
结束语
经济发展与建筑业的发展密不可分,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又是建筑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些问题均是息息相关的。建筑工作人员应不断学习,于实际工作中积累更多的经验,全面收集各类问题及其处理方式,注重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体系的健全与完善,要不断提升全体员工的职业素质,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因此,分析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对我国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并提出实用性应用策略,以提升国内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水平。
作者:张峻铭 单位: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传福.探讨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J].新经济,2015(1).
[2]高冠才.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分析[J].中国市场,2015(3).
篇9
【关键词】法人管项目;财务;施工企业
随着建筑业市场竞争国际化、信息化的趋势逐渐显现,竞争的激烈状态也给我国建筑行业带来了冲击,为了与国际接轨,增强竞争力,强化建筑行业的管理,提出了由“法人管项目”的管理模式,不仅改变了“经理管项目”的传统模式,也为整个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管理变革,也在建筑行业逐渐蔓延开来。作为一名财务人员,需要了解,这样管理模式的变革,对于财务角度或者是财务管理方面带来了哪些改变,更需要清楚的认识这些改变,并提出应多改变的措施。
一、认识“法人管项目”
“法人管项目”模式是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实践总结提炼的管理模式,阶段相比,建筑企业在传统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对于“法人管项目”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只能从其内涵上理解为:“法人管项目”指企业按规范化的程序,发挥各个职能,通过对项目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人、财、物进行优化配置,实施全过程管理与监控的一种管理模式。
首先,“法人项目”项目管理模式是对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设”)多年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中国建筑精细化”企业项目管理模式是符合国际标准的“,是符合国际普遍实行的“集约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管理理念,它适合有勇气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已成为做大做强我国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的管理模式。
“法律管项目”不是说。该企业的一个人是负责项目,而是根据项目的规范实施项目管理和控制的企业联系,项目经理在“项目法人”只是代表企业管理项目,是实施的人,不是决策者,项目经理应严格反映企业项目管理的意志,严格执行项目管理体系规范,具体的内涵和理论,我们不讨论。当然对于企业项目的提法还有不同的看法,但它是由于“企业项目打破传统项目管理模式,触动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要讨论的“法人项目”和中国的传统项目管理模式比较,我们首先要了解所谓的传统项目管理模式是什么?取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传统的管理模式,工程项目多,但我们可以将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概括为“项目经理”,顾名思义,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是项目经理说的算,具体实施方式大多是企业或工程承包商获得工程,任命或项目经理与项目经理签订的项目或合同责任书,项目经理根据合同对企业或承包商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以及项目实施的所有权利交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与项目实施人力、财务等,与材料的决定。
从财务角度理解“法人管项目”为:企业按规范化的程序,发挥财务管理职能,通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务管理中的“人、、物”进行优化配置,实施全过程财务管理与财务监管。
二、从财务角度剖析“法人管项目”
“法人管项目”不仅仅是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影响了财务管理模式的改变。建筑施工行业的特点是项目分散性、地域广阔、对于财务监管作用的发挥会有很大的限制,无法集中管控,分散企业的资金,失去了对资金的监管:无法真实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在了解信息时,由于存在人为性,得到的信息失真;不是项目管理主体,却要承担因项目施工生产经营不善带来的财务风险。财务在企业的作用,是记录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记录者,也是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的分析者,更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监控者。“法人管项目”的管理模式产生,也需要财务人员,从新的财务视角认识企业管理模式,认识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贯彻法人管项目理念下的财务集中管控模式――集中资金管控,强化成本监督意识,明确财务风险承担与责任主体,在建筑业“营改增”环境下,还需要法人企业提高纳税筹划意识。
三、从财务角度推进“法人管项目”的实施
(一)集中资金管控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顺利进行生产经营的基础保障,要从法人层面对施工前期与施工过程中的资金强化管理,规范资金计划,严格控制资金支付,使资金在保障项目生产经营能正常开展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法人管项目”模式下,从集中管控资金,达到优化企业资金使用效果的作用。
(二)严控成本支出
“法人管项目”管理模式诞生的目的也是为了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那么加强项目成本管理,严控成本支出是企业必然。从法人层面落实成本实施与考核,加强成本管理,从经营成本活动源头的合同开始着手,定期开展成本分析,不仅要控制直接费用的支出,更要严控非生产性的支出,在“法人管项目”模式下,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明确目标,确定成本控制责任,有效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
(三)提高纳税筹划意识
纳税筹划是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必不可少的,合理的纳税筹划,会给企业带来降低税负,提高企业效益,从而达到企业财富优化的效果。“法人管项目”模式下,迎来“营改增”的税改――以企业法人为纳税主体的情况,这对建筑企业的纳税筹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在原以项目为主体进行营业税筹划的基础上,考虑以法人为主体,增强增值税全局纳税筹划意识。可以在原来研发费加计扣除、西大开企业税收优惠的基础上,增加全公司的对下劳务队、供应商的选取资料库;关联企业之间的税务转移,以及全公司纳税时机的选择等税收筹划方式,从法人层面进行总体的税务筹划,达到降低全公司税务成本,最大化企业利润的效果。
(四)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篇10
关键词:成本管理;施工管理;铁路
随着经济的腾飞,加上国民经济发展对铁路的依赖,我国铁路建设迎来了。尤其是近年来,中国高铁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了国家名片,加之“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铁路建项目必然大量增加,因此文章研究成本管理在铁路施工管理中重要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的必要性。
1我国铁路的重要意义和当前发展
1.1修建铁路的重要意义铁路
作为基本的交通运输方式,在我国具有重要地位。首先,我国铁路运输每年发送的旅客与运输的货物相较于航空运输及汽车运输,有着人数多,数量大的特点,且成本较低,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其次,铁路运输方式带动了就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修建铁路,维修铁路,运营管理铁路的过程中,吸纳了大量的从业人员;最后,铁路运输运量大,成本低,可靠性高,对于国防的意义不言而喻。
1.2我国铁路的当前发展
我国铁路发展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主要是列强在中国修铁路,直到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开中国人自己建铁路的先河。铁路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由开始的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气化铁路,及至今天的高速铁路。中国当前拥有领先世界的高铁技术,运营里程与在建高速铁路里程均居世界第一。我国铁路建设形势大好,加之“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动,可以说铁路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建设。
2铁路施工成本管理的特性
文章研究在铁路施工管理过程中成本管理的特性。通过广泛地查阅资料,铁路施工成本管理主要有复杂性,系统性,时效性,风险性四方面特性。
2.1复杂性
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十分复杂,铁路施工过程更加复杂。一方面,铁路施工会同各方面的人员来往,比如作为施工方,要与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及材料供应商等相关方面来往,这便增加了成本管理的复杂程度;另一方面便是铁路施工,建设周期长,施工工序多,人员流动大,这使得在铁路施工管理中应当特别重视成本管理。
2.2系统性
铁路施工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成本管理要服务于整个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方式与策略不能单一考虑,不能只考虑当前的某个极端或者某个施工工序,而应该将其放在整个系统中考量,综合得出判断,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例如某铁路隧道项目位于大山之中,交通不便,为此施工方决定修建施工便道,为节约成本而修建了宽度较窄,等级较低的路,在施工前期,施工便道能够满足工程中的运出要求。可是随着工程的全面展开,需要使用大型机具,因为施工便道不满足要求,大型机具无法按时到达抵达施工现场,以至耽误了工期,造成了巨大损失。虽然为节约成本,修建等级较低的施工便道,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可是后来却造成了巨大损失,这就是没有通盘考虑整个系统而进行成本管理的决策的案例,即为考虑成本管理系统性的特点。
2.3时效性
铁路施工中成本管理中,建筑材料成本管理十分重要。建筑材料是工程成本主要来源。而一般的铁路建设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在较长周期内,建筑材料价格是波动的,因此作为项目决策者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密切关注建筑材料的价格涨跌。成本管理尤其是建材成本管理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不同时段内的采购计划是不同的。例如,钢材价格下跌时可多购买一些钢材,水泥价格上涨时便调整施工进度,节约水泥的使用,等待其价格回落,这便是时效性在成本管理中的体现。当然,建筑材料的价格预测十分困难,受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对决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险性
任何工程建设项目都具有风险,风险广泛地存在于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铁路建设项目工期紧,建设难度大,风险也更大。在铁路施工成本管理中都是具有风险的,任何成本管理决策都面临亏损,这便是铁路施工成本管理中的风险性的体现。当然面对风险项目决策这并不是束手无策的,面临某一项决策时,可以预估风险,判断风险大小。如果决策力度大,影响的方面多,此时可以与咨询公司或相关的专家学者进行评估,从而得出风险的大小。根据所得出风险的大小可以选择承担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等方式。
3成本管理对铁路施工管理影响因素
通过文章分析,可见成本管理对铁路施工管理有重要影响,成本管理在铁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从具体方面分析成本管理对铁路施工管理影响因素,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即整体性影响,局部性影响与控制性影响。
3.1成本管理对铁路施工管理整体性影响
施工管理是一个大的系统,门类众多,人员纷杂。建筑企业所要追求的效益均在成本管理中体现。可以试想,一旦某铁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出了问题,比如出现重大亏损,就会导致整个施工过程停滞,严重的可使项目停工,甚至烂尾。可见成本管理对于铁路施工管理在整体程度上有重要影响,作为决策者应当明确成本管理一旦出现对项目在全局性和通盘性的影响,问题就比较严重。因此应当充分认识成本管理在铁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避免出现较大的工程事故。
3.2成本管理对铁路施工管理局部性影响
施工管理是一个大的系统,下面有众多的部门与人员,对于施工项目,不同施工阶段的任务是不同的,那么与之对应的成本管理策略也是不同的。每一项施工过程,每一步施工阶段都需要考虑成本的因素,在此,便体现出了成本管理对铁路施工管理局部性影响,即成本管理策略对其中的一项工作或施工工序产生影响。虽然不会像成本管理出现对项目在全局性和通盘性的影响产生严重,但是一旦影响到了关键工序重要步骤,同样也会出现严重为题。作为项目决策者一定要重视成本管理铁路施工管理局部性影响,因为即使出现的成本管理策略问题不严重,必然会对整个项目的效益产生影响。
3.3成本管理对铁路施工管理控制性影响
在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通常会有控制性项目。例如某铁路中的某座特长隧道或特大桥,所谓控制性项目,对于这个实例而言,就是特长隧道贯通。特长隧道贯通,特大桥建设完成,这条铁路就通了。例如在建的兰渝铁路中的胡麻岭隧道,因为地质条件差,施工缓慢,已经建设了十年,仍然没有贯通,从而影响着整个铁路项目,即所谓的控制性项目。可见控制性工程对整个项目十分重要,而控制性工程中的成本管理就更加重要了,对于决策者,应当十分重视,这便是成本管理对铁路施工管理控制性的体现。
4结束语
文章研究成本管理在铁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首先分析探究铁路对于我国的重要意义及当前我国铁路发展现状。我国铁路正在飞速发展,也表明文章研究内容的必要性;其次文章分析了铁路施工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特性,即复杂性、系统性、时效性、风险性四方面。在分析成本管理的特性之后,又具体分析了成本管理对铁路施工管理影响因素,从三方面分析,即整体性影响,局部性影响与控制性影响,系统的分析了成本管理如何影响施工管理,并对其重要性进行了归纳。
参考文献:
[1]宋洪强.某铁路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2]王文芳.铁路施工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
- 上一篇:室内空间设计手法
- 下一篇:水产养殖技术就业前景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