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精神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改革创新精神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改革创新精神内涵

篇1

“五结合”,开创烟草工作新局面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与行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相结合。沈丘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运用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冷静分析全县经营现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点,走科技兴烟之路,确保了卷烟经营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与行业“两个至上”相结合。“两个至上”即“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沈丘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运用五中全会精神与行业“两个至上”有机结合,把行业“两个至上”始终贯穿于经营活动中,切实增强了沈丘烟草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与行业“四要”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沈丘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用“快、高、实、好”的行业四要作风全面谋划各项工作,实现了卷烟经营新突破。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与行业“修身立德、和谐发展”核心价值理念相结合。沈丘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高度重视,将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转化成每一位员工的工作动力,切实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实质,把握科学内涵,树立了沈丘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良好形象。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与行业“卷烟上水平”相结合。沈丘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集思广益,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国家局和省、市局(公司)“卷烟上水平”的各项工作上;加强内部管理监督、提高行业自律意识,深入开展优秀县局创建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体系建设,开创了“卷烟上水平”新局面。

三坚持,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努力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和深入推进“卷烟上水平”的实践中,沈丘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坚持解放思想,凝聚发展合力。沈丘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通过解放思想,强化忧患意识,认识了沈丘烟草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克服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切实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压力感;统一思想,使全局上下端正了思想作风,着力营造了不埋怨、不争论、不折腾,和谐向上、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增强了开拓进取意识,坚定了发展信心,促进了沈丘烟草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沈丘烟草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对诸多新矛盾、新问题,沈丘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创造性地开展了工作。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克服畏难思想,消除庸性心态,消除不敢改、不愿改、不想改思想,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精神,保持改革创新激情,不惧风险,不畏困难,在改革创新中统一思想、破解难题、推动发展。

篇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为基本内容。但是,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却是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和目标,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和兴旺发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生动表达了国家富强,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繁荣的幸福场面。 “民为重,君为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民主内涵则是当今民主建设的重要文化来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要求就是要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同社会,早在中国传统文化《礼记》中就有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民和睦的和谐大同社会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平等,就是要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公正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 “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平处于公,公出于道”、“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则蕴含着的公正平等的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当今爱国精神的文化基础。诚信,在中国传统化中历来受到世人的青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中蕴含着诚信精神是营造良好诚信风尚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凝聚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孕育着深刻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蕴含着不屈不挠的改革发展精神, “因材施教”、“审时度势”、“与日俱新”则包含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些深刻的优良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思想精神,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不仅与中华民族美德相承接,而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为人民群众进行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判断行为得失,规范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自强求富、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内涵。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个人价值准则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内容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祖国、守诚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牢固的文化基础。抛弃传统,丢弃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活力和命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文化是我国当前在世界文化多元化交流融合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和精髓。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发展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时,也注重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从中汲取其丰富深厚的文明成就。在继承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1、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容极为丰富。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都是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融入民族意识中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始终凝聚着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心愿,引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凝聚作用。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力量源泉,爱国主义精神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发展舞台和指明方向。

2、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篇3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文化 建设途径

【作者单位】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

【中图分类号】 C9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1-0054-03

法治作为迄今为止最好的治国理政方式,它不仅是有形的制度,同时也是无形的文化。法治是否昌明、法治的要求能否落到实处、法治的成果能否真正有益于社会进步与社会和谐,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法治文化作为支撑。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法治文化是以平等、公正、自由、诚信和人权等为主要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文化,本身具有权利和义务一致的规范性。因此,弘扬法治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我国著名法学家龚瑞祥教授指出:“所谓‘法治’,不仅仅是指‘以法治国’,还包含着用于法治的法律必须遵循的原则,如‘公正原则’、‘平等原则’、‘维护人的尊严的原则’等。也就是说,法律是确定的、公认的理想,而非我们通常所称的‘长官意志’。法治高于法律是立法者和司法者用以检验法律能否生效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体系是一种以“正义”为价值取向的、以西方法治文化为范式的、以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为根基的法治文化。它在显型结构层面上表现为:制定良好的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完善的法律组织和法律设施;严格的执法和司法程序。在隐型结构层面上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体的信法、守法、用法心理;较强的民主意识、正义观念和权利观念;法律的权威至上观念、依法办事的精神和法治的思想等,是一种内容结构和谐统一的法治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是这一法治文化体系的本质所在。而围绕这一本质展开的各项条件、措施和效果,即以法治为特征的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全面生成,则是这一法治文化体系的具体要求和现实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生成属于一种“后发混合式”的模式。从其生成的动力来讲既有外在动力也有内在动力。一方面,其生成依赖于中国社会的内在力量,这些内在力量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民主政治、法律(良法)、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体需求的转向等社会因素。另一方面,它一直受到外来法治文化的刺激,特别是西方法治文化的刺激,这种刺激表现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其独特性。

1. 民族性。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积淀的产物,经世代相传而取得了稳固的地位,形成一种“超稳定形态”,即使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它也会坚守自己的阵地,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法律观念、法律情感以及行为模式,并已内化为中华民族法律文化的心理和性格,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行为模式的选择。

2. 现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现代性表现在它能与当代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伴相生,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市场经济呼唤法治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之相适应,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治经济;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法治文化也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法治文化以市场经济为根据,进行理论创新,以一种新的形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3. 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开放性表现在它从不固步自封,善于吸收人类有益的法治文化成果,特别表现在对西方“法治”思想和理论的移植和借鉴上。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法律趋同化现象的出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西方的法治文化必将互相融合并存,整个人类社会都将向“大同法治世界”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作用

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时代性。建设法治文化,不仅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防止权力异化的有力保障,而且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切权力为人民”的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以人民当家作主为逻辑起点,强调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求权力服从于宪法和法律,并使权力始终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轨道上运行。同时,法治文化在为监督与制约国家权力提供思想保障的同时,也通过合理借鉴国外的先进制度并结合中国实践进行制度创新,从而为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提供智力支持。

在新的历史时期,仅仅注重对权力进行制约是不够的。因此,构建法治文化同时还要保障权力的有效行使。权力具有客观性,只要将权力运用好,就能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但怎样用好权,从而使权力既有限、又有效地得到行使,必须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引导。法治文化要求国家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权力,不越权、不滥权、不惜权,最大限度地履行法定职责。同时,法治文化还要求国家机关必须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力。程序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也包括维护程序法的权威。因此,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程序行使权力,从而不仅实现正义,而且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正义,同时提高权力运行的效率,更有效地为人民谋利益。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任何社会建设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也离不开必要的文化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之一,可以在多重意义上满足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必须调动整个社会的积极性,使整个社会的成员充满活力。整个社会成员要充满活力,要求每个成员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护,以及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都需要法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律也就通过它的这些作用,为社会的和谐提供最生动、最富有生机的力量。和谐社会要谋求安定有序,而任何安定有序,都是在规则的基础上,无规则便无秩序。而在所有的秩序中,法律的秩序规则是最明确、最具有外在强制性的,因此,法律在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上有着它不同于道德、传统、习惯的独特作用。和谐社会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法治在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没有法治文化作为基础是断不可能的。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中国现代法治不可能只是一套细密的文字法规加一套严格的司法体系,而是与亿万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心态以及行为相联系的”。因为任何制度都需要人去制定,更需要人去遵守,如果没有人的道德信仰、价值理念相配合,再好的制度也会被侵蚀得面目全非。只有当亿万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心态以及行为中,有关法治的价值理念占有了稳固之地并渐成一种法治文化,并进而成为中国文化传统内容的一部分时,我国的法治才有了真正坚实的社会人文心理基础。因此,目前只有努力培养我国民众的法治理念,建设法治文化,改良、培育中国法治的“土壤”,才可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主要途径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在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精神的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的力量一定与该事业的背景有密切的根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努力。

1. 培育公民对法律的崇尚和信仰

法治文化的培育旨在为法治国家奠定尊崇法治的社会文化意识基础。一个社会能否建立起法治,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这个社会有无尊崇法治的心理,是否培养起了追求法治的信念。法治文化形成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质为前提。社会主体的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的灵魂,是法治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体对法律的信仰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法律自身的正义性。博登海默指出:“法律是正义和秩序的综合体”,法律必然体现为一种社会正义。社会主体对法律的真诚信仰来自于法律自身所具有的公平、正义和对人类的关爱精神,社会主体正是基于这种信仰而对法律自觉遵守。二是法律实施的正义性。社会主体对法律的真诚信仰在于因法律实施的正义而对法律的神圣产生高度认同感,在于法治历程中对法律强烈的自觉意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普法教育,不仅是普及现代法律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仰,逐步实现全社会整体法律素质的提高、法律信仰的塑造、法治文化的形成。只有唤起个人的权利意识,才有可能真正树立起现代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另外,还应该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等良性法律实践的教育活动,增进公民对诉讼的信任和期待,培育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心理。

2.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体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法治文化的一般特征,又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因此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和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然而,民族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说,与法治存在着密切联系。我们应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纳入中华文化体系之中,树立并维护宪法和法律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将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融入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体现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理念,使法治文化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一旦如此,就能进一步发挥宪法和法律的文化功能。使分处各阶层的社会成员,能从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中获得切实利益、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并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新标志。使之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新载体。

3. 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发展

改革创新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核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坚持理论创新,推动法治文化的一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没的重大理论问题,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体系。坚持制度创新,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政治体制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奠定制度基础。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中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环节之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改变原先不合理、不科学的体制.树立并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相应的制度依托。坚持实践创新,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实践素材。法治文化是广大人民的事业,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学昌.试论法治文化的培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7).

[2] 张波.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多样性及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的生成[J].南京社会科学,2001,(11).

篇4

    艺术创作必须有先进的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这样才能使作品体现出艺术价值。美术是艺术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可以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并指导学术创造的合理应用。伴随着艺术价值的转变,美术研究已逐步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创作者应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个人的艺术水平,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2.中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和引发的思考

    近年来,虽然中学美术教学一直在不断改革创新,但很多美术课堂仍受传统观念和传统模式的束缚,教师过于依赖课本教学,忽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过于注重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忽视对自己的创造性培养,从而使学生在美术课上表现出不积极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我认识到:没有探索精神的艺术教学将严重阻碍学生的整体素质,对新课程的落实也会有不利影响。艺术教学并不是单纯地给学生传授一点艺术知识或绘画技术,必须让学生朝自己的个性方面发展,同时,注重发展艺术创造力,激发创新精神,提高学习质量,使他们经历一个积极的创新发展过程,真正欣赏艺术的魅力,积极探索。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3.1课堂教学要精心设计

    如果老师的课堂教学没有足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就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也就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精心设计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并且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出创新能力。

    3.2创造宽松活跃的教学氛围

    在美术教学过程当中,为了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际达到最佳状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进行创造性思考。并注重学生探究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和谐环境,活跃气氛,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敢想就应该勇敢地说、勇敢地尝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3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教导学生独立思考,要求他们改变原来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这不仅要求教师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学生,还要教会每个学生善于观察、勇于表达,敢于标新立异,培养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专长。老师要教导学生学会收集、分析数据,并得出进行艺术创造的结论,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个性。

    3.4关注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在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学生喜欢和大家分享他们的作品,也有同学比较内向,不敢把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来。为了实现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应通过各种方法来促进所有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各自的意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允许多种审美观的存在。坚持在课堂上相互合作,坚持让学生参与活动获得实践经验,不仅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分享知识的学习习惯,还使学生在表述思想的课堂交流中提高自己得出结论的能力,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在课堂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在实践学习活动中形成自己的艺术创作个性。

    4.艺术理论起支撑作用

    艺术事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内容,能提高物质生活质量,提倡学生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第一要宣传文化的先进意义,使人感受到艺术创作是一种有趣的运动,是一条重要的宣传先进文化的途径,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意识,间接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水平。实际影响是积极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则取决于自身,主要指导作用有如下几方面。

    4.1思想指导

    美术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需要先进的思想为指导,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性进行个性创造。然而,创作的前提是要具备一种独特的思想精神,艺术创作不是简单的图形组合或者复制雕刻,而要经过仔细的规划,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深刻理解艺术的理论内涵,规范指导艺术创作活动。

    4.2选择指导

    任何艺术活动都是以实际题材为导向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发挥最佳效果。艺术理论对主题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根据实际理论选材,激发了学生的个人灵感,才能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体现更好的艺术价值。

    4.3创作指导

    哲学提出先进的思想理念是以实践活动为前提的,艺术创作必须在先进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独立创作,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美术理论是艺术界的指导原则,是艺术创作者的指导思想。在进行美术创作时,理论知识对美术作品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对美术的创作起到指导性作用。只有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创作,才不会脱离艺术主体,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

篇5

党的十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同志所作的十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

教书德为首,育才先育人。十八人报告指出,要把以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利实践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将“立德树人”写入十八人报告,充分体现了党对学校人才培养和德育的重视。”“立德树人”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的根本任务。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使他们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三不朽”之说,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之所以被摆在首要位置,就是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做人都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事、建功立业的基础。因此,“立德树人”是历代教育家大力倡导的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十八人报告又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一种继承和发展,而“立德树人”的概念更加精炼、内涵更加丰富。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必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并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道德素养、行为准则、治学态度等都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息息相关。只有师德建设好了,才能保证教师以高尚的人格精神感染学生,以务实创新的学风熏陶学生。“立德树人”更为重要的是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青年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人复兴建功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我们必须牢固将立德树人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十报告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作中,我们要以十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切实将十精神与学校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努力用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引导青少年,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篇6

一、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需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党的十七大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指明了方向,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局,全党全社会的一切工作包括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大局来思考、来谋划、来开展。在组织工作中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一个重要保障,就是广大组工干部要进一步认清世界大势、国家大势,不断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增强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紧迫感,真正成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模范。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通过开展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活动,进一步把思想统一起来、意志凝聚起来,使广大组工干部在思想认识上紧跟大局,业务工作上服务大局,能力素质上适应大局;精神状态上符合大局。可以说,党和国家的大局是组织工作的根基,围绕大局开展工作是组织工作的灵魂,加强自身建设是做好组织工作的保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质,就是把组织战线的全体同志动员起来,团结一心,为完成党的历史任务而奋斗。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人事工作,需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十七大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对党的建设作出了“一条主线、五个重点、一个目标、六项任务”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举措、新要求。这些重大任务,都与组织工作有着密切联系,有的需要我们去组织实施,有的需要我们配合完成。如果没有思想上和能力上的充分准备,没有顽强的作风和高昂的斗志,这些任务是难以完成的。这就对组工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作风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切实抓好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才能使广大组工干部把握总体部署,明确重点任务,积极投身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做到公道正派、任人唯贤,推动干部工作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进程,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才能砥砺意志品格,提高素质能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效率质量,使各项工作达到新的要求。反言之,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成果,最终都要体现和落实到完成十七大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部署上来。只有这样,组工干部的新形象才能真正树得起来、立得牢靠、经得起检验。

三、落实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需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是十七大对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组织人事部门承担着在党委领导下管理党员、管理干部的重要职能,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的事情,组工干部应当带头做到。这是组织人事部门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对组工干部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所谓带头,就应当先行一步、走在前列,就应当标准更高、要求更严。要通过开展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活动,使每一名组工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宗旨意识更加牢固,在对党忠诚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就是要对已清正、对人公正,坚持原则、廉洁守纪,在政治品格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就是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知荣辱、重操守,在道德修养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就是要勇于开拓、奋发有为,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进取精神,在创造一流工作业绩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就是要甘于寂寞、埋头苦干,甘当人梯、默默奉献,在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作风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组工干部“可信、可靠、可敬、可亲”的形象,赢得各级党委、各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尊重。提出“三最”要求的实质,就是组织人事部门、组工干部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这个根本问题上,要走在全党的前列。

四、巩固和发展解放思想主题实践活动成果,需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组织人事部门自身建设。

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需要首尾衔接、环环紧扣地开展活动,需要不断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新考验,及时调整和丰富其内容与形式,那种指望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靠一两次活动就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如果停滞下来,不仅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且过去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也很难保持。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也是一项厚积薄发的工作,需要树立长远眼光,扎扎实实做好练内功、打基础的工作,通过日积月累、长期磨练,逐步提高组工干部队伍的职业素养。有些活动可能一时看不出明显效果,甚至似乎与工作实际离得比较远,但是从长远来看则善莫大焉,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持久的动力。需要指出的是,这次活动与以往各次活动既是联系着的、一脉相承的,又有着明显的区别:(1)这次活动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主要内容,其内涵更加丰富,要求更高;(2)以前活动中要求树立的是“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形象,这次明确提出的“四可”形象,涵盖更全面;(3)以往的活动都是年度活动,这次要搞三年,持续推进的力度更大。可见,这次活动不是以往活动的简单重复,而是新起点上的新要求、新实践,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创新。

篇7

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师范院校要对接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本研究从打造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训练实践体系和强化学生指导服务体系三个方面论述了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构建;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思考

2015年政府报告指出,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石,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很大程度取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1]。大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干,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是最主要的潜在创新创业人群,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努力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创新创业人才,成为高校实施和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举措。师范院校作为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也要对接社会需求,积极打造融教育教学、实践培训、指导帮扶为一体的新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一打造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创新素质

(一)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丰富课程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旨在提升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非针对少数学生。学校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从提升全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出发,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内容丰富、多学科交叉且具有操作性的创新创业课程群,搭建把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建立由以培养创新精神为主的通识课程体系、以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为主的专门课程体系、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实践课程体系组成的多层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根据师范学校的特点和学科优势,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开设各具特色的创业课程,鼓励教师对接专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应用性与时效性,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创新创业的深刻内涵,明确创新创业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更是一种素质。倡导形成“敢于创业、宽容失败、勇于尝试”的创业观、就业观与人才观,开启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形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业能力,激发创业灵感和创业潜能,点燃创业激情,引导更多的学生敢于创业、勇于创业、乐于创业、善于创业,最终成功创业。

(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成课程合力

要处理好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学科专业教育,要立足各专业教育教学实际,完善已有人才培养的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重视改进学科专业设置和知识传授过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扎实、复合型的知识体系[2],避免出现创新创业教育完全脱离专业教育的情况,重点从课程与教学、活动与实训实践、网络化课堂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切实将创新创业元素植入现有人才培养计划和相关课程标准,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各专业教学环节,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门学科的创新创业元素,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更多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观念和原则方法,形成课程合力,使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品质和创业能力的获得根植于专业和学科教育教学中,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三)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指导学生创新创业

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理论功底深厚、专业技术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兼职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是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和保障。通过引进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强化教师培训等方法,重点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建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团队,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研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强化能力本位,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内容,提升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强化教师的创业实训实践,鼓励教师开展相关课程研究,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支持老师到企业调研和实践,与企业合作研发项目,开展技术服务,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支持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选配富有创业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教师、专家学者、科研人员担任学生创新创业校内导师,聘请、吸纳杰出校友、高级管理人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外导师,建立由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联合组成的创业导师咨询团队,对创新创业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通过校内外专兼职教师的有机结合和创新创业导师的有效联动,提升创业指导与服务能力,为学生创业提供长期的不定时的指导、咨询、答疑,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四)改革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方式,强化过程性和综合性

在一个教育体系中,评价往往直接制约课程教学,因此,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方式,强化评价内容的过程性和综合性,形成多样化的教育评价方式,是确保创新创业教育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在考核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考核,重点考察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实际能力。要强调考核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考试形式外,还应多采用方案设计、案例分析、成果演示、论文展示等多样化的形式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增加主观性试题比重,探索无标准答案考试,发挥学生答题的主观能动性。此外,还应在课程考核成绩评定中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把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独立思考的创新性以及完成作业的质量等都纳入平时成绩的评定范畴[3],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充分利用网络教育优势,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化程度

依托现有校园网络平台,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系统,并及时充实、更新内容和素材,把网络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利用新媒体技术,把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和MOOC等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形成网络化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博客、微博、APP应用平台和微信等可依托的网络平台的引导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网络参与的广泛性和渗透性,通过交互性、互动化、碎片化等手段,把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参与性。通过创新创业网络教育,把最新的创新创业案例成作为学习素材,把一些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转化成可接触、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通过邀请企业精英、行业专家参与网络教学,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并通过面对面交流、网络微专栏等形式的互动形式,切入学生关心的就业创业等现实问题[4]。

二加强创新创业训练实践体系建设,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一)加强课程实践环节教学,强化第二课堂建设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教学与训练,强化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帮助学生深入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实训实践中积累经验,开启创新意识,训练思维,提升能力。积极拓展教育空间和形式,加强建设创新创业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各类专题讲座,组织各类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和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平台,并有针对性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相关的指导、训练和服务,做到教育、引导、训练、实践的有机衔接和密切配合,避免创新创业教育出现理论化、孤立化和狭隘化倾向,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知识、激发潜能、提升素质,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二)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实训,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通过构建一个全方位、重实效、广覆盖、多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实训体系,完善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项目,举办各类创新、创意、创业专题竞赛,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参与创业计划设计和参加相关创业模拟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收获和成长。鼓励学生建立创新创业类社团和组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结合专业实习、毕业设计或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和实践基地接受实践训练,积累实践经验,获得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三)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实践平台建设,助力学生实践

加强学校创新创业教学基地、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搭建具有专业化服务能力的、能为学生提供创业参与、创业体验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实践平台,有效满足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并依托所建基地和平台,不断地扩大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实践范围和力度,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成长,将知识转变为能力,培养专业技能、职业精神、创新精神、创业品质和服务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针对创业意愿强烈的学生,为学生提供各种孵化支持,帮助学生选拔项目,进行项目风险评估,提供创业培训,入园服务与跟踪扶持等系列企业孵化服务,助力学生创新创业。

(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团体,提升团体创新创业实力

创业是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团队合作尤为重要。作为创业者,不但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折不挠的精神,一定的商业意识和冒险精神,相关的风险承受能力等,更重要的是,还要具有与人沟通和交往,善于与人合作,具有良好的大局意识、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学校要充分利用和开拓教育资源,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团结协作的情境和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升合作能力,培养创新创业项目团队,注重从团队成员角色分工、团队成员能力互补、团队人员协作管理等方面,增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团队成员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提升学生团队创新创业实力。

(五)增强校企、校地、校校合作,拓展实践平台

拓展校企合作,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既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组建校内外有机结合并有效联动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合作开发课程,打造学术与实务、创新与创业、创意与产业的沟通渠道,加强学生创业实习和实训,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形成创新驱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5]。深化校地合作,与地方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渠道为地方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多渠道集聚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通过建立多元融合与合作的机制,形成创新创业校外教育合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6]。加强校校合作,发挥自身优势,投入各自优势资源,开展深度合作,密切配合,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联盟,营造激励创新创业的公平竞争环境,共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三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全程化服务

(一)建立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与团队,加大指导服务力度

加强学校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指导服务机构,建立能有效满足学生创新创业需求的、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创新创业指导与服务团队,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与服务,提升指导服务力度。邀请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开展内涵丰富的系列创新创业培养与讲座,优化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结构,开拓学生创新思维与视角,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形成讲座嘉宾与学生机制,从思想上有效解决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疑难困惑。根据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来校提供工商登记、税费减免、社保缴费、劳动维权、创业扶持等方面政策咨询,有效指导和服务学生。

(二)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全程化的创业咨询与服务

扩展就业服务指导平台的职能,加强创业信息服务,广泛收集创业信息,开展创业潜质与能力评估、创业模拟和咨询帮扶等指导和服务,根据学生的创业项目,为学生定制涵盖项目改进、项目评估、项目培训及导师推荐等个性化、全程化的创业指导、咨询与服务计划,设立学生创业扶持基金,扶持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入驻学校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并对创业项目进行全方位跟踪和评估,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和回报率。联系相关部门,开通大学生创业注册、纳税、缴费等“绿色通道”,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创业服务,打造天天有服务、月月有指导、季季有重点、年年有总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2]洪大用.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J].中国高等教育,2016,(02):47-49.

[3]居占杰,刘洛彤.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基于G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调查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02):71-75.

[4]章巧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1-3.

篇8

一、影响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传统因素。由于一些干部思想观念不够开放,致使在工作中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个别党员干部还是习惯于用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抓发展,工作中有时存在因循守旧的现象,只求过的去,不求过的硬。不善于解放思想,缺少活力、动力和竞争力,在落实“以人为本,质量立校、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上,眼界不够广,思路不够宽,办法不够多,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够强。而这种适应和努力都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全面系统地进行一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是当前党员干部必须要做的工作,对我们工作思路的拓展以及发展能力的提高有极大帮助。

2、主观因素。在我们当中的一些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思想认识有偏差,对中央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虽然从口头上支持和拥护,但在具体贯彻执行中,特别是遇到改革发展中的困难,还是按老套路来办事情,创新科学发展的观念和思路不多。原因在于学习意识不强、学用结合不好,学习效果不理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根本性提高。由于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大家增强践行科学发展观能力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另外,有些同志忙于抓教学业务,对科学发展观学习认识不够,认为学不学无所谓,有的虽然理解了,但不善于用理论联系实际,不善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不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上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科学发展能力的提高。

3、制度机制因素。科学发展能力具体到电大工作的方方面面,主要还是党员领导干部和科室负责人推动电大科学发展的能力问题,如何推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构建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等还要在进一步健全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制度措施上下功夫。

4、自身因素。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学风不够浓厚,二是服务学生意识有待提高。三是教学管理质量需要提升。这些问题都应乘着这次学习实践科学活动的东风逐步解决落实。

二、对存在问题原因的初步剖析

我校通过群众提、自己查、党员干部深挖细剖找思想根源,在班子成员互相谈心、深刻剖析产生问题原因,通过梳理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科学发展观认识还不够深刻。近年来,随着现代远程教育不断发展和变化,电大工作有了很大提高和转变,但是离建设学习型城市服务平台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原因在于:一是理论学习不够系统深入。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学习不够透彻,理解不够深,科学发展观还没有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头脑里牢固树立起来,还没有真正的深入人心。二是工作中解放思想不够,观念转变滞后。思想陈旧,跟不上时代步伐,全局意识不强,责任意识不强,本位思想不同程度的存在,不能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对远程教育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不深。三是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由于没有好的激励和奖罚措施,开拓创新动力不足,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行动上明显滞后。四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没有充分把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上升到影响科学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研究和解决。五是在服务理念和推动工作上缺乏用科学发展观解决重点问题。特别是对一些业务工作难点问题研究不深,认识不足,强调客观原因多,主观努力不够。根本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解不到位,没有真正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创新意识不够强,改革创新意识不够。电大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由于缺乏锐意进取的工作激情,缺乏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精神,缺乏应有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还局限于原来旧的思维定势和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创新成果不多,

3、干部队伍作风尚未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根本要求。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观念还树立不够牢固,想问题、做决策还没有充分掌握基层意见,联系基层和群众不到位。把握大局、统筹兼顾、协调各方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管理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服务效率和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基层调查少、研究多,总结经验多、推广少,发现问题后,抓落实的力度和措施跟不上,一些决策部署、重点规划有时只停留在会议、文件和文稿上,不能及时组织实施。

4、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管理能力亟待提高。制度创新不足,一些重大事项缺少必要的管理制度,有的制度已经出台,但是执行困难,还是只挂在纸上,制度不健全导致一些进展缓慢。还有一些职责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也存在相互间扯皮、推诿的现象。在坚持“以人为本”方面,缺乏新思路、新办法。精神文明建设、民主管理等软实力建设方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还不够。工作中更多的还是习惯靠行政手段来推动,缺乏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存在求稳,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思想,不能以超前发展的眼光看待和推动电大工作。

篇9

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就告诉我们,解放思想,一头连着理论,一头连着实践,只有用最新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解放思想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干群思想。对于全党来说,解放思想就是要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群头脑,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央正在试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促使全党同志进一步解放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全党的思想。重庆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直接目的当然是为实现“314”总体部署奠定思想基础。但我以为更深层的目的与中央的试点活动高度契合、异曲同工。即通过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把全市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在思想上真正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因此,各级党委应该高度重视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务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大讨论中来。通过大讨论,统一思想,武装头脑,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解放思想就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升战略思维。对于党的领导干部来说,解放思想就是要用新的指导思想更新观念,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提升新形势下把握全局、驾驭宏观、处理新矛盾、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的战略思维。无论是中国的发展、还是重庆的发展,都到了一个关键阶段。要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战胜前所未有的困难,实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必须提高领导水平。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最为核心的就是宏观战略思维。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让最新科学理论入脑入心,使领导干部的宏观战略思维得到新的提升,领导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大突破。因此,各级领导干部不但要认真组织好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大讨论,而且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头解放思想,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牢固树立改革开放意识,坚定不移坚持开拓创新求发展,以此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开创事业的新局面,领导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又好又快发展,进而促进全市跨越式发展,向着“314”总体部署的战略目标顺利前进。

解放思想就是从扩大开放视角拓展工作思路。对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单位来说,解放思想就是要用新的指导思想去审视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以世界眼光、时代风貌去努力拓展工作视野、工作思路,寻找到更好的发展办法和工作措施,使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更好更快地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不进一步扩大开放,不把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放到全国全球的大背景下去审视、谋划、发展,绝不可能谋求到更好更快的发展。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绝不只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事。我们的事业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事业。没有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宏伟蓝图永远不会变为现实。没有广大干部群众思想的解放,改革开放的措施办法难以寻找,即使有了好的措施办法也推行不了。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大讨论,立足自己的工作单位和本职工作,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对照“314”总体部署的新的战略定位,认真查找思想上不解放的具体表现,认真查找闭关自守的具体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理清工作思路,定位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措施,更好地把单位和个人融入全市工作大局之中,把点点滴滴的力量都凝聚到全市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上来,共同铸就“314”总体部署伟业。

篇10

【关键词】 教育家型校长 道德行为 特质 修养

教育家办学已经越来越成为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共同呼唤。中小学校长是教育政策和理念转化成行动的枢纽与实践者,校长需要具备教育家的气质,树立教育家办学的精神。社会进步与教育发展对校长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时代呼唤教育家型的校长出现,呼唤越来越多的校长成长为教育家型的校长。

1 教育家与教育家型校长的内涵关联

教育家是具有高尚人格,在他人或在自身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较系统、新颖、先进的教育思想或理念,对教育事业或教育理论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在国内外教育界都具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工作者。本文所指的教育家型校长是指具备了教育家发展趋势或标准的中小学校长,或者称学校教育家。中小学校长不可能都成长为教育家,但应该努力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的条件只是为校长可能成长为教育家提供了平台和基础。中小学校长必须遵循成长规律,经历成长过程,这样才有可能成长为教育家型的校长,进而成长为教育家。

2 教育家型校长道德行为的探讨

教育家型校长应该具有怎样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是当下无法回避的话题,这里仅就教育家型校长的道德行为进行初步的探讨。毫无疑问,教师对于校长道德行为魅力的崇拜远高于其职位权力,不同于普通教师,教育家型校长的道德行为标准要远远高于普通教师。教育家型校长要以道德品行树威,要淡化行政角色,以自身道德行为魅力不断获得教师的信任和拥护,做一名道德模范。只有保持对事业的热情,奉献更多的力量,才能为教师学生、为学校做更多的事情,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道德魅力。教育家型校长的道德行为魅力来源于精神修炼,要保持不断学习的精神。学习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气质,只有保持持久的学习力,才能使教育家型校长的治校能力不断增长,在学校教学和管理各项工作中先人一步。教育家型校长的道德行为魅力来源于道德作风,要以过硬的工作和生活作风作为表率。学校校风就是其道德行为作风的外在显示。教育家型校长在生活中应当正气正派,在工作中要公平公正、坚持原则、清正清廉、慎独自警,常怀律己之心。

3 教育家型校长道德行为的特质分析

3.1 执着的奉献精神。培育人所具有的长期性,教育效果的迟效性、隐蔽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校长办学治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突出的成绩。面对复杂、艰巨、长期的教育任务,教育家型的校长不仅要有奉献精神,而且要做好进行长期奉献的心理准备。这种奉献精神就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而心甘情愿地、毫无怨言地勤奋耕耘、无私献身的精神。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是否有事业心,这决定了校长的境界。如果仅仅作为谋生的方式,根据职业道德去做,尽心尽职,不迟到不早退,完成职业所规定的工作,从职业上来说,这是无可指责的。人只要把他的职业作为事业来做,他的追求和理想境界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就会奉献。”教育家型校长的奉献精神是学校稳定教师队伍的巨大精神支柱,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动力和前进方向。这种奉献精神应该是根植于校长内心深处、思想深处的,在工作中不时闪耀出人格的魅力与道德的光芒。

3.2 独特的办学理念。作为教育家型的校长,要有先进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正确的教育思想,并将此转化为学校工作的内核,提升学校教育的品质。能否形成融会时代要求的以独特的办学理念为支撑的先进教育思想,是教育家型校长区别于一般校长的重要标志。历数中外的教育家型校长,无不拥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实际上就是把校长的理想化成了全体教师的理想,化成了全体学生的行动。独特的办学理念是教育家型校长的重要道德特质。作为教育家型的校长,要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明确价值目标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独特办学精神,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理性思考。独特的办学理念标示着学校彰显着独特的教育特色和办学精神。教育家型的校长应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的学生观,对学生的终生成长与发展负责,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下牢固的道德基础。

3.3 善于在实践中创新。教育家型校长是教育的行动者、实践者。要始终怀有改革创新精神,永葆改革创新意识。创新的意识、开拓的勇气是成就教育家的一种内在精神动力。教育家型的校长要勤于总结教育经验,发现教学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善于转换思路去解决,在继承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努力实现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创新持续发展。教育改革需要教育家型校长,教育改革也造就教育家型校长。教育家型的校长是时代教育改革的先锋,中小学校长要成长为教育家型的校长,就必须在工作中、科研中以及教学中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探索教育规律,创新发展教育事业。

4 教育家型校长道德行为的修养分析

4.1 深厚的学术修养,虚怀若谷。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家型的校长与教师一样都是教育实践者,所以教育家型的校长要掌握至少某一个学科的教学工作,精通教育教学管理业务,具有深厚的学术根基。要以更大的兴趣研究教育教学,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学术深化和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中。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上、管理上、学术领导上有牢固的话语权,才能树立起校长的道德领导威信。这种“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学术胸怀和包容境界使教育家型校长在工作中能够释放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能够在学校形成团结一心共同迎接各种挑战的精神氛围。

4.2 对事业一丝不苟,鞠躬尽瘁。教育家型校长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发展。对于教育家型的校长来说,办好教育绝不是为了他个人能怎么样,而完全是为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家型校长对一切事情的选择和判断,一定是来源于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教师的评价一定会取决于教师教书育人的态度和努力程度,而不会只以分数给学生排队,也不会简单地以升学率来评价教师。能够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的人,对教育事业终生都充满着事业的激情。

4.3 对人生信念坚定,执着追求。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想作出一番业绩绝非短期能够奏效,需要教育者为此付出终生而不懈的努力。教育家型的校长不仅需要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时还需要一种定力和耐力——即执著的追求、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与追求有如航标一样,引领激励着中小学校长逐步成长为教育家型的校长。总理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些人应该树立终生办学的志向,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任何名利都引诱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教育家型校长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这信念源于对社会、文化、教育和人自身的一种理性判断和认识,并且将这种认识和判断上升为个人的一种信仰和追求。有了这种信仰和追求,才会静下心甘为人梯,潜下心来,乐于奉献。

5 结语

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并非易事,特别是当经济思维、行政思维、乃至于官僚思维还顽固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事业的时候。中小学校长能否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成就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事业追求,达到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的境界,取决于其事业自觉和能动状态。如果其个体的自觉性、能动性能够长期且持续发扬,定能在学校建设发展和自身成长领域成就一番事业。探究并学会在现实与理想的反差中寻找出路,将教育理论引领与工作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定是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的必由之路。(本论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模式研究》的子课题《中小学教育家型校长道德行为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HZ125-029)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