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现在计算机以容量大、速度高的优势,涵盖CD、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功能,信息技术赋予文献检索新的工作规范,对图书管理的服务方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达到更好、更高的程度。信息技术扩展了人类自身信息器官功能,赋予文献检索新的工作规范,使图书馆自动化和网络化。
一、传统的图书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功能少。传统图书馆以印刷体文献为资源对象,信息服务模式比较被动和固定,“印刷载体化”和“固化”是传统图书馆资源的特点,用户受到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制约。随着新学科的不断扩展,新学科与原有学科跨度增大,知识以几何级数增加,图书馆要建立新增学科文献资源需要数年的时间,尽管每年图书馆新增馆藏每年增长幅度较大,仍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2.管理水平不高。传统图书馆管理水平低,对新书目录的采集、上传、删除都是手工操作,效率比较低。在质量管理、量化管理和系统运行方面比较滞后。图书馆投入购买信息资源和设备的经费长期不足,图书馆管理工作劳动强度大,程序化又强,前面工序对后面工序会产生较大影响,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管理意思,管理水平不高。
3.管理以“书”为中心。传统图书馆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以“书”为中心,从采集、编目到流通,都是以“藏”为主,服务理念以“书”为本,缺乏以人为本,图书馆开放时间和服务方式比较单一,使得读者外借、阅览都受到限制。图书馆在开放的时间内,由于读者比较多,而工作人员有限,往往无法实现以读者为中心,读者的需求难以实现,馆藏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
二、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管理的优势
1.使图书馆库存容量增大。图书馆信息化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建立数据库,使图书库存容量增大,方便读者快捷、高效的利用图书馆资源,利用通讯技术的发展来实现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利用光纤数据存储系统,加强图书馆主页及Web站的维护,建设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校园网、图书馆主页及电子阅览室。通过现代的信息化技术,改革图书馆组织结构和服务方式,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电子化和信息检索智能化。
2.提升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信息化管理与图书馆的核心业务有效地配合,帮助图书馆有效的利用资源,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增强了读者的满意度。信息化时代的图书管理效率高,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图书馆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图书馆工作效率提高了,图书馆的竞争力增强了。信息化管理在图书馆的应用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图书管理实现以人为本。信息化图书馆管理对图书馆的传统价值观念必须进行革新,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读者,因此以“人”为本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理念。从查询资料、信息加工到文献借阅,每个环节都要以人为中心,服务于人的理念应该贯穿于图书馆管理的整个服务过程。管理人员的对服务理念和服务态度不断改善,达到高效的服务要求。
4.信息化使读者获得优质的服务。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读者的不同需求相应得到满足,获得优质的服务,信息化对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馆员要熟悉管理的图书和信息,还要及时分析并掌握图书馆的信息源,便于帮助读者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及数字化资源,图书馆服务是以信息收集与整理、信息的重构与利用以及信息的存储和使用能力为基础,根据读者的需要,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三、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技术系统实施的问题。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的使用价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和实现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后,要录入数据和相关信息,还要对图书馆员工进行培训,以便能够指导读者迅速熟悉新系统的使用功能,实现查阅收集和处理信息功能。另外,新系统在图书馆的实施还需要硬件建设和维护。
2.技术不能代替文献信息、图书借阅等基本要素。信息技术本身不能改善图书馆的管理状况。建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系统,需要将文献资源和文献信息需要录入系统,读者在使用图书馆信息的输出系统。信息技术正在改变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但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信息技术必须和有效的管理相结合才能提高图书馆的效率。信息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水平,因为技术不能代替管理,不能代替文献信息、图书借阅等图书馆管理的基本要素。
3.信息技术超前及其学习和使用难度很大。信息技术必须服务于某项业务才能实现信息技术的价值,但是信息技术的投资可能要高于某项业务的基础投资。信息技术超前及其学习和使用难度很大。信息时代,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例如博客、微信、社区照片共享服务、开发及在互联网上生成、共享和分发信息,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对图书馆机构和网站的影响,技术难度很大。
4.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状况很不平衡。目前,与发达国家的图书管理相比,我国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高校图书馆信息发展也很不平衡,依然以藏书为主要职能,以书刊借阅、阅览为特征的管理与服务方式为主,缺乏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如信息加工、信息处理和信息转换水平还比较低。图书馆的资源从以传统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转化为主,存在信息化程度低、服务范围小、功能少等状况,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图书馆对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四、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创新的思考
1.图书馆信息技术管理观念的创新。图书馆知识服务是新时期图书馆核心能力的增长点。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海量和信息获取途径的便捷,使得信息技术在深度挖掘文献和信息以及在了解信息内在联系上更加有作为。将读者所需的信息对象动态链接,或将信息转化为可视化的知识能源,或创建动态的信息空间。总之,信息化给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带来了便利,图书馆知识服务带来的新思维与新方式,提升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效率。
篇2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效能
伴随着社会发展,图书馆的公共职能越来越突显,与此同时,借着信息化的发展浪潮,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也提上了日程,经过初步的改革与实践,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效能还有待强化;所谓管理效能主要是指通过管理目标的设置等具体措施,提高管理效率、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反映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以下就从这方面展开具体探讨。
一、图书馆信息化管理
首先,从概念来看,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对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来实施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有以数据作为中心,按照系统计划,进行分层、分步骤的实施管理;从管理的方式来看,以过程管理为主,重点在于对信息资源的组织、开发、管理,从而为用户提供优质、快速、高效的信息服务;其中也包括决策、指挥、控制等能够提高管理效率的活动。从内容方面看,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要求有战略规划、组织与实施的具体步骤、管理创新之处与综合评价机制。
二、加强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效能
1、转变管理观念
首先,对信息技术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对其在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有一个了解,可以通过调研与问卷的形式展开读者调研;其次,应该对当前的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清晰、正确的对待,不能边建设、边找感觉,应该防止盲目革新、盲目开展管理工作;因此,应该在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对相关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并真正从特征的分析、管理内容的研究、管理方式的转变、创新服务的模式等进行认真思考,进而从管理观念上进行一个整体上的转型;表面上看,信息化改革一蹴而就,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牵涉到的现代化管理方式、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训、管理模式更新等,所以,要从管理理念上有一个分层的认知、分步骤的进行管理战略部署。
2、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
从管理体制方面看,核心或关键在于决策的重要性,而决策主要依靠对相关因素的调研,并对调研所得的数据的分析;以目前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人们对于手机的应用习惯已经成为普遍行为,而且互联网的基本应用也已经十分普及,所以,在管理体制中,应该注重全面化管理;比如,技术管理、服务管理等应该提升到更高的位置,而相应的将其它管理作为辅措施进行展开;其次,在管理体制中,应该将高层管理者按照责任机制进行合理安排,而在管理制度上进行一些信息化的部门联合,并分任务、分职责,从而形成一个有理有序,按部就班的发展体系;另一方面,应该认识到考核评估的重要性,不但要将其作为一种监督手段,还要将其作为效能的评估手段,从而提升评估体系在整体系统化管理中的功能性作用;在这方面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统计与计划报表方法,将具体的指标与数据进行对应性的采集、记录、分析、预测,从而将实际的管理情况反映出来,并为进一步的管理提供经验与依据支持。
3、健全管理法规、制度
首先,管理也要求有法规所规范围与指导,尤其是在制度方面的严格限制,以及具体执行,要做到有法规可寻,有章程可找;其次,要将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纳入其中,重点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进行法规设置,使培训工作有理有据,有内容、有实质,从而将管理改革与信息化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同步进行,这样就可以在满足改革的同时,配置好人才,从而完成管理目标,并补充管理过程的内容;第三,应该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教育工作,对其在信息化管理中的各项职责、任务等进行明确规定,以满足管理之需,并对管理层进行一个合理的约束,使其任务明晰,这样管理起来才能更为有序、更加实际。
4、逐步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首先,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也要求管理中更加信息化,也就是说,在管理技术方面、管理手段方面,也应该将信息化管理引入,从而提升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并通过全面的由管理到管理工作方面的信息化来实现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其次,应该搭建起信息化平台,让管理者与工作人员有一个直接的交流平台,以及各种工作的现实情况解析,这方面就要求将上面所说的评估体系运用起来,分阶段、分周期的对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并通过数据、图表等方式进行反馈,以此提升管理的灵活应对能力。
5、改善管理环境
由于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效能的提升,一切依赖于信息化,但实质上的实现要通过设备来完成,也就是说,应该从基础设备配置做起,将整体的管理环境、管理设施、管理技术、管理模式等进行一个循序渐进式的全面改革;若条件允许可以快速的大规模进行配置,若条件一般,则应该分步骤、分层次、分部门、分阶段进行具体工作的执行;另一方面,建议在管理环境的改善方面,注重信息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即对手机应用程序的开发研究,从而提高手机APP的管理应用,这样不但可以拉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也能够将读者与管理联系起来,提供更及时、更精准有效的优质化服务。结束语总之,提升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效率,强化图书馆管理效能就要求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切近的指导原则,并认真贯彻与时俱进、因时制宜的方法;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需要从认识上转变管理理念,并通过对管理者的素质的全面训练与提升、科学设置管理步骤与方法,从而提高管理技术与管理手段;另一方面,还需要在管理中注意管理环境的建设,增加管理的持续性、灵活性,并将灵活与持续间的矛盾进行化解;另外,应该积极从管理机制上进行一些创新,并利用评估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责任机制等多种机制的联动来提升管理水平等。
参考文献:
[1]郭向东,陈军.甘肃省市县图书馆信息化现状调研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4(3).
[2]任建英,王红.断裂的当代图书馆:图书馆信息化的困境与路径[J].现代情报,2015(1).
篇3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较低和专业技能偏低。一方面,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对于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普遍不够重视,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识,有些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观念陈旧,不愿意接受信息化管理的模式,导致整体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受影响,对于信息化意识认识不强甚至抵触的情绪。另一方面,大量存在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对于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专业技能不强。首先对于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在招聘来源上就非常复杂,基本没有图书资料馆人员的专业型人才,其次,图书馆缺乏对于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培训和学习,对于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相当陌生。最后,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学习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只是完成上面派发的工作而已,没有将其作为其工作的分内之事,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措施建议
首先,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和相应的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制度。在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要确保信息化管理能够顺利进行。应当建立具有可操作的法律对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提供法律保障。对于侵犯图书资料管理安全的人员,应当根据法律严惩,并且责令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保障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再则,应当制定统一的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制度实施信息化管理工作,驱除陈旧的图书资料管理观念,统一思想,以严格的方式管理工作人员,并对于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实施情况加以监督。
其次,图书馆应当注入足够的资金,根据需要购买图书资料管理所需的硬件设备和吸收专业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高校应当加强对于资金的投入力度,使得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资金多样化,并且可以吸收外界对于图书馆的赞助,有力保障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另外,图书馆应当根据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及时更新图书馆的硬件设备,将一些陈旧的设备及时处理掉,以免影响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最后,就是,大量招聘具有图书资料管理专业高素质的人才,使得具有专业知识并且热爱图书资料管理专业的工作人员吸收进来,综合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
篇4
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程度不足,不同学科领域的配置不合理。馆藏资源作为图书馆的管理对象,也是图书馆提供借阅服务的根本。在信息时代,图书馆的馆藏形式不断丰富,出现了以电子文档与纸质资料形式为主,多种储存形式并存的现象。但是相比发达国家图书馆,我国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在类型以及馆藏总量上仍然较少,馆藏资源不足、馆藏资源的更新周期长、数字资源数据库建设不完善、信息数据资源的检索利用水平低,已经成为制约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此外,图书馆现有的馆藏资源,对于不同学科的配置不合理,缺乏一定的均衡,这对于实现图书馆全面化的发展十分不利,也是实现图书馆管理创新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2.1创新管理思路
思路的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源头,整个管理创新的环节都必须贯彻着思路上的创新。管理者必须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尤其是将图书管理工作和知识、网络、社会都综合在一起,要树立服务读者和用户的正确观念,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图书馆管理活动的目标。要健全图书馆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岗位分工明确、岗位经济责任制、资料规范化管理等。要把图书馆的机构设置、责任、目标、行为准则、工作流程等都纳入到制度管理的范畴,奖惩分明,使领导和管理人员都形成责任心良好的服务意识。
2.2创新管理方式
图书馆管理的好坏往往要通过对图书馆管理水平的评价来确定,传统的对图书馆管理的评价是对馆舍的面积、阅览室面积、管理设备现代化、藏书量等为指标的,这些图书馆管理的硬指标通常是由所在单位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和财力所决定的。对图书馆管理水平的评价不能单纯地看场所、设备和馆藏,主要应看图书馆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知识与信息的服务效果。对图书馆管理的评价应逐步转向以文献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读者服务的范围、功能和效果为指标,必须对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与管理模式加以变革和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思想要从物本主义转变为人本主义,以人为中心。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重心要从对馆舍设备,图书期刊资料的管理转向对读者和图书馆员的管理。图书馆管理要面向读者,走向读者,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图书馆员的职能将如同知识与信息丛林中的向导,知道读者所需的知识与信息在哪里,并领着读者走向哪里。馆员与读者之间的配合关系将更加融洽与协调。图书馆管理要改变传统的内部机构设置按文献加工管理流程设置的习惯做法,实行按服务功能设置,在原有的采编、典藏、流通内部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增设新的部门。
2.3创新管理服务
网络化的高度发展,也时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发生了根本性的革命,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的范围、对象、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管理和服务的范围因为互联网的连接而延伸到了社会,管理服务的对象不仅是馆藏的资料还包括计算机数据。管理服务的手段也更高效,从手工检索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管理的内容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文献、书籍外,还可以进行情报检索、情报调研、重点课题等多项服务。
2.4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图书馆管理迫切需要一大批职业道德品质好、情报信息意识强、专业技术业务过硬、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精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专门人才。图书馆员必须具有德才兼备的良好素质,熟练掌握文献管理和网络信息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是个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否则难以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文献服务。因此,必须大力培养图书馆管理创新型人才,在图书馆管理人才培养上创新。有计划地开展岗位培训,对馆员进行在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把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短期培训、学习考察、离职深造和学术交流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馆员的知识不断拓宽和更新,特别要注意学习和提高计算机管理和网络管理技术和技能,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邀请有关专家与学者对馆员进行图书馆管理知识的讲座,脱产学习与在职学习相结合,单位组织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既要重视人才的教育学习和提高,又要重视使用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提供人才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他们应有的待遇,提高他们的地位,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工作,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图书馆员已不再是单一的管理员,而是系统馆员、知识导航员、知识咨询员。只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担当起这一重任。
2.5创新组织机构创新管理
只有在一个积极进取的组织机构中才可能出现管理创新。我们应把图书馆办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具有主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组织,是一个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是个人的创造性能够持续受到激励的组织。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社会里,图书馆也要努力寻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道路,创造一个学习型组织是图书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关键。作为知识与信息资源的配置主体,作为社会与经济效益的追求者,作为要不断适应社会和经济环境变化的文化组织机构,图书馆组织机构必须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组织,图书馆要在原有基础上重新构建组织,促使组织变化,加快图书馆管理创新步伐。
3结语
篇5
滕琳 哈尔滨石油学院
摘要:一直以来图书馆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为广大师生员工带来了很多的方便。文章从高校
图书馆实施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入手,重点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探究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图书馆的规
模也在不断的扩大。高等学校图书馆已经成为教师、学生日常学
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成为学生汲取知识能量的重要途径。随着科
学技术的不断提升,许多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被成功的应用到高
等学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建设当中,并且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
提升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也为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多的方便,因
此说,开展对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信息化管理对于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加强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升图书借阅的便
捷性
传统的图书借阅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高校的发展现状。当
前,普通本科学校的在校生都已经超过万人,每天来图书馆借阅
图书的学生的数量非常之大。传统的手工借阅模式根本无法满足
教师和学生的借阅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完全可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日常的管理过程
中,提升自身的图书借阅速度。除此之外,加强信息化管理还以
方便读者快速的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的位置,节约时间。所以说,
高校图书馆加强信息化建设不但可以提升自身的服务速度,也可
以提升师生的阅读速度,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二)高校图书馆加强信息化管理可以提升图书馆的知识容
量,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
虽然说现在各高校的图书馆的发展规模很大,但是再大的图
书馆也会受到馆藏容量的限制。近些年来,电子图书的出现,为
高校图书馆的运营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的运
营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多元化的需求方式。加强信息化管理,建立
网上图书馆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如
何管理网上图书馆,如何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是值得我
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三)高校图书馆加强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的简化图书借
阅程序
随着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不断加强,图书馆顺利的实现
了网络化管理。网络化管理的实现,使图书馆成功的突破了时空
的限制,图书借阅程序更加便捷。师生再也不会因为时间和地域
的限制而无法利用图书资源了。因此,也可以说高校图书馆加强
信息化管理有效的实现了图书资源的共享,促进了人类社会文化
的交流。
二、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现状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虽然有了显著的提升,但
是水平还比较低。信息化管理仅仅被应用到图书馆的传统业务
中,即在图书信息采集、流通、编整管理上使用了数据库管理模
式,但是想要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检索还是需要人工来完成,很多
珍贵的馆藏资源无法被合理的利用。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人员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
平是关键。因为信息化管理需要专业的信息化建设知识,如数据
库的建立与维护,这些都是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才能完
成的工作。但是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化专业建设人才极其匮乏,
无法有效的开展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导致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
理水平较低。因此说,加强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至关
重要。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兼容性程度低
所谓信息化兼容性程度低是指,校际图书馆之间图书馆资源
兼容性程度比较低、图书馆内资源共享兼容性较低。这是由于没
有建立统一的数据库造成的,另外,每一个高校图书馆的检索系
统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图书馆资源的兼容性与共享
性。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措施
(一)强化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建设
当前,图书馆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成为高等学校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图书馆
应该将掌握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和技术理论充分的利用起
来,合理的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图书馆
信息资源向着数据化、信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信
息化资源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保证图书资源的系统性。将图书馆内的相关图书资
源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系统性,也为同其他图书馆建立联系提
供帮助。
第二,要保证图书馆图书信息资源体系的实用性。不同类型
的图书馆,其服务对象是不同的,图书资源的类型应该有所区别
的,高校图书馆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全体高校师生,因此在构建图
书信息化资源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服务对象,科学合理的构
建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的实用性。
(二)建设高素质的信息服务队伍
有了一支能独具文献资源开发工作能力的队伍,便可对文献
资源进行开发,才能将各种资源转化为读者方便易用的信息资
料,真正地起到“知识导航”和“信息引导员”的桥梁作用。所
以,引进人才和培养挖掘现有人才是高校图书馆的重中之重。目
前对多数图书馆而言,还难达到这一标准,其原因就是学校不太
重视图书馆,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引不到图书馆来。这就要求高校
领导要更新领导观念,建立起良好的用人观,实现图书馆优秀人
才培养的战略思想。具体工作中,先要逐步引进急需的计算机应
用和文献信息开发、网络管理和外语专业人才,加快馆员的相互
交替;要实行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目标,不要让图书馆成
为养“老弱残兵”之地。其次,给图书馆馆员提供多层次、多形
式的业务培训,有重点的选派馆员参加相关系统组织的短期学习
班,培养馆员的信息意识,提高馆员的总体信息素质注重对高学
历、高素质人才的重用,应培养图书情报人员熟练掌握文献信息
收集、整理、加工、贮存、检索知识的能力,具有外语及计算机
方面的知识,使之能够迅速将馆藏文献中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开发
出来,服务于教学科研一线,这也是新时期高校图书情报人员的
使命。
参考文献:
[1]李长胜.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策[J].科
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2).
[2]李孟奇.浅论图书馆学科资料中心的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
作,2003,(1):30-34.
篇6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模式;高校图书馆;技术部;运用
图书馆技术部是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的部门,该部门主要通过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图书馆各种流程的顺利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是一种较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广泛运用于各个管理领域,利用此种管理模式,可以使管理更加高效,所以,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运用到图书馆技术管理部门,是近年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1 信息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图书馆技术管理部门的运用现状
目前,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高校图书馆技术部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这里所指的广泛性具体是指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多个高校的技术部门都开始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第二,各个高校的技术部内部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环节,流程更为广泛。从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信息化管理模式不管是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其运用范围都在不断扩大。这一点体现了图书馆技术部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运用在不断的深入。另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也在实际的图书馆技术部门运用过程中不断的拓展其功能,提升其模式运用的价值。所以可以说,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图书馆技术部管理部门也在与时俱进。但是,图书馆技术部的管理是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环节,这也就决定了图书馆技术部管理的难度性。所以在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
2 运用用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图书馆技术部门管理的优点
1.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为学生资料查询与利用提供很大便利
高校图书馆技术部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信息化可以提供大量的图书资源,所以,学生在图书馆进行相关资料查找过程中,会通过检索等功能进行书籍的查找与运用,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网络信息服务,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所用资料,并且资料的种类较为齐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文献的需求。这是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图书馆技术部门运用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的优点。
2.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为技术部门节省人力,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
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广泛运用于图书馆技术部门的管理过程中,实际上是一个管理的自动化的过程。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运用,图书馆技术部设定网上相应流程,进行对图书的管理。这样一来,就由原来的人力管理转换成了信息化的网络管理,并且操作流程更加系统化,简易化,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的使用,提高了图书馆技术部管理的效率,这也是信息化管理模式运用的另一个重要的优点。
3 信息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图书馆技术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管理模式运用过程中,图书信息量较少
高校的学习更侧重学术性研究,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作为研究依据,所以这就要求了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种类需要不断的丰富,信息量逐步扩大。但是,在我国许多高校,还没有建立一个信息量较大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这样一来,也就不能很好的为学生提供便利的阅读环境。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在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校级对图书馆技术部的投入力度不够,资金资源较少,不能发展和完善信息化管理模式,也不能购买更多的图书资源。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校级资金投入入手。
2.信息化管理模式运用方式单一化
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管理方式,所以图书馆技术部对其运用还不够全面,运用过程中不能与时俱进,运用的方式还更为单一化,这一问题的存在对于服务学生进行阅读有很大的阻碍性,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相关工作人员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运用过程中,对其技术以及运用方式还把握的不够合理,所以,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更好的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
4 信息管理化模式在高校图书馆技术部管理运用的可行性建议
1.增加图书信息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技术部门必须要从多方面做起。首先,图书馆技术部门可以申请相关资金的投入,从而加大对多种图书的购买,满足学生用书的需求,另外,图书馆管理部门还要适时的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管理与图书的分类管理,让图书信息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对相关图书的查询与使用。
2.促进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多样化
促进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多样化,首先,相关的技术部必须要对内部技术人员进行信息网络技术培训,增强其操作性,提高信息化管理过程的规范性。另外,促进信息化管理的多样化,可以丰富管理形式,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图书管理与宣传,将相应图书信息通过多媒体的传递性进行操作与管理,这一举措是丰富信息化管理方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体现。最后,丰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技术部门必须要发挥核心地位的作用,从根本上重视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运用。
5 结束语
总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图书馆的技术部管理与运用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要正视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优点,并积极利用这些优点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在不同方面认识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的存在,创新运用方式,提升运用质量,从而更好的促进图书馆技术部的管理,为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杰.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如何实现持续发展[J].图书情报论坛,2008(3).
[2] 唐金华.从用户本位看我国大学图书馆 发展趋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6).
[3] 陈卫东.泛在学习的哲学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2).
[4] 卢志国,马国栋.学习共享空间:图书馆创造大学的无缝学习环境[J].图书馆学研究,2009(2).
篇7
1.1系统设置
图书馆服务信息化系统前提是要对公众要进行开放、对内部局域网进行连接的系统,系统的运行对于软件与硬件的要求比较高。单单依靠一项技术是不能满足服务信息化系统的要求的。由于系统必须只能允许经过授权的设备进入系统,所以,这是服务系统必须存在内网与外网的物理切换与划分。内部局域网要使用服务器。这些设备需要挂在一些外设的网络设备,并需要连接如图书馆网络。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系统的高效能工作,保证系统可以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服务。一般来讲,在这些方面应当以软件为主,但由于一般情况下,这类软件由图书馆内部人员自己设计,所以难免会产生一些漏洞。所以一定要保证软件的安全性。
1.2自动化服务系统
作为读者来说,查阅文件与资料会浪费读者大量的时间,为了保证让读者可以快速地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文件与资料,自动化服务系统地建设与维护就显得必不可少。图书馆的服务信息化也必须要从这一方面进行入手,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体验服务。必须要对一些常用的业务模块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总动画管理。例如编目、流通阅览、书刊查询、期刊相关这些模块必须要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然而对于采购单位来说为了要为读者提供读者喜欢阅读的书籍报刊等一系列资料,必须要运用数字信息化等技术提供参考,特别是近些年累提出的大数据技术,要优先使用在采购书籍的选定上。而要在平时的系统维护中要及时收集数据,确定近些时间段内,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喜好。将这些数据通过运用数据库进行分析,通过信息化采集,实施保证图书馆各个类别书籍以及资料的各个门类的规模适应当时读者的需要。
2图书馆服务信息化模块研究
为了保证图书馆在服务管理方面进行较好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一般情况下要将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系统主要分为几个模块。主要模块有:采访模块、编目模块、典藏模块、流通模块、连续出版物模块、统计模块、系统管理模块。
2.1采访模块
采访模块不许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化的文献采访系统,这个模块可以满足大型图书馆的多文中、多资料的采访业务要求。采访模块的主要工作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并且维护数据文档的征订;(2)征订数据的网上、订购、等功能;(3)相关文档的数据维护处理等。
2.2编目模块
编目模块主要用于编制与维护各种文献资料的记录。主要分为:数目记录、规范记录、馆藏记录。编目模块还可以提供回溯建库的功能,不但可以满足流通系统建库的功能,也可以在生成书目记录时生成同步的副本记录。
2.3典藏模块
典藏模块作为为读者服务的幕后模块,主要为读者提供的服务有:新书分配、书籍修补、修补回验、书刊剔旧、读者异常注销、清点丢失列表等等一系列幕后服务功能。该模块作为图书馆幕后服务必须符合以下几点要求:(1)有效地对所有馆藏进行动态管理;(2)该模块必须简单明了,易于操作;(3)可以实现有效地二次清点,提供多种清点方式;(4)对于清点结果要有在此处理功能。
2.4流通模块
流通模块主要包括:读者证件管理、预约到期处理、读者数据处理、违章处理、超期罚款、预约调整、催还管理等等一些列的服务管理功能。其中主要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模块:流通借还模块、流通管理模块、流通委托模块、流通阅览模块。这些模块都需要支持主馆与各个分馆之间的流通管理。流通借还应当包含借阅书籍、归还书籍、续借书籍、预约书籍、超期罚款等功能;读者借还功能快捷切换功能;允许特权用户越权使用等一些功能。
2.5连续出版物模块
连续出版物模块可以为图书馆内的期刊杂志等进行追踪管理,这些资料必须包含多种载体。例如:纸质载体、磁带、音像制品等等。不但要实现在网上可以获得书目数据也要可以实现人工联机录入功能。必须要实现对期刊的全过程管理。
2.6统计模块
统计模块主要提供针对各项流通、订购、典藏、读者信息等各个指标的统计工作。不光只针对例如工作单位等的业务统计,也要对馆藏书目的分类、分布、是否外借以及是否热门进行相关统计。针对这一模块要结合先进的大数据技术,采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对各个年龄层的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自身馆藏进行大数据分析处理。及时保证馆藏满足读者借阅需要。统计模块要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便于及时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并且输出结果尽量以图表等方式给出。尽量将结果按照二维、三维柱状图、线形图、饼状图等输出。
2.7系统管理模块
由于图书馆服务信息化系统要从软硬件上综合进行管理。所以对于以上几个系统模块必须要建设相应的系统化管理模块进行管理。系统化管理模块必须可以统筹以上几个模块的硬件使用率,并对以上几个模块进行集成化管理。
3前景与展望
篇8
关键词:图书管理;信息化管理;图书信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18-01
书是知识的源泉,同时图书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图书信息化管理业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要想满足人们的需求,则需要不断的加强图书信息化建设。
一、我国图书信息化管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多数教育图书管理中心都实现了利用计算机多对图书进行信息化管理,在信息化过程中,大型综合的教育图书管理中心,因为资金充裕、管理性强而走在了图书信息化的前列。其中少数的大型教育图书管理中心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将全世界的图书数据库及进行应用,构成集图书全文、学术研究、个人积累、音频、视频资料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模式[1]。虽然我国大型的教育图书管理中心在信息化管理中取得了不错的成功,但在多数教育图书管理中心中图书信息化管理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二、图书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水平落后
目前我国的多数教育图书管理中心在图书信息化管理上相对较为落后,还停留在信息采集、编目、检索上。虽然通过计算机引入了公共检索等多媒体模块,但供检索的资料明显不足,教育图书管理中心中文献比例偏低,一直都是一个没有得到解决的难题。部分教育图书管理中心通关计算机能够检索到的资源还仅停留在馆藏书目上,大量的资源并没有被合理的利用,图书管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2]。
2、没有采取统一的标准进行数据库建立
没有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数据库建立,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无法实共享,这也是我国教育图书管理中心图书信息化管理落后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各个教育图书管理中心的数据库建立还处于各自为战阶段,主要表现在各自建立标准的不同、协调性差、数据精准度不够、错误率高,同时教育图书管理中心的数据库运行的稳定性也较差。
3、资源短缺
教育图书管理中心的库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化,而各种期刊的价格随着经济的发展飞速的增长。教育图书管理中心经费不足造成了购书数量日益减少,从而造成了教育图书管理中心信息匮乏,长期下去势必会对教育图书管理中心图书信息化管理进程产生严重的影响。
4、管理设备落后
图书信息化管理对设备有着较高的要求,我国的部分教育图书管理中心管理设备较为落后,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受经济影响,教育图书管理中心的设备落后较为严重。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管理理念差距巨大,从而造成了教育图书管理中心中资料信息无法满足人们需求,教育图书管理中心信息化管理发展缓慢。
三、加强图书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1、加大经费投入
增加在教育图书管理中心上的投入是强化图书管理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图书管理中心作为一项非盈利项目,在经济发达国家信息化进程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投入,因此可见要想加快图书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就要加大在资金上的投入。因此作为教育图书管理中心的管理人员需要对发展图书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充分了解,增加在经费上的投入,加快图书信息化进程[3]。
2、采用统一标准建立数据库
高标准数据库是提高图书数据库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当加强在数据采集、检索、维护等方面上的工作,加快行业推行统一标准的步伐。采用统一标准建立数据库后不仅可以提高数据库的质量和实现数据共享,同时也可以降低数据库的维护和使用费用。
3、建立数字教育图书管理中心
在提高教育图书管理中心自身文献的比例的前提下,应当不断增加购买电子文献的数量,购买过程中应当时刻确保资源的优质率。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实现在线查询、续借、预定、收发电子等功能。通过互联网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学、视频点播、电子预览室等,并尝试着向公共开放。信息资源的扩展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尝试着同著名图书馆、网络资源服务商、优质出版社等机构进行合作,不断的丰富教育图书管理中心的信息资源,减少在收集、整理、分类资源上的成本,实现资源共享[4]。
4、及时更新管理设备
图书信息化管理需要使用先进的设备,因此要引进高科技设备,只有先进的设备才能使图书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图书管工作人员应当不断的在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利用先进的设备,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在图书信息化管理中应当不断的引进新型的硬件设备帮助图书信息化管理建设快速的发展,加快图书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步伐。除此之外,在图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在图书信息化管理中融入网络因素。同时因为教育图书管理中心中的信息量巨大,因此应当在教育图书管理中心中引进自动化设备,对图书信息进行自动化管理,从而提高教育图书管理中心自动化管理水平,降低劳动力。例如,自动对教育图书管理中心内的图书进行编目、检索、咨询,从而实现对图书馆内资料的科学管理。
综上所述,可见图书信息化管理是我国教育图书管理中心未来建设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时代对教育图书管理中心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图书信息化管理中,需要不断的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引进先进的设备,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使图书信息化管理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云祥.加强医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J].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10.10(5):11-12.
篇9
关键词:图书馆员 信息化管理 价值体现
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就是通过集中式的信息库、自动处理信息、馆员自助服务、外协以及服务共享,进而达到提高效率、改进馆员服务模式为目的,这从根本上改变人才信息资源的储存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 以快、准、精地提供有特色的知识产品和优质服务。
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价值体现的必要性
技术/设备到位。 选择技术成熟、兼容性、通用性强、运行稳定的硬件设备和管理软件(采用C/S+B/S架构, 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交互),或根据本馆的性质、服务功能进行自行研制管理软件,保证信息化系统上线后良性运作,高效使用和安全维护。
馆领导重视。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的方向、目标需要有长期规划,逐步走向规范化,以提高信息化的决策水平。同时为了使其能够持续稳步地发展,有丰富的IT 知识和阅历的项目主管如技术部主任和有丰富人力资源管理资历的图书馆馆长的鼎力支持是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得到有效实施的基础条件。
建立客观可行评价指标和方法。 通过图书馆服务流程分析和岗位分析,明确各项工作在服务流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确定考核点和制定考核指标,并制定针对该工作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和实施方法。
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体现
(一)服务信息化
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全体馆员的信息化思维和服务观念的彻底转变。馆员学习平台设有专家解答、业务知识总结、行业信息、案例研究等功能,并伴有搜索引擎,馆员可随时上网进行知识学习或下载资料,实现了全体馆员的自主学习和知识共享。根据馆员目前的岗位、自身能力状况和图书馆对馆员的能力要求,确定馆员的培训需求,并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或提供相应的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并将培训总结公布网上,供所有馆员学习。
(二)高速快捷的管理平台
招聘平台以能力素质模型为核心, 将图书馆未来战略目标进行目标分解,然后形成各个岗位的岗位责任与素质要求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将未来所需人力资源结构、职位和人才要求从模块数据库里提取出来,形成完整的招聘计划。在线管理平台可查看其下属馆员的相关人力资源信息并更改其职权范围之内的信息。自主管理平台使馆员可在线提交请假/休假申请并进行相关的审批程序和维护个人信息、查询个人考勤记录等快捷便利的自助服务。
(三)及时全面的绩效管理
图书馆员的绩效管理信息化过程见图1。它通过绩效目标制定、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考核与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及改进这四个步骤的循环活动,指导图书馆员不断提高工作绩效,从而改善部门整体绩效的持续交流和沟通过程。根据各岗位馆员考核要素和权重,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参照基于服务业务流程的SCOR模型和“KEMPT”模型绩效考核模式进行专业指标,关联指标(两者占70%)和阶段性任务指标(占30%)的月度全部考核,按照馆员工作业绩、服务能力、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等方面进行馆内馆员及来馆读者网上在线考评。通过对图书馆部门组织、馆员个人的工作绩效的管理和测评,提高馆员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增强馆员市场意识,从而提高图书馆整体工作效能,增强图书馆信息服务竞争力。
(四)持续高效的激励机制
结合绩效管理,实行基础分加分或减分及红灯警示等方法,并与薪酬工资挂钩,形成激励争创优良服务业绩激励机制。同时激励的手段多样化,如馆员个人能力的优先发展机会、承担更多的工作责任、获得职位的提升,以及获得公开的精神奖励等,促使馆员产生强大的绩效改进动力和压力,在平等、合作的氛围中促进了馆员相互之间的学习和鼓励,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实行图书馆员信息化管理可促使馆员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发挥最大潜能,进而提高图书馆组织整体的工作绩效及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李燕萍.人力资源管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篇10
本文阐述了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要注重信息化建设技术研究;注重图书馆资源建设;提升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与时俱进,深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理念。
【关键词】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现状;改进措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图书馆进行自主查阅和咨询,满足人们对图书资源的需求,在取得成果的同时还有很多的缺陷需要引起注意。在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发挥,图书资源使用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图书馆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图书资源的需求。故此,本文拟通过对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旨在为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图书馆管理信息化重“形式”轻“理念”
有很多的图书馆一味的注重与互联网的联系,大量的引进外部资源,而对于自身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没有引起重视,使得图书馆仅仅是资源的存储地,扮演图书数据库的角色,而没有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此外,对于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则放在次要的位置上,仅仅发挥图书馆馆藏的功能,使得图书馆没有形成个性化的服务风格,对于客户没有形成吸引力,影响图书馆功能的发挥。
2、图书馆管理信息化重“物资积累”轻“调节”
在图书馆的信息管理中,出现很多的管理者仅仅注重物资的积累,结果大量的引进资料文稿,在资料的管理和分类上欠缺经验。最终使得资源变得比较复杂,给信息管理带来很大的障碍,难管理,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图书馆的使用率大大降低,造成资源的浪费,使得图书馆的信息管理资源有效性不高,不能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3、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人才
图书馆信息管理需要既懂得图书信息管理知识,还要懂互联网技术知识的人才,而且还要求管理人员能够根据二者之间的关联做出相应的调整。然而在实际的人才选拔中,选拔准入标准不严格,没有一个系统专业的流程,使得选进的人员仅仅是充当图书资源的管理者,复合型的图书信息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影响了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尤其是在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图书馆,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二、加强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注重信息化建设技术研究
注重信息技术的研究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主要从内外两方面来进行技术的研究,前者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例如,根据图书馆的实际需求情况,可以设置自主借阅系统,便于用户对图书资源进行查询和使用,不仅能够提高客户查询资料的效率,还为客户使用图书资源提供了便利。后者是以互联网为媒介与其它的图书馆进行链接,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优势。通过对信息化建设的内外研究,不仅能够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还能增强用户的体验感,增强图书馆与客户之间的粘合度,改变传统图书馆忽视客户需求的状况,有助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加快步伐。
2、注重图书馆资源建设
图书馆的资源是图书馆得以发展和壮大的根本,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图书资源质量的提升。图书馆的资源主要包括: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其中外部资源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各个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注重与社会图书资源需求客户建立联系,以客户的需求为核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最终实现共赢和双赢。内部资源主要是通过增强数据库的资源管理、购买书籍、扩大图书馆的占地面积来实现的。而文化资源主要是通过设置图书馆的内饰、经营风格、个性化的服务来实现的。此外,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客户需求对于图书馆的规模、资源种类、经营理念等方面各不相同。如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信息技术不发达、人员的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也不强,可以通过增强图书馆的基础设施来实现互联网资源的共享,从而提升图书馆的资源质量,满足人们对图书资源的需求。
3、提升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员的素质,对于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图书馆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具有高素质、高技术等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图书馆根据自身的发展趋势,制定系统的制度措施,吸引专业的人才来提升管理队伍的水平。图书馆的馆长作为领导者,应该注重对人才的培训,加强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明确图书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制定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发管理人员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创新、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水平,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4、与时俱进,深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理念
传统的图书馆主要注重对书籍的收藏,书籍的使用则是次要的,没有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使用率不高,不能满足社会对图书资源的需求。而且有很多的地方图书馆门前人员稀少,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宣传力度欠缺,没有营造良好的资源利用氛围。而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图书资源管理要转变这种陈旧的理念,要注重图书使用功能的发挥,建立以客户使用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客户的反馈加强图书资源的管理与更新,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对图书资源的需求,提高图书资源的使用率,发挥图书资源的优势作用,以便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由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的问题。故而,在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一定要结合图书馆信息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构建图书馆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切入性的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信息化科学合理的融入到图书馆的管理中。加强技术开发的力度,注重引进和培养信息化专业复合型人才,完善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激励机制,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为图书馆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强图书馆的服务意识,最终实现良好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
作者:马依拉·艾尼 单位:新疆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参考文献】
[1]王秀荣.图书馆信息化现状及改进探讨[J].信息产业,2009(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