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政服务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政服务发展趋势

篇1

竞争性磋商公告

 

项目概况:

关于对编制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五年行动方案进行政府采购的请示的潜在供应商应在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交易中心网站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1年  6月15日09点0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焦示磋商采购-2021-11

项目名称:关于对编制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五年行动方案进行政府采购的请示

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

预算金额:600000元

采购需求:本项目为关于对编制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五年行动方案进行政府采购的请示;(具体内容详见竞争性磋商文件)

合同履行期限:自签订合同之日起至2021年11月30日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之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促进中小企业和监狱企业发展扶持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

3、行贿犯罪档案记录(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加盖公章);

4、按照《财政部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查询及使用信用记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6〕125号)的要求,根据 “信用中国”网站(creditchina.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ccgp.gov.cn)的信息,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供应商,拒绝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同时对信用信息查询记录和证据进行打印存档。

三、获取采购文件

时间:2021年6月3日至2021年6月9日,每天上午08:00至12:00,下午12:00至23: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交易中心网站(jzsfqggzy.cn)

方式:网上下载。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进入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交易中心网站(jzsfqggzy.cn),进入会员系统,下载招标文件。本系统使用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类企业诚信会员库,凡已在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企业诚信会员库注册,且具有有效CA证书的各类投标企业,均可在示范区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登录下载。(平台统一技术服务电话为:400-998-0000,服务QQ:4008503300,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8:00-17:30)。

售价:0元

四、响应文件提交

截止时间:2021年6月15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

地点: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一厅(焦作市神州路西段科技总部新城东区9号楼二楼开标室)。

供应商将其响应性文件于投标截止时间前当日送达开标地点,逾期送达的响应性文件恕不接受,原封退还;

五、开启

时间:2021年6月15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

地点: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一厅(焦作市神州路西段科技总部新城东区9号楼二楼开标室)。

六、公告期限

本公告在《河南省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河南省政府采购网》、《焦作市政府采购网》、《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焦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上。

自本公告之日起5个工作日。

七、其他补充事宜

关于疫情期间防护措施:

1.开标前一天,对开标室进行消毒。供应商进入交易大厅前,配合保安完成体温测量、身份证登记、酒精消毒等防疫工作。未佩戴口罩,体温高于37.3℃一律禁止入内。

2.为做好疫情防控,避免交叉感染,要求每个投标单位只能有一个授权委托人(该委托人必须附合《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关于恢复交易项目进场进行交易活动的通知》之规定),进场交易项目的潜在供应商的委托人进场交易需扫描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中原智慧社区疫情防控码通过后方可进入开标室。

3.开标前中心将对开标室进行集中消毒,进入开标室的供应商须服从公司安排,分散就坐,人与人之间至少间隔1米以上,严谨聚堆,禁止交头接耳。

4.开标结束后,所有供应商立刻离场,中心保洁将对开标区域进行集中消毒。

5.评标结束后,供应商自行与公司联系领取证书原件,不再在交易中心等候领取。

其他相关规定遵循防疫期间相关文件。

八、凡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科学技术与创新局

地    址: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创业中心研发楼5楼

联系方式:0391-3566675

2.采购机构信息

名称:河南英格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焦作市山阳区新城街道建设东路古楼北六号

联系方式:0391-3557288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梁珠

电  话:0391-3566675

 

人: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科学技术与创新局

河南英格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篇2

[关键词]家政行业;钟点服务;问题;综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016-02

钟点服务是家政服务的重要类别,由于企业采取的管理制度缺失,造成此项业务未能得到全面的拓展。从行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应结合业务执行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提高钟点服务质量的先进决策。

1 钟点服务的类别

家政服务是指将部分家庭事务社会化、职业化,由社会专业机构、社区机构、非营利组织、家政服务公司和专业家政服务人员来承担,帮助家庭与社会互动,构建家庭规范,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以此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消费观念的转变,家政服务行业成为市场上兴起的产业结构。虽然家政行业在我国起步的时间较晚,但近年来依旧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不仅在服务业务上实现了创新改革,也在服务方式上进行了转变。

钟点服务是家政服务的一个特色项目,不仅具有了行业服务的特性,也为客户提供了丰富的服务内容。一般情况下,钟点服务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小时计算费用的临时性家庭服务用工;二是以小时/日定时定人的包月家庭服务用工。临时用工随叫随到,但不定位到某一个服务钟点工,包月钟点工是定时、定点、定人的固定服务工。从服务工工资计算标准来说,包月的钟点工工资要实惠一些。

2 钟点服务的几大特点

2.1 创新性

传统企业固定工作模式的标准时间为8小时,员工所得劳动收入也是按照8小时工作日进行计算,以此来衡量某个员工的工作绩效。先进经济理论指导下,钟点工服务开始形成了一种新的劳资方式,以1小时工作情况为衡量对象,判断服务人员是否作出了对应的工作成果,经考察合格支付相应的收入薪资。劳动时间方面的重新调整,使钟点服务成为创新型工作模式,带动了行业运营方式的优化。

2.2 产业性

从产业结构角度靠,家政服务是服务行业发展的新内容,其改变了传统行业的固定生产、固定经营、固定员工的方式,推动着一批新型产业的出现。钟点服务作为服务业的主要业务内容,其服务质量关系着整个产业的规划发展,也影响了其他相关项目的营运。如钟点服务质量好坏,影响了家政服务的发展水平,关系着整条服务产业结构的营运方向,这些都是钟点服务产业特点的表现。

3 钟点服务面临的各种问题

国民经济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促进了公民经济收益水平的提升,经济条件改善使得人们对于日常生活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早期产业运营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为主要对象,这些行业均属于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伴随着企业经营理念的积极转变,服务行业形成了诸多新颖的营运模式,以家政服务为代表的行业获取了良好的发展成就。钟点服务促进了家政服务项目的创新调整,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项目内容。但是,由于经营者对家政服务调控不当,导致其实际经营还面临着明显的问题。

3.1 质量问题

服务质量是决定家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若服务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标准则难以让客户满意,这对于家政行业的正常营运都是极为不利的。从钟点服务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钟点服务业务都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不仅引起了服务客户的强烈不满,甚至激发了客户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如钟点工没有按照规定时间提供服务,或者在服务内容上与合同条款的规定不一致,从而影响了整个家政公司的信誉形象。若服务质量不达标,势必危害了企业正常的营运收益。

3.2 技术问题

日常生活中涉及多项服务内容,重点服务的对象也多种多样,从多个方面为客户提供了最优质、最周到的服务。钟点服务并非简单的生活打理,其也涉及许多技术性的业务,需要对钟点工的个人技术水平进行严格的考察。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影响,钟点服务面临着较多的技术问题。以水电维修服务为例,钟点工个人技术能力不足,遇到复杂性的服务难题无法正常地解决,少数钟点工凭借个人经验改装水电设施,造成应用设施的破坏而无法正常发挥其功能。

3.3 收益问题

钟点服务属于临时性的家政服务,虽然是按照1小时工作支付相应的报酬,但这种临时性也使得钟点服务收入呈现了不稳定的趋势。具有相应规模的家政公司,其聘用的钟点工人员数量较多,保证每一位员工正常收益是维持人力资源稳定的重要条件。由于服务业务量有限,而在职钟点工的人数较多,整体经济收益难以实现均衡性地分配。此外,因钟点工个人服务能力有限,无法让客户对其工作给予满意度的评价,这也是影响钟点服务收益的常见因素。

3.4 内容问题

对于钟点服务而言,我国家政公司依旧处于摸索探究的阶段,对于此项服务的调控管理还缺乏相关经验。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则是钟点服务内容,当前主要服务对象集中于保姆、清洁、维修等方面,其他服务内容尚未被完全打开。如幼儿教育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家庭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幼儿教育必将成为家政服务的主流对象。就现有的经营情况看,家政公司在业务内容上相对单一,其他新型服务项目没有得到全面性地推广,约束了经营收益水平的增长。

4 提高家政钟点服务质量的策略

家政服务是服务行业的典型代表,其运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服务行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同时,服务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力第三产业的关键构成,更应该重视家政行业的经营规划。钟点服务是家政服务业的主要业务之一,应对其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方案,保证此项目在较长时间内处于稳定的经营状态。无论政府或者经营者,都应当考虑家政服务营运的实际需要,对其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处理方案。

4.1 完善培训体系

服务质量是家政公司创造收益的根本保障,提高钟点服务质量是创造实际收益的有效措施。为了避免人员专业能力问题造成的不利影响,家政公司应积极完善培训体系,为钟点服务质量做好充分的准备。现代钟点服务已不再是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保姆和用人,而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的、高技能的服务工作,所以对家政服务师的培训已成为家政服务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钟点工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技能的必走之路。应定期召集钟点工进行集中培训,根据其负责的服务项目实施专业培训计划,综合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技能,促进家政服务项目质量水平的改善。

4.2 坚持技术革新

技术是推动一个产业规划发展的有利因素,长期坚持技术创新才能带动行业的持续运营。提高钟点服务质量必须要有技术方面的改进,不能简单地依靠人员调整或管理改进等措施。如钟点工属于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培训家政服务师时必须以技能为主要突破点,即以技能培训为主,兼顾理论培训。家政公司目前还是小规模的比较多。小的家政经营部比较多,操作简单,从业人员的素质还是比较低,人员配备也不够,导致行业比较混乱,通过技术整顿可以改变这些不良问题。如对水电维修、管道疏通等业务倡导技术革新,能够使技术性的服务内容得到保障,提高了钟点服务的质量。

4.3 定期选聘人员

家政服务是一项跨世纪的“双赢”工程。一方面,它为广大家庭提供了保姆、护理、保洁、物流配送、家庭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它是解决再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之一。虽然钟点服务是一项短暂性的工作,但同样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编排操作,才能为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服务工作。定期选聘新一批的钟点工,对改善钟点服务质量是大有帮助的。如家政公司内部形成竞争机制,采取“优胜劣汰”的原则,迫使家政人员做好每一个客户的服务工作,以免在季度考核中被淘汰。选聘人员也是补足人力资源的有效方法,让家政公司内容形成良好的营运机制。

4.4 更新管理制度

“钟点工”是《劳动法》规定的一种按小时计算工资的用工形式。近年来,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灵活而有弹性的“钟点工”劳动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所认可。“钟点工”劳动力市场正在逐渐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人单位的特定需求,也对劳动力市场起到补充的作用。钟点服务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同时家政行业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尊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人们对钟点服务管理的要求也日益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家政公司要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不断地更新公司管理体制。

5 结 论

总之,新社会条件下,一批新型产业开始呈现出其良好的运营趋势,服务行业成为了继第一、第二产业滞后的新经济模式。最近几年,家政服务成为了市场经济的新兴产业,凭借其颇具特色的业务模式创造了较多的经济收益。提高钟点服务质量是家政行业经营的必要决策,关系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要求经营者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营运方案。参考文献:

篇3

一、家政教育概况

世界上许多国家、学校早已开展了与家政服务相关的学科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例如早在1862年,美国的许多学校就在政府立法主导与支持下开设了家政教育课程,一些高校还成立了家政系[2]。我国早期有燕京大学、震旦大学、华西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曾经开办过家政系。近年来诸如湖南女子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山东菏泽职业学院等,也都先后开办了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2]。与家政服务及相关的专业学科教育在我国一些高校的出现,表明了社会对这个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逐渐旺盛,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中为推动第三产业健康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二、开放教育开展家政服务专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1.家政服务已成为国家认可的正规行业

随着近年来国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服务行业比重,家政服务作为一个满足现代城镇家庭生活服务需求、促进家庭功能社会化、改善家庭生活质量,提高家庭生活水准的行业,已经逐步被人们接受和熟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0年就已正式认定“家庭服务员”这一职业[3],使“家政服务”行业成为国家认可的正规社会行业。一方面,家政服务行业为社会家庭提供各种所需求的服务,另一方面,它也成为我国社会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之一。

2.对家政服务的品质需求成为催生学科教学的理由

作为一个行业,人们对家政服务的质量和层次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过去,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家政服务就是做家务、出劳力、干重活。而现在人们在要求家政服务员做好传统的家务劳动的同时,还期望能够得到他们在居家生活品质方面的协助与指导,例如协助进行家庭环境的布置与装饰、做好幼儿学前教育及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指导等等。这些服务内容,对家政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学科知识以及服务技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开放教育开设家政服务专业,进行相关学科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办学理由和教学依据。

3.开设家政服务专业是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有益探索

(1)各地电大都在开办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专业随着国家开放大学的正式挂牌运行和各级电大向开放大学的战略转型,许多省级电大根据本省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先后开设了诸如会展策划与管理(天津电大)、茶叶评审与营销(福建电大)等各类共建共享专业。这些专业的开设,为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队伍的需求,提供了十分及时、有效的途径,也为全国各地电大树立了将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典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湖北电大经过近一年的论证和准备,向国家开放大学申报开办专科层次家政服务专业并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湖北电大自开办开放教育以来第一个与国家开放大学共建共享的专科专业。

(2)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更好的家政服务作为正在走上经济发展快车道的湖北省,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常工作的快节奏和期望得到有质量的休闲生活,成为人们面对的两大矛盾和主题,这是家庭和社会日益需要和关注家政服务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对家政服务的新的需求,使家政服务的内涵深化、外延扩大。家政服务,这个过去不被重视的行业,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以全新的理念和丰富的内涵呈现在人们眼前。

(3)抓住家政服务需求的“井喷”态势为人才培养打好“提前量”社会需要引发了对从业人员进行各类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市场需求。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开放教育,把家政服务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列入教育培养目标,为社会需求提前做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储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社会生产的转型发展需要新型的人力资源,需要在家政服务方面形成能够适应社会进步发展、具有现代生活服务技能的人才,而且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这种需求会日益旺盛,势必出现“井喷”态势。正是基于此,湖北电大及时抓住契机,为这种已经出现的需求和即将发生的“井喷”在人才培养上打好“提前量”,充分体现出开放教育在构建全民学习型社会过程中所呈现的重要性、灵活性和其为社会服务的前瞻性。这也是社会发展对从事开放教育工作的各级电大在新形势下的迫切期望。另一方面从国家开放大学、全国各级电大在自身转型发展中所做的各种努力来说,在通过深化开放教育内涵建设和扩展外延的过程中、在为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而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教育平台的进程中,也需要有新的、能够满足社会大众普遍关注和认同的人才培养专业来为这些努力注入新的活力和增加动力,形成促进社会经济改革深入发展、促进电大系统自身学科建设与办学能力提升的助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湖北电大开放教育开设家政服务专业,是顺应时展潮流、满足社会大众期望、为政府分忧和为社会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开放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更富有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家政从业人员,也是落实政府有关“家庭服务行业规范化、从业人员职业化”要求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三、家政服务行业现状与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化的需求

1.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基本状况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构成有如下特点:“56.1%来自城镇各类人员,43.9%为农村富余劳动力”[4]。在城镇各类人员中,“下岗再就业人员比例占63.7%,退休人员占36.3%”[5];这些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的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占83.9%;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16.1%。上岗前接受过家政服务业务培训的不到30%”[5]。

2.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工作状态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家政服务人员文化程度本身就不高,上岗前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相关职业培训,因此根本不具备应有的服务技能和职业素质。他们中的许多人只能胜任简单的传统家务、保洁搬运等粗活重活,而无法承担因生活现代化、快节奏衍生出来的各种高层次服务。个别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与雇主发生各类纠纷的案例也常见于媒体报道。另一方面,在我国家政服务作为一个国家正式认定的正规行业出现,应该说才刚刚起步,还远没有发展成熟并形成规模品牌效应。相关的内部规章制度基本上还没有建立健全,存在的法律空白很多、工资薪酬也没有国家统一标准、从业人员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诸多的不利因素,也是造成家政服务人员队伍不稳定和经常流失现象的原因。

3.家庭规模逐渐减小形成休闲需求与家庭事务繁重的矛盾

社会渐渐进入老龄化和家庭规模的逐步小型化,给许多曾是独生子女的年轻夫妇带来繁重的家务劳动压力,年轻人因工作而无暇顾及家庭事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使得更多家庭中的年轻人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家政服务行业,希望社会能够有更多的合乎自己需要并提供优质服务的家政事务从业人员。这就提示我们,把家庭事务社会化,用社会的力量来帮助人们解决家务的繁重与休闲的需求这一矛盾,应该是现代社会生活伴随经济发展与进步所呈现的一种有效选择和必由之路。

4.人们收入水平增加后更加愿意购买服务

从另一个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城镇家庭的消费支付能力也逐年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Engel’sCoefficient,即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的年度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90年的0.542,逐年下降到2013年的0.35左右[6]。这充分说明,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人们对于更高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追求必然会出现,这首先就体现在对生活品质提高的追求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加愿意花费金钱来购买更加专业的服务。而家政服务,作为一种能够帮助人们实现悠闲与舒适生活的服务产品,必然成为大家购买的热点。特别是对于具有专业技能的家政服务人员,社会家庭的需求更加旺盛。以武汉市为例,社会家庭分别需要的家政服务人员大致上可分为从事煮饭、洗衣等简单劳动的家庭保姆,可以育婴或是做孕产妇护理的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技师,能够协助家庭主人做家务管理、进行娱乐安排等管理工作的高端家庭管家。那些具有职业化技能,特别是拥有国家颁发的从业技师证书(如月嫂证书、老年护理师证书等)的从业人员,在社会上更是供不应求[7]。在这样的背景下,催生了家政从业人员为报考并获取国家颁发各类从业证书而迫切需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的意愿。这也为今后电大开放教育对家政从业人员开展大规模、有计划的各类素质教育、技能培训直至专业学历教育,留下了十分广阔的空间。

四、电大开设家政服务专业的办学优势与面临的困难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按照“通知”中有关“以培训工作为重点加强家庭服务业职业化建设”条文,电大开放教育顺应时展需要开设家政服务专业,既是电大开放教育自身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探索前行发展的需要,也是各级电大为社会培养造就新型家政服务专业人才的重要选择,更是电大系统一贯所秉持的为社会提供多样化学习产品和服务,扩展开放教育功能和深化教学改革理念的体现。

1.办学优势分析

多年来,在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上各级电大业已形成多种模式并不断更新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远程教育专业办学和为适应社会需求进行各类技能培训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各级电大在今后向开放大学转型过程中可以沿用、借鉴和发扬的宝贵财富。尤其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全民学习型社会和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已成为整个开放大学系统的共识。通过全新构建的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开办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专业、培养新型的技能型人才,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拥有系统办学优势是开设新专业得天独厚的固有条件

开放大学系统由国家开放大学总部(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1125所地市级电大分校和1827所县级电大、6万多个教学点构成。其办学覆盖面遍及全国内地各省市城乡,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远程开放教育体系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各级广播电视大学在办学过程中,通过国家开放大学总部(中央电大)统一协调,在全国电大系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团队共建;各级电大按照开放办学、按需办学的原则,在系统内部开展上下联动教学,在系统外部与普通高校沟通、与企业、行业联合办学;构建了天、地、人网合一、三级教学平台互动、网上网下教学互补的教学环景和系统办学体系,充分展现了整体性的系统办学优势,使得全国各级电大能够立足于各类普通高等教育之林,在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引领。

(2)开办家政服务专业有国家层面政策支撑的优势

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8]。《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指出要“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业注册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纲要》还提出要通过“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来“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办好开放大学”。这些不仅是国家的要求,也体现了政府对于完善成人继续教育所担负的责任,更为各级电大在所从事的开放教育办学过程中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湖北电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所开办的家政服务专业,为电大系统向开放大学的转型注入新的活力,为办好开放大学增加助推力,可谓恰逢其时,大势所趋。

(3)坚持“三个面向”办学方向是办好家政服务专业的良好基础

各级电大从创办至今,一直坚持了“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和边远民族地区”的“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同时,多年来在办学形式上灵活多样,做到了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和多形式。“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确立了各级电大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办学目的。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则是各级电大在为地方经济服务过程中所呈现的办学层次的可高可低、教学对象的可上可下、教学内容的形式多样,既有针对成人的本、专科高等学历教育,又有服务于企业、行业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些县级电大还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开办了初等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这些办学实践,构成了开放大学系统开办家政服务专业的良好基础。

2.面临的困难与解决途径

作为一个新开设的专业,各级电大在招生、教学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必须克服的困难。

(1)传统观念对家政服务作为一个学科专业的认可度尚待提高

如前所述,由于一直以来人们都把家政服务视为以伺候人、做家务为主的低层次劳动,一些人甚至觉得根本没有必要进行相关业务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学习。很多已经在家政服务行业工作的从业人员也尚未形成现代家政服务行业需要从业者参加正式学科学历教育的认知与意识。因此,这个专业开设后,各级电大首先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能否有教学对象参加学习——即是否能够招得到学员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靠各级电大加强招生宣传,介绍现代家政服务专业与社会发展、生活品质提升密切相关的各种理念,以此来提高人们对现代家政服务的认识,尤其是要改变过去认为家政服务“就是简单劳动、无须专业知识”的陈旧观念。同时,更重要的是各级电大要通过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结合各级政府为贯彻落实“通知”精神所制定的各种举措,主动作为,积极思考对策为政府分忧。通过短期培训、证书教育以及与行业联合进行专业共建等多种形式,为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的提升创造学习平台、提供各种机会,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途径的培训教育和学历教育通道。在培养和造就新型技能型、知识型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同时,逐步使社会对家政服务行业和从业人员的认识发生改变,得到提升;反过来促使从业人员对家政服务职业技能进行主动学习,让他们意识到没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服务技能,就无法胜任岗位工作。

(2)家政服务学科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宽泛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生活可以说包罗万象,这就使得家政服务学科教学也涉及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涉及面十分广阔。一个高层次家庭服务从业人员,要成为一名家政服务多面手,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必要人文素养及各种服务与实操技能。所以,从教学层面看,对于这样一个新开设的专业,各级电大面临的困难在于现有师资队伍中能够满足本专业教学所需的学科人才十分欠缺,以及在实践技能教学过程中实习实训基地严重短少。这些困难的解决途径,在于通过建立各级电大系统教师的整合、共享与互补协作教学机制,以系统之力来形成满足教学需求的合格教师队伍。同时,还应加大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沟通,通过合作办学、岗位培训以及顶岗实习等各种方式来解决实习实训基地的短缺和实践教学的组织开展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由社会相关机构、行业与电大系统共同组成的教学体系,达到推进学科教学与专业建设顺利进行的目的。

五、结语

篇4

内容摘要:家庭服务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服务产业之一。在当今金融危机尚未解除的宏观经济背景下,该产业在优结构、扩消费、保民生、增就业和维和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家庭服务业发展迅速,政府也在积极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意见,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该产业仍然存在着很多突出、尚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本文在深入剖析家庭服务业的现状特点和阐述发展该产业的战略性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现存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该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家庭服务业得到更好发展。

关键词:家庭服务业 战略意义 对策建议

家庭服务业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家庭生活需求为目的,以向家庭提供各类劳务为内容的朝阳产业。它主要包括家庭服务(保姆、月嫂、护工、保洁等)、社会养老、医院护工、社区服务等各类业态。该产业具有鲜明的民生特点,其服务内容是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需求之一。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基础部门,家庭服务业在优结构、扩消费、保民生、增就业、促跨越和维和谐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尽管如此,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突出且尚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目前我国有关家庭服务业的法律、法规基本处于空白,存在着制度缺失;对家庭服务企业缺少必要的监督、约束和市场准入机制;提供的服务具有不稳定性和不规范性,不利于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深入分析家庭服务业存在的问题,探究其成因,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治理对策,在当今金融危机尚未解除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积极发展家庭服务业的重要作用

(一)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则呈上升趋势。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处于60%-78%之间,服务业发展较好的发展中国家也在40%以上,而我国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32 %,不仅与发达国家水平相距甚远,而且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也有较大差距,调整产业结构尚有巨大空间。

另外,家庭服务业在促进国内消费、拉动内需方面潜力巨大。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将推进大批农民工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消费,拉动国内需求。目前,全国现有家庭服务企业和网点50多万家,提供大致20多个门类200多种服务项目,年营业额达1600多亿元,成为扩大内需的“主力军”之一。

(二)促进就业、改善民生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就业需求相对减少,企业裁员增多,就业形势严峻。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可以开发和增加新的就业岗位。目前,全国城镇约有1.9亿户家庭,按照平均15%的家庭需要提供家庭服务测算,将可提供2900万个就业岗位。现有服务员1500多万人,尚有1400万左右的潜在就业岗位需要开发。

在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家庭服务业潜力巨大。随着我国正从生存型向享受型社会的转变,人口的老龄化、家庭的小型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对家庭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大量的老人、儿童和伤残人需要家庭服务。目前,全国8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残疾人竟高达6000-8000万人。在当前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没有家庭服务业的大力发展,这些民生问题的解决还比较困难,影响人民安居乐业。

(三)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家庭服务业具有“扁担效应”,即该产业联接城市与农村,不但帮助农村妇女就业增加收入,也帮助城市家庭摆脱家务劳累,达到给社会带来双赢的效果。同时,该产业的服务员大都来自农村,他们通过为城市家庭提供服务,接触现代生活,学习先进文化。这既促进了农民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也有助于市民了解农村,关注农民生活,密切了市民和农民的交往和沟通,促进了城市和乡村的融合与发展。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健康和睦和进步向上的家庭是整个社会强有力的支柱。家庭服务业通过为家庭提供多样化、高质量和个性化的服务,既提升了家庭的生活质量,又以家庭的和谐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家庭服务业现存的问题

(一)家庭服务业法规空白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没有专门规范家庭服务业的法律,缺乏行业标准和服务质量标准,行业管理严重滞后,缺乏管理办法和手段。家庭服务业属于非正规就业,服务员不在《劳动合同法》的覆盖范围之内(郑毓枫、李晟,2005),一般只能参照宪法、民法、合同法、司法解释及政府相关规章制度来规范,一旦出现纠纷,行业无法可依。目前,只有某些省市出台了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条例等,如吉林省和杭州市出台了发展家庭服务业指导意见或实施意见,深圳市制订了家庭服务业条例,但这些措施远远不能满足家庭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国家层面尚无统一法律法规。因此,国家应及时对家庭服务业进行立法,以补救因法律法规缺失所导致的行业漏洞,制止“破窗效应”,免得“更多的玻璃被打碎”。

(二)服务员权益受侵严重

由于家庭服务企业、服务员和客户三方的责、权、利不明确,签订的服务合同不规范,或者不签订服务合同,导致服务员权益受到严重侵犯。客户无故克扣服务员工资、不合理加大服务员工作量,以及女员受到性骚扰(李艳梅,2008)等现象时有发生,三方纠纷不断,如“桑兰门”、“富平事件”、“虐待老人事件”。

(三)职业介绍混乱、行业恶性竞争

目前家庭服务业中介机构鱼龙混杂,运作不规范(张珠银,2009),无照或违法经营,乱收费、缺乏后续服务。中介机构介绍的人员质量和服务质量很难有可靠保证,非法中介机构损害客户和服务员合法权益的事件频发。由于家庭服务业具有门槛低、易操作的有利条件,人们未经过合法登记便随意进入该行业,致使企业“遍地开花”,造成家庭服务企业“小、散、弱”,甚至一些企业采用低价原则经营,相互诋毁、相互拆台和相互拉人,恶性竞争。

(四)行业缺乏诚信、私签率高

家庭服务企业、客户和服务员三方相互不信任、不满意,出现信任危机。客户对服务员的劳动技能、服务水平和个人品质存在疑虑;作为服务员同样对客户抱有戒心,担心客户克扣工资、增加劳动强度以及提出不合理要求。客户伙同服务员私签私聘现象严重。由于对市场的不信任,客户直接通过家庭服务企业介绍的仅占20%,而通过亲戚朋友介绍的却高达50%。

(五)供求不对接、出现季节性缺口

家庭服务业为卖方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企业提供的服务类型单一、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客户普遍要求服务员接受过正规的岗前技能培训,希望其在劳动技能、综合素质、个人品质方面都比较优秀,还希望她们年轻、漂亮、热情、和气、好沟通,可以完成多项家庭服务。需求旺盛,但供应有限。大部分服务员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不高,接受培训时间短,服务技能差。一些服务员缺乏现代生活用品的基本操作技能,也没有科学护理、合理膳食等方面的知识,专业化程度低;同时服务员沟通能力差,这严重影响了服务质量和客服关系,导致客服结对率低;仓促上岗,辞退率高;续聘率低,人员流动性大,常出现季节性保姆荒。北京市每年就存在缺口2-3万人。2009年度天津市把家庭服务员列为26个市场需求“非常紧缺职业”之一,全市服务员缺口已超过7万人。

家庭服务业的规范化发展对策

(一)管理规范化

首先是行业管理规范化。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家庭服务企业、服务员和客户的责、权、利,以及政府的权利和职责,国家应尽早制定和颁布“家庭服务业促进法”。其次是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化。企业要练好内功,加强内部管理,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保障企业正常运转。做好内部员工的培训(贾子倩、马艳华,2008),强化基础工作。创建企业文化,注重团队协作,平等对待员工,体现人文关怀,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二)人员社保化

将服务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防范和尽量减少家庭服务行业运作中的风险。家庭服务企业主要面临身份安全风险、身体健康风险、法律保障风险和纠纷赔偿风险。要针对服务员工资水平偏低、流动性较大的特点,按照“低收费、广覆盖”的原则设计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探索服务员的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完整的家庭服务保险体系,积极开发商业保险险种,推行家庭服务员和消费者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保险,规范和化解风险。为服务员落实好相应的人身保险、劳动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让服务员的人身安全、个人权益得到最确实的维护,提高服务员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正规性。

(三)行业诚信化

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产业诚信水平迫在眉睫。家庭服务具有体验品和信用品的属性。良好的信誉将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人无信则不立,企业无信实难生存。家庭服务企业要加强诚信建设,培养和强化诚信意识,完善诚信机制,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坚持以提升服务质量求生存,以提高企业诚信谋发展的战略。服务员要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有诚心和责任心,使消费者满意和放心。

(四)服务品牌化

首先,要善于细分市场,准确定位。扩大经营范围,积极开拓新领域、新项目,创办专营型、多营型和兼营型各类家庭服务。打造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品牌,大力推进服务创新和品牌宣传活动。家庭服务企业应及时研究消费的变化和特点,找出市场运行的规律,创新新业种、新业态和新模式。其次,要提升内部管理服务水平。家庭服务企业要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提高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不断深化服务内涵,延伸服务领域,能够用体制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再次,要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建设(叶智校,2003)。家庭服务业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信誉,赢得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最后,服务企业要选准差异化经营的方向。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坚持连锁经营理念,提高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

(五)劳动合同化

劳动合同在维护服务员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要针对家庭服务员流动性大、工作时间弹性强等特点,规范家庭服务企业与客户及服务员的关系。要签有完善的劳动合同(马国华,2009)。另外,雇佣双方应该平等协商,并对劳动的时间、条件、质量、工资报酬、权益保障、争议处理等事项做出明确的规定,增强客户、企业和服务员三方的信任,减少纠纷的发生。

(六)发展持续化

发展要有中长期目标,并且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家庭服务业不应该是权宜之计,应将其视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长久之策,纳入到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规划中(黄进,2004),使其具有发展的长久性。政府要提高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基础建设,给予和加大支持力度,实行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政府应以家庭服务的便利安全为重点,以规划标准和必要的政策支持为保障,以家庭服务网络中心建设为依托,积极培育品牌企业,大力推进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家庭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家庭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毓枫,李晟.家政服务业的立法思考[J].社科纵横,2005,20(5)

2.李艳梅.规范家政服务业的有关思考[J].理论探索,2008(5)

3.张珠银.促进我国家政服务业和谐发展的对策研究[J].理论学习,2009(1)

4.贾子倩,马艳华.天津市家政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现代企业,2008(6)

5.叶智校.家政服务业的发展与社区服务建设问题[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2)

篇5

关键词: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转型;趋势

中图分类号:F7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031-02

当前,中国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都不高,服务业产值仅占GDP的41%,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而且也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国家43%的平均水平。中国商品流通、餐饮、修理、零售行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40%左右。传统服务业以生活性消费服务为主,是直接性的、针对人的、面对面的消费服务。传统服务业具有高需求弹性、低自然资源依赖,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具有二者同时进行、难以物化储存而必须由服务人员直接提供以及就业容量大等特点。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有13亿多人口,且处于收入快速增长阶段,对生活业的需求越来越大,拥有巨大的潜在服务市场。按照“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要将分别提高3个和4个百分点。这有利于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增长、高赢利和强辐射等特点,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深刻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当前,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转型上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趋势,应当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

一、转型趋势之一:服务业的生态化

与第二产业相比,服务业本身属于无烟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亲近自然、环境友好的特点。但是,随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以及人们的生态理念和环境意识不断增强,服务业的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政府在服务业发展方面不断出台绿色规制的政策措施,消费者也更加强调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在此背景下,人们对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化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转向。现代服务业的生态化转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过程的清洁化、生态化,二是生态型服务业的创业发展。由于环境规制和消费理念的转变,服务企业逐渐把实现服务过程的清洁化和生态化作为服务改进的重要目标,开展绿色营销,不断创建清洁化、生态化服务的新途径,进行绿色服务,注重资源能源的节约,强调清洁生产,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强调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方面转变。适应消费者绿色健康消费需求,服务业不断发展创生出诸如氧吧、生态旅游等生态型服务业态,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亲近自然的服务产品。

二、转型趋势之二:服务业的知识化

20世纪60年代,鲍莫尔作为服务业发展悲观论的代表曾经提出一个论断,即服务业在本质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生产率的提高比制造业更加难以实现。人们把这一论断称为“鲍莫尔病”。但实际上,在产业演进过程中,“鲍莫尔病”并没有出现。究其原因在于,鲍莫尔忽视了服务业不仅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可能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样一个事实。20世纪80年代,以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将知识、技术作为内生变量引入生产函数。这突出地说明,知识与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一样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在发达国家,服务业正从劳动、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过渡,其发展日益依靠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知识化趋向。服务业的知识化转向,主要表现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迅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显著依赖于专业性知识和技术,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那些知识、技术占主导地位,高附加值的诸如法律服务、管理服务、工程设计服务以及金融、计算机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十分迅猛。在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产出最多增长最快的产业。在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载体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转型趋势之三:制造业的服务化

世界经济的实践证明,生产业是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正在转变为某种意义上的服务企业,服务化成为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制造业高度发展呈现出“服务化”的新趋向。制造业服务化首先表现为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世纪后期以来,经济领域的一项革命性变化,就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许多传统制造企业以卖服务取代卖产品,把服务看做是创造差异化优势的工具,通过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服务吸引消费者。其次,优秀制造企业由“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由关注产品生产,转向涉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边界日益模糊。制造业服务化还表现为制造企业越来越多地进行“服务外包”或“服务剥离”。许多制造企业将内部在产前、产中或产后的服务功能独立出来,原来的服务活动转而由其他企业完成。这一转变促使提供生产服务的专门企业迅速发展。这些企业提供从技术产品研发、软硬件开发,到人员选聘与培训、管理咨询、金融支持、物流服务、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服务链,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转型趋势之四:服务方式现代化

伴随着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业的经营模式不断创新,涉及技术、产业、组织、管理、业务流程等方面,推动了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升级,产生了大量的服务新业态、新产品、新方式,专业店、连锁店、无店铺销售等新型业态正在发展壮大;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育培训管理咨询、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领域也涌现了很多新的服务业态和经营模式,无线射频、自助服务机、商业智能等正引领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潮流。服务业的服务方式呈现网络化、连锁化、信息化等现代化发展趋势。实现现代化是服务业必然要经历的高级阶段。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使服务方式更先进、服务内容更丰富、服务质量更高,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发达国家服务业实践证明,服务业的现代化造就了服务业的高效发展。这些新的服务方式可以高效地“整合”或“疏散”的“内力”和“外力”资源,使各种相关联的结构性要素发挥市场价值,拓展服务领域和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产业素质。

五、转型趋势之五:服务功能层次化

这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又一重要转向。过去,受信息传递和交通条件的制约,服务企业的服务半径较小。在这种情况下,服务业一般采取分散布点、遍地开花的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服务企业的服务半径不断扩大,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开始向专业服务和精品服务转变,在不同城市、不同地段形成多层次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造成区域服务功能和服务等级的显著分化,高端服务出现极化发展趋势。不同城市或同一城市的不同地段承担不同服务职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服务需求,是服务功能的层次化的突出表现。从全国和全球范围来看,以金融服务业为核心、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全球产业结构,使一些国际大都市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些城市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跨国公司总部和研发集聚地。在同一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的高端领域,如金融、保险、高级商业中心、公司总部等,集聚在城市核心商业区,一般性的服务业,如住宅业、仓储业企业,则受城市负集群效应驱使向郊区扩散,逐渐迁往地区。

六、转型趋势之六:民生服务社会化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需要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由物质型向服务型、文化型转变,服务性消费热点不断涌现,过去许多自我服务、自我满足的诸如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健康服务等民生服务,开始逐步转化为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化服务。民生服务的社会化,解决了家务劳动问题,提供了宽松、舒适的家庭环境,可以从根本上大大减轻家务劳动的强度,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发展体力和智力,有充沛的精力从事社会生产以至完善自身。民生服务的社会化,强调专业化和产业化,不仅提供各种特色服务、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而且拓展了服务业发展的领域,带来了家庭服务、托幼养老、便民早餐、物业服务等社区服务业、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蓬勃发展,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篇6

社会企业具备解决社会问题和实现盈利双重目标,已成为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可持续模式,在英国、美国等国家获得了蓬勃发展。过去的七八年间,社会企业的概念、模式、价值等被介绍到中国,并获得第三部门的普遍接受。面对丛生的社会问题,第三部门越来越深地认识到,非营利机构受资金规模等限制,难以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解决社会问题,而社会企业在融合商业(营利)和慈善(非营利)后更具优势。不过,相较于英国、美国乃至香港地区,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其探索和创新急需获得更多的支持。

从现代国家的结构和治理来看,目前主要分为三大部门,即政府(第一部门)、企业(第二部门)和非营利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那么,社会企业属于哪一个部门?它是第二部门还是第三部门?显然它既不完全属于第二部门也不完全属于第三部门。在此逻辑之下,是否会因此出现第四部门?值得研究。

在中国,从注册和形态来说,社会企业仍被归类为第二部门;从从属领域来说,更多被归类到第三部门。其实,在社会企业概念进入中国之前,中国已出现社会企业。其中,有一定知名度的包括:茅于轼发起创办的北京富平家政服务中心和山西永济富平小额贷款公司、中国扶贫基金会创办的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郑卫宁创办的深圳残友集团公司等。这几家最初的定位就是公司,但目的却是为了解决贫穷、就业问题,而不是以盈利为唯一目标。当用社会企业的概念和标准来界定这几家企业时,就可以看到它们是比较标准的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在中国首先获得了第三部门即公益慈善行业的认可和接受。具体来看,目前社会企业有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从公益组织转型而来,主要是民办非企业单位转型为社会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既可以募款也可以收费,转型为社会企业看似顺理成章;另一种是基金会投资办社会企业,基金会拥有一定的资金,可以在其解决社会问题时以投资的方式创办社会企业,从而发挥“基金会+社会企业”的社会问题解决模式。

“非二部门、非三部门”的社会企业,若在全球和中国都获得壮大,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另外一种独立的模式和力量,势必改写现有的三大部门分类。

篇7

结合我县实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办和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通知》〔〕6号)全国老龄办、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等十部委局〈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办发〔〕4号)省老龄委关于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通知》老龄委〔〕5号)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州老龄办〈关于开展州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通知》府办发〔〕66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州老龄办主任会议的安排部署。拟在和、社区开展居家养老试点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全面抓好此项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居家养老服务是指由社区和社会帮助家庭成员为在家里居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和精神慰籍等方面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服务形式。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破解巨大养老服务难题的根本出路,也是依据国情,尊重民族传统,更新服务理念、创新养老方式、发展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我县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构建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认真抓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一)养老模式

即:以老年人家庭为依托,以“家庭式养老院”为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分门别类地定时上门提供生活照料、康复保健、家政服务等方面服务。

二)服务对象

服务分为“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无偿服务”对象为具有本辖区户籍,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为辖区老年人。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60岁(含60岁)以上分散供养的三无老人”享受“低保”且身边无子女照顾、生活自理有困难的城镇老人;有偿服务”对象为居住在辖区的60岁(含60岁)以上且生活需要照料的空巢或独居老人。

三)服务形式

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几”服务。服务内容主要是以家庭服务为核心,居家养老服务是以“钟点服务”为主要形式。以社区照顾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手段,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服务、日托服务、心理咨询、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社会化服务。

四)补贴标准

1政府购买服务补贴的对象为享受无偿服务”老年人。其标准:每人每月给予20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费的补贴。每个社区居委会居家养老服务站筹建开办经费由县政府给予补助3500元。

其资费按“社区牵线搭桥、受(助)双方自愿、提倡低偿资费”市场化有偿服务的原则执行。2个人购买服务的对象为享受“有偿服务”老年人。

五)申报程序

1政府购买服务补贴报批程序

填写《县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补贴对象申报审批表》社区居委会通过听证核实,由本人或家属向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提出初步意见后报镇政府,镇政府根据申请人的具体情况和社区居委会的调查意见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经公示3-7天后报县老龄办审批。县财政局按照县老龄办审核上报补助的金额,将服务补贴经费拨给县老龄办,县老龄办根据镇政府上报情况再将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经费下拨,由镇社会事务办落实到有关社区居委会并组织对其补助对象实施服务。

2个人购买服务(有偿服务”申请程序

填写《县居家养老个人购买服务对象申报表》社区居委会将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和所需服务项目或要求,本人或家属向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通过由社区推荐符合条件的助老服务员公开竞聘的方式,双方自愿的原则下,社区协助提供市场化的有偿服务。社区居委会有义务对其服务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六)服务队伍

着力打造专职助老服务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专业化服务队伍。镇政府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社会单位员工在业余时间利用专业知识、技能、体能等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负责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指导和综合协调,将设置的居家养老工作岗位作为“公益岗位”予以开发,把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与实施下岗再就业和“低保就业联动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专职服务人员主要从“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和“低保”未就业人员及下岗失业人员中招聘,纳入社区公益机构统一管理。各试点社区应设立相应的居家养老服务站,负责组织具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的落实和实施。每个试点社区由县再就业办安排1至2个居家养老服务公益性岗位。县政府对每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给予适当的启动资金补助,镇政府也要安排一定的办公经费。

七)责任分工

负责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宏观管理和制定全日制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实施方案,1县老龄办是全县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的指导协调部门。并对方案实施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核定居家养老有关资金的拨付。

社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站,2社区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负责助老服务员的招聘、考核、调配、补贴兑付等工作。面向老人直接开展面对面服务,做好助老服务员的选派、管理、职业道德教育,做好奖惩、服务质量监督等具体工作。

三、切实加强对居家养老工作的领导

篇8

从宏观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带来高企的市场利率,为当前房地产市场制造了空前紧缩的金融环境。这种市场环境对需求和供给方都带来了抑制。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直作为优良投资品的上海高端公寓市场能否具备过往的价值?未来的高端公寓市场将走向何方?

在研判未来市场走势之前,需要对当前上海高端公寓市场进行新的界定。高端,并不仅体现在价格上,也是产品价值的综合表现。因此,从产品价值内涵角度审慎的高端物业,必然存在以下两点基本特征:

第一,地段条件优良是必备条件,但并不是决定因素。谈到上海的高端公寓,许多人自然联想到静安、黄浦、卢湾3个城市中心地段的住宅价值。背靠良好的区位环境、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沉淀、交通便利,已经成为多数人对高端公寓的首要概念。但从目前上海高品质楼盘的分布来看,过往的城市中心区位已不是目前上海高端公寓最集中的区域。相比新建设的城市新区,城市中心区狭窄的街道、成批的低品质旧房、散乱的商业分布、过时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已使有些地段失去了高端楼盘开发的市场潜力。

第二,环境良好,服务周全、物业管理先进的楼盘,成为上海未来高端公寓的基础条件。住宅的舒适、方便、美观,是高端公寓业主选购楼盘的最主要的需求点。然而随着市场发展,这3大基本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从以上两点基本特征来看,上海的高端公寓市场正在经历价值重塑的过程。从产品形态角度来看,能够代表未来上海高品质住宅的产品会有哪些?什么样的细分住宅产品会成为未来市场的宠儿?

结合上海市场特征,未来的高端公寓产品可分解成以下几个类型:

第一,城市中心区内品质优良、服务先进的公寓产品。这种传统意义上的高端公寓的未来价值,将更多与周边区域转型及改造紧密联系。从这类产品的发展用地供应情况看,近2年上海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的难度逐步加大,中心城区每年新增的住宅土地供应不超过年度市场总供应的3%。因此,从供应总量上看,目前极其少量的供应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但与此同时,上海城市发展格局正悄然改变。未来的4个城市副中心建设、世博园区建设以及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不断完善,都将使上海的城市中心区周边的土地功能升级与转型。伴随大面积城市土地使用性质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上海优质高端楼盘分布格局将逐步改变。未来的新江湾城、苏河湾、天山板块,都将是随着区域配套成熟而形成的高端住宅新的分布区。同时,从这几个新的区域来看,讲究大规模生态、注重区域文化内涵等新的特征,代表了未来海派高端住宅的发展趋势。

第二,高品质服务型公寓。随着上海城市产业升级,广泛的商务交流及越来越热的城市旅游业发展,服务讲究、设施齐备、环境优良的高品质服务型公寓价值日趋显现。这类产品是对外接待的窗口,代表了城市与世界接轨的形象。但从目前发展来看,这类产品供应相对过多,同时面临酒店的竞争。

未来上海高端公寓产品将呈现以下几方面发展趋势:

第一,城市中心高层豪宅成为趋势。上海密集的城市发展布局与核心区有限的资源环境,决定了多数消费者对于城市最佳地段的居住需求将得不到满足。针对这种资源共享的需求,类似于纽约曼哈顿、伦敦海德公园,上海新天地、小陆家嘴等具备城市中心公园环境的板块,将形成高层豪宅的聚集区。

第二,户型面积将会突破,大户型产品受宠。受制于政府对新建商品房户型面积的调控政策,未来市场住宅产品的供应将以中小户型为主,针对高端客群的大户型产品供应将大大减少。鉴于对居住品质的讲究,高端客群必然会青睐大户型住宅产品。因此,城市中心区大户型产品将受到市场追捧。

第三,定制式精装修住宅成为主流。随着开发商装修水平提高,用材讲究、施工精细、风格多样的个性化精装修住宅,由于迎合多数高端消费者对于节约时间方面的需求,将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四,注重环境的私密性。不同于普通住宅产品,高端住宅产品未来的景观发展趋势,将在注重舒适美观的基础上,更加讲求环境的私密性。营造安全、安静的环境是高端客户群对自身财产保护这一基本需求的体现,因此,院墙、水系、密植的树木、花架等具备美观及遮蔽功能的景观处理手法将广为应用。

第五,注重建筑高科技应用。高舒适度、低能耗住宅产品,将从本质上提高居住者使用住宅的满意度。抛弃了空调等电器设备的干扰,室内光、声、热能环境及空气质量的明显提升,会带来回归自然生态的感觉。通过住宅高科技的应用,一年四季恒温恒湿,即便在梅雨季节也得到干爽的清风,这些都将成为未来住宅舒适度的重要标准。

第六,注重社区化资源的配置。结合上海的城市建设,未来高端住宅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城市发展,世外桃源式的住宅小区意味着边缘化与人气不足。不同于杭州、青岛、厦门等休闲旅游城市,选择在上海居住的业主更加注重的是与上海这个城市的交流。因此,未来高端住宅的分布,必然会与周边的文化设施、景观资源、商业发展休戚相关。

篇9

室内空间包含着丰富的空间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住宅空间、商业空间、办公空间、旅游空间等因为各种室内空间在功能及用途上有所不同.所以它们在性质以及设计的要求上也有所区别配饰的颜色、大小、形态、材质等等都需要与空间的功能和尺度相协调下面我就以住宅空间为例来简要阐述配饰艺术在室内空间的应用住宅空间是由公共活动空间、私密性空间以及家政服务空间三大空间共同组合而成。公共活动空间的代表空间为客厅.客厅当选全家聚谈休闲、接待客人的中心区域。所以,客厅是家庭中使用率最高、最能代表主人性格、气质的空间。在选择客厅的配饰时我们应该重点考虑空间的大小、风格以及空间结构.然后根据空间的大小决定家具的尺寸和配饰品的大小:根据整体装修的室内风格来选择家具、灯具等配饰的颜色、风格:家具的摆放方式则是根据空间的结构来确定沙发的摆放形式一般有U形、L形、一字形等,客厅的聚谈空间就是通过沙发和茶几的选择摆放围合出来的.

除去使用功能它还起到分割、美化空间的作用沙发对面的背景墙和视听设备共同组成客厅的重点装饰墙.电视的摆放高度应稍低于人坐在沙发上时的视平线私密性空间的代表为卧室.它的性质是满足休息睡眠兼作学习、梳妆的空间所以卧室要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还要选择相应的家具来满足学习、梳妆的功能在配饰的色彩选择上需要确定主色调.避免繁杂的色彩搭配形成视觉污染.同时要避免过冷或过艳的色调选择.造成人进入空间后兴奋或冰冷的感觉.影响睡眠休息床在卧室中作为空间布局的中心确定后.其他区域才能够依次布置梳妆家具的造型应避免选择太突兀的.使其与其他区域能有很好的延续织物类配饰的选择应注重色调与图案的相似性.在增加空间温馨感的同时,还能起到一定吸声、隔声的效果卧室布置绿植应特别注重植物类别的选择.适宜的植物不仅能够点缀空间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厨房是家庭服务的典型空间.也是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物制作的操作流程一般概括为储存、洗涤、调烹三个方面,如果将这三个区域之间的活动路线做连接的话.活动的路线会缩短.工作效率就会提高.操作也最简单。

二、配饰设计的发展趋势

1.精细化趋势

在配饰设计不断更新造型和不断完善功能的前提下.未来的配饰艺术将更多地注重精细化设计深化以人为本.精确地对空间温度、湿度、灯光、尺度、色调等进行选择,使其更加合乎人体工程学原理.更加满足人体的要求更加精细的制作工艺使空间变得华丽、优美、多彩。

2.多元化趋势

配饰艺术不但要把握好色彩、材质、肌理、图案等与室内整体风格的协调.还要考虑到空间主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爱好、身份背景等因素。随着多元化世界文化的出现.各种风格流派如雨后春笋相继出现.我们应该学习高层次、有价值的设计理念。做到“立足传统.兼容并蓄”。

3.个性化趋势

当前配饰艺术的个性化趋势日趋浓厚.人们通过个性的配饰艺术塑造出别具一格的室内境界.通过配饰展示不同的空间格调.表达个体与大众所不同的精神世界个性化的效果可以通过造型独特的摆设、个性的装饰方法、个性材料的选择使用等来完成。例如.由国外涂鸦发展而来的手绘艺术.不仅环保还成为了主人展现自我内涵的手段。

篇10

作为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自己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就业素质教育,为他们在社会上顺利创业、就业提供帮助。

一、以市场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就业素质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创业、就业素质教育就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大学生就业为目的,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意识,创业、就业心理品质,创业就业能力,创业、就业知识结构等要素培养的一种教育活动。具体说,大学生创业、就业素质教育既通过专业课传授创业、就业知识,也包括通过模拟创业、就业情景,进行创业、就业训练,还包括创业、就业信息的捕捉和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家政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新兴专业,被誉为21世纪朝阳专业。但传统的家政专业属于服务行业,大多被认为是“婆婆妈妈小姑娘”干的行业,于是人们把它与保姆划等号,被人们认为是没文化、没技术含量的专业。新时代家政专业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以家庭需求为指向的机构、公司、企业社区所需要的产业管理人员和培训人员以及中小学家政课教师及家政行业的市场研发人员。

二、传统的家政专业大学生在创业、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丰富、必备的专业知识结构

专业知识对于创业者确定并实现创业目标具有直接、至关重要的作用。家政学是以人类家庭生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是现代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家政学是融自然学、社会学和艺术于一体。我国开设家政专业历史较短,与其他专业相比,缺乏一定的办学经验,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现象。因此家政专业的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上缺乏丰富、必备的专业知识结构。在市场上作为卖方市场,不能适应高端买方市场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不能成为“管家式”人才,而只能是低端买方市场的廉价产品,甚至和家政公司的“保姆”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成为创业、就业的短板。

(二)创业、就业思想意识淡薄

家政专业被社会誉为朝阳专业,具有大可作为的专业。中国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三十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逐渐从数量到质量的发展等一系列事实,使得家政专业逐步被社会接纳认可。《2015-2020年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分析报告》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家政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14年接近700亿的市场规模。家政市场中更高端人群“管家式”家庭服务员更受欢迎。但人们的传统思想是“学而优则仕”,普遍认为家政专业是培养保姆的专业,而且与“苦、脏、累”特点相挂钩,技术含量低,职业认同感差。在这种社会偏见的影响下,家政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途失望,把自己将来的就业前途与“农民工”、“小保姆”联系在一起,思想不解放,认为家政专业就业没有技术含量,有的学生甚至坐等,期盼天上掉馅饼,而不是主动参与到市场中去,了解市场信息,面对市场及时调整自己的创业意识。

(三)创业就业的心理品质不成熟

创业就业心理品质是指对就业和创业者在就业和创业实践过程中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综合心理素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创造性活动的心理结构是十分复杂的,任何一项创造活动都有多种心理因素参与。但是,他们在创业就业中心理品质不成熟。主要表现在,首先创业决策缺乏理性。其次,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缺乏耐心。再次,缺乏魄力。

(四)信息意识差导致获取、判断信息能力弱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很大作用。良好的信息意识是获取有价值情报信息的前提。

对于能否挖掘到有价值的信息及获取信息能力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有些高职大学生对信息的价值与作用缺乏认识,一般不会主动地去获取和利用信息。

三、以市场为导向,图书馆在家政专业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措施

(一)利用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提高家政专业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知识基础

1、丰富家政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大学生创业、就业所具备的必要准备,是能否在创业、就业上走的更远、做的更好,成绩更优秀的基础。家政专业在我国是很年轻的专业,开设时间不长,专业开设的院校不多,相反国外开展家政教育研究时间较长,家政学的教学和专业培训工作在美国、北欧各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家和地区开展较早,学科体系比较成熟,因此图书馆应该多方面搜集国外对家政教育研究的的专业知识,以供专业教师参考。

2、拓宽家政专业学生的非专业知识面。

专业知识是一个人向纵深发展,非专业知识则是一个人向横向发展。家政专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家政师是具有多方面知识技能的人才,除了具有家政专业理论外,还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和人际交往能力,优秀的语言驾驭能力,良好的观察、分析、整理、应变和信息能力等。因此图书馆发挥信息资源功能,全面搜集与家政相关的非专业知识信息,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为了学生更好了解创业、就业知识,图书馆应注意购进一些有关创业的书籍、资料。

(二)在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和环境优势,努力培养家政专业学生创业意识

利用图书馆环境优势,宣传创业名人,树立创业榜样。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强化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环境和氛围。整洁安静地阅览环境,丰富的馆藏信息和文化氛围,为开展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教育,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创造了优越的外部条件。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榜样是旗帜,是方向。为了鼓励学生的创业、就业热情,图书馆要专门设立窗口,设立创业名人的专辑库,搜集像新东方的俞敏洪,华为的任正非、小米的雷军、格力的董明珠等新时期的创业大鳄,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艰苦创业史,了解他们创业中知识、能力、汗水的运用与挥洒,了解他们不是靠一时兴起才能达到成功,要踏踏实实学习。以这些达人为榜样,做好充分创业、就业准备,满怀热情和希望踏入社会。也可以搜集校友创业达人的信息,让学生感觉到榜样就在身边,起到更大的激励作用。

(三)利用图书馆现代化技术优势,建立图书馆创业、就业网站,加强对学生就业、创业技能训练,培养良好、成熟的家政大学生就业、创业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的成熟与否是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创业的关键。大学生毕竟是一群为涉世的莽撞青年,对自己的未来有着心理矛盾,既充满理想,信心,又持有怀疑与胆怯。特别是家政专业,大学生将来面临的家政市场是什么样子,是高尚的“管家式“还是平凡的“保姆式”,学生既兴奋又胆怯。图书馆发挥其先进的现代化网络技术,建立专门的家政创业、就业网站,专设栏目,分别就国家创业就业政策、法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程序、求职礼仪、求职技能与技巧、求职心理调节;政府网站就业创业信息、企业网站人才招聘信息等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有问必答等栏目。通过这些栏目,让学生明白创业就业并不可怕,只要做好准备,就业前景非常辉煌。有问必答栏目及时了解学生对创业、就业产生的困惑,及时解答。创业、就业网站还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开展阶段化、全程化、形式多样的指导培训。如在毕业季到来之前,创业、就业指导网站从其他平台搜集一些专题讲座,大学生模拟就业视频等,让学生在模拟的职场中得到锻炼,掌握语言交际,职场面试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大学生求职技巧,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成功率。

(四)利用图书馆信息中心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

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查询、信息网络、信息人才、信息教育等方面的优势,开展信息检索课教学,从而使学生能迅速、正确地查找自己所需信息。

新形势下,家政专业大学生创业就业前景不错。图书馆应凭借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技术优势,紧密配合学校其他相关就业、管理部门,发挥教育与信息功能,不断开拓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邢文燕 ,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教育与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科技信息2010.18

2.刘亚君,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对策研究,河北科技图苑2013.26

3.包文亚,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图书情报工作,2009,3

4.俞建华,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资源整合研究,经营管理者,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