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特色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资源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资源特色

篇1

【中图分类号】 G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9―0076―01

课程内容取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当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为幼儿所注意时,幼儿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为此,我园开展了嘉峪关本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工作,以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挖掘,让幼儿了解本土文化,并开发出具有实用性、地域性的园本课程资源。

一、建构以嘉峪关本土文化为依托的园本课程资源背景

嘉峪关长城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被誉为“天下雄关”。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以及横亘于戈壁之上随处可见的汉、明长城,这些珍贵的长城遗址、遗迹,串接成一条历史文化长河,滋养着嘉峪关的城市文化,铸造了嘉峪关独特的城市品格。嘉峪关还有着丰富的历史古迹,如石关峡黑山岩画、古墓葬文化――“地下画廊”、“新城魏晋墓群”等。这些丰富的具有地域性的文化资源为构建具有嘉峪关本土特色的园本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用整合、发展性的原则构建蕴涵本土文化的园本课程资源

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规律,充分挖掘本土文化教育资源,为每个幼儿提供成长、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是我们思考、构建的重点。基于此,课程开发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查阅文献并深入实地,搜集整理长城文化及本土艺术素材,研发了题为《我爱嘉峪关》的本土特色园本课程。

课程分四个版块:第一版块《我的家乡嘉峪关》将嘉峪关的文物古迹、传说、古诗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展现了嘉峪关的历史和发展。如收集了“天下第一雄关”、“万里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神奇的黑山石刻”等景观,“击石燕鸣”、“定城砖”的传说等;第二版块《嘉峪关的动植物》集合了嘉峪关特有的动植物:沙漠之舟骆驼、戈壁精灵壁虎、青羊、沙鼠等动物,红柳、锁阳等植物,木兰箭、左公柳、九眼泉、羊驼运转、龟盖山等传说;第三版块《嘉峪关的美食和民族》收集了嘉峪关独有的美食和生活居住的少数民族,以及各种本地的特色美味,如烧壳子、沙葱、锁阳咖啡、烤肉、发菜等;第四版块《嘉峪关的艺术创想》将独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集结成册。课程为幼儿留下了进行自主创作的时间,增强了儿童的活动兴趣和自主探索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孩子感受家乡文化、本土民族文化乃至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热情。

三、立足实际,坚持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实施本土特色园本课程

1.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互为补充,丰富本土特色园本课程拓展

幼儿需要的,才是适合的。我们坚持以幼儿的视角为出发点,立足于幼儿的发展实际,将园本课程中融合的文物古迹、传说、古诗、民俗人情、饮食文化等内容与多媒体技术相整合,以主题方案的形式呈现,融合语言、社会、艺术、健康领域的教育活动,并向下延伸至区域活动,进行多元化拓展,极大丰富了幼儿的相关认知和经验,拓展了幼儿的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区域活动中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根据园本课程内容,并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了雄关小舞台、雄关小小练兵场、雄关手工坊、烧烤吧、长城建筑区等活动区,在各个活动区投放了与园本课程相关的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自由选择区域,与材料、同伴等积极互动,获得自主学习与发展。

2.家园共育互为补充,挖掘本土特色园本课程资源

为了让幼儿能亲身感受并逐渐了解嘉峪关文化,我们积极挖掘家长教育资源,请家长带领孩子游览嘉峪关的名胜古迹,并用影像记录下来,让家长在体验中与幼儿共同收集整理资料、信息。然后幼儿之间进行展示和交流,加深幼儿对嘉峪关文化的感受和认识。我们还从环境创设入手,注重追随幼儿的经验与生活,将课程内容与环境创设有机结合,创设出具有嘉峪关本土特色的环境,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创造性地去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发现,让幼儿充分感受家乡文化的内涵,发挥了环境的育人功能。

3.进行研讨与专题交流,促进本土特色园本课程的实施

篇2

科学是我园的特色之一,进行专门的科学研究已有九年之久,2003年成为常州市首批江苏省“做中学”课题研究实验基地,2006年成为省“十一五”课题《幼儿科学探究生活化、系列化研究》的子课题单位。2007年开始进行常州市重点课题《生活化、系列化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研究》,2010年3月荣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2010年又进行了武进区级课题《组织开展幼儿科学小实践的探索研究》。正式出版了《幼儿“做中学”探究式科学教育》《本土化科学教育活动》两本专著。长期跟进的科学研究,使老师们的科学教育素养不断提升,同时我们感悟到:我们的生源大多来自农村,这些孩子对农村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比较熟悉。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对他们进行科学教育,有益于幼儿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孩子们会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因此我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架构本土化幼儿科学教育特色课程。

二、课程设置方法

1、共同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并进

我园以新《纲要》为基础和指导,主要参照江苏省编教材《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同时结合我园特色教育课程,实施课程园本化。我园的课程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共同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见表一)。

2、量化本土化科学特色课程具体落实标准(见表二)。

三、具体内容实施

1、系列案例的实施

(1)正规教育活动与非正规教育活动相结合。在本土化科学课程中,系列化案例需要通过正规的教育活动和非正规的教育活动相结合才能完成。例如在中班系列案例“小鸡”中,“小鸡长什么样”、“我给小鸡起名字”、“猜猜哪只是公鸡,哪只是母鸡”、“小鸡喜欢吃什么”、“给小鸡制定食谱”等活动都是采用的正规集体教育活动,但在喂养小鸡的过程中,大多采用的非正规教育活动,如教师和幼儿一起建造小鸡的家,幼儿自主喂养小鸡并进行记录,讨论周六周日小鸡怎么办,周六周日幼儿轮流把小鸡带回家照顾,并进行记录等等。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探究活动中,孩子们在正规与非正规教育活动中亲历探究,获得科学饲养小鸡的经验,促进孩子科学观察、动手实验、语言表达、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等各种能力的发展。

(2)连续探究与周期性探究相结合。关于植物或动物观察的系列化案例中,因为植物或动物的生长变化有时比较明显有时比较缓慢,因此可以采用连续探究和周期性探究相结合的方式。

2、自然角观察的实施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可以使幼儿了解自然世界,建立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每班老师根据班级孩子的年龄水平和认知特点,选择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设置在室内自然角、室外种植园、室外饲养角中,并认真指导幼儿进行自然角观察记录活动,对植物、动物、非生物(如土、石头、沙、种子等)进行探究。为了使自然角观察探究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我们要求老师在期初制定观察预案,期中进行指导开展情况交流,期末进行成果交流。

3、家庭亲子小实验的实施。

篇3

关键词:高校 地方特色课程资源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025-02

1 地方课程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是整个课程设计、实施及教授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只要是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都可作为课程资源,它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1~2]。而这些地方课程资源只有经过开发和利用,才能转化为有效的社会教育资源。目前,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正逐渐被提到课程改革的议事日程,并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地方课程资源丰富,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具有多方面的指导力量,因此,可能的课程资源虽然呈现出多样性,多种多样的资源,就为学校和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广泛性、丰富性、综合性、差异性、多质性等特征,因此可从多层面、多角度,把它分为多种类型[3]。而在各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地方课程资源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2 各个不同教育阶段的地方课程资源利用情况

2.1 中小学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随着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中小学受到广泛的重视,中小学教育内容丰富知识浅显,因此,中小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较容易实现;中小学的课程资源开发着重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的教育,在知识覆盖面上体现出多学科的交融。学生与社会方面、与自然科学方面、与自我方面的资源都可作为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如图书馆、展览馆、道路的线条美、雕塑的造型美、音乐的节奏美、气候、地形等特殊的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和文化资源等。这些资源与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与内涵。

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发展较好,已经上升到生命化的层次。中小学课程资源经过日常生活化课程资源――学科知识化课程资源――生命化课程资源的探索,使得课程资源的利用具有生命。生命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做到师生双方的经验活、知识活、情感活、能力活、智力活、精神活、生命活,而且还要做到课堂的内容活、情境活、形式活[4],让课堂充满情意与生命需要[5]。

2.2 高等教育

高校在课程资源体开发和利用上要落后于中小学,高校教育是一种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素质教育,需要较全面、较系统和较深层次的知识,对于地方课程利用横向要广,纵向要深,因此,开发和利用难度较大。特色,成为了各高等院校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质量工程”意见》中指出:要“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努力办出特色。因此,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区域性高校,应在课程的开发和设置上下功夫,不仅要为地方创造知识,而且要传播和扩大已有的地域文化,培养适应地方需求的人才,赋予学生以“地方特性”。[6]

高等教育的地方特色课程资源重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司法、军事、外交活动、科技活动等社会资源方面的结合,地方特色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独有的资源,而且充分体现了各地区的特色文化,也使各地高校的科研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国各高校也正在加强地方特色课程建设,并已成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地方特色的课程开设和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重视与加强[7]。

2.3 高校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特点

高等教育阶段的地方课程资源建设要求与其他教育阶段的要求显现出专业与学科经济等深度结合的特征。

2.3.1 课程知识新兴交叉

创造是21世纪最具时代特征的特点,在原有知识体系上的创新是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世界许多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都是从多学科的角度,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才得以解决的。时代需要那些具有创造力的超越型人才。时代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强调文理渗透,基础与专业结合,体现知识的广博性、整体性、内在结构性和智能型的发展方向。

发达国家在交叉学科的培养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高等教育阶段都强调主修、副修的结合,文、理、应用学科的渗透。MIT的成功就在于它不仅有一流的专业教育,而且具备良好的交叉学科基础和文化底蕴;日本筑波大学不设科系,而以学科群、学科类来划分课程,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科交叉。同时大量选修课、定期举行的研讨班、外聘专家讲学以及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大量学术活动的开展,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

2.3.2 人才培养社会急需

当大学生就业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个有趣却更无奈的现象。一方面,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人,岗位长期空缺。为什么会出现找不到工作、招不到人的尴尬局面?原因就是供需求不匹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社会,人才的培养应融入社会的经济发展建设,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每一所大学都必然要有自己存在的优势和社会所需,因此,“独特和急需”是一所大学存在的可能。只有紧紧围绕产业和企业的紧迫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才能使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适合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

2.3.3 地方特色文化弘扬

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核心是地方文化。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各种各样的、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组成的,而民族文化是由独特的地域文化组成的。因此,有机地开发和运用地方特色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地方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实践探索,无疑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好途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民族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中,保持和发展传统优良的民族文化。

2.3.4 各校特色合理分工建设

我国目前有1000多所高等院校,地方高校约占70%,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地方高校面临大好的发展机会,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地方资源,办出特色,以特色取胜,以求快速地发展,就成为各方院校办学的目标。“地方特色”成为各地方高校致力的着力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如何在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办出特色,脱颖而出,这是目前摆在上千所地方院校面前的严峻课题。

3 面向高校的广西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特点

广西高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应从社会要求、时代要求、人才培养要求以及自身的发展需要方面去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在内容上呈现出符合广有的课程资源特点。

3.1 社会要求―― 开发本土资源,服务东盟经济

教育的社会意义在于能对各种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服务于民。广西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对这些遍布于本地区各地的资源进行开发了利用,才能更好的为当地经济服务。

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且与东盟各国接壤,具有民族性和与国际性的地域特征,与东盟各国相同的地缘和文化特色,国际性区域经济优势,成为广西地方课程开发的特色资源,包括本土地理资源、历史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与国际接轨的地缘文化资源、经济合作资源、贸易资源、语言文化资源等。这些资源建立在广西不断发展的进程和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中,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从根本上推动广西区域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展。

3.2 时代要求――弘扬壮乡文化,发展广西特色

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实践的需要,是为贯彻国家课程政策而做的一件有益的事情,是为挖掘本土教育资源,从而使后一代更好地认识祖国、地区,建设国家和当地的实践的需要。此外,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受到社会广大人士的保护和发扬。

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独具特色的壮乡文化成为本土不可取代文化资源。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南疆境地,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广西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广西先民在左江沿岸创作的崖壁画,汉代前创造的大铜鼓以及古朴曲雅、可避湿热、防蛇兽侵害的干栏建筑等,成为广西当时的文化代表;明代的真武阁及三江侗族程阳风雨桥均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三月三歌墟、瑶族的达努节、苗族的踩花山和芦笙节、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具风味的打油茶等等。这些民族文化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广西地域文化。一个民族的发展和繁荣,是与其民族文化的传承密不可分的,地方性高校对民族优秀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观念趋同的大背景下的坚守是对世界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贡献。

3.3 人才要求――培养学生特性,适应社会急需

高校的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建设从培养适应地方需求人才的需求出发,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是着眼于地方,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地方所需的应用性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地方特色课程的支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本土经济。

广西与东盟各国接壤,具有国际性区域经济优势。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首府南宁,建立中国―东盟“10+1”合作关系,在农业、信息、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等领域展开合作,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6年,建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关系,主要进行基础设施、港口物流、贸易投资、旅游和资源的合作开发,还有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关系的建立。这些经济贸易合作使得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衔接要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适合国际性的人才参与其中,为广西经济的发展做贡献。根据面向与东盟经济交往的实际需要,广西高校致力于培养了解东盟、熟练掌握当地语言、熟悉当地商业习惯的人才,这就需要更多地去开发相关的地方课程资源。

3.4 自身发展要求――创新办学特色,促进高校发展

对于高校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形成高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形成,提高办学水平;有助于提升高校专业发展意识和实践技能;有助于满足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培养多种规格人才的需要。地方特色课程如果经过精心培育发展,必能在某一方面重点突破而成为主导文化的一部分,从而走出地方,走向全国。

特色课程资源的建设可推动地方民办高校的特色发展,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国际性人才,以实现广西经济的腾飞发展。

4 结语

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应围绕着广西的民族特点、区位优势等方面进行开发研究,重点开发具有壮乡民族文化特点和面向东盟、着力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国际化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 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J].教育研究,2005(8):32-34.

[2]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学科教育,2002(2):1-5.

[3] 文可义.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4):1-6.

[4] 余文森.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64-168.

[5] 梁军.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生命化及其实现策略[D].湖北大学硕士论文,2012.

篇4

【关键词】桂西北地区 少数民族 音乐资源 音乐课程 开发利用

桂西北地区主要包括广西河池市的宜州市、金城江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兰县、凤山县、天峨县、南丹县及都安、大化以及巴马三个瑶族自治县,有着十分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但由于这里教育观念仍比较落后,音乐师资比较缺乏,音乐课程内容比较单一,严重制约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发展。作为桂西北地区的音乐教师,应高度重视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认真分析当前影响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问题,探索创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为桂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一、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文化资源概述

桂西北地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生活在这里的壮、瑶、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器乐等。

(一)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歌曲

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主要有壮族民间歌曲、瑶族民间歌曲、仫佬族民间歌曲、毛南族民间歌曲等。壮族民间歌曲按体裁划分主要有山歌、小调、风俗歌、叙事长歌,其中流行最广的是山歌,主要集中在宜州、都安、大化、东兰、凤山、巴马等县,几乎成为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瑶族民间歌曲按题材分类有历史歌、劳动歌、情歌等,如广西大化的飞撒,巴马、大化、都安瑶族的撒簧,巴马土瑶、番瑶的浪希结歌,南丹瑶族的筵席歌等。仫佬族民间歌曲题材广泛,品种繁多,主要分为“古条”“随口答”“口风”三种。毛南族民间歌曲主要分为“比”“欢”“耍”“排见”“师公调”五大类。近年来,地处桂西北地区的河池学院在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改编的瑶族民歌《天下有瑶就有爱》、仫佬族民歌《葡萄歌》、毛南族民歌《花竹帽》都曾获全国首届民歌合唱比赛金奖。

(二)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舞蹈

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有壮族民间舞蹈、瑶族民间舞蹈、仫佬族民间舞蹈和毛南族民间舞蹈等。壮族民间舞蹈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其特点是主题鲜明,舞步雄健,感情细腻而逼真。时而激昂慷慨、悲壮激烈;时而缠绵悱恻,诙谐活泼,充分体现出壮族劳动人民所具有的勤劳勇敢、乐观豪迈、刚毅倔强的民族性格特征,主要有师公舞、扁担舞、铜鼓舞、采茶舞等。由于瑶族各支系的族源、语言、自然环境、生活习俗、的差异,形成了具有本支系特点的鼓舞形式,主要有铜鼓舞、猴鼓舞等。仫佬族和毛南族民间舞蹈多为祭祀性舞蹈,一般多在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分龙节等节日中表演。近年来,河池学院在桂西北少数民族舞蹈的开发创作方面取得较大的成绩,如2005年至今,先后创作的壮族舞蹈《唱山歌》《甜蜜蜜》、瑶族舞蹈《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三)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

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主要有壮戏和调子戏。壮戏多是反映人民的生产生活、歌颂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英雄和爱情,在艺术上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主要有师公戏、北路壮戏、南路壮戏三种。调子戏又称彩调、采茶,主要流传于桂西北地区的宜州市和金城江区,最早是从民间歌舞和说唱演变而成的,内容多为赞美大自然或歌颂爱情,所用曲调都是民歌、山歌和小调。

(四)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器乐

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器乐主要有壮族民间器乐、瑶族民间器乐、毛南族民间器乐等。壮族民间器乐分为吹奏器乐、拉奏器乐、弹奏器乐和击奏器乐四类。瑶族民间器乐的产生、发展、使用与流传,以及器乐形制的形成,都与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地理环境、民族习俗紧密相关,最有特色的瑶族器乐是唢呐、扎绒和黄泥鼓。毛南族民间器乐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击奏乐,全由打击器乐演奏,又分单件击奏与多件击奏两类。前者有木鱼、小钹等单件独自击奏,分别用以伴奏念经腔、吟诵腔,后者有锣、鼓、钹等多件共同击奏,用于伴奏佛歌及其穿插的舞蹈或与佛歌轮番更奏;二是吹奏乐,常见为海螺独奏,穿插于佛事当中,用以通神;三是鼓吹乐,由唢呐、长号、海螺和锣、鼓、钹等合奏,主要用于开坛前、佛事间歇和出丧等场合渲染气氛。

二、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桂西北地区虽然有丰富、独特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但通过笔者多次深入环江、罗城、都安、大化等县调查,当前如果不做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将面临消亡的危险。而要保护和传承好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最好的办法是把它们开发成特色音乐课程引入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之中。然而,这样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在较落后的桂西北地区面临诸多问题。

(一)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观意识不强

2011年的《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弘扬民族音乐。作为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师,应加大力度对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适应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特色音乐课程体系,弘扬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事实上,这一指导思想并未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地方学校在开发民族特色课程时较少得到政府部门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支持。再加上当地一些学校的领导及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开发的主观意识不强,总认为音乐是一门副科,对学生升学考试没有压力,没有必要太认真对待。长久下去,学校缺少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最终造成对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不了解、途径不清晰、目标任务不明确等现象的发生。

(二)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专业能力偏低

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特色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必须依靠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来完成,但根据河池市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各县市的专职音乐教师很少,虽然城区的每一所学校均配有专职音乐教师,但是很多时候都是被主科教师用去教授其他课程。许多农村小学基本没有音乐教师,大部分本来是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分配到农村学校工作后都被安排教授语文和数学等课程。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逐渐降低,加上缺乏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部分音乐教师只能教学生一些普通的音乐歌曲或者是自己熟悉的歌曲,不能胜任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谈不上如何开发地方特色音乐课程资源。

(三)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民族特色缺乏

近年来,由于国家、自治区及河池市先后出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文件精神,桂西北地区部分中小学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开发民族音乐资源的重要性。如宜州市第一小学和宜州市第二小学,积极开展本土音乐资源开发工作,让桂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山歌、彩调走进音乐课堂,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传承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但开发出来的音乐课程缺乏应有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为开发内容过于单一,音乐课堂上仅局限于唱歌、跳舞,缺乏音乐课程与桂西北地区的民族性、民俗性、地域性和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有机融合。

三、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保障措施

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在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受到上述问题的影响,开发工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从而影响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教育教学环境。

(一)发挥政府部门开发音乐课程资源的保障作用

为传承和保护音乐资源,开发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应是当前地方学校积极参与的一项活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保证该地区的音乐课程开发能顺利进行。首先,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为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特色课程资源开发提供有力支撑。其次,要成立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中心,专门负责搜集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资料,规划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方案,有计划地完成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整理与保护工作。最后,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音乐教师开发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特色课程的积极性,创造条件为各地音乐教师搭建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

(二)发挥学校领导开发音乐课程资源的指导作用

桂西北地区各县市中小学校的领导应针对本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实际状况,发挥领导在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指导作用。首先,要认真指导校内音乐教师制定相应的音乐课程开发计划,积极开展音乐教学教研活动,对桂西北少数民族特色音乐课程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开发。其次,要做好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指导工作,坚持音乐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音乐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将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资源运用到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最后,要组织各级各类学校的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各种重大的节庆活动,如每年举行的河池市铜鼓山歌艺术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分龙节、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依饭节、广西南丹・丹文化旅游节,东兰国际铜鼓文化旅游节、凤山神奇洞穴国际探游节、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都安密洛陀文化旅游节、大化奇石文化旅游节、天峨红水河文化旅游节等。让广大师生通过各种节庆活动更直观地感受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歌曲、民间舞蹈和民间器乐的魅力,激发他们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从而达到成功开发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目的。

(三)发挥音乐教师开发音乐课程资源的主导作用

各级各类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主要由一线教师完成,因此,桂西北地区音乐教师理应承担起开发音乐课程资源的重任,发挥自身在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导作用。首先,各地音乐教师要积极申请外出参加音乐国培计划、音乐区培计划等各种类型的音乐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参加培训活动了解国内外或区内外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丰富桂西北地区音乐教师的音乐基础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其次,各地音乐教师要积极参与探讨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开发途径、课程体系、教材创编、教学模式等问题,制定特色音乐课程的具体实施目标。再次,各地音乐教师要虚心向当地民间艺人学习,主动邀请民间艺人为音乐教师传授桂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歌曲、民族器乐、民族舞蹈等知识及技能,从而提高教师音乐教学的能力。最后,各地音乐教师应在民间艺人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努力将桂西北少数民族的音乐资源按照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器乐等归类搜集整理成册,形成具有少数民族特色音乐教科书,供当地中小学校使用。这样,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才能得到很好地保护和传承。

总之,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丰富多彩,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各地学校领导及音乐教师的作用,鼓励音乐教师积极参与开发和利用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将现有的课程资源与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注:本文为广西“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科研课题“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C081)

参考文献:

[1]杜亚雄.中国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概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2]和云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3]曾宏华,谢姿媚.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教程[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

篇5

[关键词]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 地域性 特色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8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该课程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实践性与综合性,而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也就成为学校的任务之一,我以宿迁市为例阐述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开发与利用当地特色资源。

一、扎根本土,开发乡土特色资源

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是每一门课程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实践性、研究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因此所开发的课程资源首先要扎根本土,这样才能更充分体现出其区域特征和乡土特色。

宿迁风光秀美,景观众多。它是世界生物进化中心之一,也是人类起源中心之一,被誉为地球上的“生命圣地”。这里丰富的地方资源,只要经过深入的挖掘,当地的一些特色资源完全可以被开发成为课程资源。这些地方资源有着显著的地方色彩,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时,教师不妨将这一部分的资源用于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适当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和途径,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具体的操作措施就是引导学生搜集上述风景名胜资源的相关资料,然后对其进行深入了解,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对当地的乡土资源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和对本土文化的深厚情怀。

二、立足实际,开发生产生活资源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所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引导他们从事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对当地生产生活资源的开发来实现,从当地的生产生活资源中挖掘出和该课程的联系,从而转变为有效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和社区资源,使学生亲眼观察自己将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让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获得体验,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宿迁市作为苏北新型城市之一,本身就拥有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资源,有高科技发达的产业,也有数量可观的工厂,而对于这些资源的利用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学校可以提前和工厂等生产组织取得联系,然后建立一个综合实践学习基地,双方在规定的时间内联合举行活动,在活动期间内可以将一些工厂技术人员或者是拥有特长的人员、专家学者等邀请到学习基地中,为学生讲授一些基本的生产技术,从而让学生受到熏陶;此外,对于一些有代表性的工厂,学校可以提前做出安排,由老师带队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生产环境,如此一来,这些生产资源就和学校的课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习的场所就处在一个更广泛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三、科学整合,开发研究性学习资源

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水平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对研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每一个地域中都会有一些资源在研究领域中有突出的表现,这些资源与该课程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地方中的研究性资源会有一定的差异,大部分地方的研究性资源都体现在科技领域,还有的则体现在气象站、水文站等场所中,经过科学合理的开发之后,往往能够成为该课程中的优质资源。

篇6

关键词: 地方戏曲 培养目标 常规课程

目前除了全国九大专业音乐学院以外,绝大多数的省、市、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都相继成立了音乐学院(系),并且在“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音乐表演”专业,招收大量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然而,在音乐表演专业队伍逐年壮大的趋势下,其就业前景却不容乐观。大部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专业水平上与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就业中缺乏竞争力。从近三年对江浙沪高师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单位的调研来看,近90%的毕业生无法进入专业团体工作,多数毕业生由于长期找不到合适自己的专业工作,改行者居多。而在家待业以家教为生的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加,到琴行或培训中心代课更成为一种就业或增加收入的方式。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在教学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①照搬专业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目标模糊;③培养的人才其专业特点趋于格式化。

综合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地方高师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应依据于当地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入手,要制定出符合当地社会需求、符合学校办学能力与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在正确树立人才观、服从市场需要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的“特色”或“品牌”专业。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设置专业课程时不要忽视地方传统音乐文化,而将地方传统音乐文化中的“本土戏曲文化”纳入地方高师音乐专业教育体系,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

一、本土戏曲资源引入地方高师音表专业课程设置的意义

我国的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除京剧之外还约有300多种地方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地方戏曲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和当地的传统音乐特点。传统戏曲音乐也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一个主要内容之一。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引入本土戏曲资源,无论从地域性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事业发展需求的角度,还是从生源的本土化程度,对本土文化挖掘、传承、保护与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都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不仅可以建构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为本校的教学研究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还可以促进地方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解决传统课程设置与学校特色课程的无缝对接。

更为重要的是,本土戏曲资源的引入向学生传递了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也为部分有志于传承传统艺术的学生指出了方向,奠定了一定的专业基础。

二、本土戏曲资源引入地方高师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举措

针对地方戏曲的生存现状和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现实,在理论上,将地方戏曲引入地方高师音乐教育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更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需求。然而,地方戏曲有其自身存在的特点,而高师音乐教育又有其固有的模式。在将地方戏曲引入高师音乐教育课堂的探索中,需要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各方面体现出开放的姿态,要勇于创新、勇于实践。

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在经过十年的调研、筹备、试点之后,目前探索出相对适合本校实际的音乐表演专业特色课程设置方案,并将这些特色课程切实编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学校之所以将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作为教学试点对象,是因为该类学生有表演方向的系统的课程设置,比较符合戏曲的表现特性,而且该类学生身处师范院校,其有别于其他专业院校表演系的学生,具备了演员与教师双重身份的培养条件。

1.戏曲特色课程进入常规教学。

绍兴文理学院坐落于著名的戏曲之乡、全国性第二大剧种——越剧的发源地绍兴。绍兴有着丰富的戏曲资源,大量的优秀作品需要传承和发展。作为绍兴唯一的综合性本科大学,学校在弘扬地方文化,培养应用型高级音乐专门人才方面责无旁贷。为适应绍兴文化强市建设的需要,更多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音乐表演人才,音乐学院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在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别设置了地方戏曲的特色课程,将地方戏曲课程编入常规教学中。

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为音乐表演专业开设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在这三类课程中都加入了戏曲课程,例如:

①在专业基础课(必修)中开设了:《基础唱腔》,该课程主要是教授绍兴本地最著名的越剧唱段。开课学期为第3个学期,每周2个课时,一学期共32个课时。这门课程是音乐表演全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让每一位学生都会演唱地方戏曲唱段”。这门课程是所有戏曲特色课程的基础,因为只有会唱了,才能真正了解一门戏曲。

②在专业限选课中,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了:

声乐方向:《戏曲曲艺名作与赏析》、《舞台表演》。开课学期为第4个学期,每周各2个课时,一学期各32课时。这两门课程是针对声乐表演方向学生进一步提升地方戏曲演唱表演水平的。较系统地学习戏曲(主要是越剧)的唱段与舞台呈现。

器乐方向:《乐队排练》,开课学期为第2学期到第7个学期,每周4个课时,一学期共64个课时。这门课程是针对民乐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在排练中将加入戏曲音乐练习,熟悉戏曲丝弦曲牌与乐队演奏方式,体会地方戏曲乐队的风格特点。

③在专业任选课中开设了:《绍兴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绍兴地方戏曲》。开课学期分别为第1学期和第2学期,每周各2个课时,一学期分别为32个课时。这两门课旨在提高学生的戏曲理论水平。

除以上课程设置之外,人才培养方案中又增添了11个学分的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必须亲身参与3周的“专业汇报”和8周的“艺术实践”。在这些实践环节中有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的,有部分是学院要求必须进行的实践,并且学院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戏曲课程将期末考试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一台汇报演出就是当年的考试形式。这样设置是将“课内教学——课外艺术实践——课业考试”形成一个整体,切实做到将地方戏曲素养作为专业技能素养之一。

2.编写“地方戏曲”课程教材。

教材是地方戏曲引入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的依据。没有实用、有针对性和高水平的教材,教学活动就容易流于随意和流于形式。因此,编写“地方戏曲”课程教材是当务之急。

学校组织具有使命感和热爱民族音乐的、优秀的高校老师,联合地方戏曲专业院团的老师对地方戏曲进行加工、整理、再创造,共同编写教材。同时,将部分实验成果充分应用到教学中,将鲜活的地方戏曲元素,变成学生学习、表演、研究的重要内容,将丰厚的地方戏曲文化资源转化成良性循环的教育必备资源,实现教学、创编和表演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体系。因校制宜编写“地方戏曲”课程教材,是奠定地方戏曲引入高师音乐表演课程的基础。

3.构建素质良好的教学与研究梯队。

目前,学校推行地方戏曲教学的“瓶颈”在于合格的师资队伍。由于传统的高等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等原因,目前大部分的高师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缺乏地方戏曲的相关专业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地方戏曲进入地方高师音教课程,首先是要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培养和挖掘具有一定地方戏曲专业素养的师资。因此,高师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戏曲知识和表演技能的专业化训练。

在目前地方戏曲师资紧缺甚至是匮乏的情况下,学院不断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挖掘在编音乐教师中有过戏曲学习经历的教师进行再深造学习。其次,聘请专业戏曲院团的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创编老师作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授课指导。

三、结语

将本土戏曲资源引入地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是地方高师音乐专业教学的一种尝试。这本身就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这无论是对地方戏曲的保护还是完善地方高师音乐表演课程设置,立足本土音乐文化,促进区域性高师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高师音乐教育开拓特色化办学的道路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杨碧华.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弘扬传统音乐的设想[J].中国音乐,1996(1).

[2]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1).

篇7

潮汕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潮汕善堂堪称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典范。潮菜享誉全国,是国内最贵的一个菜系之一;潮剧是中国十大地方剧种。粗犷豪迈的英歌舞是南方艺林一朵奇葩;“潮州厝,皇宫起”,独具特色的潮汕民居更别有一番古典雅致。潮汕文化流播的地方很广,影响力巨大,合理开发潮汕文化旅游产业,将使整个潮汕地区大放光彩。

一、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的古榕城,是一座独具潮汕特色的岭南水城,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多彩

世界各地,几乎是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聚居,而有潮人聚居的地方就有潮汕文化的流播。潮汕文化是潮人最重要的根,把世界各地潮人的情缘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几千年的发展与传承,赋予揭阳地方文化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作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古榕城积淀着丰富而特有的文化底蕴:古榕城好比潮汕文化的大展厅,极具特色的潮汕文化精髓都在这里淋漓尽致的展现着,就象潮汕的古典美人――丽质天成、古色古香、恬静大气。虽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养在深闺人不识”,却能平心静气的待字闺中,用她特有的涵养彰显她的绝色美貌。这个“雅姿娘”(美少女)在水城的滋养下,如“出水芙蓉”般清丽脱俗。

(一)具有独特的水文风貌

景因水而生,榕江南北河,由西向东经榕城的南北两面挟城而过,成为榕城的天然护城河。城中的水系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有“五门三二十四巷(水巷)”之称,形成天然水网,桥梁90座卧波横架,独具地方特色的水乡风貌保存至今基本完整。“城中竹树多依水,市上人家半系船”是古时榕城水乡的真实写照。素有“水上莲花”、“江南小苏州”、“东方桥都”和“东方威尼斯”等雅称,自古至今广为海内外乡亲所称颂。附丽于此的潮汕独特人文景观――具有873年传统的元宵民俗活动“行彩桥”,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近代榕城水系示意图》 黄楚辉 制

(二)有潮汕商业文化风情的古城街巷

榕城的骑楼建筑可与开平雕楼相媲美,又有比其更独特的地方,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和建筑瑰宝。中山路骑楼式建筑与打铜街、西马路的骑楼建筑连成一线,总长约2000米,范围集中,规模壮观。虽然只有近百年的历史,却是榕城近展史上商贸繁华的一个重要写照,它们既留住榕城的古韵,又体现了榕城的多元文化,同时也彰显着揭阳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建筑才华。打铜街是榕城最古老的商业街之一,以经营生产铜器皿而得名,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便已有打铜街之称。打铜街上的建筑挡雨遮阳,骑楼的外表下蕴藏着百年商埠的文化内涵。“打铜街” 既是是我国五金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也是揭阳成为“中国五金基地市”的历史凭证。

(三)具有独特潮汕文化意蕴的揭阳古建筑

古城里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宋、元、明、清文物较多,且规模宏大。有宋建古庙、元时墙、明时城门、清代房:揭阳学宫,规模为岭南地区同类古建之最大;揭阳城隍庙,规模为岭南地区同类古建之最大;揭阳关帝庙,规模为岭南地区同类古建之最大;揭阳禁城,为广东唯一的元代石城;揭阳进贤门,为全国唯一的门、楼、亭合一的单体建筑;丁氏光禄公祠,为海内外唯一以「字布局的近代民居组群。此外还有数字可观的古代官厅府第建筑群;有光绪时期全国“四大藏书阁”之一的“百兰山馆”……行走在古榕城的街道巷陌,看尽古城的宫观寺庙、先贤府第和名人故居,仿佛穿越八百余年人文时空,尽览海滨邹鲁、文物之邦的流韵风采。

(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潮汕民俗人文文化

潮汕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山川秀美,田野肥沃,物产丰富,人文鼎盛,有自己的语言、音乐、戏曲、工艺、菜系、茶艺,形成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潮汕民俗人文文化。

揭阳菜属广东菜三大菜系中的潮州流派,极具岭南文化特色。民间点心小食品种类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民间艺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拥有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以玉雕、木雕、嵌瓷、潮剧、木偶戏、英歌舞、龙舞(烟花火龙)和青狮舞等最为著名。这里的人民热情善良,民风淳朴,至今还完整的保留着包括潮汕年节习俗、婚姻习俗、丧葬习俗、诸神崇拜习俗、礼仪习俗、食七样羹、出花园、行彩桥、“营老爷”等潮汕文化民俗。

(五)古城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揭阳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揭阳地灵人杰,历代贤达志士辈出。宋代有“潮州前八贤”之一的名士吴复古; 明崇祯元年(1628年),郭之奇与黄奇遇、辜朝荐、梁应龙等揭籍名士同登戊辰科进士,史称揭阳“戊辰四俊”。顺德冯奉初赞曰:“有明一代,潮州人才之盛,足以凌跨中州。”康熙六十年(1721)榕城林德镛喜中武状元,为潮汕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清代爱国政治家丁日昌、直隶总督郑大进、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咸丰皇帝诰封的“振威将军”林保等均系揭阳籍名臣重将,文功武绩,均为一时人杰,并被世人称颂。1992年 ,水乡的孩子,榕城人孙淑伟在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上夺得跳台金牌,创中国在奥运跳水史上男子第一枚金牌纪录;成为我国第一位在世界大赛上获“三连冠”的男子跳台跳水选手……

榕城水乡是大自然和揭阳的祖祖辈辈为我们留下的一笔不可复得的天然资源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载动的是沉甸甸的历史人文积淀和潮汕文化精髓,也是古榕城可以“风物胜概 媲美苏杭”的魅力来源。

二、当前古榕城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的榕城,现阶段正面临“扩容提质”与“三旧改造”的局面。“扩容提质”与“三旧改造”,这对榕城来说,既是一大机遇与契机,又是一大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城市执政者与经营者如何正确判断这个历史文化名城里面的“古”与“旧”的东西,正确的衡量出“古”与“旧”的不同价值,才能科学正确地建设好古榕城,展现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光辉形象。

当前在保护和开发利用古榕城历史文化资源中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

一是未启动古榕城历史文化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系评估和认定工作。尚没有成立相应的古城研究团体或组织;对古榕城历史文化资源及其文化价值的宣传力度不到位,造成民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不高。

二是一些历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保护。部分古民宅、古建筑遭到拆除和不合理修复;许多有价值的石刻碑碣露天堆放遭受风雨漫漶;一些文物被盗卖;部分有影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危险。

三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呈现随意性和非专业性。急于求成,粗制滥造,导致未能深入挖掘古城的内涵和价值。

四是缺乏具有现代管理经验的和旅游营销策划的优秀人才,导致古城的旅游形象模糊,知名度低。

三、科学开发利用古城文化资源,打造岭南特色文化旅游胜地,提升揭阳的城市竞争力

(一)科学开发利用古城文化资源

城市文化主要是以有形物质文化的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袭这两种方式完成传承工作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传统文化精粹为文化旅游提供了丰富资源。文化传承的动力一方面有其文明延续传递的固有自发动机;另一方面人类文化保护意识的普遍增强促使人们珍惜先辈们创造的灿烂文化,而文化旅游活动正是促使人们保护意识提高的最直接途径之一。

1、寻找文化与旅游的最佳结合点,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市区具有浓郁潮汕文化特色的揭阳学宫及其周围的释、儒、道景点和岭南特色水城,打造“榕城历史文化旅游聚集区”;把老榕城片区开发成为文化旅游景点和步行街,打造出一个慢生活、旅游、购物、精神减压、休闲的最佳场所。

2、把民生需求放在开发利用规划之首。老榕城片区也是群众高度集中的片区,从规划项目的设计、审批到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都要充分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广纳民智,体现群众意愿。

3、增强开发利用规划的权威性和阳光度。建议推行“阳光规划”, 采取全面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建立规划公示和公开听证制度、开辟报纸规划专栏、开办规划局网站、建设规划展览馆、召开建设单位和各界群众座谈会等多种举措,扩大决策民主范围,体现规划公开透明。

(二)以古榕城文化资源为载体打造岭南特色文化旅游胜地,提升揭阳的城市竞争力

文化是一种可以进行资本转化的公共财产,因而对于城市文化旅游建设而言,既可以将文化开发成为可供消费的文化旅游产品,又可以将其培育成具有吸引力的城市氛围,从而为后续的城市建设、吸引客流以及招商引资打下坚实的环境基础。

文化旅游同城市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城市的文化资源为文化旅游的展开提供凭借物和吸引物;另一方面文化旅游活动也为城市文化的传承、保护、活跃以及创新提供有效的外部刺激。 所以要在保护古榕城的基础上对文化资源加以利用。利用的有效途径就是把古榕城文化资源变成揭阳新的经济发展点,把古榕城打造成为岭南特色文化旅游的休闲胜地,提升揭阳的城市竞争力。

1、交通优势条件为古榕城成为岭南特色文化旅游的休闲胜地提供地利之便

让古榕城成为岭南特色文化旅游的休闲胜地,揭阳必须有交通优势条件。而揭阳目前各方面交通条件较好,交通枢纽地位已经凸显。处于大粤东(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梅州)1小时经济圈内,处于广州市、深圳市4小时经济圈内,厦深铁路建成后,将缩短为2小时经济圈。揭阳潮汕机场的通航更使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快速走进揭阳。优越的交通枢纽地位和条件使揭阳路通人流通的局面形成,这是发展揭阳古榕城文化旅游产业的可行条件之一。

2、揭阳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市旅游产业带来巨大的供应需求

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于2012年4月开工建设。大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为我市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也同时带旺了众多产业的发展,而作为揭阳海港经济区发展四大板块之一的旅游业,更是迎来高速发展的时机。大项目为我市带来巨大的物流、人流及信息流,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到来,必将成为古榕城旅游休闲胜地的高端消费人群。

3、历史人文底蕴深厚,良好的生态环境、政务环境和社会环境必将助推揭阳成功把古榕城打造成“岭南特色文化旅游的休闲胜地”

揭阳人文环境优良,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作为后发展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得较好,一直以来少自然灾害。目前仍然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这为打造古榕城旅游休闲胜地提供较好地理环境。

近年来揭阳的政务环境和社会环境越来越好,政通人和。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在市委书记陈绿平同志的正确领导下,求真务实,紧紧围绕“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核心任务,大力实施“创新驱动、项目带动、文化推动、高端拉动、生态联动”发展战略。这个正确的战略,突出“以水为源”和“以绿为美”的主题,让“水”和“绿”成为城市的特色。市委、市政府的这项决策部署,对当前的榕城来说,也是助其能重焕水城风姿、顺利向“岭南特色文化旅游的休闲胜地”晋级的重要纲领。

篇8

一、寻根——历史土壤里深厚的根脉

特色从哪里来?我们认为,幼儿园的特色,是源于幼儿园的内在文化,是从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生长积累起来的。因此,我园开展“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特色课程建构”的研究有其一定的渊源。

历史积淀

作为一所规模甚小、起步较晚的老城区幼儿园,在经历了改建与几轮创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课题研究是贯穿整个发展的强韧的主线,也是特色彰显的聚焦点。自2005年,我园开展了常熟市级课题《地域文化对幼儿多元教育功能开发》的前期研究,奏响了地域文化资源利用的第一轮声潮。随之,这一课题又滚动成为苏州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长期的、深厚的课题研究背景促成了本园环境文化、课程文化、园所文化的特有发展。

文化传承

每一个地方都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地方文化的浸润。让园所文化建设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之中,从地方文化中汲取营养,才能使学校文化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虞永平教授曾在《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理想、构想、遐想》中指出:幼儿园课程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每个幼儿园都处在特定的自然、社会及文化之中,都有自己的优势资源。“昔人肇嘉名,千古称琴川”,我们的家乡常熟是个有着浓郁地方特色,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更有“中国古琴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美誉。这些都能让幼儿从中感受到本土文化的独特气息与价值,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因此,如何挖掘地域文化中的优质资源,使之为我所用,进而引领贯穿于整个办园理念、培养目标、教育管理、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及环境文化等诸方面?这既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求,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

基于上述背景和依据,我们共同研究确立了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特色办园思想与教育风格,并开展了一系列有计划的创建工作。

二、孕育——文化背景后丰富的内涵

围绕“特色环境——特色课程——特色园所”的建设总思路,我们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合理规划部署,采取小步递进、逐层推进的实施方法,梳理、挖掘、统整资源,构建出以“五名”、“五亲”、“五恩”为主题的三大课程体系:

1.“五名”经典教育

“五名”教育,其主要含义是挖掘艺术之美——采撷国内外名画、名著、名曲、名人、名俗,传承经典之美,让“五名”陶冶品性。

(1)点亮环境文化。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要使幼儿得到发展首先必须创设良好的环境,就如同一棵幼苗需要营养丰富的土壤来培育。我们精心设计园内的每一面墙、每一条走廊、每一个楼梯,力争使幼儿园的每一个地方都体现地域文化的内涵。

(2)打造缤纷课堂。为了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中的艺术资源,帮助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我们重点组织了“五名”知识交流活动,每周一利用园务例会时间,抽出5-10分钟请老师们轮流主讲。

(3)绽放艺术芬芳。文化的浸染需要活动的支撑,我园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资源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五名艺术活动。如策划开展了“春花烂漫读书节”、“夏日缤纷艺术节”等活动。

2.“五亲”生态教育

“五亲”教育,其主要含义是挖掘自然之美——亲近自然界的“水、沙、土、石、绿”,领略自然之美,让“五亲”彰显童趣。

(1)拥抱绿色家园。地域资源,印烙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本土特色,但正是由于它的“土气”与“平凡”,更让我们多了一份“返璞归真”的践行。

(2)亲近绿色环境。“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 在这块自由的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游戏资源,给了我们无穷的畅快与惬意。

(3)畅想绿色世界。从拥抱绿色家园、到亲近绿色环境,我们的目光也从幼儿园扩展到了更广阔的周围世界,开启了绿色畅想之旅……

3.“五恩”社会教育

“五恩”教育,其主要含义是挖掘传统文化之美——学会感恩家人、老师、朋友、社会、自然,滋养心灵之美,让“五恩”浸润童心。

追随着传统文化,我们把一种民族,民俗的情结,深深埋在孩子记忆和情感的最底层,并且在成长的岁月中不断发芽,生长。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个节日的由来,都有一个年代久远、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故事。因此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开展“五恩”教育,不失为地域文化资源利用的明智之举。

三、新绿——且行且思中些许的收获

“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收获”,“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特色课程建构”是一个新老故事不断交替、更新和丰富的过程。几年来,我们全体教师在相互协调、合作与认同中不断地建构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1.幼儿篇: 变“孩子追赶课程”为“课程追随孩子”

在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中,我们有效地将之整合于课程教学中,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人文化和生活化。课程实施中,幼儿能与地域文化进行零距离接触,在探索——发现——体验——表达的架构下进行学习,不仅在知识、语言、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而且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这种富有弹性、充满生成活力的课程能让每一位孩子获得最大程度的成功感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从“孩子追赶课程”到“课程追随孩子”的转变。

2.教师篇:变“课程实施者”为“课程设计者”

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帮助教师树立了新的课程观,使教师对课程资源有了重新定位和认识。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不仅学会了选择、学会了应用,还学会了创造,从原来的无从下手逐步转化为有的放矢。针对我们幼儿园资源的特殊性,教师们不断地编辑教材,把教材的内涵由狭变广,由静变动,使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篇9

一、课程体系构建中的“一元价值”

“一元价值”即以师生为本的价值,是课程体系构建的灵魂。教育的根本是成就人发展的问题,学校教育是为了师生成长的终身幸福奠基,其改革的原点由人的发展需要开始。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此为原点,对学生的公民意识、能力、潜质、素养和文化进行全方位、可持续的培养。这是课程体系构建的灵魂所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灵魂所在,也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的灵魂所在。

学校是教师成长、实现自身价值和追求职业幸福的乐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职业幸福成功的主渠道是学校课程体系的践行、实施、完善和提升,而课程体系践行、实施、完善、提升的过程,将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学术态度、专业素养、业务综合实力及职业幸福,促使教师专业化不断向新的高度、深度与厚度推进,进而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及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根本的保障。

二、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

突显办学的“三元特色”

“三元特色”指学校的民族化特色、现代化特色和国际化特色。这种特色需要通过学校的文化内涵、课程体系、师生的综合素养及学校的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来彰显,并形成学校文化内涵的品质,以学校文化内涵的品质涵养学校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构建,切实完成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

一是民族化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不仅要关注民族文化的承传和弘扬,而且要关注文化内涵的丰富与成长,用多元发展的理念,突显中国“和”文化的价值,让师生能够守根固本,用民族文化的灵魂成就未来公民的核心素养,担当起民族文化命脉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把本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语言、风俗习惯、文化理念等,通过学校的课程体系融入到学生的命脉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是现代化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在突显现代化特色中形成现代化特质,突显数字化应用。数字化支撑学校文化发展、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人的多元发展。数字化应用促进特色校园多元文化融合;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国际课程的深度融合。数字化应用对学校发展、课程构建、人的发展所起到的支撑与融合,将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突破的契机和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国际化特色。教育国际化就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使教育资源在民族化基础上,突显国际化品质,使教育的诸要素加速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从而加强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互为孕育,在公平竞争、激荡包容中,促进各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既满足了民族文化根脉的传承,又不断适应国际教育间的互补。三、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中的“五整合"策略

一是学科内整合。学科内整合是对单一学科的不同阶段,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有效整合,不拘于一个单元、一个年级、一个学段,放眼于教育的全过程。

学科内整合体现在单一学科的整体统筹规划和中小衔接中,对相关的教学内容在适当时机,进行主题式、系列化的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拓展、延伸及科学合理地引入新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学科教育功能的最优化,促进学科综合素养的实践、探究和创新。

二是学科间整合。一方面,以单一学科为本位,以相关内容为纽带,将相关学科资源整合。形成主题式、立体化的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以主题牵动全学科系列化整合,将全学科的相关内容以主题引领,有机有效融合,形成新的课程文本。学科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科教育资源的融合、整理、统筹,可以有效实现课程教育功能的“三维目标”。同时,学科间课程的主题化、系列化的整合构建与实施,将不断深入挖掘文化与课程中的育人价值,以实现不同学科间课程的品质提升和内涵发展。

三是三级课程整合。课程改革启动伊始,提出了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既体现国家对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又为各地自主开发课程资源留有空间。

这种以国家课程为主体,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两翼”的基本框架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发展需要的不断变化,新的课程体系构建应当更大胆、更有效地将三级课程资源进行重新排列、有机整合,充分拓展课程资源,使课程的构建更加立体化。

四是三级课程与国际三大主流课程整合。课程国际化特色的核心是用国际化的视野、标准、格局,来把握和建构有益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当课程体系构建体现国际化特质的时候,就要在充分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促成三级课程与国际课程的相应理念、模式、评价体系等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适应国际化发展的课程体系。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目标体系在世界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三维目标体系的提出,简约、清晰,在此基础上与世界三大主流课程的优质资源有机整合,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使三级课程与国际三大主流课程整合后的课程体系能够在世界课程体系平台上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并且加以分享。

五是课程与人、社会、自然不断发展的新信息资源整合。教育改革和发展受诸多客观元素影响。而课程作为教育活动的载体,其信息的阶段性固化特质不足以超前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学校课程整合要关注人、社会、自然不断发展中产生的新的信息资源,并将其融入到课程体系构建中。

篇10

1.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在项目工作目标上,抓住“特色课程建设”的“牛鼻子”,以顶层设计为基础,聚焦特色课程建设这一重点,提倡将环境资源作为课程的载体和条件,将制度创新作为课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富有校本性和区域性的特色课程,使学校文化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为学生创造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的学习机会,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2.结对发展,以优带新。要求基层学校以“1+1”结对共建的形式开展工作。即,一所具有较好学校文化建设基础,已经形成较为鲜明的学校特色和文化品牌,在特色课程建设中有着成功经验的学校(下称共建学校),结对帮扶一所具有一定学校文化基础和特色项目基础的,亟待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发展特色文化的学校(下称建设学校)。“1+1”结对学校由学校自主申报,区教育局推荐,市教育局审核认定。先行学校与建设学校应正式签署协议,明确结对帮扶工作方式、特色文化建设规划、特色文化建设目标,并就建设成果接受市、区教育局考核评估。

3.市区联动,强化保障。为强化项目工作保障,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文件(宁教初[2014]13号),明确了各区教育局是实施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责任主体,要求设立专项经费切实保障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对经认定的每个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在市教育局、财政局给予20万元经费奖补基础上,各区按每个项目不少于40万元安排配套经费。在过程管理机制上,市、区教育局将依据项目建设规划,加强对项目建设情况的检查视导,对建设成果进行验收评估,并将共建学校对建设学校的帮扶力度和实际效果作为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市将依据相关考核评估情况认定一批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项目并给于经费奖励。

4.全程辅导,以评促建。市教育局将促进学校发展作为首要目的,注重从起点开始,全过程对学校进行培训指导。先后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对申报学校开展了三轮咨询、指导,在此基础上,市局推荐6所学校参评立项为省级特色文化建设实验学校,组织市级项目评审,确定市级项目实验学校18所。2014年下半年,市教育局开展了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培育对象的遴选,从已经具有一定的特色文化建设成效的学校中,确认12所,加大扶持力度,打造新的品牌学校,对全市进行示范引领。如此,形成了“品牌学校引领———示范学校培育———实验学校提升”的三层次梯级推进机制。

二、阶段性实践成果及反思

1.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发展注重整体性。通过培训引导和示范引领,项目学校进一步加强了顶层设计的意识。从办学理念方面,对学校精神文化各要素重新审视和完善,对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的进行梳理和新的建构,避免了文化建设主题模糊,特色不明的现象。通过顶层设计,特色文化建设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办学思路的逐步清晰完整。

2.充分挖掘整理,建构特色凸显区域性。区域资源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掘学校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是使学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相融相生,不断获取社会资源支持,以利于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府西街小学的“诗意民居”、瓜埠中心小学的“古镇游学”、东坝中心小学的“创意民俗”等主题,将特色文化和特色课程建设建基于区域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的独特资源,为特色的生成创造了很好的基础。

3.关注办学传承,生成特色注重延续性。我们要求学校要避免为了打造新特色而放弃办学历史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的项目,要注重在传承中发展特色。古平岗小学的“悦动童谣”、孝陵卫中心小学的“悦心儿童剧院”,就是在学校十多年特色活动基础上的课程化改造。

4.融入现念,发展特色体现创新性。不少项目学校借鉴当前国内外课程发展的先进理念,如SETM的理念、学习社区的理念,创新学校的课程实施方式,使得学校的课程建构更加贴近儿童学习研究的前沿。小行小学“地铁研究院”、秣陵中心小学“故事农场”等概念的提出,就体现了与新理念的融合。

5.提倡综合课程,学习方式体现活动化。我们强调学校的校本课程发展要有别于国家课程的形态,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为学生创造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的学习机会,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体现课程的活动化。在申报评审中,我们已经发现,绝大多数学校已经摒弃那种领域单一的特色课程规划,适合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综合性、统整性课程已经更多出现。

6.重视基地建设,物化环境突出资源性。在物化建设中,每所学校不仅着力建设品位高雅、独具匠心的学校环境文化,更将学校环境资源作为课程实施的支撑保障,注重将物化环境建设与课程特色结合起来,建设校内的课程基地。通过这一轮的建设,市教育局预期将完成10个左右的校内课程学习基地建设,并将实现基地的辐射功能。纵观18所市级、6所省级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工作实践,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有一些亟待厘清的认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总体而言,表现在:一是,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顶层设计中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整体建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念系统、实践系统和保障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简单化的现象,将一事一物一课程理解为特色文化建设的全部,忽略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二是,在学校的教育愿景、办学理念的梳理上,概念较多,内涵宽泛,缺乏个性;三是,特色课程不能支持学校文化在育人上的特色追求,对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这一关键问题,把握不够到位,存在着“特色文化是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的问题;四是,某种意义上,学校文化是校长办学理念的折射,但从校长心目中的学校文化走向全校师生文化追求的过程中,仍有一个解读、理解、认同的过程,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自上而下的沟通、宣导,也要关注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发挥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专家和社区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文化成为共同的信念。

三、进一步加强区域推进工作的思考

1.凝聚共识,倡导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坚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核心就是要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在敏锐地认识到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之后,行政支持、高位引领、扎实推进是职责所在。今后,市教育局将通过有力的引导督评,提升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特色文化建设的认识,使得每一个区都将“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每一所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区域内小学优质均衡的重要抓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把握“三个坚持”的原则。一是要坚持“区域推进,整体发展”。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从整体上规划、行政上支持、理念上更新、措施上跟进,是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所有的学校寻求物化中的人文追求与办学实质的精神凝炼,以每一所学校良性的发展整体推进“教育名城”建设的宏伟蓝图。二是要坚持“各美其美,美美相容”。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每所学校成为“每一个”,而且是“独特的一个”,学校的发展应当是差异均衡发展,避免同质化,以期实现各美其美,美美相容。三是要坚持“内涵丰厚,深入细节”。优质学校建设是一个优质化的过程,是通过改革过程中的“增量”与“进步”实现对学校自身的不断超越,并非是一个静态理想目标的追求。学校特色文化的重构、教师的能量提升、学生的学力提高、管理的科学规范等都折射出一个学校丰厚的内涵,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不只是建立学校的理念系统、形象系统或者打造一个品牌,还应深入至学校的每一个细枝末稍。

2.梯次发展,抓好特色文化学校建设的“三个层面”。因为学校发展的阶段不同,我们要认识到在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阶段性。既要充分发挥先行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又要使先行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锻造特色,打造品牌;既要着力与改造与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又不可忽视基础薄弱学校的内生力量;既要关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强弱两头,又要使得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加快发展,尽快成为优质的特色学校。首先,在本市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名校、特色名校,这一类的学校,已经成为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中的“先行学校”,成为“1+1”策略中的领头羊。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有关专家及学校领导、教师,对这些学校的特色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研究,提炼有效的特色发展范式,使得他们由特色品牌到学习样板,更好地凸显示范作用。同时,要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对这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他们不断发展。其次,要实施对已经形成一定办学特色学校的提升工程。要帮助他们不断理清思路,加快特色发展,孕育新的特色文化名校和特色办学品牌。市教育局在今年底,实施了特色文化示范学校培育对象的评审,将这些学校作为工作目标,已经通过评审认定了一批,将对他们采取经费和政策的支持,孵化这些“准特色文化名校”。第三,加强对基础薄弱学校或新兴学校的特色建设引领。这一批学校,以省首批认定和市跟进认定的20余所为代表,市教育局将与区教育局一起,进一步细化特色建设的工作举措,通过强化管理、结对发展、专家指导、目标督评等有力手段,切实提升他们的建设实效。

3.重点推进,强调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三个结合”。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的根本表现,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也是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工程的重点内容。要通过课程建设,使学校文化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一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要引领学校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背景,学校文化建设应当与课程、课堂改革的核心理念紧密相融,围绕国标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结合学校的特色资源、特色项目,围绕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使学校特色文化进入课堂和学科,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市、区教育局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将深度整合教育行政、教研室、教科所以及基层学校的多方力量,切实加强对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督评和指导,将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变等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努力改变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梳理的现象。

二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教师发展紧密结合。教师是特色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主体,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开发特色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更需要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能力。学校应当把特色课程发展作为学校核心实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将课程发展的全程,作为有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我们将加强与在宁高校、研究所的联系,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培训,推动针对课程发展的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打开教师课程视野,提升教师课程能力。

三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特色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没有特色的学校,只能使学生成为“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学校特色建设应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4.强化指导督评,构建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机制”一是建构特色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完善工作推进的“评估奖补机制”。组织有关方面力量,加快研制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鲜明的目标导向,引领学校不断优化实践。以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开展市、区两级对有关学校的定期督导、评价,明确工作阶段性目标,对于工作推进扎实、有效的学校,实施市级奖补、区级增量配套,保障工作富有成效的学校得到更多的行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