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艺术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工艺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工艺艺术

篇1

一、青花传统工艺源流概说

青花瓷萌生于唐宋时期,不过其真正的成熟是在元代。元代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工艺水平。蒙元帝国的强大使得我国与中东地区的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从而使中东地区绘制青花所用的苏麻离青料得以引入中国,并在景德镇运用于青花瓷制作中。采用苏麻离青绘制的元代青花瓷发色鲜艳,并具有较强烈的晕散效果和铁锈斑。铁锈斑本是工艺缺陷,却成了元青花的独特魅力之一。

明代时,青花瓷已经跻身于主流产品的地位,其发色既有幽淡者,亦有鲜艳者,同时,分水技法开始成熟起来。

清代康熙时期是青花瓷发展的巅峰时期。分水技法达至顶峰,采用特制的分水笔蘸取浓淡不同的色料,使纹饰产生各种不同的色调,从而达到与“墨分五色”相类似的效果,颇为美观。清康熙以后,青花工艺开始衰退,特别是乾隆以后衰退情况更为严重,传统青花工艺的黄金时代结束了。清末民初时,一种艳俗的被称为“洋蓝”的工业钴料也被引入到青花生产中。民国时,以王步为代表的一批陶瓷美术家绘制出极具文人气息的青花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当代,青花瓷依然是陶瓷艺术的主流产品,特别是近些年,在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红遍大江南北以后,青花瓷更是名声大噪。当代青花在工艺上基本保持传统特色,但在陶瓷绘画艺术的具体运用中则与时代紧密结合,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审美特征。

二、青花传统工艺在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中的运用

青花传统工艺在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中的运用仍是相当广泛的,这表现在:首先,珠明料等传统青花料仍是现代青花瓷普遍采用的青花颜料,因而在发色上与传统青花料并未有二致;其次,传统分水技法尽管出现衰退,但其运用依然普遍;最后,在综合装饰风行的当代,青花瓷与各种釉上彩、釉下彩都可以综合运用,以产生更为丰富而独特的艺术效果。

近几年来,在青花艺术界有两个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一是学院派青花瓷艺术家的崛起。其中坚力量是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主导的各美术院校陶艺系师生,以时尚而前卫的思想改变着青花艺术;二是外来艺术家跨界进入青花艺术界。其中不乏精于传统中国书画的书画名家,带来了更为深厚而扎实的古典文化气息。

正是这两大群体的介入改变了青花瓷的传统面貌,他们在努力学习和掌握青花传统工艺的前提下,将青花瓷纳入到国内外更大的陶瓷艺术圈当中,大量融入新元素,从而使其在现代陶瓷绘画领域发挥着重要影响力。

三、青花传统工艺在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中运用的意义

青花瓷从真正兴起的元代直至当代,其发展长盛不衰,并在漫长的发展时期始终蕴涵着传统民族文化品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传统工艺为保持青花瓷的民族性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青花瓷自元至当代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极强的适应力,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为己用的过程,如元明时期受到中东伊斯兰艺术与工艺的巨大影响,明末清代则受到西方艺术与工艺的深刻影响,因而青花传统工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吸收各方面文化影响向前发展的。因而在传统上创新是我国青花瓷的重要发展特征,因此,在现代陶瓷绘画语境中,青花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向现代化迈进也是完全符合青花内在发展规律的。

在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中保持青花传统工艺也是维持多元化审美面貌的必然要求。因为,在青花传统工艺中包含着许多文化因素,如中东、西方等文化影响,如果将传统工艺完全摒弃,一味只接受西方的现代与后现代艺术观念,则青花瓷的多元化特性将大大削弱,而其艺术魅力也将大大衰退,因此,将青花传统工艺视为过时和僵化的事物将以摒弃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将不是进步,而是倒退。

青花传统工艺在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中的运用反映了我国陶瓷艺术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性,为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保持传统民族性和多元文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青花瓷必将不断地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并不断形成新的传统。

篇2

一、回顾历史。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四大发明,其实大多与中国传统工艺相关,或者说就是传统工艺文明的产物。久远的工艺美术历史留给今人的,既有无数令世人惊羡的产品,还有亟须传承的传统工艺文化及其精神。

首先,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类。

当代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我国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长江流域的江西、浙江,东南沿海的广东、广西等地都已有烧陶器的活动。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青花釉里红成为瓷器生产的经典作品。明清时期,各色彩瓷展示着制瓷业的杰出贡献,各种制瓷技艺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斗彩、珐琅彩、粉彩、五彩等,形成一个惊羡天下的彩瓷时代。

其次,青铜工艺。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开始,至殷商、西周达到鼎盛,历经十五个世纪的辉煌。中国青铜工艺其冶铸技术之进步、生产和铸造规模之宏大、生产的品种和造型之多样、设计之匠心、装饰之精美、文化意义之丰富,都可以说举世无双。第三,中国是最早发现漆树、种植漆树、使用天然漆髹涂器物、制造漆器的国家。目前发现最早的漆碗是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漆碗,使用朱红色漆。三代时期,漆器是贵族用品,战国以后漆工艺进入了一个长达五百年的鼎盛时期,楚汉漆器是人类漆器史上难以比肩的经典之作。唐宋时代还创制出了各种雕漆,如剔红、剔彩、剔犀等。漆还作为造像的工艺,成为佛教艺术的重要工艺形式。最后,中国人对玉石充满了敬意,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以玉比德”,对玉质之美的喜好,更是可以溯及新石器时代。有学者曾认为中国文化实可称作玉石文化,我们从新石器时代各种玉琮玉璧的盛行、先秦时代“君子玉不去身”到明清各种玉制品,大到高达两米多的“玉山子”,小到各种玉佩饰,可以说玉见于中国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

传统装饰艺术虽历经千年的衍变,确未在变迁中暗然失色,反而愈加有东方民族的特色,历经时间长河的冲刷,更显出其独有的魅力。科技革命已经把人类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中,生活的多元化、意识的宽泛化,使艺术的传承薪火相传。上述简略的回顾,无非想说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和艺术心智的产物,是民族文化与历史的真实存续,在任何时代,我们都没有理由将其抛弃。

二、理解与传承。

传统工艺美术本质上说是旧时代的产物,也是旧文化的产物。在科技主导的现代社会中,作为传统手工业生产的工艺美术,不仅其生产具有一定的守旧性,而且在文化层面上也如此。有的产品在形式、风格、趣味诸方面已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要;传承的目的是文化保持,同时它亦有为当代生活服务的要求,创新因此而具有必然性。

但是创新是有限度的创新,是在传承与保持基础上的创新。

三、研究主题。

“形态”是工艺美术的造型主题,而它们的表现形式,也就是它们的造型方式,却随着每个历史朝代的更替而转变,总是与当时当地的材料工艺、艺术技巧、社会风尚相适应,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

人们之所以历代不厌其烦地反复描摹一个图形,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审美意义的外形,而是在这些我们看得到的图形符号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层的象征意义,图形符号只是这些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外在方式,是“观念的外化”。这些意义最初大多源于自然崇拜和宗教崇拜,进而衍生出期盼“生命繁衍,富贵康乐、祛灾除祸”等吉祥象征意义,正是由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企盼,正是由于人们对这种“意”的执着追求,才使“形”得以代代相传,并衍生出形纹饰,在历朝历代的器具装饰中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

“神韵”是工艺美术的重要思想,尽管每个历史时期的变化往往与前一个时期大相异趣,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在这些形式多样的造型中所特有的精神气质,不论是彩陶上稚拙的鸟纹和蛙纹、青铜器上的狞厉的饕餮、还是汉代漆器上飘逸的凤纹,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淘洗之后,仍然承现出一种惊人的生命活力,感动着我们现代人。而这中神韵的承传来源于中国传统的造型观念,即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

人们之所以反反复复地描摹着同一个图形,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具有多么美好的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传统图形后面,往往蕴藏着更多更深的吉祥意义。

外在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所以最初只是源生于人们对自然和宗教崇拜的传统图形,经过时间的衍变,进而延伸出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贵康乐”等许多美好象征意义来。

篇3

关键词: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价值

传统工艺美术对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乃至个体手工业者的生存发展都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钟敬文是一位著名的民俗学家,重点研究民间工艺与民间文化问题。他指出:“中国的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就是一个海洋,我们必须好好地珍惜它利用它。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也是精神力量的一种支柱源泉,进而创造出新时代社会主义新文化。如果没有这个传统文化的基础,创新的作品就没有根,民族化的重要性就在这里。”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是当地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主要代表有:景德镇地区的陶瓷艺术,南昌地区漆艺、泥塑、陶塑、木雕、漆艺、赣绣等。这些杰出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突出代表。它凝聚了赣鄱地区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在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经验基础之上,形成的智慧、理性和显示出的创造力。这些工艺美术品不仅反映了该地区的特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还具有了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功能,并推动了赣鄱地区的文化、经济、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发展。赣鄱地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在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上,其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价值方面

赣鄱地区民俗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人们在不断地与鄱阳湖自然环境长期打交道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各种各样独特的敬天祭祖风俗活动。一方面赣鄱地区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品是当地民俗与文化的载体,赣鄱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岁时节令和民俗习惯中,例如赣绣中的刺画,和瓷器上的绘画艺术;另一方面,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也促进了当地的民俗活动的发展,在民俗礼仪活动中很多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品被运用,并且大多图案组合都具备了一定的寓意,用以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意愿。例如过春节时,经常看到的莲花和鱼被组合在一起的图案,代表粮食丰收、富有,意寓“连年有余”;在举办传统婚礼习俗时,经常看到的龙和凤或者鸳鸯等成对被组合在一起的图案,意寓“夫妻和睦,百年好合”;在举行传统拜寿仪式时,经常看到的龟和鹤、松树与仙翁等被组合在一起的图案,意寓祝福老人“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健康长寿”等。这些图案的寓意都是劳动人民通过自然事物来表达到内心朴素而真挚的情感的一种表现。因此,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特性,其创作的素材和表现技法也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不同的时期作品要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和当时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例如以前交通闭塞,人们劳作后的业余生活相当匮乏,使得传统的戏剧文化和历史典故便成为当地人们主要的娱乐生活。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创作题材大都是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中所经常看到的花鸟鱼虫、了解的历史故事人物和听到的戏曲等。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题材创作范围逐渐扩大,并逐渐形成了每个时期比较鲜明的特色,例如,在民国时期的传统工艺美术品中,就出现了当时学生流行穿着童子军制服的形象,妇女喜欢脚穿高跟皮鞋的形象,男子爱穿着短大褂的形象和喜欢手执太阳伞的各种人物形象,这些都是民国时期特有的人物造型。

二、经济价值

旧时赣鄱地区大部分的传统工艺美术只是民间艺人的一项副业,并不是手工业者一项谋生的主要手段。人们只是在农闲或者春节的时候才开始走街串巷摆摊叫卖用以养家糊口,比如景德镇的陶瓷用品、泥塑、陶塑、木雕等传统工艺美术品的沿街售卖。传统工艺美术的大力推广,与现代社会的进步密不可分。现在从事传统工艺美术的艺术家越来越多,例如景德镇的很多艺术家就开始传授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并以此作为职业,也有很多传统工艺美术艺人开始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云游,展示自己的绝技,为全国以至世界人民显示出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魅力,大大提高了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社会地位。如今,在景德镇地区仍有较多的传统工艺美术民间艺人保留着游艺全国各地促销的传统方式,在各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展销活动,不仅创造了价值不菲的经济效益,更推动着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其中出现了一大批各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大师、中国雕塑大师和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等等,他们的传统陶瓷工艺品通过运营商销售到全国各大区域甚至全世界大部分国家。赣鄱地区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早已融入到了当地的各种民俗活动之中,并深受当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为鄱阳湖地区的人民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当前,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使得赣鄱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发展问题,就是如何把传统工艺美术独特的文化内涵尽情发挥出来,为赣鄱地区的传统文化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也是目前现代工艺美术需要研究的新课题。传统的工艺美术传承推销模式需要保持固然重要,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新的运营推销模式的探索也是刻不容缓的,比如说将传统工艺技法在传授上正规化和标准化,并将传统工艺美术进行产业化,同时要结合赣鄱地区的旅游业、餐饮业,这些都是对传统工艺推广很有益的摸索尝试,这也体现出传统工艺美术蕴藏着巨大经济效益。

三、审美价值

传统工艺美术的审美意识,是人们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生美好愿望和生命中的一些需求作为审美理念,并诉诸审美形式当中的一种审美判断,而这样的一种审美判断是突出主体目的性的。因而传统工艺美术是一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的审美意识形态,追求真善美是传统工艺美术审美的价值标准和尺度,这也正是传统工艺美术选材内容为祥瑞和吉利的主要原因。鄱阳湖地区传统工艺美术所特有的审美价值就是在造型上主观夸张、在形式风格上追求质朴率真。从直观上来看,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造型或逼真传神,或敦厚夸张,无论是哪种创作模式都充分展现出了传统民间艺术家精湛的传统工艺技法,是以使得参观者倍感亲切和自然,比如泥塑、陶塑、木雕、漆艺、刺绣等传统工艺美术。赣鄱地区精美的传统工艺美术品讲究的是色彩艳丽而不媚俗;也有的讲究强调大面积色块的运用,使得它能真正呈现出传统工艺美术品色彩视觉上的冲击力;在线条的运用上自然简练,给予参观者充分的视觉感受,审美熏陶。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在题材创作上非常广泛。而且随着历史的演变,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也逐渐形成一套制作工艺风格相对比较固定的生产模式,比如景德镇的青花瓷、釉里红、颜色釉等。在人物造型上也有一定的程式工艺技法,比如脸部的五官,在表现眼睛上要做到炯炯有神;在表现眉毛上要体现出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特点,不同年龄的眉毛其表现特点也不一样,比如儿童时期的眉毛要表现得粗短、古代仕女的眉毛要表现得细长秀丽、武将的眉毛要表现得微微上翘;从嘴巴的表现也可以看出不同的情感,比如愁眉苦脸时嘴巴表现上要下弯、高兴时嘴角表现要稍微上翘;这些细节的塑造还体现在花鸟走兽上;这都无不体现出自然形象的温润之美。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还不只是体现在直观的表面层次上,它还和当地劳动人民的道德情感、伦理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走向了更深层的理性层次。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造型也有着其特殊的含义,比如牡丹、鹿象征富贵,桃子、葫芦、枣、石榴象征早生贵子、子孙昌盛,鸳鸯、龙凤象征夫妻恩爱等等。这些延伸的寓意表现,都迫切地表达出了当地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了劳动人民内心深处的一种审美情趣。在道德伦理标准的衡量下,这也使得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由表面含义走向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具备了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在色彩的运用上,主要采用由红、黄、绿、黑、白五种纯颜色,反映出了赣鄱地区劳动人民深层次的审美情趣。这五种纯颜色代表着五行循环运转规律,也间接地反映出宇宙观。黄颜色是在古代传统文化中代表着皇家的富贵色彩,而大面积地运用红和绿是民间色彩“红红绿绿,大吉大利”观念的反映。这些传统的配色方案,都体现出了民间工艺美术它特有的审美情趣含义。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既反映出了自然生活的现实世界,又反映出了人们追求的理想世界表现。它们传统的配色规律与形象表现既有了直观的审美情趣,又反映了人们追求更深层次的理性审美含义。四、教育价值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教育价值,一般从以下两方面反映,一方面是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文化,它的创作素材和表现内容必须要具备有启迪智慧的教育价值。例如,历史典故、神话故事、人物传说等,这些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底蕴。现在的游客只要看到这样的一件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一般都会联想到赣鄱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力。这种无形的传统民俗文化渗透力就源于赣鄱地区民族文化共同的沉淀,这样就会加强人们对赣鄱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在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代表中赣鄱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实它本身就是一种绝佳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教材。赣鄱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教育价值,对传统工艺美术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薛梅,陆峰.铁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大众文艺,2011(18).

[2]金少萍.白族扎染工艺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

篇4

关键词:工艺美术;木雕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中国工艺美术的现状

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是生活的艺术。它作为一个传统技艺,蕴含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价值,由于传统工艺进入新的时期,其保护和发展遇到经济发展、文化同质化、工业技术发展等问题。如何能让传统的艺术形式得以流传进而发扬光大,亟待在产业的体制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传统工艺维持着以手工生产为特点的产业群,传统工艺美术以纯手工业的形式传承,和现代工业生产的对比有着不可比拟的精湛技艺。例如大众熟知的陶瓷、玉雕、牙雕、景泰蓝、皮影、刺绣、剪纸等众多品类。可从工艺、材料区分,每个时期的区分方法都各不相同,这也折射出某些保护和发展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保护使其维持着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企业方面的机制改革解放了更多的具有高超技艺的劳动力,这种民间艺术人才的流动,加速了技术的交流和发展。新的流动聚集产生新的沉淀,旧的传统工艺和艺术特色以及表现手法融会贯通。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这使得工艺美术的艺术水平有了巨大飞跃。国内外市场的繁荣形成较良性的循环,虽有过停滞和低迷,但这只是一时的,并不影响一些优秀作品的价值。通过传统艺术的再生和现代性元素的紧密结合,探寻其新的生存与发展之路,以激发其新的生机,现代生活体验和交互方式深刻影响我们的认知,引导我们有了新的需求。

二、木雕发展概况

木雕在中国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不断改革和创新。传统雕刻应用在家具等装饰上,现今对于木刻这一传统技艺又有了新的需求。工艺木雕具有实用性以及装饰性两大特点,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再做出创新,发扬木刻工艺品的实用性以及装饰性,要对于不同的材质发展不同的方向。以筷子为代表,木材完全可以应用到餐具当中去,应用一些精美的雕刻除了实用性更有了装饰性,而且木制餐具有环保、不易摔碎等优点。对于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木材可以在装饰性上加强,木质首饰不再仅仅局限在一个串珠上,更多的首饰设计师现在将木材作为主要元素来进行创作,更环保更自然的元素受到更多设计师的青睐。搭配钻石等宝石更显木材的纹理自然美,木质首饰设计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现在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木雕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机械操作具有精准度高、速度快、节省人力等优点。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木雕工艺品市场不仅仅局限在国内市场,欧美等西方国家现在也很热衷于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木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很受国际市场的认可。有了技术上的支持,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加上木雕自身的不断发展创新,发展前景如火如荼。

三、保护与传承

陕西户县李氏木刻工艺是优秀的木雕技艺,起源于1877年,至今已经传承了四代人,其风格极其鲜明。作品肌理细致、线条流畅自然、图案变化多样。早在2009年专家就已认证,“户县李氏木刻工艺”(以刘鹏鹂为技艺传承人)成了西安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刘鹏鹂是该工艺唯一的传承人,一心想把此项技艺传承下去的她,却找不到传承人。我国木雕工艺的重要产地福建莆田,发展至今已有千家民营、个体的企业在从事木雕工艺生产,专业技艺人员达10万人,20多家企业达500万元以上规模,10余家企业达1000万元以上规模。这两个例子体现了当前我国工艺美术发展的价值和矛盾。工艺美术是一个整合体,它在古代的生活中被创造出来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国家历史文化的象征,以其特有姿态伫立于现代设计为主体的科技文明之中,成为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载体;以其独特不可取代的优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价值有四个方面:产业价值、就业价值、市场价值、文化价值。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成立之初就有着这两种意识,作为手工业,专业要和实际相结合,运用到国家经济发展中,创造更多的利润;作为文化艺术产业,应该面向现代化生产、面向大众,服务于人民,提高生活质量和艺术素养。我们有必要将工艺美术既看作经济产业,又看作文化产业,同时还可以将其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认识、理解、研究和扶持。如在商品生产上以经济性为主体,但在传统技艺的传承方面又要从文化事业的角度加以支持,这包括实行对部分工艺产品实行保护和保护性的税收政策等等。从文化角度看,工艺美术具有文化遗产的属性,工艺方法与艺术方法在艺术形式的创造上是同一的。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项内容中突出的一项,也是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的关键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重点不是保护具体而详细的某工艺品,而是使可能失传和消亡的工艺技术得到保护,或者说,通过工艺品而确认和最终保存其制作的技艺。而户县李氏木刻工艺却难寻传承人,这说明在近几十年经济飞速发展,技术更新和传统工艺矛盾的问题上突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如何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实现传统文化振兴,如何在社会结构与文化变迁的格局中寻找突破,是当下解决民族文化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手工业技艺会被大机械生产所替代,如果不对传统技艺和工艺进行保护,任由当代工业发展机械化生产所替代,那么不得不担心传统手工技艺的消失。所以,不仅传统技艺保护难度大大增强,传承保护的迫切性和艰巨性也加大了。如何让木雕传统技艺后继有人,问题不是当代艺人不如古人,而在于当代的传承人是否真正具有古代工匠艺人不追求名利对艺术境界的追求的心境。

四、探寻发展

早在1997年5月《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的颁布,就在法律和法规的层面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上进行了确定,条例明确指出:“国家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实行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和促进本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在2005年3月又进一步,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即“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渐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有效保护我国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最大限度地传承和发扬”。国家要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全社会将焦点聚集到传统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何处理技术更新与传统技艺传承的关系则成为工艺美术行业本身之关键。2007年文化创意产业包含了工艺美术,并且从2005年开始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都得到恢复,而且按照正常的机制进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工艺美术需要保护的品类方面,国家都给予了资金、土地、政策的得力保护。从1997年的国务院颁布保护条例到今天已有十几年时间,全国制定了相应的办法和条例的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省市,如此现状对工艺美术的发展极为不利。对工艺美术技艺的保护,要从重视工艺美术大师和相关技术人才的保护做起。像陕西户县李氏木刻工艺这样优秀的木刻技艺,国家和各级政府应该多方面支持与保护。政府支持这些技艺保持者尽可能多地招收徒弟,对重要无形文化财产采用各种方式进行调查记录,并进行展示、传播。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技艺精湛。现在很多传承传统技艺的大师和技艺人员,年岁已高,作为传统工艺直接传承者,是活文物。如何发展和保护此类传承人以及其精湛的技艺,是当下十分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唐克美.中国工艺美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文字实录,首届中国工艺美术收藏年会,2013.

[2]韩澄,武定宇.现代生活中的民族艺术再生与创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

篇5

传统工艺美术是别具魅力的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由于地域和民俗的差异而形成了多样化的美术形式。其中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内容,发展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但是当前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传统工艺美术的关注度正在逐渐下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工艺美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新的美术工艺层出不穷,以新的形式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当前,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艺术审美也与时代的发展靠拢,引领着新的艺术流行趋势。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传统工艺美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不被新时代所遗忘,实现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扬。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满足大众的艺术需求,传统工艺美术需要进行现代性转换,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应用先进科技,与传统美术生产工艺相结合,将传统工艺美术的魅力充分的发挥出来,促进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1]。

二、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

传统工艺美术包含了我国传统艺术的多种形式,比如陶瓷、刺绣、刻瓷、雕刻以及木作等多项艺术工艺,是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和历史的沉淀而形成的艺术形式。传统工艺美术也曾经历辉煌的阶段,名扬海内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墨守成规的传统工艺美术形式逐渐丧失了优势,伴随着新的工艺美术形式的兴起,传统工艺美术行业逐渐的衰落,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局面。传统工艺美术的改革创新已迫在眉睫,不仅对于重新获得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1、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化发展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与社会形态的变化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有着重要的联系。为了解决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困境,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现代化转换是最有效的途径。传统工艺美术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其中的文化底蕴。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化转换,是在现代社会为传统工艺美术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在改革与创新当中,传统工艺美术开始呈现产业化发展的势头。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化发展面临着其目标定位的问题,存在着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矛盾,这是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社会相融入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传统工艺美术是以我国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并将其艺术价值转换成为经济价值。当今社会的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其经济价值的体现是十分重要的。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形式,通过艺术作品的生产,创造出经济价值。同时,传统工艺美术又不同于一般的经济产业形式,是具有文化艺术性质的经济产业,凭借艺术价值的发挥来创造经济价值,是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出路。既没有丢失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又充分提升了传统工艺美术自身的价值。使传统工艺美术更具有时代的气息,推动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化发展[2]。

2、创新与保护

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创新是关键性的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创新不等于改造,不能实现了现代性转换,却丢失了传统工艺美术独有的魅力。传统工艺美术的民族和区域气息浓烈,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工艺美术都有着相应的特征,是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传统工艺美术创新的目的不在于改造,而在于保护,为了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更好的生存下去。首先,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传统工艺美术其中蕴含的文化加以理解,转换视角,从现代的眼光出发,以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作为基础,适当的加入现代化的元素,并与其完美的融合。以经济性发展为基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作为目标,创新与保护并举。其次,传统工艺美术代表着民族的文化,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传统工艺美术加以保护,不仅是传统工艺美术本身,同时也是对传统美术工艺的发扬与传承。当前,已经有许多传统工艺美术由于没有得到保护和发扬,已经失传和消亡。为了避免其发生,加强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是实现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保护的重要途径,在技艺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3]。

三、知识产权的保护

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除了对传统工艺美术进行创新改革之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传统工艺美术从兴盛到衰落,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大量仿制品的出现,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管理,破坏了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市场秩序。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需要吸取过去的教训,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传统工艺美术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

1、知识产权立法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严格知识产权立法,为传统工艺美术提供法律保障,鼓励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提升创作者的热情。知识产权保护要针对传统工艺美术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保护,包括艺术品外形设计、制作工艺等多个方面,有效保证传统艺术创作者的基本权益。同时严厉打击侵权现象,并予以严惩。知识产权立法为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提供了有力保证。在法律的保护措施下,传统工艺美术能够深入的进行,更好的发展于现代社会。

2、加强产权意识

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继承;创新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美学特征

中华民族在其发展的漫长岁月中,以勤劳和智慧为人类工艺文化历史创造了境界独到、风范高雅、魅力永恒的工艺造物样式。主要表现为:

1、和谐性。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主张“和”与“宜”。外观的物质形态与内涵的精神意蕴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感性的关系与理性的规范的和谐统一,材质工艺与意匠营构的和谐统一。

2、象征性。这种象征性的追求常常使宫廷或文人工艺美术沦为纯粹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展示,造成矫饰之态或物用功效的损害。它强调物用的感官愉快与审美的情感满足的联系,而且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受制于强烈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工艺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借助造型、体量、尺度、色彩或纹饰来象征性地喻示伦理道德观念。相比之下,更多以生产者自身的功利意愿为象征内涵的民间工艺美术则显得刚健朴质,充满活力。

3、灵动性。中国传统工艺造物一直在造型和装饰上保持着S形的结构范式,这种结构范式富有生命的韵律和循环不息的运动感,使中国工艺造物在规范严整中又显变化活跃、疏朗空灵。传统的工艺思想主张心物的统一,要求“得心应手”,“质则人身,文象阴阳”,使主体人的生命性灵在造物上获得充分的体现。

4、天趣性。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造型或装饰上总是尊重材料的规定性,充分利用或显露材料的天生丽质,重视工艺材料的自然品质,主张“理材”、“因材施艺”,要求“相物而赋形,范质而施采”。这种卓越的意匠使中国工艺造物具有自然天真,恬淡优雅的趣味和情致。

5、工巧性。丰富的造物实践使工匠注意到工巧所产生的审美效应,并有意识地在两种不同的趣味指向上追求工巧的审美理想境界:去刻意雕琢之迹的浑然天成之工巧性,和尽情微穷奇绝之雕镂画缋的工巧性。对工艺加工技术的讲求和重视是中国工艺美术的一贯传统。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世界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

中国人口之众,中国文化早已向世界各地传播,影响深广,其市场潜力是不可估量的。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之大,以及其在世界文化中所占比重之最也就决定了将中华文化融入现代产品设计的价值前景是无限的,潜力是无穷的。

(二)继承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精髓

信仰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根基信仰也将荡然无存。现代工业设计要把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抛弃,整天跟着西方的屁股跑,也是没有出路的。而且,随着国外设计兴国战略而来的不仅仅是市场上出售的设计产品还有他们民族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正通过我们对他们产品的使用而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正在冲淡我们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文明传承,这足以让我们面对五千年的文明、面对我们的列祖列宗感到羞愧。

三、工艺美术的创新

工艺美术的创新需要在几个方面来推行,如工艺美术发展环境的改善、设计理念的改变、技术及材料的创新等等。

随着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步伐,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为让传统工艺美术焕发出年轻的活力,首先我们应该从宏观的高度,以更为全面和深远的目光看待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当然,我们也要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具体的问题。

(一)优化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的政策环境

就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因为目前的法律环境不健全,有不少人知识产权意识淡漠,在高额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工艺美术模仿成风,更严重的是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这种情形严重伤害了工艺美术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即使是有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作品也没有把它及时投放市场,只能搁置起来,在参加展览时也只有选定作品的部分。长此以往,传统工艺美术谈何传承与发展?所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是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基石。

(二)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贴近市场和生活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同样,当人们在传承和发展工艺美术时,也要从生活中获得灵感,创作出服务人们生活的作品。特别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还需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断贴近市场和生活,把握住工艺美术发展的脉搏。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市场十分广阔,并且具有消费层次多样、产品用途广泛的特点。对工艺美术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必须以前瞻性战略准确找好市场定位,究竟是主攻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产品消费对象是中老年人还是中青年、价格定位是低端市场还是高端市场等等不一而足。

(三)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创新之路

篇7

[关键词]吉林省 传统工艺美术 文化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02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075-02

吉林艺术学院组成了一个以工艺美术骨干教师和在校研究生为主要成员的普查小组,对吉林省工艺美术行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在一年的时间里,采访了一百多家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企业和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其中省内著名工艺美术专家35位,得到了一份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吉林省工艺美术行业的普查报告。

一、吉林省传统工艺美术行业普查情况概述

(一)从品种方面

在全国工艺美术普查11大类产品中,吉林省占9大类:雕塑工艺、金属工艺、花画工艺、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抽纱刺绣、地毯和挂毯工艺、珠宝首饰工艺、民间工艺、美术陶瓷。其中发展比较好的产品有松花湖浪木、根雕艺术、舒兰皮影、满族剪纸、玩偶、易拉罐立体工艺画、松花石砚、微雕艺术、圣诞礼品、羽毛鸟等,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品,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外的市场需求。珠宝首饰加工行业比较薄弱,其原因是本地区贵金属产量比较少。由于漆器工艺产品的原材料离吉林地区比较远,并且油漆工艺本身比较复杂,漆艺产品在本地区没有发展起来,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可喜的是,一些学校和单位在漆工艺方面在进行探索,如吉林艺术学院建立了一个漆工作室。烟花爆竹类产品在本地区不生产,主要由外地进口。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本地区烟花爆竹行业工作条件差,连续几次出现烟花爆竹爆炸事件,政府开始强制性管理,检查不合格的不允许生产,随后国家又出台了烟花爆竹的禁令,单纯做经营,主要由南方进口,吉林省地区经营烟花爆竹的大概有四十多家。

吉林省地区文化历史远远不及中原地区悠远,传统工艺美术在本地没有形成典型的工艺美术产品,很多工艺产品都是近代才兴起的。如:易拉罐立体工艺画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势头和市场前景;非有色金属制品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并在2000年到2004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鞋塑这种工艺形式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没有形成产业,但是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

吉林省工艺美术产品大部分集中在吉林市,在这里有一批老的工艺美术设计人员,组建了吉林市工艺美术协会,定期组织活动,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氛围。

(二)从技艺方面

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传统工艺的技艺相传多是以家族和社会的方式为主,没有正规的工艺美术教育。

2.现代经济社会对传统艺术有很大的冲击。

3.有些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工艺美术大师去世后带走了优秀的技艺,造成了人亡艺绝的可悲境地。

4.部分传统手工艺品虽然自身技艺精湛,但是其艺术价值满足不了现代人的生活需要,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导致很多艺术品市场需求很小。

(三)从稀有材料方面

某些工艺品需要稀有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短缺,严重影响其发展。如松花湖浪木,松花湖浪木属于本地区特色稀有原材料。随着近年来浪木根雕艺术的发展,市场需求大,从事根雕艺术的艺术工作者越来越多,导致原材料的数量锐减,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这门艺术的发展。

(四)从人才等方面

从事工艺美术行业的人员文化水平不高,高级工艺美术大师1名,高级工艺美术师20名,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人员大专以上文化占总数的10%,高中以上占50%,高中以下占40%。虽然有些人员技艺超群,但是他们不能够形成理论或者书面的文字,因此导致技艺在传承的时候也非常困难。没有特色产业,也没有艺术流派。很多工艺美术大师都没有职称,只能称之为民间艺人,得不到国家的政策保护。

二、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状态分析

传统工艺行业萎缩,有些手工艺品种面临消亡或已经消亡,一部分手艺已经失传,许多技艺高超的工艺美术大师后继无人。在普查中,根据本地区特点,具体分析:

1.部分传统手工艺品虽然制作技艺精湛,但是其艺术价值满足不了现代人的生活需要,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有些手工艺产品只适合特定场合的装饰作用。这种情况就要求此类传统工艺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要有创新,在设计中注入现代因素。

2.手工技艺相传一般是师徒相承,再加上“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保守思想,导致“人在艺在” “人去艺绝”的可忧境地。因此应该让传统手工艺普及,从小孩子做起。

3.生产方式的改变也是产生危机现象的原因之一。一是生产工艺手段变了,生产效率变了;二是现代材料多样化。传统工艺的本身“危机”主要体现在能否批量制作,这也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关于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在中国历史上,工艺美术作品往往多是收藏品,还不能称之为商品。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传统手工艺的现状不容乐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种不容乐观的现状呢?除了政府的扶持与抢救以及民众意识的提高,更多的是还需要依靠行业自身的努力,具体措施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工艺美术发展观

工艺美术,既使是传统工艺美术,也必须创新,要面向市场和现代生活,才能向前发展,完全依靠被动的保护,而不去创新,是谈不上发展的。但是工艺美术创新不能从零开始,不能摒弃传统,一定要在吸取传统精华元素的前提下与时代风貌相结合,兼收并蓄创造出面对今天生活和市场的产品,发现人们的个性需求,满足个性需求,这才是今天工艺美术正确的发展观。

(二)传承的同时注重艺术形式和题材的创新

一些产品较多采用清朝繁缛纤细的装饰形式,依美学观评判,此类作品艺术成就并不高。所以创新一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二要提高从艺人员的文化艺术素养,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水平。

传统工艺美术受历史传统及地方习俗的影响,自身艺术语言运用上的局限,都有各自长年沿习约定俗成的一些固定题材,因而形成了各地工艺美术品的特色。但是题材的运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平凡人物、植物、动物、风景、建筑以及传统的吉祥题材等都是今天工艺美术作品主题内容创新的源泉,还可以借鉴其他门类艺术之长,在不改变由于自身历史所形成的民族和地方风格特征为前提进行创新。

(三)材料与技术要吸收现代元素

工艺美术品的艺术形象和审美趣味是对各种材料进行专门的技术加工而实现的,因此新材料工艺的改进,也是工艺美术创新的一个主要方面,尤其是一些现代风格、批量生产的工艺品,更要不断地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新品种新花色的开发。我们提倡传承中国工艺美术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并不意味着工艺美术就一概排斥现代生产手段,因为工艺美术的所有品种,并不是非采用手工技艺制作不可,使用何种生产手段,一定要从具体产品出发。

(四)开辟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市场

工艺美术行业是一个产业,它面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去创新。工艺美术产业链中的每一个企业、每一项产品,都应该有前瞻性的、正确的市场定位:国内市场、海外市场;中老年消费群、年青人消费群;低价位门类、高价位品种;室内装饰品、旅游纪念品、礼品、收藏品……市场不同,消费对象不同,对工艺美术的品种类别、风格品位、材料质地、质量档次等也是各不相同,都必须得到市场消费者的认可。

篇8

关键词:现代设计;传统工艺;美术元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216-1

在我国艺术设计的教育论坛上,一直都存在着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之间的探讨,这两项内容也是体现出西方现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差异的话题。虽然早在1998年,我国的艺术院校学科目录中工艺美术就已经被艺术设计这个词所取代,但是却引起了很多专家与教育学者的深思与探讨。有很多人一开始的认识都比较偏激,甚至有些人把传统工艺美术全盘否定,认为工艺美术应该陈列在博物馆,但是也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认为我国的应该肯定传统工艺美术在教学中的基础作用,倡导传统工艺美术回归到教学之中,不断的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

一、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近20年以来,艺术设计教育已经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仅仅在我国内地就已经有300多所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课程,对比来看英国、德国、法国都只有十几所,美国也仅有60多所,其中,在2002年美国总共有3300所高校,我国仅有2003所。这个数据就说明我国的高校总数在比美国少很多的情况下,却有过多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虽然在我国发展艺术设计教育是值得肯定的,能够看出我国人民对现代艺术设计越来越重视,为美术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空,也能够说明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了更多的传承舞台。

二、在现代设计教学中融入传统工艺美术元素思想

我国真正开始发展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但是西方对于现代设计却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而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经济不够发达,人们的思想也较为封闭、落后,导致了,社会与人民对于艺术设计作品并没有太多的需求,对现代设计教育也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很多教师都把现代设计与工艺美术教育混在一起。除此之外,很多高校的教师在现代设计的教学中往往只是使用比较单一的图案教学方式,没有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够适应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也不能够传承与发展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的思想受到了国外一些教育理念的冲击,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就显得更加力不从心,因此就面临着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的转变,有些课程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些客观条件之下,为了能够让传统工艺美术能够适应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需求,就需要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渗透传统工艺美术元素的思想,但是这并不是要恢复之前使用的图案教学方式,而是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在传统工艺美术教学中,不断给学生以启发和训练。虽然传统的工艺美术很难掌握,学生仅仅凭借在学校的几年时间里也无法完全掌握传统工艺元素的精髓,但是在现代艺术设计课程中融入传统工艺美术元素,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设计大师,而是让学生真正的领会到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把我国的传统工艺融入到现代设计的造型、视觉元素等当中,从而使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三、在教学中融入传统工艺美术元素的方法

在现代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先教会学生欣赏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方法,虽然我国有大量的传统工艺品,但是能够真正鉴赏与欣赏的人却很少,要想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于传统工艺美术的兴趣,就需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首先,美术教师需要收集大量的艺术作品与创作心得,并对这些作品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归纳,为教学中的灵活运用提供丰富的基本素材。其次,教师需要对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各项再创作元素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在传统工艺美术的教学当中提供更多的范例与理论依据。再次,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学术交流活动,通过讲座、咨询等活动,既能够使教师总结更多的教学经验,也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心得。最后,需要对美术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美术教师对传统美术元素的认识水平,从而保证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更好地融入传统元素。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设计中应该更多地融入传统工艺美术,这样不仅能够传承与发扬我国的优良文化,也能够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使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结合得更加紧密,为我国的艺术事业增添更多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李静.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传统工艺美术的运用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

[2]陈熠.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3,(10).

[3]刘闻捷,韩枫.浅析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J].天中学刊,2008,(05).

[4]胡志栋.试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强化[J].美术大观,2008,(10).

[5]谢崇桥,赵平勇.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中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J].装饰,2004,(06).

[6]刘婷婷.浅谈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

篇9

传统工艺美术形成于手工业时代,主要以实用和美观为特征来进行物件的设计,其特点是手工技艺性强、传统型突出、艺术性强,具有绚烂多彩的外在形式和深远厚重的文化内涵,常见的例如剪纸、风筝、木雕、陶瓷等。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与人们的审美意识息息相关,与中国现代装饰设计作品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将两者理性的糅合在一起,就能够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并更好的弘扬民族精神。

一、关于传统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又可称为实用工艺,一般是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值,与人类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相关的艺术。它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欣赏性。从用途上分,有生活日用品和装饰欣赏品;从制作上分,有手工制作和机器生产,包括现代电子生产;从材料分,有陶瓷、金工、木工、漆器、染织等。工艺美术既是一种物质生产,也是一种精神生产,具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并直接为人们的生活服务,这是它在艺术领域中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根本点。它包括设计和制作两个过程,即它不只是纸面上的美的图案,而且要通过工艺材料,制成具体的物质成品。在现实生活中,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往往与个人的思想情感、情趣爱好以及感性的经验相结合,重点能够起到一定的装饰审美作用。而选择大批量生产、标准化操作、统一化管理的现代设计工艺品更多的融入了一些功能美和技术美。正是对于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加工,所以它的物质功能是第一的、基本的,美观则是第二的、从属的。

二、传统工艺美术应用于装饰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意义

1.发掘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生态理念的创造价值

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在发展中形成了一种人、物、自然合一的相互依存的平等生态关系,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也要重视生态教学。现代社会中,很多设计作品都存在在商业动机驱使下以“设计创新”的名义而进行的过分包装设计的问题,导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更有必要提出和培养学生的生态理念下创造性设计观念,并可将其作为创造性设计优劣的重要评判标准,可见其教育的生态价值。

2.发掘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物质性特征的实践价值

所有的创作都是由人进行的,而人参与自然社会的实践活动则是创作的动力和源泉,鉴于此,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真实的实践活动获取能量。再加上现在高校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这与其以培养设计创造能力和具有健全人格与艺术素质相结合的人才教学目标相违背。传统工艺美术包含从学习到亲自动手制作的的全过程,学生可以直接进入生产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因此重要的实践教学价值,高校可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帮助推进了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脱离实践的重“学”轻“术”教学现状的改革进程,进而顺利实现艺术设计教学长远发展战略目标。

3.发掘传统工艺美术资源非物质性特征的文化价值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具有文化遗产的性质,是以民族的传统文化为特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内容和技术内容,既是物质文化又具有非物质文化成分,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窗口,可见其文化价值,除此之外,传统工艺美术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三、如何将传统工艺美术元素融入装饰艺术设计教学

无论经济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化,装饰艺术设计教学都必须要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教学观念,与时俱进,顺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并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其装饰艺术设计教育必须要具有民族性特点。首先,美术教师需要收集大量的艺术作品与创作心得,并对这些作品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归纳,为教学中的灵活运用提供丰富的基本素材。其次,教师需要对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各项再创作元素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在传统工艺美术的教学当中提供更多的范例与理论依据。再次,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学术交流活动,通过讲座、咨询等活动,既能够使教师总结更多的教学经验,也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心得[6]。最后,需要对美术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美术教师对传统美术元素的认识水平,从而保证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更好地融入传统元素。

四、总结语

篇10

关键词:工艺美术;发展;文化创意

1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美术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高超,是中华民族发展千余年所留下的丰富遗产。传统工艺美术是古人为了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求,在不同历史时期,运用各种不同的物质材料和制作技艺所创造出的人工造物的总称。这一发源于石器时代并在手工业时期最终成型的造物部类是以实用与造美相结合的,在其传承数千年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体系并展现出其鲜明的特色。

1.1民族、地域特色和人文特性

传统工艺美术品始终是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是由传统的工艺技术制造出来的,在生产的时候古人往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而中国地域辽阔、山川河流交错,广袤的土地上也生活着众多的民族,各个地域、民族也都有着其各自传承下来的有关传统工艺美术的创作和生产,由于各个民族之间所处的地域和生活习俗、方式的差异,自然地形成了各民族、各地域间不同的工艺美术的特色。如刺绣工艺中的湘绣和苏绣,湘绣主要以刺绣蚕丝、硬缎、明纱和各种绒毛、绒线为主,湘绣具有构图平稳、严谨,色彩艳丽,针法繁多富于表现张力的特点。通过色彩、针法的变化,使得绣出的人物、花鸟、山水等具有特殊的视觉效果。而苏绣则更具有江南的特色,具有图案清雅、色彩清新、构思巧妙和针法细腻、活泼的特点。同是刺绣却因地域的差别而具有其各自独特的魅力。此外,传统的工艺美术产生于生活之中,并经历历史积淀而又服务于生活,其本身已具有现今工业化产品所不具有的异质的人文特性。而这些人文的特征又通过工艺美术品本身制作的材料性能,加工的方式选择,装饰的表现形式以及具体的实用功能所展现出来的。与此同时,这样人文特性的形成还受到生产环境、区域、制作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最终产生了具有地域独特的历史和人文内涵的品格。

1.2人本质力量和造美、寻美的体现

人以智慧和双手创造物品,是人的本质力量。人通过手做出的劳动来改变自然界,以达到为自己服务的目的,而人在长期的劳动和实践中不仅使得身体更加灵活,而且逐渐形成了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即观念。正如陶器的形成,一开始人们在木质或编制的器皿上涂上一层粘土以达到耐火的目的,在实际使用中久而久之,人们会发现,被火烧制后成型的粘土不需要内部的器皿也能达到这个目的。观念形成源于实践活动,而造物的审美便是观念的一种,工艺美术的创作也是一个在满足生产实践之下的造美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与此同时,人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人的生产劳动也在围绕物质生活展开,而对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人的观念、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人对于审美的认识是日积月累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断实践并产生出“美的尺度”,正如“黄金分割”这一美学概念,古人在认识到的同时不断在书法、绘画、建筑、工艺美术等领域不断加以运用。有一种祖型的器皿,在原始社会它是用以生活取水的一种尖底瓶,因其独特的尖底的造型特点,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非常实用。但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样工具被其他器皿所取代,古代奴隶主便取其形状特点,将它置于座旁,用以修身和劝诫。由此可见一直以来古人一方面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另一方面也在努力捕捉生活中的美,工艺美术作品正是兼具这两者的特点。

1.3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审美性与实用性融合于一体是被人们所公认的工艺美术品的基本性质,制造工艺美术品本身也是以实现美与用的双重功能为目的的。着两种功能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正如我们对于文明的界定,常常有两种,即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审美的作用在于精神,而实用的作用体现在物质。正因此,工艺美术一定程度的体现了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民族精神和物质文明,它在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经济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在所有艺术门类中有着这两种性质的只有工艺美术和建筑这二者。工艺美术品所体现的在美与用的关系上,并不是简单的将这两者的相加,也不是并列,而是将工艺美术品的实用性摆在首位,使它能在一定的生活环境、场合中实用,在实用的基础上将物美化,将美物化的。也正是这一特性决定了工艺美术是一门实用的艺术,是美化生活的艺术。而要把握工艺美术的特点,只有先认识到它是美与用的统一,才能真正认识到它的内涵。因为要用,所以必然和人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又因为要美所以也需要以艺术美学的原理和视角来看待它。同时,也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我们常常将艺术分尊卑,视工艺为低下,也常将绘画、雕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一些理论来硬套工艺美术。这样的后果, 便是强求工艺美术做它做不到的、不适合的事, 从而束缚了其自身的表现力, 最终影响到了工艺美术本身的健康发展。

2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困境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门类丰富,既有宫廷工艺美术,也有民间美术;既包含实用生活品,也包含陈设装饰品。工艺美术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更是使其成为众多收藏爱好者所追捧的对象。但工艺美术品本身所具有的实用性与审美性与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是有隔阂的。现代社会的工业文明发展迅速,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不断变化着,随着网络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西方文明文化的渗透,都不断冲击着传统工艺美术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急功近利,快餐文化流行所谓时代里,人们对于传统工艺美术的漠视态度日趋严重,这也加剧了工艺美术全产业的衰败。使得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徘徊在现代时尚生活的门外。

传统工艺美术虽然在特定时期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但其本身在创作、生产、流通等环节中所具有的弊端日益阻碍着其发展。一方面,工艺美术的生产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商品经济下的快速流通方式,其生产主要是以工匠个体为单位的手工制作,生产周期较长,且同类物件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且随着工艺美术产业的整体衰落,工艺美术人才也在不断的流失,高级研究型的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了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瓶颈,甚至许多民间手工艺已经缺乏基本的传承者,从而造成了它们的消亡。另一方面,传统工艺美术创新缺乏,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本身古典文化、韵味十足,且大多代表着古人审美的潮流倾向,但这样的传统审美与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美学价值差异较大,从而使得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显得不相融合。这样一味仿古,缺乏创新呼应现代人们的诉求的生产方式也使得工艺美术日益失去其往日的光彩。此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许多工艺美术企业缺乏有效的经营与宣传,即使具有良好的技术实力和应用基础,却缺乏市场,没有营销的网络,没有品牌,经营乏力。如今,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形式下,面对工艺美术产业本身的优劣势,我们应该积极思考,重新确认其发展方向,以使其迎合时展需要,并完成在现代产业格局下的转型。

3当代传统工艺美术的转型

3.1融合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主体,创意为核心,具有高增值性的产业,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英国政府对其定义如下: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透过智慧财产权的生产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被普遍认为的是,创意产业内海的关键是强调创意和创新,从更广义的角度看,创意产业也是创新产业,它可以涉及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和丰富创新度的任何产业。而工艺美术产业,正具有文化创意产业的所有特性。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是以手工业为基础融寓一定的审美倾向而制作成的独件作品,它具有创意性劳动和产品的特征。且由于其生产是由工匠独立创意生产的,因而具有一定的知识产权性,并具有丰富的内涵――地域特色、历史脉络、人文内涵等,体现着造物文化的品格,这也正是后工业时代中人们对于生活文化的完整性、多样性的需求以产业化方式作了新的安排。工艺美术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诸多门类下的一个,其发展也深受整体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在创意产业的框架下设计的创新会成为促进工艺美术创新的有利机制。比如,工艺美术可以吸收艺术设计,特别是产品设计中的新理念与方法,以此作为工艺美术创作的基础凸显其创新性。也只有将工艺美术的发展与整体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相联系,相互借鉴,才能获得更多的由创新智慧而带来的经济推动力。

3.2提升文化内涵

传统的工艺美术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它始终具有着文化的本质,因此现代工艺美术的转型发展,我们不能忽略其文化的推动作用,应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发挥传统工艺美术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传统工艺美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在以文化为主导的前提下谈创新和创意。工艺美术不同于其他的创意产业门类,它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服务于人的物质和精神的诉求,因此必然要将“文化精髓”融入其中,在产品设计的同时注重凸显其传承的文化性。这就要求当代工艺美术的制作者在拥有精湛制作技艺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并在具体创作时将其对文化的理解和提炼融入其中。当然,不同历史时期、工匠之间对于“文化精髓”的理解也有不同,比如同为泥塑作品的惠山泥人和凤翔泥塑,惠山泥人材多以传统的戏曲人物、神话传说、民风民俗,人物塑画生动传神,色彩色调秀丽明隽。注重配色,“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而凤翔泥人造型多是古人的图腾崇拜,且其包含的图案纹样具有其特定的意义,绿色代表福寿万年,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等。

3.3塑造品牌形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的树立对产品的销售而言其重要性越发显现。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已经逐渐由仅仅关注产品实用和便利发展为关注产品的品牌形象,因为对于消费者而言,一个具有较高美誉度的品牌也一定有好的产品。而意识的缺乏正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所缺乏的,过低的产品定位会使产品失去品味,过高的市场追求又会使其失去市场生存空间。而以品牌的带动便是最佳的解决方法,同一工艺美术产品可以形成从高端到低端的产品价值路线,又以设计的创意和手工的技巧相结合来凸显产品的魅力,从而最终达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的目的。比如来自台湾的琉璃艺术品牌“琉璃工坊”便成功的向人们展示了品牌营销策略在工艺美术品推广和销售中的作用。“琉璃工坊”产品制作精细,制作周期较长,因此它提出了限量的概念,并不断从产品材质出发,寻找突破琉璃在装饰性和工艺性上的表现。它的定位是将文化融入生活,并始终坚持着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入,在工艺上,它保留了传统工艺美术的生产方式,每件作品都由艺术家亲自动手操作,力求精美。同时“琉璃工坊”在品牌运作上通过举办展览、艺术家推介会、高端电视访谈等方式树立了其在公众心目中玻璃用品的高端品牌形象。“琉璃工坊”的品牌建立使得传统几近衰败的琉璃品制作因这些新鲜元素的注入带给了人们不一样的感受,一定程度上树立了传统工艺美术品牌建立的标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