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主义的内涵

篇1

[关键词]人文主义;语音室管理;人性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4-0114-03

语音室在外语教学中表现出很多优势,如信息显示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外部刺激;信息组织的超文本化,为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师生及多媒体设备间的交互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信息量的海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等。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利用,外语视听教学课堂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复习课堂上的内容,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随着高校扩招和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语音室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语音室的管理也日益错综复杂,如何在管理过程中提升语音室的人文主义内涵,成为摆在每一位语音室管理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人文主义内涵

人文主义思想是作为14~15世纪爆发的“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与伟大旗帜应运而生的。吴式颖、任钟印主编的《外国教育思想通史》总结了人文主义的四个主要特征:第一,肯定和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第二,倡导乐观向上的人生观,重视人的能力而非血缘、门第、财富等因素;第三,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第四,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陈旭光在《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中指出: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国民的人文修养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二、语音室的人文价值

语音室的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其最根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是独一无二的、完整的个体,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发展潜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政治发展归根到底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基本手段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因此,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智力因素的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并重,应该提倡全面发展。而教育设施与技术是为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的,语音室应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为目标。随着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语音室的使用频率日益增高,学生流动量也越来越大,给语音室的管理带来很大困难。语音室的管理千头万绪、错综复杂,除了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用以指导教师和学生正确有效地使用语音室外,还应重视管理者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管理中渗透“人情味”,既要制度化,又要人情化。管理系统是以人为核心的结构系统,因此,语音室管理文化也应重视新的内涵,即人文管理。人文管理是符合人的特点、人性要求、人文原理的管理,它与科学管理或科学式管理相对应,是研究开发与调动人潜能和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实现健全与最佳管理的模式。语音室的人文管理,是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坚持刚柔相济、强制性和情感性、严肃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管理者要克服,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贯穿服务思想。在语音室的管理与服务中,以人为本思想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实行人性化管理和为学生提供人性化服务两个方面。

三、提升语音室人文主义内涵的有效途径

呼唤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回归,修复人文关怀的缺失,大力提升人文关怀,是当下高校语音室的发展趋势。语音室的建设应在传统人文关怀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理解、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人性化的服务,重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致力于追求其自身的价值意义,从而实现教育应有的人文关怀。

(一)提高亲和力,尊重、善待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有的教育智慧,归结到一点就是尊重学生、发自内心地爱学生。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尊重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才能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打开教育的通道。语音室管理人员要扮演好身正学高的角色,着装得体,举止文明,对学生面带微笑,使学生感到和蔼亲切。在工作中应该弘扬礼善文化,让尊重成为习惯,注意使用文明礼貌语言。与学生交谈时,不仅要用词准确,而且语调要柔和,切忌使用伤害性语言,不讲有损学生自尊心的话,不讲低级趣味的粗话、脏话,也不讲讽刺挖苦学生的话。处处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即使与学生有矛盾,也要耐心摆事实、讲道理,语言力求恭敬、高雅、脱俗,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二)加强交流沟通,激发学生在语音室课前活动中的自觉性和爱护心

学生精力充沛、好奇好动,管理人员应及时向他们介绍语音系统的性能,详细讲解操作方法;并主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与学生的感情沟通,重视学生期待,满足学生的需求。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播放外文歌曲以及具有教育意义的短片等,利用声、色、情、景来提高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兴趣,为上课做好热身工作,使得学生思想和视觉都集中在视频上,避免一些破坏的发生。课前活动中管理教师应与学生构建相互尊重理解的平等合作关系。在此前提下,激发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爱护仪器设备的责任心,创设轻松、和谐的管理氛围。要注意维护他们的尊严,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

(三)营造良好的语音室人文环境

内容丰富、思想深邃的人文环境能促使学生思考。现代教育思想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强调人和环境的互动效应。它要求教育环境达到人内在和外在的和谐统一,以环境陶冶人的性情,使受教育者产生一种内在的感化。另外,还要注意语音室的整体布局,由于现代教育技术仪器设备更新换代和添置速度较快,规划应为发展留有余地。仪器设备的分布和座位布置应疏密得当,语音室环境应具备通风、避光、恒温、防尘、防潮、防火、防盗等条件。语音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静谧亲和的人文设施、幽雅整洁的学习环境和深厚浓郁的学术氛围能让学生在景美境佳的人文空间里生发出一种步入文明沃土、科学殿堂、知识海洋的神圣与美感,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自然也会得到遏制,由此而形成的良好治学气氛,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语音机自带自主学习功能,不但能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还能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修正自我、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

(四)提高业务素质,以自身修养所散发的文化和精神感染和影响学生

语音室的主要特征是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社会化,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科学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熟悉语音系统和语音设备的性能,能够熟练使用语音系统的各种功能,如监听、呼叫、示范、师生对话、分组对话、分组学习等,还要熟悉放映、幻灯、投影等电教手段。对室内环境、供电系统、机器及有关设备应当定期检查,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特别是在学生面前,要能熟练地排除故障,赢得学生们的敬佩和尊重。语音室的人文管理还包括与任课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管理者要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他们上课时使用设备的感受,以便提前发现设备的隐患并进行处理,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经常与其他院校的管理人员交流学习,及时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职业认同是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发扬语音室人文精神的动力。要做到爱岗敬业和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一颗真诚的为学生服务的心,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重视学生参与,加强民主管理,制定、实施体现人文精神的规章制度

语音室的一切规章制度都是为了方便管理和使用,不是为了制裁和惩罚,而是为了规范行为。因此,在制定时要积极纠正有悖于人文关怀的做法。如,对人文关怀的地位、意义及作用认识不足,单方面从方便管理的角度考虑,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时候偏重于“管”,在措词上过多使用“禁止”和“不得”等生硬、冷漠的字眼,对读者引导、熏陶、关怀注视不够等。应该加强民主管理,拓展与学生沟通的途径。可以利用网络、海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师生了解语音室,体会语音室工作的艰辛,增加师生之间的体谅和理解,减少纠纷和摩擦。同时,可以建立与学生社团的有效联络,通过勤工俭学等形式,使学生参与语音室各环节的工作,促进学生与语音室管理人员的互动。也可以设计问卷调查表做具体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使学生参与到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中来。在实施时,应寓刚性的管理于柔性的服务之中,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一味地责备,应采取宽容的态度,积极提醒规劝,从而化解矛盾。

“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突出基础知识掌握,着重应用能力培养,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专业及相关领域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语音室管理人员应该以学生为本,以师生为服务对象,让学生可以自主、自由地运用语音机进行外语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和指导,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咨询和服务。人文语音室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全面的素质,不能只忙于硬件设施的购置,而不顾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体现出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热情诚恳地服务态度,努力营造具有语音室特色的人文环境,以及宽容大度的涵养,庄重整洁的仪表,文明礼貌的语言等都将成为学生学习情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科学人文主义;萨顿:人本主义 

 

“科学人文主义”一词是萨顿首先提出的,其提出目的是为了解决科学和人文这两种不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紧张关系的。然而,在内在论影响之下,科学哲学向来是见物不见人,把科学活动看作一个封闭的系统,只研究科学自身的因素,而忽视了研究科学的人的因素的重要性。近代以来,逻辑实证主义者片面强调主观感觉的“中性”,更使科学逐渐脱离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这里仿照萨顿科学人文主义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寻求一种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即人本主义思想。 

 

一、科学人文主义的缘起、内涵及意义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并展现出了无穷的魅力,使“瓷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科技的繁荣压倒了其他文化形式,衍生出了惟我独尊的大科学主义。但是,繁荣的背后往往总是存在着阴影,科学过度发展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也日渐突显,人文主义者们对其的批判之声越发之大,发科学主义的浪潮也变得日渐高涨,不可避免的就是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立日益加深,后果愈加严重。对此,萨顿指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这种冲突必将伴随着科学和人文的发展进一步加深·旧人文主义是以解放人性、寻求自由为主题的,而萨顿就针对科学与人文的矛盾敏锐地提出了新的科学人文主义。萨顿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使科学人文主义化,最好是说明科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多种多样关系——科学与我们人类本性的关系”。在萨顿看来,只要关注科学中的人性,或者在科学中“注入”人性,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他于是提出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即“科学人文主义”,他又将之称为“科学人性化”。 

萨顿指出仅仅依靠科学并不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爱因斯坦也曾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所以,必须使“科学人性化”,强调促进科技发展的目的是服务于人,在这一点上。科学发展观与之完全一致。它主张科技发展要以人为本,因此,是萨顿科学人文主义的继承、弘扬、创新与实践。 

如仅就文化层面而言,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总背景是“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所谓“两种文化”,在目前状况下,可按萨顿和斯诺所指认的加以理解,即:一是科技专家的文化,另一是人文学者(文学知识分子)的文化。具体而言,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基础至少有三:一是传统人文主义,二是近现代科学及科学文化:三是现当代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以及人们对此问题的求解。萨顿的科学人文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科学技术发展观,它至少包含四层意义:作为一种新人文主义,其以科学为基础:同时肯定人文的价值,强调必须以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为导向促进科技的发展;倡导科技与人文的协调共进;其目的是使科学发展完全为人类服务。 

科学人文主义自提出后,引起科学哲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及深入探讨。至20世纪50年代末,斯诺明确指认了“两种文化”现象,之后布罗克曼提出“第三种文化”,同时伴随着“索卡尔事件”、“科学大战”,科学人文主义思潮在西方得到时代的关注,获得了新的发展。 

既然科学人文主义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作为科研工作者又如何才能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呢?这需要寻求一种适用的手段。 

 

二、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科研人本主义

(一)人本主义思想的起源和特点 

在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入的理性力量。在西方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封建神学的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成了束缚人的枷锁。到了14世纪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新兴的学者以研究古代文化为借口,首先在思想上展开了反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的神学统治的斗争。文艺复兴在15世纪扩展到了整个欧洲,到16世纪达到。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思想家抨击封建神学的“神本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以“人性”来反对教会的“神性”,主张个性解放和自由,把人们的价值由天堂拉回到人间,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再次兴起则首先是基于其发展之中面临的新矛盾,因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与传统的人本主义比较出现新的特征:传统人本主义从人本身出发研究自然、以某种精神或物质的实体为基点来说明人。在认识论上要求得某种共性的东西,因此是本质主义的,并且强调人的理性作用。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自然的研究,认为哲学只研究人,把人的存在提到本体的高度,主张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对人的理解,排斥做自然主义、理性主义的解释,认为人是孤立的个体,其存在及本质是情感意志和心理体验等,是超出精神物质之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不承认世界有所谓共性的东西,强调人的个体性,在个体的自我中寻找人格的完整,更注重于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及体验。 

 

(二)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发现科研中的人本主义 

篇3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来也有“人文主义”的精神传统,集中表现在封建“民本主义”的传统上。做为儒家传统文化的载体“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其内涵是爱仁。儒家传统文化主张人格独立,尊重个体人格。例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人格独立。总之,中西人文主义的相同之处都主张尊重人,重视人格独立。

人文主义做为一种文化思潮是由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决定,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有很大差异。

差异之一,两种人文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不同。

中国人文主义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根源。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释(佛文化)为主体贯穿着整个封建社会,儒家思想自汉武帝以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西方人文主义产生于希腊、罗马古典传统文化。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虽是一种古代奴隶制文化,但其作品中自然科学和哲学具有唯物主义因素,中世纪罗马教皇封建神学思想统治着欧洲,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在“复兴古典文化”旗号下去反对封建神学体系。

差异之二,两种人文主义思想下的社会管理方式不同。

中国人文主义重视封建礼治(人治),主张君权神授。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集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于一身。自秦统一六国以来封建统治者开始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董仲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从此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的正统思想。隋唐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明清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中央集权加强达到了顶峰。

西方人文主义反对君权神授,反对中世纪宗教神权统治和封建等级制度,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主张国家至上论,他认为君主共和制是最大好的政体形式。

差异之三:两种人文主义对人的发展影响不同。

中国人文主义主张人“无知无欲”。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主体“道”家文化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权”,提倡让人民“无知”、“无欲”的愚民政策,这严重地限制了人的理性发展,其结果是知足的中国人自安于愚昧,不注意真理的发现和技艺器械的发明。

西方人文主义主张反对中世纪禁欲主义,赞美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强调人追求知识,追求人生幸福。例如意大利人文主义者但丁在《神曲》中歌颂了个人情感、自由理想和求知的精神,法国人文主义代表拉伯雷在《巨人传》中歌颂了人的力量伟大,嘲讽了宣传禁欲主义的教会,英国人文主义代表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

差异之四:两种人文主义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不同。

中国封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经”即《书》、《诗》、《礼》、《乐》、《春秋》、《易》,而它又是封建社会禁锢人们思想的工具。教育的目的着眼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格完善和稳定社会和谐人际关系。教育作用:维护封建统治,嵌制思想,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西方教育主要内容是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医学等。教育的目的:摆脱君权神授,宗教束缚,提倡认识自然,造福人生。教育的作用:沉重打击了教会精神统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繁荣了文化艺术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资本文义经济发展,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差异之五:两种人文主义的“民本思想”不同。

中国人文主义集中表现在民本主义精神传统上来,所谓民本是古代专制社会的产物。民本主体是封建统治者在实行统治时注意宽仁受民。汉高祖刘邦为了维护其统治,吸取秦亡教训,缓和阶级矛盾,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之后,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西方人文主义集中表现在“民主主义”精神上,它的主体是人民,要求人民享有权力,天赋人权,人人平等,人享有自由,但它掩盖了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对立。

篇4

关键词:人文主义精神;艺术类大学生;管理;启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艺术类专业教育已普遍化、大众化。相较于普通类大学生而言,艺术类大学生往往有更独特的创造力和较强的个性,在日常管理中表现得更为散漫和不服管。艺术类大学生难管理成了许多高校辅导员的共识,而正确把握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是对他们进行管理和教育的前提。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性

1.认知感性,集体观较弱艺术类大学生的成长带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艺术类大学生认知较为感性,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他们非常喜欢展示自我个性、自尊、追求与众不同的关注度;另一方面,高考前他们一般都参加过社会上各种以营利为目的的艺术高考培训机构,这类培训机构的管理松散拖沓,只关注学生专业性的提升却忽视了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艺术类大学生长期理想化地生活在自我构建的世界中,对集体观念较为模糊,在集体中表现出自我的散漫、随意。到大学后,学生自我管理更为松散,更难以对他们的不良习惯进行有效纠正。

2.思维活跃,差异化明显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呈现出理想化及浪漫主义色彩。长期浸润在艺术专业的熏陶中,具有较强的觉察力,表现为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对自身变化的高度关注。一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孤傲独行,情绪化处理日常事务,而部分学生则呈现出热情大方、性格开朗的特点。明显的个性差异让艺术类大学生成为高校中的特殊“族群”,他们思想跳跃性较强,个体的差异化较为明显,一定程度上也成为高校学生中的边缘群体,学生分化的现象较为明显,也成为某些校园事件的主角。

3.文化功底与学习能力较差从艺术类大学生的生源来看,的确有很多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艺术天分。然而也有一大部分学生是功利化学习艺术类专业,因为艺术类高考对文化分要求较低,艺考已然成为他们进入大学的捷径。所以相当一大部分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功底较差,对学习缺乏坚持性,过多关注艺术类专业的发展,导致文化功底薄弱、缺乏文化底蕴、知识面狭窄。长期如此,也导致他们逐步陷入自我编制的“信息茧房”,对社会的变化所知甚少。

二、艺术类大学生管理现状

1.对艺术类大学生特殊性认识不足尽管当下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管理都比较重视,但是在对其特殊性的认识上却存在一定不足。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管理集中在开班会、上思想教育课上,将艺术类大学生的管理形式化,脱离实际生活空间,使管理陷入枯燥无趣的说教,艺术类大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活跃的思想使得学生对类似的管理较为排斥和抵触,管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对此类学生的管理缺乏一定理论基础,没有将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和管理进行融合思考,简单化的“管学生”模式已然无法适应当下的学生管理,还需对症下药,认清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让管理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以人文主义精神关怀引导情感的方式,让学生自身参与到管理之中。

2.标准化管理模式,缺乏弹性空间当下大部分高校都是文化类与艺术类混合型的,在管理和教学上也实行一刀切。以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对艺术类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就忽视了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的管理是规范学生行为举措的必要措施,但对于艺术类大学生而言,标准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缺乏人文主义艺术关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身份明确,容易使艺术类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与管理理念背道而驰。艺术类大学生内心细腻敏感,易受外界影响,更倾向于对外情感的交流,理性和客观的管理缺乏人文主义关怀。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缺乏弹性空间,对艺术类学生日常的外出实践以及比赛锻炼等突况难以灵活机动处理,固定的管理无法满足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人文主义精神对艺术类大学生管理的重要性

1.人文主义精神塑造学生的人格人文主义精神本质上是对“人”的关注,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思想塑造学生人格。古今中外的人文主义精神都以高雅、通俗、现代、古朴的方式通过特有的文化载体向人们展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脉络。无论是王阳明心学强调的“知行合一”,还是孔子所尊崇的“仁”以及对完美品格的赞叹,都显示出中国历史上一以贯之对个人主体性的重视。人文主义精神是对艺术类大学生人格塑造的肥沃土壤,其中对社会、自然、生命、家国的高度关注,承载了人类几千年的生命探寻和高尚人格的追求。从人文主义精神中挖掘适合艺术类大学生的部分,塑造他们的人格,在“独特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独特人格”中扩展学生文化心理,并以人文思想陶冶情操。在课外实践中体会人文思想的内涵,将生活和知识、思想相链接,相互沟通联系,以人文主义精神的指引,培养完善的人格。

2.探寻学生的“个体化”生命价值在现代主义教育影响下,学生逐渐变成容纳知识的容器,碎片化的知识堆积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化”生命价值探寻[1]。艺术类大学生对外界的感知较为敏感,躁动和功利主义学习缺少对知识的发现、理解、探究的过程,消解了生命价值作为学生内在成长的意义。对于学生个体“能用性”的过度开发逐渐导致自我精神的失衡,本该完善人多元主体的大学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过度注重职业化的教育。人文主义精神强调完整的“个体化”生命价值,显示出更为开阔的生命理念空间,以人文主义精神的滋养,教会艺术类大学生如何正确追寻自身生存和发展价值,也是充实其个体生命成长、培养其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通过人文主义精神,从而对学生的管理回归到学生个体生命本身,不仅仅是对艺术类大学生管理理念变革的检验,更是教会学生在承担社会责任中对学生管理教育最终目的的达成。

3.对“人”的关注建构学生独立思想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新旧价值观交织碰撞,人们容易缺失独立思想和自由人格。人文主义精神对“人”进行关注,注重个体的“唤醒”,而艺术类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尚未完全成熟,加之文化基础较差,所以建构学生的独立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管理教育如果仅局限于日常规矩之中,就无法培养出学生开阔的视野和独立的思想。对未来及自我职业的规划就无从谈起,很多学生也因此浑浑噩噩,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手段,在大学中浪费大好的青春。所以,在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管理中要注重人文主义精神对“人”的唤醒,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权威、教条主义保持审慎的理性态度。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挣脱管理上给他们带来的多余束缚,独立识别、选择、建构自身的价值体系和思想模式,明辨是非,把握社会交往的原则,以理性的独立思想指导未来的工作学习[2]。

四、人文主义精神对艺术类大学生管理的启示

1.转变方式,与学生进行人文沟通艺术类大学生自由活泼、感性随意,传统的“灌输式”管理已经陷入说教困境,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从人文主义精神的视角来看,当下的学生管理必须进行方式上的转变,应该在管理上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精神的渗透,转变辅导员老师管理者的角色,从管理者走向引导者,与学生进行人文对话,彰显管理中的真诚关怀。无论是生活上的关心还是精神上的鼓励,教师真诚的沟通和主动的了解都是促进师生关系发展的金钥匙。例如,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情景,组织多种多样的专题活动,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开拓他们的思维,鼓励他们践行人生理想,追寻个人生命价值。在人文交流中,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心理状况,给予学生成长中所需的人文关怀。逐渐将学生作为管理中心,真正实现“教师引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统一,构建充满人文气息的师生关系,在人文沟通中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优化他们的行为方式。

2.平等对话,尊重学生“主体性”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是对艺术类大学生管理上的一个重要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个性差异化明显,在学生管理中需要辅导员老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关注每个学生身上的不同特点,对他们的人格给予同样程度的尊重[3]。这种对“主体性”的尊重也体现在对学生多样化发展方式的尊重上,不对学生进行外部压力的施加,而是引导他们去做自己所热爱、符合他们自身期待的事情,维护其主体选择上的权利。在处理学生突发状况时冷静有序,以和谐融洽的方式开展学生管理,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这样的对话实际上是对学生“主体性”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个体原始朴素主义的赤子之心的尊重,这样的尊重既是对其内在个体的唤醒,也是教育伦理的体现,从另一方面来说,在管理中平等对话、相互尊重,也是个体在发展中教育基础性原则的体现。这种主体性的尊重会让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以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自我发展。

3.明确职责,注重人文精神传递在管理中职责的明确实际上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从一方面来说,当前艺术类大学生管理中许多问题的出现,实际上是因为各方管理主体职能上的不明确,在学生的管理中学校各部门与辅导员的管理易出现管理空档,权责不明。从人文主义精神角度出发,要求各方明确管理职能,划清各自管理的权限和职责边界,在学生实际的管理中更加精准施力[4]。从另一方面来说,辅导员老师也有义务在管理中进行人文主义思想的传递,这首先也要求辅导员老师自身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将人文主义精神的传递当作工作中的重点,明确认识到人文思想对艺术类学生管理的价值所在,深入学习人文主义思想内涵,以人文思想引导对学生的管理,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启迪,实现学生管理效果的逐步提升。

篇5

知识网络化的到来,必将衍生出与时代适宜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原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势将不断迁变和亚更新。由此,201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教育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将按最新课程标准来安排设计,时代的变迁促使教育有极大的改观。教学内容的时间安排、空间设置、受地域的束缚弱化了。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因受网络的影响而改变。知识信息的获得丰富了,网络化特有的交互性、平等性和多样化的趋势必多影响固化的教学体制。教学体制、方式、手段等等势必随网路时代的更新不断完善。互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网络化教学的社会发展趋势。

凭借网络化教学,知识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容易使学生从感官上穿越时空到达的特定的社会模拟时代,体验和感悟原有文化成为现实。可以说学生是在浩瀚的信息海洋汲取知识,由此人文主义教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必将在网路时代更显重要。

如何定位中小学人文主义教育呢。这是专家学者们探讨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十一世纪,全球知识信息网络化令中国教育具有不断学习的特点更加明朗化。知识网络化、人文主义思想、中小学教育三者的融洽与否关系着社会的未来与希望。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促使中小学人文主义教育更加重要,亟待不断完善。

首先,人文教育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发展规律的学科。具备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独特性

人文教育学科同哲学、社会学、文学及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一样,是以人的教育为中心,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品德的提升,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为最终归宿。

由此,作为网络化教育中的主体——学生的人格将得到旷古未有的尊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强化人文主义教育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首当其冲的任务。

基于互动多媒体手段,网络化教学使得各个人文学科涉及到的人物,在学生心中将留下个性鲜明的印象。教学中涉及到的诸多关于特定时期的音乐、服饰、绘画、建筑等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演示,将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相互融合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丰富多彩的人文风貌,乃至社会的演进变迁,人类文明的进步特征诠释,人物个体的复杂化,艺术的多姿多彩,这一切人文教育素材展示都将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在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养成更加明朗化。这与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网路时代的教育影响力强大功能不言而喻。

其次,网络化时代人文主义教育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促进社会更加健康发展

在二十一世纪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时代,如何塑造完美的人格?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中小学教育中涉及到的人文素材人物篇章,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士、侠义忠士等许多古今令人敬仰的人物,犹如夜晚灿烂的群星,生龙活现的出现在学生的视野里:古代的岳飞、文天样,当代的焦裕禄、雷峰、孔繁森等其人性光辉形象感人至深。中小学的人文主义教育应该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永恒的道德教育,有意识的展现、不断的熏陶、慢慢地感化,不断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不断的教化,不断的完善学生的人格。明白是非判断,隐化了强制的外在教育,让教师与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养成与完善。

再次,网络化时代人文主义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明辨思维能力,诚信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尤为明显

在二十一世纪初,在这个网络化信息时代,人文主义教育中突出培养学生的诚信原则尤为重要。紧跟时代步伐,能力的培养不可缺失,但是诚信的培养更加突出。在人文教育教学中,即重视学生的理解与明辨思维,又要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兼顾诚信的培养,这体现了网络化时代的人文教育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突出作用。

第三,二十一世纪网络时代的中小学人文教育更加突出情感、价值观与世界进步国家想融洽

中小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定位于是人格教育与道德提升,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受教育者与世界进步国家人文主义教育相适宜。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次会议,世界各国定位基础教育的使命时.着重提出为最终实现真正的世界公民的目标而努力。

由此我国的人文主义教育必须深思的几个问题:

l、培养和平、人权和民主的具体实施中所依赖的价值观念定位;

2、强调认知学习,更要强调情感和行为的教有定位;

3、学做世界公民,与世界相同的价值观念和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定位。

以上三点说明,中小学人文教育的定位倾向地位尤为重要,这关系着整个国家乃至世界人类的教育。

第四,二十一世纪网络化时代,中小学教育意识形态的倾向定位不同凡响,须科学分析定位

世界有众多不同的国家,各国之间依然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民族传统存在着历史上的众多差异。如何在人文主义教育学科定位分析呢?这需要借助于网络科学手段辨证的分析。

篇6

论文摘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是在对基督教神学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来阐发自己的宗教思想的。虽然他们没有对教会构成有力的威胁,但他们的活动使人们的思想从教会的束缚中得到了稍许的解放,导致了人们情感和想象力的自由放纵,从而为17世纪国家主义和 科学 主义的兴起及18世纪理性主义的全面胜利铺垫了道路,并为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 发展 繁荣拉开了序幕。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初始阶段,人文主义者在这一时期对宗教既爱且恨,表现出理性与信仰相交织的矛盾思想。一方面,他们猛烈抨击教会,无情嘲讽僧侣,反对禁锢人性的基督教教义,要求以人本替代神本,提倡理性与信仰相分离,表现出对传统基督教的偏离与叛离倾向;另一方面,他们却始终坚信“上帝至上”的思想,并怀着深厚的宗教情结,与教会进行了广泛的合作,表现出对基督教信仰的虔诚与执著。这正如詹姆士·斯鲁威尔所说:“虽然许多 历史 学家,特别是19世纪的历史学家都试图把文艺复兴和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与各种各样的非宗教形式联系起来,但并不是说,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非宗教的。人文主义者们“既非不信教者,也非无神论者”

    人文主义者的这些宗教思想,一方面是对基督教神学进行批判继承的产物,另一方面又为17世纪国家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兴起及18世纪理性主义的全面胜利铺垫了道路,并为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繁荣拉开了序幕,这构成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

一对神学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思想是建立在对传统基督教进行猛烈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在宗教批判活动中,他们充分利用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思想资源,如他们吸取了古典文化中的自由、平等、民主等“人文”观念及科学求知精神,来批判中世纪的封建等级特权制度与教会的蒙昧主义、禁欲说教,鼓励人的自由与尊严,具有“复古求解放”的特征。然而他们对他们批判所指的基督教神学,也没有彻底抛弃,而是对基督教的神学传统文化给予了较多的批判继承。

    (一)借助上帝的权威,来阐明人本思想

    人文主义者在阐发人本思想时借助了上帝这个法力无边,统驭一切的最高神圣权威,来烦扬人的理性尊严及自由意志,在上帝的神圣光环的庇护下进行一系列的人文主义活动。然而,他们所借助的“上帝”,已经不再是传统“神本”观中的那个对人的堕落和贪欲感到愤怒并施加惩罚的最高神冥,也不完全是那个要人在尘界顺从其训诲,等待其拯救的救世主,而是为人造就了世界并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选择生活方向,追求现世幸福的最高神圣权威。在这个无私而慈悲的上帝的恩赐与庇护下,人无需在“原罪”的阴影中恐惧而消极地等待“末日”的到来,而是要靠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追求人生的世俗幸福,满足自己的世俗欲望。可见人文主义者继承基督教神学中的上帝,实际上是借助上帝的形式,来达到颂人的目标。

    (二)继承传统经院 哲学 中的理性思想,实现理性与信仰相分离的目标

    人文主义者在批判传统基督教时,吸取了经院哲学中的理性思想,来对抗基督教的蒙昧主义。实际上,在文艺复兴以前,理性与信仰的分离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在欧洲中世纪,作为官方哲学的经院哲学中,保留着理性思想。随着经院哲学不断发展,理性也在发展。经院哲学早期代表人物安瑟伦鼓吹信仰必然先于理性,强调用理性去维护信仰,思想虽然保守,但提高了理性的权能和地位。十二世纪最伟大的唯名论者阿拉伯尔提出了理性而后信仰,主张怀疑论.认为“怀疑是研究之路,……由于怀疑,我们就验证,由于验证,我们就获得真理。这对于人们大胆运用理智,使人们的思想从盲目信仰中解放出来起了积极作用。13.14世纪,邓司·司各脱主张“双重真理论”,认为上帝的真理只有通过信仰来领悟,而上帝真理之外的真理要由理性来认识,从而为文艺复兴信仰和理性分离铺平了道路。但是,无论经院哲学中蕴含的理性思想怎样发展,在文艺复兴以前,它始终没有跳出神学信仰的图圈而独立出来,在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蒙蔽下,“人类意识的两方面,一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闭人文主义者接受了其中的理性思想,来发展自己的理论,为实现理性与信仰的分离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由于立足于神学传统,并且在浓厚的神学氛围中,人文主义者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创作素材都不可避免地要打上神学传统的烙印。然而,人文学者已开始以一种新的视野来观照和选择神学传统文化。他们力图吸收基督教的原始平等观念,来批判教、俗贵族的荒与堕落,阐发传统的王权神授理论,来否定教权高于王权的主张;通过对基督教原典《圣经》的翻译、考证,来动摇罗马教廷的中世纪拉丁语《圣经》的神圣地位,以最终动摇封建神权的理论基石。由此,表现出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思想中对基督教神学传统观念的批判继承。正是这样的批判继承,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思想既包含了传统神学的内容特征,他们没有放弃传统的宗教虔诚,仍眷念着旧的神学谛理与道德,与神学传统文化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表现出他们新旧交织的矛盾心理;又在发展趋向有一些突破,展现出新的内涵与风貌,成为近代早期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为以后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对未来历史发展的启示

    人文主义者对传统基督教的批判虽然没有对基督教构成有力的威胁,但他们的批判以及对理性宗教的向往却能使人们的思想从教会的束缚中得到了稍许的解放,并且它的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人们感情和想象力的自由放纵,而这为以后人们更好地反对传统基督教,剖析宗教实质,以及为17世纪中叶以后国家主义和科学精神的兴起,并对罗马教会发起的有力挑战,不能不说是起到了某种铺垫作用。18世纪的理性主义者接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手中的思想旗帜,一改人文主义者温良恭谨的态度,把人文主义者对感性的呼吁变成锐利的理性武器,从各方面来彻底批判基督教信仰。

    首先,人文主义者的“灵魂不死”和“意志自由”的理论为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思想家关于这一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石。

    “灵魂不死”和“意志自由”论曾经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最主要的批判内容,他们批判此目的在于解放人性,抬高人的地位,因此只看到表面现象,并未深人本质,但毕竟为后来者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18世纪的理性主义思想家认为人类灵魂是可朽的,个人灵魂也同样有灭。但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的这些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人文主义哲学家布鲁诺的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霍尔巴赫对“灵魂不死”的驳斥更为彻底,主张灵魂就是物质的东西。他说:“灵魂根本不应当与身体分开,它就是身体本身,只不过我们从身体活着的时侯所具有的某些作用、某些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去看,才把它称为灵魂。”因此霍氏认为灵魂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人体的作用和机能的表现,是人的一些精神活动如记忆、想象、判断、思维等。霍氏的这种思想与人文主义哲学家特勒肖有某些偶合之处,只是特勒肖的表述没有霍尔巴赫这么深刻、明确。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霍氏的思想是对特勒肖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其次,在宗教与道德、宗教与政权的关系问题上,人文主义者进行的一些论述为启蒙运动更为彻底地来反对传统基督教铺平了道路。

    在中世纪时期,道德理论浸渗在宗教的气氛中,同宗教教义融合在一起,成为维护封建制度的一种意识形态,教义成了封建道德的基础,神意成为道德的准则。人文主义者布鲁诺指出封建统治阶级的这一行为,其目的是要使人民群众从内心信仰和道德习惯上遵守封建统治者所制定的规范,为其统治服务。爱尔维修与布氏思想一脉相承,认为宗教与道德并没有必然联系,宗教存在于彼岸的、虚无缥缈的想象世界,而道德扎根于此岸的现实的生活世界。宗教是有关信仰的问题,道德是有关行为模式的问题,彼此毫无联系。并指出使人有道德的,不是封建伦理,不是神意,而是理性的 教育 ,高尚的习惯,贤明的体系,公平的 法律 等等,因此说,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 发展 ,来肯定理性。

    政教合一是人文主义者批判的另一焦点,并提出政教分离的思想。而启蒙思想家认识到二者之间虽然存在着矛盾,有时甚至发展为激烈的斗争,但从一般情况来看,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根本利益一致。为此,他们指出,广大民众要成为自由的人,就要具备一定的理性知识,以此来反对宗教迷信,进而摧毁封建专制,这些思想在人文主义者布鲁诺、马基雅维里的学说中都有所表现。可见,启蒙思想家的这一思想是在继承人文学者学说的基础上的更高发展。

    再次,人文主义者对《圣经》进行的严格的考证与评注,对基督教神学思想体系提出的某些重大的怀疑,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怀疑主义和批判主义的学术精神,以及积累起来的一套新的知识结构与方法体系,对当时新教宗教改革家们有着重大的启发作用,为反教廷的宗教改革思潮的勃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最后,人文主义者最早对传统基督教的冲击构成了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精神启蒙。他们提倡知识,对知识应用性的强调刺激了 科学 和 艺术 的发展,他们提出的政教分离以及宗教宽容思想,虽然在当时显得多么苍白无力,但是以后国家主义的兴起,以及在宗教宽容精神之基础上产生的科学主义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无不是对人文主义者所提出的政教分离与宗教宽容理论的回音。

    到17世纪以后,在欧洲的 政治 生活中,宗教气氛越来越淡薄,而且通过三十年的宗教战争,“从深信无论新教徒或旧教徒,哪一方也不能获全胜;义这个中世纪的愿望必然放弃,这于是扩大了甚至在种种根本问题上人的独立思考的自由。在这种情况下,人文主义者提倡的宗教宽容回荡在人的耳际,在欧洲大部分国家里开始真正出现了宗教宽容的精神。信仰上的自由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学术的复兴,宗教宽容成为西方近代科学和 哲学 生长的温床。在宗教宽容气氛的温床上,滋生着各种对基督教叛逆的新精神力量,而在这些正在生长的精神力量中有一种就是科学理性,最终取代基督教信仰的权威地位,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新的精神支柱和崇拜形式。

篇7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和发展

在古希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身心平衡发展而健全的人。古罗马继续并发扬了古希腊的文明,在教育上着重于利用文化来陶冶一个健康的人的理念。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喜好原则”、“亲身经历”、“适应个性”和“社会竞争”等教学理念和方法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彼得拉克、维多里诺及荷兰的伊拉斯谟等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倡自由教育,倡导博雅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关心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

近代人文教育思想伴随着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而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理性的人。20世纪下半叶盛行于美国的“人本化教育”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主张教育应培养整体的、自我实现的和创造型的人。人本化教育家主张“课程人本化”,“强调学校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提出“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的学生中心理论。

在“人本化教育”逐渐走向极端并受到社会舆论质疑的时候,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科学人道主义”的概念摘要:“科学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是关心人及其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内容要通过科学对人和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做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实现[1]。

在历史的各个阶段人文主义思想带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但“以人为本”的核心没有变。目前,中国提倡素质教育,正是人本主义的体现。

二、人文主义语言教学法

1、人文主义和语言教学结合的基础——认知和情感的需求

语言教学和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不是偶然的。正如亨特所言,“人文主义跟英语教学的关系由来已久”[2]。16世纪闻名的英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阿卡姆就在语言教学中溶入了人文思想。他认为,教育中的人文主义就是用文学去铸成人的心智[3]。在阿卡姆看来,拉丁文学中的一些经典著作凝聚了人类思想精华,而且语言风格美丽典雅,是铸造儿童心灵的最好的材料。

当代科学探究更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科学依据。认知是情感发生的前提,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心理学界较为一致的肯定。实证探究表明,诸如记忆、思维等人类认知加工过程都受到各种情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约翰·舒曼,情感和认知是可区分但不可分割的[2]。神经生物学家安东尼·戴马西也断言摘要:“我们的情感生活是理智机器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所以,语言学习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有智力和情感需求的完整的人来对待,既要扩展学生语言知识,也要加强情商的培养。

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人际关系和个人情感因素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习得的影响,认为在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环境和气氛,学习者只有在放松和协调的状态下才能最有效地学习和把握语言知识。这从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语言活动中认知和情感紧密结合的必要性。

正是基于对认知结构的科学和心理的探究,现代语言学家积极推动人文思想和语言教学的结合,产生了不少人文主义教学流派。

2、人文主义语言教学流派

人文主义教学思想认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全身心的参和来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罗杰斯在1969年就于《学习的自由》一书中概括出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要素摘要:人类具有天然的学习潜能,但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发生在所学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主动参和之势[4]。

较明确的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出现在二十世纪60-70年代。6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论,开创了听说法。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熟悉到外语教学中学生本身因素起着很大功能,强调外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最典型的教学流派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罗的“沉默法”,美国的教育家库兰的“集体语言学习法”,保加利亚人罗扎诺夫的“暗示法”等。虽然他们所提倡的教学形式和课堂活动全然不同,但共同点是将学生看成既有聪明又有情感的完整个体,重视学生自我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常被统称为“人文主义流派”。从80年代起,教育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学生能力,90年代则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在这一背景下,人文主义心理学、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便又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根据教授观点的差异,人文主义教学流派又可以分为浪漫人文主义和实用人文主义。

浪漫人文主义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学生发展自我。课堂教学应主要关注学生情感,经历和观点。学生要学的东西就在他们自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即是所有的教学活动的目标,无论是语法练习,考试和翻译,都是基于学生的经验。但当教学过于关注学生个人经验,学生接触到的语域和语体相当有限,所以这一教学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

斯戴威克是实用人文主义的代表。他认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态度,调整自己教学方法。教师应让学生发展和展示创新和合作能力,学会表现的自我和批判的自我的协调。在斯戴威克最近的著作中强调了教师对学生需要的关注。另一方面,斯戴威克还认为,过分强调人文方法会带来负面影响。在关注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决不能放弃自己的职责,即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技巧的把握。除了情感因素外,学生最重要的还应发展语言能力、记忆、动机和认知能力。

现代外语教学实践中,人文思想已经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除以上所述的人文流派外,许多教学流派也反映了人文思想,如认知教学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具体操作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从一定程度上暗合了斯戴威克的实用人文主义思想,是人文教育思想更理性化的表现。

三、人文主义语言教育对国内外语教学的启示

多年以来我过大学英语一直以大班为主,课堂教学多数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以考试为目标,尤其是全国性的

四、六级考试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风向标。这造成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标准过于理性化,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轻学生需求,尤其是个体发展的需求。这和人文思想和素质教育的目标相距甚远。外语教学中提倡人文教学势在必行。

加强课堂教学的人文性有助于打破英语教学的瓶颈,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加强人文性,要注重摘要:

(1)正确理解人文教学法的含义。人性化不等于自由化。以学生为中心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的指导功能必不可少,课程目标不能取消。人性化和语言教学不是格格不入的。语言技能的培养是在个体主观意志的调动下积极地语言习得。

(2)明确外语教育的目的。教师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在语言教学中融入人文观,指导学生意识到个体发展的需求,既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恰当组织课堂教学。教师要勇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变被动为主动。课堂形式要多样化,促使学生动手又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商和情商。要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得到表现自己、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摘要:

[1EdgarFaureetalLearningtoBe[CParis摘要:Unes

co,1972.26。

[2范琳,试论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摘要:58-62。

篇8

从欧美文学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两大系统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碰撞和相互融合渗透,形成了欧美文学丰富多彩的画面。但是,由于中国的欧美文学学者和大学教师受到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惯性和制约,致使他们在编写欧美文学史的过程中过分关注古希腊-罗马文化系统中的人文理念,而对欧美文学史中同样重要的和客观存在着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系统中的宗教理念却缺乏应有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欧美文学学者对这一领域研究兴趣的扩大和深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逐渐丰富起来,无论是对个别作家的宗教理念的剖析,还是对整个基督教文化的疏理,都比以前更为深入细致,这就为把欧美文学中的宗教理念融合到欧美文学教学中来提供了丰厚的科研基础。然而,从目前的欧美文学教材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材并没有摆脱过去的思维定势,其基本构架仍然是沿着人文理念的线索来设计整个欧美文学教学内容的,比较典型的就是郑克鲁先生主编的《外国文学史》,郑先生主编的教材是近年来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构架都是比较新颖的教材,特别是在把外国文学中的宗教理念与人文理念相互融合方面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此教材虽然在整体结构上沿袭着以往教材的结构,但就是这个结构框架里,却融进了一些近年来的有关宗教理念的研究成果,它包括在概述中增加与宗教文化有关的一些内容,也包括在具体的作家作品的分析中增加其宗教内涵,这就使得郑先生主编的教材在这方面与以往教材相比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然而,即便是这样,此教材里的宗教理念也不是欧美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仅仅是对以往教材内容上的一种附加,因而,郑先生主编的教材在增加宗教理念上的缺陷是明显的,它的主要缺陷是缺乏对欧美文学中的宗教理念的系统性把握,也没有真正地深入下去挖掘欧美文学中蕴藏着的宗教内涵。这种情况我觉得在更新旧观念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就可以改变这种现状,从而恢复欧美文学内涵中的本来面目。

二、实际上,从整个欧美文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来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人文理念和来源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的宗教理念都是同等重要的精神力量,他们之间既存在着相互对立又存在着相互融合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了欧美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古希腊文学中,其人文理念和宗教理念是融为一体的,古希腊宗教最富有魅力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仅仅是通过严格的宗教仪式和刻板的教规来进行宗教活动的,它是通过最富有人文色彩的文学形式来表达深厚的宗教理念和实现宗教沉思的。从文学的角度上说,古希腊文学诸样式表达的是人类童年时期的精神状态,具有纯审美的性质,古希腊文学中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对英雄主义行为的由衷崇尚,以及对自身命运的严峻思考,无不显示出古希腊文学关注人本的特点。从宗教的角度来说,古希腊文学表达的是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过程中确立父系血缘和社会关系的宗教理念。

古希腊人确立父权制的过程,不像其他民族那样完全靠教义、宗教仪式和禁忌来强制实现的,而是通过艺术的方式,在充满审美特质的氛围中自愿去认同这种新制度和新血缘。由于古希腊人的宗教理念是一种智慧活动,因而它很快演变为哲学上的唯灵主义和怀疑主义,古希腊哲学上的唯灵主义是日后与犹太教进行融合的精神基础。而古希腊另一种人文理念由于缺乏崇高、神圣的宗教理念的支持,就逐渐退化为单纯的享乐主义。古希腊人的享乐主义在人文和宗教交织的时代还具有高贵和浪漫的性质,但到了古希腊社会后期,这种享乐主义就变成了肆无忌惮的泛滥。而古希腊社会的直接继承者--古罗马社会则把这种泛滥的享乐主义推向了极端,从而导致了古罗马社会的全面腐败和虚伪。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基督教就作为古罗马社会享乐主义的拯救者的姿态出现了。基督教虽然长期以来受到罗马帝国统治者的残酷迫害,但它肩负的使命却非常崇高。对于腐败、虚伪的罗马帝国来说,基督教最大的使命在于瓦解这个帝国的基础,以使整个帝国免于更大的堕落。而对于同样愚昧和野蛮的北方蛮族来说,基督教的救世使命在于对他们野蛮和强悍心灵的驯服和皈依。由于罗马帝国的瓦解和日尔曼人的大规模迁徙,整个欧洲社会出现了一个权力真空状态,惟有基督教不仅在原罗马帝国的土地上发展了强大的教会组织,而且在原日尔曼人的荒蛮之地也发展了自己的组织。

在这种情况下,基督教顺理成章地担负起了统治欧洲的责任,基督教主教们不仅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主宰者,而且是世俗生活的统治者。基督教的教义要求人们鄙视现实生活的意义,因为人类始祖的堕落使得人在现实中总是处于有罪状态,人惟有尽心侍奉上帝,才能获得生命价值的升华,这种注重来世的价值观才是人现实生活的最终目的。正是由于基督教的强大的精神力量,阻止了罗马帝国物质主义的进一步堕落,才使得纷乱中的罗马帝国和野蛮、强悍的北方部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虽然基督教有黑暗、鄙视人性的一面,但也有对抗罗马帝国的泛滥和制服、驯化北方少数民族的巨大贡献。文艺复兴时期是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新发展,虽然它是以基督教来世主义、禁欲主义和朦味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但人文主义也不是与基督教思想完全对立的思想体系,随着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的宗教改革和文学上诸如莎士比亚等作家的反思,使得人文主义内涵逐渐与基督教思想实现了融合,变成了所谓的基督教人文主义。基督教人文主义是对传统基督教教义的改革,这种改革并不是否定基督教的宗教理念,而是改革那些违反人性的教义,其结果就是人文主义的内容融合进了基督教教义中,从而增强了基督教的世俗内涵。另一方面,人文主义思想由于有基督教价值理念的支撑,也使得它的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获得了升华。

篇9

一、在美术作品中的体现

在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在中世纪早期即使最杰出作家和作品,也都具有盲目的的特点,当时人们的行为、思想及文化活动都需要服从于宗教这一准则。艺术也不可避免地蒙上浓厚的宗教色彩。当时宗教教义是艺术创作中的主题,几乎完全表现,成为宗教教条的插画。

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1000年统治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束缚与奴设,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们的重视。个人价值的确立,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与宗教神权文化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远承古典的遗绪,同时扬弃中世纪那种文化,恢复对人性的赞美。

同时,这一时期的画家开始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对艺术作品的创新,由于人们的思想从长期的宗教桎梏中解放出来,发扬了勇于探索、富于进取的精神对人体进行解剖,画下不少的解剖图。科学的透视法的发明使画家们可以在平面上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油画材料、油画技巧的改进使欧洲绘画写实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开始体现远小近大的自然规律。

世俗体裁得到极大发展,杨凡・埃克的《阿尔诺非尼夫妇像》和《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西方肖像画中最重要的作品,它以肖像的情节性处理和人物内在的感情和形象化的表达取胜。这幅画已具有风俗画的雏形了。《雪中猎人》也是一幅展示农村纯朴的冬猎生活的作品。中景是两处结了冰的池塘,有人在滑冰、捕鱼,这些细小的人物打破了冬日的荒凉与静寂。天色阴沉,三两寒鸦或栖息或飞翔,这一切是那样自然朴实,那样充满暖意。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创造了许多歌颂生活和自然、歌颂爱情、歌颂英雄人物的画幅和雕塑,这些作品抛弃了中世纪的神秘主义,具有清晰、简朴和真诚的美的感染力。在粉碎中世纪精神枷锁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发现了世界,也发现了自己。这在他们的生活和文化追求及文学艺术诸多方面都有所反映。

二、在文学艺术上的发展

在文学、诗歌、等作品中,追求探索自然界的美,表现了自然对人类精神的影响,不再向中世纪的人们那样有意地避开自己,而是大胆地探索自己的灵魂,揭示自己的精神世界。

但丁是人文主义的先驱者,他在诗歌和学术著作,特别是《神曲》中,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崇敬,第一次从多方面鲜明地抒发了人文主义新思想。人文主义初期的杰出代表是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彼特拉克学识渊博,对希腊罗马文化有精湛研究。他热心搜求古籍抄本,发现了西塞罗等古典作家失传的书信和著作。他是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古典文化的最早代表。他把人和现实生活放在中心地位,通过注释、阐述古籍,批判中古文化,谴责禁欲主义,宣传人情世道。薄伽丘也致力于人文主义学术的研究,是当时西欧第一个掌握希腊文的学者。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的活动与创作,对意大利和欧洲传播人文主义、促进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发展,都发生了很大作用。他们所在的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人文主义运动的中心。

三、在建筑艺术上的发展

文艺复新时期的建筑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与当时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分不开。1414年,人文主义者波焦在瑞士的一座修道院中发现了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维奥的著作《论建筑》手稿。维特鲁维奥认为,建筑是一门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精密科学,并介绍了有关修建神庙、剧场以及其它建筑物的技术。但人们在学习古籍中遇到很大困难,阿尔贝蒂据此并结合他的研究写了《建筑十书》,对后世影响甚大。带古代装饰风格的建筑,它的基础仍然是表明理智和智慧的进程。

人文主义者认为,建筑的首要功能是为人的世俗生活服务,特别是为城市公民生活服务。建筑的最大荣耀在于为城市提供实用之需与现实之美,因此商业利益、军事防卫和生活日用是建筑服务的主要内容。公共建筑主要服务于市民。在陵墓建筑方面,则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则大大减少了宗教因素,突出了世俗因素,更多地表现死者生前的生活和业绩。

四、在音乐艺术上的发展

在音乐作品中,要求音乐和谐、悦耳并能满足听觉的要求。人们审视音乐协和与否的标准,是根据音乐自身的因素,而不再是采取它外部宗教的、社会的、论理的观点左右。

篇10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即具有人文精神的完整的人的过程。因此,人文精神的渗透是英语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英语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扎实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发展,同时,教育教学中也要渗透人文主义教育观。

基于这一前提,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主流高中英语教材语料库中所体现出的人文主义特点和人文素质教育观,试图探讨我国高中英语教材是否符合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方向。

一、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

母语、一门外语、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技能。由于历史原因、科技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利用,英语已经成为各种国际场合的主要工作语言。从科学研究层面讲,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的科研成果的撰写、、交流需要一个共同的语言平台,英语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科技科研交流的主要语言。从我国的国情来说,虽然英语不是官方语言,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之间沟通的日益频繁,英语对中国人来说作用也越来越广。例如,图1 就展示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的增长趋势。

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数以百万的学生在过去的几年里出国留学,中国人对英语的使用已经从单纯的学习慢慢转移到有实质性的需要了。其他如商业接触、人际交往、知识技术普及和转移等与之构成了中国人对英语的需求动因。

在这些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有强化和改革基础教育中英语教学的需求。在我国,英语是必修课程。以本文研究的高中教育为例,国家教育部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2011年当年全国共有普通高中13688所,招生850.78万人;在校生2454.82万人;毕业生787.74万人。这里涉及的所有学生都是高中英语教育的受施者,接近四千万人。任何与之相关的讨论,都是必要的和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

英语既然是一门课程,就需要从课程与教学论的高度去重视它。根据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的课程理论,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对教师、学生、教材或环境的某一方面关注过多或关注过少,都会打破班级或其他教育情境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教材是构成英语课程的有机整体中关键的环节之一。与教师、学生和环境三个动态因素相比,教材属于相对静态因素,却往往容易受人忽视。因此,对英语教材的关注是必要的。

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人文理念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由此拉开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帷幕。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新《标准》)。它根据我国的教学需要和条件,顺应英语教育教学的潮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人文教育,全面发展素质,充分体现了当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时代特征。新《标准》与以往的版本相比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其把“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虽然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开始实施“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课程教材政策,但总体来说人教版的高中英语教材一直以来都占我国高中英语教材的主导地位。根据西南师大“全国高级中学英语教学情况调查”中的主体调查结果显示,全国96.1%的重点中学和86.2%的非重点中学都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公司合作编写的教材;参照性调查结果显示,采用该套教材的两类学校分别占97.6%和99.4%,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对人教版的高中教材进行调查具有最广泛的意义。

三、人文主义在《新高中英语》中的体现

人文主义是一个相当大而涵盖面很广的概念。我们只讨论它在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内涵。本文认为,国家在新《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首先就已经是人文主义的最好体现,其他内涵还有:在教材中注重以人为本,着重开展人文教育、生活教育、情感教育、个性教育和自由与责任教育;英语教育必须从人文的角度出发,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的需要。

人文主义理念是抽象的,我们还需要寻找它在具体载体即《新高中英语》中的表征。因为教学大纲是纲领性文件,而教材是教学环节中真正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标准。在我国,由于缺乏英语使用的环境,教材的科学性与否显得更加凸现。调查教材是否达到预先设想的教学理念对教育教学改革良性循环和向前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材评价可以分为两大类:随意的印象性评价和有系统的评价。后者又可以细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本文属于系统评价的内部评价:即教材的编写形式及编写内容是否体现人文主义,使用的是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何安平教授主持建立的教材语料库,它包含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新高中英语》的全套教材文本。

语料库就是语言材料按照一定的取样原则设计而存储于电脑中的语言材料的一个文本集合。教材语料库是教材的合集,它是对教材进行评估、研究、改良和使用最好的信息来源,具有可靠、计算机可读、可反复搜寻和比个人印象更具有客观性的特点。

评价教材一般先看内容选材,再看编写方式,然后重点看练习和活动设计。对练习活动评价又可以从形式的种类、认知思维的取向、参与的形式、答案的开发程度等多个角度切入。

本调查结果显示,《新高中英语》教材的人文主义内涵表达层次多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情感方面

如第一模块第一单元的练习Imagine you have to go into hiding like Anne and her family.What would you miss most?Give your reasons.该练习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情感经验出发思考问题,目标虽为要求学生使用本课所学习的语言点及短语等来表达,但是其深层理念是一种以人的情感为本的思想教育,进而让学生体验个体友情的珍贵。类似的内容可以通过检索Imagine一词得到。

2.人文生活方面

例如第四模块的第三单元,主题为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本题材着重引导学生了解和品味英语文化中的笑话模式和角度,话题轻松之余还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学生需求的兼顾,与早期的大量说教类或口号类的严肃题材相比更能贴合人的生活。这类材料可以通过检索与leisure休闲话题有关的词语获取,其核心都是围绕学生年龄特点所喜闻乐见的话题,从生活的角度学习英语,讨论英语。

3.人文个性方面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粹核心之一,但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同样开始认同“个性飞扬”的重要性。在高中英语教材中,出现了大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保留个性的因素。如What would you do/say/rather do/have done/have done if you were…等的问题,关注的是学生个人的个性化答案,不需要千人一面,从而抹杀了各种可能性。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敢于与别人不同以及表达出自己的个性,这方面在以往的教材中基本无迹可寻。承认人的个性态度即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所在。

4.自由与责任教育

教材涉及了很多人类共同面对的困难和题材,如地球变暖、野生动物保护、水资源的保护、文化遗址的保护等,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材料和听说材料,于语言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培养出对这些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的承担感,是人文主义更高层次的体现和延伸。如第二模块第四单元的话题是Wildlife Protection,教材整合和现今濒临绝种动物的生存状况及生活条件的总体情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思考类似的endangered animals的保护问题,其中提到的有panda,Milu deer,South China tiger,Tibetan Antelope,the rhino,the African elephant,whales等。最后的落脚点是要求学生撰写一封信到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WWF,描述自己的一些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结合所学的语言点和词汇,学生们可以建立起自觉保护濒临绝种动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模式

批判性思维一直以来都是公认的人文科学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体现英语教育教学人文性的重要表征。培养具有善于思索能力的人的教育理念就是人文主义的教学理念。《新高中英语》对学生的要求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我们可以观察下面的表格,列举的是课改前教材与现有教材的对比,对比的切入点是练习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可以看出,新课程教材对学生的创造性提出了更多更广泛的要求,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练习要求的深度还是练习的数量都增加了许多。当今的教育取向强调创意思维,人文素质教育不应把这一元素摒诸门外,而教材中无论是质方面还是量方面都充分展示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理念,这可以看作是人文教育理念的隐性渗透。

6.思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教育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并不是要成为另外一名外国人,而是通过相通的语言去了解世界和让世界了解中国,因此中国传统的思想是需要在英语教材中体现的。通过检索,不难发现高中英语教材大量地渗透了尊敬老师、社会公德、助人为乐、交通规则、植树、人口问题等题材,做到了语言技能与思想性的有机结合,从另一个侧面实现了教材所需要体现的文化的传承功能,从而反映出教育的人文性。

对教材的研究需要以资料、信息和证据为基础,然后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和推论解释总结出结论和启示。由于语料库具有大规模的信息量储存,信息检索高速、准确、清晰和相关度高的优势,并且同时能提供被检索项的出现环境,这些优点与人脑在设计检索目标、观察检索结果和进行深加工研究时所特有的逻辑性、目的性和推理性结合在一起,具有较为客观和可靠的特点。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对教师、教学过程、学生以及教学结果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遵循课程标准和先进科学教学思想、不断与时俱进的教材是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最强有力的推广者和实施者。英语是一大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所占的课时也很多,人文素质教育在很多时候都是以渗透的方式随机施教,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本文的调查结论是,从微观上讲,现行英语教材从人的角度出发,贴合人的需求和特点,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和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多维度的人文主义并非可以通过精美的图画或游戏、歌曲等替代。它在提供语言材料的同时,也向学生介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宏观上来讲,渗透人文主义的英语教材更合理、更科学,能从方向上保证下一轮高中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朝着正确而健康的道路迈进。

参考文献

[1] Schubert.W.Curriculum:Perspective,Paradigm and Possibility.New York:Macmillian,1986.

[2] 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 韩玉柱.走向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现代教育发展的价值逻辑.当代教育科学,2011(15).

[5] 何安平.英语教育教学语料库.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教育语料库子库,2011.

[6] 金卫东.人文主义视野下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之反思.教育探索,2011(11).

[7] 张正东,陈治安,李力.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