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防控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用风险防控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用风险防控措施

篇1

【关键词】融资租赁 风险 防控措施

引言:早在上世纪60年代,融资租赁就成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潮流的产物。而融资租赁进入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到现在,融资租赁已经成了现有的几大主要融资方式之一,并且公司数量仍然在不断的增长中。由于融资租赁需要涉及很多领域,并且融资租赁公司获利的主要原因是承担了业务风险的风险溢价,所以对于融资租赁公司来说,风险是始终伴随着企业运行的。总之,融资租赁公司只有做好风险的防控,才能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

交易对手的违约常常会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一定的信用风险。一方面,由于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具有长期风险投资的特征,在这段时间内有可能出现承租人不能按时支付租金,甚至进行单方面解约的情况。另一方面,承租人在进行设备租赁时,应该负起设备维护的责任,保证交易完成后设备的完璧归赵。但是由于一些承租人的行为道德问题,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造成了设备的损坏,造成出租人损失的同时,也给租赁公司带来了信用风险。总之,在交易的工程中,交易双方的任何一方一旦出现信用问题,都会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信用风险。

(二)财务风险。

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客户需求常常是不同的。如果出现客户需要大量资金又或者租赁设备比较昂贵的情况,那么由于这两种情况对融资的要求比较高,就很容易造成融资租赁公司的财务风险。一方面,万一出现了客户拖欠大量货款的现象,融资租赁公司就需要承担巨大的财务周转压力。另一方面,如果出现昂贵设备被损坏的情况,也会给融资租赁公司的财务状况带来一定的考验。总之,由于融资租赁公司在交易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资金周转问题,所以将不得不承担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市场风险。

由于受到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方面融资租赁公司达成的交易的双方可能对已有的交易结果产生疑惑,进而要求重新交易,将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变化,客户可能因为经济问题而拖欠资金。如果多个客户同时拖欠资金,则会造成公司的巨大损失。由于这些损失都是由市场造成的,所以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市场风险。总之,市场风险也是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风险之一。

(四)操作风险。

造成操作风险的原因往往存在于融资租赁公司内部,是由于人员操作、内部程序和外部事件的故障而造成企业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与融资租赁企业的操作系统和业务以外欺诈交易等方面都有关系。另外内部管理制度漏洞造成的人员操作问题,也是产生操作风险的一大原因。所以,操作风险也是融资租赁公司不容小觑的风险问题。

二、融资租赁风险防控措施的提出

(一)降低信用风险的措施。

为了降低信用风险,可以在交易达成前对双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一方面要对客户的行业背景进行调查,了解客户是否曾经有过毁约行为,获取客户在行业里的信用情况。一旦客户曾经有过不合理的解约行为,则要考虑是否进行交易。另一方面,要核实客户提供的资料信息,通过判断资料的真伪评估客户的信用度。如果资料的真实度较低,则要和客户做好沟通,确认是否继续合作。但是为了公司的收益,在客户信用评估较差的情况下,一些交易仍需要继续进行,那么就需要制定有效的制约条件防止客户解约。具体措施是:根据客户需要的融资金额的多少,要求客户进行等价值资产的抵押。这样就算出现违约情况,公司也可以用拍卖抵押品的方式补偿损失。

(二)降低财务风险的措施。

想要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需要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在与客户达成交易前,要对客户的资金状况有所调查,避免出现客户拖欠大量货款的现象。二是将融资资金和设备租金的回收分成几个阶段。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性收不回所有资金的情况发生,从而防止公司资金周转不过来。三是预存一定数量的准备金。在公司暂时收不回客户欠款的情况下,使用准备金来进行资金周转,避免公司遭受财务风险。

(三)降低市场风险的措施。

降低市场风险的措施有两种,分别是风险补偿措施和风险分散措施。首先因市场价格变动而导致的交易失败,可以通过风险补偿措施来避免。风险补偿措施就是在长期交易中,无论是设备的租赁价格还是融资资金利率,都可以根据市场和汇率的变化,进行价格上的调整。这样就能够保证客户利益,防止交易的失败。其次,因市场变化而造成的多个客户同时拖欠资金的情况,可以通过风险分散措施来避免。风险分散措施指的是在融资租赁公司经营的过程中,将租赁投资分散在各个行业和各个地区,降低因某个行业或地区的经济危机而造成的市场风险对公司的影响。

(四)降低操作风险的措施。

融资租赁公司操作风险的降低只能通过完善操作系统、完善交易制度和员工培训来进行。完善的操作系统可以对人员的操作进行管控,避免人员进行违规操作。交易制度的完善,可以在员工遵照制度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避免员工遭受客户欺诈的现象发生。而对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可以降低员工违规操作或错误操作的几率。所以,降低操作风险的措施,还要从公司管理的各个方面来实行。

结论:总而言之,掌握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着哪些风险,制定风险的防控措施,是融资租赁公司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对当前的融资租赁公司来说,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只有不断的学习借鉴,才能完善自身的风险防控制度,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融资租赁公司的快速发展不仅能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当前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风险与防控措施的探讨,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玲玲.非金融类融资租赁企业风险分析与防范[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篇2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预付账款融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

一、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及模式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的新型融资模式,能够为处于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商业银行通过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来对企业的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及存货等在传统信贷下难以用于抵押的流动资产进行方案设计,使这些流动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信贷资金。前提是商业银行必须对整个供应链的内部交易结构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并且能够对供应链上各成员与交易相伴而生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商业银行通过将核心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入供应链金融来降低自身的风险。与传统信贷相比,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征是改变了授信的视角。从面向单个企业进行授信转变成为面向整个供应链进行授信。授信视角的改变也引起了风险管理模式的改变,对于供应链金融而言,融资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已经不是考察的重点,交易的真实性以及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才是降低信贷风险的关键。

对中小企业自身考核的弱化使供应链金融能够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门槛。供应链金融之所以被视作一次重要的制度创新,关键在于其有效激活了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及存货等流动资产作为信贷质押物的功能,也因此形成了供应链金融的不同模式。如果供应链金融方案设计针对的对象是企业的预付账款,称之为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也叫保兑仓融资模式。如果对象是企业的应收账款,称之为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如果对象是企业的存货,则称之为融通仓融资模式。无论是哪种模式,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一般都要包括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核心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这四个参与主体。这四个主体在供应链金融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运作良好的供应链金融能够使四方都受益。

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的运作机理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适用的主要对象是处于供应链下游的中小企业。在供应链内部的交易中,处于强势地位的核心企业常常会要求下游的中小企业预先支付货款,下游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采用供应链金融预付账款融资模式获得商业银行的短期信贷支持,缓解由于向核心企业支付预付账款所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一旦下游中小企业(买方)与核心企业(卖方)发生了真实的交易关系,买方可以通过从银行取得授信来支付卖方所要求的预付账款。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涉及到的参与主体一般包括融资企业(处于供应链下游的中小企业)、供应商(核心企业)、商业银行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的运作流程如下:第一步,融资企业与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之后,向商业银行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申请开立可以用于向供应商支付货款的银行承兑汇票;第二步,供应商将货物发往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步,融资企业存入保证金,商业银行据此签发提货单并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向融资企业释放相应金额的货物;第四步,融资企业利用手中的提货单到第三方物流公司提取相应金额的货物;第五步,融资企业利用销货收入续存保证金并再次获得银行签发的提货单并到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取相应金额的货物;第六步,不断重复第五步的过程,直到保证金账户的余额与原先开立的银行承兑汇票金额相等为止。从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的运作流程上看,这种模式有助于实现供应商的批量销售以及融资企业的杠杆采购。融资企业的货款是分批支付的,不必再承担一次性大额支付货款的资金压力。

三、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信用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在开展预付账款融资业务时,由于供应链整体信用等级下降或者其他参与方不履行合同约定义务而导致发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就是其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可见,供应链金融预付账款融资业务的信用风险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供应链整体信用等级的下降。由于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上处于枢纽地位,因此,供应链整体信用等级的下降往往是由核心企业信用等级下降造成的。此外,供应链整体信用等级下降也可能是由于供应链所关联的产业链发生运行风险所导致的。与传统信贷相比,供应链金融实现了授信视角转移,银行授信时更关注整个供应链的情况而非融资企业本身。因此,当供应链整体信用等级下降时,商业银行发生信用风险的概率就会上升。二是其他参与方不履行合同约定义务。

其他参与方不履行合同约定义务可能是因为主观上“不愿意”履行或者客观上“不能够”履行。无论哪种情况,只要合同约定事项得不到执行,势必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信用风险最需要关注的潜在风险点主要包括:一是质押商品价格的波动。质押商品的价格波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商业银行贷款的安全性。质押商品价格的波动可能源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也可能源于市场供求的变化。二是核心企业资信风险。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中,商业银行要与核心企业即供应商签订回购协议并要求核心企业承担还款的连带责任,一旦融资企业出现保证金不足的状况,核心企业必须按约定进行质物回购。核心企业的回购能力是商业银行风险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资信风险。

商业银行将监管质押商品的工作转移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就意味着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着部分信托责任。第三方物流企业有无承担这部分信托责任的能力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会不会利用其信息优势与其他参与者联合欺骗商业银行,也是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的风险点。总的来说,影响预付账款融资业务信用风险的因素有如下几点:第一,政策的不确定性。产业政策的转变可能会对质押商品的价格造成剧烈的冲击;第二,市场的不确定性。市场供求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融资企业和供应商的销售情况及利润水平,进而引发这些企业的违约行为;第三,相关法律不完善。预付账款融资业务属于金融产品创新,牵涉到复杂的契约结构,相关法律的滞后使商业银行可能会在自身不存在任何过失的情况下由于法律的模糊不清或存在漏洞而遭受损失。第四,道德性风险。其他参与方因为追求自身利益而背弃契约精神,不履行或消极履行合同义务,也是引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

四、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信用风险防控措施

与传统信贷信用风险的防控相比,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防控因为涉及多方主体而变得更为复杂,且由于预付账款融资模式面向的是整个供应链而非融资企业自身,因此其风险防控的措施与传统信贷相比也有重大区别。但是,就信用风险防控的关键是通过获取真实信息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危害这一点上讲,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与传统信贷是一样的。为了实现通过信息获取来降低信用风险的目的,提供预付账款融资业务的商业银行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推进信息系统建设

掌握供应链运行过程中的信息流对于商业银行改变信息不对称地位、降低预付账款融资业务信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商业银行应致力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实现对各项数据指标的电子化统计。对于质押商品的管理,应搭建电子操作平台并要求各参与方使用电子操作平成对于质押商品的仓储、运输、监管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够实现对相关信息的掌控。

(二)加强信贷和资格审核

对于核心企业,要设置准入门槛,不仅要回避规模小、资信差的供应商,而且要多方面评估核心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对于有融资需要的下游中小企业,同样要实施准入制度。如果发现融资企业有违约行为,银行可以选择提前回收贷款。一旦观察到影响资金安全的现象发生,银行须及时保全信贷资金的安全。银行对于融资企业的授信额度可以根据对其监测的结果进行动态调整并在必要时选择提前退出。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要选择规模大、资信状况良好的公司。通过对账制度、实物盘点等方式来防范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不当行为。

(三)加强对质押商品、票据以及资金的管理

对于质押商品的管理,银行应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享相同的电子信息平台,及时掌握质押商品的相关信息。质押商品的产权归属须明确,质押商品所有权证明资料必须落实。另外,质押物必须足值有效且便于变现。对于票据的管理,银行必须确认发票上载有关于债权转让的有效条款,对于供应商和融资企业之间的购销合同,要加以严格的审核,对合同中存在的可能影响信贷资金安全的瑕疵,要积极加以补救。对于资金的管理,关键在于降低由于质押商品价格波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般而言,如果质押商品的价格下降超过某个限度或界值,银行就须要求融资企业及时存入保证金。

[参考文献]

[1]杨亚静.供应链金融下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探讨[J].财会通讯,2014(11):14-16

[2]张晓洁.保兑仓业务模式研究[J].中国储运,2010(5):85-87

[3]袁伟杰.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以保兑仓融资模式为例[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3:18

[4]保雅坤.论我国物流金融保兑仓模式的法律完善[J].全国商情,2014(5):42-44

篇3

关键词:信用销售;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5-0155-01

进入二十一世纪,销售企业虽然能够不断提高信用管理水平,建立客户资信档案,能够对拟发生业务关系的客户进行资信情况调查(包括信用对象概况、历史背景、组织管理、经营状况、工商基础资料、资产财务资料、资金状况资料),虽然建立了客户资信档案,但因不能及时更新,另外有关财务状况、偿债能力、担保能力、客户特征资料等条款不能及时收集和健全,不能科学的进行信用评估、评级和额度的确定,应该说信用管理水平非常低,形成了大量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给企业造成了痛心的损失。

经历了信用销售的初期运作不健全带来的大量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现代企业都能够认真研究信用销售规范运作,分析前期信用销售控制过程,发现存在有以下几方面具体的问题:

(1)不能慎重确定信用销售对象。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销售人员为了提高销量,只是简单的对资信资料进行收集,而不能对其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抽查、验证,检查其资料的真实性,造成对信用评级和额度的主观臆断。

(2)信用销售对象信息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及时调整信用评级和额度。

销售对象的财务、经营信息不能及时更新,不重视需要搜集的有关调查问卷、银行等级证书的信息,对提供的财务三表不能验证其真实性,也就不能及时调整信用评级和额度。

(3)没有有效推行信用担保措施。

在最初的信用销售流程中,没有信用担保的要求;就算后期有了信用担保的要求,也是往往只重视形式,忽视了担保物的有效性、充分性和可执行性,造成担保措施形同虚设。

(4)没有建立定时对账制度。

不够重视财务对账,有时电话对了帐,没有保留文字依据,在双方进入款项纠纷时,就会处于被动局面。另外财务往来对账主要是依据业务的需求,没有形成定时对账的制度要求。

(5)信用销售流程手工处理,繁琐而不精准,不利于监控。

原有信用销售从资料收集、信用审批、信用预警、信用延期各实施环节都为手工处理,非常繁琐,特别是对每一家给予了一定的信用额度后,在额度内释放使用,造成每一次都需进行信用使用、信用释放、信用余额等数据的查询;如果信用对象要求信用延期,如何落实库存实际情况和已延期情况,也必须实施数据查询,繁琐而不精准,不利于信用和应收的监控。

(6)忽视了业务调整、拆分、整合过程中的信用销售和应收账款控制。

信用部门只重视正常市场情况下的信用销售,对业务调整、拆分、整合等过程中出现的信用问题和风险没有严格履行账款业务交接手续,出现后任对前任产生的应收推脱不管,造成责任不清,形成资金风险。

(7)集团公司范围内没有设立信用平台,子单元对相同的信用对象重复信用审批,造成信用风险加大。

原信用管理体系中没有集团子单元对信用额度实施备案的制度,集团公司也没有信用平台,对相同的信用对象会产生不同的信用审批,造成信用额度的累加,加大了信用风险。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现代企业需认真研究信用销售,实施关键业务流程的信用风险防范,建立信用销售风险防范体系,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动态风险防范。

(1)建立信用销售信息平台,加强过程控制。

①慎重确定信用销售对象。建立、健全、及时更新100%客户资信档案。

②科学确定信用等级和信用额度,并及时更新资料。

应根据信用对象的信用记录、资产财务报表、担保抵押情况、产品历史流转量、结合对企业的忠诚度、贡献度等情况,定期对客户开展信用评定工作,并实行客户分级管理与竞争淘汰机制;然后根据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参考产品不同市场的淡旺季需求、销售模式和收入、应收账款的历史数据、信用延期、回款周期等情况,建立客户授信测算模型,确定客户授信标准及额度。

③审批后提交信用信息平台,确保在集团公司范围内信用审批不累加。

授信额度一经确定,报集团公司备案,不得随意改动,确保信用对象在整个集团公司实施统一的信用审批额度,不能因子单元分别授权,造成一个信用对象的信用额度累加,增大资金风险。

④利用信用控制平台实施信息数据控制,更加有效监管信用额度的过程使用。

依靠信用控制平台,利用计算机替人工计算,对信用对象给予的信用额度,通过增加的销售收入、回款而计算使用的金额、释放的信用额度,减轻手工繁琐,提高信用精准度。

⑤完善履约担保措施,降低信用风险。

在合同中设置必要的担保条款、所有权保留等重要性条款,列明各种不应当作为企业可接受的担保明细,

对前期担保物的价值和担保效力及与垫付资金匹配程度进行全面复核要求,从而降低或减少因风险发生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降低信用风险。

(2)通过信用销售网络平台,加强社会库存实销监管,加快资金回笼。

利用信息系统,链接CRM网络平台,将车辆运输、车辆入库、社会库存、实销回款、开票收入等销售全过程实施联网管理,确保车辆状态完好、控制有效、实销后资金尽快回笼,并根据相关数据,由计算机系统进行信用预警和信用风险分析,减少人工操控和主观分析造成的信用风险。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信用风险的传统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策略,主要表现在对信用风险识别上采取事前控制、事后抑制的策略,也就是在授信前先对借款客户和债款进行评级,再根据评级结果配合银行自己的信贷政策和风险的偏好,决定是否对客户授信,藉此避免一些较高风险的客户,而授信后,则加强对风险的监管,期望在发生问题前能够采取防范措施,阻止授信的恶化及损失。

(一)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在于能发现高风险授信客户,并能够将其拒绝于外,如上所述,银行会在授信前先对客户和债款进行评级,接着将评级结果与商业银行自己的标准做比较后,甄选出高风险授信客户,从而有效控制银行信用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银行损失。

(二)事后抑制

商业银行在授信通过后,会定期要求客户缴交相关资料,并派专员实地访查及监督客户,以此及时得到客户最新信息来更新客户的评级,最后依照评级结果将客户进行分类管理。通常商业银行会将客户分为:优质客户、积极发展客户、一般客户、需要关注客户和高风险客户。对不同的客户以不同方式管理,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进而较好的控制信用风险。

(三)及时抑制风险,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商业银行贷款期限通常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客户一旦发生问题,银行往往会采取相关措施来抑制风险与阻止造成的损失。商业银行主要采取的措施有:1.向授信客户派遣财务专家,帮助客户了解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2.一旦发现授信客户财务出现危机,立刻停止对该客户的新增贷款,并努力收回已发放的贷款本息;3.追加担保人和担保金额;4.追加资产抵押等。

二、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

(一)历史数据数据库缺乏,模型无法建构。虽然部分商业银行建立电子化信贷管理系统,此举能将数据大量集中,但部分银行还是没有历史数据数据库,另外信息系统的开发商缺乏连贯性,造成数据间缺少一致性,这导致分析结果的可信度降低,信用风险模型建立遭受阻碍。

(二)评级机构落后。我国自身缺乏成熟的外部评级机构来提供信用评级,只能通过国外的评级机构,而国外的评级机构对我国状况了解并没有我国本身来的多。在内部评级里,我国多数银行是利用客户过去的财务信息和相对应指针来评分,而过去财务信息并不能反映客户未来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长期贷款评分时更不可靠,另外我国缺乏对现金流量的预测,难以真实反映客户未来偿债能力。

(三)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有限。我国衍生性商品市场才刚起步,所以我国商业银行能用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有限,尤其是衍生性商品。此外,我国在风险量化上还很落后,无法建立现化科学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目前评级多由各银行信贷职员进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四)防范信用风险意识薄弱。大多数员工对于信用风险管理认识不多,造成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对于信用风险是把它当成是风险控制部门的责任,因此信用风险管理没有自身员工的配合,更加难以有作为。

(五)信用风险内部控制不完全。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上,没有有效运作机制和组织制度,且较少对市场细分,另外大多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尚未建立或是经验不够,缺乏有效风险管理的能力。因为目前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着重在事后检查,并没有一套预警制度,只有在贷款不能还本付息时才发现资产质量恶化。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改革

2009年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篮子政策作用下,我国有效的抑制了由于外需不足所引发的经济增长下滑趋势,总体经济回升向上。而除了刺激经济回升之外,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也有了新的改革,根据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年报,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加强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

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主要在公司治理及内部改革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9年要求其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和商业银行运行管理要求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则是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另外更开办县域城镇建设贷款,扩大存款业务范围,稳定拓展业务领域,努力提高市场化管理水平。而中小企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能力上也有显着改善,截至2009年底,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0.3%,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可看出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显著改善,全国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0.95%,不良贷款余额637.2亿元,两者均创历史最低水平;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贷款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02%和182.28%,均达历史最高水平。

(二)提高资本质量

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资产质量和风险抵补能力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加强对信用违约情况的动态监测。二是加强不良资产监管,继续实现不良贷款低位“双降”和风险抵补能力高位提升。2009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73亿元,比年初减少630亿元,不良贷款率1.58%,比年初下降0.8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55%,比年初上升38.6个百分点。三是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呆账贷款核销工作。

篇5

关键词: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信贷风险 风险防控

在“保增长”背景下,各地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纷纷开展大规模基建投资,以城投为主导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遍地开花,规模由小到大,政府的融资能力加速膨胀,而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放松无疑为商业银行大规模投入地方基建投资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理财产品等多种方式向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源源不断地输入资金,地方政府的杠杆率不断放大,来自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也随之膨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业务发展的内在要求及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推动各家银行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大量增加, 政府贷款及中长期贷款比例迅速提高,提高了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集中度。(2)中长期贷款的迅速增加使银行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加大。(3)政府融资平台及政府背景项目贷款的操作风险。针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已经累积形成的巨大的融资规模和潜在的风险状况,应当着手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规范化、市场化和透明化的改革。下面将作重点分析。

一、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1)政府信用风险。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的政府背景,决定此类贷款的本质是政府信用,还款有无保证取决于政府是否有能力和有意愿归还这类贷款。由于中长期项目贷款期限较长,历经几届政府,贷款偿还将取决于各届政府对贷款存续期内建设性资金的使用安排,存在因政府换届而导致金融机构贷款不能正常还的风险,因此政府信用将直接影响到贷款的按期偿还。

(2)政策性风险。国家政策改变,会导致政府财政收支波动较大,影响金融机构贷款的正常偿还。贷款期内政府财政收支、财税体制等存在变化的可能,同时财政支出受地方政府发展思路、城市建设整体规划、未来规划建设项目的投资计划、融资力度与效度、财政经常性开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可用于项目还款的资金能否按预测归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3)法律及合规性风险。政府对金融机构贷款的任何担保或变相担保、承诺等支持行为目前仍不受法律保护。2006 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下文,明确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对《担保法》规定之外的任何担保均属严重违规行为,其担保责任无效。”同时由于地方政府集中推进项目, 项目的法定资本金比例往往不能达到监管要求,项目开工的合法性批文、土地使用权证等等不能到位,增加了银行信贷合规的风险。

(4)信贷资金的监管风险。很多情况下政府背景的项目贷款是以政府融资平台名义借入,由地方财政或划归项目建设主管单位统一调配使用,借款人实际并不使用和管理信贷资金。地方财政部门或项目建设主管单位同时运作的项目数量多,融资渠道广泛,账户资金进出频繁,与地方财政及关联公司往来密切。这种资金运作模式为项目资金交叉混用提供了便利,也大大增加了银行贷后资金监控难度。贷款银行无法监控贷款资金,资金的运用随地方政府的意志而转移, 一旦将信贷资金用于非指定用途项目,最终导致项目资金失衡,无法偿还借款,将形成大量不良贷款。

二、商业银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防控的几点建议

1、全面客观地分析政府的信用状况及举债能力,合理确定授信总规模。

对地方政府信用评价和偿债能力可从经济基础、体制框架、财政实力、债务负担、行政管理能力、历史信用记录等方面来衡量。经济基础是判断政府基准信用风险的关键因素,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将提升或降低财政实力。体制框架涵盖了提供支持的政府具有的行政权限,涵盖宪法赋予的权利和职责、对外借款权限以及与上级政府间关系等。财政实力分析指在收入方面,通过分析政府财政的收入类别、波动水平以及政府新增或调整税收和收入的决策能力来评价其信用能力。在支出方面,综合考虑政府支出预算及预算弹性。债务负担方面首先评价政府各融资平台总债务对总财政收入的压力。同时考虑债务结构,区分分期偿还和到期一次性偿还的不同期限的政府债务。行政管理能力是分析和评价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及管理能力,包括政策体系和通过立法程序改变现有政策法律法规的能力。历史信用记录则是考察往届及现政府在处理银行不良贷款时的表现,包括态度和处理手法等。

2.严格贷款程序,明确风险责任。

一是理顺政府性贷款管理体制。建立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政府债务组织管理机构,并明确财政部门归口管理本级政府债务,按照分级审批和受益偿还原则进行债务运作,同时建立预警机制,防范财政风险。二是按照“谁借、谁还、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借用还相统一、责权利相结合的债务管理机制,依法确立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偿债责任及连带责任。

3.树立风险观,强化还款意识。

首先是在工作中做好债务风险分析,不仅仅要考虑建设项目的预期收益,还要充分考虑是否存在无还款能力的风险,立项时必须坚持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原则,充分考虑到政府性贷款的风险性。其次是在对待债务风险问题上,树立起正确的债务风险观。既要避免忧心忡忡,认为债务严重得不得了,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十经济建设的状况Ifu不顾,果断反对政府举债,影响开放开发工作;又要避免自目乐观,认为多少债务都无所谓,置政府性贷款危害十脑后,最终给财政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4、把控项目的风险,多策并举,有效防控项目风险。

从政府融资平台业务贷款担保分析,无论是采用抵质押、政府还款承诺函还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国有资产营运公司、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等提供第三方连带责任保证,其担保效力均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业务的风险防控重点应从做好贷款担保转向把控贷款项目的风险上来。

参考文献

[1]陈赫.政府性贷款风险评估及其防范. 2007

篇6

1.阿里巴巴余额宝发展简介创新是对固有制度的突破,必然伴随着新风险的诞生。2013年,阿里巴巴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推出货币基金性质的理财产品———余额宝,借助淘宝(C2C)、天猫(B2C)的用户锁定推广效应,余额宝的用户量瞬间达1000多万,总资产规模突破数千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监管当局的调控、投资者的逐步理性,2014年资金利率中枢较2013年有了明显的下行,货币基金的整体收益也呈现逐渐回归正常水平的趋势,但余额宝的发展趋势依旧良好(表天弘增利保货币市场基金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根据《天弘增利保货币市场基金2014年年度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余额宝的总规模是5789.36亿元,人均持有约3133元,用户数已经增加到1.85亿人,2014年度余额宝为用户创造240亿元收益。

2.阿里巴巴余额宝风险来源分析(1)信用风险(违约风险)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对其信用的风险对价,阿里巴巴余额宝也不例外,其信用风险必须要有承担者,对于阿里巴巴余额宝产品来说,其交易获得的本身是一个对信用进行风险定价的动态过程。余额宝产品的开发商阿里巴巴和天弘基金的信用水平仍低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虽然伴随着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这一情况会有所改善,但仍不排除阿里巴巴余额宝会出现信用违约的情况。(2)利率风险对于金融产品来说,利率的波动必然会引起损益的变化,这就是我们讨论的利率风险。众所周知,余额宝的投资方向分为两类:第一部分,短期货币工具(如短期国债、央行票据、短期企业债券等),这类投资组合虽然稳定,但也受宏观经济影响,占余额宝的比重小;第二部分,商业银行的大额协议存款,这类投资是通过资本规模与商业银行博弈,是余额宝的主要投资方向,但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受利率波动影响较大,因此余额宝的利率风险较大。(3)政策风险互联网金融是我国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创新,其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不成熟、不完善,因此政策风险较大。自余额宝诞生起,其合法性就饱受质疑,关键的原因在于余额宝产品线上和线下规则不一致,且在产品推出之初,阿里巴巴并未明确告知客户将资金投资于天宏增利宝货币基金。同时,随着监管部门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未来余额宝的“政策红利”将会逐步消失,如央行取消基金公司投资银行协议存款“提前支取不罚息”的政策规定。(4)赎回风险余额宝的本质是货币市场基金,赎回风险是其重要风险之一。从《天弘永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14年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到,余额宝的人均持有额为3133元,这从侧面说明了余额宝产品目前仍是公众银行存款的重要补充,而便捷的可取性是银行存款的重要特征,因此随时都可能面临投资者赎回的风险。随着余额宝产品规模的不断增大,一旦余额宝产品发生巨额赎回或者大面积赎回,将形成货币基金赎回风险,并且最终将连锁引发信用风险。(5)运营操作风险互联网金融的载体是先进的网络平台,余额宝的运营操作风险包括基金管理人水平欠佳、在线操作系统不完善、信息分析控制技术水平偏低、终端安全措施不到位等等。除去常规的运营操作风险,余额宝还面临着信用对接操作风险,因为余额宝资金可直接用于阿里巴巴电商消费,但天弘基金结算要滞后与消费交易,因此投资者的赎回消费得益于支付宝的信用垫付,一旦天弘和支付宝的对接发生时间错位,余额宝将引发信用风险和赎回风险。

二、加强余额宝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强化互联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通常来说,金融行业的风险不可测性强于其他行业,尤其是开放、自由、涉及面广、连锁效应强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因此,强化阿里巴巴和天弘基金的内部控制是加强余额宝风险管理的核心任务,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提高阿里巴巴和天弘基金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强调产品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并将风险防控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第二,完善对外信息披露与对内信息交流机制,确保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以及完整性,降低操作运营风险的形成概率;第三,阿里巴巴要设立产品销售合作风险控制部门,与天弘基金公司实现内控对接,只有两者形成制衡的合作关系,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提高监管部门的外部监管水平不可否认,相比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面临任务多、难度大、要求细、监管对象不明确等问题,但形成有序、高效、配套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是我国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的基本保障。毫无疑问,余额宝产品的风险防控不能缺少监管部门的外部监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统筹好风险监管的敏感性、简单性和可比性,对创新金融产品的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提高对风险的识别、预警能力,增强资本对风险的吸收能力,同时要提高监管策略的可操作性,降低监管的执行成本;另一方面,要统筹好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协同性,形成监管政策合力。

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马克思信用理论

1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开始出现,并且迅速发展。所谓互联网金融,它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实现融资、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一种新型业务模式。互联网与金融结合,对传统金融业是一种全新的变革,对银行、证券等提供服务的方式和效率产生深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既需要市场驱动,也需要政策助力来促进发展。然而,伴随高速增长的是行业的信用风险也在呈上升趋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这“惊险的一跳”蕴含着巨大风险,其原因在于,如果互联网金融的信用风险超过一定程度,导致信用破产,进而引发资金链断裂,使得企业破产,那么企业就会解雇大量员工,使得工人失业,最终造成整个社会经济危机。所以,在经济风险的防范中,对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防范就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马克思的货币、信用和危机理论常被当作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虽然不能把西方国家的理论经验直接照搬到我国,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信用理论,对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全面系统地研究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已有的文献大多是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对传统金融企业的冲击性影响,或者从实证角度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而从信用风险防范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献却很少,从马克思信用理论视角去分析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相关文献则更少。因此,从信用风险防范的角度着手,对于丰富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发展迅速,但行业整体的运营显现出巨大的信用风险。如何规范行业的整体发展,降低发展带来的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2研究现状

关于信用这一概念的内涵和本质,马克思从经济学和伦理学2个角度进行了阐述。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是种经济利益关系,反映了一种特定的生产关系。国内其他学者基于这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柴艳萍(2013)[1]从诚信与信用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信用实现的条件。胡为雄(2010)[2]通过对马克思相关政治经济文献的挖掘,认为信用和虚拟资本是马克思上层建筑概念的隐喻。马超(2008)[3]强调信用道德水平与信用经济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在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也有很多学者作了相关的研究。陈秀梅(2014)[4]指出要从制度设计和标准制定2个方面入手,多方面建立互联网财务管理体系。谢平、邹传伟(2013)[5]认为,我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存在明显差异。由于大数据技术和传统金融的变革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可能会使互联网金融存在巨大的潜在信用风险。既然大数据技术在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那么也可以将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利用其去管理信用风险。刘芸、朱瑞博(2014)[6]认为互联网金融应与信用体系等传统金融领域相衔接,使整个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更加全面、完善。

3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信用风险及原因分析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包含了信用产生和功能,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各要素在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的对立加速。在资本主义社会,各要素之间对立的最终发展趋势是相互分离,最后以危机的形式趋于统一,周而复始,具有周期性。在统一的过程中,有些是以特定的信用风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网络金融的信用风险就是其一。网络金融信用风险是指网络金融融资借款人在合同到期日不履行合同义务,构成违约的行为。这种违约风险是客观的信用风险。此外,由于网络金融交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以及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使得网络金融存在人为的违约信用风险。还有,网络金融的信用风险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隐蔽性强,因为交易的时空分离为其作“掩护”,使得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很难辨别真伪;传播速度快,依靠互联网信息技术,信用风险可以很快进行大范围传播;范围广、监管难,大数据技术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且发展速度极快,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难以实行监管防范。网络金融信用风险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根据来源,可分为狭义信用风险和广义信用风险。狭义信用风险是指从借款人角度出发的信用风险。广义信用风险是指从借款人和贷款人2个角度分析的信用风险。按其性质可分为故意违约信用风险和强制违约信用风险。故意违约信用风险指借款人因道德缺失、信息不对称、主观故意等,在客观上能够履行合同的情况下,不履行合同,给交易对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通俗来讲就是有履行能力但却不愿意去履行合同。强制违约信用风险是指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使得借款人由于非主观故意而无法履约。网络金融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发展尚且不完善,经常会有恶意逃债的现象发生。如果融资平台不能够有效验证交易双方的真实身份,很容易诱发信用风险。除了机构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外,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加剧了网络金融的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时间还比较短,配套法律法规尚未形成。互联网金融在经历了最初的迅速而无管制的发展之后,其法律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很难对借款人形成有效约束,可能导致贷款达到约定日期,仍不履行还款的义务,信用风险爆发。

4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防范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针对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信用风险,提出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4.1完善互联网金融信用的征信体系和监管体系

战略层面,应该加强信用文化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政策层面,应该建设互联网金融征信制度,并且加强互联网金融信用征信的监管,加强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和个人隐私保护。对于传统金融的法律法规、网上证券交易、支付安全等条例,已经不能满足瞬息变化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应该及时完善法律体系,保证相关利益者的权利与义务。

4.2提高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技术

立足从业人员和互联网金融平台,注重安全设施的投入,包括设备、技术和人才的投入。加强内控设施的落实,成立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部,建立健全内控责任制,不违规。增强自律能力,在业务许可范围内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展业务,加强风险防控策略研究,提高自律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逐步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将内部管理变得科学化、规范化。

4.3加强互联网金融与风险教育交叉专业人才培养

篇8

在当前信用风险全面、集群、复杂化暴露的情况下,农合机构呈现出不同于其他银行业机构的信用风险特征。农合机构应充分认识农村金融的信用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分散和补偿机制,提高贷款资产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信用风险特征明显

整体表面平稳。去年下半年以来,各银行业机构信用风险全面、集群、复杂化暴露。农合机构信用风险指标(不良率)呈现“起点高”“起步晚”“有序暴露”等特点。以福建省数据为例,农合机构整体不良率曲线是除邮储、政策性银行外最为平缓的一条。

个体、区域显著差异。农合系统各法人机构的信用风险暴露情况明显具有个体、区域的差异性。单个法人方面,2013年下半年以来,福建银监局辖内不良率上升的农合机构共计30家,其中不良率增加超过一个百分点的有9家;增加超过三个百分点的仅两家。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率较农村信用社低,这与农村商业银行在改制中经过一轮不良资产剥离清理有关。福建银监局辖内八个地区(福州、泉州、漳州、莆田、三明、南平、龙岩、宁德)农合机构信用风险暴露情况不仅呈现出区域差异,而且其与当地银行业整体信用风险发展趋势也并不完全同步。

诱因本质相似。从非现场监管数据来看,风险的行业性集中度很高,主要是周期性显著的行业及部分轻资产服务业。除农、林、牧、渔业外,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风险突出,一年来的不良率一直较平均不良率高。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教育行业近一年来的不良率逐步上升,超越平均不良率。除行业风险因素外,过度融资、担保链传导等是农合机构不良贷款的主要诱因。

指标裂变全面。随着风险处置工作逐步展开,风险抵补能力开始下降,贷款专项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覆盖率自2013年年底后开始呈下降趋势,且自2014年2月开始下降速度增快。流动性指标恶化,流动性比例、人民币超额备付率均呈下降趋势,存贷比微升。为弥补不良贷款处置导致的贷款损失准备消耗,贷款损失准备提取数额增大,影响农合机构拨备后利润,2014年拨备后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均呈下降趋势。或因互保、联保等方式风险凸显,各类贷款中保证类贷款比重有所下降,抵押类贷款比重有所上升。此外,农合机构通过开展同业业务,资产增速加快,资产结构中,同业资产比重快速提升。抵债资产增加,存在一定的隐匿风险。

化解路径局限。农合机构在信用风险化解路径选择上有其特点。核销是各银行业机构除现金清收外的主要选择。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往往还通过转让、重组等方式优化资产结构。农合机构对不良贷款进行转让、重组的比重较低,更多采用以物抵债和其他清收化解方式。贷款受让对象合规性的限制及农合机构县域经营的现实条件,使得农合机构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受让对象。同时,经济下行时期贷款转让价格缩水也使得农合机构缺乏转让处置的动力。贷款仓促核销可能存在道德风险,以物抵债可能带来抵债资产处置难问题,其他清收方式则面临合规问题。农合机构所获抵债资产多为房地产、农民财产权或经营承包权,这些资产的处置受到经济下行、房地产价值下降、农民财产权或经营承包权转让市场不成熟等外在因素的影响,短时间内无法变现,且管理耗时费力,其实际价值可能比预计中更低。

风险如何处置

方向必须清晰。在法律框架不完善和法律执行力不强的背景下,信用风险产生原因复杂。风险的化解处置牵涉各方利益,信用风险的管控必须找准政府、企业、银行与社会的利益平衡点。大面积信用风险的防控必须依靠政府。构建起“银行为主体、市场为手段、协会为依托、监管为协调、政府总牵头”的风险化解体系。依托各地建立的风险联系处置机制,紧紧依靠地方政府推进风险处置。银行业机构和各级监管部门应及时向政府部门报告风险动态,提请协调解决重大风险和难点问题。

方法注重灵活。注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区别对待。针对风险实际,一案一策,分类施治,既对恶意逃废债务的失信企业严厉惩处,也对暂时出现困难但有市场、有效益的诚信企业慷慨解囊,对经营无望的“僵尸企业”应尽快处置。省联社应协调推进农合机构间在风险管控中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完善“社团贷款”联合管理机制,形成不良资产、抵债资产转让协调合作机制,实现农合机构“抱团取暖”“抱团维权”“抱团发展”。

效果立竿见影。风险处置落到实处,注重平衡成本效益与风险控制、长短期效果与效率。风险处置扎实。坚持真实处置,确保处置措施落地,确保风险一次性处置到位,不留问题和隐患。责任追究严实。严格责任追究,建立远期风险责任追溯机制。夯实长效机制。不仅要应对处置当前的风险,更要将风险案例进行积整理和总结,在适当范围内共享、讨论,以此为鉴构建长效机制,化当前“危”为未来“机”。

持续深化改革。信用风险的不断暴露,总根源还在于农合机构战略定位不明确,治理机制、信贷管理不到位。应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切实解决这些内在问题。

坚持服务本土定位。处于小微企业、零售贷款细分市场的农合机构、城商行、邮储的信用风险状况较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平稳,其抗风险能力远超其风险管理水平,这是因其小额、分散的客户特点所致。同时,也得益于准入政策。农合机构在县域面临的同业竞争压力目前仍相对较小,更应抓住这段政策有利时期深入挖掘客户,增加客户黏性,充分发挥本土地缘优势。

强化风险管理体系。由于县域“熟人”社会特点,主流的内部控制、制衡机制并不能有效解决农合机构内部关联性问题。可通过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如由省联社统一招收、培训、考核员工,高管异地选派等方式削弱农合机构内部过于密切的关联性。此外,还可考虑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物理隔绝和自动分析在信贷管理方面的比重,弱化人为因素的影响。

注重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从业人员职业能力、风险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其形成风险管理理念,自觉弱化人际关系的影响。

篇9

摘要:村镇银行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拥有机制灵活、依托现有银行金融机构等优势,很好的改善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局面。从温州的实践看,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其内部控制体系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存在不少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因此,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探讨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村镇银行稳健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村镇银行;内部控制;对策

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目前农村只有三种金融主体,一是信用社,二是邮政储蓄,三是中国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农村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垄断状态,没有竞争,服务水平就无法提高,农民的贷款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改革的出路,就是引进新的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温州早在2009年4月21日,组建了由瓯海农村合作银行发起的浙江永嘉恒升村镇银行开业,这是温州首家村镇银行。2010 年5 月份在温州成立的乐清联合村镇银行,不到3 年时间便发展成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村镇银行。从此,这种新型的银行业态开始走进温州百姓生活。

一、温州村镇银行内部控制现状

(一)银行治理结构逐步完善

温州各村镇银行以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为目标,建立决策与监督相制衡、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法人治理机制,注重完善内部控制能力,治理结构渐趋完善。乐清联合村镇银行,实行“三会一层”的新型法人治理结构,以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为目标,建立决策与监督相制衡、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法人治理机制,注重完善内部控制能力,公司治理结构较为完善。2012年,该行董事会审时度势,在内部增设了风险管理委员会,更加重视对全行风险管理重大战略的决策,公司治理不断完善。

(二)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温州各村镇银行始终坚持内控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重点加强授信业务、资金业务、存款和柜台业务、中间业务、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等领域的内控制度建设和内控措施落实,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内控体系。尤其是针对温州地区风险情况趋紧和企业倒闭及跑路潮并未有效缓解的实际情况,2012 年下半年以来,各银行在信贷业务操作、票据业务合规性、员工行为排查等关键风险领域分别开展了2012 年新准入贷款尽职调查情况检查、全行票据业务大检查、全行信贷风险大排查、员工贷款检查、关于审贷会决议落实情况检查、案件处置三项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员工参与民间借贷风险排查等专项检查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在一定的范围内通报和处罚,并要求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进一步加强对信贷领域的风险防控与案件防控工作。

(三)信贷风险逐步化解

近年来,受温州民间借贷风波的持续冲击,温州各村镇银行不良贷款双升压力陡增,清收化解难度越来越大。为此,各银行专门成立不良贷款处置工作小组和潜在风险不良贷款处置工作小组,由分管行长担任组长,定期召开会议,落实专人,区分贷款逾期的时间、金额大小、催收的难易程度,确定专项的清收方案,实地上门催收,在不良贷款清收化解上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同时,为落实不良贷款责任,加强不良贷款约束考核机制,各银行还修订了不良贷款考核文件,对不良贷款化解、盘活的流程做了进一步规范。

二、温州村镇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加强

村镇银行规模小,为降低成本,一些村镇银行没内部监督机构,容易出现“一人独大”或“一股独大”现象,引发内控风险。有些银行虽已成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但董、监事会例会次数也未达到章程规定,风险管理职责履行难以到位。所以当前村镇银行法人治理运作难以达到监管要求。

(二)信用风险控制有待强化

1.是征信体系建设滞后。温州现有各村镇银行大部分没有针对客户做独立的信用评级,在放贷前对客户的真实情况了解不够详尽,若不考虑无担保、抵押的客户扩张贷款规模难以实现;若考虑获利和扩张贷款规模而降低对担保、抵押的要求,又将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

2.是信用风险控制存在难度。农业生产者到村镇银行贷款,一旦发生生产风险,最终将会是村镇银行承担。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导致贷款者面临着由于季节性原因而导致农产品积压,价格下跌的农产品市场风险;而自然环境,灾害的变化也会导致客户减产的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农业生产者基本无力依靠自身的力量规避这两类风险,这就加大了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控制难度。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缺陷

部分村镇银行存贷比率不合理,存在把可用的存款、资本金全部用于贷款,甚至还借用了部分其他资金发放贷款的现象,过高的存贷比可能带来高收益,但也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四)内控制度健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温州各村镇银行在内控制度健全性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但其中专项审计制度、关联授信制度和高管评价制度等尚需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强化专项审计的执行力和关联交易监督机制。

三、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规范管理层的经营行为,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必不可少。建立内部信用评级系统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建立责权明晰的激励约束用人机制,推行绩效管理,用完善的制度规避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

(二)完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要推进农村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完善户籍制度和微小企业信用档案的建立。开展信用企业、信用乡镇和信用社区等信用创建活动。综合借款人的信息进行打分评级,并确定授信金额,以此形成良好的循环,建立农村社会信用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保证在市场周期及财务出现危机时期的流动性,从而有能力应对已有的债务和将来的需求。

(四)加强金融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监管当局应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综合考虑村镇银行面临风险。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发出预警信息,进行防范和化解风险。

参考文献:

[1]张传良.村镇银行金融风险控制及其防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125-127.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 贷款业务 风险防控 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是其经营发展、实现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他们的业务经营面对市场,其信贷业务又客观上经受着产业政策、金融环境、客户结构、贷款投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金融脱媒、民间资本大量涌动等新情况的出现,风险的不确定性始终伴随在其业务运行之中。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已制定了相应的贷款业务流程和信贷管理制度,采用风险计量和风险防控的多项措施,极尽可能地保全其信贷资产的平稳运行。但从实际情况看,再周密的方案总是在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动态之中出现一些不足,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有的问题则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之后,才能得以修复和控制,这就是信贷风险必须长效防控和高度重视的原因之一。

一、目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发生的主要表现

1.银企信息非对称,难以掌握贷款企业的真实情况。现在的银企关系是双向选择,客户选择银行,银行选择客户,加之金融脱媒和社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企业的资金来源比较宽广,尽管社会信息化程度比较高,但仍然存在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据了解,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备有几套财务报表,分别对应银行、税务和其他融资对象,以及需要报送的部门,虽然人民银行开通了企业征信系统,银行可以受企业的委托到该系统查阅其相关资料,但这些情况都是静态的,而其近期或动态的运行变化情况则难以了解。有的企业为了应对银行的要求,还能拿到会计事务所提供的基本符合银行需要的年度财务审计报告,有的能够拿到盖有银行业务印章的现金流量一览表,如果银行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讨论是否贷款的决策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在贷款业务办理中埋下潜在的风险。

2.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发生风险防控的滞后隐患。按照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要求,贷款发放以后,管户信贷人员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借款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便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资金去向,看看借款是否专款专用。同时要了解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否正常,有无市场销售、资金结算、还款能力等方面的不良苗头,以及已经设定的抵质押物品是否状态完好,有无贬值、损坏,或被暗地转移、变卖等情况。由于商业银行的信贷人员管理的借款企业比较多,有的还要继续营销新的市场客户,难以按期进行检查监管,加之有的企业申请贷款时配合银行比较积极,一旦贷款到账后就会应付银行,拖三拉四,敷衍了事,并非向银行真实报告自己的情况,由此导致新的银企信息不对称,管户信贷人员很难准确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这也为可能发生贷款风险留下了隐患。

3.信贷理念差异大,出现忽略风险成本的贷款现象。现在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可谓是“纵横交错、跨区发展”,尤其是二线以上城市更是相互竞争的重点区域,由此形成了“扎堆争户,哄抬授信”的捆绑式发放贷款的信贷运作现象。特别是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初来乍到,只要所在地的较大规模的银行对其客户授信或有贷款,他们都要争取介入提供信贷服务,不做细致调查分析就“跟大行,垒大户”。有的是在贷款投放期限与企业实际用款时间上不相匹配,短贷长放,盲目追求收益,这不仅会掩盖贷款的短期风险,同时也会延长风险的暴露时间。有的为了争抢他行客户,在企业原有抵押贷款的基础上,放大抵押率,为企业提供增量贷款,致使抵押物的保障程度下降,加剧了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还有的商业银行在信贷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借助信托通道、同业等所谓业务创新,走规模扩张道路。有的还自创信用衍生产品,发放贷款后要求企业以此作为保证金,连着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并且就此进行贴现,几经周转,虚增存款,敞口信用,更有甚者连开了两次银行承兑汇票,如此放大存、贷款业务和增加收入,严重背离了商业银行风险防控的有关要求,反过来也影响到自身的经营运行。去年几个时点出现的个别商业银行“闹钱荒”,可能与这一问题有着一定的联系。

4.责任追究难落实,不能反省贷款风险的深刻教训。目前的商业银行都已进入全面风险管理的经营发展阶段,相对于整体业务来说,贷款业务是其最大的、最明显的风险来源,为此,各家商业银行都对此进行了重点防控。他们按照风险管理的有关要求,制定了相关的贷款制度和贷款操作流程,分别对集团法人客户和单一法人客户,以及个人客户的信用风险,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识别方法和风险监测的主要指标。但在贷款操作过程中,有的商业银行只注重对信贷人员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处罚,而对于符合贷款流程发放,出现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力度不够,形成了办理贷款业务只重过程、不计结果的问题。有的贷款由于多种原因,其间涉及到的业务人员不断变化和调整,以致在贷款责任的落实时,存在着“升迁提拔的不敢追,离开银行的追不到,调离单位的不愿追,岗位变动的不想追”等状况。有的在贷款出现不良时,为了应对上级行或银行监管部门的检查处理,以及贷款进行核销时,随意找上几个似乎沾上边的非直接责任人员进行顶替,而对真正应该承担责任的人员放弃责任追究,这样做的结果是既不能以理服人,又起不到分析问题、警示他人的作用,致使信贷风险实行责任追究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

二、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1.把握宏观形势,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总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还是比较低的,截止到2013年11月底,其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05%,拨备覆盖率达到275%,虽然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但其变化不大,如与国际同业相比,仍然处于较好的水平。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现存的经济环境压力还是比较大,整个经济社会增长势头有所减缓,相当部分的企业经营运行质量难有新的提升,各种信用风险时隐时现,有的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一是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已经受到银行监管部门的风险提示,近年来形成的高额贷款在偿还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压力,有的地方如期履约存在一定的难度,可能会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带来一定的风险。二是随着基础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以及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小型企业的经营风险逐步增大。三是国家连续出台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限贷、限购令和税收政策的调整与推行,加大了房地产企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履约风险。四是大型集团客户逐步推行多元化投资,相当比例的资金投向房地产、地方性银行、信托、证券、股权投资公司等,主业经营正在副业化,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专款专用和贷后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五是集团性客户之间关联关系复杂,财务数据不易核实,担保互保信息不明,商业银行风险监管难度很大。如此等等,各家商业银行必须予以高度关注,正确把握政策形势和企业情况,以及当地的金融环境,在拓展客户、选择贷款对象,实施贷款发放时加以重视,防患未然。

2.建立控险机制,利于内部整体的履行防控职责。因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只是其资产业务运作的一种问题表现,其中可能伴随着银行的另一种风险,即操作风险,这也是可能导致信贷风险的因素之一,为此,各家商业银行要在防范信贷风险同时,必须严密防控操作风险,两者不可相缺。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建立内部控险机制来进行约束,而不能简单地将信贷风险划归到前台业务部门和信贷管理部门去,要在系统内部设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构,便于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来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比如前台业务部门负责法人、个人客户的信贷业务拓展、维护和贷后管理工作,信贷管理部门负责贷款的审查、审批和贷款发放后的监测预警工作,内控合规部门负责贷款业务操作和贷后管理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工作,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员工行为操作规范的分析排查工作,这在银行内部就形成了业务部门负责经营,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再监督部门审查经营管理情况的经营---监督---再监督的信贷风险防控机制,可以实现“审贷分离,多元管理”的信贷业务操作模式,防止出现审贷虽然分离,但是管理还是缺乏严格监督的问题发生。这也可以达到“扎紧家中栅栏,防止东西流失”的内外部共同防范信贷风险的目的。

3.推行风险监测,逐步达到规范的贷款运作要求。JP摩根的统计分析显示,在贷款决策前预见风险并采取预控措施,对降低实际损失的贡献度为50%--60%;在贷款后管理过程中检测到风险并迅速补救,对降低风险损失的贡献度为25%--30%;而当风险产生后才进行事后处理,其效力则低于20%,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中,必须从客户提出申请时就要进行必要的风险监测分析。但从实际情况看,大家都是习惯于在贷款发放以后才开始落实这项工作,因此必须改变这一做法。一是要对信贷客户实行贷前信用风险计量分析。可以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采用二维评级体系来进行测定,既要考虑客户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又要反映其交易活动中本身可能出现的风险,通过这一办法,可以事前测定借款客户的违约概率,把风险防范工作做在发放贷款之前。二是要加强对贷款风险的监测与监督。商业银行在对客户发放贷款以后,除了经营主责任人和管户信贷人员履行职责以外,还应配有专职的信贷风险监测人员来从事贷款发放以后的动态检测工作,要做到定期与不定期、现场与非现场、经营岗与监督岗监测相结合,使之常态化的落实好监测工作。三是要拓宽信息渠道做好分析工作。商业银行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广泛收集相关的经济金融信息,了解国家出台的有关经济政策和产业、行业要求,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要加强与银行同业间的业务联系,相互沟通情况,共同防范企业利用银行之间的同业竞争而采取的不当行为。还要加强与地方财政、税务等职能部门的工作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其在企业监督检查中的信息情况,有助于进行分析判断,做好信贷风险防范工作。

4.善于运作控制,以利及时主动的处置信贷风险。信贷风险的运作控制,首先是要把握客户的债务承受能力,如在考虑对客户的授信时,不能简单地根据客户的最高债务承受额提供授信,而是要同时参照其在其他银行的已有授信,以及在本行的原有授信和准备给予的授信一并进行考虑,把贷款数量控制在合理的额度以内。二是要善于利用信贷退出机制,做到贷款客户有保有压,适时适度合理调节,力争保持一个良好的贷款客户群体。信贷退出要注意掌握方式方法,退出的认识要统一,计划要稳妥,行动要果断,方式要把准。信贷客户的退出,最好是在其贷款形态处于关注类的时候进行考虑,这时的借款企业容易寻求替代的贷款银行,企业退出的成本相对比较低。三是要大胆尝试信用风险缓释措施,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可以运用合格的抵质押品、保证和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转移和有效抵补贷款风险,还可以采用贷款转让和贷款重组的方式来进行风险转移,以此来降低自己的风险总量。四是要积极主动的清收风险贷款,这是各家商业银行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风险贷款是在正常运行状态之中,但已出现风险苗头和预警信号的贷款,如果按照常规的操作方法,应是在贷款到期时才去收回它,这样容易失去最佳的清收时机,所以必须改变这一做法。因为贷款发放以后,市场状态与企业的运行情况都在千变万化,商业银行必须做到“提前发现,早作准备”。要切实加强对贷款客户的预警监测,发现有风险苗头的贷款要提前进行收回,确保将信贷风险压降在可控的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