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的社会效益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养殖业的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养殖业的社会效益

篇1

关键词:就业 高职艺术设 就业对策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在近年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开工不足、就业岗位缩减、毕业生人数又攀新高、就业市场风雨飘摇等一系列因素叠加,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不争之事实,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一本“难念的经”。

1 高职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原因

1.1 就业机构不健全,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

由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属起步阶段,众多职业院校的就业队伍基本上只有三五个人组成,力量相对薄弱。大部分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他们不懂专业特点、不懂企业特点、不懂学生特点,就业指导内容也缺乏战略性和实际性。就业指导课一般是由就业指导中心人员讲授,他们基本上只懂就业政策和发发就业信息,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的指导,不能起到真正的就业指导意义和个性化咨询。

1.2 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失调,热门专业过热

在我国,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学历教育、对热门专业都存在一种迷信和崇拜的心理, ,人人都想成为高端人才,学校承受的压力自然就随之加大,考生和家长的需求迫使许多职业技术类的学校向综合类发展,培养结构自然也就发生了非理性的变化。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加上热门专业过热导致生源良莠不齐、素质高低不等加剧了高职艺术毕业生就业的困难。

1.3 艺术学生就业心理落差大、难平衡

艺术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个性较强、自我定位较高,对专业的学习更加执着,加上艺术专业因属“高投入”专业,所以艺术类学生与家长都渴望高回报,择业期望值也就相对的高。但事实上他们对未来的职业要求过高缺乏务实的心理准备,从而使大学艺术理想与现实脱节的自负心理表现在择业中,由此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毕业就失业”半空悬的尴尬局面。

1.4 社会企业用人理念与高职培养制度错位

许多企业观念陈旧,没有形成独到的企业文化,喜欢随波逐流,90%以上的招聘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招有“工作经验”的人才成为潮流,进高学历的人才成风,这对应届毕业生来说,很难进入人才市场。因此有些高职学生片面理解工作经验,导致利用本来应该用于学习的宝贵时间去社会企业中从事实习、勤工俭学等社会工作,偏激地追求实践经验,结果主次颠倒、本末倒置,造成学生“学没学会、练没练好”。这些不良倾向给高职毕业生的正常就业带来了障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像两股道上跑的车,产生了结构性错位。

2 提升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需要毕业生、学校和相关社会主体高度重视,转变观念,用创造性的思路迎接挑战。

2.1 引威客任务进课堂,加大实战实训、提高“工作经验”

要想使大学毕业学生更易就业,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如何让应届毕业生有“工作经验”。为了不让每届毕业生因缺乏工作经验而被挡在职场大门之外,不让同样的悲剧年复一年地上演,我们应改变课程课堂教学,加大实战实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重视实战设计,把传统的课堂作业向真实实战设计项目转变,我们将“威客任务”植根于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建立网络化专业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威客中国、威客猪八戒、威客任务等网络创意平台,实质上也就是校企合作的另一种形式,目的是使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接触企业,增强设计工作经验,借鉴自主创业经验。

2.2 完善就业机构与队伍,将就业指导融入专业课堂教学

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必须以专业的知识与技术,透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指导工作任务重心放在一线专业教师身上,《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再是单一的几次专题讲座,而是应由专业课教师将就业意识、就业定位等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去引导、启发。因为专业教师更熟悉和了解自己的学生心理、性格、爱好和专业技能专长,更了解企业与行业机构要求,在课堂上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讲就业岗位要求、谈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工作潜移默化在平时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和项目任务评讲中,结合学生的性格、特长并针对性地给学生择业方向的参考建议,合理科学的引导。这样将就业指导融入专业课程、技能课程的方式方便了学生,才能接受学生个性化咨询等,同时也可以打破教学工作和就业工作处于各自为战的“两张皮”现象。

2.3 深化、细化校企合作,课堂对接岗位,提升职业能力

突破校企合作只停留在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只是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的合作,将课堂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课堂实训与职业岗位对接、课堂教师与企业设计师对接、传统考核与职业认证对接等方式进一步深化、细化校企合作模式。我们突破传统的“就业与实习式合作”的校企合作方式,建立了主干课程与多企业岗位对接并保持长期联络的体系,相关课堂教学作业和学生课余设计均由企业实时提供实战项目,企业并参与到教学评价、学生评价中。

2.4 客观看待社会环境,理性进行职业选择

引导学生学会全面了解社会,主动参加社会实践,丰富工作经验,客观地分析、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刚刚毕业的高职生更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不可能所有的高职艺术毕业生都挤上设计创作的独木桥,未雨绸缪早定位,更新就业观念;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要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不做设计师就做设计制作人员或低端工作,要开始理性面对就业。

2.5按需设置专业和招生规模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除了要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职院校办学方向以外,还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3 结束语

就业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生命线,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大课堂的第一步,一切要重新开始,第一个工作也许不是理想的,但它开始了你迈向理想的第一步,实现零的突破至关重要,也是人生成功的一半。总理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安全,知识就是幸福。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也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在职业学校学习,不仅要懂知识,还要掌握技能,更要学会生存。”不求人人冒尖,但求个个上进;不求人人成才,但愿个个就业。

参考文献:

[1] 熊爱莎.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理性思考[J].《内江科技》2005年06期.

篇2

关键词:半荒漠草原;滩羊;育肥;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 S8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316-1

1 监测点概况

育肥羊成本核算户分布于4个村民小组,调查户5户,人口27人,劳动力15个。育肥羊繁殖159只,购入158只,年饲养量为317只。

2 监测户育肥羊成本核算与效益分析

2.1 成本分析

5户监测户一个周期的养羊总成本为219427.4元,其中物质费用207952元,占总成本的94.8%;人工费用10778元,占总成本4.9%;间接生产费697.4元,占总成本0.3%。每只羊一个周期成本为692.2元,物质费用656元,人工费用34元,间接生产费2.2元。

在成本构成中,主要有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构成,其中物质费用占94.8%,人工费用占4.9%,间接费用占0.3%。

在每只羊直接生产费用中,直接生产费用656元,其中仔畜进价248元,占直接生产费的38%;精饲料费240元,占直接生产费的36%;粗饲料费140元,占直接生产费的21%。

2.2 效益分析

5户监测户一个核算周期羊只主产品产量7170kg,户均产量1434kg;产品产值268301元,户均53660.2元;生产成本228065元,其中:物质费用21287元,用工作价10778元,净利润40236元,户均8047.2元。

通过对养羊户一个周期的核算,其中,平均每只羊主产品羊肉产量22.5kg,产值845.8元,生产成本720.8元,物质费用688.2元,用工作价32.6元,用工数量2.8个。以上是监测户养羊产品成本收益汇总和单位产品收益汇总分析,下面我们以监测户不同养殖规模、经济效益、成本收益和不同农户的经济效益,成本收益等方面进行分析。

2.2.1 不同养殖规模分析 (1)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综合对比发现,饲养量50只,每只羊净利润117元,低于平均水平3元;饲养量22只,每只羊利润103元,低于平均水平14元;饲养量38只,每只羊净利润110元,低于平均水平7元;饲养量104只,每只羊净利润130元,高于平均水平13元;饲养量103只,每只羊净利润140元,高于平均水平23元,计算结果表明:饲养规模在103只效益最好,也就是说规模大的效益好。(2)人工费用分析。饲养量50只,每只羊用2.6个,低于平均用工0.32个;饲养量22只,每只羊用工3.3个,高于平均用工0.38个;饲养量38只,每只羊用工3.68个,高于平均用工0.76个;饲养量104只,每只羊用工2.5个,低于平均用工0.42个,饲养量103只,每只羊用工2.51个,低于平均用工0.41个;计算结果表明,饲养规模在104只最省工,也就是效益最好。

2.2.2 不同农户效益分析 从以上表可以看出,规模较大的净利润较高,养羊103只,每只羊净利润140元,养羊104只,每只羊净利润130元,养羊50只,每只羊净利润117元,养羊38只,每只羊的净利润110元,养羊22只,每只羊净利润103元。从而也说明了养殖规模越大养羊户效益越好。

3 监测点羊只舍饲养殖效益评价

3.1 舍饲养羊已成为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经过一个周期的监测和期末的核算,明确反映出舍饲养羊的收入给监测户带来了客观的收入,同时监测户逐步向效益化、科学化饲养的方向发展。

3.2 舍饲养羊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养殖业迅速发展,使该村的优质牧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户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随着羊只饲养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柠条的加工利用、农作物秸杆的青贮技术等也得到了进一步推广。这对充分合理有效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草产业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良好社会效益。

3.3 养殖业的发展已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

随着舍饲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草原禁牧政策得到保障,草原的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使荒山、荒坡的水土流失得到了一定缓解。同时,农户还蓄积了大量的农家肥,这为改善当地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使用量,降低种植业生产成本起到了积极作用。

4 养殖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4.1 农户资金短缺,投入不足,规模效益难以形成

发展规模养殖的关键是资金投入,目前我县农民收入水平并不高,且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生活消费,所剩不多,所以发展规模养殖,资金短缺已成重要问题。

4.2 农户养殖技术有待提高,养殖生产服务跟不上

目前,面向农户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农户养殖业生产基本上还是各行其事,农户养殖生产得到的技术服务、防病服务少,农户养殖产业的销售基本靠自己。

5 发展养殖业的建议

5.1 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改良品种

调整养殖结构,要调整草畜产业结构,加快养殖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大对养殖业的科技投入。

5.2 大力推广科学饲养,努力提高养殖效益

强化良种培育环节的建设和投入,着力提高品质,培养自主品牌,做大产业规模,从根本上提产增收的能力。

篇3

一、健康养殖的概念

健康养殖以保护动物健康、保护人类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产品为目的,最终以无公害畜牧业的生产为结果。健康养殖生产的产品必须被社会接受,是质量安全可靠,无公害的畜产品,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生产模式,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良性的,其生产模式应该是可持续的,对于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它体现了现代畜牧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二、__县健康养殖的生产现状

1、畜牧业生产散养户在减少,养殖规模在扩大。各类规模大户在不断涌现,全县目前有猪、牛、羊、禽、鱼等大户4670个,每年以超过12%的速度在增长。

2、传统饲养方式在减少,科技含量在提高。以前养猪为肥田,现在养猪为赚钱。现在,人们从事畜牧业生产一是注重引进新品种和经济杂交;二是注意科学营养、科学配方;三是注重防疫消毒、驱虫、综合防治;四是注重数量时更注重质量,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意识在加强;五是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人的身体健康、产品安全。

3、不良的饲养习惯在减少,环境保护意识在加强。原来养家畜家禽,乱抛乱放,到处是粪便,形成了脏、乱、差的人居环境。现在畜牧业养殖提倡标准化、生态化、健康养殖,猪沼渔、粪沼果、生猪发酵床模式,已被广大养殖户所采用推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人居环境的优美。

4、小而全的模式在减少,专业生产的小区在增加。以前,每家每户象动物院,什么都养,什么都有,要数量没数量,要质量没有质量。现在不仅发展了专业大户,还形成了专业小区和一批龙头企业,畜牧业生产正朝着标准化、规范化、健康化方向发展。

纵观全县养殖业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当前还存在健康养殖观念比较滞后、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加大、养殖污染现象有所上升、消毒意识比较淡薄、饲养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要推行健康养殖,就必须解决好这些问题。

三、推行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1、推行健康养殖,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一是健全和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体系,保证动物生长安全,产业健康发展;二是加强标准化生产,严格产地环境和养殖投入品使用安全,进一步规范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畜、禽、鱼使用产品行为;三是对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销售、加工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

2、改进养殖方式,提升养殖业生产水平。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养殖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节约型养殖业、循环养殖业、生态养殖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养殖业要逐渐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粗加工型向精深加工型,从自然繁殖型向人工授精型,从排放污染型向生态安全型过度转变。

3、突出规模化饲养,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益。发展规模化养殖须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壮大龙头产业,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二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建立养殖小区,实现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三是培植规模养殖大户,加强养殖大户建设。

4、着力发展品种改良,提高养殖产品质量。充分利用__县独特的品种、草场资源优势,进一步壮大肉牛品改产业。同时,加大生猪、马头羊、家禽品种改良,逐步形成__特有的畜禽品改体系和优势特色产业,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5、大力发展加工业,延长养殖产业链条。要突出发展畜、禽、鱼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发展后劲。同时建立健全市场流通体系,减免销售环节收费,长期实行“绿色通道”,促进产业发展。

篇4

近年来,梅州坚持把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作为推进特色宜居城乡建设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生态养殖与健康养殖,涌现了一大批生态养殖的典型,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畜牧业生态与健康养殖之路越走越宽,为梅州稳定保持生态环境优势发挥重大作用。

养殖废物资源化

花木电力齐发展

宝兴农牧的养殖基地建在通往山顶的缓坡上,记者走进生猪养殖场,没有臭气熏天,污水横流。整齐划一的猪舍四周,花香扑鼻。

“现在人们都很关注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我就想在无污染的环境下养出老百姓都吃得起的放心猪。”宝兴农牧董事长李志鹏告诉记者,发展生态养殖的想法在他心中酝酿已久。近年来,在梅州、兴宁市政府的支持下,该企业积极探索“资源循环型生态养殖”模式,不仅实现了养殖废弃物零排放,也使企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一跃成为大型现代化农牧企业。

宝兴农牧一期猪场存栏种猪2000多头,二期存栏种猪2500头,年出栏种猪及商品大猪9万多头,是梅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梅州农业源污染减排大户。为发展生态养殖,李志鹏不惜重金,开垦荒山,将养殖基地建在地势较高、空气流通性好的半山腰上。“一来可以为养殖营造一个山水田园的好环境,减少疫情的发生,二来远离了居民区,不会影响到居民生活环境,还能有足够的场地进行粪便废水的无害化处理与林木种植,实现资源循环化利用。”李志鹏介绍说。

“对于养猪业而言,最头痛的就是猪粪猪尿等,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环境,但如果用对了地方,猪粪猪尿完全可以变废为宝。”李志鹏表示,为实现猪场粪污处理与资源利用,公司建造了大型沼气工程系统,将种养有机结合起来,用沼气发电,沼渣做高效有机肥,而黑臭的沼气液经处理后清澈见底,可养鱼、可用于林木灌溉,养殖污染物不仅达到了零排放,而且每年还可减排COD1732吨,氨氮131万吨,温室气体减排2.1~2.8万吨。

“沼气工程在解决了污染问题的同时,也给养猪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李志鹏告诉记者,该套系统可日处理污水200吨,每年可发电量103万度,每年可为养猪场节省电费约67万元。沼气池水渣分离后,用沼渣制作的有机肥料,除了供给自己的花木基地使用外,还卖给合作的蔬菜基地及果园林场,仅此一项可为企业增收200多万元。

在养殖基地,记者看到猪场周边山地都分区种上了各种名贵花木,“现有4个苗木基,占地约2500亩,种有各种名贵花木20多万株,大部分出口南韩及销往国内珠三角地区,产品供不应求,产生的效益比养殖效益还好”。

打造生态健康养殖梅州样板

宝兴农牧就是梅州市畜牧业生态规模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只有走生态、循环之路,畜禽养殖业发展才更持久。”梅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宝兴农牧通过“猪粪污-沼气-发电-花木”的生态健康养殖养之路,“念”活了种养“循环经”,扶持并带动一大批中小型养猪场和养殖专业户,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运用。

“十二五”以来,梅州市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生态养殖模式,通过重点扶持龙头企业,狠抓示范基地建设,广东宝兴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客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等13家养殖场被列为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4家猪场被列为全省重点生猪养殖场,为全市乃至全省生态养殖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养殖户改变粗放养殖模式,向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转变。

梅州还积极从探索养殖末端污染治理模式入手,升级改造治污设施,推广干清粪方式,建设雨污分流、沼气池、厌氧池、氧化池、粪便堆放场等污染治理设施,加大养殖废弃物的肥料化和沼气化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进一步控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梅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共209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通过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得到了国家减排核算认定。

“与此同时,在生态循环理念发展的带动下,梅州积极推广‘畜(禽)-沼-果(林、菜、稻、鱼)’等多种生态畜牧业模式,积极引导养殖场(户)走以牧促农、以牧促林、以牧养鱼的发展路子,大力推进农牧结合、林牧结合、渔牧结合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通过发展绿色现代畜牧业,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严抓畜禽养殖污染不松懈

近年来,梅州市畜禽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占比也在快速上升,养殖业发展带来的污染,成为梅州城市化进程中绕不过的难题。

“虽然目前全市在大力推行生态规模畜禽养殖,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进展仍较为缓慢,尤其是‘散、乱、小’的养殖户较多,且以粗放型养殖为主,给减排工作带来不小的困扰。”梅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坦言,梅州长潭水库、多宝水库水质由于受到上游跨界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影响,近年来水环境质量呈现下降趋势。

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刻不容缓。2015年,梅州市制定印发《梅州市2015-2017年养猪业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养殖污染治理和规范管理。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同时,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和减排工作权重分值,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确保污染防治和减排各项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在梅州兴宁市合水镇一家养殖场内,猪舍空空如也,树立在场区旁边“禁止畜禽”养殖的牌子格外显眼。“去年年底这个时候,水库周边还经营着上百家养殖场,没想到半年时间都不到,库区周边的环境有了这么大改善。”常来附近钓鱼的村民张某感慨:“猪场关闭了,不再有臭气,库区水质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据介绍,去年,梅州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一轮整治“风暴”,环保、畜牧、农业等部门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多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依法查处、限期搬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养殖场,清理整顿禁养区内的养殖场,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关闭禁养区内猪场208 家,处理禁养区内生猪数14186头,整治工作初战告捷,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篇5

[关键词]畜牧养殖风险种类管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S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3-0252-01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结构中,农业经济发展是值得关注的内容。特别是市场经济多元化,经济结构也会多样化,农业领域中的畜牧养殖业更为复杂,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经营环节,都会因此而存在风险。为了降低畜牧养殖的风险,使专业户获得更高的利益,就要对畜牧养殖中风险种类充分认识,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畜牧养殖业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发展。

1畜牧养殖中的风险种类

在农业领域中,畜牧养殖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源于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畜牧养殖户在经济上受到一定的损失。由于影响因素不同,使得畜牧养殖所面临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主要包括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畜牧养殖的市场风险和畜牧养殖的技术风险。

1.1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

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导致风险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这种因素是不可抗拒的,且对畜牧养殖业会产生直接影响,直接关乎到养殖专业户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如果气候环境不适合禽畜生长,就会导致禽畜的健康状况不佳,必然会致使禽畜大量死亡[1]。所以,气候环境是畜牧养殖的重要风险因素。不同的季节,自然环境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主要是气候环境影响的结果。养殖专业户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就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分析气候环境特点,从养殖经验出发制定出应对措置,以避免气候环境对畜牧养殖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经济利益不会受损。

1.2畜牧养殖的市场风险

畜牧养殖的产业化发展,就需要畜牧养殖专业户能够直面市场环境,对于市场多元化的运行状态充分掌握。由于畜牧养殖市场是变化无常的,就必然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一定的风险。中国的畜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畜牧业要在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就需要在产业化经营的同时,还要对市场风险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1.3畜牧养殖的技术风险

中国的畜牧养殖业正科学化发展。部分畜牧养殖专业户对科学技术产生了依赖性,放弃了养殖的自主性,就必然会面临技术风险,也会因此造成经济损失。

1.3.1畜禽抗病疫苗使用中所存在的风险

畜牧养殖在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产品在生产、市场和消费等环节中频繁流通,对于禽畜的各种疾病往往就会采用疫苗的方法加以预防。但是,这并不能降低禽畜疾病的发病率,同样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3.2畜禽品种选择中所存在的风险

选择畜禽品种的时候,如果选择不当,同样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经济损失。如果所引进的畜禽品种优良,畜禽就会健康成长,生产能力也会有所提升,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3畜禽饲料所存在的安全性风险

畜牧养殖业中,饲养管理是保证畜禽产量的关键,饲料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环节。近年来,中国的饲料管理更加严格,保证了饲料的质量。但是,在饲料市场中依然会存在假冒产品以及质量不过关的产品[2]。这些饲料如果用于喂养畜禽,就必然会对畜禽造成不良影响。可见,饲料质量是否安全可靠是保证畜牧养殖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是农业大国,畜牧养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历史发展。多数的养殖专业户实施了产业化经营,但是在养殖管理上依然持有传统的关键,导致畜牧养殖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科技成分很高的养殖技术没有得到发挥,使得畜牧养殖业面临诸多的风险。

2畜牧养殖中实施风险管理的策略

2.1畜牧養殖专业户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畜牧养殖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的。畜牧养殖专业户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就要采取规避各种风险的措施,特别是在生产经营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制定出风险预防措施,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风险和利用往往是并存的。养殖专业户在考虑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重视风险对生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管理措施[3]。所以,将风险管理意识树立起来是非常必要的,畜牧养殖专业户只有对风险予以正确认识,才能够从畜牧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出发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制定出来。

2.2畜牧养殖专业户要有能力对风险准确评估

畜牧养殖风险管理中,做好风险预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养殖专业户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风险管理中,要对风险的类型以及风险对畜牧业的影响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客观地认识潜在的风险。在分析风险的过程中,要求思路清晰,头脑清醒,对生产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4]。对畜牧市场的信息要多方了解,才能够提高风险预防工作的有效性。

2.3政府要从政策角度对畜牧养殖专业户提供保障

政府对畜牧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的同时,还要针对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调整,以使得相关政策更为完善。在畜牧养殖中,个体农户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从政策角度对畜牧养殖专业户提供保障,不仅维护了畜牧养殖专业户的利用,而且还有助于促进畜牧养殖业更好地发展。此外,政府还要针对畜牧养殖业的相关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让畜牧养殖专业户及时地了解政策,以制定出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的畜牧养殖业实施产业化经营,使得养殖规模扩大,同时也需要面临一些风险。这些风险因素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可以降低风险因素的负面影响力,最大程度地保证养殖专业户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宋瑞梅.临潭县扁都乡草地管理对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4,5(15):42—43.

[2]黄承伟,周晶.共赢——协同发展理念下的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02):144—149.

[3]黄志权.畜牧养殖中风险的种类与管理[J].养殖技术顾问,2014(06):266—266.

篇6

庙梁子沟流域在长期的治理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五位一体”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即两大防护林体系、一个核心产业、两项循环产业构成的“212”发展模式。两大防护林体系即核心产业区前沿的草方格干旱灌木林和周边乔木防护林体系;一个核心产业即利用流域资源发展林果业、设施园艺等支柱产业;两项循环产业即种植业和养殖业。两大防护林体系为核心产业区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循环发展为改良土壤、提高肥力、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林果业、设施园艺等核心产业保证了流域经济快速和持续的发展。

2庙梁子沟生态经济流域运行管理机制

庙梁子沟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项目由政府牵头,加强了林业、水利、交通、白芨滩防沙林场之间的协调合作,将各类建设资金集中整合,共同完成流域建设。具体做法是:项目确定后,政府组织交通、林业、水利、白芨滩防沙林场,对流域的各项建设任务进行分工。由交通局积极争取农村道路改造项目,负责流域的主要交通道路的建设;林业局和白芨滩防沙林场主要负责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灵武市水务局主要负责流域供水工程的建设任务,形成了“水保搭台,政府导演,各部门协助,全社会参与同唱一台戏”的良好局面。在建设过程中采取“政策引导,项目带动,企业介入,社会参与,个人承包”的模式,采取内部招标的形式,组织有能力、有经验、讲信誉的林业职工以个人、家庭或联组参与竞标承包,签订限期绿化达标合同。项目建设完成后,由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负责流域的总体管理,具体运行管护实行承包个人责任制。

3庙梁子沟生态经济流域治理的效果

3.1经济效益

庙梁子沟“五位一体”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推广,在经济效益方面,目前庙梁子沟流域已建设苗圃1000亩,平均每亩年收入2.5万元左右,育苗产业每年收入大约2500万元。流域大力发展舍饲养殖业,目前养羊5000只,养牛1000头,养殖业年收入可达1150万元。建设经果林930亩,主要以灵武长枣和苹果为主,目前果树都已到盛果期,经果林年收入可达1500万元。随着项目建设和完善,设施园艺预计年产值200万元左右,形成良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3.2生态效益

在生态效益方面,有效地控制和减轻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风沙危害,对改善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区域小气候条件逐步改善,各类苗木将逐步地发挥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吸收有害气体、降低噪声等功能,据测定每公顷绿地日平均吸收二氧化碳1.95t,释放氧气2.33t,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3.3社会效益

在社会效益方面,流域建设为当地非技术型劳动力提供了劳动机会,提高了部分农民群众收入。随着园林绿化、防护林带、厂区绿化等各项工程的相继建成,林草植被逐步得到恢复,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满足现代人对生态文明的需求。

4结语

篇7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污染;连片治理

中图分类号:X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17003

1引言

目前宁安市农业污染与工业污染相比较,日益加重,而且治理难度极大,在农业污染源中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占农业污染源的95.8%、37.9%和56.3%,数据表明,地表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污染,畜禽养殖则已经成为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而畜禽养殖业污水以养猪业粪便污水污染环境最重。

2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的必

要性(1)养殖业严重污染环境质量。2012年畜牧口数据显示,宁安市生猪存栏68万头,出栏80万头;肉牛存栏6万头,出栏3.2万头;羊存栏11万头,出栏10.5万头;肉鸡存栏210万只,出栏614.9万只,蛋鸡存栏71.3万只。年排放养殖污水627496t,年排放畜禽粪便912165t,年排放COD111615t,年排放氨氮2880t,均未得到有效处理。这些使农村生活环境恶化,居民身体健康受到较大影响。

(2)养殖业威胁饮水安全。养殖村污染农村水源时有发生,周边村屯也普遍受到威胁。养殖污染不仅影响宁安市区10万居民饮水安全,更对牡丹江市区90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造成影响。宁安市处于牡丹江上游,养殖业污水、粪便未经处理直排入江,严重影响了牡丹江水质,从而威胁到牡丹江市区饮用水安全。

(3)连片治理是畜牧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了使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把住畜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关,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而畜牧业养殖造成的污染,也是重大动物疫病流行蔓延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对养殖业相对集中区重点治理。

(4)打造“公园经济”、发展特色旅游胜地和最佳宜居城市、全力建设美丽宁安,迫切需要进行集中整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迫切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而环境的改善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也必将增强人民对政府的向心力,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小康目标的实现。宁安市是文化及旅游胜地,村屯环境的污染、江水的污染阻碍了该市打造“公园经济”、发展特色旅游胜地和最佳宜居城市、全力建设美丽宁安的进程。

3治理思路及2013年治理重点

3.1治理思路

以宁安市重点养殖区域确定集中整治区域;以行政区划划分集中治理分区;以分区中的重点村屯确定村屯重点;以运距和土地性质考虑中心村及场址;以大户及散户规模确定工艺路线。双促治理思路:大户采取材料投入与资金引导模式促建干粪收集系统和尿液收集系统;散户采取材料投入+垫料+管理服务模式促建生态发酵养殖模式。推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鼓励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户和散养户污染物统一收集和治理,完善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系统。改进养殖方式,大力推行清洁养殖,推广干清粪,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有机肥、沼气生产利用。加快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和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一批示范工程,带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完善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对畜禽养殖小区和畜禽散养密集区实施连片治理,资源化利用。

3.22013年治理重点

按照国家及黑龙江环保厅、财政厅有关要求,结合宁安市实际,拟对畜禽养殖业污染最严重的6个区域进行连片治理,筛选了连片整治项目6个,列入2013年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库。6个项目分布在6个乡镇20个村:石岩镇的幸福村、东和村、平安村;卧龙乡的勤劳村、卧龙南沟村、罗成沟村、爱林村;兰岗镇的新农村、自兴村、永政村;渤海镇的东珠村、莲花二村、莲花三村;江南乡的清泉村、缸窑村、宁东村、永乐村;宁安镇的利民村、伊家村、范家村。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张晓霞:宁安市畜禽养殖业连片治理的可行性分析环境与安全

4工艺流程及建设内容

连片治理选用动态好氧发酵工艺处理畜禽粪便,畜禽粪便好氧系统固定投资、运行费用、维护费用相对较低,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处理过程,因此广大农村和城市郊区均适用,并且好氧发酵堆肥处理后的产物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施肥后有利于提高土壤品质,对于宁安市发展绿色农业及有机农业,可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

4.1工艺流程

畜禽粪便通过干清粪方式收集,利用运输车运至堆放场内储存区进行脱水,然后将畜禽粪便运送到发酵槽,启动搅拌机将畜禽粪便与一定比例秸秆、有机肥发酵剂等辅料混合均匀后,进行好氧发酵。每日对物料进行翻堆,发酵结束后,有机肥运至成品堆放场进行晾晒,并存放至运出。

由于存放在堆放场内的畜禽粪便在堆放过程中可能产生少量污水,所以在堆放场内设置排水沟用于收集污水,收集到的污水自流至新建调节池当中,进行水质、水量调节,污水内含有粪污。粪污泵送至固液分离机进行固体分离,分离出来的固体粪污运到动态好氧发酵槽内进行好氧发酵。污水排至储液池内,吸污车定期吸取外运至农田,充当液态肥使用。

添加秸秆调节物料的C/N值,并视粪便的湿度添加少量水调整物料湿度,投料至发酵槽内。发酵槽内物料堆积高度为0.8~1.0m。每日启动翻堆机对发酵物料进行翻抛搅拌,保持粪堆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发酵,并达到散热、腐熟均匀的作用。搅拌过程中搅拌机的行进速度一般在0.8~1m/min,搅拌机边搅拌边将发酵物往搅拌机后方抛出,空出发酵槽中投料区的空间,方便于继续投料,连续生产制作有机肥。

在第一次发酵阶段的1~2d,粪堆会升温到55℃以上,维持5~7d,此阶段可杀死大部分寄生虫卵和有害菌,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经过10d左右,发酵物被搅拌移动到二次发酵区,这时要再次加入菌种混合物,进行第二次发酵,加入的菌种混合物为发酵物的2‰。经过14d左右,发酵物已经制成了有机肥,并移动到出料区。这时,就可以将有机肥出槽了。出槽的有机肥还不能直接使用,还要运到堆放场地,最后经过10~20d左右的后熟。自然堆放开始时,温度还会上升到50℃左右,当堆内温度下降到40℃以下,有机肥有颜色变为深褐色或黄褐色,堆肥内部的有机肥表面附着有大量的白色菌丝,带有轻微的氨味,动态加工技术制造出来的有机肥就达到腐熟标准了。熟好的有机肥,水份一般在40%~50%左右,可直接在田地作基肥或追肥使用(图1)。

图1有机肥动态好氧发酵生产工艺流程4.2执行规范和标准

4.2.1工程规模确定依据

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附录A表A.2 不同畜禽粪污日排泄量中[1],确定项目处理规模为年处理20000t粪便。

4.2.2有机肥产品质量标准

该工艺生产的有机肥料产品质量应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有机肥料》(NY525-2012)[2]。

4.2.3建设标准

该项目依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5.1.10条款的规定,根据养殖规模建筑物用途、建筑场地条件等需要而确定,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设计建设。项目建成后畜禽粪便得到有效处理且综合利用率≥70%[1]。

4.3建设内容

在宁安市养殖业相对集中的石岩镇、兰岗镇、卧龙乡、渤海镇、江南乡、宁安镇,以养殖量最为集中的村为中心村,辐射周边2个以上村屯,由中心村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转化有机肥。处理方式:由村统一收集粪肥,运送至中心村发酵车间进行发酵制肥。表1、表2是 6个连片项目的建设内容。

4.4项目选址

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选址按《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的要求执行[1]。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应与养殖场生产区、居民区等建筑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设置在畜禽养殖场的生产区、生活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应有利于排放、资源化利用和运输,并留有扩建的余地,方便施工、运行和维护;其他要求参照《城市类便处理厂(场)设计规范》(CJJ 64-1995)第2 章、《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第5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5工程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成立宁安市畜禽养殖业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市长担任。成员包括财政局、环保局、审计局、监察局、畜牧局及宁安镇、石岩镇、渤海镇、兰岗镇、江南乡、卧龙乡人民政府等单位。

(2)优化工程设计,降低建设成本。农村环保建设单位更需要不断研究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确定工程施工成本的具体措施,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3)实行目标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制定健全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目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4)规范运作程序,建设优质工程。根据项目完成时序,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对项目建设进度和完成情况各个环节督查,监管各责任单位切实做好每一环节。

(5)拓宽融资渠道,管好用好资金。积极发展与民办企业合作,依托企业多方筹措资金。建立专用账户,履行审批程序,严格资金支出管理。加强对项目资金监管力度,制定有关责任追究制度和内部审计办法。监察和审计部门提前介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检查。

(6)采取依托第三方企业运营。连片项目由宁安市人民政府监管,采取分区建设,集中运营。建成后依托第三方企业运行。第三方企业在黑龙江省连片治理运营企业的备选库中选择。

6工程建设效益分析

6.1环境效益

连片治理项目建成后,可辐射带动周边乃至整个宁安市乡镇养殖户畜禽养殖业的规范化,使农村的废弃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一是根治畜禽养殖业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二是增加农业资源供应,优化农村资源结构;三是减少疫病传播发生,促进人畜健康;四是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农业废弃物的多层次利用;五是有机肥还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六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6.2社会效益

该项目是采用动态好氧发酵工艺技术,将畜禽粪便转化成为对社会经济有益的商品,为农村提供生态有机肥,这对促进生态农业发展、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宁安市农村环境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为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开拓一条新的途径,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生态乡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6.3经济效益

该项目建设完成后,经营期间年平均收益1505.1万元,收益年均成本524.28万元,利润约为980.82万元。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税收、提高就业率、提高科技水平,同时可避免畜禽粪便、污水等污染造成行政处罚或罚款,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8

1.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养殖水域开发与规划欠科学,造成得此失彼。

养殖区域过度扩张,影响了自然资源的繁衍与生长。众所周知,自然资源的产生、生长和消亡都有一定的规律。从海洋渔业资源的角度说,任何水域若经过较大的人工改造,必然打乱固有的自然生物生长环境,使传统的地方名产变态变性,甚至灭绝。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较混乱,造成相互干扰。虽然沿海各地都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对海域的使用进行了基本的功能区划,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养殖户自己说了算的较多,这样以来,由于养殖品种差别较大,不管是清池引水,还是投饵施药,都容易造成相互抵触,相互污染。

(2)管理机制不健全,生产环节缺乏全面监督。

在一些地区,水产养殖的监督管理权始终不明确。以水产养殖用药和投饵为例,目前多数地区的养殖用药都由畜牧管理部门经营管理,养殖单位凭证到兽药营销单位购买。但是买什么药,如何施用,施用多少,却没有严格的监督与检查。再说水产养殖饵料,虽然从事养殖饵料的经营者都需要办理相关的许可证,但对进货渠道却没有严格的控制,对饵料的成份是否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更没有严格的监测。而且饵料生产也缺乏统一管理,多数生产饵料的厂家都有自己的配方,养殖用户多数是随着别人购进和使用饵料,至于所用饵料是否含有禁用的成份,很少有人知道,这样很容易造成水域污染。

(3)养殖用药过量,养殖品种体内毒素富集严重。

由于养殖用药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不但因用药过量而造成水域污染,而且还使养殖品种因有害元素富集体内严重超标,影响消费者的健康。据了解,目前大部分水产养殖业用药都很重,且毒性很大。据说用少了还不行。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得养殖用药越来越重,养殖品种的毒素富集越来越高。

2.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正确处理保护渔业资源与发展水产养殖的关系,搞好因地制宜。要注重对当地自然名优特产的保护,在规划和开发水产养殖区域时,应当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原有水产自然资源进行全面考察,既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域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又要注重保护当地固有的名优特产,对已经开发利用的水域,但实践证明不利于当地名优特产资源生长的,要停止继续开发,以便使自然资源得以恢复,要避免不顾自然条件一哄而上,无限度开发的现象发生,那样将会破坏自然生态,造成得此失彼;避免侵占与破坏鱼类洄游通道。在规划与确定水产养殖区时,要坚决避免在鱼类洄游通道进行养殖,更不能在通道处建池筑坝,对已在鱼虾主要洄游通道中设置养殖区的要坚决拆除。同时要严禁私自扩张养殖区,对影响船舶的区域,必须在养殖区边界设置明显标志:要加强对引进水产养殖品种的把关。笔者认为,既要进行人工养殖,就应该注重养殖品种的档次与质量。因此,在引进各种苗种过程中,有关部门要严格把关,尤其要严格防止带病害和对我国水域或生物产生灾害的苗种的引进。

(2)要加强对饵、肥、药的监督管理,防止水域环境污染。

要尽快明确管理职责,解决那种想管的无权管,能管的不负责任的局面。尽快明确管理机构,授以专管权,使之对饵、肥、药的购买与使用都得到监督与管理,避免那种产的不管卖的,卖的不管用的,最终造成乱投滥用,导致交叉污染。要加强饵料制造的严格把关。要坚决取缔未经审批的地下饵料加工厂,并对登记在册的厂家产品进行定期检验,防止有害物质超标,杜绝人为污染源的侵入。

(3)要把好养殖户的责权关,提高养殖区的长期使用效益。

目前,养殖区域基本都采取租赁或承包的方式,主管部门在发放养殖证时,一定要明确养殖户的权利和责任,特别是因施肥或用药造成水域污染或连带损失的,必须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另外,要尽量避免短期承包给外地养殖户,因为这些人有临时观念,很容易在其经营中造成养殖水域污染或荒废。

篇9

关键词:大连;海水养殖业;现状;对策

大连三面环海,其特有的海域区位和自然条件使得大连海水养殖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出产的海产品味美质优,国内外享誉盛名。大连海水养殖业发展历史久远,海水养殖业已成为区域支柱产业之一。

一、大连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

1.产业基础殷实。2015年海水养殖面积超过50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近150万吨,主要产量集中在庄河市、长海县、普兰店、金州新区、旅顺口区、瓦房店和高新园区,海水养殖业产值245亿元。大连海水养殖主要方式为浅海筏式养殖、网箱养殖、海水底播增殖、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等方式。2015年海水池塘养殖2.8万公顷,普通网箱养殖21万平方米,深水网箱养殖49.3万立方水体,浮筏养殖8.7万公顷,底播30.5万公顷,工厂化养殖16.5万立方水体。近年来渔业增殖放流力度不断增大,已初步形成了以两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为主,鱼、蟹、贝为辅的增殖放流新格局。

2.产业体系完善。大连海水养殖形成了养殖模式多元化、养殖品种多样化的养殖体系。扇贝、裙带菜、贻贝、海参、海胆、河豚等养殖技术国内领先,虾夷扇贝、裙带菜生产规模和产量均占全国95%以上。具有国家级鲍鱼、刺参、裙带菜、虾夷扇贝等10余个原良种基地。水产养殖产业化程度较高,科技带动型、苗种带动型、市场带动性龙头企业20多个。8大现代化渔业园区启动运转,加工产量占大连总量60%以上,其中3个荣获国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近年来通过对传统增养殖生产进行升级改造,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探索新的增长点,促进了海上观光、休闲垂钓、潜水采捕、特色餐饮等多功能与一体的休憩渔业的发展。

3.牧场建设先行。2014年,大连市政府出台《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大连市海洋牧场建设进一步快速发展,编制了《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14-2020)》,启动了长海县海洋牧场建设重点示范工程。截止2014年全市累计安排海洋牧场项目134个,通过市发改委、市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2亿元。发展海洋牧场及相关产业园区规模40万亩,吸引社会投资30多亿元。至2014年全市已形成1l0处人工鱼礁,投入建礁资金l2.7亿元,投放各种鱼礁930万m3,改造海底27万亩。特别是以獐子岛为代表的大型渔业龙头企业,近年来通过投放人工藻礁进行藻场建设,在优化海洋生态环境,养护渔业资源的同时,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科技贡献率高。目前,大连建立了100多个渔业标准化示范工程和科技示范园,30多家生产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研发基地。科研成果倍增,200多项科研项目,118项获市级以上成果奖,5年增长30%。130多个企业执行了国家质量标准,4个产品荣获国家驰名商标,位于国内副省级城市之首,30个产品获省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近5年,科技贡献率增加6个百分点。

二、大连海水养殖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养殖空间萎缩。随着大连全域城市化的推进,工业、旅游、港口及海岸工程快速发展,传统海水养殖空间受到挤压,围堤填海使养殖面积缩小,养殖功能逐渐丧失,“大连湾”、“大孤山”、“凌水”等重点渔区的海水养殖业基本退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2.环境整治压力加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有增无减,部分水域滩涂养殖容量过大,造成养殖内、外环境污染,水产种质资源遭受破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与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需要长期治理。

3.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传统养殖区的基础设施老化,多数港池、育苗场仍需进一步改造。产业投入不足,外拓能力受限。从业者的文化层次较低,生产、经营方式传统,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水产中介服务及产业化组织功能尚未充分发挥,服务水平较低,带动辐射能力不强。产业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4.产业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传统养殖区的基础设施老化,60%以上育苗场、虾(参)池、浮筏仍处于20世纪90年代水平。产业投入不足,外拓能力受限,80%生产领域仍停留在浅海负20米水域,50-80米可养水域多是空白区。从业者的文化层次较低,近10万的养殖渔民,初中以下文化的占80%以上。生产、经营方式传统,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水产中介服务及产业化组织功能尚未充分发挥,服务水平较低,带动辐射能力不强。

5.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当前,世界向多极化、经济向全球化深入发展,海洋及生物、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水产品消费结构和需求正在逐步调整,需要积极应对。

三、大连海水养殖业发展对策建议

1.创新管理手段。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大力推进“一站式”等便民服务模式,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依法行政能力。切实把发展现代养殖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编制区市县现代养殖区发展规划,实现有效衔接、规划协同。在落实优势特色养殖区规划基础上,明晰产业与功能发展目录,提出保护、鼓励、限制、禁止发展的产业与功能类别,借助差异化资源价格和产业准入机制进行引导和调控。建立统筹大连现代养殖业项目招商引资协作信息的共享平台,为投资者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引导产业与功能的合理布局。

2.加快结构调整。依托科研院所,围绕传统产业升级、优势产业集群、新兴产业拓展等,加强科研针对性,对制约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为加快大连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突出深水养殖、鱼礁投放、装备设备等技术研发,着力破解海参、扇贝、裙带菜等优势产业种苗退化难题。应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配套相应的优良苗种繁育基地,保证生产需求。出台渔业垂钓区、创意园、文化阵地等新兴产业的生产、开发及运行的地方标准和规范,推进新兴产业健康运行。利用好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构建养殖业信息网络,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养殖业现代化进程。

3.改善环境条件。扩大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资源修复产业规模,建立陆岸保障、苗种培育、生产管理、规范采捕等产业化体系,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扩大海域生产秩序及环境质量监控范围,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确保优势资源可持续利用;发挥贝类、藻类聚碳、固碳的自然功能,合理规划,扩大放养规模,开发碳汇渔业新领域;建设市级病害防治、水质环境监测、水产品质检中心的同时,结合无公害养殖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相关区市县、重点单位和企业的病害防治、水质环境监测及水产品质检站点的建设;建立养殖业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和环境灾害预警系统,定期对大连养殖业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对生产水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向进行分析报告,助推都市养殖业健康发展。

4.转变经营方式,为大连海水养殖业发展提供社会保障。依托合作社开展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提高合作社内养殖户的收益,使合作社形成更加强大的吸引力。为合作社提供政策性保险,建立国家、合作社以及养殖户三方的保险投入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及市场风险,使加入合作社的养殖户维持持续生产的能力。对合作社融资提供专项扶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对合作社的无抵押、低抵押贷款。提升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对合作社进行规范化管理。

5.促进产权流转,为大连海水养殖业发展提供机制保障。科学构建海域使用权流转平台,着力培育海域使用权流转市场。建立科学的海域定价机制,制订海域使用相关规划。制定和完善海域使用权流转的监督管理制度,保证海域使用权流转市场健康发展。本着优化配置资源的原则,海域使用权人可依法有偿转让、出租、抵押海域使用权。明确各养殖海域的占有权、经营权、支配权、抵押权、收益权,以法律形式对海域转让条件、转让程序、转让价格、违约责任、利益调节等重要问题进行规范。

参考文献:

[1]崔玉阁,张耀光.大连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03):92-94.

[2]徐连章,段媛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路经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8(04):16.

[3]张潇.基于SWOT分析的辽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01):76-78.

[4]包特立根白乙,郑吉辉.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之管见[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13.

[5]陈雨生,房瑞景,乔娟.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6):72-76.

篇10

关键词:畜牧产业 科技服务 转变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109-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各行各业日新月异,新“四化”建设快速推进,我国农业由于人口多、底子差已成了“四化”建设的短板,而畜牧业作为农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产业虽然在近些年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是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与国外先进的畜牧业差距很大,作为我国畜牧业发展最重要技术服务力量的基层畜牧科技服务体系更是任重而道远。加快基层畜牧科技服务体系改革,提升服务水平迫在眉睫。

1 基层畜牧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基层畜牧科技服务体系的职能职责认识不足。

虽然在2006年国家对基层畜牧站进行了改革,明确了基层畜牧站的公益服务性质,使基层畜牧站彻底告别了原来靠收费服务维持运行的局面,有了稳定的队伍。但是,经过调查了解,许多基层畜牧人员对基层畜牧科技服务体系的职能职责认识不足,缺乏主动上门服务的意识,工作还停留在单纯的防疫、检疫、诊疗服务等方面,忽视了技术指导服务才是基层畜牧科技服务最重要的工作。

二是工作思路不清。

许多基层畜牧站及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工作计划,对服务对象和工作服务内容未作合理分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服务对象不满意。

三是服务工作缺乏创新。

我国畜牧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由传统的分散养殖为主发展到规模养殖为主分散养殖为辅的阶段。这也给基层畜牧科技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是我们一些基层畜牧人员仍然用原来的一些工作方法去服务规模养殖业主,根本无法满足其要求。

四是基层畜牧人员知识更新慢。

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基层畜牧人员自觉学习意识差,学习缺乏主动性;二是上级主管部门安排专门学习的机会少,缺乏系统正规的知识更新学习。导致基层畜牧科技人员知识老化,新知识掌握严重不足,造成服务水平不高。

五是设施设备差。

现在的基层畜牧科技服务部门除了人员、办公桌和少量的电脑外,基本没有其它的设施设备,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技术服务,根本无法提供疾病辅助诊断、畜产品安全监测检查、饲料检测等技术服务项目。

2 要改进基层畜牧科技服务状况需做到“三个转变一个提高”

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基层畜牧科技服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做到养殖户所需就是我们工作所为。实现从管理中服务到服务中管理的转变。让广大养殖户真正感受到基层畜牧科技服务是他们发展畜牧生产的坚强后盾。

二是转变工作思路。思路就是出路,改变过去单一的“产前”服务方式,而走向“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因此,科技服务工作人员须全面加强对畜牧业主以丰富的科技服务内涵。另一方面,科技服务工作人员须时刻关注市场形势,准确了解市场的行情,从而依据市场走势为养殖户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指导畜牧养殖业主引进现代畜牧业管理模式,积极发展附加值较高且科技含量较高的畜牧产品,增强产品竞争力,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是转变工作方法。为提升科技服务质量,应根据各养殖户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供科技服务,解决养殖户在发展生产当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建立专人联系制度,定期上门服务。另一方面,设立畜牧科技服务示范点,组织畜牧养殖户进行观摩学习。积极引导养殖户成了专业合作社,实现资源、技术、信息共享。

四是提升服务能力。基层畜牧科技服务人员必须时刻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不断学习,掌握行业新知识、新技术,增强自身业务能力,才能为养殖户提供有效的服务。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应有计划的开展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基层畜牧人员进行知识更新,以提高基层畜牧科技人员的整体水平。

现代畜牧业生产需要完善的畜牧科技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技术服务;而基层畜牧科技服务体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提供的服务涉及面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本文简要阐述了当前基层畜牧科技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旨在推动基层畜牧科技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提升,更好的服务畜牧业生产。

参考文献

[1] 黄志龙,张建军,,等.加强地方畜牧科技推广工作的对策[J].专论与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