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精神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养创新精神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培养创新精神的意义

篇1

关键词:历史教学;审美教育;创新精神

一、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从“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来看。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这三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从审美教育入手。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的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学生,去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

从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来看。教育学认为,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审美教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人们去行动。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的因素。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而其中更不乏富有创新精神的审美因素,这些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必然会充分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正如段继杨先生所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美育是理所当然的。”

二、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作用

1.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希腊的雅典卫城;……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美的创造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2.激发创新热情。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热情是创造的动力,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发挥强大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美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追求,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创造者,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李时珍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尝遍百草;邓稼先为“两弹”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诺贝尔因实验被炸得遍体鳞伤却欢呼胜利……历史教学中,这些美的形象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磨砺创新意志。

篇2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关键

教师在观念的革新中要转变不利于教学的传统旧模式,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观。很多地理教师因为专业的特点在以往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从学科本位看待地理课程,过于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都会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教师个体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陷入条条框框,易影响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2.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以学生的思维品质为依托,这就要求教师摒弃那些不利于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培养的做法,建立平等互动、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要信任学生,赏识他们的言行,承认他们的天性,保护他们的童趣、童心,与他们平等交流、共同学习。通过在课堂上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进而愿学、乐学、会学、善学,诱发创新意识。许多教学事例都说明:呆板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他们只能一味地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唯命是从,如傀儡一般。这样的教学肯定不能培养出有主见、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老师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充分发展、张扬个性,创新的火花才能燃烧起来。

3.鼓励学生站在名人的肩膀上

人在研究学问时不应满足前人的结论和成果,而应站在前人和名人的肩膀上,要扬弃,从而继续开拓创新。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伽利略不迷信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论断:重量不同的物体从空中落地,快慢与其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发明了自由落体定律。达尔文不迷信“上帝造人”的胡说,而创立了进化论;哥白尼不迷信千年铁律“地心说”而创立了“日心说”。数学中的运算都是从左至右,为什么一定要这样算呢?还有其他方法吗?史丰收从小学二年级起就提出这个问题,能否从右至左算?后来潜心研究,终于总结出史丰收快速算法。

4.引导学生形成“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意识

要使学生认识自己,关键是教师要承认学生,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让每一位学生都看到自己的才干,尝到成功乐趣。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分析,绝大多数的人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老天生我必有才,问题在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和个人的努力不同,其发展的方向就不同。不管做哪一行都有发展的机会,也就是说行行出状元。

5.加强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突破思维训练,从相反的角度、不同的立场、不同的侧面思考问题,是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一种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用逆向思维去判断、推理、论证和解决疑难问题,把学生带到不同立场、不同角度去讨论问题,会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学生思维膨胀,处于“激活”状态,这样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经常受到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会提高思维的灵活多变性,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从而培养思维创造能力。

6.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

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设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合教师意愿的看法,不要马上给予否定或批评,而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讨论,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7.寻找合适方法,形成教学特色

《有效教学》一书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之间不断生成新的教学元素,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得到扬弃。”在教学通过课题的研究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充满信心,让课堂充满乐趣,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建立一种有效的教学机制,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用生活的泉水去浇灌他们学习的心灵,使教学形成特色。

8.通过积极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积极评价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具体措施之一,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集思广益,在学生讨论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评价就是一根指挥棒,要指向创新的方向,评价结构应该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倾斜,对学生的学习新方法、新见解、新思路要加以鼓励,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更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重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现在的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有问题不敢问。学生心理上有三怕:一怕问题浅,同学会嘲笑;二怕问题偏,老师会责怪;三怕问题多,老师会厌烦,因此不愿冒险提问。针对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发问,从心底想学生问,珍惜学生的提问,只有这样才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不二途径。

总之,教育呼唤创新。创新以人为本,教师要勇于尝试,积极主动地吸取新思想、新理念、新信息,积极探索将创新精神渗透到地理课堂教学当中的途径,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培养出一批适应时展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并充满智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肖成全.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3

一、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1.在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学习需要竞争,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高有低,如果没有竞争意识,就可能出现成绩不突出的现象,更不会有创新。其实,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很容易的事情,可以说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比如,常用的最简单方法:“这道题看谁做得又快又好?”一会,就有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随后有更多的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我!”这就是一种竞争的心理。老师在学生回答正确后常常说“真棒”,这就是在鼓励竞争。有了良好的竞争意识,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的阅读兴趣。

2.创设情境引导竞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竞争源于一定的条件和环境,趋向一定的目标。把竞争引入阅读教学中,可以使学生认清竞争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心态。但引导良好的竞争的前提是教师要善于根据新课程的实施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创设竞争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情景的方法很多,竞争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重点,它是评价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依据。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呢?

1.开放阅读课堂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开放性的思维空间,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因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随时与同学交流心得,促进学生不断质疑,大胆思考。

2.营造活跃的气氛是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的基础。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欲望密切相关。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首先必须优化课堂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设置如下疑问:“贝多芬认识兄妹俩吗?贝多芬为什么要为兄妹俩演杂偶呢?”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好奇心的引导下进行创新活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3.适当的鼓励是学生创新的关键。首先,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灵愉悦、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从而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氛围。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质疑其实是对己学知识的深入,它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引导带动更多的学生爱问、善问,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阅读的评价方法上,采取鼓励评价的方法,肯定其成绩。可以采取成果展示的方法,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同学展示阅读经验,增强阅读的兴趣。当然在鼓励学生的同时,也要注意克制学生的过分自信,可配合使用同学间的互评,指出哪些值得肯定,哪些需要改善,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提高阅读效果。

篇4

关键词:数学教学;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意识和精神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质是新世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这些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创新。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新是无限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创设一个主动发展、主动探究的氛围,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就此,笔者就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几点体会。

一、研究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构建过程。儿童的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上的,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在其所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的一段话中所说的那样:“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而弄清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要研究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校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等,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

例如,教学乘法的分配律时,通常都是依据编排顺序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支配下学习,因而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若改为让学生观察并计算得出:(5+7)×2=24,5×2+7×2=24,(5+7)×2=5×2+7×2这样几组算式后,请每一个学生换三个数字,按同样的次序填写在(+)×()=()×()+()×()这个式子中,并验证等式都是成立的,待交流后让学生独立填空:两个数的()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写成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他们的()相加,这就是乘法的分配律,再要求学生自读教材加以印证。这样处理更有利于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全体学生创造性潜能可能得到较好的挖掘,从而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在导入新课时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开放性问题极具挑战性,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采用根据条件、补充条件、补充问题来导入新课:一个服装厂库存运动上衣2790件,卖出2/3,____________?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了很多问题,板书如下:

(1)卖出多少件?(2)还剩多少件?(3)卖出的比剩下的多多少件?(4)卖出的件数是剩下的件数的几倍?

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大家都学会解答问题了。(1)是我们学过的知识,问题(3)、(4)……以后研究。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同学们提出的第(2)个问题:还剩多少件?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这样便于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

三、在练习时精心安排,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在教学中要潜心进行教法研究,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和方法,努力把学生的全部创造潜能释放出来,卓有成效地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教巩固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设计如下题目:下面哪些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1)6+6+6+6(2)6+6+6+1(3)6+6+6+6(4)6+6+6+6+3

学生很顺利地将(1)、(3)进行改写,而(2)、(4)则有点无从下手,但经过观察、思考后,有的学生将(2)改写成6×3+1或6×4-5;将(4)改写成6×4+3或6×5-3。后者虽然是个别的,但他们善于联系,表现出了思维的创新性。

四、要求学生在操作学具时大胆实践,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

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放手让学生实践,操作要到位,不能流于形式,通过学生实践,我们会感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

例如,教学“认识长方形”,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想办法知道长方形的特点。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对折,发现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有的学生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这条边与它的对边一样长,说明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自实践,发现长方形边长的特点,这种学生自己创造的新知,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而且在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育是培养人的创造性素质的最佳途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己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主动参与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创造,让创新精神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培养和发展,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刘兆隽.浅谈小学数学概念复习[J].小学数学参考,1994(4).

[2]张奠宙.数学的明天[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篇5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065-03[ZW(N]

[作者简介]唐吟(1980―),女,甘肃张掖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理论。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

“大学精神”是大学内在的、本质内涵与特征,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合的结果,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教育部自实施“卓越计划”以来,给予了地方工科院校发展的新契机和教育改革的新目标,要求其人才培养要面向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注重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也赋予地方理工科院的大学精神以新内涵,即追求真理的办学理念、务实踏实的精神气质和服务社会的理想追求,彰显人文与科学的精神、独立与自由的思想、批判与创新共存的精神灵魂。

立足于地方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学科,其发展面临新机遇和新要求。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需求,一方面各类院校纷纷开设艺术设计专业,推进了人才培养“量”的增长;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也逐渐从传统的技能型向创新型模式转变。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地方理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该如何确立价值取向,如何与新时期人才需求的发展同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成为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独特的大学精神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中起着重要价值引领和导引作用,两者的融合能产生特殊价值效应,能使地方理工科院校艺术设计办学坚定价值认同、角色定位,确立依托工学优势资源、以区域经济需求为导向的目标,能促进以创新知识为定位、兼备“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的高素质创新设计人才的培养,形成地方理工科院校艺术设计办学在特色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特色。

二、科学精神的融入体现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

吴冠中教授认为“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精辟地阐述了科学与艺术的必然联系。科学追求“真”,注重人的求真务实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而设计艺术是“艺术化的造物行为”,其发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边缘性;“造物者”即艺术设计人才,其核心价值在于创造性,要求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实践性,科学技能性和技艺性。“科学”和“艺术”两个不同领域的融合,互相补充、激励创新,共同促成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既符合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规律,又体现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

因此,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地方理工科院校“科学”精神的引领下,艺科交融,使学生获得审美、造型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并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最终培育创新型人才,即富有引领生活时尚的设计理念,充满创造性艺术构思,掌握精湛的物质表现技巧的人才。由此,在艺术和科学精神融合价值的引领下,要体现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师团队的关键性环节中,即要注重“融合性”和“综合性”内涵,关键在创新。

(一)教育理念融合创新

在理工科院校,艺术设计通常属于“弱势”学科。因此,理工科院校不能“科学”一枝独秀,“艺术”做点缀,教育理念是先导,要大力重视和宣扬“艺科交融”,使其成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引领公众、教师、学生达成共识,共同执行。

(二)课程体系融合创新

具体策略如下:1. 改变传统式的学科细分,学科内容要进行重组与激活,达到不同程度的合并,避免交叉知识讲授上的资源浪费,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综合性课程体系,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以本校环境艺术设计为例,已有学科内容涵盖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再到展览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未来甚至可以包括材料科学、矿产资源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学等跨度极大的领域,体现多学科、多行业之间深层的渗透与综合,穿插与交流,对于培养设计师的创作思维,和对材料、工艺、技术的了解与掌握都有很大帮助。2. 课程结构强调“博”,并体现多样化、平衡性、实用性、关联性和整体性。本科一、二年级,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基础学科组成普通教育课程,打通学科专业壁垒,开拓学生视野和专业基础知识面,强调基础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三、四年级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某种职业或进入研究生院学习创造条件。3. 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如在实现某一个具体设计项目中,鼓励学生跨学科、跨领域查找资料,锻炼自学能力。总之,这种具有“融合”、“综合”特性的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教育中以“专业”为单位构建的单一课程体系,通过跨学科课程的建立,有利于学生个人知识体系与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在专业上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和扩大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模式,这种学习的集中与整合,也为学生的生活和职业选择创造更多的机会。

(三)促进不同学科背景教师团队的融合,增进教师个体实践能力

具体策略如下:1.制定教师实践培训计划,提升设计实践能力。对纯美术专业出身的教师,定期组织他们参加高层次的设计培训班,或到设计公司进行全脱产进修;学校应制定刚性政策,鼓励年轻教师,深入设计公司实训1~2年,参与实际设计项目的研发与工程实施;教师也可利用假期,到企业兼职,吸收一线实践经验,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实际。2.制定鼓励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制度,享受与纵向项目同样的待遇,如本校环艺方向教师参与的诸多“城市景观规划项目”,可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3.将各学院教师组成联动组织,或聘请校外有经验的设计师,充实学生在工程、技术及实际操作上的知识,实现教师队伍在组织、知识结构上的融合。

三、求真务实精神的融入体现人才培养的优势特色

“求真务实”,是中国农耕文化中形成的民族精神,也是工科院校治学精神的体现。“求真”,要实事求是,把握时代性和事物规律性地去实践;“务实”是讲究实际、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实施“卓越计划”的地方工科院校是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的,其核心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求真务实”精神的最好体现。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应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实质为导向,培育校企联动、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和执业能力,能体现服务地方社会,务实办学,实现人才培养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一)校企联动

企业使学生的创新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学校人才培养要与企业使用人才形成一种供求关系,学校与企业间深层次合作,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执业准备。具体策略如下:1. 学校与设计类相关企业联姻,共同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生产实习环节以及优秀人才的招聘。2. 学校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在企业挂牌等形式,建立相对稳定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和实习基地,并与他们形成长效、双赢机制。如笔者所在学校于2012年成为首批广西“动漫人才培养基地”后,主动适应地方动漫人才需求,与企业、人才培训基地、试验基地、试验园区形成联动,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不断完善教学、实训和研发条件,走产、学、研一体化模式。3. 鼓励企业提供项目,使部分教学环节在企业中完成,由本校教师和企业的专家共同完成学生的教学指导,改变以往学生实习“走马观花”、“短时参观”的状况,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让学生能更贴近专业、企业、市场和社会,培养了其独立开展工作的执业能力。4.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在学生完成实习基地的“实训”后,企业技术导师参与评价与打分,带队教师负责收集学生实习过程中显现的知识缺陷,以便在未来学校教学中进行改进和补充。

(二)强化学生实践技能

设计专业要培养实践能力强、有应用素质的设计师,以笔者学校为例,本科层次教学区别于研究型设计院校,注重实践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且综合实践成为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又有别于职业技能培训与实践。同时,实践性并非实践类课程专属,作为一种教学思路与方法,适用于各类课程。如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的实践性与实用性;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鼓励教师采用课题教学与项目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取得工作方法、专业知识、创意能力、市场认知以及交流合作、组织协调等多方面的收获。

(三)执业能力特色

一方面,设计师要懂市场、懂工程、懂法规、懂经济,具备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知识,才能服务社会;另一方面,执行、执业能力是实施创意、创新的保障,是设计人员的核心素质。因此,执行、执业能力要与创意、创新能力并举,才能培养适应社会现实、地方传统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才能服务生产、建设、管理的第一线。同时,要注意强调课程结果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最新发展同步,以保证毕业生快速适应执业岗位,独立开展工作。

四、人文视野的融入体现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科学规律的探索,是求“真”,人文为科学启示方向,是求“善”,使科学获得人道内涵,科学和人文的结合产生人才培养的最佳效应,即对“人”的培养,强化了“卓越计划”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本质和归宿点,也成为现代大学追求的永恒目标。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人文精神注入学生心灵,激发艺术灵感、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追求,能够在服务社会中感受自由和幸福,并彰显健康的个性心理,才能体现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但事实上,地方理工科院校科学氛围浓厚,人文精神不足,加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艺术理论和文化素养课程不足,学生文化基础的薄弱,造成学生人文视野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人文视野的融入和构建显得尤为紧迫。

(一)加强艺术理论课程建设

艺术理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思辨性,能拓展设计人才人文视野、完善思维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服务于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课程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课程特点,构建学习体系,激发学生专题化、研究型学习。

(二)丰富学生审美实践

关注校外文化艺术领域,注重校外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访问画家的工作室和工房,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和文化遗迹等;到公共环境领略自然美、设计物的美、及历史事物和文化背景,并作调查和记录;尝试独立思考如何改善所在地域如学校、医院、公园、车站等场所的视觉环境和景观。

(三)提升校园人文氛围

多元化艺术素养类选修课程,拓展学生人文视野、提高审美修养;举办创意大赛,激励学生创新能力;大力投入美术馆、展厅建设,将美术作品和文化性资料、实物或复制品等长期陈列展出,让学生能自由地接触实物,以增加校园人文氛围等。

五、结语

总之,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地方理工科院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也面临创新和改革,从其独特大学精神出发,探讨其与人才培养融合的价值效应与策略问题,能进一步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明确学科发展优势、资源基础等,也是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顺应人才培养趋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彰显人才培养特色及优势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钱亚琴.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精神内涵反思[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12):98-101.

[2]葛蔓,等.论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84-85.

[3]鲁道夫・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25-29.

[4]刘超英.艺科交融创执并举-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7):45-47.

篇6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创新精神 措施

近年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必须要对创新精神的意义和内涵有一个充分、客观的认识,从而找出培养教育的最佳途径。接下来我们就从创新精神的本质特点出发,试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性,结合创新精神培养工作开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有所借鉴意义。

一、培养高职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性

创新精神是指一切与创新有关的思维、意识以及心理状态。它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但与科学精神的其他方面也互相不矛盾。创新精神是在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摒弃旧的事物,努力创造新思想、新事物。因为只有在符合客观规律和客观需要时,创新意识才能通过努力转化成创新成果,从而改变社会生产力,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呈现出阶梯形的递进规律,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

由上述创新精神的基本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精神的发挥,能有效提高国民的整体创新素质。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的义务。要培养出有文化、有技能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就要一方面重视学生文化课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强化专业技能的巩固;另一方面,要重视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时,还能不断接受新技术的挑战,有拿得出手的绝活,可见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另外,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使中国面临着更多的国际竞争压力,而新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任何企业或者事业单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所以加强高职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工作刻不容缓。

二、培养高职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措施

近几年来,尽管培养高职大学生创新精神工作已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和赞同,但就目前具体开展情况而言,创新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够重视,师资力量薄弱,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等等。实际上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有很多,关键在于能否很好地去执行它。下面我们就列举出几条改进措施以供教育工作者们参考。

(一)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培养创新精神

一般来说,人是不可能独立生存的,周围环境的改变对其的影响很大。同样创新精神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为此,首先政府部门要极力创造一个轻松、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鼓励人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自由讨论的风气,这样在争辩中就能获得创新的灵感。再者就是要创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良好环境,提供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人进行交流讨论的平台。鼓励发表新观点、新看法,提倡师生共同搞研究并相应提供学研一体化实践环境。当然,有关部门应当营造浓厚的创新荣誉气氛,让大家积极参与进来。

(二)倡扬批判精神,培养创造力和批判力

有很多说,中国和东亚都很重视教育的作用,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但是为什么在创造力的发挥上中国人总是不如犹太人和西方人呢?这是由传统观念决定的。一般来说,中国人比较注重宗法人伦和服从性,而西方人注重自身自由和竞争性,就表现出了较强的创造力。中国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慢慢成为老师的复本,努力做一个听老师话的乖孩子,对知识很少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解。这对学生未来自身的发展是不好的。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引导学生树立对事物的批判精神,有疑问才有创新,努力培养大学生批判力和竞争力。

(三)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注重实践环节

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本保证。在开发创新教育课程时,要结合创新教育的实证性和操作性特点,提高教师创新意识和教学能力,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创新教育老师,应该尽量安排由实验、实训、模拟练习、社会调查,以及课外活动等组成的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热情。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突破口,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创新能力。

(四)改变实践教学方法

以上讲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如何做好实践教学工作也是一个问题。老师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互动性,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导的作用,让学生独立活动,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搞些小发明小创造,适当地给予指导,并提供物质和精神保障。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让其在实践中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

(五)改革教育评价制度

评价学生的成绩不单单只看学生完成课业任务的情况,应综合考虑学生平时积极思考的态度以及独特的方法和见解,并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同时也要加强师生间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精神;途径

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我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

那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审美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离不开审美教育 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这三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从审美教育入手。俄国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创造性的思维。”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的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学生,去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

教育学认为,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审美教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人们去行动。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的因素。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而其中更不泛富有创新精神的审美因素,这些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必然会充分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正如段继杨先生所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美育是理所当然的。”

2. 在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2.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美的创造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2.2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热情是创造的动力,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发挥强大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马克思说,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发挥作用的乐趣。美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追求,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创造者,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历史教学中,这些美的形象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3 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

篇8

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内容

1.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兴趣是学生一种力图接近、探究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数学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也是推进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因素。

2.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既是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数学思维的训练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偏重于前者,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成为接受数学知识的容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其中数学能力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含了创新技能的基本内容。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1.教师观念的更新是先决条件,教师的创新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

教育本身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教学原则。其次,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2、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要使这条主渠道顺利畅通,必须变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为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数学素质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采用科学探究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如尝试――发现型,自学――探究型,引导――探索型等;必须改革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为指导思想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如尝试指导法、引导发现法、纲要信号法、自学辅导法等。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数学课外活动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数学竞赛、数学兴趣小组、数学专题讲座、数学问题研讨、社会问题调查等。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创新是坚实基础知识的升华和飞跃

在大谈特谈创新的同时,一定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创新是想出新的方法,建立新理论的活动。但创新又是从模仿和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开始。在数学课上没有定义、公理、定理做保障,学生在解题时不可能突然出现灵感火花,得出巧妙的证法。因此,创造性思维与坚实的基础知识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篇9

第一,教师应该具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动意识。首先,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我们要认识到: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是学生一种力图接近、探究思想品德的知识和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内容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更是推进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因素。其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思维的训练,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思想品德课教学既是一种思想品德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思想品德思维的训练活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偏重于前者,学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健康发展。最后,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想品德素质是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思想能力等的综合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

第二,教师应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选择可行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更新教学观念,欲育人,先育己。教师观念的更新是先决条件,教师的创新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教育本身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其次,思想品德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2.善思成败,把握主次。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要使这条主渠道顺利畅通,必须变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为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采用探究科学性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为指导思想的现代化教学方法。

3.开展活动,以育兴趣,再拓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多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思想品德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开展德育知识竞赛、创办德育兴趣小组、举行讲文明专题讲座、进行犯罪案例问题研讨、实施社会问题调查等。

4.夯实基础,相得益彰。基础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起点。创新是坚实基础知识的升华和飞跃。大家在大谈特谈创新的同时,一定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创新是想出新的方法,建立新理论的活动。但创新又是从模仿和具有坚实基础知识开始的。在思想品德课上没有定义、公理、定理作保障,学生在解题时很难突然出现灵感火花,得出巧妙的解法。因此,创造性思维与坚实的基础知识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篇10

【关键词】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12-0049-02

【作者简介】李建芝(1965-),女,江苏丰县人,丰县机关第二幼儿园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发展他们,不去用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创新”。在幼儿教育中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从环境创设、游戏活动、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等方面探索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路径。

一、在创设环境中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以往总是以教师的意愿为主,教师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喜好,以环境美观和具有教育意义为目的进行环境布置,完全忽略了幼儿的参与和意愿。这样造成的结果往往是,教师费了很大精力和物力布置的环境,幼儿却并不感兴趣,这也就难以实现环境的教育价值。

为了在环境创设中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我园主张让幼儿做环境创设的主人。在具体环境创设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制作材料、布置环境。首先,在布置环境前,各班组织幼儿讨论并制定本班的环境主题、所需材料和制作方法。我们要求各班突出自己的特色,在主题环境、材料和制作方法上尽量显示出差异,尽量使用大自然中的物品和废旧物品。其次,在确定主题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环境创设中所需的材料。教师鼓励幼儿收集需要的材料,如玉米皮、芦苇、树皮、竹子、干草、高粱秆、棉花、花生壳等自然材料;还有旧挂历、纸箱、饮料瓶、快餐盒、旧车胎等废旧物品。然后,教师指导幼儿将收集回来的材料进行分类、清洗、消毒,以备使用。最后,教师为幼儿提供制作的工具,如剪刀、胶水、画笔等,鼓励并指导幼儿亲自动手制作。教师会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到活动室的主题墙、区域及走廊上,让幼儿欣赏到自己的成果,了解这些材料是可以根据活动的开展不断进行更换与补充的,并以此鼓励幼儿进行更多的创造。

二、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无论是角色游戏、表演游戏、还是体育游戏、建构游戏,幼儿都会玩得都十分投入。我们应充分利用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从游戏内容的选择、游戏材料的投放、游戏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是游戏内容的选择。教师在安排游戏内容时,首先要尊重幼儿的意愿,让他们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切忌按教师的意愿分配幼儿玩什么。只有符合并满足幼儿意愿的活动,才能有助于幼儿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如,让幼儿选择玩角色游戏还是玩建构游戏,如果孩子选择角色游戏,那么游戏中角色的分配、需要的道具等也都可以让他们自己决定和制作。

二是游戏材料的投放。在确定游戏内容之后,对于游戏材料的选择也应由幼儿自主决定。教师应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与引导者,尽可能让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游戏内容确定需要的材料。如果没有现成的游戏材料,教师可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游戏材料。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醒幼儿一些原则性的行为规则,如不能争抢、珍惜物品、注意安全等。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的一些冲突,如当大家都需要同一种材料时应该怎么办。

三是游戏方法的运用。在确定了游戏内容和材料之后,还可以让幼儿自主决定如何进行游戏,怎么分配角色和材料。在游戏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使用创新游戏的玩法,尝试一物多玩,尽可能不要重复别人的玩法,以此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如在玩理发店游戏时,谁做理发师、谁做顾客、如何给顾客洗发、理发的过程等一系列的设计均由孩子们自行决定。教师在游戏中扮演观察者和引导者。

三、在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艺术(音乐、美术)和体育活动都有助于幼儿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应当给予重点关注的。

在音乐活动中,我园通过创编动作、制作表演服装和道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幼儿一起参与,共同编排动作、制作服装道具、选出孩子认为最美的舞蹈参加表演。如在大班音乐活动“花木兰”中,教师选择了本地区常见的戏曲――豫剧,首先让幼儿欣赏豫剧的唱腔,了解戏曲的动作特点,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创编动作。然后,教师再带领幼儿观赏古代的军服,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教师缝制好的服装主体的基础上动手制作服装配件和帽子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选用硬纸板制作帽子,在上面贴上黑红两色的电光纸和毛线球,做成了花木兰的帽子;再使用易拉罐底和银色的扣子装饰花木兰的披肩和腰带,使得花木兰的形象更为生动传神。由幼儿集体创造的“花木兰”舞蹈成为我园自创的经典节目,并多次参加各级演出。

在美术活动中,我园通过绘画、涂色、手工制作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传统的美术活动往往仅局限于一节课或一个游戏,时间一到就必须把活动材料收拾整理好。在我园的绘画和制作过程中,教师在幼儿有需要时才提供必要的帮助,以此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会给幼儿提出具体的要求,而是鼓励幼儿多画、按自己的想法涂色、根据自己的意图制作手工作品。在进行美术创作时,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多种尝试,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创意表达的机会。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去决定材料的选择、作品的制作及装饰,教师仅做好安全提醒和指导工作即可。

在体育活动中,我园通过创新游戏的材料和玩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体育活动中体现了“玩中做、做中玩”的理念,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会有比较好的效果。我们首先让幼儿制作体育活动中所需的部分游戏材料,如沙包、毽子、飞盘、小旗、花棒、滚环等。在制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新,要求他们采用与别人不同的材料和做法。在幼儿使用这些游戏材料时,教师鼓励他们采用不同的玩法进行尝试,比一比谁玩得花样多。此外,对于走、跑、跳、钻爬、攀登等基本动作的练习,教师也会采用多种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保持对活动的兴趣。

实践是操作的重要来源之一,实践是创新精神的实现。社会发展需要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兼备的人才,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最初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充分运用多种形式、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