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转型范文

时间:2023-03-20 01:0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转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转型

篇1

焦虑点就在于“互联网+”。在爆炸式膨胀、病毒式扩散、颠覆、跨界打劫、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传统企业不仅是焦虑,甚至有点恐慌,纷纷寻求所谓的“互联网转型”。我们会发现,超级大佬们也患上焦虑症:海尔的张瑞敏说“自杀重生、他杀淘汰”;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担忧“下一个的就是万科”;腾讯的马化腾“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喜好”;阿里巴巴的马云称“现在是阿里最危险的时刻”;百度的李彦宏担心“百度有没有应对目前不确定性环境的机制”;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坦言“我们压力很大”……

我们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我们正置身网络革命中,但究竟什么是互联网的本质,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正是导致焦虑的不确定性。从产品创新、技术迭代、传播模式、人才结构、资本募集乃至组织体系,互联网的冲击,是根本性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创造了新名词“互联网+”。互联网是共性和基础,必须要用信息化的手段和互联网思维再造你的企业,是确定的,但加什么、怎么加、谁来加,则充满了想象空间。但至少我们可以确定,“互联网+”是双向的,互联网企业也必须想办法加,而不仅仅是单向的传统企业加上互联网。

从确定的“互联网化”着手。既然互联网是共性和基础,首当其冲的就是传统企业,必须着手加上互联网。无论互联网如何进步,互联网的基础本质仍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公用化的过程。互联网带来的本质变化,就是信息逐渐由不对称变为对称。因此,所谓互联网化,就是对传统经济流程中所有信息不对称环节的替换、优化与重构及创造新的价值链。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包括从战略规划到品牌建设、从组织变革到文化重塑、从产品研发到营销推广的所有方面,有“取势、明道、优术”三个层面和“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产品模式、营销模式”四个维度。“优术”阶段主要是产品模式与营销模式,本质上是把互联网当工具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案是“在线、互动、联网”三部曲。“明道”阶段,就是要利用互联网精神来改造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产业的上下游价值链,企业平台化、组织扁平化、员工创客化,用户全程参与倒逼管理升级、考核去KPI、全员客服,最终为企业全面导入“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互联网基因。

互联网转型的取向不是唯一。目前,我们看到的成功,主要是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成功,于是所谓的“互联网转型”,几乎都指向转型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实际上,企业“互联网化”后,“互联网+”之后,根本就没有了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区别,所以刻意追求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并不是一个理性的取向。

篇2

关键词 运营商“互联网+” 转型

一、前言

“互联网+”市场潜力巨大,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互联网+”便是“互联网+通信”,它代表一种新的能力的提升。传统的基础通信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运营商转型发展诉求。运营商的互联网化转型,不仅是要利用微博、微信、网站等互联网工具做社会化营销或提供客户服务,也不仅是将销售过程转移到线上做电子商务,其最终目标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模式重塑整个通信价值链,即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将全面由互联网驱动,涉及战略、组织、业务、网络、支撑等多个层面,且所有层面都将围绕用户的需求和体验进行设计,包括商业模式设计、产品设计、市场定位、营销传播、渠道销售、业务拓展、售后服务等所有环节,以及组织架构、信息化支撑和管理等方面的相应调整,是一个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渗透、转变和深化的过程。

二、如何理解“互联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底层架构和基础设施,其带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颠覆了各行各业、影响深远。在2015年政府“两会”工作报告上,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互联网提升到政府工作的层面,这是对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的“生态融合”的全新定位。

那么,到底何谓“互联网+”?“互联网+”应该是我们目前所在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未来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化学反应公式。例如,传统的广告加上互联网成了百度;传统集市加上互联网成了淘宝;传统银行加上互联网成了支付宝;传统的红娘加上互联网成就了世纪佳缘;传统的出租车加上互联网成了快的、滴滴;传统的外卖加上互联网就有了饿了么。

综合来看,“互联网+”是一种链接状态,“+”号的一边是工具,另一边是应用工具的主体。互联网工具,指的是包括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以及由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而产生的诸多新技术、新思维在内的创新工具;而应用互联网工具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企业,也可以是行业、城市,乃至国家和星球,但在商业环境下最主要的还是企业和产业。“互联网+”就是构建互联网化组织、创造性地使用互联网工具,以推动企业和产业更有效率的商务活动。

三、互联网转型角色定位

(一)做好智能管道的提供者

管道是“互联网+”的基础,如果连最基本的管道的价值都守不住,则运营商下一步的创新与转型,将是建立在沙漠之上的。我国通信服务公共设施基础落后的基本情况仍然突出,“互联网+”对连接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速度的追求更加高。当然,我们也看到管理当局也在促进引入民资的工作,还有铁塔公司的成立。运营商首先要在研究这些情况后,预判自己在管道上的角色变化和定位,进一步提升管道能力,真正打造智能管道,这是运营商的“互联网+管道”。

(二)做好平台运营的主导者

在现今讲跨界、讲融合的趋势下,运营商应利用好自身的优势与资源,基于互联网思维,做好平台化运营。通过推进跨界融合,加强产业生态系统建设,实现产业生态圈的共享共赢。例如,整合国代商、终端厂家、渠道商,建议基于互联网的终端供销平台,消除中间环节,实现直接交易,协助末端销售利润最大化,如中国联通推出的沃易购,广东移动的TIMES,中国电信浙江、广西、吉林等公司也都推出了类似平台。这种平台化的运营模式不但有效支撑了全渠道的运营和管理,也增强了运营商对手机价值链的掌控力。

(三)做好移动信息化的引领者

把握信息化才能把握未来,运营商必须下大力气从信息化中找到业务发展的蓝海,争当移动信息化引领者。引领移动信息化发展,主要包含概念引领、技术引领、行动引领三个方面。在概念引领方面,运营商需打造智慧城市平台,以平台为依托推动重点移动信息化应用,为重点领域信息化应用提供一站式的孵化环境;在技术引领方面,运营商要联合产业链各方,加大对云计算、物联网等前瞻新技术的研究,大力推进技术集成创新,掌握新技术的引入节奏;在行动引领方面,运营商需积极推动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移动信息化,大力发展农村移动信息化,为金融、物流等重点行业提供定制化的整体解决方案等。

四、市场运营领域的转型实践

(一)产品互联网化

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思维,运营商主要是根据自身的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推出新产品,按照“产品―市场―用户”的宣传推广流程,让用户按照自身的需求去匹配相应的产品,但随着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不断增强,运营商原有的许多通信产品受到了用户的诟病。

按照更深入的互联网思维模式,运营商应结合C2B模式设计产品,使产品具有可定制性,以消费者为中心,让用户参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实现“用户―市场―产品”的逆向营销。常见的C2B模式有:一是按需定制,厂家提供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如海尔的定制冰箱。二是用户参与产品决策与产品优化,如小米最重要的粉丝可直接参与产品决策。三是用户自由选择产品参数。C2B模式是一种很重要的互联网思维,但从目前运营商的产品设计过程来看,基本无用户参与或用户参与程度极低,目前较相关的运用就是“积木套餐”,即允许消费者按需自由选择业务内容和业务量,三家运营商都有这方面的尝试,但效果不佳。

(二)渠道互联网化

运营商传统的渠道体系复杂而庞大,管理成本大且效能低,如何提升渠道运营效能是目前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运营商应以平台化思维运营渠道,通过线上与线下渠道相互协同,整合价值链资源,提高渠道效能,如目前联通推出的“沃易购”等互联网销售平台,整合了渠道商和终端厂商,丰富了渠道终端品类,对于终端销量和渠道产能的提升都大有帮助。当前,运营商的渠道互联网化之路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诸如平台的构建、系统的支持、覆盖的模式、佣金政策的制定等。渠道互联网化可以不局限于通信行业,运营商还可以与银行、证券、地产等连锁形成联盟,只要在这些行业的店面放置运营商的互联网平台,便可以获得大量的用户触点,从而促成交易。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模式实现渠道销售电商化,如引导中小社会渠道建立微信公众号、淘宝店等做电商。

(三)营销互联网化

一方面,利用O2O实现营销方式的互联网化以线上营销、线上购买带动线下经营和线下消费,或者以线下营销引导线上交易的营销手法。核心是基于LBS消费半径之上的全新消费体验和线上支付的完成方式。

另一方面,利用社会互联网渠道引流,吸引用户的注意,如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网页弹窗广告、游戏植入广告等,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推广触点,将极大提升运营商的宣传推广范围和有效性,同时可以降低推广成本,促进增收。

(四)服务互联网化

对于用户而言,去营业厅办理各种通信业务是一项费时费力的事。因此,运营商的网厅、网上商城、手机APP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等开始承担更多的职责和服务,运营商必须加快推进服务互联网化的进程,不断完善互联网平台系统,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连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实现用户价值和用户满意度的不断提升。

五、结论

从运营商互联网化转型的思维和实践来看,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产品设计和研发的互联网化刚刚起步,用户参与度、微创新、产品迭代速度、定制化等方面都远不及互联网企业,再加上众多运营支撑系统的改建与优化、组织结构调整后的磨合与适应,运营商的互联网化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单位为中国联通秦皇岛市分公司)

[作者简介:刘贺,就职于中国联通秦皇岛市分公司市场运营支撑中心。]

参考文献

[1] 陈灿,等.互联网+:跨界与融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 孙丽娟.运营商互联网化转型路还很长[J].通信企业管理,2015(02).

[3] 刘山.中国联通社会渠道发展之路[J].信息通信技术,2011(05).

篇3

【摘要】“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时代已经过去,“渠道为王…‘用户为王”亦各自难撑全局。融合背景下,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内容生产、技术渠道和用户体验三者贯穿起来,组成“三横一竖”的“王”,才能在媒体转型融合的“大战”中取胜。本文结合当下媒体融合转型的案例,以互联网思维统领全局,从内容、渠道和用户三个层面,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转型融合之道进行思考探索。

关键词 五联网思维 转型 融合

2014年注定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元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提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全媒体大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呈现出“此长彼长”的融合态势,新一轮的战略转型升级已经开始,一条全新的融合道路亟待探索。

毋庸置疑,“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时代已经过去,“渠道为王”“用户为王”亦各自难撑全局。融合背景下,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内容生产、技术渠道和用户体验三者贯穿起来,组成“三横一竖”的“王”,才能在媒体转型融合的“大战”中取胜。以下,笔者将结合当下媒体转型融合的案例,以互联网思维统领全局,从内容、渠道和用户三个层面,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转型融合之道进行思考探索。

一、“一竖”:互联网思维贯穿始终

互联网时代不断创造着全新的媒体环境。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面对着来自内容生产、技术渠道以及用户体验三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面临着新兴媒体带来的内容时效性、独家性和传播效果等方面的冲击:在渠道方面,建构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已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然路径;在用户体验方面,如何凝聚用户价值、争夺用户资源,是转型发展的题中之义。在与新兴媒体共存的融合背景之下,不妨把“互联网思维”应用到转型期的升级调整的主要方面,思考媒体融合转型之道。

互联网已经成为传媒领域的一个底层操作架构,由“新事物”逐渐发展成基础性的操作规则。媒体发展离不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操作框架。因而,运用互联网思维来进行资源的重新整合和运营操作的重组配置,是媒体融合的关键所在。

互联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用互联网的传播特征来思考媒体融合,强调即时传播、海量传播、大数据和云计算、众筹“众包”模式以及一种平等对话的姿态,亦是一种媒体间强强联合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和过去传统媒体运作思路全然不同的新思维,不是新闻业务的简单叠加与并行,而是在多个融合层面实现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

二、“第一横”: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内容生产变革

对传统媒体而言,生产优质内容是其核心优势所在。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内容产品的升级,一方面提升内容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对内容生产方式进行变革。

运用互联网思维的开放性来提升内容产品,就要拓宽内容来源途径,改变传统的内容创作方式,提升内容产品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传播效果。例如,近日,《赫芬顿邮报》宣布自2015年起将弃用美联社稿件,全部使用自己采编队伍的新闻稿件。作为“互联网第一大报”,《赫芬顿邮报》运用众多的非专业人员进行内容采写,这些用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熟悉互联网的新闻环境,能提供多样化的新闻视角。与传统媒体封闭式、单一化的新闻采写相比,开放式的新闻采写方式更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要求,也能更有效地借鉴新兴媒体的表达方式和信息加工方式。

以《罗辑思维》为例,其较好地运用了互联网思维对媒体内容进行拓展与定位,一方面通过高质量的内容吸引受众,另一方面,将互联网用语以及逆向思考互联网思维方式巧妙运用,切合用户喜好。《罗辑思维》将互联网用语以及逆向思考的互联网思维方式运用到节目中,例如,将美国历史上严肃的关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否正确的争论,巧妙套用了互联网战争的模式,将其讲述成“反进化论水军”,“达尔文粉丝团”,以及“脑残粉”的互博,使得该话题充满了轻松的语调,运用互联网词汇也更便于互联网上的受众对该节目的理解和吸收。《罗辑思维》的大多数节目是用自己解题的谬误抛出问题,然后让那些喜欢解题的人去主动解题,找到正确答案,以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这些“有种,有趣,有料”的有用户粘性的内容,《罗辑思维》吸引了许多忠实粉丝和用户。这为他后来会员付费模式的盈利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要对新闻生产流程进行重构。在过去。“稿件见报”即是新闻采编流程的终点。如今,稿件完成仅仅是“起点”,还需要针对多元化的渠道和信息终端进行动态内容的延续生产。以《纽约时报》数字化转型为例,在将报纸的编辑部门和数字部门进行了合并之后,《纽约时报》的新闻生产流程发生了巨大变化。记者不仅需要以最快地速度将稿件到网络上,还需要持续性地关注社会化媒体上用户的评价和反馈,持续调整和完善后续报道。新闻生产流程被整体拉长了,也更需要团队工作的合力。因此,建立“中央厨房式”的新闻编辑部门,为打通稿件传播的各个流程、实现新闻内容的多样形态和多元化传播提供了必要前提。

三、“第二横”:运用互联网思维增进技术渠道融合

渠道和终端是媒体转型融合中的关键性因素。科学技术特别无线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加了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过去常说“内容为王”,如今更应加上“渠道为后”。如果只有好的内容,而没有适当的传播渠道,那么这些内容将无法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比于形态多种多样的新兴媒体而言,传播技术的缺乏成为传统媒体转型融合过程中的软肋。在占领渠道和终端开发的过程中,由于欠缺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转型过程遭遇技术瓶颈或效益不佳的传统媒体不在少数。因此,传统媒体在传播渠道的转型融合中,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增进渠道融合,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更好地融合新兴媒体的技术优势和传播特点。

在这方面,BBC视频群(BBC Vi-sion)值得借鉴。BBC视频群把传统电视、网络视频、移动视频等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的各个视频制作部门整合在一起。从视频产品的最初策划、中期制作到最终的整个过程中,传统媒体平台和新兴媒体平台之间的技术、资金、人才得以充分整合和有效利用,实现了优势互补。在国内,实行“全媒体战略”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普遍方式。

再议《罗辑思维》,其内容呈现上的多平台互动,体现了从媒体内部生产架构开始贯通融合的互联网思维。《罗辑思维》最初只在网络视频上传播,后来其逐渐延伸到微信、微博、贴吧、线下书籍等多种传播平台。其信息传播采用了声音、文字、影像、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微信、微博、音像、视频、出版、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脑、手机、书籍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多媒体信息传播。

以人民日报社全媒体平台为例,已建成囊括报、网、微博、微信、二维码、电子阅报栏、手机报、手机网、移动客户端、网络电视等十多种载体在内的全媒体传播平台。对渠道与终端齐全的追求已成为媒体融合转型的一大趋势,而如何有效地以渠道和终端为手段,最终达到媒体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是媒体转型融合中还需要进行的思考。

四、“第三横”: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用户体验

伴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盛,信息传播“去中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受关系亦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媒体组织能够控制新闻渠道和信息终端的时代已经告别,受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表达的转变,让新闻传播活动能够脱离专业的媒体组织而自发运行。技术终端的增多,让受众更多地向信息终端接收者和使用者的“用户”角色转变。媒体转型融合中,用户参与程度、媒体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媒介融合发展的成败。以一种平等对话的交流方式,将用户纳入新闻生产过程,重构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是互联网思维运用在媒体与用户关系层面的体现。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兴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对用户资源的持有,以及对媒体和用户之间关系的构建。新兴媒体将用户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资源,重构着传统媒体时代中媒体与用户的关系,通过打造“用户体验”来产生黏性获利。以澎湃新闻客户端为例,它一方面使用自己的记者队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用户生产内容(即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通过开设“问答”和“评论”版块来获取用户新闻线索,将用户资源纳入新闻生产流程,扩大内容来源以实现内容原创性。当然,UGC的使用存在着专业性缺乏的弊端,但对于增加用户活跃度、提升用户体验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以网易新闻客户端为例,它为用户设计了“网易跟帖局的官衔”,随着用户经验值的增长,用户将沿着“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局长”的晋升路线成长。《赫芬顿邮报》网站则根据用户的活跃度、用户生产内容的质量对其进行评级和分组,给不同的组别的用户赋予不同的权限。网易新闻客户端和《赫芬顿邮报》的做法都是在通过一种用户参与的动力机制,来构建新的用户关系,提升用户体验。

五、结语:“三横一竖”才可为“王”

喻国明教授提出一个有关媒体融合转型的新说法。他认为,“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互联网比我们过去所面对的那些传统媒介都高出一个维度,生长出一个新的社会空间、运作空间和价值空间。”因而不能使用低维空间中的管理思维,即传统媒介发展逻辑,来进行媒介融合和媒介转型。“高维媒介”与“低维媒介”的观点引起了讨论。笔者认为,这充分说明了运用互联网思维这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来推进媒介转型的必要性。

篇4

2008年的冬天相当曲折,一次又一次猛烈的降温之后,伴随的是一次又一次令人充满希望的回暖。人们的心情也随着这样变幻莫测的气温而起起落落,正如2008年的国际和国内大环境一样,充满了跌宕起伏: 天灾、奥运、金融危机……无一不牵动着人民的心,自然也牵动着各个企业的“心“。

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行业非互联网企业莫属,自世纪之交时的互联网“泡沫经济“之后,存活下来的企业发展更为迅猛,各个新兴领域中的新兴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一夜间遍地开花。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组成的有机部分,2008年3月数据显示,互联网行业占GDP的比重约为7%,而据国家相关新闻发言人表示,在未来三到四年的时间里,此比重将再翻一番。

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贱卖、AIG告急、高盛转型、股市下挫,被喻为“华尔街9•11”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向各个行业的蔓延之势日益猛烈。风头收紧了口袋,融资困难; 用户订单减少,运营成本提高,业绩下滑……这一系列联动反应使得全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这个冬天的凉意。

抓住转型大好时机

“危机就是危险加机遇,对于不同的互联网行业来说,这个冬天并不一定是一场灾难。机遇大于挑战,这是一个互联网企业转型的大好时机。”世纪互联副总裁蒋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充满信心地说。

对互联网行业来说,危机中潜藏的机遇,是互联网的需求从整体上不会受到IT业冬天的实质性影响,反而在某些领域需求甚至有所增加。在大环境低迷的情势下,网民会选择更廉价的网上娱乐购物方式,比如网络游戏和C2C电子商务。随着网民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企业客户也会选择相对传统媒体性价比更高的、基于网络平台的营销推广方式。

“对于储备有充足的现金流和成熟盈利模式的互联网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机会。”蒋建平说。以网游公司为例,2008年起,各大网络游戏厂商纷纷出口网络游戏,搜狐的《天龙八部》进入东南亚市场; 金山《剑侠世界》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市场推出; 完美时空2008年前三季度的海外销售额达到1900万美元。同时,网易、巨人、九城、完美时空、金山等非休闲游戏主流厂商在2008年均加入休闲游戏的竞争,开拓新产品线。

而金融危机也使得网游市场兼并加剧: 2008年盛大收购锦天科技、入股NC Soft中国子公司; 腾讯控股深圳网域; EA参股九城等资本层面合作。上述这些例子无一不展现了网游公司对于 “互联网冬天”的兴奋。无疑,这个冬天带给他们的是转型扩张的契机。

对于初创业和正在发展阶段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并没有稳定的现金流和成熟的盈利模式,风投是这些企业的命脉。而如今,由于不断恶化的资金来源情况和对退出市场的不确定性,使风投投资变得更加谨慎和保守,同时不少VC机构都对其所投资的公司发出了准备过冬的预警。

在这种环境下,运营成本高、政策风险大、有版权问题纠缠的视频网站,和没有成熟盈利模式的博客网站最为危险。

不久前“六间房”就裁员140人,数量高达员工的70%; 国内第二大独立博客服务提供商Feedsky被腾信互动公司兼并; 曾经融得1000万美元投资的博客网关门之后仍拖欠工资。

看到这样惨烈的战况,许多视频网站纷纷采取以紧缩节流为主,调整业务结构为辅的转型方法,以期待度过“寒冬”。 目前视频点播网站多采用Youtube式的微视频模式,为满足其流量需要支付大量带宽费用。而P2P技术在满足同样的视频网站流量的同时,能节省90%的带宽成本,所以在金融危机后,视频网站纷纷做出了向P2P转型或研发P2P产品以控制带宽成本的举措。以优酷网为例,近期研发了名为“I酷”的客户端软件,未来还可能开发其P2P产品,同时新产品“合计划”意在开拓合作版权视频点播广告领域。而不久前,优酷屏蔽搜索引擎的抓取,也有业界人士分析是出于成本考虑,准备压缩流量进行过冬。

“在目前来看,我们并没有受到互联网冬天的影响。”网络电视平台Openv网络及系统支持部总监彭涛在采访中表示,“这是由于我们从开始就不支持用户上传内容,节约带宽和成本; 坚持正版,在广告客户和网民面前树立了良好的网站形象。我认为这也是整个视频网站领域将要转型的方向。”的确,如何通过转型寻找到更理智成熟的盈利模式,是这个冬天值得所有互联网企业深思的问题。

节流紧缩走出困境

在转型过程中,“归核化”是绝大多数现金流紧张的互联网企业都会考虑的战略选择。“归核化”是指企业明确自身的核心业务、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把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资源配置都围绕核心进行,最终使核心业务具备其他竞争对手不具备的产业规模和竞争力。

而无论是新浪、搜狐、百度、腾讯等大规模名企,或是初创业仅靠创意争取风投的小型互联网公司,究其本质,都是通过提供服务为访问者创造价值,从而吸引流量和用户,开发出成熟理智的盈利模式。所以提升用户体验是互联网企业最根本的诉求。如前所述,用户体验与成本这对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体,企业决策者们可以通过外包来实现统一。

而对于现金流比较充裕的企业,“多元化”,亦即开源战略是主要考虑的途径。需要看准发展方向,细分用户,以积极的态度开拓新产品、研发新技术,从而把握住这个冬天的洗牌机会,占据行业领先地位。比如C2C网站淘宝,依靠巨大市场份额和阿里妈妈扩大收入,屏蔽百度搜索以为进一步收费做准备。而开源导致的用户数量和运营成本的增加,也可以通过外包来实现统一。

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商,世纪互联对于用户体验价值有着深切的体会,用户需求的增加、网络行为的活跃,意味着互联网企业在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计算能力、网络带宽和存储的开支方面压力相应也会居高不下,这也就意味着各种互联网公司在面临增长压力的同时,也都在寻找各种压缩互联网数据中心投入的方法。

篇5

当微软拖着笨重的身躯向移动互联网转身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逐渐萎缩的PC市场;当盛大忙着在影视、文学、音乐、SNS等领域攻城略地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趋于饱和的网游用户付费市场;同样当马化腾宣布腾讯将步入为期半年战略转型筹备期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潜伏在QQ帝国周边等待突围的各大互联网新星。

其实对于这些互联网巨头来说,转型无一不是必然的,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如若不转型,这些商业海洋里的“前浪”就会被“后浪”无情的拍死在沙滩上,现在的雅虎就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例子,而“曾经”的51.com则是国内因行动迟缓而失去转型契机的的样板。

为了免死,任何一个有野心的公司都会在转型的路上拼命的挣扎,虽然有时候做出一个转型的决定“并不艰难”,但转型之路却不可能一帆风顺,华丽的转身背后是凤凰涅槃般的阵痛。

传统软件开发及渠道商向互联网转型

很多人对瑞星并不陌生,就像我们对江民也不那么陌生一样,但这样一个曾经国内杀毒市场的老大也不得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开始向互联网转型,并在上周正式推出了瑞星安全浏览器的公测版。而这一转型的背后是中国杀毒产业的剧变,曾经风光一时的付费杀毒市场不得不向免费杀毒低下高傲的头颅。

当然有同样遭遇的并不止瑞星一家,金山以及卡巴斯基在中国的商数字星空亦在其中。金山在去年就成立了金山网络公司早已塌上了转型之路。而数字星空在坚持了几年“免费杀软不能替代专业杀软”之后,也无奈的于上周高调的宣布进军团购,由一个软件渠道商变身为互联网应用提供商。

而迅雷的转型则更是显而易见,现在的迅雷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下载工具,而是一个渐具雏形的集在线视频、下载、本地播放为一体的新媒体平台,转型颇为成功。然而假如说迅雷一直固守着下载工具的老大位置而没有谋求转变的话,那么现在极有可能已经落入和快车以及本地播放软件暴风影音一样尴尬的境地,被各大竞争对手围追堵截。

互联网巨头向移动互联网以及平台转型

2011年,无数种迹象表明它将是移动互联网的元年,也是一个开放的元年。Android手机的热卖使得千元的智能手机不再是梦,而平板电脑的畅销则让移动互联网多了一个梦幻般的内容展示平台。同时一个8亿的用户市场大门正徐徐向我们打开,一个巨大的金矿慢慢的露出地表。

谁会对金钱说“不”呢,尤其是那些视赚钱为最终目的的互联网巨头。移动互联网自然而然就成了互联网巨头转战的下一个阵地,无论是三座大山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还是综合门户网站新浪、网易以及搜狐,无一不对移动互联网市场虎视眈眈,企图在这一片未经开垦的土地上雄霸一方。

不过巨头之所以是巨头总有其独特的战略眼光,我们已经看到国内三大互联网巨头对那种攻城拔寨的小儿科式扩张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而是纷纷将乔布斯当成了学习的榜样,以抢占用户终端和屏幕为手段,并在其上构筑强大的移动互联网帝国。

为此阿里巴巴即将推出移动手机操作系统,而关于腾讯、百度早已着手研发自有手机操作系统的传闻也甚嚣尘上,虽然百度和腾讯一再的辟谣,但几乎没有人会怀疑它们会在不久的将来正式那掖藏已久的战略级产品。

而正如前面略微提到的那样,巨头们推手机操作系统并非纯粹的为抢占大大小小的屏幕,而是要在这之上大展宏图,亦即在那之上建立一个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巨大的开放平台,在那之上培育“花草树木”,斧凿“山海湖泊”,使之成为“山水掩映,鸟语花香,蝶飞凤舞”的生态系统。

然而想象总比现实美好,现实是巨头们在移动互联网上指点江山之前不得不经受转型所带来的阵痛及失血,得到江山之前总要尝尽人间百态,完成一个巨头到另一个巨头的转变难免要历经商场万战。

虽然自去年至今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相继宣布开放,但这三大巨头的开放之路都才刚刚开始,等待它们的依然是漫漫长路。与此同时它们还不得不迎战来自四面八方的竞争对手,凡客,UCweb,小米科技,京东商城,新浪微博,360,搜狗正成为三座大山辗转难寐的心魔,而这些颇具实力的“破坏者”也正在成为它们通往移动互联网,通往大平台的拦路虎。

但这都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如若转型不成,我们将亲眼目睹巨头轰然倒下的悲壮一幕,而移动互联网之梦,大平台之梦也将由另外一些新秀们来铸造,来实现,来演绎,当然没有一个巨头希望看到这一天的到来。

篇6

关键词:传统零售企业;互联网时代;企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724.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11日

一、互联网时代为传统零售企业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为传统零售企业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消费趋势以及竞争格局的变化两个方面。从消费趋势来看,互联网环境中的传统零售企业具有追求便利、体验以及个性化的特点,但是传统零售企业吸引用户的手段以及宣传产品和营销产品的手段过于单一,所以互联网环境中消费者的需求也难以通过传统的零售企业得到满足。另外,互联网环境中消费者在购买行为方面体现出了碎片化的特点,即无论是在何种时间还是何种地点,消费者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倾向于实体店销售的传统零售企业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而不再一直是消费者的第一选择;从竞争格局的变化来看,2012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达到了1.32万亿元,在总额中的比例达到了6.3%,并同比提升2%左右,而连锁百强的销售额则占9%并同比降低了2.2%。由此可见,虽然传统零售企业在当前社会消费品销售额度比例方面高于网络零售销售额度比例,但是从发展趋势上来看却呈现出了放缓与下降的趋势,而网络零售则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对传统零售企业造成冲击。另外,即时通信、网络支付、网络媒体等对零售方式、付款方式以及分享模式的改变也让网络零售在互联网时代具有了更加明显和强势的优势,在此背景下网络环境对消费空间以及时间的延伸让网络零售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样在此背景下,面对着较大挑战与冲击的传统零售行业,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做出转型以适应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发展与需求,则传统零售企业将难免要面对市场被网络零售继续吞占的现实,所以在网络时代中,传统零售企业通过积极转型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传统零售企业发展中的必由之路。

二、互联网时代传统零售企业转型策略

(一)明确转型战略。明确的企业转型战略能够为传统零售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中的转型提供指导作用。在当前市场环境中,传统零售企业可以做出的定位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扩展实体零售机构规模;二是推动零售组织实现多渠道发展。其中,多渠道发展更加符合互联网时代中的市场发展趋势,其原因主要包括三点:一是多渠道销售能够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中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消费群体;二是在网络销售渠道的扩展过程中,网络渠道能够表现出特有的优势,如相对于实体销售更为明显的成本优势等;三是多渠道销售有利于传统零售企业提高自身与电商企业的竞争能力。在传统零售企业的战略定位过程中,传统零售企业需要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认清市场环境对自身在技术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同时有必要对企业自身资源开展分析,如仓储、门店、服务经验、品牌以及供应商关系等,从而确保自身在转型过程中保留核心优势并对自身不足进行弥补。

(二)经营模式转型。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零售企业所作出的战略定位对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其中,无论是传统零售企业选择多渠道发展还是选择在实体领域进行进一步的扩张,都需要重视让自身体现出互联网化的特征。互联网特征应当贯穿于传统零售企业中的整个价值链,并在价值链转型过程中采用虚实结合以及各有侧重的办法。互联网时代中传统零售企业经营模式转型的障碍主要在于企业自身对互联网化工作欠缺足够重视,同时对网络营销也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位,这导致了电子业务难以融入到企业的业务流程中。面对这一问题,传统的零售企业应当将互联网化经营纳入到企业发展规划中,而不能仅仅重视渠道扩展以及营销过程中互联网化。如在苏宁经营模式的转型中,苏宁成功打造了实体店+电子商务+售后服务的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打造中,苏宁将电商平台的打造放在了企业发展规划并使其达到了战略高度。事实上,无论是具有现代化特点的电商还是传统的零售企业,都具有零售商本质,只是在互联网为传统零售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发展平台的基础上,电商与传统的零售企业之间会产生平衡点并构建围绕用户体验的上下线零售模式。而作为传统的零售企业,应当对这一点做出及时认知,并推动自身经营模式的转变。在转型实践中,大型零售企业可以侧重于网络渠道的构建以及供应链的整合,从而推动零售企业本身的功能多元化发展。而小型零售企业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侧重于便利店化和物流配送功能的发展。

(三)销售渠道转型。互联网时代中传统零售企业销售渠道的转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网络渠道的构建、传统门店的改造。在网络渠道的构建中,零售企业需要认识到网络渠道与传统渠道相辅相成的关系并重视网络渠道优势的发挥。一些企业在网络渠道的构建中往往会认为网络渠道会与传统渠道形成冲突,这种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在互联网以及电商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侵占零售企业传统渠道的是电商企业而并非网络渠道,并且网络渠道也与消费者逐渐转变的消费习惯相适应,当传统渠道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时,消费者则会更倾向于电商零售企业;在实体门店的改造方面,零售企业应当以提高门店经营效率为标准来对门店结构进行改造,并对经营效率较低的门店进行关闭,重视三四线城市中经营渠道的发展,同时为了确保消费者能够对企业产品进行体验,零售企业可以开设区域旗舰店来进行产品的展示、宣传以及试用。在门店结构以及功能的改造中,零售企业需要对门店的规模进行调整,构建以收获功能与体验功能为核心功能的社区店,并要求社区店提供商品展示以及提货送货服务。同时,零售企业要对渠道布局进行调整,在成本较高的城市中,实体门店需要以体验和宣传为主要功能,销售则主要依赖网络平台,而在成本较低的城市中,则可以以实体店为市场扩张载体,重视配送功能以及仓储功能的开发。

(四)技术转型。在互联网时代中,零售企业的信息实现了网络化的传播,企业商品进行了自动化的配件,货币也可以使用电子化的形式进行转接,要对这些变化进行适应,互联网时代中的传统零售企业也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转型。在传统零售企业的技术转型中,主要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点内容:一是在关注大数据基础上开展科技零售。零售企业相对于B2B行业而言所面临的销售群体更加巨大,所以在零售企业经营过程中更加需要了解消费者需求并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此基础上对自身供应链进行优化,而在此过程中,大数据能够提供技术支撑。零售企业通过运用大数据可以对消费者群体进行更细的分化,从而以消费者需求为依据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同时通过运用大数据可以开展实景模拟,从而对消费者潜在需求做出预测与发掘,并能够与企业各个部门和供货商共享模拟发现的基础上推动产业链以及管理链效率的提高。如在大数据的运用方面,ZARA可以当作佼佼者,ZARA通过对数据开展持续的搜集以及分析来对自身的价值链和服务进行改进与优化,这使ZARA虽然具有较低的售价,但是仍旧具有较高的利润。由此可见,零售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中必须以数据为依据开展科技管理,在运用大数据的基础上,传统的零售企业与电商企业具有均等的机会;二是传统零售企业要与消费者开展多触点沟通。在互联网时代中,零售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媒介的利用来与消费者开展多触点沟通,如通过开发手机终端、电脑客户端等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零售平台,通过与传统平台的结合,零售企业可以获得门店、网络、手机、送货员、信件在内的多种沟通渠道,并可以通过发挥不同渠道的不同优势来对多种渠道进行灵活的组合。相对而言,传统零售企业在服务以及面对面沟通方面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以及更加丰富的经验,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中,传统零售企业仍旧有必要通过互联网化来弥补沟通中的不足,尤其是营销工作需要发挥互联网优势来拓展营销空间以及时间,从而提高零售企业的营销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宋倩,王能.互联网条件下国内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J].电子商务,2013.3.

[2]张向阳.我国传统零售企业转型网上零售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12.6.

篇7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产业转型;传统经济

一、引言

互联网经济在当今时代所造成的影响非常深远,由于其本身对于市场的广泛需求,导致互联网经济以一种空前的发展速度进行跨越式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互联网经济属于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经济的有机结合,借助互联网来实现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换的形式,由此来真正促使传统产业能够向着互联网的趋势发展,最终据此创造出更多的新兴类产业。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形式已经真正渗入到了社会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对于多数传统产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改造作用,极大的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不断的增强了其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当前我国处在一个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变革阶段,因此必须针对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能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建议,

二、互联网经济概述

对于互联网经济的深入理解,需要辨明其和网络经济之间的关系,而网络经济本身也被成为网络产业经济,主要是由具备网络化特征的产业类型组合而成。组成网络经济的产业类型具体包含了电力、电信、交通、计算机软硬件以及互联网等等。学者经研究认为网络产业明显和其他产生存在显著的区别及特点,其具有显著的兼容性、互补性、消费外部性、标准性及成本转换和生产规模经济性等多方面特点。随着当今互联网在社会经济当中发挥出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人们真正开始直接从互联网的发展角度来对网络进行深刻理解,而这一角度也被称为互联网经济角度。而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网络经济实际是以一种相比互联网经济更为广泛的概念,因为结合网络经济能够深刻理解互联网经济本身所掩盖的全新社会经济发展形态及其所具备的特征及特点。

三、互联网经济与我国传统产业经济对比分析

1.互联网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对比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发展时代的中后期阶段,正是互联网时代蓬勃发展的时期。其中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充分表现出了和传统工业经济发展间的显著差异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需求,在当今传统工业经济背景下,所提出的需求主要是同质性需求类型,也是针对某种商品实施排浪式、大规模的消费形式。然而在当今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开始逐渐形成了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形式,这种形式迅速演变为消费的主流形式,并直接表现出了更为明显的异质性特点。

(2)市场范围,在以往传统的工业发展经济背景下,在电力、铁路等领域内的发展有效的促进了跨国家、区域形式的经济活动类型,并极大的拓展了其市场发展的范围及广度。而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这种多样性的需求极大的刺激了多种利基产品的生产及发展,从而真正由此形成长尾市场的发展形式,有效的拓展了其市场发展的深度。

(3)生产方式,以往传统工业经济生产主要采取福特式的生产形式,其坚持以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为主要目标,企业借助规模化的发展经济来有效的实现其成本的降低。这种生产方式主要通过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来充分满足其消费者同质化的发展需求,促使企业更加偏向于采取数量、价格竞争的形式来保障自身市场份额。

2.互联网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性研究

目前有关互联网和产业转型相关的文献资料均是从信息技术对产业融合促进、及其在经济发展当中的比重方面的研究。学者王宏伟深入分析了信息产业结构优化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信息产业本身具备强烈的产业相关性,并且紧随信息产业发展促使整个产业结构发生改变。(2)信息技术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过程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3)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的改善了生产要素所需的投入比例、投入量、生产组织方式及经营发展模式等等,真正由此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整合。

学者朱蕾认为信息技术主要是借助信息嵌入及对传统产业改造来实现其产业融合的过程,这样能够极大的促进其产业结构的转换过程,而所发挥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化过程,通过信息嵌入和融合的形式促使产业边界开始模糊化,其产业结构以技术集约化趋势发展,由此真正促使其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转变过程。二是借助信息技术的改造过程,促使传统产业真正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由此产生明显的带动效果。

四、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产业结构欠缺合理性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我第二产业发展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当中,社会经济发展形式主要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自我 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第二产业的发展比重始终维持在40%的范围,而其中工业在第三产业当中始终占据37%的比重,远远超过世界范围内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其中制造产业比例高达56%,而发达国家内的比重达到了25%-35%的范围。其中相对而言,零售批发贸易和服务业的比重显著偏低。直至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开始优化整合,其产业比例直接超过第二产业比例,然而和世界范围内其他中等国家相比较,其发展依然稍显不足。

(2)轻重工业比例失调,我国重工业至今其所占据比重始终保持在72%的范围,并且此类重工业当中大多数都是以高污染、高排放的形式为主。而在第三产业当中,生产业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其主要包含仓储、运输、批发及零售等等。其中运输、仓储的所占比重均获得显著下降,尤以批发和零售业下降程度最为明显。正是三次产业内部各个行业间的不合理发展,直接导致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发展异常缓慢。

2.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

2013年,我国传统制造业的产业普通过剩情况严重,像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多种行业的产能明显过剩。有学者经研究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长期追求GDP增长所致,并且此类存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主要是一些高排放、高耗能及高污染的行业类型。比如我国在电力、钢铁及水泥等方面的耗能比世界先进性水平平均高出20%左右,而高耗能总的用电量更是直接占据整体工业用电量的80%的范围。

3.制造产业发展安全问题明显

长时间以来,我国制造产业均被局限在价值链低段的制造加工环节当中,其中所包含的产业链明显较短,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为主,具备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特点。学者徐建伟直接指出我国垂直程度最高的制造业具体是办公及计算机制造;电视、通讯设备制造;电气设备制造;医学精密仪器制造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专业化水平相比国外显著偏低,因此其产业链的高度并不完整,产业的正常发展严重依赖中间产品的进口,最终致使其产业结构因为技术的制约而被局限在低端的范围当中,关键产品更是存在受制于人的安全问题。

4.制造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偏弱

我国多数自主产业生产率水平严重偏低,并且其中有99%以上的企业严重缺乏相应的自主核心研发技术,而相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整体国民生产总值当中比重不足15%,其制造行业当中的比重更是不足20%的范围。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度以一个持续上升的趋势进步,其中制成品的出口比例更是直接高过世界平均发展水平。然而此类高技术产品更多都是经由跨国公司在华生产和出口,并非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研发。

五、互联网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建议

1.路径

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1)以需求结构的变化带动生产方式的改变,互联网经济背景下,所采取的定制生产的方式直接给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其和传统工业经济、互联网经济相比,在需求上直接向着同质化、规模化及多样化的方向转变,所进行指导生产的形式也直接从规模化、标准化直接向着多元化、定制化的方向转变。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直接促使多种标准零部件必须严格按照顾客的需求来实施定制化的组装。所以,定制化生产方式成为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的重要方法及途径。

(2)以降低交易成本来拓展市场范围,互联网经济可直接从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实施市场范围的拓展,从而由此直接为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其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极大降低其进行通讯的成本,促使企业内部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这样极大的拓展了市场发展的广度,促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实现。此外,也可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来更加便捷的获取其中海量数据,并由此发掘其中潜在价值,这样才能改善信息不对称情况,有效拓展其市场发展的深度。

2.建议

具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大互联网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完善产业结构。从互联网经济的定义出发,其中电子商务、搜索引擎及网络通信和软件产品研发等均属于互联网经济当中的重要组成。因此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能够极大的促进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真正有效的提升当前我国第三产业的比例及质量水平。与此同时,3D打印制造、智能设备制造等较为高端的工业均属于互联网经济当中的重要内容,因为此类行业的发展能够有效的改善我国当前轻重工业比例不合理的情况。

(2)促进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融合,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通过采取新技术深化和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能够有效的促进制造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最终由此解决其产能过剩问题。其中互联网经济主要是依靠全新的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来实现制造业从高能耗、污染的生产直接转向绿色、智能的方向转型,最终由此获得生产效率及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在其产品的生产和设计当中,直接形成了一种以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所组合成的人机一体发展系统,其能够自主进行推断、分析、构思、判断及决策等一系列智能行为,极大的促进了产业的现代化转型。

(3)强化自主创新,促使高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良性发展,当前我国深度开展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就主要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其核心支撑技术类型,而此类技术均处于世界范围内的前沿,真正具备了自主研发、掌控核心科技技术的实力。而通过加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能够对现有的技术优势实施有效的强化。另外,新技术必须要真正运用到实际当中才能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技术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同步加强对技术的应用创新,通过此种形式来开创出一个全新的商业发展模式。而当今迅速的发展互联网经济正式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深度融合的结果,整个融合过程极大的提升了制造的水平,并由此产生了全新的高端服务产业,对我国低端锁定的情况起到了极大的改善效果。

参考文献:

[1]尚国强.互联网产业与浙江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J].浙江经济,2014,23:31-33.

[2]吴伟萍.以互联网促进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机制与路径[J].新经济,2015,13:16-23.

篇8

今年上半年,移动互联网的领域异常火热,从手机游戏整个收入的爆发式的增长到互联网行业巨头纷纷开展布局,这些动作引起了业界的深切关注,同时对未来整个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切现象的背后,本质上是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的持续爆发式的增长。到去年年底,互联网访问途径通过移动终端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固定终端。

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背后的根源或者触发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智能终端的创新和发展,始作俑者为苹果公司。而在国内像小米这样的创新互联网企业,推动智能终端的价格快速大幅度的下降使得智能终端普及成为可能。另外一个因素是移动网络,智能终端只是一个显性因素,移动网络是隐性的因素。

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对整个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企业,包括创新企业和开发者来讲都是巨大的机遇。对运营商来讲,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甚至挑战大过机遇。业务层面的创新,运营商的传统业务受到了替代、分流,甚至很大的冲击,包括运营商的语音、短彩信和传统的增值业务等。

面对这样的挑战,全球的运营商都在探索应对之道甚至积极转型。像韩国、日本,包括欧美的运营商,都做了很多尝试,包括和OTT业务的合作,纳入流量套餐的计划,推出不限流量的套餐,收购OTT业务等。在创新方面,重点打造API平台,为移动互联网提供服务开展合作。

目前来讲,全球的运营商都在寻找转型之道,对于中国移动来讲也是一样。两年前,中国移动涉及到端、管、云和台四个方面,同时重视合作与竞争发展。杭国强从管道、业务、平台几个层面分享了中国移动的战略。

篇9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即使是纯粹的互联网企业也已经呈现出迭代的特征,如乐视对于优酷土豆、京东对于当当、小米对于原来的3C产品,前者对后者均形成了压制和超越。传统企业如果不作为、不行动、不努力,结局可能更为残酷。传统企业的优势是有一定的客户、产品、品牌渠道、人力资源和管理经验积累,然而传统企业原来的优势可能成为转型包袱,如果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无法形成互联网思维的,更遑论转型发展了。我们建议,传统企业要在更高更宽的层面上来审视自己的战略定位,毫无羁绊地跳出原先的模式和经验,单纯地围绕客户、资本和产品服务来构架自身的发展。

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战略,战略主要包括资本战略、业务战略、职能战略三大部分。资本战略主要就是解决企业获取和利用资本并给予相应回报的问题;业务战略是解决满足客户需求获得竞争优势的问题;职能战略是解决企业内部不同职能条线协同配合的问题,对上支持决策、对下服务监督。资本战略、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支撑起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传统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抓住当时市场和行业的机会,在这三个方面练就了自己的独门秘诀,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应该如何因地因时因势抓住自身的转型重点呢?

“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必须重新架构自己的资本策略。一是要摆脱一股独大的思维,更多的利用吸纳社会资本。二是不要尽想着银行贷款这样的间接融资方式,要充分展示企业的能力和能量,充分利用直接融资资源,保持企业资金来源充沛,随时支持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扩张。三是要重视人力资源和技术成果的价值,并在资本结构当中加以体现。四是提高资本回报,进而增进企业价值。因此,互联网时代要放下“利多归己,足够控制”的定势,善于建立“回报众人,便利众筹”的结构,这方面马云起了很好的示范。阿里巴巴上市前他持有8.9%,上市后稀释到7.8%,即便如此,由于企业市值足够大,马云一度超越李嘉诚和王健林登上中国首富的宝座。与此同时,持股比例较低并不影响他对公司的控制,通过治理结构和规则的设计,他仍能把握阿里巴巴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应该重塑自身的业务策略,强化市场和产品竞争力。这可以分为三部曲,首先,至少要在原先的业务基础上,强化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的需求和体验,利用建设互联网,提升运营效率,加大痛点关注力度,加快客户响应时间。不过,这仅仅是开端,第二步的动作是利用互联网改造自身的经营模式、产品和服务的组合设计。当然,最重要的是想尽办法找到途径使业务和服务能够互联网化,达到线上线下(o2o)一体化,开拓企业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对企业进行重新规划,一家电子家居用品企业是这样做的。他们原来准备投入不菲的资金开设展示店,但借鉴了UBER打车的发展模式,他们改变了思路,转而利用互联网,全面调动社会资源进行企业再造。他们把展示店的投入,用来招募合适的老客户,并用互联网直接连接起来,让他们的家成为展示厅,同时培训老客户成为接待讲解员,新客户网上预约就近上门参观,一旦新客户现场下单成交,厂家支付相应的佣金给老客户,这样老客户在使用厂家产品的同时,还可以得到挣钱的机会;新客户不但就近随时上门参观了解,更直观感受产品使用的现实场景;而厂家节省了展示店投资,直接用来突破销售业绩,极大地提升了老客户的满意度,还低成本地扩大了销售队伍,得到了新的订单。这个案例实现了“互联网+”下的多方共赢,企业的高明之处是将社会的沉没成本,调度成为可以继续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有用资源。

“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需要优化自身的职能策略,建设助人利己的知识管理体系。企业的竞争力源于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开发,传统上企业传承是手口相传加上笔墨留痕,但在互联网时代时这就有点落伍了。外部的信息爆炸性增长,内部的应对也是汹涌澎湃,大量的信息如果不经处理加工,就无法成为推动企业生产力发展的知识,因此职能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在信息收集基础上将其加工和处理成企业的知识,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每个企业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自己的网上大学、网上实习基地、网上知识库。对内,把内部的规章制度、技术研发、生产服务规范、内部的独门秘诀、培训课件等体系化、标准化;对外,收集政策动态、市场情报、标杆学习,进行模块化、格式化处理。传统企业要嬗变成互联网企业的根本就在于能够处理海量信息,并能加工成为独有的有用知识,才能支撑起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立足于市场。

“互联网+”下传统企业的战略转型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企业掌门人兼收并蓄,人才为本,知识筑基,创新思进,只争朝夕,不畏艰险,成功的曙光就在前方不远之处。

篇10

一、互联网与房地产的融合具有全产业链特征

(一)互联网成为房地产市场推广的主要渠道

互联网主要是从C端即消费者需求来切入房地产业的,最早发育的是销售市场和租赁市场,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在房地产销售和租赁领域,大部分是先从线下做起,再进一步做到线上,线上负责信息推送,但成交主要还是在线下,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搜房网、链家网等。

在销售方面,目前互联网包括PC端和移动端已经成为房地产项目最主要的营销推广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可以更加精准地向用户推送信息,除了流量相对集中的房地产门户网站,公司或项目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也成为主要的广告渠道。在租赁方面,除了传统的房屋租赁中介链家、中原地产、我爱我家、搜房W等积极拓展线上外,还出现了一些O2O短租、长租、房屋分享、分时度假等新型企业。目前长租市场是一片蓝海,链家自如通过与房东签订长约后,进行标准化装修,让租客可以拎包入住,让租赁市场更加规范便捷,在京沪一线城市取得不错效果,自如北京市场已经可以盈利,万科等开发公司也在积极布局长租市场。途家、蚂蚁短租、小猪短租等通过分享经济模式发展O2O短租,盘活了存量房源,提供了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不同于传统酒店的居住体验,受到年轻出行者的青睐。

(二)“互联网+家装”深刻改变家装和建材市场

互联网家装企业在经历了快速发展和深度整合后,目前形成了平台型、垂直型、电商型三类。互联网介入家装市场后,一是提供了系统经验和完整解决方案,降低了用户在选择建材、家居时的学习成本,节约了时间。二是让消费的节奏和生产的节奏更好地衔接,通过定期开展团购、套餐等,对供应链进行整合,提高了厂商生产的针对性,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消费者则可以享受更低的价格。三是互联网介入改变了装修市场鱼龙混杂、信息不对称的局面,通过平台强化施工进度和标准,不仅降低了风险,还让消费者透明公开地拥有更多选择。四是一些互联网思维和专业设计的融入,提高了装修市场的技术含量和水平,也让设计、硬装、软装等更好地衔接。

(三)“互联网+房地产+X”在许多领域取得成效

“互联网+房地产+金融”出现了房地产众筹,围绕一些高端产品或个性化产品,通过详细的策划案,通过互联网渠道,先找客户,再根据征集的客户需求拿地,委托专业建设企业施工,最后按照约定交付。

“互联网+房地产+旅游”出现了民宿等新形态,一些城里人共同出资到城郊农村租下农家院,规划设计、装修改造成为有品质的民宿酒店,再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推广,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互联网+房地产+智慧家居”出现了智慧社区,如腾讯和方兴地产共同探索的“2+X智慧家”,阿里、360等IT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海尔、小米等家电企业也在加紧与地产商合作发展智能家电,这建立了一条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的现实路径。

“互联网+房地产+零售”促进了商业地产的O2O融合,万达广场等通过互联网导流与海洋馆、儿童体验馆、攀岩、蹦床、旋转木马等体验性项目的结合起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二、“互联网+房地产”的本质是让空间与服务、人、资本、知识技术相连接

由于互联网已将各类服务要素附着在其平台上,因此房地产只要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就可以实现与所有要素的连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空间价值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互联网+房地产+X”让空间和服务相连接

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空间的消费除了关注空间本身,更加关注购买或使用这个空间所带来的服务要素的便利性,比如更容易获得融资、知识、交流等。以房地产为基础的物质空间正在被赋予多维属性,从原来仅仅是空间载体,变为嵌入了生产全过程,空间并没有扁平化,反而变得更不可替代了。以办公空间为例,以前消费者要购买的是空间,而现在用户更关注开发商能否在融资、宣传、营销、策划等提供多维服务,并且愿意为获得这些服务付出一定费用(或股权),所以各种创业咖啡雨后春笋般出现,也有部分房企以空间切入、按互联网思维提供全产业链办公空间服务。

(二)“互联网+房地产+X”让空间与社交相连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房地产的社交属性受到更加重视。现在一些“互联网+”的公寓产品更加重视通过供给侧调整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连带效益的整体收获,逻辑重心在运营。“互联网+房地产”发挥互联网社交优势,营造特定生活方式、兴趣的社区圈子,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拓展,形成IP效应,增加了用户粘性,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三)“互联网+房地产+X”让空间与资本相连接

由于互联网的平台属性,让其更接近各种各样的资本,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让资金的供给者更加广泛。空间和资金要素相连接,大大促进了生产活动,并因为缩短了资金周转周期而获得了更好的效益。基于互联网的办公空间,如优客工场,他们通过低息贷款、天使投资、股权投资等方式,为入驻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支持,减少了初创企业的后顾之忧。不仅如此,互联网也让农村土地与资本的距离变得更近了,在一些地处深山的农村,只要景色、生态品质好,就能够被资本发现,就能够得到投资和发展的机会。

(四)“互联网+房地产+X”让空间与知识相连接

互联网平台把一批志同道合、领域相近、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年轻人汇聚到一起,以房地产为载体,实现了空间与知识、技术的对接,让知识集聚的溢出效应内部化,不仅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成本,还大大提高了空间的价值。

三、“互联网+房地产+X”推动我国经济转型

房地产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在于如何科学引导,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及政策引导,房地产可以促进创业创新,在经济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倒逼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型

我国房地产业正在反思此前大规模、同质化、产品单一的粗放模式,互联网与房地产的融合可从三个方面促进房地产业转型:一是打破了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把那些不专注、不合法的开发商淘汰出局;二是更加注重穆足消费者多元需求的角度来设计供应产品,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三是降低了市场门槛,让市场竞争更加充分、公平,降低了腐败风险。

(二)加速经济要素的地理集聚

由于布局上的不合理导致人口和经济要素大规模、长距离运输,抬高了经济运行成本。由于互联网连接起更加多元的要素特别是新兴要素,使得其空间分布已经呈现出了筛选效应,且对其他产业有一定先导性。那些互联网发展快、连接起更多要素的城市无疑获得了更多发展机会,现实中这些城市往往都是一二线城市, “互联网+房地产”发展得也更快。这无疑让资金、土地、人口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更加集中,尽管促进了城市分化,但却弱化了要素的行政配置,强化了市场作用,可以增强空间供给对于人口和生产要素流动的引导作用,优化我国经济地理格局。

(三)促进了创业创新

实体经济不是制造经济,关键在于以创新为核心的生产服务环节,包括产品的技术研发、外观设计、市场推广、商业模式等,这些创新活动过去主要发生在大企业大院所,与美日德等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在创新能力上的差距与这些大机构体制僵化、反应滞后、活力不足不无关系。“互联网+房地产+X”让创新不再依赖大机构,办公空间不仅能提供场所,还能提供良好的周边服务和创新生态,相当于承担了过去由“单位”承担的一些职能,让一些精干的创新“小”团队有了更多用武之地,让创业者更专注在核心领域。同时压低了租金价格,减少了初创期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