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线上教学的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线上教学的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线上教学的研究报告

篇1

关键词:作业模式 创新 探究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学生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假如精心设计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明确要求物理要重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重视与技术、社会的联系,明确要求物理作业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要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所以物理作业要充分挖掘物理学科联系实际的特点,要能反映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要能体现物理知识的价值。而物理传统的作业模式,只为了升学应试的需要,不仅形式单一,而且题目内容也与现实生活相对脱离,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传统作业模式

1、学科综合型题目。设计一些与其他学科有渗透、延伸作用的题目,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二力平衡”的知识时,我以雕塑作品《马踏飞燕》为例设计题目,加强物理与美术的联系,既使学生深刻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鉴赏能力,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价值的认识。

《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用一只蹄稳稳的踏在一只小小的飞燕上,设计巧妙。蕴含的道理其实很简单,骏马的重力和飞燕对它的支持力二力平衡。要实现这样的二力平衡,则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必须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在美术设计和工艺制造中要实现“骏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却是很不容易。所以《马踏飞燕》是“二力平衡”的物理知识与美术设计的完美结合。

2、应用分析性题目。如有关“简单机械”的习题,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生活有关的例子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如让学生讨论: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原因是什么呢?其实这就是“省力机械――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引桥很长,使行车省力、方便和安全。又如关于“滑轮组”的应用,今年广东物理中考题的“手摇升降晾衣架”就是一道很好的例题,紧贴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诸如此类的题目可以使学生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或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开放创新型题目。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物理实验,这种物理开放性题目很新颖,符合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又能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型作业模式

1、查阅、调查型作业。①与物理发展史有关的作业。此类作业可以促进学生关注物理的发展史,加深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②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作业。如学摩擦力时,我要求学生观察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摩擦现象,尝试用学过的知识将之分为静摩擦、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类,尝试说明哪些摩擦现象是有益的、哪些摩擦是有害的,并研究说明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并完成调查报告文章。③与科技前沿紧密联系的作业。例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神州4号、5号的发射、飞船运行轨道的相关报道,并试着去解释。这样既可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设计、实验型作业。要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现代人要学会动脑动手,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中有较多的动手实验和动手探究的素材,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完成所有内容,在适当的时候,布置一些相关内容的小实验和小制作给学生去实践。

3、探究学习型作业。这种类型的作业完成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可以让学生在一学期内完成。这种作业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会合作已经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的必需要求。合作是情感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潜能发挥的过程。因此,多布置合作性作业,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这个学期,初三年级举行了拔河比赛,我就利用此机会布置这样的探究课题:拔河比赛的探究。关于探究课题,引导学生思考:拔河比赛中能分出胜负的力学原因何在?怎样才能取胜呢?要求学生:①通过调查,了解拔河比赛的一般规则,观看拔河比赛或参与比赛并思考站姿、队形、场地等因素对比赛结果的影响;②运用物理学知识,画出拔河比赛时双方的受力图,进行受力分析,以找出取胜的原因④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关注作业问题,就是关注教学效果,就是关注物理教育的目标与理念是否得到体现。新课程将学生的学习向生活、社会等广阔空间进行开放,学生物理作业应紧密联系实际、重视实践,在升学压力和素质教育中实现有机结合,使物理作业内容和模式在继承中发扬创新,呈现多样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特点。

篇2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教学;普通高校;分析与对策

作者简介:廖柏林(1981-),男,湖南衡阳人,吉首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刘昕(1973-),女,湖南保靖人,吉首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湖南吉首41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首大学2009年度精品课程、2010年度教改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75-02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其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通信、自动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测控与仪器等众多领域。该课程受到了普遍重视,国内工科院校的全部电类专业都开设了此课程,并定为必修课。[1]了解当前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情况,对进一步完善这门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吉首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总结经验、教训,解决存在问题,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该课程教学的质量。

2009年5月开始,笔者对吉首大学开设“信号与系统”课程的3个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共计15个教学班进行了问卷调查,累计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95份,有效问卷294份,问卷有效率为98%。调查样本的情况为:2007级、2008级和2009级学生各100人。本次研究在问卷调查之外,还采取了个案访谈、实地听课和访谈教师等方法,运用对比研究法以及后期的数据分析,最终形成调查研究报告。

一、高校“信号与系统”课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度较高,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评价一般

在被问及“你是否对‘信号与系统’课感兴趣”时,超过65%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说明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度较高。在被问及“你认为‘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学习对专业素养的养成有帮助吗”时,认为“非常有帮助”和“有帮助”的学生占88.4 %(分别为37% 和51.4%)。可见,学生对“信号与系统”课在整个专业素质培养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有非常清楚的认识。

关于任课教师授课水平的总体评价,选择“满意”的学生占27.8%,选择“一般”的学生占54%,选择“不满意”的学生占18.2%,可以看出,学生对 “信号与系统”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的评价为一般。

对比其他专业基础课(如电路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等),认为“信号与系统”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明显高些”的占18.1%,选择“水平差不多”的占61.2%,选“明显差些”的占19.7%。可以看出,学生认为“信号与系统”任课教师授课水平与其他课程教师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2.授课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较少采用其他教学形式

关于“信号与系统”课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师讲授”的占89.8%,选择“小组讨论”的占4.7%,选择“其他”的占5.5%。可以看出,目前“信号与系统”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授这样一种传统方式,较少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发现,授课形式的单一造成了部分学生听课注意力分散。因为整个授课过程中偏重于知识传授和理论讲解,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很少,基本上处于单向传播,没有现场反馈。这种注入式教学必然使学生注意力下降,从而导致知识掌握不牢,课堂效果不佳。

3.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认可度较高,但多媒体教学效果欠佳

对于“是否喜欢多媒体教学”,67.3%的学生选择“喜欢”,20.4%的学生选择“一般”,只有12.3%的学生选择了“不喜欢”,说明多媒体教学方式已深入人心,获得了学生的较高认可。但是在问及“当前‘信号与系统’课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如何”时,选择“非常好”的学生只有22.5%,选择“一般”的学生有35.7%,而有高达41.8%的学生选择“不好”,可以看出当前“信号与系统”课程虽然采取了多媒体教学,但是却并没有取得理想教学效果。在被问及“本课程多媒体教学存在哪些弊端”时,学生集中反映在以下几点:采用多媒体教学后授课速度变快,思维跟不上;多媒体教学的采用,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多媒体课件制作粗糙、呆板,不起作用。

4.实验方式单一,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于实验方式,在被问及“目前硬件实验对激发你的学习兴趣是否有帮助”时,选择“有帮助”的只占33.7%,选择“没有帮助”的学生高达66.3%,可以看出单一的硬件实验,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而被问及“采用何种实验方式更为有效”时,有80%的学生选择了“硬件实验和仿真实验相结合”,这一结果为我们进行实验改革提供了思路。

5.双语教学接受度较低

对于“是否希望开展双语教学”这个问题,36.1%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希望”或“比较希望”,55.8%的学生选择了“不希望”,8.1%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一般本科院校中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接受度较低。这是因为一般性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差一些;受传统“哑巴”式英语教学的影响,听说能力尤为有限。如果不分层次地在所有学生中全面开展双语教学,其可能会适得其反。

在回答“如果采用双语教学你希望英语讲授的比例是多少”这一问题时,有60.2%的学生选择“无固定比例,能讲授清楚就好”。可以看出,对于双语教学,学生还是希望以课程知识传授为主,专业英语水平提高为辅。

二、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对策

研究调查结果,针对当前普通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确保高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高质量的基础。通过调查发现,在进行同一个知识点授课时,由于教师不同,学生的反应差别很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青年教师授课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以老带新,对于新聘的青年教师,为其指定一名老教师进行传帮带,指导其熟悉教学的全过程及课程的难点和重点;建立主讲教师负责制和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制定试讲上岗制度,定期开展教学比试,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组织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承担教改项目,以提高年轻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充分发挥年轻教师接受新知识能力强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年轻教师进行新技术(DSP系统、片上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等)培训,拓宽其视野。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本课程整体的教学水平,而且能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活力、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

2.改革教学方法,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

传统教学很重视对课程内容的传授,而忽试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了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施教。

(1)重点内容讲授。对于两类卷积和三大变换等重点内容,教师应精心准备,详细讲解。授课过程中还应把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避免单向的知识灌输;要特别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一定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从而开拓学生思路。

(2)组织有目的的讨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讨论问题,适时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撰写讨论研究报告。通过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结合查阅文献资料,让学生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自学能力是大学阶段着重培养的一种能力。在他们以后的工作当中,这种能力将会大有用武之地。在对课程的重点和基础充分讲解后,可以指导学生对课程的有些章节进行自学。例如,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有着并行的相识性,教师在讲授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及其零极点影响时域和频域特性后,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及其相关知识就可以指导学生自学。总的来讲,在该课程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多种形式的施教,使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又可以锻炼能力。

3.充分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信息量大,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直观性和可重复性好,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并帮助学生克服遗忘。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丰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过分依赖课件而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件制作粗糙仅是教材的搬家以及讲解速度过快,从而导致多媒体教学效果有限。依据调研结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多媒体教学。首先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基本内容、课堂测试和仿真演示等采用多媒体教案;而定理推导和例题讲解等则采用传统板书。其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技巧。在讲授阶段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课件跟着教师走”,而不是教师被动的、死板的对着屏幕讲解。最后合理设计课件。课件内容应少而精练、色彩要明朗、同时尽量将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内容和重要的分析方法用动画来形象地演示。

4.改革试验方式和内容,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可以对实验教学进行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建设实验大纲和修改完善实验指导书、以杜绝实验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改单一硬件实验为Matlab仿真实验与硬件实验相结合。仿真实验新颖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进行探究,为培养创新思维奠定基础;改单一验证性试验为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相结合,为此老师将实验单独设课,总计24学时,增加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将部分实验指导书改为任务书,实施部分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发挥创新性留有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分层次地开展双语教学

大学双语教学是当前高教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推行。[3]但是对于普通高校,由于其自身特点,开展双语教学必须探寻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而不能照搬重点大学的模式。开展双语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因材施教,适度推广。也即选拔英语基础好、并对双语教学感兴趣的学生组建双语教学实验班,一般而言有15个以上的学生就可以开班。同时针对学生英语读写强、听说弱的特点,教材采用英文原版教材,电子教案也采用全英文。教师讲授较浅显易懂的内容,完全用英语;对于较难的内容,先用英语讲,然后用汉语把关键意思复述一遍。当条件成熟,能保证专业和英语双赢,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就可施行大面积双语教学。[4]

参考文献:

[1]宫二玲.关于“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1):59-61.

[2]王松林,郭宝龙,张永瑞,等.“信号与系统”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3):145-148.

篇3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者学习需求调查是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学习者特征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借鉴了“‘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2014)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在国家开放大学门户网站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收到来自国开系统32所地方分部(原省级电大,含地方开大)、3所实验学院和1所直属学院的问卷2,746份,其中有效问卷1,095份。使用SPSS21.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特别是维度(或因素)间的关联分析。研究发现:学习者专业知识需求高于基础知识需求;第二产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相对最高;学习者对专业基础能力最为重视;年龄显著影响了专业能力需求;学习者更青睐线上线下融合式的学习方式;希望强化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期盼提供高效的互动渠道;建议考核内容贴近实践、方式更为灵活。在这些研究发现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讨论,并提出了初步建议和研究展望。

【关键词】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需求;特征;定量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7)02-0018-09

一、引言

需求是人体在缺失状态下,对内外环境客观要求的反映(冯惠敏, 1994; 岳俊芳, 等, 2013)。根据生理和社会心理两个维度,需求的内容又分别对应具体物质和抽象事物两个范畴(倪传斌, 刘治, 2006)。束定芳(2004)认为,学习需求(Study Needs)隶属于需求,“可以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前者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习者知识或能力的需求,后者指学习者目前的实际水平及其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就个人需求(学习者学习需求)而言,存在多种解读,如学习者的“目标需求”(Widdowson, 1981, p.2)“期望与渴求” (Berwick, 1989, p.57)“(弥补)欠缺与不足”(Robinson, 1991, P. 8)“期望与现状之间的差距”(Kemp et. al., 1998, p.21),等等。

作为国家远程教育及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开放大学(以下简称“国开”)转型成立以来,积极定位于“不断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杨志坚, 2011 a)。严冰(2012)指出,国开转型图变的基础在于“加强对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的研究与分析”。“需求变化是公共服仗逑嫡铰宰型的最强大的驱动力,而主动适应需求应该包括发现需求、培育需求和引领需求”,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已经、正在和可能发生的多方面变化”(严冰, 2015)又客观存在。由此,调查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成为当下亟须深入和加强的课题。

二、文献回顾

以“学习需求”为检索因子,通过万方数据库检索出7,756篇文献,其中近五年文献5,593篇;再将“学习需求”依次与“成人教育”“开放教育”或“远程教育”组成配对检索因子,分别检索出近五年相关的研究文献数量依次为86篇、53篇、86篇。进一步展开期刊分类,统计核心期刊(含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中“开放教育”视阈下的学习者“学习需求”研究数量,所得仅为14篇。初步的文献数量统计表明,对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研究是开放教育(包括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研究比较薄弱的环节,在质与量两个层面都有待提升。

“学生与学习需求分析是课程教学设计的起点”,全面的分析能够为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定、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策略的选用和教学服务的完善提供依据(冯立国, 杨孝堂, 2011)。对于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需求,“大部分学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林翠平, 唐涌, 2014),也有采用质性研究,以及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文献回顾中,本研究扩大了检索年限,以国内核心期刊为例,简要梳理了国内开放教育领域关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研究。

在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中,以问卷形式开展的定量研究相对居多(周济等, 2007; 张信和, 2013; 陈海建等, 2014; 林翠平, 唐涌, 2014; 何苗, 许宇翔, 2015),亦有杨敏(2013)根据“广播电视大学多年来远程开放教育积累的教学记录”数据,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供了数据支持”。基于问卷的定量研究中,周济等(2007)通过《手机使用情况与可学习时间片段》问卷,以学习者的泛在学习方式需求为切入点,探索了使用手机、PDA等移动终端设备,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路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他在反思中也指出“移动学习不是万能的学习,而是作为其他学习方式的重要补充”。张信和(2013)以广州电大广告设计专业为例,发现“导学结合”模式下学习者学习需求存在的三个问题:“学习者专业基础的参差不齐形成的导学需求差异性”“技能训练要求量大”“行业对职业能力与素养的要求”。陈海建等(2014)在实证研究中,重点考察了学习者“对面授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学习需求,发现最为突出的是“大多数学生倾向于教师在面授课上讲解课程的重难点”,其次是对学习方法的需求,讲解所有知识点位居第三,第四和第五位分别是对学习方法和讨论交流的需求。林翠平、唐涌(2014)对省级电大“校本部开放教育四个重点专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展开调查,发现学习者“由于工作性质和专业特点的不同”,“在学习需求上有较大的区别”,特别是“对应用能力的需求较大”,在方式需求上更倾向于“网上学习”,但“针对困难课程也希望得到教师的面授辅导”,结论是建议导学方式应“适应学生不同学习需求”。何苗、许宇翔(2015)以省级电大“直属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1,147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发现,超过半数的学习者的“主要教学辅导需求”是“知识点总结”和“考试重难点讲解”;接近四成的学习者关心“所学知识与就业、工作前景之间的联系”;学习方式的需求方面,网上自主学习需求(54%)高于面授课需求(45%)。

有些学习需求相关联的研究还应用了质性研究方法。李莹、陈荷男等(2013)通过访谈分析,认为开放教育“其实不是没有门槛,而是对学习者本身提出了较强的能力要求”,因而学习需求还应包括“学习中必需的相关能力,包括使用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良好的知识基础、自我约束与坚定的意志信念”,而“入学后,学生缺少相关能力的后果逐步显现”。该领域的研究中,王同军(2015)还采取了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其“技能型人才学习需求的调查”,依据了1,164份有效问卷及79位受访者,发现学习内容随学习者“岗位性质和技能等级的不同而主体需求不同”;学习者“在技能培训上更希望参加由专业机构组织的短期集中培训”;学习者对考核形式和资源呈现形式也比较关注,“希望教育机构提供生动、直接的学习资源和简易、便捷的考核形式”。

综上所述,较为全面的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需求研究,目前尚不多见,连续性的跟踪调查仍是空白。现有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需求相关的调查研究,在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借鉴的基础上,也存在差强人意、有待完善的环节。譬如,其一,整体研究数量与质量存在不足。大部分研究者并没有深入分析挖掘学习者学习需求,换言之,该项研究还有待发展成一门显学。其二,样本提取范围相对局限和样本数量有待提升。大多数研究样本往往锁定某一省级电大,甚至某一学院,聚焦某几个专业,甚至某一专业,再加上样本数量逾千的研究屈指可数,这都难以形成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需求的整体概观。其三,学习需求的内容范畴设定有待商榷。广义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存在关联或者重叠的部分,但从教学角度来看,狭义的学习需求似乎锁定为知识需求、技能需求和学习方式(包括教学方式)更为妥帖,但现有研究往往多有混淆,需要根据相关学习者特征理论框架进一步厘清。其四,就统计方法而言也存在进一步完善的必要。由于开放教育学习者的构成多样性,简单的百分比统计或者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思维定式,仅仅以性别作为自变量来考察学习者学习需求未免有些单一刻板,似乎多维度地统计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关联分析更为必要。

但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在开放教育视阈下,“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2014)开展了跨区域的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需求等特征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实则是该研究的延续性跟踪调查,锁定并深度挖掘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特征。

三、研究方法与样本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网络{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样本、提取数据。调查沿用了“课题组”(2014)编制的问卷,并于2014年10月31日至2015年3月23日,通过国开门户网站向全国范围的开放教育学习者发放,总共回收问卷2,746份。自愿参与问卷调查的学习者来自国开32所地方分部(原省级电大,含地方开大)、3所实验学院和1所直属学院(学院),样本提取范围在“课题组”(2014)研究的基础上(15个省市级广播电视大学的学习者)有了进一步扩大,且具备了地域代表性,覆盖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相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还包括了东北地区的开放教育学习者。研究者期望在可操作性原则下,通过样本来源的地域代表性,尽可能地勾勒出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概貌,填补现有研究的不足。

调查问卷的编制依托了王迎、黄荣怀等(2006)构建的远程学习者特征DSMS研究模型,包括人口学特征、学习动力特征、支持性特征等内容。由于深度分析挖掘的客观需要以及篇幅限制,本研究仅报告其中的学习需求部分。问卷中,学习需求部分内容围绕三个维度展开,即知识、能力和学习(教学)方式。其中,知识需求和学习方式期待两个Likert五段量表,共包含17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照“完全不需要”(或“完全不符合”)“不需要”(或“不符合”)“说不准”“需要”(或“符合”)“非常需要”(或“完全符合”),依次编码为1至5分值。两个量表的Cronbach’s α分别是.864和.884,信度均>.7的标准。此外,问卷关于学习需求中能力需求方面的内容,则是结合学习者自身发展和专业设置,对13项具体能力进行选取来考察测定的。

样本提取中,严格控制了有效样本数量,按照问卷的完成情况最终筛选出1,095份有效问卷,仅占回收问卷总量的39.88%。通过这些措施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对于取得的数据,借助SPSS21.0软件进行了均值比较、单因素方程分析和相关的事后检验等统计分析。

四、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通过三个维度报告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特征。这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需求、能力需求和学习方式期待。

(一)知识需求

1. 学习者的知识需求整体水平相对较高

就现有样本将学习者对于知识需求的均值降序排列,如图1。其中,有四项知识需求均值>4.00分别是专业技术知识、计算机相关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其余三个项目的知识需求均值≥3.50。由此反映出学习者整体知识需求水平较高。

在本研究报告的现有统计数据中,学习者在专业技术知识、计算机相关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需求对照方面,“课题组”2014年的调查分析可见均值保持稳定,仅略有下降。其中,专业前沿知识取代了外国语知识,成为第四位需求较高的知识类别,其均值达到了4.14的较高水平。与此同时,外国语知识的需求均值排名居末,但均值依然达到了3.50的水平。这反映出学习者的外国语知识只是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相对需求弱化。

2. 学习者专业知识需求高于基础知识需求

进一步将学习者知识需求项目按照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两个维度进行合并统计,并比较其均值,见表1。其中,专业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基础知识包括外国语知识、计算机相关知识、自然科学类知识和人文社科类知识。从表1可知,专业知识需求(M=4.19)依然高于基础知识需求(M=3.88),表明开放教育的学习者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基础知识方面,结合知识需求整体情况的分析可知,相对而言,学习者仅认为计算机相关知识较为重要。

3. 学习者专业与职业相关性与知识需求

在问卷调查中,专业与职业的相关性分为对口、相关或相近和完全不同三个层次,样本反映出三个层次的比例依次为33%、49%和18%。对照2014年“课题组”的报告发现,除专业与职业完全不同的学习者数量有小幅度下降外,其余两组学习者都有小幅度上升。

通过one-way ANOVA对专业相关度和知识需求进行显著性检测,发现专业相关度不同的学习者在三个维度知识需求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分别是:自然科学类知识(F(2,1092)=5.961,p

相关的事后检验进一步表明:对“自然科学类知识”的需求,专业相关性为“对口”和“相关或相近”的学习者均显著高于专业相关为“完全不同”的学习者(M差=.238, p

4. 学习者专业与职业相关性与专业知识需求

在专业知识需求上,学习者在专业与职业的相关性上,按照口(M=4.25)、相关或相近(M=4.16)和完全不同(M=4.14)三个层次,需求依次降低,与 “课题组”(2014)报告的特征趋同。现有数据统计中均值都>4.10,表明整体达到了较高水平。

按照专业知识包含的三个维度(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以专业与职业的关联作为自变量,继续考察三个维度知识的需求情况,见图2。

在这三个维度中,对专业技术知识的需求比较突出,且专业与职业完全不同的学习者与相关或相近的学习者在这方面的需求处于伯仲之间。这反映出开放教育的学习者较为重视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需求次之,专业前沿知识需求水平相对弱化。但“专业知识”三个维度与“专业与职业”三个组别所交叉析出的知识需求均值都>4.05,整体水平令人满意。

5. 不同职业领域的学习者对于知识的需求

学习者所从事的职业领域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根据现有数据,统计比较了三个产业学习者对于知识需求的均值。第二产业学习者对于整体知识的需求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居末位(M=.146),且知识需求均值接近或大于4.00。

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依次取值为1至3分,通过one-way ANOVA对职业领域和知识需求进行显著性检测,发现不同产业学习者的专业前沿知识(F(2,1092)=3.372,p

事后检验进一步表明,在“专业前沿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方面,第二产业的学习者的知识需求显著高于第三产业的学习者(M差=.142, p

三个产业学习者的进一步各项知识需求的均值统计见图4。对于外国语知识、计算机相关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M第二产业>M第三产业>M第一产业;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M第二产业> M第一产业>M第三产业;在自然科学类知识和人文社科类知识上,第一产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高于其他两个产业。但整体组间差距较弱,反映出各项学习者知识需求在三大行业的学习者之间,整体需求较为均衡。

(二)能力需求

1. 学习者能力需求的整体特征分析

问卷中,能力需求是通过13个项目,结合学习者自己是否最迫切需要提高而展开调查的。“是”标记为1分,“非”标记为0分。按照均值降序排列,见表2。前5项迫切需要提高的能力是分析综合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Ms>.40)。此外,信息处理能力的均值也达到了.40的水平。其中,对于学习者自身发展而言,又以分析综合能力和自学能力的需求最为突出(Ms≥.50)。

13个项目的能力需求,又可以归类为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遵循 “课题组”(2014)报告的归纳方法)三个次级维度,具体涵盖内容见表3。在上述六项迫切需要发展的能力中,前三项加上信息处理能力,均属于专业基础能力;第四、第五项属于专业核心能力。

按照能力需求的三个次级维度,就现有样本比较其均值,见表4。发现学习者整体对于专业基础能力的需求较为突出(M=.47),对于专业拓展能力的需求最弱(M=.32)。由此可见,开放教育主要是顺应了学习者对于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学习需求;学习者对于专业拓展能力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激发。

2. 不同年龄学习者对于能力的需求

对于不同年龄的学习者的能力需求也进行了均值的比较,见图5。现有数据显示,只有20岁以下的学习者认为专业核心能力最重要,而其他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则较为重视专业基础能力。此外,只有40岁以上的学习者对于专业拓展能力的重视程度略微高于专业核心能力。由此可以推断,满足学习者的专业基础能力需求是国家开放大学的重要使命,其培养目标并非高精尖人才,而是服务基层的专门人才。

(三)学习方式期待

学习方式严格意义上属于学习风格的范畴,在问卷编纂过程中,将学习方式具象化为学习方式期待,这种处理更便于了解学习者在学习方式方面的需求,从而有助于开放教育有的放矢地改进学习支持服务。

1.学习者倾向的学习方式

开放教育学习者对学习方式的倾向性,同样也是学习者学习需求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现有标本的均值统计,学习者对于在线(网上)学习认同度较高,在是否希望增加网上学习的调查项目中,均值>4.00;对于是否希望多组织一些面授辅导的调查项目,均值依然较高,接近4.00的水平(M=3.83)。两者综合反映出,学习者更喜欢融合式的学习方式,网上学习的同时面授辅导依然相对重要。均值第二位的学习方式调查项目是学习者希望多提供一些动手操作及实习、实践的机会(M=3.99)。

在网络化学习倾向颇高的同时,在是否希望通过纸介学习资料进行学习的项目中,均值也依然较高(M=3.71)。这种情况也间接地反映出学习者自身对于传统的纸介信息输入方式依赖性较强,数字化素养有待提高,如在“希望通过传统纸质课程的方式进行学习”方面,20岁以下的学习者显著高于31-35岁和36-40岁的学习者(M差=.341, p

2. 对学习支持服务的期望

在问卷中,也涉及了学习者对学习支持服务的期望调查项目:“希望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技能培训”“希望提供多种渠道的联络方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希望提供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和建议”,三项均值均>4.00,见图6。

第一,W习者之间具体的工作岗位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工作岗位相关的技能培训属于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范畴,如何细化技能培训与工作岗位之间的相关程度,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二,对于多种渠道的联络方式,学习者感觉平日使用QQ、电话或者面授辅导时解决问题较为高效,国开此前沿用的电大在线平台的BBS在线答应方式较为低效,但随着国开基于Moodle技术的新平台的启用,学习者的体验有待跟踪调查。第三,在职业规划指导方面,国开现有的多数专业大纲中内容目标也有待充实强化。

3. 对考试内容及方式的期望

对于考核内容及方式,学习者在“希望考试内容注重实践,强调应用”和“希望考试时间灵活,随学随考”方面的均值都达到了>4.00的水平。这说明学习者认为,开放教育的考核内容和方式仍然存在进一步调整的必要。其一,考试内容要避免理论化、脱离实践的情况。同时,理论化的考察方式也无形中增加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的任务,并不适合成人的认知习惯,客观上额外增加了学习负荷。其二,在考核方式的灵活设置中,形考比重的配置、形考时限的进一步弹性放宽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五、学习需求现状概括及讨论建议

(一)现状概括

遵循2014年报告的体例,在现有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知识需求、能力需求和学习方式期待三个维度跟踪调查研究了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现将发现的相关特征简要概括如下:

1. 专业知识需求高于基础知识需求

学习者专业知识需求明显高于对基础知识的需求(M差=.31)。专业知识包括专业技术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在知识需求的均值统计中依次居第一、三和四位,居第二位的是计算机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范畴。

2. 第二产业学习者的知识需求最高

在三个产业的学习者中,第二产业学习者对于知识的整体需求相对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居末位。但知识需求均值都接近或大于4.00水平,表明差距并不大,整体知识需求水平较高。分项目的知识需求统计分析,也显示学习者的知识需求较为均衡,对专业知识的需求相较于基础知识需求占有微弱优势。

3. 对专业基础能力的学习需求最强

专业能力中,学习者对专业基础能力的需求较高(M=.47),其次是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居末位(M=.32)。在13项能力需求中,专业基础能力维度下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自学能力最为突出(Ms≥.50)。可见,年龄显著影响对专业能力的需求。

20岁以下的学习者认为专业核心能力最重要,其他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则较为重视专业基础能力。只有40岁以上的学习者对于专业拓展能力的重视程度略微高于专业核心能力,但在所有年龄组中,对于专业拓展能力最重视的是20岁以下的学习者。

4. 融合式学习方式更受学习者青睐

学习者认同在线学习方式(M>4.00),同时希望多组织一些面授辅导(M接近4.00),两者综合,就学习方式而言学习者较为倾向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方式。此外,学习者也提出了希望通过实践和实习的方式进行学习(M=3.99)。在认同网上学习方式的同时,对纸介学习资料的依赖性依然较高(M=3.71)。这种情况也间接地反映出,学习者数字化素养有待提高,或亦可说明适用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仍然不足。这两方面可能性也增加了学习者对融合式学习方式的需求。

5. 希望更强化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

学习者希望学习支持服务中进一步强化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Ms>4.00)。在以职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培训环节是学习者期望所在,国开在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6. 希望提供多渠道的联络答疑方式

就联络和答疑而言,相对于QQ、飞信、微信等新型网络联系手段,电大在线平台的BBS在交互的时效性上显得有些滞后,学习者希望学习支持服务中提供更为迅捷的联系方式以便及时答疑(M>4.00)。对国开基于Moodle的教学新平台,学习者体验调查有待开展。

7. 考核内容更重实践、方式更灵活

对考试环节,学习者希望考核内容更贴近实践,贴近理论的应用,同时减少理论部分死记硬背式的考察;在组织形式上,特别是形成性考核的比重、考试时间等方面都希望进一步增加灵活度(Ms>4.00)。这反映出学习者希望进一步调整考核内容与方式。

(二)讨论建议

聚焦到开放教育,多元化的学习主体对“教育形式、内容方面……职业能力教育的追求”等需求的满足(杨志坚, 2011 b),需要依托于学习者特征特别是学习需求的相关研究。希望本研究能对开放教育的教学及质量保证工作提供积极的借鉴。

第一,在课程设置方面,基础知识的比重应当逐步缩减,专业知识应当进一步加强;在基础知识需求中,外语知识的设置应增加灵活性,传统的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EGP)公共外语教育的思路面临学习需求减弱的挑战,外语教学与专业加强结合,向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转化势在必行;相应的调整业已展开。

第二,在培养目标上,有必要针对专业能力的需求区别对待。其中,专业基础能力应成为开放教育培养目标设定中的重中之重。究其原因,与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者构成密切相关,学习者来自基层、来自一线,他们更多地看重专业的基础能力;新入职的学习者也同时重视专业核心能力的发展;40岁以上的学习者对于专业拓展能力的关注相对较多。那么,由此也带来新的问题,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如何积极引导基层一线的学习者关注专业拓展能力的发展,这不仅与学校培养的内部环境有关,还与产业升级发展的外部环境息息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与我国的创新与创业发展结合起来,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第三,对于学习方式,恐怕在向完全在线教学支持服务转型之前,还有必要在一段时期内坚持融合式的学习支持服务方式。虽然学习者主观上认同在线学习,但是就阅读(或者信息获取)媒介的依赖程度而言,对传统纸介资料依赖程度依然较高,学习者大多还属于数字移民,其整体数字化素养还有待引导和提高。教学支持服务环节中,只有该部分的不断完善与强化才能够催生出更为真实的网上学习行为,促进自主学习、自适应式学习的开展,从而保障教学质量。

第四,教学环节需要更加侧重实践实操环节。虽然“开放大学……真刀真枪的实训和由表及里的实务有时往往会难以运作”(徐皓, 2015),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薄弱环节的解决带来契机。不仅要延伸到实践环节之后,还需要涉及职业规划的相关指导,这对教师发展、教师团队构成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此外,对于学习平台的建设,在联络手段和答疑环节上,现有平台的互动手段的用户友好度以及实效性,比起学习者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在线联络手段还存在差距,在泛在学习方式层面还有待发展。

第五,对于考试环节,在信度与效度容许的范围内,考核的内容和方式需要做出进一步适应性调整。形成性考核比重的进一步增加、终结性考核的内容更加侧重实践能力,也许将成为开放大学区别于传统高校的重要特征。但相关比重的调整,以及考核内容的转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六、研究的意义、局限性及展望

对于国家开放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及“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而言,持续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因应措施,将会有力地推动国家开放大学的转型升级。基于国家开放大学建立以来的第二次学习者特征调查,本报告专门聚焦了学习者需求的研究发现,在充分借鉴了“课题组”(2014)报告的基础上,在维度分析以及维度间的关联分析中做出了新的尝试,也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但本研究也难免有局限,譬如相对于注册学习者总数而言,问卷的数量仍然相对薄弱;由于采取的是W络问卷的调查方式,调查容易受到干扰,社会赞许效应的负面影响也难以完全规避。但是,被调查对象的构成具有地域广泛、问卷编制理据充分、问卷调查自愿参加、有效问卷严格筛查、统计中Cronbach’s α数值较为理想等特点,都有力地保障了研究的信度与效度。作为“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相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还将不断跟踪深入调查,包括学习者需求在内的学习者特征,以便于了解和掌握学习者学习需求“已经、正在和可能发生的多方面变化”(严冰, 2015),为开放教育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这既是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研究方法的进程。特别是在样本数量及取样范围方面,将适时组织更大范围样本的调查,在不断完善研究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研究的效度与信度。

[参考文献]

陈海建,韩冬梅,陈蕾蕾,等. 2014. 开放教育多模教学模型的探索与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7):38-44.

冯惠敏,黄明东,杨旭生. 1994. 大学生学习目的的调查、统计与层次分析[J]. 电力高等教育(2):27-29.

冯立国,杨孝堂. 2011.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模框架[J]. 中国电化教育(9):53-60.

何苗,许宇翔. 2015. 开放教育学习者心理需求分析与对策――以四川电大直属学院为例[J]. 成人教育(6):41-44.

“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 2014.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者研究报告[J].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5):20-26.

李莹,陈荷男,牛健,等. 2013. 远程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辍学现象追踪调查(三)――辍学发生再探析[J]. 开放教育研究19(1):85-94.

林翠平,唐涌. 2014.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学习需求及导学方式比较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10):38-40.

篇4

这可不是一个玩笑,机器人取代劳动力,正在成为现实。

世界经济论坛(WEF)今年1月的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报告称,预计到2020年,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其他技术变革将造成全球五百多万人失业。其实早在3年前,德勤和牛津大学联合的《未来的就业:哪些工作最容易受到计算机自动化的挑战》报告就推断:未来20年,机器人会威胁近45%的美国人的职业。到了麦肯锡今年7月的报告《机器人能代替的和不能代替的工作》中,这一数字上升到60%,这是基于对美国八百多种工作岗位的两千多种工作的调查得出的结论。

这里的机器人已经不仅仅是指那些活跃在富士康这样大型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业机器人,它更是一种嵌入人工智能的综合系统―前者在某些生产线上的自动化完成率已经达到70%,而后者可以带来的智能化程度是不可预估的。

这将带来更具颠覆性的危机。“大家可能以为机器只是能取代一些重复性高的简单工作,但其实如果把工作技能由简到难画一条曲线,在上扬的阶梯中,更容易被取代的反而是位于中段的工作。”人工智能专家赵巍这样判断,他在海外从事机器研究十余年,目前正在创办一家和人工智能相关的公司。在赵巍看来,相对于传统印象中更容易被机器取代的体力劳动者,某些需要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作,反而更危险,“因为人工智能能取代的技能在逐步往曲线更高端的方向移动,这意味着越接近‘简单白领’的工作,越容易被取代。”

这个观点在斯坦福大学的AI100研究小组于今年9月的《2030年的人工智能与生活》中得到了验证。该研究报告称,数字技术给中等技能的工作―而不是非常低技能或非常高技能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影响。AI100小组由AI领域和相关交叉学科的顶尖科学家组成,包括工业自动化、国防、心理学、伦理学、法学、个人隐私、政治制度等,他们每隔几年就会对人工智能的进展做新的跟进研究。

不过“能被自动化”并不等于“会被自动化”,这是成本和获利博弈后的选择,也就是说当占据工作大部分时间的任务能由机器人来解决,同时这种自动化的实现成本低于人力成本,那这类工作的从业人员就比较危险。

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能放松警惕。为了更清晰地看到不同行业中哪部分工作内容是更容易被取代的,麦肯锡按照“不受影响”到“非常容易受到影响”的排序(见后图),将工作内容划分成7种类型,依次为管理他人、应用专业知识、与利益相关方互动、不可预测的体力劳动、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可预测的体力劳动,其中“可预测的体力劳动”对应自动化的可替代性达到了78%,成为最容易受影响的工作内容。我们结合了这份报告以及专家采访,总结分析了机器自动化对公司人可能产生的影响,你可以看看自己是否在危险之列。

A

7种技能可被替代的可能性

在今年7月的报告里,麦肯锡将所有行业的工作内容归总成了7种类型,并由此调查了以现有技术实现自动化后能节约下的时间比例―也就是说,实现自动化后能节约的时间比例越高,这项工作内容被替代的风险就越大。其中,“可预测的体力劳动”节约了78%的时间,成为可替代性最高的工作内容,“管理他人”则是目前最不容易被替代的工作内容,仅仅为9%,我们将依次就7种技能做出分析,公司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来对照参考。

如果你的工作内容集中在以下3个维度,小心!

1 数据处理

不似小说家、雕塑家等带有很高创造性,这类工作会运用到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不是完全低技能的工作,但又保持了一定的规律性。比如医院放射科中,专门解读图像和诊断信息的医疗协助人员。他们的工作是通过解读图像来给出健康提示,而根据目前的图像识别技术,机器识别的准确率和可靠程度都已经超过人类。

2 数据收集

比如律师事务所中给律师打下手的初级法务助理,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和整理已有的文件,撰写简单的中英文诉求并提出主要的辩论议题。而这些通过机器学习,能够轻易完成。

3 可预测的体力劳动

即指工作内容即使发生变化也相对能预测和可控。高达78%的可代替性让这个能力比“不可预测的体力劳动”危险得多。以零售行业的岗位为例,一位售货员平时的工作包括与顾客互动(与利益相关方互动)、处理数据和商品陈列(这里归为可预测环境下的体力搬运)。机器在后两者上的能力就比人类的能力强得多。

如果你的工作内容集中在以下4

个维度,你是安全的

1 管理他人

人工智能目前能完成的相对还是定义明确的工作,在7个维度中,现有技术最难取代的是管理培训类的工作。和这种模糊的任务类似的是需要利用经验知识的决策、规划以及创意性工作,或者一些要求高度抽象思维或创造力的领域,比如科学家、摄影师、艺术家等。

2 应用专业知识

比如精密仪器装配,超过一半豪表的机芯都出自瑞士西南部的汝拉山谷,装配师操作的零件中最小的细如毫发,在经历了二十多年艰难转型后,这个古老传统的行业竟然重归繁荣,成为一种“血统”。再比如医疗健康领域中的注册护士,其工作只有不到30%能够被自动化取代,口腔科医师则更低,只有 13%。

3 与利益相关方互动

尽管目前涌现了很多线上课程和学习工具结合的例子,不过教学的本质在于术业有专攻,并在此基础上与他人开展复杂的互动,而这两类工作内容占教育工作的大头,属于可替代性不高的技能。另外一些与情感交流相关的互动工作,比如心理咨询师等也可以归为这一领域。

4 不可预测的体力劳动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一些可能连高中文凭都不需要的技能,反而比较容易“幸存”,比如护理老人的护工,或者是工地的建筑工人。

“不要小看建筑工人搬砖的工作内容,这对手、眼综合协调能力的要求很复杂,调用的认知能力和脑活动能力可能比律师助理写一个文案还要高很多。”赵巍说。之所以很难取代的原因是,对人类而言,简单到几乎是本能的协调与判断,是经历了几十万年演化的结果,而这对于机器是个相当漫长的学习过程。

当然,机械臂也能完成搬砖,从固定的这头到那头。比如Google的子公司之一,Industrial Perception的机械臂运用了感知技术,从整理包裹、摆放固定位置到装车,都能由机器人完成,它们的效率比人类高6倍,并且总体成本更低。但机械臂不能取代建筑工人的原因是,它们通常“只能取代精准定义的一个子任务”,而建筑工人要完成的工作更多。比如随时调整卡车的运输位置、搅拌混凝土、推水泥车等―这不仅要求身体的综合协调,而且需要综合的判断。赵巍以和李世石下棋的AlphaGo举例,“就算系统学习到了围棋9段,但若要它马上下五子棋,它依然没有办法将技能在短时间内转化。”建筑工人们有可能在工地继续发挥作用,正是因为他们的这些综合能力仍然有价值。

B

最有可能被取代的3个行业

1 以服务为主的餐饮、零售及住宿业

在餐饮、零售和住宿业的工作内容中,占据最多的就是“可预测的体力劳动”,而这部分又是可替代性最高的,所以对这3个行业的公司人来说,如果你的工作内容是大量重复且可预测的,那就该亮起职业警示灯了。毕竟73%的后勤服务工作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自动化了。 不同行业被机器人取代的危机感(从高到底) 7种工作内容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

2 不出意外的制造业

在制造业中,目前59%的工作活动已经实现自动化,其中90%的工作(如焊接、切割、接锯等)目前已经由机器人来完成。在富士康的车间中,哪怕是在黑暗的环境中,生产也能照常进行―那里没有工人。这家可能是全球雇员最多的工厂在2011年宣布了“百万机器人计划”后,目前在类似“机构制件”的生产条线中,已经有70%的工作可以由机器人完成。

篇5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与高中的研究性学习相对应。其基本学习方式是一致的,但从学习研究的程度要求上,要低于高中的要求。对于探究性学习的含义,一般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去年9月,国家教育部完成了对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修订。明确将探究性学习摆到突出位置,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外,根据上海教委中小学二期课程教材改革方案的要求,九年义务阶段开设探究型课程,其中小学开设的比例是3%~5%,1~5年级的总分钟是2115分钟。

目前,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国内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大举措,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更是教育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教育各界都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教学整合,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尤其是与互连网技术的整合,是否成为一个最佳结合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关注。本文根据不完全统计,就目前所了解的部分小学正在开展的"基于网络应用的探究性学习",做一个简要的分析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目前正在开展的"基于网络应用的探究性学习"的小学,比如有:上海市虎林路小学的"internet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互动拓展阅读";上海市月浦新村小学的"internet环境下,小学生综合主题单元探究活动";上海市六一小学的"网络环境下儿童哲学学习";上海市彭浦新村第一小学的"网络伙伴学习";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基于网络运用的小学生综合主题活动";北京丁香胡同小学的"主题化互联网教学";杭州胜利小学的"网络综合主题探究";上海市宝山区一中心的"基于互连网资源的社会课探究活动";上海市宝山区三中心的"基于网络应用的"创造发明探究活动"……

1、从学习的目标来看:

(1)能够把网络信息素养、探究学习和学科领域的有关目标统合起来进行思考。

比如虎林路小学的"internet环境下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培养目标中,从网络信息素养、专题问题的研究以及拓展阅读三个纬度进行思考。

(2)对不同年龄段的探究学习的目标存在不同看法。

这是上海市宝山三中心的探究性学习的分年级目标:

低年级(1-2年级):让学生体会同学间合作的快乐;激发对自然,对社会现象的强烈好奇心;知道收集信息的基本方法;养成爱观察、爱动脑的习惯。

中年级(3-4年级):让学生体会同学间合作的必要性;学会提问,启发探究愿望;养成开放性和多维性的思维习惯;根据给予的问题,进行信息收集;根据给予的信息进行分析练习。

高年级(5-6年级):让学生体会合作的有效价值;能围绕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能把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能按研究的课题,具备较独立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信息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摘自《上海教育》2000年第六期,作者:钱慧萍】

但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认为分年级的区别,不是在探究的完整性上加以区分,不管是低年级,中年级,还是高年级,都要体现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即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在学习目标上的区别主要在于问题涉及的范围、理论思维的深度和研究方法的难度。

例如,在"伞的技术改进"的课题研究中,三年级的学生提出了伞具有"伞面淋湿后携带不方便"的问题,想进行面料改进或其他补救的研究;而五年级的学生也同时发现了这个问题。第一组试验用海绵贴附在伞面上,试验结果不仅没有解决伞面湿的问题,反而加重了伞的重量,试验失败了。第二组学生利用中国专利发明网,查找了关于能够防水的面料,并试图和厂家联系,最后,面料的改进存在现实困难后,提出了两个解决的方案,一是在每个伞尖装一个滴水管,二是在伞柄处加一个能反套的伞套,并制作了模型。

因此,对于能否发现问题,能否去主动寻求信息,能否形成独立的观点,能否解决问题,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对于发现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是不是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到哪儿去寻求信息,找到了多少信息,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的效果如何,这是存在差异的。虎林路小学的语文拓展阅读也有类似的情况,不同年级的学生基本都能根据老师提供的研究范围找到自己的研究专题,但对于阅读信息的联系比较、理解感悟和观点表达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2、从学习的课程形态来看:

(1)有学校独立开发的校本课程,如六一小学的"儿童哲学课程"。

(2)有基础学科的拓展延伸,或跨学科的主题研究,但课程相对独立,如虎林路小学,主要是就语文基础教材中阅读文章或主题进行专题性的阅读拓展,但它区别于基础教材中的阅读学习。月浦新村小学,结合自然常识、社会等学科进行有主题范围的探究活动。

(3)有结合基础学科融合式的探究学习,如上海市宝山区一中心小学,结合社会课"香港和澳门"一课,学生进行有自己独立专题的学习研究。

(4)由原来学生的兴趣活动发展而来,如宝山区三中心小学的创造发明活动、杭州胜利小学等等

3、从学习的内容上看:

内容来源:

(1)基础学科知识的拓展延伸,如虎林路小学的拓展阅读

(2)某一学科领域的问题,如宝山一中心的社会课学习

(3)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具体现象或问题,如宝山区三中心的创造发明、六一小学的儿童哲学

(4)与社会生活相关又涉及跨学科内容,如月浦新村小学的综合主题学习

内容组织:

一般以探究的大主题单元为基本单位,在学习网站上建立一个学习内容素材的教学资源区,其实是一个数字化的教学档案,有一定范围的主题是进行网络信息组织的基本依据。

4、从问题探究的开放程度来看:

按照各个学校实践情况,对于问题探究一般都采取半开放的策略,就是教师给定一个共同的范围或主题,学生然后由学生提出一个在该主题范畴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交全班讨论后由教师协调、学生按照研究兴趣相近的组成协作小组。根据实践教师陈述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大主题集中便于学生研讨与交流;二是导师一般由执教的教师负责,因此指导的力量非常有限,大主题的集中有利于教师统筹指导;三是由于小学生在网络上搜集信息的能力还很有限,因此需要教师做一定的信息,大主题集中有利于教师为学生做必要的信息。

5、从问题探究的方法来看:

上述学校开展的探究性学习学生采用的方法,多数是文献法、观察法和调查法,也涉及到少量的实验法和模拟法。

6、从学习的组织形式来看:

集中上课的教学单位主要还是原来的教学班(40人左右),或是重组的教学班,(一般20~30人左右)。

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时主要采取协作小组的形式进行,一般小组由3~5人组成,每个小组一般按照研究主题的兴趣分组,并共同协作完成一个研究课题。下一轮的研究再按照研究的课题兴趣分组。

为了避免集中上课时一人一机造成的小组协作不充分,缺乏人与人直接面对的研讨机会与气氛,同时也为了缓解计算机配置上的有限数量,一般在集中学习时采取一个小组一台计算机,大家合作并分工搜集、浏览信息,按照一定的分工做记录。以小组的名义研讨发贴子,并参加集体讨论等。

7、从学习的一般操作流程来看:

由于各个学校开展的探究性学习,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不同,因此主要的学习流程也由所不同,网上网下的教学组织也各有不同。下面,以例举三所学校逐一说明。

(1)虎林路小学----"internet环境下小学语文拓展阅读":(v为虚拟,r为现实)

广泛阅读(以v为主)------深入阅读(vr结合)---------协作作业(以r为主)---------展示反思(vr结合)

(2)月浦新村小学----------"internet环境下小学综合主题单元探究学习"问题发现、确立课题(vr结合)---------实践研究(vr结合)----------成果共享(vr结合)

(3)六一小学-------"基于互连网应用的儿童哲学学习"

主题展示、创设问题情境(v)-------网上讨论(v)-------课堂辨析(r)--------主题研究(vr结合)-----交流反思(vr结合)------修改报告(r)-------成果共享(v)

8、一个研究项目的基本周期:

从各所学校实践的情况来看,一个专题或课题的单元时间基本在一~二个月左右。大家普遍认为课题的研究周期太短,不利于研究尤其是实践阶段的落实。但周期过长,对于小学生恐怕难以坚持,在教学管理上造成一定的困难。当然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9、从教学的时间安排来看:

坚持长期实践的学校,一般每周安排2课时左右,另外,也包括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网络教室,学生在自己的时间开展实践研究。但教学时间主要安排在学校里完成,校外的实践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活动、小组活动或家长协助完成,教师一般不安排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实践性的研究活动。上网的时间也主要在学校完成,学生在家里基本不上网。

另外,除了与基础课程融合的学习,学校一般把教学时间安排在原来的活动板块,也有把信息技术课整合进去同时进行的。

10、从学生参与的情况看:

目前参加"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的学生,由于学校的机房有限,以及能够从事这项教学的教师还非常有限,因此,基本上处于教学实验阶段。最多的一个学校是五个班参加实验,其次是三个,绝大多数的是一个实验班(原始教学班或重组教学班)。从参与的年级段上看,根据实践情况,大家认为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可能是开展"基于网络应用的探究学习"的合适年龄。

11、从教师的基本条件、准备状态和辅导情况来看:

教师在应用网络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教学观念上。

有一位参加实验的教师谈到,"我简直就是和学生在赛跑,他们在研究专题中涉及的内容我自己事先都不知道。一开始,我非常担心,怕自己在学生面前出丑。有一次我们在研究''''''''我喜爱的风景名胜''''''''专题,有些小组对研究瀑布有兴趣,当时,我对世界各地的瀑布也是一无所知,于是,我急忙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了很多著名的瀑布风景,还有很多的珍贵的图片资料,通过超链的方式,我把它们做在导航页上,但孩子们在深入研究的时候,自己找到的已远远不止我所找到的,从孩子们的研究中,我又学到很多原来所不知的。后来,我想通了,不知道就和他们一起学。网络使我不得不放下面子和孩子们一起研究,它的开放与便捷往往使我和学生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它使我的生活节奏一下子加快了,不敢对教学有一些懈怠。为了跟上学生学习的节奏,我总感觉自己不断的往前跑啊跑。"

通过实践,发现能够象上述那位老师一样放下包袱与学生一起研究的,在知识领域和研究的方法能力上,并不存在很大的困难,反而树立了终生学习的正确观念。

另外,各校学生的研究课题,基本上由上探究课的教师直接担任导师。也有个别的学校让学生自己邀请其他老师担任自己的导师。或在网上发贴子或e-mail寻求一些网上专家的帮助。

12、从学习的评价来看:

主要是网上网下相结合的评价。

从评价的标准看,主要是先有一个最核心和简单的初始目标,按照学习的不同水平制订阶梯性的目标,按照研究的不同大主题制订伴随性的目标,按照每个小组或学生的研究课题制订发散性的目标。初始目标是预设的,但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还有很多的目标是在过程中生成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主要是考虑如何确定恰当可测的生成性目标。

从评价的主体看更为开放,基于网络应用的探究学习,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比例上升。他们可以通过bbs或留言版的方式相互评价。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小组协作自评和导师评价。

从评价的方法来看,现在的几所学校主要采用"课题档案袋法"和"课堂辨析法"、以及"个案分析"。到目前还没有形成相当成熟的做法,正在实践摸索阶段。

13、从网络在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运用来看:

(1)信息资源的获取、组织与利用:

教师根据探究学习的主题为学生做一定的信息工作,制作一些导航页。一些学校也利用学科或教师制作的个人学习网站开展学习活动。

(2)交互式的学习讨论:

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尤其需要相互交流,根据几所学校实验的情况,一般采用bbs的方式,由于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因此,聊天室的应用还非常有限。

(3)学生探究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探究性学习中,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学生自我效能感尤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需要一个学生作品的展示区。但是由于技术上的有限,现在学生作品,还不能做到自动上传,一般由教师帮助上传。

14.关于主题学习网站的建设:

通过实践,一般认为小学开展基于互连网应用的探究性学习,是需要一个主题学习网站。原因是学生需要教师较大的指导与导航,无关的干扰不宜过大,需要有集中的作品展示区,满足学生自我效能感。如:虎林路小学的"习客网站"---小学语文互动拓展阅读的学习苑地;月浦新村小学的"小学生做研究网站"--小学开放性综合主题研究的学习平台;上海杨浦区六一小学的"儿童哲学乐园网站等。一般认为可以分为四个区域:

"学习辅导区域"--学生自主学习的桥梁。一般呈现主题学习的要求和进行导学的问题列表。

"网络资源区域"--学生探索知识的导航。一般由教师根据主题内容编辑过的导航式网络信息。

"交流讨论区域"--学生发表见解的窗口。根据教师的主要问题或自己发现的问题参与讨论与交流。

"作品展示区域"--学生展示才华的园地。学生研究的成果,研究报告、体会或演示文稿。

二、存在问题与思考:

1、网络为各类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由于小学生的信息搜集、判断和处理的能力还比较有限,需要教师为所研究的主题做一定的信息工作。但是,信息的程度如何把握,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另外,让每一位教师都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做信息编辑,从实践的学校看,工作量是巨大的,集体备课或其他共享的方式,可能是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案。

2、目前在小学阶段开展"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尤其强调教师在网络环境中起到导航作用,所以教师的准备状态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但是目前教师的网上教学导航能力还非常有限,在信息技能、教学方法乃至教学理念方面,都急需提高。从实践看,通过网络能够有效促进教师走出封闭的教学模式,尤其有利于他们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从而迅速提高他们在知识准备和研究能力。可以通过让更多的教师建立自己的个人交互性教学主页,提高自己的网络导航能力。

3、小学生在进行"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中,网络的超时空的优越性体现还不够充分。这是由于家长对小学生上网不放心,所以学生比较局限于在学校进行上网,生态式的异步学习的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4、充分对话与交流是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的又一基本特性,但由于小学生的打字速度慢,因此效果还不够理想。

5、根据实践的经验,认为基于网络应用的探究性学习一般放在三年级以上比较适合,但是在低年级中如何开展,也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6、虚实融合的教学组织,是目前需要突破的又一关键点。

7、目前小学生在探究方式局限于文献法和调查法。造成探究方法偏狭的原因,一是可能与所涉及的探究领域有关;二是在探究活动中实验法和模拟法非常少,还与教师的辅导能力有关,由于小学教师多为女性,动手实践的能力比较弱;三是学校在实验器具的设备上比较有限,难以开展一些超越基础课范围的实验等动手实践类探究活动。四是在师范院校对学生实验等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造成了教师在实验设计等方面能力低下,比如说一些实验,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用具作为代用品进行实验,但这种类型的设计工作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小学教师大多数尚无在这方面的能力;五是基于网络的学习,使得探究者比较重视网络信息的搜集,而忽视了网下实证性的研究。

8、各个知识领域的探究学习的基本范式是有所不同的。由于探究性学习来源于科学探究学习,因此有把各个领域的探究性学习的方式雷同于科学探究的倾向。探索适合自己领域的探究方式,是现在教师教学研究中的困惑。

篇6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习资源;物流工程

1 引言

自2002年4月教育部启动大学生创业教育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各本专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启动了“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等项目,以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1]。本文以高等院校物流工程专业为例,以培养工作创新能力、创业与攻关能力的物流人才为目标,借助互联网渠道拓宽校企合作办学途径,构建基于校企实习资源共享平台的创新创业实践模式,对高等院校物流工程专业如何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 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2010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进入教育行政部门全力全面助推阶段[2]。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革新的迫切需求。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核心,人才质量的高低衡量标准在于是否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根据2009年教育部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我国75%的高校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创业意识和驱动力,但最终真正创业的毕业生仅占1.94%,很多高校开设了创业方面的课程,但学生满意度不高,并对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不甚了解[1]。经过相关政策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有所提高。据腾讯网统计,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2011年为 2.1%,2012年为2.9%,2013 年为3.3%,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比例仍相对较低[3]。

而物流产业作为国家十大振兴产业,支撑电商行业的迅猛l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物流人才势必成为新形势下的引领者。物流产业具有创业门槛低、创业机会多、可实践操作性强的特性,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和创新创业实践的落实。针对物流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体现出以下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并未深入人心,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本过高、高校未足够重视、相关师资力量薄弱、创新创业教育未与专业教育融合、统一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缺乏专业特性、缺乏考评机制、缺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企业平台、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因此,迫切需要高校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改革创新创业实践模式,改善创业实践困难的现象,凸显物流专业特性,借助社会企业力量,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 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本文所提及的校企实习资源共享平台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的APP平台,主要是利用“O2O”模式来实现企业实习资源,高校实习资源共享,多校多企联合共建实习基地,联合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目的。基于该平台,按照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里提出了区别于传统创新创业实践模式的构想,依托互联网平台,构建基于校企实习资源共享平台的创新创业实践模块,并利用该平台实现线上校企融合、线下资源共享提供创新创业基础,联合打造社会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围绕创新创业实践,该平台实践模块主要分为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模拟竞赛、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和“一帮一”企业导师4大功能。通过这些功能模块,定期组织和企业联合开展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模拟竞赛,并为学生和企业人员提供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实现企业导师对学生的“一帮一”组队和指导,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创新创业实践模式的探索

4.1 依托平合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在校企融合办学的基础上,依托校企实习资源共享平台创新创业实践模块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一方面,可在原有的校企合作基础上,联合多家企业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孵化园;另一方面,可依托校企实习资源共享平台定期组织和企业联合开展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比如:物流电子商务项目创业、快递营业点建设、物流增值服务网点建设、物流设备创新等,培养学生从创业策划、创业方案形成、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到风险评估的实践能力,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增强学习意识和工作经验。

4.2 联合校企举办创新创业模拟竞赛

物流工程专业是个应用性、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教学中突出以实践为导向,有计划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可促进学校更好地服务企业。具体可针对物流专业学生联合社会企业开展大学生物流创业比赛、储配方案设计比赛、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比赛、运输线路优化设计比赛等多项赛事,并通过校企实习资源共享平台赛事信息、组建比赛队伍、跟进比赛进程,根据物流专业教育梯度,在相应的梯度合理安排初、中、高层次的赛事。进阶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训练学生创业构思、策划、实施和管理的能力。

4.3 打造创新创业交流平台

通过在校企实习资源共享平台搭建的创新创业交流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将创新创业沙龙、创业社团、创业联盟、创新论坛等平台融合的子模块。借助网络与平台,分享心得体会、交流创业创新经验,发扬以老带新的精神,培养学生交流、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4 构建一帮一企业导师队伍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所有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作为引导、教育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教师队伍,多数缺乏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的经验,能够到物流企业挂职锻炼或担任访问工程师的教师人数不多,在专业课教师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社会企业员工资源,由专门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组建成一支企业导师队伍,服务当地高校。由于师资队伍涵盖公共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企业导师,具体教学分工要明确,做到优势互补,各司其职。企业导师由学校采取外聘的形式,专门负责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通过校企实习资源共享平系组建师徒队伍,实施一帮一指导,形成一对一学徒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5 总结

在就业压力不断加剧、创新能力要求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多途径多方法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至关重要。物流管理专业可操作、可实践性强,面向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应体现专业特性。在原有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探索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的实践模式,形成“O2O”模式的实践平台,将线上交流与线下资源组配相结合,能够有效促进高校物流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满足学生对校外实践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一体化高职人才培养探讨――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0(09):160-161.

[2]王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3(26):52-56.

篇7

关键词:择校费;教育公平;竞争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0-0030-03

人们对择校费的关注,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择校费最初被人屡屡提及是因为打工子弟在城市的入学问题,过去的规定是儿童应在户籍所在地入学,因此在城市没有户籍的外来人口子女,要在城市入学就面临交纳择校费的问题,严格来说这并非“选择学校”而付出的成本,而是一种对外来人口的身份歧视,是必须坚决反对的;而如今我们讨论更多的择校费则是家长为了让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付出的高额费用。

一切资源都具有稀缺性,教育资源同样如此,因为我们即使能够实现人人读大学,也不可能实现人人读名牌大学。因此谁能享受这些教育资源,就有相应的选择机制,而无论是凭经济实力还是考试成绩,并不构成对教育公平的损害。

一、择校费的产生和影响

1.择校费的产生。在我们国家,大到高考,小到中考、小升初,甚至幼儿园,学生的升学问题无所不在,一直是社会的热点和难点。 随着八十年代“婴儿潮”人口高峰的退潮,城乡中小学入学人数都正在迎来持续的低谷,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小学也纷纷对外来人口子弟敞开了大门。“就近入学”逐渐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政策,这个时候择校费开始回归其字面意思,成为选择“就近”之外,那些更好的学校而付出的费用。

由于大城市所具有的特殊情况,择校问题最为突出。以小升初的择校为例,寒假据说是小升初最好的进补时间,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在参加择校考前,会去课外辅导机构“进补”,家长们也不惜使出全身解数。忙,是准备小升初的孩子、家长的普遍状态。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从六年级开始才为小升初做种种努力,那么说明他的家长不称职,因为这时间才开始起步,已经远远落后于他人。尽管国家规定小升初不需要考试,但要博得重点学校的青睐,文体特长、英语、奥数等,都需要几年的学习、培训。小升初考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广大家长的权力、财力、脑力、精力。托门路找关系、买“学区房”、打探消息、为孩子报读各种培训班、找家教辅导……

小升初的择校,客观上刺激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加重,学生睡眠少、上太多课外班、做各种习题的情况仍然存在,给小学生减负任务仍较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选择所谓好的初中,好的小学,乃至好的幼儿园,虽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家长心理,但它并不符合科学的逻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时候是培训机构的一种宣传语,不值得进行大肆的宣传和推广。人生是长跑,起步早晚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发展。

2.择校费的影响。

(1)全国中小学在校生人口减少。教育部前日《 2009 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根据统计,截至 2009 年底,全国小学和初中学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比上年都有所减少。其中小学在校生减少 260.04 万人。广东情况与全国类似, 2009 年小学在校生较上年减少 68 万人。

教育部统计公报指出,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少,是小学在校生持续减少的主要原因。目前,全国共有小学 28.02 万所,比上年减少 2.07 万所;招生比上年减少 57.92 万人;在校生比上年减少约 260 万人;小学毕业生比上年减少约 60 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 99.4% 。

广东情况与全国相似: 2009 年与 2004 年相比,广东小学在校生减少 161.97 万人。

北京市教科院在 2009 年提供的“首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北京学龄儿童将呈大幅度下降趋势。全市小学入学人数在 2008 年至 2010 年预计每年稳定在 7.5 万人左右,比人口高峰期减少了一半多。与此同时, 2005 年之后北京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将发生巨大变化,初中毕业生数量大幅减少,具体如下表显示:

学生在校人数减少,一方面与人口高峰期的退潮有关,另一方面与过去的入学规定有关,在城市没有户籍的外来人口子女,要在城市入学就面临缴纳择校费的问题,严格来说这并非“选择学校”而付出的成本,而是一种对外来人口的身份歧视,是必须坚决反对的。

(2)学区房的产生。随着《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初中教育的普及,就近入学逐渐成为普及初中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政策,甚至成为硬性规定:每一所中小学都覆盖一定的“学区”范围,只有居住在学区内的居民子女才有资格进入该学校读书。在学区之外的学生,则因不符合“就近”而被挡在门外。于是“学区房”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人们发现在很多地方学区房都比普通房子贵20%左右,在北京某些“优质中小学”覆盖内的学区房,甚至可以比马路对面的建筑条件差不多的非学区房贵五六千元。

然而,既然就近入学,显然租房者也应该有权入读离住所最近的学校,而不是只有买“学区房”的人才能入学。对此的辩解也不无道理,“如果不用学区房限制,那么人们都会往最好的学校挤,好学校装不下”。原因在于,优质教育的资源始终是稀缺的,没有择校费,就有学区房,两者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的。

对优质教育的竞争是无法消除的。显然,禁止择校费在事实上不能消灭人们对好学校的竞争,甚至也不能减少人们为之付出的代价,同样还有为了择校而付出的成本,只是不交给学校,交给政府和开发商而已。

问题是,这些学区房身上的附加值,不是由于社区治理以及房子本身的质量产生的,而是其社区附近的优质教育产生的。严格执行学区房而禁止自主择校的话,学校就不因为其办学质量良好而获得激励,政府和开发商却因此把房子卖出更高的价格,这是一种资源的错配。

二、教育公平的概念和实质

1.什么是教育公平。什么是公平?根据世界银行的观点,公平的定义需遵循两项基本原则。第一是“机会公平”:一个人一生中的成就应主要取决于其本人的才能和努力,而不受种族、性别、社会及家庭背景或出生地等因素限制。第二是“避免剥夺享受成果的权利”,尤其是享受健康、教育、消费水平的权利。

在现实的社会中,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公平问题的特征和重心不同。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民主化的进程,扩大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径是:在发展之初,最重要的是普及教育,保障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初步普及之后,追求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待遇”和更高的教育质量。因此,应当从制度层面全面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对弱势群体不仅要制定平等一致的“游戏规则”,而且要实行对弱势群体的“优先扶持”。对每个具有相似动机和禀赋的人来说,都应当有大致平等的教育和成就前景,不应当受到他们社会出身的影响。

2.教育公平的实质。教育公正或公平所要规范调节的是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或配置方式,包括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利益和教育条件等一切由政府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并影响青少年学生发展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教育不公正问题就其实质而言是政府在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或配置过程中有意无意背离了“应得”原则,损害了“相称”关系,使得有限的公共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平等、均衡、合理安排与有效利用。

现代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在资源供给或配置方面,除了政府投入的公共教育资源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社会主体如企业、家庭、个人等也通过各种渠道提供教育资源。与政府对公共教育资源的投入原则不同,企业、家庭和个人的“额外”教育投入具有更大程度的选择性,反映了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在此背景下,即使政府在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或配置过程中坚持了平等的原则,也不能保证各个社会阶层实际上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事实上,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不同地区、学校、阶层乃至性别间的教育差距总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这种差距不是政府政策故意的社会排斥和社会歧视直接造成的,而是由政府以外的其他方面原因综合形成的,就很难被判定为不公平或不公正。再者,根据公平的原则进行的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或配置也并不表明结果的完全平等或人人有份,关键看其是否满足了某种“应得”的原则并实现了“相称”关系。

三、 入学选择机制无损教育公平

禁止择校费,或者禁止中小学设立入学考试,则是出于对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的狭隘理解,似乎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无差别的接受教育,但只要超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差别就是可以容忍的。

在公认教育公平程度最高的英美,不仅有“名牌中学”和中学入学考试,甚至还有跟大学排名一样的全国中学排名。学校的竞争并不影响教育公平,它是教育水平提高的促进力量。

政府保障教育公平,也要让市场保障教育竞争。 解决教育公平,应以消除教育歧视为主。在政府层面平等对待一切学校的同时,也要允许学校自主竞争,而择校费和入学考试是竞争的必然结果。较为理想的状况是,国家更多的扶助“弱者”,让那些交不起择校费,通不过名牌中学的入学考试的孩子,也能享受到较好的教育。

四、对择校费和教育公平的解决办法的建议

1.提供数量充足的义务教育。从义务教育供求均衡的角度来看,只有供给与需求数量严格相等的时候,义务教育供给的数量才是充足的。供给数量不足,意味着部分适龄儿童无法享受到义务教育机会;供给数量超过适龄儿童总数,意味着教育供给过剩,存在教育资源浪费现象。虽然当前的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 99% 以上,但仍有部分弱势群体的入学权利难以满足, “流动儿童”入学难便是一个突出的现象,非户籍学生的教育需求难以得到流入地政府的重视。教育部门向全体儿童提供足够数量的义务教育入学机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目标和标志之一,也是个人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

2.提供质量均衡的义务教育。从义务教育的概念和内在规定性来看,国家应对每一个儿童提供质量均衡的教育机会,避免教育质量失衡。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一种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必须予以保障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较大,这种差距反映到教育领域,即义务教育发展的地域不均衡。

另外,现代社会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对教育品质、教育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对教育已经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因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应成为义务教育发展新的推动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对教育质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因为“低劣的教育质量将损害以教育为杠杆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努力”,并在《达喀尔行动纲领》中提出:“确保在 2015 年以前所有的儿童,尤其是女童、各方面条件较差的儿童和少数民族儿童,都能接受和完成免费的和高质量的义务初等教育。”

3.提供节约高效的义务教育。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消耗一定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教育资源,因此就存在着资源的节约和浪费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学校。”由于教育经费的“充足”只是相对的,财政紧缺状况将长期存在,提高教育供给的效率对于义务教育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教育效率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目标和难题,在中国教育投入相对短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如何促进中小学校的内部效率,以便在保持或提高教学效果的情况下减少生均费用?如何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各种设施与设备的作用?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对目前的教育结构、教育行政、教育服务、教育技术以及学习时间表的安排应作哪些基本改革?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尚没有统一答案。要使未来的教育能有效地完成社会赋予的任务,教育部门应当认识到提高效率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推动变革。

参考文献:

[1]邓银城,李渺.教育公平的多重涵义[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3).

[2]郭喜永.教育公平内涵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8,(3).

[3]汤平.关于和谐社会视角下教育公平问题的新思考[J].教育研究,2007,(1).

[4]吴华.国家教育公平政策的思路、问题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7,(2).

[5]田惠生等.以制度设计和体制创新保障教育公平[J].人民教育,2007,(1).

[6]李莉.转型国家教育公平研究_问题_根源和措施[J].比较教育研究,2007,(2).

[7]余秀兰.教育改革与教育公平[J].江苏高教,2007(1).

篇8

一、调查的背景

学科大背景:2011版新课标在初中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对阅读的表述是“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1]2016年9月部编版新教材注重拓展课外阅读,新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多次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教材中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区域学科背景:白云区初中语文科在三年前开始推行“与学生同读一本书活动”,我们集合了一批骨干教师的力量,制定并逐渐完善了三个年级的课外阅读书目,通过以考促读的方式进行大面积的阅读推广,但是在推行过程当中遇到许多障碍:老师认为教材教不完,课堂上没有太多时间进行阅读指导和阅读分享;学生喜欢浅层次阅读,对阅读略微有深度的书籍和不熟悉的文体存在畏难情绪;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关注课本和学生考试成绩,不支持学生买课外书;学校为中考压力不堪重负,大多数学校不敢放开手脚,没有设置阅读课。

二、调查的目的

笔者试图通过调查研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区内一线教师了解白云区初一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课外阅读衔接工作,分析本区初一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引发区内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思考,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为进一步改进本区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提供依据。

通过调查研究,让老们对自己学生的阅读状况有清晰的认识。在问卷完成后,力求了解学生的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了解语文教师和学校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力度;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选择倾向;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了解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相关性;了解初一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起点。

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课外阅读建议。在区域内开展“教师与学生同读一本书活动”,搭建课外阅读分享的平台,形成读书的氛围,转变教师与学生“一切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形成“课内外相结合”的阅读教学观。

通过调查研究,推动“课外阅读课内引导”,用“课内学习”引领课外阅读,并成为课外阅读的一部分。在区内的学校设置每周1-2节课内课外阅读课,用固定的课程设置促使学生形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法和评价体系。

三、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在查阅国内有关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研究编制,以线上调查为主,线下调查为辅。有网络支持的学校利用问卷星网站下发调查问卷,无网络支持的学校下发调查问卷文本,学生填涂作答。

四、调查的对象

广州市白云区2015―2016级初一学生。白云区初中学校共62所,其中公办学校36所,民办学校25所。总共回收问卷8544份,占2015级初一学生总人数14426的59.23%,其中男生4538人,占参与调查的总人数的53.12%,女生4005人,占参与调查的总人数的46.88%。区域生源状况:白云区教育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区内初中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初中学校发展极不均衡。区域内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水平和执行力度各有不同。

五、调查问卷的内容

与其他调查问卷有所不同,本调查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阅读情况调查,此部分共18题,其中单选题13题,多选题4题,主观题1题,这个部分主要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和现状;第二部分为阅读能力调查,此部分先设置了一个阅读文段,再依照文段设置了5题单选题,目的在于通过文段阅读的结果寻找阅读现状与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

六、调查结果分析

(一)影响阅读的因素

对学生课外阅读造成影响的因素很多,但多数来自家庭、教师、学校。(这里把教师和学校分为两类。在我的调查中,教师代表的是语文教师的个体,而学校代表的是学校教育的整体。)现在我们就这几个方面依次进行分析。

(1)家庭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

你家除了课本外,还有多少本藏书?[单选题]

你父母经常在你面前看书吗?[单选题]

分析:区内大部分家庭不具备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的父母有接近七成只是偶尔或从不在学生面前看书,家庭中藏书匮乏,只有10%左右的家庭拥有藏书300本以上,藏书只有50本以下的家庭却占34.57%。大部分的家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都缺乏正面影响。

(2)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

你平时在什么情况下会读课外书?[多选题]

如果老师向你推荐一本经典名著,你通常会采取怎样的态度?[单选题]

分析:从数据来看,“老师要求”对学生阅读的影响远远大于“家长监督”,但是比起学生的“主动阅读”和“同学推荐”来,老师的影响又远远不够。只有4060位(占总人数的47.51%)学生对老师推荐的名著会认真从头看到尾,其中男生2025人,占男生总数44.62%,女生2035人,占女生总人数的50.8%。总体来看,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不够理想,但同学的推荐却能够引起较大的兴趣。

(3)学校课程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

你每周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平均是多少?[单选题]

你在小学阶段有上过单纯的读书课吗?[单选题]

分析: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有限,从上面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有67.35%的学生每周只有两小时以下的时间看课外书,其中每周只有一小时以下的学生也占16.34%,只有14.4%学生每周有四小时以上的课外阅读时间。而对于校内读书(阅读)课的统计,只有34.81%的学生表示学校有阅读课而且老师能保证阅读的时间。只有48.26%的学生反映学校开设了校内读书课,其他学校只要求学生在课间或自习时阅读,有16.9%的学生反映学校没有读书课。

(二)学生阅读的目的

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多选题]

你怎样对待你喜欢的书?[单选题]

你平时读书时一般最关注书中的什么呢?[多选题]

当你在阅读课外书时遇到许多不懂的地方会怎么办呢?[单选题]

分析:大部分的学生阅读以“开阔眼界、提高修养、陶冶性情”为目的,也有半数学生把课外阅读的目的和“提高语文成绩”联系在一起,只有少部分学生是无目的地打发时间。对于喜欢的书籍,有六成学生会经常翻阅,还有三成的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书籍十分熟悉。从“你平时读书时一般最关注书中的什么呢?”一题的数据可证实有半数以上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候能够关注语文知识。有近七成的学生会想办法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几道题综合而言,有半数学生的阅读目的比较明确。

(三)学生的阅读兴趣

你最喜欢读哪方面的书籍?[单选题]

以下书籍,你仔细读过几本?

《城南旧事》《狼王梦》《绿山墙的安妮》《草房子》《格列佛游记》[单选题]

从识字起,你印象最深刻的书名是什么?请写出一本。[填空题]

分析:有48.33%的学生最喜欢看名著,但也有不少同学最喜欢漫画、网络小说和各类杂志。在题目选项中给出的大部分小学都会推荐学生阅读的五本书当中,只有44.31%学生读了三本以上。而从学生印象最深刻的书的统计来看,排名前20位中有超过五成的学生选择了名著,但是在8544位初一学生当中,也有37位学生填写“没有”,表示没有任何课外书籍给自己留下印象。除有54位学生所填写的书为历史类书籍,107位学生所填写的是自然科学类的书籍,大部分学生印象深刻的都是文学性的书籍。侧面反映出我们在小学阶段阅读指导偏向于文学类的作品,学生对非文学类的作品兴趣不大。

(四)关于学生课外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相关性

将问卷第8题“你每周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平均是多少?”作为自变量,把阅读能力调查部分的第19-23题作为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结果如下表:

分析:从表中数据可知,每周阅读时间为“三到四小时”和 “四小时以上”的学生,答对阅读题占人数的比例与阅读时间为“一小时以下”和“一到两小时”的学生相比略高。并且,随着阅读时间的增加,比率也有所增加,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每周阅读课外书时间越长,学生的阅读能力越强。

将问卷第4题“你家除了课本外,还有多少本藏书?”作为自变量,把阅读能力调查部分的第19-23题作为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结果如下表:

将问卷第5题“你父母经常在你面前看书吗? ”作为自变量,把阅读能力调查部分的第19-23题作为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结果如下表:

分析:从上表可见,在藏书越多的家庭中,学生答对阅读题占人数的比例越高;在父母(双方或一方)经常在孩子面前看书的家庭中,学生答对阅读题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七、问卷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课内语文学习任务较重,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还有很多学生并没有形成“读好书”的兴趣。

(二)学生有较好的阅读愿望和目的,但课外阅读的选择比较单一,多数学生倾向阅读文学作品而极少涉猎非文学性的文本。

(三)家庭成员的读书习惯和读书参与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有较大影响,但大部分的家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正面影响。

(四)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力度不够,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不均衡,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比较有限。

(五)很多学校在校时间没有设置读书课,学校对落实“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阅读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方面没有统一的规范。

八、建议

(一)课外阅读制度化

1.设置阅读课。每周设置1-2节阅读课,让学生在课上进行课外阅读。把课外阅读的引导、指导、分享放在课内,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带学生在学校图书馆上阅读课,为学生创设更好的读书条件。就广州市白云区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而言,教师们仍然在以传统的“基础+阅读+写作”的形式进行教学;而就阅读教学而言,阅读的教学又是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有的教师甚至只讲教材。而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所用的文选式教材相对落后于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不确定的教学内容也使得课内阅读教学缺少章法,教师们对教材的处理也是各有各的倾向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给学生补充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才能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

2.布置课外阅读作业。温儒敏先生提出的“少做题、多读书”是义务教育阶段切实减轻学生课内及课外学习负担的有效措施。教师们的确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培养学生“读好书”的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用好语文教材,认清好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对语文学习的不同作用,明确任何语文教材都只是语文学习的一个例子。少布置课内文本配套练习,多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在宽广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分。还应当充分利用寒暑两假,把课外阅读作为固定作业布置给学生,开学时通过阅读分享,逐一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3.建立健全课外阅读的评价制度。在学校层面,一线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学情采用灵活有效的评价方式,促进课外阅读的顺利展开。如建立阅读档案,将阅读表现纳入学期评定;还可以设立阅读专项评价,评选班级“阅读带头人”。在区域范围内,则可以以期末学业评价为抓手,适当进行指定阅读内容的考查。就白云区实践的“指定课外阅读纳入期末考试”(指定课外阅读的权重占全卷分值的10%―15%)的经验而言,这种区域性的期末测试能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师生的重视。

(二)课外阅读活动化

1.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利用家校合作的方式,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与监控。通过三年多的阅读推广实践,我们发现,家长和学生一起进行亲子阅读是推动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在本区推广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亲子阅读开展得好的家庭,孩子参与和坚持阅读的热情明显比学生独自阅读高。值得一提的是,性别不同的孩子阅读主动性存在差异。加拿大最近的一个研究报告表明,12岁女孩的阅读成绩比12岁男孩高出30%[2]。而英国的“阅读带头人”项目也极为重视“招募男性工作人员”,让更多的男性(学校教师、家庭成员、志愿者)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以达到带领男孩更好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的目的。

2.开展班级阅读比拼。阅读的推进需要在阅读氛围建立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可以尝试在班级设置阅读小组,进行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的比赛。阅读数量的小结以周为单位,分基础阅读量(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阅读量,如一本书从第1页到第50页)和超前完成量(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提前完成的阅读量,如从第50页到第100页)。阅读质量的小结以书为单位,一本书的阅读完成后就在班级内部进行读书分享会,让每一个小组都有总结阅读收获的机会。

3.借助社会力量开展阅读活动。阅读推广不是一朝一夕、一年两年的事情,每年都有旧的学生毕业,新的学生加入,光靠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努力,有时难免会有倦怠感。在《阅读推广理念・方法・案例》一书的“经典案例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美、俄、德、加、日、韩等许多成功的阅读推广经验都说明了社会机构对阅读推广的介入能使学校的课外阅读形式更多样,更有活力,也更持久。如果能够争取到社区图书馆、民间公益阅读推广机构、甚至医疗领域的助力,阅读活动一定能摆脱一成不变的现状,变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

(三)课外阅读体系化

1.确定适合学情的分级课外阅读书目。就白云区而言,目前的课外阅读,只停留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但阅读体系的构建还远远没有开始。从调查问卷的情况和推广践来看,我们的学生阅读的种类是相对单一的,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初中学生仍然以阅读文学类书籍为主,较少涉及历史、哲学类书籍。所以,很有必要确定适合区情的、操作性强的分级课外阅读书目。阅读能力一般的学生只读基础书目,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在读完基础书目后可以按兴趣选读、进行深度阅读。

不论是还在使用的人教版教材还是即将大面积铺开的部编版教材,其中推荐的书目都并不适用于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所以我们对教材推荐的书目要进行必要的筛选,在考虑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情补充一部分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书目,使书目具有“学生乐读、老师爱教,读后有益”的特点,这样就能减少课外阅读推广的阻力。

2.根据书目建立教师适用阅读指导体系。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对学生开展阅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分教师对于阅读指导“该怎样指导”没有头绪。如果能建立以基础书目为范例的阅读指导体系,为教师提供课外阅读指导操作指引,教师的阅读指导才能有章可循。如在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课本第61页“名著导读”栏目中,以“《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为题,指导学生进行鲁迅经典作品《朝花夕拾》的阅读。教材中的“读书方法指导”一栏写到“为消除隔膜,可以查阅作者传记资料或相关评论,了解作者作品的一些情况,或者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注意课内外学习的沟通”,[3]这就给了师生明确的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有可能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单篇阅读到《阿长与》、《五猖会》、《狗・猫・鼠》的群文阅读,再到《朝花夕拾》的整本书阅读。值得一提的是,鲁迅作品毕竟有深度,学生的年龄和阅历必然制约其对整本书的理解程度,但是不要紧,教师只要循序渐进地指导,不必给学生制定硬性的阅读目标。

说明: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得到了白云区大部分初中学校2015级初一语文教师和学生的支持,但因调查问卷发放时间有限,区内部分学校不具备上网填写调查问卷的条件,所以部分学生未能参与调查问卷的填写。此调查问卷的所有数据分析均以参与调查的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为依据,属于不完全统计。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赵俊玲,郭腊梅,杨绍志.阅读推广理念・方法・案例[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3]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中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研究”项目组.北京市中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报告[J].北京教科院2010年学术年会,2010.

篇9

比照“经济全球化”的分析框架,“教育全球化”现象可归纳为以下三种主要形态:教育资源(要素)的跨国流动;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

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1.教育资源(要素)的跨国流动留学(留学生)是此类“教育全球化”现象的典型代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典、挪威等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日本、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纷纷来华频频举办各种“教育展”,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并因此成为“大专辩论赛”的主题。8,9,10另据官方统计,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赴美留学生超过三十万11,去其他国家留学人员也相当可观。

无论中外,留学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相当久远12。只是以往大都将其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现象来看待,现在则还注意到它所具有的经济功能:

1994年,世界大学生6100万,其中留学生占2%,达130万人。二战以后,在美国就读的留学生历来为世界之最,1994年,在美国就读的留学生达50万人,为美国经济提供了近100亿美圆的市场容量;1992年,澳大利亚教育创汇7。5亿美圆,成为该国第一大出口商品,而在1986年仅3400万美圆,五年增长20多倍。目前,澳大利亚在北京、香港、新加坡、汉城、台北、曼谷、雅加达、吉隆坡等地开设了连锁教育中心,今年教育出口收入可望超过20亿美圆。

39所高校走出国门招生《经济日报》00/09/26就在国外高校纷纷来中国招生之际,中国高校也将走出国门,瞄准国际留学市场。10月28日、29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39所国内高校将聚集韩国,举办“中国留学说明会”。据介绍,接受外国留学生一直是我国对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同时也是高校加强国际合作和提高国际知名度的有效手段,还可补充高校教育经费的不足。去年我国共接受了来自142个国家的近4万名自费留学生。(柯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支持1999年高校大扩招的诸多理由中,“减少因高中生出国留学导致的教育资源流失(向国外学校交纳的学杂费估计达100亿人民币)”,也是一个重要的理由。

除了留学(留学生)现象以外,世界银行及其他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援助(包括资金和物资)、校际合作(互换教师与课题合作等)、教材输出、制度模仿等等,都可以纳入“教育资源(要素)跨国流动”的概念框架中分析。

2.全球性的教育现象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从“教育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来看,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

首先是教育观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观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终身教育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产业理论;

等等

正是在观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模仿和新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共同的基础。

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在世界各国的教育制度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义务教育制度。自200年前德国最先创立义务教育制度后,目前义务教育制度已经在全球得到普及,尽管各国在义务教育的年限上有较大的差异,但它的基本原则,比如普及性原则、强制性原则等都得到普遍遵守。

其它如学校制度、学位制度等都有非常相似的制度架构。

再看教育内容。尽管世界各国的课程和教材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异,但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统一性,使得世界各国的教育内容在学科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常见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课程框架以及“工具、知识和教化”课程框架等等。

在教育手段方面,综合运用电视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正在世界各国得到推广和普及,并且正在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更具有全球性特色的教育活动形式。

可以肯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世界各国教育体系之间的交流会更加便利,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多。

3.全球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教育发展史上,无论是一国政府还是教育研究人员,都还没有自觉地在全球化的视野中分析、研究和规划一国的教育体系,教育也一向被认为是国家垄断的领域。但是,这种认识目前已经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而我们的政府和研究人员却都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挑战之一来自美国的教育实践。我们注意到,对美国教育的评价常常表现出令人困惑的矛盾:她的基础教育经常受到美国国内和国外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从五十年代的课程改革到九十年代制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都是建立在对美国基础教育的否定评价之上的。尽管如此,美国却有全球最优秀的大学和最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她的经济发展也未受到那个“低劣的”基础教育的困扰,这是传统教育理论难以解释的。但是,如果我们摆脱传统教育理论把一国教育体系限制在该国疆界内的思维定势,同时注意到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入国这样一个显见的事实,则我们就不得不承认美国教育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教育资源配置的开放式的高效率的全球化教育体系,以此分析上面所说的矛盾也就不难得到合理的解释。

以美国教育为代表的“全球化教育体系”是“教育全球化”现象中“全球教育”的一个典型代表。

挑战之二来自晚近发展起来的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

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中,师生关系、教学互动机制、教学激励机制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都表现出与传统教育完全不一样的特点,“稳定的师生关系、面对面的交流、在一个确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教学活动”这些传统教育中的基本特征在“网络教育”中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开放性和学习者选择权”并因此成为异军突起的新型教育活动类型和传统教育的强劲竞争对手。

美国有44%的高等学校向全社会提供各种远程教育,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学生约占全日制在校学生的32%,此外,还有21%的高等学校计划在今后3年内开展远程教育;学历学位教育是美国高等学校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163.2万名远程教育注册学生中,有143.3万名攻读学历或学位课程,其中本科生为108.2万名,研究生为28.1万名;学费与在校学生相仿;远程教育开设的学历、学位课程数达到4.9万个,基本覆盖了美国高等学校的所有学科和专业;到1998年,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开展远程教育的高校占60%左右,比3年前增长了3倍,其余学校也将在3年内开始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教育;

31所教育部远程教育试点重点高校名单(2000年)第一类:既可招收参加全国高考和成人高考的生源,也可学校自主考试录取,招生条件由学校自主决定招收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无锡轻工业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二类:只招收参加成人高考的生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上海交大成立国际教育学院(中国教育报道/中国教育先锋网/2000/10/22)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我国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趋势,上海交大国际教育学院日前正式挂牌成立,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日本、韩国、孟加拉、巴基斯坦、加蓬、尼日利亚等三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代表,市教委留学生办公室领导、交大领导以及办学人员出席了成立仪式。上海交大近三年来加快了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在校学位生一九九九年比一九九八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二年比一九九九年增长了百分之十六;长期汉语生的增长尤为瞩目,一九九九年比一九九八年增长百分之十一点四,而二年比一九九九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二点八;其他形式的留学生包括学位生、境外办班生、校际交流生、中欧学院留学生等,由一九九八年的二百二十三名到一九九九年的二百七十八名,今年在校留学生人数据统计已达四百四十八名(不含短期学生)。同时交大进一步改善了留学生教育的办学条件,添置了新型语音教学设备,完善了多功能、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并进一步利用学校理工科、管理学科的综合优势,突出电子信息技术的工程教学强势、创建应用汉语教学的特色,开拓同声传译、现代汉学研究等新领域。

虽然“网络教育”目前还主要用于向国内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但它显然已经具备了向全球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的技术潜力和制度潜力,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全球教育”将是二十一世纪最激动人心的教育变革。

互联网与跨国教育《科学时报》08/11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学校进入互联网,教育服务正在超越国界。跨国教育的影响将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语言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语言。单语言学生,特别是非英语学生将面临严重的问题。但语言不是主要问题,互联网上也提供诸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的服务,并有专门机构从事翻译工作。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跨国教育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而且涉及各国的文化和经济。经济问题对于富裕地区的教育机构,它们会聘用世界各地的教师以促进本地教育发展并减少其在教师薪水上的开支。网上教育比传统的学校教学方式的费用更少,这也将促进跨国教育的发展。文化问题跨国教育者将需要在网上处理各种有关信仰、世界观、政治等的问题,不同国家的学生和学者将会对经济、地理、历史、政治等问题有不

同见解。文化差异将令教育者不得不决定网上跨国教育的内容及授课方式。影响各种地区的教育机构将面临来自世界范围的竞争,教育机构将需要适应跨国文化交流的问题,来自多文化环境的教育机构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占有优势。

毫无疑问,“网络教育”也是“教育全球化”现象中“全球教育”的另一种重要类型。

“全球教育”中的第三种类型以“国际文凭教育”为典型代表。

“国际文凭教育”是在国际文凭组织(英文全称是InternationalBaccalaureateOrganization,简称IBO)所属学校中进行的教育活动,她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IBO的成立首先满足了现代化移动家庭的子女教育需求,学生可以跟着父母自由地从一个国家的一所IB学校转入另一个国家的另一所IB学校学习同样的课程,学业不受影响。因其具有先进的国际化教育思想和严格统一的考试制度,IBO逐渐成为一个对于国际化教育有影响的机构,并在全世界迅速发展。

IB学校培养出来的国际化人才受到了世界各国高等院校的欢迎,从而使国际文凭组织得以与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名牌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协约关系。这些大学不仅乐于接收国际文凭的持有者,而且有许多名牌大学还向成绩优异者提供奖学金或跳级学习的优惠待遇。据了解,目前除中国外,全世界的名牌大学几乎都与IBO签订了协议,在其招生简章中都声明:凡IB持有者,可免试入学。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国际文凭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员学校已由最初的十几所发展到今天的1000多所,遍及世界近100个国家,其文凭被1000余所大学所认可,其中包括哈佛、剑桥、牛津等名牌大学,并且有更加扩大的趋势。据悉,目前在中国,国际文凭组织的成员学校还不多,仅有北京、上海、郑州、香港等地7所IBO成员学校。北京作为IBO成员学校较为集中的地区,目前共有3所IBO成员校:55中、丽都国际学校、汇佳学校。55中和丽都国际学校只招收外国学生,而汇佳学校作为仅有的可招收中国学生的IBO成员校,为保证教学质量,每年的招生数量也很少,主要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对学生的英文水平与学习态度要求都很高。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后,如取得国际文凭组织颁发的国际文凭,就等于是取得了通往世界大学的“通行证”。(《市场报》2000/7/23)

与此相似的还有各种国际性行业组织和跨国公司的证书考试,其中IT行业中最著名的如“微软”、“IBM”、“HP”的工程师认证等等。

另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一些国际知名大学纷纷到世界各地开设分校,这与国内大学在远程教育的旗帜下到异地开设网络教育或远程教育分院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国MBA课程全球化《纽约时报》09/26美国大学的企管硕士(MBA)课程走向全球化。例如芝加哥大学就在新加坡设立分校,地点就在新加坡总统府对街,约有84名新生于上周加入其首度在当地开办、为期两年的企管硕士班。这些新生大多是三十多岁的企业主管,他们象征美国知名大学向外扩张的梦想。新加坡是芝加哥大学在九十年代于西班牙巴塞罗那设立分校后的第二个海外据点。杜克大学也从上个月开始在德国法兰克福授课,并将于明年1月在当地成立分校。哈佛大学则已在香港及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成立硏究中心,并计划在欧洲比照办理。西北大学及宾州大学则与知名顾问公司麦肯锡合作,将于明年在印度的海德拉贝德设立印度商学院。一些欧洲顶尖的学院也有类似的动作。伦敦商学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将合开MBA课程。另外,位于法国枫丹白露一所有四十年历史的商学院,从今年开始,就在距离芝加哥大学新加坡分校不远处,提供MBA课程。芝加哥大学新加坡分校副校长艾潘说,“若想要成为一流的商学院,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全球各大主要城市布点。”对这些大学而言,新的尝试也包括实验中的远距学习(distantlearning),即利用网际网路来授课。新的MBA课程介于传统的校园学习及成本较低的纯线上教学之间。也就是说,海外分校的学生花一、两周的时间与专程从校本部飞到当地教学的教授上课,之后这些学生暂时离开校园约一个月的时间、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完成作业。他们可利用电子邮件提出构想并对住在数千哩外的教授提出问题。基本上,这些学校断定,在其他国家有很多经理人对取得本国学校授与的MBA学位并不感兴趣,而宁愿付出高昂的学费以取得美国名校的学位。对校方而言,除了有形的收益外,也有无形的好处。在美国,强劲的经济成长及二十多岁的人口相对较少,使过去两年大部份顶尖学院一般MBA课程的申请人数下滑,如果没有国外学生、特别是来自亚洲的申请者的持续增加,跌幅会更大。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把“教育全球化”现象概括为

A.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流动

B.全球性教育现象

C.全球教育

三大主要类型,在每一种类型中又进一步辨认出若干种典型的表现形式。通过这一梳理,原来纷繁复杂的“教育全球化”现象显示出了它们的共同特征——“全球性”——与两个以上非特定国家相关,当然这是一种唯象的描述。“教育全球化”的本质,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以不同形式不断扩大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并且不断增加不同教育体系的共同因素以形成一个联系更加紧密的全球教育体系的过程。追溯教育活动中“全球性”发展的历史并分析其形成机制,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教育全球化”的认识。

2、“教育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在“地理大发现”和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张之前,世界各国的发展因受到地理障碍的阻隔而处于各自独立的孤立发展状态,各国的教育也因此表现出广泛的差异性。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展、现代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教育体系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取长补短,显示出强烈的趋同性。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的全球性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事实,从而为“教育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对“教育全球化”历史进程的考察表明,构成“教育全球化”的微观基础是一国教育体系的变迁,变迁的动力来之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变迁的基本方向是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精英走向

大众、由集中走向分散、由单一走向多元。与此同时,一国教育体系变迁的微观过程又与全球教育体系之间发生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由此逐渐形成了以一国教育体系的变迁与传导为演化动力的全球教育体系。

是否存在一个“全球教育体系”?学术界对此有不同看法。反对者认为,不但不存在一个“全球教育体系”,甚至什么“西方教育体系”之类的跨国界概念也根本不存在,实际上存在的只是“美国教育体系”、“英国教育体系”、“法国教育体系”等等。相反的观点则认为,尽管国家是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边界,一国之内的教育活动在具体表现形式上也与他国有很大的差异,但这种表面上的差异并不能掩盖不同国家的教育活动在观念、内容、手段、技术、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基础,况且不同国家教育活动的相互影响已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事实,这就好比我们不能因为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和不同国家经济活动的差异性而否认全球经济体系的存在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基本政治单位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而否认“全球教育体系”的存在。显然,本文所持的是后一种观点。

在“教育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不同国家教育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三种主要的动力模式——“要素流动”、“模式复制”和“资源共享”,分别对应上面所说的三种主要的“教育全球化”现象。依据不同历史时期处于主导地位的动力模式,我们可将“教育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工业革命以前,“教育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要素流动”,可以称为“观念传播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留学生成为一国教育体系和另一个教育体系相互作用的主要媒介,期间也还出现过一些频繁和规模较大的留学生交流现象,比如西方的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末期以及中国的战国时期等,但由于这种交流始终停留在民间层次,故并没有对不同的教育体系的变迁产生直接的影响。

第二阶段,从工业革命开始到二战结束,“教育全球化”主要表现为“模式复制”,可以称为“西方主导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借助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功在全世界进行扩张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成为发展中国家竞相模仿的榜样,以现代学校制度为核心的现代西方教育制度也作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法宝在世界各国得到推广,中国和日本的教育发展史都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第三阶段,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教育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资源共享”,可以称为“全球体系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增加,相互依赖性增强,一国教育体系的预设功能已经可以部分借助于其他国家的相关资源来实现,包括资金、师资、教学仪器设备、等等,共享全球教育资源已经从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并且在高等教育中依赖性逐步增加的“全球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综观“教育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扩大的西方文化影响是这一历史进程中最显著的特点,今后是否会有所变化,目前还难以预料。伴随“教育全球化”不断扩展的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两难选择: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要求一国教育体系对世界应有更大的开放性,否则,由教育形成的国民素质将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另一方面,教育体系更大的开放性必定会使本土文化对国民的影响力相对下降,这种文化冲突既有可能侵蚀发展中国家政治权力的基础,也常常引起人们对破坏文化多元化生态环境的焦虑和担忧,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通常在维护国家教育的旗号下尽可能小的开放国内教育市场。

3、“教育全球化”的动力机制

根据本文所作的历史考察,“教育全球化”既是当今世界的基本事实,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现在我们想知道的是,这一基本事实和基本趋势的历史合理性是什么,即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结果和趋势。

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或历史潮流,一定是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基本需求的反映,因此,如果“教育全球化”确实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反映了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那么,在它的背后一定能够找到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以此反观“教育全球化”现象,它满足了什么样的人类基本需求呢?对此我们可以从个人(家庭)和组织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个人(家庭)在教育活动中追求的价值目标第一是为了获得生存优势,它具体表现为与更高学历相关的身份优势和与更新、更专门的知识相关的人力资本优势;第二是为了参与知识创造,以满足人类普遍的好奇心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三是为了获得精神和肉体的享受,以满足身心愉悦的需要,但它与第二种价值追求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追求的是教育的结果,价值的实现存在与教育活动之外,教育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和手段,而后者目标的实现则存在于教育活动之中。因此,不难发现,如果我们承认以上三个方面的价值追求是个体接受教育的基本动力,并且承认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文化的特殊性,那么,更自由的国际交流和分享不同文化形成的教育资源就会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与个体在教育活动中追求多种价值目标不同,组织在教育活动中追求的价值目标只有一个,即获得生存优势。而当组织的生存优势是通过组织中个体的人力资本和作为整体的组织资本来体现时,接下来的分析与前面对个体的分析就会有同样的结论——更自由的国际交流和国家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将会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这一点可以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史上得到全部或部分的验证。

由此可见,由于“教育全球化”适应了组织和个人获得生存优势和其它一些基本的价值追求,因此,只要人类基本需求不改变,“教育全球化”就不会停止它的步伐。

4、“教育全球化”与国家安全战略

作为“全球化”浪潮组成部分的“教育全球化”在二十一世纪将会对世界各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产生更加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已经是毋容置疑的了

。是洞悉先机,主动适应和充分利用由此形成的教育超常规发展机遇,使中国教育实现快速发展,还是因循守旧,画地为牢,迟疑于世界潮流之外,对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中长期战略安全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始于1999年的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大扩张是中国教育政策发生战略性转变的重要标志。1999年,以刺激消费为直接动因的高校扩招虽然最终并没有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什么作用(关于这一点,目前还缺乏有权威性的研究报告,但根据经验可作如下分析:由于高校扩招伴随高校学杂费上涨,由此建立的未来支出增长预期必定迫使十倍甚至百倍于扩招学生家庭的其他家庭采取更为保守的即期消费策略,两相抵消,其效应之不明显应早在预料之中),但为推动这一政策出台所开展的关于“教育产业”、和“教育产业化”的讨论,却促成了一个非预期的观念成果的推广:在考虑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时,规模上的政策基点应置于满足公众的教育需求上,结构上的政策基点则应置于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上,前者称为“入口平衡论”,后者称为“出口平衡论”,同时考虑两个方面的需要称为“综合平衡论”。在计划经济中,当教育需求与人才需求发生矛盾时,总是“入口平衡”服从“出口平衡”,而在市场经济中二者的主从关系正好颠倒过来,“入口平衡”始终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出口平衡”方面的政策目标则通过家庭、学校和政府之间的相互选择来实现。因此,原来为刺激经济回升的短期教育扩张政策就演变成了着眼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中长期教育扩张政策。遗憾的是,由于人们长期受计划经济“出口平衡论”的思想束缚,对于当前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和高等教育的持续扩张还大多抱有怀疑、焦虑和抵触的心态,反映了一种狭隘的、就教育论教育的小教育观。

教育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网络和全球化时代,其作用除了由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所揭示的以外,还有一种对国家民族生存、安全日益重要的作用——创造生存空间——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在传统的国家安全理论中,一国(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受国家物理疆界的约束,因此,国土纷争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扩展国家、民族生存空间最重要的斗争形式。但是,二战以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形成导致国家安全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国家民族之间生存竞争的主导模式已经由对国土资源的争夺转变为对经济资源的争夺,国家民族的生存空间已经更多地取决于她在全球范围内有效支配资源的能力而不再取决于国家疆界内的资源多少,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现代国家、民族的生存空间都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加以考察,而其中两个关键性的因素——在组织层面的国家创新能力和在个体层面的全球生存能力则都与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在逻辑。

中国号称地大物博,但如分配于其庞大的人口,则人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在这样的资源禀赋下,只有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利用全球资源才能保证国家民族的长期战略安全,同时必须通过大力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才能在全球市场上拥有足够的份额,由此可见,加入WTO乃是关系国家民族生存的必然选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则是扩展国家民族生存空间的必由之路。

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讨论中,人们关注的焦点是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为什么要转轨?其重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国家创新能力,这一点目前已经比较明确,但为什么要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只有认识到它的最终目的在于扩展国家民族的生存空间才能为这种国家意志找到形成社会共识的基础,从这个角度去看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必然得出扩展教育规模,提高教育层次逐步普及高等教育乃是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内在要求的重要结论。这一结论虽然与当前政府的教育扩展政策一致,但它们的出发点却是不同的。

把扩大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的层次结构看成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内在要求有两个理由。第一,国际经验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发展中国家的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流出要大大的多于流入,导致符合外向经济要求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这也为中国的经验所证实,因此需要通过增加教育产出以弥补因人才流出导致的国内人才短缺。第二个理由没有第一个理由那么直截了当,但却更为重要。分析世界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状况不难发现,无论在哪一个国家的失业人员中,在数量上,高学历者要少于低学历者;在寻找重新就业的机会上,高学历者要大大优于低学历者,因此,扩大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层次对于减轻就业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知识经济中,一种极其重要的公民素质——全球就业能力——跨国就业和跨文化就业是与公民的学历层次紧密相连的,显然,公民的这种全球就业能力对于扩展国家民族的生存空间是极其重要的,而要使这种能力成为公民的普遍素质,没有大规模的教育扩展和教育层次的普遍提高是不可能实现的。

认清了扩展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层次对国家民族扩展生存空间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之后,回过头来再来考虑中国在“教育全球化”中应该选择的战略和对策就有了全新的思路。

在传统思维中,我们考虑问题的主要出发点是如何保护国内的教育市场和防止文化侵略,而在新思维中,我们考虑问题的主要出发点是如何最有效的利用全球教育资源快速扩展我们的教育规模和提高全民的教育层次,因此必须进行前面而深刻的教育政策创新。

5、“教育全球化”与教育政策创新

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政府在各个领域推行市场导向的改革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但由于教育与意识形态之间事实上的紧密联系,以及我们对这种紧密联系的片面认识,使得政府的教育政策经常左右摇摆,缺乏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面临的挑战,必须在更新观念的

市场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在部分开放还是全面开放的问题上,只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任何来华办学者都必须也必定会遵守中国的法律,那我们还有什么必要担心他们会挑战中国政府对学校意识形态的控制权呢?只要这个担心不成立,选择全面开放当然更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对外资开放教育市场要有紧迫感。虽然教育服务并没有列入我们加入WTO承诺开放的时间表,但决不能因此缺乏紧迫感,甚至以为奇货可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国家发展而言,资金在任何时候都是稀缺资源,国际上也决没有无限丰富的资金在等待进入中国教育市场,恰恰相反,在发展中国家纷纷抢乘知识经济这班时代列车时,大家都面临共同的问题:发展教育和资金稀缺的矛盾,由此可以预见,争夺国际资本用于本国教育发展将很快成为各国引进外资的重点,如果我们不能解放思想,为外资进入中国教育市场提供最宽松的市场环境和尽快建立良好的政策支持体系,我们将会失去这即将来临的千载难逢的良机。

目前我们在对外开放中国教育市场的问题上,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晚开放、如何少开放,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一种文化侵略而不是一种文化交流,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是消极、回避、抵制和限制外资进入中国教育市场,我们总担心开放教育市场会给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带来麻烦,这既是一种缺乏政治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一种对历史不负责任的态度。如果我们因此错过发展中国教育的绝好机会,我们也许将会犯下比当年制定错误的人口政策更严重的历史性错误。在由知识经济已经清楚展示的历史规律面前,这一判断绝非危言耸听。

对外资进入教育市场全面实施“国民待遇”应该成为我们吸引外资政策的主要特征。

“国民待遇”本是一国政府在对外开放时给予外国企业与本国企业同等待遇的一种国际惯例。中国在二十年改革开放过程中,在市场准入方面对外资企业设置了过多的障碍,而在税收政策方面则是对外资企业提供了大大优于本国企业的优惠,这些都违反了“国民待遇”的基本精神,其实施结果也往往是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