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语文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概念隐喻的基本理论
自lakoff & johnson(1980年)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以来,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映射遵循恒定原则。lakoff和johson(1996:3)认为,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就本质而言都是隐喻性的,他们(1996:ix)明确指出,“无论在哲学和语言学领域,传统的做法都把隐喻的研究边缘化了,而我们却直观地觉得它是个中心问题,可能是解释理解能力的关键”。在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堂上,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语言,更需要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如果想要更好的了解文学作品,学生就需要解读好其中隐喻的使用,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把隐喻作为英美文学学习的桥梁,从隐喻的角度理解文学作品语言,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英语专业学生高英美文学欣赏水平。
二.概念隐喻对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的影响
1、概念隐喻对词汇教学的影响 词语的发生和成长都具有隐喻性,概念隐喻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具有指导性的意义。隐喻是人类缔造新辞书主要的手段,人类早期的象形文字就是经由隐喻过程发生的。很多复合词和派生词都是通过隐喻产生的,如汉语中:鹅卵石、杏眼、柳眉、面包车、黄金时代等等,同样英美文学作品中也本文由收集整理有很多词汇是由隐喻组成的。如:dog-tired、crystal-clear、knee-deep、shoulder-high等等。词语成长的隐喻性是指词汇的多义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词义成长、转变和引申的主要手段。在讲解多义词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多义词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隐喻是词义发展和延伸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把隐喻意义的教学作为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机结合起来。
2、概念隐喻对翻译教学的影响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效果的好坏对整部作品译文效果的影响很大,隐喻翻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在隐喻翻译过程中,培养学生转化喻体形象、把隐喻转换为明喻、把喻体形象进行加注、或者省略喻体形象、添加喻体形象等方法进行隐喻的翻译。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用法差异,在汉语中不能一一找到与英语对应的词语。例1. that man is another shylock.那个家伙是又一个夏洛克, 为人吝啬。因为夏洛克是文学作品中吝啬的形象角色。所以在翻译文学作品隐喻的过程中,译者可本着上述“映射对等”原则结合文本具体语境灵活地选择翻译方法,包括音译法、音译加注法、字面直译法、直译加注法、意译法、用译语中的文化意象转换源语喻体以及扩展源文隐喻的喻体以补充喻体的蕴涵等方法。例2.张培基先生所译茅盾的《白杨礼赞》:“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茅盾《白杨礼赞》)“white poplars are no ordinary trees. but these common trees in northwest china are as much ignored as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 however, like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 they are bursting with vitality and capable of surviving any hardship or oppression. ” (张培基,1999:197~ 201)对整个语篇的隐喻性,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隐喻作为最常见的文学创作手段要求人们更加注重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研究,教师应当在隐喻翻译研究的必要性的前提下,让学生理解好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
3、概念隐喻对语篇教学的影响
研究中发现,英美文学作品语篇中包含了隐喻性的表达。篇章从一句话,到一整篇著作,都蕴含了大量的隐喻成分。概念隐喻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入观察篇章内部结构的立足点,使篇章研究与认知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深化了人们在篇章衔接连贯以及篇章理解方面的认识。
例如:诗歌《未选择的路》是弗罗斯特诗集《山间》中的经典诗歌之一,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抉择。诗歌《未选择的路》中运用了大量的的隐喻、象征等写作技巧。在这首诗中,“life is a journey” 就是用了隐喻的表达方法,作者把 “roads” 作为论述的主体,用“路”来 比喻人生的里程。再如诗中的一些词或者句子的使用 “travel”, “stood”, “looked down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passing there”,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come back”,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led by”。作品中“roads”“travel”“way”“journey”“travel”等词的衔接,使诗歌在表达上看似简单,实则包含智慧与贤言。所以在分析这首诗的意思时,要帮学生理解好“没有走过的路”的潜在的意思。作者用路径选择来比喻人生。隐喻是有助于表达诗歌主题的有效手段,可以使哲学在其深层含义渗透。在语篇中,概念隐喻的使用能够保证语篇的连贯,同时能够使语篇描写更加形象生动,从而更容易理解。将隐喻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英美文学篇章衔接及连贯功能的分析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篇2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方向;内容构建;“好文章”
一、“语文”的原初含义与“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及内容定位,其争议和相应的试验历有年所,各持己见。有的意见,甚至主张“根本改造”。表现于教材编写上,就有学者将近年关于语文“人文性”的提倡发挥到极致,推出“大学人文读本”、“大学人文教程”:有的学者则添加进更多属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号为“高等语文”。后来更有“大学文学”之倡,震动亦不小。这些教材,或为人文思想论集,或为文化史讲座,或为纯文学选本。有媒体在宣传时称欲以此“取代”传统“大学语文”教材,在“大学语文”教学界引发了疑惑和争议。这实在牵涉到“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和内容构建、语文教学的独立价值和独特功用等复杂问题,是需要详加讨论的。
首先,不论如何改革,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现行体制下,“大学语文”课程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不同于中文系的专业课程。它应当针对低年级大学生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接受语文教育后的实际水平,服从于各类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习及培养目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面向全体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帮助这些学生切实提高语文修养和能力。这一点应该是这门课程的标准探索者、教材编写者、课堂讲授者的基本认知和共同出发点。我们不可忽视大学生亟待培育高级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当务之急和专项之需,无限制地扩充领地,致其无所不涉、无所不包。尝试自是不妨,但如果根本改造的结果是削弱、偏离甚至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自身,或使其面貌模糊不清,名存实亡,则委实不妥。
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脉络和现实教育语境里,“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基础学科。这一点与其他多数国家的母语教育有所不同。无论古今,中国语文既与大多数学问浑融于一体,又在书写、识字、选词、造句、炼意、谋篇、用事、讲究文辞之美、音声之道,乃至意境营造、文气建构等方面具有某种相对独立性、纯粹性。此所以古代中国的语文教习,竟是学子修养的几乎全部,士人终生孜孜以求的不朽胜业。在现代中国,虽然人类文明的知识架构有了很大不同,学生用功的重点早已呈多点平铺之态;但母语水平的持续提升,依然既是终身学习的需要,又是需要付出相当精力才能达到的目标,更是中国人基本文化素质的体现。当年吕叔湘等语言学家称为“咄咄怪事”的用多年时间、众多课时来学本国语文,却大多数不过关的情形,及今思之,也许实在竟是中国语文学习的常道。现代语文学习也莫不如此,虽然有程度上的区别。长时间以来,我们陷入视“语文”为“工具”的认识误区,又以为文言文已经过时,而只学习白话文,容易多多,于是断言在中小学甚至义务教育阶段即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地完成语文学习的“任务”。顺理成章,认为到了大学阶段,自然就要“超越”本国语文,只需学习其他种种专门学问及外国语,于中国语文再也无需着力讲求。其结果,则是母国语文无所长进,专业学习与语文提高无法互为奥援、携手共进。
中国语文的研习对象,自然是以汉语言材料(语言学界有区分“语言”和“言语”两个概念者,此处不作区别)的面貌呈现的所有汉语文本。而这些语言材料、文本,就其整体来说,必然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诸如人的情感态度,世界观、价值观,人文立场,人类文明史,文学及艺术素养,审美能力,科学精神。透过语言文本,系统、深入地探究这些内容,是大学中其他课程的任务。语文则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它是从人如何言说、如何表达来切入,致力于探讨诸如文本构成、语言魅力、表现形式、书写技巧、文辞之得体等,并且把这些作为研讨学习的“着力点”。就此而言,语文具有其特定的描写对象和探究内涵。
与此相联系,正本清源,正确理解和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脉络和现实语境里的“语文”概念的基本含义,就是十分必要的。它与基础教育中的“语文”自然有程度上的区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同样是汉语口头语(“语”)和书面语(“文”,即“语”的高级形式)的合称。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语文”概念最初使用时即是如此,就“语文”作为在中国教育体系里居独特地位的一门课程的名称来说,更是如此。叶圣陶讲得再清楚不过:“‘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与原意合矣”。叶氏后来还解释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据此而论,“大学语文”课程的方向、主体、要旨,仍然是帮助修课学生继续改善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当然会有所不同:无论修养还是能力,都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获得提升。比起基础教育来,更加着重于书面语即“文”的一面。)前述之人文、文化、文学种种,亦非“语文”所着意排斥,却总有主从之分。“大学语文”课程固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可能要讲一些基本的文学史知识,肯定会有一点思想启蒙或文化宣讲的味道,也会涉及写作指导……但这些都并非这门课程的方向、主体旨。语文教育特有其“双重功效”:语文本身的学习和提高,是直接的内容和基本的途径;而文学、文化、人文等素养培育的功效,则是连带而及的结果。
二、在课程区别中认识“大学语文”的独特内涵
“语文”既不宜从概念上解释为“语言文学”、“语言文化”、“语言文字”,乃至“人文”的代称,则其作为一门课程,在主体内容上亦必有所区隔。
“大学语文”课首先不同于中文系学生的语言学课程,不宜讲授专门系统的语言学知识。语文课之大讲特讲语法,曾在基础教育中引发长期争论,“倒了学生学语文的胃口”,是一致的看法。“语文”的本位是关注人的“语”和“文”,即作为人生命本能的口头和书面(文章)结合的语文表达状况和内在规律,“语文”应注重语感培养,密切结合学生的语文感受和社会语文生活的实际,而不是脱离这些去讲授专门家才需要掌握的语言学理论命题和语言研究方法。
“大学语文”与文学专业教育相比,有深度的不同;与公共选修的文学课程相较,是侧重点不同。文学是民族语文的高级的和特殊的表现形式:文学文本的大量阅读、鉴赏,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大学语文”课在文体角度上,也要涉及必需的文学知识。这都是不言而
明的。但问题在于必须区分“语文”与“文学”,尤其不能使学生误认为文学地位独尊,其他文体均卑之无甚高妙。对文学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另外选修文学类课程,且修习“大学语文”课的学生未来多数并不以文学为专门职业。因此“大学语文”不能只讲纯文学作品,更不能成为文学史的压缩板,不能上成中文系的文学理论课。“语文”既有其自身需要研讨的问题,它所揭示的语言形式也较文学更为多样。语文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小说家和诗人,而是使学生经由包括而不是只有“文学”的多样文体文本的阅读、领会,把握汉语文的多种境界和多种表达交流方式,以便在较文学广阔得多的个人生命和社会生活中享受语文的魅力。
“大学语文”与讲授美学理论的课程也不相同。“大学语文”课程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但其重点在使学生对语文材料和语文表现中所展现的语文之美、长于其中的母语之美具有领悟和感受能力,而不在于美学知识、审美理论的传授。“大学语文”课不宜上成纯美学课。
“大学语文”与大学里纯粹的写作课程不同。“大学语文”课也会涉及文章写作,主题是唤起学生对自我表达和公共表达的兴趣和愿望。但不以写作训练为主,无需直接讲授例如读书报告、公务文书或学术论文的写法,不应讲成“应用写作”课。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不断积累,而最根本的环节,正在于对经典的、优秀的汉语文作品得法的示范性解析和大量的阅读,使学生知晓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文采、意蕴和个性风格,才有可能解决写作的致命伤,摒除虚假、浮泛、滥情、刻板和模式化的写作痼疾。
“大学语文”与文化史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类课程不同。“大学语文”课程的主题是母语学习。母语既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就是文化。“大学语文”课程要让学生由母语学习中接受文化浸润,体味民族文化的精髓,但不宜把文化史知识作为讲授重点和本体,演变成无所不包或点点片片的文化概论。
“大学语文”与专门的人文教育课程也不同。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区别对立之说,近年甚是热闹。由基础教育延至高等教育,以致凡论“大学语文”者,言必称“人文性”。似乎抓到这个法物,“语文”就有救了。似乎非如此强调即降低了自家品位,全然不再思考单独设立“语文”一科所为何来。人文启蒙的重要性,谁也不会否认。但是,人文教育虽是“大学语文”讲授的题中应有之义,却不可能是“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如果真有所谓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别,二者本就水融,实际上难于截然划分。语文自然而然地包含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内涵,哪位教师也不会去刻意抽空它。但“大学语文”课不能越俎代庖,讲教育和思想启蒙专题课。“大学语文”课的学习,会使学生的思想品格、人文素养、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充实,对情操陶冶、人格塑造,均有潜移默化之功。但这一切,都应该是师生在语文研讨过程中渗透的因素,不是直接讲授的对象,不是课程的主体内容。不能把“大学语文”变成又一门思想训导课、伦理教育课。
由上可见,从课程定位这样一个根本的角度考虑,“大学语文”与其他课程必须有所区分。必须把问题放在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去考察,才不致自说白话、顾彼失此。“文化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体系中,各门主干课程是相互呼应而又各有分工的。“大学语文”课作为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必然程度不同、地涵蕴诸如语言学、文学史、文化学、思想史及写作训练的内容。但语言研究、文学教育、文化概论、人文专题、思想启蒙、实用写作等,均不是“大学语文”课的内容主体和本来目标,应由其他专门课程的开设来承担。如前所述,“大学语文”课自身具有发掘不尽的独特内涵,无需以语言学、文学等学术专门和文化、人文、思想启蒙等“宏大话语”来自高身份。简言之,“大学语文”要以“语文”为本位:大学语文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还在“语文”。这是我们从事这门课程教学及改革的基本立场。如果改来改去,改得“语文”尽失,改掉了本体,就有违这门课程设置的初衷要了。
三、以“好文章”为标准构建“大学语文”的主体内容
依据上述理解,“大学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也就水落石出了。那就是继续采纳已经为过往实践所认可的“文选”形式的内容构成方式,选取母语中的各类“好文章”,作为丰富多样、引人入胜的学习材料的供给。具体来说,“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和课堂讲授的内容主体,应该是选择具代表性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各种文体的经典的或优秀的汉语文文本,提供给学生――既有主修材料,也有拓展材料;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由教师对这些文体上的例文,做出示范式的鉴赏分析,引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某类文体的高标准,对文章和文体形成要领及语言美感,有所理解、体认和感悟,从而达到使学生具备高级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的目的。
“好文章”的概念,值得详加论说,以见我们所主张的“大学语文”的内容构成的特点。此所谓“好文章”,是就广义而言,其实也包括“好诗”、“好词”、“好(汉语)译文”。更不限于俗所谓“文艺性散文”,即具虚构想象性质而以抒情为主的文章:而是扩而大之,涉及全体文类。这其实恰与我国古代之“文”的传统若合符契。虽然今人称之为“杂文学”观,但古代文言作品中,各类文体,皆可酿成“美文”,则大家对此并无疑义。凡传诵至今的优秀古代作品,类皆于体式、词藻、情思、结构诸方面,呈现出美的亦即可欣赏可品味的质素。而言及现代文章,则须稍作辨析。
“好文章”亦即“五四”后所谓“美文”。那时周作人首揭此一概念。他以外国文学为参照,提出在诗与小说之外,有“论文”一类,其中“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又说“好的论文”皆可作成美文,在中国古文里,则“序”、“记”与“说”者是。推其原意,实予“美文”广狭二义:狭者,指具艺术性的叙事、抒情文章;广者,则包含“批评的”、“学术性的”“好”文章。而其共同的标准是:“真实简便”,“有生命”。其后,现代文章得到了略无拘束的发展,恰如朱自清之所言,“确是绚烂极了: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日新月异”。叙事、抒情文章之外,议论、批评文章,乃至各类实用性文章,优秀之作,层出不穷,既发挥了现实作用,又大大丰富了汉语的宝藏。但相沿至后来,“美文”本义渐失,“美文”概念变得狭隘、单一。论者往往画地为牢,自设畛域,编来选去、讲来论去,总是一些熟面孔,甚至个别情辞肤浅之作,因其“貌美”,也被屡屡相中。遂使新一代读众不知现代文章尚别有洞天。
其实,除了叙事状物、写景抒情之作,评论、说理的好文章更是蔚为大观,被奉为现代文章两大家的周氏兄弟之作,此种性质的即占多数;而其他通常划归于“应用性”文体的,好文章也所在多有。很长时间里,人们对“文学”以外的其他文体关注不够,这不仅与中国“文”
的传统相悖,也不利于实用性文体的推广,造成学生语文视野和应用技能的狭窄。
还要指出的是,现代中国的好文章,又不能仅限于纯粹白话文章即所谓语体文。现代汉语,实包含语体文、浅近文言文体、文白混杂等多种形态,不是一花独放,是多元共生。论及现代文章,于文言白话之别,求其纯已不可得,求其截然划分,遂无必要。现今已非“五四”时期的文化语境,彼时鲁迅的激烈态度,“咒诅”的是反对白话者流,而非全盘抹煞文言的价值。近年有关争议再度纷起,文言文应否进入中学语文课堂,产生了针锋相对的意见。这体现了百年之后,人们对于母语困局的反思,兹事体大,须从长计议,容当另论。最低限度,对那些现代中国产生的著名的文言文献,还是要兼容并包的。此正为联接古今汉语文章传统的纽带。
汉语译文也应当是现代汉语文章的重要部分。好的翻译家,通过将外国语文创作的作品移译为现代汉语,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的宝藏。这些外文汉译也应纳入我们的视野。这与前述同理,也不单指语体译文。不计晚清民初,即便近二十年,也有杰出的文言译作行世。
在“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和课程讲读中着眼于“好文章”的标准,另一方面的考虑则是基于近年高级中学的课上和课下的阅读,其现状远不能令人满意。虽然教育行政部门聘请专家修订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课余阅读作为重要手段,并具体规定了量的要求。各种新编富于创意的中小学“新语文”读本也屡有所见,规模和选材都不断出新。但就现今社会心理、教育体制、升学制度、师资水平、学生负担而论,真正贯彻“新课标”,达到其要求,尚需时曰。不可否认,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动荡,商业炒作,人心浮躁,应试教育阴影徘徊不去,价值缺失,流俗文化风行,阅读日益市场化、快餐化、零散化,导致经典地位名存实亡,人们敬而远之。而动漫卡通、网络文字、短信段子、图文画册、青春速写、流行影视、玄幻武侠、戏说恶搞、言情、励志类读物,成了学生的“最爱”。这样,不但古代作品因文字障碍让学生望而却步,许多现代中国杰出人物的思想、言论,也根本不能进入学生甚至教师的视野。这不能不使人产生切肤之痛。严格来说,我们仍处在晚清一“五四”开始的现代化进程之中,而那时以来形成的新文化和新思想的传统,白话文及其他现代文体写作的成绩,均是弥足珍贵的母语文化资源。其不能被当下人群所汲取,实为学校教育和青年成长的一大缺失。
大学生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责任非轻。在汉语文的教育中,我们有责任把那些蕴含优秀思想文化因子的汉语文章推介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读者。对这一类经典性文章的系统深入的学习,是青年学子形成共同的基本价值和语文取向的有效途径。
再一方面,用新的美文标准即“好文章”的标准选文,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的基本架构,也是顾及当下高等院校各专业对学生汉语文修养和能力提高的期盼。非中文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各类教材、研究著作、参考文献等汉语文字材料的阅读和掌握,是其专业学习的必要基础。
篇3
何谓情境教学法呢?赵敏、高兴茹、吴萍(2015)在《情境教学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中指出:“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些真实或准真实的情形和景象,通过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主动参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上述概念界定,我们可以将情境教学法简单理解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所营造的一种情形与景象,利用这种情形和景象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
二、情境教学法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那么,究竟如何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呢?下面,简要论述如下:
(一)创设合作情境
合作情境顾名思义是指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情景。为了充分调动同学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大学语文课堂中适当创设合作情境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还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充满互动性。例如执教苏轼的《定风波》时,大学语文教师首先可以将同学们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要求各个合作学习小组分组在多媒体教室通过网络查找与苏轼相关的资料,诸如苏轼的生平及他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等。然后,要求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本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简要介绍。接下来,教师可以要求各小组对《定风波》进行简单学习,了解“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写作手法在词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同学们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体验到苏轼不怕挫折的坚韧品格。对于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将来必定要走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也必将要学会与人合作。基于此种情况,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创设合作情境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
对于大学语文课堂来说,多媒体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基于此种情况,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还可以有效创设多媒体情境,运用多媒体情境对大学生产生更为直观的视觉刺激,吸引他们的课堂注意力。例如执教戴望舒的《雨巷》时,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首先播放这样一个多媒体画面,然后配上婉转悠扬的音乐。在这样的多媒体情境当中,教师说:“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这似乎正是戴望舒笔下的《雨巷》。看到这个画面之后,你们心中有何感想呢?”问题提出之后,同学们可以随意提出自己的所感所想。通过同学们的所感所想,教师即可以顺利实现新课导入,说:“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真切表达出了自己的看法,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内容即是戴望舒的《雨巷》。”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创设多媒体情境对于教师来说并不难,仅需要课前进行精心预设并制作出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即可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知识进行有效掌握,唯有如此,方能真正设计制作出符合课堂教学要求的精美课件。
(三)创设诗词情境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大都拥有渊博的文学知识,对于诗词也大都较为热爱。基于大学生的这一典型特点,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有效创设诗词情境,让学生在温婉优美的诗词中进一步增添课堂学习的兴趣。例如执教李商隐的《锦瑟》时,语文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诗词:“笔头仙语复鬼语,只有温李无他人。”然后提问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诗词中所提及到的‘温李’是指哪两人吗?”问题提出之后,有同学说是指温庭筠、李商隐二人。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导同学们对李商隐的诗歌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朦胧、幽渺、内涵多重。同学们有了这一认识之后,在学习《锦瑟》这首诗歌时即可以更好的理解其内涵,激发同学们学习《锦瑟》的积极性。具体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创设诗歌情境不可以滥用,教师应该有的放矢的进行运用。只有诗歌情境符合教学主题,方能真正发挥其应有功效。
三、结语
篇4
论文摘 要: 本文从语文课程的言语性质出发,结合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特殊性,构建了以人文精神和社会意识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板块课程内容,以及以听说内容、阅读内容、写作内容为主要内容的能力板块课程内容。文章力图通过对两大板块内容的构建,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它不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高职学生的基础课程包括文化课、专业课基础,也包括培养人格、道德水平等人文素质的课程,这些课程是专业学习的前提,只有基础扎实,专业学习才有保证,才能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应对社会岗位需求,因此我们应当注重这些基础性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而言,各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都处于自主状态,灵活性很大,造成某些院校的语文课程内容随意性、任意性问题严重。不分青红皂白,不论东西南北,什么都往课程内容里塞的现象十分普遍;只开展阅读教学或只开展写作教学,课程内容片面的现象十分普遍;课程内容照缺乏创新性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我们必须从言语性出发科学构建《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
一、言语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言语”是现代语言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的语文课程性质大讨论中被引入语文教学领域。李海林在其《言语教学论》中提出,语文教学论要由以“语言”为主体的本体论转变为以“言语”为主体的本体论,这是语文课程言语本质观的前奏。在可见文献中,最早提出言语性是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是福建师范大学的潘新和,他认为语文教学课程的关键词已不是语言、语文知识、语文素养等,而是一批新生的术语概念,如言语生命、言语潜能、言语动机等。“言语”是语文课程的内容构成,也是语文课程的目的指向。[2]重庆师范大学的薛晓螺在论述语文课程目标时,全文也明确地使用了“言语”概念。[3]还有研究者直接提出“语文课就是言语课”和“语文是以言语形式为教学的本体”等观点。[4]从上述对语文课程本质的诸多观点来看,语文课程早已迎来了其言语性的时代。
那么《大学语文》应当构建哪些以言语性为核心的课程内容呢?叶圣陶认为:“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书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减损。”[5]这段话中的“语”和“文”,都指的是“言语”。王荣生教授则提出语文课程内容:一是构素养确切所指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定篇)及其对它们的阐释,二是包括达到语文课标所规划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目标而必需教与学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的“语文知识”。[6]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当包括精神与能力两大方面。从精神方面来看,高职开设的《大学语文》应该着重于学生人文精神及社会意识的培养;而从能力方面来看,高职开设的《大学语文》则应当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重,不可偏废。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构建
(一)《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精神板块的构建
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精神板块的构建应该着重于学生人文精神和社会意识的培养,发挥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功能。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除了关注大学生“专业成才”外,更关注其“精神成人”。一方面,课程内容在选择上首先要注意入选的言语作品应该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的个性、修养、情感、信仰等皆含其中,内容本身蕴含着德、智、美“三育”,而学生在“雕琢”言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作者的影响和熏陶,触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人格等,因此只要通过言意的转换,就能让学生增知、获能、染情、悟理,达到“人文关怀”“言语立人”的目的,使学生的道德品性和人文精神在“悄无声息”的美文学习之中,在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中潜移默化,最终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可以将多种知识领域、多种文化层面、多种媒介类型的内容融入《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内容的选择不必细致,不论程度高下,只求真情实感,更不拘泥于虚伪形式的俗套,这样反能因人而异地给学生的兴趣留出余地,让学生自主地借助言语作品来品味、咀嚼社会。这样的品味与咀嚼,帮助学生铸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增强抗挫折能力、恢复自信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增强责任心。高职教育是要培养具有良好社会适应力的人才,他们不仅应该是谦谦君子,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意志,而且他们的思想情感能依靠他们富有感染力、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影响周围的人,使自己的事业和愿望更加顺利地取得进展和实现。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具备社会适应能力,语文课程不能帮助他们很好地融入社会,我们的教育就真正是失败的教育。
(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能力板块的构建
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应该是一个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性课程内容,四者不可偏废。李维鼎教授就认为听读说写之间有三个维度的交叉,这四种能力尽管都各有特点,但它们是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因此只有通过四种能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准确地把握各自的特性,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1.听说内容
听说能力从其构成来看,有两方面的内容。听的能力,主要包括从对方的话语中捕捉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感知情感态度的能力,听出言外之意的能力,评判话语的能力,根据对方的话语了解事物、事理的能力,等等。说的能力,主要包括选用恰当的口语交际样式的能力,运用语篇来完成言语行为的能力,针对语境得体地表情达意的能力,把事物、事理转化成口语的能力,等等。
以提高高职学生听说能力为目的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不拘一格,只要是学生喜欢的、积极向上的内容都可以选入,包括单人的内心独白、两人的谈话、接打电话、指路问路、听说新闻、听说故事、听报告、听演讲、参与讨论、争论、辩论、模拟职场等多方面内容。说话水平来自积累,口语表达能力来自实训,因此在听说能力的课程内容中必定要包含训练,可以是一人说一人听,一人说多人听,两人互说,多人交谈,等等。高职《大学语文》的听说内容的选择还应当与校内的社团活动相结合,选择与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相贴近的听说内容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
2.阅读内容
阅读能力主要包括针对特定的目的从繁复的材料中准确、快速地筛选所需信息的能力,判断文句是否准确、严密的能力,把书面信息转化成对实体事物进行具体操作等的能力,进而获取和提高自身感悟能力和理解、判断、归纳、演绎能力。
以提高高职学生阅读能力为目的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既包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训练、古今文章的阅读训练、文化科学著作的阅读训练,又包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不同阅读目标的确定、古今文章思想的理解把握、文学作品鉴赏品评、文化科学著作的认知研究,还包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不同阅读技巧、字词句辨析、品味,篇章的感悟把握、比较鉴别、评论鉴赏,等等。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领域来选择有针对性的言语作品。随着时代的快节奏发展,《大学语文》还应当包括读屏、计算机阅读能力及从中搜集、筛选、处理所需信息等课程内容。
3.写作内容
写作能力主要包括正确选择交际性文种的能力,准确、严密、简括地表达意思的能力,将多种表达形式进行组合能力,把实体事物、抽象事理、操作方法、工艺流程等转化为文字的能力。
以提高高职学生写作能力为目的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尽量选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就业、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内容,应主要侧重于科技论文、调查报告和公文写作这些应用文体上。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写作内容的设置应该注意两个方面,首先,写作内容一定要有系统性,课程内容不能支离破碎,更不能随心所欲地凭兴趣进行教学,而应从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以及毕业、工作等给学生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的角度考虑,设置出适应于《大学语文》课程需要的、自成体系的、能相对全面的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内容。其次,写作内容一定要有实用性。应用文体的写作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不论写何种应用文体,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对应用写作的文种要选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经常用的、必须会的文种作为教学内容,切不可让学生接受全部文种,为完成应用写作的学习任务而写作。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大学论坛,2003,(5).
[2]潘新和.语文课程性质当是“言语性”[j].中学语文教学,2001,(5).
[3]薛晓螺.语文课程目标概论[j].当代教育科学,2006,(12).
[4]李维鼎.“语文课”就是“言语课”——世纪之交话语文之三[j].湖南教育,1999,(9).
篇5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1
引言:大学语文是校园人过渡为社会人的一层跳板,对大学生有着身心上双重提升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有着提供高素质人才的效果。高校能否充分利用大学语文科目的教学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工作一直被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所以在方向与方法上利用大学语文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任务至关重要。
一、大学语文的基本功效与目的
众所周知,“语文”二字从字面拆开来理解,便是“语言表达”与“书面表达”。而语文学科的真正目的也正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理解与积淀能力。大学语文,是将运用能力进行升华与内化为学生的一种内部涵养,这便是大学语文的主要目的――人文教育。
1、拓展拓宽知识面
大学语文所选文章与内容涉猎古今中外各大名著,涵盖了近、现代世界级作家的经典作品。这使得大学生通过对纵横古今与中外的历史与文化的了解和把握,来提升文学欣赏能力。
2、促进德育、美育发展
《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以优秀文化遗产为主,这些优秀作品中很多都贯穿着爱国主义的红线,大学生在学习与理解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整个民族之魂,激发着自身的理想、道德和用于奋进的气概,激励自己身为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奋斗。这正是人文教育中的一部分构成――德育。在传授与灌输文化的同时,更多的是内化为学生的一种道德情操。
而美育审美能力也是大学生在成人之时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人文素养。《大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将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的美好熔为一炉,这些美需要学生自己通过身临其境的体会与感悟才能发现和领会,而这种发现与领会的意义便是人文教育所提倡的另一种教育――美育。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成长为一个积极向上、内心美好的人才。
二、人文教育的概念与理解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通常也有人将人文教育简单定义为“成人”教育或“教人做人”,即人性教育,以人为工具、以人的思想为核心进行的整体素养提升的教育理念。
当今社会,“人文教育”的口号已遍及大中小学校,但领悟核心精神并加以实施恰当行动的教育机构却并不多。清华大学校长曾说:"没有一流的人文教育,清华就不能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故教育的根本理念在于“培养人”,而人文教育的理念则是“培养人才”。
现如今,一些理工科高校的师生误认为只需要掌握专业课以便将来利于工作即可,不必重视文科类科目的学习和掌握。这是人文教育没有普及与根深蒂固的一个漏洞的体现。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全方面多方位人才往往才是这个世界所需要的。早有科学家预言,早晚有一天世界上的人类机械活动会被机器完全取代,那个时候,便是靠人文活着的时代。故人文教育应从现在做起,从你我重视。
三、从大学语文谈人文教育的实施
大学语文科目无疑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高度重视大学语文科目的教学对人文教育的施展有不可小视的作用。就现状而言,高校应当全方位加强与改进大学语文教学。
1、明确教学方向
《大学语文》的教学因内容的多样性与特殊性,要求教师在定位学科方向与目的时多角度拓展考虑。此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重点不仅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是文化的升华与运用、素养的形成于提升。教师不应只是执行教材和教案,更多的是通过多样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观念。培养有正确人格和健康心态的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才才是人文教育所要求的大学语文教育的宗旨。
2、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与教材内容无论如何都是有限的。这便需要社会与教育机构包括教师来提供渠道和知识,拓展教学内容。文学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本身的教材之上创造出更高境界的文学便最好不过。大学语文的知识也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得以内化为自己的心境与素质的,故教师的善于引导和拓宽至关重要。
3、改善教学方式
高科技流行的今天,学生们接受和选择文化的渠道也变得多样化和高端化。学校和教师要善于运用快捷并新鲜的方式方法来鼓励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在教学的同时,教师不必拘谨于严肃的讲课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思考和锻炼的作用,将过去以讲为主变为新颖的讨论、分析、欣赏与调查为主。让学生们在理解了文章的同时,能自我主动领悟到人文的底蕴。
篇6
关键词: 财经类高校 大学语文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但是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在信息时代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大学语文课堂引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因在于:伴随着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的勃兴,媒介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无处不在的媒介文化正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学生却缺乏对媒介的基本认知,缺乏对媒介信息的辨别能力,即媒介素养,导致了泛滥的媒介信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与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旨的大学语文教学相背离。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大学语文课堂,目的就是通过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学生正确看待媒介文化,获取好的媒介信息,质疑媒介的不良信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学科的教学是开放的,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将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提供新的思维。
一、媒介素养教育产生的背景及其在信息社会的意义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当时,广播、电影正势不可挡地闯入人们的生活,英国学者发现大众媒体带来的流行文化和新兴价值观几乎无处不在,其中相当一部分有悖于传统文化和正统观念,于是媒体被认为是传播“文化病毒”的根源。他们认为媒体破坏了文化原有的高雅性和本真性,文化一经媒体传播,就会出现低俗枝蔓。因此,一些英国学者大力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希望以此教育学生“认清并抵制”大众媒体的消极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文化迅速崛起,文化开始走出象牙塔,学者们也开始注意到媒体并非一无是处,它能给人们提供丰富的文化享受和多元思考,这些作用不能一概而论。于是,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学者提出媒体是个复杂的系统组合体,需要批判地分析。此时,媒介素养教育已得到进一步发展,学者们开始把目光聚焦在传媒语言所构架的拟态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和差别上,希望通过教育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媒体的力量,了解媒体的传播特性,并由此探讨媒体与经济、社会、政治之间的联系。
媒介素养的概念是指人们面对媒体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①它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是人们传统素质(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学习者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学习者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公众健康的媒介评判能力,通过教育约束指导公众正确认识、理解媒介内容,并积极合理地运用大众媒介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它被誉为“信息社会的公民基本素质”。
在信息社会中,媒介像一双巨大的看不见的手,时时刻刻暗示着、拨弄着,或者控制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精神与意义上的日常生活。②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则认为,媒介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个人裹挟其中。③大学生是媒介的深度使用者和重度关注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网民数字中,18岁至24岁者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36.8%,而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④他们此时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成熟阶段,面对着种类繁多的媒介通过各种语言传播的各式各样负载着特定文化的信息。不可否认,由媒介所营造的社会文化在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而此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将对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财经类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其与媒介素养的关系
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说:语言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怎么做人的问题。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就是要为每个人构筑一个精神家园,让人们在这里学会对人类普遍价值、对真善美的认同;培养出人的良知和正义感,也就是培养出真正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是建立在学生中学阶段已经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基础之上的崭新课程,是对学生人文修养和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如果说中学语文关注的是基础的、技能的层面,那么,大学语文关注的则是由此延伸之后的文化的、精神层面。⑤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应该是以传授人类文化成果,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己任。财经类高校由于是非综合性大学,学生大部分从事经济学科的专业学习,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必须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级人才文化素质培养中的综合性价值。
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中的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本身就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 任何一种媒介都是运用语言来表达意义的,只不过形式各异。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大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语言意识是读者对媒介语言所传达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取向的分析能力和评论能力。媒介的使用者应该识别语言形式背后的思想意识,深刻理解媒介信息的内容、意义等,这都需要调动读者的背景文化知识、认知能力、批判思维等,这些都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作为语文科的教学,也应该重视对语言能力的高层次――语言意识的培养。另外,媒介信息之中往往蕴涵着经济的变动。财经类高校学生必须学会从媒介信息中提取到影响经济发展的信息,敏锐地发现媒介信息可能带来的经济价值,这就需要把握媒介语言背后的意义。只有拥有必要的媒介素养和足够的语文知识才能抓住信息实质,既能促进财经专业学习,又能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此外,媒介素养教育符合财经类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目前在大多数高校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学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切入口,因为文学有润物之功,与别的人文读本比较,文学作品更感性,更易被接受,更能起到教化的功能。大学语文教育应侧重在文学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当前,大众传媒以无所不在的方式覆盖和左右着人们的生活,也深刻影响着文学,表现为媒介新文体的出现拓宽了文学的内涵和视野;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削减了经典文本的影响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写作素材等方面。这些都是大学语文课堂上不可回避的东西。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到不仅仅用经典作品陶冶学生,更注重用身边发生的诸如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等指导学生阅读,这就提出了在增加媒介文学阅读的同时提高媒介素养的问题,否则学生只是对媒介内容采取“拿来主义”,缺乏辨别媒介信息的能力,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及方法分析
在母语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早在1989年就在英国开始实施,很多国家都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英语教学中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并且从小学坚持到大学阶段。在澳大利亚甚至还通过法令将媒介素养教育放在英语课中。在加拿大的英语课上,教师让学生分析不同的报纸与文章所使用的标题、语言,以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区分事实与意见的不同,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同时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⑥这些国家成功的例子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启示:在大学语文课堂引入媒介素养教育是面对信息时代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媒介高度依赖的一种正确应对,能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文化素质,避免被不良的媒介文化信息影响。
目前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引入媒介教育有很多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首先教学内容可以直接从当前媒体中选取,选取原则为体现媒介的新颖性,具有时代感,而且和学生的切身经历相关,符合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选择当前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战争、环保、国际关系等方面的一般文章或者文学作品,让学生认识当前社会的文化特征,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利用投影、录像和录音等多种电教媒体,采取把立体教学,把报纸、网络、电视媒介结合起来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
注释:
①张开.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
②尹鸿.媒介文化研究:知识分子的发言场域.省略/zhuanjia /article/20112072357.htm.
③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商务图书馆,2000.
④CNNIC.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4.7.
篇7
关键字:情感教育 高职 语文
鉴于高职院校学生特征以及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教师应该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为推动高职学生整体素质做出应有贡献。
一、情感教育概念以及可行性分析
情感教育作为当前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方法,并不存在明确的概念界定,通常是指运用与情感相关的,诸如共鸣以及构造情境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相应教学内容的理解,切实达到提升学生认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直接以学生自身能力作为基本导向的教学方法,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而言,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素质更为关注。
在高职教育阶段,整个教育体系都有了与学生之前所处环境截然不同的特征,首要的就是就业导向特征。之前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通常还有着很强的应试性特征,但是到了这个阶段,就必须要为其自身毕业后的就业计划以及职业生涯做出打算。因此无论是教学机构还是学生本身都更加关注职业技能的学习,而对于大学语文此类的素质课程重视不够。
与此同时,高职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已经充分认识到其不能继续沿用中学阶段的教学态度,而应当进一步展开以服务学生毕业后就业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纠偏活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此基础之上,大学语文开始以推动学生就业素质为己任,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特征,明确指出应当切实推进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过程中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并且以应用语言实现其自身的职业发展作为整体方向展开培养,兼顾基于语文教学内容的学生思想素质推进。
鉴于学生一直以来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不够重视,以及相关的懈怠态度,有必要在进行教学方式方法选择的过程中采取审慎的态度。务必实现能够改善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认知,并且切实推动语文教学在高职环境下的作用程度这样的根本目的。而综合考虑,情感教育无疑是能够在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环境下发挥积极作用的教学手段之一。
二、灵活运用情感教育
虽然情感教育的自身特征,决定了其在当前高职环境下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以及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必然存在积极意义,但是如何能够将其有效运用在语文教学环境中,并切实发挥积极意义,仍然是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想要切实发挥情感的作用,首先应当认真甄选适合开展情感教育的语文教学内容。必须明确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展开情感教育,而应当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对学生可能具有较大震撼力的内容。这一类的教学内有有可能是民族情结以及爱国主义的重大体现,也有可能是和学生自身状况和生活极为贴近,能够引起共鸣的内容。
其次应当注意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延伸。对于相对较大的情感话题,诸如爱国等,应当着力于对文章背景的描述,力求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才能帮助实现学生从意识上实现与文中主人公身份和情绪的认同。另一个方面对于本身相对较为围观的情感话题,诸如亲情等,则应当重点着眼于让学生从自身出发做出自己的选择。通过感情上的替代作用,既让学生能够对自身将来正确的言行状态有所了解,又加深了对林黛玉进贾府整个过程的熟悉状况,提升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
最后应当注意采取合理的形式。必须注意到高职阶段的学生本身文化功底较弱,对学习活动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以及情感教学的展开过程中,都应当避免相对硬性的说教。在讲授和考核的过程中,都不应当延续中学阶段明确唯一答案的特征,而应当采取开放性的态度,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并且提升学生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为准。
三、结论
篇8
一、通识教育简析
目前一般认为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强调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作为人的教育。现代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尤其是两次经济衰退的危机引起西方对教育的深刻反思并竖起通识教育的大旗,为后来近半个世纪西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精英人才,其影响至今更为显著。中国通识教育就其内容、方式而言,从孔子开启教育之后,经几百年发展其实已经有较为完备的通识教育体系。历经各朝的变迁,中国通识教育在民国时期获得较为长足的发展,并培养出了一大批综合性的大师与大学者。古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人文氛围浓厚,重文轻实,并且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当代著名教育学者李曼丽博士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表述,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构建。中西通识教育相同点集中在源起和早期,比如中国早期教育的六艺和西方早期通识教育提倡的七艺有诸多的相同点,并且中西通识教育的目标均定位为全人教育,以人文素质课程为主体。就中国实际情况而言,大学语文是人文课程中最基础的一门课,也是居于人文素质类首位的课程。目前正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然而无论是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还是亚洲高等教育领域,我国高校排名情况都不甚理想。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实际上道出了几千万中国高等教育师生的心声。大师与大学之“大”历来众说纷纭,但毫无疑问又都殊途同归地承认“大”之底蕴是文化体系,或者说是知识体系的问题。哈佛的学生能够站在世界的前沿俯瞰世界,是基于对本国和外国古今文化精华的系统性把握,进而有了精准的判断和引领,便是得益于该校近三十年的通识教育。民国时期我国的教育出现了第一次繁荣,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竟然也人才辈出,学术精神令人振奋,究其根本得益于当时母语教育的重视和对通识教育的推崇。在改革开放的近四十年时间里,中国文化遭受的打击和摧残人所共见,当下无论是文学还是文化都呈现荒漠或泡沫状态。曾经民国时期的中国是靠母语教育为民众打开了启智的大门,也是靠语文打开了人才的精神大652017.04教门,而在当今再次面临的精神荒漠阶段,我们能找到的工具依然只有母语教育,高等教育能找到的工具依然只有大学语文这样的综合性人文课程。在中国知识分子集中的高校,能否用通识教育来竖起呼唤民族文化崛起、呼唤民族文学觉醒的大旗,其精神基础与社会号召力实在堪忧。这在众多高校呈现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和母语教育中可见一斑。虽然众多的高校都在试图构建通识教育体系,但中国化的通识教育体系首先不是考虑“人”的问题,而考虑的是课程数量和学习的时间搭配,只有极少数高校在通识教育的实施中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基本知识的检测并分类施教。由此可见,我国通识教育处于尝试阶段,而利用成熟的大学语文课程的辐射性与开放性特征,立足于大学语文这个核心来拓展通识教育体系则是科学可行的途径。
二、大学语文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依据
首先,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课程能适应学生不同层次文化需求,其融汇性特征足以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育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可见大学语文可以进一步拓宽学习者的视野与思维空间,树立积极健康的人文精神。另外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不同的通识教育探索,如何满足学生对大学语文的素质需求也是各位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二者其实是高等教育界存在的共性问题。目前国内所有学习西方的通识教育思维,所有引进的西方通识教育的模式,几乎都忽略了或者说在掩盖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的层次性或者说人才培养的层次性问题。美国和欧洲最尖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否适应中国所有的教育土壤,这个问题要先弄清楚。不可否认,哈佛、麻省的通识教育效果与经验的确让人钦佩,也的确造就了大量的世界顶尖人才。中国的高等教育明显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不论是本科、专科,还是俗称的一本、二本、高专,这样的现实建立在学生高考之后的自动分层。这种分层不仅是学识,更多的是能力、素质和态度等综合能力的分界。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古今中外文学与文化知识的融汇性特点,完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的人文与素质需求,藉此也可以部分地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其次,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是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丰厚的文化蕴含足以成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文化背景的差异也导致大学语文在中国高等院校举步维艰,各类高校的通识教育也因雷同于素质教育而陷入困境。中国地域广阔,所带来的地域文化背景差异必然导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甚至生存哲学等方面的极大差异。西方尤其是美国历史相对较短,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复杂,但没有中国几千年的根深蒂固以及纵横交错,西方思想上的开放也令通识教育的各类知识易于相互贯通与接受。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连基本的日常语言几乎都需要重新学习的大学生,能否在短短的三到四年里塑造为能接受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想、理念和精神的人,这是不能持乐观态度的。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尤其是地方性高校是否都必须走西方通识教育中高大上的精英之路,能否结合当地地域文化背景走自己的特色之路,能否利用现成的大学语文的平台塑造通识教育的实用性构建,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加之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语文的内容、层次、结构,已经为大学语文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底子,也为大学语文打下了厚实的文化精神基础,足以让其担负起通识教育提升人格精神的重任。最后,大学语文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这也令其具有通识教育中人格健全的效能。当今教育界,无论是借助网络平台,还是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大部分违背了通识教育的初衷。在通识教育理念中,第一目的是为了让人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精神健全的人。最早的中西通识教育的核心观念都是两个字:全人。而学做人的基本途径无外乎中国名言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人需要各种亲身体验,如情感、诵读、演说、写作、心理等。当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人文的本质受到挑战,教育中大量的教育过程被省略、或是被篡改,通识教育的效果必然被弱化被遮蔽,人们自然会失去对通识教育所谓的塑人的信心和等待的耐心。仔细研读有关西方的通识教育经验介绍和教育过程,笔者发现西方通识教育往往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教育方式。比如大量的原著精读与研习,教师基本上不讲课,多是以学生自学和助教辅导为主。这种原始的教学方式最早用在中国的孔子时代,也是中国教育的启蒙时代。现在的中国高校在语文教学的方式上呼唤返璞归真,做到用简单的方式去挖掘深层的文化和文学精髓,在回归传统中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已得精神追求和文化操守。尤其是关于人性与人类基本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定势,进行人格完善和创新思维培养,这也是大学语文可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可行性要素。
三、大学语文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
台湾著名通识教育家黄俊杰先生曾对儒家的教育理念有这样的理解:“儒家式的‘全人教育’更企求提升人的境界,使人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意义。儒家定义的‘整全的人’,在多层次、多面向之间完成人的连续体,它既是‘身心连续体’,又是‘个人社会连续体’,更是‘天人同构之连续体’。儒家教育理念中的‘整全的人’,是一个有本源而与宇宙大化之流在精神上相往来的人。”由此可见,黄教授在基于对儒家传统精神研究的基础上又整合现代教育的趋势,深刻领会到当前的通识教育不仅要借用西方的教育观念,同时也需要复振儒家的“全人教育”理念。台湾的国学教育及其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世所瞩目,通俗地说台湾的国学教育在形式上基本等同于大陆的语文教育。台湾十分重视语文学科的奠基、关联、辐射等功能,其国学教育有一个统一的哲学基础,那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这个经过几千年实践证明适合中国人生活的哲学已经成为台湾学人的共同信仰。在这个统一的哲学基础上,台湾的国学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道德、伦理与人格的教育也有了落脚点。就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而言,若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形式与教材内容和涵括的精神内质与哲学思想,都必须进行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重新整合,结合传统文化的精神禀赋进行与当今社会人文素质需求相吻合的调整。为此,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基于生活化的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改革探索。首先,大学生的学情现状简析。大学语文课程本身与中小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而大学生也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根本变化:一是身份社会化。从中学到大学,是大学生真正社会化生活的开始。虽然大学仍然是学校,但已经是半个社会,大学生已经具有了切实的社会化身份。他们开始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而且角色选择极少受到家长、师长的干涉,甚至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会反映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的甚至由于岗位的有限性,迫使其由被动竞争转变为大学的主动竞争,致使很多学生出现典型的社会消怠情绪。二是生活独立化。目前许多高中在毕业前夕会举办成人礼,让学生通过成人礼感知自己的成长。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是从大学开始的。离开父母,离开家庭,大多数甚至离开家乡,大学求学的日子从思想上、生活上真正启动了独立的模式。在脱离依赖的初期,大学生的心理会出现一个明显的茫然期。大多表现为失去目标、生活失序、沉迷玩乐、心理空虚等情形。其次,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探索。据上述分析加上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课程安排遵循一个一致的程序:公共课程在先,专业课程在后。这样固化排课的后果是,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基本上是思政课泛滥,外语课扎堆,大学语文课跟风。对那些刚刚从高考过来的大学生而言,这些课绝大多数都具备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因而首先就造成一种重复的感觉,难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热情。基于我校大学语文公共必修课的地位和本科生普开的现状,教师们进行了基于生活的专题式教学改革探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后期的影响效应。基于生活的专题式教学模式主要依据大学语文的性质及其在通识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将大学语文课程大致分为四大块:导言——审美教育——爱的教育——结课讨论。课程将不遵从教材的编订次序和文学史的历程,而是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探讨一些语文与生活结合紧密的问题,以期达到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效果,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在审美教育和爱的教育板块中实行专题式教学,审美教育分为日常生活之美、自然之美、行旅之美、体悟之美、创造之美5个专题,爱的教育大致分成爱家、爱国、自爱、爱侣、爱人等5个专题。这些板块与专题都应用通识教育的思维与理念,一方面侧重人格的健全。如爱人教育将从爱的哲学及爱人的正确方式导入有关经典文学作品的剖析,引导学生将爱建立在尊重与生命的基础上,将施爱与受爱置于正确的三观指引之下。另一方面是大量利用融汇思想,将学生的知识储备调动起来进行创新梳理与组合,形成创造性的思维训练教学尝试。如在体悟之美的专题中精心选用悲、欢、苦、乐四种情绪,分别以音乐、画面、文字、讲述等形式体验情感的触动。在这些情感体验中回忆或结合文学篇目进行共鸣情感感受,尔后辅之以经典阅读,帮助学生寻求智力与精神的乐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品阅与思考。这些教学的方式均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们积极探究,深入钻研,在自己感兴趣的文学方向上得到知识与精神的双重收获,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文学是人学,追求美,追求艺术境界,追求精神愉悦。大学语文以其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中居于核心课程的地位,其知识性与感悟性的融合特征,彰显了它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根本性差异,也铸就了其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思维创新水平及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等方面的诸多效能。这些效能正是通识教育的目标所在。在培养一个完整人、一个健全人的目标中,人文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均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是通识教育中的核心环节。重视并不断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水平,应该成为我国通识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未来一段长时期内的重要和紧迫任务。
作者:李婷 单位:武汉商学院人文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张红霞.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文化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91-96.
[2]陈琦.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式与特点[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4,(10):156.
[3]李曼丽,汪永锉.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究,1999,(1):96-101.
[4]张亚群,王毓.论高等教育的专业性与通识性[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6,(7):142-148.
[5]刘刚.论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2010,(12):32-33.
篇9
关键词:实践型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204-03
Structure of Practice Type College Chinese Course System
Abstract:This article,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integration of College Chinese course contents and the tentative study on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aims to find an effective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mode,so as to improve the validity of Chinese teaching,and strengthen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The professional spirit will be emphasized during the combination with the specialized courses,and students'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ability to adapt themselves to new posts will eventually be cultivated.
Key words:practice type course system;teaching mode;humanistic quality
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高职教育阶段,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学生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职业言语技能。这就要求高职语文教学不同于中学时期的语文教学,不再侧重对文章字、词、句、音、结构的分析和掌握,而最为重要的是把学生多年积累和掌握的语文知识更多地运用起来,与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构成自身的职业素养,以便日后在工作岗位上施展出来,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因此,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刻不容缓。
一、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1.高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实践教学——提高语文运用能力。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实践性和应用性在高职教育中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只有在这样的目标定位之下,全面更新教育观念,大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达到高职教育对《大学语文》课程要求,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2.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应结合专业——服从专业,为专业建设服务。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应结合专业需要,为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高职《大学语文》应构建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服从于专业需要,为专业建设服务。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要以实用为先导,注重高职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培养,为专业成才搭建平台。
二、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之因
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备较强的言语交际能力、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应用性文章的写作能力等等职业素养。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要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使《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实用为内容,真正发挥《大学语文》服务作用。因此,“大学语文”应该还其“语文”的本色,将言语技能的训练这一内容置于《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地位上来。
(二)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之路
高职院校的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应当是以学生为实践主体,以人文精神为内核,以言语技能培养为主线,全面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和言语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强调以实践为核心,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于实践之中。
1.以实践为主线的语文言语、写作技能训练之路。任何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经过艰苦的系统训练,个人言语、写作技能的提升,同样要经过专门的系统训练。没有训练,没有实践,就没有知识的真正掌握。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淡化课程系统理论学习,以“实用,够用”为课程教学原则,走以言语、写作技能训练为主线的课程学习之路。
2.以人文素质为核心的养成之路。人文素质的教育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践行”是最为主要的。高职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还应该具有完备的“人文精神”内容,只有把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人格要素,才能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三)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之重
1.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大学语文》课程必须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在课改的指引下,课程的总体思路是,将《大学语文》视为一个课程群概念,而不仅仅是一门单一的课程。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审美性、应用性、和工具性的课程目标进行分解,分别由不同的课程来承担,下设《大学语文——文学欣赏》、《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演讲与口才》等等课程。本校各学院可根据自己的专业、课时等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2.改革教法。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更是如此,脱离学生的实情,去追求理想化的教学,那就只会是曲高和寡,只有教学的“形”,而不会收获到真正的“质”。
现代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它主张“学”重于“教”。这种“以人为本”的现代国际高职教育理念应用于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就要求高职语文改革教学方法。(1)侧重以应用写作教学为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高校的学生,无论是在校的学习,还是毕业后的工作、生活,都涉及应用文的写作。因此,培养学生学好应用文,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法,并通过典型的范例分析,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应用文体的特点,让“格式化”写作的感性认识深入学生的头脑中。通过学习与训练,使学生们对应用文体形成的要领及语言美感有所理解、体认和感悟,从而提升其语文修养和语文运用能力,最终达到在工作中能说擅写,得心应手,获得职业发展。这么多年下来,笔者总结了自己的学生主要有四点:一是不太会学习,学习方法不佳;二是自信心不足,内心缺乏鼓励;三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性学习欠缺;四是管不住自己,内心静不下来学习。针对学生的“四缺”情况,我采取“十八个字”:展开抓“心”教学,提倡“快乐”学习,建设“和谐”课堂。一简化课程,减轻压力。多年的教学让我把这门课浓缩为五个字“格式化写作”。课前通俗告诉学生这门课就讲这五个字,把格式学好了,再多的同类应用文体也就是换汤不换药。随后整门课程就围绕这五个字开展,把这五个字牢牢地灌输给学生。二创造教学点,鼓励学生,快乐学习。众所周知,在人的成长道路上,如果缺少鼓励和赞扬,只是一味的责备,人就会变得不自信与自卑,人性就会变得不健康。知透了这一点,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创设教学点鼓励学生,在教学互动中,让学生擦出“火花”赞扬他们,从而使他们在赞扬中找到成功感,收获一份认可的满足,体味一种身心的愉悦和快乐。三教学环节细致入微,从细微处改变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获取知识太重要了。它包含有多个方面,比如预习、认真听课、集中精力、不开小差、不抄袭作业、上课带好教材、笔和笔记本等等。多年来我所教授过的班级,能做到以上这些的学生有,但并不是太多。其他不说,就拿最基本来讲:上课带好教材、笔和笔记本。可有些学生习惯上就是上课书、笔不带,光带人来教室,如此情形,不能视之不见,置之不理,这些学习习惯缺失的学生更需要我去关注和研究,以便采取好的方法给予改正。四让学生多动笔,少动“机”。学生们现在手上的“机子”种类很多,俗话说:丧志。有些学生是一刻也离不开它,从进教室那一刻至下课,一门心思,都在那上面,即使说说两下,过不到一会又拨弄起来。心不静,身不安,如何有心思集中精力在学习上。做教师可不能干着急啊!得想办法解决这种状况。如何能让他们的手有控制地离开这些机子,我至今能想到的办法不多,只是让他们动手练习,让他们的脑子暂时忘掉那些机子上的内容。仅此而已,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办法帮助他们。(2)侧重口语训练教学。文字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是社会交往对人们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了解别人,介绍自己,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无论是择业面试或者是走上工作岗位,对大学生来说,口语表达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作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一个重点,把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作为大学语文教学主要目标任务之一。从教学内容上,课时安排上给以充分保证。(3)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拓宽《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容量。多媒体技术大大提高了教学信息的容量和宽度,这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直观问题。为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这种学习渠道,给学生学习《大学语文》提供巨大的资源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4)坚持并积极推进课内授课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布置课外阅读的重点书目,并要求做读书笔记。另一方面,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学习。在教学中,随时留心学生们的需求。记得在上课时,投资理财专业2010级的卢欣欣和崔汉平同学向我请教学习书法的事情,我把他们找来,让他们向学校团委申请成立一个书法社团,组织一些爱好写字的同学来共同学习,我利用每周三晚上义务为他们教授书法知识。(5)精讲多练。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中,就要改变讲得多,练得少,理论多,实践少的做法,加大对应用能力训练的力度,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组织多样生动的实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掌握应用技能。例如,笔者教授《应用文写作》课时,每一章节内容,我都有一张练习纸,根据应用写作文体来设计内容(格式+模拟场景),练习前我先给学生开个头,然后学生们根据我的格式思路往下写;同时鼓励学生把多年的语文知识好好运用与发挥,给好时间,当堂完成,当堂批分,按要求表现好的学生多加分等。
3.更新评价。《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打破常用的考核方式“一次考试分优劣”、“重期末、轻平时”的做法,应确立一个新的评价标准,比较全面地测试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语文课考核的方法要遵循一个原则:突出平时,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平时成绩要力求占到学生总成绩的70%左右。此举才有利于改变“临时抱佛脚”式的应试考试模式。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中,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直面挑战,建构基于实践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高职院校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才是一条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朱玲.谈大学语文的定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5).
[2]彭庭松.我所理解的《大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2008,(5).
[3]陈厚春.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理论的发展及中学语文教学面对现实的反思[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
[4]易敏.关于大学语文改革教学的调查报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陈巧虹.谈谈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6]艺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2,(4).
篇10
大学语文是为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具体包括现代汉语基础知识、文学欣赏、基础写作和演讲等丰富的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是在高等教育层面上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大学语文力图从理想、情操、审美欣赏、语言操作、思维训练等方面给学生以有益的滋养,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越性。[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在高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一项必要举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语文课程的关系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活动的技术或专业人才。[2]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教育模式的转型、地方院校的职能定位和服务地方的价值原则,都决定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地方院校的必然选择。但目前,地方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理念淡薄、定位不准、理论脱离实际、专业能力与就业岗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等诸多问题。
在当前教育为社会实践服务的大背景下,大学语文作为高校普遍开设的人文素质公共课,除了完成基础素质教育外,更应该强调其教育的应用性,应积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积极有为等文化修养,从而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的“实战”功能。
大学语文这样的基础课程同样也具备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服务的功能,原因在于大学语文课程有三个主要构成元素:语言文字、文体的形式和文化熏陶的内容。把这三个方面付诸教学实践,就能培养学生其他课程所不能实施的最基础最关键的应用技能。大学语文课程的语言文字、文体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也能直接应用到《申论》考试中的申论写作、《行政能力测试》中的“言语理解”部分的考核,同时也为其他内容的考核奠定语言基础。大学语文文化内容的教育,一般把它们看作素质教育的内容。但文化修养的提高是在全方位培养一个高尚的“人”,而这个具有高素质的“人”,无论从事社会上哪个行业都是不可或缺的,这才是我们教育的价值之所在。因此,应用性不仅是语文工具的本性,也是语文学科的本性。 [3]
二、模块化教学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模块化教学是由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来的教学模式。它是在深入分析每个职业和技能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岗位要求,将教学大纲和教材开发成不同的教学模块。这些模块可按专业设置进行组合式教学,可随着新专业、新科目和新教材的出现及社会需求演进及时调整,以适应社会需要。模块化教学目前在国际高等教育中广泛应用。根据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分解和重组,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针对性,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对于新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建设来说,无疑是一条可以尝试的道路。
国外的模块化教学模式较为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欧美等国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已非常成熟,相关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建立起了较协调的供需关系,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方式。其中包括完善的专业课程模块建设、先进的模块化教科书模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这样的教学和考核方式能够使学生更牢固、更灵活地掌握知识,也有利于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走上社会后更具竞争力。如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已成为一种国际公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范例。[4]
在国内,模块化教学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经济性的特点,越来越受教育理论工作者及各级各类高校的关注。我国模块化教学改革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但直到本世纪初才在高等职业教育界引起重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改革的主要对象也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而对事关素质教育大局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模块化整合尚鲜有人问津。[5]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模块化教学的优势,对现有的大学语文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优化,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能力素质需求,针对不同的教学素材,设计不同的模块,提高大学语文课程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关联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措施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必须既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坚持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又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特别是专业学习的需要,整合课程内容,让人文性和实用性相统一,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才会产生积极影响。[6]据此,本着“服务专业,服务就业”的教改理念,“能力本位”的“大语文”教学观以及“学以致用”的应用精神,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教材的模块化
教学改革的基础是教材,过去以传统语文知识体系为导向建设的教材,并不能适应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教学的要求。因此,将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理念引入到教材建设中,建设与之配套的教材是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模块化教材的编写应体现模块教学理念和特色,紧密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块化教学体系,统筹规划,选用与自编相结合,分阶段、分层次构建完善的教材体系。
具体措施:将各类语文教材分散的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等内容系统化,集约为若干个专题模块,使各系、各专业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灵活组课,或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比如把教材分为文化通识模块、文学审美模块、应用实践模块等模块。文化通识模块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汇集了基本的文化常识,注重思想性、趣味性、实用性,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拓学生的视野;文学审美模块撷取中外文学精华,便于学生欣赏和传承,提升学生审美水平,陶冶学生情操;应用实践模块以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为主旨,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各模块相对独立,有各自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设计,同时又紧密统一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目标之中。
(二)课程的模块化
组织力量进行调查、论证和实践,确定不同专业学生毕业时所应具有的语文能力,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提出针对不同专业的模块化目标和要求,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教学效果的实现。
具体措施: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生的实际,开设选修课、兴趣小组、讲座等。如:为帮助非中文师范类学生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开设“普通话”选修课;为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审美欣赏水平,开设“名作欣赏”选修课;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和水平,开设“实用写作”、“商务写作”、“财经写作”等课程;为提高公共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对社会和自我推销的能力,开设“演讲与口才”、“实用口才”选修课;为提高学生的书法兴趣和书写技能,开设“书法”、“硬笔书法”选修课,等等。
(三)教法的模块化
大学语文教学要突出对语文知识的应用和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有所取舍,应把应用写作教学、说话教学放到更突出的位置,同时改变单一的传统模式,采用多种模块式教学方法。
具体措施:可以把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专题模块来进行。专题内容可以实用一些,浅近一些,丰富一些;教法的选择可以丰富些,灵活些,多样些;学生的活动形式,自由讨论的机会可以多一些,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阅读、写作和说话能力上。同时,要用开放的眼光把握社会发展脉搏,体现“大语文”教学的前瞻性特点,要面向未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日后就业所需,适应学生发展需求。
教学过程也可以整合为若干个模块,譬如理论模块、欣赏模块、问题模块等。理论模块是集中体现文学、文化和思想知识的系统及其相互关联的知识的集合;欣赏模块是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名篇佳作进行具体的欣赏,力求从审美的、文化的、艺术的层面去把握作品的价值;问题模块是能够引导探究知识本质并进一步拓展知识广度和提升学术层次的问题组合,包含问题的提出、分析、讨论和解决。同时也要注意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达到光、声、影的和谐统一。
(四)考核的模块化
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块化考核方式,是促使大学语文突显应用性的有效方式。大学语文内容的考核不仅要借以反映学生真正的语文能力水平,同时要达到“练兵”的实用目的。
具体措施:教师不妨把基础常识的考核与实践能力部分的考试分开进行,其中基础常识部分作为必考内容,而实践能力部分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选考。考核分数也可以模块式量化,比如写作内容的考核形式可以采取随堂考试、口试、平时写作成绩等多种形式。随堂考核占30%,主要考核学生对写作基本理论、概念的掌握及运用情况,且在考试类型上以结合实践的案例题为主;口试部分占20%,主要考核学生灵活运用写作基本理论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偏重于应聘介绍、办公接待、酒店服务等方面;平时写作成绩占50%,由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写作作业成绩综合平均而来。写作部分的最终成绩即由上述几个方面相加而成。这些考核形式不仅体现了学生写作的真正水平,同时把考试也当成了实践写作的一次机会,突出了大学语文的应用性。
总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本身就可以看成是由以上若干模块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既各自独立存在,又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整个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不同层次不同功能模块的优化组合过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灵活运用,全面考虑模块与模块之间各种功能的兼容和搭配,形成比较合理且有效的模块系列,集中优势教学资源,从而达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基金项目:宿州学院教研项目“大学语文课程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zxyjyxm201020;宿州学院教研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应用性研究”,项目编号:szxyjyxm201255;宿州学院教研项目“ZHC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szxyjyxm201259)
参考文献:
[1]魏怡.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教材编写[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
[2]陈玉荣.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06).
[3]王春华.大学语文应当注重应用性[J].教育与职业,2009,(08).
[4]袁,许强,王晓峰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借鉴德国FH成功经验[J].合肥学院学报,2001,(04).
[5]李泉.交通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模块化建设刍议[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8).
[6]何光超.高等语文的模块化整合[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