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程的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冶金工程的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冶金工程的就业方向

篇1

关键词:技工院校 冶金专业 课程设置

时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可开采金属品位不断降低,冶金工艺日渐复杂,国内冶金行业对员工的要求不断提高,急缺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的实用性复合技能型人才。冶金专业是个系统的专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如何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培养出基础薄弱、好动不好学的技能人才,如何培养现代冶金企业所需的“高、尖、精”技能人才,冶金专业的课程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技工院校冶金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一般是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材料、机械、模具、航天航空、化工、环保等行业及科研、教学、技术管理和技术贸易等方向。针对就业方向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确保冶金专业人才毕业就能上岗。笔者认为,在设置技工院校冶金专业课程过程中,基本要考虑以下三点内容:第一,应设置冶金工程专业普适性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方向课程,在横向上扩大学生的就业面以及提升就业能力;第二,准确定位,大力发展基层骨干型、应用型、专门型的技术人才,和其他的本科高校面向企业中高层就业的市场定位给予区分开来;第三,立足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地方的冶金资源特色,为地方区域性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1]

一、学时的总体设置

按照国家关于职业技能学校的规定,高中生学制为两年,初中生为三年。以初中生来算,在校学习两年,企业顶岗实习一年,总学时可达3800学时。开设课程主要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顶岗实习课。其中,可以开设公共基础性课程模块为400个学时,冶金专业基础性课程模块为600个学时,冶金专业课又分为技能课和理论课,技能课程模块为600个学时,冶金专业理论课模块为400个学时,各个环节的实践课程模块为200个学时,顶岗实习课程模块为1600学时。[2]

二、课程模块的设计

公共基础性课程模块应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学及应用、无机化学、三生教育与应用文写作、普通话、德育与职业指导等课程。

在专业基础性课程的模块当中, 课程设计重点由以下元素构成:(1)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先设置一科专业教育性课程,主要传授冶金工程专业的概况和今后的就业趋势与状况等。(2)设置工科基础性课程,如工程绘图与CAD、电工电子技术、材料力学以及科技文献检索等, 促使为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拓宽途径,并为冶金专业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3)设置冶金工程专业基础性课程,包括了材料化学(其中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内容)、物理化学、冶金原理、冶金设备、冶金过程检测与控制、金属学、矿物加工概论、冶金资源与环保、粉末冶金工艺与设备、冶金工艺工程设计、冶金工程研究方法(4)设置和冶金相关联的材料学概论。(5)设置冶金企业管理课程,促使学生为今后胜任管理工作做好铺垫。(6)为了学生今后得到就业发展考虑,设置就业指导以及职业生涯设计课程。

在冶金专业技能性课程模块当中,开设了金属加工职业技能鉴定、冶炼生产职业技能鉴定、化学检验职业技能鉴定这3门科目,学生可任意挑其中选一科,以凸显技能型人才的发展目标。

在冶金专业方向性的编排方面,设置钢铁冶金与有色冶金这2个方向,而对于理论性相对突出的冶金物化的方向先考虑。在钢铁冶金这一方向当中的炼铁学与炼钢学必须是正常开设的, 辅助工序开设炼焦工艺及设备、铁矿石造块工艺及设备、铁合金工艺及设备、连续铸钢课程, 保障学生具有相当的专业视野面; 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于有色冶金这一行业的就业,设置有色冶金概论课程,为他们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在对有色冶金这个方向的课程设置中,可以安排重金属冶金学、轻金属冶金学、稀有金属冶金学等课程;而针对电解与电镀方向,则可以开设冶金电化学;同时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就业出路,比如可能到化工企业就业,则可以适当开设湿法冶金工艺及设备以及化工原理等多门课程。为了让学生能适应钢铁冶金行业的就业,可以开设钢铁冶金概论以及有色冶金前沿技术。

实践教学是冶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环节, 为此,对所有的实验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其单列成为一门独立课程, 比如,可以开设钢铁冶金综合实践、钢铁冶金综合设计性实验、有色冶金综合实践、有色冶金综合设计性实验、材料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冶金原理实验、冶金传输原理实验、金属学实验等实践课程。[3]

单纯的理论教学培养不出技能人才,除了理论课程外必须增加实训课,而实训内容可分为校内与校外。校内课程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增设冶金工艺仿真实训课,例如开设钢铁生产仿真,铜、铝等各种金属生产仿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参与动手学习。此外,购买一些电解与电镀设备也是需要的,根据火法和湿法生产工艺应用熔炼炉、精炼炉、电解槽等参与教学。冶金专业离不开金属加工处理,根据熔炼对金属压铸、挤压、浇铸、锻压、冷轧、抛光、电镀等金属处理,分析检测金相组织、晶体生长、表面致密光滑等都可涉及一些。校外实习根据学生所学,对应企业生产进行顶岗实习,参与实际冶炼生产工作。[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冶金专业是个系统性专业,也是个艰苦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很多,而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也很高,技工院校开设冶金工程专业,立足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当地基础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科学合理设置冶金专业课程,面向基层, 大力培养应用型技术型行业人才, 才能办出特色专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满足冶金企业对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要。[5]

参考文献:

[1] 吕玉国. 浅谈技工学校冶金专业的建设和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16) .

[2] 邹建新, 伍维根, 周建国. 高校材料专业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的构建[J]. 中国冶金教育, 2006(2) .

[3] 翟玉春. 优化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手段材料类专业基础课及实验课程体系与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J]. 高教研究, 2003 (6) .

[4] 翟玉春, 施月循. 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改革[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1) .

[5] 杜长坤, 吕俊杰, 朱光俊. 冶金工程专业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冶金教育, 2005(6).

篇2

关键词 卓越计划 冶金工程专业 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ought and Practice of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Applied

"Excellence Engineers"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Plan

YU Xingchang[1][2], YAN Jun[1], CAO Hailian[1]

([1]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810016;

[2]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Choose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search object, and follow outstanding engineers training plan concept,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oncept through professional learning. Thinking and practicing the excellence initiative education mode for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put forward suitable for th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Thus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analysis and solving the problem,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eam cooperation.

Key words excellence program;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产业机构和生产方法发生重大的变化,当前社会需要一大批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专业面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项目,其宗旨在于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①通过借鉴世界上工程教育水平先进的国家的经验和方法,结合我国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实际,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重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一大批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创新能力强的卓越工程师。②

青海省教育厅和青海省国资委联合下文(青教高[2011]64号)批准青海大学四个专业开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中由机械工程学院承担冶金工程等三个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2011年年底,在机械工程学院2011级冶金工程专业92名学生中经过选拔、面试、公示等环节,组成“冶金工程”卓越班(32名)于2012年3月开展试点工作。经过2年多的摸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1 “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和要求

发达国家美国与欧洲都是在保持科学基础前提下,强调加强工程实践,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在课程内容上强调综合和集成。③因此,结合我校高等教育现状,思索适合于西部高校的“卓越计划”培养模式。

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省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高层次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实现青海省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学生主要学习冶金的基础理论、生产工艺和设备,掌握实验研究、设计方法、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冶炼工艺制定及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探索新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实行本科应用型工程师培养模式,工程教育实践贯穿于四年本科教育阶段,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年限为3年,培养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与企业联合培养年限为1年,培养方式以实践教学为主,由本专业教师和定点企业内的工程师共同培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制图、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自然科学和冶金工程技术科学的基础理论;(2)掌握冶金原理、冶金传输原理、物理化学、工程材料、钢铁冶金学、轻金属冶金学、重金属冶金学等专业知识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3)具有冶金工艺制定、生产组织、技术经济、企业管理、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和工业设计的初步能力;(4)具有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掌握不断扩展知识面及终身获取新知识的方法;(5)适应科学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能够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新设备和新材料的设计和研发。

2 “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思路与措施

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企业和社会的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明确冶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总体思路,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加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方式等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技能、表达能力和工程综合能力,思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工程教育模式。

在常规课堂教学内容基础上,加强理论冶金工程应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与实践环节的教学,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具体将冶金工程专业的课程划分为主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实践教学性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4个部分。主干课程为冶金工厂设计基础、预焙槽炼铝、冶金传输原理;专业主干课程包括重金属冶金学、轻金属冶金学、钢铁冶金学、冶金自动检测与控制、冶金设备设计原理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综合性设计实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实习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专业实验包括冶金检测技术、传输原理、熔体物性测定实验等。并且利用经培训获得国家创新工程师资格的师资队伍,对冶金卓越班学生开设创新方法公共选修课程,使学生TRIZ④理论中各种方法和工具,更好地将学习到的方法应用于实践,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步入企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冶金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分为校内阶段的培养和校企联合培养。在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四年不间断工程实践”原则基础上,聘请企业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对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优化完善,重点体现在冶金工厂设计基础、预焙槽炼铝、碳素生产等专业课程企业授课及配合课程进行生产工艺、设备运作、技术操作等方面的课程实习。

冶金工程专业实训具有产业链长、技术密集、工艺复杂、生产现场高危作业等特点。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受到“高投入建设、高成本运行、高环保要求”的限制,学院正在投入巨资建设了填补国内空白的炼铁、炼钢仿真模拟实训系统,但像烧结、球团、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焦化等生产性实训仍然无法进行,通过建立西部矿业、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西宁特殊钢集团等稳定的大型企业实习基地进行弥补。将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融入工程教育整体培养过程,通过教学、实践、科研和应用有机结合,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工程设计相结合,真正体现校企联合培养。

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要进行工作质量和学习效果的评估。通过制定《青海省电解铝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结合实际生产装置,密切跟踪最新的技术发展和各种技术规范,形成对培养人才进行监督和评估的标准和机制。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原来相对单一的教学方式,积极采取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就业方向等设计学习内容。实行本科生校企双导师制;专业基础课的分层次、分阶段教学;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实验设计课、教师组织研讨课等等。对于在校内进行实验实训模式进行创新和改良,如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和实训模拟软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项目负责人已经获批2012年科技厅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基于TRIZ理论面向有色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经费50万元,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项目配套20万元,主要开展:(1)师资培养;(2)推广培训平台建设阶段;(3)专利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这将极大促进企业专利成果的孕育转化和产品创新设计,同时可组织冶金工程“卓越班”学生进行专利成果收集和申报,结合实际生产培养毕业生创新能力。

3 结束语

以“卓越计划”为指导,借鉴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教学研究成果,注重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改革应注意理论知识、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之间的关系,及时根据冶金行业实际发展更新教学内容。按照“实用、有效”的原则,对冶金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优化和完善。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思索以学生为主体,理论知识、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

实施“卓越计划”精心设计后的课程,使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创新理论工具应用得到有效的结合,具有系统性完整性,更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冶金工程专业是传统的高耗能产业相关的学科。当前轻、重金属冶金向高精密、合金化的方向转型,所以要打破现有僵局,在废弃物利用,冶金新工艺方面大力研究。这方面的高校教学落后于生产实际,迫切需要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为跟上冶金行业发展步伐,需要探索一条新的培养模式。

注释

① 叶树江,吴彪,李丹.论“卓越计划”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110-112.

②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36.

篇3

(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从《有色金属冶金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课程实验的设置及考试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总结, 并对未来进一步改革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冶金学;教学改革;建议

Teaching Reform of “Non-ferrous metal Metallurgy” Curriculum

LI Yi-bing YU Liang LUO Kun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China)

【Abstract】The teaching reform of “Non-ferrous metallurgy” course about the adjusting teaching content,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 renewing the experiment and examination means of course is summarized in the paper. Some advice and imagine with further reform is sugges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Metallurgy; Teaching reform; Suggestion

基金项目:广西区冶金工程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2014GJB152)。

作者简介:李义兵(1973—),男,湖南嘉禾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级高工,研究方向为有色金属冶炼。

1 课程简介

《有色金属冶金学》课程是桂林理工大学冶金工程方向和金属材料方向专业的一门主修专业课,这门课程在其它院校一般细分为《重金属冶金学》、《轻金属冶金学》、《稀贵金属冶金学》等[1]。教材内容主要由各种有色金属冶金工艺学组成,其中每一种有色金属冶金学内容包括前置概述部分,介绍该金属元素的性质、资源禀赋、资源分布概况、化合物分类和性质、金属主要用途和应用领域;后置内容主要以该金属冶炼提取工艺原理和控制参数介绍,包括详细工艺流程及各步骤、突出主要工序、重点设备构造和运行原理、工艺参数控制和操作实践等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冶金工业新技术也层出不穷,在教学过程中已发现,某些出版周期较久的教材, 内容过时陈旧, 新技术、新工艺涉及少。例如较典型的铅冶炼工艺,现今查过好几个版本的教科书和指导书,发现铅冶炼工艺仍然以烧结焙烧-鼓风炉炼铅的知识进行重点介绍,仍然统计为90%的粗铅是采用该工艺生产;而实际情况是:近5年来我国铅冶炼行业已经把烧结焙烧-鼓风炉炼铅技术列入淘汰落后工艺技术目录中,国内90%以上铅冶炼企业均采用了直接炼铅工艺。这表明教材内容更新节奏完全没有赶上工业界技术革新步伐。面对此现状,必须要求授课老师改进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地与工业界发展态势紧密联系,在教材基础上阐释好原理或机理,紧密联系工业发展的态势,及时地把一些革新的技术、工业装备介绍给学生,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被动为主动, 让他们入工作岗位之前, 能较全面地了解行业发展方向及动态,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实践, 并进行了总结。

2 教学改革实践

2.1 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有色金属冶金学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是冶金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也是毕业生就业上岗发挥用武之地的专业知识。如上所述的铅冶炼技术陈旧过时的内容,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作为技术进步的一个案例反衬说明冶金工业快速发展的历程。针对新技术的发展,通过与相关冶炼企业紧密联系、通过交流沟通,获取行业内多方的最新技术革新动态,经讲授老师自身的消化理解,再传授给学生在教材上无法获得的这些知识点。

冶金学是一门较老的专业课,随着时代的变迁,知识结构内容也不断地在变化。大家都知道,冶金行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排放、偏污染的行业,在现今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型(包括能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时代,在专业课内容上也要兼顾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节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动态发展的介绍。从课堂开始,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一个这样的念头,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不是单纯的环保专家或能源专家能解决的问题,是冶金专业技术人员在工艺开发和设计过程就必须考虑到,工艺设计者是工艺的源头、建造师,环保专家和能源专家是在建造师的配合下才能把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措施无缝地对接起来。因此,教学内容上的改革设置必须将工艺与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一系列知识点串连上。

冶金工艺过程是一些物理化学方面的反应原理或机理,对于这些理论知识点的介绍,学生听讲过程很容易觉得枯燥,故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是非常必要的。在讲授每一种金属概述内容时,我们要把该类金属实际用途和应用领域方面讲好,尤其讲与我们周边环境密切联系的例子,起好引子的头才能获得引人入胜的效果,这样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想来反问老师这种金属是如何分离提取的,如何去操作。通过这种抛砖引玉式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主动想去获取知识的念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授中还可以穿插更多的知识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有色金属本身价格高,资源价值大,金属的市场行情、行业状况、技术经济水平等穿去。因为很多学生们都怀抱有早日实现经济独立的理想,老师能补充技术经济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切身感受到未来所从事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能够把这样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主讲老师的备课功夫就不能肤浅,时常多了解行业动态信息,与企业建立较好地合作关系都是必不可少的。

课堂案例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讲授工艺知识的时候,也可以联系很多与行业相关的热点新闻和事件,例如血铅事件、水稻镉污染等,虽然是污染事件,但在课堂上用反举例来启示学生,以后作为从事这行的专业人才,冶金工艺还需更进一步的改进,少发生直至杜绝发生这样的污染事件,引起学生追求技术进步的求知欲望,以及从事专业工作的社会责任感。学生有求知欲望的时候,教师顺势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书籍、文章给学生, 让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并要求提交读书报告, 这种作法比单纯布置具体的作业题目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更好地吸取知识,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2.2 实验教学改革

合理的实验设置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归纳推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针对湿法冶金工艺来说,设置一个黄钾铁矾除铁实验,这个实验具有很重要的代表性,因为有色冶金提取过程中,提取过程的实质就是主元素不断与其它杂质元素分离的步骤。铁元素是所有有色金属矿物中最普遍存在的元素,因而分离铁是大多有色金属提取过程中不可绕过的环节,火法冶金采用添加辅料除铁造渣过程,湿法冶金中用得最成熟的除铁工艺是生成黄钾铁矾除铁方法;该实验还具有一定综合性,可以与冶金化学分析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常规定量滴定法分析测试法,可以测定出除铁前铁元素的量和除铁后残留铁含量等考察因素,都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来进行操作。这样相对综合性的课程实验,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验设置上的改革,激发了学生动手参与实验的兴趣,反过来调动了学生对课程知识求知的积极性。

2.3 考核方式改革

《有色金属冶金学》是一门考试课程, 传统作法都是进行闭卷考试。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缺陷, 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 一旦考试完后就将内容还给了老师, 甚至有小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听课, 不做笔记, 考试前将别人的笔记进行复印, 然后背熟, 照样得高分。专业知识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将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考题以综合应用型题为主,试题以论述题的模式设置,例如某类矿石中含有一定量的各类有价金属元素,试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提取分离有价金属元素的工艺流程,并对设计的流程步骤分别说明之。这种试题没有标准答案,完全是一种主观性发挥的答卷方式,通过如此方式的改革,能够锻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这种考核方式运用后, 同学们普遍反映如下: 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提高;所学的知识点得到了综合的应用,不再是以前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考完就忘记;对专业知识点的理解力得到了提高,专业知识掌握后信心也得到很好地提升。

3 设想和建议

3.1 实验课的加强

《有色金属冶金学》理论课课时占用较多,现有的实验课学时少, 只有10个学时, 加之以前实验设备少的限制, 学生一般只能作2~3个实验, 这对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利。现在学校对新办专业支持力度较大,实验设备逐步在增多,因此可以适当增加实验课的学时,另外,针对冶金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实施开放式实验室, 学生可以随时进实验室学习和工作,甚至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 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也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2 教学方式不断改进

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冶金过程仿真和三维动画模拟场景在教学过程的导入,学生对有色金属冶金学知识的理解能够更加直观和形象,例如电解铝工业现场的操作动画仿真,这些三维动画完全模拟工业现场场景,包括对主要设备构造、工艺步骤进行详细的分解,学生可以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工业现场操作进行实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训后,可以在仿真软件平台上操作并进行考核评比[2]。随着仿真软件技术不断升级和推广,各种金属冶金过程的仿真软件开发齐全后,对教学质量的提升非常有利,对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工艺控制要点也是大有利处,包括部分课程实验、见识实习都可以用三维动画仿真软件所替代。

总之, 教改手段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教师的任务除了传授知识, 还要更专注学生创新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充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明照.有色金属冶金工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75-90.

篇4

【Abstract】The teaching statute and problems in material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for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are analyzed. The key measures i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are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virtual simulation, the modes in teaching and practice are innovated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gineering course.

【Key words】Metallic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Virtual simulation; Innovation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向素质教育推进、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1]。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新颖程度是目前众多具有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高等工科院校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重视的核心问题,亟待探索解决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新举措。因此,针对金属冶金工程方向材料制备技术的性质、特点与重要地位,分析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新建立的虚拟仿真平台,提出能够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关键措施。

1 教学与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材料制备技术是金属冶金工程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该课程集理论、操作和应用于一体,涉及材料制备原理、设备及工艺等方面[2]。目前主要是单一课堂讲授为主的静态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创新思维和能力得不到训练、提高。

材料制备技术所涉及的加工工艺流程繁杂,充斥着诸如难闻气味的污染物、高危化学品等因素[3]。在工厂实习环节中为了学生安全考虑,原有的知识应用与实践纯粹变成了走马观花式的观摩过程,学生只能看到整个工艺的简单流程,无法近距离接触到一些实际现象,也无法体会涉及的科学问题,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目前的教学方法与实习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2 教学改革的关键措施

2.1 改革课程内容的侧重点

材料制备技术既涉及了物理和化学的知识,又涵盖了冶金、铸造、塑性变形、热处理等材料科学知识,对授课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高效消化、吸收非常不利[2]。对于我校这类具有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高等工科院校而言,应该结合广西有色金属资源冶炼、加工和产业化的区域优势,课程改革要侧重于有色金属材料制备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突出铝合金、镁合金以及铝基复合材料的冶炼、铸造和深加工内容。课程内容核心要紧密围绕在区内具有行业特色的南南铝等大型企业的产业化应用周围,应切实结合厂实际应用的工艺技术,讲授一些新知识,解决一些新问题,达到促进行业长远发展的目的。

2.2 改革教学方法

材料制备技术应适当去理论化,突出实践性,追求主动性,开拓独立思考的空间,形成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将3D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融入传统的授课方法中,交叉运用案例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教学模式,着重解决教学重点、难点[3-4]。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互联网+材料制备技术”。针对相对复杂的铸造、塑性加工和热处理,通过建模仿真模拟金属构件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实现对组织、宏观尺寸、工艺参数的优化,让学生对课程知识加以深入理解、运用。

2.3 加强交流合作

为了突出学生的应用与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要形成以加强科研、学术交流改革教学的新思路。带领学生参与有色金属材料冶炼、铸造、变形加工或热处理等方面的科研项目,与授课教师或研究生交流合作,对涉及的知识运用加以深化。在实践中对项目的知识内容进行提炼,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团队合作、科学问题提炼、项目撰写和答辩过程具有更深刻认识,激发对材料制备技术的学术热情[2]。

3 虚拟仿真型创新实习模式

虚拟仿真型实习模式是指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技术优势,以三维立体造型和数值编程建模模拟实际加工工序,结合现有实验室条件达到数值模拟+实验验证的实习目的。该模式应该贯穿在材料制备技术中,指导学生主动使用Python编程语言、MatLab编程软件、ProE三维造型软件,在Procast、Deform等虚拟仿真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完成课程中涉及的加工工艺,善于发掘、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虚拟仿真后的实验验证环节,以我校金属冶金材料加工专业为例,集成了铝、镁等有色金属冶炼、铸造、轧制、退火处理等实习环节所需的各类设备。在课程实习过程,让6名学生为一组,对设备、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确定等完全交给学生自主完成。确立了大致的实习实验方案:以5系Al-Mg铝合金为例,经730℃冶炼后,在620℃浇铸板坯,待冷至室温后截取铸坯试样、均匀化和轧制试样,铸态板坯厚为10.3mm,425℃均匀化,保温1h,425℃热轧,热轧7道次试样厚为6.5mm,冷轧一道次厚为6mm,轧制速度为17r/min,然后截取样品,分别在350℃和180℃进行退火处理,保温1h。

通过学生虚拟仿真+自主型实习,对退火后的样品进行再结晶和回复的探究,体现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结合铸坯、均匀化及退火微观组织结果,逆向探究设备选型和工艺参数的设?是否合理。

篇5

摘要:本科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教学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为对象,分析了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重点分析学生投入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阐述了这种指导思想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因材施教

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草原钢城”包头,1956年建校,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隶属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归管理,2003 年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它定位于一所教学研究型普通高等学校,以冶金工程、材料工程、矿业工程等优势学科为依托,形成以工科为主,建设在冶金、材料、矿业、机电、建筑、能源等领域具有优势的学科专业体系,培养“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1]。

我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始创于建校伊始的1956年,由轧钢这个具有相当长历史的老专业发展和演变而来,专业改造后在名义上这一老专业方向不存在了,但新专业传承了轧钢这一老专业的特点与内涵。本专业是我校传统的优势学科,1996年获得材料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得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目前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支撑点建设学科。1998年教育部进行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时,设立了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这样一个新的本科专业,从该专业在我校的演变历史可以看出其专业范围重点还是传统的轧钢专业,以侧重于为钢铁工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目的,毕业生的去向也主要集中在钢铁企业[2]。

一、当前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设计(论文)的命题

命题是毕业设计(论文)的起航点,立题不当,可能会使整个毕业设计的创新性和目的性黯然失色[3]。实际毕业设计(论文)中选题不当常有发生,其原因各异。

有些命题过于陈旧,这尤其体现在毕业设计的命题上。按照我校本专业的传统,毕业设计主要是针对钢铁企业轧钢厂的生产车间进行设计。随着我国的钢铁工业近10年来迅猛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的装备和控制手段被大量的应用到现代化的钢铁生产线上,产品结构发生的更本的变化,很多传统的观点和思维被打破[4]。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命题仍然按照10年以前的标准来制定,就显得有些更不上时代,不仅如此,还会造成学生可能存在抄袭现象,影响了对学生的锻炼效果。

青年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难度,这一点在笔者身上显得尤为突出。笔者在博士毕业后,第一次指导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在给部分学生制定毕业论文题目时,没有考虑到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的局限,题目超出了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

(二)学生投入不足

1、就业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投入的影响。就业对学生毕业设计投入的影响是本专业近期才出现的问题,是一个新问题。鉴于我校本专业毕业生拥有较强的专业性,在2008年以前我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期间,本专业大四学生一般在秋季学期就找到了相应的工作。然而近3年来,随着钢铁工业整体的不景气,我校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受到不少影响,很多学生在大四的春季学期即进行毕业设计的学期还没有能够确定工作,尤其是女生。由于存在就业的压力,迫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联系工作之上,真正投入到毕业设计中的精力和时间有限,毕业设计时心不在焉,出现懈怠情绪。笔者所带的学生中就存在这种现象,在整个期间,主要的精力放在联系工作上,对整个毕业设计进程影响严重。

2、考研对毕业设计投入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不少学生选择考研,一般初试成绩约在3月份出来,那些过了初试需要准备复试的学生,在此期间难以全心去做毕业设计,这种状态一般会持续到5月中旬,在研究生入取基本结束后,这部分学生才可能完全集中精力去准备毕业设计。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那种本身学习成绩较差,在最后一学期不仅有就业压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疲于应付各种挂科的清考。这一类的学生本身基础比较差,在理论学习阶段就养成了对学习不认真、得过且过的习惯,在就业和清考双重压力之下,只能有很少的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中。这类学生在笔者所带的学生中也存在,也是另笔者最头疼的学生。

3、学生投入不足,也有部分原因是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同学对研究题目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设计过程往往流于形式,其表现往往是应付了事。这是一种普遍的心态,具有普遍性。

二、相关问题的改进

(一)完善命题

命题是指导教师的最重大的任务,为了保证质量,在命题是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把关:首先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设计的内容应与本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这需要指导教师密切关注当下国内外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其次设计(论文)题目难度应适中,尤其是青年教师需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针对青年教师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个人认为系主任要对青年教师制定的题目进行审核,对研究和设计的内容进行把关,以确保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现有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最后,还需保证题目的多样性,不仅要保证学生1人1题,更重要的是要避免题目重复出现。

(二)因材施教

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且新时期的学生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亦不相同,自身想法很多,因此在面对毕业设计时,学生心中所想也不尽相同,当然最终的基本目的还是一致的即能够完成毕业设计,顺利毕业。

鉴于不同学生各自拥有不同客观条件和自身追求,因此作为指导教师在面对学生是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指导,而是需要客观的面对学生所固有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毕业设计,顺利毕业。

为此作为指导教师,首先应该主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初见学生的时候,明确学生的就业情况,是否签约,签约的意向以及将来拟从事工作的类型;了解学基础课的学习成绩,是否存在补考和最后的清考;学生的考研状况,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其次在明确学生的相关背景之后,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为不同学生量身定做其毕业设计或论文的内容。具体的指导思想是重点培养对本学科有兴趣的学生且精力足够,将来要从事钢铁工业生产或者研究领域的学生,按照评优的标准去要求这些学生,激发这类学生的潜力,这类学生以做毕业论文为主,提前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对于需要找工作,且将来乐于从事钢铁工业的学生要重点帮扶,这类学生以做毕业设计为主,我校本专业的毕业设计以轧钢车间设计为主,整体套路成熟,但是缺乏创新性。让这类学生做毕业设计可以让学生了解轧钢生产基本流程,设备状况,了解车间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对将来熟悉工作环境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于能力有限(主要是那些基础课程成绩很差,还需要参加补考和清考的学生),则需要重点照顾,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让需要补考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补考,同时指导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跟踪指导他们的设计,以避免学生过于放松设计;对于那些完全无意于从事本专业的学生,则不能再专业方面对他们施加过大的压力,因为学生已经对本专业的学习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做好毕业设计的动力,对于这样子的学生,个人认为应该尽量的帮助他们完成最基本的毕业设计内容,确保顺利毕业。

(三)严格纪律

当然,对待不同的背景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思想,并不是说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严格纪律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是毕业设计能够顺利完成是一个重要保障。

指导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情况下制定研究和设计内容后,在毕业设计的开始就要明确毕业设计的纪律,以严格的出勤、过程监控、结果检查、毕业答辩规章制度以及考核办法,使学生认识和重视毕业设计,端正毕业设计态度,认真完成毕业设计。 转贴于

此外,认真做好毕业设计的教育、动员和宣传工作,使学生充分重视毕业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亦是不可缺少的过程。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面对新的环境下出现的系列问题,指导教师一方面需要加强在命题科学性,前瞻性以及合理性方面的探索,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背景以及兴趣爱好,在指导学生时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并辅之以严格的纪律,使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提高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保卫.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J].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2008.

[2]李振亮,陈林,包喜荣,郭瑞华,刘永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09,(2):30-33.

篇6

关键词:面向行业;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是学校教学改革研究永恒不变的主题。高校四大基本职能之首就是人才培养,它是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因此,高校应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的实施、质量的监督、效果的反馈等多个环节进行改革,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行业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同时,用人单位面对竞争压力降低培训成本,不断提高用人标准,使得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端人才远远不足。2014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显示,半数以上毕业生认为“实习实践环节不够”,近二成毕业生认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一成以上毕业生认为“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这些均暴露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1. 课程体系趋同,未能很好地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并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形势下,地方高校推行“宽口径”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素养培养,弱化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趋同,使人才培养缺少特色,未能迅速与行业产业用人需求接轨,用人单位招聘不到理想的员工,毕业生找工作面临尴尬,学校就业压力得不到缓解。

2. 实践环节相对弱化,落实不到位

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很多情况下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存在困难[1],导致毕业生走上岗位后适应能力不强。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第二,教学过程落实不到位。如独立实验变成了多人协作实验,实验学时得不到保证;受企业生产安全和保密等制约,岗位实习不能落实到位,时间也得不到保证。第三,教学投入不到位。导致一些实践项目受到设备、场地以及经费限制,难以实施。第四,有效监管不到位。学生外出实习,地点较分散,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监督管理有限,教学质量得不到很好保障。实践环节的弱化导致动手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弱化。

3. 对学生个性化培养不足,学生学习自主性、能动性较差

第一,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每一个专业趋同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第二,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忽视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提高[2],而这正是走上工作岗位后所需要的优秀品质。第三,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吸引学生,未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程内容上来,更谈不上自主性、能动性、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我校面向行业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武汉科技大学是一所具有钢铁冶金行业背景的地方大学,学校遵循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结合钢铁冶金行业背景,探索了“点面结合,以点促面,凸显个性”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培养,满足不同目标的人才培养需要。其中,“面”即全面的、整体的、全校性的改革,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即部分的、试点的,为实现特定培养目标而进行小范围的改革,突出重点,体现深度;“个性”即大力推进学生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点面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目标明确,着力培养具有我校特色高素质创新人才。

1. 以“面”为基础的全局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全面实施完全学分制管理下个性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我校2012年获批实行学分制改革,按照学分制改革的要求,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行选课、选教制,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自由选择专业、自由选择课程、自由选择教师、自由选择上课时间,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成才道路;探索专业培养标准,学生只要满足标准,都可以从该专业毕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2)构建并实施了满足行业需求的“两平台,三模块,多方向”课程体系[3]。“两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两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致力于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为主线的模式,拓宽学生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基础平台强调满足专业教育的基础理论需求,使学生系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模块”即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三大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旨在系统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践教学模块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结合冶金行业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高要求,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模块旨在引导学生在课外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从事各种科技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包括创新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多方向”旨在克服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同,根据冶金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设置凸显冶金特色的专业方向,并在冶金行业产业链相关的专业进行了改革。专业的细化彰显了专业特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2. 以“点”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探索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校针对冶金行业具有多流程生产、工艺技术关联性强的特点,提出了涵盖冶金、材料、机械、化工、自动化等在内的“大冶金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以及面向冶金行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改革思路――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交叉融合、全面发展;探索了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设置了“面向冶金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2)探索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校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冶金行业背景,以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中心,在企业深度参与下,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确定培养标准、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同时,学校聘请联合培养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学工作,开设与行业紧密结合、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参与指导学生工程实践、实习实训以及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实施“统筹3+1”的培养模式,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一年的专业实习或工程实践。依托国家“卓越计划”和湖北省“产业计划”,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和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十多个试点专业进行了改革试点。

(3)探索强化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校针对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面向行业,探索了冶金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基础理论厚实、专业知识丰富、视野广阔、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设置冶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点班,实行小班化教学和导师负责制;强调课程衔接,注重学科交叉和国际化;强化实践环节,增加“科研、写作与报告综合训练”等实践课,尽早将学生纳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强化科研训练和工程实践,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 以“凸显个性”为目标的“开放+自主”培养模式改革

实施对学生个性化培养,旨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强化学生自主意识,注重教学管理上的“开放”,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空间,让学生决定自己该学什么、怎么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法。为此,学校探索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香涛1计划”,开设了“开放+自主”的“香涛计划”工科班和文科班,实施了大类招生试点。

在“开放”方面,一是搭建开放的学生选拔平台。现行招录方式大多数以学生成绩的高低录取学生,有时就算被录取,也不一定是学生所喜欢的专业。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可能因不喜欢该专业导致不去上课、完不成学业。因此,学校在部分学院试点大类招生改革,通过1~2年通识教育,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考试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再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专业,尊重学生个人意愿。

二是建设开放的课程资源库。根据学科专业相近的原则,学校建立大文科、大理科课程资源库、院级专业课程资源库和网络通识课程资源库,实施开放的课程管理模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打破一专业一方案的传统形式,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一学生一方案。如“香涛计划”试点班学生,可在学校课程资源库和网络通识课程资源库选择课程,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只要完成课程学习,达到相应学分,就可以从本专业毕业。开放的课程资源库,打破了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限制,更加尊重学生学习意愿,发挥每一名学生的主观性和能动性,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同时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

三是实施开放的过程管理模式。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学生毕业完全以修读的学分来确定,学生学习过程完全开放。首先,确定各专业毕业学分要求,修满专业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就从该专业毕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规划,提前、按时或推后完成学业。其次,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修读双学位,只要达到了该专业学位授予要求就可以获得学位。

四是建设开放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学校最大限度地开放教学资源平台,各学院自主学习中心、专业资料阅览室等教学资源免费对学生开放,特别是专业实验室,除正常教学时间外,采取学生网上预约模式,实现全天候为学生开放。

在“自主”方面,一是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学校实施大类招生,对1~2年级学生进行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强化素质培养。在对学校各个专业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喜欢的专业学习,减少了专业选择的盲目性。通过专业选择的自主,尊重了学生个人意愿,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更加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的主动性,由厌学、得过且过,到主动学习,提升了专业学习效果。

二是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课堂。学生根据自己学习需要,可通过三次机会,自主选择上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而且不仅可以选择本专业的相关课程,还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和爱好,选择其他学科专业课程。例如,自动化专业学生对“刑事诉讼法”这门课程感兴趣,那么在自己空闲时间,可以在网上选择该课程学习,促进了学科交融和知识面的拓展。

三是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及科研团队。为了更好地成长、成才,学校逐步实施学业导师制,帮助学会学习、动手实践、创新创业。学业导师制已在30多个试点班实行。学生与导师之间实施双向选择,每位学生可根据导师的学术专长,每位导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人情况,相互进行选择。专业导师负责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方向进行指导,学生可以尽早加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参与实际项目的研究,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

四是学生自主申请或参与实践创新项目。实践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薄弱点,也是突破点。学校面向行业,结合学校特色和优势,建立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每年投入200多万元建设创新基地、立项创新创业项目,推行“一院一基地、一院一赛”,搭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学生可自主申请加入创新团队和创新创业项目,通过不断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成协设.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5(3):76.

[2] 李磊,曲选辉.材料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5(4):40.

篇7

1 提出问题

针对这一全社会性的问题,不同的学者和专家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学者曹洪军(2008)则从专业设置预测的方向对大学生结构性失业进行了探讨,提出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必要性。①冯皓(2009)从本科专业设置和社会市场需求的角度进行了探讨。②吴越(2010)等人则根据高校专业结构提出了各种调整转型方案和措施。③曾鸿鹄(2012)等人提出了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④问美琴和苌庆辉(2013)等人则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关于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相结合的模式,以此来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⑤在以往的学者研究当中,都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分析。没有结合“高校—学生—社会—高校”的循环培养过程,也没有具体的数学关系模型。本文将以贵州省生产总值构成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为基础,以高校现有专业和新增专业为导向,确定其产业发展趋势。再结合现今劳动力市场各行业需求人员情况,然后以各行业为基础分析行业中高校的专业,从而确定高校所需培养的专业对口人才。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 对贵州省高校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分析

2.1 贵州省高校专业设置现状

据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报道,截至2013年12月,贵州省本科专业共207个。从2012年以来,贵州省启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预警退出机制。2014年贵州省普通高校本科被列入预警专业包括:会计学、教育技术学、文化产业管理、保险、运动训练、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音乐学、体育教育等10个专业。也就意味着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由于不符合市场需求从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2.2 贵州省高校新增专业现状

根据高教司官方网站统计,2010年到2013年,贵州省各高校共增加255个专业(含相同专业)。通过对贵州省8所高校4年新增专业数进行分析,综合型大学和师范类大学新增的专业较多,例如贵州大学、安顺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它们分别新增了13个、14个、15个、15个。其共同的特点是主要以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专业为主。贵州省各高校都趋于向综合型大学发展,特别是师范类高校。例如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和安顺学院新增的除教育学与文学3个专业外都是工学、理学、管理学。而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的贵州财经大学也新增了日语、艺术设计、传播学等5个文学类专业。新增专业数最少的为医学类高校,例如调查的高校如遵义医学院和贵阳中医学院仅为8个和4个。

就此提出四个问题:(1)高校设置专业是否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2)是否具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3)是否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4)是否依据地方或区域经济的发展。面对众多的疑惑,我们得出结论就是,高校以不断地新增专业来扩大招生规模,实现大学生的规模化生产,以此来促进高校的发展,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出路在哪里这个严峻问题。

3 对贵州省行业发展和新开项目进行分析

3.1 贵州省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贵州省历年年鉴统计得知,贵州省2010年至2012年各行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最大的是建筑业,平均增长率为21.23%,其次为工业和营利业,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6.37%和16.30%。由此可以看出贵州省以建筑业、工业、营利员为主的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同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金融业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针对这一趋势,贵州省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适当增设相关专业,以此扩大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

3.2 贵州省固定资产新开项目发展趋势

从贵州省2010年至2012年按产业分投资5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新开项目数来看,新开项目数最多的产业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平均每年新开项目数为1313个。其次为制造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为1305个和1271个。而平均新开项目数最少的为金融业,仅为23个。结合贵州省发展战略来看,随着贵州提出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发展路线以来,贵州省大量引进各项新开项目,特别是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从这些新增项目可以看出贵州省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一步说明了贵州省高校需要大力培养新增产业中所需要的专业对口人才,为新增投资项目做好人才保障。做到高校人才培养与贵州省未来发展趋势相吻合,结合自身办学宗旨,适当新增时代适应型专业,不盲目的向综合型大学发展,做到特色办学或区域性办学。

4 从贵州省劳动力市场需求人员进行分析

根据贵州省2009年至2012年统计年鉴计算各行业市场平均需求人员得出,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平均需求量最大。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金融业等产业需求人员最少。2010年至2012年,从各行业劳动力市场需求人员平均增长率来看,增长率最快的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从业人员,平均每年增长率达到48.63%。其次为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0.37%、39.17%、39.13%。而增长率呈反向增长的行业为制造业与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平均每年下降了2.5%和4.5%。由此可以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将向农、林、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等行业转移。意味着在未来的发展当中,相关专业的市场需求人才需求量比较大,高校 根据自身办学定位调整专业,提供合适的专业对口人才。

5 高校专业对口人才培养要求的对策建议

5.1 弘扬高校特色办学,严格控制新增专业布点数目

高校作为一个人才输出的地方,应以培养专业扎实、技术过硬、素质良好的人才为主要目标。那么就需要弘扬高校特色办学的观念,根据办学初衷,作好人才培养定位。提高特色专业的建设,以办出特色、办出文化、办出认可为目标。以特色办学来吸引专业人才,以特色办学来扩大招生,以特色办学提高声誉。同时,在任何一所高校申请新设专业时,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具备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

5.2 完善贵州省产业新增项目投资登记,提高工科类专业建设

社会发展走向决定高校毕业生走向,那么在社会产业新增投资项目中,我们必须做好登记、预测和跟踪。通过对贵州省行业发展趋势和新开项目来看,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贵州省各高校特别欠缺农、林、制造业、采矿业、电力、建筑业、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现代服务业等等所急需的专业。由此可知以建筑业、工业、交通运输业为首的行业就可以带动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例如采矿工程、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等等专业。而在这些工科专业中,需要结合贵州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定位,例如贵州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可以提高相关方面专业的设置和对口人才培养。

5.3 完善市场人员需求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对口机制

市场人员的需求决定了高校专业人才的供给,那么就需要建立市场人员需求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对口机制。通过贵州省劳动力市场需求人员来看,贵州省主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工业强省为发展战略,意味着需要的技术人才将以工科类为主。而贵州省各高校专业如英语、计算机、会计学、保险、运动训练、教育技术学、文化产业管理、音乐学、汉语言文学、体育教育等等专业出现重复设置,使得相关专业人才供过于求而面临失业。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市场人员需求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对口机制,以此来降低大学生的失业率。

基金项目: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671018)

注释

① 曹洪军.建立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理性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3:30-32.

② 冯皓.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的错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2:24-26.

③ 吴越.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政策转型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7:36-39.

篇8

陕西作为我国内陆和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在国家长期持续的支持下,科技基础、智力资源具有显著的优势。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并以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带动陕西经济整体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对此,陕西各界已有充分的认识,历届政府也一直是这样引导的。但一直收效甚微。陕西经济发展仍非常缓慢,在全国排名相当靠后。科技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对此,我们试从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角度作一分析,揭示其体系的内在缺陷,并给出相应的调适对策。

一、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结构的缺陷和后果

1. 国家级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

科技人员、机构、研究开发活动总要落在某一地理空间上,从而形成科技的区域布局即区域科技。对某一特定区域而言,由于科技经费的来源和科技活动功能定位不同,从而可区分为“国家科技”和“地方科技”。按国家主要提供公共物品和克服市场失灵的经济职能[2],国家科技活动研发经费全部由中央政府提供,主要进行基础研究、战略性研究和前瞻性技术开发以及国防科技研发;按地方政府主要是保持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经济职能[3],地方科技活动研发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提供,在直接、间接享受国家科技成果的同时,集中力量进行适应本地经济发展需求和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和技术扩散、推广与普及工作。根据上述分析,在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结构中,可明显地看出,陕西国家级科技力量强大,而地方级科技弱小。

区域科技发展是一个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历史的综合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科技战略布局是影响区域科技形成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在建国以后,就把国家建设与区域经济、科技布局紧密联系在一起,统筹考虑和安排。“一五”、“二五”时期,国家把陕西作为战略后方,在陕西关中地区新建了20个大型军工骨干企业、研究所和配套企业,奠定了陕西科技与工业基础。20世纪60年代,出于国防安全考虑和与“三线”建设配合,国家又相继投入巨额资金,在“三线”地区(重点是陕、川、贵等省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工业和国防科技建设,陕西陇海沿线和汉中地区当时新建军工企业59家,研发机构23家,新建和内迁重点高校3所,使陕西成为我国重要的军工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也使陕西的科技实力迅速提升。20世纪末期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又看好陕西良好的科技基础,在科技经费投入、科技重大专项安排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陕西的支持力度,使陕西科教大省的地位更加牢靠。由此可见,陕西科技是嵌入式的,是国家根据总体战略布局考虑长期支持培育形成的,而非陕西经济、科技自身发展的结果。从而造成了陕西区域科技结构国家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的不平衡态势。

据统计,1999年陕西省共有104个技术研究机构,46218名技术研究人员,当年获得重大科技成果589项,居国际先进水平的197项,占33.4%;居国内领先水平的265项,占44.9%;在全省科研院所一级学科的101个优势专业的研究领域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的成果奖8754项,其中国家级成果奖564项,而且17个是全国唯一[4],详见表1、表2。

表1 陕西省科研机构高新技术成果资源分布

研究 研究 技术

获省部级

在全国

学科领域

方向 机构 人员

以上奖励

专业

(个) (个) (个)

成果数量(项)

水平

航空航天技术

12 17 25717 2753(国家级154) 4个国内唯一

兵器制造技术

9 11 4996

848(国家级269) 5个国内唯一

动力与电气工程 9

9 2040

760(国家级10)

1个国内唯一

电子通信技术

5

5 1699

81(国家级8)

1个国内唯一

食品科学技术

4

2 141

100

1个国内唯一

土木建筑工程

4

5 145

214

1个国内唯一

测绘科学技术

2

2

52

139(国家级27)

1个国内唯一

材料科学

1

1

14

19

1个国内唯一

军事医学

1

1

12

37

1个国内唯一

机械工程

6

5

38

21

1个国内唯一

表2 陕西省科研机构各优势学科领域获奖成果所占比重及排序 学科领域

获奖成 优势专 技术人 排序

果比重 业比重 员比重

航空航天技术 31.4% 11.9% 55.6%

1

核技术

16.4%

1.9%

2.1%

2

冶金工程技术 10.8%

2.9%

3.1%

3

兵器制造技术

9.7%

8.9% 10.8%

4

动力电气工程

8.6%

8.9%

4.4%

5

从表1、2可以清楚地看出,陕西省科研机构、技术人员和获奖成果所占比重前5位的优势学科是航空航天技术、核技术、冶金工程技术、兵器工程技术、电力电气工程,基本上都属典型的国防高科技。

进一步从陕西研究开发经费来源和投入结构看,也可明显地看出这种不平衡状况。多年来,陕西R&D经费投入一直较高。2001年,陕西R&D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额的4.96%,居全国第8位。R&D经费占GDP的比重更高,为2.8%,居全国第2位,仅排在北京(6.02%)之后,高于广东、上海、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达到发达国家的科技投入强度。但高投入的R&D经费主要是由作为陕西R&D活动主体的中央所属研发机构、重点高校通过争取中央财政获得的,而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投入很低。2000年,在陕西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占60.85%,居全国第1位,甚至高于北京;政府R&D投入占GDP比重居全国第2位,为1.81%,高于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是全国平均值的5.5倍;同样,中央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占总额的76.9%,高于北京,居全国第一,而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支出仅占总支出的23.1%,远低于上海(45.8%)、湖北(39.9%)等省市[5]。而且,投入中央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中主要用于国防科研,民口研究机构投入很低,在2001年R&D执行经费中,民口仅占2.63%[6]。由此可见,主要承担国家高精尖和军工技术任务,为国家总体经济、军事服务的中央属企事业单位是陕西R&D活动的主力军,而陕西地方科技和主要为陕西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属企事业单位的R&D活动能力却很弱。

2. 研发能力较强,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弱

一般认为,对科技相对发达地区,应采取技术推动型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推动型的创新模式大体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五个相互关联、上下游互动的完整过程。研究表明,在陕西技术创新上、下游的链条中,其优势在于上游的研发能力较强,而下游的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则较弱。上、下游链条严重断裂和不平衡。

据柳卸林等主持的以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等五项为一级指标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2002、2003连续三年陕西区域创新综合排名均比较靠前,三年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1、10、11名。但其靠前主要由作为其二级指标的研发投入和研究成果带来的,研发投入强度三年全国排名均为第二,仅列北京之后;研究成果中又以作为表现基础研究成果形式的科研论文指标靠前,三年排名分别为第5、7、4名;而作为应用与开发研究成果表现形式的技术专利指标则相当靠后,三年排名分别为第19、15、20名;制造与生产能力也靠后,分别为17、13、18名[7]。另外,从研发经费投入内部结构看,2003年陕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者经费支出比例为1∶5.1∶1.2,而同期全国三者比例为1∶3∶13[8],也表明陕西用于基础研究经费较高,与生产直接联系的试验发展经费太低,不到全国的10%。由于后续投入跟不上,使得上游的科技成果难以形成产品和产业化。

与这种不平衡直接相关,在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还存在着科技能力强大,经济能力(吸收能力)弱小的不平衡。

据吴贵生等建立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各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状况进行评价,将全国分为五类区域:Ⅰ类区域——经济科技最发达地区;Ⅱ类区域——经济科技发达地区;Ⅲ类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但科技相对发达地区;Ⅳ类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科技欠发达地区;Ⅴ类区域——经济科技均欠发达地区。陕西属第Ⅲ类地区,为典型的科技发达、经济落后地区。

3. 国有大中型企业研发能力强,外资和民营企业研发能力弱

这可从陕西工业企业内部R&D经费投入结构明显地看出。在工业企业内部,虽然陕西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很高,2000年,有科技活动的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居全国第1位,为2.57%,是全国平均值的2.5倍。但在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系统占绝对优势,为56.64%,股份有限公司(大部分是国家控股)占22.75%,两者之和为79.39%,是陕西R&D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而港、澳、台和外商企业合计仅占6.9%,民营企业R&D经费投入更少,研发能力很弱,这和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国有企业在企业R&D中经费支出的比重很低(浙江国有企业占8.22%、福建15.22%、广东17.46%)[9],外资企业、股份企业和民营企业等成为R&D活动的主力形成明显反差。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市场化和经济外向型等因素制约,致使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活力不足,创新效率低下,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不大,也加剧了陕西科技研发能力强、经济吸收较弱,科技与经济严重不协调的状况。

4. 西安等中心城市科技能力强大,其他市县区科技能力弱小

科技及其产业化具有空间聚集性特征,其科技产业集群的区位选择一般会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发达的大城市,这在国内外都是如此。但陕西这种科技区位分布不均衡性在国内最为显著。科技能力近八成分布在省会西安市,而省内其他地市科技能力极其微弱。据魏守华对全国27个省区(除北京、上海、重庆三个直辖市)科技集中度计算分析,西安集中陕西76.9%的科技,在全国除海南外,居第2位(虽然海口市集中海南省90.5%的科技,但由于海南科技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在全国科技力量很弱,全省科技基数本身很小,所以西安科技集中度实际上在全国最高),为最典型的科技单中心城市(将科技首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单中心城市,科技前两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双中心城市,在0.5以下的称为多中心城市),而西安以外的宝鸡、汉中、咸阳、渭南等市和广大县区科技力量极其微弱,与东部的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科技分布为双中心或多中心,科技分布相对均衡明显不同。如在江苏,科技集中度位居前两位的城市分别为南京(26.2%)和无锡。南京、无锡之和仅为37.9%,为典型的多中心城市[10]。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除了上述非均衡的二元结构缺陷外,还存在着人们公认的体系内各创新行为之间相对封闭的内在缺陷。由于国家科技与地方科技、军工科技与民用科技等职责、任务的不同,加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束缚,使得产业与产业之间、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科研院所、重点高校与企业之间、军民创新体系之间联系较弱,往往自成体系,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缺乏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就在产业集群相对较高的西安高新区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一家做压电陶瓷变压器的企业,从材料到元件再到器件背光电源,都要自己来做。尤其作为陕西科技支撑的国防科技部门、军工企业和重点高校,受行业和体制束缚,几乎不和地方科技与企业发生联系,研究合作、加工配套都在系统内部进行。特别是近年来军工需求升温,把刚刚开始的国防工业向民品、向市场转化的过程又停顿下来;国家级科技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研发中心基本不对外开放和合作,地方科技经济很难利用;国家科研机构和重点高校的大量研发成果,或者通过自办企业自行转化,或者流向资金雄厚、市场化程度高的东部发达地区。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缺陷的直接后果是创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科研机构和能力建设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要解决的科技问题脱节,科技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匹配)和创新效率低下(1999-2002年4年间技术创新效率一直在全国排第20位以后,分别为第24、26、20和22位[11]),科技优势远未转化为经济实力,最终形成日趋明显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的“陕西现象”。

二、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缺陷的调适对策

1. 克服认识误区,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效

早在1988年,陕西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教育奠基,科技兴陕”的战略,实施了技术创新工程和构建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重要举措,收到了一定实效。但陕西在实施“科教兴陕”的战略中,存在着片面的认识误区,有为科教而科教的倾向:把科教兴陕的重点放在发展“科教”上,而忽视了其宗旨是“兴陕”;把技术创新当成技术的创新,而忽视了技术创新的实质在于实现技术的经济效益;把发展高科技产业当成发展高科技,而忽视高科技产业化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其结果是科技确实发展了,教育也上去了,在全国确保了科教大省的地位,但兴陕的根本目的远没有达到。具体表现在:陕西历来把注意力放在争取国家级课题、项目和经费投入上,放在追求在SCI、EI发表多少篇论文的“虚名”上,以取得在全国科教排名前列为荣耀,而对整体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实现科技的经济价值重视不够;在发展路径上,过度依赖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开发和自主培育产业增长点,而在对外开放、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国际化上力度不够。对此,陕西应认真对多年来科教兴陕成效不彰进行反思,克服认识误区,从整体上调整科教兴陕的发展思路,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国家科技资源与地方科技经济资源的整合上下工夫,切实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效。

2. 充分利用国家科技实力,大力发展陕西地方科技

陕西区域科技布局中国家级科技与地方级科技不均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出于整体战略考虑长期支持培育而历史形成的,具有客观必然性。作为陕西地方政府和企业,应主动服从、服务和支持国家级科技的发展。一方面,国家级科技包括军工高科技应充分发挥技术外溢和溢出的空间局限性[12],通过军转民项目、人员流动、技术转让和示范与学习等路径内化和提升陕西地方科技实力;另一方面,陕西地方政府和企业则要提高利用国家科技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更加主动地做好与其的对接工作。一是根据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实际需求,通过建立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等科技转化平台,选择若干重大科技项目和成果,利用地缘优势,做好国家级科技产业化长链的中下游工作,使其首先在陕西本地开花结果;二是利用陕西强大的国家级科技优势,依托西安高新区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两个“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工业园区”,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争取国外大企业把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设在陕西。利用陕西的优势、廉价的人力资源和随着西部大开发已大为改善的投资软硬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创造条件,促使陕西一部分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主动对外寻求跨国集团与国内大企业在陕设立、共建技术开发中心,以此使本地国家科技、人员从高端介入国际产业链,并通过人才密集、研发机构密集形成硅谷效应;三是积极促使本地企业、科研单位、承接国内外科技产业的业务外包,鼓励企业开展产品代加工,使本地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就业。同时,更重要的是,陕西要大力发展地方科技,增强地方科技的实力与能力。当前,一是要切实加强地市和县域科技开发推广机构建设,切实落实领导、政策、人员和资金投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发挥作用。二是加大地方财政对本地科技的资金投入,尤其要采取强力措施,确保“科技三项经费”的到位和专项使用。投入专项资金加强地方科技信息化建设和完善地方科技服务体系;三是要结合地域资源优势、特色和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大力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提升地方科技实力的地方属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以此作为突破口,逐步改变陕西国家级科技与地方级科技一头沉的状况。

3. 加大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

篇9

陕西作为我国内陆和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在国家长期持续的支持下,科技基础、智力资源具有显著的优势。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并以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带动陕西经济整体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对此,陕西各界已有充分的认识,历届政府也一直是这样引导的。但一直收效甚微。陕西经济发展仍非常缓慢,在全国排名相当靠后。科技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对此,我们试从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角度作一分析,揭示其体系的内在缺陷,并给出相应的调适对策。

一、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结构的缺陷和后果

1.国家级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

科技人员、机构、研究开发活动总要落在某一地理空间上,从而形成科技的区域布局即区域科技。对某一特定区域而言,由于科技经费的来源和科技活动功能定位不同,从而可区分为“国家科技”和“地方科技”。按国家主要提供公共物品和克服市场失灵的经济职能[2],国家科技活动研发经费全部由中央政府提供,主要进行基础研究、战略性研究和前瞻性技术开发以及国防科技研发;按地方政府主要是保持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经济职能[3],地方科技活动研发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提供,在直接、间接享受国家科技成果的同时,集中力量进行适应本地经济发展需求和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和技术扩散、推广与普及工作。根据上述分析,在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结构中,可明显地看出,陕西国家级科技力量强大,而地方级科技弱小。

区域科技发展是一个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历史的综合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科技战略布局是影响区域科技形成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在建国以后,就把国家建设与区域经济、科技布局紧密联系在一起,统筹考虑和安排。“一五”、“二五”时期,国家把陕西作为战略后方,在陕西关中地区新建了20个大型军工骨干企业、研究所和配套企业,奠定了陕西科技与工业基础。20世纪60年代,出于国防安全考虑和与“三线”建设配合,国家又相继投入巨额资金,在“三线”地区(重点是陕、川、贵等省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工业和国防科技建设,陕西陇海沿线和汉中地区当时新建军工企业59家,研发机构23家,新建和内迁重点高校3所,使陕西成为我国重要的军工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也使陕西的科技实力迅速提升。20世纪末期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又看好陕西良好的科技基础,在科技经费投入、科技重大专项安排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陕西的支持力度,使陕西科教大省的地位更加牢靠。由此可见,陕西科技是嵌入式的,是国家根据总体战略布局考虑长期支持培育形成的,而非陕西经济、科技自身发展的结果。从而造成了陕西区域科技结构国家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的不平衡态势。

据统计,1999年陕西省共有104个技术研究机构,46218名技术研究人员,当年获得重大科技成果589项,居国际先进水平的197项,占33.4%;居国内领先水平的265项,占44.9%;在全省科研院所一级学科的101个优势专业的研究领域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的成果奖8754项,其中国家级成果奖564项,而且17个是全国唯一[4],详见表1、表2。

表1陕西省科研机构高新技术成果资源分布研究研究技术获省部级在全国

学科领域方向机构人员以上奖励专业

(个)(个)(个)成果数量(项)水平

航空航天技术1217257172753(国家级154)4个国内唯一

兵器制造技术9114996848(国家级269)5个国内唯一

动力与电气工程992040760(国家级10)1个国内唯一

电子通信技术55169981(国家级8)1个国内唯一

食品科学技术421411001个国内唯一

土木建筑工程451452141个国内唯一

测绘科学技术2252139(国家级27)1个国内唯一

材料科学1114191个国内唯一

军事医学1112371个国内唯一

机械工程6538211个国内唯一

表2陕西省科研机构各优势学科领域获奖成果所占比重及排序学科领域获奖成优势专技术人排序

果比重业比重员比重

航空航天技术31.4%11.9%55.6%1

核技术16.4%1.9%2.1%2

冶金工程技术10.8%2.9%3.1%3

兵器制造技术9.7%8.9%10.8%4

动力电气工程8.6%8.9%4.4%5

从表1、2可以清楚地看出,陕西省科研机构、技术人员和获奖成果所占比重前5位的优势学科是航空航天技术、核技术、冶金工程技术、兵器工程技术、电力电气工程,基本上都属典型的国防高科技。

进一步从陕西研究开发经费来源和投入结构看,也可明显地看出这种不平衡状况。多年来,陕西R&D经费投入一直较高。2001年,陕西R&D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额的4.96%,居全国第8位。R&D经费占GDP的比重更高,为2.8%,居全国第2位,仅排在北京(6.02%)之后,高于广东、上海、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达到发达国家的科技投入强度。但高投入的R&D经费主要是由作为陕西R&D活动主体的中央所属研发机构、重点高校通过争取中央财政获得的,而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投入很低。2000年,在陕西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占60.85%,居全国第1位,甚至高于北京;政府R&D投入占GDP比重居全国第2位,为1.81%,高于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是全国平均值的5.5倍;同样,中央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占总额的76.9%,高于北京,居全国第一,而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支出仅占总支出的23.1%,远低于上海(45.8%)、湖北(39.9%)等省市[5]。而且,投入中央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中主要用于国防科研,民口研究机构投入很低,在2001年R&D执行经费中,民口仅占2.63%[6]。由此可见,主要承担国家高精尖和军工技术任务,为国家总体经济、军事服务的中央属企事业单位是陕西R&D活动的主力军,而陕西地方科技和主要为陕西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属企事业单位的R&D活动能力却很弱。

2.研发能力较强,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弱

一般认为,对科技相对发达地区,应采取技术推动型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推动型的创新模式大体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五个相互关联、上下游互动的完整过程。研究表明,在陕西技术创新上、下游的链条中,其优势在于上游的研发能力较强,而下游的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则较弱。上、下游链条严重断裂和不平衡。

据柳卸林等主持的以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等五项为一级指标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2002、2003连续三年陕西区域创新综合排名均比较靠前,三年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1、10、11名。但其靠前主要由作为其二级指标的研发投入和研究成果带来的,研发投入强度三年全国排名均为第二,仅列北京之后;研究成果中又以作为表现基础研究成果形式的科研论文指标靠前,三年排名分别为第5、7、4名;而作为应用与开发研究成果表现形式的技术专利指标则相当靠后,三年排名分别为第19、15、20名;制造与生产能力也靠后,分别为17、13、18名[7]。另外,从研发经费投入内部结构看,2003年陕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者经费支出比例为1∶5.1∶1.2,而同期全国三者比例为1∶3∶13[8],也表明陕西用于基础研究经费较高,与生产直接联系的试验发展经费太低,不到全国的10%。由于后续投入跟不上,使得上游的科技成果难以形成产品和产业化。与这种不平衡直接相关,在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还存在着科技能力强大,经济能力(吸收能力)弱小的不平衡。

据吴贵生等建立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各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状况进行评价,将全国分为五类区域:Ⅰ类区域——经济科技最发达地区;Ⅱ类区域——经济科技发达地区;Ⅲ类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但科技相对发达地区;Ⅳ类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科技欠发达地区;Ⅴ类区域——经济科技均欠发达地区。陕西属第Ⅲ类地区,为典型的科技发达、经济落后地区。

3.国有大中型企业研发能力强,外资和民营企业研发能力弱

这可从陕西工业企业内部R&D经费投入结构明显地看出。在工业企业内部,虽然陕西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很高,2000年,有科技活动的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居全国第1位,为2.57%,是全国平均值的2.5倍。但在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系统占绝对优势,为56.64%,股份有限公司(大部分是国家控股)占22.75%,两者之和为79.39%,是陕西R&D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而港、澳、台和外商企业合计仅占6.9%,民营企业R&D经费投入更少,研发能力很弱,这和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国有企业在企业R&D中经费支出的比重很低(浙江国有企业占8.22%、福建15.22%、广东17.46%)[9],外资企业、股份企业和民营企业等成为R&D活动的主力形成明显反差。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市场化和经济外向型等因素制约,致使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活力不足,创新效率低下,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不大,也加剧了陕西科技研发能力强、经济吸收较弱,科技与经济严重不协调的状况。

4.西安等中心城市科技能力强大,其他市县区科技能力弱小

科技及其产业化具有空间聚集性特征,其科技产业集群的区位选择一般会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发达的大城市,这在国内外都是如此。但陕西这种科技区位分布不均衡性在国内最为显著。科技能力近八成分布在省会西安市,而省内其他地市科技能力极其微弱。据魏守华对全国27个省区(除北京、上海、重庆三个直辖市)科技集中度计算分析,西安集中陕西76.9%的科技,在全国除海南外,居第2位(虽然海口市集中海南省90.5%的科技,但由于海南科技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在全国科技力量很弱,全省科技基数本身很小,所以西安科技集中度实际上在全国最高),为最典型的科技单中心城市(将科技首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单中心城市,科技前两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双中心城市,在0.5以下的称为多中心城市),而西安以外的宝鸡、汉中、咸阳、渭南等市和广大县区科技力量极其微弱,与东部的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科技分布为双中心或多中心,科技分布相对均衡明显不同。如在江苏,科技集中度位居前两位的城市分别为南京(26.2%)和无锡。南京、无锡之和仅为37.9%,为典型的多中心城市[10]。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除了上述非均衡的二元结构缺陷外,还存在着人们公认的体系内各创新行为之间相对封闭的内在缺陷。由于国家科技与地方科技、军工科技与民用科技等职责、任务的不同,加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束缚,使得产业与产业之间、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科研院所、重点高校与企业之间、军民创新体系之间联系较弱,往往自成体系,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缺乏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就在产业集群相对较高的西安高新区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一家做压电陶瓷变压器的企业,从材料到元件再到器件背光电源,都要自己来做。尤其作为陕西科技支撑的国防科技部门、军工企业和重点高校,受行业和体制束缚,几乎不和地方科技与企业发生联系,研究合作、加工配套都在系统内部进行。特别是近年来军工需求升温,把刚刚开始的国防工业向民品、向市场转化的过程又停顿下来;国家级科技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研发中心基本不对外开放和合作,地方科技经济很难利用;国家科研机构和重点高校的大量研发成果,或者通过自办企业自行转化,或者流向资金雄厚、市场化程度高的东部发达地区。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缺陷的直接后果是创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科研机构和能力建设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要解决的科技问题脱节,科技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匹配)和创新效率低下(1999-2002年4年间技术创新效率一直在全国排第20位以后,分别为第24、26、20和22位[11]),科技优势远未转化为经济实力,最终形成日趋明显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的“陕西现象”。

二、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缺陷的调适对策

1.克服认识误区,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效

早在1要为陕西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属企事业单位的R&D活动能力却很弱。

2.研发能力较强,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弱

一般认为,对科技相对发达地区,应采取技术推动型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推动型的创新模式大体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五个相互关联、上下游互动的完整过程。研究表明,在陕西技术创新上、下游的链条中,其优势在于上游的研发能力较强,而下游的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则较弱。上、下游链条严重断裂和不平衡。

据柳卸林等主持的以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等五项为一级指标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2002、2003连续三年陕西区域创新综合排名均比较靠前,三年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1、10、11名。但其靠前主要由作为其二级指标的研发投入和研究成果带来的,研发投入强度三年全国排名均为第二,仅列北京之后;研究成果中又以作为表现基础研究成果形式的科研论文指标靠前,三年排名分别为第5、7、4名;而作为应用与开发研究成果表现形式的技术专利指标则相当靠后,三年排名分别为第19、15、20名;制造与生产能力也靠后,分别为17、13、18名[7]。另外,从研发经费投入内部结构看,2003年陕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者经费支出比例为1∶5.1∶1.2,而同期全国三者比例为1∶3∶13[8],也表明陕西用于基础研究经费较高,与生产直接联系的试验发展经费太低,不到全国的10%。由于后续投入跟不上,使得上游的科技成果难以形成产品和产业化。与这种不平衡直接相关,在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还存在着科技能力强大,经济能力(吸收能力)弱小的不平衡。

据吴贵生等建立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各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状况进行评价,将全国分为五类区域:Ⅰ类区域——经济科技最发达地区;Ⅱ类区域——经济科技发达地区;Ⅲ类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但科技相对发达地区;Ⅳ类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科技欠发达地区;Ⅴ类区域——经济科技均欠发达地区。陕西属第Ⅲ类地区,为典型的科技发达、经济落后地区。

3.国有大中型企业研发能力强,外资和民营企业研发能力弱

这可从陕西工业企业内部R&D经费投入结构明显地看出。在工业企业内部,虽然陕西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很高,2000年,有科技活动的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居全国第1位,为2.57%,是全国平均值的2.5倍。但在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系统占绝对优势,为56.64%,股份有限公司(大部分是国家控股)占22.75%,两者之和为79.39%,是陕西R&D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而港、澳、台和外商企业合计仅占6.9%,民营企业R&D经费投入更少,研发能力很弱,这和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国有企业在企业R&D中经费支出的比重很低(浙江国有企业占8.22%、福建15.22%、广东17.46%)[9],外资企业、股份企业和民营企业等成为R&D活动的主力形成明显反差。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市场化和经济外向型等因素制约,致使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活力不足,创新效率低下,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不大,也加剧了陕西科技研发能力强、经济吸收较弱,科技与经济严重不协调的状况。

4.西安等中心城市科技能力强大,其他市县区科技能力弱小

科技及其产业化具有空间聚集性特征,其科技产业集群的区位选择一般会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发达的大城市,这在国内外都是如此。但陕西这种科技区位分布不均衡性在国内最为显著。科技能力近八成分布在省会西安市,而省内其他地市科技能力极其微弱。据魏守华对全国27个省区(除北京、上海、重庆三个直辖市)科技集中度计算分析,西安集中陕西76.9%的科技,在全国除海南外,居第2位(虽然海口市集中海南省90.5%的科技,但由于海南科技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在全国科技力量很弱,全省科技基数本身很小,所以西安科技集中度实际上在全国最高),为最典型的科技单中心城市(将科技首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单中心城市,科技前两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双中心城市,在0.5以下的称为多中心城市),而西安以外的宝鸡、汉中、咸阳、渭南等市和广大县区科技力量极其微弱,与东部的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科技分布为双中心或多中心,科技分布相对均衡明显不同。如在江苏,科技集中度位居前两位的城市分别为南京(26.2%)和无锡。南京、无锡之和仅为37.9%,为典型的多中心城市[10]。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除了上述非均衡的二元结构缺陷外,还存在着人们公认的体系内各创新行为之间相对封闭的内在缺陷。由于国家科技与地方科技、军工科技与民用科技等职责、任务的不同,加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束缚,使得产业与产业之间、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科研院所、重点高校与企业之间、军民创新体系之间联系较弱,往往自成体系,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缺乏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就在产业集群相对较高的西安高新区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一家做压电陶瓷变压器的企业,从材料到元件再到器件背光电源,都要自己来做。尤其作为陕西科技支撑的国防科技部门、军工企业和重点高校,受行业和体制束缚,几乎不和地方科技与企业发生联系,研究合作、加工配套都在系统内部进行。特别是近年来军工需求升温,把刚刚开始的国防工业向民品、向市场转化的过程又停顿下来;国家级科技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研发中心基本不对外开放和合作,地方科技经济很难利用;国家科研机构和重点高校的大量研发成果,或者通过自办企业自行转化,或者流向资金雄厚、市场化程度高的东部发达地区。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缺陷的直接后果是创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科研机构和能力建设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要解决的科技问题脱节,科技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匹配)和创新效率低下(1999-2002年4年间技术创新效率一直在全国排第20位以后,分别为第24、26、20和22位[11]),科技优势远未转化为经济实力,最终形成日趋明显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的“陕西现象”。

二、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缺陷的调适对策

1.克服认识误区,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效

早在1988年,陕西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教育奠基,科技兴陕”的战略,实施了技术创新工程和构建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重要举措,收到了一定实效。但陕西在实施“科教兴陕”的战略中,存在着片面的认识误区,有为科教而科教的倾向:把科教兴陕的重点放在发展“科教”上,而忽视了其宗旨是“兴陕”;把技术创新当成技术的创新,而忽视了技术创新的实质在于实现技术的经济效益;把发展高科技产业当成发展高科技,而忽视高科技产业化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其结果是科技确实发展了,教育也上去了,在全国确保了科教大省的地位,但兴陕的根本目的远没有达到。具体表现在:陕西历来把注意力放在争取国家级课题、项目和经费投入上,放在追求在SCI、EI发表多少篇论文的“虚名”上,以取得在全国科教排名前列为荣耀,而对整体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实现科技的经济价值重视不够;在发展路径上,过度依赖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开发和自主培育产业增长点,而在对外开放、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国际化上力度不够。对此,陕西应认真对多年来科教兴陕成效不彰进行反思,克服认识误区,从整体上调整科教兴陕的发展思路,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国家科技资源与地方科技经济资源的整合上下工夫,切实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效。

2.充分利用国家科技实力,大力发展陕西地方科技

陕西区域科技布局中国家级科技与地方级科技不均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出于整体战略考虑长期支持培育而历史形成的,具有客观必然性。作为陕西地方政府和企业,应主动服从、服务和支持国家级科技的发展。一方面,国家级科技包括军工高科技应充分发挥技术外溢和溢出的空间局限性[12],通过民项目、人员流动、技术转让和示范与学习等路径内化和提升陕西地方科技实力;另一方面,陕西地方政府和企业则要提高利用国家科技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更加主动地做好与其的对接工作。一是根据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实际需求,通过建立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等科技转化平台,选择若干重大科技项目和成果,利用地缘优势,做好国家级科技产业化长链的中下游工作,使其首先在陕西本地开花结果;二是利用陕西强大的国家级科技优势,依托西安高新区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两个“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工业园区”,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争取国外大企业把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设在陕西。利用陕西的优势、廉价的人力资源和随着西部大开发已大为改善的投资软硬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创造条件,促使陕西一部分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主动对外寻求跨国集团与国内大企业在陕设立、共建技术开发中心,以此使本地国家科技、人员从高端介入国际产业链,并通过人才密集、研发机构密集形成硅谷效应;三是积极促使本地企业、科研单位、承接国内外科技产业的业务外包,鼓励企业开展产品代加工,使本地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就业。同时,更重要的是,陕西要大力发展地方科技,增强地方科技的实力与能力。当前,一是要切实加强地市和县域科技开发推广机构建设,切实落实领导、政策、人员和资金投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发挥作用。二是加大地方财政对本地科技的资金投入,尤其要采取强力措施,确保“科技三项经费”的到位和专项使用。投入专项资金加强地方科技信息化建设和完善地方科技服务体系;三是要结合地域资源优势、特色和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大力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提升地方科技实力的地方属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以此作为突破口,逐步改变陕西国家级科技与地方级科技一头沉的状况。

3.加大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