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语文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大学语文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语文;高职;人文素养;学科定位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历史
大学语文是全日制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曾经在上个世纪20-50年代初期具备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如沈从文、朱自清、闻一多等等。50年代因种种原因被迫中断。1978年,随着高考的恢复以及众多知名学者的呼吁,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的倡导下,为了达到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传承中国文化精髓、提升大学生精神文明水平、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世界的目的,全国高等院校重新恢复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并且十分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除了个别专业性很强的高职院校未开设该课程外,大部分高职都将大学语文作为全校性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但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
1.学科地位的弱化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和“两课”一样属于公共基础学科。我国应试教育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强化,使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相脱离,这种强化倾向让有“重实效”心态的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厌倦。学习兴趣专注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学科。学生对于公共学科的轻视以及大部分院校学时安排的不平衡,引起高职语文学科地位边缘化。
2.忽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全国有几十种大学语文教材,每年还不断出现新的版本。但不管是那一本教材基本都沿袭了高中语文教育的特色:以文学作品为主、偏重于中国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突出思想教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视野狭窄,文化陶冶不够,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浅薄,纯粹追逐功利性和技术性。
3.考试方法陈旧
继续沿用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让学生失去自由放飞思想的余地,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荡然无存。考试结果也无法体现学生在人文学科方面的能力。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新思考
1.从人文性出发,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目前学者、教育界对高职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有很多种看法。有的主张语言基础知识的教育,有的认为应强调文学的欣赏,还有的认为应注重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哪一种看法最终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位。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们已经具备厚实的言语、文字、文章、文学以及文化基础。那么高校大学语文就不应该再侧重于学生单纯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能的培养,即语文“工具性”的培养。如果用大学有限的学时来讲授这些基础知识,试问相比高中三年来讲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无非是让学生对大学语文产生“高四语文”的误会。所以,要对当下已有的教育理念进行更新。从社会需求,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大学语文的作用,注重于人文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的熏陶。任何学科的教育都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仅仅为了能找到一个工作,而是为了能成为一个不止拥有专业知识的优秀的和谐完整的人。
2.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需求的再认识
高职学生跟本科院校的学生不同。他们经过应试教育的筛选,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对象。但并不意味着高职的学生就只能接受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就在本质上要求高职同本科院校一样都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首要目的。面对当前中国的社会形势,高职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有着同样的就业压力。作为高职的教育者,应该消除语文在学生心中无实际效用的看法,并积极地提升学生的修养和能力。让学生在具有感染力、多元化的语文教育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使优秀的高职学生进入社会之后有能力和本科院校的学生一争高下。
3.从语文教育性质上看
语文研究界曾明确提出过语文学科性质的综合性,认为语文学科同时具备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知识性、社会性等等性质。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教育具有双重性目的,既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更重要地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但人文教育绝非仅仅只存在于语言文字、文学的教育中,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它渗透在各个学科领域里,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所谓人文,《易·贲》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现在可以把它理解为:与自然科学相对的以人的生存、意愿、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是社会精神生活最有力的表现形态。
综合上述观点,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思想文化品质、人文精神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应该具有能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以及文化修养的功能,使学生真正获得人文素养的熏陶。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提升精神文明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泽建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探析 天中学刊 2008年4月
篇2
[论文摘 要]全面发掘大学语文课的人文内涵、重拾大学语文课的人文价值、找到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路径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认识论层面提出一些带有思路性的看法。
大学语文是高校非文学专业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也是一门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世界各国无不重视语言文学的教育。大学语文教学不仅能训练大学生正确的母语表达和理解能力,而且能激发大学生对民族语言文字的热爱,更好地了解祖国的文化传统,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提高对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的欣赏和借鉴力,这些特有的功能是任何其它课程所不能取代的。遗憾的是,近年来,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实践中,语文课程长期遭到冷落,不仅其人文价值被严重消解,而且其语言工具价值也被大打折扣。全面发掘大学语文课的人文内涵,重拾大学语文课的人文价值,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学语文走出困境需要多方面力量的作用,任何单一方面的努力都将难以扭转其边缘化处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努力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也不意味着每一种努力都没有任何意义,努力去改变困境总比停歇观望要好,只要不停地向前走,大学语文的尴尬处境总会有一天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要想向前走,必须具有前瞻性的思维,必须首先要确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在哪里,通往目标的可能路径是什么。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层面加以探索,这里仅从认识论层面提出一些带有思路性的看法。
一、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一个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院校的教学水平,因此,思考大学语文教学问题不能不涉及教学管理问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为,管理就是服务,教学管理就是为教学服务,为教学活动的有效运行服务。那么,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教学管理者应当怎样才能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呢?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离不开制度的支撑、制约和调控,必要的制度保证是大学语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语文要想摆脱身处边缘地位的困境,赢得与其它课程同等的地位,必须求助于制度供给,只有在制度上获得保证才能引起校内各院系领导、广大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否则,大学语文就会被其它课程所挤压,不仅课时得不到保证,就连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难以建构起来。
制度的执行要靠有效的机制来落实,缺失有活力的机制,制度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有活力的机制不是单一的机制,而是一个机制体系,有了机制而机制体系不完整,同样难以使大学语文在高校站稳脚跟,难以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几乎所有的大学校长都会说开设大学语文很重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或听到某一位大学校长在公开场合否定或贬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可是,大学语文总是在高校普遍处于尴尬地位、毫无生机、甚至暗中受到挤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大学语文的管理缺少健全的机制。一个完整、健全的管理机制体系,应由若干个具体的机制组成:
一是导引机制,即从素质教育角度导引导全校师生,对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形成共识。同时,还要引导教师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运行机制,即保证大学语文按照常规课程要求得到正常开设。要避免随意缩减大学语文课时或以种种借口给其它课程让路的现象发生,不得随意取消或变相由其它课程取代;
三是评价机制,即对大学语文课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评价体系要经过师生民主讨论,才能有效发挥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评价体系要遵循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特别是要充分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视角,设立必要的人文关怀视点。所谓人文关怀视点,就是要有能够反映人文素质教育行为和效果的评价要素,这些要素可参考大学语文人文内涵的要义选取;
四是激励机制,即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积极鼓励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语文教学改革作出重大贡献者,要充分给予肯定,对改革中的失误要持以宽容态度。激励和宽容是对立的统一体,激励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宽容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所谓宽容,就是要允许探索的失败,因为探索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性行为,探索的结果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而且失败往往要多于成功。也就是说,没有宽容也就没有探索,没有探索,发展也就失去了动力。因此,教学管理者必须树立宽容意识,特别是对教师改革创新中一时一事的失误,不要动辄以“教学事故”棒嚇之。
二、发掘和运用人文教育资源
大学语文教材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要想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其人文教育价值,使语文教学能够真正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掘、运用语文课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人文教育资源是人文教育的原材料,有了大量丰富而深刻的原材料,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向学生传递高质量、高品位的人文信息。这里仅以人格教育为例,谈一下如何在人格层面发掘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资源。
(一)发掘作家的人文教育资源。一个优秀作家,其思想的闪光之处除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还应体现在他的经历中。大学语文中能使人叹服的作家不胜枚举,他们的不平凡经历,他们的高风亮节、爱国情感、顽强意志,是对大学生进行高尚人格教育最宝贵资源。对典型作家不平凡经历的讲述可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因此,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应向学生讲述优秀作家的不平凡经历。如,讲到屈原,教师不仿先吟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尽人皆知的名句,然后引出作家经历。当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调将屈原为楚国的富国强兵而与国外贼人、国内奸人奋斗一生的经历讲述给学生时,在文史知识的系统方面有所欠缺的学生,自然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会受到强烈的精神震撼,会被屈原那种明大义、不屈服、宁愿以死明志也不苟活的气节与精神所感动。再如,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人格光辉形象,他的经历曲折跌宕,青年时好学,入仕后刚直,获罪后忍辱,出狱后发奋,忍个人之辱,完成了流传千古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自幼丧父,母亲以芦荻画地的方式教育他,令其贫贱不失志,苦读成才。杜甫等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意识、爱国情感,至今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二)发掘作品中的人格教育资源。本着对传统文化扬弃的态度和古为今用的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作品中反映人类或民族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精华,并赋予他们以时代的意义,让学生在心灵深处树立起精神的楷模和道德的榜样。大学语文中的大部分文章在写社会、写人物、写景物时,无不倾注了作家的爱与憎、好与恶。因此,授课时教师应缘文释道,因道释文,以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学的表现力,又能使其受到文中情与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杜甫不惧“吾庐独破受冻”而愿“大庇天下寒士”的宽阔胸怀等。教师应该通过文学作品中思想道德的闪光点,去熏陶、感染、激励学生,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产生对高尚人格情操赞叹、感奋、仿效的心理。
(三)发掘教学中的自我反思资源。反思是一种宝贵的人格品质,反思是使人向前、向上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语文教学中,对作品的分析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塑造的能力。一个人在外界事物的影响下,内心世界往往要产生各种矛盾。具有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塑造能力的人,他面对各种矛盾斗争,总是能善于自觉地反省自己的过去,在反思中提醒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反思中正确估价自己的现状,并对自己的未来作出正确选择,从而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状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内省”、“慎独”的好习惯,提高他们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塑造能力。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荀子的“君子博学而且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韩愈的“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等,都是极好的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精神的名言隽语。
参考文献:
[1]陈建萍.浅谈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5(12)
篇3
关键词: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 人文素养 重要性 内涵 提升对策
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十分迅猛,进一步扩大了招生规模,在校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为了一味追求教学进步和教学成绩,很多教师将更多精力和时间放在传统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上,严重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人文素养缺失,令人担忧。如果缺乏健康的人文素养,那么即使学习和掌握再多知识和技能,也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格健全,很多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也经常会遇到困惑和挫折,没有坚强的意志和高尚情操,缺乏一定的处事能力。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在当前经济形势的带动下,为了进一步培养专业性人才,很多高职院校一味重视技能教学轻视人文教学,过度占用人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对于大学语文来说,课时一再被压缩,已经逐渐被挤到教学边缘地带,甚至有些高校试图取消大学语文这一课程,面临的处境十分尴尬。然而,一般来说,尽管按照就业的思路看,高职学生毕业之后进入企业工作的比率偏高,而现代企业除了看重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个优秀的职工必须具备人文情怀、创新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灵活运用现代科技,知识丰富,视野广阔,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这些能力和素养的习得并不仅仅依赖于专业课程,更加需要大学语文教学的支持,这是大学语文主要的职责和功能所在。所以,高职院校必须正确看待大学语文课程,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对策
1.优化和调整大学语文课程内容。
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众多,不同的教材版本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尽相同,也不一定适合现代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高职院校应该对大学语文教材进行仔细筛选和教学评估,选择优秀的教材使用,或者也可以充分借鉴和汲取优秀教材的经验和长处,组织本校优秀的教学工作者根据本校自身的考虑和安排编排大学语文教材。在大学语文内容选择方面,除了择取必要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之外,还需要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添加一些经典的演讲稿、辩论稿等稿件,并放入多种报告题材的文体作品,帮助学生进行调查和研究,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大学语文教材的实用性。通过调整和优化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到先进的文学思想,而且要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陶冶道德情操,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改革和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落后,已经不适合现代大学语文教育,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特别是对于人文素质这种情感类型的教学,需要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学生,而不能强行进行灌输教育,强迫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学习和训练。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开展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对学生加以合理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生活实践,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对当中蕴含的语文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开放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获得良好的感悟和体验。另外,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渗透到高职教学中,对于大学语文教学,也应该提倡开展多媒体教学,通过现代科技优化和创新课堂,丰富大学语文的课堂类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建设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过强的教师队伍。
教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对于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师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较高的综合素养,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收集和整合教学信息,设计和组织教学各个环节。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建设一支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过强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为人文素质教育奠定雄厚的教师基础。首先,可以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高职业道德感和使命感。其次,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活动,全方位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时俱进。另外,教师应该主动加强人文素养的进修,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一言一行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蒋雪艳,付成波.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05).
篇4
关键词:大学语文;兴趣培养;主动学习
语文是国语,从小学到中学,语文一直作为主课开设,按照正常推理,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应该达到较高的程度,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大学生经过十二年语文课学习,应该培养起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积累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事实也并非这样。笔者通过对某高校工科一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发现50%以上的大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虽然语文基础较差,希望提高语文素养和读写能力,但不知从哪儿下手。因此,作为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利用大学语文的平台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精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思考能力和感悟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想方设法打破对中学语文课的思维定势,激发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一、寻根探源——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哪里去了
从伢伢学语的孩子到踏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人们每天都在运用语言,学习语言。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大学生,之所以打怵学习语文,对学习语文课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长期应试教育的功利性抹杀了语文课本身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小学还好,从初中到高中,升学的压力,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使得中学语文教学往往忽视了语文课本身的特点,而是围绕中考、高考内容组织教学。考试考什么,老师教什么,考什么题型就练什么题型。为了应试,有的中学不得不按照出题的概率和形式来学习语文,管它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都统统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的枯燥材料。
(二)多年语文教学的程式性取代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从小学、中学,甚至到大学,语文课教学的模式大体相同。从文字入手,学习生字新词,然后分析课文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通过什么表达什么”成了固定的理解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少思考的空间,师生站在同一平面交流探讨的环节很少。学生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没有自己的观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主性就这样失去了。
(三)教师思维方式的局限性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由于受教学目标要求和教育大环境影响,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多年,但落实在语文教学中,仍然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每篇文章的分析讲解上。没有站在文化的大背景上,从文化、文学发展的脉络和思维方式的角度去研究语文教学、实践语文教学。教师的思路和思维方式影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以致于学生提起语文课脑海中就出现习字词,背课文情景,枯燥乏味。即使是抒写真情实感的作文课,也由于“三段论”、“微言大义”的束缚,蒙上了编造故事,东拼西凑的阴影。难怪有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在第一次自我介绍的习作中写到:“多年来,第一次可以自己做主写真实的情况和想法,真的很兴奋”。
二、对症下药——重唤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对没有兴趣的科目和内容,不会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系统。而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首要方法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以“大学语文”为载体,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仅是大学语文课的关键,同时是大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中自觉提高文化素质和语文能力的必要条件。为兴趣而学,为应用而学,大学语文才能担负起传承人文教育的重任,大学语文才有发展前途。
转贴于 (一)由应试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
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还学生想象的空间和独立思考的自由,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这是大学语文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课本来是丰富多彩的,字词句段,篇章结构是其形式,文化、风俗、思维方式,人情、冷暖、精神品位是其灵魂所在。只有将语文的本来面目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领悟,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化、文学的感染力和语文课的实质,学生才能有兴趣学习语文。
(二)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按照学习心理的一般规律,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跳一跳,摘桃子”,要让学生通过努力有所收获。同样,语文课涉及的范围较广,提高听说读写能力非一日之功。目前,大学生,尤其是普通高等院校的理工科学生,不知道怎样提高语文水平。因此,大学语文课必须改变中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课内与课外结合,举一反三,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从发展的眼光教授大学语文。学生掌握了方法,领会了要点,才能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由传授知识向提高能力转变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某方面的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有需要才有兴趣,有成果才能巩固兴趣。刚刚步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怎样恰切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怎样在与人交往中受到尊重和欢迎,如何恰如其分地推销自己。学生一步入高校,首先发现的就是自理能力和语文能力的欠缺。培养文化素养、传承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责无旁贷,与此同时,还必须担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应用语言文字,提高表达效果的重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确定能力本位思想,把培养语文能力作为大学语文的主线,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体验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效果,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逐步提高。
(四)由定向思维向发散思维转变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不尽相同,大学生与中学生的主要区别在于大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愿望的增强。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的延续,它的工具性逐渐淡化,而人文性、审美性和创造性是其主流。大学语文一定要成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表达思想和观点的主阵地,创造机会,营造氛围,让学生表现和发挥,让学生体会到自我价值的提升。如《大学语文》(孙昕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诗歌单元的《山鬼》中的“山鬼”形象,小说单元《围城》(节选)中的人物形象,学生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只要能站在时代的背景上,能自圆其说,是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观点、都是应该认可的。而在习作中,也同样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写实情,只要大范围切题,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就是好的作文。
大学语文任重道远。通过大学语文,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从想学、愿学、乐学,到有意识主动学习,就达到了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探究教学法;大学语文;应用管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115-02
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基础学科,所有的学科都是需要语文的功底才能够理解的,从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大学中的语文不是对知识的直接表述,也不是对语言能力的培养,大学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对学生能力与创新的培养,将语文视为语文知识与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但是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有很多的大学生在语文方面有所忽视,大学语文教学也缺乏创新性,导致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所以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在大学语文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一、探究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以往的教学重视的是知识的一种传递,重视学生的成绩,而这种以往的教学已经不适用于当今新时代的教学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在大幅度地进步,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随着我国的新课改的实行,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面。知识的传递更多都是由老师进行教导,重点也比较放在老师的身上,但是对能力的培养更多的应该是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当中,将学生自己视为课堂的主体。有的时候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并没有经历过很多,所以对于一些语文方面的文章还不能够深入的理解,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建立学习的共同体,例如学习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的探讨,在小组当中,每位成员都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对所有成员的想法进行分析就会促进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知识是需要不断去更新的,同样的知识在不同人的思想中有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看法就会产生碰撞,在这个碰撞的过程中,就会有新的知识出现,这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培养方式。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这种方式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课堂转变为可以自由发挥自己想象和观点的课堂。学生要在上课之前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我收集资料,并且要对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在课堂的过程中把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样的一个过程下来之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大学中,很多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是不重视大学语文学习的。进入大学的学生更多重视的是以后的工作,未来的发展,而学校也是同样的,是以升学和求职为主要的目标的。为了能够实现高的就业率,就会只关注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就会忽视了语文的教学。学生之前对语文的学习是因为升学的压力,很少是因为对语文的喜爱才进行学习的。这样就会使得学生缺少语文的素养。语文中最重要的就是素养,语文能够提高学生的素养,有素养的大学生能够在社会上更加稳定的发展,所有的为人处世都是需要语文的素养为基础的。当代的大学生更多的时间放在了网络上面,对网络上的段子有很多的接触,有很多的网络段子是非常没有营养的,所以对很多的学生只起到了消极的影响。
鉴于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出现缓解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究式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会去鼓励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大学课堂很明显的一个缺点就是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有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是探究式方式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在探究式的教学当中,互动是一项重要的环节,以往初中或者是高中的课堂上,老师会因为有升学的压力而忽视课堂的互动性,但是大学课堂上缺乏互动性就是教学的一种倒退,没有互动的课堂就不能够进行探究式的教学。
三、探究式教学法在大学语文中的应用
探究教学法在大学语文中的应用有很多,将探究教学法应用到大学语文当中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也会帮助学生提高创新的能力。
(一)营造课堂的气氛
探究教学法很重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需要学生主动的投入到课堂之中,以学生为主体,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将传统以老师为主的课堂向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形式转变。在课堂的教学当中,老师也要增加一些需要学生自己设计活动的项目,让所有的学生都融入到课堂当中,增加学生参与度。课堂虽然是对知识传递的重要场所,但这并不仅仅是课堂的意义,课堂除了向学生传递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的能力。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课堂当中,老师应该提高课堂的气氛,将大学课堂的气氛营造成愉快轻松的氛围。对于以往传统的课堂,老师是最具有权威的一个存在,学生是不能够对老师的教学产生任何质疑的,即便是有的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也只能在课下单独向老师进行询问,但是绝不能够在课堂上对老师提出质疑,这样的教学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发展,会将学生的思维打断。而探究教学法认为课堂上是老师和学生共同互动的一个过程,在课堂上是学生进行思考解决问题最好的时机。老师还要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好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会有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探究式教学方法会将学习的内容进行划分,形成若干个不同的小问题,老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将问题进行解决。老师所设计的所有的活动都要基于学生的发展与特征进行设计,学生还没有进入到社会当中,对于实际的生活缺乏经历,所以活动也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设计。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充分的表达出来,在课堂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的发言,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都是有所不同的,课堂上可以将所有学生的观点进行包容,将不同的思想形成一种碰撞,也会对学生有更多的启示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前先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预习,将自己有见解的地方记下来,在课堂上面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谈论,不仅将自己的看法与思想传递给了他人,也会将他人的思想进行吸收,形成更完美的解决方式,在由老师进行引导,将不正确的思想除去,留下的就是关于知识最完美的解释。
(二)创设问题的情境
正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有自己有兴趣的学科才会吸引学生。大学生在大学主要学习的就是专业课,对于其他的科目都是凭着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的,在一些学生眼中,语文一直都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而且有很多需要理解深究的文章,这样就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所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最重要的。如何才能提高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呢?情境的设立是一项有效的解决方式,也是探究式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情境的设立要对学生有吸引力,要新奇有趣,要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要和当前的社会热点相关。关于情境的设立是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发展的。新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兴趣才能展开,如果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那就不会投入到学习当中,大学生对兴趣更是有很深的执著,因为在大学对于他们而言,更重要的是专业技能的学习,除了专业技能之外的学习全凭学生的兴趣,只有能够吸引学生目光的学科才会受到学生的青睐。语文又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很多的语文文章都是有故事性的,这些有故事性的文章只要老师充分的利用就会吸引学生的眼球。情境的创设是人为的进行设计,很多的文章是以叙事文的形式出现的,这些叙事的文章完全可以以剧本的形式表演出来,这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趣的。
(三)关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
探究式教学重视以学生为主体,重在挖掘学生的探究能力。现如今大学课堂的效率很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是一知半解,这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质量。探究式教学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教学的评价也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的。探究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总结评价自己的过程。学生要对自我在课堂的表现进行评价,由学生自己评价之后,再由小组进行评价,小组可以参考学生自评的意见,并且在评价过后由小组中的成员进行点评,当然,小组中的点评人员要轮流担任,最后在由老师进行系统的评价,总结整堂课的优点与不足,和学生们共同进行改进。评价的内容也是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评价的内容不仅仅是学生是否在课堂上发言等这样的小问题,应该重视是否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语文是博大精深的学科,有很多深层次的知识需要学生去挖掘,而且评价的内容中还应该有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和最终探究结果的展示,是否在探究过程中扩展了自己的思维等,这些都应该是评价的内容。并将所评价的结果作为自己反省的依据,不断改进自己的缺点,老师也要通过对探究的评价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的内容与模式。
篇6
【关键词】大学语文 写作教学 方法
引言
在当今时代,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使语言表达更灵活,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当今时代,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对大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需求发展等改革的有效性,从而不断提高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中国大学生汉语写作的提高。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训练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创造性的表达,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大学的学习阶段是充满美好的人生时期,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天赋才能。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写作素养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对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确立必须根据社会需求,体现“以人为中心”的法学家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当代课程内容应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和专业素质,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和提高学生“中国质量和专业品质”的质量,中国的具体内涵包括综合运用语言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教育部“大学语文”课程指出:“在全日制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人文与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渗透到我们的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的发展趋势。”在十月的2004个国家的第十所大学,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年度会议的中国研究协会和课程达成共识:大学语文的定位为必修课,以文学审美为载体,以提高人文素养,同时注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注重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的强调,从而实现“大学语文”到“高中”。再加上功利思想的影响下,逐渐被边缘化,在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教学,课程压缩使教师关怀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安排,减少各专业商务写作所需的培训。在《大学语文》序言中写道:“我们的大学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必须突破工具模式,太多的实用性,以体现人文学科的基础大学语文性质。”笔者认为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是不合适的。基于学生基础的实际情况是不好的,进入大学后,为了提高专业研究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质量,在思维能力的学生,语言的理解和应用是必要的补充和提高。
2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大学生并非是空着大脑进入大学语文教学课堂的,他们在中学阶段开始就已经积累一定程度的语文写作能力,所以我们在开展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时候就不需要使用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否则会让学生感觉到乏味,无法提升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水平。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得很多的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总是有写如电子邮件,洽谈业务不断,在我们的议程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网络推广,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沟通和重大的变化发生在写作模式,所以我们中国传统的写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大学语文教学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的人才输送给社会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在我们的大学一般都比较自由,学生可以充分享受青春,任意的写作才华,所以大学生在大学生活本身的人格。然而,大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模式仍然是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兴趣的厌烦,不利于高校促进语文写作教学效率。此外,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人格,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才能真正达到适当的课堂教学效率。总之,大学语文写作教学应该符合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
3大学语文的写作教学方法
汉语写作在大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优秀的作品比激发学生顽强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的中文写作在大学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情感类的开始是文学艺术更多的优秀作品,可以是一个著名的项目,也可以是一个优秀作品的学生,并组织学生评论。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意见和老师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总结等,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优秀作品的好,也可以让教师对实现写作学生评语的本质,并通过课堂演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为了达到持久的效果,达到教化的目的,教师也能有一个好的课堂阅读或评论在粘合剂中的偶像,让学生在任何时间学习。总之,重视艺术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教学的效率,促进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
结束语
以实施素质教育来带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当今大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核心主导思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正是在这样的义务教育的环境下构建起来的。教育是既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也为人的发展服务,它不能脱离社会历史和现实,因此,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既要面向未来,更要承接过去,成为学生们在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语文学科的知识积累应从和其他人的接触中学,从和同学的互相交流中学,从网络的优秀文章中学,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学生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由于大学语文写作教学在中国的各种原因,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为了符合我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对大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看法是本文的讨论,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5.
[2]田守凯.大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尝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6).
[3]连国义,张文萍.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窘境与应对策略[J].绥化学院学报,2014(02).
篇7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人文性 教材编写 教学方式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个难题,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更是难上加难。这种现象与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现有教材的不足以及教学方式的单一化有着绝对的关联。随着人们开始对高校人文教育长期缺失状况进行反思,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已经成为对大学生寄托人文关怀的载体。而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却还在人文还是工具的学科性质间游移不定。作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笔者想从学科性质、教材编写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谈一谈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看法。
一、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还大学语文人文性的学科性质
当前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强调人文性,有人强调工具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简单,“语文”二字对于中国人来讲,涵盖的内容太广了。强调人文性的人认为职业院校学生在人文素质的高低和知识面的宽窄方面与普通院校的学生有较大差别,因此,职业技术院校需要加强人文教育,需要把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作为重要任务,这是语文的责任;强调工具性的人认为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要加强语文作为工具的实用性学习,强调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这也是语文的责任。这样一来,大学语文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我们承认有些学生不会写请假条、申请书一类的浅层次的应用文,但如果大学语文仅停留于对中学语文“欠账”的“补课”的话,一定会受到多数学生的抵制。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应是一门较高层次的语文课,应该体现文化的传承和思想的升华。当然,会写简历,不写错别字,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这是学语文最基本的要求。在高职院校开设实用写作类课程可以很好地体现语文作为工具的实用性特点。所以大学语文是人文性重要还是实用性重要不该成为争论的焦点。
其实,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完全可以通过两部分内容体现出来。篇章阅读赏析侧重人文性,同时注重实用性;而写作与表达则侧重语文的工具性,无须再争。撇开工具性的负累,还大学语文人文性的学科性质,大学语文才能够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传承文化,升华思想的重任。
二、教材编写要以渗透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为指导思想
教材编写应以文学史为线索,以渗透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为指导思想。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把人类优秀的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使之成为学生生命意识中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同时,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承传统文化
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在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传统文化的内涵则包含在古今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它汇集着本民族文化中种种最基本的知识,诸如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哲学、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乃至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其中有传统的道德文化、礼仪文化、审美文化、音乐文化等,有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更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和意志品质。
儒家传统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试想一个不爱自己的家,不爱自己家乡的人,如何能热爱自己的国家?近年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青年学生的民族感情变得更加淡漠,更谈不上拥有民族自豪感了。“韩流”的来袭引起了中韩传统文化之争,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不是拼命地使传统文化成为某种招牌,而应该使其深深地植根于国民的内心。大学语文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必须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二)培养学生向善向美的品德,弘扬人文精神
大学语文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应当具有传播人文精神,开展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是要使学生在古今文学精品的感染教育下,讲气节,讲节操,讲廉耻,讲有所不为,讲正气,讲不唯上不唯官,讲民本思想,讲平民意识……从而促成其思想境界的升华与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文精神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儒家思想。“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受儒家仁爱思想影响,历代文学家写下了许多高尚的诗篇。而语文教育就要求学生做高尚的人。这样的思想教育,既与文学相联系,又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他们走进社会便很容易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人。
(三)培养学生正直豁达的人生态度,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教育学生正直、坚强,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他们的抗挫能力。好的语文教师也是学生人生的导师,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比多教一首诗、一首词更重要。
(四)培养学生高雅的品位,陶冶艺术审美情操
中国文学的美学体系,一般呈现“二水分流”的局面:一是儒家因入世而关心现实美;一是道家因遁世或自我超脱而醉心于自然美。要让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多一点高雅,少几分庸俗,从而提高艺术品位,陶冶审美情操。
做到上述几点,大学语文就不再是空洞说教的脱离实际的学科;相反,它定能成为纵可回溯历史,横能立足当下的实用性较强的学科。
三、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充分利用影视资源
当今教育呈现出综合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发展趋势,而影视艺术无疑是当前最具魅力的综合艺术。影视作品具有画面动感和可剪辑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客观上适应了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需要。
影视文学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都以人和人的灵魂、人的感情为研究对象和描写对象,具有叙事性。它既常借用文学手法来表现人物,反映生活,又采用文学的基本工具――语言艺术来刻画人物形象。所不同的是,影视文学的审美媒介是屏幕和银幕。
影视把绘画、戏剧、音乐、雕塑、建筑、舞蹈、风景、人物、视觉形象与有声语言联结成为统一的综合体,从高度综合的角度对生活做出反映,把一个充满艺术的真实世界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影视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使其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成为建立在时间与空间交叉点上的艺术形象。
利用影视资源并不是单纯地“看电影”。影视文学的剧本本身来源于文学,和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可以通过影视来认识文学,理解文学。但是由于现在的编剧、导演对文本的理解和作者的本意有差距,并且商业化气息浓郁,导致很多影视作品都脱离了作者的原意,从而给欣赏者理解文学原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然而正是由于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差异更好地去分析和把握原著,从而进行理性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影视文学鉴赏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了解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并积极运用到审美鉴赏活动中去。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个较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学科的重新定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的确立以及在实践中的检验,系列教材的编写和定期优化,教学手段的革新,全国范围该课程教学信息的搜集与分析,教学研究网站的建立,新的课程题库及考试系统的制作,并进而建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且行之有效的大学语文新的理论、教材与实践体系。当下高职院校已经重新认识到人文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纷纷把大学语文纳入课程设置中,并对其进行改革优化,使其真正承担起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材 教学模式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26-02
1 调查情况分析
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提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反馈目前我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并将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今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近期,课题组成员对我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艺体系、经济管理系、生物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凤翔师范分院进行抽样调查,调查专业涉及初等教育、学前教育、工程造价、会计电算化、金融管理、物流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应用化工8大专业,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其中无效问卷3份,有效问卷197份,调查内容主要针对大学语文课程认知、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现状、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三大主题展开。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语文课程认知”主题中, 55%的同学认为“学学语文对以后工作有用”,71%的同学认为大学语文“有时候能潜移默化地让人认清生活中的道理”,说明大部分学生能意识到作为基础性学科、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重任的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针对“你喜欢语文课吗?”的问题,回答“一般”的占47%,回答“喜欢”的占40%;而在之后的“影响你对《大学语文》课程态度的因素”问题中,34%的同学认为是教材或授课内容,37%的同学认为是教师风格,可见,教学的外因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较大。
在“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现状”主题中,71%的同学对现行教材比较满意,但51%的同学认为“应该按专业的不同来选取不同教材”,43%的同学认为“教材应统一,但不同专业的教学侧重点应不同”,明显看出学生倾向于大学语文应该跟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在教材的阅读材料中,学生更倾向于中国的、现当代的、小说、诗歌等阅读文本,体现出学生学习需求的简单化;41%的同学认为目前课堂中使用的教学方式属于传统型的“填鸭式”,也有40%的同学认为是“创新型的专题式”,可见教师教学风格差异明显;相应地,40%的同学认为授课方式“死板,但可以接受”;在语文课程中开展朗诵会、读书会的比例仅为27%,而52%的学生认为这些实践活动“很有益,但很少参加”,可见,实践活动的落实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主题中,42%的同学希望通过“兴趣小组”的形式对语文教学进行补充,34%的同学希望通过网络形式补充,体现学生对创新教学的期望;在考核方式上,36%的同学希望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25%的同学希望采用平时作业的形式,可见,闭卷考试这一常用考核方式不尽人意;而学生也都程度不一地反映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不满之处在于教学手段陈旧、教材陈旧、设备落后;48%的同学倾向于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授课方式,这些也都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改革提出要求。
2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今后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2.1教材的选择
目前我院的大学语文课程有两个校本教材,两本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各有千秋,也都体现了编者的匠心独具,大部分同学也都比较满意,但通过上述调查结果看来,学生对教材中的阅读文本的选择有自己的看法。由于高职学生入校时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他们更倾向中国的、现当代的、小说、诗歌等相对简单的文本,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篇目较多,而课时数量有限,教师往往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教学资源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篇目外的内容,如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也都取决于教师个体的主观认识,这就容易出现“学生的需求”与“教师的初衷”断链的情况。在今后的教材修订中,我们可以选择更贴近时代,跟专业知识、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阅读文本,而一些古典的、近现代的名家的杂文或议论文,因为时代背景的差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且脱离学生今后的就业实际,造成“学而无用”的尴尬处境,在今后教材的修订中,要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加以取舍。
在讲授教材内容时,教师应根据专业的不同,充分合理地整合教材资源,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将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比如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要走上讲台,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在教学时,应注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分析文本,提高他们文本分析、文学鉴赏能力;提倡将诗歌改编成故事、将小说改编成戏剧,将散文改变成诗歌等,激起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根据教材内容,模拟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再如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应用化工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要走向企业生产第一线,根据企业用人需要,应加大应用文的阅读、写作比例,可选择一些科技或工艺产品生产的说明文,还可选取有关职业理想、行业发展、企业文化等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加入向专业特点延伸的口语交际等训练,以此贴近生产、贴近专业、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亲自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上某一现象进行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到企业参观见习,条理清晰地写出产品生产的流程及工作日志;为企业产品的广告、使用说明书等,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2教学模式的转变
因为客观教学条件的限制,目前,我院的大学语文教学仍采用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教学模式,课堂氛围的带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讲解的魅力,语文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明显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显然更倾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的授课模式,这不是仅仅靠课堂提几个问题就能行的,这种互动的模式应该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师生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将知识性的教学任务细分成几个项目,把学生分成小组,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通过自主学习、讨论合作、开展调查、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比如学习苏轼的《江城子》时,可布置几个项目任务:(1)收集接触过的苏轼的诗词,总结其诗词内容特点;(2)查阅历史,了解苏轼的宦海沉浮;(3)述评苏轼的旷达豪迈;(4)联系本词,剖析苏轼的儿女情长;(5)找出既有英雄一面,又有儿女情长一面的文学家或文学形象。这样组织课堂教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今后学生就业所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从目前情况看来,我院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开展第二课堂的非常少,而很多学生希望通过“专题讲座、兴趣小组、网络”等形式补充语文教学,根据学生专业、兴趣,可将语文教学与当代文学、社会生活、新闻事实、热门话题相结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演讲比赛、读书会、辩论赛、征文等活动;因地制宜地与学校、社团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知识转变为能力的过程;还可建立班级网络平台,学生管理,教师从平台内容、栏目建设方面进行监督,学生的阅读心得、原创作品都可以在这里展示,还可以学习求助、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学生未来职业竞争能力。
2.3评价机制的革新
目前,我院的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中,基本是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在内的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这种评价机制看似囊括了学生的综合表现,但过于笼统,体现不出差异性,也不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在这门课程中的表现,如平时作业中抄袭他人、期末考试时突击复习记忆的同学,也可以取得高分,而平时课堂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的同学却因记忆力、写作等短板取得差强人意的成绩。说到底,是因为教师以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重视不够;考试评价内容和方法过分拘泥于教材内容,往往以标准化题型考试为主,侧重考核知识的识记和再现,忽视了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化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作为教学评价改革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重新建立科学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制定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评价方案,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评价内容上,语文考试应淡化对学生的知识性考试,将重点放在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上,从单一元的知识评价向多元化能力评价转变,体现在期末试题中,就是不囿于题型的全面化、标准化,可采取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评价方式上,要从重终结性评价转变重过程性评价,多视角,多种方法评价学生,实行分层、个体化评价。如帮助每一位同学建立大学语文课程学习档案,由每小组组长负责,制作课程记录卡,详细地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通过活动表现评价法,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表达交流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多方位评价;将小组成员的课堂笔记、文学习作、哲思短语、小论文等进行搜集整理,写出评语,提出建议,建立激励机制,在班级网络平台上展出;对学生参加的各种辩论赛、诗歌朗诵赛、征文比赛、演讲大赛、情景模拟等实践活动作出汇总评价,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总之,合理的评价机制的建立,要为培养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来服务,才会有效、有意义。
大学语文课程一贯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审美性与文化性的统一,但如果实际教学脱离学生的需求,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在高职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只有与时俱进,逐步推进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
篇9
关键词:课程标准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版新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为“实验稿课标”)已于2012年9月1正式实施,它理清了一些模糊的概念,提醒了广大大学语文教师:语文,应该这样教。
启示一:语文教什么――莫忘语文教学的根本:学国的语言文字运用
修订版新课标在对语文性质的表述别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认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它把“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这一思想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并反复强调这是实验稿所没有的。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定位不明,各高校对大学语文的定位都有自己的看法,基本上是有失偏颇的。
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锁定在“学习汉语言文字的运用”。我们应该以语言文字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的语文目的。这样,才能留住语文的真,不至于使大学语文“改来改去,改得‘语文’尽失”。或许有人会说,大学语文应该在中学语文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提升,因而重点应在提升学生文学的鉴赏和分析能力。但笔者认为,提升学生文学的鉴赏和分析能力只是大学语文其中之一的目标,并且是高一级的目标;而让学生具有文从字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才是语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以贯之的目标,并且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目标。目前大学生语文能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姑且不说每年都让指导老师抓狂的毕业论文写作,就是在大型的比赛或招聘中,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实在让人不敢恭维。2004年,在复旦大学举办的汉语言文字大赛上,获得第一名的竟然是一位外国留学生,让众多中国学生惭愧不已。2011年,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全国招聘工作中,笔试附加题改错字仅1%及格。所以,并不是说上了大学,学生的语文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很多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亟待提升,这就是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面对的学情。如果大学语文教学弃谈语言,而奢谈“文化”“文学”“人文”,那就是忘了语文的根本,是“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启示二:语文怎样教――
(一)坚持语文学习的法宝:多读、多写、多积累
修订版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要“多读、多写、多积累”,这实际上是回归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就特别强调诵读涵咏,熟读精思。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孙洙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经过千百年实践检验的真理。当前大学生语文能力下降,论文辞不达意的现象极为普遍,书读得少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据广州大学的王华老师调查,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较少,因此阅读量也不多。在被调查的224名学生中,有1.3%的学生从来不讲课外阅读,17.1%的学生每月阅读量还不到1本,27.2%的学生每月的阅读量仅为1本,还有21.8%的学生是偶尔阅读。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与阅读量都较少,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当前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会逐年下降了。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当今大学生手机、电脑、兼职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不要说三日不读书,就是三月不读书者也大有人在。另外,大学语文教学并没有像中小学语文那样规定一个学期要包含16课时的堂上作文课,大学语文极少的课时也不允许教学上这样做。由于缺乏“多写”的环境和老师课堂上的指导与督促,大部分大学生上了大学之后除了写写微博、发发微信就再也不动笔了,以致学年自我鉴定和毕业求职信都写不好,毕业论文就更不用说了。要改变大学生这种状况,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多读、多写、多积累是不可抛弃的语文学习的法宝,这是从古到今已经验证的真理,也是语文十年课改反思的结果。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应在如何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上下点功夫,激发学生读与写的兴趣,这才是大语教学的康庄大道。
(二)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修订版新课标在实验稿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笔者最近开展的一项题为“90后高职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就高职生这一对象而言,非中文专业学生的阅读品位亟待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亟须得到老师的指导。在被调查的68名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中,只有2人完整地看完了四大古典名著,有55人了解名著的主要方式是看改编的电视剧或漫画书,有26人“很久没有看长篇小说了”。学生阅读的视野狭窄得可怜,他们除了对时下流行的一些非主流小说以及一些励志的、成功学的书籍有所涉猎之外,对其他作家、作品知之甚少。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两名同学在谈到自己喜欢的作家或作品时触及到经典,如老舍、鲁迅,如《三国演义》。作为大学生来讲,这似乎不太正常。这种状况在中文专业学生群体里大有改观。中文专业学生喜欢的作家有:巴金、曹雪芹、莫泊桑、奥斯特洛夫斯基……喜欢的作品包括《红楼梦》、《白鹿原》、《莫泊桑短篇小说集》、《麦田的守望者》、《肖申克的救赎》等等。中文专业的学生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阅读的视野与品味相差如此巨大,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中文系的学生所开设的课程包括各阶段的文学史,通过老师的讲授以及自己翻阅教材,他们能不同程度地接触经典、了解经典,教师的讲授也可能引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因而在课外阅读时会有意地选择这些作品阅读。而非中文专业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的只有本专业相关的一些知识,经典名著的阅读少有老师的指导。因此,教师的指导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很大程度地影响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品位,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可利用大学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适时地指导,还可以面向全院多开设经典文学讲座,或利用博客撰写一些经典作品导读之类的文章,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经典,了解经典,读懂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乃至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都会有较大的帮助。
启示三:语文教学效果怎样评――增强教学评价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修订版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改变过去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评价还要恰当地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对照实验稿课标,我们可以看到修订版新课标“评价建议”的条理更加清晰,具体建议更加细化、指导性更强。修订版新课标强调了评价的作用,强调发挥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增强教学评价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这一建议在目前一考定终身的大环境下,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教师的发挥其实并不多,充其量也是“带着镣铐跳舞”。但修订版新课标对语文课程评价的建议恰恰启发了我们:作为环境较为宽松,学校、任课教师可以做主的大学语文课程,其课程评价完全可以按修订版课标的评价建议来操作,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学生采取全面的、较为完善的评价。正如湖北经济学院彭书雄教授所言:“由于大学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少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大学语文更易于采用开放性、人性化的评价方式。”目前多数高校、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大学语文课程都较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不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方式也较为单一,评价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评价的多样性、灵活性也得不到体现。笔者认为,大学语文可以采取包括笔试以内的多种评价方式,如可以通过同学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在课堂、小组活动时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进行全面的评价。课堂讨论、平时作业、文章发表、写作比赛获奖、小组合作表现、与课程有关的一些社团活动等等都可以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比例可占总评的50%或更多,考试的次数也可以不止一次甚或可以不考。如湖北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院的陈建华老师,他的学生如果在一个学期内能够熟练背诵100首唐诗(老师提供“必背100首唐诗篇目”),就可以免考语文。多样、灵活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还可以考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与习惯等等,评价的结果也更为公平,达到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的目的。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郭莉萍:《的修订思路及内容调整――对话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召集人之一巢宗祺》[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增刊.
篇10
关键词:大学语文 古典诗文 经典
毋庸置疑,语文教学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流的能力,但更重要的,还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以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因其重要性,而贯穿了大部分学生的整个求学过程。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让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高考,中学语文教育仍然偏重于诗文背诵和字词、段落的理解,意境优美的古典诗词变成了“文言串讲”。虽然这种做法能够强化学生对文言文含义的理解,但是在审美教育方面的缺失是显而易见的。古典诗文是《大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修养,加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热爱的主要途径,因此欣赏古典诗文美感,感受中华文化精髓的重任更多地落在了“大学语文”的教学上。
在教授《大学语文》的时候,学生常常有这样的疑问:“课本中选的诗歌很多是已经学过了的,为什么到了大学还要学?”我一般不直接回答为什么,而是给学生提几个问题,比
如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主要作品、人生经历,又如作品中最让你有感触的诗句是什么,作品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等。学生们十有八九不能回答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还处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对诗歌有所认识,但既没有从美感上欣赏诗歌,也没有从情感上感受诗歌。
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为我们指出了学习古代诗文的几种层级:“接受美学指出:读者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上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够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结构、形象的使用、体类的传统中,从它的价值、作用等各方面去品评和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有感发生命的读者。”[1](24)显然,初高中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能力和初步的鉴赏能力,可以算作是第一个层次的读者。而《大学语文》中同样收录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为的是通过对诗歌意境的阐释,使学生能够成为第二个层次,甚至是第三个层次的读者。
拿《天净沙・秋思》为例,学生都知道是元朝诗人马致远的作品,表现了诗人的羁旅之思,而且能够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但是这种羁旅之思是如何通过意象叠加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又是如何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表现出来的呢?
这首小令共27个字,却包含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意象与意象连缀在一起,形成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展现出黄昏时分,乌鸦归巢,行人归家,而游子牵着一匹瘦马行走在荒凉古道上的图景。第四句“夕阳西下”,化用了“日夕当归”这样一个传统的原型意象,在这里,黄昏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同诗人的心理轨迹联系在一起,悲凉孤寂之情顿生,于是就自然出现了最后一句的抒情:“断肠人在天涯”。
同时,这首诗还运用了通感的修辞运用,调动读者的人生体验,使读者与诗人达到情感上的沟通。首句“枯藤老树昏鸦”,描绘出一幅深秋的黄昏,乌鸦归巢的凄清景象。但是诗人为何要选择在中国文化中作为“晦气”象征物的“乌鸦”呢?这是因为乌鸦最恋巢,在归巢时会发出尖厉的叫声,因此当漂泊他乡的游子听到乌鸦互相召唤着回巢,自己却有家难回时,心情一定会异常感伤。这种情绪上的感受,实际上就通过视觉和听觉表达出来,这就是通感的修辞。下句也是这样,“小桥流水人家”,写的是人归家。唐人有诗“小桥流水有人家”,江南水乡很多人就居住在小桥之下,流水之旁,黄昏时分,都回到自己的家里,开始烹制晚饭,到处是炊烟袅袅,一派人间烟火的温暖景象。这句除了视觉之外,还有听觉和嗅觉的参与。黄昏人家必是热热闹闹、饭菜飘香的。这种归鸟与归人的热闹,更衬托出“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所以这首小令也被称为是“秋思之祖”。
我这样从文字的排列组合,意象的叠加和通感手法的运用来分析这首小令,就阐释出诗人创造出的意境之美,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和鉴赏能力。学生通过这样的分析、理解,加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想象,就可以达到诗歌阅读的第二个层次,很好地品评和欣赏诗歌了。
《大学语文》教育还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培养第三个层级的读者。我们以学生们都非常熟悉的汉乐府《陌上桑》为例。这首诗也是中学时已经学过,并且要求背诵了的。中学在讲这首诗时,强调的是民女不惧强权,反抗太守的无礼调戏。到了《大学语文》讲这首诗时,就不再重复这样的一种分析角度,而是进入到诗歌更深层的文化内涵中去,通过对“赞美女”、“桑林戏”和“夸女婿”这三个中国民间习俗的介绍,来重新解读《陌上桑》的故事。
第一段是对罗敷美貌的描绘,罗敷穿戴华丽,她的身份究竟是富家小姐还是如她自己所言,是个官太太呢?其实中国民间流行着“赞美女”的习俗,因此在对罗敷之美的表现上极尽夸张,正面的穿戴打扮,加上侧面的烘托渲染,塑造出一个中国美女的典范。而罗敷的身份很可能只是一个相貌美丽的“采桑女”,衣着的华美只是出于“赞美女“的需要,而做出的夸张。
这首诗的重头戏是在“桑林戏”这个部分。在汉代以前,男女约会比较自由,桑林就是这样一个幽会场所,《诗经》中有多首诗歌表现男女在桑林中的恋爱,“章培恒、骆玉明两先生的《中国文学史》说到《陌上桑》母题渊源:‘中国古代的北方盛产桑树,养蚕业也相当发达,每当春天来临,妇女们便纷纷采摘桑叶,《诗经・魏风》的《十亩之间》,对其情景有生动的表现。”[2](175)到了汉代后,男女交往受到限制,但是每年在春季阳光明媚的时候,还是会开放数日,供男女在桑林中自由相会。因此故事发生的场所在桑林,使君敢于在桑林中大胆地向罗敷提出要求,也就不y理解了。从这点来看,“使君”还是一个遵守礼法的人,他不是在任意的场所里示好,只是在特定的“桑林”中,并非像有些教科书中写的“强占民女”那样恶劣。
罗敷为了拒绝使君的要求,所使出了夸耀丈夫,羞辱使君的一招,这是有“夸女婿”的民俗根据的。“夸女婿”实际上就是夸丈夫,罗敷“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却有着四十多岁的做太守的丈夫,在情理上说不通,因此只能说她利用了“夸女婿”的习俗,让使君自惭形秽,从而拒绝使君的示好。
汉乐府有不少佳作是采自民间,因而故事的发生、发展就与当时的民风、民俗密不可分。从民俗的角度来看《陌上桑》,我们会修正以往对于罗敷和使君的看法,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和传统文化,对诗歌的意蕴和情感产生自己的看法。这也就成为了第三个层次上的,“最有感发生命的读者”。
不仅诗歌的欣赏可以从意象、文化上加以延伸与开拓,古典散文教育同样不可局限于文言翻译。以庄子《秋水》来说,这篇散文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上出现过,所以学生基本具有疏通字句的能力,也理解庄子的用寓言故事阐发哲学道理的艺术手法。《大学语文》也收录《秋水》,我们就要从人生价值的层面来启迪学生,因为大学四年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熟的重要阶段,如何从庄子的思想中找到对现实有意义的因素就更为重要。
《秋水》中河伯和北海若的第一次对话里有这样几句:“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马体乎?”[3](24)庄子分析了大和小的概念都是相对的,而人看似很强大,其实不过是万物之一,过分地夸大人在世界中的重要性,不断满足人类膨胀的欲望,必然造成对自然环境的大肆掠夺,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近年来全球北极冰川的消融,酷热、严寒等极端气象的出现,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发等等,无一不在警告人类必须要认清自己不过是万物之一,世界上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而已,人类的过分膨胀终将导致自然的报复。早在2000多年前,庄子提出的观点,正与现在西方学术界流行的生态美学有着思想上的共通之处。我们在介绍《秋水》时,引导学生思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启发他们重视环保,善待自然,这样古典散文就具有了当下性和现实性意义。
从这三个例子不难看出,同样的作品,在不同层次上进行阅读,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经典诗文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能够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因此《大学语文》的诗文教学无需刻意规避初高中教材里出现过的经典诗文,而是从审美上感染学生,从人文素养上陶冶学生,让学生能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增进对古典诗文的理解,将经典阅读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好诗共欣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欧阳萍,邱光华.《陌上桑》母题渊源[J].合肥:学术界,2007.
[3]方守金,杨福生.大学语文[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