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内容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语文内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语文内容总结

篇1

1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教学内容包括文学作品欣赏和应用文体写作两部分.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既是在校大学生加强人文修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培养大学生语文技能的有效手段.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人们在交流过程中,要达到认识上的共识就必须学会说讲普通话.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和信息传递,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生存能力和社会能力.面对新时代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人际交往、自我表现的关键.普通话是交际语言的基础,运用普通话与人交流,会使交流对象听得明白,听得清楚.

1.2实用口语表达

在交际过程中不仅表达要清楚、准确,而且还要使交际的语言愉悦共赏.在校大学生应该在掌握普通话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演讲等口语形式学会运用口语表达技巧,提升口语表达能力,也就是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做到有停有连、有升有降、有重有轻、有快有慢,使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有不同的交流目的、交流对象和交流语体.在各种交际语境中应学会充分运用语言技巧,做到被人接纳、受人欢迎、轻松自如、游刃有余,最终实现交际的目的.

1.3汉字书写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世界生命力最强、一直沿用至今的文字.汉字经历3000多年的历史演变,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法定文字,汉字本身不仅包含丰富的文化,以汉字为载体形成了书法、篆刻、回文诗等文学艺术形式.汉字是我们交流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媒介.但是由于网络信息的发达,人们在敲打键盘的同时,却忽视了汉字的掌握和使用,出现误解字意、提笔忘字、错字连篇、潦草难认等现象.大学语文课要强化大学生的汉字书写,提升大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意识和规范水平,使书写的汉字规范、美观、流畅.

1.4常用文体写作

具有良好的口才,必须要有“心才”,“心才”就是写作能力.写作不仅能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任何科学的发明与创造,都必须借助于语言来记录、推广和应用,达到知识上的共享.在这个信息媒介发达的时代,小到一封电子邮件,大到一次会议演讲;小到平日的书信往来,大到公司企业的公文写作,都需要用语准确、表达流畅、条理清晰的写作能力.常见应用文写作一直是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之一,依据不同文体的讲授和练习,来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5文学欣赏

在信息交流更替频率越来越快的今天,读书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然而,真正好的营养、优秀的文化必须要深入到经典文本的阅读中才能获得,而不是来自于唾手可得的快消文本.学生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和赏析,能够形成健康的审美心态、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在阅读中观察生活、体验人生、感悟生命、提升境界.文学欣赏是历来大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注重教授文学经典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批评方法.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文学、文章的解读,使大学生感受到文字之美、文章之美、文学之美、文化之美,培养大学生的鉴赏能力.转型的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大学语文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在保留原有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应增设大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

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这也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原则.大学语文秉承为社会输送具有人文素养高的技能性人才,更好地完成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达到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应依据大学语文繁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既要讲授理论,又要进行学生能力的训练,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相结合.

2.1教学方法多样化

针对大学语文的五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2.1.1制作教学课件

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改善教学手段,开发制作大学语文CAI课件.教学以课件为载体,教师讲授与学生训练相结合,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无论是普通话、口语表达的讲解,还是汉字、常用文体写作的讲授,以及古今中外名篇的欣赏,课件的制作都应具备实用性、观赏性、互动性和可操作性.

2.1.2利用网络整合相关资源

将有关大学语文教学资源传到网上,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地去学习.也可以利用与大学语文内容相关的网络视听资源、文字资源,有效地扩大大学语文的教学容量,体现大学语文既有看、有听、有读的立体性,又有思、有赏、有得的教育性,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2.1.3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所以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是实践教学,也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技能练习.学习语言文字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理论知识制定课上课下的训练内容.比如进行作品情景模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再如举行课堂辩论或演讲,有助于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2.2训练方法系统化

一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不是一朝一夕来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不例外,不仅需要有持之以恒的训练态度、锲而不舍的训练精神,更需要科学的、有效的、系统的训练方法.

2.2.1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

大学语文每一项内容看上去是单一的,其实五个方面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的.普通话是口语表达的基础,汉字是写作的基础;口语表达是有声语言的运用,写作是文字语的运用,文字语和声音语相辅相成;文学作品是口语表达、写作学习和借鉴的范本.在训练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把五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这种综合性的训练方式还需要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和总结,所以需制定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训练体系,使训练内容节节相连、环环相扣,学生的能力循序渐进、步步提升.

2.2.2建立个性的培养方案

大学新生的地域性和语文基础的差异性,决定大学生不同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决定大学语文的讲授技巧和训练方法.大学语文的第一节课应以笔试和口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了解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汉字书写、写作的水平.依据学生语文基础的不同性和训练过程的差异性,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措施和方法,使每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2.2.3建立系统的训练模式

在课堂上大学语文教师根据学生语文能力的调查结果,具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讲述和实践指导.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课下训练情况,并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有关语文技能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知识、运用知识、提升技能.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为载体建立“学生主体性”的训练模式.以学院、社团、班级为载体建立“学生个体性”的训练模式.

2.2.4建立可行的监控体系

课外的训练方法多样化,虽然能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却缺乏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因此,应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以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可以以学院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为手段,建立规范的非行政督导系统,对训练过程、结果进行检查、考核,了解学生的训练情况.

2.2.5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

不仅要监督学生的训练情况,还要检测学生的训练成绩,对学生的训练结果以阶段性、学期末为时间节点进行评定,给予鼓励.在评价主体上以学生在口语活动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方法和技能的运用情况列入评价领域,并通过口试对学生的方法运用和能力提升进行评估,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应侧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3考试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考试是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升的阶段性检测.大学语文的考试打破传统的单一笔试,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法,既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也重视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提升.

3.1建立科学的考试机制

改革后大学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决定大学语文考试的复杂性,不仅有口试和笔试两种考试形式,而且涉及的考试内容是繁杂的.大学语文有理论、有实践,既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检测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怎样的考试方式来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极为重要.大学语文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以知识记忆为主的理论考试,既要测试学生的理论水平,也要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应建立全面的、灵活的、科学的考试机制.

3.2制定具体的考核方法

大学语文既要有标准化的笔试试卷,又要有多样化的口试形式,所以考试的内容要灵活多样.制定考试的实施细则,使笔试和口试具有丰富性和实用性.

3.2.1制定笔试实施细则

笔试为期末考试的一部分.理论的多样性也决定笔试内容的丰富性,同时也要做到生动性,就是考试内容的生动,能调动学生的思考,并能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笔试的内容主要包括汉字书写(包括卷面文字)、常用文体写作和文学作品欣赏(以中国古代作品为主),以百分分配比例为30%、40%、30%.

3.2.2制定口试实施细则

大学语文的口试分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两部分.普通话口试和口语表达中的朗读考试在教学过程中考核,口语表达中的演讲或教学口语在期末考试中进行(非师专业演讲,师范专业讲课).以百分分配比例为普通话30%、朗读30%、演讲或教学口语40%.笔试和口试以百分制分配为60%和40%,目的是考核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依据制定的考试细则,建立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试题库.做到考试内容既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对学生很好地运用语言起到督促、鼓励的作用.为适应本科院校转型的需要,大学语文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时数、考核方式等,既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学修养,也要体现未来职业的需求,加强大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使文学素养和语文技能并重,体现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作者:冯常荣 王如辰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王丽芳.院校转型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5(9).

[3]王春凤.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研究[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1(3).

篇2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 大学语文课程 新认识 课程改革 课程重构 人才培养

对于我们来说,语文一直都是一个相当直接却又很复杂的概念。语文是指语言和文字,以及语言和文学两类简约式的统称。同时是由文字、言语、文化以及文章等多个方面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学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人文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

通过结合当下大学教育环境下的大学语文这门学科所面临的艰难境地,笔者认为应当从当代大学教育的目的以及内容等各个方面来对大学语文的课程教育进行新的认知。

一、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

近代社会教育环境下,太多的责任被赋予在大学语文身上,它担负着传授文史知识、传承民族文化、陶冶自身情操、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弘扬人文主义精神等众多的职责。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在现在的课堂教育之中,是无法做到各种培养兼而有之的。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开设语文课程的课时大多是三十至四十个,要在这样相对短促的课程教学之内明显地表现出对于写作能力、道德素养以及人文精神等数方面的教学效果,根本是难以实现的。对于人文方面的素质培养更是要坚持不懈,长久坚持,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轻易达成的。

将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定制的过为完美,这就直接影响到了语文教学本身的发展。当前,在新式的教学理念要求之下,我们应当及时重新地看待大学语文的教学。从语文本身的教育、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及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的处境等全方位定点观察,彻底从以前固定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不再仅仅重视工具性质的训练,更加看重学生在大学语文课程方面的综合素养以及自身内涵的提高。并且开始尝试现代化教育观念以及社会观念为视角,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教育对象的重新认识

确认教育对象所面临的复杂及多元的文化知识环境。目前中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单一并且落后的计划性经济已经逐渐满足不了中国现时的发展,逐渐取而代之的是多种多样的市场经济,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在政治和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制改革,这就势必要造成现代人们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的变化。而语言方面的变化,是人们在精神生活中最有代表力的状态,也同样会在社会的变化之中随之改变。

针对当前的大学语文课程,大学生们的心态普遍可以视为接受与排斥并存,从功利性的视角来看待他们这一表现,就是他们从内心觉得大学语文以及大学语文的学习并不能够对自己产生直接的作用,无法作为一种手段来直接获取利益,然而现实中实际存在的激烈的就业压力,使得他们又想通过学学语文来提升自己的全方位素质。作为大学教育者来说,这时就要正视学生内心存在的矛盾斗争,敏锐地把握住学生的心态变化,并且积极地去寻求方式方法对大学语文的教育现状进行改变,切不能仅仅片面地宣扬其负面影响。以大学语文教育自身为视角来看,大学语文本就是一种以多元化和发散性为主要特点的教育活动,兼以感染力和创造力的提高教育。大学生的心态对于教育活动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

三、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重新构建

(一)要重视在现代文化背景之下关于传统历史的文化重现

无论是处在任何一个时期之中,现实中存在的传播工具都能将文学艺术所产生的精神果实广泛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的媒介,它决定了这些精神成果是否可以实现传播,并且能够决定这些精神果实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同时,随着时间的发展,文学艺术所产生的这种精神成果也变成了现时传播媒介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学课程就是将某个时代中各种能够对学习者产生影响的实际知识进行总结以及有计划地选择,作为教育工作者,基本的任务就是将教学课程所涉及的各类知识与外界广阔的社会紧密联系。

语言所要表现出来的具体内容就是一种文化,我国的语文教育是具有着传承性以及民族性的,其肩负着自古而今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深厚浓郁且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对于传统历史的经典作品虽然是存在着学习的必要性,但它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鉴赏。同时,作者反对将传统的中国文化作为现在新式文化的反面例证,但是也并不赞成对传统的文化过为神奇化的看待或对其顶礼膜拜。我们要知道的是,所谓的传统与现代,只是时间上的次序不同而已,并不是空间的问题。对于传统文化来说,我们应该用现时的形式表现,从而成为现代文化中一个丰富多彩的组成。因此,力求将现代的文化与传统的文化完美融合,力争体现出现代文化中传统文化的新含义,这就成为了我们大学语文教育的新目标。

(二)妥善地处理好文本选篇的代表性以及时代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在大学语文教材中选择文章主要是追求其代表性以及时代性。但是在现在的现实中却是:各种类型的语文教材都只重视代表性,缺乏对时代性的表现。课本中的文本选择是语言进行应用的一种形式,但是语言的运用却是有历史性的,同时也包括现实性。代表性包含了时代性,代表性作品不仅只是妇孺皆知的历史性作品,也可以是现时现代的新作,经典并不排斥时新。典型时代性作品也势必会蕴含着经典的内涵,但是我们在承认经典流动的同时,也要注意,在选材的方向上要注意避免陷入两个极端,一是要力争规避选择与作品时代的当时社会联系过于密切的作品。二是要尽量不去选择那些过于强调文学性的作品,换言之就是,太狭隘的文学观念是不受提倡的,一个真正优秀的作品是不能仅仅用一个方面的考量去评价的,在将语言的运用能力作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中,经典的概念是广泛的,要同时囊括现当代的作品,也要选择古代的优秀文选,要在时代性与经典性中取得一个平衡点。

当前,大众文化快速发展,已经逐渐地形成了包围之势,多元化的价值观也在现实的社会中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对审美与情感的培养,这样的养成是要大量的优秀文字表现作为依托的。只要是能反映这个时代典型特征的,能体现个人价值情感的,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均为积极的情感表现。而我们要通过借助文字的力量,将学生与人类,学生与人生以及自然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和睦的关系。

(三)应看重语文选篇在现实中的适用性

许多版本在教材的选篇过程中都是相当重视经典性的,但是却忽略了对教材适用性的顾及。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重构,是以需求为引导,这是很多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必经之路。所谓需求引导则是指以当前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中心,重新构建大学语文教学课程的内容。应该以大学生们的需求作为语文课程的形成依据,这也是决定大学语文课程的视野、作品的评论方式等方面的根本。

引导需求,指的是重构语文的课程内容,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在已经可见的在艺术以及文化方面的需求,还应该引导以及拓展学生对的世界的探知,从而领悟到世界范围内的文学或者艺术,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选篇应当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们的特点,既要对其在阅读研究上、人文素养上、思想道德品质上有所指引,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关照到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阅读的兴趣等。

(四)有关于大学的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的重建

教学的内容并不等同于教材的内容,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教材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指教材中相对稳定的,可以传递课文内容的文字材料,但是教学的内容应该是教师在课堂之上将教材内容与自己对于教材的理解或者是外延知识相结合,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成为一种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对于已有知识的重建。

大学的语文教师也要不断地完善自身,力求突破以往固定的思想,避免固定的教学方式,不仅仅要将学生培养成在语文方面有独特见解的人才,还要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教师对课程的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应该是在理解了教材内容以及课程的标准之后,立体化的多方面使用教材,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让学生能更加彻底地学习并领会教材内外的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应该借助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辅助工具,这样不仅仅可以扩大课堂的知识涉及面,还可以使教学氛围更和谐,学生能够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四、综述

语文方面的学习实际上是要伴随着人的一生的,这是一个能将人的文化品质、综合素质以及道德提升到相当高度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要将大学语文的教学从简单的字、词、句、篇,扩展到融合中国文化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更高层面上进行,同时要将大学的语文教学从以前视之为工具的单一理论提升到积极培养各类作品的写作能力以及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来进行;要把大学语文的教学之声蕴含在多元文化的教育背景下来进行。语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要做到既能敞开心扉,吸收多方面、多民族的各种文化资源,又能坚守传统语文课程里经典文化的基质,使语文课程能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拥有先进开放的视野文化,建立起新社会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精神新境界。

参考文献:

[1]马美琴.大学语文教学与精神家园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7.

[2]王继红.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研究[D].吉林大学,2008.

[3]贾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目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篇3

(一)教材选编要考虑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较差的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从入学成绩来看,基本属于中学生当中的差等生,其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欠缺。因此,在选编高职《大学语文》教材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到这种实际状况。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为全国统一的大学本专科教材。这类教材的特点是:古典文学内容较多,现代文内容不足;泛读作品较多,缺少精美文章的精读;重视作品欣赏,忽视了学生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等等。面对这样的教材,学生会感到学习困难,有畏难情绪,久而久之,会产生厌学现象,导致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教材的选编一定要适应高职学生的实际状况。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关注焦点,《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编办法应该是多考虑篇幅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和文章,尤其应选编一些影视资料的作品。另外,在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应注重语言训练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将荣辱观、人生观、自强不息、自重自爱、公民道德、民族精神等内容渗透到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并兼顾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与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引导。

(二)教学目标与观念应依照高职院校课程标准而大胆调整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要大胆更新教学观念,调整定位教学目标: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为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应使语文课尽可能生动活泼,体现出强烈的人文性;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中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的难度水平应介于本科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两者之间,因为它包含了本科大学语文培养“人文素质”(人文性)和中学语文培养“应用能力”(工具性)的双高校论坛27重功能。因此,高职大学语文既不能讲成大学语文的“作品导读课”,也不能讲成类似中学语文的“高四语文课”。(四)教学内容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改革高职院校为争夺就业市场,往往忽视对学生语文能力及人文素质的培养,而片面强调技能培养。为培养合格的人才,高职《大学语文》除了继续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写作等能力之外,还要根据市场需求改革以下的教学内容。

1.将课文逐篇讲解的方式改为选取重点篇目深入讲解的方式。传统的大学语文课一般是教师根据教材的安排,逐篇讲解课文。由于内容多,时间紧,教师不可能深入讲解每篇课文,也使得学生感兴趣的许多问题不能展开,只能一带而过,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可以精选一部分篇目,进行深入细致的全方位讲解,包含文史哲相结合的综合讲解方式。教师还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加入学生想了解的内容,或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这样不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获得相关的文学知识。

2.为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将教学内容分为精讲与泛读两部分。泛读课文可以是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也可以是同类作家的其他作品。这些作品是精讲课文的补充,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这样既培养了所有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又可以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求知欲望。

3.加强名家名篇的赏析,以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不少文章的思想内容都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寓意深远,艺术独到,在潜移默化中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诗经》中对劳动人民的歌颂,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文天祥的爱国主义精神,鲁迅的关注国民性改造,当代作家关注社会现实、干预社会现实的勇气和责任等等。学生在学习这些名篇的同时,会对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根据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改进考核评价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在课程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一切教学过程的落实最终都是要落脚到考评制度上来。传统的考核方式采用的是闭卷考试。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死记硬背,根本谈不上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阶段,教师完全有能力和可能对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在保证教学目标达到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的考核方式,比如可以采用口头面试法、开卷考试法、小论文形式、调查报告形式等,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作等等。这些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其中的几种,规定好分数比例,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性学习过程中来,同时可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读、说、听、写等语言应用能力,达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培养目的。

二、方法创新

创新性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把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过程与方法相结合,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运作这一复杂过程的科学方法,就是普通高中新增的通用技术课程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1]和《技术与设计2》[2]中所含的技术思想和方法。所以,它是一个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具体程序,既包含具体技术———发现和明确问题、构思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方案、检测评价方案(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改进优化方案和总结交流经验等技能技巧,又包含一般技术———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是一个典型的技术设计过程。这一交织着具体技术和一般技术的设计过程,也是一个技术创新的过程。因此,要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我们必须从选定教材、设计教案、实施教学、考试测评到优化教案、总结交流,都要运用“以创新为核心”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通用技术的“技术设计”方法。“技术设计”方法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用神奇的技术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却忽略了这点。因此,我们要遵照实际情况,采用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采用鼓励学生朗诵、辩论及讨论的技术思想和方法进行教学

如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各具形态,对此,教师可预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查找资料,写成发言稿。上课时,教师再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就能达到加深、增强记忆的效果。再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之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的音频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音乐,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学习,就会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还有一些课文可以采用辩论会的形式来完成,这样可让学生在辩论中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并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积极使用电子白板辅助进行多媒体教学

目前,高职院校中存在两种比较极端的教学方式,一种是“课本、粉笔、黑板加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教学只能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其教学效果比较受限;另一种是完全采用多媒体手段,将文字内容全盘电子化,变成文字教材的翻版,这样也会使学生疲于应付不断闪烁的画面,从而产生厌倦感,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考虑将白板和多媒体课件结合使用,将一些必要的资料和视频采用多媒体演示,而常规的教学内容脱离多媒体,以免造成学生的视疲劳,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推荐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

高职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多,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所以,课外阅读书目的推荐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给学生简单讲解名著名篇的特点,最好留下悬念,然后让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寻找答案,课堂上再来讨论。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去阅读,不但充实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还提高了学生的个人素质。

(四)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

篇4

关键词:现代背景 语文 交流

任何课题的研究首先要确定此课题的外延与内涵,外延可以从此课题的存在中找到。考查全国所有大学语文开课的情况,一般开二门课,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应用写作训练学生学会写将来走向社会急需的应用文,大学语文则比较复杂,选文不一,选文标准,培养目标,课时安排,极不统一。但从这些不同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共同的倾向:一、不同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的语文教学以语言教学为主,而大学的语文教学则不能完全以语言训练听、说、读、写的模式进行,呈现出一种文化的氛围感染、文体符号化理解的倾向。二、各学府根据自身的特点与培养目标确定语文课时的多少。

大学语文课文内容主要讲诗歌、散文、小说,显示了大学语文课不同于其它各课的内涵。其它各课以认知理性为主,而大学语文课则以文学艺术表达的理解为主。通过对诗歌、散文、小说叙述模式及其话语构造的一种符号的理解,通过这一种符号显示的世界观、自我意识或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文化氛围感染的目的。

现代化文化的的进程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发扬与继承中国文化的口号下,许多大学的语文课文古典部分占大多数,古典部分几乎又以名家名篇为主。并不是说这样不好,但从选的内容来看,至少对现代文化,在本土化与现代化,古典化与现代化之间,缺少一种差异、共时与历史发展的研究分析。

现代化是伴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社会生产进程发展的一种文化启蒙工程,它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生活方式,并通过实践来完成自我价值。这一点与古代完全两样,古代名人如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他们的自我意识是建立在儒家或道家的前提下,与生产无关,是一种异化后的阐释、融合意识。他们的自我中此岸与彼岸是分离的,彼岸是圣贤所定的,每一个人必须放弃自我,用修炼来达到圣贤所定的彼岸。于是教这些名家名篇,与现代化进程中学生的理解产生了差异。比如我们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文,学生就反映,“住在草屋里,我感觉不到好。”

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念的统设,由于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意念是固定的(儒、道),作者与外界在情感交流、阐释、融合意念中必然产生相应的叙述模式及其话语构造。

比如,中国古代诗歌以意境的表现形式为多,清代学者王国维曾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他第一次运用了西方的哲学美学理论,分析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主观与客观、心和物的关系,得出这样结论:“词以境界为最上”,“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人间词话》)那么心又指什么呢?他在《屈子文学之精神》这篇文章中,认为无非二种之思想,入世与遁世,认为文学是将这宇宙人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种唯心艺术观不仅王国维一人所系,确实代表了中国艺术观的渊源。这种文艺观同样表现在散文上,最有影响的是韩愈的文以载道论,他在《答李翊书》一文中系统地讲述了自己怎样交流、阐释、融合古道的过程。先是积累,学之二十年,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直到自己“处若忘,行若遗”,然后才写,写“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这里的“陈言之务去”,不是实质性的“去”,只不过去掉与古圣言不符的矫揉造作,达到古人与自我完全的“气”“心”融合,真正成为自我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古散文的叙述模式一般是形象的伦理价值行为叙述,缺少灵性的所感、所情,更缺少理性的比较、分析、思考。相对而言,小说受中国正统文艺观的影响较少,因为小说一直被视为街头巷语,不入大雅之堂。中国古代小说受古代文化影响较大,基本分二路沿续,一条是志怪、传奇路一条是传记、演义路径。真正的以人的自我价值追求为目的的创作,则是近代以后的事。叙述方式、话语结构也沿续古代,叙述沿续传记方式,客观、完整,叙述变化少,心理描写少。话语结构平面化,少感觉、情绪的透视力。

现代意识不仅于“交流、阐释、融合”,它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个体自强不息中的一种认识、或一种体会。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或融合社会主导文化、或创新出自己的文化意识。现代意识也是一种人人有意识参与未来创造的意识,所以同时也是一种“整体意识”,表现每个人线性发展与现代化整体目的既统一又矛盾的历史观,显示出启蒙、分化、发展的特点。于此同时,它的叙述模式及话语构造也与古典不同,最明显体现在诗歌与散文上。

形式上古典诗歌显凝炼、凝固、含蓄,现代诗歌自由、活泼、多样。主要区别在内容上,现代诗歌大都创造出一种意象,表现出主体与客体交流、或同或异的体验过程,有一种明显的审美理性及其自身生命的感悟特点。古典诗歌的维向是主体融合客体既定,现代诗歌是主客体相互融合。散文是“理性和直觉、思想和感情和谐的统一”(高尔基语)。现代散文已不是儒道思想框架下的产物,是在直觉、感情下的全身心的自我体验,在理性和思想下全方位的比较挖掘产物。现代散文提倡“思辨的美学价值”,是在集纳式、全景式的感、情、理的综合状态。

作为语文课,一个基本原则不能违背,语文是一种交流工具,在大学语文里是作为阅读、写作的交流工具体现出来的。而现代语文的交流,严格地说,从五四以来叙述模式与话语构造已不同于五四以前,所以语文课的讲解内容应以现代或当代为主,确切地说不是去迎合古人,以达到古人与自我完全的“气”“心”融合。而是表现出主体与客体交流、或同或异的体验过程,有一种明显的审美理性及其自身生命的感悟特点。

篇5

关键词:大学语文 军事初级指挥官 教学侧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2-0016-02

作者简介:李凯敏(1971―),女,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装甲兵工程学院军政部人文室教授。研究方向:人文教学。

军校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军事初级指挥官的必修课程,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对学员进行人文素质和读、写、说能力的系统教育,引导学员拓展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开拓创新思维、掌握军事应用文写作和军事演讲的基本技能,对于学员综合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有区别于其他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侧重。

一、侧重明确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军校大学语文的教学,除了同其他院校一样让学员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概况,理解文学经典蕴含的文化内涵,掌握文学赏析的基本方法、写作和演讲的基本知识之外,要侧重能力和素质目标的培养。

(一)能力目标是关键

能力是衡量军事初级指挥官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培养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感悟、文学鉴赏能力是大学语文应该承担的关键使命。首先,要提高学员的文学鉴赏和文化感悟能力,使其具备领悟经典作品的意蕴内涵、进行文学审美和评价、解读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能力;其次,要提高学员的交流表达能力,使他们能以书面和口语形式准确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初步具备军队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和基本的演讲能力;第三,训练基本思维能力,拓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使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力,有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完善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让他们对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科学概括,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第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员熟悉文献检索的方法,有一定的古代典籍和较高的现代文献的阅读分析能力,能根据个性发展特点进行自主学习,基本具备敏锐发现并善于筛选和吸收各种新信息和新知识的能力。

(二)素质目标是灵魂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观念、情感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它是由知识逐渐转化成的一个人最关键的品格特征,也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灵魂。在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员良好的文化修养,在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过程中,使学员具有较高的汉语言文学素养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深挚情感,养成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其次在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熏陶中,使学员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第三,要在文学作品的审美愉悦中,培养学员高雅的艺术追求、较强的审美悟性;第四,要在各种实践活动和小组研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员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第五,在文学各文体演变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文学家的求异精神,在研讨交流和启发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激发学员探索的勇气、求知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第六,在应用文写作教学及各种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培养学员勇于面对现实、切实解决问题的工作作风。

二、侧重设计科学高效的教学过程,做到环环相扣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因而,要充分体现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化原则。

(一)教学内容循序渐进

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文学作品选、军事应用写作、军事演讲三大部分。精选体现军人精神风貌和人格情怀、凝结中华文化经典底蕴的文学作品,并充分挖掘作品中的人文内涵;精选贴近军队生活、结合学员实际的应用文写作范例,总结具体的写作指导方法;精选军事特征明显、艺术性及实用性强的演讲范例,传授演讲的基本技能。三大部分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上呈“读―写―说”由易到难递进式安排;相互关系上,文学为写作能力所需要的思想底蕴、语言功底奠定基础,演讲能力是人文修养、文化底蕴和写作等能力的综合体现。

(二)教学环节灵活有序

突出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课内教学和课外体验有机结合的教学原则,采用“精讲―自学―专题研讨―实践―参观见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专题研讨式、案例式、表演式、参观见学式、学员授课式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精讲”贯穿教学全过程,由教员按照教学进程对重点内容统一组织;“自学”是根据精讲和学员能力培养的需求,由教员提出建议,学员对拓展内容自主安排;“专题研讨”是在精讲和自学的基础上,根据四种文体对学员人文素质各有侧重的影响,以学员行政班为基本形式,组织学员进行典型观点交流,任课教员指导并进行点评;“实践”强调学员读、写、说的能力训练,在课堂精讲之后,强调学员参与写作、演讲、戏剧表演、经典吟诵、学员授课、演讲比赛活动组织等课堂实践活动;“参观见学”选择与精讲文学作品或我国文学发展历程有密切关联的名胜古迹或文化景点进行现场体验和参观。

三、侧重以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做到充分激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激活学员深层的学习欲望,让学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养成持续的学习欲望和稳定的学习习惯。

(一)“教”得灵活

教员要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导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用为重”的教学原则、“以身立教”的教学遵循、“以情感染”的教学特色,为学员营造一个信息量大、观点新颖、教法灵活、课件精美、互动有效、和谐有趣的课堂环境,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兴趣和探求新知的学习热情。此外,还可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经典阅读、校园文化、参观见学、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员广泛阅读文学经典,培养学员独立分析的能力。

(二)“学”得主动

篇6

关键词:调查;指导;网络环境;自主学习;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4-0100-03

笔者于2012年10月,在我院2012级学生中进行了语文学情调研。以之为切入点,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等。

一、高职学生语文学习现状的调查

1. 问卷调查

(1)问卷内容 笔者在我院2012级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400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生源分布基本情况;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语文的现状;学生了解网络资源的现状;学生对高职教学的期望或建议。收回问卷392份。其中,前3项有效问卷356份,后1项有效问卷223份。

(2)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分别来自海南、广东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于139所高中、中职。其中112人来源于重点高中,占31.5%;228人来源于非重点高中,占64%;16人来源于中职,占4.5%。生长在农村的252人,占70.8%;生长在县城的58人,占16.3%;生长在县级以上城市的46人,占13%。就读学校位于乡镇的47所,占33.8 %;位于县城的71所,占51.1%;位于县级以上城市的21所,占15.1%。由调查数据可知,调查对象大多来自于农村和非重点中学,学校所处位置以乡镇、县城居多。

(3)学生在前一阶段语文学习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每一项用纯纸质文本学习的人数超过了65%;用word或网络平台提交作业的不到1%;运用计算机等学习普通话知识是人数最多的一项,占30.8%;利用录音等学习的人数最多的是文学作品鉴赏,占21%;师生、同学之间利用网络平台互动讨论学习,占比最高的是交流与表达这一项,但也只有0.3%。

(4)学生在前一学习阶段中了解网络语文教育资源的调查 统计数据表明:学生此前运用网络资源最多的一项是文学作品朗诵,达到34.8%;其次是演讲辩论赛和百家讲坛视频,分别占21.9%和30.9%;对在线普通话学习资源、旅游名胜景点对联、导游词视频等了解的人数分别是18%、8.1%、9%;对网络汉字资源及字体转换软件了解的人数占0.67%。

(5)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网络环境下学习语文的期望

在223卷有效问卷中,有94.8%的学生期望获得在线学习语言、文字等操作方法的指导;有98%的来自的学生期待指导其网上学习汉字和古典文学;有15%的学生期待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提供面试现场和面试技巧视频;有97%的学生期待教学内容的呈现能适当插入图片、音频、视频;有97.6%的学生期待师生课外能互动交流,能获得教师在线同步指导和答疑;此外,还有期待获得将来工作、生活所必需的语文学习资源的和期待教师提供操作性强的练习题,促使他们应用网络平台提交作业,但其所占比例都比较低。

2. 座谈和分散交谈调查

座谈和分散交谈调查显示,县城及以下的普通高中,一般都是封闭式管理,私立学校更甚。班主任禁止上网的多。大多数县城或县城以下的普通高中,每周才有半天或两周1天半的休息时间,学生只能利用此时间处理生活事务,无暇上网。在252名被调查的农村学生中,有45%的学生因家庭经济条件所限未配备电脑;有47%的学生因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落后,不能上网。另外,有74%的县城以下的中学教师本身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的经历少、经验欠缺,不善于将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课程教学中,更谈不上指导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学习了。在被调查的高职学生中,绝大部分根本不知道或不懂得利用与科学有关的网络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高职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使之形成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与策略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限于篇幅,笔者只从本次调查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以及期待解决的问题中择其一二,以高职语文学科教学为例,在网络环境下探讨高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

1. 指导学生运用网络环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语文学科中的许多知识点,完全可以由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

(1)指导学生利用百度引擎搜索普通话教育资源,在线模仿发音 普通话过级证,是高职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硬件之一。但他们很多来自偏远农村,中小学阶段没有受过良好的普通话训练、习惯用方言交流;进入高职后,由于绝大多数专业没有开设普通话课程,大学语文教材 [1 ]也未编入普通话过级所涉及的知识点;因此,他们想拿到普通话过级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语文教师又不能不关注这个学生群。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跟着普通话教学名师的讲课视频学习,领会学习方法、技能技巧,学习普通话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高职中不少学生,尤其是南方学生,对声母中的边音l和鼻音n,韵母中的前鼻音n和后鼻音ng等,常常混淆不清。对此,教师可指导学生从网上获取学习资源和方法。例如在“百度”搜索框内,输入“发音器官、调值、音素舌位、鼻尾音”,点击搜索就会进入超链接页面,再点击与之一致的超链接,就会转入“发音器官、调值” [2 ]等图片网页。学生可先通过下载这些图片,熟悉发音部位的名称,再进一步了解土豆网、优酷、搜狐等中国视频教育资源。普通话基础知识差的学生,通过网上视频带读功能,直观模仿,反复练习,可以纠正自己原来因方言而发音不准确的毛病。同样,在土豆、优酷等网站,可获得普通话音节、语段、作品等跟读学习资源。例如:“普通话水平测试――作品朗读示范” [3 ],是集影视背景、字幕和声音于一体的视频学习资源,是自学普通话、提升语感的好帮手。

(2)指导学生使用网络“工具书”,帮助读准字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传统的方法是查纸质工具书。但这只能知道该汉字拼音的书写形式,仍不能保证读准字音,尤其是方言严重的学生群。如果利用在线字典学习资源,就会很方便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在线新华字典”网页的检索框内,输入“舆”并点击检索,即显示该汉字及“基本解释” [4 ]等内容。点击“喇叭”图标,就有“舆――yú”的标准发音。

(3)指导学生学会应用软件,自主辨认汉字字体 1956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规范简化字。从此,简化字在中国大陆取得了正体字的地位,在校学生接触的,也全是简化字。但是,与被推行的简化汉字相对应的繁体字,在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华人中仍在使用。在我国大陆民间,繁体字也并未消失,如书法艺术领域,旅游景点中书写的古诗词对联等,大多仍是繁体字。可见,现实生活仍需要人们具备能认识繁体字的素养。对此,高职学生可通过自学繁体字的知识来弥补文字素养的不足。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提示学生在电脑word工具栏“语言”项中点击“中文简繁转换”。对有书法爱好的学生,教师还可以指导他们在线转换甲、金、篆、隶等不同字体形状,或下载这些字体的转换工具,或给word文档添加这些字体。

(4)指导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在线学习汉字的字、词义 汉语词义非常丰富,任何人都不可能全部掌握。而现实中,又有可能随时随地需要知道某个字或词的意思。解决这个问题的传统办法是查字典、词典。但笨重的字典、词典又不方便随身携带。对此,教师可提示学生利用“在线新华字典”或“中华在线词典”,查找汉字或词语的意思。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并开通手机上网功能,仿照前面论述的操作办法,即可在线学习字、词义。

2. 指导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阅读写作

(1)指导学生学会下载、安装常见应用软件,用于鉴赏文学作品 大学语文选入了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大多有网上音频、视频朗诵资源,具有集图、文、视、音于一体的优势,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是学生最希望获取的。只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下载和安装音频、视频播放器,如下载、安装维棠FLV、暴风影音等软件存放或安装在联网的电脑、智能手机里,就可以随时下载音频视频学习资源。

(2)在教学对联知识时,指导学生学会应用多媒体技术

当代研究对联的人士为数不多,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教师精通对联的也屈指可数。高中阶段,也大多没有将对联列入语文教学重点。但在现实生活中,对联却是应用最广的文学作品。学生也常常会遇到因对联知识贫乏而产生的尴尬,如布置会场张贴对联,分不清上下联,且不能确定张贴的正确位置;出外旅游,读不懂景区、景点对联,理解不透景点的人文内涵。对此,高职语文教师既可以在大学语文格律诗的教学中补充对联基本知识,更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及网络互动平台来弥补这方面的缺失。例如:1)掌握书写、张贴对联的“龙门对法”。对联书写、张贴的形式叫“龙门对法”。介绍对联的“龙门对法”,光凭文字,当然也可以说明清楚。但若将对联制成ppt课件并按上联、下联、横批的顺序设置自定义动画播放,将其通过QQ群传输给学生存入本地电脑,让学生反复练习播放,“龙门对法”的格式,就会一目了然,识记牢固。2)利用网络资源和互动平台培养阅读对联的能力。在认识对联“龙门对法”的基础上,可在QQ平台上指导学生搜索网络旅游景点对联,讨论对联在形式上的共同特点并做总结交流,然后教师再归纳如下:竖写,不加标点;上下联阅读与书写的共同点都是从外往里读和写;每行书写须平头,即不空格,上下联构成“轴对称”;字数在两行以上的对联,最后一行的字数应少于其他行的字数;面对贴联地点,右边贴上联(其最后一字为仄声),左边贴下联(其最后一字为平声)。

(3)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环境学习应用文 大学应用文教学,重点是格式和内容的学习。将格式、内容归纳成条块,先用ppt逐项展示,再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环境巩固学习效果。如教学借条,可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QQ互动、群聊、博客讨论等方式,寻找因条据写作不清,导致吃官司的案例来加深巩固写作“借款借条”的要素:借款的币种、大写数字、数字书写的位置。“借物借条”则必须写清物名、价格、规格或品牌等。这样,教学效果必然会更好。

3. 指导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开展活动,发展能力

(1)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环境学习口语知识和技能 例如:学习抑扬顿挫、舒徐缓疾的朗诵艺术,可以下载网上音频、视频朗诵资源模仿。学习演讲台风和技巧,可效仿集演讲肢体语言、演讲内容组织和互动技巧于一体的如“今日英才口才训练黄一鸣演讲视频”之类 [5 ]。这些都具有示范性,既可以在线学习,又可以将其下载保存到学习机等设备中,随时练习。

(2)指导学生将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资源融入学生活动全过程 鼓励学生开展文学作品朗诵或演讲比赛活动。由学生制定比赛规则,当评委、主持及撰写主持辞,用ppt演示文稿制作参赛者内容提要和上台参赛次序。参赛选手既可下载音乐进行配乐朗诵或演讲;又可下载与朗诵作品、演讲文稿意境相吻合的背景视频;还可用动画软件,如Flash,或图像编辑软件,如Photoshop等自制比赛所需要的背景图像。比赛时,则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或软件边播放、边朗诵或边演讲,使比赛气氛浓烈,参赛者兴趣盎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习惯,也提升了他们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活动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1. 促进教师转变了观念

高职教学与信息教育技术、网络环境融合,可促进教师变传授单一的学科知识为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知识。指导学生自己学,教师的角色也转换了――既是所任学科知识的传授者,又是促进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学习的指导者,

2. 拓宽了学生学习的视野

将课程知识与信息教育技术、网络环境高度融合进行学习,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入网络知识海洋自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过去单一纸质媒体的学习变为多学科综合性的学习,学科内容、学习时空和视野都拓展了。

3. 促进学生形成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高职教学中,教师适时提示相关网络教育资源,在线学习软件,以此引导学生体验网络学习,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形成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习惯,势必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高职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各门功课,实现课内与课外互补,既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又可以完善其知识结构,还可以培养其个性化、综合性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是实践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要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策略。

参考文献:

[1]廖广利,曾芝梅.大学语文与写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心怡思韵的新浪博客.发音器官、调值、音素舌位、鼻尾音[EB/OL].,2008-03-10.

[3]优酷视频.普通话水平测试――作品朗读示范[EB/OL]. ,2010-06-08.

篇7

关键字:徐中玉;中学语文教育 ;H版高级中学语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3

已逾期颐之年的徐中玉(1915-)先生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语文教育家、作家,由他撰写、编选的教材、教学用书达千万余字,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无疑是已修订至第十版的《大学语文》以及在文艺理论上的不凡成就。而徐先生在中学语文教育上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却鲜少被提及。

徐中玉先踏上文艺研究道路的缘由也与他在少年时期对中学语文课的一个疑问有关 “国文老师讲课时总是连连称赞课文写得好,还读得抑扬顿挫、不亦乐乎。可是这些文章究竟好在哪里呢?又是怎样写出来的呢?老师不怎么讲这些,这个疑问就一直存在我的心里。”少年时的困惑也成为他所钻研的方向,始于此的上下求索造就了他的一身学问。徐先生在撰写发表文艺理论文章之外,也不断思索着中学语文教材、教学问题,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参与、主持了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H)版(实验本)的编辑工作,H版教材于1991年起付梓出版。

纵览徐先生的中学语文教育思想,包括教材编选在内,他对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有一番独到的深思和见解,这里从H版教材、教师、教法及学法这四个层面进行简要概括和梳理。

(一) 教材之用

上海市在1988年5月成立了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负责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全面改革,并组织力量编写了一套适应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和条件较好的学校使用的中小学教材。H办教材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由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的徐中玉出任教材主编。

H版教材采取分编合册的做法,把阅读、写作、语文知识、听说等集中编排在同一套教材之中,各项内容分进合击,旨在逐步培养学生的能,以注重积累,培养习惯,指导学法,训练思维为教材的编写理念。同时,也重视文学因素,强调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教材以练阅读能力为主线。每个学期都集中训练了三种阅读能力,意图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训练要求包括理解、鉴赏、评析三个层级,形成了由易入难、相互关联的序列,属于螺旋式的编排方式。下面以阅读模块为例,对教材特点进行概述。

1.选文系统

H版教材分为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两类,讲读课文供教读训练,自读课文供学生自主学习。一般来说,一个阅读单元中的前两篇文章为教读课文,后面两篇为自读课文,或者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相间。H版教材的编写符合认知发展的规律,体现出训练阅读能力为重点的编写策略。

2.知识系统

H版教材的知识系统分为文化常识(1-5册)和文言知识(第6册)两大板块,其余则分散地穿插在阅读和表达体系之中。文化常识的单元从现实主义的《诗经》一直延伸到近代爱国诗文,展现了五千年的历史长卷,也发挥着涵育情感的效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助读系统

H版教材的助读系统中包括教材说明、单元标题、文话和自读提示四个部分。其中,单元标题标明了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文话紧跟单元标题单独成页,设在文章之前。自读提示设在自读课文之前,以问题的形式对重要内容与写作进行提示,从引起学生对关键性的问题的思考,进而帮助学生在宏观上把握课文。

4.作业系统

H版教材的作业系统分为课文作业和单元作业两部分。讲读课文后大多设有5道练习题,前3题侧重于启示性思考,具有提供教学思路与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导向作用,后两题反复前一单元训练要求,检测基础知识。

5.插图系统

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插页中的彩色图片,二是选文中的黑白插图。

一般来说,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又一种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文本的导入方式。

(二) 教师之功

“文艺教师应当是一个‘真正的人’,真正的教育家”, 担负起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任务文,具体来说从以下四个方面下足功夫:一要每天抽出时间阅读文学书;二要在教学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吸收历史资料,不能离开文艺作品另外来谈一套历史;三要进行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审美教育;四要在对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具体分析概括时,培养学生的美感。 教师要在透彻理解咀嚼文本后带领学生领会语言之美和蕴藏于其中的力量。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与学习材料发生有意义联系,实现这种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指导、点拨和启发。

(三) 教法之思

徐中玉先生的文章和专著中多次对语文教学和教法问题作出论述,他从方法、构思、思维、准备和学习内容等五个方面论说了学好语文应具备的条件。他主张基于作品的教学方法,意在传授基本知识和进行读写训练,将堂课内外、生活和文学进行有机结合。

1. 分析形象,感受形象

“为了要从文艺作品中吸取教育意义,就必须从‘体验’其中‘生动的形象’入手,这才可以使学生进入‘生活内部’”。做到这一点不能落入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窠臼,而最佳方式是进行创作性的叙述,创造性的叙述就是进行读讲和具体的分析。 在叙述和讲授的过程中,通过朗读的方式,指导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做到与文中的形象感同身受,当然,教师也要进行理性总结。

2. 生动、清晰地阐述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所起到的感染,不可小觑,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关注中。徐先生对此曾阐述道“教师一定要正确地、易懂地、生动地把作品分析给学生看,教师对作品的情绪态度,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可以发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准备中应该入乎其中,并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作出生动丰富而清晰深刻的讲解及说明。

3. 不能脱离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授课如若只是自说自话,会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文学教师应该不脱离学生,应该知道他们的程度和情绪,需要和困难。他应该接近学生,运用各种积极的办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独立工作的习惯。” 教师应该眼里有人,富有热情和亲切感,知道了学生的症结所在才能加以帮助,促进学生的长足进步。

(四) 学法之得

徐先生认为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以下也从学生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来介绍先生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

1. 阅读

作为阅读包括教材在内的各种作品时“如果只知道爱好故事而不能通过故事去欣赏和接受更重要的东西,就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读者。” ,而欣赏中最大的难关如何摒弃个人偏见,带着负面情绪学习语文,自不会有所得。

“学语文一定要下苦工”,徐先生学了一辈子文学,他的话语重心长,“具有以下粗浅的感性的知识并不等于已能完全懂得别人的作品。这中间一定要经过一个苦学苦练的过程。” 语文学习可以进行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在生活的大语文环境中的有意注意,这是一个日生日成循序渐进的过程;二是在语文课程经由教师指导进行集中训练,学好语文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速成的,要引起教和学生足够的重视才行。

2. 写作

作文要去陈言,使文字读来让人觉得清新自然。空话废话客套话流于形式,读着如味同嚼蜡,获得清新的语言则需由内而发,体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滋味,也就是眼处心生句自神。“如果有正确的见解,真挚热烈的感情,和丰富的生活滋养,他的文字就可以触处生姿色,而且无往而不稳当妥帖。” 而如欲达到这样的境界还要有创造的能力,不仅是语言上的陌生化也是情感上不同于一般人的真心真意。

万樊榭有语“多作不如多改”,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在成文之后加以修改完善是重要且必要的,这也是提升作文能力的良机。徐先生也对文章的修改作出过指导“文章修改要达到两个目标,第一,就是要把不正确或不够整齐的内容改成尽可能的正确,进一步还要改成尽可能的深刻;第二,就是要把不具体生动的表现形式改成为尽可能的具体生动” ,这也就是说,文章的修改可从两点入手,一为内容,二为形式。

大道至简,徐中玉先生的文章平白如话,当我们翻开书页时就好像能听见一位长者亲切的谆谆教导,他浅易却生动的文字却总能一针见血得指出一直存在却难以言明的问题。徐先生学养深厚,为文求其真美,为师则如春风化雨,也无怪古语有云大德必得其寿,再读先生文章及编纂的教材,获益亦颇多。语文学科在新时期以来有很大发展,H版教材在现在看来虽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印记,但教材中所凝聚的编者智慧仍熠熠生辉,其以学生为本,重知识也重能力的编写特色仍值得我们研究借鉴,H版教材敢为人先的编写理念成为沪教版教材勇于创新的滥觞。我们不仅要秉承前人严谨治学,勤于思考的精神,更应师其意不泥其迹,结合当下现状,为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及教材的合理编写提出新方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徐中玉.论文艺教学和语文问题[M].东方书店,1954

篇8

【关键词】会计专业;应用文写作;分类;特点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商业竞争的加剧,会计人员的角色从被动记录业务向主动提供信息转变,企业对会计人员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会计人员职业技能的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没有受到会计专业学生应有的重视。在林志军等(2004)组织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在会计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技能的选择中,会计从业人员和会计专业教师给写作能力的排名远高于会计专业学生给出的排名。这说明会计专业学生对于写作能力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而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眼高手低”的现象十分严重。罗艳(2008)进行的一项针对大学毕业生写作能力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写作能力评价不高,公文写作和通用文书写作能力较为薄弱。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经验,针对会计专业学生如何培养应用文写作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会计专业学生应充分认识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意义

1.是毕业生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实际需要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招聘单位越来越多的采用“笔试+面试”的方式选择毕业生。而无论是公务员招考还是知名企业招聘,笔试题目中都少不了写作部分,题目类型既有一般议论文,也有专业应用文。写作考试考察的是应聘者的书面表达能力,并通过题目了解面试者的综合表达能力,其分值往往占有较大比例,直接影响到毕业生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学好应用文写作能够有效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离不开应用文写作。小至个人的工作总结和汇报,大至企业的内外宣传材料、重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等,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水平的人才。于是,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写得一手好文章的毕业生是企业的理想之选。

3.是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会计工作是一项和数字、文字打交道的工作。和其它岗位相比,大部分会计工作最终需要以书面材料形式完成,例如:财务制度的制定、财务预算的起草、财务报告的编制等。同时,各种请示和报告贯穿于日常会计工作之中。会计应用文既是对外交流沟通的工具,也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手段。部分应用文,如合同文书,还起着会计凭证和依据的作用。因此,良好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是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还应掌握会计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才能胜任即将从事的会计工作。

二、会计应用文的分类

会计工作是一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会计工作贯穿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因此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涉及到大量不同种类的应用文。程光(2010)按照与会计工作的关系紧密程度,把会计应用文分为公文应用文、通用财经应用文和专业类会计应用文三大类,如表1。

三、会计应用文的特点及要求

1.会计应用文的特点

(1)实用性

作为应用文体的一种,会计应用文的目的是反映和解决实际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首先,语言表达要求朴实简洁。会计工作涉及的应用文或是依法办事(如规章制度),或是以理服人(如可行性报告,报表分析),或是叙述事实(决算报告、年度报告),不需要华丽的词藻或是生动形象的修辞。其次,反映的事实真实可靠,引用的数字准确无误。再次,解决办法要有依据,可操作。切忌空谈方针、原则等虚话套话。

(2)程式性

程式性是指会计应用文应具有一定的比较固定的规定格式和要求。这是通过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写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循其相关规定。例如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就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编制要求等作出了详细规定。

(3)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一方面,会计应用文的目的、宗旨必须具体准确,所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建议必须符合实际,切实可行。例如在成本分析报告中,对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的原因,要详细分析,并针对其原因提出能够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另一方面,行文对象具有针对性,即为特定、具体对象。例如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针对投资者、债权人等特定人群;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是针对企业决策层。

(4)专业性

会计应用文的专业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应用文涉及会计业务时应使用专业术语。会计是一项专业、细致的工作,正确使用专业术语可以有效降低差错。因此,在涉及到对会计工作的描述时,如材料成本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行文中应当使用专业术语;另一方面,在会计应用文中要重视数据资料的使用。因为会计工作主要是通过数据信息反映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数据处于核心地位。会计应用文中要通过真实、详细的数据反映问题、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

2.会计应用文的行文要求

(1)行文内容客观真实

会计的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内容客观真实是指会计应用文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它包括两方面含义:真实性和可靠性。真实性要求会计应用文应当如实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靠性是指对于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报告,会计应用文应当做到不偏不倚,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不受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左右,避免错误并减少偏差。

(2)体裁格式规范统一

作为为一门应用文体,会计应用文的体裁形式是在长期使用中根据约定俗成形成的。其格式的规范性是由于其文种性质、行文目的及其功能的工具性所决定的,以其实用性为目的。只有采用规范格式,才能层次分明、内容清晰。否则会降低质量,影响权威性及严肃性。

(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文的写作目的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具体要求表现为两方面:第一,行文内容上要求事项明确、计划可行。如果应用文脱离实际、只说空话套话,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二,行文格式上要简洁明快。要求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避实就虚、不拐弯抹角。

四、会计专业学生培养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语文训练,打好写作基础

和其他文种一样,会计应用文写作遵循写作的一般规律,具备主旨、材料、结构、语言等要素。不需要华丽优美的词句,但求语言的准确性。如果没有很好的语文基本功,就不能再恰当的位置运用合适的词汇,那么表达的意思或者不贴切,或者产生歧义。因此,应当加强语文训练。而阅读文章是最基本的方法,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1979)说过:“写文章就得学文章,学问章就得读文章”,“要从名篇里学习作文法,揣摩揣摩,练习练习”。这就要求会计专业学生在平时中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经常阅读报纸杂志,打好应用文的写作基础。

2.学习专业知识,熟悉会计业务

会计应用文,归根结底是为会计工作服务的。因此,熟练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是写出优秀会计应用文的保证。很难想象,如何让一个外行去撰写一份企业财务分析报告。因此,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一定要熟悉掌握会计业务,把专业知识应用于会计应用文的写作。

3.强化实践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在掌握应用文的基本要素和特点后,应用文写作的练习就要面向实践。实践学习环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阅读课堂上老师提供的实际案例文章,从图书馆或者网络上查找最新的相关资料,如上市公司公开的公司年度报告、审计报告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到企业实地参观、调研或者参加实习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方式深入了解企业实际生产经营,分析、思考和总结遇到的实际问题。理论来自实践。只有把应用文写作理论和工作实际相结合,从企业会计工作实际出发,才能够真正理解会计应用文的写作要求和目的,才能提高自己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写出内容真实、格式规范、符合实际的会计应用文。

参考文献

[1]程光.会计从业人员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研究[J].新会计,2010(9):45-49.

[2]贺绥世.关于写好财经应用文问题――寄语学习财经应用文的青年朋友[J].财会月刊,1996(1):13-14.

[3]林志军,熊筱雁,刘明.中国会计教育中知识及技能要素的发展[J].会计研究,2004(9):72-81.

[5]罗艳.新疆高校毕业生写作能力的社会调查与分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10):46-48.

[6]徐萍.会计文案写作技巧与训练[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7]赵军花.应用文写作教程[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8]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研究所编.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217.

篇9

[关键词] 文化素质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1-0061-04

0 引言

新世纪的高等教育,要求学校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出既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具有高尚的思想行为、美好的道德情操以及基本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人才。高校文化素质课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各大高校的素质课建设逐步规范化、系统化,如何优化文化素质课教学,其教学模式与方法值得探索。笔者自2007年以来,在华中师范大学开设了《中国话剧经典赏析》、《外国戏剧经典赏析》、《大学语文》等多门素质课程,根据笔者及教学同仁多年来的素质课教学实践及思索,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明确教育对象,找准课程定位,合理选 择教学内容

文化素质课不同于专业课,只有明确其课程属性及定位,才能在教学内容的安排规划上更合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它是为全校不同专业学生开设的旨在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公共课程,其教学应体现普及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个大方向。

1.1 体现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指导思 想,注重基础性、普及性

由于文化素质课是由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的课程,选修学生的专业各有不同,既有文科学生,也有理工科学生,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因此尤其需要注意教学内容安排的难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重让学生掌握关于这一领域的基础性概念、理论,重在普及相关基本知识。例如在鉴赏类课程的教学中,就应首先从该类文学艺术作品的类别属性特征的讲授入手,随后在对具体作品的赏析之中结合这些基础理论进行实例剖析,使学生能掌握某一特定文学艺术种类的基本特点,并进而对经典名作有所了解,从“外行看热闹”提升到“内行看门道”的境界。例如在《中国话剧经典赏析》课程中,导论“戏剧艺术概说”就应讲授戏剧艺术的特点、分类,并对戏剧语言、戏剧的情节结构、戏剧冲突进行基础性理论的解析;在《外国戏剧经典赏析》中讲授《等待戈多》,就应对荒诞派戏剧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点进行简要介绍;又如《音乐欣赏》课,必须要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要素进行掌握。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关键,只有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对具体作品的认识与把握才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才能领会、分析作品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段。尤其是对于没有专业基础知识背景的学生,作为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强调这一点。

1.2 精品意识与时代意识相结合,关注当代大学 生的文化需求

文化素质课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其教学内容必须突出“精品”意识。对于人文艺术类课程要特别突出“经典”意识,恰当掌握作品选择的程度;而自然科学类课程同样也应该介绍权威性的理论、观点,让学生掌握该领域的最具代表性的基本知识。把最好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与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接触一流的文化、科学,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效果。歌德曾说过:“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1]如《大学语文》作为最早的通识类素质课程,尽管各大高校选取的具体讲授篇目有所差别,但基本都秉持了遴选经典精品的主体意识,着力提高学生在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素养。

作为教师还应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与时代也有着紧密联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适当与时代紧密结合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演讲与口才》作为语言类素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应对人才需求。因此,除了选择历史上经典的演讲作为范例之外,还需要根据当代社会的新发展、新情境,给予学生新的案例作为学习示范,把在校期间以及初入职场应具备的口语技巧纳入讲授范围。教师还应注意,即便是讲授经典名作,也应注重阐发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及价值、给学生以思想启迪。例如《国学典籍》之类的课程,除了对于《论语》等经典作品进行基本的字词要义疏通及阐释,也应将其与当代生活时事相联系加以辨析及疏导。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切实地将文化素质的提高与自身生活相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文化素养,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从而真正达到综合文化素质课致力于提高文化素养、有利于人格养成的目的。

总之,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对于文化素质课实现知识的获取、人文素养的提高等目标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实际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甄别和整合。

2 寓教于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启 发、互动教学

文化素质课是由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课程,因此学生多半都选择自身比较感兴趣的课程。同时由于选修学生的专业众多,因此在教学上也具有与教授专业课不同的难度:教授专业课,由于学生的专业固定,易于师生之间充分地了解,并可集中开展课上、课下的研究性及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专业指导,而文化素质课则相对困难一些。针对文化素质课在教育对象、课程属性上的这些特点,在教学方式上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2.1 充分关注学生兴趣,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于文化素质课的教学来说尤其重要。学生既然自主选择了某一课程,就意味着她/他至少对相关问题有基本的兴趣与求知欲。而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地保持与加强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使学生自觉地、充满乐趣地去学习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应讲究授课艺术,制造“兴趣点”,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教师的讲课忌刻板平淡,应该富于感染力。教师在讲授中应有意识地尽量从学生熟悉的某一点入手,生发开来,引导学生接受课程内容。如笔者教授《中国话剧经典赏析》,选取了何冀平编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天下第一楼》,该剧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基本属于知识盲点,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对该剧的赏析呢?在讲课伊始突出了两个信息:(1)剧作者何冀平曾与徐克等知名导演合作,创作了《新龙门客栈》、《新白娘子传奇》等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其实是先创作话剧成名。(2)该剧以民国初期北京一家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的兴衰为主线。通过学生熟悉的影视作品的剧作者和全国知名的烤鸭店过渡到剧作者和主要剧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今时代是一个视听信息丰富多元的时代,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也深受其影响。文化素质课程很多都会涉及图片、影像及声音,因此多媒体在文化素质课程中的应用往往必不可少。例如一般艺术欣赏类的课程《中国话剧经典赏析》、《影视理论与鉴赏》、《动画艺术赏析》等,往往以直观的视听感受让学生来了解经典作品,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中播放相应的作品或片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对赏析的内容有直观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再来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就更为清晰明了了。其他可以展示相关视频内容的课程,比如《演讲与口才》能展示演讲实况,《高等语文》讲授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余光中《乡愁》等诗歌可以展示配乐诗朗诵或由诗歌改编的歌曲或画作等,《国学典籍》讲《论语》、《老子》等可以播放蔡志忠的相关动画片段,这些丰富的多媒体课程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他们接受作品并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同时,制作生动精美的课件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益环节。课件不应简单地粘贴讲稿要目,而应结合课程内容适当增加图片资料。无论是对于历史、文化、艺术欣赏类课程还是自然科学知识类课程,课件中简洁的理论概括配以生动形象的图片,与教师的讲授相融互补,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课程还可鼓励学生进行朗诵、表演,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直观体验。

2.2 运用启发、互动型模式,深化课堂教学

前文已经谈到,素质课选修学生的专业、人数众多,在客观上给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文化素质课必须实施开放与互动式教学,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注重启发,有选择地进行学生研讨并对之进行调控。作为素质课教师,一定要明确互动型教学模式开展的程度及研讨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基本水平相适应,并进行调控。例如在鉴赏类课程中,学生欣赏具体作品前教师应提出要求,启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是件好事,但如果不能适当地加以引导,尤其是在欣赏影视作品时,学生可能会仅仅关注演员、服饰等因素而忽视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和深层意义。因此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既要及时对学生的研讨进行反馈调控,捕捉其中的亮点、要点进行渲染强调,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独立思考。

例如,在赏析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时,笔者要求每位同学提前阅读剧本,并设计了两个学习任务:(1)写剧情梗概,摘抄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台词;(2)结合前面讲授过的基础知识对它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在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业后,课堂上首先为同学们简要介绍了易卜生的生平及创作,并重点介绍了社会问题剧的特点及意义,然后选出了观点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同学在课堂上发言,分别探讨了该剧的剧情设置、人物形象及戏剧的主题。针对其中一位同学提到的“娜拉出走后的结局”问题,现场又展开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思想相互碰撞,气氛热烈。最后进行点评总结,并为学生播放了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世界文坛大师”中有关易卜生《玩偶之家》的部分,让学生在视听直观感受中深化了对《玩偶之家》的理解,并了解了该剧在20世纪初对中国剧坛的影响,同时也指引学生可以去阅读等人的剧作来进一步了解易卜生对中国剧坛的影响。

某些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实践的课程,例如《演讲与口才》,往往会采取情境教学,模拟某个具体的语言环境,要求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教师尤其要注意及时提出意见,促进学生的提高。

2)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除了围绕该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外,还应特别关注对学生情感心智的培养,尤其是人文艺术类课程。“高校人文素质课,一直以多样化的人文内涵促进着大学生的自我成长,起到了陶冶自我情感、引领自我价值、追求自我意义、实现自我统一的目的。高校人文素质课在传授的过程中,理应强化对于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目的的认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达成。”[2]因为文学及艺术作品总是具体可感的,无论是绘画、雕塑、戏剧、小说、诗歌,虽然它们所依赖的媒介不同,但总是充满了创作者对世间事物的强烈的情感体验。因此,学生在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回应与共鸣。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地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用心体会每个作品带给自己的感受,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笔者在讲授梅特林克的名剧《青鸟》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在课堂上朗诵第四幕第九场“幸福之园”,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同学谈到自己就像蒂蒂儿一样认识不到现实生活中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甚至对母亲说话很不耐烦,感到非常惭愧。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对作品的探讨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思考,所迸发出来的感动胜过任何说教,它从深层次上触发了学生的价值判断与思考,在作品丰富的人文意蕴中感受人生哲理,自觉地进行着人生体验与感悟,真正起到了培养学生美好道德情操的作用。

总之,文化素质课更讲求寓教于乐,通过适宜的启发、互动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让学生充满兴趣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3 实施开放式教学,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 堂有机结合

教育部在教高[2005]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针对素质教育提出:“高校教师要重视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辅导等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要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引导。”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3.1 合理构建网上课堂与资料库,积极与学生进 行网络互动

网络资源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教师的信息能及时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共享,无须集中进行。素质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的这一优点与学生互动。清华大学较早地意识到由于人文素质课一般都是上百人的大课堂不便于讨论,于是在网上设置人文素质课的教学讨论区,“任课教师将自己的课件挂在网上供学生下载,经常参加网上学生的讨论、回答提问,并在网上各种最新的教学参考材料……学生有很强的讨论热情,网上教学讨论区激发了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讨论结果的记录还有助于推广‘无标准答案’的作业与考试方式”[3]。这一做法早已为全国不少高校使用。现在很多高校都建立的教学资源平台,就是一个较好的与学生互动的体系。还有研究者提出了基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素质课教学改革研究的具体构想与实践:“将高校素质教育教学研究与新互联网技术(如云计算、移动计算、社交网络等)相结合,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维教学新模式,即‘精练的课堂讲授 +有效的课件演播+新一代的互联应用+广泛的师生研讨+丰富的知识联想’的教学模式。”[4]这的确是信息化时代教学不断提升的进步实践。但也应看到,这种多维教学新模式的落地实践需要高校具备良好的信息教学环境,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具备良好的网络多媒体信息综合处理应用能力。而在短时间内,能够充分利用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云存储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和应用,或通过移动智能手机终端接入互联网,利用WLAN、WIFI或3G网络进行教学资源分享等,并不是所有高校都能达到的。

因此,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设立由学生自行登陆的公共电子邮箱也是很好的方式。其资料构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层面:(1)与课堂讲授内容相关的基本资料(如相关书目、图片)、网址链接等;(2)课堂教学的拓展性内容,如笔者在讲授《茶馆》时,就将对茶馆主题进行探讨的新观点论文放在网络上供学生查阅;(3)讲授作品之外的其他代表性资料等。同时还可以运用电子邮件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回答学生的问题。这些都能弥补文化素质课堂学生专业不同、数量众多所带来的教学上的客观不足,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取得了与课堂教学相融互补的良好效果。

3.2 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

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单纯的课堂教学只是传授给学生相关知识,使他们掌握基本文化知识,而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将课堂内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加以消化、运用和吸收,从而真正实现个人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及社会资源开展课堂以外的文化素质教育。例如,要求学生去听学校举办的人文讲座和自然科学讲座,结合自身实际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如《中国话剧经典赏析》课程就可让学生观摩戏剧演出,《美术欣赏》可让学生去参观名作画展等),不定期地举办课外欣赏活动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国家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每年联合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就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要求的重要举措。这项活动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同时,我国部分省份还增加了艺术赏析、现场辅导和专题讲座,进一步让广大师生在欣赏高雅艺术的同时,增强了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了人生修养。类似的活动,任课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并且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时,教师还要进行点评并适当引导,从而真正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到切实的作用。

4 结束语

作为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文化素质课程教学值得进行深入的探讨。文化素质课既是启蒙,更是启迪;既是交流,更生发探讨;既着力于文化素养的形成、能力与方法,也引发价值选择与人生感悟。作为当代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和实践开放、互动型教学模式,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使素质课堂成为了解、欣赏和创造的殿堂,真正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爱克曼.歌德谈话录[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33.

[2]奚彦辉,姜颖南.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实现路径的新思考――兼论高校人文素质课的崭新价值[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5):57-58.

篇10

【关键词】军事院校 传统文化 专题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52-02

军事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对学员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其根本任务是帮助学员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人文精神,掌握中国传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提高学员的人文修养和对文化现象的自主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和创新先进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必须正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模式转换方面深化改革,以提高该课程的人文内涵和育人效果。作为一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授课教员,笔者认为专题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明显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专题式教学模式概述

(一)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专题式教学是指以原有教材为基础,打破原有教材章节体系的限制,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有选择地整合、提炼、优化、充实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成既前后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根据专题确定教学实施方案,相对集中深入地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按章节体系依序授课的教学模式,矫正了以注入式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对某一专题的强化和知识内在关系的整体把握,导致学员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出现片面性和局限性,不利于学员综合能力培养的弊端,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专题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教学内容新颖务实,重点突出

专题式教学根据课程体系和实际教学的需要,突破原有教材体系,统筹兼顾,进行结构性改革,通过专题的设计,将某一领域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员与学员共同的全面、系统剖析、探讨,主题更鲜明,难点、重点更突出,加深学员认识,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2.在教学方法上更具有多样性

专题式教学模式有利于采取引导式、研讨式、辩论式、案例式、比较式等不同教学法,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有效克服“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充分尊重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使学员思路更活跃,视野更开阔,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充分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采用专题式教学模式,教员在教学实践中不但是组织者、指挥者,而且是参与者,与学员共同对热点话题、问题进行研讨,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同时,在专题式教学模式下,学员通过课后搜集、分析、归纳学习资料,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实施专题式教学的背景

目前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讲授适合采用专题式教学模式。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教材选用混乱,教学内容驳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广泛,涵盖思想、宗教、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技、服饰、饮食、和民俗等领域,目前出版的针对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可谓汗牛充栋,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中国古代思想史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史为主体,阐释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演进,分析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变革、风云人物和著名事件等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变异的影响,理论性、专业性较强,内容偏深,份量过重,导致教员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往往晦涩难懂,学员难以承受;另一类是以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主,这类教材一般从中国历史分段、地理概貌讲起,导出中国文明的发展,然后分哲学思想、艺术、教育、科技、民俗等类型进行分述,因为内容繁杂,所以教员或者是浮光掠影、面面俱到地进行蜻蜓点水式的讲授,要么是片面、单薄地截取内容,对学员而言真正内化于心的知识并不多。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员兴趣索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涉及的了解性、知识性的内容繁杂,传统的教学内容或偏重“史”,或偏重“论”,或偏重哲学思想,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员“满堂灌”的层面上,这样一来,枯燥、抽象的讲解往往让学员昏昏欲睡,课堂成为了教员的个人表演秀场,没有令学员激动的实践环节,缺乏教员和学员激烈交锋的互动场面,教学氛围沉闷,势必影响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教学育人目标。

(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跨文越理,纵横交错,教员因为自身专业及能力所限,在教学过程中势必产生此生彼熟,甚至现炒现卖,穷于应付的现象,以致形成了教员原有的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大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

三、实施专题式教学的意义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一一讲授,应该本着“择优务实”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重点选择有利于培养学员任职能力、学员感兴趣、对当今社会发展富有借鉴意义的内容,设置为集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的专题系列,使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得到突出体现,使讲授的知识系统化、规范化,强化人文精神对学员的感染。

例如我院本门课程建设团队经过反复调研探讨,制定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生机制、中国传统思想、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传统教育与科技、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六大模块的专题体系,通过考察中国文化生成演化的环境,阐释儒、释、道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分析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最后归结到世界格局中的中国文化和对新世纪中国文化的展望,结构清晰,各专题既独立成章,整体上又颇成体系,前后呼应,相得益彰。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体例与内容安排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征作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又比较切合学员的求知需求,教学效果良好。

(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

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为改革传统“一言堂”教学法提供了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讲授法、研讨法、比较法、情景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融通创新。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员为知识传授主体,讲授要求概念清楚、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教学内容既要系统全面,又要突出重难点,语言要求精准生动,另外,还要求寓启发于讲授之中;研讨法,则是从“以教员为中心”转向“师生合作”,强调学员的主体性,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交流,在课堂上既要给予学员话语权,允许学员在课堂上随时质疑,鼓励发表独创性的见解,肯定学员的积极参与态度,以激发学员兴趣,达到教学相长的教育效果,又要加强引导,掌控讨论方向,做到有的放矢,能够及时归纳总结,切实提高本门课程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教员课前提出讨论任务,分好讨论小组,指定组长,在组长的安排带动下,各小组分别搜集材料,组织讨论,写发言稿,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各派一名组员汇报发言,听完一位学员发言后,先让其他组的学员提问,本组学员予以回答,然后教员作出点评。随后下一组学员代表发言,照此进行下去,旨在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演说辩论能力;比较法,主要是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比较讲授,使学员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理解其区别于西方文化的特点,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了解;情景法,主要是课堂上为了避免纯理论的枯燥乏味,可以举些生动的、现实的例子,寓教于乐,使学员在审美中愉悦心灵,锤炼心智。

(三)教员交叉授课,效果事半功倍

按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名教员独立担任一个班次的授课任务,意味着一个人要精通哲学、伦理、科技、美学、文学、艺术、民俗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应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几个领域有精深造诣的不乏其人,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层面都有深入研究的实属罕见,目前的实际状况是,担任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多是中文或政治教员,单一的知识结构与本门课程多学科交融的特点产生了不小的冲突,导致不同的教员因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同,对本门课程讲授的重点就不同,往往对自己精通的环节大加发挥,而对自己知识储备较弱的部分则一掠而过,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虽然通过培训、交流、集体备课以及自学等方法可以完善教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员的理论素养,实现每名任课教员都能够驾驭本门课程的目标,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鉴于目前任课教员知识结构的状况,可以利用专题式教学法的实施,采取教员交叉授课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水平。即授课教员组合为多元化人才团队,不同的教学专题由擅长相应内容的教员讲授,例如中国传统思想这一专题,由哲学专业的教员讲授;中国传统艺术这一专题,由相对擅长这些内容知识的教员讲授等等,这样的分工协作,使得优势互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较少课时内的频繁更换授课教员,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的差异往往容易造成学员眼花缭乱、思维断裂的难以适应感,不利于学员对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性、统一性形成清晰的认识,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采取优势组合的方式,即一位教员选择两三个专题作为自己的专攻方向,这样一个班次的授课任务由两三位教员共同承担,这种“互助组”式的教员配备,既摆脱了因教员更替频率快而造成授课内容产生断裂感的弊端,又可以使教员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所担专题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可以从容顺利地进行教学。这种授课方式效果颇佳,富有借鉴意义。

(四)有利于开展“主课堂+第二课堂+网上课堂+社会课堂”的四堂联动

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优化了教学内容,减轻了学员在课堂上的疲惫感和焦躁感,为实现“主课堂+第二课堂+网上课堂+社会课堂”的四堂联动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课堂基本采用研讨、启发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第二课堂依托国学等俱乐部举行演讲、诗歌朗诵、礼仪大赛、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调动学员的课后学习实践积极性;网上课堂主要是根据教学专题择优搜集一些课本和讲义之外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音像、书籍、评论文章等上传到校园网络平台,指导学员课后时间自学;社会课堂就是布置学员利用节假日到家乡或驻地观察当地的建筑、饮食、服饰、礼仪等领域保留下来的传统和地方特色,让学员以小论文的形式概括总结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当前,在军事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根据教材逐章逐节按部就班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合军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对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将过去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转化为关键处点拨、梳理,避免了简单知识的不必要重复,增加了知识信息的有效性,完善和深化了学员的知识体系,提高了学员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介永强.关于中国文化史教学的一些思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 06

[2]叶岗.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体系和重点探讨.台州学院学报,200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