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0: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线上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篇1

一、生物学核心概念研究现状及定义

1.现状

在知识大量爆发的时代,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已经接受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主流知识”的“核心概念教学”的思想,相应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2003年《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更是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国内目前对于核心概念教学的研究主要是对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比较和以核心概念为主的教学设计。对于核心概念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少的。

2.定义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家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之上,经过归纳、推理而得出的解释、规律和结论。而生物学核心概念是生物学科最核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生物学上的重要概念、原理和方法。生物学核心概念能够充分展现当代学科的图景,它既可以统摄一般概念和事实性知识的作用,同时又具有迁移价值,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

二、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教师在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进而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教师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及熟练运用知识所进行的一系列有效活动称之为教学策略。以核心概念为主的教学策略的选择要结合教材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概念图教学策略

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阐述知识的工具,通常以圆形图表或方形图表来表示。它包括概念与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这种概念或命题之间用连线来表明,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一个完整概念图的完成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选取一个知识

领域;(2)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3)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4)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接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二者之间的关系;(5)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理想的概念图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概念之间具有明确包容

关系的层次结构;(2)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用适当的词或

词组标注出来;(3)不同层级概念之间的纵横联系要清楚明确。因此,概念图中的概念是不能被单独表征的。

2.科学史教学策略

利用科学史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生物发展史资料为材料,沿着发展的历程,将科学家的实验过程转变为学生的探讨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总结实验结论,深入理解概念,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

3.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教学策略

(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的自主学习。其原则如下:①积极向上的态度;②各个组员要有责任感;③组员之间要处理好人际关系;④进行反思和评价。

篇2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情境教学 教学策略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教师所实施的教学策略,采用的教学方式,运用的教学手段,都是紧密联系学生,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开展和实施的。同时,处在青春期阶段的初中生在情感认知、内心情感等方面虽然具有丰富性,但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发展和认知情态进行有效、有序的引导和激发。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主动热情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做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励者”和“引导者”,利用教学活动有效因素,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能动、高效学习探知的内在情感。因此,情境教学策略成为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激发应渗透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延长学生有意注意时间,让学生充满“情感”地参与学习。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情景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索研究,现提出几点开展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凸显数学学科应用特性,创设生活性教学情境

数学学科是一门生活性的艺术学科,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基础性知识学科,“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是对数学生活性特征的生动阐述。教育学认为,情境教学策略运用的根本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情感。数学学科的生活性特点正好为激发初中生的学习情感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应将数学生活性特点进行有效凸显,研析教材内容、紧扣教学要求,设置出与现实生活问题、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感悟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实现自主能动学习情感的有效激发。

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活动中,我设置了“小强不小心将一块三角玻璃打碎成两块,现在要划一模一样的玻璃怎么办?”的生活化教学案例,为学生营造出切合现实生活实际的教学氛围,内在能动学习意识得到有效增强。又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向学生展示“蝴蝶、蜻蜓”等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应用的魅力,内在情感得到激发,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必须切合学生认知要求,符合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

二、利用学生能动探究特性,创设操作性教学情境

对未知事物或自然现象充满浓厚兴趣,表现出动手探索的积极欲望,是学生能动探究“天赋”的具体表现。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能动探究特性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学习的进展,表现出畏惧性和消极性。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挖掘学生现有积极探索潜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动手探究、思考分析、解答问题活动,通过“动手”与“动脑”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过程中,消除畏惧心理,掌握解题技能,提高学习素养,实现探究情感和探究能力的有效增强。

如在探知“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性质”的教学活动中,为使学生能够深刻领会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内涵,我要求学生拿出课前事先准备好的“3厘米,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等四根木棒,提出“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木棒,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形状”的要求。此时,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有的用“3厘米,4厘米,5厘米”构建了三角形,有的用“3厘米,5厘米和6厘米”构建了三角形,有的用“4厘米,5厘米和6厘米”构建了三角形,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直角三角板检验所构建的三角形是否是直角,学生在检验后发现,只有用“3厘米,4厘米,5厘米”构建了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教师此时让学生找出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分析发现“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比为3:4:5,并且3+4=5”,这样就对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性质有了深刻认识。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操作性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思考分析,从而逐步掌握了知识的内涵。

三、抓住主体反思质疑特性,创设评价性教学情境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在学习新知、探究分析、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自身学习活动过程及表现的深刻反思和认识,能够实现学习效能和学习习惯的有效提升和养成。可见,反思质疑是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内在素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应在新知巩固练习环节或问题训练反馈环节,开展问题评讲活动或错误解题案例评析活动,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评析活动,实现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和学习习惯的有效养成。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对策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如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策略单一落后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初中生的学习效率,需要初中物理教师及时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分析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对策,希望对初中物理教学有所帮助。

一、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主体性,学生被动学习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往往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学习动力不足,无法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积极配合物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初中物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陈旧落后,初中生对物理课堂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还有一些初中物理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教学过程中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感受,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2.忽视实验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差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往往得不到重视,物理教师不给学生提供物理实验的机会,将物理实验课改成理论课,让学生对物理实验失去自信。有的初中物理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认真观察教师做出的实验演示,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欲望,使物理实验缺乏生机与活力。初中物理实验课与物理理论课是有机的整体,如果不能发挥实验教学的真正作用,那么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将会大打折扣。

3.忽视教学策略创新,课堂无活力

有些初中物理教师因循守旧,思想僵化,不善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没有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没有引导初中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初中生对物理感到迷茫,不知道学习物理是为了什么。另外,还有一些初中物理教师片面认为课堂教学要多运用多媒体技术,结果造成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将教材内容全部制作成电子课件,物理教师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对策

1.积极开展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参与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至关重要,通过参与物理实验活动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初中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进而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实验教学时我首先将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告诉学生,并且引导初中生了解实验仪器,学会使用秒表等仪器,然后我向初中生介绍实验步骤,鼓励初中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创新,最后引导初中生总结实验结论。

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改变被动学习状态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实施因材施教,让初中生在物理课堂既学到知识,又获得乐趣。同时,物理教师还要明确师生关系,将初中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参与的状态,挖掘初中生的潜力。

3.优化物理教学策略,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构建课堂教学情境,优化物理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还要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拓宽初中生的知识面,结合日常生活,给初中生提供广阔的探究空间。比如,讲初中物理《升华和凝华》,这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然后我通过活动来引导学生观察物质在固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先装置好实验仪器,观察瓶中碘的变化并做好记录,移去酒精灯,然后观察瓶中的变化,分析棉线上析出的碘是怎么来的?我还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了生产、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应用:播撒干冰人工降雨;舞台制造白雾;利用卫生球除虫等。最后我还布置了生活化的作业:炎热的夏天,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根冰棒,发现包装纸上附有一些小冰晶,打开包装之后,看到冰棒在冒“白气”,一会儿冰棒便成了冰水,请提出一个关于物态变化的问题并自主回答。

三、结语

要想初中物理教学更具有效率,需要物理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给予物理学习技巧的指导,激发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互相帮助,才能为物理教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刘旭.初中物理教学问题及对策探究[J].小品文选刊,2015,(03):47.

篇4

【关键词】SPOC;混合课堂;教学设计

SPOC是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的缩写,意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后MOOC(慕课)时代”新出现的融合了实体课堂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SPOC源于近几年来慕课(MOOC)在线教学模式的兴起。2012年,美国多所顶尖大学陆续设立了Coursera、Udacity、edX等MOOC网络学习平台,并在短短的二三年内,影响了世界各国在线教育的发展。MOOC资源引进传统大学课堂,打破了那种标准化的、控制性强的单线传输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来了一片叫好声,甚至被誉为自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领域最大的革新。仅Coursera一个平台目前就集合了来自世界109所知名大学的669门课程,注册用户达600余万。但随后,关于MOOC的发展也出现了质疑声,认为MOOC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有效,完成课程学习的比例低(如Coursera只有7-9%人注册人员学员学完课程),学习过程缺乏真正的师生互动交流等等。MOOC在线课堂集聚了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其名校名师效应、易学易用性的优势作用于教育资源相关稀缺高职院校,无疑是高职院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福音。但MOOC的“没有先修条件”和“没有规模限制”既是优势又是其局限性所在。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能兼顾MOOC和传统课堂的优势呢?2013年以来,不少大学作了改革尝试。如哈佛大学,逐渐摒弃了MOOC的大规模和开放性,更多地开设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即SPOC),SPOC课堂。在线上,采用MOOC的讲座视频、在线评价等功能,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在线下,教师和学生在传统课堂上讨论、互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这种基于SPOC实体课堂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无疑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必然对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1SPOC课堂教学特征

SPOC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汲取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优点,在学生自主学习MOOC教学视频的基础上,有效地组织课堂互动讨论,既弥补了过分依赖网络学习所产生的放任性、自由性,促进对学生的有效跟踪,又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忽略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其基本流程是:教师团队建立完整的MOOC课程学习网站,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资源和线上互动的场所;教师观察和跟进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定期组织学生于传统课堂,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问题,并适当设计任务,在互动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核心内容,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1.1强调个性化学习

在传统的班级授课环境中,类似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的特征,以“中等生”为基准进行教学活动,很少考虑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基础,造成成绩优秀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情况。而SPOC教学中,学生进行的是泛在学习,即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和学习特点,自主掌控学习时间和地点,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由自己掌握,懂了的快速递进或跳过,看不懂的内容可反复看,并且可以随时暂停教师的“讲课”,有更充裕的时间加深理解、做笔记,减少教师的重复讲解。学生如因特殊原因请假缺课,也不必担心落下课业,跟不上教学节奏。视频以“微课程”的形式呈现,以满足泛在学习的需求,在学习时间上,既方便按主题学习,又便于利用零碎时间观看;同时,这种“微课程”能很好通过移动平台在各类课堂外的场所进行学习。个性化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主动式学习意愿,能自己掌控学习进度和方式,主动参与阅读、书写、讨论、实验等课程相关的活动,达到学习目的。当然,SPOC课堂在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同时,还有一定的传统课堂模式下线下学习交流活动,以弥补网络学习的不足。这种活动往往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

1.2重视学习互动

与MOOC相比,SPOC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SPOC课堂中,学习具有互联的特征,不再是个人孤立的内化活动。在线上,学习者以教师提供的资源为出发点,通过Wiki、博客、社交网站等进行学习交互,即时讨论学习中的问题,交流学习资料,并将互动产生的内容作为学习的中心,通过学习者不同认识的交互,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有效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教师经常上线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提供指导。在线下,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就学习上的共同疑难问题进行解答、交流、讨论,也可根据重点难点问题举办讲座。对于一些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通过线下课堂,分组讨论、演示,掌握操作技能。在SPOC课堂中,教师大大减少了重复的知识讲解活动,有更多的时间组织和制作资料,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一旦注意到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就会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举行小型讲座,及时的给予指导。当然互动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研讨报告、讨论、辩论、案例教学、头脑风暴、课堂练习、问卷调查等,其主旨就是要让学生与教师互动,达到激发兴趣并主动参与的目的。学习互动可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教师的教学设计,是针对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群体开展的,有时不一定适合当前的情况。因此通过学习平台,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多个层次的数据进行分析,可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易程度,提出针对性的学习建议策略和个别辅导计划。

1.3团队参与课程教学设计

传统的教学设计一般是由教师个人承担。任课教师往往一个人就控制了课程设计、开发和授课的全过程,课堂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魅力。而在SPOC课堂中,课堂设计是由一个分工明确的团队来完成,这个团队由主讲教师、助教、视频制作人员以及教学设计专家等人员构成,许多学科专家会参与课程内容的提供,技术人员制作多种媒体资源,教学设计人员则负责整个课程的设计和开发等。

2SPOC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SPOC课堂教学设计是根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确定课程组织结构、计划课程实施的过程,主要包括教学资源的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设计等。

2.1学习资源———适应泛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学习资源应满足不同角色需求,内容包括教学视频库、素材视频库、资料库、案例库、任务库、试题库等。SPOC课程的教学视频,即可以利用已有的优秀的MOOC教学视频,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自己组织拍摄教学视频。教学视频是SPOC教学资源的核心,应从学习内容、教学策略和媒体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课程视频不宜太长,是“微课”或“微视频”的标准,一般做法是将一个知识单元被分解为若干个时长为8-12分钟的知识模块,一个视频讲解一个知识点或一个问题,视频中有嵌入式小测验。所有的课程视频都应确保学生能够下载以在需要时可重复学习。之所以采用“微视频”,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方面是微视频便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和移动学习;另一方面课程内容细化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和掌握,一个课程视频只讲解一个知识点或一个问题,学习者的注意力不易分散,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资源中,抛锚策略、反思策略、案例讲解和问题引领等教学策略得到广泛应用。有时,为了考虑不同终端设备的特性和学习者的需求,教学资源设计体现版本多样化和内容多样化特征,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使用恰当的媒体表现形式。

2.2教学活动———线上互动与线下互动有机结合

SPOC课程设计不仅要利用线上交流的优势,而且还要保证一定时间在线下交流,线上互动和线下互动有机结合,这是SPOC相对于MOOC的主要优势。

1.线上交流在SPOC课堂的教学设计上,要保证良好的线上交流优势。线上交流主要通过讨论区进行,学生在学完某章节课程后,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很多都解决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层面上,不一定非得由教师来解答。有的课程的在线测试或作业,学生完成后并递交后,可以看到已递交的同学的解答,阅读这些解答,能启发对问题的认识,拓展思维。在教学设计上,线上交流应体现下列几点:(1)设计在线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存在的困难等。(2)在教学视频中抛出话题,引导学生在讨论区展开讨论。(3)线上测试应有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从不角度思考和解答问题。(4)教师应频繁检查课程讨论区并回复学生的问题;归纳讨论的主要内容,提供进一步阅读的资料,引起更深入的讨论。。(5)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后续课程的设计,调整课程节奏,改编课程材料。(6)每周要保证一定的讨论时间,并作为过程考核的手段之一。

2.线下交流SPOC课堂的小众化,使教师有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实体课堂的学习和交流。线下讨论一般都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一般为3-5人,教师需要给出具体的讨论内容和课程进度并将学生编配分组。考虑到人脑注意力的10分钟规律,可将45分钟的课程划分成4-5个阶段,每一个阶段进入不同的教学流程。每进入一个阶段,相当于对大脑进行一次新的刺激,以引起新的兴奋点和注意力。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深入讨论,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表达观点等综合能力,激发学术兴趣,增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3学习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

评价能够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反馈,也能够为教师获得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馈。这些反馈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进度,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提供支持。课程的学业评价包括学习过程评价、终结性评价。评价主体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小组互评组成的多元评价。至于两种评价方式的比重分配,要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来决定,一般来讲过程性评价应占有较多的比重。

1.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视频中设置练习、小测试或者在一节课程结束后专门设置作业,这些属于过程性评价。(1)课堂测验:为提高学习的专注度,教学视频中嵌入了测试问题,学生在学习视频的过程中接受测验,学生回答提问后,视频方能继续播放。测试成绩由机器自动评估打分。(2)课后作业,每个学习单元均布置作业,这些作业有时采用学习同伴互评机制,互评截止时间后,教师才公布家庭作业的答案,并且对其进行讨论。这种嵌入式课程测试与评估鼓励学生“回忆”知识,测查他们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学习热情。(3)线上和线下互动交流成绩,计入过程性评价。

2.总结性评价:通过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参加期末测试或提交课程作品作为最终的学习效果。期末考试也可以采用传统教学中的闭卷考试。

3结论

SPOC使得在线学习超出了复制学校课堂的阶段,赋予学生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并通过限定课程的准入条件和规模,为这些学术水平相当的学生定制课程,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力度更大的专业支持,从而有效解决MOOC不能解决的问题,产生了更为灵活、有效的学习效果。国内外SPOC实验显示,相比传统课堂,这些在线视频比指定的阅读材料更能真正吸引学生认真准备,激发其参与度,对那些学习动机不足的学生而言,尤其如此。在SPOC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是课程资源的整合者和学习者。他们不必是讲座视频中的主角,也不必准备每节的课程讲座,但是要能够根据学生需求整合各种线上和实体资源,思考和分析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寻求解决途径,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高效率地完成线上环节。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研讨,为他们提供随时的个别化指导,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因此,与传统课堂相比,SPOC课堂的教学设计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尚俊杰.教育流程再造:MOOC之于高等教育改革[J].北京论坛.2013

[2]肖金芳,施教芳.混合学习模式的研究和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13(5)

[3]王晓彤,解继丽.从OER到MOOC:单纯的资源到以人为本课堂的转变[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11)

篇5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现状 实施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改,新要求,新策略。高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知识学科,在整个高中阶段学科教学体系中占重要地位,它是高中生的必修课之一,对高中生的学习技能、学习素养及学习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课堂教学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形式和活动载体之一,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对高中生数学学习技能及素养的培养能够起到推动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深入实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现有教学策略,实施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高中数学教师的根本任务和要求。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紧扣学生主体实际,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可见,改变高中数学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受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师生双边互动不明显。在升学压力下,高中数学教师忽视教学活动的互动性,置教师于主宰地位,学生处于从属被动地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单向教学方式,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沟通“过程”,学生主体能动性、探知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教学活动双向性、互动性特点不能得到体现有效,学生的学习经验缺乏深刻性。

二是课堂教学针对性不强,容量过大。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高中数学教师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抓住教材内容的“精髓”和“要义”,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不能根据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和教学重难点,往往是“信手拈来”,不经“创新加工”,教学内容设置随意性较大,针对性不强,出现教学活动的“量”与教学效果的“质”成反比例,效果事倍功半。

三是能力培养目标不明显。能力培养是数学学科教学活动的根本任务和最终归宿。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解题的策略、方法等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缺少亲身探知、思考、分析的“直接体验”,对解题精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方法运用上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

四是与高考政策联系不够紧密。高考政策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向标”。但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疏于对高考政策的认真研析,不能抓住高考政策的命题趋势和发展方向,在问题的设置和内容的讲解上,不能进行有效联系,设置出针对性的模拟试题或有效性的讲解内容,和降低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能。

三、高中数学课堂实施策略

一是要创设有效互动教学情境,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和深入推进的根本保证。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自身的引导激励作用,利用数学学科悠久的发展史、数学知识应用的生活性、数学问题内容的趣味性等特点,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通过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将学生引入师生有效互动活动中。如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国王向棋盘发明者奖赏小麦”趣味故事;在“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中,通过设置“学校购买餐桌和餐椅的两种不同购置方案”的生活性问题,将学生引入到师生共同探析新知的活动中。

二是要紧扣教学目标要求,设置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常言道,目标明,则方向清。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首先要做好教学目标的研析“工作”,认真研析教材内容,抓住教学活动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设置出既贴近全体学生的整体性目标要求,又照顾不同类型的层次性教学目标,使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既紧扣整体要求,又凸显有的放矢。如在“不等关系”教学中,教师通过研析教材,得出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不等式的意义;2.能根据条件列出不等式;3.通过列不等式,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是“用不等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题意列出不等式”。这样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就更具针对性。

篇6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探寻

在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学目标研究不透

表现在:①对教学内容的知识进行简单罗列;②对知识和方法要求掌握的程度不清;③对学生能力要求空洞而不具体。

2.教学设计中缺乏问题情境设置

多数课堂教学为了完成教学内容的任务,直奔主题,采用讲练结合,不重视分析研究学生的已有经验,不善于应用数学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的联系,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致使数学教学空洞无味,学生无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3.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尤为突出,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思考水平明显下降。不少老师对一些主要课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的层面上。

4.教学过程未体现学科本质

似乎所有的教师都知道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对教学内容的知识进行分析,理清解题思路,小结解题步骤和方法,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价值和提炼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不充分,致使教学效率不高。

5.课堂教学多“牵引”,少正确“引导”

今天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提问的方式引出问题,但教师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教学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发展的空间和权利。与其说是引导,倒不如说是“牵引”,因为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被抹杀了,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转。

二、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策略。

1.何谓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2.有效教学的维度

有效教学的维度:①看是否有效果,教师的教,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②看是否有效率。首先关注教学对象――学生,它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教师的教是为学生服务的。其次是将效率集中在学生智力活动的时间上,教学有效益,体现在学生的智力活动有水平、有质量。最后是教学有效率应该体现在关注每一个学生身上,它追求更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③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这里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还有思维水平的发展和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应用。

3.有效教学的特征和条件

开展有效教学的教学行为一般需要满足三个要求:①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②要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③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有效教学的特征:①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要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达成后对个人成长的意义。②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让学生享受智力活动的乐趣。③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成复杂水平的理解。④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直接的反馈。⑤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所学的东西系统化。⑥使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并能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产生进一步的愿望。

4.有效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理念:①有效强调对学习效益和质量的追求。它要求参与者树立成本意识、时间意识、效率意识、效益意识,不断追求更低的投入成本,谋取更高的质量意识。②有效以不断反思为推动力。追求“有效”,需要教师时刻反思“是否有效”、“怎样更有效”,它同时要求教师追求对现有教学时刻处于“不满意”审视状态,不断发掘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益。③有效改进教学设计为基础。追求教学效益,不单纯是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的更新和调整,而是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支持下整体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它需要系统设计的思想和整体改进的观念。④“有效”以及时反馈和评价为保障。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加强教学活动监控,以保障教学质量和效益。⑤“有效”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作为一种理念,“有效”致力于教学效益的提高。作为一种策略,它表现为教学者为提高教学效益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行为方式。具体地说,它落实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与改进三个阶段,而第一个阶段都以相应的策略和具体方式来支撑。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并提高多种能力和培养一定数学思想方法的主要渠道,所以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要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才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儒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1. 对“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新理念的理解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象,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

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咏、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潜心涵咏,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触摸作者的心灵。语言文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

2. 在实践中如何去落实“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这一新理念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2.1 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2 引导想象。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2.3 释义悟情。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

2.4 巧加提示。

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如:《马背上的小》里,小鬼说:“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老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小鬼不假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教师的巧妙提示,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5 句式练习。

句式练习具有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海滨小城》一课,重点是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描写海滨部分主要是通过色彩美来表现景色美的,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接的水平线上,(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海鸥,还有和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从而感悟到海滨的美多在色彩,同时完成了词语的积累。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习需求;调查分析

一、需求分析背景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的需要引发,有了需要学习者开始寻求能够满足学习需要的学习方法、学习模式、学习工具。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打破以往学生毕业再找工作的情况,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出校门即可进厂门,这对学生在校学习的需求变更有较大的影响。数据表明,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据规模达到创纪录的699万。从学历层次来看,就业状况具有初次就业率“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博士生和硕士生初次就业率最高,紧接着是专科生,本科生最低。从学校类型来看,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为78.1%。石化行业是国家重要产业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对石化类人才的需求从单一的掌握石油化工类生产技能转变到掌握生产、安全、市场营销等综合性专业知识技能于一身。石化类院校的市场营销相关课程往往作为选修课程,部分经贸类专业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来设置,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差异性。

二、调查情况

1.需求分析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的必要性——高职院校课堂上,学生玩手机、平板电脑等现象非常普遍。造成教师讲课、学生不听课的局面。如何破解传统课堂带来的这种难题?对传统课堂进行颠覆性的改革势在必行。把学生的低头扭转为抬头,并且认真学习、配合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需要行之有效、广受欢迎的教学模式。解决现有教学的难题,首先要对课堂的现状找出病因。教师的必要性——教学是相长的,教师一言堂,学生却沉迷在游戏中,对于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是不小的打击。提供给学生会做、能做、愿意做的学习氛围,才会实现促进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把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带回课堂,多种教学模式结合精细化策略实施,能够增进师生课上课下交流互动,形成朋友式新型教学关系。学习者的必要性——学习的认知是通过信息的传递、接受、转码、整合、记录、分享、应用,对于知识的学习用新鲜的方法会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教学的设计都是从学习者出发,以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要求、学习目标、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为设计基点,教师在不充分了解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不清楚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没有办法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本达不到学习的最初目的,导致学无用处。

2.需求分析的方法

此次调查分析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调查问卷设计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学习现状、营销常识、喜欢的教师类型、课堂情况、对教学的期许、对大学生活的期望等方面,在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94份,有效问卷180份,随机访谈80人。课题组成员运用统计学知识,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情况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整理出对该项研究进一步深入进行的有利数据。

3.调查对象

包括石化类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占总调查人数70%、毕业生占总调查人数15%、教学主任占总调查人数5%、就业处工作人员占总调查人数10%。

三、结论

通过课题组成员的第一手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发现接受调查的在校学生的学习意愿比较强烈,愿意学习市场营销的学生,占比85%;由此,需要增加市场营销课程的课时分配,加大技能训练课程比例。愿意实际动手做任务,老师辅助,占比90%;通过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实战演练营销过程可以强化学生亲自动手的意识,提升技能。喜欢线上线下互动,占比92%;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平台、交友软件开展教学活动,运用多元的媒体交互实时与学生互动。学习后可以自主创业,占比81%;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调动在校学习期间的主动性,强化读书是为创业打基础的意识。对于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侧重向精化和细化发展,创新教育模式,创造可持续变革的适应高职院校,创造出具有普遍适用的《市场营销》精细化教学策略,为高职精细化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同军.生产制造类技能型人才学习需求调查分析——基于天津滨海新区生产制造类技能型人才学习需求的现状调查[J].成人教育,2015,35(5):51-55.

[2]喻婷.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

篇9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能力;学习能力

一、提供适宜积极的教学氛围,激发初中生“愿意探究”的内在情感

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战胜困难,克难求进的过程,需要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作为保证.初中生由于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特性,在探知解析新知或问题活动中,表现出消极应付的学习情绪.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初中生探究学习能力过程中,应将探究情感的培养作为首要条件,利用数学学科的情感激发“因素”,设置出具有情感激励功效的生活性教学情境,趣味性教学氛围,讲授名人学者求学故事或历史典故,使学生的内在能动情感得到激发,主动探究情感显著增强.

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组”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为了激发起初中生探知解答一元二次方程组内容的积极性,抓住初中生对趣味数学问题充满“情感”的特性,向学生设置了“2008年中山市“光彩杯”中学生足球赛共进行了56场比赛(实行主客场制),问有多少球队参加比赛?”趣味数学问题情境,使初中生感受数学学科的生活意义,从内心产生“亲切感”,带着能动学习情感探知一元二次方程组问题案例.又如在“轴对称图形特征”教学活动中,教师为提升初中生探究轴对称图形特征的积极情感,向学生展示了“蜻蜓、蝴蝶、飞机等”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活动,初中生的积极探析情感能够得到激发,主动探究轴对称图形的能动欲望得到有效“释放”.

二、强化探知方法的讲解传授,增强初中生“能够探究”的技能水平

图1问题:如图1:在等腰ABC中,CH是底边上的高线,点P是线段CH上不与端点重合的任意一点,连接AP交BC于点E,连接BP交AC于点F.(1)证明:∠CAE=∠CBF;(2)证明:AE=BF;(3)以线段AE,BF和AB为边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ABG(点E与点F重合于点G),记ABC和ABG的面积分别为SABC和SABG,如果存在点P,能使得SABC=SABG,求∠C的取值范围.

在该问题案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探究性教学策略,将探究的任务“交”给学生,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学生在探析问题条件及要求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组内讨论等活动,认为该问题解答时需要运用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知识点内容,解答过程中,可以采用“图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构建等量关系,进行等量替换”进行解题活动.教师进行实时的指导和点拨,学生进行解题活动,其解题过程如下.

证明:(1)因为ABC为等腰三角形,所以AC=BC,∠CAB=∠CBA,又因为CH为底边上的高,P为高线上的点,所以PA=PB,所以∠PAB=∠PBA.因为∠CAE=∠CAB-∠PAB,∠CBF=∠CBA-∠PBA,所以∠CAE=∠CBF.

(2)因为AC=BC , ∠CAE=∠CBF, ∠ACE=∠BCF.所以ACE~BCF(AAS).所以AE=BF.

解:(3)若存在点P能使SABC=SABG,因为AE=BF,所以ABG也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底边也相同,所以高也相等,进而可以说明ABC~ABG,则对应边AC=AE,∠ACE=∠AEC,所以0°≤∠C<90°.

最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一起进行解题策略归纳总结活动.

这一过程中,教师在问题教学过程中,将探究问题活动与探究技能培养有效融合,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自身实践活动所获取的“直接经验”和教师有效指点的“间接经验”两个方面的有效作用,探析问题的思路更加明确,解题的策略有效掌握,解题的技能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以上案例可见,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探析技能及策略传授,作为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做到探究活动与技能传授有效结合,探究活动与能力培养有效结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技能,为有效探析活动开展提供技能保证.

三、重视探知过程的评点指导,提升初中生“善于探究”的学习素养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作用,不仅仅是“解疑释惑”,还有着“明智”的作用.教师在初中生探究新知或问题活动结束后,应该采用评价性教学策略,利用“旁观者清”的优势,引导学生开展生生互评、师生点评等评价活动,对初中生在新知探析或问题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和不足,进行评价和指点活动,使学生在评析他人和自我评析过程中,认识不足,改进不足,养成更加科学、有效的探析方法和技能,促进探究学习技能素养的有效提升和进步[1].

如在问题案例探析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让组内某学生展示其解题过程,并说明解题理由,然后要求其他学生开展小组评析指导活动,指出探析过程中存在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进行自我反思评价活动,从而使初中生在评价探究活动进程,人人获得发展进步,获得探究技能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付香香.初中数学探究性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7):53.

篇10

关键词 慕课;高校英语;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3-0032-02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缩写,2008年兴起于美国,之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这四个字母代表了慕课的特色,“M”代表Massive(大规模),传统课程由于受授课地点的限制,虽然多则可达数百名学生,但一门慕课的上课人数是以万来计算的,最多的可达165万人;第一个“O”代表Open(开放),传统的课程不管学生是否对这门课程有兴趣,都必须来上课,慕课则不同,它以兴趣为导向,只有学生对这门课有兴趣,有学习的意愿,只要通过邮箱注册就可学习,对学习者的年龄、国籍没有任何限制;第二个“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通俗地讲,慕课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慕课包括Coursera、EdX、Udacity三大平台,这三大平台各有特色,注册人数已超过数百万人次。

2012年,慕课开始引入国内,我国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就慕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绩。慕课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完全的网络教学模式,学生自主选课,自主学习;第二种是网络课程+学生自助式面对面互动模式;第三种是网络课程+本地教授面对面深度参与教学模式。慕课在高校英语教学界的研究也逐步深入,理论构建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也日益成熟。慕课时代的来临引发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变革,为此,各高校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慕课的挑战,寻求慕课与高校英语教学的契合点。

1 慕课与高校英语教学相结合的优势

学习更加灵活方便 慕课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支撑,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担任主导角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主选择什么时候上课,用多长时间上课,而不是按照学校的规定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教室来上课,实现优质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教育的均衡发展。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语法知识体系的形成 英语语法学习是高校英语学习的关键,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楚的语法框架,使语法知识具有连贯性和体系性。慕课是按照严格的英语学科体系构建而成的,为学生带来的是系统化的知识,而不是碎片化的零星知识。当前高校英语慕课的课程设置是以知识单元为标准来进行划分的,让有需要的学习者能够按照慕课展现出来的图谱进行针对性学习,帮助大学生构建起准确的语法知识系统。大学生在运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已经掌握的语法知识自然地使用出来,能够准确使用语法知识,从而在保证语言流畅性的同时,提高语言输出的准确性。

互动性更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慕课背景下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巨大改变,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也由原来的实体课堂变为虚拟课堂或者两者的结合,慕课的评价方式更为灵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承认学生之间的实际差异,要学会欣赏这种差异性,在差异中寻找学生的独特之处,利用赏识教育,采用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及时快速得到学习方面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反馈循环。

2 慕课背景下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多的知识,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要想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就要在教学策略上下功夫。无论教育理论多么完善,教学手段多么丰富,只有将教育理论和教学手段付诸具体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才能检验出教学模式的效果。教师只有组织好课堂教学策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又称为备课,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教学成败。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才能按照组织好的策略开展教学活动。要想构建有效的教学组织策略,教师在上课前不仅要了解英语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只有将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完美融合,才能设计出好的教学方案,二者缺一不可。只注重挖掘教材内容,而忽略学生基本水平和情况的了解,设计的教案就会让学生抓不住重点,无法有效掌握教学内容;如果只专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没有清晰完整的认识,那么教学就缺乏目的性,使学生对学到的知识无法形成系统而完整的认识。慕课专业性较强,在运用慕课进行英语教学时要先进行小范围的实验,确定慕课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后,再进行普及和推广。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总体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运用慕课来组织教学策略。

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要在较少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活动要针对学生的水平和要求来开展,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为宗旨,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语言表达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英语学科知识是结构严密、互相联系的一个系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系统化的原则,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讲授新课之前注意回顾以往学过的知识,特别是词义相近的词汇要重点分析,教学的过程中要逻辑清楚,表达准确,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等手段来展示自己对英语、对学生的热爱和热情。

讲授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衔接起来,语言要幽默风趣,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建适宜的讨论环境,创设探究问题的教学情境,适时地组织课堂讨论,讨论的问题要设计新颖,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行组织组内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思辨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评价不应指关注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进行发展性评价,既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3 结语

慕课背景下的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符合当前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对当前高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慕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领导高度重视,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切实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自觉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