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几点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教学的几点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线上教学的几点建议

篇1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学;建议

随着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力度的持续推进,教育部对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规范要求,不但需要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基础物理知识,更进一步还重点突出了要加强学生的物理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在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协助学生做好对物理问题的观察、分析与解决,进而促进对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文章就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施趣味性教学的意义予以了简要的阐述,并提出了几点建议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施趣味教学的意义

在日常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实现对传统师生间主被关系的打破,还可促进课堂教学的活跃性,促使学生能够在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之下愉悦的接受并掌握有关物理知识,促进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在具体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所采取的趣味性教学工作仍需进一步展开反思与总结,从而促使初中物理的教学趣味性及教学效率能够得以进一步的提升,促使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得以全面提升。

二、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物理趣味性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结合多媒体设备

随着当前有关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设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由此不但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强度,还可使教师节省下大量的习题讲解时间,从而促使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实施趣味性教学,就必须大力加强对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利用各类多媒体设备来进行PPT的制作,从而来向学生直观性的展示一些机械的内在机理与运行过程,利用视频与声音等不同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的信息接受感官,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增强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强烈渴求。以上这些优势特点均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电流及电路等相关内容之时,教师可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将线路图描绘出来,以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概念,进而促进学生对物理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在实施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学之时,教师应更加关注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角度出发,以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内容。将针对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培养作为主要的设计核心与要点,积极引导学生能够由多个角度来对物理知识展开思考,协助学生寻找到在物理知识当中所潜藏的自然规律特性,转而更加高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并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讲授比热概念之时,为了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引导学生能够由公式、特征、单位等多个方面来对比热概念进行观察,从而促使学生发现这当中所蕴含的概念知识,最终促成学生能够实现对相关知识点内容的有效掌握,促使学生能够逐渐养成举一反三的灵活思维。

(三)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在初中物理中实验教学至关重要,通过采取物理实验不但可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性,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便会更加主动的探求物理知识。例如:在讲解电流热效应的有关内容之时,教师可先演示一个较为简答的操作,将电阻丝与铜导线串联起来,同时在两条线上覆盖纸张,并将电流连接起来,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纸张便会燃烧起来。通过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之后便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电流具有热效应这一概念,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氛围也更加活跃,教学的趣味性自然也就达到了。

(四)将物理与生活相结合

教师在对物理知识进行教授之时,应当拓宽讲解思路,不单单受限于对课本知识内容的讲解,更加重要的是要能够将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所能够观察到的现象和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物理就存在于身边的生活当中。例如:在讲解《光的折射》之时,教师便可引入一些生活当中教学常见的现象,将笔放到水中,并放置于有光线直射的位置,让学生观察放在水里的笔其倒影的改变情况,进而引出本堂课程的重点,即光的折射原理,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折射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并利用这一原理来解释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通过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可促使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指引学生步入物理课程学习最为重要的一项基础因素,因而,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必须要扎根于实践教学基础之上总结教学经验,通过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来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充分的开发出自身的创造性潜在能力,进而促进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翟扬.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青年与社会,2012,(2).

[2]秦晓文,李凯波,黎红等.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课堂评价――基于对7节录像课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4,(4).

篇2

关键词:数学史;高等数学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15-02

一、数学史知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通过同行听课的形式,结合华南农业大学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对教师应用数学史知识进行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如下:

1.有些教师对数学史知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有些教师认为数学史知识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在高等数学课上讲数学史知识是浪费时间,等等,这种错误的认识势必影响数学史知识的在高等数学教学中作用的发挥。

2.有些教师不知道如何将数学史知识应用到高等数学教学中去。有些教师虽然认识到了数学史知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却不是很善于将数学史知识渗透进高等数学教学中去,或者是数学史知识的教育与高等数学教学相分离,没有发挥出数学史知识教育的真正作用。

3.有些教师自身的数学史知识不够丰富。数学史是师范类数学专业的一门必需课。但在高校中,很多数学教师毕业于非师范类大学,没有数学史方面的教育背景,数学史方面的知识比较匮乏或者不系统,以致无法将数学史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总之,许多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出数学史知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真正作用和效果。

二、数学史知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针对一些教师对数学史知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足的现状,结合作者多年来高等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将数学史知识应用于高等数学教学的作用。

1.将数学史知识融入高等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8,9,11-1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史中存在大量可用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例子。例如,在讲微分方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冥王星的发现是在利用微分方程理论计算出它的轨道后,再通过天文学家长期观察发现的。又如,在讲导数概念时,适当介绍导数的两个产生背景――瞬时速度和光滑曲线上一点的切线的定义,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概念是来源与生活实践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此外,数学史上一些有趣的悖论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2.应用数学史知识进行高等数学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方法的理解[13]。数学家与教育家F・克莱因认为: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困难,在历史上也为数学家所遇到,那么,如何能使学生顺利克服这些困难呢?如果学生了解了有关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有可能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和知识的理解[10]。例如,胡桂英等[3]将极限的数学史知识融入极限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了数学极限思想的形成过程,较好地实现了从认识有限量到认识无限量的思想转变过程。

3.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知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8,9,11,12,17]。通过介绍我国的数学成就,有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3]。例如,在讲述极限概念时,教师可以介绍中国先秦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庄子引用过的一句古语:“一尺之棰,日截其半,万世不竭。”说明我国极限思想的源远流长;还可以介绍刘徽的“割圆术”以及其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通过介绍数学家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科学精神。例如,在讲述欧拉方程时,适当介绍一下数学家欧拉,欧拉是历史上写论文最多的数学家,但在他28岁时噩运降临在他身上。通过口述,他儿子记录的形式计算,他坚持了20年直到最后一刻。这个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科学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4.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史知识有利于完成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教书”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育人”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事。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数学史主要是由数学工作者和数学家创造的。在数学史上,有值得学习的榜样,也有让人为之扼腕的史实。例如,在讲级数理论中的阿贝尔定理时,适当介绍天才数学家阿贝尔的杰出贡献,以及他的悲惨遭遇,可以让学生懂得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

三、将数学史知识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若干原则

针对有些教师不知道如何将数学史知识融入到高等数学教学中去的现状,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作者认为将数学史知识融入高等数学教学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1.数学史知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原则。利用数学史进行高等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方法的理解,使高等数学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如果将介绍的数学史知识和教学内容相分离,那么有可能使取得的效果适得其反,舍本逐末。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学史知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必须遵循数学史知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原则。

2.数学史知识为辅,高等数学知识为主的原则。数学史知识的引入是为了使高等数学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数学史知识的介绍不宜占用课堂学时太多,否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在融入数学史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认真整理、甄选数学史的相关资料,设定好数学史知识教学的教学情景和教学目标,以一种比较自然的方式融入到高等数学教学中去。

3.数学史知识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在高等数学中,所引用的数学史知识必须与学生知识水平相适应。如果引入的数学史知识难度过大,学生理解不了,就会无法发挥数学史知识的作用,甚至让学生望而生畏,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与学生知识水平相近的数学史知识(课外知识)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还可以拓展他们的视野。

四、提高教师数学史修养的几点建议

说到底,教师是应用数学史知识进行高等数学教学的实施者。因此,要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出数学史知识的作用,必须提高教师的数学史修养。结合本校的情况,作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是指邀请数学史专家给高等数学教师讲授有关数学史知识;“走出去”是指选派一线在职教师参加数学史方面的专业研讨会进修培训班等。

2.自力更生,自己动手。组织教研室相关教师编写一些有关数学史的教学资料,并开发相关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史知识教学素材。

3.努力创造应用数学史进行教学的条件。学校应尽可能地订阅数学史方面的报刊杂志,给同学介绍数学家的故事等等,提供一些成功应用数学史知识进行高等数学教学的案例,并制作成光盘供相关教师学习、借鉴等等。

总之,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了数学史知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了应用数学史知识的方法,并自觉应用数学史知识进行高等数学,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凤敏,刘玉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06):130-131.

[2]高月琴.数学史知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数学研究,2008,(01):60-62.

[3]胡桂英,钟军平,吴昊文.高数“极限”教学与数学史的整合摭谈[J].中国成人教育,2012,(3):134-135.

[4]高玉芹.高等数学口诀及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2):68-70.

[5]史艳华,王芬玲.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20):127-128.

[6]张桂梅.高等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2,(04):66-67.

[7]刘艳芳.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初探[J].科技信息,2013,(16):158-159.

[8]宜素环,单秀丽.关于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针对学生的厌学问题[J].职教论坛,2012,(26):24-25.

[9]邓燕.浅析数学史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高等理科教育,2006,(4):22-24.

[10]韦兰英,张振强.谈谈数学史教育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科技信息,2008,(23):268-269.

[11]吴筱宁,黄建科.关于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20):115-116.

[12]张敏捷.略论数学史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意义[J].魅力中国,2009,(25).

[13]杨颖,刘颖.数学史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12):87-88.

[14]马书燮.数学史与高等数学教育[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28(1):94-95.

[15]周俊林.数学史对高等数学教育的影响[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60-61.

[16]赵清波,李文潮,吴克坚,等.数学史融入医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效果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3):256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性问题;建议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现代教学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自主探讨能力,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为此本文提出三点关于初中数学探究性问题设计的建议,分别是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探究热情以及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

一、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探讨性课堂,就是要提高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研究能力,要激发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兴趣,就要激发学生对该问题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上,教师要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是内在的东西,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激发兴趣,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种教学方式,例如设计竞赛、抢答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时刻都处于兴奋的状态,从而更好地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逐渐地培养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因此,要提高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就要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主动研究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数学知识。

二、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探究

在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上,要增强学生数学问题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就要求教师加强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自主探究兴趣。教师可以以“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帮助为辅”的方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学习数学,加强学生在预习中的自主探究能力。为了更好地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探究方向的正确性,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往正确的方向思考。例如在进行数学概念这部分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概念中的关键词思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数学概念内容。

三、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

1.设计递进式的探究性问题

由于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学生的思维能力会随着学习能力的递增而增加。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递进式的探究性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数学是一门对学生逻辑能力和抽象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就要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抽象能力。调查研究数据表明,学生在初中时期的思考能力并非是直线上升,而是螺旋式的递增。所以在进行探究性问题设计的时候,教师要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进行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先通过设计一个引导性的问题来让学生从中发现相关的数学规律,当学生充分了解该数学知识后,教师可以追加难度更大的数学问题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的探究。通过增加数学问题的难度,可以引导学生向更深的数学层次进行思考,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探究能力。具体的例子如下:(以三角形的教学为例)

引入性问题: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某一等腰三角形,其一边的腰长是10cm,底边长度是12cm,请学生计算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学生在计算该问题的时候,就能很好地领悟和运用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即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然而由于部分学生对于等腰三角形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部分学生会计算出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2cm,部分学生会计算出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4cm,为什么会出现结果不同的情况呢?通过探讨得知,部分学生对于等腰三角形腰的定义不清楚,导致思考方向错误。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纠正学生对于等腰三角形的错误想法,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思考和探究。

探究性问题:一个等腰三角形,我们知道这个三角形其中的一条边是10cm,另外一个边是12cm,请问该等腰三角形剩下的边长是多少?

部分学生可能会受到引导性问题的影响,认为剩下的另外一条边的长度是10cm,而部分思维全面的学生则会思考到:题目并没有说明哪一条边是腰,因此,这部分的学生会给出两个答案,一个是10cm,一个12cm。

因此,通过设计递进式的数学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提高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教学效率。

2.设计生活化的探究性问题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借助生活化教学来进行探究性教学,教师在设计生活化教学的时候,也应该注重所设计数学问题的延展性。例如: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图表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家庭一年以来的用电度数,制作出自己家庭用电度数情况图标。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图表来进行表示。有的学生用柱状图来表示家庭的用电度数,而有的学生则用线状图表示家庭用电度数。

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探究性问题,学生既可以将所学习到的图表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

综上所述,开展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和思考,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幼教;专业水平;幼教模式;想象力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都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越来越重视幼儿时期的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幼儿时期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无法代替的作用。如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也成为教育领域所探讨的重要问题。

1.以游戏的方式开展幼教工作

以孩子为核心是现代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原则。现代幼儿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过于呆板枯燥,难以对幼儿产生良好的影响。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要注重与孩子的互动,组织孩子们进行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有用的东西。

例如,在教《找朋友》的歌曲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要求孩子去背诵歌词,孩子们肯定会感到无聊,甚至反感和不耐烦,出现精神不集中、三心二意的现象。教师完全可以以游戏互动的方式来教会孩子这首歌。孩子们一边做游戏,一边可以把这首歌很快学会,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孩子们相互熟悉,增进孩子们之间的感情,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同时这样也提高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孩子在以后会更加乐意参加这样的游戏。

2.引导幼儿科学探究

孩子的好奇心能够引导他们对未知的世界进行探索,教师在生活中要注意去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并加以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孩子们的特性去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们靠自己的能力来认知自然、学习知识。

(1)亲近大自然,提高孩子们的创造力。幼儿对外面的世界、对未知的事物还很好奇,所以在针对幼儿的教育中,一定要给孩子们更多的机会去亲近大自然。例如,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如春游、踏青、参观动物园等,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拓展他们的视野,还能锻炼孩子们的观察力,孩子们可以从活动中学到很多知识。教师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让他们去亲近大自然,感受新鲜的事物,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学到新的东西,在幼儿时期学到的知识,会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帮助。

(2)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提升孩子们的创造力。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是天性,对于孩子的想象力,教师不能进行束缚,要借助孩子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一优势来引导孩子的学习,提升孩子们的创造力。

比如,在教孩子画画和剪纸时,教师把基本方法教给孩子们后,留给他们大量的自由时间,这样孩子们就能发挥想象力去创造新的|西,或许他们能画出一副非常新颖的画,裁剪出各种各样从未见过的造型等。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以及推动社会的进步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教师做好学生的指导者

在学习中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孩子们自身的天性,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孩子们了解自己,慢慢地认识自己,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这有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和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对孩子进行关心和爱护,要耐心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成绩等状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老师还要帮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用正确的方法及时纠正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孩子都喜欢模仿,教师也要时刻规范自身行为,发挥模范作用,给幼儿正确的引导,培养其良好的素质。

幼儿园的孩子处在一个特殊阶段,对这一阶段孩子的教育措施要尽量以游戏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学习,引导孩子进行科学探究,让孩子多接触新事物,提升孩子的创造力,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总之,对于幼儿的教育,教师要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创新教学模式,考虑多种因素,并在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教育,保证孩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孙伟冉.提升幼教专业水平 创新幼教模式[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11):28.

[2]黄 艳.提升幼教学生水平,实施教学创新――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8):213.

篇5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 素质教育 衔接工作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以我国整个教育来说,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中小学英语教学方面日渐重视。但目前来看,当小学生步入初中的时候,英语学习不再是零起点,对初中英语教师来说,教学压力减轻了一部分,但是,由此出现的中小学的分阶段教学,也出现了新的压力和问题,为了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教学任务和内容的衔接

对于《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全国没有统一,这就导致教材内容的不同,难易程度有差别,与新《英语课程标准》也就不匹配,七年级英语教材的难度相对于小学英语教材是直线上升,导致小升初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难以适应。在教学任务上,小学英语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听说能力。老师常常通过情景对话和直观教具,使得学生学习简单的词句和少量语法。小升初之后,老师要求也发生转移,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学习内容变复杂,难度也变大。对于中小学英语的教学任务和内容的工作的衔接问题,要求老师对中小学英语教材认真研究,整理教材,合理过渡,灵活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

小学英语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尽可能的把英语教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小学生更容易的进行英语学习;对于初一的学生,刚开学会加入音标教学,自然拼读,字母组合发音,比如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较容易的绕口令,对于没学的单词,老师要把音标写出来,教会学生拼读。而对于初中英语,尤其是初一英语阶段教学,要尽可能的延续小学英语课的活跃气氛,使初一的课堂既有小学的活泼,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同时又要兼顾教学内容,加大难度和深度。比如在课堂上进行歌词填写比赛,可以在英文儿歌中以填词的方式学习课本中的重点词句。如将新目标七年级上册Unit 1 My name’s Gina所学的重点句子填入《两只老虎》,“What’s your name? Alan. Hello! I’m Mary. Hi,Mary! I’m Jim. My name’s Jenny. I’m Gina. Nice to meet you!”这样用重点句子来唱几遍,可以促进学生们的记忆。

初中课堂还要关注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在教学中会加入思维导图,课堂多几个追问,培养孩子发散性的思维。同样,还要加强笔头写的内容,作文和阅读都比小学上升了一个很大的台阶。比如新目标七年级上册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My name is Jack. I often go to movies with my friend Mike. My favorite actor is Paul Jackson. He has a new movie,My Father’s Birthday. It’s a very funny comedy. Mike likes magic movies best. 老师可通过这篇短文来训练学生,把短文中的Jack换成学生自己的名字,再把学生自己的真实爱好写进去。这样即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师生情感的衔接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

老师面对新生要做好自我介绍,介绍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为的是学生们尽可能多地了解老师,加强师生之间在情感上的沟通交流;老师也要帮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目标加以明确,在学习要求和方法上给予学生具体的建议等。在英语课堂上,老师既要严谨治学,又要谦虚好学,用这种行为来规范学生,并且给学生创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欣然接受英语的学习,又对英语产生兴趣。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和赞扬,并且耐心指导;同时老师要尊重学生,要同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老师要用微笑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教学要严中有爱。对于初一的孩子,激发兴趣很重要,可以运用多媒体利用各种媒介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学要有实效性,要落到实处,重难点要突出。尊重孩子之间的差异性,要多出耐心。

四、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小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的提高是中小学英语教学实现高效衔接的保障。但是,现有的教学评价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升学率,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应试知识和技能就更备受关注,而对于素质教育就无暇顾及。因此,相关单位要改变现有的教学评价,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一方面,要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不仅要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具备多种教学素养,教师既要在上课之前备好课,对于课堂教学又要具备组织能力。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上,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一直是个难题,为了解决好这个难题,就要求英语教师要相互交流沟通,在具体教学中优化英语教学过程,找准衔接点,同时也应加强素质教育理念,从而使得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赐艺.素质教育下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J].新课程・上旬,2015(8).

篇6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美术;自主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131-02

1 前言

美术属于艺术类的范畴,美术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初中学校对美术课程并不重视,学生对美术也兴趣泛泛,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实现初中美术自主合作探究,越来越受到美术界教师的关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有着良好的实践效果,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基于以上认识,对初中美术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思路进行探究。

2 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初中美术自主合作探究的思路

相较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美术教学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美术资源的支撑,需要学生动手进行创作。因此,在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自主探究过程中要符合美术课程的特点。

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在导入课题过程中只是单纯利用粉笔画图,或利用一些美术挂图,备课的时候需要搜集大量挂图资料,不仅耗费时间,而且课题导入效果不好。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程素材的搜集任务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把它作为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第一步[1]。利用计算机可以制作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将多媒体课件通过投影仪展示,就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学习积极性。

以“海报设计”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国内外知名海报赏析》视频,并根据视频风格搭配音乐,给学生良好的视觉体验和听觉体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够直观感受海报制作的具体形式、版面设计等,从而对海报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视频中的海报进行点评,以此来导入课题――海报设计,并提出学生自己如何设计海报的探究式问题。这种应用信息技术的课题导入方式比口头的讲述效果更好,避免了课题导入和探究式问题提出的生硬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检索素材――拓展思路 因为初中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很少能够接触到美术作品,所以在作品创作过程中难免缺乏创作思路。互联网有着开放性的特点,其中蕴含丰富且优质的美术资源,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利用互联网来检索美术资源。学生在自主检索美术资源时能够发现自己喜欢的作品,拓展美术资源面,对一些优秀的作品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这就拓展了创作思路,在检索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学习的自主性[2]。

如在“中国画学习”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室中自主搜索一些代表性的中国画作品,并对不同类型的中国画作品进行赏析,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主要风格,如人物画的生动传神、山水画的飘渺出尘、水墨画的自然写意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作品导入电子平板中,在课下也可以细细品味。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美术文化,还能够让学生拓展中国画的资源面,拓展自己的创作思维,创作的艺术性和精神高度得以提升。

分组交流――促进合作 在素材检索完毕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来整理获得的资源,梳理创作思路。学生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因此创作思路肯定是不尽相同的,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分享创作思路,通过讨论进一步激发创作灵感[3]。在安排课下创作作业时,教学可以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打破信息传输的时空限制,应用互联网与学生进行课后的在线交流,如建立微信群、QQ群等。在这些交流平台上,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对美术知识和创作思想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在线交流平台来留美术创作作业,将创作的模板等以文件的形式共享到QQ群中,在线上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线上辅导,实现因材施教。此外,教师可以将每组学生的作品用幻灯展现出来,充分体现学生作品的艺术性,之后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再以“海报设计”这一课程为例,在素材检索完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交流和讨论,分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一般4~6人为宜,这样既能够保证讨论的热烈程度,又能保证不出现讨论混乱的情况。学生对于海报的理解不同,因此创作思路也不尽相同。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海报创作思路,如创作的主题、内容等,建立良好的生生关系,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去倾听和借鉴。

对于初中生来说,一幅标准的海报设计一个人完成比较困难,且不同学生的美术功底不同,这时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合作完成一幅海报作品,不仅提升海报的创作效率,而且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他们探究精神的培养。在创作作品过程中,可以应用信息技术采用绘图软件进行创作,在创作中一旦出现问题,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也可以在线询问教师,打破教师教学的时空限制,充分实现学生学习美术的主体性。

共享成果――交流学习 在学生完成作品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公开展示,让学生共享创作成果,互相交流学习,提升美术技能。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在展板上展示作品,有一定的局限性,作品的展示数量受到限制,且不利于学生交流、教师点评[4]。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中,这样学生就能够互相留言,共享作品成果,实现在线交流,教师也可以实现在线点评。学生还可以将作品共享到QQ群文件中,在QQ群中学生相互交流、探讨,评价各自的作品,方便作品之间的比较。通过同学的在线评价和教师的在线点评,学生能够知道自己作品的优点和缺陷,也能够借鉴其他学生作品的优点,有利于取长补短,实现美术技能的共同进步。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机、录像机等设备将自己的创作过程记录下来,以便于之后的经验总结,从而升华学生的美术能力。

3 结论

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美术课程有着艺术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初中学生想象力丰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实现。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的课题导入、素材搜集、合作探究、成果共享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教师只有把握应用信息技术的要点,提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才能够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从而实现初中美术的自主合作探究。

参考文献

[1]王媛媛.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2]亓振红.信息技术教学中“激趣导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篇7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体育课;实践;探讨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做为新时期的中学体育教师如何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1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2 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例如,在上一年级立定跳远课时,我改变了以往惯用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格式化”的教学方式,采用了让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虚拟的动物王国运动会中,学习模仿各种动物的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立定跳)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创造发现学习等步骤,在老师的鼓励和师生共同探讨、实践下掌握了动作技能。

3 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跳短绳》一课,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励法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前,激发学生模仿小兔、袋鼠等动物跳,然后,布置小动物学跳绳,比一比谁学得快的任务,让学生自由练习。练习过程中,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花样跳绳,一方面,让学生当小老师教不会的同学。每当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我都会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有时作出惊呀的表情,有时有意输给学生,在我的激发和鼓励下,学生对跳绳充满了兴趣,不仅体育课上跳,回家跳,课间十分钟也在跳。面对学生的进步,我深感成功的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 、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在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4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例如:我在一年级《投掷》一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理活动规律,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模式:引导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发展身体素质(满足活动愿望)放松与恢复等六个阶段。课的开始,我将课堂喻作大森林,带着学生在动物世界里自由地玩耍,模仿动物作各种动作、学习飞行(引导激发兴趣)。接着,让学生在预先设计好的飞机场内练习掷纸飞机,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飞机怎样才能飞得高飞得远(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学生基本掌握飞行方法后,要求学生将飞机搂成纸球,比一比谁掷得远(发展身体素质,满足活动愿望)。最后,学生在乐曲声中欢快地结束活动(放松与恢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飞行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投掷动作,课堂上学生学得开心,玩得有趣,个个满怀激情地大胆表现,身心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5 对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5.1 改变对体育教师的偏见

体育教师的地位一直以来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第一线的教师不仅要负责学校的“两操”工作和学生课余训练,每周还得任12-16课时的课堂教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相对都是最高的,而相当部分学校在教师发展和业务提高上仍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这样,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

5.2 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

学校要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利用多种方式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在参与实践、研究和学习中逐步提高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改善教育行为,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5.3 落实学校场地器材的配套

《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给予学校和教师以更大的选择余地和自主的空间,大大降低了对特定场地和器材的依赖。但是,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许多地方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十分不足,造成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缺乏。

5.4 改变大班化的现象

篇8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教务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引言

教务管理系统是面向学校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并为其提供服务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务管理,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大大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提高工作效率,使教务管理人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教务管理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借助于网络的开放性,师生与教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上公告、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与互动,使得教学与教务管理结合得更加紧密,更加及时。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推动了大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教育公平、降低了教育成本,让学习者能在网上实时互动,互为师生。信息化教务管理手段是教务管理适应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教务管理现代化的前提和关键。

1、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模块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进行教务数据处理的教务管理系统终端和面向全校师生服务的网络平台两大部分组成,系统功能全面,使用方便,主要包括:(1)基础信息模块。它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保障。(2)学生管理模块。(3)教学计划模块。(4)选课管理模块。(5)成绩管理模块。(6)毕业管理模块。

2、基于平台的网络课程有效教学模式

MOOCS指的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在中文之中翻译是"慕课",在些年来在国际社会之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学发展战略学会的会长郝克明对于MOOCS这样描述,在2012年在美国由大学发起的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一经发起就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相当大的震动,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是教育界的'海啸'的到来。围绕学生如何有效在线学习而展开的教学模式,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师生/生生交流、小组学习、在线答疑、课后测试及浏览相关课外材料等功能,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知识缺陷有选择的学习,更加深入的掌握知识。正因为MOOCS的这一优点,网络开放课程已经逐渐变成高校、媒体和企业共同关注的话题。

3、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3.1 加大投入,构建高效系统

教育信息化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功能完备的优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提高教务管理质量和效率是不可缺少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在教育管理信息标准的指导下,加大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定制高效、实用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并尽快更新与软件相配套的硬件设施,使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务管理理念有机融合,从而提高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3.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度

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订的制度要规范、严密,便于操作,同时要体现信息化管理的要求。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改革逐渐深入,一些卓越的工程师、分级教学等教学改革在执行过程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这要求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修改及补充意见,促使教学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教务管理规范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规范化就是要求各项工作要按一定的标准去进行,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本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按章办事,杜绝随意性的凭经验办事。

3.3 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要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重在培养的原则。一方面,要引进具有较高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的人才,引进一些教育管理和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来充实教务管理队伍;另一方面,要着重培养提高现有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能力,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现代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应用和开发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必须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规范,加强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建设。管理人员应实行持证上岗制(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应用能力,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实施教学管理奖惩制。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信息化教学管理队伍。

4、结束语

教务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高校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先进的教务管理模式,分析影响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各种因素,努力探索加强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树立现代化教育管理理念,使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真正步入"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篇9

   在家长会上的精彩发言稿

   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首先感谢你们带着对孩子成长的殷切关怀,对我们工作的极大支持来参加家长会。我代表全体六年级任课老师及你们的孩子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我是六(1)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今天受学校的委托,由我跟大家探讨毕业班学生的教育问题。

   六年级毕业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小学六年级这一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是十分关键的一年,也是十分紧张的一年。这一年中,既要完成本年度的教学任务,还要对六年来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将零散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既是对小学阶段的一个总结,又是为初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所以,不光是你们家长,包括我们学校及我们的老师都十分重视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想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让你的孩子取得进步,只要我们真诚的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就会帮助孩子走好这人生的第一步。

   首先,我想从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给家长朋友们提几点建议。

   一、给子女多一点关爱。

   虽然这几年的小学毕业考试已淡化了成绩,也不作为学生升学依据。毕业成绩都是以等第的形式告知学生和家长。这样一来,确实为学生减轻了毕业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考试。再加上老师和家长时不时地会提醒他们马上要毕业考试了。所以心理还不够成熟的他们还是会感到有很大压力,有很多的困惑。每天,各门功课都有一定的作业,学习能力差一点的学生会觉得很难应付,更不要说能把题目都做得全对了。这样一天学习下来,学生感到非常疲劳。回到家里,他们多么需要父母的关爱啊!这时,做父母的就要去关心他们,体贴他们,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促使他们尽快消除疲劳,去顺利完成接踵而来的回家作业。晚上,家长要注意让孩子早点休息,因为明天的功课还是很多。早上起来,家长要为孩子准备好早餐。我们上午要到11点多才能吃到中饭,一个上午有4个小时。早餐不吃好,也会影响学生上课质量的。所以,家长要从点滴做起,来关爱自己的孩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给子女多一点安宁。

   我们认为,大多数孩子学习是认真的。他们回家后,首先就想到的是赶紧把作业做好。但是,有的家庭往往没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子女在做作业,家长在旁边大声说话,或者看电视,甚至打麻将,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有的学生一边听电视,一边在做作业。这样作业质量下降,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三心二意做作业,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在做作业的时候,要尽量让孩子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家长在旁边,就不要多说话,更不能在孩子做作业时乱批评,乱吆喝。要让孩子静心地做作业,细心地检查作业,保质保量完成每天的作业。

   三、给子女多一点约束。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良好的教育和适当的约束,学生就不会有良好的习惯。我们有的家长一味让孩子安静地做作业,一吃完晚饭,就把孩子安顿在房间里。那么,孩子一个人在房里到底在干什么呢?是在认真做作业、认真复习呢?还是在看书呢?还是在玩耍呢?家长有没有仔细观察过?像这种例子很多,有的孩子晚上回家看电视过迟,玩电脑到深夜,导致学生睡眠不足,家长却没有发现,而是由老师发现的。因为这个孩子晚上贪玩,睡眠少了,第二天上课就要打瞌睡了,严重影响学习。因此,我们把缺乏自觉意识的孩子放在身边,多关注他们,是有一定好处的。家长更要挤出更多的时间陪在他们旁边,让他做完作业。不要认为工作赚钱一定要放在第一位,多陪陪孩子,多对孩子一些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啊!所以,给孩子多一点约束,家长就会少一点烦恼。如果你从未陪他写作业、从未检查或督促他的学习,你想,他会给你好成绩吗?

   四、给子女多一点引导。

   六年级的孩子,真是似懂非懂的阶段,他们还分不清是非。家长就要学会引导,学会沟通,学会解释,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一棍子打死。特别是比较内向的孩子,你心急,一定要让他做到什么事,那他的心理就会产生逆反,结果反而会把事情搞僵。现在的孩子生活一帆风顺,一有挫折,一有压力就承受不了。学生在学校的压力就很大了,回到家里家长再乱说一通,甚至打骂,有些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孩子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出现逃学的现象。因此,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虽然这是老生常谈了,但还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五、和教师多一点联系。

   我们希望家长们要和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多联系。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多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多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老师也要向你们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所以,家长和老师相互联系,相互了解,就能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可以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教育。

   我想各位家长们最关心的是如何在这最后一年的小学学习中,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为进入初中学习打好基础。我征求听取了各位任课教师的意见,下面就分学科给家长朋友们提些学习上的建议:

   数学学科

   先说说我任教的数学学科方面要请家长帮助的地方。其实家长在家,主要是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回家作业,所以我就说一说孩子作业当中的一些应当养成的好习惯。

   1、教育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做作业是加深知识理解、巩固教学所得的主要方法,有些孩子不愿下工夫自己做作业,要么在校抄袭他人做的作业,要么在家里缠着家长替他解答、替他检查,因为现在家长素质提高了,能帮助孩子解决作业方面的问题。这样的孩子即使每天交了作业也是很难掌握知识的。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有位家长对孩子做作业约法三章,我觉得可以借鉴:(1)练习中题目至少读三遍,(2)练习中通过自己努力能做出来的,绝不问别人,(3)练习时感到不知所措的,要先看书,复习概念,再看例题,接着自己思考,争取独立完成,(4)对于自己实在难以独立完成的题目也要认真思考,在请家长讲解时先说清自己对于题目的理解,说清自己在哪个具体地方不理解。家长的辅导主要在“导”:通过对疑难问题的“诊断”,从孩子的思维障碍出发,一个一个地加以排除,启发孩子从中悟出道理。家长可选择一些与孩子的难题相似的题目做示范剖析。

   2、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有的家长经常说,我家孩子太粗心了,实在没办法。其实孩子粗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家长要正视这个缺点,并且帮助孩子逐步改正。首先,字迹要端正,有的孩子自己写的字都看不出,有的从草稿纸上誊到作业本上都会看错。其次,就是要养成检查、检验的习惯。这一点很重要。孩子只有静得下心来检查作业,那么他的作业质量一定不会差的。这点,我们教师肯定是强调的,但在家中,就请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先检查,然后你可以看一下她的检查结果。

   3、养成一心一意地做作业的习惯。有的孩子写作业时没有专心投入,“附加动作”太多,一会儿东张张西望望,一会儿摸摸这玩玩那,还有的孩子喜欢几个人凑在一起边聊天边写作业,或者喜欢边听音乐、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边写作业,如此三心二意当然不能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在做作业时集中注意力,不要做与作业无关的事情,孩子的书桌上也不要摆放令孩子分心的东西,在孩子做作业时不要去打扰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受老师表扬”,“肚子饿了吗,要不要吃点心”,“做几道了?还有几道?”

   4、要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学习方法比较消极、被动,家长应当有意识地加以指导,并使之形成习惯。通常指导孩子学习方法有很多,比如学习的四大环节: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作业练习,家长应该协助教师指导孩子扎实完成这四步。我们几个

   数学老师都将重要的一些规律、一些计算公式等都整理在书上,您可以督促孩子不定时的拿出来读读,做到“温故知新”。

   另外我还有几点建议供各位家长参考:

   1、对学有余力的孩子,我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机械重复一些掌握很牢固的习题,可适当给孩子做一些有些思维难度或者是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能力的提高,思维的拓展,对今后初中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2、对暂时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家长们就更加要多花些时间与精力,从基础题开始,从课本上的例题开始,进行一题一题过关,我建议这些家长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攻克难题,毕业试卷中70%题目是基础题,孩子在这些题上不失分,也已经相当不错了。

   3、建议家长在关心孩子作业正确率的同时,也重点关注一下孩子的书写,因为我们毕业考试采用的是答题纸形式,每题都有各自的位置,并且不能用任何修正液。好多孩子现在字迹潦草,落笔就是错,这对以后在答题纸上的答题是非常不利的。

   4、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在我们数学试卷中,计算占的比例非常大,不管是填空、判断、选择还是应用题都有计算的份,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计算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今后涉及到圆柱、圆锥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时,计算错误率相当高。所以请家长可以多关注一下孩子的计算能力,每天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两、三题,做做比赛,既可以增进与孩子的感情,又可以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这里,特别提醒家长朋友一下,有的孩子在借助计算工具,如计算器、手机等,这是相当不好的,孩子一旦养成依赖以后计算就会生疏,成绩必然受影响。

   语文学科

   语文学习贵在平时积累。每天看一点,每天背一点,每周写一点。说到看书,或许每天看一点很多孩子都能做到,我觉得不仅仅是看一些少儿读物,还建议他们看一些名家名篇、散文,还要认真读好考级的书。每天背一点,可以让孩子分类背背成语,背背古诗,也可以背点优秀习作。每周写一点,这是老师布置的,大部分同学做得很好,能按老师的要求实地观察,认真习作。文化底蕴是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如果平时注重了积累,语文学习是比较轻松的。语文毕业考试主要是基础知识、阅读分析和作文。基础知识50%、阅读分析20%和作文30%。基础知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看拼音写词语,多音字、句子的变换、填关联词语、修改病句等,这些内容紧扣课文,只要时间允许,老师会帮他们进行复习,但对于个别

   基础不怎么扎实的同学,家长肯定要在家督促、加强巩固。否则就很难跟上大家。阅读理解方面学生的差距就很大了,其实这方面平时我们做得也不少,但一些同学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最关键的是有的同学不能静下心来读短文,有的同学短文还没有读懂就开始做相关的习题,这怎么能做对呢?

   作文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标点引用都在作文中反映出来。作文分记叙文和应用文两大类。记叙文有记人,写事,写景,状物;应用文有书信。要求学生必须审清题目,明确要求(如只要求写一件事的,不能写两件事。协作对象要搞清楚,如《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我的一家》、《快乐的星期天》等等。选材要新,主题明确、祥略分明、语言通顺流畅,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等。)应用文要注意格式。比如最近写信,课上反复强调过了,学生也认为懂了,但在具体操作中又有错。写信的称呼与署名自相矛盾。

   英语学科

   1、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好小升初衔接工作。

   现在的小学英语难度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毕业试卷和中考试卷的题型越来越接近。完型填空,阅读理解,甚至英语小作文都出现在小学英语毕业试卷中。小学教材和初中教材也是相衔接的。如果小学英语基础不打好,进入初中以后,老师用英语上课,孩子将听不懂,越听不懂,越没兴趣,成绩就越差。所以希望各位能重视这最后一学期的英语学习。我们会在新课结束后进行总复习。希望能帮孩子把以前的书找出来,以便复习。特别是基础不好的学生,一定要抓住毕业总复习的机会,把落下的功课补上去。

   2、教育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说英语的环境,我们英语课上课时基本上用英语教学。所以上课时如果不认真听讲,会听不懂。长此以往成绩会下降很快。但大多数学生上课时,集中注意力能听懂的,而且在认真听讲的过程中学生的听力也会不断提高。

   3、督促孩子养成回家听录音,读英语的习惯。

   英语是语言,语言的学习最好能在语言环境中运用。中国孩子学英语已经缺少语言环境了,所以一定要尽可能的多听,多读。模仿纯正的语音语调。语感很重要。多听录音还能对所学内容起到巩固的作用。为了节约时间,家长可以在孩子边做一些日常活动时,放英语录音。如让孩子边吃起床,边听录音????利用一些边角时间来听录音。

   4、注重词汇的积累,为初中学习打好基础。

   词汇的积累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希望家长们能督促孩子在家背单词。每册书后面的词汇表中的蓝色单词是一定要掌握的。黑色的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四会掌握。而且词汇越丰富,英语阅读能力就越强。另外除了书本上的词汇以外,我们再平时阅读练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课外词汇。我也鼓励学生去记忆。有的学生也自己准备了课外词汇积累本。

篇10

【关键词】职业适应能力 差距 措施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183-03

近年来,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突破了95%,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却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可见,职业院校针对企业一线培养的有技能的“蓝领”成为就业的新宠,所以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大学生就业不如职校生就业。政府也在大力提倡职教事业,比如重庆市政府就通过“生活补助”、“减免五类生学费”等优惠政策来鼓励学生选择职业院校。职业院校也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大力宣传以求发展,向社会输入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可是,在这华丽的背后却很少有教师关注刚走上就业道路的职业院校毕业生,他们在新的岗位表现如何、职业适应能力如何却是大多数学校教育关注的盲点。本文纵观现实,从职业院校性质入手,在此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职业适应能力的概念

职业适应能力是指学校的学生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过渡过程中,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变化、满足新的角色期望,使自己逐渐达到所从事职业的职业要求并顺利完成职业活动,并且能够利用环境、创造条件使自己达到较高的职业发展目标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职业规划能力、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人际交往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等。一个人经过了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并且进行了正确的职业选择后,我们可以说他适合该职业了,然而职业的适合只是个体进行职业活动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唯一的条件。现代社会是一个自由竞争的社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找到一个适合的职业,创造事业的辉煌。但在职业生涯中却并非一帆风顺,常常会遇到一些阻碍:如职业方向迷茫、工作压力过大、人际关系不良等问题。我们常看到这种现象:接受同样教育和培训的学生进入社会后,从事同样的工作,有的可以大显身手,有的人则无从下手,有劲使不出,这就是职业适应能力高低的表现。

二、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情况

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如何呢?我走访了几个厂家,得到的答案如出一辙:表现一般。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现实情况,我联系了本校分配的学生,他们也大多自评为一般。由此看来,职业院校学生被推荐到用人单位以后自身适应状况不容乐观,与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呢?根据所掌握的情况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学生的专业能力受到限制

有的学校专业的设置没有和工厂形成零距离,学习内容和工厂的实际操作有很大的差别,学生知识和技能较老化,适应不了企业对新技术的要求;其次有的学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校园所学专业联系不大,到工厂后根本就不适应;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就业率,学生学业期未满就被送到了工作岗位,学生在校只掌握了很少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胜任本职工作。

2.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

职业院校学生接受学习的时间有限,知识视野也相应有局限性,所以总体来说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比如说语言综合素质,有的学校语文课形同虚设,原本就没有多大自控能力的学生很少加强基础课的学习,所以“读、写、听、说”能力难以提高。又如英语方面,一些企业现在引进了大型的进口机器,为了能熟练地操作并对机器进行日常维修,技术员工的英语水平至关重要,技术人员若能熟练地用英语表达,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很多企业在挑选人才时很注重的一个方面,但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英语技能普遍偏低。这些现象使学生很难在短期内适应自己角色的转变。

3.学生的生活习惯不好

总体来说,职业院校的课程负担不重,有的学生就此形成懒散的心态,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有的学生在校时常旷课,到了工厂后无视工厂的制度,偶有旷工的现象;弄丢出入证也是屡见不鲜;吃饭的垃圾到处乱扔;不爱护寝室的清洁卫生等。

4.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

有的学生刚踏入社会,比较彷徨和迷茫,因此表现得内向,看见领导就东躲,和同事之间也很少说话,所以生活得很压抑,这自然也影响了工作能力的发挥。

三、影响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的主要原因

以上种种现象表明,虽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比较良好,但是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还有待提高,一线教师应重视此问题,深思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我认为以下几个反差现象正是学生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主要原因:

1.教材与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存在差距

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教材涵盖了有关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技能训练有较强的针对性,其内容基本能满足学校教学的需要,难易程度基本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但教材内容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还有差别,教材知识仍停留在较为落后的技术上,所以毕业生的工作能力较差。

例1,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上电子技术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教材“机”的比重较大,“电”的比重明显不足。另外有的教材已经出版了四五年,其中有的内容已经不能代表我国技能知识的现状,教材的编排形式也显得有些落后。

2.学生的理想与现实情况存在差距

从有关方面获悉,本市企业的人才梯队由不同学历、年龄的人员互相搭配而成。研究生、本科生从事电路设计等技术开发工作;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技术管理工作如设备维修、参数调整、车间管理等则是高职生的责任;中专、中职院校学生担当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所以,中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有的学生好高骛远,整天幻想着不劳而获,羡慕管理阶层的人员,对已有的工作不满意,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现实与理想的差距造成了他们浮躁的心理,这自然影响到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例如,前年分到重庆二郎某厂的一数控专业的学生,在实习期间,经常埋怨工作时间太长、环境太差、工资太低,所以听信在外地打工的老乡劝说,私自离开了企业到珠海寻求发展。可是去了以后,四处碰壁,难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所以现在她非常后悔,曾打电话告诉我,希望我把她的经历告诉在校学生,不要再犯类似错误。

3.专业设置和企业需求的脱节

毕业生要想不愁“嫁”,学校必须始终瞄准市场缺口。现在只有部分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而有的学校专业设置和社会需要相违背,这种不平衡造成的结果就是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明显下降。我认为,学校的课程大纲应该由企业和学校相应专业的专家、教授及教育管理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审核,然后交给任课教师实施教学。这种“订单式”培养模式让学生一进校门就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理论基础方面也要打破以学科体系为主的教学方式,把各个专业综合成活的模块,使学生具有广泛和扎实的技术和理论基础,能适应各个工作环节。

4.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例失衡

在社会上普遍有这样一种想法:来到职业院校就是学习技术,是否学习公共基础科目无关紧要。其实不然,基础科目在职业院校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技术再好,必须学好语言表达,否则讲不出所以然;技术再好,但整体素质偏低,单位怎给你栖息之地。有的学生只求技术精湛,有的认为有一张嘴皮子就行了。这两种表现都太极端。不过,近两年一些院校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努力做到两者平衡,使学生和谐发展。

当然上面列举的只是主要的方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自身个体的差异。这些都值得教师探讨。作为一个有责任的社会人,我们应该瞄准社会发展的方向,找出解决的办法,完善学校的教学模式,让职业院校这支大队伍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更充分的发挥自己,为四化建设做出贡献。

四、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几点建议

新的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创新的时代,是一个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把技术工人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是职业院校责无旁贷的责任。我纵观现实,认为以下几点可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1.贯彻“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的办学思路

学校要全力贯彻“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总体办学思路,在大力拓展就业安置市场同时,坚持把教学质量放在首要位置,走质量兴校之路。学校领导要不断规范教学管理体制,把教学质量管理贯穿于从授课计划及教案编审、教学文件检查及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对教学质量实行全过程、全员管理,有力地促进和保证教学质量。企业可与学校建立对口的实训基地,学校则可根据各个用人单位的需要调整课程,进一步细化专业,对口培养技术型人才,了解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缩短磨合期。

2.加大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更新力度,进一步改善实习条件和环境。

学校应该建立具有较高层次的实验室和实习车间,并每年投入资金用于添置实习教学设备。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搞好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突出实践教学,进一步增加实习手段,丰富实习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多、更扎实地掌握其所学的专业技能,尽可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3.不断强化学生的管理工作

学校要坚持“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方针,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让学生一进入校园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除了认真学习以外,还要帮助学生完成思想上的改变。任何束缚只能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要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天赋,让他们展示最完美的一面。比如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说理疏导、榜样教育、对比教育、个别教育、实践锻炼等。

4.提高素质教育,达到全面发展。

学校既要重视专业教学,又到重视基础教学,因为基础教育是一个人能否成材的关键,就像一座大厦,必须要有坚实的地基,空中楼阁只是幻影而已。很多职业院校只重视专业课,基础课只是一种形式。其实这种教学观念是错误的,学生的人文修养是各方面的总和,人的能力也是各知识相互促进的结果。现在有的单位很重视综合水平,在面试时注重应聘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校教学的参考基数。如:在教育中,加入“沟通课”。学生到工厂以后难以和老工人沟通,因此影响工作能力的发挥,自然也影响了适应能力的转变。在开设的课中适当的点拨学生很有必要,多和他们进行心的交流,既提高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及时地掌握了学生的心理变化,预防新的不良情况发生。

5.强化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任重道远,肩负伟大的使命,职业院校的教师也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是培养合格技术人才的关键。但是有的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力量不够强大,学校应该多给老师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并通过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教师竞赛活动,评选教学能手,同时学校也要订阅相关的资料和杂志,让老师及时了解外面的新信息,更好的促进教学。作为教师,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应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着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

6.学校应该做好学生就业后的追踪报道

有的学校把学生送出校园后,就认为与自己无关了,很少去进行追踪了解。有的学生的确不适合某个工作,他不感兴趣而又无能力去改变,因此会埋没自己,那么学校应该追踪了解,加强沟通,对他们表示关注,进行调节和爱护,正确无误的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改进方法,更好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7.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事物的发展是外因和内因共同发展的结果,内因起决定作用。前面只从外因来讨论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的方法。我们也应该从内因来寻求能力的提高,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的竞争性、淘汰性、残酷性,使他们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端正择业观念。所以,要让学生认识到:转变观念,强化职业意识,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思想,增强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有事业心与职业自豪感、责任感、道德感;建立新型人际关系,好学好问,精益求精,创新开拓;要立志创业,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本功,培养多方面的能力,使之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高昂的工作情绪,从学生角色转换到社会角色时,立足于平凡的工作,向前辈人一样,勤奋努力,豪情满怀的走向成功之路。

综上所述只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其实一个人是在社会中成长,整个社会乃至于一个小环境都对学生的人格魅力、心理健康、生活习惯、理想有重大影响,社会也是教育人、促使人发展的地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年龄尚小,在纷纭复杂的社会中难以认清现象、分辨是非,所以社会应该给予关怀,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工作空间和社会环境。简单的说,就是老师、家长、社会要共同关心他们的成长。家长要理解子女,多和他们交流,多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愿望,肯定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社会也要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这样,在这个不可缺少的领域,才会吸引更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才能够使更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抱有期望,为自己的理想做出最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