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界面范文
时间:2023-04-01 14:4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机交互界面,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残疾人;人机交互
引言:自从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机ENIAC诞生以来,人类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便从未停止过。纵观人机交互方式的发展过程,从手工的卡片输入到终端字符界面,再到图形化的多窗互系统,乃至现在仍然在探索中的语音输入,行为识别等,我们可以看到人机交互的过程中人的因素越来越被看重,每一次交互方式的革新都是朝着便利人的方向发展。
人的因素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生理,心理,行为等等,每一个方面都有其研究的价值。而我们在文中所要探讨的只涉及到其中一个很小的方面——面向残疾人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一些专门针对残疾人的人机交互方法,来探讨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
一、早期面向残疾人的人机交互:
早期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本文中的早期指的是90年代以前的人机交互。这一时期的普通的人机交互还是主要通过键盘,鼠标和显示器来进行的。这使得当时的人机交互几乎都与眼睛有关,而当时针对残疾人的人机交互也主要集中在与视力有关的方向之上,主要对象是全盲和半盲。
由于受到技术和工艺的制约,这一时期的前期的尝试主要集中于将视觉转化为触觉的方面,就像当初人们发明盲文来帮助盲人阅读一样。当然,也有很大一批成功的面向盲人的人机交互界面被发明出来。
在将屏幕文本转化为可触摸的文本方面,Optacon和Versabraille都是成功的典范。前者可以利用特定设备将文字扫描并用一块充满针的垫子来模拟他们的形状,或者是通过一个摄像头扫描CRT显示器上的文本;后者则是通过特殊的终端将文字输出为可以更新的盲文。
但是,如同盲文一样,触摸文本只能使得很少一部分盲人受益,于是,另一种更加实用的方法——声音,浮出了水面。用合成语音读出部分屏幕上的文字的应用程序被大量发明,他们被叫做屏幕阅读器(Screen Reader)。
随后,随着WIMP(Windows, Icons, Menus and Pointers)的大量使用,基于WIMP的面向视力有缺陷用户的人机交互界面也随之出现。在这样的系统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实现对于整个窗口的模拟,包括文本,图标等等。通过利用数据库存储窗口在内存中的位图以及对于数据库的访问,在特殊的硬件和软件条件下能够解决大部分情况的模拟,包括新窗口的打开和其他窗口变为不活动的窗口等情况,可以为用户提供大部分信息。
二、当前面向残疾人的人机交互:
从90年代开始到现在的这些年间,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之下,计算机硬件和电子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与之相应的软件性能也得到了提高,新的人机交互方法层出不穷,针对残疾人的也有了很多新的创意,当然也变得更加复杂了:有的是利用眼球的运动和眨眼(eye movements and winks),有的利用大脑电波(Electroencephalograph), 有的利用肌肉控制器(Electromyograph), 还有的利用红外线,等等。
首先,让我们先看一下利用肌肉控制器的这种方法。其基本思想就是首先将肌肉的物理运动通过传感器(包括表面电极,和信号放大器等)收集起来并转化为适当的数字形式以便于处理,之后通过特征提取器(feature extractor)进行预处理,一旦预处理结束,类型识别系统(classifier)就把这些行为分成不同的类。在最后的分类过程中,classifier采用最大程度相似评估的办法(Maxmium likehood measurement), 将不同的行为根据统计的结果分类,并且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接下来一个也是和EMG(Electromyograph)有关的一个尝试,叫做基于面部方向的人机交互界面。随着计算机性能的发展,科学家很早就开始把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用于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了,但是只用摄像头给计算机硬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为毕竟要达到很好的反映速度需要很快的图像处理能力,同时,由于计算机摄像头的视野局限,单纯的计算机视觉方法并不是很有效。于是后来,科学家开始把EMG和计算机视觉相结合来进行设计,对于很小范围颈部肌肉活动,只需要用计算机的图像观察器来判断脸部转动的角度;如果大的话就可以用EMG来判断脸部转动的角度;如果处于两者之间,就用两者的线性组合决定。用这种方法,计算机可以根据人的面部方向来决定下一部的响应,这显然对于面向残疾人的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有很大的意义。
语音是人类沟通的自然方式,在经历了前期的发展之后,自然在当前依然有很大的用武之地。我们下边所要说的就是一个基于语音控制的人机交互界面。它由六部分组成,鼠标和键盘的规划,语音识别器,带麦克风和两个开关的耳机,键盘和鼠标的电路,鼠标控制电路和微控制器。在这个系统中,键盘按键和对鼠标的被规划成不同的不同的语音指令,耳机上的两个开关一个是用于重置语音识别器,一个是用于切换对于键盘或是鼠标的控制,微处理器接受来自语音识别器的命令,并转化为对鼠标和键盘的控制,从而完成用户想要的操作。
三、未来面向残疾人的人机交互:
尽管当前的人机交互界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成本和适用范围的原因,还不能被广泛的投入使用。但是在将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相关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的整个身体包括器官,肌肉,活动以及眼神等还有人所处的环境都将作为因素被考虑到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当中去。未来面向残疾人的人机交互界面,将会利用残疾人所能感受外部环境的全部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交互,从而使残疾人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计算机。
四、结论:
科技的力量不仅在于它对于工业领域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的社会影响。设计出便利的人机交互界面,让残疾人能够方便地控制计算机是这一领域的科学家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字:业务访谈;人机交互界面设计;需求分析;软件开发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1-0000-01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Based on Business Interview
Liu Tong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University,Beijing100192,China)
Abstract:The method of researching human-computer from business interview includes plane,item,prototype,catching information,notes for development team.
Keywords:Business interviews;Man-machine interface design;Needs
analysis;Software development
人机界面(Human-Computer Interface,HCI)是指人与机器间相互施加影响的区域凡参与人机信息交流的一切领域都属于人机界面。
业务访谈,又称需求分析访谈,是软件项目开发需求分析阶段重要、高效的调查客户、用户需求的手段。
随着Windows 7的问世,iPhone手机的普及,从操作系统到移动平台,从PC厂商到软件企业,人性化的IT产品正在不断地冲击着消费者的购买欲,“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也得到了IT业界的广泛共识。无论是基于.NET的应用开发平台、基于J2EE的开发平台、协同开发平台抑或是Web应用开发平台等诸多平台下开发的应用软件,良好的、人性化的人机交互特性在开发中也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良好的界面是用户的需求,就要从业务访谈起对其进行调查。
一、业务访谈策划
策划是业务访谈的基本,在进行各项访谈之前,完备、详尽、有条理的计划是做好业务访谈的前提条件。在启动访谈之前,不妨让你的客户看看这份策划,详细的策划会给访谈者、受访者带来宏观上的整体感觉。这样方便你的客户在百忙之中安排好时间,对整个的项目开发进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这份策划中,我们应该囊括访谈中的进度安排,组织好向受访者提出的问题,预计问题的答案,印制好调查问卷。这有助于在访谈中高效地捕捉有效信息,合理组织时间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访谈中应当进行完整的笔录。业务访谈中访谈者要做到的就是倾听,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在记录信息时,高效的记录工具就是笔,起码在业务访谈中是这样的,当然,在访谈中使用录音笔记录下整个访谈过程也是很有必要的,方便于在日后进行整理中使用。
二、展示快速原型
用户对专业的词汇很生涩,甚至形容不出他所要的感觉,这时候我们在访谈时可以把快速原型展示给用户,用户指着图形用户界面跟访谈者讲他对于界面设计的需求,总比对着文字强。甚至我们能够利用.NET平台现场“拖拽”出一个GUI来让用户看。这样才能形象地反应出用户内心世界中真实的想法,访谈者与受访者不会因为“隔行如隔山”而产生沟通上的障碍。“软件”的概念对于用户是非常虚的一个概念。然而系统功能与用户的接口就是界面。标签的字体、大小,选项卡的位置等,这些细节,我们不仅仅要根据人机界面设计标准进行专业的设计,也要参考到用户的想法。“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完美组合才是设计的精品。快速原型就是要求程序员、设计师按照业界的标准与自我的理解,先期进行设计,之后在访谈中给客户展现一个愿景。客户根据愿景与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需求。方便了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沟通,节省了大量时间与人力资源。
三、在迭代中前进
客户往往很难用言语表述“我想要什么”,甚至展示了快速原型,也未必能让你的客户说出“好”与“不好”。真正的答案在于用户的体验。我们不妨使用敏捷开发,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无论采用何种方法,Scrum、XP、CrystalClear、态系统开发方法(Dynamic Systems Development Method,DSMD),每次迭代都会给用户带来新的体验,在不断地迭代中修改用户的不良感受,并即时回馈给用户,在一次次的迭代中,完善用户需求。
四、捕捉需求
如果把业务访谈比做try语句里的执行动作,那么我们现在要谈的就是catch。所不同的是,我们既要捕捉到异常,也要捕捉到正常。也许我们会从纷繁复杂,字迹潦草的访谈记录中以及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提取的很多信息。但那些信息只是简单的罗列罢了。我们要从这些复杂信息中提取到我们所需要的内容。捕获需求本就不是技术层面的事情,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不光适用于人机界面访谈,也适用于整个需求分析。通常情况下,客户是不知道自己的需求的,他们想要什么样的界面,什么具体的人性化功能,他们是不甚了解的,他们只知道某某软件使用的是舒服的,用着是方便的。这对访谈者与需求分析师的要求就很高了。客户的需求往往就是我要使用的方便、我要实现我的功能。他们往往不会主动提出他希望软件在界面上的细节。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访谈者、需求分析师就要主动捕捉到客户潜在的需求。
五、写给开发团队
笔者认为,好的软件是让用户使用得淋漓尽致的软件,能够把硬件资源发挥到极致的软件。在面对标准化与用户个性化的抉择时,用户的意见是重要的。而开发团队不应以自己的审美角度和思维方式来构思界面设计。要从访谈的策划起就要抛开所谓的“专业”的想法,这是对以用户为本的生动体现,访谈结束后,抽象出种种需求后,再结合认知心理学、美学等专业领域,升华用户的需求,人性化的软件产品也就应运而生了。
参考文献:
[1]管仕平.人机工程学在计算机软件界面中的应用.广西工学院学报,2001,41
[2]潘加宇.铅笔和纸最有效而不是电脑――温伯格需求访谈实录.北京,程序员
[3]张云鹏.基于认知心理学知识的人机界面设计.西安,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
篇3
关 键 词:图像处理类软件 人机工程 软件界面 交互设计
1.界面设计中的研究方法
1.1人机工程学简介
人机工程学(Er g o n o m i c s),在美国有人称之为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在欧洲有人称之为人类工效学(Engonomics),日本称之为人间工学,其他国家大多引用西欧的名称。人机工程学不同的命名充分的体现了人机工程是“人体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结合。从科学性和技术性方面,人机工程学可以这样定义: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1]
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向是: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系统来整体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机工程学也将紧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错相互渗透更加深入。[1]软件界面设计中也普遍运用到人机工程学,其中的人是用户,机是指软件,而环境则是界面。如何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关系,是设计人员需要着重考虑的。
1.2人机工程学在软件界面设计中运用的重要性
以用户为中心(user centered)是一种设计思想,而不是具体的设计方法"它来源于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观,认为机器应该适应人,减轻人的体力和脑力负担,成为人的辅助者。[3]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去研究软件界面设计,真正的将一款软件设计成为用户服务的软件,与未考虑以用户为中心的软件界面设计相比,其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让用户获得更加高级的使用感受。人机工程学可以为界面设计提供大量的数据,以优化界面排布、色彩、图形文字大小等。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愉悦,软件的交互感更强。2.提高软件工作效率。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可以研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最关注的地方,着重将用户使用和频率高的部分优化,进而提高工作效率。3.提升软件自身价值。如今软件市场竞争激烈,图像处理类软件更是是如此。一款软件能够从众多软件中脱颖而出,被大众所认可,在丰富完善软件功能的同时,也需要有一个让用户满意的界面。
1.3人机交互特点
人机交互(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是指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互,故可称为人机对话或人机通信。为和研究的内容靠近,本文的人机交互仅限于人与计算机系统的交互。这里所说的“交互”指的是信息交换,即计算机用户与计算机系统(如软件、硬件)之间的信息交换。[1]
人机交互的特点主要有两个:第一是人与机交互是双向的,即人传达给机器一个信息,同时机器还会反馈给人一个信息,这样人和机器就实现了对话,这种对话语言就叫做交互。第二是交互手段的多样性。早前人机对话仅仅是通过鼠标、键盘来实现的,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对话语言呈现多种形式,例如声音、触摸。交互手段的增加意味着人与机器对话更加便利、准确,进而增强了用户体验。
2.图像处理软件简介和特点分析
计算机软件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系统软件,另一类是应用软件。其中操作系统就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比如Windows、Linux、Mac等;应用程序则十分丰富,可以细分成许多小的类别,其中图像处理软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类别。
照片处理软件是一类对数码照片进行分析、修复、美化、合成等处理的软件,在图形图像处理领域,照片处理软件属于图像处理软件的分支,是专门针对数码照片工作的软件。[2]
2.1 图像处理软件特点
软件呈系列性。现在许多大公司都将自身的软件群组成系列,共同进行推出、更新以及维护,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公司横向产品线较长,为方便管理这些软件,推出了系列产品来。
操作区域最合理化。图像处理类软件属于工作软件,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使用大量不同类型的工具,并且尽可能观察到更多图片的细节。
用户需求不同。对于普通用户来讲,需求层次较低,仅仅需要简单的图像处理功能。对于设计师来说,则需要更加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满足复杂作图的需求。
应用领域范围广。许多行业都有对于图片处理的需求,典型的行业有:平面设计、工业设计、计算机设计类:包括网页设计,软件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等等、摄影。随着软件功能的不断扩大,现在的图像处理软件还可以制作简单的动画和三维效果的图像,因此还可以应用于影视、建模等领域。
3.图像处理类软件界面设计中人机交互的详细研究
目前主流图像处理软件数量较多,同时不同软件定位也各不相同。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有Adobe的photoshop系列;基于应用的处理管理、处理软件picasa等,还有国内很实用的大众型光影魔术手,非主流软件有美图秀秀,动态图片处理软件有Ulead GIF Animator,gif movie gear等。[2]通过几款有代表性软件的界面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规律,并且加以人机工程学原理分析。
3.1 软件界面设计内容
软件用户界面作为计算机软件与用户之间的交流桥梁,应具备美观、易懂易操作、易学习、用户友好等特点,因此软件界面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软件界面设计具体包括启动界面的设计、软件整体框架风格设计、按钮控件设计、窗体面板设计、菜单界面设计、图标设计、软件产品包装等多领域设计。
用户能够直接接触到软件的地方即是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地方,界面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启动界面设计、整体框架界面风格设计、工具面板设计、菜单栏设计、图标设计等。启动界面:启动界面是用户使用软件必然见到的一个画面,由于很多图像处理软件启动过程中需要加载大量的程序以及插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启动速度也与用户电脑的硬件配置有关系,因此有时用户会长时间面对这个画面。整体框架界面风格设计:软件框架界面的风格可以传达出软件的定位。或者说框架设计是一款软件界面的灵魂,它决定了整个软件的风格走向。工具面板设计:工具面板是使用者接触最多的部分,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具有更好的交互感,简单易用则是它的设计原则。菜单栏设计:菜单栏是每款软件都保留的部分,软件的所有功能都能在菜单栏里找到。图标设计:图标广泛存在于软件界面之中,图形语言的信息传达是通过图形的视觉形态传达图形的指涉含义,是形义共同作用的结果。图形与图像的直观性和通识性克服了文字语言交流中的障碍、准确快速地传递着信息。
3.2 人机工程学在其中的应用
前文总结了图像处理类软件在界面上的特点以及人机工程学方法运用到软件界面设计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软件设计中必然加入人机工程学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以下从人机工程学的三个方面来探究图像类软件界面设计规律。
3.2.1 设计心理学在其中的运用
图像处理类软件的用户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业用户,另一类是非专业用户。两类用户对于软件的功能需求基本相同,都是处理图像,但是不同点在于需求程度不同,专业用户需要对图像进行更高级更复杂的处理,而非专业用户则需要快速简单有效的处理。根据不同种类用户的需求,软件在自身界面设计上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成了许多模块,让不同用户都享有自己的使用空间,进行高效的操作。
用户使用感受也是设计心理学研究的一大方向,不同软件可以传达给用户不同的使用感受。软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用户的使用感受,这就是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生理和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等,使人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是科学和技术在艺术与人性处的契合点[3]。人性化设计最核心最本质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软件界面中的“以人为本”设计体现在:界面的视觉效果“赏心悦目”,界面的布局合理以及界面的层次逻辑清晰。
3.2.2 人体测量学在其中的应用
一个软件界面中的信息交错复杂,在界面设计时要考虑不同信息的布局。根据人体尺寸中人转动眼睛和头部时的能见度图像可知,要把最重要和最经常使用的信息尽可能设置在视野中心3°范围内,一般性的信息在20°~40°内,次要信息设在40°~60°范围内,对于80°以外的视野范围,因视觉认读效率低一般不宜显示信息。[4] 人眼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的速度快而且幅度宽,因而显示信息排列的水平范围应大于垂直范围。[4]
在图像处理类软件界面中,图像的显示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设置在界面中心位置,操作工具显示信息为次要信息,设置在图像两侧。界面的上部和下部则显示不重要的信息和一些使用频率低的按钮。
3.2.3 认知心理学在其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的应用主要是两个方面,1.对界面进行信息结构划分。按心理学要求,用户界面中信息的排列应当符合操作信息的逻辑性,因此应该把显示根据所传递的信息或功能进行分组排列。这就涉及到了信息结构的设计,在人机工程学中可以运用卡片分类法和集簇分析法对信息结构进行定量分析,最后以树状图表达出来以供设计人员参考。2.提醒提示的运用。人的记忆是不完善的,经常会有遗忘的情况发生。因此在界面设计中对于需要注意的重要信息应设置取样提醒装置,提醒操作着对某个特别的信息源进行取样。根据人的知觉特性,可以采取亮的、彩色的及变化的特征来引导人的视觉注意。 [4]
4.结语
现如今软件界面设计倡导“人性化”,“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因此在软件界面设计中加入了人机工程学原理,使得软件界面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更加顺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根据图像处理类软件的特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研究方法,为图像处理类软件界面的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陆敏.基于人机工程的软件界面设计研究[D].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2008.
[2] 季慧.图像处理软件界面设计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软件学院,2011.
篇4
关键词:空巢老人;失独老人;丁克家庭;交流互助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264-02
一、引言
孤独除了是“没有伴儿”,还是对社会生活没有参与意识、没有交流沟通的平台,与世隔绝。但很多子女并不知晓这点,以为老人衣食无忧就能够生活美满。如很多老人吃喝不愁,但孤独却让他们没心情为自己烹饪美食,要么凑合、要么大吃,不均衡的饮食习惯,以及不愿意外出活动,增加了心脑血管的风险。养儿防老,这是中国的传统观念,现代的中国养老也正是这么进行的。然而有一些孤独的老人却正面临养老的难题。这些人包括空巢老人,丁克家庭中的老人以及失独家庭中的老人。他们养老的主要基础——子女,或是不在身边,或是没有,或是已经不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孤独老人的数量正在逐步增加,他们的老年生活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我们应该给予一定的关注,以及解决这个问题。
二、孤独老人人群分析
(一)孤独老人分类及定义
空巢老人。一般而言,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或者虽然有子女,但他们长大成人后自立门户,成为独自居住的老年人。它大 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孤寡老人,二是子女都没有在本地的老年人,三是被子女忽视的老年人。目前,中国城市空巢家庭呈迅猛增长的趋势。2010年11月7日,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在江苏无锡召开,会议透露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空巢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可能达到9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
失独老人。失独老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多生于上世纪5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赶上了80年代第一批执行独生子女的政策,到了中年却失去唯一的孩子。他们大多50岁以上,很难再生养孩子。他们自称精神残疾者,今生不可治愈。这些人承受了伤痛,很多人还面临政策缺失带来的种种压力。
丁克家庭老人。“丁克”是一个外来词,是英文“DINK”的音译,它的完整形式是“double incomes and no kids”,直译为“双收入,无子女”。专指那些,夫妻双方有固定收入,生理上具有生育能力而主观上不愿生育的夫妻组成的家庭。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丁克现象最早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方各种思想的涌入, 一些沿海的大中城市开始出现了丁克现象,此后,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人越来越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丁克家庭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最新调查显示,中国目前已有60万户丁克家庭,而且有近七成的被访者认为,丁克家庭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二)孤独老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分析
1、孤独老人生理机能特征
老年期的典型特征就是“老”,即老化、衰老,不论从外观还是内在器官功能、生理代谢都有着很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脑功能衰退是老年人重要的生理特征之一,这是全身组织器官与生理功能退化的结果,对于老年人来说,一旦环境发生变化或出现意外事故而处于紧张状态时,机体就难以应付,从而影响了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随着生理功能,特别是免疫功能的紊乱与衰退,老年人的抵抗能力明显下降。
老年人由于机体内多种生理功能的减退与变化,往往导致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因而出现各种功能障碍,适应能力明显减弱。
自理能力降低。随着机体的衰老,体力逐渐下降,老年人往往动作迟缓、反应迟钝、行动多有不便,这与老年人骨骼的退变有很大关系。
2、孤独老人心理特征
认知心理特征。记忆:记忆力明显下降,但长时记忆相对保持较好,联想式的识记减退较少,机械性的识记减退明显。思维:思维灵活性降低,信息形成概念所需要的时间增加,且易形成定势思维,逻辑推理能力严重下降。智力:由于生活阅历的丰富,分析和思维能力的精细程度变化不大,对复杂事物的分析处理能力并没有减弱,但很多老年疾病会引起老年人智力的下降。学习:学习能力有所下降,学习方式多以手眼配合为主,一旦出现生理障碍则难以完成。
消费心理特征。求实性消费心理。求实性消费是多数老年人的基本心态,老年消费者把商品的实用性作为购买商品的第一目的性。
补偿性消费心理。主要是消费一些过去由于各方面限制而从未进行过的消费,是对消费的一种补偿心理。
情趣性消费心理。与青年人所不同,老年人消费的情趣所在实际上是老年人为适应自身生理条件变化而采取的休闲消费的升华,或者说是老年人习惯性消费的固化。
三、孤独老人交流现状
在通讯设备普及使用的今天,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逐渐显现,手机在老年市场的占有率并不大,老人手机市场还不成熟。
根据一项调查,大部分老人不会使用手机。小部分老人即使会使用手机,也仅限于接听电话的简单功能;对于手机短讯这些操作,会使用的老人数量更少。并且多数老人会在学习和使用中存在操作瓶颈,从而放弃对于手机的使用。大部分电子产品都成为老人家庭里的摆设。所以,为了能使老人与外界沟通和联系, 研制适合老人感官和认知习惯的手机,是十分必要的。
现实中,大部分老人起初还是对手机等通讯设备表示出兴趣和关注,但是一旦拿起这些产品,在使用中会频频遇见疑问和障碍,时间一久,变失去了耐心和尝试,最终放弃了手机的使用。这种抵触电子产品的情绪也会逐步蔓延其他的电子设备的使用上。
我国市场上销售的老人手机,多数还是年青群体使用的手机,进行的简单调整,老人在购买后使用还是存在不合理性。而专门为老人设计的手机,款式还是非常有限的。
四、老人交流产品市场现状
老年人已经逐步发展为一个较大的社会群体,因此老年人市场将成为未来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之一。交流产品作为电子市场的新生力量,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使得交流产品市场不断拓展,并且前景可观。老年人交流产品将成为我国老年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老年人交流产品现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一)市场上专为老年人设计的交流产品极为短缺
信息化的现代生活中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交流产品少之甚少,而市场上仅有的几款老年人手机,功能简单,外观死板,配色沉重,这是老年产品市场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二)设计缺陷
目前市场上的老年人交流产品存在着严重的设计缺陷。据调查,我国大多数老年人遇到的产品使用上的问题有超过一半比例都是与产品的设计问题有关。其中最大的一个设计缺陷就是功能的闲置,盲目地将众多功能集于一体,给老年用户带来诸多使用上的不便,甚至是困扰。
五、设计设想
根据孤独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市面上老人交流系统的不足,利用互联网、通信技术等信息化平台,将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等多重沟通方式有效结合,构建一套信息共享、高效便捷的孤独老人居家养老交流互助信息系统。孤独老人交流互助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
六、小结
老年人进入了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作为设计师的我们有责任通过设计的手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孤独老人们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我们更应该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通过对孤独老人交流需求的调查分析,寻求最符合这个人流互助方式的信息体统终端。以现有的无线局域网为基础,结合老人们需要的功能。使空巢老人不再觉得孤独无助,并能让他们便捷、有效、快速地实现与别人的交流互助。
老年人群体是社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贡献, 并且将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从发展动力的角度看,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离不开老年人的参与。从享受发展成果的角度看, 就不应该忘记老年人。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刻不容缓。简单便捷的交流互助系统对于缓解孤独老年人精神世界空虚、提高晚年生活质量,进而减轻老龄化对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文的意义便在于通过实现老年人交流互助的便捷化,解决老年人缺乏交流及无人帮助等问题,提高生活幸福感,从而创造更便捷简单的交流互助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峰,邓子纲.城市空巢老人的需求缺失及解决模式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2]李建新,李嘉羽.城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研究[J].人口学刊,2012年第3期.
[3]董申琴等.城市社区空巢老人健康问题及护理研究进展[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年3月第14卷第2期.
篇5
1.1人机交互也就是指产品的系统或软件与用户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行为
用户可以通过电子产品中人机交互是界面与电子产品进行操作和应用。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机交互技术将会不断地得到突破和更新,从而不断促进电子产品能够按照人们的需求进行发展,满足不同类群用户的需求。
1.2在电子产品中运用人机交互技术
除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外,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效率和生活质量,促使人们的生活变的更加丰富、更加简洁、也更加方便,同时由于人机交互技术在各行各业中运用广泛,这就可以将各个学科各个行业进行密切的联系起来,促使产品的不断优化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的快速发展。
2电子产品中人机交互理念的应用
2.1人机交互模型
为了实现人机间的交互,通过实行不同的交互模型可以很好的达到这一点要求。人机交互模型是对人机交互系统中的相互交互机制进行描述的结构模型,例如:交互模型、用户模型、评价模型、人机界面模型等。这些模型通过不同的交互途径描述了在交互中的特点和交互的过程。
2.2人机交互与人机界面交互
人机交互实质上是人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可以实现人机交互用户同电子设备间的双向通信,而实现这一过程则需要通过相关媒介进行信息传导,通过一定的符号和动作来进行实现。
3人机交互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交互方式
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个输出输入的过程,通过人机交换界面用户可以直接发送指令,然后计算机会通过处理器对信号进行处理,并把输出的结果通过屏幕呈现给用户。由于交互模式种类繁多,所以交互的方式也具有多样化。
3.1数据交互
人机交换最主要的交流方式就是通过数据交互。在数据交互中,首先是由系统发出操作提示,然后用户根据提示并由相应的输入设备进行数据输入,之后系统会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作出响应,并给出反馈信息显示在屏幕上。
3.2图像交互
信息的传递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视觉系统进行的,那么在电子产品设计中实现图像交互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在电子图像交互中,按系统主要分为:图像处理、图像识别和图像感知三个层次。
3.3语音交换
语音是进行信息交流最自然最快捷的一种交流方式,在语音交互中通过将自然语音或机器语音进行合成的语音同电子产品进行交互。语音交互系统一般采取两种途径:一种是依靠音频进行交互的系统;另一种是将系统与语音技术的其他交互方式进行结合而形成的交互的系统,而这只是交互系统中的一部分。
3.4行为交互
篇6
【关键词】 人机交互技术;教学改革;实践
【Abstract】The discuss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paper started from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focus o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on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were discussed, and new ideas are provided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information course.
【Key Words】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2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各种电子产品与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的产品层出不穷,用户对计算机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更快、更强、更安全”,使用者希望寻求更为“好用、易用、适用”的计算机,优化用户使用计算机时的整个交互过程。[1]而人机交互技术作为一门研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的独立学科,也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从工业电子设计、移动终端产品到网络多媒体等各种应用,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了解和掌握人机交互技术,对电子信息类学生而言,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人机交互技术”正是顺应这一发展方向而为信息技术方向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主要教授学生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交互模型的表达和实现。
然而,计算机技术相关的各个领域,无论是数字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或是用户界面的设计理念,其发展速度都超出了原先的预料。[3]因此,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也需要跟上业界的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研究与应用相结合,提高该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但是就目前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来看,本课程虽然介绍了一些人机交互技术的背景知识、表示模型、以及界面设计的原则,使学生基本掌握人机交互技术研究内容、指导思想和一些简单的界面设计方面的知识,但当前的教材和教学体系还处于2010年的认知水平,已经跟不上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而且与其他引入最新技术的课程如Flash游戏开发,游戏人工智能,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等方面联系不是很紧密,并且也不符合目前IT企业对界面设计工程师等岗位的技术需求。因此,如何利用“人机交互技术”课程平台,使学生能对基于用户需求的设计思想、交互界面设计、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等方面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培养界面开发的实践能力,提高信息技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 人机交互技术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模糊
人机交互技术是关于设计、评价和实现供人们使用的交互式计算机系统,并围绕相关的主要现象进行研究的科学。它主要研究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互理论与方法,涉及计算机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诸多学科,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交叉学科。[4]它与其他的计算机类课程都有一定联系,但是它本身并不研究某一门具体的技术或程序设计语言,因此在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制定时,往往会陷入多而不精,杂而不专的境地。教师在教学时,由于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既要教人机交互的理论知识,用户心理模型,又要教实际应用设计,遇到学生基础不扎实,还要复习程序设计基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感觉学得很累,花了很多时间,但不知学到了什么。课程内容宽泛,目标不明确,学习效果较差,这是该课程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1.2课程内容落后
人机交互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人机交互技术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但是,目前大多数讲授人机交互技术的教材,其内容还停留在2010年前后的发展水平。以移动界面设计为例,许多教材都以诺基亚的Symbian操作系统为平台,讲解移动端界面设计的实例,包括键盘布局设计,按钮和屏幕分布等。但就目前消费类电子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诺基亚手机已经退出了主流市场,Symbian操作系统也早已无人问津。目前手机市场以Android和iOS操作系统为主流,都已用触摸屏代替传统的实体按键。[5]同样的情况还存在Windows程序和Web界面设计工具,大部分教材还在使用MFC和Html,而目前业界主流的工具已经换成Winform和Html5。I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固定的教材很难跟上新技术发展的脚步。陈旧的内容,导致知识刚学到就落伍,学而无用,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1.3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在开设人机交互技术课程时,大都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环节所占比例非常小。教材中讲授人机交互原理,交互模型,设计原则等理论知识的部分,一般占到总内容的70%以上。而实际与应用相关的部分,如Web和移动界面设计,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而且,这部分内容缺少合适的实践项目支撑,书本上的例程大都停留在入门阶段,很难引起学生兴趣,无法进行后续的深入研究。同时,学生最后的成绩评定一般以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信息学科属于工科行列,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从目前IT公司招聘要求来看,比较重视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在学习期间自主动手创作的作品,参加比赛的经历,比学习成绩更具竞争力。目前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这方面的需求,如何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是该课程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2 人机交互技术教学改革措施
2.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为该门课程教学结束后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需要了解业界目前的需求和学生前期掌握的技能。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将来在工作中创造价值,所以首先要了解业界目前对该技术的需求。根据目前业界常规的产品开发流程,人机交互技术主要应用于用户界面(UserInterface,UI)设计这一环节。IT业界大多数公司都有独立的UI设计部门,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相当大,对于信息学科的毕业生来说,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因此,可以将人机交互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的UI设计能力。UI设计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在实际操作中,主要分为交互设计和图形设计。交互设计关注交互界面的使用便捷性,侧重于“好用”。而图形设计关注界面的美观,侧重于“好看”。这两者都是UI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6]据此可以将教学目标细化为相应的两个方面:界面设计和交互逻辑设计。界面设计不是单纯的美术绘画,它需要定位使用者、使用环境、使用方式并且为最终用户而设计,是纯粹的科学性的艺术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艺术元素在界面设计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交互逻辑设计通过分析用户的心理模型,设计任务流程,把业务逻辑以用户能理解的方式表达给用户的过程。在设计交互逻辑时,要改变学生在其他课程设计时以我为主的观点,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体会用户在使用场景中的需求和痛点。然后,以解决用户痛点为目标,理性地分析如何利用手中的资源、借鉴类似场景的经验,去解决用户的需求。
2.2丰富课程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课本为主,实践性的例程也局限于书本之内,因此内容比较匮乏,吸引力不够。为了改善教学效果,应该引入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以实践内容为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设计一个加法器。以学生已有的编程能力,可以用C语言实现,但是其操作界面是Windows的命令行,如图1所示。虽然实现了计算功能,但是作品的操作界面简陋,对用户毫无吸引力可言,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换一种开发模式,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如VB,也可以实现相同的功能,同时开发一个简单的用户操作界面,如图2所示。学生对图形化界面的兴趣明显高于抽象的算法设计,将界面设计与算法设计结合,将程序运行结果显式的展示出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具体的例程选择时,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首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在低年级学习编程时实践过的程序,在原有基础上为它们添加操作界面,如前面的加法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UI设计的兴趣,引领学生入门。然后,向学生介绍一些较为经典的例程,讲授UI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同时,向学生提供一些半成品作品,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逐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最后,让学生各自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课题,独自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整个课程讲授过程中,例程选择要涵盖不同的难度,结合最新热点技术,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2.3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信息类学生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他们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践是提高动手能力的唯一途径。因此,在施教过程中,应该加大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比例。在对往届学习的人机交互技术课程的学生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与投入时间成正比。学生反映理论知识比较枯燥,难以理解,容易忘记。针对这一问题,本次教改的实践中,将上课地点安排在机房,增加了学生自主实践的课内时间。实践与例程讲解结合,在入门阶段,一般时间分配上偏重于教师授课,留小部分时间给学生进行一些较为简单的实践。随着课程的深入,讲课时间逐步减少,增加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在期末前,可以安排连续几节课的实践,让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作为期末考核。而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从人机交互技术课程的特殊性出发,转变以往教师单独评分的做法,组织学生互相评分,以强化“用户的体验是评价UI设计的唯一标准”这一理念。
3 人机交互技术教学改革预期成果
人机交互技术教改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教授学生人机交互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初步掌握UI设计能力,为进入相关行业做技术储备。
(2)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动手的意愿,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的提高教学效果。
(3)以本课程为切入点,建立以实践为主的教学体系。加大投入,配置必须的软硬件设备,为信息学科的师生搭建一个教学、科研平台,以利于后续其他课程的教学实践。
(4)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结合信息学科的实际情况,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4 结语
目前IT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如何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并且让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是高等院校的信息学科的首要任务。因此在相关的课程实施上,必须与业界的需求结合,同时根据课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优化教学效果。人机交互技术教学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总结在此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为提高信息学科的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宋鸣侨.浅析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J].现代装饰・理论,2012(2).
[2]袁保宗.新一代(第四代)人机交互的概念框架
特征及关键技术[J].电子学报,2003(31).
[3]董士海.人机交互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4(16).
[4]杨明朗.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的感性分析[J].包装工程,2007(21).
篇7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是采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的CAD的一种,特别是指能够进行包含工业设计的系统。一般的CAD工具主要用来进行设计产品内部零件,而CAID相对来说是进行一种整体性的设计。CAID系统中本身已包含了大量的已经设计好的模型。
2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工业设计的结合主要表现在计算机辅助造型技术、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中的人机交互、智能技术和新型技术
2.1计算机辅助造型技术
计算机辅助造型技术是研究物体形状的一种数学模型,即研究计算机环境下物体形状的几何表示、分析和综合。计算机辅助造型技术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特征造型、变量化设计阶段,而这一进步也使得实体模型逐步转向产品模型。与此同时,对于产品模型生命周期中的信息共享以及各种数据之间的转换的研究也逐渐被关注,并慢慢往这方面发展。对于计算机辅助造型的研究目前主要表现在造型的自由曲面的设计以及造型的草图的设计等方面。产品自由曲面设计的研究是整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该设计主要包括产品基本的表面设计、产品移动的特性和串通图形。自由曲面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设计完美的曲面应该具有流畅的线条和360度全方位的旋转,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设计是为了适应设计师传统的手绘设计而发展起来的。因为设计师不能将自己的设计思想转变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语言,所以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不能和工业设计进行有效的结合。草图设计的重点在于实现设计过程中的人机交互以及草图的完善技术。
2.2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中的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的主要任务在于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互。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其所包含的内容,像是人机交互界面,虚拟仿真技术等都在工业设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机交互界面指的是人与计算机之间用于交互的操作界面。人机界面由传统的DOC界面发展到现在的图形用户界面,未来人机交互界面将向着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界面发展。虚拟仿真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虚拟现实的世界,设计是可以通过这个虚拟的世界通过人机交互完成产品的设计、验收等工作。
2.3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中的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一直是人类研究的热点,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等智能产品不断被推出和改进。目前,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智能化系统能对设计过程提供很大的便利,特别是对于创造性思维和重复的人机交互,智能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师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设计时,需要将设计思路快速的转化为草图,而这个过程相当的复杂,需要设计师频繁的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如果计算机能够根据设计师的想法自动的进行草图的绘制,然后设计师再根据绘制的草图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改进,这对于设计师来说将是一件非常高效的事情。
2.4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新技术
目前,随着对计算机技术与工业设计技术结合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虚拟现实、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新技术以及并行设计、辅助设计等设计方法逐渐成为又一大热点。虚拟现实就是利用计算机中的软硬件虚拟现实中的环境,然后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各种工作,目前已经得到了应用。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动物的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神经网络系统较为复杂,他先将信息概念化并用计算机符号进行表示,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推理和分析,形成计算机指令进而执行。神经网络目前也被广泛应用到工业设计过程中。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进化过程进行最优解的求解算法,这种算法相对来说操作简单一些。
3结束语
篇8
关键词:安全人机交互;用户界面;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6-1197-06
A methodology for Design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Feedback Based on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Criterion
WANG Su, WANG Yi-qun, ZHOU Gen-ji, BAI Yao-hua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in the design of secure interactive applications which is contribute to the design of safety information feedback based on the user interface pattern, the result of feedback is assessed by a set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for Security standard. The user is alerted by feedback interface is comprise of visual and auditory channels when threat is detected, so that user adequate trust web-system.
Key words: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Security; User Interface; Information Security
用户反馈通常被称为系统向用户呈现的任何形式的交互。同样的,安全信息反馈是将任何有关系统安全的信息有效的传递给终端用户。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就是应用设计模式来设计安全信息反馈,因为一个模式的形成要在不同环境中,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个确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来看,人机交互是处理一个或多个用户与一台或多台计算机之间的交互是使用用户界面(UI)程序的问题 [1]。传统的人机交互概念从可用性方面重新设计界面或改善一个现有的界面。可用性表现在人机界面的易用性和用户操作界面的元素的有效性,以及用户使用人机界面来执行某项任务的满意程度。
在用户界面的开发周期,安全的人机交互是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强调了安全这个概念。安全人机交互的概念和改编了传统人机界面的概念注重于界面的安全性方面,通过改变界面布局及其元素提高人机交互安全的目的。我们使用约翰斯顿等人[2]所提出的安全人机交互定义,人机界面的功能在于为用户和系统安全功能之间建立一个共同的基础。安全人机交互(HCI-S)是人机交互在计算机安全上的应用。根据[2]HCI-S目的是把用户界面的安全功能尽可能友好、直观的向用户表达出来。因为系统越容易使用,用户犯的错误或者绕过安全功能的可能性越小,这样的系统就越可靠。该文的贡献在于用一系列的设计模式设计一个易懂、易用的信息安全反馈,这些设计模式结合用户界面模式的概念和HCI-S标准。在威胁被检测到的时候,我们创建一个把系统内部状况反馈给终端用户的安全信息反馈模型。我们的模型分成三个步骤:首先,一种附加的提示形式被触发,用来提示终端用户系统受到威胁,尽可能的增强听觉提示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反馈。然后,基于HCI-S的标准用设计模式设计有效的视觉反馈。最后,反馈形成。
结合视觉和听觉的渠道的警报有以下优点[3]:
1)声音比其他类型的警报更容易中断事件;
2)用结合指定颜色和图像反馈提示用户检测到一些威胁和错误是一个更有效的方式;
3)感官相连的警报能让用户更加确定检测到威胁或错误。
1 安全人机交互的设计标准
1)系统状况的可视化。用户界面必须告诉用户系统的内部状态。警告和错误消息要明确又详细,还要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和获得更多帮助的链接。
2) 简单又美观的设计。只显示相关的安全信息。不要给用户提供所有的安全信息和选择,同时尽可能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安全的人机界面必须简单易用,保持一个简单的设计。
3) 满意度。安全活动必须容易实现和理解。可以使用一些手势把重要安全概念以愉悦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4)传递安全特征。用户界面元素必须清晰而明确的传递有效安全特征给用户。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是使用图片和手势。
5) 易学性。用户界面必须没有威胁又尽可能的容易学习。界面使用现实世界中的隐喻会容易学习和理解一些。比如说挂锁、保险箱。
6) 信任。以上的标准都是为了提高用户对系统的信任。用户对系统的信任程度决定他是否会使用它,像电子商务网站和网上银行必须要得到用户的充分信任之后才会使用。
2 人机交互中常见的问题
我们相信一个具体的网络服务的安全信息必须用一种容易理解的方式显示。在重要提示被忽略的时候,一个可用的安全信息反馈应该减少终端用户可能造成的错误,然而大部分的设计师和程序员不考虑有效的设计标准,因为他们的应用程序通常是复杂和标准不够具体的。另一个问题可能是目前的设计规范缺少对终端用户考虑。所以本文认为结合设计模式和HCI-S标准的设计规范能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使得设计充分的安全信息反馈更容易。
布拉兹等人[3]证明了在安全性和可用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很重要的。然而在开发的时候,大部分安全研究没有充分考虑用户可用性这个主题。由于这个原因,有必要结合设计标准、可用性的指导和人机工程原理来找到安全和可用的设计规则。按照罗伯特等人[4]的研究,用户信任的系统在设计界面使用和安全信息反馈要考虑这些设计规则以使用户界面易学、易懂、易用。充分的反馈能减少终端用户误解安全提示或者系统内部状况的相关的信息提示的可能性。我们的分类面向可用的安全信息反馈的设计,容易被不同的经验和背景(专家、高级和初学者)的用户所理解和使用。同时,我们提出的设计模式从终端用户的角度考虑进行了改善。这项包括新的HCI-S的标准的设计模式是基于以前的研究成果上面提出来的。
3 安全信息的反馈设计方法
图1描绘了我们的设计方法的应用流程图。图形模型分为三个基本阶段来代表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员之间的交替协作,来改善一个安全的网页服务的安全信息反馈。对于一个设计者或者程序员来说,我们提出的应用程序的其他优势包括改善后的界面可能会更加容易和快速实现安全信息的人机交互,因为这个反馈是应用设计模式和HCI-S标准产生的。该文的方法有利于设计者和程序员设计和实现一个可用的、有效的安全信息界面。在指定的安全网络服务中,这种安全信息反馈会让终端用户更有效的理解和使用安全特征。相对于其它方法,我们提出的方法能让终端用户获得以下好处:
1)这种安全信息反馈设计能够有利于用户更好的理解通过界面传递的重要安全信息,即使是那种没有经验的用户。
2)用简单又美观的标准设计安全信息反馈使界面的外观更容易使用和记忆。如果终端用户知道具体网站服务的真正的安全特性的外观,像网域嫁接和钓鱼网站的这类威胁成功的可能性会减少。
3) 这种安全信息反馈设计能够增加终端用户对网站或系统的信任,使用户会在网站上在线支付购买商品和用户填写个人信息。这是因为如果一些安全问题被检测到,用户界面会呈现有效的安全信息提示。
图1 结合HCI-S标准和设计模式的安全信息反馈流程图
3.1 用户界面模式库
众所周知安全的网站服务必须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持续告知终端用户系统内部的状况和系统对机密信息的保护的技术。同样的,安全反馈必须包括更容易的直接操作和更有效的安全特征,我们提出符合HCI-S标准的用户界面模式库来设计有效的安全信息反馈(图2)。我们人机交互中的信息反馈分为以下几个层级:
信息反馈:这一层包括友好的用户模式的呈现信息:有效的安全特征,正确的方式来使用这些特征,威胁检测和系统内部状况。同样,这一方面考虑到了有关威胁检测或其它安全方面相关的补充信息的请求。
系统反馈:这一层汇集了有用的交互形式来建立反馈的导航和操作。这方面包括用户界面需要创造反馈来启用和禁用安全特性,当一些安全威胁被检测是要遵循交互形式提出的操作建议。
交互反馈:这一层包括当界面里的元素用鼠标或键盘操作时,用户界面模式指定的安全反馈必须传递信息给终端用户。我们吸收了第一层的声音反馈来增加可视化提示。
图2 视觉和听觉界面模型分类
表1 部分界面模式库(包括本文提出的界面模式)
模式的名字: 系统使用的安全特性。
问题: 在一个信息事务中,如何提示用户系统使用的安全特征?
背景: 在具体的事务中,界面必须提示用户有关系统为保护机密信息
激活的安全技术,而且必须避免复杂的句子和技术术语的提示。
目的:如果提示用户为保护所有机密信息而使用安全技术,有可能增加对系统的信任。
解决方案:用具体的图标面板显示活跃和稳定的安全技术来提示用户。
例如:活跃的安全方案的元素是使用特定的面板和标志。\&
模式的名字:用户使用的安全特性。
问题: 在一个信息事务中,如何告知用户使用的安全特性?
背景:在一个保护机密信息具体事务中,界面必须提示用户使用额外的安全技术。
这些提示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和技术术语来呈现。
目的:如果提示用户关于保护机密信息的所用到的技术,有可能增加对系统的信任。
解决方案:界面通过一个具体面板显示提示用户正在使用的安全技术。
例如:用户激活安全方案内的元素提示。信息反馈——补充反馈
模式的名字:综合的安全提示。
问题:在一个信息事务中,如何告诉用户系统综合安全的提示?
背景:界面必须提供必要的系统内部状态信息。这些提示的内容应尽可
能的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和技术术语。
目的:如果用户了解系统内部状态的交互环境就可以增加对系统的信任。
解决方案:用户可以通过消息提示、图片、真实世界的隐喻和色彩组合,设计一个简单和美学安全反馈信息。
例如:一些有关系统综合状态的提示。\&模式的名字:详细的安全提示。
问题:如何允许用户获取详细的系统安全信息?
背景:界面必须为具体主题提供选项来获取的详细的系统信息。
目的:这种替代方法避免界面显示无关的信息,减少空间,并助于保持一个美学设计。
解决方案:在提示中加入电子邮件链接来获取系统安全特征的具体信息。
例如:三个建议,现在用户可以选择通过电子邮件获取详细信息。\&
模式的名字:立即提示。
问题:如何提示终端用户关于检测到的威胁?
背景:界面必须用一个快速有效的方法提示用户有关系统内部的状态。
动机:如果把检测到的威胁立即提示用户,可能会减轻威胁带来的影响。
解决方案:一个额外的反馈形式可以增强视觉提示,同时能更快速的告诉用户。
例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两个结合听觉的和视觉反馈的例子。
交互反馈——服务
模式的名字:禁用的服务。
问题:如何给最终用户更多的系统控制权?
上下文:有时候,安全技术使具体事务的交互变慢。
目的:如果系统提供来启用和禁用具体的安全特性,用户会感到更多的控制系统权。
解决方案:设置禁用安全特性或继续使用它的选项。
例如:禁用和启用具体的安全特性选项。\&交互反馈——导航
模式的名字:直接访问UI组件。
问题:如何帮助用户访问界面里的元素?
背景:系统必须为用户提供一个快速访问整个界面的方法。
目的:在系统中,一个快速访问界面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在可用性代表一个重要主题。
解决方案:用一个简单又美观设计方式能访问的所有安全的元素,包括禁用的。
例如:呈现安全反馈来提示有关可用的安全技术。模式的名字:间接访问UI组件。
问题:如何帮助终端用户直接从界面访问常用的系统安全特征。
背景:系统必须为用户提供一个快速访问有效的或系统使用的外部特性方法。
动机:一个简单和快速访问外部特性的方法可能会增加用户对的信任系统。
解决方案:通过一个面板列出这些系统使用的安全特性。必须允许从面板访问这些技术。
例子:可直接访问系统内部的界面图标模式的名字:序列访问的UI组件。
问题:如何帮助用户快速访问以前访问过的网页?
背景:界面必须为用户提供一个合乎逻辑的导航图标。
目的:一个能快速访问系统所有的元素和功能的界面是非常友好的用户界面。
解决方案: 在用户界面设计一个简单的导航器。
例子:一个用鼠标操作的经典图标。\&]
此外,我们建立一个基于颜色为原型,可听化为补充的听觉视觉反馈[3]。我们指定具体的颜色、声音效果、存在威胁的关系见表2。
3.2主要的威胁
1)猜测威胁:在这里,入侵者尝试猜测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密码,以获得密码访问网站。
2) 欺骗威胁,这种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篡夺授权的IP地址,以获得未经授权的访问受害者的系统。IP欺骗的威胁经常使用依靠通信服务来利用安全漏洞。这将允许入侵者隐藏在威胁的源头。
3) 扫描威胁:入侵者探索受害系统的不同端口来找到一些脆弱的点以至于他们能发送其他威胁。
扫描攻击和欺骗攻击的风险比较大,它们通常代表其他攻击开始的序幕。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指定红色给这种威胁。在互联网日志中,这五个潜在威胁非常值得一提。在分析网络日志中,用声音和威胁联系起来的方法来警告终端用户检测到致命的威胁,这种方法对于网络管理者来说是非常有用的。这种关系就像一个出发点,在声音和威胁之间建立特殊的关系。
4 实验室研究
我们确定6个主要传递信任的因素。根据文献提出的可用性测试方法。我们用个案研究来评估我们提出的用户界面模式设计的具体的安全信息反馈可用性水平(参见图3)。本例是研究一个典型的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安全信息反馈。参加者必须遵循用本文提出的界面模式设计安全信息反馈。我们在实验室研究中考虑以下因素:
参加人员:我们招收八名女性和七名男性参与测试。参加人员包括医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人员。符合不同经验和背景的要求。
仪器:我们设计了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用我们提出的模式的规范产生一系列的安全信息反馈,包括听觉和视觉的提示。
培训材料:我们为参与者提供如何使用的文件,内容包括:实验的目标,简要介绍了实验,在实验中需要实现的一系列事件。注意:所有有关使用和解释的安全提示和安全概念都在培训材料里面提示了参与者。
在电子商务系统中有4个直接与HCI-S标准相关因素,应用表3中提出用户界面模式设计安全信息反馈。为了给这个实验提供一个原型使用概念图,我们列举了以下2个带有文本的解释的安全信息反馈界面(图3和图4)。
模式的名字:系统使用的安全特征,系统的安全任务和禁用和启用所有的安全特征。
问题:如何清晰的传递网页服务的安全特征?
解决方法:使用交通灯的隐喻和信息“安全模式正在运行”警告用户关于系统已受到保护。
图3 绿色框架和交通灯提示用户系统开启安全模式
模式的名字:有可遵循的建议行动对话框和检测到威胁的立即提示。
问题:如何呈现一个清晰可视的系统状况?
解决方法:用改变界面的方框和交通灯颜色、声音警报和具体的信息的方式来提示用户关于系统的内部状况。信息包括为防止或减轻威胁造成的损害的建议行动,还有获得更多信息的链接。
图4 检测到威胁呈现给用户的界面外观
在使用了结合HCI-S标准和设计模式设计的安全信息反馈界面之后,要求参与者填写以下调查问卷:
1)在人机交互过程中,你对系统提示的安全信息反馈界面是否满意?
2) 在人机交互过程中,系统是否用从清晰易懂的语言反馈系统内部的状态?
3) 安全信息反馈界面上的选项和安全信息的布局是否让用户更容易使用和理解?
4)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呈现的提示适当的提供了原型中的有效安全特征?
5) 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呈现的提示提供的有效安全特性是否容易使用?
6) 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呈现的提示让你相信这个系统吗?
4.1数据分析
参与者回答问卷的趋势显示在图5。
图5 参与者观点的趋势图
在分析数据结果后可以推断出以下几点:
结合听觉和视觉反馈是一种有用的提示方法,这种方法能快速而有效告诉用户系统内部状况。
对用户来说,使用了动物音效的安全信息反馈形式是非常适用的。特别是使用老虎声音的效果,更加容易让用户意识到检测到的危险。
本文所提出的一系列模式的应用程序允许实现一个结合听觉的和视觉可用的安全信息反馈。
用本文提出的一系列模式组成的设计方案和规范能够形成一个可信的系统环境。
应用本文提出的模式设计的安全信息反馈不是很详细但很具体。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相信应用本文提出一系列模式设计的解决方案和规范能增加呈现给最终用户的安全信息反馈的可用性。模式提出的设计概念,允许通过UI元素传递一个适当的安全信息给终端用户。听觉和视觉这种感官相连的安全信息反馈是非常友好的界面设计,特别是在安全提示被忽略或者误解的时候,能有效的减少终端用户犯错误的可能性。
此外,本案例中设计的安全信息反馈应用了以下安全人机界面设计标准:
1)易学性:UI很容易学习和友好
用不同颜色的框和交通灯这样的真实隐喻的提示来呈现检测到的威胁,使得用户界面容易理解和使用。用户界面还在屏幕右上角呈现不同动物的声音和图画来区分是否检测到威胁。
2) 简单美观的设计:当安全特征正在被使用,用户界面中的消息只显示相关信息和安全特性的提示,保持一个简单又美观的用户界面反馈。
3) 信任:界面必须提供足够的提示和清晰易懂的建议,让用户信任一个系统。用户必须通过界面知道他们的信息已经被系统的安全特性保护。
5 结束语
本文结合以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一个基于用户界面模式的安全信息反馈简单分类,旨在促进安全信息以更有效的方式传达给终端用户。用本文提出的分类,通过界面上的元素,把安全信息和在线系统的内部状态,以视觉结合听觉的提示方式完成一个充分有效的安全信息反馈。用户界面模式是面向不同经验水平和背景的用户(专家、高级和初学者)设计的,是尽量避免使用技术术语的安全信息反馈。应用直观元素设计具体的视觉听觉提示,来反馈有关安全特征和具体的网页服务的内部状况给用户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Hewett T, Baecker R, Card S, Carey T, Gasen J, Mantei M, Perlman G, Strong G, Verplank W. ACM SIGCHI curricula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J]. ACM;2004.
[2] Johnston J, Eloff J, Labuschagne L. Security and human computer interfaces[J].IEEE Computers & Security 2003;22(8).
篇9
关键词:智能手机 触控屏 人机交互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1-0190-01
人机交互有两个重要的特点。首先是信息的正确反馈:用户能够及时地把信息传递给交互的对象,对象则能够准确及时地将信息反馈给用户,使用户能够根据机器反馈的信息做出进一步的判断,从而推动人机之间不断深入的交流。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人机交互强调人的参与性与主动性:人在交互的过程中作为参与者,具有接收、判断、决策、操作的权利。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作用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同许多新兴的电子产品类似,触屏式智能手机功能的执行甚至不再是传统的可感知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电子的无形运作。这种“看不见”的运作方式造成了产品外在形式无法解释和表达其内部功能和使用状态,这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矛盾,这种矛盾使人们的生活复杂化,但它不能成为拙劣设计的借口。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优秀的设计原则来缓解。
触屏式智能手机自身的硬件特性决定了纯粹基于传统计算机上的WIMP界面(窗口、图标、菜单、指点工具为基础的界面)的交互方式很难在手机上取得良好的交互效果。传统图形界面的主要瓶颈在于它要求用户在交互的过程中给出相当精确的命令,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大多是通过用户的手与眼来完成。这种单通道的交互模式限制了人机交互的效率与自然性。在智能手机系统中,这种影响将更加明显。由于智能手机物理尺寸的限制。计算机上的键盘、鼠标等最常用的交互工具无法使用,信息输入的效率受到了明显的制约,同时,捉襟见肘的显示屏也给大量信息的呈现与浏览造成了困难。由此看来,提高手机交互的效率和自然性,是解决智能手机交互瓶颈的重要方式之一。
多通道(MULTI-MODAL)的交互模式已被多个领域证明是提高人机交互效率和自然性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多通道交互允许用户借助于自然的交互手段,如肢体动作、语音等与机器进行交互。这样的交互方式扩大了信息交互的带宽,也弥补了单通道交互给用户带来的负担。在智能手机中需要处理和交换的信息由不同的媒体承载,系统需要多个通道来处理混合媒体环境中不同的信息。
就触屏式智能手机来说,传统按键被触控屏所取代,手机的输入输出介质融为一体带来了输入方式的变化,智能手机多元化的操作方式与功能极大的可塑性带来了多元化的交互方式,虚拟键盘也成为了触屏式智能手机中除了手写输入以外重要的输入方式之一。虚拟键盘大多是模拟了传统手机的数字字母键盘和QWERT全键盘,使用时虚拟键盘是通过识别用户手指或触控笔的点击操作来实现信息的输入,但触摸屏中虚拟键盘“不可感触”的特性给用户和机器之间带来了一层无形的障碍。使用传统键盘操作时用户的交互动作是可以“感触”到的,信息的回馈不仅是可见、可闻,还是可感的,用户一旦熟悉了键盘布局与输入规则,甚至可以进行“盲打”操作。虚拟键盘消减了“触感”通道,虽然有的手机在虚拟键盘模式中会通过手机瞬间震动来模拟“点击感”。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若虚拟键盘完全移植传统机械键盘的输入模式,其输入效率效率会远逊于传统按键手机的实体键盘。
传统手机键盘在输入某些字母或符号时甚至要进行多次点击动作。这样的操作方式在进行较大规模信息输入时会显得效率不高。而完全模拟现实中手写式输入的方式同样也面临输入效率低下和识别率不高的问题。因此设计师都在寻求更便捷高效的输入方式,八字输入法就是其中之一。八字输入法是将输入区域分割为4个部分,每个区域都有八个字母或符号分布在分割线的两侧,用户在输入的过程中,只需要在输入区域的起点和每个区域中来回滑动而手指可以完全不必离开屏幕进行操作,系统通过检测用户手指划过的区域来确定用户输入的字母。通过捕捉手指的轨迹来替代点击的动作,这样的输入方式省略了点击和抬起动作,充分发挥了触屏式手机的优势并避开了手写输入的不足,使得输入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捕捉手指某些特定的动作或者让手指化过某些区域的方式来让替代传统的点击方式。比如在虚拟按键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隙,当手指划过这些空隙时便给系统一个输入信号,从而进入下一步判断。让用户以滑动的方式来完成键盘中的点击操作。也就是将点击式输入和手写式输入进行结合,达到各取所长的目的。
图 八字输入法的输入过程 (自绘)
虽然现在“八字输入法”现在还未大规模普及,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触屏设备上进行文字输入,采用滑动操作要比传统的点击操作更为有效。因此我们可以从传统的键盘布局方式中走出来,将它做一定的改进以适应触摸屏的特性。
同样,在一些交互过程中,用户是完全不需要使用按键或者其它点击操作的。在这些交互系统中,人们需要考虑用其它的方式与这种不使用字符的系统交互。例如,可以使用手势识别,而不使用命令来告诉系统做什么,比如在iPhone的图片浏览中,用户只需将指头从屏幕上横向划过,便能切换到下一张或上一张图片,若两根指头从屏幕中间以相反方向移动,图片就能进行缩放。
综上所述,我们要理解到很重要的一点是,触控屏原先仅仅认为是用来替代键盘,现在却开辟了完全不同的交互接口设计的方法,并提供了不同的交互方式的可能性。我们也可以从中探索出更多自然的、高效的交互方式。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电子产品;人机交互;项目课程;技术人员
中图分类号:TN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7-0092-02DOI:10.16607/ki.1674-6708.2016.04.054
人工交互智能系统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成熟的一项分支,它的包含内容十分广泛。在人工智能技术与互联网络结合运用的过程中,使用者与机器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它主要包括自动设计、机器学习和专家系统等。
1电子产品设计中人机交互性的实现
人机系统交互性设计的用户界面优化中,利用vlaual-basic开发程式,开展集成块的预设计。数据信息的孔道设计工作,需要依据数据库信息调取的精准性来开展活动。在孔道校核阶段,强化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与人机交互性的深入分析,能够实现虚拟设计与个人情感系统的总体结构优化。建立类似于人类情感的特征模型,在solid-worka-api数据抓取中,实现机器功能与人类情感的特征提取,从而建立初步的开发系统特征库。在交互孔道网络布局和结构造型设计中,装配干涉检查的功能性界面,实现人机交互的最大值开发。人机交互程序开发过程中,技术人员调用用户上层应用程序,调用SI-GETNUM-Devices以及SI/GRT-product-微处理器系统。根据数据、地址、控制、总线选择和状态提示,实现交互式开发系统创新工作。
2电子产品功能开发中的人机性具体运用
2.1人机性开发的情感满足
电子产品设计中的人际交互功能性开发,是人机工程学开发中的重要板块。与交互式有关的学科或者设计种类比较多,包括人机工程学、计算机学科、建筑工程学、计算机支持协作。在具体的运用阶段,包括包装设计、影视后期设计、家居设计、工业生产,这些都要利用到认知人类工程学的知识。在电子产品交互设计的情感化设计方面,我们可以从微信的情感化设计中进行交互性分析。微信这款APP在设计的过程中,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一款软件的功能与“个人定位系统”、“在线货币支付体系”与“人际交往情感系统”巧妙融合,基于“朋友的核心”,满足了用户立体化的使用功能性需要。在简单的情感需求中,微信的情感化体验设计基于人性的懒惰特点,打造了简单轻松的朋友圈,使用者在朋友圈的虚拟交往中能够轻松获得某种情感满足。
2.2人机操作界面功能丰富性
在电子产品设计中,实现强大的扩展空间功能转化,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在温暖感的诉求中,微信登录界面是一个人站在地球之下,需求内心的寄托。用户使用微信能够与全球的用户进行有效的情感互联,满足了现代人对于孤寂中需求内心温暖的需要。在通讯录的整合中,微信用户界面与手机号、QQ号互相绑定,有利于虚拟社交与真实的社交关系有效融合。在“发现”的功能区板块,用户可以使用搜索功能,在精准和模糊两种搜索条件下,满足自我探索未知世界的新鲜感需要。朋友圈信息更新满足了广大用户追求生活中的温暖与感动的需要。在扫一扫板块中,用户可以通过扫二维码付账,使用查看工具用户能够定位自己所在区域的街景,满足个人出行的需要。在翻译板块使用“普通话翻译”,满足语音-文字转化的需要。
2.3人机交互的情感互联
在附近的人查找与信息获取的过程中,满足个人对于真实空间的存在感需要。用户能够在发现版块,实现自我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需要,从而满足个人的新鲜感。游戏版块的功能表达中,用户能够与真实朋友圈实现在线游戏新的情感维系。在人机交互的功能区开发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通过坚持有序控制的方法,坚持真实的生活与虚拟功能的共同开发,在坚持们组用户情感需求的同时,创造出一幅完美的未来世界的图景。在虚拟成就感需求中,实现真实社交朋友圈的互动,例如用户通过我的相册来回味生活中的各种感动瞬间。在交叉性的朋友群互动中,我的银行卡与朋友群功能绑定的过程中,实现无限的商业空间开发。
3电子产品设计中人机交互的技术实现
3.1保证人机交互性的快捷实现
人机交互理念支持下的视频操控系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手机、PAD、掌上电脑等设备,进行视频投影播放、暂停控制。需要技术人员从液晶显示器的智能化编码方式入手,将传统型的软件控制模式转变为虚拟多接口的控制模式。视频编码器通过数据通道实现数字基带信息的编辑和发送,数据终端处理系统对数字中频的输出频率进行控制,通过短波发信机实现用户指令发送。声码器依托声码通道和字符通道,实现数字基带信息的传送和接受。字符设备负责处理字符通信和字符控制,通过自适应控制器传递用户的控制信号。根据INTRANET智能化处理系统的数据分布规律,系统软件的决策者可以对信息访问和数据接口进行控制。在各种外部嵌入应用软件中,智能化处理系统采用算法优化、图形或者图像处理的方法,对信息推拉和应用层软件的处理效率进行深入开发。在应用层软件的优化方法,技术人员根据INTRANET应用层软件处理方法优化,实现OLAP高效互联环境中的数据升级。
3.2保证控制界面的操作稳定
电子产品应用层软件推理机软件开发过程中,采用推理机对模型库和知识库系统进行深入优化。电子产品人机互实现的关键领域是触摸屏技术的开发。触摸屏功能的开发应该使其符合一定的特征,在输入电压控制中,TP-A60-T型号的触摸屏电压应该为DC24V,电压范围适当控制在DC20V-DC28V之间。消耗电流根据市场上常用的屏幕功能型号的不同,允许其有对应性设置。其中,TP-A6—T型号的屏幕消耗电流为380MA,TP-560—T型号的屏幕消耗电流为280MA,TP-A60—L型号的屏幕消耗电流为380MA,TP-460—L型号的屏幕消耗电流为200MA.保证液晶触摸屏可操作界面的性能稳定,体现电子产品人机交互设计的科学性。
4结论
计电子产品设计中的人际交互系统控制方法,依靠人工神经智能系统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目标实现,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识别与分类能力,满足各种机能角色的需要。技术人员通过对人机接口的远程模块化管理,对与模型进行合理的分类并且进行多种选择。根据人的情感和思维表达特点,进行专家决策的模拟活动,对元件进行功能的识别和定位。
参考文献
[1]潘世华,徐济惠.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电子类工学结合课程探索——以电子产品设计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5(14).
[2]Altium为电子产品设计提供平价且高度集成的数据管理方案[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1,11(8):187-287.
[3]潘世华,赵黎明,邵华,等.高职“电子产品设计”综合性项目课程研究与实践[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6).
[4]意法半导体(ST)采用塑料封装的MEMS麦克风实现更纤薄、坚固的电子产品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3):141.
[5]楼勇,王楠,张嫣华,等.高职《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项目教学完整性与真实性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8):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