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教学和翻转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反转教学和翻转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反转教学和翻转教学

篇1

2000年后,随着数字化移动化设备不断的推陈出新,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已经逐步进入数字化的进程中,数字化教学已经遍地开花,数字化课堂、数字化教学已然成了一种新趋势。

数字化教学,暨远程教学方式的一种,是指教学主体在多媒体教学工具和现代网络技术构建的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中,利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以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活动。这是一种打破了传统的“班级式授课”,打破了拥有标准化的教材以及考试制度的新型教学方式。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如何充分体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如何跨越地域充分发挥教师或专家的引导作用、人格影响、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渗透的优势,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大背景下,Blending Learning(混合式学习,或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远程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

前文提出,远程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而混合式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此契机的推动下,翻转课堂结合了两方的优势。“翻转课堂”这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教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2]。也就是说,在远程教育模式下的翻转课堂可以是教师提前提出学习相关的资料与问题,在正式的课堂中,教师通过小组合作、视频、音频或者网页论坛等的各种方式,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解决学生的问题,达到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最有效、最直接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大力推进翻转课堂,尤其是远程教育下的翻转课堂有其必然的优势[3]。

对于学生来说:1、翻转课堂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步调进行学习。学生不用再担心自己的上课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进行调节。2、方便复习。学生可以学到哪里,复习到哪里。不需要再根据教师的进度来进行复习。3、课堂活动所需知识提前给出。由于翻转课堂的特殊性,教师会在提前给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预习与准备。4、缺勤或工作任务较重的学生可以拥有学习资料。远程教育的对象,大多数是在职工作的学生,由于学生身份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够抵达教室进行学习,翻转课堂可以使学生自主的在家或者任何方便上网的地方进行学习,真正达到了远程教育的目的。5、家长可以查看课程,更好的帮助孩子。不同于在校学生,家长不知道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进度,翻转课堂使家长提前知道了学生下节课的内容与进度,可以使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进步。6、有更多学习自主权。学生在学校面授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教到哪里就学校哪里,只能顺着教师的思维模式继续学习,很多知识难以得到消化。但是通过翻转课堂,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自己确定自己的学习重难点。7、更多的同伴协作。翻转课堂最大的特色就是线上线下的team work(小组协作),team work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和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沟通。

篇2

关键词:翻转课堂;CBL;病理生理学;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Flipped Class Model),又称颠倒课堂或反转课堂,是最先由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1],指由学科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完成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进行有针对的个别指导[2],翻转了教学流程,与传统的“课上老师讲授,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不同。CBL(Case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以典型真实临床案例为基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分析解决问题,这是一种以基础知识为支撑,以临床思路为主线,培养学生临床思路,并最终解决临床问题的教学方法。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与机制的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3]。其教学效果对学生基本素质和临床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往传统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病理生理学理论性强、知识抽象。因此,我们尝试开展翻转课堂与CBL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临床思维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级中西结合五年制专业3班作为实验班53人采取了翻转课堂和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013级中西结合五年制4班作为对照组53人,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授课。两组学生人数相当。

1.2方法

1.2.1翻转课堂加CBL教学模型的构建 美国学者杰姬・格斯丁在2012年最先构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将翻转课堂划分为4个阶段:体验学习(Experiential Engagement)、概念探究(Concept Exploration)、意义建构(Meaning Making)以及展示应用(Demonstration Application)[4]。而罗伯特・陶伯特根据实践总结,提出了翻转课堂的系统结构,将教学过程分成课前和课中两个阶段,课前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并通过作业练习;课中学生进行快速测验,通过解决问题来完成知识的内化,最后进行总结反馈[5]。

我们根据病理生理学教学需求及前期实践,结合CBL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和课中两个阶段,分别构建了教学模型图,见图1、图2。课前教师备课、布置任务、提供视频网站;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选择相关病例进行小组内讨论,最后制作PPT;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答疑和指导。课中首先由各组学生进行PPT汇报,汇报结束后接受其他组的学生提问并答疑,最后总结及反馈问题给教师;教师在课中进行个性化指导并指出问题,最后总结评价。

1.2.2实验过程 选择心衰章节进行对照研究。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5~6人一组,实验班和对照班各分为9组。实验班学生采取翻转课堂加CBL教学模式,第1 w,提供心衰的教学视频,学生看书并观看视频学习,并进行相关作业练习;第2 w,提供心衰相关的病例分析,小组内讨论并制作PPT;第3 w,课堂上由随机抽取的小组成员就病例中的有关知识点进行讲述,讲述完成后由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提问,由小组成员进行回答。对照班学生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大班授课,课后复习并进行相关作业练习。第四周,两组同学同时进行心衰相关内容的试卷测试,并对实验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 结果

2.1成绩分析 实验班平均成绩81.49分,对照班平均成绩78.04分,从成绩来看,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3.45分。学生成绩曲线图,见图3。将两个班的学生成绩划为4个分数段:90~100分,80~89分,70~79分,60~69分。实验班(对照班)的学生在这4个成绩段的分布比例分别为11.32%(5.66%)、52.83%(49.06%)、29.20%(33.96%)、5.66%(11.32%)。90~100分,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5.66%,80~89分,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 3.77%;

2.2问卷调查分析 测试结束后,为了解学生对翻转课堂加CBL教学模式的态度及对课程实施的意见,我们向实验班同学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乐趣,也使同学之间及同学和老师的交流机会更多,激发了对病理生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问卷调查中,同学们也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①小组成员偏多,部分同学参与度不高;②希望能多提供一些病例进行选择;③希望能延长小组汇报的时间,并由老师及时给予点评。

3 讨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以被动听讲为主,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的注意力和接受能力。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强、知识抽象且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且受课时所限,导致病生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部分内容枯燥乏味、难以理解,上课时需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缺少主动思考的过程,两三节课下来,能掌握的知识点不多,还需要课后花大量时间消化;此外,病理生理学是一门与临床关系紧密的桥梁课程,很多知识点与临床实际应用相关。

通过翻转课堂加CBL教学相结合的模式,①充分利用了学生的业余时间,学生在课下通过教师提供的课件及网络进行学习,学生之间可以在交流互动中掌握知识;课上以展示汇报的形式,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表达了自己的分析思路,学生之间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提问与解答,促进了知识的消化。②选择典型病例来进行汇报展示,使病生知识点与临床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从测试结果来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当然,广泛开展翻转课堂加CBL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方面主要存在班级人数较多、参与兴趣不一,病例选择有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探索意识与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教师方面主要存在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有限、临床经验不足、评价标准简单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限制了病理生理学翻转课堂加CBL教学模式的全面开展,影响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加CBL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实施,能有效促进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值得推广;但这种模式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设计实施才能更好地克服困难,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7):47-48.

[2]王芳.翻转课堂,未来课堂教学模式[J].中小学电报,2013(3):20-21.

[3]金惠铭,王建枝,殷莲华.病理生理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

篇3

关键词: 翻转课堂 MOOCs 教学模式

一、引言

翻转课堂最初来源于美国,在21世纪之初随着网络资源、课程视频资源的丰富,许多山区偏远地方的老师发现利用网络上传PPT的录屏视频可以有效地辅导学生的日常学习,使学生节约大量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翻转课堂一次来自于英文“Flipped Classroom”,它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地点分为课外和课上两个部分。学生通过网络视频和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互动,学生之间交换学习心得、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在课堂外,学生自由安排时间自主学习课程的视频或ppt,在课堂内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学习,使学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二、国内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翻转课堂模式是近代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不仅适用于高等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也发挥了不同凡响的作用。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个人数字终端的普及,学生可以在课堂外便捷地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内容。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式”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

翻转课堂的本质是一场关于教学模式的变革,过去学生习惯于坐在教室里聆听教师的讲解,教师习惯于站在讲台上照着自己的讲稿侃侃而谈。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它的缺点,已无法满足人类学习的需求,而翻转课堂却打破这一模式,通过互联网让世界上的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地参与学习,享受一流的教育。翻转课堂最知名的例子是萨尔曼・可汗在2009创办的“可汗学院”,截止到2014年1月,YouTube上的“可汗学院”已经吸引163.3万订阅者,观看次数超过3.55亿次。2015年“可汗学院”进入中国,目前在网易公开课平台上有60余门课程,几十万人关注度,超过百万次的点击量。在可汗学院之前,其实就有“翻转课堂”的概念,但随着“可汗学院”、Coursera、Edx等MOOCs课程相继风靡全球,翻转课堂的概念逐渐成为主流的教育思想。

国内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开始于2012年,随着MOOCs课程的推广和研究的持续深入,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相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立自己的MOOCs平台,随之也推出特色的翻转课堂课程,在教学模式改革上做出很多的努力,取得不错的成果。如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已和国内外多家大学合作开展MOOCs教学,并基于此平台开设多门翻转课堂课程,如“电子技术基础”、“创新思政课”等,并把翻转课堂教学引入培养工程硕士的教育模式中,在探索混合式教育中走在国内大学的前列。

三、基于网络公开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探索

互联网时代带来信息量的激增,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获得信息的成本大大减少。如何利用现有的互联网资源,改变原有的沉闷被动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根本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从课堂获得知识、掌握知识,是翻转课堂教学最本质、最原始的教学目的。

目前网络公开课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人们可以方便地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国内外知名大学教授讲解的课程视频资源。如果想象在学校一样有规律地参与学习并和同学进行讨论,可以MOOCs平台上注册申请课程,参与MOOCs学习,并随时通过网络和老师同学交流。翻转课堂是学生通过网络公开课自学和进行MOOCs学习的补充。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变身为课堂的辅导者,通过集中授课,辅导学生学习网络公开课或MOOCs学习资源,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开设“物联网与智慧城市”课程的课程建设。该课程就是依托网易公开课的课程资源实现的翻转课堂,是翻转课堂在生化学院课程建设的一次重要的探索和实践。该课程的课程资源包括三个独立的网络课程《TED演讲:欢迎来到物联网时代》、《物联网与数字城市》、《数字城市》共14集内容,每集大约1小时左右。

本课程分为四个学习主题,每个主题均包括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两个部分,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对于每一个学习主题,教师均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提纲、学习重点要点、学习方法等相关资料,并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的课外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要求在课外自行安排时间观看网易公开课的视频资料,进行自学,并记录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回答思考题、完成学习。在课外学习期间,学生如遇疑问和难点课通过网络聊天群随时和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进行翻转翻转课堂时,学生需要提交的具体学习资料包括:

1.课前学习内容,包括三四个主要的学习要点;

2.学习笔记;

3.课前布置的思考题;

4.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希望在翻转课堂上解决的问题;

5.教师在翻转课堂上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每次翻转课堂为90分钟,具体的教学环节安排如下表所示:

在复习课外学习内容阶段,由教师主要总结归纳课外学习内容的重点,提出本次翻转课堂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案例分析与讨论阶段,教师预先根据学习主题搜集相关具体案例资料,在课堂上分析案例并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巩固知识。在案例学习结束后,翻转课堂进入课堂分组讨论阶段,课堂讨论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由教师规定讨论的问题,每次翻转课堂的讨论时间大约是20至30分钟,每组学生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统一观点和结论。讨论结束后,每组由一两名学生代表发言,提出该组的观点和对问题的理解。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同时汇总学生意见和观点,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

四、经验的总结

翻转课堂的整个学习过程刻意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引导课程的学习方向并提供学习素材和具体案例,最终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固化程度则取决于课堂的实际参与者(即全体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每一名学生都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学习内容的提供者、学习方法的实践者,教师与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同时学到新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全面性的理解。

翻转课堂是作为新的教学模式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在翻转课堂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主要作用由主导者转变为辅导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锻炼其自我学习和综合思考的能力,教师把课堂大部分的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化为主动地学习知识,并逐步过渡到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并可在此基础上激发学习兴趣,课后可对学习的内容加以深化、融合和进一步扩展。

学习是一种乐趣,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考试,拿学分,学习本身的乐趣和享受却被压抑,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参与教学全过程,翻转课堂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和模式。当然目前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也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学生从基础教育开始就接受的是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和应试教育,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欠缺,自主学习的热情明显不足。学生习惯于听命于老师的安排,对个人自身的认知欠缺,因此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之初需要反复动员学生积极发言和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这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积极探索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意识,如何锻炼学生主动明确地表述自己观点能力。

再有,翻转课堂对教师的执教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传递者,还应该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充当学习过程的监督者、辅导者和旁观者,教师的个人学术水平、课堂设计和课堂把控能力对学生知识的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及学生的最终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五、规划与展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面对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大爆炸,在线的学习资源会越来越丰富,分类会越来越细化,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基于教材和讲义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终将被摒弃。在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强国战略,高等教育的变革势不可挡,高校教师面临新的挑战。人类对知识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无论是8岁的孩子、20岁的青年还是80岁的老人都会从学习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收获成果。最终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高效、最成功的我们不得而知,或者说现在预言还为时过早,但在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的尝试和探索非常必要。翻转课堂作为大数据时代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带给我们许多宝贵经验,也促进我们对于教育的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为教育的未来发展带来很多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革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5.

[2]李惟民.构建以课程为核心的开放大学教学体系[J].当代继续教育,2015.10.

[3]谢国平.大学英语慕课的前景与问题探讨[J].海外英语,2015.11.

[4]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理论探讨,2016.1.

[5]艾尔肯.关于翻转课堂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广角掠影,2016.1.

[6]王飞.论慕课时代翻转课堂中的技术主义倾向[J].学科探索,2016.1.

[7]祝智庭.智慧教育新思考――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2016.1.

[8]何朝阳欧玉芳.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

篇4

1、主题:利用翻转课堂解决体育运动中的高难动作技术

2、案例过程

2.1、确定教学内容:小学体育与健康《技巧-低单杠》

2.2、教材分析:低单杠是体操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低单杠上做各种悬垂与支撑是一种儿童游戏和锻炼身体的常用方法。在教学中,通过简单的支撑、悬垂、摆动等动作的练习,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发挥学生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等体能,培养学生勇敢、刻苦、不拍困难的精神。

2.3、分析教学重难点,并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

2.4、搜集资料,把教学重难点内容制作视频。并以影像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更快、更全的建立起动作表象,突出了对重点和难点动作的掌握,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直观化,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教学有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教学效果,缩短了教学过程。

2.5、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

由于体育课大多数在户外上课,对于每节户外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有些不太切合实际。所以每当进行主题技能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或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教学视频,时间和节奏完全由自己来掌握,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可对翻转课堂进行快进或者倒退,可暂停立刻记下自己的疑惑并进行思考,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以便和同伴进行分享交流。

2.6、教师课堂引导,小组自主练习。解决疑惑问题,帮助学生完成运动技能。也可以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总之教师要依据建构主义的四要素来设计课堂活动的各个细节,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所学内容,从而真正实现知识内化。

3、结果

3.1、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单元技能学习,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动答疑,分组合作,自主练习的场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2、翻转课堂只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而对体育学科(基本在户外活动),不可能靠一种或一类的教学方法就能解决了的。教育本身是多元化、多样化的,能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都应当去实践并应用。

3.3、翻转课堂的实行,促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成为自觉行为,教师针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重难点的确定、学案的编制、微课的录入进行深入研究,而且促使教师更加关注有生命的、开放的、个性的、充满灵动的教学过程,研究范围越来越大、研究内容越来越多教师专业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4、评析

4.1、自主学习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翻转课堂模式只是其中一种可能。它看上去很美,但是老师 “跟踪”是否及时,“反馈”是否有效,还有待时间的检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堂检验”和“动作技能”的评估。这种模式的开启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总归已经“在路上”。

篇5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8册第13课

【教材分析】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是最早关于砖石雕刻的记录见于《左传》,说明砖石雕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底蕴。流传至今已经发展为一种民间工艺,融合诗、书、画于一体,颇有汉画像砖、画像石的风味。教材选用汉代瓦当作为砖石雕刻的欣赏主线,而我则选用了汉瓦当作为砖石雕刻的创作载体,融合祖国传统文化于创作中,激起学生主动观察、探索砖石雕刻的乐趣。

【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泥塑的表达上,已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在“砖石雕刻”方面还是比较陌生。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浮雕的特点及制作方法,知道雕刻的分类。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欣赏浮雕作品的感受,尝试制作一件半浮雕作品。

3.通过欣赏和创作,感受浮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提高学生对传统雕刻艺术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慧眼识“雕”

(一)浅浮雕和高浮雕

1.欣赏、触摸竹雕笔筒

师:今天老师带了我收藏多年的笔筒,请几位善于观察的同学上来,用手轻轻触摸,用眼睛细细观察。对雕刻有什么感受?

生:有点立体。

师:同学们眼力不错!谁能说得具体一些?

生:摸起来有点凹凸不平,看起来这些梅花比画的立体,好看……

教师小结:对,像这样的作品叫浮雕,它属于在一个平面上的雕刻,微微有一点立体感,是介于绘画和雕塑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但同样是浮雕可分两种,我们来为他们取个合适的名称。

2.对比高浮雕和浅浮雕作品

师:都是以龙为主题的雕刻,都是浮雕,仔细辨别,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件只是微微凸起,第二件刻得很深,而且有些地方好像凸起得变成凌空了,一个叫“浅浮雕”,一个叫“深浮雕”,可以吗?

生: 同样是雕刻龙的,后面那幅刻得很高,很厚……

教师小结:观察得很到位!像这样微微凸起的雕刻,相对较为平面的,叫“浅浮雕”。而第二件作品,起位较高,刻面较厚,你们刚称它为“深浮雕”,专业人士称它为“高浮雕”。

(二)浮雕与圆雕

1.看动画《爆笑――雕塑》

2.对比浮雕和圆雕作品

师:你觉得动画中的小偷一不小心成了什么“雕塑”?

生(众笑):哈!成了圆雕。

教师小结:对,假如像你摆个POSS就像“马踏飞燕”一样成了圆雕,这样的立体造型,观赏者可以多个角度欣赏,与浮雕的一个面欣赏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艺术家需要在各个角度精心雕刻,以达到最佳效果。

【设计意图:美术教学属于视觉造型艺术,在欣赏、了解作品的不同形式及技巧时,如果把这些作品摆放在一起,形成对比,进行比较,很快就会区分开来。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打破,由单向教学转变为互动教学,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揣摩”,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赏一赏――瓦当明“路”

(一)欣赏建筑上的雕刻

师:在古代,雕刻运用的最为广泛的就是建筑方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品位。欣赏古代建筑上的雕刻图片,解读雕刻的魅力。

师:圆形窗户上的雕刻,构图的巧妙性很重要。

教师小结:雕刻的足迹遍布建筑的各个角落,屋檐、门、窗,梁、柱等,人们对于雕刻的热爱与执着,不仅仅在于欣赏它的装饰性,还有寄予了美好的寓意。

(二)欣赏建筑上的瓦当

1.欣赏四大神兽瓦当。

师:瓦当又名瓦头,是古建筑的一小部分,起着保护木质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瓦当上的图案设计优美、简明生动。

师:猜一猜四大神兽分别代表哪四种动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师:神兽刻上瓦当,排列在自家的屋檐上,有什么寓意?(驱邪、祈福)

2.欣赏文字和植物纹瓦当,感受瓦当题材的丰富,开拓学生的视野。

师:生活中你喜欢的动物、植物,都可以化身为瓦当上的图案,你们说一说还可以把什么当作创作素材?我们可以加入哪些题材,来设计瓦当图案?

生1:老师,我喜欢鹰,老鹰是一种勇敢的动物,飞翔的速度很快。

生2:我的瓦当里要做一头胖小猪,猪很有福气。

生3:石榴,我听奶奶说石榴代表着多子多福……

师:对,人们给很多植物和动物冠以吉祥有趣的寓意,祈求能为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与福气。

(课件展示:马到成功(马)、喜上眉梢(喜鹊、梅花)、连年有余(莲花、鲤鱼)、兔年顶呱呱(兔)、金鸡报春(鸡)福禄双喜(葫芦)百年好合(百合))

【设计意图:在关注学生寻找美、发现美的同时,引导学生从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从古代圆形窗雕中感受圆形构图的生动与巧妙,从汉瓦当中感受她朴拙的沧桑美。提供相关的直观作品,明确瓦当的题材往往孕育着美好的寓意,从而启发学生寻找身边有美好寓意的题材来设计瓦当图案,在此基础上可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的作品自然就显得丰富多彩了。】

三、试一试――胸有成“图”

(一)师生合作《莲年有鱼》

(二)制作步骤:

心中有图――刻出莲花、荷叶、鱼――雕上叶脉等花纹――贴在底版上――刻画背景――取名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环节,不是单纯的示范,而是在和学生互动中进行示范。教师刻图形,学生雕花纹,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顺其自然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巧妙地把示范转化为学生创作的铺路石。】

四、做一做――巧夺天“功”

作业要求:同桌合作,选择身边的题材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吉祥”瓦当,并为他取一个寓意吉祥的好名字。

【设计意图:选择自己“身边”的题材制作寄托美好愿望的瓦当。把遥远的瓦当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趣地结合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美术,学生感受、体验生活中的美,表达、创作生活中的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体验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开心巧妙地做足“功课”。】

五、评一评――各显风“采”

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充满艺术元素。我们拥有能创造艺术的双手,把一块普通的泥巴变成一个个精美的瓦当,也是一件件稚拙的绝版艺术品。

教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从主题、手法、构图等方面着手评价)

【课后反思】

我在选择这一课时,首先希望孩子从美的局限中跳出来。大部分学生在几年的美术学习中已经形成很多定式的审美倾向,喜欢用鲜艳的纯色,画唯美的画面,很少有学生会欣赏质朴的泥土、石头之美。通过欣赏砖石雕刻的质朴,感受瓦当雕刻的乐趣,让质朴、原始、纯粹的美慢慢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这无疑是让孩子拥有更广阔的审美空间,更多样的审美能力。

其次是砖石雕刻调整为瓦当雕刻后,能拉近学生与传统雕刻的距离,让孩子觉得遥不可及的传统文化,其实就在自己的血液里,在自己的生活中。让传统文化更加深入童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继承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小的引子。在创作吉祥瓦当中,交流感情,共同探究;在创作吉祥瓦当中,激活思维,点亮创作火花,并能从学生的作品中折射出中国古老文化的灿烂光辉,这让我很欣慰。

(浦江县实验小学 浙江金华)

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课 题: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翻转课堂中职专业课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2016SK314)研究成果。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和教师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2016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指出:“继续建设800门左右优质在线开放课程,鼓励高校广泛共享;指导高校利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改革”。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顺应了这一教学改革的理念,为课程教学变革带来了新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针对笔者学校情况,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影响技校教学质量的常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

第一,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玩手机、打瞌睡甚至缺课现象在学生中屡见不鲜。

第二,研究性学习缺乏。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作业、应付考试,自然也就谈不上对课程的兴趣和对内容的探究了。

第三,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基本上属于个体行为,偶尔的交流也大多属于浅层次的帮忙,因此“学霸”和“学渣”各自相向而行,两极分化严重。

第四,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真实、多元的过程性评价。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遗憾的是,虽然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早已成为共识,但是传统课堂教学实践中,作业、课堂上的交互、高频次的测试往往会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工作量。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过程性评价往往被期中、期末考试不同的加权比例所替代。

因此,本文在混合式教W中引入翻转课堂的理念,探索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二、基于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1.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的概念界定

一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又名“颠倒课堂”或“翻转教学”等,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课内完成知识讲解,学生被动地接收信息,课外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在真正碰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却又孤立无援。而在翻转课堂后,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通过教学视频,先行自学,遇到问题,既可以多看几遍视频,加深理解,也可以记录问题,到课堂上主动与同学探讨交流,寻求教师的帮助,真正掌握知识点。综上所述,翻转课堂一般是指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然后在课堂上完成传统的家庭作业,如工作表、习题、章节练习等,是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是混合式教学。目前,国内外专家对“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侧重点不同,归纳起来包括多种教学理论的混合、多种学习环境的混合、多种教学资源的混合、多种学习评价的混合等,如图1所示。

本文将混合式教学界定为:通过将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协作教学进行系统化结合而使教学趋于最优效果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活动为核心,包含了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网络教学,其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通过各种交流和互动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积极参与、协作互动、资源共享、知识建构的氛围,以促进个体和组织的共同发展。在教学组织上,这种模式一般要求教师的教学有在线学习平台的支持,同时,有条件为学生课余上网提供便利。

2.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阶段

首先是课前在线学习阶段。无论用什么方式在课前提供学生学习的机会,这些课前的学习内容必须能够达到和教师在课堂讲解有相同的效果。因此,如果让学生在家里自己看书,比较像是预习,而不是翻转课堂中的在家自学,因为学生自己读书与在课堂中由教师讲解是明显不同的。换句话说,要让学生在家自学能达到和教师在课堂中讲解的相同效果,提供教师讲授的微视频是最容易的一种方式。这也是在翻转课堂的定义中,常会谈及提供教学视频让学生在家自学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除了教学视频之外,互动电子书结合了教师的解说视频、练习及反馈,也成为翻转课堂课前自学的另一种选择。

课前三步骤分别是指:学生课前观看微视频学习知识点、进行学情分析、完成进阶练习。首先,学生要在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指引下完成对微视频的学习,在课前自主学习单上要让学生明确观看视频需达成的基础目标,要求学生记下没看懂的地方或遇到的问题并向教师反馈学情,教师对学情进行分析然后布置对必须掌握知识点再现的题目,让学生完成进阶练习,上传到“云端”,通过学习分析系统分析出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以帮助学生通过运用达到基本学会的程度。

教师首先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细分教学知识点,准备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前几天在平台上教学任务、评价标准、教学课件、测验任务等。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客户端或者电脑随时查看课件,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发起问题。教学资源以PPT课件为主,结合微视频、课前自主学习单等,微视频与课前自主学习单配套。视频来源主要是教师自己录制。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或电脑登录平台查看学习任务,完成相应的学习课件,提交相应的测试,若有问题在讨论区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可以掌握自己学习的节奏,不懂的可以重复看,测试不对可以重复做,直到感觉掌握了,再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课前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自测情况都会在平台上统计出来供教师调整上课内容,也方便学生课后随时复习。

其次是面对面教学阶段。在翻转课堂的面对面教学阶段是以透过课堂活动设计,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应用、分析与评价为主。然而,在开始这些活动之前,确认学生的自学状况是十分重要的。此阶段的基本原则如下。

第一,确认学生的自学状况。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进行一次简单的小考,考试的题目不用太多,以免占用太多时间。此步骤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自学方面的困难,也可以请学生做笔记、准备问题提问,回答相关问题等。

第二,进行复习与讲解。针对较为困难或容易误解的概念,设计一些问题或课堂作业,透过分组方式进行讨论及操作。学生透过与同学的互动能更深入思考,了解问题所在并练习运用所学。针对学生无法正确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考虑进行重点式的复习,或是利用活动时间提供个别化的讲解。

第三,提供别指导。通过活动的进行,教师可以了解个别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困难;接着,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协同学习,并由教师从旁适时提供协助,或者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较多的指导。

再次是课后在线学习。学生在课后,根据课堂讨论的体会,整理本堂课各问题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其绘制在一张图上,下次课要和教师布置的其他课外练习一起,作为作业上交。同时学生会在超星尔雅平台的讨论社区中继续和同学和教师进行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更加深入的讨论。综上所述,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将学习过程分为课前在线学习、课堂面对面教学、课后在线学习三部分。课前学生在自主学习单的指引下,观看教学微视频,完成进阶练习,明确基础目标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前学习的过程中,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对于提出的问题,学生课前可通过各种学习平台如QQ群、微信平台等和同学们进行初步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师生、生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及时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困惑,有针对性地指导与辅导学生。

依据布卢姆的认知领域分类,学生在课前或课后所进行的自学属于记忆及理解等较低的认知层面,主要透过教学视频的讲解,学习学科知识的基础内容;而在课堂中将进行更高层次的认知学习,即应用、分析及评价。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从课堂中的讨论、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个别化指导等各方面促进学生进行深层反思,帮助学生进行高层次认知,尤其是应用、分析及评价。

三、小结

混合式教学使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协作教学优势互补,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但是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活动,还要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来实现。笔者把翻转课堂理念融合到混合式教学中,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新的途径,使学生在课前根据课前自主学习单提示的学习流程进行自主学习,完成适当的练习,达到基本学会的程度。课堂上,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讨论解决问题。教师能够随时根据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及学生的需要做出合适的调节和指导,随时与学生交流讨论,随时给学生反馈和纠正,并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深化应用。学生课后能完成知识技能的有效迁移,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http:///edu/zheng_ce_gs_gui/zheng_ce_wen_jian/zong_he/201602/t20160219_1367155.shtml.(2016-02-19).

[2]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

篇7

伴随着教师身份的转变,教师迎来了发展新的教学技能的挑战。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他们需要在实际的参与活动中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策略达成这一目的。新的教学策略需要促进学生的学习,但不能干预学生的选择,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完成一个或多个知识点的学习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评测还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录制视频的质量、学生进行交流的指导、学习时间的安排、课堂活动的组织,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与准备,并且都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课前制作录像时,要做到除了研究不同课型需采取的策略,内容还要做到情感丰富、生动活泼,避免死板、单调的讲述,教师还要不断地扩展思维,开阔视角,深入了解自己所教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知识难易程度的匹配,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究性,更好地组织好课堂,引导好学生讨论问题并加深知识的探究式学习,所以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人格魅力。如何让教师尽快适应翻转课堂教育模式这一新的角色,是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年级进行实验研究的。

翻转数学课,数学老师用视频讲解时间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其他时间则进行数学演算和使用新技术工具,让学生不只是学习算法计算,还能深入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翻转数学课演变成发展计算思维、探究和连通其他学科的实验室。

二、学生的角色与任务的实验研究

翻转课堂是有活力的并且是需要学生高度参与的课,要想达到老师教学活动设计每个环节的要求,学生必须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在课余观看教学视频后,自己完成课余练习并想办法找资料,总结问题,然后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这一切安排都是建立在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通过教学视频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在课前练习中找到自己的疑问,并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在网络中进行资源检索,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信息素养的提升的实验研究。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翻转课堂教育模式这一新的角色,是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课型进行实验研究的。

翻转课堂能够得以顺利成功地开展,微课的建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微课程研究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真实的问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育教学问题时,当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能上升为研究意识,强调对不同课型的追踪和设计意味着所研究的课题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是自下而上的,是教师自己的问题。

三、翻转课堂中师生角色互动学习实验研究

“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我们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我们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我们就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往往会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举行小型讲座。小型讲座的美妙之处是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我们能及时地给予指导。当教师更多地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我们也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在教室内巡视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学生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它确实是神奇的观察,使我们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探讨充满了敬畏。当我们尊重学生的这种方式,他们通常会做出回应。他们开始认识到,我们在这里,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指令的教师。我们的目标是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我们课程的内容。当我们在学生身边和他一起掌握概念,他们会以他们最好的行动来回应。如何形成我们的学习文化,我认为关键是让学生确定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争取完成任务。因此,我们着力于把课程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完成繁忙的工作。

四、“翻转”与“高效”课堂师生角色的内在差异剖析

与高效课堂相对的概念,是低效课堂或无效课堂。高效课堂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课堂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和无效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都不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制约教育教学效益的瓶颈因素。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时间是常量,掌握程度是变量。例如,学习函数的极限概念,分配给每一位学生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而精孰学习理论则认为,学生对一门科目的掌握程度是常量,而学习时间则是变量。例如,一名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极限的认识之后才会继续学习微分的知识,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进度推进。传统教学源于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特征是整齐划一齐步走。每天老师在讲台上不断地讲,学生不停地做笔记。这种方式完全忽略学生的能力差异。由于老师的授课内容必须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结果有些学生听懂了,但有些学生觉得太简单,不再专注于老师的讲解,而有些学生则完全听不懂,因难以跟上老师的节奏而失去信心甚至放弃了学习。这些觉得老师传授的知识掌握太容易或太难的学生都有可能睡觉或玩游戏。传统课堂的“学”与学生的“差异性学习”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篇8

关键词:“翻转课堂”;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的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不但要给学生传授必要的液压气动基础知识,还要使学生掌握液压气动工程设计和构建的技术能力。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根据我们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液压与气动技术”的课程特点,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改革探索。

一、课程改革的由来

1.“90后”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特点

高职高专招收的生源既有普通高中毕业后的学生,又有中职毕业后的对口单招的学生,还有省单独组织招生考试招收的学生,总之,高职高专院校生源呈现多元化,而且这些学生基本上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的一代,这就给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带来不小的挑战。从“90后”高职高专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来看,一是应父母的要求,选一个社会热门的专业学习便于毕业后找个好工作;二是想毕业后自己能从事设计和办公室的工作,使自己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三是不想比周围的同学差,在自尊心、进取心等方面不甘落后。

2.现阶段高职高专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依然存在“重讲授、轻吸收”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讲得头头是道,可学生在教室要么睡倒一片,要么看手机,师生缺少互动,有些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2)在教学形式上,往往还是传统的“满堂灌”。虽然近年来引入了各种多媒体技术,不过是把“满堂灌”形式从“粉笔+黑板”变为“电脑+投影屏幕”。教师没有真正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更不用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自己的教学手段。

二、以Moodle为支撑的高职高专“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

1.准备阶段

(1)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教师根据课程教学标准,把每个项目模块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制作教学PPT、教学视频、微课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并收集与该项目知识点和技能点相关的工程实例资源,将资源于Moodle网络学习平台,供学生下载和学习。

(2)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培训学生使用Moodle网络学习平台。对本课程所使用的主要学习资源做详细介绍,给学生讲明在每次课前课后到学习平台学习是考核指标之一。

2.教学实施阶段设计

(1)课程导入。课程导入的任务是教师就“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工程应用、学习目标、课程性质、内容范围、课程教学进度安排以及考核的方式等明确给学生交代清楚,使他们对本课程有全面、清晰的认识。同时,讲明本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不同类型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介绍、学习支持介绍)。

(2)活动组织。活动组织是Moodle平台最有特色之处,也是混合式学习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就高职高专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习来讲,教学活动不但要有传统的讲授,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培养他们职业能力的资料收集、方案讨论、工程情景模拟和实际操作训练等。充分利用Moodle平台,教师要预先安排哪些教学活动在课上开展,哪些教学活动安排在课下,哪些活动安排在Moodle学习平台上进行,哪些教学活动安排在实训室进行,这些就是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的关键。

3.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平时成绩、实验成绩、考试成绩进行评定,很难对学生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而混合式学习通过Moodle平台可以方便地添加个人项目作业、完成成果展示、小组讨论情况、网络或课堂中互动的活跃度等作为评估指标,使得对学生的评价基于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从而更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之,以Moodle学习平台为支撑的高职高专“液压与气动理论与实训”课程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探索,就是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增进师生间的沟通,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课堂现代科技的气息。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工程造价 学期项目 实践和反思

【中图分类号】TU7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2-0254-02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实行工程监理制和项目经理制后,工程造价就更加突显其重要性,受到业内上下和建设方的高度重视。为了适应大规模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和招标与投标制度的施行,我国从98年起开始推行造价工程师资格制度。工程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在90年代中期以后才在本科院校逐渐增多,工程造价专业高职层次的人才在2000年后才在高职院校逐渐开设。目前该专业的人才是供不应求。

虽然工程造价专业的整体就业形势较好,通过三年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具有熟练从事建筑、安装及高级装饰工程预、结算,以及工程投标报价与招投标的能力,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这对工程造价专业培养设计在教学上要求学生在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从事本专业生产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为此在教学课程安排中,采用“理论+实践”,增加了大量的实践环节,很多专业课教师在实践环节的教学中,作了大量的努力,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实践环节教师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实践课程被作为课堂的补充,以教师为主,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很少;另一方面实践环节分散在各个课程中,是离散的,学生的实践是虚拟的,没有实用价值。故在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安排上采用学期项目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通过二周的时间,让同学组成一个个团队,把所学过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实践能够使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高职高专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一、学期项目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

造价专业的学期项目教学是参考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来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是一所工程应用型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的项目教学方法是NYP区别于其他院校的特色之一。NYP项目教学以项目主导学习与科目主导学习相统一,将项目、理论、研讨和实训有机结合,以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贯穿于学生各阶段的学习中。学期项目是NYP项目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学期项目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项目目标,分成几项具体任务来完成的,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竞争力。

学期项目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中心,整合课程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项目为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学期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晴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学期项目的教学实践

造价专业的学期项目是针对造价专业岗位中某一发展阶段的能力要求设计的综合实践课程,是课程模块的运用载体,是工程中未有的成果,是学生创新思维、主动学习以及工程实施能力的载体,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4个学期项目分别在前4个学期实施,分别在前二学年每个学期的期末,为其两周,注重构思与设计两个环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思维,综合运用课程模块知识,分别为项目调研、工程项目图纸绘制、工程项目工程量计算和工程项目清单计价。整个的学期项目周包含以下步骤:提出选题申请、下达学期项目任务书、项目实施、项目检查、项目报告及答辩、项目总结评比。学校为了更好的完成学期项目,特此建立了学期项目实践系统。学生和指导老师在系统中操作整个实施过程。

1 提出选题申请和明确项目任务。由多个学生组建项目设计团队(人数限制4-6人,学生填写姓名、班级、学号等基本信息,设组长一名),组长填写选题申请表。明确而适度的选题是学期项目是完成效果的良好前提。学期项目题目的在项目选题时,应当根据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在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结合造价专业的特点,按照现实性、知识性和探索性的原则,选题项目的设计要求涵盖整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并且具有可操作性,既能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选题完成后,由专业负责人审核课题及调整该课题学生名单,专业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将课题分配给指导老师。

2 下达学期项目任务书。任务书提出前,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完成该项目所需的知识。教师在安排项目任务书时,任务书应力求简明扼要,任务书内容要包括项目任务的目标、实施的步骤、项目成果的要求等。由指导教师在学校的学期项目实践系统中填写任务书;专业负责人审核任务书,审核通过后系统会将任务书自动下发。

3 项目实施和检查。首先让学生要学会资料查阅。学生根据所接受的项目任务广泛地查阅资料。学生可以借助图书资料、专业书籍、网络、数据表、图纸、实物等采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将有用的信息筛选整理出来。查阅资料的目的是借鉴他人的思路和想法,为完成任务积累经验,避免大的错误,这是学生完成任务的前期重要过程,也是深化学习理论的过程。

学生对所接受的任务经过分析、查阅,提出具体的方案并按方案实施。这是最重要的过程,是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过程。学生填写计划进度表、进度报告和中期报告;由指导老师审核;专业负责人进行查看并监督。指导教师每周必须与学生进行交流以进行指导,并了解其工作进度,加强进度管理。在质量控制上,通过学校的学期项目管理系统,由指导教师指导进度与学生项目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同时,也通过期中检查,对学期项目运行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馈,从而规范学期项目的运行。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能否付诸实践,正确与否,都只有通过任务的实施来最终加以验证。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再提高和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4 答辩及评估。学生将任务的完成情况包括学期项目报告(word)、项目汇报(PPT)、图纸及相应活动照片等在系统里提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成果给出细致的评判,指出哪些方面可取,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同时提出合理的建议。最终指导教师审核项目报告,评分及录入评语内容作为学期项目的最终物化成果,也可以做成实物图片或实物展示视频。学生通过这一过程不但了解了自己的任务完成等级,而且通过教师的评判讲解也感觉受益匪浅。答辩一般由3名以上教师与企业人员组成,通过项目团队的项目总结、项目运行、答辩等形式综合评价学期项目的答辩成绩,并根据小组互评成绩、指导老师评定成绩与答辩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三、学期项目教学效果及评价

与传统的项目教学相比,学期项目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具体体现在:

1 “教与学”结合

教学之前,学生学习的知识是孤立的、离散的,很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老师和学生的学科本位意识很强,知识的关联性不强。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接受者,而应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期项目中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着眼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将项目需求与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等引入学期项目的理论课堂中,打破了教学中相关专题理论在科目教学中无从开展的瓶颈,实现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统一、“教与学”结合的项目教学模式。

2 “学与练”结合

学生普遍感觉造价专业课难学难懂,学习积极性不高,动手操作能力不强。而采用学期项目教学后,将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整合成学期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将教学内容分解,以项目的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而且充分锻炼了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整个学期项目实施的过程,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确保实践项目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在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答辩,既是一种经验分享,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次全面评价。

“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经历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培养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综合能力;以项目为动力,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与练”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反思

实践证明,通过两个年级的学期项目教学的成效是显著的,它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和技能学实、学活。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 指导老师的综合实践素质有待提高

学期项目中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对指导教师要求除了有精深的学科知识、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我们造价专业指导教师有的是从大学校门跨进校门,专业理论知识很扎实,但实践能力较薄弱,没有生产实践一线经验,有的虽然有几年的现场经验,但是和现在所从事的课程与方向不一致,为了适应学期项目等现在新的教学模式的需求,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机制,以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2 产教结合是当务之急

现在的造价专业的学期项目的训练还大多停留在模拟项目上,和实际的项目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当务之急是依托行业企业,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让学生利用企业的项目来操作,现场“用兵”,为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3 流程管理有待改进

因为学生个体差异大,加上实践教学本身比较灵活,虽然有学期项目管理系统进行流程操作。学期项目启动是在学期初就开始了,每学期的学期项目是根据那个学期的课程来设定的,如第三学期的“工程项目工程量计算”这个学期项目,涉及的课程有《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健筑工程预算》、(健筑工程资料编制》和《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学生对这些课程还刚刚接触,选题就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选题的深度游偏差,对指导老师和专业主任的指导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另外从学期初开始到真正开始做项目,差不多有三个月时间,战线拉的太长,虽然指导老师和专业主任一直进行过程进度的控制和监督,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4 学生的“搭便车”现象

由于学期项目采用的是团队协作完成,难免出现“搭便车”现象,就如在三个和尚的故事里,就用两个人抬水取代了一个人挑水。有些学生就不肯做,坐享其成,“搭便车”现象会造成团队效率的低下,团队的每个团队成员的真正贡献难以区分,相互推诿,也会挫伤认真的同学的工作积极性,虽然可以通过最终的答辩和个人的绩效评估能抑制“搭便车”现象,从根本上还是很难避免。

篇10

1.1教学方式有些单一。目前在诸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有些单一,缺少创新的特征。因为师资以及教学设施资源较为匮乏,导致部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只能以理论基础知识为主开展教学活动[1]。即使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也就是项目教学法,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参与程度。1.2教学主体没有充分展现。不管是最近几年教育领域中的教学改革计划,还是与素质教育为方针的教学改革计划,都提倡学生在课堂中占有的主体地位。但是在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中,教师开展的计算机基础课堂中并没有充分的展现教学主体,学生往往处在被动状态接受计算机课程知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在课堂上缺少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机会,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学习疑惑,久而久之,学生学习信心不会充分提升,甚至导致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内容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的进行。1.3学生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操作要求存在差异。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宗旨为发展学生就业能力,并且在制定的招生标准较低,被录取的学生自身具备的计算机知识技能与实践操作的要求之间存在差异。同时学生学水平有所不同,导致同一个年级的学生也存在较大计算机操作能力差异性[2]。这样即使学生对计算机内容产生兴趣,但是在没有得到因材施教的教育之下,便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甚至阻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

2.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中翻转课堂的有效融合

2.1借助翻转课堂,创新教学方式。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专业教师在运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组织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另一方面要确保自己做好备课的工作,创新教学方式,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活动。教师可以把和课堂上相关的理论知识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也可以将学习的视频发送到网络平台中,帮助学生全面的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便于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性的进行分析与探究,完善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此外,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巩固学习知识,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提升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整体把握,适当的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与整合,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学生学习效率。2.2借助翻转课堂,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全面的认知自己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在保证学生学习主体性发挥的情况下,确定自身的辅助职能与引导职能。特别是针对翻转课堂,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前预习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初步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强化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便于学生更好的适应就业环境[3]。2.3借助翻转课堂,完善教学评价环节。借助翻转课堂能够促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完善教学评价环节,在此期间,教师可以运用特殊的教学手段,包括游戏教学手段或者分组合作手段,促使学生整体上掌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扩展学生学习视野。此外教师要时刻的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引导和指引,增加学生计算机知识储备量,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