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安全隐患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层建筑安全隐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层建筑安全隐患

篇1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现在高层建筑与日俱增.虽然高层建筑各项消防设施配置不断强化,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存在着众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加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1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消防防范措施不到位.由于高层建筑从设计到施工,不但要求高,而且环节多.由于众多因素影响,导致工程竣工时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个别单位为了赶时间,省资金,抢工期,未能严格依据相关规范施工,致使消防设施达不到规定要求,留下了很多隐患.二是在防火分区、分隔设施,隐蔽工程和材料使用上不符合规范要求.如有的使用大量可燃、易燃材料,有的防火分区过大,有的电缆井、管道井、空调系统穿过各楼层未封堵等.三是有的高层建筑工程在消防审核后的建筑施工、设备安装、室内装潢、项目监理过程中,由于经济利益驱动或进货、监理等制约措施不严,往往出现偷工减料、使用伪劣产品的现象.个别单位未经消防部门审核验收而擅自改建项目并投入使用,导致了高层建筑在整体布局、防火分区、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等方面造成了难以整改的火灾隐患.

(2)消防设施配备不到位.依据《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建筑在建设时,应设有较完善的消防设施,以便为火灾预防和火灾扑救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但是,公安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在工程竣工验收或日常监督检查中会经常发现,高层建筑普遍存在着消防设施“短斤缺两”、质量性能差和功能不全等先天性火灾隐患.此外,一些单位由于缺少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经常维修保养工作,导致了大部分消防设施长期处于故障或瘫痪状态而不能正常使用.一是个别单位建筑消防设施损坏、故障.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部分探测器失效、防排烟系统某个送风口打不开或风量不足、报警系统主机故障、消防水泵不能启动,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设施形同虚设;二是设施停用.一种是故意停用的,如火灾报警系统因经常误报而被业主嫌烦关掉的,娱乐场所为降底照明度而关闭出口灯、指示灯,为使用方便而常开防火门、常闭排烟窗的,另一种则是无意停用的,如消防水泵出水口阀门关闭,气体灭火系统、风机、水泵被停电的;三是设施缺少.一种是历史遗留的大问题,如缺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防栓系统,因此整改难度相当大,另一种是被拆除的表层设施,如防火门、应急灯等;四是消防设施质量不过硬.一种是隐蔽工程类,如某高层建筑装修改造时发现,吊顶内自动喷水系统支管通过横梁时,需绕梁弯曲,施工人员为安装方便,把支管断开,横梁两边支管相互不通,导致每层有一半区域的喷水头无水.第二种是消防产品的质量问题,如应急灯的照明时间、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与实际不符.

(3)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一是目前的高层建筑多为合用建筑,产权单位多,使用单位更多,因此造成了各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现象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二是部分高层建筑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思想上认识不够,缺乏消防安全意识.主要表现在:有的单位任意封堵室内消防通道,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制度不落实;有的没有消防应急预案;有的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

(4)安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人员的培训率仍不高.另一方面这些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水平也普遍不高.通过检查发现,现在很多高层建筑的管理人员都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业务不规范、操作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值班期间擅离职守等现象.

2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整改

高层建筑的增多是时展的必然,绝不可能因其火灾的严重性而停止建设,关键在于如何预防火灾的发生、降低火灾的损失.因此,本人认为,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工作必须把重点放在高层建筑防范措施的落实上.

(1)高层建筑单位制度要健全、管理要跟上,做到软件不软.1)内部建立责任制,落实责任人,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来管消防设施.一是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人.单位法人代表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管理使用者是直接责任人.二是签订责任状.主管部门同所属单位签订,法人代表与分管领导签订,分管领导与具体责任人签订,一级管一级,一层抓一层,级级负责、层层落实.三是赋予责和利,每个管理者既要承担责任又要有相应权利,尤其要明确奖惩措施,做到奖优罚劣,赏罚分明.2)建立一档二薄三查制.一档,即是防火档案,按照重点单位管理做法,建立消防设施防火档案.二薄,即设立日查登记薄、月查登记薄,每个单位每日都应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登记,也作为值班记录.月查登记薄一式两份,一份送当地消防监督部门备查,一份送本单位领导审查.三查,即实行日查、周查、月查.针对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消防设施,由单位消防负责人制定相应的日查、周查、月查的内容和方法,并组织实施.

(2)消防监督部门要加强对高层建筑监督检查的力度和监督手段.切实有效的消防监督也是保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消防监督部门的一个监督重点,消防部门必须花较大精力监督各高层建筑单位消防设施的管理情况.消防监督部门对消防安全有效监督,必须注重提高业务水平、宣传指导、依法处理三个环节.1)提高业务水平.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要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监督,就必须首先提高消防监督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消防监督人员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主动地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不能想象,面对蕴含消防技术的消防设施,一个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人是如何去监督指导的.事实上,当前消防部门还不可否认地存在着整体监督水平欠高的不足,因此,尤其有必要强调提高业务技术,提高监督能力,为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监督打下扎实的基础.2)宣传指导.不懂消防设施的先进技术,是导致维护保养差的一个主要方面.为此,消防监督部门在对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实施监督的同时,还必须对相应的管理队伍加强培训,实现建筑消防设施操作管理持证上岗.3)依法监督.在监督单位自查自改的同时,公安消防机构也应加强检查,加大执法力度.每次消防设施监督检查要尽可能全面,特别是联动、启动风机,水力警铃和双电源切换等单位消防员日常不敢自查的设施,更应认真检查.严格落实专业检测制度,每年按期上交检测报告.对建筑消防设施有重大缺陷的单位,应建立专档,跟踪督查,做到不消除隐患不销档.对那些消防,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设施方面存在隐患又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要充分履行监督职能,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按照消防法规和有关规定坚决惩办.

篇2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隐患;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在我国大中型城市,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人口不断增长,越来越多人员密集、结构复杂的高层商用、民用建筑大量涌现,并且成为当代都市建筑主流。虽然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带来生机,但是也增加了城市消防安全的困难和负担。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容积率增大,容纳人数多,纵向交通容量有限,且外部开放空间面积较少,因此,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灾害时,避难和消防难度较大,特别是高层建筑中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现在高层建筑的火灾问题及其防治措施越来越受人们瞩目。

一、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1、火势蔓延迅速

在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间、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如果防火分隔不好,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形成烟囱效应,使火势迅速蔓延。例如在一座高100 m的高层建筑内,在无遮挡的情况下,在30S内烟气就能达到顶层。建筑物越高,形成风速越大。风速越大,火势的蔓延速度越快。

2、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物建筑高度越高,内部结构越复杂,发生灾害是安全疏散越困难。高层建筑的特点,是垂直疏散距离长,疏散到地人员需要时间较长;有人做过一个测试,让一名健壮的消防员从30层楼的高度向下跑整整用了30分钟的时间,二是疏散时人员集中,在疏散通道内容易出现拥挤踩踏情况;三是火灾发生时火势和烟气迅速向上蔓延,而发生火灾时人们涌向楼梯间,使烟气窜入,增加了疏散难度。

3、高层火灾扑救难度较大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消防队员使用的灭火救援设备往往达不到高层建筑物着火层的高度,所以,扑救高层火灾需要利用室内设施。但由于室内设施管路复杂,需水量大,灭火针对性不强,阻截火势能力有限,建筑物自身消防水量有限,需要利用消防车从室外进行补给。

4、发生火灾概率较大

高层建筑内部一般较为复杂,电器设备繁多,用电量较大,电器线路老化等问题,很容易发生火灾,而高层建筑现代化程度高,易燃物较多,引燃后不易扑救,如果管理出现漏洞,建筑物内自动报警系统不能正常启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概率会成倍的增长。

二、现代高层建筑的防火技术难题

1、现代高层建筑大多采用玻璃幕墙作外装修。国内外建筑界对此颇有争议,其中日本、德国等国家明文规定禁止使用。原因在于玻璃幕墙虽然本身并不燃烧,但会因烟囱效应而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而且常常等不到人员疏散完毕,幕墙就已达到耐火极限而向下掉落,严重影响人群安全。因此,玻璃幕墙能否改进,是否需要限制使用,或者采用什么样的消防安全技术来保证防火安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消防安全的―个技术难题。

2、豪华装修导致防火安全隐患。一般而言,现代高层建筑在后期的室内装修阶段,建筑装修中使用大量可燃性材料,建筑内部易燃物常常乱堆乱放,还分布着大量电线和电缆,这使得一个小火星都可能引发一场大火;而这些年建筑业内层层分包的恶习,让防火分区和防火部署难以落实,一旦起火就火烧连营。现在高层建筑往往采用中空的建筑结构,这就使火势更加容易快速扩散。

3、高层建筑消防管理难。现代高层建筑内各种消防设施名目繁多,一般建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防排烟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防火卷帘,有的还有气体自动灭火系统、雨淋或水幕系统、自动闭门装置系统,而现在建筑内的消防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往往是沿袭了以前的保安人员工作体制,不要说怎么去定期维护、检测、操作上述各类消防设施,有些管理人员竟连判断灭火器是否过期都不懂,缺乏最基本的防火安全知识。

4、从消防角度考虑,《高规》要求:“建筑高度超过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公共建筑,宜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飞机救助设施”。但由于建筑屋顶的造型投资方面因素,一些超高层建筑未设屋顶直升机停机坪,理是有了防烟楼梯间就可以保证安全疏散。由于规范未作强制规定,以致国内超过lOOm高的建筑,除少数外,多数未设屋直升飞机停机坪。今后的超高层建筑是否都要设,哪些必要哪些可不设,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防火安全技术问题之一。

5、消防审核把关难。建筑防火审核,目的之一是为了在建筑做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但现在消防部门在建筑防火审核时仍会遇到种种难关。第一是三边工程。建设单位为节省工程投资,尽快见效益,在施工过程中,边设计边施工,甚至擅自更改消防设施。第二是形象工程。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火灾登高设置等无法满足规范要求。第三就是边施工边报审。审核未通过,工程已经建了一大半,造成未按要求建设,存在先天隐患。第四是停缓建工程。由于历史的原因,停缓建项目往往存在着防火间距不足、无消防环行车道、无火灾登高面、疏散楼梯设置数量不足、设置形式不正确等诸多问题,而开发商往往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消防安全的“隐性投资”,这样的高层建物,建成一个就多一个重大火灾隐患单位。

三、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对策

我国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只要我们能够充分认识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要性,从设计、施工、使用管理、维修等方面认真贯彻消防工作方针,坚持从严管理、防患未然、立足自救的原则,积极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和发生火灾后尽量减少损失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1、严把消防设计关。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建筑的各种功能要求,认真考虑防火安全,做好防火设计。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GB 50045―19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进行防火设计。设计单位的各级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防火设计负责,凡不符合设计防火规范的工程设计,不得上报审批或交付使用。

在进行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①总体布局要保证畅通安全;

②合理划分防火分区;

③安全疏散路线要简明直接;

④尽量做到建筑物内部装修、隔断、家具、陈设的不燃化或难燃化,控制可燃物的存放数量,以减少火灾的发生和降低蔓延速度;

⑤构造设计要使建筑物的基本构件(墙、柱、梁、楼板、防火门等)具有足够的耐火极限,以保证火灾时结构的耐火支持能力和分区的隔火能力;

⑥做好建筑物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保证足够的消防用水量和最不利点的灭火设备所需要的水压;

⑦采用先进可靠的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并正确地处理安装位置及联动控制功能。

2、加强施工阶段的消防监督检查。凡承揽工程的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的防火构造、技术措施和消防措施等,必须严格按照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对防火结构的保护层、设置于吊顶或管井内的防火分隔物、以及暗敷的消防电源线路等,必须认真做好施工和监督检查记录。

施工中,如因材料、设备等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变更设计时,施工单位应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共同协商,采取相应的变更措施。

3、认真履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各项防火安全检查制度。通过对高层建筑火灾原因进行分析,80%以上的火灾是由于人的疏忽大意或操作上的不当造成的。起火因素大多是由于用火不慎,如液体、气体燃料的泄露引起爆炸;吸烟不慎,烟头未熄使可燃物阴燃起火;电气设备的短路或超负荷用电,以及照明灯具或电热设备靠近可燃物等引起火灾。除此以外,还有特殊工程人员违章操作、无证上岗或临时动用明火作业等违章行为造成的火灾。因此,每个经营者、管理者和居住者应该增强责任意识和防火意识,把预防工作作为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使防火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mmon in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of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 an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offer reference to colleagues.

Keywords: high building construction; Security hidden danger;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市场发展迅猛,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矗立,在给城市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管理问题。本文结合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对高层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高层建筑的楼层多、高度大,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复杂,除具有一般多层建筑施工的一些特点外,还具有以下施工特点: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复杂;施工准备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工期紧;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层数多、高度大,安全防护要求严;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

三、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常见安全隐患

高层建筑施工中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指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坍塌事故。下面就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伤害形式作简单阐释。

(1)高空坠落。主要表现从脚手架或垂直运输设施上坠落,从洞口、楼梯口、电梯口、天井口和坑口坠落,从楼面、屋顶、高台边缘坠落,从施工安装中的工程结构上坠落,从机械设备上坠落,其他滑跌、踩空、拖带、碰撞、失衡等引起的坠落。

(2)坍塌。沟壁、坑壁、边缘、洞室等的土石方坍塌,因基础掏空、沉降、滑移、地基不牢等引起其上建筑物坍塌,施工中的建筑物坍塌,施工临时设施坍塌,堆置物的坍塌,脚手架、井架、支撑架的坍塌,支撑物不牢引起的坍塌,强力自然引起的坍塌等。

(3)物体的击打。主要表现为:空中坠落物、崩块和滚动物体,触及固定或运动中的硬伤、反弹物的碰伤、撞伤碎屑、破片的飞溅伤害器具、硬物的击伤等。

(4)触电造成的伤害。起重机械臂杆或其他导电体搭碰高压线事故,带电电线断头、破口的触电,挖掘作业损坏埋地电线触电,电动设备漏电,雷击设备电闸箱、控制箱等。

(5)其他伤害。起重伤害,火灾爆炸伤害,中毒和窒息,烫伤、扭伤、中暑、高压作业伤害等。

四、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1)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于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及其他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工作。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2)桩孔施工监护。对每个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胶鞋。系安全带,严禁摇架或吊桶上落。应设置钢爬梯上下井,爬梯必须和护壁预埋钢筋连接。防止井口杂物落下伤人,当孔桩开挖深度超过5m时,工人每次下井前都必须经测毒气仪或小鸟检测井下有无毒气再下井作业。如遇井底涌水应采取强排水法和井点降水。

(3)有效控制基坑支护结构的侧向位移。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多数为临时支护,服务周期较短,许多岩土结构工程师对其设计要求不高,支护结构安全系数取值较低,这是十分危险的,必须有效地控制基坑支护结构的侧向位移,才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降以及对周围建筑物影响。

(4)采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一般项目中4层楼面以下搭设落地双排脚手架,以上则开始采用附着式整体升降脚手架(外爬架),当脚手架上升到结构高处(超过100m后),在脚手架使用状态时,增加架体的附墙拉结,所埋设拉结管件之间水平距离不得超过3.6m,拉结时垂直方向不得小于4道(由架体顶端至底部)。项目管理人员做到时刻注意天气预报,并认真记录施工日志,在得到台风预报时,适当解开爬架底部的安全网缆绳,减少风力对架体的荷载。

(5)洞口防护。对于宽度小于800mm的洞口,采取覆盖封闭措施,而对于宽度在800mm以上的楼层洞口,都设置稳固的防护栏杆、挡脚板并挂上水平防护网,安全人员每天巡视检查,严禁随意拆除和破坏。

(6)临边防护。随着楼层的不断升高,为防止高空坠物,每隔数层搭设水平网防护。楼层的临边防护,主要是在浇筑楼板混凝土时预先埋入短钢管作为锚接。在该楼层处于爬架围护之外前,将临边防护栏杆做好――栏杆立管与预埋短钢管连接锚固,水平钢管则与箍住框架柱的钢管连接牢固,栏杆内侧挂密目安全网封闭。针对暴露在爬架围护范围以外的下部楼层在梁板模板达到拆除条件时已无安全防护的问题,我们则利用临边防护栏杆作为支点,搭设斜挑钢管伸至爬架底部,从爬架底部挂安全网下来,使安全网和斜挑钢管再次形成拆模楼层的周边安全围护,创造出拆除临边模板及其支架的安全环境。

(7)时刻关注施工气象。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技术人员要填写施工日志和监理日志,每天都离不开气象资料。应该保证以下几点:冬期在负温条件下焊接钢筋,应尽量安排在室内进行。如必须在室外焊接时,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20℃。风力超过3级时应采用挡风措施。其次,塔式起重机如突遇4级以上大风大雨时,应停止作业。同时也不允许进行塔吊的顶升作业,并做好应急防范措施。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如遇有恶劣气候,例如风力5级以上、高温、雨天等,影响安全施工时,应停止搭设作业。最后,禁止在6级风的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施工升降机在雷雨天、雪天或大风等恶劣天气下,不能进行安装作业。

(8)幕墙施工及防雷措施。幕墙施工时,采用吊篮架子作为操作平台,在吊篮上部搭设防护棚,防护棚宽3m。采用钢管搭设,与结构钢梁、钢柱等构件抱紧固定,脚手架上满铺脚手板。建筑物的防雷装置通常有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装置,通过接闪、分流、接地、屏蔽、等电位等措施,起到接闪雷电、导入大地、消散闪电能量的作用,使幕墙和建筑物主体形成一个防雷整体,共同起到保护建筑幕墙和建筑物免遭受雷电破坏的作用。

(9)安全防护装置保持齐全有效。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要严格按照额定起重量起吊重物,不得超载及斜拉重物。起重机械必须按标准安装,经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使用中应健全保养制度,安全防护装置要保持齐全有效。

(10)规范施工用电。确保专用保护零线被用电设备使用;重视“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和落实“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重视总配电房的规范设置;重视漏电保护装置参数的匹配;规范使用合格的标准配电箱,正确出入配线;抓现场配电线路的规范布设;高度重视外电防护和懂行持证电工的配备。

五、结语

总之,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涉及的安全问题还有多个方面,如楼层消防、临电布置、高层隔离(以利于外装修工程及早插入)转换层的施工等,我们都力争做到考虑全面,防护精细,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柳炳祥,徐远纯.浅谈建筑企业的危机管理[J].建筑经济,2001(12).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6)05-0204-01

目前,由于有限的土地资源的限制性,各地正在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其中一项就是不断增加建筑物的高度,以满足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建造出最大化利用的空间。高层建筑因为其具有较高的垂直高度、施工难度比较大、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以及建筑工序也极为复杂等的特点,所以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其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着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建设进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涉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基于此,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在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上给予高度重视。

1高层建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

1.1高层建筑物自身的特征所包含的安全隐患因素

由于高层建筑物本身具有十分特殊的建筑结构,而且其体积比一般的建筑物所设计的相对小,以及建筑物内的楼层比较多,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的状况,例如:工程耗时多、施工的难度比较大、各种交叉作业比较多以及对安全保护措施要求极高,所以在高层项目建设工程中,无论是对建筑材料的选用,还是施工技术的要求方面,都要达到建筑行业的顶级要求,但是在现实的施工中,许多的施工单位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这些方面的问题,从而使得高层建筑自身存在的这些隐患没有得到相应的防护措施。

1.2我国对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不足

根据高层建筑发展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我国有关部门也及时的制定出许多维护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方面的法律法规,例如《建筑法》、《安全生产法》以及《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规范》[1]等,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工作相比较,就暴露出我国对高层建筑安全维护方面的不足,比较严重的情况就是没有将这些仅有的法规在施工中严格执行,所以在安全管理方面出现许多的漏洞,这就对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不利之处,从而将会导致许多事故的发生。

1.3缺乏相关的高层建筑安全管理监察机构

我国多年来对于许多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行的是国家、行业、企业以及群众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而这种体制显然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的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国家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一般只是将相关的要求文件制定出来,然后告知群众,并没有组织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学习。第二个方面是行业内对安全的管理往往存在着某些相关的利益性,所以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的不彻底。第三个方面就是企业对安全的管理工作,由于企业自负管理的费用,需要设置这样的管理岗位,许多企业认为这是一个完全“消费型”的工作,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许多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仅仅流于表面现象[2]。第四个方面,群众对安全问题的监督工作只是表面的现象,难以进入某个企业内部进行实地的检查工作,所以群众对安全管理的监督力量是及其有限的。这就导致对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难以在实际的施工开展。

1.4对于高层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安排存在不足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质量的保证以及建筑的高速化是它们获得直接经济效应的来源,所以对于安全管理问题没有提高到重要的位置上,甚至有些建筑企业根本没有成立安全管理部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将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置之不理,有的建筑企业尽管设置了这一职位,其安排的安全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知识与能力,对于安全管理的知识以及技能没有深入的掌握,所以这也给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素。

2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2.1高度重视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工作

目前建筑向高层发展已经成为必然,所以在建设中,要提高安全意识。首先是国家的相关部门要将制定的法律法规切实落在高层建筑的施工工作中,并且要成立专门的管理与监督部门,严厉打击为达到安全施工标准的建筑企业[3]。其次,建筑企业自身要积极的重视安全管理工作,这不仅是建筑企业自身得到长久发展的需求,而且更是与施工人员的生命息息相关。所以建筑企业自身要承担起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工作。最后,施工单位要确实的为广大的施工人员人身安全考虑,重视对他们各项安全的维护措施,真正的保障他们在施工中的平安。

2.2提升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技能

目前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主要是来自施工单位中经验较丰富的人员,但是他们非常缺乏专业的技能,所以对于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在选择上要不仅要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还有具备非常专业化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在施工中力争彻底的清除安全隐患,达到高速、安全的施工要求。

2.3积极的设立安全管理部门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设立此部门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可以保障建筑企业在安全的状态之下进行施工,帮助建筑企业及时的排除安全问题,进而节约企业处理这方面问题的精力与财力。其次,充分保障高层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工作,是建筑企业为人为本的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4]。最后,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为建筑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可,提升企业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品牌形象,从而促进建筑企业获取较大的经济价值。

2.4加强各方的监督工作

首先是来自群众的监督力量,他们之中有许多有经验的人,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旦发现高层建筑中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将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将此问题及时的解决。其次,施工人员自己要重视对安全问题,当进入高层作业时,先检查好各项保护措施是否到位,不能急于操作。最后,政府以及建筑企业之间要形成良好的管理合作关系,将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切实的提高到重要的工作中,保障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不仅国家的有关部门要及时的加强管理工作,建筑企业也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二者要在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中通过合作,积极的应对安全隐患问题,切实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樊超.基于BIM技术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

[2]郝龙.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2.

[3]杨文武.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6,(1):154.

篇5

关键词:建筑;安全;消防设计;方法

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向往越来越密切,一幢幢高层建筑矗立在城市中。高层建筑满足了城市对空间的需求,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但同时大量高层建筑的出现也逐渐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建筑消防系统设计越来越重视[1]。高层建筑划分的功能区多,内部结构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其救援难度较大。因此,建筑消防系统设计对维持社会正常秩序,保障人们生活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安全疏散设计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建筑疏散消防设计的重要性,提出了建筑安全疏散消防设计的方法,为建筑安全疏散消防设计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1安全疏散设计的概念

所谓安全疏散的含义是指,当建筑发生火灾时,对建筑内的物资和人员通过疏散通道进行撤离。安全疏散设计是通过对建筑内各个楼层的布局进行分析,预测在火灾发生时,烟气流动及疏散的形势,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安全疏散设施和提供科学的疏散方法,保证建筑内的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得到撤离。科学合理的建筑安全疏散设计能够有效的将消防设施、环境因素及人员结合起来,在火灾发生时,及时的降低损害。

2当前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问题

2.1思想上不够重视

建筑消防设计的重要内容是安全疏散设计,这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建筑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其本质是人流的组织设计。传统的消防设计往往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同时由于建筑本身所承载的功能单一,这样在进行安全疏散设计时,往往存在局限性,不能适应建筑本身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相关设计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对于消防设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充分认识消防设计的重要性。

2.2设计上存在较大问题

一是对撤离出口的设计,相关开发商在利益驱使下,为了减少成本,增加建筑面积,对建筑出口或楼梯的安全通道进行减少,对楼梯间等部位的面积进行压缩,导致出口大量减少,不利于疏散。二是对于建筑消防电梯的设计,相关开发商没有真正领会消防电梯的内涵,而只是将其设计成为普通电梯,将很多竖井设计在消防前室周围,同时在前室口附件还设置有走道排烟口,这样就导致了排烟气流方向与人员的疏散撤离方向相向,阻碍疏散的进行。三是对于楼梯间的设计,开发商为了节省空间,对楼梯间进行压缩,导致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设置封闭楼梯间,楼梯间也缺少防排烟和自然通风的特性,都将阻碍疏散工作的进行。四是相关设计人员对建筑消防设计的标准没有充分认识,对疏散楼梯和普通楼梯不加以区分,没有深刻领会疏散楼梯的深刻内涵,从而造成其设计在先天上就存在不足,妨碍人员撤离。

3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方法

3.1通道、楼梯及出口的设计方法

疏散通道的设计要尽量方便,防止不必要的弯曲和门槛,因为当火灾发生时,人们常常由于紧张,而迷失方向感,对撤离工作造成障碍,同时一些门槛也阻碍人员的撤离,人员常常发生绊倒,造成踩踏相关事故,再者一些弯道或是门槛会大大增加撤离的时间。一般为了使通道顺利畅通,一般单位通道宽不能产生120人/m以上的人员进行通过,防止产生紧张恐慌。同时,疏散通道要保持畅通,不能有障碍物阻塞疏散的进行[3]。楼梯是疏散的主要通道,楼梯的材料应该不具有可燃性,同时楼梯与建筑内部的其他空间不应该相通,防止火势沿通道蔓延。同时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楼梯休息平台,它是减缓疏散拥挤的缓冲空间,要保证足够的宽度和长度。同时楼梯在设计时还要注重一些细节,扶手要确保设置的连续,转弯处的设计也要符合人员下楼的惯性特点,主要采用左转的方式,保障人员快速的疏散。安全出口的设计要注重出口的清晰,要设置明显的标识,有些出口容易被误认为出口,要标识清楚,同时,在出口相接的地方出现镜子,避免产生错觉。通道的门要采用边轴门和弹簧门,开启门所用的力度不能超过22N。同时,在建筑的入口大厅处,要准确张贴平面图,标示内部通道、设备等,方便人员及时撤离。

3.2科学合理的设置建筑内部空间

建筑的内部设计要确保简单性和合理性,当发生火灾时,相关人员能够方便快速的获取逃生通道的方向。作者建议设置两个不同方向的通道,保证通道互不影响,并且不受外部其他条件的影响。同时,出口之间也应保持合理的距离,出口之间不应相距太紧密,避免产生人员拥挤的情况。

3.3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一是选择合理的系统形式,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计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17945-2010《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对于系统形式的选择,高层、综合型建筑及人员密集型建筑应选用电源集中控制的类型,或是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的系统。而对于交通组织简单,疏散路线相对简单的建筑采用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类型或是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类型。对于疏散指示标志的选择,应选择智能型消防疏散指示系统。二是合理选择相应的供电方式,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应选择消防电源,比如可以采用集中蓄电池组作为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电源,设置单独的供电回路。三是相关设备的安装要确定合适的地面高度,对于疏散通道的最低水平照度不应少于1lx,对于人员密集型的场所,其地面水平照度不用少于2.0lx,而楼梯间的水平照度应不少于5.0lx,对于避难层其照度要求更高。

4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向往越来越密切,一幢幢高层建筑矗立在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出现一方面满足了城市对空间的需求,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但同时大量高层建筑的出现也逐渐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建筑消防系统设计越来越重视。只有科学合理的设计通道、楼梯及出口,建筑内部空间,安全疏散诱导系统,才能有效的发挥安全疏散通道的功能,保障人员安全撤离。

作者:霍凌云 单位:中铁十九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谢元一,胡忠日,张晓明等.采用亚安全区概念解决大型商业消防安全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7):699~701.

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管理

一、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首先,地基深埋程度较深。高层建筑的高度一般是在45m到80m之间,也有一部分超过了100m,为此,我们一定要确保地基工程的牢固性。按照规定,高层建筑地基深埋要高于整体高度的1/12,一旦采用桩基时,深度要超过建筑物整体的高度。其次,高空作业量大。高层建筑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量庞大,需要有效的运输系统来支撑。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及构件等,施工比重相对较大。在进行施工时,人员安全非常重要,要避免重叠施工,做好施工安全措施。其三,施工周期较长。高层建筑施工量较大,比普通建筑施工程序复杂性高,直接导致高层建筑施工周期相对较长,一般超过两年。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的优化非常重要,根据高层建筑施工要求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建筑施工水平,还能够减少施工成本,进一步缩短工期。

二、高层建筑质量控制措施

1、强度控制

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对于建筑工程主体质量非常重要,不能有丝毫疏忽,其内容如下:配比的选定。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到相关试验机构做配合比试验,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应根据工程的实际结合现场原材料情况,对实验室的配比进行调整以确保实验室配比的实际通用性,这就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在实际施工中加强原材料把关工作;严格养护制度,对大体积混凝土应有养护方案,应有专人负责,从主观意识上要对养护有足够的认识。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洒水、覆盖等多方面措施进行考虑,不漏主要关键细节;加强养护期的督查。采取有力措施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养护彻底到位;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

2、测量控制

高层建筑的测量主要包括轴线、垂直度等方面的控制,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基坑较深,我们要根据轴线控制点,将轴线引至外部5m处,然后设置龙门桩,确保轴线控制桩的完整性。利用经纬仪投测到基槽内,然后运用50m钢卷尺对桩位、承台等部位进行放线,并控制好放线尺寸。再就是垂直度的控制,要根据角柱的位置,利用吊线方法测量其垂直度,还可以利用激光仪进行双重校验,在确保垂直度100%的前提下,对准模板进行加固,形成浇筑混凝土。

3、建筑裂缝的控制

首先,从工程前期的角度看,控制建筑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加强地基勘察工作。对于较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较全面勘探,待探出软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后,再进行施工;合理设置沉降缝。使其自由沉降,以防止裂缝产生,沉降缝应按规范要求宽度设置;合理设置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采取相应措施补偿收缩混凝土;设计选用延性较好的材料。

其次,从施工角度看,控制建筑裂缝的措施主要有:从严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大,水分就多,混凝土的干缩就大,沉降也就愈大;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用水浸透。在柱、梁、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在干燥的有风天气或夏天浇筑混凝土,干缩裂缝是极易产生的。应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并应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其表面覆盖麻袋、草包并保持湿润:合理安排屋面保温层施工。由于屋面结构层施工完毕至做好操作层,其间有一段时间间隔,故屋面施工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

4、抓好工程质量验收工作

工程质量验收是在工程施工中对工程质量最基础工作的控制,把质量控制的重点放在对施工过程的控制,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主要做到以下几点:落实三检制。质量控制工作要从工序质量控制抓起,施工班组完成每道工序都要认真按规范要求自己进行质量检查,自检合格才能报质量员检验,质量员检验合格才能报项目验收。质量检验关层层把,实事求是地做好三检工作,才能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工程检验资料也是工程质量验收工作的一部分,所有工程检查验收资料都要实测实量,数据如实填写,随工程进度逐渐形成工程材料,成为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全过程记录。隐蔽工程资料还应有影像资料,办理第三方的签字认可手续。

三、高层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在高层建筑施工现场,要采取三级配电,进行两级保护,确保用电安全。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加工作人员对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在进行施工前,要做好地形、地貌的勘察和记录工作,找出影响地形安全隐患的因素,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人员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不断提高自身对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的学习,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有效的确保施工安全质量。

2、提高人员培训

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素质及其安全意识上能够满足安全施工要求,施工企业在施工人员上岗前需要进行安全施工培训,并且在施工期间也应当不定期或者定期进行安全操作相关培训,从而树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尤其是针对一些技术工,更应当加强其安全操作的规范性。针对领导干部以及一些管理工作者,不同于一线工作人员,通过培训主要是令其了解安全操作规程,通过学习提高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强管理,及时发现施工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操作问题,并对岗位培训考核制度进行落实,加强资格认证制度的审核,对于不符合规章制度的行为坚决予以抵制。同时建立起完善的保险制度。针对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则采取意外伤害保险的方式对施工人员予以保护。

3、提高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检查力度

施工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检查力度,减少安全隐患发生。具体措施如下:重点检查施工现场关键部位。应将施工工程中高危性工程、薄弱环节及重要施工部位列为安全管理重点对象,加强这些重点对象的防护力度,例如,将安全生产警示牌放置到相应的施工现场位置,利用全程旁站式监控,加强施工前的安全准备工作,确保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此外,还应加强对安全防护成本的管理,应将可能出现的安全损失控制在最小损失范围内;采取全程控制管理方式,做好施工全程安全准备防范措施,在施工前与施工时控制的前提下,落实安全防范工作,将安全漏洞一一清理干净。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将安全施工损失降到最低;对于违规作用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给予处罚,提高安全管理执行力,以达到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作业意识,进而确保施工安全。

4、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创新安全管理手段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建筑安全管理评价系统加强建筑安全管理。根据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例如,对安全技术管理方面,首先是要强化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和方法,使得员工不发生失误或者即使发生失误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在施工现场,可用不同的形状、尺寸或颜色的标识物防止安装、连接操作失误,采用连锁装置强制性地防止误操作,采用误动自锁装置使人失误无害化等等。其次采用冗余设计技术,提高系统可靠性。例如在危险岗位由双人操作,或人机并行,采用备用系统等。

结束语

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对高层建筑来说尤为重要,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做好地基施工、裂缝控制、电气工程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从人员培训、技术手段、施工方案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质量。高层建筑施工离不开有效的安全管理,我们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用电安全意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好模板工程、基坑支护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有效的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金玲.高层住宅建筑土木工程的技术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4(02).

[2]赵小朋.浅谈高层建筑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福建建材,2012,01:92-93.

[3]刘晶.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及安全管理[J].硅谷,2013(03).

[4]黄艳,何应伟.浅析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05:213-216.

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建议

1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步的发展,建筑界的建筑技术也显现出明显高峰。不久的将来,高层建筑将占据各大中小城市的主置,与此同时,人们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要求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领域。施工工期长,投入大,具有特殊性,对施工技术要求高的同时作业面却很狭窄是高层建筑的主要特色。此外,高层建筑除了具有建筑项目流动性、生产环境复杂、生产时间长、变化因素多等一般性特点,还有其特殊性,因此一直以来都是安全事故发生比较密集的领域。建筑工程的安全会影响施工人员或者是使用该建筑人员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建筑工程的安全甚至还会更进一步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性,所以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高层建筑及其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国际上往往把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要求施工具有高度连续性和高质量,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复杂,常见的高层建筑一般有酒店、高层住宅、写字楼(办公楼)等。高层建筑的主要施工项目有安装施工、土建施工以及装修施工,总的来说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复杂,高层建筑的工程量较大,并且工程项目涉及的单位较多,施工种类复杂,包含土方、模板、钢筋、混凝土、砌筑、装修等等。第二,工序多,专业工种多,交叉频繁。多个专业工种交叉联合作业,组织配合十分复杂。第三,施工准备工作量、预埋、预留作业量大,需进行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第四,建筑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第五,施工较长、工期紧,高层建筑的复杂性和工程量大决定了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也相对较长;第六,吊顶、管井内施工多,材料、设备吊运量大,高层建筑楼高层多,垂直运输工作量相对较大,所以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第七,层数多、高度大,安全防护要求严格。最后,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特别是采用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材料和新机具设备和各种工艺体系,施工精度要求高,施工技术十分复杂。

3 当前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

3.1 高层建筑施工自身的问题

针对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大大影响了安全施工和建设。首先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很多不同于一般建筑施工的危险因素。高层建筑安全施工有着显著特点,比如高层建筑基础开挖深度深,对相当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要进行处理,如果支护方式对选择不当会造成重大的生产财产损失,如滑坡对周边原有建筑的影响,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另外,高层建筑作业高度高,高层建筑大量的施工作业都是在高空进行,大量高空作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必须充分考虑和解决;高层建筑层数多,作业立体化,在一个垂直空间许多层次上都要进行工作,上下层次互相造成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3.2 施工安全管理和监督的问题

首先,安全监督责任不能有效落实。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涉及到三个主体: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政府监管部门。实际工作中,这三方的监管责任都没有落实到位:施工单位无法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重效益而轻视安全,很多施工单位没有完整的安全责任制度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理单位存在的问题是他们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监督审查不到位。政府的监管部门作为安全监管的重要参与方,但却存在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

其次,参建各方主体责任不清晰。保证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就要在设计、施工、监管、勘察等各方面落实各主体的责任,但是实际中,参建的各主体责任落实也不到位。施工单位作为建筑项目施工安全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很多施工单位不能及时按规定支付与工程安全相关的费用,甚至会拖欠工程款,基本的安全设施无法保障;为了赶进度压缩工作周期,延长工人们的作业时间,很容易因为疲劳作业发生安全事故;缺少安全防护必要设施和安全防护用品,或者设备不符合安全防护的规范标准,发生事故时起不到保护的作用;对于施工人员缺乏相关的安全知识的培训,或是培训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最后,对重大安全隐患和事故责任主体追查不力。发生事故后很多施工单位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都是尽可能的压制住事故的传播,越少人知道越好,甚至对于涉及到生命的重大安全事故也是一样。

4 加强高层建筑安全管理的建议

4.1 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与安全生产相关的组织机构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这两方面都是安全生产最基础的保障。从宏观上来说,政府监管部门需要有涵盖整个安全生产各方面的法规制度,要将建筑安全生产所可能涉及到的问题都要阐述清楚,而且要有可操作性,对于一些摆设性的法规要及时修改。

4.2 建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责任需要落实到每位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经理是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总工程师组织开展技术研究工作,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安全防护装置,组织研究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安全技术问题并参加事故的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施工队长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具体领导责任,保证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在本单位贯彻执行,及时报告本单位发生的事故,并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和实现改进措施;安全员要深入施工现场,督促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对发生事故认真进行调查处理;操作工人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对不安全作业提出意见等等。

4.3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对于施工人员,施工单位要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基本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让施工人员尽可能地了解怎样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以及发生事故的时候怎样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同时对一些保护设施还要保证施工人员完全懂得使用,定期组织学习和演练,并通过考核确定施工人员具备相关安全生产的意识,同时也要在施工中不断地强调“安全第一”的原则,尽可能地做到安全施工。

4.4 对危险源加强控制及管理

建筑工程中的重大危险源有土方坍塌,模板、脚手架、塔吊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特种设备事故,爆炸等等。对于这些重大危险源,首先要制定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和组织措施对其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再就是要将这些制度落实到日常施工工作中,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掌握施工现场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的数量以及分布区域;对与一些落后的技术、设备等要及时淘汰更换,降低施工的安全风险等。

5 结束语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确实又是安全事故高发的行业,因此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有专业的人员能够保证制度的落实,建立企业内部的安全,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建筑行业安全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近十年来,高层建筑火灾也是层出不穷、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如2009年的央视新址北配楼火灾、2010年的上海静安区“11.15”火灾等。高层建筑失火后,现有的消防设备很难对起火点进行准确的灭火,导致火势进一步蔓延救援难度不断增加,死伤人数及财产损失也呈上升趋势。如何消除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共同探讨的焦点。

一、火灾特点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05版中规定,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 24米的公共建筑称为高层建筑。由于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决定其发生火灾后,和其火灾性质不同,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火势蔓延快: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多,如果防火分隔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就好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尤其是高级宾馆、综合楼和图书馆、办公楼等高层建筑,一般室内可燃物较多,一旦起火,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据测定,在火灾初期阶段,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3米每秒,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各管井烟气扩散速度则可达3-4米每秒。假如一座高度为100米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半分钟左右,烟气就能顺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其扩散速度是水平方向的十倍以上。

(二)疏散困难:一是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散到地面或其它安全场所的时间长;二是人员集中;三是发生火灾时由于各竖井空气流动畅通,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快,增加了疏散的难度。普通电梯在火灾时因不防烟火或停电等原因而无法使用,因此,多数高层建筑安全疏散主要是靠楼梯,而楼梯间内一旦窜入烟气,就会严重影响疏散。这些,都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进行疏散的不利条件。

(三)灭火难度大:高层建筑高达数十米,甚至达数百米,发生火灾时从室外进行扑救相当困难。一般要立足于自救,即主要靠室内消防设施。但由于目前我国经济技术条件所限,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还不可能很完善,尤其是二类高层建筑仍以消火栓系统扑救为主,因此,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往往遇到较大困难。例如:热辐射强、火势蔓延速度、高层建筑的消防用水量不足等。

二、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消防安全隐患。其消防安全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消防设计的先天不足:一是高层建筑使用性质的改变,致使现有消防设施无法满足消防安全条件,如高层住宅首层、二层的商业服务网点改为大型商场使用,那该栋建筑就不再是高层住宅了而是高层公共建筑;二是内部装修大量采用可燃物,增加火灾荷载;三是安全出口数量和疏散通道宽度不符合要求,大多旧式高层建筑通常是设置成开敞楼梯间,甚至是一栋建筑只有一个楼梯。

(二)消防设施施工质量不高:不少高层建筑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围标、买标、卖标、分包等不法行为或者是开发商为谋取更大的利益挂靠施工单位自己负责施工,致使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难以保障,在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少土建施工单位因自己没有消防资质,便挂靠其它有资质的单位,把消防工程一并施工完毕,造成工程施工质量粗劣。使用的消防产品存在以次充好现象,给建筑物带来极大的火灾隐患。

(三)共用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不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八条规定“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消防安全责任并未明确,使用单位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推诿扯皮,存在无人管理的问题,致使疏散通道的擅自改变、安全出口被封堵、消防设施损坏。

三、对策

(一)强化监督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严把消防设计审核关、验收关和消防施工监督检查,杜绝先天性消防安全隐患。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图审查机构在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过程的行为进行监管,对降低设计标准和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的行为予以严厉处罚。

(二)强化监督检查,提高管理措施:在日常监督检查中,要把高层建筑的监督检查做为重点。对有多家产权单位的高层建筑,要强化承包、出租或委托经营的使用管理,针对高层建筑的管理特点,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和物业管理单位要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使用单位自主管理,物业日常维管,产权单位监管,及时消除消防隐患。加强“四个能力”建设和“户籍化”管理工作,提高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

(三)强化宣传培训,夯实群防群治:根据《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的要求,履行部门职责,开展针对各行各业的消防安全宣传培训,使公众熟悉建筑内逃生的疏散通道,掌握建筑内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对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用火、用电、用气的操作人员和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必须要进行专业培训,坚持持证上岗,确保管理到位。

四、结语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长期、全民参与的工作,只有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才能有效解决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切实提高抵御火灾的能力。

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 监理 要点 难点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高层建筑已经遍布大街小巷,无论在繁华的闹市还是在比较安静的郊区,高层建筑的身影都随处可见,高层建筑的特点首先是层数很多,其次它的工程要比低建筑复杂百倍,如果监管不到位,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本文将从高层建筑的监理入手,阐释监理的要点以及难点。

一、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作为高层建筑楼身重要原材料之一的混凝土,可以影响高层建筑的强硬度,高层建筑需要大量的混凝土,但是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周期比较长,受天气影响较大,配制合格安全的混凝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接下来我们一起讨论一下混凝土的配制比例以及它的安全监理。

(一)配比的选定

高层建筑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有很高的要求,如何调配混凝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混凝土调配的监理工作更要严格把关。一般情况下,在整个工程动工之前,要将调好的混凝土样品送到质检部门进行检查,因为每道工序所需的混凝土的配制比例是不相同的,质检部门要一一检查清楚,不要将所有的混凝土笼统的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标准的配制比例进行调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更好的调配比例,要及时的更换调配比例。然而,在实际的施工中,有很多送去检验的混凝土样品和施工工地的混凝土调配比例不同。据调查显示,如果砂中的含水量增多,砂率就会相应的降低2%-3%,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一般情况是降低15%-20%,除此之外,沙子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这种状况,在高层建筑的施工的过程中,监理部门要进行突击检查,要确保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达到合格的标准。

(二)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高层建筑的施工不像普通建筑施工那样简单,它的施工环境非常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运用到很多的辅助工具,如果不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高层建筑的形状很容易出现变化,以上我们讲到,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比较高,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采用泵送混凝土,容易导致很多裂痕的出现,因为采用这种方式,混凝土的骨料比较细,建筑物比较高,所需要的混凝土越多,坍落度越大,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很多裂痕,裂痕出现的越多,外部的水分进入墙体中,慢慢的就会腐蚀墙体,长时间下去,混凝土的承载力就会大大的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力以及抗透能力也会有所下降,这样就会使整个建筑受到影响,因此,监理单位要做好监管工作,找到专业的工程师对墙体进行检测,坚决不能留下安全隐患。

高层建筑中,裂痕往往出现在楼板管线的埋设地点,地下室的外墙中间,转换层的侧积体中,为什么在这些地方会出现裂痕呢?原因是这些地方的温度差比较大,混凝土收缩过程中导致了一些裂痕的出现,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施工环境、设计方案、自身震动综合影响的。

以上我们讲到泵送混凝土有很多漏洞,那怎样才能防止或者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第一可以在混凝土的里面放上冷水管,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减少与外面的温差;第二,要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预留后浇带和伸缩缝,等到混凝土凝固以后,在进行浇水作业,第三,混凝土浇筑后,一定要按时进行养护。只有严格的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作业,才能为居民建设高质量的家园。

(三)加强混凝土的强度评价

在检测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混凝土强度的评价,如果在检测的过程中,发现试块制作不规范现象,一定要及时排除,不能留下安全隐患。例如,如果混凝土的试块强度比设计强度大时,它的强度未必就是合格的。在检测的过程中,根据混凝土的检测标准,混凝土的强度要进行分批检查,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要符合检测标准,这个标准是有差值范围的,如果检查的结果在标准差的范围内,说明建筑的混凝土是合格的。不过,工作人员在检查的过程中,要适当的根据现场的施工环境进行测评。保证施工中的混凝土的质量。

二、测量放线质量监控

在测量放线的过程中,要使布局合理,测量精准,精准的测量放线,可以使施工中的立面与平面施工顺利的进行,同时还可以避免高层建筑物的测量出现差错,在高层建筑的施工场地上,所有的高程控制点要与国家要求的保持一致,由于在城镇或者城市中会向建筑区铺设很多电缆等等,所以高层建筑的外部水准点要与城市的水准点统一。施工过程的控制方格网,要从建筑物的整体布局考虑,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多作业都会影响控制网,例如,在施工中的挖土作业、打桩作业、浇筑作业等等,控制好网格后,可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不受到外界的干扰。此外,还要将控制轴线放置到建筑面层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随时根据测量的控制线轴进行细部放样。

施工过程中的平面控制网的布局要按照部门给定的不同条件进行平面布置,平面控制网要考虑建筑物的主轴线,这样可以简化测量方式。高层建筑要注意地下室的测量,有效的办法则是在基坑外部放置控制桩,把外面的线拉到周围的保护桩上面,再将线引到混凝土垫层,这样就会更加的牢固。高层建筑的控制重点是测量放线,这不仅是重点更是难点。监理工作人员应十分注意这个放线测量的检测问题,工作人员要用精准的测量仪器进行反复严格的测量,在必要的情况下,要进行单独的布局测量,测量的数据要加以复检,确保测量放线质量监控。

三、安全方面的质量监控

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比较长,受环境影响比较大, 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往往会出现很多安全隐患。作为监理的工作人员,要十分注意高层建筑的安全方面的质量监控。例如,在检测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手脚架的搭设、临时用电、模板工程等等,在检查的过程中,要有一系列的检测方案,根据每个施工现场的环境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的安全。

总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也会运用高科技的施工设备以及检测设备,再加上严格的监理,使整个施工过程更加安全,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1.1建筑物没有达到抗震标准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国家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来为建筑的设计设定了一个标准,对建筑物的质量的要求进行统一。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就明确地标定了建筑物质量的范围,在什么等级的地震下建筑物应该留有什么样的形态。近年我国发生地震后,建筑物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我国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还有待提高,不能满足现在人们居住和使用的要求。抗震意识还没有深入到每一个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心中,他们对建筑的抗震度没有起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在结构设计中不注意抗震能力的设计,致使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达不到标准,对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造成威胁。

1.2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为一些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会使用一些劣质的建筑材料,将人民的安危置之不理,建筑中常出现的材料问题就是在建筑施工上偷工减料或者以次充好,一些建筑商为了更大的利益,减少成本的输出而忽视建筑的质量安全。造成我国建筑质量不好的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建筑企业在建筑中为了节约成本,设计不合理的建筑结构,使用的建筑材料也不合格。例如,钢筋的选取上则选择冷轧变形的钢筋,这类钢筋虽然在硬度上能满足要求,但是它的韧性很差,在承受过大的负荷时容易弯折,不利于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存在安全隐患。

1.3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不合理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也是建筑行业的一个新的机遇,在顺应时代的发展中,建筑行业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完善并不断改进。相比于国外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而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专业知识和水平上都稍显不足,这些都需要提高。楼梯和电梯的数量在我国现在的建筑结构设计中还是不足的,在设计上不仅要满足其实用性,还要能够满足消防的需求,要减少因为安全事故引起的建筑质量问题,也避免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建筑的设计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上进行多方面的考虑,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让建筑安全得到保障。

2关于建筑结构合理性设计的建议

2.1建筑结构的设计要符合国家规定建筑安全事故频繁,这让大家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了建筑的安全上,而国家也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提高了重视,陆续出台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有了强硬性的要求,防止一些建筑商减少针对建筑安全的投入。这些规定会随着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而提出针对性的改变,建筑结构的设计不仅在安全上有保障还需要与时俱进。同时,建筑结构设计师应该要尽职尽责,不能为了一己私利不顾人民群众的安危,为提高建筑物的质量,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要不畏强权,在建筑行为中发现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行为要勇敢地提出质疑,并且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基于安全性上考虑,尽可能地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质量。

2.2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抗震性能的重视建筑结构合理性设计是一项比较系统化和繁琐的工作,而且这项工作需要对建筑进行综合考虑,所以要求设计人员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灵活的创新思维,能认真地对待工作,并且对建筑结构的设计具有责任心。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不要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要精益求精重视结构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对建筑要有全面的掌控。

2.3技术措施

2.2.1减轻高层建筑的自重。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的有效办法是减轻高层建筑房屋自重,地震效应是与建筑的质量成正比。如果建筑物质量比较大,那么相应的地震效应也会很大,作用于结构上地震剪力也会变大,建筑就很容易遭受破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的同时建筑安全性受到影响。如果建筑物质量比较小,那么相应的地震效应也会很小,因此,在高层房屋建筑中,要想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就要减轻高层建筑自身的重量。结构构件采用的材料要在强度上有保障,非结构构件和围护墙体所用的材料要有轻质的特性。例如玻璃是轻质材料,所以一般被用作维护墙体,钢的强度很大,所以钢结构作为高强度框架构件。减轻房屋自重在软弱土层有突出的发展前景,因为它能够使地基基础的处理方法变得简单,方式选择更加多样、合理,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2.2.2提高带转换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1)尽量避免高位转换,转换层位于3层以上时,层间位移角和剪力的分配及其传力途径发生突变,容易形成薄弱层,对抗震很不利。而对于部分的框支剪力墙高层的建筑结构而言,它的转换层的位置,7度区不应大于第5层;8度区不允许超过3层。如果转换层的位置有超过上述规定的,要进行专门的研究并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6度时其层数可以进行适当增加;(2)转换层配筋的构造要合理,梁上下部的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若框支梁上部墙体,开有门洞或者梁上托柱的时候,该部位框支梁箍筋必须要加密配置,箍筋直径和间距以及配箍率要按规范进行采用,当其洞口靠近框支梁端部并且梁的受剪承载力不能达到要求时,要采取框支梁加腋和增大框支墙洞口连度等措施等进行处理。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