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范文
时间:2023-04-12 05:0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机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公司治理是有关公司控制权的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涉及公司内部各利益主体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分配,单纯从公司内部讨论公司治理结构已不能完全解释清楚公司治理的诸多问题,公司治理不仅限于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治理,而且是公司内外所有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内部机构和外部机制来实施的共同治理。
一、公司治理的比较制度分析
(一)国际上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
1、市场导向型
以英美为代表,该模式一般被视作公司治理的经典模式,它是基于股东价值观的狭义公司治理。其特点为,公司内部只设立单层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外部董事)和执行董事共同参与公司治理,外部董事所占比重较大。所有权比较分散,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相对困难,易于出现“弱势股东和强势管理层”的问题。
2、银行导向型
以德日为代表,该模式的特点是,具有完整的双层董事会(执行和监督董事会),所有权相对集中,银行在公司治理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公司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这是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观的广义公司治理。例如,日本的公司治理实行法人交叉持股和监督的主银行体制,这种银企关系确保了银行扮演监管人的角色,从而有助于克服管理者和企业之间的问题。
3、家族监控型
以东亚和拉美国家为代表,该模式的特点是,股权主要集中于家族,家族成员广泛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和控制。譬如,在韩国的公司中,家族是整个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家族控制董事会,董事会决定管理层的任免。该模式在公司初创阶段具有决策效率高的特点,但随着企业规模日益扩张,家族可能难以控制整个公司,家族股东与外部股东之间将会逐步产生矛盾甚至冲突。当前,韩国的公司治理已开始抛弃这种模式,转向外部监控为主导的治理模式。
4、转轨经济型
以俄罗斯和中东欧为代表,其共同特点是国有企业众多,产权界定不清晰,同时法律体系较为混乱。其中,俄罗斯的公司治理兼具市场导向型和银行导向型的某些特征,是转轨经济中所特有的的混合型模式,其公司治理的最大问题就是内部人控制。目前俄罗斯也正在采取诸如引入外部股东等形式来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二)我国特有的公司治理模式
1、国家控制型
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主要集中在国有股东,多数研究对其股权性质、集中度与价值、绩效之间的实际分析结果倾向于负面评价,认为该模式存在诸如所有者缺位、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严重、董事会形同虚设、监管机制失灵、公司激励不足、资源低效配置等特点。
2、法人控制型
法人企业的股权相对集中在各类法人股东,仍以集中为主,但法人股东在公司内部治理方面相对积极,在公司外部控制权市场上面临着更多的收购和兼并威胁。与国有企业相比,该模式的公司治理更加有效一些。
3、家族控制型
家族企业的权力机构呈现出保守型、封闭式的特点,企业创业者本人或创业者夫妻、兄弟、父子等拥有或共同拥有公司全部的所有权,所有权高度集中。家族企业的内部机制主要是家族成员之间的权力的分配和制衡。
4、过渡控制型
过渡性企业均为我国转型经济中的特殊企业,例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因政策的特殊规定而存在的公司,其产权安排是强制性的,而非市场化选择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二、转轨时期我国金融结构治理状况
1、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存有较多缺陷
我国目前的金融资源绝大多数控制在国家手中,在金融机构中,国家股“一股独大”的现象尤为突出,接收、管理和处置母体银行划转不良贷款的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完全是国有独资,导致产权主体虚置、内部人控制等问题。
2、金融机构面临更加复杂的委托-关系
对于一般公司而言,委托-关系主要体现在股东(出资人)、董事会和管理层这三者之间。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委托-关系则更加复杂。
3、金融机构涉及更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关乎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损失以及由此引致的巨大金融风险将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金融机构的治理应更多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4、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机构尤为复杂
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结构带有明显的行政性。金融产业的市场结构普遍处于不完全竞争甚至寡头垄断的格局,银行独特的资本结构,使得债权约束作为外部治理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对于银行的作用相对较小;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监管在相当长时期内实际上是一个确定的外生变量,从而限制了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并购成本的巨大也会制约并购机制这种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因此,国有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较之一般国有企业更为复杂。
5、金融机构更易出现各类道德风险
商业银行可能的道德风险行为表现为:低于或变相低于国家规定利率向储户支付利息,贷款发放过程中的以贷谋私行为,经营管理活动中高息揽存、盲目扩张机构资产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未尽职调查待处置资产等。
三、我国金融机构的治理路径选择
1、尽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作为现代金融企业的实现形式,国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变过去“一股独大”的结构型缺陷,形成多元化产权主体,全体股东共同组成股东大会,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董事会委托管理层管理,并建立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进行监督的监事会,进而逐步构建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和监事会之间相互制衡的规范的内部治理结构。
2、不断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功能
构建的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引进外部非执行独立董事以增强董事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并建立独立董事评价制度;二是设立专门委员会(主要包括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以使董事会对公司高级管理层的领导和监督具体化。从我国的实际来看,独立董事将囿于供给量的缺少和社会声誉机制的匮乏,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而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将大于独立董事的作用。监事会在金融机构治理中的职责应该是对股东负责,代表股东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确保监事会享有明确权力,对董事会和管理层拥有监督权和任免的投票权。
3、持续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遵循合法性、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及时性、独立性和成本效益的原则,通过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建立可行的风险评估模型、具体实施控制活动、统计分析信息和进行内部审计,检测部门之间相互制衡的水平,可以有效地强化内部控制体系,进而改善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
4、大力培育和开放资本市场
我国的资本市场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一是开放速度加快。作为我国金融自由化战略的必然产物,QFII对于改善金融机构的外部治理机制将起到积极作用。二是资本市场的转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投资者陆续进入国内市场,加之我国证券市场自身的不断调整,理性的投资理念逐步形成,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有效性持续提高,由此将淘汰那些治理结构不佳的金融机构。
5、及时转变政府角色定位
为了保证政府履行好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出资者两种职能,就要实现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分开行使,政府应成为一个有限的但同时又是有效的政府,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篇2
引言
作为金融机构,无论商业银行还是非银行金融机构都需要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是为了实现金融机构的目标,然而金融机构总目标对于金融机构内各个层次、各个职能部门的具体人员而言,并不都是清楚可见的。金融机构内部需要一套把每个员工的行为都引向金融机构总目标的系统,而绩效评价系统恰恰可以通过衡量的内容在事前引导员工的行为;通过衡量的结果(同时配以奖惩激励制度)在事后促使员工改进自己的行为,从而在“下一轮”工作中表现得更加符合金融机构的目标。因此,绩效评价系统是实现金融机构目标管理控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金融机构作为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非凡企业,是面向广大社会大众的“准公共部门”,其经营的好坏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或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使得对金融机构绩效评价的评价内容跟其他企业有所不同。就拿银行来说,假如有一套好的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采取适当的策略,那么,1997年始发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就不会如此的旷日持久,也不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股份制保险公司也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养老保险、人寿保险等,这些保险业务的好坏也涉及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本文选择较为典型的商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现行的业绩评价体系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优劣,并着重分析我国金融机构业绩评价体系应该改革的方向,希望能够对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战略目标的金融机构业绩评价体系有所帮助和启迪。
一、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业绩评价体系
商业银行是重要的金融机构,这已经是经济理论界的一种共识。如新古典综合派代表萨缪尔森认为摘要:“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很像别的企业,它们被组织起来是为了它们的所有者赚钱。一个商业银行就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企业,它为顾客提供某种劳务而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从顾客那里接受报酬费。”新凯恩斯学派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对金融中介机构的界定是摘要:“这是一些介于有额外资金的储蓄和需要资金的借款者之间的企业,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集团是银行……”可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商业银行本质上是企业。从法律角度看,商业银行是依据《公司法》设立的企业法人。既然商业银行是法人企业,那么企业的财务效益目标就是绩效评价的核心。
我国商业银行建立的评价体系各有特色,主要包括两类摘要:一类是以专项业务为考核对象的评价体系;另一类是以经营机构为考核对象的评价体系。下面笔者就这两种评价体系分别介绍典型的评价方法。
(一)以专项业务为考核对象的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
中国工商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典型代表,它的评价系统以专项业务为考核对象。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为进一步推动全行各专项经营计划的完成,确保全行经营利润计划的实现,根据全行效益创造的推动因素设立专项业务业绩评价项目,具体体现在摘要:维护存量市场、拓展增量市场、控制资产风险、激发组织活力、做大中间业务。具体的评价设计包括奖励项目设定及奖励费用预算布置两大类。奖励项目分为专项奖励(专项奖励、信贷资产质量、资金增值运作等)、市场拓展(贷款日均维护和拓展、存款日均维护和拓展等)、中间业务(工资业务、财险业务等)三类,并对每类项目具体确定目标金额和奖励费率。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认为专项业务业绩考评是分行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行行长经营绩效评价的补充,可以进一步促进各专业部室有效管理本专业业务的发展。因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把绩效评价的重点放在各项专业业务上,为每个具体业务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并以各行部(部门)为评价对象,由各行部(部门)负责将业绩评价奖励落实到直接有关人员。
(二)以经营机构为考核对象的中信实业银行上海市分行
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不同,中信实业银行上海市分行为健全经营机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各机构经营管理和创利水平,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各经营机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水平,促进和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经营管理体制,真正做到奖优罚劣,首先把绩效考核的对象确定为开业一年以上的所有经营机构,制定了等级机构评定指标体系,机构等级的评定指标体系包括效益、规模、质量、资产(客户)结构、业务和平安等六个方面;然后对各方面具体指标确定权重、基本分、金额及其评价的计算模式;最后得出机构评定结果并和机构行长年薪挂钩。
二、股份制保险公司的绩效评价
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股份制保险公司也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其绩效评价管理方法是在平衡记分卡制度的指导思想下制定的、一种比较新的制度。
美国会计专家罗伯特·卡普兰教授和戴维·诺顿创制了“平衡记分卡”(BalancedScorecard),该卡由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组成。之所以取名为“平衡记分卡”,是因为要平衡兼顾战略和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以及外部和内部的业绩等诸多方面。传统的绩效评估关注外部财务数据,已经快速地失去功能,不能为信息时代企业提供有效的规划工具。平衡记分卡首先在美国的众多企业得到实施,现在已经推广到全球很多国家的企业中。实施过平衡记分卡项目的中国企业的高级经理们谈及战略和绩效管理时,都非常称赞平衡记分卡对其实践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新华人寿上海分公司的绩效评价管理方法是在平衡记分卡制度的指导思想下制定的,平衡记分卡的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方面贯穿于十个部门的绩效评价标准中。新华人寿上海分公司对营销服务部、办公室组织、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核保核赔部、客户服务组织部、营销业务部、培训组织部、团体业务部、银行业务部等十个部门分别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价标准和具体的考核标准,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三、比较和分析
(一)传统绩效评价系统存在的不足
1.传统的业绩衡量系统建立在传统会计数据的基础上,以财务衡量为主
这些数据对有形资产的刻画淋漓尽致,但在对无形资产和智力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方面却显得捉襟见肘。而恰恰是无形资产和智力资产(包括员工技能、员工干劲和灵活性、顾客忠诚度、专利权和商标权、专有技术、商誉等等)对当今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获得经营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功能。
2.传统业绩衡量系统注重企业内部,这在卖方市场情况下的确奏效,但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厂商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他们无法再狂傲自大,否则便会失去顾客
因此,在业绩衡量系统中,除了把视野投向内部经营过程外,还必须投向外部利益相关者,关注如何吸引顾客、如何令股东满足、如何获得政府的支持和赢得公众的好口碑。
3.传统的业绩衡量系统偏重于对过去活动结果的财务衡量,并针对这些结果作出某些战术性反馈,控制短期经营活动,以维持短期的财务成果
这导致公司急功近利,在短期业绩方面投资过多,在长期的价值创造方面,非凡是在有助于企业成长的无形的知识、智力资产方面投资过少,甚至削减这方面的投资,以至于抑制了企业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而今天的企业面临的是快速多变的经营环境,因此需要主动把握未来,努力提高未来绩效。换言之,企业必须主动制定长远战略,作出“前馈性”反应。因此,企业业绩衡量系统也应衡量未来业绩的驱动因素。
(二)商业银行和新华人寿的比较
相比于新华人寿上海分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和中信实业银行上海市分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内容显得有些单薄,他们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摘要:
1.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和中信实业银行上海市分行的绩效考核体系中指标计分方法不够科学。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在定量计分中过于注重对专项业务的考核,而对系统性的、整体上的定量几乎没有考虑到;和之相反,中信实业银行上海市分行虽然从整个体系上进行考核,但没有注重到具体的业务。然而,我们知道,业务和整体的考核是不可分割的。
2.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未能有效结合。两家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中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是一种离散型的结合,未实现有机地融合,而只是不同层面的一种补充和被补充的松散结合关系。而定性指标处于对定量指标的补充位置,这就不能像新华人寿的平衡记分卡一样实现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有机结合。
(三)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系统存在的不足
近几年来,从银行长远发展考虑,我国商业银行对系统内部的经营绩效评价新问题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但随着经营环境变化和内部管理的深化,现行的评价体系也逐步暴露出一些不足。
1.评价定位模糊
目前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绩效评价存在定位不明确新问题,集中表现为摘要:对所属分支机构的业绩评价和所属分支机构负责人工作成绩的评价不分;内部评价和内部考核不分,导致评价侧重点和目的被扭曲,评价过程的主观成份增大,影响内部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
2.评价指标的设置游离于经营目标
(1)在指标的设置和权重的分布上未能真正实现“三性”的协调统一,往往顾此失彼;(2)过度重视短期财务结果,易助长一些分支机构管理者的急功近利思想和投机行为,最终影响经营效益的持续增长;(3)缺乏对分支机构成长性和贡献度等经营性指标的衡量,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4)评价指标的设置过于僵化和趋同;(5)缺乏对当今竞争环境下非财务因素的反映和关注,更是目前评价体系的缺失。
篇3
一、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思想的转型
1、关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
目前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要解决几个关键性的问题:(1)农村金融机构资产特别是非刚性的资产要指令性地向农业转移;(2)在低梯度的地区信贷重点应以种养业为主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来配置资金;(3)调整不同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资产占用结构,调整非农贷资产运用结构比例;(4)资产转移到农业要形成国家对农村金融机构有效的契约约束并加以固定;(5)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转移所造成供给主体交易成本上升要以国家公共资金给予弥补。
2、关于管理者思想转型及处理好几个关系
(1)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对象和服务主体必须是“三农”,其最重要的任务是把其资产在充分满足农民需要的前提下,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配置到基础农业和现代农业中去,因此,必须尽快解决农村金融机构金融资产配置向其它产业异化和向资产集中度高的城镇企业转移问题。(2)现阶段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模式、政策、标准不能简单从商业性金融机构移植,除了考虑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特点外,必须重视资产的流向、流量、流速和对需求主体的服务性。(3)经营信息和管理信息的失真比信贷缺损的破坏性更强,因此农村金融机构管理者不能只游动在管理的中间层,仅听经营者的意见而排斥服务对象的呼声,应当密切与农民群众的关系,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拓宽规范的信贷行为所需信息的渠道。(4)依不同区位经济特点实行分类指导。要解决不同经济结构和不同发展水平农村地区“农民贷款难”问题,应当进行分类指导,实施不同的管理政策。分类的主要相关经济衡量指标有:农业产值占GDP比重、种养殖业占农业总量的比重、农民人均收入、经济作物的占比、人均耕地面积、农村人口的恩格尔系数、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比率、生产周转资金自给化程度、农村金融机构供应资金能力、土地资源利用系数、产业化速度等结构性指标。上述系列指标体系直接反映了不同区位中业已存在的农业信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了信贷政策必须实行分类指导,以促进非产业化地区农业产业的均衡和产业化地区结构的升级。
二、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政策的调整
1、信贷投向政策调整
(1)制定《农业信贷政策纲要》,对不同地区、不同农业产业领域实施重点、一般、限制、禁止投入的信贷政策,并强制性地规定优先支持投入对象的投入总量和增速以及配套政策,使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在运用中迅速向重点农业领域转移。(2)农村金融机构资产多元化问题。按照不同区域各个产业比重状况,规定农村金融机构非农业等方面资产运用比例,缩小农村金融机构自用固定资产投资、非农业投资、上存资金、有价证券投入等占比,通过调整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运用结构以加大农业产业的投入增量。(3)中央银行支农再贷款这个货币政策工具要成为平衡不同农业比重地区信贷投入的调节器。要改变支农再贷款的供应方式,农业产值占比大、农业信贷短缺的地区要有重点地集中投入,反之可以少投甚至不投。特别是高梯度的已基本完成由农业产业向工业化转移过程的地区,再使用支农再贷款将使这个货币政策工具失效。中央银行从管理上要把支农再贷款投向和收回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2、服务政策调整和服务方式的改造
信用证的发放。对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全面发放信用证,对从事农业辅助生产和服务的农户根据生产情况也要扩大信用证的发放范围;要广泛建立农民经济档案和完善农村自然人的经济状况评估体系;要调整农户不良贷款风险权重的评估方法。根据目前农村状况,农村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应提高其标准:欠发达地区可提高到3000元,一般地区5000元,高梯度地区10000元,对发给信用证的农民贷款不能再附加担保或抵押、质押及其他条件。
农村贷款保证制度。广泛调查的数据表明,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从事传统种植业生产的农民贷款,偿还率在95%以上,其诚信度远高于企业。
因此,不能苛刻地把评估企业的风险指标和要求一般企业应当履行的保证条件强加给农民,要重新制定对农民小额贷款的保证制度,对农业生产需要的基本生产要素的小额贷款可采取信用放款;对大额的从事种养业扩大再生产贷款可采取农户联保贷款和村委会保证贷款;对农产品的加工、运输和商品流通的贷款也要降低抵押、质押和担保层次。
合理确定贷款期限。要根据农业地区中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周期以及渔区和牧区的生产特点确定不同的贷款期限,防止把经营性亏损通过缩短贷款期限加大农民借款成本的途径转嫁到农民,这样,一方面可以挖掘农民潜在的贷款需求并遏制高利贷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准确体现各类贷款的风险权重和收益性。农村金融机构职工收入分配与农贷放款质量的利益协调机制。目前考核农村金融机构职工的经营绩效并与其收益挂钩只有两项指标,即:存款额和贷款收回额,但对农户贷款面和贷款额无论是农村金融机构的法人或职工都没有考核,更没有收益水平的制约。要把对农户的放款面和放款额这两项指标作为农村金融机构最重要的经营考核指标。要制定信贷员对农户《服务基本职责手册》,包括服务的程序、时间、方式、成效等等,以制约信贷员服务行为的偏轨和遏制“寻租”倾向,重新弥合借贷双方主体相对固定的信贷关系。
拆除人为设置的非规范的贷款屏障。许多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贷款程序设置不是定位于风险因素,而是无理地增厚了其行政行为强度,借以产生“派生”收益。必须拆除这一贷款屏障,广泛地把农民潜在的借款需求变为现实的借款需求,要拓宽柜台办理信用贷款的对象和额度,担保、抵押、质押中的一些非规范又不能平抑风险的规定和环节应尽快取消,特别是对信用度高的村(镇)的农户贷款、农户联保贷款、老贷款户贷款更应当做到方便、快捷。
3、内部管理政策调整
建立农业不同领域生产活动的差别利率体系。国家规定了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而部分农村金融机构逆向运用这一杠杆抑制农户的贷款行为,从而使农村经济组织、企业法人和农户三个不同主体的贷款利率体系成为“倒三角形”,农户贷款的高利率愈来愈使从事传统种养业生产的农民背上重负。遏制这种行为首要手段是依照《农业信贷政策纲要》,建立农业不同领域生产活动差别利率体系。
篇4
1)金融借款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借款种类、借款币种、借款用途、借款数额、利率、借款期限、还款方式。
2)合同订立要注意的问题
①借款人应在订立合同时负担如实申报义务。
②借款人在订立合同时应依约提供担保。
3)贷款人的义务
①按期、足额提供贷款的义务。依据《合同法》第200条的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借款人有权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由于贷款人未足额提供借款给借款人造成损失的,应赔偿损失。
②保密义务。作为贷款人以方金融机构,对于其在合同订立和履行阶段所掌握的借款人的各项商业秘密,有保密义务,不得泄密或进行不正当使用。
4)借款人的合同义务
①按照约定的日期和数额收取借款。《合同法》201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数额收取借款的,仍须按照合同约定的借款日期和数额向贷款人支付利息。
②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贷款
③按期支付利息。如果按照合同或者交易习惯不能确定利息支付期限,借款期间不满1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在1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1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1年的,应当在返还款借款时一并支付。
④按期返还借款
⑤容忍义务。在贷款人按照约定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时,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向贷款人定期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该项义务给予约定产生,未作约定的,借款人有权拒绝贷款人对贷款使用状况进行检查、监督的请求。
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的特征
金融机构借款合同为借款合同的一种,具有如下特征:
有偿性
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意在获取相应的营业利润,因此,借款人在获得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贷款的同时,不仅负担按期返还本金的义务,还要按照约定向贷款人支付利息,利息支付义务系借款人使用金融机构贷款的对价,所以金融机构借款合同为有偿合同。在这一点上,该合同与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有所不同,后者为无偿合同,当事人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要式性
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采取书面形式,当事人双方就该合同的存在产生争议的,视为合同关系不成立。如果双方没有争议或者一方当事人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合同仍然成立。在要式性上,该合同也与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不同,对于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不采用书面形式。
诺成性
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在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时,合同关系即可成立,依法成立的,自成立时起生效。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在双方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时,不需以贷款人贷款的交付作为要件,所以金融机构借款合同为诺成性合同。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则有所不同,该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的终止
金融借款合同终止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借款合同因期限届满双方履行合同而终止。借款合同期限届满,双方当事人未约定对合同继续展期的,则合同终止,借款人应依约定将借款及利息返还给贷款人,借款合同因此而消灭。
篇5
中国人民银行的宏观金融管理最近也受到了严重挑战: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一路高涨到了耸人听闻的地步,所谓的钱荒使得一场兑付灾难近在咫尺。和美联储不同,央行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化解流动性困局。央行此举的潜在逻辑是:人工制造出一场可控的小规模流动性危机,以改变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不管这种史无前例的举措是否有效,这样做等于宣告央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会突然消失,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基之一被动摇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太久,有可能引发全面金融危机,而且是一场基础信贷资产尚未大规模出现严重问题的情况下人为引爆的金融危机,从而彻底砸烂信贷资产的质量。央行当然不会希望这种情况发生,问题是多久算太久呢?
如果我们回顾最近一段时间的新闻,不难发现央行的激进措施是一系列旨在防范金融风险的监管举措的。例如,之前的银监会8号文,试图对银行理财产品等非标债务做出规范。长期以来,商业银行通过期限错配从事理财产品资产池业务,更有一些银行借道同业业务拉高杠杆。这些游离于监管灰色地带的业务给银行带来了高额利润,也蕴含着无法准确量化的风险。并且商业银行在利润驱使下,总是有反监管的创新能力。8号文雷霆万钧,然而已经有银行想出了破解之道:资产证券化产品不在非标债务之列,银行可以将信托受益权做成资产证券化产品,然后买入。如果自己买入太明目张胆,几家银行之间可以互相买入。
管理层不仅担忧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同样也担心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2013年早些时候开展的债市稽查行动,直指丙类户代持现象。货币市场基金或者商业银行通过找丙类户代持,可以违规持有流动性差、评级低的债券,从而获取高收益。简单粗暴的代持行为,规避了风险监控,同时滋生了腐败。
可以看到,在银行和监管机构猫捉老鼠的游戏中,银行总是有强烈的动机进行反监管创新。这些天来,央行出人意料的行动,也许可以解读为对这种游戏的厌烦。然而,如果我们仔细梳理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之间的紧张互动,不难发现:似乎从事一线工作的金融机构并没有意识到风险,而监管者却嗅到了风险的味道,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中国债务信贷市场的万恶之源:刚性兑付。7万亿元信托资产,30万亿元债券,最后出问题的都是大新闻,可见刚性兑付的威力。远如福禧投资,近如山东海龙,债务问题最终皆大欢喜。既然有人兜底,债权人为什么要关心风险呢?当地方政府成为击鼓传花的参与者,可以动用政府资源保证鼓点继续响起,商业银行自然不担心接到最后一棒了。监管者从全局的视角,当然能看出这种情况不能持续,但是各金融机构看到的是不管多烂的账,总是能如期兑付,因此二者就产生了矛盾。于是我们看到了奇怪的一幕:监管机构大声提醒,债务投资者却不为所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利率市场化了,也仍然很难实现对资金的有效调配。收紧流动性可以惩罚商业银行中的冒进者,但是无法强迫信贷市场实现真正的市场化。可以说刚性兑付一日不除,监管死结一日不解,金融改革一日难行。
篇6
一、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少,服务“三农”效果不明显
银监会曾明确表示要按“先努力解决服务空白问题、后解决竞争不充分问题”的原则和步骤来进行试点。由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当考虑选址在村镇等与县城相比金融服务更加空白的地点,使网点与农户的距离较近,方便农户的咨询、人力成本的浪费等。然而事实上,我们所调查的结果显示,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在村镇上的数量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大多数的村镇银行设立在县城以上的地点而且县城里的村镇银行数量也屈指可数,似乎他们不是向“村镇”发展而是向“城镇”发展的。目前村镇银行不仅规模较小、辐射范围有限,市场还主要集中在县城内,对真正有资金需求的农户所所提供的服务十分有限,偏离了政策初衷。
(二)资金规模有限,降低了信贷供给的总量
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巨大、农村经济水平过低,致使农村资金需求量十分巨大,虽然农村金融取得了一定发展,但由于农民金融需求日趋旺盛,且趋向多样化,农村金融体系难以完全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且国家可用于农业的资金量是有限的且要保证贷款资金的风险限度,每年各个地区农村信用社可贷资金数额与农民真正的需求量相比都相差一定距离。而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短缺问题也十分明显,自身规模小,实力有限,村镇银行常常面临吸储难而发放贷款需求大的矛盾。农民收入较低,可存款数额有限,再加上很多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了解,对其存在排斥心里,认为他的信誉度不高,担心资金安全性问题,导致村镇银行的存款的吸收能力无法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较。
(三)服务对象集中在中高收入群体
从调查情况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户主要集中在县城周边的村庄。由于靠近县城,工商业发达,农户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者,经济条件都属于上等,靠近县城的优越位置为他们提供了参与市场的机会,打工、运输、农业贸易等成为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贷款人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已经“市民化”的农村人口。而且除了资金互助社是设在乡村中的新型金融机构外,目前占新型金融机构绝大部分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都是建立在乡镇以上的地方,主要是县城,这就使“低端农村客户”远离了这些新型金融机构,而“高端客户”成了新型金融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
二、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议
针对于我国现有状况,为使村镇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并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以下我将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方向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未来走势两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方向
各级政府加强政策扶持,降低新型农村机构运营成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状况,是影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成败的重大问题,政府必须正确引导,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应给予村镇银行必要的政策支持。一是上级银行应给予更多的支农再贷款支持,以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二是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状况、债务人可承受能力自主确立贷款利率,从微观层面解决贷款难问题;三是对初创阶段的村镇银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支持其发展壮大;四是加快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为村镇银行的资金安全提供切实保障;五是建立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六是监管部门应出台政策,支持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进行适度的有序竞争,增强村镇银行的活力。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方向
篇7
关键词:金融;农信;支农
Keywords:FinaniceRuralFinanice,Marketeconomy
一、农村信用社当前支农工作中面临的主要矛盾。
1,自有资金不足和农村、农业发展大量资金需求的矛盾。受政策因素和自身内部管理以及外部传染风险影响,农信社组织资金日益困难,缺乏支农后劲。在政策方面,我国许多现行制度不利于银行间公平竞争。如国家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财政预算外资金、事业单位、保险公司的有关款项不允许存在信用社。在自身内部经营方面,农村信用社服务手段单一,信用工具落后,金融创新困难重重,市场竞争力弱。在外部经营环境上,由于受清理整顿农金会的影响以及部分商业银行不正当的竞争宣传,农信社信誉受到贬损,公众支持率下降,存款逐步向商业银行转移,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同时,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依然存在,县联社和农信社回旋空间不大。以上三个因素使农信社组织资金难度加大,自有资金不足,只有依靠人行发放再贷款支农。一旦人民银行收回再贷款,农信社则釜底抽薪,发展步履艰难,而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资金,而且还需要供销、加工等环节资金需求。农信社自有资金短缺,直接制约了农业投入,无法保持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
2、贷款的手续繁琐与农业生产的及时性的矛盾。尽管我们鼓励积极发放担保和小额信用贷款,但由于风险因素的制约,目前农信社贷款种类仍然是以质押贷款为主,担保贷款为辅。农信社目前过分集中贷款审批制度,相对于大额贷款而言也许可以降低经营风险,但对于农户小额贷款而言,并没有降低风险,却增长了经营成本,降低了效率。因为农业生产呈周期性、及时性特点,农户要求即时贷款,及时投入,而贷款的手续繁琐往往贻误农时,使农户陷入尴尬境地。
3、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和农信社自身效益最大化的矛盾。目前我国大部份地区特别是中西部份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仍处在起步阶段,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尚未形成,离产业化的要求还有差距。农业产化水平低直接增加了贷款管理难度,造成农户贷款风险较高,回报率低。而农村信用社按照“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性质,必须以效益为目标。这就造成农业的高投入与农业低产出矛盾,直接制约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提高。
4、广大农户需要优化金融服务与农信社经营劣势凸现的矛盾。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和业务正在逐步收缩,集中向大中城市和大系统、大客户发展。县城国有金融结构在服务设施、现代化服务手段、资金实力、抗风险能力等方面日趋弱化。而农信社与国有银行相比,更显不足。随着广大农户金融意识普遍提高,他们需要多样化、优质化的金融服务。因此,如何克服农信社经营劣势,促进农信社稳健发展,支持其为“三农”提高优质金融服务,已成为农村信用社支农过程中亟需研究解决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5.农业结构调整的多样性与农村信用社金融供给的单一性、有限性的矛盾。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农业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多种多样的、多层次的金融服务。然而,随着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向大中城市收缩,部份权限的上收,经营活力不够,活跃地方经济存在一定难度。而农村信用社的自身金融服务的弱化和业务范围的局限性,使农信社业务萎缩,资源枯竭。金融供给方式与内容的单一性、有限性和由此造成的金融资源配的不合理性,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
6、农民群众贷款难与农村信用社惜贷、不贷、投向偏差并存的矛盾。目前在基层农村,农民贷款难依然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主要原因:一是经营偏离“三农”方向。不是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积极探讨农业贷款新思路,而是简单认为农业贷款风险大,管理困难,不按国家有关农村金融政策进行经营。二是支农的认识上有偏差。一些地方在信贷考核上存在偏颇,责任和利益不对称,只罚不奖。贷款责任仍无统一明确的定性标准和可操作性的定性方向,随意性较大,奖励措施不配套。三是信贷人员少,贷款服务跟不上,这在贫困地农村信用社更为突出。
7、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政策取向与历史包袱沉重的根本矛盾。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其政策取向和市场定位就是为“三农”服务。但农村信用社要真正担此重任依然任重而道远。主要原因是自身包袱积重难返。一是资产质量低下,历史沉淀多。二是前些年农村信用社支付的保值贴息无从弥补;三是农村信用社与农行“脱钩”后的资金几经清理协调,仍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等等。
8、现代金融管理要求与人员素质低下的矛盾。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多样化、复杂性,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都会给农村信用社人员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受区域和人缘关系的影响,农村信用社人员的构成大多为照顾性招工的家属子弟。这种近亲繁衍的用人方式,加上农村信用社在学习、进修和培训等方面的条件差,造成了员工整体素偏低,缺乏人才技术保障。这与市场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去甚远。
9、地方政府和农村信用社的关系未有理顺与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的矛盾。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在农村信用社支农过程中存在两种极端。一是行政干预严重。有的地方行政部门不是积极引导群众谨慎选择项目,谨慎使用贷款,而是利用行政权力,干预贷款,盲目投向下。二是放任不理。地方政府缺乏引导,如何把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的思考缺乏具体蓝图。对农信社的风险化解及贷款清收要求指导参与帮助不够。有的甚至相互推诿,个别行政干部甚至唆使或暗示直属企业逃废债,使农信社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二、解决支农工作矛盾的现实选择
上述问题和困难,不仅是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中的现实矛盾,更主要的是已成为农信社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只有通过政府、人民银行和农信社自身努力,积极探索化解支农工作矛盾的新方案、新途径,在化解农信社风险过程中解决支农所存在问题,在支农过程中促进农信社稳健发展。
具体对策和建议:
1,提高认识,增强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紧迫感。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向大中城市收缩,农村信用社已基本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资金融通渠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搞活农村经济,必须首先搞活农村信用社,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首先发展农村信用社。所以尽管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任务还很重,但农村信用社改革应作为当务之急来抓。
2,整相关经济金融政策,尽快落实对信用社扶持政策,为农村信用社支农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一是调整利率和税收政策,降低农信社税收,减或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适当提高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增加信用社自身积累和经济效益水平。二是落实化解信用社包袱政策。建议一:采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联合出资核销,人行对等金额发放专门的无息再贷款实行资产剥离,从政策上消化沉积的包袱。建议二:参照商业银行做法,组建农村信用社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三是加大再贷款支持力度。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其期限不能太短,并以一年以上为宜。要适应农产品生产周期,允许跨年度使用。且当农村遭受自然灾害时,允许延期归还,从实质上体现中央银行对农信社的扶持。
3、转变观念,加大支农投放,在支农工作中,要突破旧意识、树立崭新的市场经济观念。一是要树立贷款营销观念,放下架子,转变作风。二是要树立贷款效益观念,帮助农户正确分析市场走势,确保贷款投放出去能产生效益。三是树立贷款风险观念,要把握好贷款投向,根据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应调整信贷结构,及时避免和防范化解风险。
4、要梳理好地方政府与农村信用社关系。需要建立一种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使地方政府把农村信用社看作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用优惠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化解风险,而不对信用社业务过度干预。同时,端正政府行为,作农村信用社的坚强后盾,对那些有偿还能力,但逾期不还的单位和个人,政府要给信用社作主,运用宣传、整治、法律等手段,作出严肃处理。为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解决后顾之忧。
5、加快合作金融立法过进程,建立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金融体制改革深入进和农村结构调整,使业内人士对信用社立法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建议国家及早颁布《合作金融法》,若能尽早立法,对农信社风险化解,指明改革方向,促进社会进步和农村稳定、农村经济繁荣提供政策保障。
6、完善支农配套措施。一是改革内部管理体制;二是积极探索法人机构治理的新路子;三是以人为本,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和人才工程,增强农村信用社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四是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增强农村信用社自我发展能力,使农村信用社逐步走出困境,重显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谢平,2002,“中国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争论《金融研究》2002年第一期。
2,戴相龙,1998年《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中国金融出版社。
3,联合课题组,2004,“农村信用社改革审视与发展问题思考”。《金融参考》2004年第一期。
篇8
【关键词】金融机构 碳金融 节能减排
低碳理念是现代时节发展的主题之一,世界的各个国家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因此,不同国家的节能减排情况也都会存在较大差别。目前,一些国家虽然具有排放限额,但是实际上并不具备减排能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碳排放权则被商品化了。
一、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作用
(一)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这收益与减排成本之间的对比,目前,我国企业的低碳生产成本偏高,低碳排放获的回报收益偏低,这成为了阻碍一些有意愿参与低碳经济的企业的壁垒。而近几年,随着金融机构尝试参与到碳金融领域中,碳金融机构得到了发展,降低了节能减排成本,提高我国在排放权上的价格优势。此外,促进了“低碳”理念的传播,对我过节能减排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二)完善金融体系
金融机构交易标主要是风险、信用等虚拟产品,因此对于这一类产品交易都必须要完善的法规体系与制度对其进行保障。碳金融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在交易过程中具有传统金融所补具有的风险,这对我国金融体系来说是一种挑战。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会使我国的金融体系发生变动,使我国金融体系变得更加完善。
(三)保护企业利益
企业参与到碳交易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确定价格、寻找合作者、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风险。
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程度的逐渐加深,有关碳金融交易的中介机构将会变得更加成熟,中介机构可以以更加低廉的价格向参与结构提供准确的信息,并且价格的定位将变得更加合理。证券、银行等金融机构都能够通过多项渠道进行融资,确保企业低碳运行过程中的需要的资金,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确保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分配与利益分割
市场分配长期以来都是我国碳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关键问题。政府在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为了确保当地利益能够得到保障,在交易过程中会设置壁垒。建立碳金融市场后,商家进入市场做生意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对壁垒与国家政策上的调控,我国诸多地区在市场分配上的趋势都越演越烈,这增加了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市场的难度。
(二)泡沫化风险
碳金融目前展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并在很多面都呈现出了不错的前景。但是,依据过去金融所衍生出的产品的发展经验分析,碳金融的发展交会面临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依据相关人员的对碳金融的研究,当期发展到较高层次时,碳交易衍生产品交易过程中会面临较大风险,并且可能会导致我国的金融市场出现泡沫风险。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如果参与到碳金融中,为了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控制,避免我国金融市场面临冲击,使其遭受破坏。
(三)碳减排目标
目前,从我国的碳金融发展情况来看,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而从碳金融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情况十分紧张,但是仍然有利可图,主要注意问题是不能完全节能减排;然而目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许多环境问题不是单纯的依靠金钱能够解决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节能减排与碳金融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不可调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金融机构参与的难度。
三、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合理对策
碳金融的发展既存在风险,也有积极的一面。在发展过程中,找到发展平衡点是金融机构参与的关键。金融机构在分析与处理金融市场问题表现除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由于碳金融具有较强特殊性,因此如果在一个小问题上处理不当,也会对其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确保金融机构能够更好的参与到碳金融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交易所
目前在我国天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成立了以碳金融为主体的交易所,在这些交易所中,主要针对各项排放权的交易进行经营。碳金融在未来我国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中,碳交易排放权的交易平台可能主要集中在这三个大城市的中的交易所中,不仅可以使市场价格职能得到充分体现,而且也可以使交易双方得到准确的信息。通过交易所,可以使参与交易双方的交易变得更加便捷,减小了交易成本,从而降低了金融机构参与到碳金融中的难度。
(二)合理的利用保险公司
我国保险公司行业正处于不断完善中,目前其已经成为了保险业务、金融业务、服务业务等多项业务与一体的功能全面的金融机构,同时其与交易所和商业银行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保险公司参与到碳金融中,可以适当的推行信用保险,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潜在客户,并适当的对保险业务进行拓展。利用保险公司,可以为碳金融的发展构建一道强有力的屏障,避免由于市场自身调节问题,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可通过保险公司还可以进行责任保险,也就是针对责任风险进行保险,关注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需求。合理的保险业务可以使碳金融的发展朝着健康发展发展,具有稳固保障后,可以解决碳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从而促进其发展。
(三)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地位不低于交易所和保险公司,是我国的一个重要金融机构,其对我国的很多金融机构的业务都会产生一定影响。碳金融的正常运行,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如果在运行过程中资金出现短缺问题,势必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融资,银行贷款是其一个主要的渠道。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对市场进行调研,通过市场需求相应的贷款业务和贷款产品。此时业务的开展需要具有针对性,同时要创新产品。例如,将贷款先发放给绿色循环经济行业,对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的贷款进行一定的限制。在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撑或资金链发生断裂时,碳金融中的高污染和稿能耗模块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样以来,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发展就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除了可以进行贷款之外,还可以做一些中介业务,使自身优势能够得到体现。
四、结束语
金融结构参与到碳金融市场中,可以使碳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得到合理优化,并且与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相适应。总而言之,应当通过合理的方式,推动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低碳”的传播,使更多人和企业了解“低碳”理念,促进我国节能减排、低碳排放的气氛的形成。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退出机制;清算
自从中银信、中农信、海发行等事件以来,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就层出不穷,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及国家隐性担保逐渐弱化,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造和公开上市,以及具有独立市场主体地位的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快速发展,尤其是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将会使一部分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金融机构被淘汰。
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风险预警机制、风险救助机制、清算制度和市场退出的问责制。近几年来,国家替关闭清算的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总共投入5万亿元,约占GDP的1/3。主要有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来补充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治理金融“三乱”给各省补贴2000亿元左右;从四大商业银行剥离1.4万亿元不良资产;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从央行再贷款6700亿元;向中行、建行、工行注资600亿美元;股改中核销不良资产和免税绝对超过1万亿元;给农信社兑付票据1700亿元及补助200亿。国家对金融稳定付出巨大成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而对这些金融机构实施了过度救助。
通过对有关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典型案件加以分析发现我国金融机构在市场退出过程中明显地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行政手段取代市场手段。对问题金融机构的过度救助不但不利于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的提升,反而助长了道德风险,鼓励或者诱发金融机构的恶意经营行为,不利于加强居民和企业的风险意识。我国的中央银行不但承担整个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而且也承担个别金融机构的非系统性风险。以证券业为例,2004年至2005年,证券业风险频发,从南方证券接管到东北等证券公司挪用客户保证金、资金区分不清、非法委托理财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后,央行无一例外地采取了撤换机构负责人、通过再贷款弥补机构亏损的做法,而大部分金融机构最终还是没有能力偿还这些再贷款的,从而实际上是把金融机构风险损失转嫁给了公众,最终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对金融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二是兼并重组代替市场退出。市场退出是完全性淘汰机制,兼并重组是优化机制,总体上不产生市场退出的淘汰机制,如果简单地用行政兼并代替市场退出,实质上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来为问题严重的金融机构救助,反而进一步积聚风险,不能从本质上化解和分散风险,不利于我国金融机构依据发展和竞争的需要积极开展战略性重组和通过收购兼并来迅速扩大规模。三是不能真正保优汰劣,只有强强联合才能产生优势,强弱联合只能导致优势和效率递减。金融机构的失败意味着局部丧失效率,只有对丧失效率的部分进行适当处理,才能保持整个体系的高效运转。结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模式。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根据问题机构的现实状况,选择行政接管、重组并购、关闭清算等多种市场退出方式,以尽可能小的处置成本和公共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存款人、债权人和纳税人的利益,并坚持以下原则:1、适时原则。及时、恰当处理有问题金融机构,可以有效降低处理风险的成本。推迟有严重问题金融机构的解决不会有好的结果,不稳健的金融机构继续经营,往往会采取风险更大的做法,会削弱原来是稳健的竞争者而增加全系统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在金融机构明显的缺陷暴露之后才采取措施,这对于保护失败金融机构债权人的全部利益来说经常是为时已晚。对危机金融机构的处理必须准确果断,同时注意选择市场退出的时机。以海南发展银行为例,关闭是资产总额154.7亿元,账面损失43.8亿元,加上中央银行为救助该行的再贷款37.9亿元及自拆17.35亿元,资产损失率高达55.4%,因拯救或处理不及时增加的损失大约50亿元,占海发行总资产的30%,根据统计,自1996年以来全国关闭银行机构的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按海发行30%计算,由于我国椭圆处理的做法导致最终关闭的机构损失增加超过300亿元。从另一方面讲,假如及时救助就可以减少300亿元的损失。2、适度原则。从宏观角度市场退出是一种“效率转移”的指示器,可增进金融制度的效率贡献并能获取帕累托效率。但它毕竟有着相当大的社会经济成本,因而又是具有非帕累托效应。因此就应坚持加强金融监管为主,市场退出为辅的尽量少破产原则,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震荡,对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可以区分不同性质的银行,采取不同的退出方式。3、风险最小化原则。基于金融机构的特殊性,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两难选择。市场退出的关键意旨在于化解风险,但这一行为本身又不可避免地引发一定范围和区域内不同程度的金融震荡。
第二,要做好对资产与负债的处理。首先是对资产的处理,抵押优质贷款应该不被清算且继续保留在金融系统中。其次是对债务的处理,要加强对中小存款人和债权人的保护,机构破产会导致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危机传染和挤兑,即使是在最有效系统中,破产清算通常都不是金融机构倒闭尤其是银行倒闭最优的退出机制。与破产清算或行政关闭不同的方案包括私人部门的清算方案,比如兼并和收购,以及私人和公共部门结合的清算方案,如收购和接管交易、保险存款转移等。尽管纯粹的私人部门清算方案不涉及任何公共部门和存款保险资源,但是其他管理部门积极参与退出清算仍然是十分必要的。收购和接管交易意味着在撤销失败金融机构之前,只有受损资产和某些债务留在倒闭银行等待被清算和处置,而将其资产和优先债务向其他金融机构转移。对资产的收购接管交易既可以使实现资产的贬值最小化和风险传染最小化,因为存款人仅仅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不能使用他们的资金,而贷款也并没有离开金融系统。如果能够及时处理金融机构危机,在资产价值低于负债之前清算,可以采用完全的私人部门清算方案。如果优质资产不足以用来偿付职能部门希望转移的债务,就需要利用存款保险或其他公共资源,通过私人和公共部门结合的方式予以清算。其处置方法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存款清偿法和购买与承担法,以前者方式下破产机构的运营价值将基本全部丧失,因此只使用于特许权价值和组织价值比较小且资产比较差与无买主的机构。美国RTC用此方式处理机构总数约11.3%,资产总量约3.0%。后者是指由较好的金融机构购买其部分或全部资产,并承接其全部存款。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RTC的做法是有本部门专家或委托专业机构对破产机构清算价值进行估计,然后进行投标,并将最高标价与事先估计的清算价值比较,高于清算价值的,则达成交易,否则,采用存款清算法进行处理,亦称最小成本原则。表1统计了美国在处理80年代金融危机过程中处理失败商业银行的统计,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大量使用了市场化的购买与承担方式,处理的商业银行分别占处理总数的73.5%和61.5%,处理的资产比重分别达67.4%和78.7%。不同的方法对金融机构价值损失影响的差异十分明显。根据上面的处理方法选择原则,实际上的失败金融机构的质量决定处理方法,而处理方法影响处理成本,购买与承担法的确有效减少了金融机构价值的损失。
第三,采用激励相容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设计方案,通过激励相容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和监管约束,减少道德风险。比如日本长期对银行业的过度救助,导致规模竞争代替质量竞争,效率下降以及坏帐扩大。美国高级经济顾问Jeffrey A.Frankel指出正常的金融制度甚至应时不时地有金融机构倒闭的发生,虽然严格市场退出约束有可能导致有效率的机构被错误关闭,但造成的损失远小于实施该政策获得的总效率。1、激励相容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应该是公开的、明确的。2、需要确定激励相容的损失分配方案。应该在事前确定结构化的损失分配方案,在事进行严格监督执行。3、需要对有问题金融机构及时纠正和清算。当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对经营失败金融机构的及时纠正和清算尤为重要。对失败金融机构的及时干预还会避免因其进行不正当市场竞争所产生的扭曲效应。失败金融机构试图通过高利率吸取更多的存款资源,冒险扩张他们的贷款组合扩大了金融脆弱性,还会导致其他金融机构的逆向选择。退出机制的设计还需要避免过度利用公共资源对失败金融机构进行救助和宽容态度来拖延清算时间。
第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目前对存款保险制度的构造中的一些关键细节还存在着技术上的难题和利益上的取舍。对参保金融机构的费率设置是目前关键的一个技术难题,如果实行统一费率那么对规模较大和质地较好的金融机构就存在逆向选择的可能。在此问题上,笔者认为关键是看对金融业分类监管和评级能否有效运作,而且需要在市场中形成符合金融规律的分类评级制度。在赔付问题上,如果金融公司发生破产清算界,如果比例过低,那么存款人的存款就会在赔付率的零界点分散到多家金融机构,反过来又影响了金融机构存款结构问题,而且造成存款短期化的倾向。由于中国的银行是主要的融资市场,一旦出现存款短期化现象,很可能会影响银行的风险资产的配置问题。在此不能过多地参照发达国家的赔付率,这主要考虑到国外银行主要提供的中短期贷款服务,企业的长期资金和固定投资主要来源于资本市场。在存款保险体系中,不仅要考虑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散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存款人的风险承受压力。同时建议尽快从隐形存款保险制度转换到明确存款保险制度,因为我国的隐形保险制度已经显示出严重的高成本性和脆弱性,如央行为救助海南商行提供的再贷款占其存款总额的66.5%,还有招行沈阳分行1999年因辟谣导致13天挤提存款的6.2%。
事实上,中国金融业在退出机制的风险处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证券公司的退出机制方面,一些问题券商可能被摘牌,2004年以来部分高风险券商相继被行政接管或托管。银行业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置换了大量不良资产,减免了部分营业所得税等,为解决市场退出创造了有利条件,一些停业整顿的金融机构转入撤销或合并重组,处置工作取得一定进展。继佛山市商业银行退出之后,银监会表示要争取用一年时间清理掉最差的城商行。2006年9月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数量由原来的60000多家减少为24000多家,还通过多种方式分类处置了83家城市信用社使之减少至245家,其中69家改制为农村信用社,9家组建城市商业银行,5家被商业银行收购。另外,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工作有了新成果,系统性风险基本得到控制,在已获得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中,有5家停业整顿,租赁公司有3家停业整顿,1家进入破产程序。虽然一些关键问题上的意见存在着多方利益的激烈博弈,毕竟政策资源、行业监管资源对市场资源的合规性的影响关系到今后金融业运行中利益分配格局和风险分担格局的沟通和协调效力。笔者认为只要参与各方明晰各方的责权利间的关系,理顺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关键性细节,对各金融利益集团博弈要照顾到利益上的平衡,就会使得金融机构退出机制更加全面和富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何仕彬.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2、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3、赵毅.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处理[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篇10
截至2004年5月末贷款存量、流量的增长轨迹与结构变迁表明:宏观调控效应开始显现,贷款在增幅放缓中出现了结构变化;但金融机构贷款和资产运用的总量变动和结构调整,也隐含着金融机构长期风险的潜在加大。
1.在总量上,新增贷款同比少增,贷款余额增幅明显放缓。
2.在期限结构上,一是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同比少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新增贷款期限拉长;二是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占比进一步下降,中长期贷款占比进一步上升,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增长快于中长期贷款增长的趋势得以延续,中长期贷款占比低于短期贷款占比的幅度的收窄趋势进一步发展。
3.在资产运用结构上,1997年至今,一是人民币短期贷款余额中农业占比除2000年外稳定上升,商业占比除2001年外持续下降,工业占比在波动中自2002年开始下降,建筑业占比在2002年达到峰值后开始回落,其他短期贷款占比除1998年外稳定提高;二是人民币中长期新增贷款中,基建贷款占比逐步上升,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占比逐步下降,其他中长期贷款占比在上升中于2004年前5个月回落;三是贷款向发达地区、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集中的趋势更为明显。
4.在资产组合结构上,有价证券及投资的占比自2002年开始下降,外汇占款占比自2001年开始稳步上升,贷款占比在下降通道中于2004年前5个月有所回升。
金融宏观调控政策要注意结构制约和不对称性效应
1.从信贷供给看,金融机构资产运用并非其完全自主选择。虽然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赋予金融机构贷款定价权,但现有的金融结构和实体结构以及整体上的利率管制决定了金融机构更多地是通过调整资产组合来传导货币政策。金融机构的资产运用可选择空间有限。
2.从信贷需求看,中国现行金融结构的制约,导致中国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的投融资手段主要依赖银行存贷款。由于不同结构的实体机构获得贷款的能力不同,高度依赖金融机构贷款往往意味着统一的货币信贷政策对实体经济具有不对称性效应。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