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性质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语文的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语文的性质

篇1

[关键词]课程;性质;探究;三性合一

如果说“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高等教育,实际上都处于危机之中”的话,那么,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大学语文基础课教育面临的危机就更为严重。而造成这种危机的根源,正如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一文中所说“大学语文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地位’和‘定位’没有弄清楚,特别是‘定位’”。任何一门课程在教学体系中都应有自己的位置,大学语文也不例外。然而,长期以来,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见仁见智,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三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重新审视以上三种观点,探究大学语文应有的性质定位,对改善危机或许有所裨益。

一、工具性

语文的内涵可理解为“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是人类所独有的以言语形式进行表达和理解的一种音义结合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叶圣陶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提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每个学生都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到了分内的责任”。国家教委高教司指出:“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大学语文课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书面表达、口语表达)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

以语言为工具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运用语言获得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借助语言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的能力,是大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现代社会是人与人在不断交往过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重要的交际作用。但当代大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不强,语言表达也存在两方面的明显缺陷:一是言之无文。不仅语言缺乏文采,且内容空洞,缺少内涵。二是言之无序。或表达不准确,惹人曲解;或缺乏逻辑性和流利性,显得思维杂乱;或语句不合语律例范,显得生硬;或用词不妥或用语跳跃,使用语句不够通顺等。而大学语文课程则能较好地解决当今大学生言之无文和言之无序的问题。

首先,大量典范的文学作品中蕴涵着语律例范、逻辑结构等知识。学习这些文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逻辑性,进而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其次,正如语文学家申小龙在《语文的阐释》一书中强调语文具有阐释性,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能从具有丰富的阐释资源的大量文本阅读中,掌握自己所需的创生性资源,正确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去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人文世界,提高自身的语文智慧,进而解决“言之成文”的问题。

近年来,在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认为读不读书、读什么书,都是为了“有用”。我国高校比较强调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英语、计算机等有相应硬性规定;许多用人单位也将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等作为毕业生最起码的应聘条件,这促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将课余时间用在攻读外语和计算机的书籍上。而此类工具性、实用性读物大多雷同,读起来乏味,致使大学生失去阅读的乐趣,更谈不上“博览经典”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大学生阅读能力低下,间接导致理解和消化文本的能力极为欠缺。而大学语文所取文本均为经典,这些作品“取法乎上”,外铄内砺,语文个性突出。借助这些文本的阅读,必然促使大学生“口诵心惟”“涵咏玩味”“切己体察”“据敬持志”,形成阅读兴趣,化为阅读智慧。这应是大学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另一种凸显形式。

二、人文性

语文的内涵可理解为“语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化指明了语文具有极强的人文性。“人文”作为语词,早已在先秦的典籍中出现过。在《易·贲彖》里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这里的“天文”指自然现象,“人文”指人参与的文化现象。在《后汉书·公孙瓒传》中有“舍诸天运,征乎人文”之说,唐李贤注“人文犹人事也”。这说明关注人的种种问题,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口号性”的理性素质教育虽然推行多年,但“功利性”的感性应试教育仍在“脚踏实地”地执行。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本已使学生高分低能、精神苍白;大学阶段的实用功利主义仍在盛行,市场环境和就业状况对大学生发展的压力,更让不少大学和院系,尤其是高职院校变成急功近利的职业培训场所。“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过程中,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对人文精神的淡化,使部分学生片面发展,成为西方学者所说的‘单面人’,即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技术性和功利性的动物。”大学教育“贫血现象”凸现:重技术轻思想,重速成轻养成,重身体成长轻精神成人。有学者指出,我们的高等教育,在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方面,做得还不够。现代意义的大学从欧洲崛起时之所以被誉为“精神城堡”,是因为大学能点亮人的心智,提升人的境界,给人以健康的精神,使之成为健全的个人和优良的社会公民。毋庸置疑,大学拥有优质的人文资源,而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课具有无可替代的主导人文素养培育的话语权。学者徐中玉、齐森华明确提出了大学语文要“增强人文精神的培育”,王宁先生也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文理科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其开设要让学生能充分吸收人类文化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滋养其健全的人格与社会关怀意识及社会责任感,这是核心。

斯宾诺莎也说过,一个人的眼前应当时常出现某种人性的典范。换句话说,一个人应当具有一种他所尊重的人文标准,从而帮助他区分自己或别人身上什么是创新的,什么又是畸形和反常的。对于这种经典博雅的人文标准,只有少数人可能会通过哲学的洞见获得,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多数人却是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认识而达到的。因为每当作家的情感和作品的精神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渗入学生的灵魂深处时,学生就能建立起健康的道德感和审美感,树立起高尚的人格。

三、审美性

语文的内涵也可理解为“语言文学”,它通过丰富的文学语言表现社会,揭示人们的思想感情,以情动人,具有极大的欣赏性,为人们喜闻乐见。语言文学指明了语文具有审美性。大学语文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而文学是诉诸人的情感的一种意识形态,其本质的社会作用是美感作用。正是有了审美性,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才有别于思想政治课。因此,在完素养培育的基础上,大学语文也应培育学生充分感受美和正确鉴赏美的能力,这是大学语文应具备的一种性质。

毋庸置疑,大学的盲目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使得大部分大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而忙忙碌碌。不少大学生审美意识淡薄,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忽略了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审美是什么,为什么要审美,更不用讲什么审美能力的提高了。有些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低俗,以纯粹的感官取代美感,雅俗不辨,高低不分,庸俗大行其道,高雅被迫退位。不少大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注重表层而忽略本质,对事物的评价和认识仅仅停留在浅层次,并不能从审美的角度去对这个事物进行评判,不能揭示审美对象的客观属性和审美价值。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有一种欣赏美、创造美的深刻和强烈的要求,而大学语文是最有效的能唤醒其审美意识、培育其审美情趣、训练其审美能力的审美教育课程。因为,审美教育首先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解读来实现的。“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引领学生叩响审美之门,帮助其形成健康的审美心态,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大学语文荟萃了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等精美作品,它们具备多层次的审美元素,如优美凝练的语言美、耐人寻味的意境美、真挚细腻的情感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生动曲折的情节美、智慧深刻的理性美、精巧奇妙的文思美、严谨缜密的结构美、和谐悦耳的音韵美、变化传神的修辞美等。大学语文教师应借助这些美的神韵和精髓,充分利用文学审美规律,通过“以美引真、以美启善、以美导情、以美明理”的方法,启发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发挥想象、揣摩语感、体会人情、理解境遇、发掘文章的深刻蕴蓄,使学生陶醉于真善美的氛围中,和作者一起去体验天地人生的奥秘,让心灵得以滋润、净化和解脱,进而开启一种不为物役的审美人生。

在大学语文教学功能定位上,高度重视其审美功能,才能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出路,才不至于遭到大学语文再次被边缘化的尴尬命运。

综上所述,作为高校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教学如忽略其工具性,则未抓住大学语文的“语言文字”特性;如忽略其人文性,则未抓住大学语文的“语言文化”特性;如忽略其审美性,则未抓住大学语文的“语言文学”特性。合理的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应该是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性合一”的课程。只有强调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者并存,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局面或许能拓展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赵中直.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特点[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2(12).

[2] 暴国霞.大学生课外阅读透析[J].林区教育,2007(4).

[3] 乔好秦.玩转阅读——高校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其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5(6).

[4] 郑瑞侠.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

[5] 王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J].中国教育报,2004-5-14日.

篇2

关键词:智慧理答;修正式理答;强化式理答;提升式理答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缺乏真实的表情,或者置之不理,那么学生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课堂上的对话、交流、互动就会大打折扣。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能给予恰如其分的理答,那么学生求知的欲望就会被激发,思维的火花就会被点燃,从而产生积极的动机和活跃的思维,增效课堂教学。

那么,何谓理答?在笔者看来,“理答”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结果给予明确、肯定的评价。它产生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因时、因人而变的教学机智,其本质就是教学信息的反馈,直接影响着课堂生成和课堂文化场的营造。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理答有哪些形式呢?

一、修正式理答

修正式理答是指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存在表述不清、内容含糊或者思维混乱的问题时,教师就要给予引导和纠正,使学生从不完整的感性认识回归到理性的层面上来。

1.指导性修正

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表达时往往喜欢用儿童语言,有时很容易断章取义。这时,教师就要用确切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修正,同时给予明确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轨道上来。

请看窦桂梅执教《三打白骨精》的片段:

生:我觉得白骨精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坚持自己的理想,有信念,很执著,很了不起。

师:哦,那你能不能说说白骨精执著的目的是什么?

生:要吃唐僧肉,想长生不老。

师:那你再说说,我们该如何评价白骨精的这种“执着”?

生:(皱了皱眉头)她会不择手段,誓不罢休。

师:好,你先坐,呆会儿我们再聊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评价孙悟空。

生:孙悟空对师父很忠诚,重情义,也很执著。

师:你觉得悟空的“执著”和白骨精的“执著”一样吗?

生:不一样。孙悟空的执著出发点是“善”,白骨精执著的目的是“恶”的。

师:嗯,不错,你真是“善恶分明”!现在请你结合白骨精的“无心向善”谈谈妖精的执著。

生:妖精的“执著”用的地方不对,它总想害人,所以没有好下场。

师:妖精的执著不是一种智慧,而是一种害人阴谋!它的出发点错了,方向不对,所以即使方式再好,也是南辕北辙。

当学生的回答偏离了方向,存在价值取向问题时,窦老师采取了“暂时搁置”,这是一种高明的智慧理答。与其纠缠不清,不如放弃即时引导,转换视角,尝试拓宽学生的狭隘思维,通过反问,使学生重新审视刚才的错误思维,从而经历了一个“自悟”的过程,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2.归纳性修正

课堂上,有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够全面,或者是些只言片语,这时教师应该及时总结,将这些“零星之言”概括成精要的知识或结论,使问题的答案更加清晰,有助于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

比如虞大明老师执教《刷子李》一课时的理答片段:

师:咱们这堂课领略了刷子李神奇的技艺,也体会到冯骥才小说情节一波三折的精彩。那么,老师想请你说说,读了这篇小说之后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挠头)

师:心中清楚,用语言表达不出来是吗?

生:要想在社会上混,必须要有绝活,手艺要高超,

生:有能耐的比没能耐的吃香。

师:这是肯定的,你也要有些能耐。

生:做人不能徒有虚表,要有实力,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生: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手艺活更是这样。

(全班大笑)

师:对啊,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只要你勤奋、努力、顽强,你就一定能取得成就。这印证了中国的一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回答,虞老师不动声色,见招拆招,或安慰,或不答,或肯定,最后引导学生综合各各观点加以归纳修正。

二、强化式理答

强化式理答是指当学生回答的问题富有价值和意义,或对问题的理解有独到之处时,教师就要用重复、突出的方式加以强化,以引起全班学生的注意。

1.语言强化

教师通过教学语言,对学生的精彩回答用丰富的语音语调进行重复。

请看王崧舟老师执教《慈母情深》的理答片断: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你看到了母亲一个怎样的背?

生1:极其瘦弱的背。

师(低沉地重复):极其瘦弱的背。

生2:弯曲的背。

师(颔首):弯曲的背,佝偻的背。

生3:脊柱突出的背。

师(微微皱眉):因为瘦骨嶙峋,你看到了突出的脊柱,看到了一根根的肋骨。但是,不对呀!这是我母亲的背吗?在我的记忆中,我母亲的背可不是这样的呀!我母亲的背是――

生4:笔直的。

师(激昂地):是笔直的呀,我母亲的背是――

生5:挺拔的。

师:对呀,是挺拔的呀!我母亲的背是――

生6:胖胖的。

师(急促地):确切地说,是结实的、丰满的、健壮的,这才是我记忆中母亲的背呀!

重复语言有强化创设情境的作用。王老师正是通过不断重复学生的回答,加上丰富的语调和表情,强调学生回答中的词语,强化了学生对母亲人物形象的感受。

2.体态强化

体态强化是指借助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强化,这种强化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笔者在执教《燕子专列》,让学生回到课文语言文字中去体会燕子的处境到底有多“险”时,就采用了体态强化方式展开教学。

师:听你读这句话时,我觉得“长途跋涉”这个词你读得特别有感受,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因为“长途跋涉”说明燕子已经历经千山万水,疲惫不堪。

(师做动作,一边“飞”,一边不停擦汗,装出一幅疲惫不堪的样子。)

生(大笑):“长途跋涉”这个词表示路途遥远,燕子飞了那么远的路,累得快不行了。

教师通过动作、表情示范,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体验,对“长途跋涉”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伏笔。

在这里,教师的肢体语言,我们可以理解为动作理答。平时课堂中,特别是当学生的回答十分出彩时,教师可以竖起大拇指,点点头,拍拍肩膀,或者握握手,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师的面部表情,我们可以理解为神情理答。教师夸张有趣的表情有时也是一种理答方式。皱皱眉头,是暗示学生你还没有听明白;瞪大眼睛,是让学生觉得他的回答令人惊讶;点头微笑,是鼓励学生就这样一直说下去。虽然这样的理答没有声音,但有时更能让学生产生亲近感,起到强化效果。

三、提升式理答

提升式理答是指在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的情况下,再次组织问题,引导学生重新深入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理答。提升式理答是站在学生长远发展的高度所采用的教学行为。

1.探问

当学生面对问题一脸茫然、无从下手时,教师就要改变提问角度,或把原来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然而再逐一发问,或者提供回答问题的线索等。

比如孙双金老师上《落花生》一课,等学生初读课文后:

师:今天上课的问题由同学们提出,能提出小问题的就有小进步,能提出大问题的就有大进步,如果你提出的问题我也回答不出来,那我就拜你为师。

学生思考了3分钟后,却依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毫无头绪。孙老师意识到学生在先前的学习中还没学会提高,便立刻调整心态,问道:“你们还有不懂的词语吗?”

生:新花生,开辟,茅亭等。

师:有不理解的句子吗?

生:“那晚上天气不大好,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接下来,孙老师引导学生问出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1)父亲和我们在一起是常事,为什么作者的父亲难得回家?(2)既然父亲难得回来一次,为什么选择花生节那天回来呢?(3)他回家仅仅是为了吃花生吗?

孙双金老师抛出一个问题,遭遇学生冷场,他没有盲目“进攻”或“撤退”,而是分析原因,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降低难度与坡度,让学生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主题,步步深入,最终把学生引入主动发问、积极探索的学习状态。

2.转问

所谓转问,是指当一个学生的回答不完整、不准确或者错误的时候,教师再向其他多个学生追问。它的好处是可以引导更多学生的参与,可以对某个问题的探究更加深入。课堂上教师一般会用“你知道吗”“谁还有补充”“谁也想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理解”等将问题转向另一个学生。这种类似“抛绣球”的方式,既可引起全班学生的共同讨论,也可为教师赢得时间组织思考。

转问的另一种思维是求助。一次,于永正老师上课,一个学生站起后,一时思维“卡壳”回答不出来。于老师笑眯眯地告诉他离开座位寻求帮助者。当这个学生得到了其他同学的帮助,并且很完美地回答了问题,课堂上的一个冷场就十分巧妙地化解开了。

面对课堂中的“冷场”,教师通常的理答方法是让学生先坐下,并且告诉他再想一想。至于学生有没有想,能不能想出来,就没有顾及了;然后调转枪头,转问他人,班上那么多学生,总有一两人答得出来的。于老师的理答处理,不可谓不充满智慧,他不仅引领这个学生解决了问题,还向全班学生渗透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助。

3.追问

所谓追问,是指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直到理解变得准确、全面、深刻为止。追问的对象可以是同一个学生,是纵向深入式的,这样可以保持学生思维不被打断,引领学生进入思维的深处。也可以是不同学生,是横向的递进式,这样,可以从多角度引领学生进入问题深处。

总之,理答在课堂教学中意义重大,它关系到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更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对于有潜力的学生,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提升式理答;对于大多数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倾听,找到回答中的关键点、闪光点,运用强化式理答方式给予引导提升;对于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要多用鼓励的修正式理答,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多采用探问、引答、转问等方式,分解问题的难度与坡度,以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新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项阳,等.让课堂充满灵气――智慧理答入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

篇3

关键词:互文性理论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一、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由法国符号学家J. Kristeva于1969年在其著作The Kristeva Reader中提出,是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互文性理论认为: 每个语篇的外形都是马赛克般的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语篇都是对其他语篇的吸收和转化”。Beaugrande 和Dressler 将互文性概念引入语篇语言学并且将其定义为 “一语篇的产生和接受有赖于参与者其他的语篇知识的方式”。本文运用语篇的互文性分析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语篇中的体裁互文现象,文化互文现象,媒体互文现象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分析大学英语语篇中的互文性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启示。

二、互文性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体裁互文性

互文性分为“具体的”(specific)和“体裁的”(generic)。具体互文性是指语篇中有具体来源的引用他人的话语及不加标明的引用他人话语而产生的互文关系。体裁互文性是指在一个语篇中不同体裁,风格(style),或语域(register)的混合交融。

大学英语阅读语篇的体裁类型多种多样,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小说、戏剧诗歌等,有些语篇是几种体裁的混合。在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语篇被认为是由句子组成,句子又是由词语组成,所以阅读语篇的大部分时间被用于解决重难点词汇、语法上,所以产生一种错误的理解,认为只要是读懂了句子就学会了语篇。结果,学生解决单个的语法、句子能力很强,而在语篇的整体理解,尤其是对语篇的欣赏性理解如对文章思想内容及其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理解、欣赏等能力却得不到提高。

提高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体裁互文意识,并不意味着要取消对词、句、语法的学习教授,而是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的焦点从语言的形式上转移到语言所传递的内容和信息上。采取篇章教学法,讨论语篇的宏观意义,分析语篇结构形成某类体裁一些固有语篇模式的图示,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重点、难点词汇语法的讲解学习,最后再根据语篇结构特点,总结出某一类体裁的语篇模式概括语篇主旨思想写作意图等,也就是说在阅读的过程中采取语篇――词句――语篇的步骤来进行教学。

(二)文化互文性

文化互文性是指受到语篇主题的启发读者被唤起的相关的认知心理、文化习俗、社会风俗、、价值观等。这些在读者阅读语篇前已经作为一种图式存在于其脑中,当读到此类语篇时,读者就可以调动其相关图示来解读文本。Halliday认为,语篇的产生不是孤立的现象,它与情景因素和 文化因素息息相关。文化互文性就是要把语篇分析与特定社会文化副合起来对文本进行解释,透视语篇所包含的社会事件、文化语境给学生多元化的文化输入。

大学英语阅读语篇的内容涵盖极广,包括社会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知识。英语语篇这一跨越多学科,包含各国文化的特性,决定了学生文化知识丰富与否,会促进或阻碍学生阅读进程。

培养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文化互文意识就是要把握英汉文化之间的对比和重合,如“狗”在不同的文化中被赋予既相似但又不同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狗”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多用于贬义,如狗腿子、狗仗人势等,而在西方“狗”被认为是忠实的朋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这种文化之间的异同之处,重点应放在英语和母语的文化不同上,把目标语的文化因素提取出来,用目标语文化的规约和行为方式阐释语篇,评价语篇和欣赏语篇,随着文化交融的加深,学生更容易跨越语言和文化提高其语言学习能力和效果。

(三)媒体互文性

媒体互文性主要是通过各种文字、声音、图像等物质媒介来创造互文性的效果,如插图、序言、评论、动画等。培养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媒体互文意识就要革新传统的教材,教学手段。传统的“书中自有黄金屋”要变成“网上自有黄金屋”。教材不仅是由纸质组成,同时还需有磁带、VCD光盘、CD―ROM光盘和网上课件捆绑在一起的学习包。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互文性教材的思想。

三、结语

总之,阅读活动是一种多种因素、多样形式、多项交流与反映的复杂的解码过程,解码的依据来自文字、语言、语用、文化、世界观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并无意来分析互文性的具体分类及其特征,而力图要说明重视语篇的互文性,重视语篇体裁互文性,文化互文性,媒体互文性。从互文性的角度去组织教学,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并提高其语言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戴宁熙.互文性视角看大学英语教学[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1)

[2]辛斌.语篇互文性的语用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

篇4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德育教育;一体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和文化多元化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不断提升,但是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部分大学生道德危机和法制意识淡薄的现象,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社会发展趋势要求实行一体化的德育与法制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未来市场体系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法制化依赖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1]。大学生整体法律素养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巧,形成了整体上正面积极的社会风气。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外一些文化及风气的负面影响也给新一代的大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造成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有抵触心理,价值观不正确,过分追求功利目标,道德水平整体下滑。传统的说教式的德育教育在一些年轻人眼中过于古板守旧,需要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突出意识形态的宣传,进行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我们要多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发展,从说教的方式中发展出具有生命活力的法制和德育教育。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借助社会热点案列,首先上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加以引导,这样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德育和法制教育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德育和法制教育方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并结合政治因素进行教育,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灌输法制意识,使学生成长为守法公民。

二、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内容呈现出一体性

(一)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交叉

学校德育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学生施加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的活动[2]。高校德育不仅体现在德育课堂上,它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其他教育如美育、体育和智育密切相关,具有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除了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之外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民族精神与尚武精神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等。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法制教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学习相关法规政策,教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理解法的内涵及作用;对学生进行民主教育,让学生懂得民主的真正含义,学会正当行使民主权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学生懂得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辨证关系,更加积极、主动和富于创造性的促进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对学生进行国家根本大法法律的教育,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法律最为武器行使权利及保护自己,同违法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合,具有一体化的内容基础[3]。

(二)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功能互补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进行德育和法制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体现了法制教育与德育的功能互补性。首先大学生德育教育是进行法制教育的基础。人都能思考有感情,特别是大学生情感意识非常强烈,对于生活中和社会上的事物易形成主观性的认知和看法,从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入手,法制教育才能更容易被接受和学习。其次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成果的检验和保障。虽然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约束效力,德育教育的约束范围也比较宽泛,但是法制教育才能体现出现实意义上的强制性,为学生践行德育提供了标准和支撑。

三、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的途径方法

(一)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法制与德育的一体化整合

以人为本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化整合时一定要注意人本理念的运用[4]。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正平等自主的原则,激发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翁意识。这样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后的社会工作中才能更清晰有效地进行规划和执行,并对一些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和风气自觉抵制,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首先高校要制定关于大学生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章程和治理细则。高校按照章程严格执行和治理,促进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确保教育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高校要制定符合本校情况的特色章程,也可以适当引进外校的治理模式,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其次,高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现代高校的发展呈现出“去行政化转市场化”的趋势,我国可以借鉴欧美部分高校的经验,与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相结合,建立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约束监督机制,对相关的权利运行机构设置进行分权和制衡,防止教育决策中的个人过度自由裁量,从而保证高效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的有序实施[5]。

篇5

在日本人西周(1829-1897)之前,philosophy尚未被翻译成“哲学”一词,但是,在西方已经实质上有了“孔子的哲学”“中国哲学”等说法。从利玛窦(1552一1610)算起,西方学者就开始了以西方哲学“格义”中国传统思想之历程。到了黑格尔(1770-1831),他也使用“中国哲学”“孔子哲学”等字眼阐述中国传统思想。如他认为,孔子哲学“是一种道德哲学”;孔子失掉官职后,“在他自己的朋友中过讨论哲学的生活”。又说,《论语》中所讲,是“一种常识道德”,“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可以看出,黑格尔并非否认中国有哲学,只是认为中国没有思辨哲学。事实上,利玛窦早就指出,“中国所熟习的唯一较高深的哲理科学就是道德哲学”,“他们没有逻辑规则的概念”。显然,利玛窦、黑格尔二人并未否认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哲学”,只是认为“中国哲学”仅为道德哲学,不够“高明”而已。根本质疑中国传统思想“哲学”品格的,是胡塞尔(1859-1938)、海德格尔(1889一1976)、伽达默尔(1900一2002)等人。德里达(1930-2004)绍续前哲看法,明确提出了“中国哲学”学理基础问题:          

哲学本质上不是一般的思想,哲学与一种有限的历史相联,与一种语言、一种古希腊的发明相联:它首先是一种古希腊的发明,其次经历了拉丁语与德语“翻译”的转化等等,它是一种欧洲形态的东西,在西欧文化之外存在着同样具有尊严的各种思想与知识,但将它们叫做哲学是不合理的。因此,说中国的思想、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科学等等没有问题,但显然去谈这些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穿越    欧洲模式之前的中国“哲学”,对我来说则是一个问题。,而当它引进了欧洲模式之后,它也就变成欧洲式的了,至少部分如此。……我想要说的是我对这种非欧洲的思想决不缺乏敬意,它们可以是十分强有力的、十分必不可少的思想,但我们不能将之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哲学”。    

依上述德里达之见:首先,从史实来看,“哲学”肇端于古希腊,发展成熟于欧洲,是欧洲文化形态的东西。其次,同样是史实,“中国哲学”之产生、发展,是在引人“哲学”这种“欧洲模式”之后才有的事情。此前,中国历史上从未有“哲学”这个“史实”存在。“中国哲学”实为近代中国学者引人“哲学”这种“欧洲形态的东西”之后,“欧洲式”了的“中国哲学”(即“西方哲学在中国”)。显而易见,德里达这番论说,是从“哲学”及“中国哲学”史实出发,对“哲学”及“中国哲学”学理进行辨析,其本人也一再申明无任何贬低中国传统思想之意。    

史实不容假设,更无从质疑。从中国思想学术史看,用“哲学”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思想,以及中国哲学学科产生,确实是在“穿越欧洲模式”之后。德里达的看法,不过道出了这个史实而已。而这一史实的揭示,却足以对以往中国哲学研究构成严重挑战:其一,“穿越欧洲模式之前”(即引人西方哲学之前)的中国传统思想中,到底有没有“哲学”及其发展的“史实”?如果没有,“穿越欧洲模式之前”的“中国哲学”及其发展史,其历史依据和学理基础何在?其二,近代以来“欧洲式”了的“中国哲学”,能否成为严格意义上“中国的哲学”?德里达如上关于中国哲学学理之诘问,姑名之曰“德里达问题”(the Derrida problem) 。   

与“德里达问题”同时,郑家栋提出了“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the problem  of legitimacy of Chinese philosophy),以反思中国哲学之“法”(“理据”)。郑氏说:“‘中国哲学之合法性’问题的真实涵义在于:中国历史上存在着某种独立于欧洲传统之外的‘中国哲学’吗?或者说,‘哲学’是我们诠释中国传统思想之一种恰当的方式吗?又究竟在什么意义上‘中国哲学’概念及其所表述的内涵能够得到恰当的说明,并取得充分的理据?”他进一步指出:         

由于作为近现代意义上的知识系统和学科门类的“中国哲学”是中西文化交流后的产物,确切地说,是引进西方哲学的概念系统诠释中国思想的结果,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对于“中国哲学”来说,西方哲学概念及方法的引进是建立了某种不同于中国传统哲学的话语系统和表述方式,还是建立了“中国哲学”本身?换句话说,抑或中国历史上本不存在“哲学”这种东西,今天所谓“中国哲学”,乃是人们以某种取自欧美的“哲学的方式”解读中国历史上非哲学的文本创造出来的。此问题干系甚大,因为如果此一论断成立,则只存在 “中国现代哲学史”,而并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一语的涵义也就可以等同于“哲学在中国”。   

篇6

关键词:美国语言学系;中文系;语言类;课程设置

当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母语语言能力培养和母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对于中文院系发展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中文专业是基础专业,普遍分布于各类大专院校,而各类学校对中文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在师范类院校中,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的比较纯粹,一般是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综合性大学文学院中文学科人才培养更为多元化,就业去向不一,课程体系设置需适应由此带来的复杂性。目前中文教育和人才培养面临一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一是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期望逐步上升,但在校大学生实践经验欠缺,应用能力低下,成为目前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的矛盾焦点之一。随着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文学科发展迅速,在原有基础上产生了诸多交叉学科,各校也纷纷开办了新的专业如汉语国际教育等。二是中文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如中文院系各专业特色如何进一步凝练,如何克服新兴专业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瓶颈等。三是中文专业教育与整个大学教育的协调发展。目前不少综合性学校纷纷筹建本科生院,大力推行新的培养方案修订,拓展通识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力争向国际化规范化靠拢。如何协调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培养高素质、宽口径的中文人才,成为大学中文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中文教育中,汉语言文字类选修课体系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在中文类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目前已有不少文章探讨国内课程体系建设,如计算机类、人文地理类等等。包括理论探讨和实践教学讨论,还有中外大学课程教学评估差异等,这些思考给我们很大启发。但是对于新形势下语言文字类选修课程体系建设一直鲜有探讨。特别是教育部把对外汉语专业更名以来,新兴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更是引人关注。因此,我们选取新形势下综合性大学文学院语言类课程体系建设作为研究课题,此课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先进性。

一、国外知名大学语言类课程概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课题组对美、英、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地十余所高等学校语言类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考察(所调查课程是该国语言学系所开设的母语语言及普通语言学课程,一般不涉及外语课程)。

美国是当代语言学的学术重镇之一,学术理论更新快,影响广泛,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都风靡一时。故而美国大学语言学专业课程多而新,既有基础课程,也有前沿课程,既有本体研究课程,也有应用实践课程。不过各学校由于语言学的学术传统和学术兴趣不同,课程的设置也带有本学校的特点。我们以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耶鲁大学语言学部等几所学校为例来加以说明。麻省理工学院语言与哲学学院语言学课程有:语言学概论、语言及其体系Ⅰ:语音、语言及其体系Ⅱ:语法、语言及其体系Ⅲ语义和语用、语言习得、语言心理学实验室、双语语言研究、异态语言、克里奥尔语和加勒比特性、语言学实地调查法、语言分析的高级主题、黑人问题黑人研究概论、语言与科技、语言变异与变化、语音学、语言研究讨论会、语言学自主研究、语言学专题。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所开设的课程有:英语语言文学、非洲语言和文化概论、语言和文化、拉丁美洲的语言和身份政治学、诺姆・乔姆斯基和语言学、语言和史前史、语言的科学:概论、句子结构、语言的声音、语义、历史语言学概论、句法理论(1)、音位理论(1)、语义理论(1)、历史比较语言学、日语的历史和史前史、南岛民族语言学问题、语言、结构和认知、指导阅读和研究、古代末期拉丁字母、语言心理学。此外,哈佛大学开设了大量的外语训练课程,如希伯来语、韩语、尼泊尔语、巴利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土耳其语等。反映出该校对实际语言能力的重视,而普通语言学学者最好的学术训练之一是实际掌握多门语言并学会语言调查和比较。斯坦福大学语言学系开设的课程除了多门理论语言学的课程外,还包括很多应用语言学方向的课程,如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教学、社会语言学等,涉猎十分广泛。如:语言学概论、语法的魅力、你的口音是什么?(声学语音学调查)、实验语音学、阿拉伯语言与文化、双语生活、语言,方言,说话者、性取向话语:语言和性的社会建构、漫画的语言、非裔美国黑人英语、白话英语和阅读、翻译、英语口语教学、语音学、言语感知概论、语音学和音韵学概论、音韵学研讨会、形态学、语法概论、跨语言语法、词汇功能语法概论、语义学和Z用学概论、词汇语义学、逻辑实验室、话语结构:理论与应用、语言习得(1)、语言与手势、传统语言、手语、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概论、社会语言、社会语言学和洋泾浜克里奥尔语研究、语言,权力和政治、语言接触、嘻哈――青年认同和语言政治、语言与性别、社会语音学、语言流变概论、语言成就历史、英语史、世界语、伊比利亚语言:结构,变异和语境、俄语的结构体系、从语言到信息、语法工程、语法的计算理论、自然语言处理的编程和算法、数字时代的书写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语言学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本科生研究讨论会、本科生研究概况、荣誉研究、自主学习。耶鲁大学语言学部的课程设置也很有特点,如分内外,内有语言学课程,还有的相关课程。语言课程又分层级:入门――中级――高级――高级研究课程。IntroductoryCourses入门课程:世界的语言、第一语言习得、语言:语言学概论、历史语言学、入门梵语(1)、语言认知科学、语言和心智、入门梵语(2)、语言的进化、中级梵语(1)、中级梵语(2)、意义Intermediate Courses中级课程:美式英语的语法多样性、语言变化、希伯来语和闪米特语语言学、手语和心灵、普通语音学、语言学理论的形式化基础、语言与计算、优选论和认知科学、神经语言学、语音分析概论、音位理论、实地调查法、印度雅利安语言、语法(1)、语法(2)、语义学、语言的哲学、形态学(词语形态学)。Advanced Courses/Seminars高级课程/研讨会:语音专题感知、大脑读写、音韵专题韵律接口、音韵专题:底层陈述、语法专题:心理词汇库、祈使句和礼貌、案例和话语、否定和极性、语义学问题:量化、古英语语言与文学概论、贝奥武夫和北方英雄传统。Advanced ResearchCourses高级研究课程:特别项目、语言学研究方法、高级论文。Related Courses相关课程:认知科学导论、语言,读写和玩耍、形式语义学、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学、希腊语语法和文体、拉丁语语法和文体、音乐认知、一阶逻辑、数理逻辑、可计算性和逻辑。

美国各类学校的定位可以从其语言课程体系中看出来。如有的学校注重理论研究,强调厚基础,有的学校还强调应用,关注社会现实,与社会需求、国际政治联系紧密。有的学校注重美国本土语言学传统。不一而足。但是他们的普遍特点是基础课一致,选修课灵活、趣味性强,比较注意突出本校的语言学传统或研究特长,注重教授和训练学生具体的研究方法,强调研讨。

我们对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语言类课程开设情况也进行了调查,总体上它们不如美国大学语言课程门类丰富,看来美国在语言学研究的领先地位对于大学课程开设还是有重要影响。不过这些国家和地区有着自己的语言学传统和优势,在所开课程方面也体现出这些特点。英国语言学具有欧洲语言学传统,并注重本国语言学研究的优势领域,开设语音学、音位学、历史比较语言学、语义学、语言与文学、语言与社会、语言与心理等专门课程,关注多种欧洲语言结构及其用法的研习,对语言之间的比较、语言翻译等技能的训练也颇重视。韩国和日本的大学在语言本体研究和应用方面开设了基本课程,尤其注重亚洲语言的研究,对当代语言学流派及其理论也设有专门的课程。

二、比较与分析

中国语言学学者一直致力于走学术自主创新之路,中国境内有丰富的语言资源,同时拥有浩瀚的古代典籍,这些都是语言学研究的良好基础。遗憾的是从现代语言学时期,中国语言学发展缓慢,逐渐与西方语言学的发展拉开了差距。当代中国学者努力融合古代语言学传统与西方语言学理论方法,逐步发掘真正的汉语特色,为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贡献新材料、新观点和新方法。这是语言学课程开设的专业背景。

从目前中国大学的课程开设情况来看,基本上是遵循中西结合,传统和现实并用,有条件的学校基本上都开设语言学调查研究方法和专业外语课程。以北京大学语言学课程为例,北京大学语言学专业研究实力很强,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等教研室,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课程开设较为全面丰富,兼顾汉语语言学传统学习和普通语言学训练。如汉语学包括传统的音韵、训诂、文字,还有现代的语音、语义、语法、词汇,语言学包括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北大对语言学经典的重视是其特点,有大量的原典阅读课程,既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以中国古代经典为主,反映出其重视夯实基础的考虑。

根据各校传统优势特色和现有科研力量的区别,各校在课程设置上既体现出普遍的共同性,也还有点个性,如北大的语法学、浙江大学的文化语言学、中山大学的文字学等等。

我们把中美综合性大学语言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我们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丰富课程知识内容,建构完整的语言学课程知识系统。我们目前的课程知识结构不够全面,语言学理论方面高级课程较少,如历史语言学几乎是美国大学语言学必设课程,但国内高校并不普及。而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的发展上是一个重要阶段,是现代语言学的先声。

二是增加课程类型,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我们当前的语言学课程类型比较我唬研讨课较少。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开展学生的自主研究和讨论,但讲授还是占主要部分,专门的研讨会很少,调查方法课也较少。虽然说本科阶段仍是打基础的阶段,但是传授研究方法至关重要。青年学生是非常富有创造力的,在学术早期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学术训练,对其中部分学生继续深造有好处。而且,对于不想继续从事研究的学生来说,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对他们能力的拓展也很有效,至少增强了实践能力。另外,联系背景知识的相关课程较少,这一点希望可以通过通识课资源共享来实现,但学院应提供必要的引导。

篇7

 

当前地方高等院校转型变革别强调的一点就是高校人才培养应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与人才结构需要。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日趋重要,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湖南省知识产权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湖南知识产权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懂管理、懂技术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和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缺乏,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占科技人才总量比例过低等。作为承担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本科大学,怎样适应地区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知识产权教育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湖南应用型本科大学知识产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意识相对落后。目前,湖南的知识产权教育是以湘潭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一批重点大学为主,比较侧重于法律理论的研究。而应用型本科大学,除长沙学院有知识产权教研室,其他学校基本没有专门的高等教育,且教育意识淡薄,学校往往只注重科学研究的成果而忽视了对其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对一些文化创意作品、商务策划方案更加没有培养保护意识。

 

(二) 专业性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变化的需求。从开设知识产权教育的学校来看,湘潭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研究性大学基本没有将知识产权法作为法学专业外的其他专业的必修课开设。而长沙学院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也只针对政法系学生开课,基本忽略了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从对湖南几所代表性的应用型本科学校学生关于知识产权知识了解与保护的相关调查中,我们发现 “从网络、电视媒体了解”的占89.36%,“从工作、生活经验中获取”的占37.68%,“通过与相关行业专家或老师课后沟通知悉”的占24.19%,“通过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学习”的仅占12.4%。可见学生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匮乏,而这些学生毕业后很多将成为公司、企业的业务骨干,他们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上的欠缺,必将成为之后工作中的隐患。

 

(三) 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实际运用要求。从已开课的应用型本科学院来看,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以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民商事法律理论知识为主,很少开设与理工科知识相关的课程;第二,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比较注重知识的法理性分析,而与科技创新实务及案例的深入结合分析很少,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非专业性的知识产权选修课中,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来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更是没有。所以,这些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知识体系比较单一的问题,缺乏对知识产权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更无法满足创新创业中的实际要求。

 

(四) 师资的实践能力与素养存在不足。根据我们在湖南几个代表性的应用型本科调研显示,担任知识产权课程教学的老师绝大部分是纯法律专业毕业,基本没有理工科学习或工作的背景,自身缺乏实务经验。而知识产权强调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更多强调理工类知识,老师能力与素养的不足使得他们不可能对知识产权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对学生的教学流于书本和理论,实操性不强,无法穿透事物的本质,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综上,湖南应用型本科大学的知识产权教育无法满足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对湖南应用型本科大学知识产权教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不断提高应用型大学的知识产权教育意识。对创新需求的提升,使我们必须构建使科研、教育、生产根据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活动的机制,不断深化应用型大学的知识产权教育意识,积极营造知识产权教育与保护的文化氛围,为创新、创意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

 

(二)明确应用型本科大学知识产权教育的普及型定位。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懂技术、懂管理、懂知识产权服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得我们应用型本科大学人才培养不能只专注于专业技术教育还要开展与之相关的知识产权教育。因此,湖南应用型本科的知识产权教育不应该再是一种专业型的教育而应该是一种普及型教育,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三)基于产学研联盟构建应用型本科大学知识产权教育教学模式。企业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驱动力,依托高校科研实力,分担风险,形成持续创新力。高校则借助企业平台,实现与市场的对接,获得创新的持续推动力,促进学科发展。知识产权已成为产学研联盟发展的关键与纽带。与此同时,因知识产权而发生的冲突和矛盾也成为影响产学研联盟长效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培养懂管理、懂技术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和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必须做到让知识产权来源于实践,最终落实于实践。可见,产学研联盟能为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同时,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和实务型人才的培养也能为产学研联盟的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根据产业、企业对知识产权人才素质的实际需要调整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来设计教育内容与方法,构建结合产学研联盟内的需要分流形成不同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教育模式,从而提高知识产权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四)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大对应用型本科大学知识产权教育师资能力的提升。若能在产学研之间构建有效的互动机制,通过产学研联盟的优势加大对知识产权教师的培训,完善知识产权教师的知识结构和队伍构成,改变原来任课教师大多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和实际教学经验,不具备熟练处理知识产权实务的实践能力的现象。也将大大提升应用型本科大学知识产权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篇8

面对琳琅满目的大学语文教材,不少教育专家和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师对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问题进行了积极思考和研究。刘年喜在《大学语文教材的世纪变革》一文中对现行的几套大学语文教材的特色进行了评介。文章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新语文》是人文主题的弘扬,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主编《大学语文》是文学史编排体例的新探索,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是文化专题讲座形式的尝试,南开大学陈洪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是美文荟萃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导入。这些教材的编撰出版彰显了编写者锐意变革精神和勇气,对创新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有着重要启发和示范意义。李小琼在其硕士论文《中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问题研究》中对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现状、影响因素、编选原则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姚莫诩则从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方向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21世纪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方向要注重人文性、时代性和地域性,要坚持“文学思路”与“人文思路”的统一,坚持传统文学文化与现当代文学文化的统一,坚持总体规范与文化特色的统一。李康德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地位及价值追求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大学语文教材与文化之间是一种双向建构性的天然存在关系,而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这种双向建构性关系是文化不断地建构教材,教材不断地建构文化,教材与文化呈整合方向发展,当代大学语文教材的定位是由“实体性”“关系性”到“建构性”的转变。对于我国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撰体例问题,乔根在《对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模式的思考》一文中做了较好的归纳,“大学语文教材,其编写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主题•文选模式。以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为代表,体例上强调以主题为线索,较为全面地介绍我国语言文学的知识、理论与方法。第二种是专题•文选模式。以温儒编的高等语文、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和周金声主编的大学人文语文为代表,体例上以不同专题来编排文选,较之前一种模式更为细致,从不同角度增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第三种是作家•文选模式。以钱理群主编的大学文学教材为代表,体例上完全突显个人化的语文主张,以文学替代语文,创新性极强。第四种是文史•文选模式。以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和彭光芒主编的大学国文为代表,体例上打通文史,回归传统。第五种是对象类型•文选模式。以温儒编的中国语文为代表,体例上根据学生、学校、专业等对象类型来确定文选,因材设教,适应性广,选文难度较大”。在众多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广西师范大学黄伟林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是一部值得关注的特色教材,该教材分为《大学语文》(大学版)、《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两种版本,教材“教材中植入了大学教育、中国文化、广西元素、通识理念、语文技能五个元素,力图使大学语文名副其实,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将本土文化中最优秀的因素提炼出来融进教材建设中去,让学生在感受学习汉语言文化魅力的同时树立爱国、爱乡、爱人的美好情怀”。在高校大学语文教材中,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高专院校与重点大学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其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职高专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着眼于对学生的“通识教育”,是为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因此,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也是以适应高职高专的“职业性”、“实用性”基本特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在教材的命名、编排体例、作品的选择等方面也凸显出了自身的独特性。如很多大学语文编写专家为区别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与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区别,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取名为“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高职语文”、“实用语文”等;在教材编排体例上打破传统以“文学史”或“文学体裁”为教材编撰逻辑的惯例,而是选择以“人文主题”或“文本模块”为编撰体例;在教材作品的选择上,其内容和难度也尽量契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和水平。对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问题,不少研究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如彭新竹在硕士论文《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新思路——与专业相结合》中较为全面的分析了目前高职高专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与专业相结合具有必要性以及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编写体例、内容选择等问题。周文在《对高职语文教材编写的反思》一文中,从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的理念、体例、选文等方面进行的思考,认为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应以培养高职学生语文操作能力为主线,以模块组合为框架。舒立辉则指出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编写存在着“重古轻今”、“重经典轻发现”、“重共性缺个性”等问题;韩向阳从教材编写的原则、体例、内容设计等方面探讨了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改革问题。

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研究

有关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大学语文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不少研究者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和教学实践体会,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问题做出了深刻学理阐释。南开大学的陈洪教授对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和定位的研究境遇,曾这样描述到:“目前开展大学语文教育还遇到一个困难,甚至是尴尬之处,就是其学科归属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理方面的,即就其学术内涵而言,‘大学语文’无疑要提高学术水准、教学水准,但朝哪个方面努力,似乎比较模糊,没有定论。二是从实际处境来说,一位高校教师,如果没有一个‘法定的’学科作依托,似乎就没有明确的专业归属感。”徐中玉先生指出,“大学语文”决不是大学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更不是中学语文的“补课”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可或缺的课程,它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他强调在注重大学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应该“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阶段应是重要的‘通识’性课程,贵在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力求引导学生,使他们确立自觉、积极学习的态度”。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则强调大学语文教育重在培育大学生的语文素养。朱恒则认为学术界将大学语文学科定位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的“能力说”和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人文说”,都是不准确的,“前者看轻了大学语文的应有作用,后者又过于沉重,大学语文无法承受,真正的定位是在这两极之间取其中,即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为主要目标”。李景强认为,根据《大学语文》的改革趋向和大学课程设置原理,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应淡化“语文”的工具性,突出文学、人文或文化的理论知识性,“《大学语文》应以人文思想为学科基础,以人文基础理论为课程定位”。贾莹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全面研究和思考,她认为从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来看,大学语文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从大学语文的课程类型定位来分析,大学语文应既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也应是一门必修课;从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来考察,大学语文不仅传承中国文化和延续民族精神的桥梁,而且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工具,也是启迪智慧,实现感性与理性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杨定明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研究》一文中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大学语文在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中并未有明确的定位,导致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并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语文学科教学体系、职业教育体系、不同学科专业素质培养体系、公共课程体系以及在高职院校教育功能上的定位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地位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陈嫣嫣则认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具有人文性、职业性、母语性等学科品质和复合型教育功能。纵观学术界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通识性、工具性、人文性、母语性,职业性、综合性等性质特征的探讨与研究;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论述,研究者主要认为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通识教育课”、“公共课基础”、“公共必修课”、“母语教育课”等。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探讨与研究,对进一步深化大学语文的学理研究和学科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大学语文教学策略问题研究

篇9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学语文教育 创新思路

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大学生走入社会参加工作,离不开大学语文知识的支撑,各高校应加强大学语文知识的积累及语言能力的训练,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各高校应全面做好大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工作,采取对策,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最早是由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推广。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快速增长,特罗教授指出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界线最低为15%,而资料显示,我国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0%,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除了入学率外,高等教育大众化还体现在一些教育的改革,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的变化等。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开始由冷落逐渐被重视起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1.从教育发展情况分析

从教育发展的外在情况分析,在某些利益的驱使下,社会存在不少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现象,使得人文学科的社会价值得不到承认,忽略了人文素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导致轻视人文的现象不断重现。从教育发展的内在情况分析,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人文素质教育,然而在人才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企业比较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相关的专业技能,忽略了人才的素质教育,致使大学语文教育越来越不受重视。

2.从学校内因分析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从学校的内在因素来看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1)注重专业课,忽略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高校在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只重视学生的专业课教育,冷落大学语文教育,认为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技能,甚至有些学校没有开设大学语文教学,即使开设了此课程也只是“走形式”地完成教学计划,并没有真正重视。同时对大学语文课设置的课时少、学分低、规模小,使大学语文教学陷入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局面。

(2)忽视大学语文课程的管理。

在管理层面来讲,大学语文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下,大学教育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专业课程通过改革,都采取了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校企合作式、做学教一体化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等,对其教育的管理井井有条。然而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枯燥无味,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一些大学语文教师存在消极心理。

在有些高校中,大学语文课程只是形式化的教学活动,很少有教师花费时间和经历研究语文教学的方向和空间。一些热门的专业课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及组织科研活动,不断丰富经验和见识。一些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冷落的影响下,产生消极心理不能主动地寻找学习的机会,缺乏积极的进取心。

(4)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需要丰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及时更新,使其更加丰富多彩。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单一,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工具之一,大学语文教学需要与时代相结合,通过先进的网络资源,不断扩展语文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人文教育的价值。

三、创新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的思路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大学语文教育急需寻找更好的方式,改革教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妥善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1.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

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首先要弄清楚大学语文的性质。有人认为大学语文是纯人文性的,有人认为大学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通过我们的研究分析认为,大学语文的根本性质为人文性,但是不能忽略其工具性,不同类型的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学校的教学理念。据了解,重点高校的学生入学分数较高,学习质量一般比较高,不需要对学生进行更多的高中语文教学的补充,因此重点高校的大学语文具有人文性质的特征;对于一些普通高校甚至是新建高校,由于受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因此需要加强学生的大学语文基础教育,增强语文的工具性,解决通用文书写作和文字过关的问题。因此,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不仅具有人文性,而且具有工具性。

2.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管理模式

通过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研究得知,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在解决人文素质教学的同时,还要解决通用文书写作和文字过关的问题,教学任务比重点学校的要紧迫、繁重得多。对此,我们提出,在加强大学语文教育认知的前提下,应该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管理模式,使大学语文同专业课一样得到应有的重视。面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应该加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课时管理、教材内容、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使大学语文教育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特征。

3.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及内容

目前,大学语文教材雷同现象明显,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使用的教材大都是以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为特点的由重点大学主编的教材,其中安排的重要参考文献都是关于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的相关知识,凸显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本质。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各校的教学任务不尽相同,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区别对待大学语文教育。

从教学内容来看,普通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需要从以下两点来考虑:首先是大学语文的思想性、经典性和时代性,大学语文的教育内容没必要面面俱到,也不能局限于几种传统的文学体载,大学语文要“文以载道”,兼具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双重功效;其次是大学语文教材的效果性和可读性,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耐人寻味,避免缺乏思想性的文章。

从教学方法来看,一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重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等,使学生思维更灵活、更缜密,利于以后更好地应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为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加强训练学生说和写的能力。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说写能力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大学语文基础知识,学校应适当增加大学语文教学课时,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逐步凸显,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大学语文教育指明了道路。通过改革大学语文教育,必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效果,推动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兵.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学型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J].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2011(06).

篇10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五千多年文化发展史中形成、积淀、流传,影响人们生活的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它赋予了一个民族深厚而睿智的思想,民族的观念、情感、价值取向等都被涵盖其中,并且人们从事的所有活动都在无形中受其支配。高等院校的学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保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党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批判地继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不断改进,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为了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这样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

2.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改善大学生道德修养现状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了解,没有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道德素质有待提高。结合当前大学生道德现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具体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如爱国主义情怀、诚信品质、艰苦奋斗精神等,应该将其中的精髓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贯穿于高校教育整个过程,用中国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如言传身教法、因材施教法、内省式教育法、陶冶情操法、实践教育法等,可以将这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合理有效地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供借鉴意义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思想道德规范不断凝聚、更新、整合,成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面对个性张扬的大学生,我们将中华民族创造的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与时展、现实社会、学生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实践价值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加强大学生人格道德修养的教育

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提炼出了进取精神、包容精神、博爱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等一系列的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用这些民族精神武装头脑,可以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思想渗透

文化历来都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多元的文化不断冲击着人们,由此带来很多的价值观和道德方面的问题。而对于涉世未深、信仰立场不坚定的大学生而言,全球文化中的某些消极因素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熏陶感染,能提高大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