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保障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安全保障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安全保障方案

篇1

 

儿童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以 14 周岁以下[1]儿童为受试者进行药物研究,以证实药物在儿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确认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1. 1 开展以儿童为受试者的药物临床试验的必要性2010 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 14 周岁以下儿童人口为 2. 22 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16. 6%,患病儿童约占患病人口总数的 20%,但在药品注册信息中标明小儿用药或儿童用药的仅为2.27%,且多数药品说明书中没有标明剂量,临床上仅按成人剂型或规格折减后酌量服用,缺乏临床研究的安全性数据。我国儿童正面临着"无药可用、用药不当"的药物危机,加速儿童药物研发是解决儿童用药窘况的不二选择。

 

1. 2 儿童受试者的特殊性。

 

1. 2. 1 儿童受试者的身心特点。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对药物敏感,易受药物和其他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儿童的内脏、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还未成熟,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在不同年龄儿童的体内差异显著; 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较差,药品不良反应率比较高,容易发生药物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

 

儿童的心理发育不成熟,对父母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试验期间儿童受试者因与父母分离而容易感到不舒适或害怕,试验生物样本的采集等行为容易使儿童产生恐惧心理。

 

1. 2. 2 儿童受试者行为能力的特点。

 

14 周岁以下的儿童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这就决定了儿童对是否参与药物临床试验缺乏完整的同意能力。知情同意权的实现是儿童受试者安全保障的核心,因其同意能力的欠缺,儿童参与药物临床试验必须由其法定监护人补足同意能力,代为决定是否参与试验。我国 GCP 规定开展儿童药物临床试验,针对具有部分认知能力的儿童受试者,必须取得儿童本人及其法定人的书面同意书,对于无判断能力的儿童受试者,必须征得儿童法定人的书面同意。

 

基于儿童受试者的身心特点和行为能力的欠缺,儿童参与试验的风险远高于成人,儿童受试者的安全保障是药物临床试验开展的关键。

 

2 我国药物临床试验儿童受试者面临的安全隐患

 

2. 1 儿科试验机构缺乏,个别研究者缺少专业性培训。面对成人疾病低龄化和儿童"药物危机"等严峻问题,儿科药物研发必须加快进程,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需求大增,但我国目前仅有 49 家医疗机构获得儿科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试验机构严重不足; 我国 GCP颁布实施时间短,我国目前的学历教育中缺乏 GCP 课程; 临床试验的培训工作尤为重要,临床试验培训可分为普及性和专业性两种,目前多数培训都是普及性培训,应当向专业性培训发展。

 

2. 2 知情同意流于形式。儿童受试者的心智发育不成熟,对试验风险的了解和认知能力缺乏; 儿童的监护人( 父母) 大多缺乏医学知识,且研究者告知试验知情同意书时过于专业化;不同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但研究者通常把履行告知义务当成例行公事,缺乏针对性与灵活性,监护人对试验可能潜在的风险理解程度不一,知情同意流于形式。

 

2.3 不良反应的隐瞒不报。根据我国 GCP 的相关规定,研究者对试验中发生的严重不良事件应当及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伦理委员会报告,同时对发生不良事件的受试者进行有效地治疗。但有些试验机构和申办者只注重新药的可期待疗效,忽视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对发生的( 严重) 不良反应不如实记录、报告。

 

2. 4 试验方案不符合儿童受试者安全保障的要求儿童参与药物临床试验的风险远高于成人,儿童受试者的安全保障是试验开展的关键,但试验方案的设计、制定缺乏针对儿童受试者的生理、心理不成熟和同意能力不完整的特殊性的安全保障措施。

 

2. 5 试验的伦理审查流于形式。伦理委员会的审查监督职责是儿童受试者安全保障的强有效防线。但我国的伦理审查起步晚,存在诸多问题,例如: 对试验机构的依附性强,缺乏独立性; 委员会部分成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素质,委员会组成不合理,伦理、法律专家过少,缺乏普通民众代表; 审查局限于试验前的批准与否,对试验的全过程缺乏监督等。

 

试验的伦理审查流于形式,导致儿童受试者得不到有效的安全保障。

 

3 保障药物临床试验儿童受试者安全的举措

 

3. 1 大力扶持儿童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加强研究者的专业培训和伦理素质。

 

儿科药物临床试验是医药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但目前我国儿童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明显不足,因此必须加大扶持力度,扩充和发展有资质的儿童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数目,同时要保证试验机构的设施、条件完全满足儿童受试者安全保障的要求,即试验机构的急救药物齐全、急救设施设备运行良好、应急预案完善。

 

试验机构的设备是硬件,研究者的专业水平、临床试验经验和伦理道德素养就是保障儿童受试者安全的软实力。因此有资质的儿童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应当积极派遣相关研究者进行诸如专业临床试验技能、药物临床试验的标准操作规程和试验数据管理等培训,使其具备保障儿童受试者安全的试验资格和能力。对研究者加强 GCP 相关知识、试验方案、知情同意、发生( 严重) 不良反应的处理以及试验项目实施过程中关键点的培训,强化药品注册和药品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文件、指导原则、临床试验原则等的培训,同时注重培养研究者的伦理素质,使研究者在试验中自觉自愿地采取措施尽量减少( 轻) 对儿童受试者的伤害。

 

对确定参与获批开展试验的研究者,试验前必须要求其详细阅读试验的相关文件、熟悉研究记录的填写要求及查阅国内外该儿科药物的相关信息,进而对其进行严格地有针对性地培训,最大程度上保障儿童受试者的安全。

 

3. 2 试验方案针对儿童受试者进行特殊的安全保障设计。

 

欧盟公布的《儿童临床试验伦理标准建议》指出"儿童的利益应高于科学与社会",[3]为了保护儿童受试者的安全,试验方案的设计应当具有特殊性。

 

3. 2. 1 儿童参与试验的限制性条件。

 

德国《新药物法》规定: 只有当该药品有利于缓解患者痛苦、恢复患者的健康、拯救患者的生命时才被允许进行临床试验; 美国联邦法典规定儿童可否参与试验由风险利益评估的结果决定。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儿童开展临床药物试验的指导原则,因此需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规定儿童参与试验的限制性条件: ①试验为治疗儿童疾病而进行,对儿童的疾病治疗具有正当性; ②该试验以成人为受试者无法得到有效结果,只有以儿童为受试者才能达到试验目的,取得疗效。

 

3. 2. 2 儿童参与试验的时机。

 

为了保障儿童受试者的生命安全,试验通常在动物试验中获得足够多的安全性研究数据的基础上按照成人、年长儿童、低龄儿童的顺序进行研究。[4]只有在某些危急情况下允许儿童直接参与试验研究,譬如某种药物是针对儿童特发性疾病研发的。

 

3. 2. 3 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特殊干预措施。

 

儿童受试者的身心特点决定试验方案应由具备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经验的研究者精心设计,遵循风险和不适、痛苦最小化的原则。[5]试验机构应当组织专家就方案的设计、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规避有缺陷的方案,试验严格按照既定的、合理规范化的试验方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儿童受试者的伤害。

 

3. 3 保障儿童受试者及其法定监护人知情同意的实现

 

知情同意是儿童受试者权益保障的核心,儿童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导致其同意能力不完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允许儿童参与试验,在知情同意方面由法定监护人补足儿童受试者的同意能力,代为同意和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要求研究者根据儿童受试者的年龄、成熟度等因素综合考察其同意能力,对具有相应理解能力的儿童履行告知义务,以取得在其能力范围内的同意和法定监护人的同意作为开展试验的条件; 对无同意能力的儿童,一般不允许参与试验,若该试验对治疗该儿童的疾病起到重大作用,可以在取得法定监护人的同意时进行,同时由伦理委员会审查该同意决定是否符合儿童受试者的利益。我国 GCP 仅强调了儿童受试者与监护人的同意,并未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规定。

 

为了促进我国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发展,笔者认为应当引入"风险利益评估"和"儿童同意能力评估"制度,保障儿童受试者及其监护人知情同意的实现。

 

即: 对预开展的儿童药物临床试验进行有效的风险利益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儿童可否参与,同时对允许参与试验的儿童受试者,根据其年龄、生理和心理成熟度、独立度、精神状态、对试验的理解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察,评估其同意能力。

 

3. 3. 1 有同意能力的儿童。

 

有同意能力的儿童参与试验,试验的开展应以儿童受试者及其法定监护人( 父母) 知情同意的实现为前提,以取得儿童受试者及其法定监护人( 父母) 联合签署的规范的知情同意书为依据。

 

首先,研究者应当向儿童受试者的监护人全面履行告知义务: 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少用专业术语,在安静独立的空间内一对一地履行告知义务。如儿童受试者的监护人是农民工,研究者应尽量使用当地的方言,同时配合使用一些肢体语言耐心细致地进行告知,给予儿童受试者的监护人足够的时间去理解试验信息和考虑是否参与试验。

 

其次,研究者还应当用符合儿童受试者的年龄、心智成熟度和理解能力的语言文字配以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来描述,在儿童受试者能理解的范围内尽可能全面地告知试验相关信息。

 

最后,指导儿童受试者及其法定监护人签署规范的知情同意书: 规范的知情同意书应当详细规定儿童受试者参与试验受损的治疗和赔偿条款; 禁止出现减免研究方责任以及儿童受试者放弃合法权益等不合法内容。儿童受试者及其法定监护人做出同意决定后,在儿童受试者接受任何试验干预措施前,均要在研究者的指导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3. 3. 2 无同意能力的儿童。

 

首先,禁止无同意能力儿童参与非治疗性药物临床试验。

 

其次,允许无同意能力儿童参与治疗性药物临床试验,必须采取措施保障儿童受试者的法定监护人( 父母) 的知情同意,即研究者必须根据监护人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的差异,灵活变通对监护人充分履行告知义务,确保监护人是在完全了解试验相关风险和受益等信息的基础上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同时还应当尊重无同意能力儿童直接表达或以啼哭不止等方式表达的反对、拒绝意见。但如果儿童已患致命性疾病或患儿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无法获得有效治疗,若患儿拒绝该预示确有治疗效果的试验研究,则由伦理委员会确定儿童是否将于试验中获益,在获得儿童法定监护人同意和伦理委员会特殊批准的情况下,患儿可以参与该治疗性试验。[4]

 

3. 4 完善不良事件的监测和汇报程序。

 

建议建立全国儿科药物网站,重点监测儿科药物临床试验及其不良反应: 首先,将全国儿童专科医院和三甲综合类医院儿科参与的药物临床试验进行登记,并及时公布试验结果( 包括不良的研究结果) 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为我国儿童用药提供更多循证医学的数据和资料,同时避免重复试验; 其次,建立全国儿科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平台,形成儿童不良反应资料分析和共享数据库,便于掌握儿童药物治疗的现况与需求,以制定相应的引导性政策。[6]

 

3. 5 强化对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

 

3. 5. 1 成立具有针对性的儿童伦理委员会。

 

现阶段我国医疗研究机构伦理委员会的成员多为机构内成员,缺乏独立性,而且没有针对儿童药物临床试验成立具有针对性的伦理委员会。为了正确评估儿童参与试验的可期待利益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审查试验方案是否规范、合理、科学以及是否符合风险和不适、痛苦最小化的特殊伦理要求,应当由具备有关儿童医学、药学、护理学、伦理学、儿童心理学、法学等方面知识和经验的专家和部分受过伦理审查培训的普通民众组成具有针对性的儿童伦理委员会审查拟开展的儿童药物临床试验。任意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审查,儿童伦理委员会的成员应根据儿童受试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以提高伦理审查的科学性、透明性与针对性。

 

3. 5. 2 开展培训,提高伦理委员会成员的伦理素质和审查水平。

 

我国伦理委员会成员多数缺乏与试验相关的专业知识、医学科研伦理基础知识和法律知识,所以加强对委员会成员的培训,以提高其审查素质和水平迫在眉睫。试验机构应充分利用国内外研究机构生命伦理学人才资源对委员会成员进行专项培训和加强成员间的学术交流,定期邀请具有丰富临床试验与伦理审查经验的专家参与多中心临床试验伦理审查交流会分享各自的心得和经历,开展针对试验关键环节的正规化、长期化的伦理监督培训,同时培养委员会成员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

 

3. 5. 3 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

 

①试验前会议审查制度。儿童药物临床试验方案应经由儿童伦理委员会进行严格的试验前审查,儿童伦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少于三分之二的成员是试验机构外人员且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均出席审查会议。具体审查儿童受试者参与该试验的风险和受益、方案中针对儿童采取的风险最小化、不适和痛苦最小化的具体措施以及儿童受试者及其监护人的知情同意。

 

②定期的实地随访制度。儿童伦理委员会应当对试验全程监督: 监督研究者的行为是否偏离或违背试验方案; 监督发现试验发生不良事件,儿童伦理委员会应及时进行初步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及试验相关材料一并报至卫生行政部门; 儿童伦理委员会成员应到试验地点对儿童受试者及其监护人进行定期地随访,以了解试验过程中研究者与他们的沟通情况,从而确定研究者是否从伦理上真正关心和保护儿童受试者的权益,保证儿童受试者及其监护人在试验过程中的知情同意权不被侵害。

 

3. 6 建立和完善相关立法,保障儿童受试者的安全

 

我国只有一些行政性规范文件对临床试验进行规制,如《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 试行) 》,但是关于儿童受试者的规定很少; 这些规范法律位阶低,强制力不足,伦理性过强,缺乏可操作性,对受试者的相关权利规定不够具体且保护力度差; 缺乏追究研究者责任的必要手段,使得临床试验缺乏有效地监管。

 

为了儿童受试者能得到法律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应尽快推动关于我国受试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工作,对儿童受试者的保护以专章形式列明,建立一道坚固的法律防线; 同时在我国现有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以及《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 试行) 》等有关人体试验的法律文件中对儿童受试者的权利、研究者和申办者的义务和法律责任进行详细具体地规定; 细化行政监管机构的权责和监管失职的法律责任。

篇2

关键词:水质;污染;保障;

一、新国标规定生活饮用水标准概述

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从2012年7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它将代替《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新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来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在原水水质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经过水厂处理过的水都能满足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出厂水需要通过复杂庞大的管网系统才能输送到用户,其间管线长度可达数百公里,水在管网中的停留时间可达数日,庞大的供水管网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水池。水在管网系统内发生着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变化,从而导致管网水质产生污染。因此,提高供水管网水质保障能力,是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主要手段,如何做好城市供水管网水质保障,是城市供水管网运营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根据辖区公司辖区内用户水质投诉情况及管网水质检测结果分析,城市供水管网水质问题主要表现在水黄、水浊、有异味等,即浊度、色度、嗅和味、微生物以及金属离子等指标的超标。

二、供水管网水质安全问题

1、供水管网水污染

目前我国供水网水质污染严重,经过调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如网管道清洗和消毒的不够彻底:①新管道没有按照规定冲洗消毒。管道在运输和安装施工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进入污物。在管道完成之前,应及时冲洗和清洁管道内壁,冲洗的流速太小,就会导致本应去除的污垢沉积在管子上,造成污染;所勾兑的消毒水,氯的浓度不高,浸泡时间不够长的,也可以导致灭菌不完全造成污染;②吸入管道的水造成污染。由于管道的某些故障管线形成负压,负压管段泄漏处,管外的水吸入管道内,造成污染;③管道建设和维护工作中造成污染。管道施工、维修设施、需要调整水的压力,阀门开关关闭后停止供水,改变水的流动会影响管道内壁的洁净程度,一些化学成分形成分解水,管内壁涂层材料产生化学变化,导致管的内壁被腐蚀,所以增加了水的浊度,甚至对管内流动的水造成污染。腐蚀和结垢的管道,微生物滋生,使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藻类耐氯浮游生物影响管道内的水的质量;④由于用户现象管道安装不良造成的污染。有些用户为了降低成本,自己去安装老废管管材或者是放置很久的管材,这种管材的管内壁的污染,可能存在化学污染,同时也包括微生物和生物的污染。

2、管网设计、运营不合理

2.1管道水流速偏低造成管道淤积

所有管道设计均以经济流速为依据,对管道中水流速有一定要求,但在过去十多年里,因管道建设超前,管径普遍偏大,致使水流速偏低,清水在管网内停留时间过长,运营工况不能满足设计工况的要求,管道淤积较为普遍;

2..2整体布局连通不足,水力条件不好,造成管道淤积

由于管道建设基本配合道路建设实施,相交叉管道建设年份相差较大,存在后建设管道没有与先建设管道驳接的情况,致使水力条件不能满足设计工况的要求,进而导致管道淤积;

2.3管道水流态突变造成沉积物扰动

供水管道长期使用后或外部污染物进入管道,一般都会产生沉积物,在日常运营管理中,特别是停水后重新恢复供水时若发生阀门急开急闭情况,由于水流速度突变,将会冲起管道内的沉积物,影响管网水质。

2.4现状死水系统及供水尾端水回流造成二次污染

一方面,市政消防系统、管网预留口、城中村消防系统以及市政水压直接供水的屋顶水箱及二次供水水池供水系统都容易产生死水或引起回流,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供水管网中部分支管因未与主管驳接而形成管道“死水”,或由于运行需要对供水管网进行关阀实施分压(域)的供水调度措施,部分阀门长期处于关闭状态而形成管道“死水”。

三、新国标时代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与保障方案

1、建立健全供水安全管理制度

在强化供水管网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强化内部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针对重点区域以及要害部位必须对责任进行细化分解,例如:水源井、加压泵以及消毒设备等,应逐步落实到人,强化水厂干部、职工安全防范的意识,尤其是要强化生产管理以及运行值班人员的责任心,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等,保证安全供水生产无事故。定期组织对供水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自查。采取防范排查和落实整改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个水源地的取水设施、供水设备、输配水管线、消毒设备、阀表井以及消防检等重点环节分片承包,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完善各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及时对其进行维护、保养,合理优化使用。在每口水源井处应安装电压表、电流表、水表以及压力表等,记录下其运行参数,及时观测,并分析设备的使用、运行情况。每日都要对所有的水源井、加压泵等设备设施进行巡查,以便及时地发现、排查事故隐患。井口处应使用钢板进行封闭处理,避免投毒或是杂质、污物落入井内,同时应设专用水源井房,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远程电子锁监控,若出现非正常开启的情况,则监控系统会及时报警提示,从而杜绝偷电、偷水等情况的发生,也确保了设备正常使用。

3、制定供水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

根据多年来的事故处理经验总结并编制一套完备的事故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客观面对供水安全事故的积极态度,是迅速组织抢险抢修力量,快速解决事故的有效手段,也是保障供水安全平稳的发展途径。其主要是将供水调度、工程技术、管网维修、材料及配件预备、抢险设施预备等相关环节部门有机结合起来,围绕稳定供水这个工作中心,牵一发而动全身,进一步提高了应对供水管网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水厂应根据各种可能会发生的管网突发事故,针对性地编制大面积跑水应急预案、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水投毒应急预案等各种供水管网突发事故的应急方案,明确应急预案内容、机构以及应急程序、各人责任,定期组织进行培训学习、实战演练,从而保证各级应急抢修人员均熟悉工作的流程,实现应急抢修的快速、及时以及有效。

4、对残旧管网进行改造,避免管道自身变化引起的水质问题

每年计划性对管道陈旧或管材质量不合格导致水质较差的旧管网逐步进行更新改造,加强新建项目管材的选择,采用新型管材,如球墨铸铁管、PE管等,改善水质和水压。

结束语

城市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供水企业多个部门的具体工作,只有加强管网的技术管理,重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的开发,抓好每个相关的工作环节,才能确保城市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童祯恭,刘遂庆.供水管网水质安全及其保障措施探讨[J].净水技术,2005,24(1):49-53.

篇3

推动农业的技术革新

(1)提高粮食供给能力。开发高产水稻品种,研发面包、面条所需的小麦、大豆等的优质种质,提高其产量,使其适应大田种植和机械化耕作;研发优质高产饲料,保障饲料的供应,调高畜产品的产量和附加值;开发农业生产自动化技术,减少农业劳动投入;适度使用基因改良技术,培育基因优良的动植物产品,所有基因改良产品需做DNA标记。(2)新材料和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开发。研究具有医学功能的农产品的作用机理,加大此类产品的开发力度;开发通过使用人工光源和各种覆盖设施,提高产品质量与控制作物生长的技术;研究用于人工血管、软骨重建方面的医疗用材料,确认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使用基因改良作物制造疫苗和功能食品等,研究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技术,使其能投入规模生产。(3)农业环境改良技术的开发。开发降低温室效应气体排出技术、提高森林及农地土壤等吸收温室气体的技术;建立有机资源的循环利用及利用微生物降低化肥、农药使用的规范体系以及可有效利用土壤中积蓄的养料管理体系等;评估气候变暖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栽培与饲养管理技术和害虫防治系统,通过基因改良,开发适应高温干燥的品种,通过民间企业与研究部门共同研发新品种;开发生物能源,研究从草本、木本和海洋生物中制造生物燃料的技术。

推进农业的产学研一体化

为了实现新技术与产业有效对接,在农业和食品工业领域政府从研究开发阶段到产业化阶段都给予大量的人员和资金支持,除了不断地支持大学、民间企业等进行技术开发、改良和成果验证,还推动将公共研究机构所开发出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材料投入实际应用;针对地方上的大学、实验室、企业等,政府在协助联系产学研各方的同时,还开展各种交流展示活动;在各机构的紧密配合之下,将近年农业技术相关的研究成果推向生产,并就近结合推广指导中心与大学、企业和研究机构,展开以技术指导为核心的综合支持。

放大农业的环境效益

(1)扶持低碳农业发展。为降低从事农业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政府提出了引进在设施园艺上有助降低燃油的节能设备,以及采用适当施肥等相关策略;对有利于防止气候变暖的农业活动的经营者,政府给予直接补贴或其他形式的帮助;支持配置生物能转换及利用设施,推动农业地区利用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依据国内的《气候变暖对策研究策略》,推动开发农业领域的温室气体防治及动植物适应技术。(2)构建农业的循环经济体系。依据《推动生物能活用基本计划》,制定了推动利用生物能相关设施的基本方针,以及政策措施。建立有效的收集、转换生物能等技术与系统,并实施以下配套措施:建立地区性的纤维原料收集点,建立从收集、运输、制造到利用的技术体系和操作体系;为促进农业生物燃料的生产,依据《农林渔业生物燃料法》的《生产制造联合事业计划》所认定的新设生物燃料制造设备,实施固定资产税减免措施。为达到废弃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可作为生物能的下水污泥等,将下水污泥、粪尿污泥等所含的磷元素等加以回收,以促进生物能的普及与永续利用。(3)维护生物多样性。推广有机农业和能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农业生产活动;根据当地的气温、海拔、水田整顿等环境数据来评估各种生物栖息的可能性,同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预测和评估的方法;对于政府的财政支持方面,可以依据国内外相关事例的调查结果,研讨出适合农业实际情况的评估方式。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必须经过生物多样性的评估,如不能确认风险大小,必须先经过实验。三、农业多功能性对农业保护的实质作用从2004年5月,农林水产省大臣提出农政改革基本构想,该构想不仅重视消费者的粮食供给与消费体系的确立,而且强调农业多功能地发挥,侧重于维护农业环境及资源的保护。2005年,重新制定《新粮食、农业、农村基本法》,将农业保护政策目标调整为注重粮食自给自足、鼓励妇女参与、建造强调环境和乡村资源的农村系统、保证食品安全和消费者信任等,这可以看做是农业多功能性的具体实施思路。实施农业多功能性战略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保护弱质农业和缺乏国际竞争力农产品

发展农业多功能性的原因是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结果严重冲击了其国内的农产品生产,所以在贸易谈判的农业议题中,政府认为农业多功能性牵涉非贸易事项而必须另外讨论。大约只有29%的土地适合农地工作,虽然大米自给率超过了90%,但国内生产一直依靠政府的高价收购,根本经不起国际市场的冲击,并且产值逐年递减。1990年,农业总产值为109.169亿日元(1日元约合0.07元人民币,2012),2000年减少为88.960亿日元,2009年又减少为66.590亿日元,只相当于1990年的61%。因此,作为经济产值较低的农业部门,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保护。所以,虽然是GATT和WTO多边贸易体制的最大受惠国和积极拥护者,对工业品贸易自由化的热情很高,但对于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国内反对的呼声一直很高,政府也一直奉行农业保护政策。农产品贸易因加入WTO后面临挑战,于是开始采取以攻为守的措施,在2000年12月WTO新回合谈判中,根据在199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部长会议中提出农业非贸易关注事项看法,主张农业因不同国家的历史背景与发展情况差异,其农业的重要性因而不同,因此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包括粮食安全、环境保护、乡村发展等也应该纳入讨论的范围,WTO各成员应该达成对农业保护的共识。

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农业多功能性

大多被视为农业的外部性,很难以市场价格来反映,又因为与生产关系密切,所以不能如同一般商品那样受到贸易的限制。对于农业多功能性的提出背景,和大部分WTO成员的意见相似,针对农业具有多功能性为出发点,认为农业是一种结合生产的概念,因此其产出具有公共物品的概念,且除了产生实质产品外,农业生产过程中也会有外部经济的发挥。的农业发展政策虽然几经转变,但是由于地小人多,又经过数次粮食不足的危机,“粮食自给自足”的政策从未改变。因此,认为政策干预是保障粮食安全与实现农业多功能性不可或缺的,所以有必要根据过去农业协议执行经验全面考察如何在WTO规则下,以政策干预来达成农业多功能及对此项干预的容许程度。因此,同意于贸易谈判时不能扭曲贸易自由原则,但对于各成员因成员情况不同而须实现多样化的农业共存也表示支持,并且寻找二者的结合点,立足于农业多功能性来探讨贸易规则与相关政策。

以“粮食安全”求得谈判空间

过去传统的农业与渔业为国内的主要粮食来源,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然而明治维新以后,农业与渔业经营型态在工业化与对外贸易发展下面临转变,制造业取代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重心,对于国外粮食进口的依赖逐年增加,并且农地与农耕人口逐年减少,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粮食供应出现了严重不足。由于腹地狭小且气候差异大,农业用地分散的结果使得农场经营范围小和需要大量劳力。加入WTO后的开放自由贸易,本国农业生产即面临威胁,一直采取政府收购的方式来稳定农业生产,但是面对农产品进口压力,政府积极寻求本国农业的新出路,而以农业多功能性观点来支持其提倡“粮食安全保障”理念。所谓“粮食安全保障”,对而言是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的供给,因此认为“粮食安全保障”是属农业多功能性的一个方面,不应只以单一的交易商品归类,还是要考虑各国生产的特性与背景,体现粮食生产必须考虑自己国内农业的基本原则,并且应有利于维持出口国家和进口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而不应该全部依赖市场机制,才能保障粮食安全,政府在保障国内农业生产上有重要责任,必须保障粮食安全。

合理利用WTO规则

篇4

论文摘要:数据中心安全防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物理环境和人为因素等各方面来考虑。本文基于不同的功能区域分别定义相应的安全级别,介绍了数据中心安全防范系统设计。

近年来,各大金融机构及各大国有企业均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数据中心成为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鉴于数据中心对安全的要求高,因此数据中心的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至关重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物理环境和人为因素等各方面来全面的考虑,一般由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等系统组成。

1 设计原则

1)系统的防护级别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2)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应相协调;3)满足防护的纵深性、均衡性、抗易损性要求;4)满足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要求;5)满足系统的先进性、兼容性、可扩展性、经济性、适用性要求。

安全防范系统是一个基于客户端/服务器,分布式的网络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共享、信息处理和控制互联实现各子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安全防范系统的故障应不影响各子系统的运行;某一子系统的故障应不影响其它子系统的运行。

2 安全等级定义

1)针对数据中心园区的不同功能区域,可将安全保障定义为4个安全保障等级区域

(1)一级安全保障等级区:一般为数据机房楼内的模块机房及ECC区监控中心区域;(2)二级安全保障等级区:一般为数据机房楼机电设备区、动力保障区;(3)三级安全保障等级区:一般为运维办公区域;(4)四级安全保障等级区:一般为园区周界区域。

2)对于不同的安全级别的区域选择不同的安全防范技术手段

(1)一级安全保障等级区

①数据机房所有模块机房门

安装生物识别电子门禁、摄像监控设备、双鉴报警设备;

所有出入口设防,门禁及红外报警系统联动,红外报警系统与摄像监控系统联动。

②数据机房所有模块机房内

按照设备机柜的排列方位安装摄像监控设备,设备间通道设防。

(2)二级安全保障等级区

①数据机房维护人员通道:安装内外双向读卡器的电子门禁锁;机电设备维修区的门安装单向门禁锁,设置在维修区的外侧;在消防疏散楼梯安装单向门禁锁,设置在楼梯间内侧;

②数据机房所有的出入通道:安装双向读卡电子门禁、摄像监控设备、双鉴报警设备;

③数据机房入口的安保室设置安保实时监控管理设施。

(3)三级安全保障等级区

①运维办公区安装单向门禁锁,配置视频监控,具体设计依据相关安防系统规范设计;②建议进入运维办公区或中央监控中心的第一通道,在进行身份定位的同时,进行身份鉴别;速通门刷卡通行+保安人员通过屏幕图像对比方式。

(4)四级安全保障等级区

整个园区用围栏与四周道路分隔开,并设防闯入和视频监控系统。在周边四个路口的围栏转角处设置防冲撞体,在出入口设置液压防冲撞装置。数据机房油罐区域四周布置一体化球机及电子围栏,进行不间断的自动跟踪摄像,并设置防入侵装置。

3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根据数据中心园区的使用功能和安全防范要求,对建筑物内外的主要出入口、通道、电梯厅、电梯轿厢、园区周界及园区内道路、停车场出入口、园区接待处及其他重要部位进行实时有效的视频探测,视频监视,图像显示、记录和回放;2)目前,工程上对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有两种:全数字化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和半数字化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即前端摄像机为模拟摄像机,模拟视频信号通过编码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的视频监控系统。IP数字监控系统是发展的趋势,但是现在国内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IP数字监控系统成本相对要高一些,两种方案各有利弊。

4 出入口控制系统

1)出入口控制系统即门禁系统作为数据中心园区安全防范系统的主要子系统。它担负两大任务,一是完成对进出数据中心园区各重要区域和各重要房间的人员进行识别、记录、控制和管理的功能;二是完成其内部公共区域的治安防范监控功能;2)系统要求能满足多门互锁逻辑判断、定时自动开门、刷卡防尾随、双卡开门、卡加密码开门、门状态电子地图监测、输入输出组合、反胁迫等功能需求。控制所有设置门禁的电锁开/关,实行授权安全管理,并实时地将每道门的状态向控制中心报告;3)通过管理电脑预先编程设置,系统能对持卡人的通行卡进行有效性授权(进/出等级设置),设置卡的有效使用时间和范围(允许进入的区域),便于内部统一管理。设置不同的门禁区域、门禁级别。

5 入侵报警系统

1)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在数据中心园区的周界围墙、重要机房和重要办公室设置入侵报警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系统采用红外和微波双鉴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等前端设备,构成点、线、面的空间组合防护网络;2)周界围墙采用电子围栏或红外对射,地下油罐周界采用电子围栏及图像跟踪相结合的防范措施,重要机房、档案库、电梯间、室外出入口等设置双鉴探测器;3)对探测器进行时间段设定,在晚上下班时间,楼内工作人员休息时间及节假日设防,并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进行联动,有人出入时联动监视画面弹出,监测人员出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不正常侵入,同时声光告警器告警。

6 电子巡更系统

在园区内采用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在主要通道及安防巡逻路由处设置巡更点,同时利用门禁系统相关点位作为相应的巡更点。

7 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

利用统一的安防专网和管理软件将监控中心设备与各子系统设备联网,实现由监控中心对各子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与监控。当安全管理系统发生故障时,不影响各子系统的独立运行。

7.1 对安防各子系统的集成管理

主要针对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及入侵报警系统,在集成管理计算机上,可实时监视视频监控系统主机的运行状态、摄像机的位置、状态与图像信号;可实时监视出入口控制系统主机、各种入侵出入口的位置和系统运行、故障、报警状态,并以报警平面图和表格等方式显示所有出入口控制的运行、故障、报警状态。

7.2 安防系统联动策略

1)安保系统与门禁、照明等系统联动

安保系统与门禁、照明、电梯、CCTV、紧急广播、程控交换机等系统的高效联动。

说明:当发生非法闯入时,门禁或入侵报警系统记录非法闯入信息,通过跨系统联动设置,打开相应的照明系统设备和安保系统设备,使非法闯入者无处容身。

2)安保系统与消防系统之间联动

安保系统与消防系统联动策略为:当大楼内某一区域发生火警时立即打开该区所有的通道门,其他区域的门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将该区域的摄像机系统启动、置预置位、进行巡视,多媒体监控计算机报警,矩阵切换该图像到控制室的视频处理设备上,并将图像信号切换到指挥中心、公安监控室、消防值班室的监视器上进行显示。

8 结论

数据中心园区的综合安防管理,需要纵深考虑,包括了人防、物防及技防,设防管理仅是技术手段,制度的管理和执行才是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

[2]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4-2007.

篇5

1工程背景

杭嘉湖地区某市水厂日供水量为30万t/d,取水水源地设置在杭嘉湖地区的长山河,平均水质为地表水劣Ⅴ类,水质不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对饮用水地表水源地地表水Ⅲ类要求,超标指标主要为NH3-N,且由于长山河为Ⅵ级航道,其还存在危险品泄露影响供水安全的环境风险。现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在水厂附近长水塘两侧的低洼地建设新饮用水源地以增加饮水安全保障率。进行总体布置时需保留建设范围内的长水塘及主要支河的通航功能、预留地景观功能,工程范围总占地228hm2,其中需保留通航功能的河道占地约20hm2、预留地26.67hm2,实际用于工程布置的面积约181.33hm2。新饮用水源地主要水质指标需满足地表水Ⅲ类以上要求,并且有效库容需满足3d应急储水要求。

2生态处理工程设计原则与处理工艺设计

2.1设计原则(1)确保供水安全原则。长水塘原水经生态工程净化后出水主要指标达地表水Ⅲ类标准,为水厂提供优质原水,并在发表1长山河与长水塘现状水质Tab.1WaterqualityofChangshanandChangshuiRivermg/L参数pH值DOCODMnBOD5NH3-N石油类TP长山河双喜桥断面平均值7.413.666.365.122.690.130.25长水塘盐湖线断面平均值7.403.426.905.612.710.140.27地表水Ⅲ类标准值(GB3838-2002)6~9≥5≤6≤4≤1.0≤0.05≤0.2生突发性环境事件时,工程自身可持续提供3d供水量,提高水厂的抗风险能力,保障供水安全。(2)生态自然净化原则。选取生态净化工艺,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对原水进行生态自然净化,改善原水水质。(3)针对性及可靠性原则。针对长水塘水质特点,紧抓水体透明度低、营养盐水平高等严重影响水生态建设的限制因子,选取经实践检验的先进、成熟、可靠的生态工艺净化原水,构建健康良性的生态系统,并有针对性的采取预处理及深度净化等技术,确保工程的净化效果。(4)经济合理原则。在方案设计中,考虑工程区长条形和斑块性的地形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工程布置,在保障供水水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地形布置工艺流程及设施,采用一次提升,场内自流,使项目维护和运行费用最小化,保障并发挥经济效益最优原则。

2.2工艺比选及选定

2.2.1工艺比选本工程设计规模为33万t/d,生态技术中人工湿地技术对较大的处理规模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成熟可靠的人工湿地净化技术主要有潜流人工湿地技术、常规型表流人工湿地技术和复合型表流人工湿地技术。潜流人工湿地具有形式多样、净化效率高、卫生条件好的优点,尹炜等人[4]研究表明潜流人工湿地技术存在结构复杂、对进水悬浮物浓度要求高、易堵塞、运行管理相对复杂、造价很高及维护费用高等问题;常规型表流人工湿地对进水悬浮物浓度要求不高,不易堵塞,便于管理,造价低,但污染物净化效果相对较低[5];复合型表流人工湿地是常规型表流人工湿地复合强化了沉水植物,其具有结构简单、净化效率高且稳定、不易堵塞、便于管理维护、造价相对较低及运行费用低等优点。长水塘原水透明度低、NH3-N含量高、悬浮物多且不易沉降、水质不稳定等特点,遵循经济合理、净化效果稳定、维护管理方便等原则,复合型表流人工湿地在工程应用上具有较好的适宜性。

2.2.2工艺选定根据工程设计原则和工艺比选,选取以复合型表流人工湿地为主体的净化处理系统,系统包括强化预处理系统、复合湿地净化系统、高效氧化系统、沉水植物净化系统、深度净化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长水塘原水———泵站提升强化预处理系统———复合湿地净化系统———高效氧化系统———沉水植物净化系统———深度净化系统———水厂图1人工湿地净化工艺流程图Fig.1Schematicdiagramforpurificationprocessofconstructedwetlands

2.2.3各处理系统功能

(1)强化预处理系统。强化预处理系统是生态净化工艺的重要前置单元。可以沉降大颗粒泥沙、拦截细小悬浮物,初步净化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对后续的生态湿地起缓冲调节作用,起到均匀布(给)水的作用。(2)复合湿地净化系统。复合湿地净化系统是生态净化工艺的核心单元。通过挺水、浮叶及沉水植物的合理布置及局部的基底处理,吸附拦截水中的悬浮物,进一步提高水体透明度,吸收水中营养盐,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载体环境,为微生物吸收分解水中污染物质提供保障。(3)高效氧化系统。通过浅池构建、跌水复氧及植物光合作用,恢复水体含氧量;利用人工介质挂膜作用增加微生物浓度,进一步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4)沉水植物净化系统。沉水植物净化系统是生态净化工艺的保障单元,利用四季常绿型沉水植物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利用沉水植物及微生物的吸收吸附与降解作用,进一步降低水中营养盐浓度。(5)深度净化系统。深度净化系统是生态净化的最后一道工艺,具有储水及深度净化的功能,通过植物净化、生物操纵、水力调度等技术的应用,强化净化功能,维持水质稳定,防止富营养化,改善区域生态景观。

2.3总体平面布置方案

根据地形特点、长水塘及主要支河保留要求、取水口设置及水厂位置等综合分析,总体布置时按两组并联方案设施,即以长水塘为界分东西两组并联布置,东侧为A组,设计规模22万t/d;西侧为B组设计规模为11万t/d,每组工程范围最北端设置1个取水口,源水分别提升至A、B组内,由北向南依次经过强化预处理区、复合湿地净化区、高效氧化区、沉水植物净化区及深度净化区,东岸的出水经倒虹管穿越长水塘与西岸出水汇合后进入水厂吸水井。平面布置见图2。平行并联布置两组方案可以降低系统的总水头损失,在遵循“一次提升、场内自流”的设计原则下,可以降低各区水位高程节省了堤防的土建投资,便于区内土方平衡,景观效果也相对较好。此方案布置具有操作灵活、安全性及保障性高的优点。且B组中强化预处理区、复合湿地净化区及高效氧化区内部又平行分为2小组,可实现单小组的放空及维护,更为有效的保障了水厂供水水量。

2.4系统设计参数(1)强化预处理系统。强化预处理系统分为Ⅰ~Ⅲ区。该区分为跌水增氧段、沉砂段、机械增氧段、人工介质段及植物拦截段,进水经2道各10cm高跌水堰,通过跌水增加进水的溶解氧;水体中大颗粒泥沙主要在沉砂段依靠重力自然沉52河网地区微污染饮用水源地生态处理工程的设计研究降,沉淀后的水体若溶解氧不高,可通过机械增氧段补充增氧,并将水中部分污染物氧化;水体中细小的悬浮物大部分在人工介质段被过滤拦截吸附[6,7];由沉水植物及漂浮植物组成的具有拦截作用的净化带,可进一步提高水体透明度,初步净化水质。该区四周浅水区域种植耐污的水生植物,如苦草、狐尾藻、伊乐藻及菹草等,有效吸附泥沙,为微生物提供载体,增强净化功能。(2)复合湿地净化系统。复合湿地净化系统分为Ⅰ~Ⅳ区,是工程的核心单元,考虑到工艺流程及实际地形因素,依据同类工程运行参数设计,由于中部有过河水损要求,中部设置20cm跌水堰、增进水中溶解氧。通过微地形塑造及基底改造,合理配置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及沉水植物,构建健康良性的立体复合湿地系统,拦截吸附悬浮物,有效净化水质[8];出水采用表层溢流出水,并通过跌水方式再次补充水中的溶解氧,为后续单元提供充足的溶解氧。该区主要种植耐污弱光型沉水植物和耐污型挺水植物,如小茨藻、伊乐藻、芦苇、香蒲等。(3)高效氧化系统。高效氧化系统分为Ⅰ、Ⅱ区,该系统底部配置四季常绿型沉水植物,并设置高效的生物填料,为微生物着床提供载体[9],可充分发挥好氧微生物的净化效果。(4)沉水植物净化系统。沉水植物净化系统分为Ⅰ~Ⅴ区,生态湿地系统的保障单元,考虑到工艺流程及实际地形因素,依据同类工程运行参数设计,该区利用沉水植物快速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发挥生态系统净化功能[10,11]。该区主要种植净化效果好的沉水植物,如苦草、菹草、抗寒轮叶黑藻、眼子菜、狐尾藻等。(5)深度净化系统。深度净化系统分为Ⅰ、Ⅱ区,通过构建生态系统,结合生物操纵技术、水力调度等,改善与维持深度净化区的水质,防止富营养化。该区主要种植净化效果好的沉水植物,如苦草、伊乐藻、抗寒轮叶黑藻、眼子菜等。

3工程设计特点

(1)根据地形及原水特点,采用两组并联布置,运行灵活,供水保证率高。根据工程区长条形和斑块性的地形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工程布置,以长水塘为界设置两组并联运行,灵活性好,供水保证率高,安全性高,便于工程维护,且单组设施的水力流程短,水头损失小,节省取水泵站的运行能耗,也减少了堤防工程量。同时,合理利用各个斑块的面积,充分发挥单位土地的净化效益。(2)合理布置竖向高程,一次提升自流出水,节省土建投资及运行能耗。本工程正常运行时一次提升可满足工艺所需水头及跌水増氧的要求,可自流进入水厂,避免二次提升及设置中途増氧设施,节省了土建投资及运行能耗。同时,深度净化区正常运行水位位于水厂取水泵的高效区内,不会影响取水泵的正常运行及使用寿命,也不增加取水泵的运行费用。(3)运行成本低,维护简单,管理方便,体现低碳、低能、和谐的设计理念。本工程运行费用主要为取水泵站、应急泵站的电费及人工维护费等,由于采用两组并联布置方式,单组流程短,沿程水头损失小,取水泵站的提升扬程也(上接第53页)相对较小,能耗小;而应急泵站仅在长水塘发生突发性环境事故时才启动,启用的几率很低,且每次启动时间最多持续1d,因此,本工程运行期间的能耗成本较低,体现了低碳、低能、环保、和谐的设计理念。两组并联布置,可灵活关闭其中1组进行维护及检修,另1组保持正常运行,管理方便。另外工程采用的复合湿地技术等具有结构简单、维护管理方便的优点,因此,运行期间,维护人员无需过高技术对其进行维护。

篇6

【关键词】暴风雪;能源危机;解决措施

Blizzard encroach upon and start to knock energy Jing a clock

Chen Ling-hua

【Abstract】Blizzard encroach upon and the kerosene electricity raise an alarm and start to knock China the Jing clock of the energy.Face such the circumstance put forward to open a source with reduce expenses of reply a project.

【Key words】Blizzard;Energy crisis;Solve measure

2010年伊始,寒流席卷了北半球多个地区,许多国家遭受了暴雪和严寒的侵袭。印度北部地区突遭寒流袭击造成至少40人死亡,促使政府4日不得不关闭上千所学校并发放取暖燃料。北京城降下大雪,北京地区气温逼近40年来的历史低温极值。英国碰上30年最大的雪灾。韩国大部分地区4日遭遇大雪,创自记录气象观测数据以来最大降雪纪录。

面对此情此景,不觉让我们想起了2008年。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14个省(区、市)7786.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4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20.9亿元。而面对50年不遇的大雪,煤、电、路三者在雪灾暴发时出现了问题循环,许多省市拉闸限电,柴油、汽油告急,一些地区的煤炭供应也出现短缺,能源供应紧张。

其实能源紧张并非始于2008年这个冬季,在近几年的夏季,许多城市因为用电紧张都出现了一些拉闸限电的现象。油、电、煤"三荒"同时发生,使告别了短缺经济的中国人感到了不安,敲响了能源的警钟。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应付能源危机需要从二个方面着手:开源与节流

1.开源

首先,因为我们对石油、天然气的依靠相当严重,因此,继续积极地对油气资源进行勘探就显得举足轻重。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和中亚、中东等国家进行武器换石油、美元换石油计划,并建立石油储备基地,保证安全的石油运输。

其次,我们的煤炭储量丰富,但后备储量不足,因此我们不能再把这些资源廉价卖给其它国家。

第三,加速发展水电、核能的发展 。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是煤,而煤炭资源的70%都用来发电。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而且煤的直接燃烧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水电提到我们的日程上。我们水能资源丰富,而且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这样既可以解决能源紧,又改善生态环境。

核能在运行过程中基本没有排放(核废料除外),能提供清洁的电能。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核能在利用上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安全。

第四,因地制宜,因应用制宜,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近年来,由于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价格不断攀升,其资源逐步枯竭的“前景”也略显端倪,由化石能源使用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亦日益严重,因而人们都把眼光投向可再生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种类繁多,从其所能提供的能量,在总的能源平衡可以起相当份额作用的角度看,一般是指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

①风能

我国风能资源是相对比较丰富的,但目前是我国由于技术限制我国风能力用力不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相信我国会走出我国自己风电发展的路子。

②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是一个有十分广阔前景的方向。太阳能热利用是一种最现实、最有前途、最能够有份额的替代化石能消耗的太阳能利用方式。我国目前的应用主要是用于生活热水供应,其实在建筑节能方面有很大的、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③生物能

生物能目前利用最好的就是沼气。沼气的使用好处多多。沼气可代替汽油、柴油节约能源缓解能源紧张;提高肥效,改良土壤,促进蔬菜业、养殖业发展;改善农村卫生条件。。。

2.节流

首先,提高燃烧效率以减少资源消耗,实现清洁煤燃烧以减少污染. 我国虽然能源总量大但人均资源短缺,供应压力较大,而且单位GDP的能耗强度很大,大约是日本的5―6倍,因此对我国工业耗能情况必须要有清楚的认识,必须改造现有高耗能的企业,走节能型企业之路。

其次,煤的现代化利用。我国的一次能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是煤,而煤的直接燃烧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因而,煤的现代化利用―――以煤的气化为龙头的多联产系统是对应我国能源问题严重挑战的战略方向。除此以外,煤基醇醚燃料也是重要的利用方式。

第三 生活中的能源节约。除了生产消耗大量的能源,在生活中我们消耗的量也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也要注意节约。比如在交通运输方面,必须选用节能,经济的方式,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同时鼓励汽车工业开发节能性汽车。

第四 加强节约能源意识。我国《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我们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体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活动,广泛、深入和持久地开展节能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能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营造良好的节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并且加大节能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给予节能产业财税支持,实行强制性能效标识,有效促进了节能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

在开源节流的基础上,应要进一步完善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制度,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应对紧急情况。首先,要确立合理的石油储备量。石油战略储备的数量,按照国家的预期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国家的经济承受力和安全环境来制定,国际能源署建议其成员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标准是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但是实际上各成员国的储备量有多有少。

其次,要规定电煤战略储备的适宜天数。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煤炭供应的稳定不仅影响能源供需的基本关系,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电力供应。

第三,能源安全保障机制的建设要充分发挥我国的基本制度优势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在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时,我国应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集中调度人力、物力、财力消除和解决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损害。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灵敏反应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通过对市场价格、建设投资等市场信息采集,及早发现风险的隐患,降低能源安全的成本。

篇7

【关键词】水污染现状;防治对策;防治成效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已经成了全世界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特别是水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我国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水资源的短缺,致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的水。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一、陕西省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全省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面积19万多平方千米。按地理方位划分属于西北地区,北部地区位于黄土高坡,南部有关中平原,渭河谷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干燥,全年降水比较少。

西北地区黄河干流水质污染相当严重,而内蒙古段是黄河干流污染最严重的一段。黄河经内蒙古出境进入陕西、山西的界河段,由于沿岸,由于没有大的排污口汇入,水质基本能达到Ⅲ类。黄河干流兰州段,延河入黄断面石油污染严重,超标均在7倍以上。渭河干流污染严重,生态功能已经丧失。渭河上游大量引水,致使渭河径流量大为减少,水环境容量丧失殆尽。渭河2000年19个有监测数据的水质断面中,仅有1个断面达到Ⅳ类,其它断面均为Ⅴ类和劣于Ⅴ类,已经丧失了水生态功能,城市附近河段普遍污染严重,部分城镇河段已经变成了排污沟。

2013年3月18日至4月17日,陕西省环保执法局对新河、皂河、Y河流域及西咸新区范围内排污企业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据称,新河、皂河、Y河是关中汇入渭河中,污染最严重的三条河流。在检查的176家企业中,执法人员发现有146家企业存在环境违法问题。

科技部在“九五”期间,组织实施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研究”项目。该项目深入开展了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现状调查,摸清了水资源的家底,进行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方案研究,并通过计算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提出了必须保障水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作为生态用水,发展节水型生态经济的总体战略,为西北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经济建设和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省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方案(2012-2020年)我省将总体规划实施期为2012-2020年,分两个阶段实施。到2015年前,我省全面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启动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项目,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初步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城镇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得到基本保障。到2020年,全省地下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乡镇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开展农村分散式水源的保护,建立农村地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体系。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全省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管和风险防范体系基本建成。

我省将严格控制地下水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工程技术、生态补偿等综合措施,在水源补给区内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积极发展生态及有机农业。

针对地下水污染物来源复杂、有机污染日益凸显、污染总体状况不清的现状,开展全省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在国土、水利及环保等部门已有的地下水监测工作基础上,整合并优化地下水环境监测布设点位,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地下水环境监测信息共享。

目前,我省共有74个城镇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我省将优先保障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建立地下水饮用水水源风险评估和防范机制。未经稳定化处理且含水率超过60%的城镇污水厂污泥不得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我省将完成未划分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审批工作,并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退耕还林还草,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地下水监控试点示范。

二、陕西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成效

2015年5月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会,陕西省环保厅总工程师郝彦伟介绍了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情况。

省委、省政府从2012年开始,每年将渭河水质改善情况纳入省市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渭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顺利进行,渭河流域水质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干流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大幅度下降。2014年,干流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较2011年下降32.9%,氨氮下降45.2%。其中化学需氧量浓度全程达到了III类水质。渭河干流水质综合评价由2011年的重度污染、2013年的中度污染变为2014年第四季度的轻度污染。

三年行动方案对4条污染严重的渭河支流:小韦河(宝鸡)、皂河(西安)、新河(源于西安经咸阳入渭)、尤河(渭南)效果明显。新河、尤河、小韦河水质目标提前半年(即2014年7月起)达到水质目标,皂河2014年底实现水质目标。17条主要支流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较2011年下降48.9%,氨氮下降37.9%。沣河、涝河、临河、灞河等支流达到IV类水质。其它支流基本达到水功能区划标准。

沿渭河各市(区)水质目标完成情况如下:宝鸡市、杨凌示范区:渭河干流出境断面达到III类水质。咸阳市、西安市:渭河干流出境断面基本达到IV类水质。渭南市:渭河干流华县以上断面基本达到IV类水质。铜川市:石川河出市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标准。

篇8

震区是云南省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同时当地的经济条件比较差,地震影响人口数量多,22.97万人需要紧急转移安置。由于救援初期救灾安置任务急、准备时间短,在灾民安置过程中出现安置点位置选择不合适、灾民过于密集、相应配套设施不完善,尤其是缺乏厕所等卫生设施,加之灾民缺乏卫生防疫意识,极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

2鲁甸地震灾区卫生防疫保障主要措施

此次鲁甸抗震救灾,在当地抗震救灾前方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全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疾控中心的专家紧密配合,前后方联动,高效有序地开展了震后卫生防疫保障工作。(1)迅速响应,做好抗震救灾准备。鲁甸地震发生后,该院迅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专家深入开展卫生防疫形势研判,与一线抗震的疾控中心密切联动,全力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相继召开灾情研判和救援准备会议,紧急部署抗震救灾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紧急抽组由流调、水和食品安全、媒介生物防治等专家组成的医疗防疫专家指导组、医疗防疫救援队和整建制野战防疫队做好随时前出准备;全院积极行动,紧急筹措应急专业物资,并做好应急生产准备。(2)主动作为,深入实地,科学建言献策。地震发生后,该院迅速派出专家,携带抗震防疫物资深入抗震救灾一线,了解震区卫生防疫形势,并抽组卫勤、流行病、卫生监督、媒介生物控制、健康教育等学科的专业和技术骨干,对灾区防疫形势进行科学的快速评估,分别筛查出受灾地区和救援官兵卫生防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制订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为首长机关和地方政府提供防疫决策的专业依据。深入一线的卫生防疫专家向当地的救灾官兵、防疫队员以及安置点的医疗防疫医生、志愿者和部分灾民发放卫生防病手册,进行饮水安全、传染病防控等卫生防疫知识的宣讲普及;结合CDC防疫队前期的统计数据,对灾区的水质水源和卫生防疫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快速评估,根据考察结果提出震后灾区饮水安全保障措施和建议。(3)积极防范,科学防疫。在灾区医疗防疫系统被破坏、药材补充困难的情况下,迅速建立起传染病疫情快速直报体系,确定可能暴发的传染病种类,并做好相应药品器材的补充保障工作。进行科学的消杀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源和传播途径,防止大规模传染病的暴发。为了避免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一方面对使用的水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加强对水源的保护措施,并针对本地区存在重金属化学污染的可能性,加强对相关指标的日常检测与监测。另一方面加强饮食饮水卫生保障:对食品原材料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快速检测,把好制作、供应关,落实餐具消毒要求;加强饮水净化消毒措施,保证饮水安全。开展发热、咳嗽、腹泻等重点症状监测,严防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加强灾区群众安置点等区域的厕所、垃圾点的消毒和杀虫服务,用专业知识科学界定消杀范围和药剂品种用量,确保消毒杀虫效果,又有效防止过度消杀对环境生态的破坏。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对灾民进行卫生防疫教育工作,使卫生防疫工作深入每个人的内心,群策群力搞好卫生防疫工作。

3启示

篇9

关键词: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14-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资逐年增多,针对高等学校实验室软件和硬件建设的投入均有很大增加,实验室建设的速度和数量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各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逐渐增加,每年入学学生人数持续增长,使得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延长、流动人员增多,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仪器设备短路起火、有毒气体泄漏、随意丢弃固态和液态废弃物等事故时有发生。

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意义和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市场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等学校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不断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实验课程在日常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实验室成为教学工作的主战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也被放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其中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教学和科研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对高等学校的安全稳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受到学校各层领导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高等学校由于师生防范意识较弱、实验室设备老化和危险化学试剂遗失等原因导致的国有资产丢失、火灾和人员伤亡等事故时有发生,对国家公共财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实验室急需建立一整套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防患于未然。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以合理的运行经费为支持,能够使师生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经过危险承受能力测评的实验室,以减少日常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和安全,满足师生对安全工作环境的需求。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改革建议

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参考国内外高等学校的管理方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1.排除实验室的安全隐患。针对前期已经发现的实验室安全隐患,组织实验室的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分析,建立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备忘录,提出解决的具体方法并限期整改,指定具体的跟踪负责人,在整改期间查看安全隐患解决的进度如何,进展是否顺利;解决的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如果没有,是什么阻碍了问题的解决;商量讨论出具体有效的解决措施;整改报告是否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

2.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制定一套系统完整的实验室仪器使用规则,使用实验仪器之前仔细检查实验仪器是否有损坏,使用实验仪器后必须详细填写使用记录,清除残留的化学试剂,确保仪器设备没有被腐蚀;对于那些含有有害物质的仪器设备,是否已经粘贴了相关危险标识;对于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是否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方案及急救措施;仪器设备是否有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实验设备中供水系统是否进行了定期的水质检查。

3.确保防火措施的有效到位。消防安全通道禁止放置任何物品,定期对防火警报、应急灯和烟雾监测器进行维护和检查;在明显的位置张贴相关的安全防火标识;定期组织实验室进出人员进行消防演练和相关安全教育;实验室不同条件下需要的灭火器是否准备齐全;有无专业工作人员定期对灭火器进行检查;灭火器是否有按照要求放在指定位置,数量是否足够;易燃物是否按照要求放在指定位置。

4.实验室“入”的管理。实验室的所有实验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经过相关的实验室培训,具体内容可包括: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认识实验室中各种类型警示牌的意思,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实验操作技能,安全防护措施的使用等。如果涉及特殊领域,没有统一培训可选择,可由实验室管理人员指派一名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培训。对新进入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合格后,再经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允许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日常的工作学习,若不合格不允许进入,必须经过重新培训和考核;在实验室所有门上安装门禁系统,本单位内部人员进出实验室需要门禁系统记录出入,非本单位的外来人员进出实验室,必须进行签字记录,被允许后方可进入。

5.配备确保实验室及实验人员安全的设施和物品。学校实验室应该配备全面的安全应急设施及物品,如防火墙、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紧急呼叫器、急救箱、洗眼器、消音降噪设备、通风设备、实验室换气设备等。尤其是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学类的实验室,应配备防护实验人员身体各个部位的用具,应用于颈上部位的常见物品有防毒面具、护目镜、抗紫外眼镜、降噪耳机、耳塞和各类型口罩等;应用于手部的常见物品有高温手套、绝缘手套、乳胶手套和PE套等;应用于身体的常见物品有常规实验服、防静电实验服、防酸碱实验服等;应用于足部的常见物品有防酸碱鞋套、防滑鞋、绝缘鞋等。

6.实验设计方案的安全审核。高等院校实验室中制定实验方案通常由导师和学生共同商议制定,但是由于导师和学生缺少对实验室的全面了解,计划进行的实验操作在现有实验室的条件下无法提供或是对实验室和实验人员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实验室管理部门十分有必要对导师和学生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审核。应先由导师与学生一同制定实验方案,以书面形势提交申请,交实验室管理部门进行安全审查,若无问题通过审查即可进行实验操作;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整改,再次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实验操作。对使用剧毒或易燃易爆化学试剂的实验方案,需执行更加严格的审查程序,比如,涉及哪些剧毒或易燃易爆试剂、如何进行控制、是否需要增加相关专业培训,通风设备是否能达到要求、反应过程存在哪些潜在危险、急救设施和物品是否能满足要求等。

7.化学试剂的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应做好药品标识,安排双人双锁进行管理,并且必须做好使用人员的使用记录。以下是不同的危险化学药品及其存放要求。

8.废液废固的回收和处理。一般来说,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学类实验室产生的实验废液废固的数量和种类均较高,其中好多有毒或是易挥发的废液废固是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及时回收和处理实验室中的废液废固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高浓度的实验废液如果直接排入下水管道中会对排水管道造成腐蚀,更有甚者会对周边地区的地下饮用水造成污染;其次,实验废液废固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在存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生不可知的化学反应。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废液废固处理的相关管理规定,根据废液废固的种类分类回收处理,及时处理废液废固,严禁长时间在实验室中存放废液废固。

9.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检查。实验室的每一台实验仪器设备都必须配备安全指导书;第一次使用前,必须安排厂家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每次使用前后,都必须进行安全检查;每次使用时,都必须按照要求,依次填写各项内容,进行书面登记;需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安全检查,如果通过检查,可继续使用,如果没有通过检查,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修或废弃。

10.安全事故的应对措施。实验室安全事故无小事,高等院校是人员密集单位,尤其应该注意应对安全事故的方式和方法。高等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办学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不同类别的实验室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事故快速响应机制。根据安全事故的类型,采用合适的安全事故快速响应机制,能及时救助伤者,可以有效地将损失降到最小。如若遇到安全事故发生,事故的全过程必须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实验室安全委员会和上级主管部门,召开会议总结经验,做出相应的整改方案,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随着我国各级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任务量也随之增加,实验室所承载的工作内容更加复杂,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实验室安全管理也不断面临新的问题。但是,无论怎样变化,实验室的工作都必须满足师生的学习、工作需求,确保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伴随着国家对实验室软件和硬件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大,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也正朝着标准化、专业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提供给师生更加全面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廖庆敏.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1):168-170.

篇10

但是,近几年除了老百姓日常关心的因农、兽药违规使用、监管不当及环境污染而导致局部地区农,兽药残和有害重金属超标事件之外,最使人震惊和不解的是,为什么会不断,甚至反复地出现在食品中违法添加有害物的重大事件,如较早的红心鸭蛋事件,后来的三聚氰胺事件,以及最近的瘦肉精事件等。这些事件拥有共同的特点:都是明知的有害添加物;其源头都因分段监管不够明晰i从技术层面上讲,检测难度并不太大;都涉及大型食品企业和多个利益链。

如今,我国已有《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法保障食品安全,而且明确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即以食品毒理学和生物学评估为手段),以安全标准为核心。那么,当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还有哪些难点和不足?怎样建立完善的食品标准体系和安全链,从而对外取得有力的话语权,对内消除食品安全问题上的盲区、误区、甚至误导,真实、科学地引导我国广大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这是我们需要了解和关注的。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程序手册中,将食品风险分析的过程定义为3部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其中风险评估是风险分析体系的基础,是对食品生产、加工、储运,营销等过程中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生物和物理因素等进行的科学评估,是一个以科学为依据的过程,CAC程序手册中明列其步骤如图1(a)所示。在CAC导则和国内有关专著中都指出,风险交流贯穿于风险管理,风险评估乃至整个风险分析过程,所以我们认为风险交流和管理实际上即为风险应对,其内容可如图1(b)所示。图1说明风险评估是为应对风险奠定科学基础,而风险应对是最终目的。

CAC对风险评估的理念

(1)对风险评估首先要求对有害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确定,这是基础:

(2)特别强调要对有害物进行毒理学和生物学评估,这是核心

(3)对风险评估的每一个环节都强调要作出量化的评估,包括相关的不确定性,这是要求立论有据;

(4)最终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奠定科学依据。

真正进行严密的有害物风险性评估,包括对化学性污染(农兽药残留,有毒有害的元素及违规、违禁添加物等)和生物性污染(病原性微生物及毒素)等的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学基础,但同时,又存在诸多难点和不足。这是因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关键技术手段是食品毒理学,虽然早在5000年前,神农尝百草就已开始区分食物,药物与毒物,但毒理学,特别是食品毒理学的发展,在国际上也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才真正起步。我国则更晚一步,于1975年起步,1994年颁布实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2003年对其进行修订。近年来才出版了多本《食品毒理学》专著。

当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关键技术手段和基础――食品毒理学,在研究和应用上仍存在诸多难点和不足,在科学仪器及分析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对有害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和确定已不太难,难点在于:

(1)药物毒理学本身就复杂,而有害物质随食品进入人体后的分布,代谢、转化,复合,排泄、富集等过程比药物毒理学等更复杂;

(2)有害物通过食品进入人体后的各种毒性,致癌性,致畸性、致敏性等反应及过程更为复杂;

(3)遵循伦理道德,毒理学研究方法只能使用动物体内和体外试验,不仅耗时、费工、周期长,难实现大量。快速筛选,而且影响因素复杂,由于种属不同,人体与动物体反应也存在诸多差异和不确定性;

㈩有害物的人群流行性学调查也受地域。人种,年龄,性别,习惯及个体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5)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如基因重组、克隆、核酸杂交、PCR,DNA测序和突变检测、荧光原位杂交、芯片技术,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核磁共振技术以及转基因动物等,尚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和普及。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加之国际贸易中掺入技术性壁垒,所以尽管国外不断修改和提升食品安全标准,其实我国常是不得已而随之,严格地说有些是缺乏严密的风险性评估的,这已为众多学者和管理机构所认同,如日本,虽在2006年5月实施了肯定列表制,但事后制订了“食品健康影响评估计划”,拟定从2008年开始,5年内完成对758种农药等进行风险评估,并说明“因没有时间进行食品健康影响的评估,所以先制定肯定列表,事后再进行风险评估。”

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2009年12月8日,我国第一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成立了。据媒体报道。卫生部部长陈竺透露,我国将力争用两年时间,在全国建立起覆盖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各省,市、县并延伸到农村的食品中污染物,食源性疾病和总膳食调查体系,筹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有能力的省份成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分中心。我们期待着在该委员会的统领下,大力开展食品毒理学的研究与应用,迎来我国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新时期。

亟待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是一个庞大,复杂、层面众多的系统工程。《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了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2010年1月成立了我国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第二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做了原则性和概念性的法律规定。我国当今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虽多但颇乱,有些还很旧,而且有关文件中都没有明确以下关键问题:(1)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核心是什么;(2)各种标准之间是何种派生,外延和关联性:(3)各种标准中有哪些不确定性。鉴于供食用的农产品是食品的最主要源头,本文试以农产品为例,通过图2㈦和图2(b)表述以上三个问题。

图2(a)说明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核心应是依据食品毒理学、生物学(风险评估的基础和核心)及营养学,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有害物的限量标准和营养品质标准),由安全质量标准派生出来检验检测方法标准。

图2(b)说明为了使农产品达到相应的质量安全标准,不仅要从药效,更应从农、兽药的降解、代谢以及生物富集等高度来确定农、兽药安全使用标准,而且为了确保动物源性食品达到相应的质量安全标准,应从动物对饲料及添加剂的吸收,代谢和残留等高度制定饲料及添加剂的标准;为确保植物源性食品达到相应的质量安全标准,应从作物对养分和农药等有害物质的吸收,代谢,降解,转移、富集等高度来制定肥料、农药和生态环境标准,而为了实现以上要求,必须制定出一系列逐一对应的检测分析方法的标准。

构建食品安全保障管体系

我国提出“从田野到餐桌”,确保农产品、食品安全已多年。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其理念上还是从最终端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控入手,再追溯到供食用的农产品和添加剂,进而外延至生产环境。近十多年来在CAC和粮农组织的倡导下,发达国家开始实施从源头到最终产品的完整的食品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我国也已开始试行。HACCP体系是运用食品加工,微生物学、质量控制和危险性评价等有关原理和方法,对食品原料、加工直至最终食用产品进行实际存在和潜在性的危害分析判断,使产品的危险性减小到最低限度,控制危害性,预防性的完整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很显然,HACCP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体系,它必须建立在一系列与食品安全直接相关联的良好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包括:

(1)良好农业规范(GAP):GAP是一套针对农产品生产(包括作物种植和动物养殖等)的操作标准,内容涉及规范土壤、水,作物和饲料、植保,畜禽生产、畜禽健康、收获、加工、储运。关注农产品种植、养殖、采收,清洗、包装、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有害物质和有害生物的控制及其保障能力等,在农业生产中全面实施,完善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良好操作规范(GMP):GMP适用于所有食品生产企业,主要内容是要求生产企业具备合理的生产过程、良好的生产设备、正确的生产知识和严格的操作规范,以及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GMP的具体内容各国不尽相同。但都涉及人员、环境、车间及设施的卫生,原料、辅料选用和加工,包装,贮运的卫生以及有害物控制与检验,直至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等,其强调食品的生产和贮运全过程应避免微生物,化学性和物理性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