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划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划

篇1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市政道路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如火如荼,其工程质量与建设速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合理规划设计路基路面,避免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建成后发生病害,我们需要根据以往的始终能够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经过深入地分析、总结,在施工过程中把握每一个环节,控制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市政道路工程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道路的纵、平横断面的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的配套基础设施。其中,路基路面工程必须根据市政道路工程的总体规划原则进行设计和规划,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原则包括:

首先,要在满足城市的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设计道路交通,土地的使用要满通运输需求。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道路交通对于土地开发强度的制约与促进作用,完善和优化城市的用地布局,使城市的运转效能得到提高,改善城市的环境,提供高效、经济、低公害、舒适和安全的交通条件。

其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个体交通和公共交通优势互补的多元化客运网络。

再次,要充分考虑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保证行动不便者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城市道路,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互结合的目的。

最后,城市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城市的道路交通要紧密结合。与城市的主干道相互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信管广电线、电力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给水管线,结合城市的美化亮化道路灌溉及绿化设施、景灯设施、路灯及交管红绿灯控制设施等。

对各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规划,除景灯、路灯、绿化及部分电信、电力设施设计在路面以上,其他的管线设施都在路面以下,以保证道路的视线通畅、环境良好,道路设施功能完善、齐全,环境优美,引导城市的空间向纵横延伸,确保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关键点

1.控制路基面层裂缝

根据实践总结的经验,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的裂缝控制,关键要采用稳定性能较好、收缩性较小的结构作为基层,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这种类型施工材料裂缝的原理给予充分考虑,其出现裂缝最主要的原因是材料收缩。材料收缩有两个主要方面:温缩和干缩。无论是哪种收缩,都同施工材料塑性指标和含水率有关。所以施工材料的选用中要对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等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测,经检测符合标准的才可以采购。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添加具有减水、缓凝性能的外加剂来确保施工材料能达到符合施工要求的含水率。只有保证了施工材料这两方面的指标参数,才能够保证很少甚至避免出现裂缝。

2.控制基层平整度

路基是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强度是确保路面稳定的条件。所以,在设计与施工上都要保证路基质量。而面层平整度的好坏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控制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要对不同的基层区别对待。

由于石灰稳定土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的要求和标准较低,所以石灰稳定土为基础的工程平整度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可以使用平地机进行刮平,直到平整度合格即可。

但是对于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质量比石灰土要难,要求也比较高。而且,水泥稳定碎石对面层的平整度影响较大。水泥类的稳定材料不同于石灰土或者粉煤灰、石灰,稳定类材料施工对压实的时间要求并不严格,而终压时间对水泥类稳定材料施工影响非常大,稍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强度。所以,水泥类的稳定材料接头一般较多,对平整度产生影响。可以用缓凝减水剂延长初凝的时间。通过现场的试验,初凝时间平均为二百七十分钟,至此,可以设计摊铺长度和压实程序。基层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时,要注意摊铺的宽度,过宽时,布料器的转速会加快,使两侧的混合料离析进而对成型和平整度产生影响。

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必须非常严格地控制路基压实度,尤其要注意路堤与人工构造物衔接处的压实,减少衔接处沉降错落影响。

路基经碾压以后要进行密实度、纵横坡度、几何尺寸、标高等指标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行路面结构的施工。

对于各种路面材料要进行必要的试验与施工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果断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通过对大量的市政道路工程调查表明,软土地基的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跳车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图的设计过程中地质钻探的布孔太少,钻探不深,软土地基没有被及时发现,或者对软土地基的深度、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等没能准确探明,致使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够完善。

另外,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计算参数和计算方法与软土地基实际情况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距,软土地基的处理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及预期效果。另外,雨水侵蚀导致路基填充材料流失和强度降低,也是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沉降一个主要原因。各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适的适应性和机理各有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

4.路基路面排水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受到水的影响,很多路基的病害都是水的侵蚀导致的。另外,从不损害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必须要做好路基的排水,并且要与地区的排水规划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在路基施工中要重视施工排水,避免水患给路基和路面的施工造成多余的损失。

(1)地面排水

常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有急流槽、对于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排水沟渠,通常都要求铺砌防护。浆砌片石加固应用非常广泛,如今,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要做到迅速排除在路面范围的降水,减少路面渗入,避免水冲刷路基边坡。路面排水通常有两种方式。首先是分散排水,通常应用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势较平坦的长路段,除了加固路基边坡和硬化路肩,也要考虑到边坡下部植物的生长是否会挡住横向排水的通路,导致路面积水。对应措施是硬化路肩并设路肩排水沟,加大沟坡排水。另外一种为集中排水,硬路肩的外侧可以设置现浇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或者泥混凝土预制块,使其同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形集水槽流水,隔30―50m的间距设置一道泄水口,和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相互衔接,将雨水排放到坡脚的排水沟中。

(3)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多用渗井、渗沟、盲沟、暗沟等,特点是渗透式的排水。水流较大时多采用有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砂砾料的反滤层大多改用了具备反滤功能土工织物。带有滤布、钢圈与加强合成纤维所组成的加劲软式的透水管很适合在地下排水中应用。

三、结语

总之,在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中,对路基的整体施工性能还要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和设计来进行,根据不同的工程施工情况和施工经验,总结出了路基路面施工设计方法,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磊,试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电子世界.2013(09).

[2]乔立新,试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7).

作者简介:

篇2

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从市政道路工程规划需要遵循的原则着手,

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要点进行分析,最后对市政道路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前言:近年来,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工程质量与建设速度受到

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合理规划设计路基路面,避免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建成后发生病

害,我们需要根据以往的始终能够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经过深

入地分析、总结,在施工过程中把握每一个环节,控制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1、市政道路工程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1要合乎总的规划内容,然后有序的开展设计工作,对于土地要确保其合乎道路的通行规

定,要合理的体现出交通的意义,不断的完善用地模式,确保运转优秀,提升运作氛围,确

保交通状态良好。

1.2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大力发展公交交通,形成个体

交通和公共交通优势互补的多元化客运网络。

1.3市政道路的规划和设计要做到安全和方便,要考虑道路未来的使用效果,对于建设的道

路一定要同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得道路的建设可以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1.4进行市政道路特色设计,反映城市和环境景观特色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环境

特色,随着人们对城市多元化生活的需求,城市道路设计更应考虑城市的整体特点,突出城

市的文化和环境特色,在城市现在的历史和自然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进行重新塑造,使城市

道路在尊重城市自然环境的前提,更具有地方特色。城市建设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

城市道路的设计更应如此,应从保护环境的出发点进行设计,应保证道路的设计与城市环境

的相融合,不能为了建设道路而破坏了城市的整体环境,那样得不偿失了。

1.5要充分考虑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保证行动不便者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城市道路,达到

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互结合的目的。

2、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要点

2.1避免缝隙

结合具体的活动知识,我们得知其在建设时期的缝隙问题,一般要使用那些有着优秀的稳定

性,同时收缩性好的构造,但是在具体建设的时候,要对此类材料的缝隙现象认真地分析,

导致缝隙的最关键的缘由是收缩现象。这种收缩关键是两个层次的内容,机温度收缩以及干

裂。不管是何种形式的,都和建设物资的塑性要素以及其含水的多少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

因此在选取的时候要认真的关注这些内容,这有认真地测试合乎规定之后才可使用。除此之

外,在建设的时候可以放置一些有着减水以及缓凝功效的材料,以此来保证建设物资能够合

乎建设规定,必须确保了这两项的规定,才可以确保其较少或者是不会发生缝隙问题。

2.2控制好基层的平整性

作为道路的关键构成要素,路基的稳定性以及强度等意义很是显著。因此,在设计和建设的

时候要通过多种措施来确保去品质优秀。对于面层来讲,它的平整性的优劣关乎到通行的稳

定性,关系到舒适性,对于控制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要对不同的基层区别对待。因为那些使

用石灰土来当成基层的项目中,它的平整性的规定不是很严苛,因此相关的平整性等是非常

易于掌控的,一般使用平地设备对其刮挖,一直到合乎规定的时候才可以停止。再以水泥作

为基层的道路工程中,它的平整度控制的要求就要比石灰高,这主要是因为水泥在施工中稳

定性较石灰差,而且要稳定性控制方面如果控制的不到位就会出现水泥强度被影响的情况。

为了提高水泥材料的稳定性,可以在施工材料中使用减水剂来延长水泥的凝固时间,然后进

行水泥的压实施工。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必须非常严格地控制路基压实度,

尤其要注意路堤与人工构造物衔接处的压实,减少衔接处沉降错落影响。

2.3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2.3.1路基排水设计

2.3.1.1道路路基的处理

在道路路基排水设计中,对于含有大量水分的路基,要先加以治理然后才能作为设计路基。

针对处于潮湿状态下的路基,由于其内部水分含量不是很大,施工前可分别在路基的两侧沿

纵向布设排水沟,同时选取一定间隔距离设置多条横向排水沟,由此便可收集路基内部的水

分并将其导入排水沟,最后利用吸水泵将水分排走,以此疏干路基。对于水分含量较大的路

基,项目的施工是无法进行晾晒、碾压的,应采取换填的方法进行处理,具体操作可采用干

燥、优质的土体,或选择透水性能较强的颗粒材料进行换填。

2.3.1.2地下水位的降低

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的排水设计时,应充分重视立交处(尤其是道路下穿构筑物)的道路路

基的排水问题,一般情况下可通过设置排水泵站的方法来排除路面标高较低区域的水分。由

于下立交区域的路基高度通常低于地下水位,在雨水的侵蚀下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必将大幅

降低路基的强度,以至于出现变形、湿软等现象,破坏道路的结构与使用功能。对此,可在

路基地下水位的一定范围内布设暗沟、盲沟等排水设施导出水分、降低地下水位。

2.3.2路面排水设计

2.3.2.1地面排水

常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有急流槽,对于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排水沟渠,通常都要求铺砌防护。

浆砌片石加固应用非常广泛,如今,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2.3.2.2路面排水

一般有分散排水和集中排水两种方式。第一种应用于地势平坦的路段,除了加固路基边坡和

硬化路肩,也要考虑到边坡下部植物的生长是否会挡住横向排水的通路,导致路面积水。对

应措施是硬化路肩并设路肩排水沟,加大沟坡排水。另外一种,硬路肩的外侧可以设置现浇

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或者泥混凝土预制块,使其同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形集水槽流水,隔

30-50m的间距设置一道泄水口,和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相互衔接,将雨水排放到坡脚的排水沟

中。

3、市政道路规划设计的建议

3.1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科学设计机动车车道的宽度。这就要求我们对行驶车辆的横向安

全距离以及不同车辆车身宽度进行调查,注意车辆的横向安全距离取决于行驶过程中的偏移

和摆动的宽度,以及相邻车道之间的安全距离。我们可以根据城市道路中路面实际情况、车

辆行驶速度、交通秩序规则等要素,通过科学合理的公式计算出机动车车道的宽度。

3.2注意非机动车辆与机动车辆的分道设置,国内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三幅路法,亦即在

机动车道的两旁分别设置非机动车道,并且使用绿化带等分隔带隔开;二是在机动车道的外

侧设置非机动车道。在当前环境下,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市民的安全,更人性化地解决机

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矛盾。

3.3从交通安全的角度考虑,重新对分隔带以及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布置形式。分隔带一

般包括绿化带、分隔墩、双黄线以及道路分隔栏杆。最经常使用的就是绿化带和双黄线了。

一般要求中央分隔带的宽度至少为1.5米至2米左右。在交叉口,车辆通行数量可能会增加,

这里可以用分隔带适当增加左转车道,宽度可以放宽在5米到8米之间,当然具体数值应该

根据具体交通实际需要与绿化带宽度而定。非机动车道的设置方面,由于我国自行车使用量

较多,所以非机动车道的设置要更多地考虑到自行车的情况。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中,我们要掌控好设计措施,能够减少费用,

并且提升使用性。同时,在进行路基路面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相应规范和设计进行,根据实际

情况,选择适当的措施,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园林工程;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设计理念

1、主体道路

主要园路贯通全园,是园林内大量游人经过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主园路的宽度一般是在3―8米,这个标准完全可以使消防车通过。从道路表面结构来讲,一般的是采用碎石拼接、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或者较厚大理石等。在道路图案的设计选择上,全园主要道路需要大致选取和园林的表现内涵、主题保持一样。

2、次体道路类型

次体道路接洽着景观的各个汇聚点,是沟通着各节点内部的次要脉络,连接着其他主要景观节点,并且能够辅助着主体道路。因为照顾到不同的游人的不同需要,在布局上还应该在不同的节点之间设置捷径方便到达。园林道路在宽度上的设计要依据园林的人流量、游人总数、功能的要求以及其他的因素来制定。一般的,一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宽度应该在0.6到1.0米之间,两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宽度应该在1到2米之间,而三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应该设计宽度在2.0至2.5米。次体道路在设计弯曲度上面总体上来讲都会超过主体道路,而且蜿蜒曲折富有弹性。另外,在这些次体道路之间应该还含有可供游人们赏玩、嬉戏的小路,这是必不可少的。

二、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

1、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设计缺陷

首先,因为和设计相关的人员的诸多观点的影响,时常由于过于自信而将一些本来拥有一定的美丽地形而存在的景点给消除了(景点之间出现重影,不仔细观察是分辨不出来的),让其变成了无人问津的状态,最终导致园路自身失去了应有的强烈的立体感觉,更加严重的影响是会将比较平缓的地点变成一个比较突起的小土丘,使得园林道路突兀的变成弯弯绕绕的曲路。

其次,在对待环境的问题上,有些园路也设计的不是很合宜。比如:园路跟圆形的花坛相切的形式,大多都不符合所要求的,这就导致了园林的整体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显得搭配不够完整,没有设计当初存在的美感。

2、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规划不够合理

第一,市政园林的整体布局在形成的方式上主要包括三种―――自然形成式、混合搭配行式和一般规划行式。在目前的市政园林建造中,在这三种方式却出现了这种问题:整体的市政园林完全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物的时候,园林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断头路、回头路,严重违背了以美为主题的设计原则,这种错误是致命的。

第二,如果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某些园路占的面积数量关系之间不适合,这将会不利于交通,可能会引起人们在右上游赏园林的时候踩踏绿地情况的发生。同样的,如果在一些园林道路的设计上,园林道路设计过多过密,这往往将大大的影响整个园林景观的整体表现,并且这会过多的产生浪费资源跟财力。

第三,园路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不合理。一些园路设计的交叉口夹角过小,转弯半径没有在设计的时候考虑进去,这样经常会导致图快捷的人们踩踏绿地的情况发生。相应的,交叉口相交路设计的数量过多也不行,这样会使得游人们在交叉处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三、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和道路的设计探讨

1、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

(1)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园路的整体分布上,不仅要根据园林建设的设计式样,而且还要因地制宜,与当地的地形相结合来设计规划。园林道路更多的是曲的比弯的好、自然的比人工刻意杜撰的好,整体形势要行云流水般自然。

(2)满足实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园林道路的设计的原则应该首先要按照满足供人行走,这就是要求在设计规划园林道路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人们的行走习惯,一定要以人为本,符合大众的需要。否则会产生园林绿地被踩、园路几乎无人行走的破坏和浪费现象。

(3)园路的环绕性,切记设计无目的、死胡同的园路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要考虑到道路的环绕性,以使道路构成一个畅行无阻的网络。应该严格避讳的是导致设计的道路散漫甚至使人无路可走的尴尬局面。

园林设计工作者要从大局着手,放眼整个园林景观,融合景观道路跟另外的一些特征,使得整个园林景观和谐统一并且形成一定的境界。

2、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设计探讨

(!)园路路口设计园林路口的设计在园林道路的修建中也是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三岔路口在自然式园林道路系统中比较多些,十字路口则在规划式园路系统比较常见,但是根据园林的游玩性来讲,应该设置多些的三岔路口。当道路两边相交的时候,更多的是选用正向交互的手段;如果两段道路是斜着相交并且斜向交角度是呈锐角,这个角度要力求不能小于55度。角度不能过小,否则会造成汽车不容易过弯,人们会在行进的时候踩踏绿地。在道路的转弯处,应该把路口尽量设计成圆形的转角。

一般的讲,路口是应该有景点和特点的。一些花台、花坛等等会出现在三岔口,不过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道路与花坛的对称和对应,最好不要使道路与花坛变线相切,如果一个路口有中央花坛的话,那么这个路口应该遵循地形进行设计修建。

(2)园路与景物的有机结合

第一,园路与建筑的结合设计路口往往形成于建筑物跟园林路口的交接处。从现实的园林道路跟建筑相互交互的例子来看,多数的是设置一块不大的场地在建筑物旁边以用来跟园路相连通。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是遇到了作为过道用的建筑物等就不用设置缓冲场地了。

一般的园路跟建筑的交接是采用平行跟正对交接,另外也还包括侧对交接。现实的情况是往往都会避免斜路相互交接,尤其是那种正对建筑一角的斜角。对于一些无法避免斜交的园林道路,一般都在交接处做一个过渡,也还可以把交接处的道路角改换成圆形的角,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的。

第二,园路和水的交融中国园林较理想的对待手段往往是把水面作为中心,园林的主干道将围绕着水面来联系不同的景区。为了使园林设计不趋于平淡,当主道路比较靠近水面的时候将不把它平行于水面。往往比较优秀的是使道路与水面根据地势相起伏,使道路与水面互相映衬,错落有致。

第三,园路和景色的搭配在园林道路的设计中,树荫夹道可能是最好的绿化效果。可以在郊区规模比较大的园林绿化中使人行道两旁的树与绿化树相互自由搭配着组合,可以在园林道路上感受到路行走于园林之中。

在园林道路的拐弯处,为了突出强调,植物这个时候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种植景观花卉,可以起到美化园林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园林道路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园林道路设计更加要以人为本,以园林的风格、主题等等有层次、有个性、有组织的展开。并从而进行有序、整体的统筹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刘志蜂.市政园林工程的整体设计探究和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10,(8).

[2]曾立东.浅谈园路在园林中的重要性[J].现代商业,2011,(2).

篇4

关键词:城市 道路 横断面 规划 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1 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工程也越来越多,这不仅有效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有效发展,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不过,在我国现代化城市道路建设规划中,传统的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我们就要对其施工工艺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并且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用到其中,这样就使得整个城市道路设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在现代化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使得城市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满足了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相关要求。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设计理念应用其中,这就使得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下面我们就对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2 传统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传统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因此导致其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城市道路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要求横断面的规划和设计必须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如果设计不合理会对城市的正常发展产生巨大的障碍,在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存在的缺陷是导致设计不合理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行人过街缺乏关怀。目前普遍重视车辆交通, 轻视步行交通。为适应机动车迅猛增长需要, 城市双向6-8 条机动车车道的主干路愈建愈多, 因建设分隔带及行人过街安全岛需占用宝贵的车行道资源, 行人过街问题往往遭到忽视,缺乏对交通弱势者的交通关怀。

2.2 宽度设计不合理。在对机动车车道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其车道时常会宽度设计不合理的情况,这样不仅会导致整个道路工程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还使得道路工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3 路边停车缺乏合理布置。目前在我国现代化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城市道路的路边停车现象是很普遍的,这就占用了行车道或人行道,使得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2.4 道路设计与城市景观缺乏协调统一。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绿化带的设计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得人们步行环境的舒适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满足了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相关要求。但是,在当前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并没有将城市环境规划和道路设计的相关内容相结合,这就十分容易导致道路设计缺乏协调性。

2.5 人行道有效通行宽度与需求不相符。目前在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施工中,设计人员除了要对机动车道进行宽度和相关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外,还对人行道的通行宽度进行合理的规划,但是就目前的规划设计中,诸如此类的重要考虑因素往往被忽视,使得人行道的通行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

3.低碳生态型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

道路用地规模同道路长度与宽度密切相关,但道路长度受制于城市的规模与城市格局,基本不能缩减,而道路横断面布局同道路的使用对象相关,受道路长度因素的影响,道路断面设计过程中每一厘米的增减,都可能造成全线较大用地面积的变化。低碳生态型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从综合交通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满足城市交通综合需求为基本前提,在一定的道路红线范围内,根据不同道路的等级和发挥的功能,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服务,实现道路功能的多元化和最大化,实现道路空间的综合利用,满足居民出行环境舒适、交通安全的要求。依据科学的标准,并集合城市发展实际情况,针对在道路横断面设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是必要的,也是城市发展和城市道路建设的迫切要求。城市道路建设规划时必须要综合考虑道路工程带来的作用,给人们创造服务价值以及对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影响。然后结合道路的具体标准。设计规划中要展现出各个方面的道路差异,由快速路变为支路,这时的行人、自行车优先级逐渐提升,而小汽车等机动车优先级则逐渐降低,地面常规公交在各类道路上必须要加以调整,以满足不同交通方式出行的需求。

4.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规划设计

4.1机动车车行道。在现代化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的过程中,对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和横向安全距离的合理设计是很重要的,我们就对车辆行驶速度进行严格的要求,从而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对程度宽度进行合理的设计。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计理念应用到其中,这就使得机动车辆车行道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2 分车带。分隔带的作用主要是分隔对向或同向车流,分为中央带与两侧带。中央绿化分隔带的作用很多,包括降低对向行车危险性、提供过街安全岛空间、增加交叉口左转专用道设置空间、安放路灯及标志牌等。根据规范,双向超过四条机动车道时,考虑到保障对向行车安全和行人过街安全、道路绿化景观及进口道拓宽等的要求,城市道路应设中央分隔带。其标准数据与美国的研究数据基本吻合,具体采用哪一个数值,应根据实际需要与用地条件等具体情况确定。考虑到港湾式公交车站的设置需要,两侧分隔带建议一般采用3 米的宽度,以减少不对沿线人行道的影响,保证绿化带和自行车道、行人道的整齐、美观。两侧分隔带的绿化形式一般采用行道树,但靠近车行道部分应视情况决定,可用灌木代替,满足道路远期拓宽的需要,同时对绿化的破坏亦不至于太大。

4.3分期建设横断面布置。近远期结合修建时可考虑先行修建必要的车行道宽度,然后根据车行道、管线、人行道(自行车道)、道路设施、绿化等的要求逐一考虑,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分期建设的横断面布置。

4.4自行车道。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规划中,道路交通的建设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还使得城市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城市道路建设的过程中,也开始提倡绿色出行,因此在其中就设置了许多的自行车到,这样不仅有效的将机动车和自行车行驶路径进行分离,还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另外,我们在城市道路自行车道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人们为了提高自行车车道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将人本设计理念应用到其中,这样就使得自行车道路改造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目前,我们在对自行车道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将自行车道从车行道中完全的分离出来,而且还要对自行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使得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对自行车形同进行建设施工时,其设计宽度一般为1.5m。

5.结语

城市的建设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分,城市道路的建设更是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关键因素,其建设得是否合理与建设规划设计关系密切,因此,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横断面规划设计出现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对于城市建设和人们的正常生活都是严重的阻碍。通过文中的研究可以发现,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需要根据当地城市发展的实际水平和情况进行分析规划,在达到城市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更要符合城市发展的规模,避免过度要求人行道、机动车道的宽度和结构,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影响整个城市建设规划的方向和总体战略的实施。

篇5

关键词:市政建设;排水系统:优化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比比皆是。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建设中的必备的基础设施,但是近年来所发生的一系列问题为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带来很多困扰。由此看出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规划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在当今社会,道路排水系统是衡量城市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道路路面积水排出不畅,不仅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降低路基原有的强度,使路面受到破坏,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因此,排水问题并不是单一系统的问题,在城市排水工程设计中,应综合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来考虑,由此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

1给排水系统在城市运转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城市的运转过程中,势必会产生生活与生产污水、废水,而且在城市地面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地面水,这些种类不同的水源的排放与消除手段能够真实反映出一个城市运行机制的状况[1]。因此做好道路排水系统设计,对城市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下,排水系统主要有排水管道系统、废水处理厂、最终废水处理设施组成。其中的排水管道系统承担着城市生活、生产废水及道路地面水的输送功能,通过城市排水管道,将其输送到指定的地方,相当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大动脉。而废水处理厂所承担的功能即是将经由排水管道输送来的废水采取相关措施,作净化处理。经过净化处理的水,可以作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用水,此环节在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中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所承担的任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①输送城市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的任务;②对城市区域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

2市政道路给排水优化设计的主要措施

2.1路基排水工程项目的优化设计

路基在道路工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一旦给排水工程出现问题,那么势必会影响道路路基的正常运行,所以,市政排水工程实施前必须做好路基排水设计优化工作。通常而言,设计人员进行路基排水优化设计时应注意以下方面:①充分了解与掌握排水设施的类型、规格以及实际使用情况,同时按照相关的规范与要求,结合场地条件,将排水设施设置在路基相应的位置;②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前,必须细致深入的完成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充分搜集和当地雨水有关的资料与信息,实际设计时应结合这些资料进行设计;③应正确认识与理解道路综合排水设计的内涵,在实际设计时应注重排水工程项目和其他工程项目之间的协调,比如农田灌溉工程项目等;协调好相关工程项目,道路排水系统所产生的效能定会事半功倍;④在排水设计过程中,对于排水系统设计规划图中的关键内容要进行详实的备注,以保证具体实施时工程能够顺利进行[2]。此外,结构专业对于排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一般不会造成重大影响。当排水工程遇到特殊状况时,比如软土路基基面、湿陷性黄土地区等,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结构专业处理措施,由此对给排水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施工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时,需采取相关措施对黄土路基作出一定处理,那么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其管道的综合设置,同时在周围地区配置相应的检漏设备[3],如检漏沟、检漏管等。当湿陷性黄土路基上面需建筑建筑物时,在设计建筑物结构时,应对此种路基进行科学的处理,同时对该种类型路基中的湿陷量进行部分消除,这也是湿陷性黄土路基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当黄土厚度越来越低时,该类型路基的排水工程所选择的防水设施级别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倘若路基处理工作得当,经处理后湿陷量被全部消除,那么该类型路基作排水设计时只要做好基本的防水措施就好,无须再设置一些检漏管,从而避免了管线安装时造成的不良影响。

2.2路面排水工程项目的优化设计

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城市排水系统能够正常有序的运转。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中,路面工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保证路面工程的寿命与使用质量,所以需对路面排水工程进行优化设计。(1)设计的基本原则。排水设计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专业化水平,在设计成果的基础上对市政道路排水进行优化设计。在实际设计中,应该根据以下原则去进行:①在排水置管渠系统,应认真划分出汇水流域面积,从而明确排水方向与途径;②合理规划控制点的高程。应严格遵循城市道路的竖向设计,以使汇水范围内的水可以顺畅排出;③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数据。如地面集水时间、暴雨强度公式等;④排水管道的设计坡度以及埋深,必须按照以下要求进行确定:相关的设计规范;外部排水的具体条件;道路纵坡。同时在保证排水要求的基础上,尽量的降低管渠埋深[4]。(2)近期与远期结合排水工程设计。路面排水的优化设计工作时,应立足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去考虑,一方面要结合近期城市建设发展的情况去设计;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到城市发展后上、下游的衔接与排水需求。尤其是雨水、污水管道埋深、管径大小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均影响着城市排水工程设计近期远期的衔接。倘若排水管道的管径设计不科学,埋深不合理,那么会对排水系统的运行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2.3绿化带排水工程项目的优化设计

城市绿化带是城市绿化景观的需要,城市绿化带不仅具有美化城市的功能,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交通所带来的污染。因此其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城市道路通常由机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与绿化带构成。通过这种道路体系可以使道路、污水得以有效的排除,保证道路的畅通。然而从当前我国绿化带项目来看,排水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由于城市绿化带工程所选择的土质需具有疏松湿润的性能,要求排水性能要好,同时绿化带还需要实施定期的养护工作,那么对于绿化带渗入路面的水的问题就不能够忽略。当前,相关职能部门对绿化带的排水问题也给予了充分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处理措施,并收获了一定的成效。现阶段,我国没有制定绿化带排水相关的规定及要求,很多城市在设计道路时,没有将绿化带的排水问题纳入规划。如果要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保证交通的畅通无阻,那么不仅要视路基安全为重点施工,而且还应当注重绿化带的排水设计。在实际设计中,应按照以下排水途径进行设计:硬铺装式分隔带和绿化带式的分隔带。在当前的城市道路中,由于绿化的要求和城市环境的需要,这种排水方式已在逐步减少,仅在一些公交站台上采用这种类型的绿化带,因此在进行排水设计时即可根据分隔带视为绿化带的方法进行设计。流入绿化带之中的水分有的随着纵坡排下,有的是向绿化带的底部渗下[5]。因此,即可在路面的两周及绿化带相衔接的位置实施双层沥青土工布的铺设,由此隔开绿化带和路面。在绿化带的底部应按纵列方向铺设排水沟,并每隔一段距离应铺设横向的排水通道,以保证污水能够彻底排到路两周的污水处理井中。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排水工程的设计工作非常重要,不仅具有系统性,而且还具有复杂性。在市政道路进行设计规划时,应对给排水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道路给排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此保证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及进度,使得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更加有序。

参考文献:

[1]车伍,申丽勤,李俊奇.城市道路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J].公路,2008,(11):30-35.

[2]戴少伟,田维.论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规划与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47.

[3]孙杰.城市道路路面排水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3.

[4]蒋育红,过秀成.城市道路排水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1341-1344+1348.

篇6

【关键词】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城市市政道路作为城市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其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道路的设计将影响着城市的规划、交通等各个方面,因此,需要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二、市政道路设计概述

1、市政道路设计要体现城市的特色

无论城市是大是小,发展程度如何,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的得到了提高,在满足其物质要求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对于居住的城市环境,要求其具有自己独特的色彩,这也是人们追求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在对市政道路进行设计时,要能够突出城市的特点以及相关历史,将城市的特色全面的展现出来。

2、市政道路设计中排水设计

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一定会产生相应的废水、污水,同时还有天然降雨在地面产生的积水,这些不仅会影响到环境的污染,还会影响交通的运行。因此,在市政道路设计时,一定要设计相应的排水系统,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出行路况。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熟知道路专业的相关知识,充分考虑到污水、雨水的排放方向等因素。

3、对人性化设计的考虑

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人性化设计因素的考虑。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人性化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性化设计是整个城市发展、演进的必然要求。城市的功能不断的加深,要实现其快速、高效的功能性,市政道路设计必须要科学、完善、人性化,不能够让现代城市道路的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因此,要加强市政道路的设计。

4、市政道路的绿化设计

在城市化实践建设中,提出了很多的新理念,为市政道路的绿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设计方向。在完善城市整体建设布局的基础上,要实施城市建设的绿化设计。对于市政道路的绿化设计,要有层次感,充分反映城市的特点。提高市政道路的绿化水平,优化车辆的行驶环境,可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市政道路设计的必要性

1、满足驾驶人的视觉和心理要求

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设计合理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可以很明确的给汽车驾驶人的行驶路线给予提示,保证驾驶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还能够给予驾驶人足够的视野看清前方的路况和道路两旁的道路信息,以确保驾驶人行车的安全性。市政道路的设计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驾驶人的驾驶行为,在市政道路的设计过程中,除应充分考虑到道路在驾驶人眼里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尽量以驾驶人的视觉和心理舒适度作为市政道路设计的主要考虑范畴外,还得充分应用与市政道路设计有关的理论、数据、公式,以保证市政道路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满足城市行人通行安全和便利的要求

市政道路的交通是城市发展情况的一种表现,行人的通行安全及便利一直是市政道路设计的原则。在城市建设的前期,建设了不少的市政道路,这些市政道路的设计是符合当时的设计理念和满足当时的交通通行能力。但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之前设计的那些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也就被暴露出来了,包括通信能力不足、交通事故频发等,因此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政道路被整修或者重新建设,以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和便利,从而使市政道路的设计符合城市经济的发展要求。

四、市政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道路功能分析不足

当前我国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中严重缺少道路功能的相关分析,同时市政道路的交通流分析也很是缺乏,通常情况下只是使用简单的套用固定的模式,使得在道路建设中造成整个道路的横断面的形式和使用功能不能匹配。因此,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对整个道路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其在规划路网中的交通组织、功能、机动车的交通特点、各种交通的出行方式、周边的用地特性和服务对象等很多的因素,对这些方面进行很细致的分析,合理的规划。

2、城市道路规划的随意性

道路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做好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城市道路规划要根据城市的广场,社区街道,旅游景观等等的建设进行规划。然而一些道路规划设计者秉持计划赶不上变化快的落后设计理念,不愿意花心思精力做好详细的城市道路规划。地方政府和房产开放商在利益驱使下,为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将原本属于道路建设的土地出让、侵蚀,这些都影响了城市道路规划,使现阶段我国城市道路规划出现了混乱性、随意性的弊病。

3、交通安全中常见的问题

交通分析是道路工程设计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主要考虑因素包括车流量、流向、车速、车辆情况以及周围路网等方面,这项工作是在道路工程设计前期完成的。在进行认真调查和详细的统计后,根据道路等级来进行项目统筹,保证道路设计能够满足实际通车后遇到的各种问题。

4、路边停车没有合理的安排

路边的停车主要包括路边存车和路边临时停车,如果在路边临时停车但是没有划分停车泊位的路边进行,这样会严重的阻碍整个交通的正常秩序,这样的方法不可取。然而在有停车泊位的地方进行停车,这样的事情就很普遍,尤其是在中心城区的地带,因为停车场的配置不足,私家车不断的增多,使得停车问题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道路建设中的问题。

五、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法分析

1、对于市政道路整体格局的设计分析

影响市政道路整体格局设计的因素是极其众多的。对于一个市政道路整体格局的设计而言,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从客观出发,首先城市市政道路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功能性特点市政道路的设计不仅要美观,更要反映生活性、交通性和游览性等各种各样的功能。其次,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要反映城市的特点。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收入日益增长,精神需求也越发趋于多元化,因此为了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突出城市特点,尊重城市历史,注重城市地形和自然条件。进而塑造具有地方特点的个性化城市的形象。

从客观状况出发,考虑到城市整体交通通行能力的这多问题。必须合理安排好土地资源的利用,优化各种车道及分隔带在断面上的比例。当然,良好的设计理论是必不可少的。在依靠工程设计理论的指导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交通设计理论的重要性。设计和规划好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路缘带等之间的关系,做好市政道路整体的设计和规划。

2、做好道路节点的设计

为保障整体交通运行的舒畅,满足各个流向的车辆都能够高速、连续、通畅的通过市政道路的交叉口。道路节点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

而在做好作为整个市政道路设计施工重要环节之一的道路节点设计,必须在设计规划时要注意市政道路网的协调发展,兼顾整个市政道路设计的整体性。注重市政道路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之间的车流量交换。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节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市政道路的设计,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避免浪费。注意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收集整理过往车辆的流量数据,充分考虑交叉口的地理环境,根据城市现有的交通规划,设计好道路的交叉口。以保障各个主要干道的交通舒畅和便捷,将给城市居民由于交通问题所带来的困扰降至最低点。

3、城市快速路规划的设计

为保障长距离的机动车出行者既快速又安全的达成出行目的,合理设计规划作为城市道路建设最高等级城市快速路的建设是相关设计人员必须所关心的。城市快速路规划的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充分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尽量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来取得最大的效益。在今天的城市快速路规划的设计中,节约资源,节省人力财力也是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应该考虑的。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城市的地质地貌以及自然条件,结合交通工程原理、力学原理、文化原理来设计图纸。通过多方对比商讨,寻求最佳设计方案,选取最合宜的施工地点。尽量避免由于对于实际施工地点实地考察的偏差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必要的问题。

从整体出发,充分考虑到整个城市道路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与城市建设相匹配。为推动城市经济技术发展,提供便利,与城市的整体规模和形态布局相协调,不忽视城市道路规划的整体性,保证城市规划格局的整体性,快速路的建设一直与城市整体规划与整个道路系统的完善密切相关。因而,为保障交通干道的交通舒畅,必然要考虑到城市快速路规划的设计问题。

4、道路绿化设计

在设计道路绿化时需注意绝不能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在路段和交叉口都需要留出一定的安全视距。在公交停靠站附近,还需注意树干的高度对过往大型车辆的影响。同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改善生活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考虑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活动特点,以丰富多彩的景观环境及活动内容满足大众各种需求,建立和健全完善的休闲娱乐及生态系统。

5、体现城市特色的道路设计

无论城市是大是小,发展的程度如何,都会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并且是独一无二的。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逐渐的得到了提高,在满足其物质要求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充实其精神生活。其中,对于居住的城市环境,要求其具有自己独特的色彩,这也是人们追求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在设计市政道路的时候,一定要能够突出城市的特点以及相关的历史,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以及地形状况,将城市的特色全面的展现出来,创建出人们能够认可,并且城市形象足够完整与和谐。

6、交通性道路的设计方法

交通性道路的设施服务对象是车行交通,因此人行天桥、路灯、护栏以及候车亭的设计要以简约明快风格为主,突出这些设施的实用性即可。同时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中要注意在交通标志的位置的前方留足提前量,方便机动车驾驶员在行使过程中提前了解路况,做好心理准备,这样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方式,提高交通的流畅性。

7、生活性道路和商业性道路的设计方法

城市生活性道路主要以街道的形式体现,这类道路的交通情况较为复杂,表现为人车混性,因此对道路设计工作要求更高。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前必须对道路的交通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同时尽可能的多设计交通标志。由于生活性街道对停车的需求大,所以在道路设计中要重视停车位的设置,满足各类车型车辆的停靠需求。同时在道路设计中充分利用引导和限制手段,保证交通的流畅,如限速等,以此增加市民活动的空间,提高市民生活的方便度。具体措施如下。一、将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成蛇形状或锯齿状,这样做可以促使进入该道路的车辆减速,同时由于道路线路的曲折性降低了外来车辆进入该种车道的倾向,从而减少了车流量,而且曲线性的道路在观赏性和趣味性方面更符合人们的需求。二、在道路中央或两边种植相应的树木。这样做可以减少外来车辆进入车道的想法,同时能够改善道路的环境,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三、在道路交叉口有意识的将道路设计成凹凸状,通过道路路面的提高或降低,给车辆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制造震动感,从而促使驾驶员减速。另外可以间接性的缩短道路的宽度,在保证车辆能够通行的情况下给驾驶员不易通过的感觉,从而达到控制车流的目的。五,在市民居住区的道路设计上除了要在交叉口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要求驾驶减速或转弯外,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道路网络的灵活化和活泼化,满足居民舒适生活的要求。

8、景观性道路的设计方法

景观性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城市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面貌。同时也反应了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因此景观性的道路在设计时应该根据城市整体发展的要求进行规划和设计。如,在景观性道路旁边有广场时,从道路进入广场的路口要保证充足的空间,提高进入路口舒适感,同时增加路口的绿化效应,实现路口与广场景色的一致性,另外景观性道路两旁的植物和树木在选择上要满足观赏性的需求,实现多样化和丰富化。

六、结束语

总之,鉴于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要性,需要不断的加强对市政道路设计方法的研究分析,促进城市市政道路的合理设计,确保城市的规划良好,布局美观。

参考文献:

[1]刘超 鸿业市政道路设计软件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及常见问题 林业科技情报2013-11-15 期刊

[2]蔡智巧 现代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的问题的研究 科技资讯 2013-02-23 期刊

[3]包晗 探析城市的市政道路设计 科技资讯 2013-07-23 期刊

[4]程明华 基于不同障碍人群的市政道路设计改进研究 科技资讯 2010-04-03 期刊

[5]汪宏 从管线工程谈市政道路设计思路 山西建筑 2013-11-20 期刊

[6]佟彩霞 市政道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探讨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6-18期刊

[7]蔡智巧 浅谈市政道路设计施工的方法及措施 科技创业家 2013-02-01期刊

篇7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道路桥梁工程成为城市硬件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而且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问题已成为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实施扩大内需等重大决策成败的关键,因此,分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影响质量的问题,把握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对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极其重要。

一、道路桥梁工程的特点

1、准备期短,开工急。城市道路工程通常由政府出资建设,出于减少工程建设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干扰这一目的,对施工周期的要求又十分严格,工程只能提前,不准推后,施工单位往往根据工期,倒排进度计划,难免缺乏周密性。

2、 施工场地狭窄,动迁量大。由于城市道桥工程一般是在市内的大街小巷进行施工,旧房拆迁量大,场地狭窄,常常影响施工路段的环境和交通,给市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不便,也增加了对道路工程进行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难度。

3、原材料投资大。道桥工程材料使用量极大,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达到50%左右,如何合理选材,是工程监理工作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的分布,运距的远近都是材料选择的重要依据。

二、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使得施工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由于对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控制,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并出现了一批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影响质量的因素,如施工时材料的质量差异、施工工艺的改变、天气环境的变化、施工设备的磨损等,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因而,分析道路桥梁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因素,把握道路桥梁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这是项目质量管理的责任所在,对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极其重要。

三、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的设计规划问题。由于一部分设计人员专业素质能力不能适应科技发展要求,对于一些建设新项目的设计缺乏应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得施工单位依照图纸进行施工时,出现图纸自相矛盾,致使施工不能正常进行。这种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施工质量不合格和经济损失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现在的设计和施工标准与实际发展相比,表现出标准落后、空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造成质量先天不足。

2、建设单位管理问题。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单位多为本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下属单位,由于单位的性质和权力,常出现不依照基本建设程序行事,不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一些工程开工多日还未签订正式施工合同、监理合同,还有的工程常延迟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出现“三边工程”;甚至一些政府投资工程为彰显政绩,常缩短工期或降低设计周期;这些无证施工或工程项目设计上的功能不全带来的施工隐患,引起施工过程中的大量质量问题。

3、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问题。施工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建筑企业内部项目承包制的类似转包挂靠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企业对项目部的管理,难免出现质量问题,依赖挂靠施工的单位往往不具备相应的资质,存在质保体系不健全等。对宏观控制和微观把握能力还不强,直接导致工程施工组织不合理/现场施工质量混乱,更有甚者不按图纸施工,擅自变更设计。

4、监理单位存在的问题。监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目前,道路桥梁工程监理单位较多,但大多数中小监理单位或中小监理项目的现场监理机构管理较差,缺乏进行质量监督的正常程序、制度、手段,在实际监理过程中,而且在部分监理机构中,监理制度执行不严,监理单位存在资质问题,监理人不具备专业的素质修养和知识能力,加上中小城市道路桥梁工程质检设备、仪器陈旧落后,精密仪器几乎为零,给工程监理单位进行质量监理带来很大困难。

四、提高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1、强化各级部门工程质量管理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制

增强工程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不断学习和掌握保障工程质量的先进工作经验,完善个人工作能力,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利用反面教材,时刻给建设者敲质量警钟,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口号落实在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建设的自觉行动上来。实践证明,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建立健全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实施法人代表责任制,对工程指派专人负主要领导职责,然后按照各级分工分别对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如勘测、设计、材料、施工、监理等进行责任分解落实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可根据每个环节的质量漏洞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严把施工单位施工过程质量关

施工过程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基础,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单位公开招投标中,科学规范招投标运作手段,使那些完全依靠真实本领的优秀施工队伍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有机会参与到建设中去,组建一个能够稳定建设合格工程和优质工程的生产系统,坚决杜绝无资质、无施工经验、无工程施工机械和技术了力量的建筑单位凭借关系承接项目,这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3、强化监理单位监理职能

要提高工程质量,监理责任是关键,做好监理工作,就要着眼于整个工程的工期进展和质量安全,协调好施工过程中各相关单位的关系,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控制工程的进度、质量、工程造价及工程合同管理。道路桥梁工程属于综合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具有项目多、任务中、难度大等特点,因此,进行道路桥梁工程监管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特殊岗位培训,掌握多方面技能,以适应此项工作。

结束语: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不仅需要工程参与者能够通力配合,更需要足够的责任心。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要经济合理的使用材料资源,坚持施工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和国家批准的技术标准;积极推广应用“可靠性施工”、“结构优化施工”等现代施工办法;要注意因地制宜,节省建设资金,就地取材等。这就需要施工工人和有关人员吸取经验,采取种种措施避免不良因素,保证桥梁质量。在道路工程建设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不仅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确保行车安全、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还能避免因返工或大修而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许修蒙,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管理改进对策初探施工管理,2010,06,24

[2]李升,李梅,浅谈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学术研究,2011年第2 期

[3]祝斌、郝身群,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的现状和措施[J] 中国道路桥梁工程,2008,5

[4]陈卫权,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的思考[J]市政技术,2009,2

篇8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对策

引文

伴随我国城市化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汽车数量也随之有所增加,给我国城市道路会建设带来一定困难,而且在市政道路的实际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市施工单位与设计师协同解决。与此同时,在市政道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如行人、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三者间的关系等,需要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道路加以设计规划,从而使得整个市政道路设计在满通需求的基础上,满足生态经济、低碳环保等多方面的需求。文章就当前我国市政道路的设计现状加以分析,并具体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市政道路的设计现状

1.1 路网结构设计与整体布局不合理

目前,部分市政道路在路网结构方面并不是很合理,从而对道路系统本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如市政道路生成点同干路系统间缺乏过渡性连接设施,使得城市交通流量多在主干道上,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分流系统的逐步完善,无法全面发挥出各类别道路的功能,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出行。同时,当前的市政道路在整体布局上也存在着一定问题。近些年来,我国的市政道路设计多集中在道路工程设计方面,而对于交通工程设计却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重视度也远远不够,进而使得整个市政道路在横断面结构设计上就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1.2 市政道路附属设施的施工图设计不合理

对于道路系统的施工图设计主要有路面的结构设计、道路的标准横断面设计与各组团道路的平面设计以及道路系统总平面设计等内容,而道路附属设施的设计规划则主要指的是诸如各类管线工程与临近道路城市的配套设施设计等内容,在整个道路规划中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实际规划设计中,并没有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如小偏角设计不合理、坡度设计不到位、超高限制等。

1.3 盲道设计不合理

在道路设计中,因设计与管理问题时常导致市政公路的盲道设计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盲人时常因行进盲道与圆点提示音所指示的方向不明确,而导致行走方向错误,而有些圆点提示音虽由指明方向,但对于医院、学校与超市等具体场所定位指向并不是很明显;(2)各盲道间的设计也不合理,在盲道路砖上没有盲道起始点、转变点与车站、人行道等针对性的提示。而且在市政道路交叉口、端口、居民点等出入口,开口宽度较大,时常突然中断从而影响到盲人前行;(3)盲道设计中未形成盲道网,无法实现区域内外的贯通连接,不利于盲人道路的辨识;(4)盲道设计中缺乏合理的人行道设计,且缘石坡道设计也不合理,盲道上经常设有电线杆、井盖等,极大影响到盲人的行走安全。

2 市政道路的设计思路

在传统道路设计中,“以车为本”就是其设计理念,更多注重的是设计好的道路能否满足现阶段行车需求,而对于行人同车辆间的相互作用被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而这也是一直以来道路交通拥堵与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为此,新时期,对于市政道路设计,需将“以人为本、人车共存”作为其最新设计理念,将“人”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在满足机动车辆行车需求的同时,确保人与非机动车辆的行进安全,创造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因此,对于一个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建设,首先就需体现这个城市的特点,在遵循城市原有特色风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实现道路交通同城市人文、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其次,需突出道路的实际功能与分类。如根据市政道路的使用性质,可将其分成交通要道、商业要道与生活要道、景观要道等几大类,进而针对不同的道路功能与需求,进行不同的设计,从而在发挥道路功能的基础上,确保人们出行的安全。

3 市政道路的设计改进对策

3.1 强化城市快速路与道路整体格局的规范设计

城市快速路作为市政道路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道路建设中等级最高的一个道路,而且城市快速路的设计建设,对缩短人们出行时间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在规划设计市政道路时,需从城市今后实际发展需求着手,综合考虑城市形态布局与规模,科学评估该城市是否需要设计快速路,进而在满足安全和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快速路同市政道路的有机融合;而且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中,还需综合考虑到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在施工图纸与施工方案设计时,也需将施工重难点、交通工程原理等内容考虑进去,设计出多个方案,并在综合考虑性价比、实用性等内容的基础上,选出最优方案。同时,还必须逐步强化市政道路的整体布局设计,即统一规划整理道路的各个组成因素,以道路交通通行能力为金标准,合理分配布局的相应道路设施,并在规划中将道路环保问题、行人与车辆的安全等问题考虑进去,具体结合各路段的实际交通流量,合理调整现有车道数量,最大限度避免道路拥堵情况的出现。

3.2 突出市政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1)注重小偏角设计。小偏角作为平面定线中最常见的一个方法,可较好的解决定线方面遇到的问题。若道路设计速度不高,而小偏角又不会影响到行车安全,在那些工程较艰巨的路段就可设计小偏角,但需注意,对于高等技术公路,最好避免;

(2)设计好道路的纵坡,合理布置道路排水系统。在实际设计中,需加大对道路纵坡设计,以保证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完整性,最大限度避免水流对路基边坡造成冲刷与破坏;而在对道路纵断面进行设计时,其纵坡坡度需控制在0.3%以上,从而在满足最小排水需求的基础上,确保行车的安全。

3.3 合理设计盲道

(1)优化设置盲道北向砖,用以指示地理方位,故在设计中,可在较长行进盲道上,由外侧轮廓砖与内侧圆形砖组成盲道北向砖,而在触感上盲道北向砖需同已有的盲道路砖有一定差别,当盲人走上盲道北向砖后,可借由足感来辨识方向;

(2)合理设计方位定位砖。设计时,可采用徐高设计法,即缓缓上升,尤其是在方形路的砖面设计中,可用箭头棱条来明确方向,并使之一端高一端低,形成搓板样的棱条,而在方位定位砖同行进盲道相垂直的地方,可设置横向棱条,以指示车站、医院等场所,便于盲人行进;

(3)设计好导盲路牌,如在盲道两侧与交叉口等地方,设置导盲路牌,并用汉子与盲文分别标识;(4)合理组合导盲路牌与导盲砖。一般,导盲路牌高度需控制在距地面1.3m,便于盲人触摸,且需使之同盲道两侧空出0.6~1m的位置,而且导盲路牌信息需有凹凸感。同时,还需合理组合方位定位砖与盲道北向砖,使得盲道更加人性化。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设计工作的开展,同整个城市道路的建设、城市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得到广大道路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进而在具体设计中,综合考虑当前市政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本着“以人为本、人车共存”的设计原则,设计出更加合理的道路设计方案,最终从整体上促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晓丰.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J].低碳世界,2013 (22).

篇9

关键词:桥梁规划;环境;经济;功能

作者简介:范业宏(1972年-),男,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硕士,市政桥梁设计

吕 佳(1978年-),女,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硕士,市政桥梁设计

一、桥梁总体设计基本原则

1. 功能高于景观、经济等其他因素,一切为功能服务

作为城市交通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桥梁是实实在在的功能性建筑,进行桥梁总体布置、规划时,必须将满足通行使用功能这一要求置于最优先的地位。经济性、景观性等各项其他指标评价都应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前提下进行。

如笔者所见的一座北方城市人行天桥,将天桥落地梯道设计成为小半径螺旋型爬梯。虽然取得了相当好的景观效果,但是在使用功能上,却出现了通行能力降低、通行感受较差等突出问题:。

2. 兼顾经济性同时,尽量注意景观效果及使用功能

城市桥梁设计使用年限一般至少在50年左右,工程势必对周边地区景观及交通环境产生长远的影响。项目初步设计规划时,务须进行长足考虑、慎重比较,务求令工程的使用功能和景观效果达到最优。这是作为城市交通工程的决策者、设计者所必须具有的认识,更是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起码要求。

很多城市立交桥受到场地限制,或者为了追求降低造价、减小工程量,设计时尽量加大桥梁纵坡、缩短桥梁长度,以期在满足城市立交桥净空要求、实现使用功能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性指标。

道路规范已经做出明确规定,桥梁纵坡不宜大于8%。而实际工程中,当桥梁纵坡大于5%时,雨雪天气正常行车就已经存在相当困难。

3. 桥梁选型必须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在桥梁造型的选择上,古典与现代、简洁与繁复之间并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唯一绝对必须坚持的原则就是桥梁造型必须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也就是桥梁的结构形式选择必须结合周边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如城市立交桥周边一般高楼林立、建筑物组成纷繁复杂,从景观方面考虑,不应采用外观组成过于繁复的桥梁形式,往往以造型简洁明快的桥墩配合上部结构预制板或连续梁组成立交桥。

另外,在设置桥头堡、地下通道出口雨蓬等桥梁结构单体小品构筑时,更需要结合周边环境、结合桥梁结构总体风格造型,进行优化选择确定,才能保证不让小品成为失败作品。

二、桥梁规划的要点

现代城市立交桥的设计过程中,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进行最优化的桥梁规划已经成为决定作品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

在进行城市桥梁规划时,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引起重视:

1. 前瞻性

进行桥梁规划时,前瞻性显得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如下:

(1)对于桥梁设置必要性的前瞻性

在城市桥梁、道路规划设计中,必须有前瞻性的眼光,尽量敏感及时准确的预测到目标区域未来中期的交通流发展规律,令问题在萌芽阶段获得解决。

如我市一城市主干路,连接火车站、体育场、会展中心、大型医院、公园、学府区、高新园区等交通量集中的地区,车流量负担很重。

该条道路早期规划设计中,出现了大段较窄的规划断面、道路以外的土地已被军队、医院、居民楼等占据,而且与相交道路间存在多个平交路口,这些道口的存在对于直行车流造成了严重的干扰。随着经济的发展,该道路部分路段交通量早已趋于饱和,但实际上已形成积重难返的困难局面。平时车辆堵塞排队已经是令人习以为常的难题,成为该区域城市发展的阻碍。

如果规划设计部门及早认识到该路段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趋势、调整规划红线、为主要平交路口预留立交桥平面布置占地,通过各种途径为交通量的发展预留出一定空间,目前处理该区域的交通问题,效果将会令人满意得多。

(2)对于立交桥平面布局、桥梁宽度等技术指标的前瞻性

如前文所述,城市桥梁的使用年限一般至少控制在50年左右。为保证建成投入使用后的一定阶段内,桥梁都能满足使用要求、不因断时间内交通量的增长而出现问题,在桥梁总体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交通量增长的要求和特性,相应做好立交桥平面布置、桥梁、隧道等构筑物使用宽度等的确定。

如现在的隧道设计中,如果受经济条件所限,无法一次设置四车道断面时,一般也会在双车道隧道平面展线时设置预偏心,预备将来时机成熟时在隧道外另开辟一条双车道断面隧道,通过设置单向路的交通组织形式解决车辆通行量增长的要求。

在现在的很多地下通道设计中,也已经出现了单个梯道一期先设置一座上行扶梯,设置较宽人行步梯以预留远期扶梯宽度,待行人流量增长到需要时设置上下行两部扶梯的设计做法,该思路相信也有比较好的远期效果。

2. 全局观念

(1)充分考虑桥梁建设后对局部交通环境产生的影响

城市道路网是一个相互影响融合的整体,一处环境、条件发生的变化,会影响到相邻多处的情况。在进行道路桥梁建设时,必须通过调查分析把握全局,对解决局域交通问题提出有效措施,不能在完善单体工程时忽略了其对周边交通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所以在进行立交方案设计、道路桥梁加宽改造时,必须要时刻注意把握全局,对沿线周边可能相关联的区域进行统一分析调整,使得工程的竣工投入使用确实对该区域交通环境的改善起到正面作用,而不是以一个问题的解决引致其他问题的出现,导致面临新的困境。

(2)充分考虑局部环境对桥梁布置的要求

不同的局部交通环境,对于桥梁布置的细节也会有一些差异。在进行桥梁总体设计规划时,必须对局部环境的特征予以调查和充分重视。

如部分城市周边及开发区基础建设较为活跃的地区,或是码头、货运集散地附近,交通组成中往往有相当比例的超高、超大型车辆。这就要求进行道路桥梁设计时,必须对跨线桥净空、车道宽度等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得区域交通环境要求获得最大程度满足。

另外如通常的城市过街天桥和地道中,无障碍设计并不是必然要考虑的设计要素。但是当设计医院门前过街天桥时,考虑到进出医院人流组成的特殊性,决定了使用该过街设施的人群对无障碍设计必然有所要求,因此在该处过街天桥设计中必须引入无障碍设施。

3. 近远期有机结合

桥梁总体规划设计时可以适当考虑近远期结合,对于工程分清各组成部分建设的轻重缓急,确定好总体方案后分期、分批进行施工的规划设计思路。

工程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必须注意着眼长远,可能条件下尽量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

4. 重视工程建设其他相关问题

(1)减小动迁量

在现代城市立交桥、跨线桥建设中,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动迁已经成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在工程投资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有时甚至成为项目是否能够付诸实施的主要决定因素。

地下大直径给水管线、煤气管线的动迁,其费用都不容忽视,而且出于总体管网关系到居民生活方面的考虑,有些管线动迁、改线存在相当难度,甚至根本无法进行,这些都成为工程总体规划布局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客观因素。

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外,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房屋、地下管线动迁关乎居民日常生活,影响范围相当广泛。在工程总体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在考虑改善交通条件的同时,尽量减少动迁工程量,以期减低工程建设对周边居民的不利影响,从而减少城市交通建设的社会成本。

(2)交通工程和桥下辅助路的配合

在成功的城市立交桥整体设计中,交通工程、桥下辅助路的合理优化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一并充分考虑,才能使得立交桥充分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