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9: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实践观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

篇1

一、科学素质的内涵

科学素质包括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科学品质等。即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态度等为根本目的。

我国目前的国民科学素质远远适应不了新世纪的要求。而国民科学素质不高的原因之一,是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重应试技巧,轻素质教育;重知识灌输,轻智能开发;重标准答案,轻多途径探索,等等。造成了创新意识薄弱.知识面狭窄等缺陷,大大影响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进程。

科学素质的培养一方面依赖于传统的科普地盘,像科技场馆、大众传媒等,另一方面依赖于正式教育机构——中小学课堂,而后者是主阵地。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你才有可能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做个人的各种决策,去参加讨论关系社会的各种科学问题。有扎实的科学基础可以强化人们日常所用的许多能力,诸如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判断进行思维的能力,在集体中协同工作的能力,有效地运用技术的能力,懂得活到老学到老的价值等等。深谙基本的科学观怎和基本的科学方法,因而能生活得较为充实,工作得较高效。重视科学基本素质的培养是科学教育面向未来发展的要求。

二、化学史对培养科学素质的作用和意义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由于化学史在科学中具有多重角色与功能。因此,“一般大众最好以科学史的方式学习科学,以理解科学方法”.科学史可以帮助学生知觉到自己的观念,并提供建立概念的方法,了解科学探究过程是获得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是培养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化学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化学方法和化学智慧的历史。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贯穿化学史,可以使化学不只局限于现代知识本身的静态结论,还可以追述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揭示出反映:在认识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使学生得到发展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构成和动力系统的发展,使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科学能力,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对科学概念的历史了解可以丰富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学生还能了解科学概念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了解科学概念如何受到当时流行价值观、概念和当时备有资源的影响,学生会逐渐意识到科学理解并不是突然出现或者一次到位的。例如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189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横型——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后来,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于1904年提出了新的原子模型——“原子是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中性原子”。到了1911年卢瑟福认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同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着太阳运转一样。化学史是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1913年,波尔提出量了化原子的模型。1935年建立了现代物质结构学说。现在,科学家已能利用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表示原子图像的照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原子的认识过程还会不断深化。就今天看来,前面的几种模型、观点中都有不正确的,但对整个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了解科学理论是次序地改进着,也因而使学生能开阔心胸,接受错误。利用科学史,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理论的暂时性与不确定性,能增加学生对科学家及其工作的兴趣及鉴赏。由科学史可以了解科学家面对问题时的思考或实验探究的历史,有助于学生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史让学生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缩小科学与人文的距离,科学史可以提供科学在社会的角色很多新的透视,并能促使人们注意到科学一科技一社会的关系。

联系到杰出的科学家对化学的贡献及他们的卓越事迹,在学习了杰出的化学家的成长过程,研究工作的伟大贡献的简史之后,必然会为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奋斗的精神,艰苦卓绝的劳动,辉煌灿烂的成就所感动,在学习思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历史的教训,依然可使人大受裨益。在化学发展史上,“燃素说”统治人们的思想几乎整整一个世纪,18世纪最有名的化学家如普利斯特里、卡文迪许、舍勒等他们的试验工作很出色,但他们固执地相信“燃素说”,即使普利期特里发现了氧气,他还是始终反对拉瓦锡的燃烧氧学说。卡文迪许早框1785年就发现了惰性气体,但他未经进一步实验就轻率地下结论。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人们深刻、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是多么的重要。

篇2

关键词: 科学 ; 道教; 求真

从我个人已接受的观念和对人们日常言谈的直观感受而言,我感到人们一向认科学为真理的代表,一句话有科学根据,一个东西是科学产品,人们一般都认为是真理,是真实的,由此便是可信任,可信用的。似乎在一般受过科学知识教育的人们心目中,求真理、求真实是科学的专业、专利,除此而外似乎没有别的求真事业。然而,从我已读的中国古书来看,我又了解到在一般历史常识所称的诸子百家中,继《老子》道家而起的《庄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真人”的观念,而在其后继老庄道家思想而起的道教中,则把得道成仙的修真实践作为其全部学术思想的中心,由此我知道除了科学的求真事业以外尚有道教的求真事业。为从根本上弄清科学之求真与道教之求真的异同,本文拟就自己已有的科学与道家的知识与力所能及的思考对二者的求真异同作一简略的探讨,以此抛砖引玉而求教于方家。

一、科学之求真内涵

科学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往往是指各门自然科学知识,因此在他们心目中自然而然形成的科学概念便是:所谓科学就是对自然界的物质对象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并由此形成特定的理论知识。由此而所谓科学真理便与科学知识成为同义语,而科学求真之内涵便被习惯性地想成是对自然界物质对象的本质与规律的揭示,这样一来科学之真便与自然奥秘等同。其实仔细想来,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我个人觉的要揭示科学求真的内涵,着眼于世俗常识的反面或更切合一些。对中国人而言,科学之名与科学之实皆非中国固有的土特产,而是地地道道的欧洲进口货。并且科学在欧洲也非天外来物,而自有其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因此,要弄明科学求真内涵的真谛,最好还是回到科学的欧洲起源,从古希腊的哲学说起。

古希腊哲学作为欧洲近现代科学的起源在现代人看来似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尽管在科学一统天下的今日哲学已失去往日的尊严而几近衰灭,但是敏锐的思想家仍能从科学的现存事实中发现科学起源于哲学的形而上学胎记。海德格尔在谈到哲学之思与科学的关系时写道:“思早已成了文献,而正是文献决定了西方科学的命运。西方科学经由中世纪的教义而成为现代科学。在这种形式下,所有的科学以一分为二的方式从哲学的怀抱中鱼贯而出。科学从哲学中产生出来,与此同时它不得不遗弃哲学。科学从哲学中鱼贯而出后,它已不再能从自身重新跳跃回自己的本源。如今,科学已把自己托付给一个本质之域,在那里,唯有思才能发现它们,前提是,思本身能自行其事。”[1]海德格尔的这段话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在习惯性的思维中,人们在思索科学的求真问题时往往从科学活动取得的现有成果出发,经过思维的分析抽象作用,以逻辑论证的方式人为构建出科学的求真内容。这种方式表面上看是实事求是,似乎很科学,其实它恰恰背离和遮蔽了科学的求真内涵问题。打个比方,这好比一个人在太阳下走动照出身影,然后有人不去直接询问这个人是谁,而是去观察、记录、分析他的活动,由此来确定这个人是谁。这样得出的结果只能是一个人为的思维建构,是一种可能是的假设真理,而不是一种必然是的现实真理。过去人们根据科学活动的知识理论成果和技术实践,自然而然的把科学的求真内涵指认为追求自然界的物质真理,即犯了同样的错误。从海德格尔的这段话考虑,我认为首先在思索科学的求真内涵时不能就事论事而局限于科学成果本身,而是要回到科学所从出的源头——希腊哲学;其次不能平面地以经验论的方式去抽象地思考科学的求真内涵,而是让“思本身能自行其事”,对科学的求真内涵作立体的、透视式的思考。

篇3

笔者认为“科学实践”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的提出,对当下小学科学课堂的意义在于,甄别什么样的探究才是符合科学本质的探究。科学家的研究核心点于自我引导――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有高水平思维的大量参与。我们可以用这个标准审视当下的科学课。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年级第二单元第四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目前上课的常用模式是,教师先讲清楚实验要求和步骤,然后学生进行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最后交流。但由于此课后半个实验要进行气体检测,教师会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气体如何检测上。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不符合探究的要求。在未实验之前,就详细讲述气体检测的方法,不就是告诉学生这个实验会产生气体吗?实验未做,结果先知,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在气体上,而忽视“我要干什么”,使得目标偏离或缺失。

二是造成W生关注点混乱。在这个实验中,老师要求学生既要关注白醋和小苏打的变化,又要关注气体检测,导致小组内组员的关注点混乱,争执不下,依据都是“老师让我们这样做的”。从本单元的单元目标上看,气体检测非本单元的重点,重点是关注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但由于教师的行为造成喧宾夺主。

三是学生高水平思维被限制。学生的实验是教师规定的实验,学生被要求按照教师的步骤进行,才能成功实验。这训练的是学生在执行既定步骤的思维,这种行为的训练类似于把一个零件按照要求装好,这显然是不符合科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本质追求。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笔者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提出了“活动一研讨学习一再活动”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表1是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案例。

表1:“活动-研讨学习-再活动”在《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中的实施

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前后学生进行类似相同的实验,所用的器材几乎是一样的,但对于学生来说,两次实验活动的内涵和发展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一是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前后进行两次实验活动,学生会自我修正,自我提升,自己知道自己研究的目的,不断反思,逐渐清晰。第一次实验,学生是没有经验的,需要冒一定的风险,学生在发现现象的同时,产生很多问题:在这个实验活动中,绝大部分的学生会认为自己操作得不如意;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的细节不尽相同,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学习,引发自我实验修正的想法,交流启发了一些学生新的尝试;在第一次实验的基础上,学生获得了经验,在交流中会意识到自己实验中的欠缺,知道“我该怎么做”。

二是更符合科学家的操作。科学家会对一个实验反复进行,直到关注点消失。设想科学家在探索两种物质混合时,在第一次实验中就会去进行气体检测吗?肯定不会,因为他关注的点不在气体上,而是在物质是否会发生变化,或是有什么现象产生。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由试探性变成针对性的过程,更类似于科学家的探究。

三是学生高水平思维的发展。这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能被应用的最为核心的理由。前后两次实验虽为同一实验,但两次实验中学生的思维水平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前一次的实验是带着风险进行的,那么第二次学生就会带着目标,凭着经验调整自己的实验。学生会自信这个实验是可控的,我能完成的。这时学生的思维不是单一的低水平思维,而是自己设计自己的实验,这需要全面地思考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知道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要点,甚至要对新突发事件做出比较准确的决策。这种思维更类似一个工程师在进行一项工程时的思考,这种思维与在执行教师实验步骤的操作时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我们的科学课提倡的“科学思维”。

篇4

[关键词] 科学教育 内涵应对 实施策略

一、科学教育的内涵

1.科学价值观

它是指对科学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如相信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自然界是可以认识的,科学理论具有相对性,但科学不是万能的等。这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科学理论的价值取向:一方面是积极有益的,认为科学可以为人类带来福音,促进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人类健康等;另一方面是消极和不利的,即科学在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2.科学精神

它是指从事科学活动所应具备的基本精神,是贯穿并深藏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内驱力和灵魂。主要包括:

(1)求真、求实、客观精神

主张客观真理,即认识到真理是可重复的,可检验的;主张实事求是,亦即认识要从“实事”而不是从“虚事”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科学的本质并不是证实真理,而是不断发现以前真理的错误,不断更新真理。

(2)合理怀疑和批判精神、创新精神

怀疑是科学和信仰的根本区别,信仰中不能包容怀疑,如果产生怀疑,信仰就开始动摇了。科学不能排除怀疑,排除了怀疑,科学就接近信仰了。创新是科学的生命,没有创新就没有科学,没有创新,科学将停滞不前。

(3)民主、平等、自由合作精神

科学是社会有组织的群体活动。因此,团队精神、民主作风、合作意识、百家争鸣等都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

(4)人文精神

人文体现的是关怀,是求善。科学和人文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人文的科学,将科学作为绝对权威来推崇,会导致科学发展与人类精神相对立。而没有科学的人文是盲目的、愚昧的。

3.科学态度

它是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科学发展的整体把握而形成的科学信念与科学习惯。它要求面对实际问题,能够遵循事物本身的脉络,实事求是。主要包括:严谨踏实、勤奋努力、热情自信、善于合作、有高度责任感、对自然和科学有极高的兴趣。不断求知、探索、宽宏大度、谦恭能达、执著、锲而不舍、超功利精神等。

4.科学知识

它是指人们通过科学活动认识世界所得的成果。事物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特点,决定了人的认识的多元性,因而科学知识呈现出动态的特点,它既不能穷尽,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具有局限性。包括名称、术语、符号、事实(其中含科学、技术、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知识)、概念、原理、定律、理论等知识,还包括技能,其中动手做事情的技能为动作技能,应用概念、原理、定律、理论等处理外界事物的技能为智慧技能。

5.科学方法

它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们揭示客观世界奥秘、获得新知识、探索真理的工具。科学方法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哲学层次的方法,如唯物辩证法;其次是一般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指从各门具体学科的特殊方法中概括出来的共同方法,包括积累经验材料的方法,如观察方法、实验方法、调查方法、测量方法等,还包括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模型方法、数学方法、黑箱方法等;第三个层次是学科特殊的方法,如化学中的电解法、生物中的显微观察法、物理中的光谱分析法等。

6.科学实践能力

它是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的能力。包括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具体表现在:科学地确定可研究的问题的能力;确定科学的观察所需要的论据的能力;得出或评价结论的能力;传播(交流)有效的结论的能力;论证对科学概念的理解的能力。还包括对社会及日常生活问题所作出各种解释的能力和相关决策的能力,收集、处理、分析、判断、利用信息的能力等。

上述科学教育的几方面内容是相互交叉、渗透、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科学价值观、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内驱力;科学知识是其他方面的基础和载体;科学方法是帮助学生有效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工具;科学实践能力则是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来解决问题的才能和力量,其他方面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的增强也会加速其他方面的提高。

二、目前在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新课程改革已历时多年,对科学教育内涵的认识已有提高,并且不断地在提高、加深。特别是通过开设研究性课程,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教育全面开展,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但在实际科学教育教学领域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学生认为校外社会活动是培养其能力的主要场所,校内课堂教学活动起的作用是很小的。而教师高估了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在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是习惯于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来说既简单、经济,又能满足应试教育的需要,可以说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它是一种很实用的教学方式。大部分教师在理想和现实中挣扎,作为教师的神圣职责,既要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负责,又要找出一种简单经济的方法应付各种考试,以获得一个好的教学成绩。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要有一个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有完善的实验室设备、足够多的教学课时、小班制等条件,以满足教师进行灵活的、多样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同时经过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并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实现自己的教学理念。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这个观点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认同,这有教材编排的问题,也有教师的问题,应引起教师的重视。要想在科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主要应提高教师的知识和思想水平,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理论本身就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起来的,在学习科学理论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设计一些实际情景,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精神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3.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间的关系

要改变这种状态,教师要有机会接触学校外面的世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给教师提供这样的机会。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在科学教学中必须重视科学教育的培养。这需要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需要提高教师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需要给教师接触社会生活及科技生产的机会。

4.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理科教师的任务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将不断融合,与文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文科的教学内容中常涉及一些自然科学的内容,文科的教师同样肩负科学教育的任务,特别是在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方面。

篇5

关键词:城市防火;规划;消防工程

中图分类号:S762.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城市消防内涵

安全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其包含狭义安全与广义安全,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各行各业均需重点关注的重要问题。狭义安全主要指治安安全,而广义安全则涉及经济、条件、政治等多方因素,代表生态、工业生产、国家安全以及生活、人身安全与单位企业安全等。只有安全可靠的环境才能确保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生产效益的稳步提升。众多安全控制之中,城市安全是与百姓生活最息息相关的系统工程,而其中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纵观影响城市安全的各类可避免的灾害事故不难发现,火灾事故最为常见,其同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步伐体现了一致性,即火灾事故伴随城市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充呈发生机率逐步上升趋势,而其中以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最为频繁,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大面积的人员伤亡。引发火灾事故的成因多种多样,最显著的成因则在于城市规划、防火管理、建筑工程管控建设存在不完善之处。倘若前期完善规划,充分准备,树立科学预防意识,引入现代化管控技术,创建安全可靠、科学合理的城市消防体系,强化灭火、救火、防火、预防火灾、重建保护、应急管理综合能力,则可为整体社会创建安全、可靠的生活、工作、发展环境,杜绝不良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降低火灾危害影响、减少事故发生机率。

2、城市防火规划科学目标与消防工程建设途径

城市防火体系规划目标在于为城市的健康、优化、稳步、持续发展,创建良好的火灾防护救援体系,降低事故发生机率与不良损失,为人们创建舒适、安全、可靠的城市生活环境。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防火安全制度的优质保障,只有由源头上树立科学预防意识,制定有效的控制救援策略,促进消防安全体系的规范布局,公共安全消防系统设施的优化建立,才能真正为城市的发展建设保驾护航,创设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安全、科学、持续发展建设目标。在展开区域规划管理与消防工程体系方案布局设计阶段中,应综合考量各项防火标准要求,例如消防通道设计、运送各类危险物资的安全路线、如何合理科学规划消防站点位、城市防火安全应急疏散空间。对于各类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同样也应囊括于城市防火规划任务中,应确保建筑工程与他类建筑项目具有安全的防火距离,提升结构体系安全可靠性、装饰材料防火耐火性能,有效降低可燃物品具体总量,进行防火区域的有效分配。对于具有较大危险系数的火灾分隔区域,应细化制定预防火灾与防控计划,实施严格周密的防火监督管控,提升综合方案安全管理效益。在由设计角度完善城市防火规划的基础上,应做好全面系统的消防工程操作施工、管理审核、竣工验收、规范应用、优化管理与技术维修养护等具体环节。相关规划单位在进行总体城市布局阶段中,应由城市体系的绿化景观、功能体系划分、交通工程、预防灾害等视角出发,做好居住集中区域、工业分布区域的细化、统筹布设安排,令其由源头上强化预防火灾综合安全能力,营造良好可靠的应用发展环境。具体的防火规划设计应引入专业精英人才,依据科学操作规范进行方案计划的统筹制定,而后实施各工种的分配与细化设计。应由城市总体规划、应急救援管理与建筑系统预防火灾等层面开展完善优质的预防火灾策略分析制定,进而有效做好火灾防御、危害处理,促进整体城市的科学、可靠与安全发展。

城市消防原则与科学防火实践策略

3、1城市消防原则

通过与火灾事故的长期抗争,我们总结了丰富的预防控制经验,为有效预防火灾蔓延、造成不良破坏,我们应树立以预防为主的科学原则,同时应做到防消、防救结合,制定有效的城市消防管控政策、方针,提升综合管控效能。城市消防控制实践中,应树立尽一切力量预防火灾的原则,引入现代化管控技术、制定有效预防策略。同时应借助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提升综合防火能力。另外应主力控制火灾造成的不良损失,令其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应通过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提升城市防火综合水平能效。为优化控制效果,应从源头诱因入手,采用高技术水平材料,优化调节监督、控制消防技术整体水平。对于存在的不良火灾隐患问题,应做好技术环境优化,有效强化火灾防范意识。当火灾发生时,应制定良好全面的应急预案作出迅速反应,优化装备配设整体标准与综合救灾防控能力。

3、2城市防火科学实践策略

针对火灾对人类社会发展、经济建设造成的重大危害影响,我们应树立战略化管控目标,做好城市防火规划,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升城市综合防火能效,进而促进现代化社会的持续、安全、优质发展。为此,首先应强化防火安全培训教育,提升工作人员、城市民众整体减灾防火意识。纵观各类火灾事故,人们的主观预防意识以及面对火灾的谨慎从容态度是降低火灾事故影响、提升逃生机率的重要保证。为此,应强化防火全民安全教育,提升领导阶层防火管控重视力度,强化防火工程投入,进而优化更新当前重视救灾救火、工程防火,忽视预防控制、非工程防火的不良态势。现代化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体现了重要的职能作用,即提升经济效益,同时降低灾害影响及不良损失,进而获取变相的经济增值。由此可见减灾的另一层面便是创设增产效益,提升经济水平。当前,我国各地发生的火灾事故引发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高达千亿元,而建筑火灾引发的损失则最为显著。为此,我们只有强化减灾预防,提升全面安全防控意识,才能实现增值目标,创设显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提升预防综合能效,应强化防火领域的深入开发研究,引入高新技术手段,提升城市防火预警监测综合能力。可基于卫星定位技术实现火灾消防遥感监测,借助全球定位与地理信息体系优化防火系统建设,引入现代化计算机网络平台与通信技术实现火灾事故的准确预报与科学防范,获取各地真实、全面的火灾资讯信息,进而实现早发现、早预防、早救助、降低不良经济损失的科学控制目标。在监测火灾层面应包括先先兆预测、发展情况管控,预报火灾应包括对潜在火灾、环境干燥等级、风速情况与防火级别的通报。城市防火管控实践中,应科学明确消防重点,对于经济发达区域、人流分布密集、重点开发区域、旧城区、棚户区,应强化重点防控,将其视为核心管控区域,并强化防火工程以及非防火工程的统筹建设,重点教育,杜绝灾害死角的存在。另外,在灾后重建阶段中,应做好灾情状况的综合评价,涵盖破坏状况、可用程度等,通过有效评估确保灾区快速的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最大化降低火灾事故损失影响。

结语

总之,针对火灾事故造成的重大灾害影响,我们只有明确城市消防科学内涵,做好城市防火综合规划、树立科学实践目标,明确消防原则,制定优质防火控制策略,才能全面提升现代化城市综合防火能力水平,降低火灾事故不良影响,创设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安全、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亚飞,刘茂.基于GIS的城市火灾风险评价及其在防灾规划中的应用[J].灾害学,2010(21).

[2]曹建国.城市火灾防救对策——以陕西省为例[J].灾害学,2008(21).

篇6

[关键词]前概念;科学概念;实验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反映,是在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经过反复的科学抽象而形成的。科学概念就形态来说,它是弥漫的;就内容来说,它是定性的。它不能精确地说明自然现象,更不能转化为相应的专业技术[1]。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认为“科学概念”(Scientific Concepts)是指组织起来构成的、系统的科学知识。它来自科学家共同体对世界的认识,同时也帮助科学家组织观察和发现世界,它包含的内容是开放的、动态的。科学概念可以是一些自然的语言,如动物、植物、哺乳动物、湿地、水资源,等等,也可以是运用一定的语言规则,由科学家建造了更复杂的知识结构的表达,并且与数据、方法、理论和其他概念相连[2]。中央教科所郁波教授认为科学概念包括科学的观念和对科学的看法,发展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念,比让他们掌握大量事实性的信息更应受到重视。科学概念不是科学知识,“科学概念”也绝不是原有认识中的“知识性概念”,它的内涵远比“知识性概念”要丰富、深刻。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嘉映教授认为一个概念是一些经验事实的结晶,科学概念是科学经验事实的结晶[3]。笔者认为当今科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概念不仅包括科学的事实性知识,也应包括科学的观念、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这些都是学生应该在科学课中习得的,科学概念的教学应该成为今后科学课程教学的重点。

在2000年和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标研制组进行的一项专题研究表明,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程度的总体合格率为48.2%,低于国外公众对科学概念的掌握的程度。[4]此项调查说明,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还存在严重的问题。在今天的科学课课堂上,教师经常以给出定义的形式直接讲解某概念,然后进行举例或应用。这是比较普遍的概念教学方式。这种讲授方式忽视了学生理解概念的重要性,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科学概念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保证概念的教学效果,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小学科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挖掘学生脑海里的前概念不够充分

很多事实证明,学生不是带着空脑袋进入课堂的,而是有相关的前概念的。这些前概念有些是正确的,可以成为科学概念,有些是错误的,属于错误概念。错误概念影响学生对新概念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充分挖掘学生头脑里原有的错误概念。学生的前概念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缺乏严格的推理和实验验证,有时他们借用表面类似的现象对事物进行解释[5]。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理解效果,这会造成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死记硬背,而不能完全理解概念。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使用直接提问学生的方法来暴露学生的前概念,这样做导致学生没时间思考问题,收效甚微。这些都是缘于教师对学生的前概念的挖掘不够充分,不知道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二)科学概念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认识,对学生认知能力估计不当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大都还处于“前运算”的阶段,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还是以记忆为主的学习习惯[6]。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多采用成人化思维,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同于教师水平。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估计过高,觉得有些概念很简单,在讲解时寥寥数语,这样会导致有的学生不能理解相应的科学概念,丧失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也有的教师在教授抽象概念时,仅组织学生对概念进行简单记忆背诵,认为学生理解不了概念,这样做恰好过低地估计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在简单的串联电路中,学生会认为各处的电流大小不同。很多老师会认为电流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于是直接让学生记住串连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这样的结论。

(三)科学概念的教学重结果轻过程

学生掌握一个科学概念,实质就是掌握了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是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本质的过程[7]。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尽量缩短认知过程、减少思维坡度、加快教学进度,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测试练习,达到应试的目的。很多学生在教师讲完科学概念后,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上。教师在教授科学概念时,不讲科学概念的来龙去脉和相关概念,使学生孤立地学习一个概念,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如今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特别注重概念形成的过程,注重概念教学的连续性,强调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自主探究,而不仅仅是记住一个科学概念。

三、小学科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篇7

记者:郁老师,什么是STC课程?为什么要对一个课程进行这么长时间的研究?

郁波:STC是美国国家科学资源中心根据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开发的一套中小学科学课程,被国际科学家联盟列为全球最有代表性的探究性课程之一。我们是2001年与美国国家科学资源中心开始学术交流并确定这一研究项目的。当时,正值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不久,在参与国家《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研制,承担小学科学的编写任务之后,我们深感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识到开展科学课程基础性研究的必要。因此,经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我们于2006年组织辽宁、北京、天津、湖北、重庆、广东、江苏、浙江8个省市10所小学的20个实验班开展了长达6年的STC课程实验。

记者:基础性研究正是我们国家教育领域所缺乏的。你们这项实验主要研究了什么?

郁波:主要是深入了解影响当代科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观念和思想、关注的重点以及解决方法,包括对儿童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在对6年实验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STC课程的十大要素,逐一分析了这些要素对课程建设和教学的意义,以及在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这些要素是:建立在科学素养观基础上的课程组织结构、强调概念连贯把握和广泛理解的设计倾向、指向全面的科学实践的教学活动、为发展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系列设计、情境化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材料系统和评价系统的建立、广泛应用科学阅读和科学笔记等。

记者:在会上,你们反复提到了STC的课程目标,并把它们作为标语悬挂在会场四周,看起来确实和我们的不太一样。它对我国的科学课程改革有什么可借鉴之处?

郁波:他们的课程目标很值得研究。第一个方面是,使科学对所有学生都是适合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这一表述清晰地阐明了课程设计者对科学课程的一个基本定位,即儿童必须是学习的主体,课程和教学的设计要基于儿童的发展,并由成人给予组织和支持。目前,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在这方面处理得还不够好。一个问题是仍然习惯从成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基于儿童的认识,尊重他们的发展需求和特点。另一个问题是往往误解了儿童的学习主体地位,疏于对学习过程进行组织和提供必要的支持,致使儿童的科学学习常常迷失方向。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形成儿童乐于接纳的、能促进他们发展的、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科学学习过程。

在STC课程的实验中,我们还注意到上述目标表述中“适合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三个关键词不但具有各自深刻的含义,同时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挑战性”在STC课程中表现得很突出,它不仅指向事实性知识,还包括了观察、测量、处理数据、推理论证、交流应用等科学实践能力以及一系列科学的价值观、信念和标准。这常常令我们感到疑惑,担心对小学生的要求是不是太高。像“天气”单元,要求一年级的小学生对天气做长达一个月的连续性观察,把观察结果制成柱状图,还要在单元结束时进行解释和总结。但实验下来,我们发现学生们很适应,而且有很大的兴趣。这说明课程的设计者对“挑战”、“趣味”和“适合性”做了很好的整体结合与处理。这种强调事物间相互关联的思维方式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因为我们至今在处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时还往往容易将它们割裂开来,而不是综合性、整体性地思考和处理问题。

记者:实际上还是设计时目标是否明确以及是否真的能够围绕这些目标进行统整考虑的问题。

郁波:是的。我认为我们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要发生变化。STC课程目标的第二个方面是有助于学生对周围世界的概念性理解。

记者:什么叫概念性理解?

郁波: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堂上不仅要进行一系列的体验和观察活动,还要在进行观察和推理时深层次地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以及科学的基本观念。例如STC的“固体和液体”单元,要带领学生进行长达16课时的探索固体和液体属性的活动,但课程不是停留在对固体和液体的简单观察上,而是促进学生通过比较和分类,理解物质科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独特的可测量的属性,可以根据物体的物理属性,描述物体和把物体分类。同时要求学生理解,科学的观察和推理与日常的观察和推理不同。细致的观察、准确的记录、对观察结果进行组织和描述,通过推理和论证形成解释,根据证据修正和完善原有的认识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做法。显然,课程设计者认为,这些学科的核心思想和科学的基本理念,对于学生以后所有的科学学习都是最基本的。让学生去经历许多孤立的观察和实验活动,并不能保证他们能理解一门学科的总体思想,而正是这些总体思想和科学观念能使他们去理解和认识更多的自然现象和事物。STC课程对于概念性理解的追求启示我们,科学课程一定要重视学科核心思想和科学基本观念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说,科学课程的任务是要将学生引入科学文化。这包括用科学的观点去认识物质世界,知道什么样的知识是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通过怎样的特殊方法和流程获得的,以及为什么我们可以使用和信任它们。

记者:核心概念是我们2011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理科课程标准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关键词,其中包含着学科的基本观念。过去我们对概念教学的重视是不够的,往往以讲解定义简单代替了,很少为概念教学设计一连串的活动。

郁波:实际上还是对概念的内在含义不了解。STC课程目标的第三个方面是帮助学生发展科学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科学论证,目前在我国的科学教育中还少有研究。课堂上的探究活动一般都终止在小组汇报和交流的阶段,缺少对证据的分析、从证据到解释的推理、不同观点间的交流和争论以及对探究全过程的公开研讨。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孩子们常常误以为科学探究不过是观察、通过实验收集事实的活动,而不是充满了对证据和解释的评价、观点的分享和共建、不断接受挑战和质疑的理性过程。我们期望的科学素养中的核心品质——尊重事实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也难以发展。这一问题的存在,源于我们对于科学本质的认识。STC课程的这一目标以及建立在一系列科学论证能力发展基础上的课程结构提示我们,要开发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课程,我们应当尽早补上科学论证这一课。

记者:我有个疑问,小学生具备发展这种能力的条件吗?

郁波:儿童的科学论证能力不是先天具备的,需要通过科学课程有意识地发展和进行长期培养。但毫无疑问,从小学低年级开始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从STC 课程实验班孩子们的大量行为表现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记者:STC课程目标的第四个方面是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如好奇心、尊重证据、适应性和对生物的敏感等。科学态度也是我们的课程目标所强调的。

郁波:具有启发意义的是,STC课程强调的是喜欢提出问题,喜欢在仔细听了讨论的各个方面之后才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证据,包含了思想开明,愿意思考相互矛盾的证据。适应性,指的是愿意保留自己的看法,同时乐于思考和采纳别人的观点。对生物敏感指的是尊重生命,具有环境意识。这些对科学态度的深入解读生动刻画了科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和丰富内涵,对我们科学课程的设计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记者:科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和丰富内涵,这个问题我们过去的确很少考虑,因此老觉得科学精神很虚幻。您这样一解释,就很清晰了。

记者:从你们的研究来看,STC课程在设计上,尤其是操作层面有什么值得我们注意的?

郁波:从教材编制的操作层面上看,可以直接借鉴的有四个方面。

第一,教材的大单元设置。也就是让学生能够在1~2个月的时间内,对一个学习主题进行持续的、深入的科学探究。这与指向知识点的、孤立的、零散的事实性知识为基础的课程结构方式非常不同。这种大单元设置能够通过学科的核心思想,将相关的事实性知识组织起来,让学生在一个概念的框架内理解科学事实和技能,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科学性质的理解,在持续性的思维中发展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二,引导式探究的广泛运用。这在STC课程,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中是主要的教学方法。具体表现为对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做了详尽的过程设计并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包括如何聚焦问题、如何指导学生收集证据、如何开展观察实验、如何使用记录单、如何呈现和组织数据以及列出讨论和论证的关键问题等。这使STC教学的每一个过程都很明确,同时又能做到在不同的探究阶段和不同的年级给予学生发展自主探究能力的机会。这种方式很适合科学探究能力还不够强的教育环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第三,用“学习周期”搭建教学框架。STC课程的学习周期包括集中、探索、思考和应用四个阶段,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中,同时又将学生需要经历的科学实践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一框架,能使教师和学生明了学习的目标,及时地意识到学习所进入的阶段,有利于学生概念的转变以及提高自我监控学习过程的能力。

第四,学习共同体的构建。STC课程的实验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合作学习在科学教学中的意义。在科学学习中,孩子们的概念转变不是独自完成的,获得不同的想法并与之进行探讨是他们建构概念极其重要的部分。这不仅能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不同的观点和科学共同体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还能发展他们的表达、推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记者:我们还很想知道,STC课程实验对解决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所面临的难点问题有什么意义?

郁波:我国科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一些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例如,教学资源不足,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素质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都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得到解决。如果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主要的问题可能还是未完成学科性质和教育实施途径的转变。2001年颁布的国家《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使我国科学课程的改革面临着一场长期的、严峻的挑战。

记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郁波:其实全世界的科学教育都面临着转型和挑战。在经历了将科学视为知识和过程,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定位在传授事实性知识和过程性能力的培养之后,人类终于认识到科学是对自然世界的解释,学习科学的最好方法是让孩子们在科学课堂中进行类似于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活动,包括提出问题、界定难题;建立和使用模型;设计和进行探索;分析和解释数据;运用数学和计算思维;建构解释;基于证据论证;获取、评价和交流信息等。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的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刘默耕先生就提出过“指导学生学着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大自然的秘密”。遗憾的是,对科学家是怎样探索大自然的,我们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而且由于文化的缺陷,我们大部分人对科学家的工作方式缺乏基本的了解。

记者:我记得在2010年的公民科学素养调查中,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只有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郁波: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是同一时期,美国组织了庞大的专家队伍对什么是科学家真正所做的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研究。历史学家、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认真仔细地研究了科学家所做的工作之后,把科学家的实践活动概括为前面提到的八个方面,并且在这一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有关科学学习和教学的一系列研究,推动了科学教育的重大发展,开辟了科学教育的新视野。STC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透过我国科学课程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这些问题大部分与对科学的理解有关,与对科学家工作特点的认识有关。正因为如此,一些科学课上,尽管教师十分努力,学生也很认真,但仍然没有反映出科学课程的一些基本特征。而我们从STC课程的实验中,却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整个课程指导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的学习方法与科学家在真实工作中的工作方法十分相似。孩子们不断地通过课程学习如何问有效的、可研究的问题,如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自然现象,如何进行预测,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积极参与有关证据、解释之间的讨论,如何进行对证据的逻辑推理,以及如何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当然,孩子毕竟不是科学家,他们的科学学习活动与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差别的,STC课程在遵循儿童的发展特点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正像前面提到的那样。

篇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本文试图将实践观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从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增加教学的实效性,对于作为实现主体的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实践观;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策

一、关于实践观的内容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一)实践的内涵

1、实践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即在实践中人把自我主体的愿望、意志、要求,对象化在现实的客观物质上。

2、实践是人类感性物质活动,它表明实践不单纯是主观的,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具有直接现实性。

(二)实践的特点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动创造性和社会历史性。

(三)实践的地位和作用

⑴实践提供了人类的存在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一切活动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

⑵正是在实践中形成了人类的意识,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生命体。

⑶正是在实践中,形成了人类社会,从而把人与动物相区别,使人成其为人,从而把人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

二、应用实践观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课程教学理念

实践观注重突出实践主体的主体性地位,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就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学内容上讲,的确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内容纷繁复杂、较为抽象难懂,因而在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多情况下出现了“一言堂”的课堂局面,教师成为了该课堂的绝对主角,将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情境,缺乏师生间的良心互动和激发实践主体进行实践活动的条件和氛围,不利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有效实现。那么,教师必须首先改变以单纯理论灌输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确立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共同学习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同时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科学实践发挥了及其主要的作用,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收益,必须适时加强教学实践相关的课堂教学理念,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1、 布置教学任务,课堂互动研讨

“教师针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某一现实问题设计题目,根据题目解答的实际需要把学生分组,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积极思考,并形成书面材料或做成课件,由小组负责人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学生发言、讨论”[1],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

2、 经典案例教学,引起师生共鸣

“经典案例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创新手段。”[2]教师根据讲述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按照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针路线,灵活多变的选取相关教学经典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达到引起师生共鸣的教学效果。

3、 观看影像资料,分享观后感悟

随着科学实践的不断发展,教学设备和教学媒介也在日益更新。教师组织学生适时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吸引学生的、教育性与艺术欣赏性充分结合的影像资料,并在观影后与学生共同分享观后感悟,也是教学实践的创新和完善。重要的是教师不忘在观影后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总结,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加教育的实效性。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

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之外,身处校园中还有许多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校园里参与实践活动。校园实践活动本着经济、便利的原则,充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校园资源和师资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例如,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开展诸如主体辩论赛、主体演讲和宣讲等活动。借助大学生社团等团体的帮助,以宣传画、音乐、情景剧、小品、相声等艺术方式,阐明与思想政治理论相关的主题或反映某一社会现实问题,表达出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并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利用学校邀请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做报告会、讲座等,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进校园”、“郭明义精神进校园”等活动,使学生开阔眼界和思维。

(三)积极落实社会实践

1、 学校方面

在走出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中,除了在校园里开展实践活动外,让学生走出课堂,贴近社会,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更是促进实践主体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例如实地参观访问活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学校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文化科技馆、监狱等、探访文明社区和先进企业、革命前辈等,参观后,结合所学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形成探究性报告或心得体会。

2、家庭方面

家长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扮演主导作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所学知识的丰富,家长的家庭教育角色应该从“主导作用”转变为“引导作用”。为了使孩子尽快成熟起来,家长必须不遗余力的增加孩子的社会实践机会,通过采用合理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创建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开辟多种渠道增加孩子的社会实践机会。

3、社会方面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环境对人的性格和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党的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要从三个层面上展开全方位的建设,从国家层面上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上讲,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上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三个层面相互关联、紧密合作从而为大学生,特别是广大90后大学生创造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政府还需为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安全的场所和充分实践的机会,形成国家、社会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风尚。

4、个人方面

为了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进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实效,作为教育主体学生应该增强实践意识,将自身所学的理论和方法恰当地运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检验、完善、应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并在实践活动后积极认真的反思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吸取教训、完善理论学习并不断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傅正华.在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进行实践教学的初步设想.[J]中国地质教育,2007,⑶:105.

[2]胡昂.案例教学法在《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合.[J].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 .3

篇9

关键词:主动适应被动适应自然选择社会选择可持续发展

从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至今,由于对进化论的理解不深,因而出现了2种极端现象:一是生物进化中的自然主义倾向,即忽视社会选择的巨大作用,仅仅将生物进化归结为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二是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过分夸大社会选择的作用,而低估了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我们必须把大尺度上的生物进化和小尺度上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把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保证人类的各种行为不偏离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使人类走上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笔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索生物的进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旨在为生物进化大背景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基础。

1生物进化与生物的适应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明了生命是进化的产物,现代的生物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给神创论以巨大打击,使生物学摆脱了神学的羁绊…。达尔文认为由于随机变异的产生和自然选择的作用,适应的变异被保留了下来,而不适应的变异则被淘汰。因此,自然选择的过程,就是生存斗争及适者生存的过程,适应是生物进化的最终结果。

进化论及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多细胞生物起源于单细胞生物,结构复杂的生命体总是源于结构简单的生命体。据此,部分学者认为进化就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过程。生物的进化就是生物体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发展过程,其中存在着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方向性,这和达尔文对生物进化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解是相背的,这是人类中心说的判定标准在生物进化论中的体现。即使现代的进化观也并未认为“进化就是革命性的进步”,而把“进化”定义为“进化是生物适应性的改变和生物群体多样性的变化”,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一致,在进化理论中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是达尔文整个进化理论体系和现代进化观的奠基石。

适应是生物进化的最终结果。生物的进化是生物物种的趋异化过程,是生物的随机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过程。自然选择是对随机的多种变异的选择,大自然为选择者,而随机的各种变异成为被选择的对象,被大自然最终所选择的那种变异就得以保存下来,而同一物种中的其他变异就被淘汰,得以保存的变异就是适应大自然的。可见,生物物种产生的各种变异,无论是变异的程度上、方向上,还是变异范围的大小、数目的多少上,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而大自然的选择相对于物种的变异来看,却是有一定方向的。自然选择的方向性和物种变异的随机性,客观上就决定了生物对自然的适应是一种被动的过程,生物体在结构、功能上对自然的适应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对自然的适应性总是滞后于自然对生物物种的选择性,也就是说,生物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而不适应才是绝对的、永恒的。这就从根本上澄清了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和现代进化论所基于的客观事实,在进化论中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划清了进化论和神创论的界限。

2自然选择与社会选择

生存斗争及适者生存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另外1种选择——社会选择也与生物的进化密切相关。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文明的开始,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日新月异,市场经济和资源环境私有制的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加上当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生物界的改造力度越来越大,表现在一些物种逐渐消失;一些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成为濒危物种;一些物种地理分布区域大幅度缩小;一些物种生活习性及部分性状发生改变;不时有新品种出现等现象,表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生物物种的演化具有不可低估的选择作用,这种选择称为社会选择。社会选择是人类主动适应自然环境的表现和手段,是人类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好地适应自然的一种必然。从本质上说,人类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科学实践活动等都是人类自主选择的结果,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工业生产以及科学实践活动等人类行为的发生发展和演化等各个方面都属于社会选择的范畴。

事实证明,现在人类社会选择的力量的确是越来越强大,无论是对自然的改造力还是对自然的破坏力都超过了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但是,人类、人类社会本身以及社会选择等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是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发挥效能的。在一定程度上,社会选择是人类社会对自然选择作用的一种应答和反映,可以看作是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典型。但社会选择一经发生后,便有其独立作用的一面,可以和自然选择作用一道共同作用于生物的进化过程。

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一方面,当二者一致时,社会选择对自然选择起到了促进和加速的正向作用,使自然选择的力度、范围、时效得以加强,而自然选择使社会选择的目标得以快速实现,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加速生物物种的演化。另一方面,当二者不一致时,有3种情况:①当自然选择的力量大于社会选择时,生物物种的演化由自然选择所控制,社会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自然选择成为了社会选择的阻力。这种现象在人类的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②当二者力量近于相等时,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都在自己一定的范围内作用,社会选择的目标停留在研究成果阶段,无法有效推广和应用,而自然选择也以其自身的作用规律对生物进行着选择。③当自然选择的力量小于社会选择时,社会选择的结果在自然界中得以快速体现,自然所固有的一些平衡体系被打破,自然选择的方向被改变,社会选择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控制着生物的演化。

2种选择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人类社会诞生起,2种选择过程都直接或间接地贯穿在每一个具体的物种的演化过程当中。但是,社会选择的对象、原始材料和最终归宿都统一在自然界当中,社会选择无论多么强大。都必须以自然选择为基础。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在尊重自然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社会选择对生物和环境的再创造作用,同时利用社会选择来抑制或从根本上扭转对人类或自然界(如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等)都不利的自然选择,或减缓各种对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毁灭性打击的自然灾害等,降低灾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社会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性选择,是一种非常理智的自主性选择,同时也是人类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的一种机制,是一种实现长期自我演化的策略和手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人类的现代化工业和现代化农业以及现代科学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了正确的方向,把人类的社会选择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主动适应都有机地统一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大框架下,使人类的社会选择和主动适应终于走上了“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的道路,从而实现了人类在自己的演化历史上第一次按自己所设计的演化模式去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质上转化为人类的社会选择和大自然的自然选择二者间的关系问题,但这种相互关系无论是从时间、空间维度还是二者间力量强弱的对比情况来看,都是不对称的。从生物进化的时空尺度上来看,人类必须充分发挥自己所特有的主动适应力来确保社会选择在最大时空尺度上与大自然的自然选择相适应,人类才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长期的自主演化。

从纯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自然和自然选择都不会支持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内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高,因为这意味着人类作为一个生物学种群,将占有越来越多的物质和能量,因而会剥夺其他物种生存和演化的机会,这与生物界的演化趋势相背离。因此,在生物进化的大背景下,人类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全人类长期的艰苦努力,还必须同时处理好进化、适应和选择等重大问题,只有这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生物的进化、适应和大自然的选择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统一在生命的演化过程中。进化是生物适应自然的结果,适应是选择的结果,而选择是自然界所固有的属性。换句话说,进化、适应和选择都是自然界所固有的运动规律在生物物种演化过程中的体现,是物种演化过程中3个最重要的环节。人类的社会选择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此为前提,才能正确地发挥作用,为人类造福。

篇10

一、理论方面: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做一个高雅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要继续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师德。师德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说教,而是具有深刻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格的,一个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会有道德感召力,仅仅依靠说教的道德教育必然是苍白的。同样,教师的师德魅力也是以其深厚的文化为底蕴的。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完成其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其次,要把"学习与思考"真正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

二、业务方面:

1、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科特点,教的最优化要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继续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创设方法,掌握"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风格。

3、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4、计算机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计算机能与课程整合。能够独立制作电子教案及教学课件。

我们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学识渊博与教师的现实表现,教学实践中展现出来的设计、组织、协调等自我调控能力,都是学生学习的优秀资源,尤其,教师自我发展的信念、自我调控的科学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着与严谨的品行,将影响学生的终生。所以,为实现以上目标我准备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终身学习应具备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今后我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

3、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持之以恒。

本年度工作目标:

1、认真钻研新教材,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