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干部培训计划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帮扶干部培训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基本情况
根据《运城市关于开展2019年精准脱贫攻坚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印发了《盐湖区脱贫攻坚专家库组建工作方案》,结合盐湖区实际,组建了脱贫攻坚专家库。2020年共计划开设培训班3期,包括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扶贫系统干部培训班和贫困村干部培训班,共培训党员干部500人次。组建了脱贫攻坚专家库,共包括10个单位,15个专业领域,17名专家和17名具体业务负责人,建立了长效绩效考核机制和推荐、审核、入库程序。
二、主要做法
(一)干部培训计划落实
区委组织部、扶贫开发中心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配合,统筹组织实施。要加大各级财政对扶贫干部教育培训支持力度,对所有扶贫干部进行分批次、小规模、互动式、针对性的培训;组织帮扶干部“遍访”行动,按照“五看六问三评估”要求进行逐户排查,建立贫困退出有效机制;组织培养了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通过巡回指导,强化基层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履职能力和政策知晓度,规范了线上信息和线下资料,基础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按照年度培训计划要求,盐湖区2020年共计划开设培训班3期,包括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扶贫系统干部培训班和贫困村干部培训班,共培训党员干部500人次。
(二)人才库建设
按照《盐湖区脱贫攻坚专家库组建工作方案》(运盐脱贫攻坚办〔2020〕5号文件)要求,组织各部门申报,统计了政府职能部门脱贫攻坚政策的制定者、组织实施者,及部分来自基层的专业型实践型人才。共包括10个单位,20名专家和25名具体业务负责人,建立了长效绩效考核机制和推荐、审核、入库程序。
三、存在问题
(一)干部培训存在延伸到基层力度减弱现象。盐湖区结对帮扶干部有1700余人,乡村两级干部有500余人,无法全部进行针对性培训。但是采取分级培训的办法,就会存在有些村组干部和基层结对帮扶干部认识不到位、培训不彻底、力度减弱等现象。
(二)乡土人才的带头示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有些乡土专家,通过自身努力发展个人事业,也带动了周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但是因为自身素质有限,无法将自身的成功经验和优势技能有效的加以转播推广。
四、下一步打算
篇2
一、强力推行,建立“三制”
一是建立目标管理制。针对队伍现状,明确提出了在职公务员*岁以下*年前必须全部大专以上学历。对凡取得本科学历的,予以对应奖励;结合省、市局“六能六会”目标,提出了今年机关干部不少于“四能”和基层人员不少“四会”目标。由各人结合岗位,拟定了以“四能”、“四会”目标落实时间、落实办法为主要内容的《目标承诺书》,使全员在能力建设上有抓手、有压力、有措施。
二是建立奖惩激励制。完善绩效考评制度,将干部学习培训、岗位技能、工作绩效以及能力提升的好坏、快慢,纳入绩效考评内容,量化考评,奖惩兑现。对凡在县、市、省工商系统统考获名次的、评为岗位能手的,分别对应给奖;对统考不及格的,责令补考,对所在单位负责人、当事人相应惩罚并通报批评,并记入单位责任目标考核、个人绩效考评中。县局还专门将综治先进单位奖、省文明单位奖等用于干部绩效奖惩基金,保证奖励兑现到位。
三是建立组织保障制。成立县局干部集中培训中心,网络市局“五项能手”、县局办案能手以及登记注册、法制等单位业务骨干约*人为师资力量,加强与上级领导、党校教员、司法律师等*人建立联系,邀请加入师资队伍;制定了干部培训教育规划大纲、《干部培训管理规定》以及课堂纪律、考试规则等制度,明确了培训课堂“五个不准”,即不准迟到早退、不准聊天、不准随意走动、不准吸烟、不准打电话的“五不准”规定。同时,将培训费用纳入年初经费预算,配齐配硬教学设施、设备,购置了培训专用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和扫描仪等设备,保障教学。
二、集中培训,注重“三性”
一是“菜单”教学,增强针对性。按照因需施教、因人施教的路子,按照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因,筛选公文写作、网格化监管、*维权技能、执法办案、经济户口模块应用等内容,列出培训菜单,制定培训计划。发挥局域网优势,将多媒体教学内容打包邮发,供干部集中学、分散学、随时学、多次学,解决了工学矛盾,促进了培训高效。
二是分类施教,增强实效性。培训中,对一线人员,突出岗位技能。对中层干部,突出综合能力,着力提升宏观驾驭、科学决策、公共协调和业务指导等能力。今年以来,共组织一线人员培训*期,*人次参加;组织基层分局、股室负责人培训*期,*余人次参加。今年,重点针对办案业务,举办案件评析会*次*人参加、听证会*次*人旁听,提升了执法办案水平。
三是专业培训,增强适岗性。对执法办案岗位的,采取“一月一法一案一评”、“学、评、考”等方式,以案说法,以案学法,疑难解答,提升技能;对登记服务岗位的,着力培养进言献策、登记准入、职能服务三项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对消费维权岗位的,着力在提升处理大要消费案件、解决疑难消费纠纷、创新消费维权方式、增强维权社会协调等“四个能力”上下力培训,做到有的放矢。
三、能力争创,抓好“三促”
一是岗位练兵“促”。推行业务尖子主讲。由业务尖子结合专业知识制作教案,开展相同岗位培训。*月下旬,县局执法办案培训会上,市、县办案能手张绍文结合多年办案经验,就如何发现、挖掘案源,如何把握当前办案点等作了辅导讲课,参训人员启发很大。推行上挂锻炼。从基层选派人员轮流到公平交易、登记注册、消保等单位上挂锻炼,跟班作业,“一对一”辅导“帮学”,直到跟班考试合格为止。今年,有*名基层干部到局机关上挂锻练。推行案件评析交流。将已办案件进行改编,人为地设置易于忽视、出错的问题,组织骨干人员辩论,多人旁听,从中获益。
二是多岗锻炼“促”。加强干部轮岗交流,让干部在不同岗位锻炼提高,实现岗位成才。今年,共轮岗交流干部*人,占在职干部的*.*%。其中,基层分局、机关股室主职*人、副职*人,一般干部*人。通过轮岗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干部工作热情。原法规股股长江玉洁调任中心窗口负责人后,为尽快适岗,她坚持三个多月苦钻业务,成了市场主体登记的“把关人”。她感到:轮岗后责任大了、压力重了,但是过得更充实了”。
三是结对帮扶“促”。大力推行干部能力“互学”。今年,我们将基层*个分局结成帮扶对子,各结对分局分别将综合管理、网格巡查、执法办案、微机操作等岗位人员结成对子,开展“一帮一”、“一带一”业务技能互帮互学活动。目前,有*人次进行了结对帮学,*人次进行了对口跟班学习,并从中获益。各分局内部开展了“强”带“弱”、“好”帮“差”结对活动。
四、日常学习,讲求“三严”
篇3
1.1精心安排部署
林业局应以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为起点,从制度完善、督促检查、考核机制等方面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精细化管理方案,同时,号召广大林业职工开展“精细化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专题学习会,对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使精细化管理工作成为推动林业科学发展的新举措。
1.2完善管理制度
在工作方式、方法和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上,找准工作切入点,使每项工作任务均达到明确、运行规范和操作方式清晰。制定《黑龙江省各项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办法》、《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精细化管理制度,并逐步制定和完善其它相关制度,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改变工作方法,规范各科室、单位的职责权限,通过细化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作用;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对林业系统在编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重新拟定考核办法,进一步激发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活力。此外,把精细化管理纳入目标责任制,制定考核办法,量化指标,加强考评,考核结果将纳入年终评先范围。
1.3加强理论学习
始终坚持以观念更新推动管理创新,在全系统干部职工中开展学习精细化管理相关知识,准确把握精细化管理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树立推行精细化管理的紧迫感,通过人本化的管理,激发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1.4考虑群众利益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群众工作,结合林业实际情况,全面加强林业行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以服务林农,服务好林农,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总抓手,认真落实阶段性工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在关系到群众利益的联点帮扶、苗木生产与销售、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兑现、公益林管护人员切身利益保障、做好新农村绿化、集体林权制度工作等方面强化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党支部联点帮扶、“城乡携手 共建文明”、与社区共驻共建、党员捐款、爱心助残、慰问老党员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达到了林业工作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的目标任务。
1.5提升队伍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林业系统干部职工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促进林业工作全面发展,根据全省干部培训计划,组织林业系统干部职工到高等院校林业专业进行培训学习,让干部职工在实践中了解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从规范行为、严肃纪律、严格管理入手,狠抓干部职工作风,建设精细化干部队伍。建立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机关管理长效机制,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善干事、能成事的干部队伍。
1.6提升管理水平
立足岗位讲认识、谈体会、理思路、定计划,将精细化理念贯穿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林业系统开展林业精细化管理讨论活动,并在年末召开林业系统精细化管理讨论会,通过讨论形成适合林业发展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林业管理质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1.7鼓励科技推广
为了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林业部门积极开展林业科技活动,通过聘请省级林业专家作为技术顾问,与中国林业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与协作等形式,针对林业良种培育、森林抚育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急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研究突破林业建设中存在的技术瓶颈,为林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8营造宣传氛围
在网络、媒体及时进行宣传报道,提高精细化管理的社会知晓率,通过加强舆论引导,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形式,围绕“林业为民、管理惠民”这个主题来开展宣传工作,多形式、大范围、高频率、大张旗鼓地开展林业精细化管理宣传活动,努力营造人人关心、个个参与林业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林业的巨大作用,加快生态科普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森林生态科普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市民参与林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公众对创建林业精细化管理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为建设现代林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撑。
1.9构建信息网络
目前,黑龙江省林业门户网站和OA办公系统已全部建成,进入运行阶段。林业信息化平台的建成,将便捷、有效传递林业造林绿化信息,宣讲林业政策法规,方便市民了解花卉苗木供求信息。同时也为市民关注城乡绿化建设,积极献言献策提供了平台,不仅有效推进了林业管理工作精细化,也将为广大市民共同参与林业精细化管理活动发挥积极的作用。
2结语
篇4
文件精神内核告诉我们,质量时代,我们研训机构的工作定位就是两大核心词: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创新教研理念,树立服务意识,调整教研格局,让教研工作成功转型,怎样使工作规划实现系统性、工作目标体现层次性、工作对象观照全员性、工作内容指向专业性以及操作实施校本性,成为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以下简称“雨花区”)师训工作的思考点和着力点。为此,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与布局,就教于同道。
一、抓实抓活师德与素养培训
立德树人从来就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依据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相关部门出台的《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日常师德师风教育实施方案》,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师德考评标准和考核激励方式,借第33个教师节之机,开展“最美教师”“魅力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名师名校长”等推选活动,表扬一批“身边的好老师”,突出榜样示范作用,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借助学科培训和新进教师适应性培训平台,充分展示师德楷模的真事、真情,用先进典型感染、引领、带动教师加强专业信仰;组织雨花区专任教师进行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技能测试,引导教师勤练“内功”,抓实专业素养提升。
二、抓整抓合形成教研训一体格局
尽力做好区域顶层设计,走向标准的研与训。在出台雨花区“十三五”教师培训计划、科学统筹五年一阶段师训各项各板块内容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的深度融合,尽力构建以学校为点、学科为经、学区为纬的校本研修体系,逐步创建各学科校本研修基地,以点带面,形成研训一体发展机制,有效指导教师专业成长。通过“贴地而行”有主题的校本培训指导,使单位研训者的工作重心下移,服务工作前移,解决大面积学校教研组长带领下的教研活动几近于会议精神传达纪要或者教学设计转抄的现状,满足一线教师特别是薄弱学校的实际需求。
三、抓全抓特区本级岗位培训
这里的“全”当然是培训对象覆盖的全员性。在学科人数和培训需求调研基础上,我们出台了“十三五”区级岗培基本思路,每年四月初做好全区岗位培训申报,启动新一轮学科全员培训,完成年度25%各学科全员一轮区级培训指标。2017年上半年部分开班加7月集中开班,增强培训针对性,逐步开展自主选学,强调深度参与,实施“请上来,送下去,网起来”策略,倡导线下集中和线上(QQ群、微信群)研讨结合、教学实施与研修匹配的混合式新格局。在技能训练与展示、案例研讨、主题驱动等形式基础上,尝试加入拓展训练等,设计构建适合年龄与资历、适合学科特点、适合区域的培训模式。部分学科尝试以《中学教师专业能力训练指南》《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训练指南》为抓手进行全员大练兵。
这里的“特”当然是指队伍的特殊群体――新进教师的特殊培训,即岗前和在岗,一年适应期和三年成熟期。岗前培训阶段,注重理念学习、师德教育和基本功训练。在岗适应性培训,力争通过帮扶入门、课例研讨和竞赛提升环节让他们从入门到合格再提升。以名师工作室、教研员为主体培训师,以教研主任为责任人,以“贴地而行教研”活动和《新进教师三年精致培养手册》为抓手,抓好年度新进教师在岗适应性集中培训,做好入职规范引导,3月进行基本功大赛,6月进行课堂教学技能展示汇报活动。2017年5月左右进行2014年新进教师三年周期性考核和新进毕业生适应性培训结业仪式暨课堂教学技能大型展示活动。同时出台年度新进教师第二学期适应性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各学区、集团、校以新进毕业生为帮扶重点开展校本培训,依据师训室提供的《新进教师重点建设与精致培训手册(修订稿)》培训及考核(包括听课评课记录、“影子模式”磨课记录、其他指导工作记录和培养小结等 ),学区、学校做出常规课定性评价。学科技能通识培训由各学科教研员及名师工作室负责,在2017年3~6月期间以案例研讨、听课上课评课的方式让新进教师掌握四个基本课型,对本学科教师做出合格与否的定性评价。
四、抓点抓面引领专业成长
加大校长领导力培训力度。继续开办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和书记培训班,继续进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举办后备干部培训班,储备一批优秀的教育行政后备力量。
做好名师孵化与骨干培养工作。以送教助W辐射引领、规范而有特色的年度考核评估和新一轮挂牌,督促区级11个工作室的工作有成效开展。以多样式赛课、师徒捆绑考核、异地高端送训、岗位示范带动、学科巡讲和影子模式培训新教师等措施着力培养市区级骨干教师,促进他们的专业突破。准备启动区级学科带头人、雨花区教学名师名校长等申报评审活动,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梯级平台。
五、抓常抓长送培、学分登记管理工作
积极动员,严格督促,高质量完成各级送培任务(上半年“市培”,下半年“省培”“国培”等),力争参培率和合格率达到100%,在工学矛盾尤其突出的雨花区,考验着我们的工作智慧,为此,我们尝试区校联管、责任到人、扶强助弱、齐头并进。配合《教育部提出大力推行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的指导意见》,调整“十三五雨花区学分登记管理办法”,科学分解360学分,以教师全员年度学分规范登记、审核管理与阶段调研、数据提取分析等多项举措科学调度雨花教师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六、抓质抓量开发优质培训资源
作为区级培训与管理部门,我们加强骨干教师微课资源整理筛选、一线教学能手教学资源整理筛选与运用、部分素养类培训课程的开发与整合,开展班主任培训培训师资源建设、新进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培训师资源建设、师德师风培训师资源建设,尝试逐步实现培训课程的必修与选修结合,整合本土名师资源,组成“解决问题型专家”团队,联络聘请部分市省国家级培训师团队成员,逐步建立区域培训专家库,为区域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库。
篇5
(一)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深入推动人才交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向全省选调4个镇16名公务员,公开招聘8家事业单位33名工作人员,经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环节,顺利完成招考工作。接收干部1人,安置随军家属10人。全年调配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31人。完善人事档案,完成档案改版工作,整理档案2235份。二是提高公务员队伍管理水平。开展公务员在线学习培训,必修30学时、选修20学时,全区政府口参训人员478人,参训率、学分完成率、考试合格率三率均达100%。完善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录入、补充、修改全区51家行政单位582人139项信息集27510余条信息。三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完成全区81所中小学及教研室2698名教师职称过渡。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对全区42家事业单位197人进行岗位调整。组织3034名专业技术人员完成2012-2013周期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在线学习。四是落实工资福利政策。及时审批机关事业单位4445人晋升工资,月增资额19.6万元。审批机关事业单位高温津贴5191人2035.5万元,原琼山市机关事业单位拖欠工作人员工资2310人865.5万元。办理遗属供养人员审批17人,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审批6人,退休审批83人。
(二)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一是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2013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完成14505人,完成市下达任务数14500人的10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218人,完成市下达任务数3200人的101%;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2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2266人,完成市下达任务数2200人的10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二是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推介小额担保贷款171笔共计1408万元,扶持创业171人。全年共求职信息1500多条,推荐就业753人次,达成就业意向412人。三是组织实施职业培训计划。在灵山镇等地举办2期SYB创业培训共计150人,组织电工技能培训1期90人。四是实施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全区已完成劳动力信息录入31695人,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4363本。
(三)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征缴按时按进度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区完成新农保征缴36601人,参保率95.6%,发放养老金17167人,发放率100%;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征缴11075人,参保率97.5%,发放养老金3461人,发放率100%。城镇居民医保征缴人数155546人(其中成年人54140人,未成年人61415人,大学生39991人),征缴金额为7167385元,完成市下达工作任务的101.8%,参保人数居全市首位。
(四)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维护劳动关系和谐。
2013年共受理劳动保障举报投诉案件135起,已结案120宗,正在办理15宗,为284名投诉者追回工资868392.9元,为19名投诉者追回被拖欠押金9700元,参与处理突发案件18宗,涉及农民工876人,涉及金额860万元。督促469家用人单位与4200名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目前全区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二是加大执法维权力度。积极主动开展巡视监察活动,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600户,涉及农民工16000人,责令230家用人单位进行整改,责令140家用人单位进行社会保险申报,责令103家用人单位对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种员工进行培训考核,对3家违法违规用人单位进行行政处罚,涉及罚款金额40000元,并对1家拒不履行行政处罚的用工单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在市区繁华地段设点及进社区开展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4600多份,普法人数4500多人。三是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34宗,涉及劳动者人数235人。截止目前审理裁决结案53宗,调解结案33宗,申请人撤诉12宗,移交市仲裁院3宗,不予受理54宗,为53名劳动者裁决补偿金额110万余元,仍有79宗案件正在审查处理中。
(五)深入开展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我区现管理企事业退休人员41718人,其中省属13536人,市属28182人,结合年度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组织基层劳动保障所站专管员对辖区内的企事业退休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信息采集和核对工作,截至目前已将3.7万名企事业退休人员的信息并且统一编号录入退管金保系统,完成全区退管总人数的90%。在春节、“五一”、“七一”、中秋、国庆、重阳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慰问577人次,组织各类座谈会、联欢会、琼剧演出、文艺演出、短途郊游等活动,丰富了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
(六)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完善部门基础建设。
一是抓学习型组织建设。认真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学习新、十八届三中全会等上级会议精神、系列讲话精神4次78人次。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努力成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行家里手和复合型人才,共举办2次人事干部培训班315人次。二是抓主题活动开展。深入开展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社会评价活动,以民主评议为手段,根据群众提出9项意见认真整改,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开展新村帮扶活动,扶持10万元打造100米的深机电井1口,平整土地300亩,搭建鸡舍、安装供电照明、供水、围网工程,投入中苗1200只,组织45名村民参加养鸡技术培训班。三是抓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整治庸懒散奢贪专项工作,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月“九个一”活动,共排查权力事项29项、廉政风险点51个、群众监督意见5条、制定预防措施70项、填写《岗位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情况表》27份;搞好资金监督管理,杜绝行政执法和专项资金使用中的违纪违法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3年,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当前,企业较低的福利待遇无法吸引合适的求职者,而不少求职者的技能条件等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招工难”现象不断加剧。
(二)劳动仲裁工作人员亟需配备。
我区于2012年5月率先全市成立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但一直未配备人员。目前劳动仲裁案件与日俱增,现有2名人员工作任务繁重,仲裁案件处理效率不高,工作极其被动。
(三)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尚待完善。
基层平台的网络化建设相对滞后。虽然我区各级劳动保障机构已实现网络化,但由于缺乏一整套系统的管理网络,有许多用工信息和人力资源信息未能与省、市人力资源市场实现网络化共享以及对外。
三、2014年工作思路
(一)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规范人事管理。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专业技术职称改革工作。认真做好安置和部分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工作。
(二)分类实施公务员培训。
根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任务,开展以更新知识、提高能力为目的的在职培训。对全体公务员,利用《科普视窗》和政府网站为载体,开展以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培训;对基层公务员,重点开展以执行政策、依法办事、服务群众、处理突发事件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着重提高基层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对执法公务员,将邀请党校老师举办依法行政培训,提高公务员管理法制化水平和公务员依法履行岗位职责意识;对年轻公务员,鼓励本着工作需要、学用一致的原则参加有关学历学位教育。
(三)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社保工作平台建设。
重点在演丰镇建设建筑面积约500平方、总投资和配套资金约300万元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该平台作为主要的宣传阵地和业务经办场所,集中宣传、办理就业、社保、劳动监察和仲裁等业务,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社会保障服务。同时在演丰镇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整合试点工作。
(四)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做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的基础性工作以及协管员的业务培训。制定协管员的管理规定、工作目标,加强协管员队伍管理。组织协管员开展用人单位用工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工作,督促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签订。
篇6
近年来,我县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牢固树立大统战工作理念,始终坚持统战工作无界线、无底线的指导方针,以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注重发挥统战工作的优势和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全县工作中心,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树立大局观念,紧紧围绕县委和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展工作
统战部门既是党委的重要部门,又是服务经济发展的工作部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统战工作的内容不断丰富,领域更加广阔。在新世纪新阶段,县委从全县工作大局出发,积极探索统战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切实把统战工作贯穿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给地位才能有作为。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统一战线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全面实现现代化,是我们最大的政治,是包括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统一战线为发展服务,就是要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只有在坚持、围绕、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过程中,统战工作才能找准位置,发挥作用,体现价值。近处来,我们始终坚持把统战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常委、统战部长任副组长的县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统战工作汇报,研究统战工作,切实解决统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统战部门列入重要位置,凝聚人心促经济,整合力量求发展。在分工上,明确统战部长分管全县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两个方面工作,同时兼任全县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后河镇工业经济工作,负责联系、协调、指导后河镇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切实做到统战工作有位有职有责,真正把统战部门的领导同志推向服务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取得了较好效果。从2003年5月份以来,已引进项目3个,引进资金3.2亿元,成为全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排头兵。
(二)有信心才能有作为。如何调动广大统战干部服务中心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今年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县一级处于城乡结合部,是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县级统战工作和经济建设密切相关。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上,统战部门有着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县委对统战工作看得很重,统战部门肩负的责任更重,发展的空间更广,机会更多,能做的贡献也应该更大,必须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发挥潜能,服务大局,县委十届二次全会以来,我们提出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政绩用干部,真正给广大干部以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极大地增强了各级干部做好本职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在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立足优势谋发展、创造机遇求跨越,走“无中生有”的路子,专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统战部长任副组长的重点项目攻关小组,吸纳统战部、工商联等相关部门参加,捆在一起抓经济,凝聚合力求发展。广大统战干部以服务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为己任,认清形势,明确职责,坚定信心,发挥优势,积极深入到全县经济发展第一线开展工作,创造出了新业绩,以实际行动蠃得了社会各界的拥护和支持,树立了新时期统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有影响才能有作为。做好宣传工作是扩大统战工作影响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县委统战部与宣传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宣传工作的意见》,组建了全县统战工作理论小组,利用县中心组学习例会宣讲党的统战知识,使县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进了对统战工作的了解和理解,增强了做好统战工作的责任感。与此同时,还采取举办培训班、在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统战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发动,把全县统一战线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上来,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出实力、献智力、添合力、增助力,扩大了统战工作影响,提升了统战工作形象。
(四)有组织才能有作为。建立一支优秀的统战干部队伍是贯彻党的统战方针政策的关键所在。市里安排重用一名素质高、能力强、潜力大的年轻干部任县委常委、统战部长,为县级统战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从基层实际出发,从高从优选调配备统战干部。明确三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干部担任副部长。全县各级各部门都明确了一名主管组织的副职负责统战工作。在全县17个乡镇和部分局委都配备了统战委员和统战专职,各行政村都成立了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由村两委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建立健全了县乡两级统战干部队伍和三级统战网络,形成了统战工作新格局。
二、树立群众观念,充分发挥统战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在新的历史阶段,群众化、社会化作为统战工作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显,这就要求统战部门必须树立群众观念,密切同社会各界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统战工作桥梁和纽带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群众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劲动力。
(一)立足群众需求,紧紧围绕各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战部门是党的化身,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长期以来,我县广大统战工作干部大力弘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时刻保持与各界群众的密切联系,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深入到群众中去,紧紧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多次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到贫困乡、贫困村、贫困家庭开展访贫问苦、社会捐助、阳光行动等活动。着力引导和教育统一战线各界人士通过智力支持和技术、资金、项目资助等形式,对社会弱势群体实施帮扶。仅今年以来,就开展各类访贫问苦、社会捐助等活动10次,帮扶群众2000人次,捐助资金10万元,为内黄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交流沟通,进一步密切与党外人士的联系。坚持党与党外人士长期合作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围绕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一是落实专题座谈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在每年县人大、政协两会前,都邀请党外人士专题座谈,广泛征求党外人士意见,不定期向党外人士通报重大工作进展情况,畅通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渠道。建立并落实了县党政领导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制度。制定了《农村统战对象管理卡》,将统战对象的基本情况详细登记,分类归档,并根据农村工作实际,适时调整统战对象管理内容和形式,使统战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二是重视发挥特约人员作用。聘请我县46名非公代表人士为个体私营经济环境监督员,组织他们参与了解执法部门的民主监督工作,参与社会各界民主评议垄断经营性行业活动,支持和帮助有关部门改进工作。三是做好培养使用工作。统战部、组织部共同研究制定了党外干部培训计划,建立了60余人的党外后备干部人才库,并纳入全县后备干部工作范围。实行了动态管理和优胜劣汰机制。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每年对党外后备干部进行一次考核,及时调整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加大培训力度,先后组织15名县、科级党外后备干部到省社会主义学院参加培训学习。加大党外干部的实职安排力度,共安排了10余名科级党外干部,为调动党外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提供了平台。
(三)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健康发展。统一战线是党调动执政资源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全县经济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我们注重引导统一战线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紧紧围绕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力服务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止目前全县共有非公有制企业465家,个体工商户8846个,从业人员24455人。2006年,全县非公有制企业总值预计完成22.1亿元,占年计划的100.6%,同比增长13.7%。劳务经济发展迅速,成效明显。2003年,全县完成劳务输出5.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6元,比上年增长5.1%。
(四)注重教育引导,夯实民族宗教工作基础。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为此,我们成立了县、乡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民族宗教工作管理网络,在291个行政村组建了村管小组,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上下畅通、齐抓共管的局面。全县531个行政村均设立了宗教工作信息员,拓宽了民族宗教工作的信息渠道。积极指导、帮助基督教“两会”和天主教爱国会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完善充实了宗教活动场所八项管理制度。在信教群众中开展了以“讲道德比人格、讲发展比致富、讲大局比稳定”为内容的“三讲三比”活动。通过教育引导,促进了正常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有力地维护了全县改革发展大局的稳定。
三、树立求实观念,紧紧围绕工作实效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转变工作作风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才能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建设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才能推动我们的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切实增强做好统战工作和发展县域经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作风与精神状态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作风。今年以来,我们在总结内黄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创新机制、加压驱动、抢抓机遇、全面提速、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对在县域经济发展大潮中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形势,我们只有以苦干加拼命的精神,才能拼出内黄大发展,实现内黄大跨越。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全县各级统战干部更加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县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来,进一步树立了强力推进内黄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全县干部群众一道,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超常规的工作力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服务于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为实现内黄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把统战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我们一是积极开展了乡镇统战委员述职活动,创新了定岗定责活动内容,要求部机关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分包乡镇统战工作,帮助乡、村提升统战工作水平;二是在乡镇实施了“3345”工程(工作人员、角色、规格三到位;统战工作要接受乡镇党委、政府,广大统战对象和上级统战部门三方面的监督;机构设置、各项规则、工作制度、工作内容四上墙;工作日志、经验材料、各种文件、统战工作对象案件办理情况、代表人物先进事迹五入档),为尽快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基层统战干部队伍奠定组织基础;三是制定了《基层统战干部职责》,细化量化了各项工作;四是组织开展了“树统战干部形象,创一流工作业绩”活动,全面提高了统战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
(三)围绕全县工作中心,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深入调研是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发展的客观需要。内黄县委十分重视统战调研工作,要求统战部门围绕县域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好调研工作,全县统战部门紧紧围绕县委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一是组织各界代表人士深入开展了扩大开放、强力招商和项目建设调研;二是开展了民营经济、劳务经济发展调研;三是着眼于人才兴县战略,认真搞好经济部门、重点企业人才引进调研;四是结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开展了统战工作如何服务经济建设的调研。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调研活动,为县委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依据。
(四)大力加强求真务实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推进扩大开放、强力招商、项目建设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四个”不可逾越的原则,即:坚持实事求是求实效,不虚报浮夸,不做表面文章,珍惜民力,坚决杜绝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既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又要珍惜和保护耕地;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把碧水绿荫、蓝天白云留给子孙后代;强化稳定意识,正确处理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程度的关系,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统战部门在服务全县工作大局中,始终坚持做到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时时掌握进度,事事跟踪问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有效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广大统战干部注重紧密联系全县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坚持深入一线,了解民意,掌握实情,提出了大量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并充分发挥统战部门的独特优势,帮助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四、树立创新观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的统战工作的新路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促进统战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我们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开创了全县统战工作新局面。
(一)加大培训力度,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统战干部队伍。建设一支适应发展要求、紧跟时代步伐的统战队伍,关键在学习,核心在素质。近年来,我们坚持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一是注意针对性。每年都要组织县、乡统战干部定期学习统战理论知识、上级有关重要文件精神,强化业务知识的学习,为做好各项统战工作提供保证。二是注意时效性。根据人事调整的需要,对新任统战干部及时进行专业和有关知识的培训学习,掌握开展工作必备知识,不断提高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注意科学性。统一战线工作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围绕党委的中心任务,促进业务水平的尽快提高,我们先后组织县、乡统战干部参加了省、市统战工作专家的专家的培训班,邀请中央党校教授和知名经济人士来我县为广大统战干部授课,到兄弟县学习当地的先进工作经验等,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推动了统战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创新思维,启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总开关。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工作的进度和发展的速度。没有思想上的大解放,就不会有工作上的大跨越。只有最大限度地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一切能够凝聚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为内黄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长期以来,统战部门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思想观念的大解放来推进统战工作的新发展,以发展能力的大小来体现统战工作水平,更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统战干部服务经济建设、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上一篇:电工电气技术实训报告
- 下一篇:初中运动会安全预案
精品范文
7帮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