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建设步骤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工程建设步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网络工程;网络工程需求;用户需求
严格按照国家所提出的计算机网络建设要求,进行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其中,网络工程设计需求分析作为影响网络工程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必须引起设计人员充分的重视和关注,才能将网络工程设计系统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1需求分析内涵及意义
1.1内涵
需求分析是网络工程软件设计中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其对于整个网络工程设计和建设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1]。如果在网络工程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需求分析的话,那么不仅设计的网络工程可以满足用户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同时也能够促进网络工程的稳定发展。另外,在建设网络工程的过程中,必须对网络需求分析予以充分重视,这样才能在深入了解用户网络使用情况的基础上,为网络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将网络工程设计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网络资源,同时也促进了网络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1.2意义
针对网络工程设计需求的分析主要是站在软件工程学的角度分析的,需求分析不仅是网络工程建设的关键,同时也是决定整个网络工程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深入透彻地进行网络工程需求分析后,设计出符合网络工程建设需要的设计方案,才能得到用户的青睐。假如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构建出了非常完善的网络体系,那么网络工程的实施也就变得相对容易很多。而站在网络用户的角度分析网络工程需求,那么则必须仔细检查用户使用网络的状态,在确定网络运行状态之后,才能对网络工程建设的质量作出相应的评价。不论怎样的网络工程设计,最终的目标都是要满足用户使用的相关要求。现阶段设计性价比相对较高的网络工程设计方案得到了用户的青睐。
2网络工程体系的主要建设
2.1网络应用型偏向网络工程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会涉及网络计划与集成、网络设计与应用、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计划与集成等各方面的内容[2]。因此,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用户对网络所提出的相关要求,进行网络组网工程设计方案的论证、配置选型,在确定相关设备可以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网络工程的建设施工,这样才能将网络工程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2.2网络工程人才需求层次
网络工程设计过程中,主要分为网络研究型、应用型和开辟型等几个层次,而这几个层次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侧重点又各有不同。在这其中网络研究型主要关注的是理论与根本,而网络应用型则偏重的是网络工程的设计、构建以及实施等内容,网络开辟型则是在网络平台的基础上进行网络软件的开发和研究。在网络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几个层次所发挥的作用,这样才能实现促进网络工程设计质量稳步提升的目的。
2.3网络工程需求与具体环境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需求分析与市场调研,在网络工程设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只有严格按照要求积极开展网络配置的相关活动,才能促进网络工程设计和建设质量的不断提升[3]。在网络工程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如果网络覆盖范围相对较大,一般都会采取分层拓扑布局的方式。而网络布局在网络工程设计中就像人体的骨架一样,对整个网络体系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3影响网络工程设计需求分析的因素
3.1用户需求表述不明
网络工程设计和建设中的需求分析是决定整个网络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很多用户在设计人员进行需求分析调查时,无法将自己的实际需求清楚表达出来,导致最终需求分析效果不理想。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用户缺乏足够的相关网络应用知识,这就需要需求分析人员在调查的过程中引导用户阐述一些相对简单的日常需求,并根据用户的描述对其进行常规的分析,这样才能在确定用户真实需求的基础上,提高需求分析效率和质量[4]。另外,如果在进行需求分析调查的过程中,遇到用户提出不切实际要求的话,那么需求分析人员必须站在专业的角度为用户解答相关的问题,这样才能在为用户提供满意答案的基础上,实现与用户意见的统一。
3.2用户需求变化大
由于在进行用户需求分析调查时,很多用户无法一次性提出自己所有的要求,经常会根据实际的情况变化。因此,如果需求分析人员遇到这种情况的话,必须要首先确定哪些需求是用户已确定的,哪些是可能存在变化的,这样才能为网络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营造出相对稳定的环境。另外,必须在网络工程建设之前与用户签订合同,并在合同中详细注明所要完成的任务,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因为用户更改设计内容,而增加网络工程建设的工作量。
3.3理解偏差
如果在进行需求分析调查的过程中,对用户的需求理解出现偏差,也会导致需求分析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而这种偏差对网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为了从根本上避免此类事件发生,需求分析人员必须要求用户确定相关内容,并详细记录下来,然后才能给出最后的分析结果[5]。如果在需求分析调查时,用户只是提出了比较模糊的概念而没有详细表达出内容的话,需求分析人员必须要深入分析用户所提出的概念,积极与用户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确保网络工程设计最大限度满足用户所提出的潜在需求。
4网络工程设计需求分析
所谓的网络工程需求分析,就是进行用户的需求调查和调查结果的分析。在这其中需求调查必须通过调查的方式确定最终的内容,而结果分析则是对在调查的基础上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从而为网络工程的建设提供全方面的技术理论依据,确保网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在调查开始之前,必须全面考虑各个环节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确保最终的调查结果可以充分反映出用户的需求,从而为网络工程建设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4.1业务与相关组织调查
业务与组织机构的调查,要求调查人员必须与用户进行直接的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在获得详细准确信息的基础上,提升分析效率和质量。同时,在调查过程中,必须规定网络工程建设的开工时间和完工时间,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合理地安排工程的施工[6]。在用户详细阐述自身的需求之后,调查人员必须就用户提出的相关要求,向用户说明网络工程建设所需要的相关预期费用,严格按照要求,合理控制建设费用的使用范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网络工程建设对用户资金流通产生的负面影响。
4.2用户需求调查
在进行用户需求调查的过程中,必须详细解答用户所关注的信息传输、网络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消除用户心中的疑虑。比如,网络故障的发生是否是允许的,发生故障后允许的抢修时间等。只有详细全面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之后,才能确定其中稳定的信息,从而为整个工程的建设提供全面的理论数据支持。
4.3用户应用网络需求调查
用户需求调查的目的就是全面了解和掌握用户对网络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明确网络建设应采取的方式,最终才能充分发挥出网络建设的作用[7]。网络应用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必须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之后,才能设计出最适合用户的网络方案,而这些工作为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网络工程总体设计分析
5.1网络工程总体设计要求
(1)网络工程目标的确定:任何一家企业或者部门在进行网络系统建设时,都有自己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就是其选择网络技术、产品应用以及系统的依据,所以,在网络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搞清楚网络系统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标准,才能满足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所提出的相关要求[8];(2)总体设计的原则:网络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工程设计的实用性、开放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各方面因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满足用户对网络工程建设所提出的相关要求。
5.2网络工程设计需求分析步骤
需求观察和分析结果是确保网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其中需求观察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内容展开:必须明确需求分析的内容和目标,只有明确了目标和内容,才能根据用户所提出的要求,全面了解和掌握网络工程设计方案的特点,从而为网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受各方面利益的驱使,导致核心客户经常出现重复购买的现象。如果核心用户达到一定的临界点的话,那么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网络效应。此时核心用户就成为品牌宣传的大使,就算是无法在短时间内促进网络出现大幅度增长,也会确保网络处于稳定的状态。这种方式不仅最大限度吸引了客户的注意力,同时也降低了新客户获取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
5.3不同行业的不同应用要求
在进行用户需求调查的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用户建设网络的目的和用途。受行业发展趋势的影响,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很多问题,而很多普通问题通过一般网络就可以解决,但是像业务布局调解、资源整合要领创新、体制深化革新、人才布局丰富化、业务模式创新等问题,应用一般网络则是无法解决的[9]。因此,必须在进行网络需求分析调查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和掌握用户对网络建设类型的要求、处理数据量的大小、数据资源的重要程度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设计出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网络工程设计方案,以此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
5.4计算机网络工程是一项体系工程
网络工程建设不仅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而且其对技术难度的要求非常高。由于传统网络设计都是按照线性发展流程进行的,所以在设计之前必须要先制作实体样机,如果样机失效的话,那么必须重新回到原点设计样机。如果重复进行这样的流程的话,即便是最终取得了产品研发的成功,那么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成本。而仿真驱动模式下的产品开发流程,则只需要在计划开始实施之前,进行样机设计步骤的深度优化,而在实体样机诞生前已进行了上千次仿真试验,这种方式不仅大幅度提升了产品研发的速度,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研发所需要的成本。就目前信息传输体系存在的差异而言,网络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局域网和广域网两种方式。另外,大多数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根据传输环境的实际情况,全面设计并优化网络工程传输方案,充分重视信息传输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网络信息传输效率和质量。
6结语
综上所述,用户需求分析是网络工程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这一工作在网络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对此项工作的开展予以充分重视。也就是说,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用户的需求之后,才能尽可能完善网络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细节,从而为网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亚铮.浅谈网络工程设计的需求分析[J].河南科技,2015(23):235,237.
[2]姜.金保工程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5):201.
[3]徐刚.通信网络工程设计一体化管理探微[J].通讯世界,2015(15):51-52.
[4]李健.网络工程设计的需求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21):109.
[5]刘艳秋.浅议计算机网络工程现状与应对策略[J].电脑迷,2017(1):153.
[6]罗学刚,吕俊瑞.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工程专业拓展建设的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9):118-120.
[7]朱嘉幸.浅析网络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J].中国新通信,2017(4):49.
[8]张亮.基于网络计划技术的工程设计项目进度控制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5.
篇2
关键词:项目管理;计算机;网络工程;应用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成为目前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信息化发展带动了我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事业的改革,信息时代的来临给今天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冲击。计算机网络工程具有非常广泛的实用性,具有十分庞大的生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工程是发展大潮中重要的成果,而且是在计算机发展信息化驱使下的必然产物。项目管理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能够帮助提升项目工作效率,减少时间成本,项目管理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实践应用,将会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完善和更进一步的发展有很大程度上的推动作用。
二、项目管理的内涵
为了阐述与理解的方便,对于项目管理的内涵我们主要就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通常所说的项目管理就是为了实现项目目标与过程高效率的优化与协调,以项目为讨论对象,通过某一个临时性的组织结构的编排,对项目进行组织与计划的一整套系统性的管理方式。第二,项目管理的特点有很多方面,项目管理是个人负责制并且基于团队管理的,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方面具有临时性的特点,项目管理所涉及到的方式和工具具有开放性的特色。第三,从项目管理的意义角度来讲,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非常重要,总的看来,项目管理能够降低时间成本,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帮助促进管理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而有助于推动事业创新机制和改革的有效发展,为进一步实现中国经济的国际化提供更有利的帮助。
三、计算机网络工程应用中的问题
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正在逐渐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然而在看到发展成就的一面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确的认识到一点,我国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发展现状中仍然有很多方面的问题。从总体上来看,计算机网络工程应用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网络工程设计方面,我国计算机网络工程存在较大问题。在设计方面存在的缺陷主要是受国外设计思想的影响较严重,我国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立法制度不完善等等。应该认识到的一点是,其设计的好坏对于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整个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的发展来讲,设计方面的问题将会将直接影响到其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在工程技术问题方面,我国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业务不精致全备以及缺乏突破性创造等几个方面。我国在网络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这两个方面的发展都很不成熟。而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是两者的结合体,从而导致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的不成熟。最后,在技术性人才方面,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工程缺乏专门性人才。计算机网络工程包含多个方面的学科内容,所具有的较为复杂的学科特性,也就对其相应的技术人员的专业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简单的分析原因我们能够发现,我国的计算机发展水平不高,我国计算机网络工程人才短缺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一点,给计算机网络工程的专业化发展带来一定的限制。
四、项目管理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实践应用
为了阐述与理解的方便,对于项目管理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实践应用这一方面的问题,我们主要可以从项目管理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实践应用的具体情况以及其实际情况下的应用效果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方面,是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实践应用的具体情况。目前,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工厂来讲,其想要未来更好的建设与发展,第一步就是建设一流的计算机局域网,这一步骤占有十分重要的关键地位。然而总的来看,计算机局域网络一般是目标性不太明确,还有任务边界太过模糊的特征。这些因素都十分有可能导致工程项目的严重超支或者造成项目的延期。因此,通常在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这方面来看,非常有必要将项目管理方法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建设。对于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来说,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即前期准备阶段、建设主干线路光缆、安装网络工程设备以及调试测试网络工程系统。整个计算机网络工程共涉及到了十九步工序。项目管理的实践应用涉及到的大致流程为:首先项目管理招投标管理阶段,之后分别是合同管理和计划管理阶段,再后涉及到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等等多个方面,这好几个方面是同步安排同步进行下去的,然后是工程索赔阶段,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阶段,直至工程结束。另一方面,是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实践应用的具体应用效果。我们对于这一方面的分析,可以主要从费用、进度以及质量这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来进行。如果想要达到最优化的应用效果的话,需要费用、进度以及质量这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达到最优的程度。通过对项目管理的实践应用,对于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来说,最基本的是很好地保证了质量问题,与此同时降低了工程费用,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
五、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工程将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是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工程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项目管理相比传统的管理模式具有更多的优势,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项目管理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实践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锐,李华.计算机网络工程的监理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0(18):56-57.
篇3
关键词: 《综合布线》 课程改革 校企合作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信、计算机网络、控制和图形显示技术的相互融合和发展,建筑与建筑群服务功能的增加和通信要求的提高,使得建筑物的信息传输系统愈来愈庞大,传统的布线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建筑物通信的需要。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率先推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80年代后期综合布线系统逐步被引入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综合布线技术作为一门课程进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工程和智能楼宇建筑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传统课程教学方式不再适应当前的社会,我们必须进行一些改进。
2.课程改革的目标
综合布线工程要求学生不但具备制作网线、打接水晶头等基本技能,而且具备合理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工程的能力。我们应该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的方法的教学改革思想。
3.教学内容改革
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以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减少纯理论的教学内容,把重点放在网络工程和综合布线两大块上。在网络工程中增加小型局域网组建、无盘网络、无线网络组建等小型网络工程建设内容,可以让学生比较快地接触到路由器和交换机设置,熟练掌握服务器的安装与调试。大型网络工程部分,结合学校校园网的实际,着重介绍校园网的设计规划和管理维护,综合布线部分则在前面的基础上以工作需要、分模块来学习和强化必要的技术。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完成每个工程项目,在完成整个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独立探索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4.教学环境改革
一般而言,我们都是在教室或者多媒体上课,为此我们要对学习环境进行一些改革,将教室搬进网络中心、带进实训室。每上完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带领学生参观网络中心,不仅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关的知识,比如什么是工作区子系统等,而且让学生了解到设计与实现一个合理综合布线系统的六个步骤:获取建筑物平面图;分析用户需求;系统结构设计;布线路由设计;绘制布线施工图;编制布线用料清单。通过观察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每个子系统的功能,以及基础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除了亲自参观、了解外,还要建设一个综合布线的实训中心,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实施工程。实训中心可以用模型展示各种布线环境,如建筑物、建筑物之间、穿越公路、地沟布线等。而工作区、水平区、垂直区、管理区和设备区都用实景设计,学生可以亲自布线、安装配线架、安装线槽、打接网络模块。布线结束后可以使用各种测线工具来测试施工线路和通道链路。
建立网络专业机房,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系统地学习掌握二、三层交换机的设置,路由器和防火墙的配置与调试,安装配置并监视网络流量,划分VLAN,组建无线网络,等等。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努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把企业引进校园、让项目走进课堂,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减少教学和企业经营的成本,实现校企双赢的目的。
5.教学组织形式
结合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改革思想,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具体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和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解决问题。根据综合布线系统课程特点,我们结合实际综合布线系统项目建设流程来确定综合布线技术知识体系结构,包括整个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预算、施工、测试和验收,再通过项目教学法来体现这些知识模块的实际应用。在做每个项目之前,指导老师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示范,慢慢演示操作步骤,同时阐述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应该要注意的问题,为什么要特别注意,指出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并且提示劳动安全。学生进行分组操作,指导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并给予帮助。在每个项目练习中,指导老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独立解决,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提问、检查工作质量等方式评定得出平时成绩。在此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职业专业技能,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包括守时、工作态度、责任心、行为规范的训练、与人合作、协调、交往能力、独立计划、组织、实施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改革考核方式
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考核成绩以平时成绩为主,并可以结合建筑图纸进行智能大厦楼宇设计方案的考核,让学生设计出总体设计方案,用Visio软件绘制出综合布线设计文件,包括设计总说明、主要材料设备清单、总平面图、各楼层弱电平面工程图及管线预埋、施工图纸等。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考核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而且可以考核学生的规划和设计能力。
7.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智能化管理系统不断增加,网络综合布线人才的市场也越来越大。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有不断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对课程进行合理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与校企的合作,才能培养出技术过硬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公儒.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篇4
关键词:GSM-R;无线网络覆盖;互联互通;场强覆盖研究
中图分类号:TN929.5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6-0000-01
GSM-R Wireless Network Field Coverage Study
Xie Yufan
(Jiangnan District,Nanning,Guangxi Bureau of Economy Trade and Information,Nanning530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rom the engineering point of view of the China Railway GSM-R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of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interoperability testing in foreign countries are given on the basis of progress,focusing on GSM-R from our main interface for interoperability testing and test content,test environment set up,test implementation steps,the results are so described.
Keywords:GSM-R;Wireless network coverage;Interoperability;Field coverage strength
一、引言
近年来,铁道部已经将GSM-R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装备政策,相继在青藏线、大秦线和胶济线进行GSM-R网络的建设与试验,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根据铁道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安排,我国铁路将扩大建设规模,完善路网结构,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和提高铁路装备水平,并在未来几年内新建1.2万公里的客运专线。客运专线的高速性、安全性和应用于客运专线列车控制系统、调度指挥系统及信息化系统等对铁路通信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国内GSM-R系统设备的供应商主要有西门子、北电和华为公司,在进行GSM-R网络大规模建设时,为确保GSM-R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铁路,保护工程投资,首先应考虑解决GSM-R系统的开放性和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测试(IOT,Interoperability testing)的问题。
二、互联互通必要性及与工程建设的关系
(一)互联互通的必要性。GSM-R系统的互联互通是不同厂家的设备接口按照统一协议标准进行互联,保证各项功能可在不同厂家设备构成的网络中实现。
实现互联互通有利于设备供货市场形成良好竞争局面,节省投资,降低运行成本,利于网络长期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形成良好竞争局面,保护工程投资,降低风险。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是形成多厂商供货局面的技术基础,是各厂家市场竞争的主要决定因素。而我国GSM-R网络具有规模大、投入高和技术复杂等特点,因此只有在完成设备互联互通测试的前提下,才可能引入多厂商供货,使设备供货市场形成良好竞争局面,从而节省网络建设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充分保证厂家的售后服务支持力度。
2.有利于形成全网解决方案,按照计划进行网络规划和建设,最大限度发挥总体效益。GSM-R网络建设的目标是为全路运输指挥调度、列车控制、运营管理系统中的移动体提供综合通信平台。设备的互联互通是全网优化设计的前提基础,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可能保证整个网络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资源原则进行组网,使整个网络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享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展综合应用,最大限度发挥总体效益;才可能保证网络架构的合理性,使其既能满足近期发展的需要,又符合网络的发展趋势,充分保证系统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才可能便于网络后向平滑升级,减少不必要的升级次数,保证网络的稳定性。
3.有利于网络长远发展,对GSM-R技术在中国推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建设GSM-R是推进铁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带动和提升铁路通信技术装备的有效途径。只有充分保证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才能确保网络健康持续发展,从而形成与铁路网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化、综合化的通信信息平台,使之不断与铁路现代化日益发展目标相适应,全面满足铁路运输指挥和生产的需要,适应铁路信息化发展,为扩充铁路运输能力、提高铁路综合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二)互联互通测试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在我国,随着客运专线建设的逐步开展,GSM-R系统的建设也随之进行。客运专线为了保护投资,可以采用不同厂商的网络设备,但前提是这些设备必须能够互联互通。中国铁路GSM-R市场潜力大,各厂家对待互联互通积极性高,因此实现互联互通是可行的。具体实施时,可以将静态实验室的互联互通测试工作与GSM-R工程建设同步进行,第二部分现场测试与工程建设相结合,验证和完善第一部分的测试结果。
三、国外GSM-R系统互联互通及测试情况
在欧洲,GSM-R网络建设基本上是一个国家由一个设备供应商来集成,在一个国家内部,基本上不需要考虑GSM-R网络设备的互联互通。但随着欧洲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和列车跨国运行的需要,要求GSM-R网络跨国界使用,因此,随着GSM-R网络的普及,互联互通问题日益突出。
在2002年1月的ERIG(European Radio Imple-mentation Group)会议上,互联互通被提上议事日程,主要对西门子和北电公司的产品之间的接口进行测试。测试在两个厂家的实验室进行。测试工作分为4个阶段:(1)第一阶段:西门子和北电公司的网络子系统(NSS-NSS)之间的互联互通测试,网络结构为双方网络覆盖没有接壤区域,主要验证漫游功能、用户在非归属网络中能够建立呼叫等。该测试已经完成。(2)第二阶段:西门子和北电公司的网络子系统(NSS-NSS)之间的互联互通测试,网络结构为双方网络覆盖接壤但没有共享组呼区域,主要验证GSM-R功能(功能寻址,语音组呼、广播、增强多优先级与强拆)。该测试已经完成。(3)第三阶段:西门子和北电公司的网络子系统(NSS-NSS)之间的互联互通测试,网络结构为双方网络覆盖接壤并有共享组呼区域,主要验证语音组呼跨不同厂商MSC时的实现和越区切换。该测试已经完成。
四、结束语
实施GSM-R互联互通测试是GSM-R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既为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又为相关技术条件的完善提供了技术保障,有利于中国GSM-R网络的和谐发展。由于GSM-R系统涉及的技术比较多,还要结合中国铁路调度通信的特点,而且在中国铁路内属于新技术。这就对测试人员要求比较高,即要具备熟悉GSM-R技术又要有丰富的铁路通信经验。本文从中国铁路GSM-R通信系统不同方面提出测试要求和分析,希望能对中国铁路GSM-R网络的建设和优化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30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1.021
在计算机硬件性能飞速提高和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课程成为了中职计算机教育中的基础必修实践课程之一,但由于教材的编写、学校的硬件难以达到教学要求,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合适等因素导致该课程成了一门较为抽象、空洞的理论课。我校针对《计算机网格》这门课开展了教研教改,对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及教学考核展开深入研究,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改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这门课程的实用性与趣味性,增强了动手能力。
一、教学目的
目前,《计算机网络》在各个学校计算机专业中已成为核心课程之一,有些学校已将《计算机网络》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这门课涉及到的职业岗位多,专业知识广。我校对行业市场进行了调查,由学校副校长牵头,组织校办公室、招生就业办、教务科和学生科等多个科室到广东、深圳、长沙等地的公司了解岗位的定位与需求,确定了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及要培养的能力与素养。具体来说,要重点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组建网络的能力;(2)基本的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能力;(3)网络操作系统的运用能力;(4)一般故障检测与排除能力;(5)中小型网络的管理能力等。
二、 教学内容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的后,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应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对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只要求学生了解,重点是通过可操作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具体来说,分以下五个方面:(1)认识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类、应用及相关的基本概念;(2)熟悉网络: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3)使用和管理网络:熟练使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能够使用基本命令和常用工具软件管理网络,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方法;(4)配置网络:掌握组建局域网的方法和步骤,了解Win2003及Win2008服务器的配置方法;(5)网络工程:掌握网络工程方面的布线、测试等过程。
三、教学方法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可把课堂模式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理论课的内容以实训课的训练项目为目的。下面我从理论课和实训课两方面的教学方法进行阐述。
(一)理论课
1.多媒体教学法
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进行电子课件、教学素材资源库及多媒体视频展示等,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2.比喻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以分层、协议、路由为主,由于比较抽象,学生学得一头雾水,理不出头绪,渐渐对课程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深奥为浅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训课
1.项目作业法
即教师给出企业网络系统建设设计方案,或将已有网络系统运行情况告诉学生,让学生分析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或为学生宿舍互连上网,设计满足实际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让学生自己带着任务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由指导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企业计算机网络方案进行讲评,指出其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施实现。目的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协作等基本的职业素养。
2.成立计算机与网络维修小组
该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宿舍网所管辖楼层的维护和信息服务平台的维护工作,协助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共同维护网络,帮助同学解决网络故障,保持网络畅通,通信服务正常,建设一个稳定运行的校园网络环境。目的是给学生增加实践锻炼的机会,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评价
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的考核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强调学生工作过程的考核,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过程实行多方位考核,重点在实训方面的考核,如对等网络实验、局域网络扩展实验、VLAN网络实验、路由器的配置初步、广域网络配置实验、计算机网络的路由实验、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按实验内容分步计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篇6
1.1教学内容拘泥于教材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网络操作系统规划类教材的发展往往跟不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有些教学内容已经滞后,不能与企业实际应用相结合。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以系统管理为基础,以服务器配置为中心,具体包括windows2003操作系统安装技术、用户帐户管理技术、NTFS权限管理技术、常用服务器配置以及安全等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不能将教材以外且企业正在实际应用的网络操作技术融入到授课内容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指导学生的具体实践操作,学生缺乏遇到新问题的应变、解决能力,与学习目的相背离。
1.2学生实训操作能力不足
多数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不足,一些学生甚至不具备维护网络运行的基本能力。由于机房内的设备都是预装操作系统和还原卡,学生在实训操作教学过程中,对网络操作系统的认识仅限于操作应用,而对操作系统实施安装调试的锻炼机会却很少。同时,由于学生做实验容易造成计算机损坏,老师让学生对操作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的机会不多,学生独立完成网络实验的操作的能力不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演示,也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效果受到影响,无法将所学技能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
1.3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网络操作系统的授课内容较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授课教师基本上都是采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并配合现场操作演示。多媒体教学有自身的弊端,例如,软件与系统不兼容,操作系统间不能直接切换,教师无法演示完整的网络环境,有些操作会改变甚至破坏计算机系统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模式的探索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构主义的教学法,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构建项目课程内容,以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工程项目为题材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实现真实项目实践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系统管理项目的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小的项目,从而获得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脉络。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典型项目和任务为主线和载体,分为windows系统管理和windows服务器管理两个子项目,结合课程内容,把握教学项目中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全面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其中在具体项目的设计中,要坚持科学实用的原则,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根据课程的知识结构,将一个综合项目分解为多个子项目,再将每个子项目分解为若干个任务,在任务中讲授课程中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
3重构教学模式
3.1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第一,专业能力培养。通过职业岗位分析与定位,了解网络管理员职责,紧紧围绕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站建设和维护、网络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关键技术,设计一体化的教学系统,使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系统和规范的训练。学生要理解常用windows服务器的工作原理,掌握windows2003操作系统基本管理技术,局域网服务器的配置、管理和维护,能够有效处理服务器常见故障,初步掌握基于windows平台的局域网服务器的构建和管理能力,达到网络管理员工作要求,进而为企事业单位的网络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第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对学生的培养除了专业能力的培养之外,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在实际的工作中,项目的完成单凭个人能力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信心和进取心。
3.2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引入的项目必须是企业真实的案例,例如,某公司要实现办公网络自动化,作为网络管理员首先需要了解公司的部门情况,需要接入计算机的点数,从而确定所选用的服务器,安装windows2003操作系统,并管理用户权限和磁盘。同时,要做好项目分解:操作系统的安装、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本地组策略、用户管理、NTFS权限、磁盘配额、动态磁盘技术、动态卷的添加与扩充等8个子项目。此项工作完成之后,需要为公司员工的客户端进行IP地址分配和域名解析,并对公司的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管理。特别注意,要将出差员工和公司的数据共享考虑进去,最后利用DC实现高级管理。项目的进一步分解: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测试、DNS服务器的配置与测试、Web服务器的配置与测试、FTP服务器的配置与测试、Email服务器的配置与测试、VPN服务器配置与测试、AD安装、组策略设置等8个子项目。根据项目的分解要求,组织好教学单元的学习,具体分4个步骤:1)依据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和学习单元,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理论知识并演示相关操作,教师引导学生上手操作;2)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查阅文献、研究企业成功案例等途径确定解决方案,并对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在实训室完成项目任务并进行测试;3)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参与项目的同学重点研究和学习那些完成的比较好的实施方案;4)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过程化考核,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按照权重进行综合考核。
4结语
篇7
【关键词】水利 施工 边坡开挖 支护技术
一、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关系到社会民生的问题,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学习是息息相关的。随着水利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其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水利工程质量控制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点,受到其他各方面原因的影响,边坡开挖支护技术成为整个水利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就需要相关企业必须重视对边坡开挖支护技术
二、控制边坡支护施工的技术
(一)在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准备前,有大量的资料表明,边坡周边向边坡内发生位移是中间大两边小,边坡的失稳情况下,常常以长边的居中位置发生,这就足已说明了边坡支护结构的设计是以平面应变问题进行处理的,对于一些较长的边坡来说,这种平面的应变假设是不符合真实性的,而对方形或长方形的平面假设说,差别又是很大的。因此,在没进行空间处理前按平面应变假设时,如支护结构设计不随之改变,会引起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
(二)施工中做好排水孔工作。水利工程在施工中,边坡日常生产排水的问题要全面考虑到,假如排水工作没有完成到位,山体中出现的水将会给水利工程的边坡施工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酿成滑坡坍塌事故。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在施工防护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支护方式是在边坡的坡上开挖永久的排水孔,这样可以达到有效降低山体内部的水压力,实现施工工程的稳定性。
在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是20立方米/分的这种空压机,同时与YT-28型手风钻及相关的其他类型设备配合使用。为了避免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发生塌孔等现象,同时为了方便排水,达到预期的效果需在排水孔的内部安装孔径4mm的PVC管。所需挖掘排水孔径的大小一般应该为50mm,往往需要根据美化的不同形式来分布,排水孔的仰角通常需控制在10°左右,并要与锚杆保持一定距离。
(三)一期支护中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喷混凝土。主要目的是强化封闭开挖到位的边坡建基面,减少及避免建基面基岩在自然过程中风化的机会。在挂网喷混凝土之前,第一:确认该处有无进行过开挖验收,目的是确保岩面没有松土没有松散的石渣,这样才可以使混凝土及岩面有良好的粘接效果。第二:按照施工设计要求来选择符合标准的挂网材料,要满足设计要求及规范的网格尺寸。同时确保锚杆和钢筋网连接牢固,钢筋网及岩面之间的距离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材料的配置同时也要进行相关技术检验,只有检验合格后才能够使用。
(四)边坡开挖的主要方式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是分层式。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不同层次进行不同施工步骤及方式,这种由上到下的开挖方式,还需划分出施工的区域,主要依据水利工程建设的情况划分,该工程主要划分为3个施工区间,按照河流上下游方向,分区的特点是从外向内推进的,每一分区的面积约600m2左右,采用水平流水作业的方式通常是在区域间施工的水利工程项目。
三、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在施工中几种常见方法和方式
(一)挂网喷混凝土。喷混凝土是一期支护中常用的施工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将开挖到位的边坡建基面进行强化封闭,以减少和避免建基面基岩在风吹日晒下进一步风化的机会。
(二)采用钻爆的方式。水利工程的边坡开挖的施工主要以钻爆发的方式进行,以自上而下顺序分段、逐层进行。钻爆法的开挖的主要方式有薄层爆破开挖、台阶式分层爆破开挖以及逐层爆破开挖。
(三)采用锚杆支护的方式。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水力发电站的边坡支护工程中应用非常普遍,尤其是利用边坡锚杆开展最早的支护工作。
(四)喷混凝土及贴坡混凝土的支护。在早期边坡支护过程中喷混凝土要经常会被使用到的方法,对于要实施的内容,主要包括强化和封闭已经开挖好的基建面层。同时只有在阳光下,减少风吹雨淋的次数,并且有效降低水利工程基建面曝晒的频率,才能更好维护基建面的质量。如果想达到更好的支护效果,就需要在开挖厂房边坡,开挖防空洞出口时,以及开挖右坝肩的过程中,这种支护方式会被广泛应用。
四、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在施工中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
(一)技术的检测。爆破振动监测主要依据的原理是衰减规律的经验公式,需要指导边坡开挖施工爆破的振动控制,这样可有效提高边坡施工中的质量;本文进行的工程案例分析中,锚杆应力计变化一般不大,通常采用1855.5m高程的Rr、11841.5m高程的R巧和1885.95m的高来其应力有可能达到150MPa以上,其他的锚杆应力总量较小。
(二)做好网络工程的相关准备工作对于边坡支护与开挖是特别重要的。非电雷管孔间具有的微差顺序特征的爆破网络是施工工程使用的爆破网络,预裂孔的起爆时间在75~100m/s之间,拱坝的建基面预裂孔单响的药量控制在
(三)在完成全部的挂网喷混凝土施工后,则进入养护阶段。混凝土形成强度和定型的关键阶段是养护阶段,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阶段。混凝土养护的时间通常需30天左右。在这段期间,对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和强度需要进行相关测试,如果不能满足边坡施工技术的要求,需要立即采取必须的补救措施。
(四)高坡范围附近都会有部分的岩体现象存在。在进行开挖施工前,要对这些裂痕的分布及开裂程度的不同状态进行反复的考查分析,除此外还要注意岩石层的风化程度及所处风化范围的位置等。对于水利工程边坡开挖在区所处的水文、气象等条件都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分析,并且要注意有关范围内的地下水流量情况,对工程所在地的岩体渗透情况及水文地质研究做出详细的技术分析。
五、结语
边坡开挖支护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到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能否达到了预期设计的目标和质量标准,建筑单位的施工作业人员和技术部门需要全面认真的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严格的参照相关的要求和技术规范,注意施工当中的每一道工艺和技术。
参考文献:
篇8
通信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工程性较强的专业。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应用型通信人才的培养不能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然而,目前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使得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训练不够,动手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当前通信行业发展的需要。为改变这种现状,构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1.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l.1 应用型人才培养概述
不同于重视理论型人才培养和科学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技术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在科学研究上重视应用技术研究。
应用型人才可以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4种类型。学术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和发现新原理,研究客观规律,并将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和学科体系;工程型人才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技术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技能型人才则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具体完成产品的制作。普通高等院校应将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型本科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强调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1.2 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符合通信行业发展的需要。通信行业主要包括通信运行企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华为、中兴、爱立信等),通信工程建设及网络维护企业等。通信行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知识方面:掌握电路与信号分析,通信系统相关知识,信号传输、交换和处理的理论,及各种通信网、通信设备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2)应用技能方面:具备相关的工程设计、调测、维护运行的初步能力。
3)计算机方面: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熟练操作,具有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4)外语方面:具备信息检索和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5)人文方面: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如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严谨的科学作风等。
根据这些需求,普通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应注重培养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设备维护、网络运营方面的人才,以及业务设计、业务开发方面的人才,如电信增值业务、移动增值业务、电信业务价值链、通信业务等设计与开发,及电信业务渠道建设等方面的人才。此外,还应加强与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使学生毕业后就能与企业接轨,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框架的建构
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可采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可分为基本技能模块、专业实践模块和综合实践创新模块。通过课程实验、上机等实践环节,加深理论学习和提高实践技能;通过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环节,培养学生进行基本的工程设计、调测、维护运行的初步能力;通过综合社会实践、职业技能认证和科技创新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文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基本技能实践教学模块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计算机课构成。公共基础课通常包括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计算机应用包括数据结构、C语言、数据库技术等课程。专业基础课则有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实验主要在学校内的实验室进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
专业技能实践教学模块是由专业课及一些选修课组成,具体来说,就是由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程控交换、网络工程等课程组成。其实践教学可在校内或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可采取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多种形式。
综合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模块可根据学生的兴趣自主选择。科技创新活动可采取成立创新实验室,参加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等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吸引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就采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researchtrainingprogram,SRTP)、大学生电子科技竞赛、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前沿论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社会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好的待人接物方式等人文素质。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认证,如通信工程师资格考试、华为和思科等公司的认证考试,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实验是学科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实验要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基于此,实验可分为基础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3个层次。基础实验主要是确保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巩固和理解,熟悉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如各种实验箱、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等。这种实验由教师指定具体的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由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基础实验的内容必须不断优化,要及时充实新知识、科研新成果,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深刻理解相关原理,并启发学生运用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当学生经过一定数量的基础实验训练之后,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具有科学实验性质的设计性实验训练。设计性试验旨在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可指定主要内容和提供一些可选的试验方法,由学生自己分析并确定实验所需设备、实验目标、实验步骤等。如在通信原理课程中可以设置频移键控调制与解调、相移键控调制与解调的软件仿真实验,基于实验箱的二次开发实验等。对于开放性实验,学生可自主、自由组合、申请实验课题,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些课题费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新思路选择感兴趣的实验。开放性实验强调组合,既有实验课题的组合,也有实验团队的组合,强调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全过程。
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某门课程之后集中安排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某一专题独立地开展设计与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可帮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课程设计一般包括选题、设计计划书的制定、实际任务书的下达、设计指导书的编写、设计报告的完成及设计总结等环节。目前,通信工程专业的一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开设了课程设计,如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程控交换、网络工程等。这些课程的课程设计可采用硬件、软件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如硬件课题可让学生设计电路图,购买元器件,然后进行组装、测试;软件课题可要求学生使用Matlab或Systemview对时分复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等进行仿真。对于如何开展课程设计,每门课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任课教师进行深入地研究。例如,汪春梅等人提出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进行开放性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覃永新等人利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EDA)技术对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进行了改革。实习实训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习实训,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培养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用工零间隙对接。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把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保证。实习实训实践教学需要在校内外建立各种实习实训基地,设计规划好实习实训项目。实习实训基地大致有3种:第一种是参观访问,获取感性认识,如到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进行参观;第二种是专题实训,如参加一些职业培训机构组织的专题实训;第三种是参与通信行业的设计、生产、维护等,学生接受短期培训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3.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为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实行,必须建立各种保障措施。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传统教育模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认为实践能力的培养会降低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要求。因此,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程体系设置大都以理论课为主,把实践课当成理论课的补充,实践教学的重心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只是加深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必须改变这种观念,将实践教学作为与理论教学并重的教学环节。
2)加大投入。拥有先进实验设备和良好实验环境的高水平的综合实验中心和实验室,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需要持续、大量的投入。目前,虽然加大了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但与实际的实践教学环境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3)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训练有素、人员稳定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队伍,是保障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目前,实验室队伍的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如实验室工作岗位通常被作为“教辅”工作岗位而不受重视,甚至受到歧视,这直接影响到高素质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一些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理论教学和科研,自身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等。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有:提高实验教师的待遇;组织教师特别是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的,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定期轮流到实验室工作,并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每门实验课保持相对稳定的教师;鼓励具备上述条件的优秀教师充实到专职实验教师队伍中,主持本科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等。
4)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为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质量,必须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采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评估、实验课程评估、优秀实验技术人员评选、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地考察和监控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
5)加强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目前,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十分薄弱,缺乏标准化、多样化、系列化的实践教学教材,这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开展。一些主要的专业课程,如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除了实验设备生产厂家附带的实验指导书外,很少有专门的实验教材。另外,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教材缺乏,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等环节的教材基本没有,通常是任课教师根据个人的理解给出一些任务让学生完成,随意性较大。因此,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还需长时间地努力和深入地研究。
4.结语
篇9
关键词:新农村;经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1)05-0149-04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体制能量的释放,我国农村已根本摆脱了过去短缺经济的约束,进入到过剩经济阶段。因而农产品能否顺利地通过流通领域而向消费领域过渡成为现阶段“三农”问题的核心。破解这一矛盾的钥匙便是建立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积极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建设。
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最紧缺的是经贸类专业人才。新农村经贸专业人才主要指熟悉农业与农村、农产品与农资,在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中从事市场营销、对外贸易、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经济管理等工作的人才及独立从事农产品经纪与活动的人才。据统计,在湖南新增的16万就业岗位中,80%属经贸类人才,而其中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应用性经贸类人才占其中的60%以上。如在2009年湖南首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五星级休闲农庄大型人才招聘会上,300余家用人单位所提供的10 000余个就业岗位中,销售、营销策划等经贸类岗位的数量远超研究人员、检验员、化验员等岗位。根据本课题主持人对与会的益阳市11家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岗位的统计分析发现:对招聘人员的最低学历的要求为:本科及以上占13%、高职专科占67%、高中及以下仅占20%;经贸类专业岗位占招聘岗位总数的43%,而在经贸类专业岗位中高职专科占比达96%,足见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对高职经贸类人才的急需。
但是由于不少高职院校担心涉农专业影响招生,对原有涉农专业建设投入不足,培养模式改革不力,甚至改弦易张,将经贸类人才培养定位逐步转向城市,导致了与其他高职院校的同场竞争,而相关专业毕业生也不愿服务于农村、不愿到农村工作,更加剧了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的短缺。近年来,全国各地均发生了所谓农产品“供过于求”的征象,出现了柑橘、大白菜、西兰花、西瓜等烂市现象。农产品流通不畅,增产不增收,已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可以说,新农村经贸类人才短缺已经成为新农村流通网络工程建设的主要瓶颈。因此,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关键是要大力培养新农村经贸类人才。高职院校应勇于担责,发挥师资、设备优势,围绕当地农业特色,开设相关涉农专业,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新农村经贸类类人才,为新农村现代流通工程建设服务。
一、高职新农村经贸类人才培养现状
在近些年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真正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贴心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并不多,可以说还相当匮乏。主要表现在:
(一)人才总量不足
课题组在湖南的永州、邵阳、郴州、常德等地农村和唐人神、金健米业、湘农集团等十几家著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研,真实地了解和掌握了现阶段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的人才需求情况。调查显示,虽然新农村流通服务网络的发展速度很快,而涉农商贸流通类人才培养的发展相对较慢,难以适应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热爱并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商贸流通类高级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具体来说,当前新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所紧缺的人才主要有如下八类: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营销策划人员、农村连锁经营人员、农产品国际贸易人员、农业管理人才、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农村物流配送人员。国内一些农业类院校和涉农教育专业越来越面临着招生难、就业难的困惑与压力。在过去一段时间,由于过分强调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倾向,一些院校把涉农学科和专业调整为好招生、好就业、市场需求大的专业,而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畜牧、种植及农副产品经营人才的培养,规模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少,主业特色越来越淡化,副业地位越来越突出,呈现出主业副业化、副业主业化倾向;也有个别涉农院校和专业,干脆对“农”字避之不提。这就导致了涉农商贸人才的严重不足。
(二)人才质量不高
调研组在浙江、湖南、安徽、广西四省供销社系统高职院校,对当前高职经贸类专业涉农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条件建设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等方面内容进行调研,深感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紧迫性。目前高职经贸类专业建设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的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专业培养目标落后;专业课程设置传统理论多,技术含量低;突出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环节(实训、实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强;课程结构及内容僵化,专业技能考核的方式和内容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专业教材的版本陈旧,缺乏现代营销知识的传授等等。面对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要加快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的经贸类人才,必须做到把握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局、掌握现代营销知识和运用好科学的教学手段,并做到三者的有机统一。
(三)人才服务农村意识欠缺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人才,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拥有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要想在农村流通领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过硬的经贸类专业人才队伍。调研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均表示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事业发展的瓶颈。唐人神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张文说:公司每年都要到相关高职院校招聘营销、国贸、连锁等专业毕业生,应聘者非常多,但绝大多数人缺乏为农服务的意识,更缺乏涉农经贸知识,实际招聘到的少量毕业生还要花较长时间进行岗前培训。他建议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加强对学生“心态定位”的引导,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服务农村的意识。
二、高职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为了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而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为实现这一结构采取的培养方式。换言之: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总和,包括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既定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从人才培养模式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职业教育规划,对涉农人才培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明确目标,因地制宜,确定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要让农民接受好的教育”,要让农民“学有所教”,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等事业的覆盖。这里所说的“农民”,都是指能够从事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或者已经从事于新农村建设,或者将要从事新农村建设。对于已经从事新农村建设的农民,主要工作在于加强在职教育,通过各种途径让其掌握技术,拥有科学知识。对于将要从事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主要是指受过高等教育,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热爱农村,愿意服务农村,执着农业事业的大学生。而这个人群,正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的主要对象。
培养面向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既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也是基于价值分析的人才情感的明确。笔者以为,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情感上对农村的热爱,事业上以农村为首选。在人才培养上,首先应该让学生认同培养的主要目标和方向。这种认同,既是在情感上的,更是一种理性的判断。要将专业培养与对“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让学生深入了解党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农村市场发展现状;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巨大的发展机遇与发展潜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本专业学有可为,新农村建设大有可为。同时,应积极的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调研、学习、实践,增进学生对农村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自身专业在农村发展的信心。
2.专业教育要突出实效,人才培养要因地制宜。职业院校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本质特色在于:普通高校偏重于培养理论型人才而职业院校培养的重点是应用型技术人才。职业教育对新农村人才的培养,也不能刻意地拔高或压低,而应该坚持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向。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对于市场需求的敏锐性。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同时,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别。在职业教育中,应该充分考虑专业教育的实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有针对基于地域、市场、人文等方面“三农”状况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和方向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现实把握能力,加快学生的角色转换速度。
3.专业设置要把握全局,人才结构要合理布局。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大的事业,是在国家各个层面合理分工、统筹下的一项系统工程。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要在这一全局下深刻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积极筹划,让培养出来的人才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归。这主要是指,在职业教育中,要根据党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地域经济社会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专业。新农村建设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于人才需求的方向、人才需求的数量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因素或决定要素,职业院校尤其是商贸类职业院校要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着眼全局,合理谋划,培养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以破解新农村建设中“农产品能否顺利地通过流通领域而向消费领域过渡”的重大难题。
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既是一种情感的培养,更是一种技能的、知识的培养,也是一套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深入推进。
(二)着眼现实,积极探索,完善新农村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
1.渐进阶梯式培养模式。该模式就是有效地整合学校、社会和农村三方面的资源,分阶段、有步骤培养适合农村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第一,在高职院校方面,重点是传授有关商贸类的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校内打下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在社会中介组织方面,根据学生即将从事的行业和工作岗位特点,继续开展实践操作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其动手能力。第三,学生步入农村后,对农村社会有了更紧密的接触,则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接受再教育,进一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经济特色、产品特点,并不断学习与广大农民交流沟通的技巧。
2.产教研一体化培养模式。产教研一体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经营服务、科研开发的一体化。2009年4月,我院牵头组建了湖南现代商务教育集团,集团聚合了包括友谊阿波罗集团、湖南省农资公司、湖南省棉麻公司、湖南省茶叶公司、湖南旺德府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43家企业、36所职业院校和农产品经纪人协会、茶叶协会等5个协会,打造集团内部的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技术推广链和就业链。以此为契机,出资成立了湖南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湖南省供销社控股),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担任公司总经理,具体承办网上供销社,致力于联接城乡、服务三农,构建全省涉农产品流通的大型信息物流系统。实践证明,这种产教研相结合的模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针对新农村经贸类专业,如何做好产教研的深度融合,还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探索。学校、经营服务单位和科研开发部门的紧密结合,能充分发挥职业院校面向市场,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提高广大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断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对学生可以增加实习实训场所,扩大实践锻炼的机会,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企业也能在结合中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资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招聘到适合本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可以说,大力推进产教研一体化模式,能使涉农人才的培养更贴近社会,贴近农村实际,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多赢。
3.高职院校与涉农企业合作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与涉农企业的合作可以是全方面、多形式的,双方的合作必须是平等、自愿和互利的。订单培养最能体现校企合作的精髓,这对涉农职业院校和企业都是十分重要的。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其特点,更具有挑战性,只有高职院校与涉农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出面向农村、满足涉农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职业院校还能为涉农企业和农产品基地开展短期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还可积极探索 “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发展思路,在校外创建自己的农业生产经营示范基地、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打造产业集团,更好地为培养学生、培训农民和推广农业技术服务。
(三)以人为本,立足长远,拓宽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视野
职业院校要培养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一方面在于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经营贸易类人才,解决当前农村经贸类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看,要积极拓宽职业教育中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既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当前的需要,也使学生有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
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往往被人诟病为没有理论支撑的单纯技术人才的培养。新农村建设固然需要经贸类专业人才,但这远远不够。职业教育要立足以人为本的前提,以人才对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创造性的视野,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林杰.商贸人才培养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路径研究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08:291.
[2] 高斌.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和方法[J].中国培训,2009:36.
[3] 张全福,张忠福.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基本取向[J].职教论坛,2006:27.
[4] 彭建国,王箕裘.湖南省农村现代流通服务六类人才需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5] 禹明华,冯和平.涉农商贸经营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商务职院学报,2010(3).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the Talents in Economy & Trade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LIN Guo-an,YU Ming-hua
篇10
工程伦理是工程技术人员及利益相关者在从事工程活动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和规范要求。与一般的职业道德相比,工程伦理具有团体自律性、伦理专业性、行为规范性以及伦理实践性等特点。
工程伦理教育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客观要求。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运动的推进,日益增多的工程项目对生态、资源的承载力和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了严重危机。一大批工程新领域,如生物工程、基因工程、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等也带来了全新的道德责任问题[1]。因此,工程伦理教育已成为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内容。如美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制定的工程认证标准2000提出,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必须接受“在全球和社会的背景下理解工程方案的影响所必需的宽广的教育”,具备“对职业与伦理责任的理解”以及“对当代问题的知识”。[2]
工程伦理教育是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有机结合的有益探索。当前,应用技术大学工程伦理教育仍然较为薄弱。在思想认识上,部分高校存在着重科技轻人文、重实务轻综合素质等倾向;在教学内容上,工程伦理教育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更缺乏适应高校学科领域或服务行业领域的特色课程;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多采用传统的灌输说教方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在教师队伍方面,主要是哲学、伦理学领域的教师,授课教师既缺工程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又缺乏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实践经验。
二、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一)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
现代工程活动的综合性、系统性、复杂性和协同性对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工程伦理教育旨在培养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工程伦理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在知识方面,具有丰富的工程伦理认知,形成敏锐的工程伦理意识;在能力方面,能够准确把握工程伦理情境,掌握价值判断、道德选择技能,妥善解决两难的伦理困境;在素质方面,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道德自律,自觉将专业伦理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容
1. 工程哲学的基本原理
工程哲學是工程伦理教育的理论基础。工程活动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客观反映,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类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近现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明应用,工程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广泛而深刻,科技至上论、技术中立论等社会思潮一度主宰人类社会。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活动中时常面临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生态价值等多重伦理价值的道德判断与选择的伦理考验。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及利益相关者如何看待工程活动中的多维伦理关系、在解决道德困境中应秉持什么样的伦理价值观和原则要求,成为工程伦理学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 工程伦理问题
敏锐识别工程伦理问题是工程技术人员伦理素质的基本要求。姜卉认为,工程伦理问题存在三个维度,分别是工程伦理的价值谱系、工程管理全生命周期以及具体工程领域的伦理问题。[3]首先,在工程活动中,工程技术人员的“义务发生对象”类别多样,包括工程人员个人、专业、同事、雇主、客户、承包商、公众、自然环境等,因此,不同类型社会关系所存在的工程伦理问题也各不相同。例如,就工程人员与自身专业的关系而言,存在对职业的忠诚问题、是否胜任等问题;就工程人员与雇主的关系而言,存在兼职问题、虚报及谎报问题等。其次,工程活动包括规划、设计、实施、验收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皆存在不同的伦理问题。例如,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应综合评估工程项目对各义务发生对象的影响,以价值排序原则选择最佳方案;在实施阶段,应严格遵循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要求,以保证工程品质。最后,具体工程领域(建筑工程、软件工程、化学工程等)也存在不同各自不同的伦理问题。
3. 工程伦理规范
工程伦理规范是工程伦理教育的核心。认同、接受、履行工程专业的伦理规范是成为专业工程师的必要条件[4]。工程伦理规范从抽象到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原则、守则和施行细则。一般而言,公众健康、安全与福祉是各国工程专业团体公认的伦理原则。同时,各国或地区还订有各具特色的伦理守则和施行细则。我国台湾地区“中国工程师学会”1996年制订的《中国工程师信条》包括4个层次,如,工程师对社会的责任、工程师对专业的责任、工程师对业雇主的责任、工程师对同僚的责任;每个层次分别包含2个伦理守则,如,工程师对专业的责任包括“敬业守分”和“创新精进”;每个伦理守则又分别包含6个施行细则。[5]
4. 工程伦理的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
工程伦理的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是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在工程活动中,工程技术人员虽然有现成的伦理规范可以遵循,但工程伦理规范的有效运用还需要工程人员准确理解伦理情境,正确认识与多重“义务发生对象”所产生的伦理问题和价值冲突,采取一定的原则、步骤和方法进行伦理推理,进而解决工程伦理困境。学者们提出了多种伦理模型,如卡罗尔伦理屏风模型[6]、弗里切的伦理决策支持模型[7]、AASCB综合伦理决策模型[8]。国外工程伦理已经研究开发出解决伦理两难问题的一系列方法,如美国工程伦理教育家哈里(Harris)等人建议的划界法(line-drawing)和创造性的中间方法(creative middle way)、德国著名技术哲学家伦克(H.Lenk)提出的解决各种责任之间冲突的优先次序原则等。[9]此外,1990年芝加哥工程伦理教育会议又提出了七步法道德决策模式[10]。
三、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作为核心课程的工程伦理教育
在美国,大学学术地位排行前九名的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等都开设了相关的专业伦理课程。[11]我国大多数理工类高校尚未独立开设工程伦理核心课程,以致工程伦理教育形式化和边缘化,功能难以有效发挥。[12]因此,发挥学校学科特色,面向具体工程专业领域,开发建设融工程学科和伦理学科于一体的跨学科校本课程,是应用技术大学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基本要求。
大量引入真实案例或模拟案例,建立起完备的工程伦理案例库,是丰富充实工程伦理教学资源的重中之重。一是挖掘整理我国的现实案例,努力开发针对本地、本专业背景的主题和案例[13];二是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已有的案例资源,并结合我国历史和现实国情进行选择性吸收。在教学过程中将工程伦理理论教学与案例讨论、工程伦理行为选择的辩论相结合,发挥反面案例的警示作用和正面案例的引导激励作用,强化对学生工程伦理的内化与工程伦理精神养成教育。此外,角色扮演、小组设计、计算机模拟、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也是工程伦理教育的常用教学方法。
(二)作为教育理念的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用技术大学应紧密跟踪当代工程实践的发展趋势,以“大工程观”打破专业界限,注重科学与人文的学科交叉,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将工程伦理理念与内容有机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主要环节当中,提高学生将伦理思想运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一是整合工程伦理与专业技术课程,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渗透工程伦理教育,如在建筑、机械、电气等工程类专业加强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在信息类专业开展信息工程伦理和网络工程伦理教育等;二是整合工程伦理与非技术课程,将工程伦理教育纳入人文社会科学等非技术性的课程中,如,将工程伦理与科学技术和社会(STS)整合在一起[14];三是将工程伦理教育与学生实践实习以及教师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如通过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教学环节强化工程伦理意识和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组织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到企事业单位开展工程伦理方面的社会调查和研究;四是广泛开展以工程伦理教育为主题的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工程协会等各类社团、开展学术沙龙和专题讲座等,积极发挥“隐性课程”的熏陶教育功能。
(三)作为独立学科的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学是一门适应现代工程建设的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对从事工程伦理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科研方向有特殊的要求。应用技术大学应积极加强工程伦理学学科建设,为提高工程伦理教育水平夯实学科基础。学科建设的重点是跨学科教学科研共同体的组建。一是整合校内外不同学科资源,积极打造工程伦理学协同创新平台,明确研究主题与研究任务,催生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并转化为工程伦理教育教学资源;二是整合教育界和工业界人力资源,积极打造工程伦理教育跨学科教学团队,加强对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跨学科领域知识、技能的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参加工程实践活动,聘请工程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开设工程伦理课程等。
(四)作为环境营造的工程伦理教育
仅仅依靠提高工程技术人员个人道德觉悟和伦理选择能力是无法改变当前工程界伦理现状的,应用技术大学必须积极争取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合作支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工程伦理教育环境,切实提高工程伦理教育的效果。一是拓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将教育对象由在校学生扩展为全社会工程从业人员,将教育范围由学校教育延伸至终身教育体系;二是改善工程伦理教育的制度环境,国家应完善注册工程师制度、加强专业伦理审查,各工程社团应制订伦理章程、加强专业自律,政产学研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工程伦理教育;三是培育工程文化环境,传承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工程文化因子,并积极与国际工程文化对接交流。
参考文献:
[1]李尽晖,苗青.工程师的伦理责任与工科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J].新疆社科论坛,2010(3):80-83.
[2]哈里斯,普里查德,雷宾斯.工程伦理:概念与案例(第三版)[M].丛杭青,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4.
[3]姜卉.我国大学工程伦理教育内容体系构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128.
[4]姜卉.我国大学工程伦理教育内容体系构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125.
[5]中国工程师协会.中国工程师信条实行细则[EB/OL].http://cie.org.tw/Important/ImportantDetail?cic_id=15&cic_cicc_id=4,2011-12-01.
[6]卡罗尔,巴克霍尔茨.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
[7]弗里切.商业伦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4.
[8]Bishop T,Cummings B,Smith P.Ethics handbook:building ethical leaders[M].DeKalb:Norhern Illinois University,2006.
[9]李世新.借鉴国外经验,开展工程伦理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50.
[10]董小燕.美国工程伦理教育兴起的背景及其发展现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3):74.
[11]李祖超,魏海勇.中美工程伦理教育比较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44.
[12]王前.在理工科大学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10):110-111.
- 上一篇:高层建筑结构基础知识
- 下一篇:高三数学学习辅导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