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模式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室管理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持续不断的培养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而实验室则属于人才培养的关键场所,是开展实践教学与实验活动的主要场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直接关系着院校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在实验室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已成为时展的内在诉求。基于此,提出依托信息化平台推动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供充分条件。重点对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路径进行探究,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基于信息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及作用认知
在高等院校扩招的大环境下,其实验室规模也有所增加,为开展实践教学与实验活动提供了条件。然而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以人工管理为主,管理方式与管理机制较为落后,不符合信息化时展的内在诉求,且无法有效发挥实验室效能,无法满足当前教学的需求。基于此,提出依托信息化平台来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借助信息化平台信息整合优势,构建学生档案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征及发展需求,从而编制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引导并强化学生个体优势,最大限度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通过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引入信息化技术,推出实验室自主学习系统,能够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素质拓展存在着重要现实意义。且院校可以发挥实验室优势,通过实验室来提高院校科研水平与服务水平,将实验室发展为院校创新与研究的核心基地,以切实提高院校教育水平,实现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基于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路径思考
(一)立足于制度建设,推动实验室管理机制创新
在院校实验室管理活动中,制度建设属于十分关键的一环,也是确保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与落实的现实基础。基于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其需要立足于制度建设,如编制实验室管理细则,明确仪器设备操作规范,颁布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设置早晚巡查机制,确保实验室制度建设的完整性与全面性,要求将制度落实到工作细节上,确保实验室操作与管理活动都在制度条件下进行,高度重视制度落实与实施问题,确保制度发挥效力。此外,在实验室管理岗位划分上,还应结合工作人员专业及特长,合理分配管理岗位,并通过制度说明岗位工作内容、工作要点与具体责任。为强化实验室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应在实验室管理中设置联络员制度,安排专人负责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确保实验室应用合理有序。引入奖惩机制,以充分调动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确保其充分做好本职工作。考虑到实验室专业人才多面临着短缺等现实性问题,院校可以引入跨岗位合作机制,让具备相关专业的人员进行相互对接,了解与轮换相互岗位,确保实验室管理人员不存在缺额问题。通过制度与机制创新,为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进行实验室开放模式创新
在高等院校教学中,实验室承担着科研、教学与技术服务等重要任务,而开放实验室,则是实验室管理发展的必然。在传统实验教学活动中,实验室多采取固定模式,相对固定模式的实验室而言,开放实验室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存在着重要意义,且能够将课程考试与操作技巧考核相结合,实现了实验教学多元化、多层次发展。高等院校在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时,需要充分关注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如关注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发展,关注学生职业竞争能力提升等。在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推动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逐渐实现全时段与多方位开放。实施以预约开放为主,辅助以定时开放与定向开放的实验室管理模式。预约开放主要面向的对象为学生,如学生课余时间存在实验需求,则可以面向实验室提出预约。而辅助开放策略则主要为教学任务与特殊需求服务。通过实验室开放模式创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参与兴趣,且为学生实践锻炼提供了基础设备,对于提高学生素质与整体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推动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建设
院校实验室规模扩大,继续采取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时展的现实要求,且人工管理手段过于落后,工作机制缺乏合理性,无法充分实现实验室资源利用,且实验室保障水平有限。尤其是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其预约信息不透明,从而导致了实验室安排多有重复或空白问题。而引入信息化技术,打造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则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切实提高实验室开放程度与利用效率。依托信息化平台建设,即引入网络技术并将其与实验室管理进行有效结合,通过构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开展高效、深度实验室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实验室预约透明化,最大限度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
(四)构建自主学习系统
依托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等,可以实现实验室自主学习系统构建。在自主学习系统中设置有实验课程学习、设计性试验、交流学习与在线答疑等具体模块,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系统,获取相关的实验资源,以锻炼并提高其实验技能。如实验课程学习模块,该模块内部蕴含有丰富的实验技术数字教学资源,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学习特征,实际需求等,选择符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调取相应的实验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在设计性试验模块,则主要以学生自主设计与优秀实验设计作品为主,可以让学生进行学习与参考。且自主学习系统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支持在线答疑,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也能够调动学生参与主动性。在具体实验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系统来获取相关的知识与内容,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此外,通过实验室自主学习系统,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跟进与了解,从而为开展下一步教学活动提供依据。此外,依托信息化平台进行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还需要关注实验室设备管理问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设备管理系统构建,设置专门的设备管理数据库,存储实验室设备信息、设备应用信息与故障信息,并通过分析历史维护数据信息,可以合理编制实验室设备维护计划,从而确保实验室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为教学及科研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传统院校实验室管理模式中,依然在坚持以人工管理为中心,实验室服务效率较低,十分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依托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首先应从制度与机制入手,通过制度与机制建设,为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建设创造条件,推动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坚持以预约管理为主,定向与定时开放管理为辅,以充分满足学生发展与教学任务的需求,推动实验室信息平台建设,推出实验室自主学习系统与设备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将实验室资源信息化与数字化,切实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提高实验室服务的销量,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作者:杨戈 张鸣虹 单位:江西省分析测试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朱永红,曾庆明,赵怡等.基于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3):12-13.
[2]张敏.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独立院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探讨[J].科学导报,2016(2):223-224.
[3]刘波.借助信息化平台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3):42-43.
[4]熊凡.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实验管理模式探索[J].科学与财富,2015,7(Z2):699.
篇2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传统实验室管理;管理模式;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280-02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需环节[1]。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途径,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开放实验室不仅是指实验资源包括仪器与实验时间概念上的开放,更是指实验课程、实验项目、研究课题的开放[2]。为此,如何使更广大的学生更充分地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是开放实验室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传统实验室管理的弊端,对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及管理制度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传统实验室管理的弊端
1.实验室资源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内容是依托于理论课的,主要是对理论课的内容进行验证,因此传统的实验室管理规定学生在固定时间、固定实验室上固定内容的实验课程,造成学生在同一时间集中上课,就会出现实验仪器紧张,经常出现学生排队等候的情况,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实践需要,同时只有部分学生可以实践动手,大部分学生只能从旁观察,导致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而实验课之外的大部分时间,实验室空置,实验资源浪费,这样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动手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实验的参与者局限于该课程学习的学生,对于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而言,则缺少实践机会,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2.实验室功能设置单一。实验室功能设置不合理,应用面较窄,在实际使用中效率较低,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2,3]。目前我院的大部分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均归属于某一课题组或科研团队,其他课题组或者学生要想使用该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需要和该课题组协调沟通,实验室基本只服务于该课题组或科研团队,造成实验室功能过于单一[4],实验室使用不充分。比如我院的冷冻干燥实验室仅在技能训练时使用,而在大部分时候则是空置的,造成了实验资源的严重浪费。
3.实验室经费不能合理使用。由于各实验室附属于某一课题组,大多数课题组只从自己的使用方便出发,不断地重复申请购买仪器设备,没有从学院的角度整体考虑经费问题,导致部分设备重复购买,造成实验设备的浪费。而另一些仪器又由于经费不足,无法购买。这样的情况造成了一方面实验设备的重复购买且设备的利用率低,有的设备还没充分利用就已老化报废;另一方面又占用了学院的经费,使一些需要更新的设备不能及时购买,造成实验室经费紧张,不能合理使用。
二、开放实验室的改革措施
实行开放实验室是充分发挥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措施[5]。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自主、更方便的实验环境,就要给学生提供免费的实验仪器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目前我院有以下几种开放实验室模式。
1.针对本科生实验课程教学的开放管理模式。实行开放实验室管理后,学生可以自主选定实验内容,制订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设备,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教师负责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审核,并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保障,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5]。特别是当实验结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学生可以反复实验,这就要求实验时间和仪器设备保障充足,因此实行开放实验室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加大综合实验的比例,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课程学习中的综合大型实验,从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针对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模式。
(1)针对科研型学生的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针对高年级本科生,尤其是对食品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实验中心定期科研项目中的开放研究题目,吸收部分对科研实验有积极性的学生尽快进入实验室,和教师及研究生一起参与开放课题的研究。在此模式中,实验中心的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资质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审核通过后,需要对实验室的安全知识进行讲解,之后授权该学生进入实验室。这样的管理模式为那些对某一门课程或某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方便,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培养。
(2)面向各类实践活动的开放管理模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或者各类竞赛,例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食品文化节”,学生们将平时在课程学习中学到的知识、食品制作和加工的创意进行实践,此活动为期约一个月,学生查阅文献后自行拟定食品创意制作活动的主题,结合实验室的方向和条件,联系相应的实验室和指导教师开展实验活动。在此期间,实验室完全开放,免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仪器设备等资源。这样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针对毕业设计―自选实验课题型的开放管理模式。实验室首先公布教学计划以外的学生可以自由使用实验室的时间和资源,学生选择一个和毕业设计相关的综合型或设计型的实验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合理的实验方案,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验。实验室在一段时间内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毕业设计实验。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的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安装与调试以及完成实验后由指导教师辅导撰写毕业论文。这样的开放模式特别为一些正在考研或者已经在企业实习的毕业生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学生可以自主地安排实验,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一致称赞。
3.面向社会服务的开放管理模式。高校的实验室资源本身就是社会的公共资源,有义务为社会服务。为此,我院于2014年正式成立了媒体开放实验室,只需要在学院登记后就可以接受采访,这样更方便为社会、为媒体服务。此外学院也鼓励教师和企业开展双赢合作,一方面企业得到了学校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增加了经费收入。在为媒体和企业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进行实践操作,为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建立开放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1.开放实验室门禁管理制度。目前我院已经实行了门禁管理制度,首先学生根据制订的实验方案选择需要的实验室,在填写实验室门禁授权申请单后,经指导教师及实验室主管教师的签名同意后,到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心递交申请,经中心授权同意后,方可获得该实验室的门禁卡授权,此授权会确定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获得门禁卡授权后只需刷学生卡即可进入该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样的门禁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实验室资源的安全合理使用。
2.开放实验室网上预约管理制度。网上预约管理制度适合于假期做实验的师生,无论是在小长假还是寒暑假,均需要提前登录开放实验室管理网站,在网上填写预约申请单。开放实验室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网上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对审核通过人员提出的仪器配置要求进行归类和整理,并将相应的设备放置在实验室中,该申请人只需带学生卡到管理中心办理授权后即可进入配置好的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样的管理模式要求实验教师按照申请单对实验设备进行提前配置,为广大师生在假期的实验提供了便利。
3.开放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制度。实验室集中了大量的仪器设备、化学药品、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所以“安全”对于实验室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保障开放实验室的安全使用,只有在实验室的管理中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实验室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秩序[6]。因此,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使用,我院的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心对易制爆、易制毒试剂实行专人专柜统一管理制度,所有易制爆、易制毒试剂集中于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心,实验需要时,只需到管理中心填写申请表,注明需要量和用途等,经指导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同意签字后,方可领到试剂。
四、实施效果与结论
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我院的开放实验室正在逐渐正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开放实验室以来,不仅为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方便,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以及对食品科学的浓厚兴趣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此外也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开放实验室不仅充分利用了实验室资源,也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江锦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12-15.
[2]孟莉新,孙培禄,弓锵,续海峰.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初探[J].运城学院学报,2011,(05):107-109.
[3]周永生,陈群,席海涛,林富荣.色谱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8):216-219.
[4]迪丽努尔・克依木.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吉林大学,2011.
篇3
随着当前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加强高校的各项建设也随之展开。为了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新时期下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和发展体制也要适当的做出改革。实验室的改革要着眼于对实验技术人员、实验场地以及实验仪器设备、项目等进行统一的管理,为实现资源最大共享提供保障,这样也利于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节约了实验经费的花销。比如,可以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以科学的指导思想为原则,对实验室进行信息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管理,必需坚持高起点的规划原则,与时俱进、及时的吸收一些新的管理理念不断的完善实验室的建设,及时的调整教学的思路,逐渐的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通过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进行创新教学,为国家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等输送一批批高素质的人才。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在实验室管理上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需要解决:要整合全校的实验室,为实现资源的统一调配,将教学资源的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不断的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挖掘设备优势,打造创新型的计算机实验室。针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作为管理者要增强服务意识,要提升服务质量,就要更新观念,运用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要强化对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认识的重要性。加还要强实践师资队伍建设,为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设立专项经费,不断的拓宽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渠道,建立激励机制,这样有利于提高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且无形中还能够吸引一大批高学历、科研能力较强的工作者投入到实验室的教学过程中来。此外,高校还要不断的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力度,将实验经费用在刀刃上。此外,也要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为共建校内计算机的生产性实验实训基地做好铺垫。
2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及发展的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的调整和深入,但是,过去旧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体制对当先的各个学科的发展、创新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难以适应和迎合,也正因为如此,各大高校都对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了必要且大胆的创新。比如,有些高校就是把原有的校一级管理模式作为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渐的扩大实验室的管理范围,除之前面向全校师生的公共基础平台外,还对邻近院系的学科专业适当的做出了调整,而且还设立了相应的平台。除此之外,实验室管理模式也向着新的趋势发展,这个趋势主要的特点是重心上移、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跨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增长。对实验室管理相关方面的权限,以及对实验室管理的深度和广度等问题的把握,还需要进一步的去研究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实验室管理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才能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模式。
3挖掘设备优势,打造创新型的计算机实验室
计算机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和积极探索的主阵地,虽然人们常说“大学就是小社会”,但不可否认学生还没有真正的踏入和涉足社会。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实验室是功不可没的。好的实验室还要配备好的实验管理人员,否则,实验室便成为了空架子。这要求管理人员要定期的及时清点、维护实验器材,要熟知各种器材的性能和操作的流程,要成为学生实验的引领者和良师益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要将打造创新型的实验室为己任,要科学的合理的引导学生探索、探究、发现新知识,要挖掘学生实验和动手的潜能的同时要将实验室的器材做到优势重组,将有限的实验器材运用的淋漓尽致,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实验室管理人员也要不断的更新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为师生提供实验探究、学术研讨、科研交流的平台,让实验室更加具有人文、学术的气息。打造创新型的实验室就要从创新型的试验管理者入手,这样才能为高校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计算机实验室”的阵地和堡垒的作用。
4总结
篇4
摘要:介绍我院临床医学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和综合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减少资源浪费。
关键词:临床医学;实验室;管理模式
高等医学教育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两大阶段,临床医学是以实践性和经验性为突出特征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医学实验室是高等医学教育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高校合并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教学层次的提高,我院原有的实验室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教学要求,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我们对实验室,尤其是临床医学实验室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实施综合管理,获得良好效果。
1我院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概况
我院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按学科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基础护理、检验、急救等,每个学科均有独立的实验室,由教务科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分科细而全,造成各实验室面积较小,用房紧缺,实验人数受限,影响实验开出率和工作效率。(2)仪器设备过于分散,存在使用率低、重复建设、更新慢、陈旧等现象,影响实验的整体效果。(3)实验管理人员力量分散,难以统筹管理。(4)条块分割,不利于学科间的渗透和横向联系,使教和学都易产生学科间的脱节[2]。(5)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在软、硬件上都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要求,我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2临床医学实验室的资源整合
2.1实验室空间的综合利用
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调整,将内科、儿科及检验实验室调整到实验楼一楼,外科和妇产科实验室调整到二楼,基础护理实验室仍在三楼。使相关学科实验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例如,外科和妇产科都是手术科室,除设有独立的手术室、换药室、产房、围产期保健室、母婴同室之外,可共用多媒体教室、示教室、库房、准备间、高压灭菌室、更衣室、洗手间和模拟病房、护士站等。这使得各个学科实验室使用面积扩大,可同时进行2组实验,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2.2实验室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临床医学实验室的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除专业性强的设备和仪器由各专业负责申请购置和使用外,对外科、妇产科、基础护理等实验室的巾类、一般医疗器械以及消毒物品及模拟病房的常用设备等,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
2.3实验时间的合理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内科学、健康评估、外科学实验安排在第五学期,妇产科及儿科实验安排在第六学期,这样相关的实验室既可共享空间和资源,又互不干扰,同时避免了实验室闲置。
3临床医学实验室的综合管理
3.1改变管理模式,统筹安排各学科实验内容,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我院过去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按学科建立实验室,在教务科的领导下进行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实验室小而全,每个学科各自为政,不能达到一定规模,而且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基础护理等临床实验通常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这就造成实验室的闲置,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对旧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实验中心,负责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首先根据学科特点,修订教学计划,然后重新整合实验资源,统筹安排实验科目和内容,使相关专业之间既能资源共享,又不互相影响;既能扩大实验室的规模,改善教学条件,又能避免重复建设,减少实验室闲置。
3.2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浪费
在旧的管理体制下,各学科实验室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安排,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下,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由于教学经费的分散使用,造成经费的相对短缺,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这些都给教学和科研带来许多困难。通过改革,把原来各学科的仪器设备、实验用品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使实验资源由分散变为集中,互补遗缺,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为学院节约财力、物力[3]。实验中心对于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专用设备以及电教仪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每学期期末对仪器设备进行统计、保养和检修,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为制订新学期的实验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3统一培训师资,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建设好实验室的关键,实验人员的素质高低,将决定实验水平及实验教学质量高低。因此,实验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尤为重要[3]。我院实验课教学主要由各科任课教师、专职实验员负责,每学期开始前,各科分别将新学期的实验计划上报实验中心,实验中心负责协调实验时间,并进行师资培训,相关专业教师及实验员集体备课,每位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专业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对于相关学科的实验内容和方法也要熟悉。每个实验人员都要一专多能,以弥补某学科实验教师和专职实验员的不足,提高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此外,实验人员还应具备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因此,我院积极选派实验人员到实验力量雄厚的高校进修和参观,并组织实验人员参加大型科研课题,开阔视野,了解学科动向。
3.4促进相关学科间的合作,开展创新教育,鼓励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目前我们的实验多以验证性和操作技能训练为主,这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能力的培养。在保障教学和科研顺利进行的条件下,鼓励实验教师集思广义,各实验室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教师指定范围内,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完成一些实验,如让学生为一个宫缩乏力产妇进行接生的实验,涉及外科的消毒、铺巾,基础护理的导尿、灌肠、静滴催产素的观察、测血压、生命体征的观察,产科的产程观察和处理、加强宫缩的方法、接生及新生儿的护理等,让学生根据具体病例进行设计和分析,并完成相关操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思考、勤于动手,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索、分析和操作能力。
4体会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实验室管理水平能够反映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牵动全局的综合性工作[3]。实验教学涉及的因素众多,不进行统筹规划、系统管理,实验教学的某些环节就可能出问题、出故障,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4]。通过3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我院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减少了重复建设,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验开出率达100%,实验课满意率也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宏,熊梦辉.医科院校教学实验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07,4(12):22~23.
[2]甘泉.浅谈实验室合并重组[J].实验研究与探索,2000,3:120.
篇5
一、开放“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管理历程
1.2008年至2012年
2008年,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立“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实验室管理还处于摸索阶段,采取的管理方式是旧的模式,即实验室按学科属于博物馆教研室,在教研室的领导下为教学服务。此阶段实验室基本上采用学院、教研室的二级管理模式,由博物馆专业教研室主任负责管理,教研室老师依据专业和课程需要负责相应的实验室日常管理和教学,此时实验室的开放是针对课程设置的实验课。这种管理模式在实验室初建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没有专业的实验员及管理人员的情况下,保证了实验课程的完成和实验室的运行。但随着实验室的发展,这种模式显示出了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低、实验室课程之间存在壁垒、管理责任不明确等弊端。对于教学而言,这一实验室管理模式严格按照实验教学计划,限定组数、时间、内容,通常集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种模式是保护性、封闭性的,对学生采取保姆式的实践教育,造成资源浪费,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
2.2012年至2014年
2012年该校增设了文物保护学专业,“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服务的学生群体进一步扩大到两个专业。随着服务学生人数的增加,学院越发需要专职的实验室管理人员。2013年,针对实验室建设缺乏专业人员的状况,学校配置了专门的实验室主任和专职实验员。此阶段的管理模式是学院、实验室主任二级管理模式,实验室的设备、耗材、实验课程的时间安排、实验器材及材料的准备都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和准备,专职管理人员的出现为实验室的开放提供了条件。此时除了增加课内的实验课,还在学期中设置了自选实验项目,由教研室老师指导,学生自由报名参加,这种实验项目的开放是实验室开放的一种尝试。
3.2014年至2016年
2014年,学校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在建设硬件的同时,也注重软件建设,如专业人才的引进和聘任、导师制的实施等,这些人才的引进进一步推动了实验室的开放,弥补了人才短缺的现状,吸引了专业技术人员为学校学生开设实验课程。这期间增加了外聘专家指导的实验课,由各博物馆、考古所文保实验室的专家进行短期专题实验课,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文保技术应用的现状,也让这些文保单位的专家了解了专业的学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除此之外,学院针对新的专业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学年论文设计、大学生创新项目上,也提供条件让学生进入实验室,针对课题做一些创新性实验,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开放实验室的功能
1.提供课前预习时间
大多数实验课时间安排紧凑,同一组学生又多,在有限的课内时间里,只能够完成实验内容,学生对仪器熟悉的时间少,对实验内容理解得也不够深刻,往往实验做完了,并不理解通过了哪些实验方法解决了哪些问题,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仪器,而且一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找到原因和解决方法。
2.提供课内没完成实验的课余补充时间
由于近几年学生的扩招,实验室仪器的数量不能保证让所有学生都能操作,特别是一些精密仪器,这就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将实验内容完成;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实验设备故障或动手能力太差等原因没有完成实验内容,这些问题也需要通过开放实验室来解决。
3.为外聘老师指导学生实验提供条件
文物保护分析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对于各种材质文物的分析、修复、保护,需要有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研究人员进行演示及讲解,而这些人员往往在博物馆、考古所等单位工作,这就需要合理安排时间,集中时间对学生进行短期的培训和指导。
4.为学生自选实验项目提供条件
实验项目分为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必做实验由教师统一安排时间,而选做实验可由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和时间,可根据实验内容安排固定的指导教师,对于实验操作进行指导。
5.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提供条件
以往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都是综述性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放实验室可以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提供时间、设备和场地,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6.为大学生创新项目提供条件
为鼓励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学校积极鼓励学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由学校提供1000~10000元的资助。学院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室开放能为这些课题的完成提供良好的条件。
7.为实行导师制提供条件
该学院实行导师制已经有近4年时间,导师制是指一组学生在一个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制度,由导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进行个别指导。开放实验室这一制度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导师的研究项目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三、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构想
开放实验室的管理要适应实验室的功能,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效果。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有效解决开放实验室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包括管理理念、管理系统、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管理工具、管理程序。
1.管理理念
通^开放实验室使所有的仪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
2.管理系统
“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管理系统为学院、实验室的二级模式,设实验室主任1名、专职实验员1名、文物与博物馆学及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教师10名。“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管理工作,实验员负责仪器设备的采购、管理、调配、维修、维护及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并具有一定的指导实验课的能力。要实现开放实验室的功能定位,目前的人员配置还是不够的,特别是专职实验员的配置,也可招聘本专业的高年级优秀学生,通过考试培训合格后担任实验员,负责一部分工作。
3.管理方法
按照开放实验室功能定位,分成四类开放模式,配合相应的管理方法。
(1)实验课提高型。
①_放对象:侧重低年级本科生。
②管理方法:针对课前预习和课内时间没完成的课程内实验,由学生申请,自行提出实验方案,经批准后完成实验和实验报告。由高年级学生实验员进行指导,监督仪器、药品的使用。
(2)科技活动型。
①开放对象:全体本科生。
②管理方法:由学生申请、有指导教师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实验活动,经批准后有序安排实验时间,有教师指导,并完成实验报告。
(3)研究型。
①开放对象:侧重高年级本科生。
②管理方法:研究型实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的创新性实验,依托于学院的导师制,让一些优秀的学生参与到导师的课题项目中,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做出计划,独立完成。经批准后有序安排实验时间,有教师指导,并完成实验报告。
(4)能力与人文素质提高型。
①开放对象:全体本科生。
②管理方法:由实验室定期邀请文保、文博专业的专家做专题实验,学生自主申请,经批准后在校外专家的指导下有序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4.管理制度
按照已经确定的规则来推动实验室管理,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实验技术人员职责、实验指导教师职责、教师科研实验室管理制度、学生创新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等。
5.管理的工具
(1)实行开放实验室准入制度,引进门禁系统。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准入考试通过,考试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实验技术、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等基础知识;二是通过考试后,学生与实验室管理人员签订实验室门禁系统协议,申请使用实验室的时间,便于管理。在学院网站上有实验室的板块,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申请。
(2)登记制度。一是实验室的使用登记,包括实验时间、实验内容等;二是物品使用登记,包括使用仪器、借用仪器、耗材、保存实验样品等。
6.管理的程序
(1)领取实验申请表,填表,审批;网上申报开放实验项目,填表,审批。
(2)预约。实验室根据预约人数、实验条件,安排学生实验时间。
(3)实验。学生按照预约时间进行实验。进入实验室应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爱护仪器,不浪费药品,如有损坏按章处理。
(4)成果。学生做完实验必须交实验报告或实物,指导教师应对其成果做出评价。
(5)总结。每一学期,实验室应对开放实验室的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学院开放实验室管理的情况,对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提出了设想,为实验室长期、全方位、充分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提供思路。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特别是管理方面,随着工作的推进还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研究完善。
篇6
从目前来看,许多高校积极地促进计算机基础设施的完善,开设了许多与计算机基础相关的各类课程,其中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不仅能够有效地实现计算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还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但是,通过本文的实践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使用现状不容乐观。1.1学生个人素质有待提升。作为一门通识学科,高校学生都需要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常识并参与相关的实验教学,从目前来看,许多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的上课人数比较多,课程安排比较紧凑,因此计算机的使用频率较高,后期的维护困难重重。许多学生在参与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时,个人的自律能力较差,没有接受老师的引导积极地学习相关的理论常识,直接对计算机原有的配置模式进行更改。在课堂之中,看视频、打游戏以及上网等现象频频出现,出现这些现象除了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有关之外,还在于学生的个人素质较差,因此出现了各种不合乎教学规范的行为,最终导致教学秩序十分混乱,教学资源被大量浪费,同时现有的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效率较低,难以充分地发挥计算机教学的作用和价值。除此之外,尽管许多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巧,但是对于计算机相关的安全知识了解甚少,因此现有的上网行为极不规范,许多电脑极易被网络病毒所攻陷,严重地甚至会导致整个网络机房的系统瘫痪。1.2管理和维护水平较低。要想充分地发挥计算机资源的作用和价值,积极地推动基础实验室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对于学校来说,除了需要开设相关的课程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之外,还需要注重对计算机资源的后期管理以及维护。从目前来看,许多高校的计算机管理人员在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管理与维护时,以计算机系统的还原设置为主,根据相关的操作来对电脑直接进行重启,通过这种形式来保障计算机的正常运作。不可否认,这种还原设置能够保障计算机可用性能的提升,但是无法对学生的作业以及相关的操作进行有效的保存,严重影响了教学的延续性和统一性。其次,在利用各种网络技术和对计算机进行管理与维护时,管理人员所采用的对拷技术只能够对现有的机房软件进行更新和维护,无法从整体上提高计算机的综合性能,影响了计算机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更新以及管理效率水平的提升。通过本文的实践调查以及研究可以看出,高校现有的机房管理人员较少,极少有关工作人员能够掌握专业的计算机维护和管理知识,一个管理人员往往需要对几间机房的计算机进行维护,因此工作压力较大同时工作范围较广。计算机与其他的教学资源有所区别,在教学过程之中使用频率较高,外加上学生缺乏一定的计算机安全使用常识,因此极易出现各种问题。1.3计算机实验室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慢。在开展多媒体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过程之中,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课程的要求有所区别,许多高校会结合老师教学的实际需求配备相应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尽管这种计算机配置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之中仍然难以避免会存在许多的问题。一般来说,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与计算机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在4到5年左右,超过这一期限之后必须要进行更换。对于高校计算机机房的建设来说,在前期需要投入几十万的资金,因此办学成本以及教学成本较高,许多高校为了将相应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往往无法及时对现有的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进行有效的改造和及时的设备更新,最终导致现有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实质上的提升,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无法与教学软件的更新保持一致。
2桌面云技术
作为一种高科技技术,桌面云技术以各种信息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共享为基础和核心,以计算机和各种互联网资源为基础,积极地建立强大的技术系统,不断拓展计算机的能力,加强不同终端之间的联系。桌面云技术侧重于对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保障管理服务以及数据空间内容的高效分配,营造良好的计算机平台,保障不同平台之间的协调运作,以此来真正地为计算机机房的高效管理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如果站在技术的角度来对桌面云技术进行分析,那么该技术在运行的过程之中也以虚拟化手段和技术为依据,通过后台服务器来对现有的各项数据进行有效的转移。这种服务器需要结合上级人员的各项输入操作来执行相关命令,然后直接在整个用户界面之中进行显示,服务器的整个后台应用存在一定的独立性,不会被直接被篡改和删除。从目前来看,许多高校在开展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过程之中,多是通过桌面云技术的运用来提高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及质量。
3桌面云技术在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3.1注重计算资源的合理分配。不可否认,桌面云技术对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效率和水平意义重大,通过本文的实践分析可以看出,学校计算机机房在运作的过程之中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其中主要包括计算机资源的高效配置,涉及计算机理论课程以及电子商务课程,其次还包括对计算机使用资源要求相对较高的课程,如多媒体制作课程以及视频制作。对于传统的计算机实验课程来说,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并没有结合不同课程的实际需求对现有的计算机资源进行分配,导致计算机设备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相比之下,桌面云技术的运用能够以学生的真实需求为基础,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提出相应的申请,从而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合理分配。其次,桌面云技术注重对不同服务器的构建,以虚拟技术为依据,充分地利用桌面系统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计算机的操作人员可以直接访问服务器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整个访问过程之中所流通的信息资源属于虚拟数据,因此能够对上级人员的数据以及习惯进行有效的保留。3.2促进课件制作效率的提升。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各种教学领域之中,多媒体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好评,同时在计算机实验教学时多媒体课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及价值。其中不同多媒体技术所涉及的制作格式差异较大,如果在某一台计算机之中已经制作完成了相应的课程,那么换一台计算机之后就无法进行展示,只有安装相应的插件或解码器之后才能够对前期所设计的课件进行运用,这一点导致各种科研以及教学活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计算机机房的维护和管理人员在对现有的计算机资源进行管理时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负担,如果能够将桌面云技术与计算机机房的管理相结合,保障学生以及老师所制作的课件能够进行不同终端的专业,就能够有效地避免各种外部环境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桌面云技术能够突破不同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保障各种用户数据和习惯能够实现有效的保存和转移,学生和老师不需要对现有的计算机进行升级,而是直接可以通过服务器的调动来对后台已经保存的数据进行重复性的使用,通过这种形式来展示先前制作的课件,因此云计算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地促进课件制作效率的提升,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作用和价值。3.3降低管理难度。桌面云技术以用户的真实需求为基础,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分析来保障计算机资源的合理分配,从而尽量地避免计算机资源的重复利用以及配置。如果现有的计算机资源难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那么就可以直接对后台的服务器进行增加,通过这种形式来尽量避免计算机硬件的更换。其中管理工作人员也可以结合教学资源使用的实际情况,利用桌面云技术来进行高效的管理。除此之外,与桌面云计算相关的各类客户端和硬件结构在构造上相对较为简单,以集成化的系统结构设计为基础,因此该技术能够将计算机的故障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保障计算机性能的稳定性,客户端只需要利用后台服务器数据传输就可以下达相关的指令,服务器端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数据的运算和传输,保障整个后台能够实现统一调试以及安装,其中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人员可以结合服务器端的运作情况来进行计算机资源的维护和管理。由此可以看出,桌面云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地促进管理难度的下降,同时还能够积极地控制工作量,促进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另外该技术还能够极大地降低学校的计算机管理成本以及更新换代成本,为高校多媒体计算机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除此之外,桌面云技术以虚拟数据为基础,积极地加强不同数据平台之间的资源转化和共享,因此计算机在整个运作的过程之中能耗较低,能够节省更多的运行成本,这一点对于学校自身的发展以及运营来说意义重大。
4结束语
在高校多媒体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管理的过程之中,桌面云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将硬件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为管理工作人员提供更便利的管理环境和条件。该技术可以直接实现后台的自动化运作,以自动化技术和虚拟技术为基础,将生态环保、节能减排与实验室的管理相结合,有效地促进计算机教学环境的改善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真正地为教师以及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计算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作者:罗春兰 单位:重庆市江津师范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1]陈贤纯.浅谈转型发展中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M].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
[2]张志勇.浅谈云计算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教材教法研究,2009(24).
篇7
目前,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参与创新实验室管理的师资队伍不足。首先,大多数教师没有工程背景,无法胜任创新实践教学。同时,由于学校的各种考核制度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多数教师倾向于做科学研究,不愿意参与本科实践教学,导致参与创新实验室管理的教师数量极少。其次,创新实验室需要全天开放,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因而需要增加师资,也增加管理教师的工作时间。(2)管理方法陈旧。创新实验室创建之后,还是按照以前的实验室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没有合理、科学地运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导致在人员、设备等方面的管理比较混乱[5-6]。(3)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许多高校的创新实验室只是以学科竞赛为驱动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没有计划性和延续性,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系统性培养的体系。(4)缺乏评价和相应的考核机制。创新实验室没有合理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大多数情况是根据学科竞赛所获得的奖励情况以及设计作品功能的完成情况来考核,没有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进行过程性考察。
2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践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了能让创新实验室高效运转,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并且完善实践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近几年的创新实验室实践工作,总结出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指导、师生深度融合的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践人才培养体系[7-9]。
2.1学生主动参与的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
学生主动参与的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的管理体系。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学生作为创新实验室的主体主动参与创新实验室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该工作包括对实验室成员及仪器设备的管理,新成员的招录、培训,规章制度的完善等。该管理模式有利于实验室的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能有效解决创新实验室管理师资队伍不足、教师时间不充裕以及创新实验室全天候开放的问题[10-12]。该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1实施原则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的原则进行。学生作为整个创新实验室管理的主体,要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学生作为管理者,不仅要管理好各自负责的实验室,还要为实验室的培训做出计划安排,为整个实验室的发展出谋划策。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管理人员,高效地管理实验室;教师和学生要深度融合在一起,随时随地沟通,指导学生解决实验室的各种问题,促进创新实验室健康发展。
2.1.2学生管理人员的选拔
在学生管理人员的选拔方面,所有学生管理人员必须是从长期在创新实验室学习并参与多项大赛的创新实验室成员中挑选。创新实验室学生总负责人要从参加多次大赛、具有丰富技术经验、拥有强烈责任心且已经获得保送研究生名额的大四学生中选拔。这样的学生没有找工作或者考研的负担,有更多精力参与到创新实验室的管理中;同时,拥有丰富的大赛经验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较好地为团队提供技术指导。各个创新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优先考虑已经取得保送研究生资格的大四学生,或者极少数品学兼优、学有余力且责任心强的大二、大三学生担任;各个创新实验室同时还要配备1名品学兼优、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大二或大三学生担任辅助管理人员,为培养下一届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做好准备。
2.1.3权责明晰,相互监督
创新实验室学生总负责人要对创新实验室委员会负责,要管理和监督各个创新实验室学生管理人员开展各自的工作;创新实验室学生管理人员要监督学生总负责人的行为,同时,认真负责地做好各自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室的安全与卫生,实验室成员的选拔与培训、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经费预算及管理、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撰写等。整个实验室的所有活动全部由学生来策划,教师负责内容审核,由学生负责实施。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协调实验室与其他各部门,争取各项经费,解决学生管理人员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负责教师要及时与管理人员沟通,定期参与创新实验室管理委员会会议,共同总结和商讨创新实验室各项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分析、解决当前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2.2学生主动参与的高校创新实验室实践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加强高校创新实践人才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创新实验室需要组织丰富的、系统的培训内容,并且要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培训,这无形中增加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占用了指导教师大量的时间。为了解决创新实验室师资少的问题,同时要保证创新实验室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13-15]。根据新疆大学创新实验室运行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的高校创新实验室实践人才培养体系,其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该培养体系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在整个培养模式中,学生是主要的载体,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在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包括课程培训、项目参与和学科竞赛。在课程培训中,培训人员是由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年级成员承担,一是可以缓解实验室管理教师少的问题,二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能够更加积极,能大胆提出和讨论问题。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全程参与完成,高年级学生负责“传、帮、带”低年级学生。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都要积极参与,负责引导学生,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与学生要积极沟通,和学生进行深度的融合。(2)阶梯式能力提升培养体系。为了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稳步提升,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对其进行系统的、逐步的培训,打造一个全方位、层次性、进阶型的实践人才培养体系。本培养体系主要分为4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针对大一年级或者大二年级刚进入实验室的学生,由实验室负责人安排高年级学生对其进行系统的基础课程培训,包括C语言、数据结构、电路分析等课程。第二阶段是将前期培训合格的成员分配到项目梯队中,进行一年的项目实训培养。第三阶段是将第二阶段的合格成员选拔到学科竞赛团队进行系统性锻炼。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培养,成员应具有较高的软硬件开发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系统工程能力。在第四阶段将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3)层次化的能力评价体系。在能力评价体系中,不再只以大赛成绩或者作品完成度作为考核指标。需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强调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考核方式,其中,结果占40%,过程占60%。过程考核从5个方面进行,包括自主学习能力(20%)、创新能力(20%)、文稿撰写能力(20%)、协同能力(20%)和综合能力(20%)。
3实施效果
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的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践人才培养体系在我校创新实验室已经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实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实验教学中心的成效
由于创新实验室学生负责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加上指导教师的积极引导,有效保障了我校创新实验室每年约120名新成员的培训工作顺利完成,约26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和完成;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智能汽车大赛等学科竞赛顺利参赛以及科研项目的完成。有效解决了实验中心参与创新实验室管理和指导教师人员不足的问题,使得指导教师有更多精力进行更高层次的管理和设计,有更多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教师学生的深度融合方式,利于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的积极交流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开拓了教师的思维。
3.2学生的收获
创新实验室学生负责人经历了从学生到管理者的过程,通过自身培训、给低年级学生培训,以及参与创新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学生负责人在理论基础、专业技能、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讲授能力、沟通能力、演讲与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创新实验室的学生通过参加这些培训,养成了认真负责的态度,形成了兢兢业业、踏实工作的品格,锻炼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优良品质的形成会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另外,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创新实验室的活动,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能获得保送研究生的名额。
3.3创新实验室获得的成果
在近三年的实施中,我校创新实验室获得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三等奖3项;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二等奖1项,西部赛区一等奖1项,西部赛区二等奖6项,西部赛区三等奖3项;成功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48项并获批32项,完成横向课题1项;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学生200余名。
篇8
关键词:开放; 设备管理; 信息化管理模式
1 开放实践教学现状与设备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
伴随着全国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的质量也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如何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时间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关键是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开放性实验室。
并不是简单长时间开放实验室就能解决学生的质量问题,如何具体搞好实验室的开放,涉及到了实验室的人员管理调整、实践项目的设置、设备安全、环境卫生、设备投入、学生社团的引导、监控和门禁系统的全方位工程的管理,在最小物资与人员投入的情况下,更好地搞好开放实验室,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求学的状态,通过大学四年的教育能培养出更多全方位、高技能、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2 开放实验室的配套设备管理模式的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建立一个高效的开放实验室配套设备管理队伍
开放实验室的设备管理队伍由主任、总管、实验员、学生组成树形结构,相互制约,主任的职责是全程监控设备的总体工作,总管职责是设备报增,资产管理帐目的即时下载与核对落实,设备内外调拨、借用、归还事宜,设备位置变更跟踪,编号核对及调整,总帐及分室报表修改,丢失设备报损,过期设备的报废及整理。定期向主任汇报设备管理进展情况和问题所在。实验员职责是负责分管实验室的设备保管,学生的职责是根据门禁系统要求出入,凡是设备改变时,第一时间通过网上上报的形式,将设备变动的情况上报。四者的通力合作才能解决开放实验室的各方面的设备管理问题。
2.2 结合正在进行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实验室开放实践项目的设置
开放实验项目的设置,并不是简单编辑计算机程序或长时间开着计算机室就能解决问题,必须与相关学院相联系,提出与学生接触面最多的实验项目来进行开放的实验项目的设置,最好是设计为综合与设计类的学生感兴趣的实验项目。
形成计算机开放性实验项目的一套考核办法。如开放性实验室应有完整的电子的学生实验记录、实验总结报告等。
2.3 通过人员的合理配置,使教师与实验室管理人员良性合作教学
(1) 通过设备改造,提供一个安全的、能高速运转的网上自动开放预约系统;
(2) 大力加大基地建设,促进学生社团的建设,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各种信息技术技能大赛。和相关信息技术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认证、培训。
(3) 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如(英语资源库、ITAT教学资源库),继续完善程序设计开放实验平台,让学生在网上实现24小时自主学习;
2.4 开放实验室设备常规管理模式的建立
开放实验室的设备管理工作日趋平常化,每学期会固定三个阶段一直贯穿整个学期。
(1)开学上课期间:为日常管理阶段。
每个实验员与实验室签署内部责任书,实验员和设备总管必须承担起各自的设备管理职责并严格履行。
(2)放假前二天:每学期的最后两天,设备总管下达设备核对“分室报表”,实验员参考报表,清点核实所管房间设备,最后签字(两人或以上)认可,交总管备案。
(3)开学第一天:开学报到的第一天,实验员(两人或以上)按照上学期末最后一天的“分室报表”来清点房间物品,如发现设备丢失或数量不符情况立刻向主任汇报。
建立开放实验室的设备管理制度,建有内部“总帐”和“分室报表”,由设备总管负责修改和更新。可在校园网上查询和汇总全部设备及物品的类型或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规格型号、设备存放地点及保管员等等信息。而“分室报表”为一房一表制,为每个房间建立一个报表,该报表中罗列出该房间所有设备的名称、数量、编号或类型。 “总帐”每月需向实验室主任提交最新的版本,便于主任掌握设备的最新状况。“分室报表”最新版可作为随时组织实验员核对所管辖房间设备的参考依据。均具有及时性和准确性的特点。
对于学生用于开放实验,需要借出的设备进行管理。 建立了针对开放实验室设备变更管理模式的新方式,执行了针对自用设备的“设备位置变更表”表格填写制度和针对借出设备的“借据”填写制度。“设备位置变更表”由实验员填写并提交给设备总管,由总管依据变更表内容落实设备位置的变更情况并修改更新总帐和分室报表中设备所在位置。“借据”为设备借出的原始凭证。
2.5 监控和门禁系统的全方位工程的管理
开放实验室安装了监控系统与门禁一套,对于提出进行开放实验的学生进行管理,学生提出预约,由门禁系统根据学生提供的一卡通号码,自动安排学生何时进入开放实验室。
2.6 实验耗材管理
对于在开放实验中,需要的实验耗材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使用现行的网上实验预约系统,由学生提出申请,再由设备总管负责汇总,在经费使用的范围内,报请批示后,由设备总管负责配备工作并在网上回复学生的请求。由学生向设备总管领取。
3 开放实验室的配套设备管理模式的优势
开放实验室的设备管理工作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大型实验室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由于平时工作的细化和日趋规范化,让每个实验员与使用开放实验室的学生切身的认识到了设备管理和个人的密切关系。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教学和对外服务工作顺畅了,在老师和学生中的口碑也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柳宏川.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开放问题新思考.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06).
篇9
一、实验室传统管理模式及现状
(一)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研究越来越需要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要求各个专业方向相互交叉与渗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大部分实验室只对本课程的师生开放,实验室采用“封闭式”教学模式,学生几乎很难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实训。
(二)仪器设备重复购置、资源难共享
实验教学几乎是依附于理论教学,仅作为理论课教学的验证。实验室依托教研室,实验教学、实验室人员主要由教研室管理。这种体制下,实验室建设缺少整体和全局意识,管理分散,实验室建设力求“小而全”,使得实验设备、仪器仪表、工具等重复购置。购置过程中,各实验室相互竞争,盲目争要经费,资源得不到有效充分地利用,也难以实现共享。
二、实验室管理模式的设想
(一)实行集中型管理模式
实验室传统管理模式(即分散型管理模式)的特点是一间实验室一般仅为一门课程服务,依附于课程,和教研室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已远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实验室建设中,应结合本专业实际,结合专业和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原有的基础实验室进行合并重组,将实验教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把实验室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形成一种集中型管理模式。
(二)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
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中心资源配置,加强与企业联系,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研究方法、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践、毕业设计三个阶段,构建“基础——综合——工程”的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加大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将校外基地纳入实验中心统一管理。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建专业实验室。
(三)实验技术人员的自我提高
积极开展实验教师系统、规范的短期培训,使实验教师不仅要适应本学科发展的要求。鼓励和支持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继续提高学历层次.积极支持和鼓励实验教师参加科研课题和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申报及研究工作,通过科研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内涵。
三、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运行模式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包括:实验室开放系统、大型仪器共享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实验室监控系统、实验室队伍管理系统等。
(一)实验室开放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实验项目和实验室开放、预约、统计,管理教师及学生创新项目的申请、审批、统计等,且配合实验室监控系统实现实验室24小时开放,为部分老师和学生进行科研提供便利。
(二)大型仪器共享系统
该系统建立有设备资源共享的查询,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的查询功能,详细介绍仪器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指标、服务范围以及收费标准、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为对外服务、开放共享奠定坚实的信息资源基础。
(三)实验室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管理实验室的建制和体系结构,管理各实验室基本信息,管理各实验室的房间情况,统计查询各实验室相关的信息报表,如教学任务完成、实验室综合信息统计等报表。该系统还可以为实验室评估提供原始资料和基本数据,促进校内外实验数据共享,实现向教育主管部门数据上报。
(四)实验室监控系统
该系统对实验室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保证实验人员及财产的安全,因此,系统除了满足有关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外,还特别注意了防人为破坏的技术要求。
(五)实验室队伍系统
该系统管理各实验室专兼职人员信息、各岗位职责信息、工作日志、人员变动管理等信息,管理各实验室的奖励成果等信息.统计查询实验室队伍情况报表,如人员结构分析、实验室队伍建设分析等。
(六)实验教学管理系统
该系统能实现实验课选课管理,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实验教学课件进行预习和复习。学生也可以进行仿真实训、学生技能测评、师生互动、课程评教。
篇10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运行机制;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6)060105040引言
高等院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实施实验室开放则是高校实验室真正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是激发学生创新型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素养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已经日益显现,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促使教师开展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开放实验室为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和平台[1,2]。同时,许多学生希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实现自己的新方法,进行实验却找不到实验场所,而有些实验仪器设备又处于无人使用的闲置状态。因此,开放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是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是提升高校资源利用率的要求。面对实验室的全面开放,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的需求,需要探索和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运行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作用[35]。
1开放实验室的内涵和必要性
实验室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课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过程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科研兴趣的重要场所[6]。
开放实验室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学生求知探索和实践创新的需要。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想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实现自己一些设计思想或实践方案时,因无法找到合适的实验场所或实验设备而无法进行。开放实验室可以满足学生求真探索、科学实践的需求,为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提供条件和资源保障,让学生可以大胆实践、积极开拓自己的思路和思维广度。
开放实验室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高等院校提出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实验、实践系列教学改革,强化实践环节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比例。开放实验室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传统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往往是“照方抓药”,学生根据相关实验指导内容按步骤完成实验,发挥自身创造性的空间十分有限,大大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选择参与的研究课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在人才培养、教学方式及方法方面有新想法、寻求新突破时,有时会受到相关场地及设备等资源的约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教师教学改革的开展,不利于人才培养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开放实验室为教师在实验、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探索与实施提供了途径和必要的保障。
开放实验室是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促进实验室建设的需要。实验设备是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资源,也是开展科学研究和进行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实验设备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所培养学生的水平和综合能力。现阶段,经过国家、地区及学校三方面的投入和建设,高等院校实验室拥有先进、完备的教学及科研设备。但是,根据近几年各个高校的设备使用情况统计数据,很多实验设备并没有发挥应用的作用,特别是很多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偏低。开放实验室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发挥实验室应有的作用,避免出现实验室及相关设备处于无人使用的状态,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实验室开放有助于引入新资源、新方法,进一步促进实验室建设。
2开放实验室的运行机制
开放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要求,是提升高校资源利用率的要求,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是实验室开放运行、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条件。开放实验室的运行遵循“教学为先、育人创新、资源共享、社会共建”的原则,采用“多层次、多模式”的运行机制,促进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建设。
- 上一篇:隧道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 下一篇:骨科医学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