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翻转课堂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前,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数字化教学活动研究似乎成为“流行”的教学模式,但教学顺序的翻转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其本质是要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利用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自己主动地探究学习,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初中数学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再过多占用课堂的时间来传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外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博客、电子书,可以在网络上在线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还能随时查阅需要的材料。课上则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探究活动的时间,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班级的相互建构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关键。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调整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学习风格的呈现方式,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数学学习。
以下所述案例反映的是教师在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的8课时的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形成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过程。
学情分析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苏科版教材七年级下第十章的第三节。初一(1)班是学校的iPad实验班,经过上学期的实验与操作,学生都能够熟练运用iPad进行学习。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已掌握了等式的性质、等式变形、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之后,对方程组的再次认识和探究。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学生没有任何经验,所以教学重点应放在如何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上,即探究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已有了对等式或方程进行变形的能力,但根据题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还是首次接触,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实例,启发学生寻找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规律,感知“化归”思想。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解方程组的方法,这两种方法蕴含了数学思想中的“化归”思想,即体现了“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思想,这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是今后学习函数及高次方程组的基础。
课前的个性化学习
课前活动的设计是反转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本单元教学首先通过iTunes U这个学习平台,给学生提出了课前自主学习的要求:①知道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把“二元”转化成“一元”;②初步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③思考什么样的二元一次方程组选择什么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简单。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教师在学习平台上提供了四段微视频。这四段视频涵盖了解题思想、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方法比较。在完成这些要求后,学生试着完成自主学习的作业要求:完成课本第100页练一练中的(1)、(4)两小题。教师在上课之前收上来进行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以便能够掌握到一手资料,从而合理地安排上课。
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在家登录学习平台,查看教师当天的自主学习要求,通过观看微视频进行自定速度、自我管理的个性化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作业,形成对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理解与基础题的训练。在平台里的小组交流中,大家共同讨论归纳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出自己小组的问题,准备上课的课件并推荐代表准备课上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准备一道典型例题。
课上的个性化表达
上课铃响后,教师首先介绍了网络平台里大家学习与讨论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明确了课堂里讨论的规则:学生先分小组进一步沟通网络平台里的讨论问题,修改小组发言的材料,然后进入到班级的共同建构;各个小组的发言是建立在每位学生个性化问题得到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在小组建构中,也形成了具有自己小组个性的观点。
1.A小组提出问题
A小组在班级交流中编出的例题是:篮球比赛规则是赢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在“弘光杯”篮球联赛中,一支球队,赛了12场,只有输赢,共积20分。问该队赢了多少场、输了多少场?
该小组认为:此问题可以用方程来解决,首先需要分析题中有哪几个等量关系,而不是盲目地先去列方程组,因此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需要分析清楚等量关系。
在本题中,等量关系是: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解:设胜x场,负y场。根据题意,得:
x+y=12
2x+y=20
这样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时该小组给出了定义。这一观点的提出,引起了其他组同学的高度重视,他们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人提出:我不用方程一样能解决此问题,用算术方法也可以得到结果;有人提出:我不用二元,我用一元一次方程也能解决此问题。A小组同学提出,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此问题比较直接,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关键是如何去解这样的方程组。
2.B、C小组提出解决方法
B小组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他们是如何解这一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例1,解方程组 x+y=12 ①
2x+y=20 ②
组内同学分析:比较两个方程,发现第一个方程的系数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我们可以把第一个方程变形,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进行消元。
解:由①得 y=12-x ③
将③代入②,得2x+12-x=20
解得x=8
将x=8代入③,得 y=4。
原方程组的解是 x=8
y=4
生1:方程组的解是成对出现的,这种解法叫代入消元法。我们要注意这个定义:将方程组的一个方程中的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并代入另一个方程,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练习:解方程组 x+3y=5 ①
x=1-y ②
学生写完后,用iPad拍成图片等待切换,此时学生2和教师通过巡视,寻找学生做错的例子,切换到投影仪上进行点评,让同学找出错误的地方,给出正确答案。而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是个组织者,在学生2点评完以后,说“我们学习了代入消元法,对于这题,有没有比他简单的方法?”
C小组认为此方法不简单,我们有比他更简单的方法。他们给出的解法如下:
例2,解方程组 x+y=12 ①
2x+y=20 ②
生2:我们先观察此方程组,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那就是y的系数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相减消去y,所以用②-①即可。
解:由②-①得 x=8 ③
将③代入①,得 y=4。
原方程组的解是 x=8
y=4
生2:定义:把方程组的两个方程(或先做适当变形)相加或相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你们是不是觉得我的方法比第四组的方法简单?
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学生2也让同学们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解方程组 x+3y=5 ①
x=1-y ②
此题出现了不常见的方法,有一学生把②变形成2x+y=1③, ③+①得3x+3y=6,化简得x+y=2④,①-④得y=3,再求得x,教师及时表扬鼓励。
3.练习引起的讨论、思考,形成知识建构
做完练习,有人提出了为什么用加减消元法解这道题比用代入消元法解题要复杂多了,还不如用代入消元法,学生各抒己见。此时教师解释到:“在讲例题时,加减消元法比较简单,为什么练习时代入消元法就简单呢?不如我们把大家刚才做的4道题拿出来比较比较。”
此时利用网络的优越性,利用iPad把刚才做的4道题目同时投影到大屏幕,屏幕上便出现了两种题型的四种解法。学生根据4道题,寻找原因。
例1,解方程组 x+y=12 ①
2x+y=20 ②
例2,解方程组 x+y=12 ①
2x+y=20 ②
解A:由①得 y=12-x ③
解B:由②-①得 x=8
将③代入②,得2x+12-x=20 将x=8代入①,得 y=4
解得 x=8
原方程组的解是 x=8
y=4
将x=8代入③,得 y=4。
原方程组的解是 x=8
y=4
解方程组 x+3y=5 ①
x=1-y ②
解方程组 x+3y=5 ①
x=1-y ②
解C:将②代入①,得1-y+3y=5 解D:由②得 x+y=1 ③
解得 y=2 ①-③得 y=2
将y=2代入②,得 x=-1
将y=2代入②,得 x=-1
原方程组的解是 x=-1
y=2
原方程组的解是 x=-1
y=2
师:结合上述四个方程组的解法,小组讨论,什么类型的方程组选择代入消元法合适,什么类型的方程组选择加减消元法合适?
学生分小组讨论,由小组长汇总小组成员的意见,等待汇报。
教师选择其中一个小组的组长作了汇报,总结出不同类型的方程组选择不同的方法去解。如果方程中有一个方程是含一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字母时,适合用代入消元法;如果两个方程中有一子母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时适合用加减消元法等,其他小组也做了相应的补充。这样就把单纯的如何解方程组这个要求上升到针对方程组的特点,如何把解法进行优化的层次上。
4.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时,学生登录iPad,利用“淘题吧”中的作业本进行当堂检测,只要该学生提交,教师便能立刻看到该生的测验成绩以及错在哪些题目上。等到全班同学提交了测试试卷,教师能第一时间掌握全班的均分、优生率、合格率,以及每道题的得分率和做错的有哪些学生,便于教师快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及时纠错,这是常态课所不能达到的,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后的个性化拓展
篇2
关键词:翻转课堂 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本质
当人们听说翻转课堂,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视频,认为翻转课堂不就是将老师上课的内容录成视频,然后让整个班级的学生都盯着电脑屏幕自学吗?可能也有人认为翻转课堂与先学后教、课前预习好像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形式有所改变而已,一个是课前先看书自学做习题,而另一个则是课前看视频做在线测试。其实不然,在翻转课堂上富有成效的面对面互动学习活动才是翻转课堂最重要的,也就是课堂还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而且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更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的学习,是学生进行知识“吸收内化”的课堂。我们可以说翻转课堂完成了由“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转化 ,它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和个性化的学习时间。这个时候的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脚手架,是教学生学习,而不是教学生知识。
二、翻转课堂模式的理论框架
翻转课堂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了学习过程中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的颠倒,将传统课堂中知识的教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教育技术和学习活动是翻转课堂模式的两个要组成部分,二者都决定性地影响着学习环境的创设。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
翻转课堂通过视频完成了教学内容的传递,那么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活动设计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大化,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高质量的学习活动,便是关键的问题。
1.明确问题
教师要将学生在观看视频和做课前练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合、归纳,提炼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然后分配给各个小组进行探究学习,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链,为迁移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校也一直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每个班级基本都有学习小组。但翻转课堂中,应该根据所选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教师再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选择题目,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类型进行小组内部的协作分工设计。当问题涉及的内容较广时,老师可以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子问题,小组成员可以按照“拼图”学习法进行探究式学习。拼图法就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学习相同内容,教师事先把学习材料分割成几个部分,每个小组的各个成员领取一部分,然后由不同小组中掌握相同材料的学生集中起来组成一个专家组,共同学习和研究所承担的任务以至熟练掌握。 最后,学生再回到自己小组,把自己掌握的那部分教给组内其他成员,这样同学们就会掌握全部的学习内容。不过,当问题涉及范围较小、不容易进行分割时,那么小组成员就可以自己对该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如果自己不能解决的,再和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探究。
2.独立探究
大专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独立性是他们普遍具有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些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人们可以提供一个物体或其他什么东西,却不能提供智力,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 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就显得很重要。所以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在“主导――主体想结合的新型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要善于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机,要善于运用不同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贯穿于整个课堂的设计中,让学生在独立探索中(必要时教师需要提供帮助)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块设计中,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设计一些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因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任务,会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3.协作学习
教学交互包括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学生和各种物化的资源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是促进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基本教学事件,是教学的生命线。在翻转课堂的交互性活动中,教师需要随时捕捉学生的动态并及时加以指导。交互的核心是学生,而互动的基本构成模块则是协作小组,协作小组划分方式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协作学习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协作小组中的人数不要太多,一般以2―5人为宜。翻转课堂中, 教师要正确指导小组活动,根据实时情况作合理的决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等进行协作活动。
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以一个作品呈现,有的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属于综合性的知识,教师需要将此任务分解,让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在整个过程中要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帮助。
4.交流与评价
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与传统课堂的评价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评价应该由专家、学者、老师、同伴以及学习者自己共同完成。翻转课堂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评价的内容涉及问题的选择、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学生在实验记录、各种原始数据、活动记录表、调查表、访谈表、学习体会、反思日记等的内容中的表现。
总之,在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将对我国的教学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新模式会让老师越来越像一个导师、指导者,课堂的互动会更多。教师会在这种模式下自制学习内容,并通过共享、动态的测评,来追踪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也希望自己能和同行继续深入研究翻转课堂模式,最好能构建出适合我们自己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希望能带动我校其他学科进行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促进大专的教育教学发展,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翻转课堂 技工院校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教学实践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分析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mm)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两位高中教师为了方便给落下课的学生补课,录制演示文稿及讲课视频让学生在家学习,慢慢发展为现在的“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是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等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知识传授;知识内化则是通过课堂上的小组活动、解答疑难、共同探究来完成。这一模式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分别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当四个要素的作用及地位发生变化时,才能说明“翻转课堂”得以实践。其中,微视频在“翻转课堂”应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决定着“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探析
“翻转课堂”在技工院校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需多加实践,进一步发展。
(一)从学习内容角度审视“翻转课堂”的适应性
“翻转课堂”的理论依据应是学习理论。不同类型知识的习得、保持、提取或应用过程虽有某些共同特征,但是也存在许多不同的地方,这就决定了“翻转课堂”不是万金油,不能适用于任何课程的学习。职业核心能力包含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对于这些能力,学生不可能通过单纯的知识学习就能掌握。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来自主学习掌握,要实现巩固深化,需要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自主探究。
(二)从学生角度探讨“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
1.实践调查
技工院校学生相比普通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在学业、行为习惯上与普通高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在2个高职班级(82名学生)的实践发现,这种差距直接导致“翻转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有着更为复杂的一面。具体调查结果如下表。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班学生比较喜欢“翻转课堂”,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调查也发现,约10%的学生做不到在课前认真自主观看微视频进行学习。如果没有微视频,单纯让学生学习文字资料,约30%的学生完全不会去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技工院校高职班实施翻转课堂基本上要依赖微视频才能较好地实施,并取得不错的效果。如果没有很好的微视频,学生不会在课前自学,课堂实施效果会大打折扣。问题随之而来,中职班的学生无论在自我管理方面,还是在学习基础方面,都比高职班学生要弱。如此一来,“翻转课堂”在中职班实践,困难会更多。
2.实践效果
两个高职班学生已经学习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中的礼仪教程、自我管理教程、职业沟通教程等三大模块。笔者通过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座谈及自身实际观察发现,学生在行为习惯、礼仪、自我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在自我管理方面,班主任反映班级学生迟到、旷课、上课睡觉、早退、晚归、课上玩手机等违纪现象明显减少。在礼仪、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方面,学生在文明礼貌、仪容仪表等方面进步较大。任课教师反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等明显提高。
(三)从教师角度反思“翻转课堂”的实践利弊
“翻转课堂”不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育是一种传承。传统教育有其优点,翻转课堂也有其弊端,两者各有其利弊,需要相互配合。
1.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与传统讲授式或讲授加活动式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授课方式相比,“翻转课堂”能体现“混合式学习”的优势。“翻转课堂”不仅能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是学生个性化学习实践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全新的“混合式学习方式”。通过实践,我们发现90%以上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学习效果较好。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探究等活动,9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职业核心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2.前提条件要求高
“翻转课堂”不仅依赖教育技术,而且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微视频制作能力,并且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学习与设计。这对教师素养、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工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技工院校的教师要付出数倍的努力,才可能获得与普通教育一样的效果。同时,通过学习、设计、实践、反思“翻转课堂”,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翻转课堂”背后隐藏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在实践中,教师如果仅仅停留在形式的翻转、微视频制作的层面上,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翻转课堂”对因材施教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不能流于翻转的形式而忽视了因材施教。技工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对于学生前期自主学习的内容与要求不能“一视同仁”,同时要给予学生指导。
三、技工院校特色的“翻转课堂”之路
技工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决定了技工院校不能照搬普通教育学校的“翻转课堂”,应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翻转课堂”之路。
(一)教师素养的提升
要使“翻转课堂”成功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非常重要。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技工院校教师素养的提升刻不容缓。
1.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
技工院校的教师大多数并非来自师范院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欠缺。“翻转课堂”的核心就是要求教师树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的理念,它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只有教育理念正确,“翻转课堂”在教育实践中才能避免流于形式。
2.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活动设计能力与课堂组织能力,对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活动设计环节,教师要时刻谨记因材施教。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的指导,充分发挥班级“小老师”的作用。
3.信息化素养
微视频制作是“翻转课堂”成功实施的重要一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如果将前期学习内容由微视频换成文字资料,能够认真自主学习的学生比例由80.49%减少至约54.88%。目前,许多教师只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要达到视频制作的水平还远远不够。因此,信息化素养的培养迫在眉睫。
(二)学生能力的提升
“翻转课堂”是一种“课前传授+课上内化”的教学形式,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课外真正发生了深入的学习;二是高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与观点的相互碰撞能够深化学生的认知。学生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技工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能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都相对较弱,这些都阻碍了“翻转课堂”在技工院校的应用。
在所有能力中,学习能力是基础。以往,技工院校过于关注易于教授和易于进行评价的指向工作任务完成方面的职业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不够。目前,许多技工院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专业之外的能力,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要成为学习的所有者,教师也应该树立“为学生成为学习的所有者而教”的理念。
(三)“翻转课堂”与跨越式模式相融合
跨越式教学模式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研究项目,即“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
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为例,从教学过程的时间安排看,可看作由两个阶段组成的模式,其实施要领是:技工教育课程安排大都是一次课两节80分钟。前15分钟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完成知识学习,后65分钟主要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对知识的巩固、应用、深化及拓展。微视频教学节省了课内讲授时间,这样的模式与“翻转课堂”有着相同的理念,有的学者也称之为“课内翻转课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职学生的课前学习较多依赖微视频,很少依赖文字资料或PPT的。将“翻转课堂”与跨越式教学相融合,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后再慢慢放在课前学习,是解决“翻转课堂”在技工院校应用难题的关键。
(四)完善鼓励机制
“翻转课堂”切实实现的关键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设计,这势必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鼓励机制,给予教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只有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才能激发教师教育改革的热情,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关注人性、个性的发展,培养适合国家、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是技工教育的目标。在信息化的浪潮跌宕起伏之际,在教学改革热火朝天的今天,我们应该坚持教育的本质不变,学习的本质不变。“翻转课堂”的实践只有秉持如此教育之理念,方可切实实现教育之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07):5-16.
篇4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数列的概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极具创新意识,主要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翻转课堂理念源自欧美国家,最近几年内,逐渐被北美学校接受和认可。因此,我国教育界应当对翻转教学给予足够重视,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此教学理论。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特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对课堂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翻转课堂具体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
1.教学流程的重构
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主要是课堂学习,课后作业;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正好相反,主要是课上作业,课后学习。学生需要在课后独立学习,以此学习和掌握课本知识,实现知识的传递,这对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学能力提出一定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对作业情况进行讲解,保证所有学生充分吸收知识。
2.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变革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班级作为整体开展教学,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但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需求,以此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发展,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3.师生角色的转变
转变师生角色。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部分,学生通常情况下都是被动地学习,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性。此外,教师可以因材施教,促使学生成为翻转课堂学习中的探索者,以此实现知识的内化。
4.教学资源及教学环境的革新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逐渐引申出各种新概念,比如说微课程,也可以称作微课。所谓微课也就是课堂教学实践控制在10 min内,课堂教学具有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精炼,主要是具体讲解某个问题的小课程。在微课堂中,主要的表现形式采用微视频,现如今微课堂已经成为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视频进行教学,学生如果遇到不懂之处,或者教学重点难点知识,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器进行暂停和回访,使学生能够反复进行观察,有足够时间进行笔记的记录,进而通过思考理解知识;微视频可以对学习进行自主控制。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中享用校内资源,在课下学习阶段,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环境中的资源,丰富学习资源。
5.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采用测试的评价方式,但是在翻转课堂中,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例如调查、讨论、档案等内容,能够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此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能够充分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能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翻转课堂在高效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信息传递
与传统课堂学习相比较,翻转课堂具有明显特色,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播放提前做好的教学视频,学生可以在课下观看和学习。本文主要是针对《数列的概念》知识内容进行阐述,对于此节课程,可以制作5 min左右的微视频,以此向学生具体传递数列知识。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讲解数列的定义:数列也就是某一列数具有一定的规则,按照一定次序进行排列。数列中的每个数字,都可以称作此数列的项。
其次列举出几列数字,然后对学生提问,以下几组数中是否具有数列?例如:
(1)5,6,7,8,…
(2)2,6,4,7,13,…
(3)3,3,3,3,3,…
(4)2,8,2,8,2,8,…
(5)1/3,1/9,1/27,1/54,…
最后,对学生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对数列的表示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数列的概念开展讨论研究,同时找寻与集合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要求学生对数列中的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作出思考,可以结合过往的数学知识进行思考;要求学生对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进行总结归纳,正确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要求学生利用举例的方式,明确通项公式和数列的项。而学生在观看微视频之后,可以结合自身的掌握程度,对视频进行反复播放,调节播放进度,保证自身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找寻与微视频中内容接近的知识,以此解决教师问题。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效果检测,进而明确自身的不足。具体学习效果检测如下:(1)判断下句正确与否:数列的本质是函数;数列的概念与集合的概念是相同的。(2)写出数列{3a+5}的第一项,第三项,以及第六项。(3)下列数列通项公式已知,分别是xn=n/n+1和xn=(-1)n/2n。写出数列的前4项,同时画出图象。(4)列出通项公式,保证数列前四项为1/4×5,1/5×6,1/6×7,1/7×8;0,4,0,4。
2.吸收内化
吸收内化可以分成两个组成部分,首先是课堂互动探究,教师在课堂中公布学习效果检测答案之后,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讨论解决疑问之处。教师观察各组讨论情况,及时回答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数列和函数不一样,主要是由于数列有定义域,而定义域指的是正整数或者部分正整数,同样具有对应法则,也就是通项公式;有的学生认为数列就是函数,主要是认为现阶段所学的函数图像都具有连续性,而数列的图象是许多点所组成。这也就说明数列就是函数的观点是错误的。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总结,数列可以作为特殊的函数,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但是,本质上两者是相同的,然后可以提问函数和数列的相同性质都有哪些?学生通过思考能够说出单调性和奇偶性。其次是学习成果展示,通过课堂讨论,以及课下学习,能够保证所有学生对数列的概念做到掌握,每位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分享自己的成果。最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开展针对性习题练习,以此巩固学生的知识,最终完成整堂课教学内容。
翻转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一项伟大举措,而且翻转课堂对学生具有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足够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自律水平较高,能够利用教学视频开展学习活动,同时能够在学习中解决产生的疑问。总之,翻转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帮助,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盛冬.翻转课堂带来高效教学:课例《数列的概念》[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191-192.
篇5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方法
一、引言
自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教师Jon Bergmann与Aaron Sams推出学生在家基于教学视频进行练习和答疑这种教学模式,并提出“翻转课堂”这一概念以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并被媒体评价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翻转课堂推行的意义在于,在完成传统教学任务基础上,很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新和合作意识(何克抗,201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巨大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该种模式符合构建主义、个性化学习、学习金字塔和掌握学习的理论,在学生构建自身知识理解、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完全掌握知识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核心是在课堂之外从事基础知识的学习(Chrysanthemums Demetrius,2010),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在这一基本思想指引下,可以衍生出不同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决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适合在高校教学中应用,但目前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发展较为滞后,相应的微课功能定位也出现偏差。本课题将专门针对高校学生学习特征,以财经类院校统计学课程为例,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二、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
1.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掌握率低,易形成“没跟上、听不懂、不爱听”的恶性循环。主要原因是,首先,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学生阅读为主,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这两种学习方式24小时后平均内容保持率最低,仅为5%和10%。其次,课堂上的讲授通常是“填鸭式”和“启发式”两种,填鸭式效率低下不必赘述,启发式教学本质上仍是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教师的牵引、控制是课堂发展的主要力量。可见,传统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要求,抑制了学生学习能力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最后,传统课堂讲授不能保证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由于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学习速度快慢不一,课堂讲授速度很难照顾到学生全体,极易出现跟不上的现象,极大地影响学生心理感受和自我评价,使之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
2.学生容易忽视知识内化。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以考试成绩作为学习目标,应试化倾向明显,通常认为大学课堂中学习的知识作用不大,因此忽视了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即进行深入思考,构建自身的理解。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包含两个构建,对新信息的构建和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显然,这种对知识理解的提升要在反复练习、讨论和思考过程中获得。
3.教师角色定位偏差,师生关系僵硬。教师时间被重复讲授过程占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有限,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无法改善。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传统教与学的模式是一对多,教师无法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理解能力,只能依据自己的理解呈献给学生固有的课堂模式,从“教”向“导”的转化难以实现。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其本质在于“重新调整了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生的学习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教学实施中,翻转课堂主要涉及三种形式:家校翻、校内翻和课内翻(易庆f,2015);根据学生自学资料形式不同,翻转课堂又可以分为无信息化教学环境支持、微课支持和Mooc支持的三种形式。
依据上述两个维度,翻转课堂可以分为9种类型。能赋予学生最大自由度,从而实现最好的个性化学习和知识掌握的方式为家校翻,即学生在家运用学习资料学习、练习和完成任务,课堂上成为讨论和交流的场所。在慕课平台的支持下,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基本知识获取过程,在慕课平成练习和交流的过程,从而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因此,基于慕课的家校翻转课堂模式是目前最先进、最具效率的教学模式。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优质的慕课资源较为缺乏,近年来举办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汇聚了大量的微课资源,但是距形成有组织的慕课资源还具有一定差距。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是教学实践中最值得探究和推广的教学模式。
微课支持的翻转课堂通常适用于个别知识点教学使用,其最大特点是具有灵活性。首先,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可与传统教学方式无缝切换,微课以微视频展现微知识点,在具备微课资源的前提下,对于微知识点的教学可采用此模式。其次,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可以根据课程类型、课时安排和班级人数自由选择家校翻、校内翻和课内翻的形式,甚至同一门课不同知识点的教学可以选择不同的翻转模式。最后,在专业化软件支持下,微课制作变得相对简单,教师随时可以制作大量微课供学生学习使用,教师也很容易在互联网上获取相关微课资源。
四、基于微课的统计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过程
下面以财经类院校统计学课程为例,具体说明基于微课的“校内翻”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统计学课程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比较适合课程任务教学方法的应用。
图1 微课支持下校内翻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
第一次课,学生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掌握调查方案的撰写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等基本内容。接着学生提取测试题,此环节学生可以独立或通过查找资料、互动区提问等方法完成。完成测试题,学生将提取任务,我们可将任务定为:请你设计一份消费者保健品购买动机的调查方案。课后,学生将完成设计调查方案的任务,依据课内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过程学生可以通过任何方式获取相关资料,并基于讨论平台互动交流,或者获得老师帮助。这样的过程对于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次课,在简单的测试后,课程以解答疑问和调查方案评选为主。此时,教师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而非讲授者或正确答案的给出者,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思维得到最充分的锻炼。具体操作环节如图1所示。
五、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课堂的大多数缺陷,有助于学生构建自身知识理解、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完全掌握知识。在幕课资源稀缺的背景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成为教改实践的重点。一方面,该种翻转课堂模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客观环境和课程需求与传统教学模式混合搭建;另一方面,微课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是教学改革向幕课支持的翻转课堂模式转变的过渡阶段。结合统计学教学实际,本文提出了适合于任务教学方法的统计学课程的微课支持下家校翻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为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个范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师生角色;学习活动;教学环境;翻转视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3/15-0049-0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能力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填鸭式”教学模式成为信息时代遗忘的角落,就连师生习以为常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也被呼吁翻转过来,翻转课堂由此而诞生了。
自实施起翻转课堂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参与进来,并出现多方面变化。师生之间不再是传统的“你讲我听”,学生成为课堂中心,课堂环境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讲授者,而是逐渐走进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讨论协作式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上不再讲授大篇幅知识,转向课前制作微视频供学生学习,课堂活动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一、翻转课堂概述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翻转课堂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虽然描述角度不尽相同,但是,对学习的过程和本质有一致的看法。翻转课堂是由“Flipped Classroom”或者“Inverted Classroom”翻译过来的,指的是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将课堂内外的时间做出调整,翻转过来。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下利用教学视频学习知识,课上完成知识的内化。
相对于传统中小学的灌输式教学,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知识的内化。知识的传递在课前通过教学视频进行,学生带着问题和困惑走进教室,通过与同伴之间的交流解决问题。因此,课上的时间全部用来内化知识,不需要将任务放到课后,同时,也解决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但是,如何更加有效地实现学习者的知识内化,根据翻转课堂的实施流程可以看出,与传统中小学教学过程相比,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堂师生角色、学习环境和学习活动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课前的教学视频应展示给学生哪些知识点等问题,都是需要斟酌的问题。
二、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
中小学翻转课堂的内涵决定了师生对自身角色的重新思考。学生、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其各自发挥作用的方式已经同传统教学大相径庭了。
“你讲我听”是传统中小学课堂的授课方式,学生的一切活动都由教师来安排,完成教师安排的作业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从者。教师是整个课堂的核心,按照书本内容备课、授课、留作业、收作业是教师的主要工作。然而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师演变成为了知识的“垄断者”。
与传统中小学课堂不同的是,翻转课堂将师生角色做了翻转。中小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促使教师从课堂的讲授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促进者,教师需要提前设计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需要教师自己制作和寻找。因此,中小学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同伴和导师,在无形中管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活动。学生从课堂的“听从者”转变为学习的“操纵者”,成为学习的中心,张开耳朵、负责倾听已经不能够满足中小学生对知识的好奇,而是通过课前主动及时地学习教师布置下的学习视频,在实际活动中以完成真实的任务自主建构科学知识。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学生必须有严格的自控能力,不能期盼教师给自己带来什么帮助,要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内化知识。因此,中小学师生角色的互换使得课堂从整体上颠倒了过来,这种课堂模式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焦点,而教师成为课堂指导者。虽然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核心,但仍然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者,因为教师需要考虑要如何帮助学生快速的内化知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此外,学生的自学课外视频也是教师选择和录制的,而且教师要设计学生课堂上的思考问题和思考时间,这种模式使得中小学教师的能力和才华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释放。
三、教学环境的个性化打造
传统的中小学教学环境不能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不能提供给教师合理的帮助。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小学翻转课堂,技术和信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基础,将传统课堂排排坐的环境转化为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为提高学生协作学习能力奠定基础,从小培养中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个性化的协作式教学环境下,学生不再完全遵循教师的安排,而是自主控制学习进度和内容,在教师教学指导和技术工具的辅助下进行自我探究。
在传统中小学课堂中,整齐排列的桌椅成为深入人心的课堂环境,学生课上不能随意移动、交流,这限制了中小学生的思维模式。而在翻转课堂中,新的学习环境应该能够打破传统中小学课堂的固定模式,满足中小学生的无限好奇和探究心理,同时,方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
类似的中小学翻转课堂学习环境相比传统课堂环境,学生感受更多的是自由和开放,不再拘泥于教师的约束,没有紧张和害怕的情绪。伴随这样放松的心情,中小学生可以自由探索需要的知识,实现与同伴的即时交流,协作式学习成为中小学教学环境的最大特色。
学生课前自学课程知识,课上与师生讨论完成内化。如此的交互将虚拟学习环境和实体学习环境相互结合,为中小学翻转课堂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两种学习环境都为学生的知识拓展和交流奠定了基础,教师、学生、同伴组成一个整体,可以随时随地的实现“零距离”的沟通。
四、教学活动的翻转设计
伴随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而来的是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只有将学习活动设计合理才能够将个性化学习环境的功能发挥出来,如果仅仅是传统的“你讲我听”学习活动,那所有的学习环境也起不到任何作用。随着翻转课堂的逐渐深化,重要的不仅仅是学习环境的变化,而是学习活动的改变。
传统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全班学生的基础上,学生不能完全展现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往往只是为了达到教师的要求,循规蹈矩地按照要求和规则回答问题,减弱了求知欲,甚至放弃好奇心,这并不符合中小学教育的本质要求。而在中小学的翻转课堂中,上课之前教师需要整合学生的探究困难,在课堂上带动学生进行集体或分组探讨,以合作交流和集体讨论的形式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师也不拘泥于固定时长的课堂讲授,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点组织学生完成各种有针对性的活动,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成长。
学生在课前学习教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课堂时间用来讨论学生的困惑,通过与同伴的头脑风暴,激发新的思想,当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随时求助教师,教师给予思路上的引导,而不是传递固定答案;除此之外,学生在课外可以通过网络、论坛进行学科知识的专项练习,并随时与教师和学生互动。中小学生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对感兴趣的知识可以投入十足的精力,这种教学活动的设计完全符合他们的求知心理。
目前,中小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活动,以建构主义为主的教学模式更适合这样的教学环境,基于游戏的学习(Game-based Learning, GBL)和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更适合作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安排好任务之后,分组讨论方法策略、分任务安排事项、各司其职、整合资源、讨论整理成为该活动的几个基本步骤[1]。
但是,中小学课程设置多样化,如何教育中小学生将知识真正学会并应用到实践生活中,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细致严格的设计。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对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时,应对不同的学科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
五、翻转视频的制作要点
实现中小学翻转课堂的基础是翻转视频,优质教学视频的制作是翻转课堂成功的一半。翻转视频的功能在于为学生课堂上内化知识提供保证和根源,因此,设计优秀的教学视频成为教师的主要目标。
翻转课堂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翻转视频也越来越多样化,著名的有可汗学院,它形式新颖,讲解清晰,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但是由于时间、条件等限制性因素的存在,当前中小学教师采用更多的是手机录制、屏幕录制、摄影机录制等。但是不管采用何种录制方式,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首先,与中小学生的眼视觉驻留规律相符合,翻转视频的时间不能过长,十分钟以内的“短小精悍”视频最受大家喜爱;其次,与时间原则相对应,翻转视频的内容应小而精,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去伪存真的处理,将内容修枝剪叶为重要知识点再呈现到学生面前,因此,突出中小学生难懂难理解的知识点是成功的翻转视频的关键;再次,为了适应中小学生的好奇心,翻转视频的设计应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通过植入中小学生喜欢的电影、广告、人物等提升翻转视频的表现力;最后,翻转视频中应加入适当的音频素材,如自然界的音响素材,且教师的授课声音要幽默风趣、讲解生动、逻辑清晰,将多种色彩与图形图片等元素合理搭配,提升学习者对视频的粘着力。
六、结束语
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传统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提高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学生可以高效地学习、有意义地建构,实现真正的知识内化。与传统中小学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首先从师生角色方面实现转变,然后对教学环境进行个性化打造,设计教学活动以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并从翻转视频制作的角度分析关键要点,以适应中小学生的好奇心,提高知识的吸收率。因此,本文在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翻转课堂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讨论,希望对翻转课堂实践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而促进更高效的学习。在国家信息技术化的推动下,翻转课堂一定会越来越成熟,为我国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 2013,(10):59-64.
[2] 夏东锋.翻转课堂课下教学模型与对应云教学系统的构建[J].江 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10):27-31.
[3] 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 (08):91-97.
[4] 朱宏洁.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 2013,(08):79-83.
[5] 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4):46-51.
[6] 何朝阳.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 究,2014,(02):148-161.
[7] 毛姣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应用挑战[J].时代教育, 2014,(7):197-198.
[8] 韩丽珍.翻转课堂在我国发展的瓶颈及路向选择[J].江苏广播电 视大学学报,2013,(2):41-44.
[9] 陈红普.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思考[J].福建电脑,2014,(8):71- 73.
[10] 王红,赵蔚,刘红霞,孙立会.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J].现代 教育技术,2013,(8):5-10.
[11] 于天贞.从“督者”到“学者”[J].新思维,2014,(5):30-33.
[12] 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 (8):91-97.
[13] 刘健智,.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68-71.
[14] 张红艳,龙荣培.试析翻转课堂在国内本土化实践过程中的挑 战[J].文教资料,2013,(14):158-164.
篇7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翻转课堂实践
作者简介:李甦,白柯晨(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昆明650000)
翻转课堂是混合式学习的一种,翻转课堂上的学习整合了在线学习经验。[1]尽管教学者对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实施的基本思路大都是把基础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课堂之外,然后用课堂时间开展活动进行知识的深化。但是,翻转课堂不仅仅是简单地把内容的教授转移到课堂时间之外,它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我们是如何看待学习过程的。更具体地说,如何让学生在课外独立地进行像知识获取之类的低层次认知工作,而把知识应用、分析、综合等高阶认知转移到有同伴和教育者支持的课堂环境中进行。而在我国当前翻转课堂实践中由于有些教师对翻转教学自身定位不准确,在设计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常有师生关系“失位”、知识难度“越位”、适用对象“错位”等问题。[2]因此,只有对翻转课堂的源起目的和本质内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确翻转课堂设计和实施的关键和步骤,才能真正发挥翻转课堂在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和学业表现的作用和价值。
一、翻转课堂概述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和基本内涵
翻转课堂的产生主要归因于两个运动:第一个运动是全球技术运动,使信息技术和教育“以极低成本”进行了整合;第二个运动是思想运动,思想通过技术渠道得以传播。[3]一些学者认为翻转课堂并不是一种新的教育运动,因为教师很早以前就鼓励学生为课堂做好准备以便能够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其他一些学者则认为教育电视和计算机支持的教学已经实施了几十年,翻转课堂有规则地、系统地使用交互技术融合在了学习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翻转课堂为把新兴的在线学习技术与主动和协作学习整合起来提供了框架,对于传统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来说,是一种教育技术的新趋势。与传统的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是将学习内容和材料在课堂之外传送和讲授,课堂时间则用来解决问题和推进概念,并进行协作学习。[4]通过技术在课堂之外完成内容的教授和材料的展现,而把课堂时间用来在同学和教师的支持下积极地协作应用所学的内容。该模式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学习步调独立地学习材料,把重点从教师转向学习者,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问题解决。
目前,在实践中尚没有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或标准的方法。内容传送、教授的方法以及面对面课堂时间的使用方式将会随着学生的特征、教学者的知识背景、可获得资源以及学科问题的改变而变化。对于考虑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者来说,需要注意的是:翻转课堂不仅仅是把课程讲授转移到课堂之外,内容的传送仅仅是全部学习体验很小的一部分。翻转课堂需要把学生视为积极的学习者,把对学习和课堂的控制权从教学者转到学习者手中,重视对学生高阶认知活动的促进。
(二)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
翻转课堂创始人JonathanBergmann认为翻转学习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通常的学习有两个方向:一是注重对新知识传送的传统课堂,即教师上课,学生做笔记;另一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习得式的学习。应当指出的是,翻转课堂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相反,翻转课堂吸收了传统以教学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有利因素,只是把教师精讲知识的这部分内容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让学生在课前完成,为课堂上的促进知识应用的小组活动和问题解决活动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上,学习者能够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寻求同伴和教师支持,课堂上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学习者。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翻转课堂的学习吸收了这两种教育模式的有利因素,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的综合体。这种混合学习策略的核心思想是翻转常规的教学方法:把原来在课堂上完成的教学通过教师创建的视频和交互式课程让学生课前在家里进行学习,而把原来在课堂之外完成的作业和练习等任务转移到教师在场的课堂上来完成。此外,研究显示:混合学习环境要想成功,重要的是使面对面和网上这两部分的学习经验保持一个良好的结构,让它们彼此能够持续地相互支持。[5]
(三)翻转课堂的本质
按照JonathanBergmann的观点,从本质上来说,翻转课堂解决的是传统课堂中课堂结构的设计问题,为的是充分有效地利用与学生面对面的课堂时间。因此,在课堂上确保和保持足够的、丰富的专题讨论、问题解决、合作与有效交流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有机会在课前学习新内容并能够反复地复习这些媒体资料直到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充分地理解了媒体上呈现的新内容。此外,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应当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材料,鼓励学生为课堂活动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设计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活动来确保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熟悉度和参与度。
(四)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翻转课堂能够让教师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充分利用可获得的在线教学资源,从更大的范围来思考、选择最适合课程内容、学生需要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优化促进学习。教师在设计策略启发,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理性认知的过程中,也要帮助学生总结提升,让学生把这些知识与对应的学科系统结构相联系。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翻转课堂中学生参与度提升策略
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在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协作者)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知识,而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建构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回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翻转课堂可以促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在翻转课堂中,与当前被动课堂体验相比,翻转课堂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当前学习内容,有机会学习如何成为独立思考者。因此,如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得当,有引导学生成为自己学习者的潜能。根据Young的观点,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互相帮助的合作者,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通过与自身、同伴、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建构他们自己的理解。此外,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能够在日常的课堂中和每个学生个体进行交流会话。
研究表明,参与度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调查研究的领域。关于此类研究的很大一部分的文献都重在通过详细描述促进积极参与的多种因素来阐释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性和意义。Skinneretal认为学生参与度是获得更好成绩、在标准化学业测试中取得高分、更强的个人自我调节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几项研究表明,学生的参与度越高,学生成就越大,受教育水平越高,辍学率越低。影响学生参与度的因素有很多,与学生学业表现的提升密切相关的五个因素包括:教师支持(来自教师的支持)、教学质量、同伴联系、课堂结构与管理、家长参与。本文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参与度的相关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翻转课堂中学生参与度的提升策略:
1.教师的支持
研究表明,教师的支持与学生的学业参与度、学业表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对中小学生的研究中,Klem和Connell通过分析学生记录以及关于教师和学生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教师支持、参与度和学业成就之间的联系。他们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来自教师的支持是增加学生参与度和提高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认为教师要创造一个有爱心、结构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良好学习环境中,高期望、目标明确和公平公正的学习氛围更容易激发学生较高的参与度。相应地,较高的参与度又和更高的考勤记录以及考试成绩相联系。
Furrier和Skinner发现感到自己被教师的赞赏和重视的学生会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并认为这些活动是有趣的和令人兴奋。相反地,那些没有被教师赞赏和重视的学生就会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无聊、不满意甚至愤怒。
Connell和Wellborn研究结果显示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有困难但与教师保持着积极、融洽关系的学生更倾向于继续参与各种课堂活动来展示他们的努力学习课程内容的动机。类似地,在Akey关于449名高中学生对于学校环境、学生态度与行为,学业成绩的解释性分析中,Akey发现,有过教师鼓励性支持体验的学生在学校中具有较高的参与程度。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教师营造并维持一种互相尊重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会被尊重,学生的努力会得到赞赏,学生将会更愿意在课堂活动中来展示和交流。而且,教师真诚、公正地思考学生的观点和倾听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对话并进行决策,这样将会增加学生的参与度。Cothran和Ennis把教师称为学生参与度与学业表现之间的“搭桥者”。他们发现教师在课上课下和学生交流学习内容之外领域的意愿对学生参与度和学业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当学生感到自身未参与到课堂活动的决策过程之中,那么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会降低。此外,当学生感到教师对于与他们一起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并且表现出对他们的个人生活和安全的关心,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表现会更好。
2.课堂结构与管理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能够和每一个学生进行会话交流以确定学生是否理解当前的学习内容。而且,在不用课堂时间进行内容的专门讲授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把动手实践的活动和基于项目的学习融入到真实世界的场景中,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3.教学质量
参加翻转课堂实践的学生认为直接授课和记笔记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相反,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更有效的,因为这种方法包括了各种教学实践,包括:小组工作、动手实践活动、发现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和真实世界中的应用。此外,所有的学生都认为翻转课堂中技术的使用和一对一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4.协作
小组工作具有提高课堂参与率和课堂参与度的作用,学生协作完成小组工作任务远比听课、做笔记有效得多。让学生通过小组以共同工作的方式来学习和掌握当前学习内容,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和学习同伴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互动。学习者讨论问题、分享解决方案并验证他们的思维过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这样的交流沟通有助于促进积极的学习体验。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流程
1.前期分析
(1)分析教材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内容包含的知识点类型,思考是否适合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无实行课堂翻转的必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否会比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好,是否有助于教学问题的真正解决。
(2)基于对教材、教学内容的分析,如果确定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那么接着就要思考是否当前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进行课堂翻转。能否只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进行翻转。也就是说,不进行整堂课的翻转,而是针对某个知识块和教学环节的部分翻转。
(3)如果确定了要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紧接着教师就要思考如何翻转;要确保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在线学习平台和经过精心教学设计的资源。
(4)教师要对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有一个预期,思考翻转课堂教学下学生应当产生什么样的学习效果。
2.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
(1)创建不超过10分钟的学习视频;分析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核心主题,进行问题设计,要求问题是来自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
(2)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引材料,向学生说明如何使用在线材料、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最好提供电子版和纸质版供学生适时查阅。
(3)设计附在教学视频后面的练习题,这一方面是为学生评估和确保自己是否理解了教学视频中的关键内容提供一个自我检测的参考,另一方面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和疑惑。
学生活动:
(1)根据学习指引材料观看教师视频和其他的学习材料,记录有困惑的知识点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
(2)完成视频后的测试进行自我评估,概述自己的学习收获。
3.课中组织
学生活动:
首先分成三组,第一组:聚集到一起,在教室的电脑和个人电子设备上合作地审查回顾那些媒体资料;第二组:把收集的相关资料汇集在一起,和教师一起回顾这些内容;第三组: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情况下,马上开始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理解水平自行加入这三组中的其中一组,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轮换在这三组之间直到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去解决教师在课前给出的来自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
教师活动:
(1)根据课前制定的课堂观察表积极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发现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协同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适时地点拨和引导。
(2)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对学生的观点和思路等给予及时、充分的反馈和评价,以增强师生互动。
学习评价:
(1)来自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自主探究或同伴协作的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进行同伴互评和组间互评。
(2)来自教师评价:收集学生作品等实践成果,观看学生的展示汇报,结合课堂观察表的记录对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课堂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进行广泛的评价。
三、翻转课堂实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存在的问题
在“重构学习·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中,翻转教室创始人JonathanBergmann在名为“我们在如何引领美国学生的有效学习”的精彩演讲中指出,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存在五个常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国翻转课堂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不足。这五个问题是:
(1)没有对翻转课堂的课前任务和课堂活动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课前和课堂不能相互支持以促进提升学生学习,使得课堂时间变得没有意义、没有目的性和没有效果。
(2)很多教师只是把视频传送给学生而没有教学生如何来看这些视频。
(3)很多教师常常完全用别人的视频来做自己的翻转教学,但是效果不理想。
(4)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够活跃,缺少和学生的互动。
(5)教师会把视频时间做得太长,学生在线学习时容易产生倦怠。
(二)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能产生的困难
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学习也存在着一些困难,特别是学生对翻转课堂这一教学策略的准备有限。在近期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习惯了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对第一次接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一些抵触。学生可能会认为:他们不习惯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在线学习;在寻找搜集在线学习资料时感到有困难;要阅读和理解更多的内容;当课前没有学习已的在线资料时,他们在课堂上感到很有压力;与传统的课堂相比,翻转课堂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四、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对教师、学生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学习时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教育者应该目标明确地思考课程的设计,开发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有力地补充在线的学习内容,从而才能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面对面的课堂时间。本文在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实施翻转课堂之前,必须要确保学生做好了利用翻转课堂这种方法来学习的准备。因为有些学生可能对是否要接受这种改变感到犹豫,因此,在实施翻转课堂这种策略之前,向学生介绍关于翻转课堂的目标和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2)学习工具、材料和资源,尤其是教学视频应该精心准备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想法的产生和问题解决技能。
(3)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负担不要超负荷,否则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4)在课堂活动中应注重讨论、问题解决和提供足够的反馈。这有助于学生对正在学习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可促进创造力的生成。也就是说,当学生需要与同伴、教师进行沟通商量问题解决的可能方案时,学生首先就需要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为问题解决贡献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在这个过程中,讨论将会帮助和促进学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自己在关键概念的理解上存在的问题、偏差,训练学生有逻辑地表述、论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5)评估应该采用形成性和总结性的方法来衡量学生的多种技能和能力,评价过程应当涉及翻转课堂的各个方面,包括授课视频,学习资源和其他课程材料的设计。评价还应该包括对课前、课中与教学者、学生相关的所有活动进行评估。
五、有关翻转课堂的思考
作为21世纪的教育者,教师应当创造性地思考如何在他们自己的教学中使用新兴的教育技术。在翻转课堂中开放网络课程的使用,进行更广泛的混合学习,通过充分利用已有的免费课程来减轻教学者和机构重新设计课程的负担。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通过查看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基本概念,这样能够让教师有更多的空间专注于课堂的关键部分,即课堂时间里的知识应用和问题解决,在观看教学视频中产生的问题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强大动力因素,这些问题也会促进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出勤率。正如Milman所说的那样,翻转课堂让更多的课堂时间用来专注于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聚焦课堂讨论。[6]
篇8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课内翻转 微课 信息技术
1微课与翻转课堂
1.1微课的定义与发展
微课程(Micro-lecture),又称微课,它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 提出的,最早的雏形是美国北爱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通过对一些先进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微课的概念的总结,笔者在此认为,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主的对某一学科的某一知识点进行透彻详尽讲解的一套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就可称为微课。
2011年,可汗学院的创立者萨尔曼・可汗在TED中以“用视频再造教育”为题的演讲中提到,学生可以依照知识地图,通过看视频的方式,进行逐步深入的学习,观看视频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过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自由选择暂停、快进、重复等操作,以便于对知识的熟练掌握。而且,从教师的角度看,微课这种形式,改变了信息技术老师疲于回答问题的现象,教师会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自2010年起,微课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东佛山、深圳、江苏、浙江、上海)的一些学校的探索性建设进行地如火如荼,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逐渐延伸至全国各地。
1.2翻转课堂
1.2.1传统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即是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顺序颠倒,学生在课外的独立空间内学习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或者其他教学资源并完成相应的课程作业,教师在课堂上就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并与学生互动交流。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提升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翻转课堂的由来归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Jon Bergmann和Aaron Sams,他们考虑到部分学生由于个人原因不能来校上课,耽误教学进度,于是使用录屏软件制作视频并上传于网上,供学生自行下载学习。
近几年, 随着电化教育的不断发展,电子书包、基于校园网的移动设备等的引入以及制作微课的辅助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并从本质上重构了师生新型关系,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有所提升,这是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1.2.2创新型翻转课堂―课内翻转
课内翻转――翻转课堂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下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顺序与翻转课堂相同,不同的是,课内翻转中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都发生在课堂中。学生的“先学”阶段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的“后教”阶段不再重复讲解,主要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及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提升。这种创新式教学模式不再局限于让学生只在课外观看视频完成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同时也使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力度得到了保障。在课内翻转这种教学模式下,同样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3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有效结合
翻转课堂利用的有效教学资源大多数以视频为主,所以,微课成为翻转课堂顺利进行的最有力的支撑。教师在课前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碎片化,录制成视频,发放给学生作为课外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进行课外学习之后,完成作业,有疑问的地方可反复观看视频,若不能解决,可在课堂上与教师面对面零距离互动,完成深入学习。
课内翻转与微课的结合更加紧密,对微课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完成对微课的学习,还要进行其他教学活动。微课需要涉及到的知识点,必须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教师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表达清楚课程内容,特别是重难点知识。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分配好课堂时间,将课堂上需要用到的教学资源准备周全,以防在必要的时候作为深度学习的资料。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在录制微视频的时候,必须考虑所在班级学生的学习差距,做好学情分析,提高微课质量。
2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
为收集论文数据,笔者利用校外实习的机会,在所在的实习学校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实施年级为高一,班级涵盖本年级所有班级(14个班),课程内容为《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至第六章全部内容,实施过程主要分为如下几点,笔者会一一阐述。
运用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初衷,是考虑到此学校为寄宿学校,学校禁止学生在课余时间携带手机等移动设备,再加上学生学业负担重,若是要求在校外完成对微视频的学习,由于监督力度与学生自觉程度不同,完成率会大大降低,影响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自身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很难达到自学的程度。诸多因素,才促成了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实施。
现以第五章第三节《剖析数据库》中的建立数据库为例,对实施过程做简单阐述。
2.1教学设计
本节课为实践操作课程,教学目标是,学生在观看微课之后能够根据教师给出的素材建立简单的数据库,并能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录入、修改等操作,课程评价是完成随堂作业,每人提交一份自己建立的数据库,具体教学过程如流程图1:
在进行本节课程之前,学生在前一节课已经掌握了有关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建立数据库的应用软件是微软自带的办公软件Access 2003,学生机上都有安装。教学策略主要是案例分析与实际操作演示。教师在课前制定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有目地地去学习。
实践操作课程需要学生亲自动手,以完成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教师需要做到的是,让学生在没有旁人协助的情况下,能够观看微视频完成实践操作。
2.2微课录制
微课的录制主要用到了录屏软件,笔者为了让学生思路更清晰,从应用软件的打开,到数据的收录,会一步一步进行示范,过程中会伴有语音的讲解,重要的地方会特别强调,必要的时候会伴有提示字幕。微视频的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除了操作,不会有太多理论知识的混入,遵循微视频短小精悍的特点来录制。课程录制完成之后,会对录好的视频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果发现视频录制不清晰、语音不流畅等问题的话,则需要重新录制。
2.3课堂实战
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课堂活动才会顺利展开。课堂任务在2-3分钟的时间明确下达之后,教师发放微课及数据库制作素材。自主学习与实践操作是课堂活动的重要部分,大约占用时间20-2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说明。在实践操作阶段,笔者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解决部分疑难问题。作业的提交在课堂30分钟之内完成。由于笔者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有实时监控,为节省时间,只翻阅部分学生的作业并从中总结课堂问题。在讲解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完成对本节知识的深度内化与拓展。
2.4课后反思与评价
根据课堂上的反应与课后作业的批阅,本节课实行课内翻转的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录制微课的时候,笔者在说话节奏上要根据课堂的内容进行调整;微视频中的字幕也需要加强。在课堂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解决,多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完成小组协作学习。另外,在本节课内容开始之前,可对上节课内容作简单回顾。
3实施结果统计与分析
最后,笔者对本节课程课内翻转的实施结果作了以下统计与分析,统计如下图2:
在有微课辅助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中,根据图2的统计结果可以清晰反映出以下几点: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微视频的学习兴趣远远超过了教师直接面对面的知识传授,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会自主去浏览教学资源,而不是一味地寻求教师的帮助,学习自觉性也有很大提升;
在微视频这种可以多次利用的教学资源的帮助下,使得对知识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够重复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班级内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自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堂作业;
据观察,与之前的课堂相比,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进行知识的内化和细化,与小组同学交流后能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教师进行深层次的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完成作业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强,彼此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
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在有微视频辅助课内翻转教学模式下,教学效率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学生的的课堂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保障。
4结语
通过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施,笔者从中体会到微课的重要性以及其在辅助翻转课堂课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内翻转作为翻转课堂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因其符合大多数地区学生的学情被逐渐关注。笔者希望在此方向上能够有所突破,在以后教学中能够多实施,希望学者能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 2013(04):36-42;
[2] 朱\秀.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以“E书签制作为例”[J].吉林教育,2015(25).
篇9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历史;自主学习
1前言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传统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授课结束后让学生回家完成课堂上布置的作业。而翻转课堂是学生在课外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后,在课堂上解惑、答疑,根据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进行指导等,从而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提高课堂的教学氛围[1]。通过完全覆盖校园的无线网络,教师和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和云学习平台终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实现历史教学的全面变革。那么,历史教师在应用翻转课堂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出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突破其存在的局限呢?
2历史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优势
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习时间要想实现初中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运用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把教材中的重难点、疑点等知识录制成微视频,上传到云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和学习,以充分了解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做好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如在教授“秦王扫六合”这节课时,就可以把这节课的重点知识“秦王嬴政灭掉了六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录制成微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对微视频的内容学习后,让他们思考和探究秦始皇为了统一六国都采取了哪些措施?统一后为什么要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焚书坑儒的内容是什么?实施焚书坑儒的原因是什么?焚书坑儒实施后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并试着对焚书坑儒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果学生认真仔细地观看了微视频,对于上述问题的理解和正确回答是不难做到的。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学习了微视频的内容,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从而提高了学习历史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更增加了学习历史的时间。组织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初中学生在课外时间观看和学习微视频后,就会发现哪些知识点是自己掌握的,哪些知识点还存在疑问。学生对预习情况有了了解,就会带着问题来到课堂,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首先解决学生心中存在的疑问。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问,提高学习效率,历史教师可让学生分组交流在观看微视频中产生的疑问,学生了解了小组中存在的各种疑问后,可就存在的疑问进行讨论。这种讨论的形式不但给了学生表现的平台,更让他们通过讨论解决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如在观看了“”这节课的微视频后,有些学生认为是成功的,因为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废除了帝制;但有些学生认为是失败的,因为并没有真正地使中国彻底地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劳动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学生存在的这个疑问,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与辩论,各个小组在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后,形成了小组内的统一认识,就可以开始进行辩论,让各个小组根据自己归纳整理的材料来说服对方小组采纳本小组的观点。这样的课堂气氛是活跃和高效的,不但解决了学生的疑问,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的理解和认识。加强教师指导,解决疑难杂症初中生正处在历史学习的初步阶段,无论是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还是历史知识视野,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对于一些教材中的疑问,在学生分组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后,还是不能有效地解决心中的疑问,就需要加强历史教师的指导作用。另外,历史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制定主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以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对学生的指导可能是一句话,可能是对讨论思路的提示,也可能是探究方向的指导[3]。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就可以找到思考的方向,就可以在自我的探究中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如在学生学习过“八国联军侵华”这节课后,为了加强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可让学生交流和讨论这样的主题:请你谈谈关于八国联军侵华的感受。可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和观点。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观点后,为了提高学生对此课的认识,历史教师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八国联军侵华是什么性质的战争?反映了帝国主义的哪些本质?的斗争和反抗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八国联军侵华让我们中国人得到了哪些经验和教训?历史教师的这些问题为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指明了方向,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认识到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更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中产生的疑难问题。重视知识掌握,兼顾能力培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和疑点录制很多微视频课程,并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将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学生预习后,就会对课堂上将要讲解和练习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当教师让学生对已经预习过的知识进行交流和讨论时,当教师解决学生心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时,他们就不会一无所知,而是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从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来看,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会根据视频的内容进行学习,并不断积极地进行思考,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新知识同化,从而使新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理解和认识。教师组织的小组讨论不但有助于学生发现别人有效的学习方法,还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自我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3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应用存在的局限性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林地公园高中,这所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运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PT演示视频,让那些由于各种原因错过学校正常时间上课的学生观看课堂的教学内容,以解决由于缺课而跟不上教学进度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快得到普遍认可,之后被引进我国,被一些教师和学生喜欢和接受。由于是一种全新的外来教学模式,因此,在应用时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毕竟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还不成熟,还在不断地摸索和不断地尝试中。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实践就会发现,虽然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学形式有了更多的创新和尝试,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有些教育形式和内容是换汤不换药的,并没有从本质上进行根本的变革,体现出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我国是根深蒂固的。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主要地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仍然遵循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讲台下跟着教师的授课节奏和教学思维进行着课堂学习。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都是在这种授课模式中进行学习,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已经深入内心。要想在短时间内使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发生根本变化,让学生改变这种学习习惯,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仅靠翻转课堂的变革是很难实现的。2)历史教师接受的是传统教育。现在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基本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他们接受传统教育几十年,根本没有受到过教育新思想的革命式洗礼,要想他们放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很难的。这就决定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不可能完全实施,充其量只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的一种辅助和改良后的应用。3)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我国的稳定实施,使学生习惯了被动地接受知识,造成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如果教师一下子让他们改变这种学习模式,而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恐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根本不可能跟上,而且在自主学习的度的把握上是很难掌握的[4]。历史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较低初中历史教师基本上是文科出身,没有进行过系统和专业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和学习,因此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比较低。这就使历史教师在单独利用软件制作教学视频时困难重重,特别是在教学任务比较重的情况下,更是难以实现。这些因素确实影响了翻转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初中生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初中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让他们在没有家长或教师的监督下自主学习,在很多情况下是实现不了的。由于很多学生的家长需要工作,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监督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另外,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基本是文字类的,学习内容也不能太多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让学生自主观看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是不能收到预期设定的教学效果的。
篇10
本文以《食物的消化》一课为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以任务为引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对象、教学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开展了教学反思。实践证明,翻转课堂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翻转课堂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精力投入都有很高要求,因此,提高师生信息技术能力,把握翻转课堂翻转的度,才能使翻转课堂发挥其最大效用。
关键词:
任务;翻转课堂;生物教学;知识传授;知识内化
近年来,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之人们对高质量教学的迫切需求,使得课堂教学变革迫在眉睫,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翻转课堂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思想正好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迅速推广开来。然而,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却一直备受诟病,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生物是一门重视实践的课程,它着眼于提高学生生物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因此特别适合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面以七年级生物下册(苏教版)《食物的消化》一课为例来介绍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设计和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一、教学内容
七年级生物下册(苏教版)《食物的消化》。本节课是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第二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中的一部分内容,本章还包括《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能够描述食物的消化过程。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主要消化腺的作用;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的特点。教学难点: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的特点。
四、教学对象分析及教学设计思路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相对来说较好,能熟练使用QQ、微信等交流工具,能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比较适合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另外,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对于抽象知识理解力较差,关于食物在消化道中如何消化部分的知识,学生较难理解。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应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把食物消化的过程用视频加解说、加文字生动直观地表达出来,便于学生的观察和认知。对于本节课,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度录制成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供学生提前学习。这类视频一般不超过十分钟,从而保证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视频学习中,有效避免了学习疲劳的产生。本节课的设计“以学习任务为引领,以疑难问题为核心”,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去学习新知识,最终将新知识应用到新的任务和情境中去,课堂上以疑难问题的解决为核心,保证了学习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任务的设计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关键,任务设计的好坏既关系到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否顺利完成,也关系到学生的知识内化能否顺利发生,它是决定翻转课堂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五、教学流程设计
翻转课堂起源于19世纪早期美国西点军校的GeneralSylvanusThayer将军的教学尝试,后在200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JonBergmann和AaronSams提出,并由SalmanKhan创立的可汗学院发扬光大。2011年,SalmanKhan在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中将翻转课堂介绍给了全世界。在我国,重庆聚奎中学率先引入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其以往的541高效课堂模式结合,提出了“课前四步骤、课中五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国引起来不小的反响。随后,全国各地多所中小学、高校都加入了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的热潮中。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上知识传授、课后知识内化的教学流程进行颠倒,让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视频、学习任务单等学习资源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释疑解惑,然后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交流协作、完成任务、成果展示等实现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的翻转不仅指学习场所的变化和教学流程的颠倒,也指师生角色的改变,其本质是教学流程翻转所带来的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翻转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根据翻转课堂理论,结合张金磊、钟晓流、李海龙等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我们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翻转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次翻转课堂的教学尝试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较好。然而,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完成教学视频的录制编辑、疑难问题的收集整理等,学生需要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完成知识学习、进行交流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等。另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耗费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极大的热情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因此,利用翻转课堂开展课堂教学要把握好翻转的度,使翻转课堂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作者:马武 张峻 王金菊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网络与电化教育中心 洛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3]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46-51
- 上一篇:明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 下一篇:隧道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精品范文
10翻转课堂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