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线上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物线上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生物;心理健康教育;培养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与生理急剧发展与变化的高速时期,青少年在初中阶段会形成基本的心理状态,对外界也十分敏感。因此,基于青少年在初中阶段的心理状况的不稳定性,我们需要特别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随着近几年的教育改革,相关教育部门提出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初中生的日常学习中,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更好地解决青少年的各种心理问题,降低中学生因相关心理问题造成事故的几率。据相关调查显示,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日益严重,所以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计的环节不够合理
教师对课堂的设计主要是围绕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法进行的。课堂的教学设计首先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确定。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进行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传统的课堂设计明显忽略了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发展与提高。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生物教学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统一。比如,关于受精与胚胎发育的生物教学,教师可以适当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珍爱生命、感受亲情的部分进行整合,同时应该注意两方面知识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生硬地把课堂分成两部分。
2.没有重视教学的反馈环节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经常对学习的定义狭义地理解为进行考试,教师常把成绩的优劣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准则。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之下,学生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将初中生物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也是针对此现象而提出的相关举措。基于其重要性我们应该予以重视,但是大部分教师并没有重视课堂的教学反馈。学生对课堂的教学反馈,不仅对教师完善课堂有积极作用,并且还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途径。
二、优化渗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初中生物教学的具体措施研究
1.深度挖掘初中生物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想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要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剖析与解读。比如,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以及其他无机成分,但过多的水分或者无机盐又会反过来抑制植物的生长。基于此生物知识,我们可以结合与之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告诉学生做事要有度。做事过度反而会适得其反,获得完全相反的结果。还有合理膳食的部分,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当前学生饮食不规律、不均衡的话题,不能过高或过低地评估自己,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培养开朗的性格。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兴趣
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与客观环境中的各种不良因素有关,所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境很重要。为此,教师需要为W生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因为良好的环境氛围客观上会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积极的暗示,放松的环境能够让学生的心境更加愉悦。学生的发展往往存在差异,成绩较差的学生难免会产生消极自卑的想法,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位学生,为学生提供他们心理上需要的安全感。
3.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渐形成。目前,教学理念的主流是打造以学生为主、多互动的实践性课堂,旨在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在近年的实践教学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初中生物与心理健康的整合教育中,我们也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比如,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反思性教学等。定时转变教学方式能为课堂带来不一样的学习氛围,也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从而获得更高的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推动目前青少年心理亚健康问题的解决。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犯罪率直线上升,国家也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相关教育部门也积极寻找应对的措施。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已经证实初中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的整合教育是可行的,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初中生物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教学能够发挥更大的优越性,不断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物实验;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学以致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因此,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实验,主动体验和探究发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研态度,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了一些教学心得,现阐述如下,与同行分享。
一、精心设计实验过程,明确生物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兴趣是启动学生积极思维的“触发剂”,因此,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开展生物实验时,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兴趣。比如,很多同学看过鲫鱼或者吃过鲫鱼,但是,却很少有同学仔细地观察过鲫鱼,当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观察鲫鱼时,学生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一边让同学们观察鲫鱼,一边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鲫鱼身上的‘分界线’在哪?”这时,发现鲫鱼身体两侧各有一条线的同学就会争先恐后地说出他们的观察结果。教师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到“分界线”的作用,可以作进一步的引导:“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这侧线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教师可以轻轻地摘下侧线上的一片鳞片,让同学们对着光线看:“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同学们会惊喜地说:“鳞片上有小孔。”教师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进行观察,不仅使得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侧线的作用,使学生学习了生物知识,还从中获得了乐趣。教师在开展生物实验过程中,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生物实验兴趣,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与分析的能力,也达到了巩固生物知识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启发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兴趣时,要端正学生的实验心态,要教育学生明确生物实验的目的和掌握生物实验的操作方法,并了解生物实验的注意事项,不要把对于生物实验的观察看做是“看热闹”,也不要把生物实验看做是“变戏法”,而是要充分认识到,生物实验的过程是认识生命运动、生物本质与规律的过程,是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实践证明,当教师让学生明确精心设计的生物实验的目的时,不仅可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目的、正确操作、全面观察、认真记录,从而不仅提高了生物实验的教学效果,也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相对论”理论的提出者,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席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一个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因此,教师在开展生物实验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在讲述“蝗虫”时,可以取出事先准备的两只蝗虫,将其中一只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将另外一只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哪一只蝗虫先死,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一步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找出答案,而且还对学习的生物知识加深了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观察根毛与根尖的结构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分别观察四个部分的外形以及细胞的特点,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顺势而为,将生物知识的讲授穿插于其中,使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然后,教师再让学生继续观察,通过适当地诱导,让学生发现四个部分之间的动态联系,即“生长点既受根冠的保护,又为伸长区和根冠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细胞;而伸长区的下部则逐渐混同于生长点,其上部则趋向于根毛区”。教师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围绕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好奇心理,将生物实验的开展与生物知识的讲授予以精心的组织和设计,从而把书本知识与生物实验巧妙联系起来,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在实验中善于启发,达到学以致用、自我教育的目的
篇3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八年级要面临初二生物会考,在上学期结束时我们已经结束了八下教材的大部分课程,只剩余了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用药与急救这部分知识。在疫情期间的进行了网课教学,八年级4班和5班学生大多数学生对于线上教学较认真学习,5班学生学习情况稍差。但由于学生在家休整时间过长,在刚入学的两周内,学习情绪还在适应调整期,而且还要面对各学科复习学习强度压力的叠加,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出现厌学等不良情绪,使得老师管理出现困扰,知识推进格外困难。加之学生对本学期生物会考也存在一定的焦虑,我们只能先来适应学生,再引导其适应我们的教学计划,争取有效推进会考复习工作。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1)完成的新课教学内容: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产染病和免疫,第二章用药与急救,(2)复习初中生物七八年级所有内容。
七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内容由于讲完时间过长,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不是很好,而且这两部分内容还是会考重点考察的对象,所以这部分复习将花费时间较长也是重点复习内容。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引导学生系统复习、巩固、练习。
三、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第二周(4月20日---30日) 巩固线上教学内容
第三周 (5月6日 ) 八年级生物线上教学评估测试
第三周 (5月7日 ) 讲评八年级生物线上教学测试题
第四周
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练习
第五周 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练习
第六周 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二章+练习
第七周 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四、五章+练习
第八周 第一次模拟考试 试卷讲评
第九周 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一、二章
第十周 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三、四章
第十一周 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五、六章
第十二周 第二次模拟考试 试卷讲评
第十三周 第三次模拟考试 试卷讲评
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有什么特别变化,再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的调整。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要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提高和创新。
2.由于本学期主要内容是复习,要做到每节课前几分钟对上节课重点知识点的听写,并当天及时批阅。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薄弱部分,及时巩固加强。
3.对后进生学习情况要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积极措施,关注他们的复习情况,如有需要可进行辅导帮助,使他们积极完成生物复习,多一份学习的自信心。
4.针对4班和5班的不同情况,我的教学重点在5班,5班学生拔尖学生较少,对这些学生要严格要求,强调细心认真是重点。同时加强两个班后进生的转化。
5.对于4班和5班学习在中下这部分的同学,采取一对一帮扶,要求学生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再由帮助自己的学生检查完成情况,教师不定时抽查。
6.后期把握生物会考题型,有针对地进行复习,联系,讲解,整体增大4班和5班的进步,从而能对整个年级的有所帮助。
7、在整个会考复习期间,一直要做到多鼓励、多支持学生,争取学生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4
1.出现的亮点
1.1现在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践行意识,教师在课堂设计中都注意到了学生的主体、老师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能恰当的应用设问、创设矛盾、悬念等多种方式创设课堂情景,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链,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并能放手让学生自学;而且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能解决的或能做到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这种做法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被带入了教学情境,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解决问题;学习内容就在不断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1.2教师们钻研教材、解读文本的能力提高。教师们对文本独特而敏锐的把握,注重挖掘语言训练点,引领学生对富有生命力的字眼层层深入的感悟。
1.3教学设计有新意,有突破。更加注重整体性和层次感。整体性就是一堂课围绕主要问题以一贯之,层次性体现在教学流程分为若干环节,环环相扣,使之自然流畅。有提问必有小结,有回答必有评价,有情境的创设,还有归纳提炼,放了还要能收。课堂如同一个舞台,但这个舞台却没有固定的彩排,固定的台词,固定的场景,那么灵活,富有挑战。
1.4基础意识、训练意识得到增强。老师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注重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1.5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功底上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部分教师课堂语言规范,简练生动,并注意运用语言的停顿艺术、语言优美,富有吸引了和感召力。大多数老师教态自然、亲切、大方。
2.存在着一些不足
2.1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过于强势。教师强势,学生必然弱势。教师话语多,留给学生的时间必然少。与此相反,有的教师又没有很好发挥主导作用,如有的知识可以打乱顺序,学生说到哪,教师就指导理解体会到哪,老师却没有及时调控。
2.2问题设计的目的性、层次性、启发性不够。老师的提问不是从学生质疑问难中来,问题缺少整合,缺乏深度。细碎的问题,频繁的回答往往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课堂变成了一问一答 。
2.3 一些教师找不准教学的起点,往往低估学生学生的理解能力,频繁提问学生已经知道的;已经懂得的;以理解的。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2.4教师底气不足,功力不够的缺憾。不可否认,授课教师的教学功底相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调控、驾驭能力的提高都说明了教师的教学视野在拓展,知识品位在提升。但这些进步仍掩盖不了教师底气不足,功力不够的缺憾。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永恒的命题,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和研究。只要我们本着一个目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真正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我们的改革就能获得成功。4.创设兴奋情景
情感和情绪可以影响和调节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兴奋的情绪状态能使感知清晰,想象活跃,思维流畅。所以教师应运用丰富多变的形式手段如活动体验、交流辩论、游戏等,在课堂上努力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生气勃勃的"情调",以引起学生高涨的良好的情绪感觉。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在思维上有一个明显的跨度,所以高一新生在摩擦力的学习中普通存在畏难心理。我们运用活动交流的教学形式,调动情绪、创造兴奋,使学生身心投入、体验感悟。如图4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两物体保持静止,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判断对初学的学生是一个难点。我们创设下面的活动让学生来体验摩擦力:一个学生两脚离地坐在椅子上,另一学生第一次用力拉椅子,第二次用力拉学生,两次椅子都不运动,分别体验臀部的受力情况;然后两学生调换角色重做一次。如图中5主动轮、从动轮边缘处所受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也可通过下列活动来体验:如图6中所示,取一段粘胶带绕过甲学生手臂,乙学生拉住胶带的两端。当甲转动手臂带动胶带转动时,手臂相当于主动轮;当乙拉胶带而带动甲手臂动转时,手臂相当于从动轮。以此体会摩擦力的方向。
5.创设信息情景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供一些开放性、生活性、现实性的信息,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提供的信息,提出、解决教学问题。学生都可以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从而,使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实际生活、现代科技等是学生最渴望了解也最感兴趣的,而物理学知识又与之联系密切。所以在物理课堂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给学生一个联系实际的情景,满足学生渴求探索、渴求成功的欲望,使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篇5
关键词:生物教学;多媒体互动;探索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运用及普及,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多媒体集声音、图案、动画于一身,它如一种活性催化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实施素质教育,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现结合生物教学实践,探索生物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器官实现的,是先有感觉后有认知。多媒体课件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把图片、声音、文字、动画有机的结合起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例如: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一节,可通过多媒体视频和图片资料的展示,加深学生对各种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理解和深化,如,展示视频“美丽的玻璃蛙”:被称为“玻璃蛙”的青蛙有着透明的身体,由于不存在色素,其活动的器官清晰可见,包括跳动的心脏,令人惊叹。这样引入新课,不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活跃课堂气氛。又如,在讲“自然选择”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达尔文考察过得克伦格伦岛,使学生沉浸在昆虫与风暴搏斗的情景之中,从而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学习兴趣。
可见,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生动展示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形象演示变化多端的自然现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学习资源的开拓者。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师生互动
多媒体使师生由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通过多媒体促进师生互动,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微博”这一多媒体平台,改变教学方式,打造互动的课堂环境。先通用“微博”师生成为“互粉”(两个微博用户互相相加关注,成为对方的粉丝)。教师可以通过“互粉”的生物学知识、问题等微博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动态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反馈,建立良好的互动基础。为了进一步巩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编制问卷,调查。如:学习“激素调节”时,可以“糖尿病的发病率及原因”的调查问卷,在调查完成后,可以结合调查的数据和图表,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探究的过程,心得和体会,提出自己的合理性建议。通过网络调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可见,多媒体与生物学科的整合,使互动教学的形式既多了多边,即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又丰富了师――机互动,生――机互动,师――生――机互动,这样使多媒体与生物学科达到整合,这样的整合,更能促进新型的师生互动,体现双向交流。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生物实验
生物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并且学生具备基本的生物实验技能也是学习生物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所以在生物实验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更能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例如:以学习“显微镜的操作”的学习,学生即使掌握了实验操作步骤,但并不能想象出显微镜视野下的画面,不少学生找不到需要观察的标本,分不清“细胞”和“气泡”分不清低倍镜和高倍镜下视野的明暗、细胞数量和大小的不同,也不会正确移动装片寻找目标……。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先把显微镜的操作过程录制,通过动画模拟或使学生形象地看到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这样大大优化了实验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打开进入微观世界的通道。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生物实验,是对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如: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在做光合作用实验时,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又如: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浸泡24h的大豆种子的结构。引人多煤体教学后,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动画模拟实验错误操作,让学生看后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强化记忆。
可见在生物实验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最大可能地给予学生强烈的感性认识,使枯燥无味的实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如同现场参观一样。也优化了实验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学过程图、文、声并茂,使学生各种感知器官相互配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效率,将最新的资讯传递给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多媒体使教学内容趋于生动化、形象化,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理论。如学习《动物的行为》,我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收集动物各种行为的视频,把小狗吃奶和八哥马戏表演的视频设计成同步组合视频,利用这两段视频,引出动物先天和后天的现象;通过乌鸦在草坪的上空摔核桃(摔不烂,无法食之)、车辆拥挤的公路上空摔核桃(被汽车扎烂,因车流大,无法吃)和在公路的斑马线上摔核桃(利用汽车把核桃扎烂,在红灯的间隙把核桃吃掉)的视频,结合教材内容的阅读和讨论,使学生轻松的理解了动物的先天和后天这一组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区别。同时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恰当的选择媒体,进行优化组合,使其成为一个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的有机整体。如教师可以将本堂课的反馈练习布置给全体学生,待做完后随机抽查若干,并用投影仪将他们的练习展示在大屏幕上,教师点评。只有这样才能使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与学生的主动学习有效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让课堂变成学生体,全面提升学习效率。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与生物教学相结合,使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与学生的主动学习有效结合,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意提倡多媒体教学,决不是要否定传统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加强了生物课教学的时代性,竞争性与开拓性,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对他们今后成为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衣瑞芬.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小学教育,2011(1):27.
篇6
/
关键词 课堂观察 学习起点 精神状态 高效课堂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往往把目光聚焦在教师身上,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而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相对忽略些。从课堂观察这个角度来看,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同样能折射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状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判断教学有没有成效、是否高效,应是针对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由传统的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观察转向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举措,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打造高效课堂,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予以观察和评判。
1 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关于定位学生学习起点,教师教学常易犯两种错误:一种是忽视学生真实的基础知识,教学起点定得太低;另一种是教学期望值过高,学生达不到所期望的逻辑起点。
教学起点定得太低,明明学生已经懂了,这时候教师还讲得面面俱到,对于已懂的学生来讲就显得索然无味。如高一年级生物新授课的教学,有的教师从来没有教过初中生物,对初中教材没有研究,对高一新生已有的生物基础及能力水平也缺乏调查,导致新授课上事无巨细,讲得面面俱到。往往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则是昏昏欲睡,个别有思想的学生还会感觉到这样的老教师是在炫耀知识、卖弄技巧。
要准确定位学习起点,教师就需要了解学生,要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动机水平,真正掌握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从学生的需要、经验、兴趣爱好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以学定教,据学而教。
2 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
课堂上学生会在行动上告诉教师他的精神状态,比如朗读、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学生也会用肢体语言告诉教师他是否积极参与。如果学生的精神状态比较好,思维则比较敏捷,他的眼神会跟着教师走。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把握好课堂节奏,张弛相结,动静结合,快慢交替,抑扬顿挫,富有变化。由于学生课堂有意注意大概只能保持20 min左右,教师要适当放松学生,尽量避免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就很有必要。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亲其师,信其道。”先有情感交流,才有信息交流。你带给学生激情,学生还你更多激情;一堂课上,教师可以用一些幽默的话语、精彩的课件、动画来调节学习氛围,以引起学生的关注。
比如,生物课常为下午第一节,学生昏昏欲睡,有一次课前笔者想起前不久在某中学科学课上观摩的一个小实验,于是带着两盒回形针走进了教室。有好几个学生有透明塑料水杯,于是就请两位学生将水杯洗干净,并把水盛满。然后告诉学生,今天上课前要给他们做一个小实验。学生感到很好奇:教师又没有带什么实验仪器,怎么做实验啊?
笔者把一张小方凳放在讲台上,接着把水杯放在方凳上,请前面的一位学生尽可能把杯中水加满。接着,手上拿着回形针问:“如果把回形针加入水杯中,水会溢出来吗?”学生都答:“不会。”“为什么?”“水有表面张力呗。”“对了,那你们说最多能放多少个回形针水才会溢出来?”这时有的学生猜10个,也有猜20个。笔者说:“同学们,要大胆地猜。”
先请一个平时学习不够认真、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他猜50个,其他学生笑了。笔者一个一个放,放到20个,水没有溢出。接着说:“一个个放,太慢了。我们把五个回形针串成链加入,好吗?”学生们凝神屏气目不转睛地看教师加至50个,杯中的水还没有溢出。笔者请学生继续猜,这时有的猜80个,有的猜100个。笔者说:“这5个一加也慢了,我们将10个回形针串成链来加,看看行不行?”结果加到100个、120个,杯中水还没有溢出,这时水面已经明显浮出了杯口,成为弧形。
笔者接着问学生还能继续加吗?个别学生摇摇头,大多数学生兴奋地喊“加,加”。结果加到150个,水还没有溢出。就这样,当把回形针加到240个时,杯中的回形针已堆到杯子高度一半左右,水才开始溢了出来。
最后笔者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终于见证了水的张力,同样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也有很大的张力。你们每天6:00起床出早操、晨读,中午要午练,晚自修要坚持到9:40,10:00以后才能入睡,你们都觉得学习很辛苦,自己很努力了,真的很努力了吗?和水的张力相比,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还很有潜力可挖。一个人只有当他的生命充满了张力,他的潜力、潜能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挖掘,他的生命才会活得更精彩。”教室里顿时一片掌声。
接下来正常上课,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出奇地投入,精神状态极佳。
3 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
目前生物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部分教师讲得太多,一讲到底。整个课堂,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课上得成功,认为是学生配合的好;要没上成功,往往认为是学生不配合。其实,知识从来就是学会的。在教与学之间,如果没有教,学还是可以推进的;但如果没有学,教就变得毫无意义。学生的课堂活动包括阅读、讨论、板演、实验、训练、观看视频等安排,能安排的教师要尽可能安排,要让学生有这个学习体验的过程。教是为了帮助学生学,而不可能替代学生自己的学。事先,教师要把学生活动设计好,课堂上有序地开展。
比如,在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的特征”新授课中,教学目标中要求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可较多教师常以课时紧为由,不是放一下“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光盘,就是讲实验一笔带过,学生都是在被动地接受,缺乏活动的体验。事实上,本节课前教材上安排了“问题探讨”,提供了模拟草地,并要求估计这块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课前,笔者准备好“模拟草地”A4纸,蒲公英用小圆点表示,其余植物都用小三角表示,复印30张;另准备好样方:边长为2 cm的硬纸块,模拟边长为1 m的样方。在讲到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先安排学生阅读课本“探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熟悉取样的原则,然后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学生每两人一组模拟调查统计草地上的蒲公英种群密度,学生取样时只需将模拟样方小硬纸块按在模拟草地上,用笔沿着纸块的边缘就可画出样方,且可保证全班学生所取得样方一样大。最后,请学生上来展示活动成果,在实物投影下介绍本组的调查结果。发现有的小组采用的是五点取样法,也有的小组采用的是等距取样法,且各组调查结果种群密度也比较接近。有位学生还提出了疑问:“对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蒲公英,应当怎样计数?”学生们讨论,最后达成共识:除计数方框内的蒲公英外,还需加上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其中对相邻两边上的还约定为: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试想,课堂有了这样的学生活动安排,学生学习能不在状态吗?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要关注学生听说读写行多个方面。听到的东西不如看一遍,看到的东西不如读一遍,读到的东西不如写一遍,写到的东西不如做一遍。“行”做好了,自然就会“知”。教学即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收获成功的乐趣。
4 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
思维通俗讲就是思考。在课堂上提问时,教师要多问: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认为的?这样做的好处有3个:① 能了解学生思考的内容;② 可以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方法,通过学生的结论、表达可以推断出其思考的过程;③ 还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师帮助的需要程度,这样对教师而言很容易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的放矢。另外,也可让学生耳闻目睹其他同学是如何思考的,有意识地把一个学生的思维过程明明白白地展示给所有学生,对那些思维能力弱的学生可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应多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多设计一些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多提一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推断的问题,尤其是书本上没有明确答案的,需要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联系、概括的问题。
如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中讲解蛋白质组成元素时,学生回答出:C、H、O、N。教师可追问:一般蛋白质还含有什么元素?学生答出“S”。继续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大多数学生是急于翻书,教师提示:你们还记得赫尔希和蔡斯是如何设计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学生想起“同位素标记法”。再问学生们:还记得当时蛋白质、DNA分别用什么元素标记的?学生恍然大悟。
- 上一篇:和领导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 下一篇:继电保护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