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设计的内容

篇1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1、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原则与内容

1.1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有:

a.尊重规律和因地制宜相结合;

b.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调和;

c.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

d.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有机统一;

e.政府市场调控、社会共同参和与投资主体多元化相结合;

f.以人为本,人居环境的改良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1.2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内容

a.城市生命支持系统包含:水资源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能源规划、交通规划与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b.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c.生态人居环境规划;

d.生态产业规划生态产业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

e.远景规划它要求展望更远的时间空间,审视普遍的地区空间,透视更深的内部空间,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思考城市化的全进程,预见城市增加到稳固态的进程。

2、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2.1 生态要素的调查。主要目的是调查搜集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和环境的资料和数据,包含历史资料的搜集、实地取证、测试、社会调查和遥感技术应用等,为充足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特性、生态进程、生态潜力和制约提供基本。

2.2 生态分析和评价。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的观点与生态学、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对评价区域的资源和环境的性能生态进程特性、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稳固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认识与了解评价区域内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与制约。生态分析和评价首要包含下面几个方面:生态进程分析;生态潜力分析;土地质量与区位评价;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合适度评价。

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规划目的的研讨。生态城市规划的工作中,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与规划目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里面包含社会、经济与环境3方面的内容。

2.3.1 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描绘与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应依据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特征,采取系统工程中的德尔斐专家咨询法与多目的决策法,在参考与吸收传统指标的同时,结合城市生态系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征,从调和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着手,充沛施展人对繁杂系统的辩识能力,建立一套科学、综合、简洁、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

2.3.2 规划目的与年限。确定生态城市规划的总目标、近远期目标与年限,应同城市总体规划近远期目标与相应的年限一样,以利用同步、调和、可比、互为运用。

2.4 生态功能区划和土地利用布局。

2.4.1 生态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是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特征与其功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单元,研讨其特征、结构、环境污染、环境负荷以与承载力等问题,为各生态区提供管理措施。区划的方式可采取数值聚类法等。具体操作时,可将土地利用评价图、工业与居住用地合适度等图纸进行叠加,并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综合分析,进行城市功能分区。

2.4.2 土地利用布局。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故无论是新建城市或改建城市的生态规划都必需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利用布局的研讨。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应综合研讨城市用地状态和环境条件的关系,依照城市的规模、性质、产业结构与城市总体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建义与科学根据,促使土地利用布局趋于合理。

2.5 人口合适度规划。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生态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必需通过研讨人口分布、规模、自然增加率、机械增加率、男女性比、人口密度、人口组成、人口流动等根本情形,从而确定近远期的人口规模,提出城区人口密度调整意见、加强人口素质措施以与实施人口规划措施。

2.6 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规划。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城市产业结构不仅表现在3个产业的比例关系,还有生产工艺合理没计的问题,即在功能区(工业区)中要设计合理的“生态工业链”,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调整、改良老城市产业布局、搞好新建城市产业的合理布局,是改良城市生态结构、防治污染的重要措施。

2.7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工作中,必需充足认识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将治污和绿化、美化相结合,依据城市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气候、环境特性等,合理组织绿地,制定出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合理安排整个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研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绿量(市区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人均公共绿地等),合理设计群落结构、选配植物,并进行绿化效益的估算,形成一个点线面结合、绿地、水面自然相融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3、生态城市的设计

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设计,充足体现不同城市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在设计生态城市的进程中应主要斟酌下面3个方面的内容

3.1城市景观设计

生态城市景观设计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依据不同城市的特色环境,对城市各类自然生态景观加以规划并进行适当的人工处置,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建立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在设计建筑景观时,应在做好建筑景观平面规划的基本上,重点设计空间天轮廓线,尤其是在城市的主干道上,对低层建筑和高层超高层建筑进行优化布局;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重点斟酌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并且增强城市溪、河、湖、江周围的林带与草地建设,使城市的人文特色、生态环境与现展理念完美交融,从而进步城市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与共享性。

3.2城市产业设计

设计城市产业时,应学习发达国家设计生态城市产业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国内相关国情,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城市产业的基本上,建立以循环经济为特色、以绿色环保为宗旨、以高效节能为目的、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型工业体统。同时,城市还应注重文化、医疗、教育、信息、旅游与物流等产业的投入力度,慢慢调整与革新目前已有的不足产业,努力实现城市产业的生态转型。加大清洁生产的审核力度,建立环境信用评价系统,让企业接受全社会的监视,从而促进城市产业迅速发展。

3.3城市住区设计现状

合理应用生态建筑原理,科学设计城市住区。首先,对城市住区进行合理布局。依据城市发展目的与长远规划,综合斟酌城市生态环境,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并对住区进行合理规划;其次,保持节能低耗无污染的原则。通过对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建筑物的朝向等问题的合理设计,解决建筑物的采光、透气、保暖等问题,从而下降由于取暖与采光等造成的能源消耗。

4、结束语

建设生态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生态化建设城市大生态,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与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重视文化的要求,人们愿望不仅是居者有其屋,并且愿望该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与生理上的舒适水平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重。建设生态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基本目的;而生态城市的建设也必需通过增加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的,另一个是手段。

参考文献

[1]郭新志.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J].前进论坛,2010.

篇2

关键词: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合理设置1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合理设置的必然

近年来,我国广告业发展迅猛、势头喜人。根据中国广告协会2003年度和2010年度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广告从业人数从87万增加到了148万,经营单位从10万户增加到了24.3万户,全年广告经营额从1078亿元,增加到了2340.5亿元。国际广告协会主席阿兰・卢瑟福德(Alan Rutherford)在2011中国长沙国际广告节上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广告市场,并正在从低成本生产过渡到创新和营销创意为主,迈向世界广告大国。随着广告业的发展和需求,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高校纷纷拓展艺术设计和广告设计相关专业方向,增添招生名额,培养了大批广告设计相关专业人才,为广告业输送人才力量。然而,我国的广告设计和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质量与广告业的人才要求处于相对失衡状态。广告业的人才需求增大,学生的广告设计能力相对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薄弱,导致学生广告设计的实践能力不足,是不可忽略的原因。《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指出,目前我国高校“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要求高校“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努力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广告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广告设计等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广告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广告设计的表现方法、具备广告设计的实践能力。遵循我国教育的方针政策、考量广告设计课程的自身特征;高校纷纷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的分量。随着力度的加强、课时的增加,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如何合理设置,从而达到其教学效果,是目前急需思量的问题。

2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概述

教学内容,是指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技能,发展的智力、能力,灌输的思想、观点,培养的行为、习惯等的总和。在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学内容直接体现在实践教学课题之中。因此,本文将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具体化称之为“实践教学课题”。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课题,是指为了实现实践教学目的,在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所采用的具体实践任务。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课题可分为:(1)虚拟课题,参赛课题,竞标课题,实际课题。依据实践教学课题的真实度,可以分为:虚拟课题、参赛课题、竞标课题、实际课题。虚拟课题,是指将模仿真实广告设计的项目,作为实践教学课题。参赛课题,是指将国内外的设计比赛引入到课堂中,作为实践教学课题。竞标课题,是指将市场上面向社会公开竞标的设计项目引入到课堂中,作为实践教学课题。实际课题,是指将市场上真实的设计项目引入到课堂中,作为实践教学课题。(2)指定课题,可选课题,自选课题。依据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程度,可将课题分为:指定课题、可选课题、自选课题。指定课题,是指由教师指定,学生不可以自主选择的实践教学课题。可选课题,是指教师给出多个课题或课题选题范围,学生可以在指定的选题中或范围内自主选择的实践教学课题。自选课题,是指教师给出选题规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实践教学课题。

3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合理设置的策略探索

在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通过实践教学课题展开的。因此,实践教学课题设置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教学效果、能否实现教学目的。实践教学课题设置的过于单一,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设置的过于繁杂,会使学生觉得眼花缭乱;设置的过于简单,会引发学生产生轻视感;设置的过于困难,会引发学生产生挫折感。设置的学生自主选题空间不足,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人特征。设置自主选题的空间有余,不利于课程的宏观规划。为了达到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在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课题设置上,应考虑以下设置策略:(1)选择性设置。选择性设置,是指在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课题的设置上,根据课程情况和学生情况等,有选择性的设置实践教学课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了解学生的前期设计知识和能力水平,并根据其知识能力水平,选择性的合理设置整体实践教学课题。二是根据课程的进程和学生水平的变化,选择性的合理设置阶段实践教学课题。选择性设置,强调的是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选择性的设置实践课题,避免了广告设计课程实践课题设置的教条化。(2)渐进性设置。渐进性设置,是指在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课题的设置上,根据不同类型课题的难易度和学生自主选择度,并结合课程情况和学生情况等,由易到难、由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小到自主空间大,渐进性的设置实践教学课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实践课程初期,设置相对容易的课题,如模拟课题、参赛课题;在实践课程的后期,设置相对困难的课题,如竞标课题、真实课题。二是由于学生的水平是随着课程发展的,在实践课题初期,设置学生自主选题空间小的课题,如指定课题、可选课题;在实践课程的后期,设置学生自主选题空间大的课题,如可选课题、自选课题。渐进性设置,强调实践课题的由难到易、有学生自主选题空间小到空间大的逐步设置,避免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课题设置的无序化。(3)调整性设置。调整性设置,是指在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课题的设置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的调整实践课题的设置。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实践教学初期,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实践教学课题的整体设置。二是在实践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实践教学的阶段设置。调整性设置,强调的是根据学生情况,灵活的调整实践课题的设置,避免了广告设计课程实践课题设置的僵硬化。

4结论

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既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又决定着学生的广告设计水平和能力,以及能否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探讨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以期望通过实践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从而提高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广告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参考文献:

[1] 弗兰克・惠特福德(英).包豪斯[M].林鹤,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课程内容;VI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1-0164-01

高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推广项目化教学模式,已成为职业教育者着重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许多高职已将项目化课改纳入所有课程体系中。在项目化改革中,本人尝试将VI系统设计课程在授课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取得一定成效。

现在职业高校一般都会开设VI系统设计课程这门课,该课程作为是计算机专业平面设计方向的核心必修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五学期,是一门综合技能应用的课程。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大环境下,无论从教材还是实际授课来看,原来的VI课程都不适用我们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我们在VI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着重注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课程讲解中将实际工作中VI系统设计的企业操作知识点以容易掌握和灵活生动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并能在实际应用时将相关知识贯穿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工作之中,是从事VI系统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和岗位能力要求,本文将探讨将企业实际工作引入课堂,通过课程内容整合,帮助学生在VI系统设计课程学习中,在解决学生在传统技能操作基础上,进一步树立“设计师”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调研、操作等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创新意识,是我们的主要思路。

1 课程内容优化整合的主要渠道

VI系统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平面设计方向的综合能力运用课程,前期学生已经掌握、融合了标志设计、字体设计、图形设计、色彩设计、包装设计、平面综合设计等先修课程的知识点,该课程本人通过自己的企业了解与自身的教学实践,发现存在着一些应该引起教学者重视与思考的问题。企业在进行VI系统设计时,基本不用网上的VI模板,而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院校的教师还是局限在网上模板套用,与实际应用脱钩。结合企业实践,本人将课程高校VI课程内容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优化整合。

2 将《VI系统设计》课程自身优化整合

1)根据岗位面向、服务面相的需求合理选择学生的研究方向与专业核心、专业方向课程,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机整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由市场需求决定设计风格。加强校企合作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应用等,将企业专家评价引入课堂,强化学生在前期VI系统设计方面的企业基本应用的原创、表达、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

2)根据考核表现形式建立行之有效的形成性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案,应用到实际的学生教学工作之中,提升教学效果,建立有效地评价系统。

3)增加课外实训基地,营造实践学习的机会。

好的课程内容设计能帮助学生在职业化教学过程中体会真正的职业环境、了解真实职业工作岗位要求、专业技术在工作中的作用,能引导学生不断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本课程在教学中尝试每一个子项目中都会结合校内工作室,让学生学习企业的实际操作要求。例如企业邀请函的输出打印,抽奖箱的设计等,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

3 《VI系统设计》课程与包装设计课程优化整合

现代的VI设计更要准确地把握消费群体的脉搏。现代企业的包装设计已经由单纯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来唤起人们的购买欲,提升到企业形象的多层次、多方位渗入。消费层次的多样性及商品使用场合的多样性,确定了企业包装的多样性,这些同样是VI系统设计中理念识别系统所需要最先考虑,并做出策划对其做出支撑的。在教学中应加强VI系统设计对包装设计特性的指导作用。

4 《VI系统设计》课程与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整合

VI系统设计与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整合对平面广告设计内容的定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平面广告设计是企业形象设计及推广的一部分,广告设计具备了文化产业中综合性特点,内容丰富,专业跨度大、影响范围广,和VI系统设计课程整合后对学生专业学习理论联系实践很有帮助。

最终,当专业知识树再次呈现在学生面前,VI系统设计课程则是全面的从企业的经营理念到行为规范到产品的视觉识 (下转第167页)

(上接第164页)

别有个全面的理解让学生懂得了设计元素组合的意义,是学生从原来单纯的VI操作技能知识,请入学生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对宣传公司的效益,对市场的把握有了更高的认识,这些课程的安排有机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弛.CI-企业形象塑造[M].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5.

[2] 齐强.经营谋略[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篇4

关键词:MBA教学;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4-0101-05

一、问题的提出

MBA教学要求紧密结合社会实际,结合企业管理的现状,同时还要预见未来,培养学员适应并把控商业发展新趋势。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其主要教学对象是企业中基层的非人力资源管理者。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人力资源经理和其他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与合作[1]。企业基本的人力资源活动越来越多地被分散到中基层管理者[2]。但大部分管理者从来没有受过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培训,日常管理也随性而为,这样可能留下企业危机的隐患[3]。中基层管理者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时的战略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4]。在中国尤其如此,人力资源管理更多被看成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5],一般管理者的人力资源角色和中层管理者的人力资源角色都是比较新的概念[6]。因此,对大量非人力资源经理角色的MBA学员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教育显得更加重要。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对新信息加工处理、建构自己关于新知识的意义的过程[7]。学习者的原有水平对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的MBA教学策略,要求对学生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根据企业变化持续推动课程内容的变化[8]。波兰尼(M.Polanyi)在其构建的“个人知识观”中指出,任何知识的传播都与两种特性相关:一是个人隐性知识,二是个人求知热情。MBA教学应该遵循学生的求知需求,不仅通过“言传”使学生获得“显性知识”,而且通过情景化使学生获得隐性知识[9]。

中国MBA教学框架基本从欧美引进,课程教学内容也深受美国影响[10]。MBA教学内容怎样本土化,一直是教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以人力资源课程为例,欧美广义的人力资源教学模块包括人力资源战略、工作岗位设计、人员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员工培训、职业规划、劳动关系、企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文化[11]。中国引进的人力资源MBA教学模块基本相同,但中国企业亟需建立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因此更重视岗位设计、招聘、绩效、薪酬、培训等基本制度的构建,MBA教学顺应了这一特点,教学内容主要也是这些模块。随着中国企业管理架构的完善,MBA教学是否要进行一些新的内容模块的探索,课程内容是否需要重新设计呢?学界对此少有探讨,本文作一尝试。

由于MBA教学对象主要为企业中基层管理人员,尤其面对企业开展的MBA教学,更以企业中层管理者为主。我们界定的中基层管理者是指企业高层管理以下、最基层管理即一线主管以上的管理者[12]。中基层管理者的地位和学识使他们能够充当组织战略和日常活动之间的媒介[13]。巴拉古恩(J.Balogun)[14]和巴帕斯(J.M.Pappas)[15]的研究表明,在公司创业创新和组织学习、战略实施、战略决策过程中,中基层管理者的战略性作用和影响力较大。因为他们在组织内部是个人和组织之间的重要接口,起中介作用[16];他们更能削减周围人际关系的模糊性,缓和工作场所矛盾[17]。因此,不同类型的中基层管理如部门经理、职能部门经理以及团队或项目的管理者,都包含在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之中。

然而,中基层管理者战略性人力资源角色的研究还有很多疑问,如中基层管理者是否充分地参与到了人力资源战略和政策的初步制定中[18],人力资源政策是否传达给了中基层管理者;中基层管理者在按照组织要求贯彻人力资源战略和政策时,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知识、技能和个性)[19];在完成人力资源管理任务时,他们是否得到了足够的教育和培训[20]?以往的MBA教学研究中,几乎对这些问题没有关注,更没有实证研究。

谢 康 谢玉华 朱 迎:基于MBA教学对象实证研究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本研究分析作为教学对象的企业非人力资源经理MBA学生的知识意识、知识需求及他们的培训迁移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设计MBA的人力资源教学模块内容。

三、研究设计和方法

要了解MBA学生对人力资源课程教学的需求,应先了解MBA学生在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角色及管理职能。本研究以企业的中基层非人力资源经理为调查对象,这是因为MBA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通用专业核心课,更多的教学对象是非人力资源管理者;至于少数人力资源管理的MBA学生,应该针对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专业教学。

问卷设计前,我们先对10位湖南大学的MBA学生进行访谈,其中3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7名企业中层非人力资源经理。根据访谈制定初步问卷,又对30位在企业担任非人力资源中层经理的MBA学生进行调查,请他们对问卷进行修订。最后确定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学背景问题。第二部分由与中基层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作用相关的6个问题,包括中层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来源、对人力资源知识和政策意识及中基层管理者人力资源作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熟悉程度、参与人力资源活动程度及得到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程度等。问卷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

为保证区域代表性,我们选择了东北(占12%)、西北(10.3%)、华北(19.3%)、华东(14%)、华中(22.3%)、华南(22%)等地区的六所大学的商学院,对这些商学院的MBA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在企业担任非人力资源的中基层经理(人力资源经理、企业高层管理者和一线主管被排除在样本之外)。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38份,剔除38份有缺失或不符合“中层非人力资源经理”的问卷,有效问卷共300份,有效回收率为75%。300份有效问卷中,男、女被调查者分别占63.7%和36.3%;25岁以下的被调查者占6.3%,26-35岁的占67.3%,36-45岁的占25.3%,46岁以上的占1.1%;工作年限在3年及以下的占46%,3-5年的占25%,5年以上的占29%;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被调查者占39.3%,民营企业占32.7%,外资企业占17.7%,其他类型企业占10.3%;制造业的被调查者占35%,服务业占29.3%,其他行业占35.7%;规模在200人以上的占35%,200-500人的占23.7%,500人以上的占41.3%。

四、实证结果

(一)MBA学生人力资源知识来源及意识

被调查的MBA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主要有三个来源(该项为多选):31.6%来自公司内部的培训,31%来自MBA学习,29.9%来自自学,这说明MBA学生群体知识来源较广泛,自主学习的动机很强。如果对已在MBA学习中修完了人力资源课程课程的被调查者(占被调查者的47.1%)单独分析,发现这些学生的人力资源知识来源中,“学校MBA学习或专业培训”的比例最高,可见,MBA的人力资源课程学习对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是比较有效的,如表1。

被调查者有很高的学习人力资源知识的意识。在对“掌握人力资源知识和政策重要性”问题上有很高的肯定,得分均值为4.12,而且标准差较小,说明大家有着较一致的认识;而且86.3%的被调查者认为重要和非常重要。对“您认为您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贯彻和推动是否重要”选项,肯定程度也高,得分均值为4.03,标准差较小,一致性强;而且80.6%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对人力资源政策的贯彻和推动作用是重要的和非常重要的,如表2。这表明,绝大部分MBA学生有很强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并认为作为企业中基层管理者,在企业人力资源政策的贯彻和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MBA学生人力资源知识掌握程度

被调查的MBA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熟悉程度低于对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见表3。他们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熟悉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工作岗位设计、绩效考核、薪酬福利、人员招聘、员工培训与职业规划、企业文化及道德建设、劳动关系协调;对以上选项作出“熟悉”和“非常熟悉”肯定回答的比例分别为:60.7%、49.4%、44.6%、40.7%、39.3%、39.6%、33%。这说明,作为企业中基层经理的MBA学生比较熟悉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是与他们日常管理相关的工作,如岗位设计、绩效考核、薪酬福利、人员招聘;而对企业本来薄弱的培训和职业规划、企业文化与道德建设、劳动关系协调,他们的知晓度低。同样,被调查者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参与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工作岗位设计、人员招聘、员工培训及职业规划、企业文化及道德建设、劳动关系协调。这说明,被调查者参与较多的是日常性人力资源管理;而基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员工培训及职业规划、企业文化及道德建设、劳动关系协调等人力资源管理参与较少。但是以上选项标准差很大,说明被调查者参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度差异较大。

(三)MBA学生人力资源知识掌握程度与参与程度的相关性

我们对问卷涉及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人力资源管理的参与程度、人力资源管理自、以及接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支持帮助的程度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作为企业中基层管理者的MBA学生人力资源知识水平越高,获得知识的意识就越强,而人力资源管理参与程度和自也较大。在对人力资源各项目如绩效、薪酬、岗位设计、招聘、劳动关系、企业文化、企业伦理进行分析,发现同样的规律,拥有的知识越多,参与程度和自就越大,如表4。

以参与程度作为因变量,其他四个维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参与程度(Y)=0.170*意识(X1)+0.534*自(X2)+0.198*咨询帮助(X3)。表明,作为企业中基层管理者的MBA学生人力资源知识水平越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自越大,得到企业和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帮助越多,相应的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参与程度也就越高。

这说明,MBA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学习,产生了显著的培训迁移,人力资源知识掌握得越多,越能有利地指导他们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MBA学生人力资源知识模块的学习意向

对MBA的人力资源课程各模块的学习,学生有什么需求呢?调查发现,除了通常的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岗位设计、培训及职业规划、招聘外,MBA学生对劳动关系、企业文化、企业伦理也表现出很强的学习意向,而且关于各模块学习意向的标准差较小,说明被调查者有比较一致的学习意向,如表5所示。

五、结 论

我们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有启发的结论。

首先,作为企业中基层管理者的MBA学生有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也有很高的学习愿望,这将对中国企业管理由简单粗放向“人本管理”转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的MBA教学内容应该适应学生的这一需求,加强对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普及。

其次,MBA人力资源模块的教学内容,应该增加“软”的内容,如企业文化、企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劳动关系、员工职业生涯等的教学。原因在于:

其一,弥补MBA学生的知识缺陷。调查发现,作为企业中基层管理者的MBA学生履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还是基本的,仅仅与他们日常管理活动的职能如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工作岗位设计、人员招聘等相关,即仅限于人力资源实务,他们掌握的人力资源知识也以人力资源实务为主。而人力资源管理“软”领域,如员工培训与职业发展规划、企业文化及道德建设、劳动关系协调方面,被调查者参加得很少。我们的现有教学内容也反应这一特点,重实务教学,轻理论及“软”的模块教学。因此人力资源教学模块内容既要基于企业实际又要超越实际,增加理论及“软”的模块如职业发展规划、企业文化及道德建设、劳动关系协调的教学。

其二,MBA学生学习的知识产生了显著的培训迁移效果,他们掌握的人力资源知识越多、意识越强,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参与程度就越高。这印证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MBA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并运用于实践。因此加强MBA学生和企业都比较薄弱的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劳动关系、企业伦理等知识学习,促进MBA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培训迁移,有利于企业管理转型及基于长远目标的发展。

其三,满足MBA学生学习需要。调查显示,MBA学生对“软”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模块有很强的学习意向。中国企业管理正在转型,当企业建立起基本的绩效、薪酬等制度后,培训员工、帮助员工职业规划,完善企业文化就成为更主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升级提质的措施。而且,中国劳资冲突日益激烈,劳动关系管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功能。因此“软”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员工职业规划、企业文化、企业伦理和劳动关系,对中国企业管理转型和金融危机背景中的企业管理完善都很重要。如果管理者通过培训获得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企业伦理及社会责任方面的知识,企业的商业活动就会减少很多潜在危险[3]。

总之,MBA人力资源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应适应中国企业管理转型的变化,增强员工培训、职业生涯规划模块教学;增设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等模块。随着企业转型升级,这些“软”的模块的教学可能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人力资源教学内容的主要模块。

本文的不足有:我们的调查对象是参加MBA学习的中基层管理者,没有将其和潜在的MBA学生需求做比较。之外,这种单一来源和被调查者自己填写问卷的数据可能有共同方法变异问题。MBA学生越来越年轻化、基层化,因此,下一步我们将对担任主管层次的企业最基层管理岗位的MBA学生进行调查,并与中基层进行比较;同时进一步跟踪毕业的MBA学生,分析他们的培训迁移效果,综合起来提出更全面的教学内容设计。

参考文献

[1]Currie, G. & Procter, 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R and Middle Managers[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 2001,11(3): 53-69.

[2]Kulik, C. T. Human Resources for the nonHR Manager[M].London:Psychology Press,2004:245.

[3]Rowley, 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Market Scenarios: People Management and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EB/OL]. Cass Business School. City University London.(2010-09-27)[2011-05-20]. http:///article.php?id=338&title.

[4]Currie, G. & Procter, S.The Antecedents of Middle Managers’ Strategic Contribution: The Case of a Professional Bureaucracy[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5 ,42(7): 1325-1356.

[5]Zhu, C. 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China: Past, Current and future HR Practices in the Industrial Sector[M]. New York : Routledge, 2005:152-180.

[6]Cooke, F. 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China[M]. New York : Routledge,2011:274-288.

[7]邹艳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5):27-29.

[8]沈占波.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MBA教学策略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6):94-100.

[9]罗彪,张雁冰.我国MBA教学方法改革趋势与对策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78-82.

[10]陈亚民,王天东.从MBA教学谈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问题[J].会计研究,2003(5):55-58.

[11]Dessler, G. A. Framework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 India:Pearson Education India, 2009:120-162.

[12]Wooldridge, B.,et al. The Middl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on Strategy Process: Contributions, Synthesis, and Future Research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8,34(6): 1190-1221.

[13]Nonaka, I.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4,5 (1): 14-37.

[14]Balogun, J. & Johnson, G. Organizational Restructuring and Middle Manager Sensemaking[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4,47(4): 523-549.

[15]Pappas, J. M. & Wooldridge, B. Middle Managers’ Divergent Strategic Activity: an Investigation of Multiple Measures of Network Centrality[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7,44(3): 323-341.

[16]Floyd, S. W. & Wooldridge, B. Knowledge Creation and Social Networks in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The Renewal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9(23): 123-144.

[17]King, A. W. & Zeithaml, C. P. Competencies and the Causal Ambiguity Paradox[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22(1): 75-99.

[18]Heraty, N. & Morley, M. Line Managers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 1995,19(10): 31-37.

篇5

论文摘要:课程建设中首要的环节是课程建设的内容选择,其次是如何组织实施。分析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来选择技术应用型本科的课程建设内容;以“理论基础厚实、应用实践导向、理论实践融合、学会学习思考”来构建“抛锚式”课程组织实施模式。是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得以体现的基本要求和实现的有效途径。

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最近几年在我国新出现的一种教育形态,是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为期四年的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任何教育类型的独特性都要在课程中有所体现,任何教学改革和建设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上。

一、技术应用本科课程建设的内容选择

(一)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对课程建设的要求

技术应用本科教育是以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亦可称之为“技术师”或“技术工程师”)为主要目标,简单来讲,技术应用本科教育就是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本科教育。其培养目标有两方面特征要求,一是人才培养要体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达到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学业标准要求;二是必须符合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特殊要求,即所培养的才必须是应用型的,具备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从培养目标转化到课程建设的要求,是通过对培养目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分析来实现的。

技术应用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方面,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重,且注重理论知识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打基础。此外,这种理论知识也不同于传统的某种学科知识,它是指从各种技术活动中概括出的共同的理论知识原理、定律和经验知识所组成的系统知识体系,对此,我们称之为“技术学科”知识。

在能力方面,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中除了要具备自主学习、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善于协作等基础能力外,还应重点突出具备以下能力:①具有将技术创造原型进行具体化设计并组织实施于生产实践的能力;②具有维护、监控实际技术系统,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实践问题的能力;③具有对基层技术员或业务员提供指导和咨询的能力;④具有在服务领域运用专门知识与技术向特定顾客提供全面或综合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等。

而在素质方面,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基本要素,即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素养,包括合格的政治素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二)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基本建构

根据以上对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对课程建设要求的分析,笔者认为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构。

1.通识教育课程——合格公民应有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高等技术教育当然也需要具备高等教育所拥有的所有特征。大学作为一个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场所,应当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备独立健全人格的、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遵守现代社会法律和规范的社会人。通识教育课具有许多重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功效,即经过良好组织的文化课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同时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通过这些课程,学生们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更加清楚的了解这个世界,并通过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比如人生的意义、什么是美,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人类精神文明所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好的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更好的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对周围世界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更好的理解这些工作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以及它们在整个社会的物质文化生产中处于怎样的位置。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们更好的、以更加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式完成将来的工作,使得他们具备对自己工作的反思能力,成为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走向管理的岗位,承担领导的角色。

2.复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设置复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区别于高等职业技术专科教育的特点之一。这些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为将来解决专业领域内的问题提供科学原理方面的支持,帮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上理解专业领域内的技术问题。随着知识经济在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知识推进生产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中的作用显著提升。技术师对问题的解决更加依赖对于技术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的理解,更加依赖其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的深度和水平,更加依赖在解决技术问题过程中创造性的应用基本科学原理的能力。但技术本科的专业基础课是不同于工程本科和普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前者在理论的深度方面明显不及后者,但并不是后者的简单压缩和改写,而分别是各自独立的两种课程的组成部分。

3.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回应学生的呼声与满足行业与企业人才需求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是它的主要办学理念,应该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在专业基础课较好的奠定了学生理解技术问题的科学原理方面的基础之后,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的作用就在于向学生提供能够直接对技术现象和技术问题提出理论解释的专业方向课。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技术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对于技术理论的理解,通过专业方向课传授的技术理论与技术问题直接相关,对于问题的解决方式起着关键作用。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对基层一线生产、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转贴于

4.专业实践课程——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技术应用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就在于对于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与此联系最为紧密的无疑就是专业实践课了。实践课是各种课程类型中与未来的工作最为接近的一种,通过以上各种课程学习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能力要在此得到检验,学生也会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联系加深对于各种理论的理解(当然学生也完全有可能先接触实践,然后学习理论知识,然而经过学习之后人们还是要回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其实,实践课的意义绝不只是对于已经学习的知识的简单应用,它也应当是学生真正充分理解和领会其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主要场所之一。在这里,学生能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过程,切身感受现实工作情境,更进一步的理解其职业的内涵和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内所形成的理解能力并不能自然而然的转化成实际工作场所中的实践能力,这两种能力属于两种不同的范畴,要真正形成在工作现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则必须在实践的环节中实现。

二、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组织实施

(一)两种课程论的比较

目前在课程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有以下两种理论。第一种理论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论。其理论逻辑是:学生可以先打下较为宽厚的基础,为今后学生在不同方向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知识方面的支撑,也使学生在接触实际工作之前对其所从事的领域的理论有足够的认识。第二种理论是以活动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论。其理论逻辑是:技术知识在人的大脑中的表征方式与科学知识不同,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通过让学生参与一定的时间获得项目来掌握完成技术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以及对于相应理论的理解。

笔者认为以第一种课程建设理论构建课程模式,适用于研究型综合性的大学和应用型专业性的大学,而对以培养主要适应特定行业并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高级技术能力人才为培养方向和以培养再创新能力为价值追求的应用型技术性的大学存在许多弊端。首先,目前在我国很多职校都存在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学生对理论学习没有兴趣,也不擅长。其次,技术实践能力的养成并不是完全建立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而以第二种课程建设理论构建课程模式,从技术知识本身的特性,按照特定专业范围内实际的技术活动项目来组织课程的内容安排学与教的进程,始终让学生参与实验课和实训课,将学生尽快带入专业技术领域;同时向学生提供具有一定广度的技术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普通文化内容和数量更多、内容更为丰富的专业选修课,使得学生具有理解更加复杂的技术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选择自己在工作领域的主攻方向提供便利。

(二)按照以活动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论,构建“抛锚式”课程教学模式

技术学科课程与工程学科课程相比较,它们同样是一种比技能教育更厚实的、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工程或技术能力;不同之处在于技术能力的形成更赖于理论与一线实际技术活动的结合,如此才能形成现场实用的技术能力。如何在理论教学中克服传统传递知识型学科教学的弊端,必须首先从转变学习理念开始。若能把“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就可能发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各自的优势。为此我们构建了“理论基础厚实、应用实践导向、理论实践融合、学会学习思考”的“抛锚式”课程模式。

技术本科课程建设探索的一个基本点是使学生基于一个真实的技术活动项目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自主学习技术知识、培养技术能力;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教师的指导学习以及学生探究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精神和终生学习的能力。首先是以技术活动项目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基础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技术能力,为此,我们配合理论教学同步开设项目实验,将学生的系统理论学习与系列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在实验活动中检验、掌握和运用技术原理知识。其次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开放型、互动式课程活动方式,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夏建国,刘文华.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14).

[2]石伟平,徐国庆.试论当前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3]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篇6

Abstract: Curriculum refor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rrent educational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t aims to develop the curriculum of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 Forest Survey Technique is the core course in Forestry Technique major. this thesis raises unique explanation from the angles of course design concept, developing progress, course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principle, which could be used in similar cours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关键词: 森林调查技术;课程开发建设;工学结合

Key words: forest survey technique;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curriculum of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249-03

0引言

当前高职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制定“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工学结合”课程的含义是: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1]。工学结合课程实质是一种建立在整体化职业分析基础上,以“工作导向”为指导思想进行课程内容开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采取“行动导向”方式进行教学实施,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2、3]。它既强调岗位技术能力的培养,又强调职业道德和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掌握专业知识和与人交往的团队工作作风,将丰富的生活问题、社会经验融于课程内容,强调对学习的主体性、经验性以及对职业道德与态度的关注[4、5]。

2006~2009年三年间我们采用以上思路和方式制定出高职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建设出《森林调查技术》等系列课程,《森林调查技术》课程获得2009年陕西省高等教育精品课程。本文希望我们几年间课程开发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同类课程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1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

1.1 课程设置的依据《森林调查技术》是林业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培养学生“森林资源调查技术”核心能力。课程的设置是在专业开发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完成。课程设置的依据是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国内职业标准和相应职业资格内容要求。《森林调查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完成林业生产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岗位上各种森林资源调查任务所需要的森林资源数量调查和质量评价的能力,直接为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工、森林管护工服务。

1.2 课程开发设计思路

1.2.1 课程开发总体思路《森林调查技术》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必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进行全面改革。课程开发建设围绕如何完成单株树木和大面积林分调查因子测算、生长量测算这些典型工作任务来设计具体课程学习情境和教学项目、工作任务;按照林业生产中工作任务完成过程来序化和设计课程教学项目和工作任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来组合并培训森林调查技术中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过硬的岗位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强化对岗位工作的适应能力;在具体的森林或模拟森林环境中完成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满足社会和生产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1.2.2 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森林调查技术》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以岗位需求和森林调查工作系统过程为导向、职业技能鉴定为依据,建立行动导向课程体系;课程整体内容是“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对应于相应森林调查工作能力;教学过程中,以“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流程对应工作流程。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过程,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通过具体任务完成的实践中体会理论知识,积累工作经验和经历,培养“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相融合的专业综合职业能力。

课程改革和内容设置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工作”,即如何使用相关仪器工具和操作规程完成各项不同森林资源调查任务,所完成的任务必须达到一定精度要求。具体的改革指导思想是以课程内容选择为起点,课程标准的修订等教学文件的制定为基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切入点,教学环境条件(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学院相关支持政策为保证确保课程开发建设成功。

1.3 课程开发建设过程课程教学团队作(课程开发的主体),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分析林业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岗位上能够完成的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综合职业能力,其次根据工作岗位确定学生要学习内容,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最后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内容,再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编制各种教学文件,即形成课程开发产品。

2课程内容设计

2.1 课程内容的选取《森林调查技术》课程是在原《测量学》、《森林计测学学》、《3S技术》等课程内容基础上解构重构而来,其内容选择主线是围绕地形图应用技术、单株树木测算技术、林分调查技术这三条主线来设置教学情境和项目工作任务。其原则是:符合职业资格证书培养要求,融入行业标准和森林资源调查规范,与当前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含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新软件)一致,与生产实际工作任务内容相一致,与企业生产职业能力相一致,有利于学生就业和今后发展。

《森林调查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着重是培养学生掌握使用测量、测树仪器工具进行单株树木和林分调查因子测算、生长量测算的方法,理解各种测算原理。通过课程学习,使得学生具备相应的仪器工具操作能力、相关软件操作使用能力、森林资源外业调查和内业资料整理分析计算能力,森林资源数量调查和质量评价能力,如表1所示。

2.2 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内容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在设置的林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对《森林调查技术》课程进行课程微观设计。思路是:课程组教师和企业专家一起深入进行课程能力分解,设置学习领域根据课程目标中典型工作任务要求,将其转化为典型学习情境深入进行课程能力分解,设置具体的学习情境和教学项目、工作任务。

在学习情境设计过程中考虑:①学习情境的内容首先应该涵盖所要传授的专业知识点,也就是学习情境设计是对学科体系的解构、重构过程。②学习情境的设计同时也是实际生产工作岗位上具体工作任务的转化与实现过程,③学习情境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做到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并重,④学习情景的编排过程,还考虑到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即由简单到复杂,从单项能力培养到综合能力培养。

根据以上思路,课程内容归纳为3个模块9个学习情景27个项目,42项工作任务,加1个集中实践(2周时间集中综合实训由5个项目任务组成)模块,组成课程内容。如表2所示。

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设计由由学习型项目综述、教学目标、教学组织设计(学生角色、学习情境、教学材料、教学过程)、第二课堂活动设计、教学评估、其他说明、思考题等部分组成。给每一个学习情境下再编写电子教案(学习页和工作页)和实训项目单。

3课程实施的途径

3.1 教学组织实施过程教学内容组织打破了传统学科体系,以森林调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特定的森林调查技术为工作任务,设立各项行动导向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单项技能、综合技能。教学内容组织实施过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项目工作,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图1所示。

3.2 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仪器工具使用方法多,项目任务程序步骤多,测定填表计算公式多,牵扯规范规定查表多),创设出 “项目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地环境演练,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校企多方评价,反映学生真实水平”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采用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将传统的课堂讲授、现地仪器实际操作与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相结合。教学中将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程(如森林资源调查规程),职业资格证考试内容等融入教学过程中。还利用节假日让同学参与部分教师科研课题,参加实际生产任务的完成来进一步锻炼提升具体实现途径包括以下几方面:

3.2.1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以真实项目任务完成为基础,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方式。针对某项目任务完成时所需要基础理论知识,仪器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项目任务测算的外业和内业工作步骤,填表计算和绘图方法等进行讲解和技术指导。

3.2.2 课堂实验实训,综合实训(教学实习),以完成某一项或多项真实森林资源调查任务为基础,在真是森林环境中,采取小组内成员合作,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的方式进行。具体工作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制定计划,修订和实施计划,准备仪器工具,检查控制和评定反馈工作完成情况。

3.2.3 教学评价推行“基于工作过程和项目完成过程的考核方式+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双证通融式考核方式”,采取“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学生评价”综合评价,注重过程考核和成果考核。具体课程考核改变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方法,变为“多场次(平时每个学习情境、期末都考试)、多形式(理论、操作,笔试、口试)、多层次(个人独立考试、以小组为单位考试)”的立体考核方式,做到“注重实效、动态多样”,使得评价结果是师生认可,企业认可。

3.2.4 教学过程中,辅以多形式实践锻炼,如利用节假日,学生参加部分教师科研课题任务完成,参加林业局、林场实际森林资源调查任务、土地资源调查任务、集体林制度改革中勘界勾图任务,进一步将理论用于实践,培养专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增加对专业热爱和兴趣。

4教学保证措施

4.1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优秀教学团队是课程建设的基本,因而组成了由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校内实训指导教师+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组成优秀教学团队。团队人员中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实验员,生产单位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人员中70%人员有双师资格,60%从事过和正在从事森林资源调查工作。70%的人员主持和参加过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他们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是一支人员精干,素质较高,年富力强,双师结构合理,教学能力较强的优秀团队。

4.2 相关教学文件编制教学文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所以教学团队和林业生产单位紧密结合,共同制定了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确立了以工作岗位编排的“学习情境”。编写了含3个模块,9个学习情境27个项目42项工作任务的的电子教案、实训项目,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电子课件,主编任务驱动式特色教材,编写了理论题和实训题在内的试题库。链接了国内外主要林业类网站,供参考使用。

4.3 教学环境建设校内外教学环境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学院投入大量经费为森林资源调查实验室、林业3S技术实验室购置相关仪器工具和专业软件,与6家企业和3个县市签订了校企、校政合作协议,为课程的实践教学、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同时,学校还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提供了相应的经费和相关政策,它们都是该课程开发建设成功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对学习领域课程的认识.职教论坛[J].2008.4.

[2]马树超.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08,(23).

[3]陈小军.张善智,崔景茂.“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职业教育专题.

篇7

关键词 总体城市设计

1、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阶段

现阶段总体城市设计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在总体规划之前开展,这一类总体城市设计项目较少;第二类是与总体规划编制同步开展,作为总体规划成果的一部分,如深圳、重庆等地的总体城市设计,这类总体城市设计与总体规划能较好地融合和呼应;第三类则是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单独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工作,这类总体城市设计只能沿用总体规划的部分成果作为设计基础,且没有法律法规保障总体城市设计的实施。

笔者认为,总体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战略性城市设计,在总体规划之前或与总体规划同时开展是较好的编制方式,由此可以在总体规划编制或修编阶段将总体城市设计内容纳入,而总体规划作为法定规划,可以保障总体城市设计内容的实施。

2、总体城市设计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城市特色不够鲜明,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地研究如何结合自然资源、城市历史和环境特点发展自身的独特风格。

其次,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城市色彩单调、外部环境要素的设计水平较低、城市环境艺术水平不够等,有待于在总体城市设计阶段解决。

再次,虽然在总体规划阶段已经对城市总体空间布局有所考虑,但其内容和深度远远不够。

此外,目前开展的局部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缺乏有效的整体调控依据,缺乏总体城市设计框架的原则指导,难以实现整体环境协调统一。

3、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

总体城市设计是对整个城市系统各类要素的综合考虑与设计。研究范围应与总体规划相一致,重点研究范围应是城市的主城区。

总体城市设计内容包括城市总体格局、具体形态设计和专项研究三个方面。

3.1城市总体格局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应该从整体入手,把握城市总体格局。研究内容包括城市风貌特色、城市空间景观结构和城市行为空间结构。

1.城市风貌特色

挖掘和发展城市历史和自然资源,塑造可识别性强、有归属感的城市空间。在总体城市设计中应分析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并加以保留和发扬,加强城市自然环境的利用,突出城市山水环境与城市风貌特色。

2.城市空间景观结构

城市空间景观结构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1)基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控制目标的城市结构形态、道路交通设计控制、城市肌理、城市重要界面设计、高度分区、密度分区、城市轮廓线等。

(2)基于城市整体风貌控制目标的城市风貌分区,如景观特色分区、城市建筑特色分区、城市色彩分区等。

(3)基于城市公共资源分配和组织目标的城市公共空间网络建构。如城市开放空间系统设计等。开放空间可以让城市肌理产生变化,也为市民活动提供了场所,亦可构筑反映城市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景观。

(4)基于城市自然生态格局保护目标的城市绿地系统、城市水系、空间景观轴线、视觉景观通廊等。

3.行为空间结构

总体城市设计中需要构筑城市整体的社会文化氛围,全面关注市民活动,组织富有意义的行为场所,建立社会文化――市民活动――行为场所间的有机联系。

3.2形态设计内容

总体城市设计中还会涉及一些中观及微观层面的具体形态设计,如城市重要节点设计和重点地段设计。

1.城市重要节点设计

城市重要节点指能反映城市形象、地段特色、重要空间特征的小型空间,是城市精神的象征。

1)地标节点,地标节点是城市整体景观的核心。包括城市中心、副中心,城市历史地段等。

2)门户节点

门户节点包括各方向、各类型的主要交通路径和城市道路、城市空间的交界点等。在总体城市设计中应重点、精炼地反映城市的景观、形象特征、历史文化特色或时代面貌等,把属于城市内涵的自然特征的文化特质反映出来。

2.城市重点地段指能反映和代表城市历史和文化、城市特色景观的物质空间,是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3专题研究

根据需要,总体城市设计成果内容中也常包括一些专题性研究,如城市广告与街道设施、社区发展研究、街道尺度研究、公共交通服务模式研究、城市标志与雕塑体系研究等。

4、总体城市设计的成果

总体城市设计成果以管理政策、导则等文字内容为主,辅以必要的图纸。总体城市设计导则可以包括总图法则、城市设计通则和城市设计细则。

总图法则作为总体规划的前提资料或章节内容跟随总体规划一起通过审批而具有法定效力。具体内容包括:城市空间布局;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控制指标;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给出各级绿地指标和分布形态;划定绿线、蓝线;划分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区域,确定相应的控制指标。

对于城市一般地区,总体城市设计可通过通则式的导则进行引导,具有普适性和间接性特征。对城市重要节点和重点地段,总体城市设计可以提出城市设计细则,具有针对性和直接性。

5、小结

篇8

关键词: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内涵;关系

一、城市设计的含义

相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城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从广义上来理解,城市设计是指对城市建设中的某一个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考察,然后对其中的建筑项目进行“点”与“面”上的安置工作。一般来说,城市设计具有综合性、经济型和专业性的特点,是为了让某个建筑项目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而进行的工作。另外,城市设计还要考虑到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尽量做到以人为本,生态与城市一体化发展。

二、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1.从学科内容看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1.1城市设计: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城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其中就包含了建筑设计,除了建筑设计还有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建筑设计只不过是城市设计中一个具体的物质形态体现而已。另外,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城市设计专业的出现比较晚,1954年宾州大学才开始设立城市设计专业,而我国在城市设计专业上的发展由于起步晚,硬件和软件条件没有国外先进,所以还是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

1.2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内容比较具体的学科。它主要是关于建筑理念和建筑设计应用的课程,是设计一个建筑物或者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建筑设计也属于建筑学的范畴,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是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元素。从学科发展上看,建筑设计专业出现得较早,一开始的城市设计师也都是由建筑师来担任的,在建筑设计上有一定的历史沉淀。由此看来,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在学科内容上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2.从工作内容看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2.1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在某个城市的建设中做空间设计布局的工作。比如古代北京紫禁城的建设开展中,城市设计主要是其设计师对城市中的建筑物在其形状、色彩、材料、空间分布等进行综合性考量,考察这些建筑物是否在整个城市规划中合理妥当,并且符合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符合当地的地域特征。另外,还要考察这些空间布局也好,建筑物也好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有没有造成影响,城市设计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城市交通、城市经济是否能够有序发展。

2.2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某个建筑项目在其内部结构材料的选用、色彩的使用、内部空间布局上进行综合性设计。建筑师最关键的作用就是测试该建筑项目能不能保质保量的完工,能否为当地人民带来某方面的益处。所以两者在工作内容其实就是城市设计关注的或者说工作的重点是建筑物外部的空间布局以及和环境的关系,而建筑设计的工作重点是建筑物内部的空间结构布局。城市设计就是要将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和其他的城市元素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所以城市设计的工作内容更加复杂

3.从发展趋势看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3.1城市设计:城市设计虽然其学科专业起步得较晚,但是因为其工作内容的重大而繁杂,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设计及其专业的发展。整体来说。城市设计在发展上是十分迅速的,而且正朝着立体化、室内化的趋势发展。立体化发展是指城市设计由于受到城市化脚步加快,社会经济需要等影响而不得不利用地下空间形成一个三维立体的城市空间结构。比如跨越交通线的建筑群,也就是将地下的空间进行抬高,将地面的空间进行下沉从而使地下地面的空间都得以有效的利用,形成一个大型的立体化的建筑空间结构。室内化发展其实是因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为了改善城市建设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将建筑物内部的空间领域和建筑物外部公共领域连接起来,充分考虑到与外部环境的呼应,从而使得建筑物在外部环境空间设计上更加得合理。

3.2建筑设计: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可以说建筑设计的发展是十分迅猛的,不但在建筑设计理念上得到了拓展创新,而且在实践设计应用中也诞生了许多新的设计应用。总的趋势是在朝社会化、城市化和综合化发展。社会化和城市化是和城市设计一脉相承的,是社会经济下必然发展的趋势,而综合化发展主要是指建筑设计应用中新出现的一种设计应用理念。比如从上世纪欧洲社会兴起的建筑综合体的设计。建筑综合体设计是基于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快,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而诞生的,比如集文娱、办公、餐饮、会议、住宿等一体的商务办公综合体,从一开始的“居+商”变成了集所有生活所需或者所有职能体系于一身的综合体建筑。这种建筑设计的诞生表明建筑设计在理念和实际应用中都得到了创新,并且越来越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两个相互独立,在内涵本质上相互区别,但是又相互联系,在学科内容、工作内容和发展趋势上均有许多共同点的两个城市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两者可以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城市设计可以指导着建筑设计但却不能完全取代建筑设计,城市设计要把城市的未来规划考虑在内,而建筑设计要把当地的地域文化考虑在内。总之,两者各有特点和优势,只有将两者合理巧妙地融合,才能为城市的建设做出贡献,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

作者:李彬 马腾 单位: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薛静,余翔.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J].天然气与石油,2010,02:59-62.

篇9

城市设计导则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斯曼的巴黎改建中及20世纪初美国纽约土地使用分区管制规则。即最初对建筑用途、容积率等基本规划条件的控制,之后人们又根据城市管理的实际需要陆续制定了相应的导则,这就是导则的雏形。城市设计导则最早出现于1970年美国旧金山城市规划及其实践。当时,旧金山在城市规划的实施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当地规划管理部门为了确保城市环境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将设计计划变成了设计导则进行控制。之后,城市设计导则在美国和欧洲迅速兴起,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的城市设计成果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设计导则一词,并把导则的具体内容作为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的成果之一。20世纪90年代城市设计导则被引入我国部分城市的规划管理中,是作为把城市设计成果落实为可操作性的城市规划控制的有效工具,并贯穿于城市规划管理各阶段。在我国,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和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设计导则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大量应用必将是大势所趋。《天津市城市设计导则》目前正处于加深探索与初步实施阶段,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于2011年3月以通知形式下发了《天津市城市设计导则编制规程》,对城市设计导则的规程、设计内容、设计要素及空间结构等进行了规范,目前属试行阶段。

2.城市设计导则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与价值体现

城市设计导则无论从发展时期、认识角度还是从控制层面来理解其内容都有所不同,但从其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原则和目标却是一致的,即保障城市城市设计目标的实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进行空间环境控制的参考依据;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城市建设的公开平台。其现实作用就是指导城市空间形态、公共空间环境,历史人文景观的建设,从而保障城市在经济建设中和谐发展,减少城市因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人们提供更加宜居的城市生活空间。以天津市津南区为例,津南区位于天津市城市整体空间发展战略“一轴两带”的津滨黄金发展连接带上,目前正处于经济和区域建设的快速上升期,大量居住区、综合功能区、公共展示区及大型市政配套设施等快速落户于新建和未建区域,项目的快速落地使得前期策划缺乏深入的规划理论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往往是项目落地后短期内迅速实施建设。从城市规划管理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合理的城市设计导则进行指导和管控,仅凭区域控规和概念性设计往往缺乏整体规划协调发展的统筹考虑,不能有效进行规划引导和控制。城市设计导则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环节,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构建比例适宜的城市轮廓,营造良好的城市体量和风格

人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逐步加深的过程,城市亦是如此。城市的空间形态、街道比例尺寸、建筑风格形式构成了城市的基本骨架和轮廓,是人们对于一个城市的直观认识。有些城市给人的感觉是清新大气,充满活力,有些城市给人的感觉是压抑沉闷,缺乏生机;有些城市给人的感觉是精雕细刻、富丽堂皇。这都是由于城市的整体空间关系和体量、建筑风格和形式迥异造成的,而这些也正是城市设计导则控制的基本要素。在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中,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畸形生长,建筑风格的凌乱丛生。在高强度的开发建设中,过分追求项目利益最大化,不考虑周边环境空间的关系和影响。而城市设计导则正是从区域整体空间关系角度出发,统筹考虑,在空间规划布局和建筑形式风格上进行控制,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规划引导。使城市整体空间有规律成长,从街道尺寸和建筑风格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营造良好的城市空间体量和区域建筑形态。

2.2孕育良好的城市肌理,营造良好舒适的宜居环境

如果说城市的整体空间形态构成了城市的轮廓和骨骼,那么城市的外部空间环境就组成了城市的肌理。轮廓和骨骼从视觉上给人以直观印象,肌理在心理上给人以心灵触动,有的城市让人感觉粗犷,有的城市让人感觉细腻;有的城市让人感觉嘈杂拥挤,密不透气,有的城市让人感觉安静放松,自由愉悦,这都取决于城市的外部空间环境。现代城市的土地资源紧缺,开发者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想方设法利用每一寸城市空间,而过度的开发和建设使城市过度拥挤,居住空间环境得不到保障。从当前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上看,期待在城市建设中自然性的提升城市外部空间环境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从城市设计导则上统筹加强对区域规划和建设项目外部空间环境的引导和控制,才能从城市的快速发展中预留和争取的一定的城市外部空间,营造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

2.3凝聚提升城市记忆,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

从城市形成发展的历程上来看,对于每一座城市来说,不管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还是迅速崛起的现代都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精神内涵,这就是城市的记忆。有的城市让人感觉质朴醇厚,历史气息浓厚,极具人文魅力;有的城市让人感觉喧哗浮躁,人文气息淡薄,缺乏文化内涵,这些都是源于城市记忆的表达。城市的记忆也是城市设计导则追求的精神内涵,也是城市设计导则中最难以表达的价值内涵。纵观世界各地,每一座知名城市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人文环境,浓郁的城市历史和人文景观会使城市的发展更具魅力和传奇。城市的精神内涵可以是城市原有历史文化的延续和提炼,也可以是城市发展中人文景观的不断积累和沉淀,如何让城市的历史文脉延续下去,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美好记忆是城市设计导则引导和控制城市发展的精神方向。我们可以通过城市设计导则对城市原有的历史人文等要素进行发掘和提炼,也可以根据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对城市的人文景观进行塑造和沉淀。从而实现对城市精神内涵的巩固和传承,为人们保留现在和未来寻找城市记忆的根源。

3.规划管理下城市设计导则存在的问题及管控建议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是城市的特色在消失,趋同化现象严重,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下城市设计导则的作用很难得到发挥,规划管理部门缺少对城市空间属性的管理依据。从而造成城市建设面临这种尴尬的局面。虽然城市设计导则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导则逐渐被引入到城市规划管理,但作为规划管理过程的重要依据,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与规范体系。

3.1导则的编制与实际相脱节

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和实施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在编制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编制与实际相脱节、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编制的过程缺乏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特色和现状条件的分析和研究,过分注重物质形象及理想的空间形态,背离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这样就会被快速的城市发展所遗弃,成为仅停留在纸上的美丽图画和文字,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3.1.1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编制城市设计导则

结合我国城市设计导则的现状与需求,合理的导则编制结构层次为“设计目标—设计原则—设计元素控制—地块控制建设—城市设计政策”。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及现状周边环境提出最合理的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与空间布局,才是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最终目标,并从各个层次的设计要素提出具体的控制原则。从而使确定下来的目标和原则既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又能更好地为规划部门在城市后续建设中提供管控的依据。

3.1.2城市设计导则的成果应具有可操作性

导则编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可实施性,城市设计导则面对的是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实现其价值,而不是在自身的条条框框中寻找城市发展的出路。导则要想切实发挥助推城市区域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就需要编制者走出设计室,深入现场,广泛调研,认真分析区域发展实际需求,准确定位区域发展未来,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地区经济发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味的遵从,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样才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3.2面向规划管理的城市设计导则缺乏实际指导作用

在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管理中,一个项目的实施往往要经过项目控规完善、方案策划、条件或选址核提、规划方案批复、建筑方案审定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等多个审批环节,而城市设计导则想在城市建设中指导具体实践就必须要以这几个审批环节为载体逐层传递才能得到贯彻和落实。但是,在这几个审批环节中,往往起关键性作用的方案策划、条件或选址核提、规划方案审查一般都忽略了对城市设计导则内容的延续和传递,导致城市设计导则的引导和控制作用逐级递减,到具体项目实践中作用大打折扣。因此能否从规划管理中准确切入,并与各个审批环节有机融合是决定城市设计导则能够在今后城市规划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关键。

3.2.1由城市设计导则引导项目概念方案策划

在项目方案策划阶段,按照城市设计导则对区域整体空间关系要求,对项目的整体天际线、组团关系、功能布局进行引导和控制,确保项目的大体轮廓和基本构架符合城市设计导则对区域整体空间关系的要求,同时对后期项目整体的建筑形态和形式给出指导性意见。

3.2.2依据城市设计导则核提规划条件及选址意见书

在项目规划条件或选址意见书核提阶段,将城市设计导则在方案策划中的相关内容纳入其中,给出合理的开发强度。作为后续其他规划审批环节的重要依据,避免因个人素质、感情喜好等因素造成的建设随意性,同时也可作为专家论证等环节的评估依据。

3.2.3结合城市设计导则控制内容审查规划及建筑方案

项目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是项目具体实施内容的深化阶段,是项目整体空间关系和体量、建筑风格和形式、比例尺度、历史人文景观、外部环境等确定形成的阶段,也是城市设计导则在具体实践中的融合阶段。因此,再要规划和建筑方案审查中对前期策划和选址中的城市设计导则有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确保在规划审批中落实。

3.3现阶段城市设计导则缺乏区域整体性和连续性

城市设计导则作为城市规划领域新的学科目前在许多城市刚刚处于起步实施阶段,许多城市也只是对城市的重点区域和即将建设的区域进行了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对于城市旧城区和未建区尚未编制,因此城市设计导则对于城市整体规划发展的控制和引导缺乏区域连续性和整体性,这样容易造成城市不同区域整体空间关系、外部空间环境、历史人文等彼此之间相脱节,无法很好的过渡和融合。以天津为例,海河中游作为天津城市未来发展核心区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潜力无限,但目前该区域尚未有编制完成城市设计导则。虽然该区域目前基本属于城市未开发区域,但一些大型的项目如国家会展中心等已开始逐步进驻该区域,并且短期内就会实施建设,而缺乏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和引导容易造成项目的建设与未来海河中游区域的整体发展缺乏融合,不利于未来地域整体风貌。同时,在新建或未建区编制城市设计导则对于区域整体发展的控制和引导更具操作性和实施性,也更利于发挥导则的控制引导作用。因此,尽快完善城市新建和未建区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对于城市的整体建设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3.4导则的编制和实施缺乏法律保障

虽然城市设计导则在城市规划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国内目前尚未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城市设计导则的法律地位进行明确,只有一些地方性的条文对城市设计导则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规范,对于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和实施,以及在规划管理中的地位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对于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和实施缺乏有力依据。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在城市规划管理规定或管理条例修编时将城市设计导则纳入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或条例之中,为导则的编制和实施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

3.5缺乏公众认识和参与

城市设计导则的宗旨是在城市的发展中提高和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所以,公众的实际参与和切身感受才是衡量城市设计导则是否能够实现其核心价值的唯一标准。但在当前,城市设计导则更多的是被城市规划设计者和管理者所认同,对于广大的居民和群众来说还是陌生事物,对于城市设计导则的概念和价值还不了解。这就需要规划管理部门在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和审批过程中,采取公示、公告、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城市设计导则的进行宣传、推广,使公众真正认识和了解到城市设计导则的价值,并积极参与导则的编制之中,集思广益,发挥群众创造力,使城市设计导则更具时代性和创造性。

4.结语

篇10

关键词:城市;建筑;设计;规划

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第三次产业大转移的背景下,我国迎来了城市化进程的高峰时期,现代城市建筑的新概念、交通方式及生活理念的变化,造成传统城市空间的消失,原有维持建筑在城市中角色的有机制约力在城市化过程中逐渐消失,规划师不能用传统的手法对待新形势下的城市规划,必须寻找一种具有操作性和指导性、能够适应各个阶段和层面规划的设计方法,“城市设计”就是一种有效的设计工具。

一、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urbandesign),很多设计师和理论家对这一名词的定义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现在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上个世纪中叶以后,很多实务上的城市设计多半是为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参考架构,因而与具体的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有所区别。城市设计复杂过程中在于以城市的实体安排与居民的社会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为重点。通过对物质空间及景观标志的处理,创造一种物质环境,既能使居民感到愉快,又能激励其社区(community)精神,并且能够带来整个城市影响范围内的良性发展。

城市设计其研究范畴与工作对象过去仅局限于建筑和城市相关的狭义层面。但是,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建筑学等较有历史传统的学科概念类似,城市设计这一范畴已经开始变化,除了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建筑学等之间的关系日趋绵密复杂,也逐渐与城市工程学、城市经济学、社会组织理论、城市社会学、环境心理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城市史、市政学、公共管理、可持续发展等知识与实务范畴产生密切关系,因而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跨领域学科。其衍生出来的城市设计理论主要专注于城市规划过程中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实践和理论发展。

二、城市设计与城市总体规划

在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上,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都能够处理城市空间等问题,两者关联较高,但两个领域在实践中所产生的效能也有一定的差异。

当代城市设计的主要处理对象是“城市”或是“城市”的一部分。通常情形,城市设计工作可以镶嵌在更大范围、更长期的城市规划工作之中。当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区域中的各种主要功能区域(商业区、住宅区、文教区、自然或历史保存区...等)以及其它问题予以确定之时,城市设计便已在各个特定模块之间建立其空间属性,合理深入组织其相关的特性,并随之考虑与其所属物质群体的整体和空间形构。

举例而言,在处理城市交通系统时,城市总体规划不仅考虑大众运输路线所延伸服务的周边其他城市、郊区或乡村,以及这些地区透过大众运输路线与城市所串连而产生的整体社会现象,还要考虑城市内部的公共交通等问题。同时,城市设计需要考虑:公交车站或轨道与社区的关系,例如社区居民如何便利安全地往返于住家与公交车站、公交车站在社区生活中的服务功能与其他社会意涵,轨道、公交车辆行驶与社区景观如何和谐共构、对社区生活的妨碍与防范..等等。此时,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相互交融。

另外,两者的差异在于:城市总体规划所处理的空间范围较城市设计为大。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空间尺度,不仅超越城市中的分区还涉及整个城市的整体构成、城市与周边其他城市、镇、乡村的关联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经常需要考虑城市在更大范围中的定位,此处所指更大范围,可以指涉及都市群、“区域”(以区域规划专业角度所认定的区域)、省,甚至经济协作发展网络等,而这些往往是城市设计较少着墨的问题。

城市设计与城市总体规划还在其他几个方面有所差异:城市设计不需要在互为关联的城市机能之间决定城市内各分区的土地使用问题,这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工作。其次,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城市设计比城市总体规划较少涉入城市政策制定的政治过程。

三、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

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的阶段,城市设计要在三维的城市空间坐标中化解各种矛盾,并建立新的立体形态系统。而控规则偏重于以土地区域为媒界的二维平面规划。二者虽然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维度,但关联度很高。

城市设计侧重城市中各种关系的组合,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绿化体系、文物保护等城市子系统交叉综合,联结渗透,是一种整合状态的系统设计。城市设计具有艺术创作的属性,以视觉秩序为媒界、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性特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

控规的重点问题是建筑的高度、密度、容积率等技术数据,依然是数据平衡问题,例如底层架空奖励容积率的做法就是一种典型的平衡做法,而城市设计的重点是建筑高度(不同于规划中的高度规定)、风格、室外空间与界面、人车交通解决方案、整体材质色彩等等。此阶段的首先要进行宏观层面的城市设计运作,即城市设计的深层内涵研究,以此确定其具有决定意义的“依据”内容。如构建适宜的布局结构、整体景观设计等,宏观层面研究工作内容是城市设计运作的核心工作。控制性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城市历史环境特色的研究、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结构骨架构思、绿化及步行系统设计、景观视廊的组织、城市结点系统的构思等。

其次,城市设计还要对局部地区的空间环境作进一步控制与整合,将地块与空间转化易于限定和控制的符号、文字、数字,对控规提出的技术数据做一定的整核,用分析和规划控制引导指标形成对不同层次间的界定与表达、并要近远期结合,针对不同地段的城市空间做时序上的统筹安排,并提出不同的控制意见。同时,由于控规用地地块划分较为机械,小地块之间互联不够,运用整体城市设计的手法可以很好的解决控规系统内部无法克服与协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