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举例说明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9: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内部控制举例说明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常州迈咔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00)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增长,企业也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与此同时,由于在制度不规范的市场中成长与发展,企业的问题也在不断显现,有些企业已经在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中逐渐被清退了。究其根本原因,也就是企业内部控制严重缺失造成的企业经营不善。对此,笔者浅析当今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旨在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从而保障企业的经营。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116-02
一、引言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制订和实施相关的政策、程序和措施来保障资产的完整与安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防范或发现错误并纠正它,从而确保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合法,实现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衡量当今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标志。但当今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企业风险意识薄弱导致风险的评估手段缺失等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逐渐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所以如何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落后,对内部控制缺乏认识
当企业建立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它本身所具有的公司文化或者是经营管理理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经营管理理念会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从而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举例说明,有些企业管理较为松散、发展理念较为冒进,这类企业的管理无章可循,就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大股东可能会通过抬高股价等手段损害中小股东利益,企业做决策也比较随意;而在制度过于严重的公司,其投资决策会经过重重关卡,这样会错失发展良机,整个公司的部门机构及人员也会过于冗杂。这就说明我国大部分企业要不就完全没有内部控制的概念,要不就是过于形式主义,没有制订符合本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企业内部控制组织结构设置不当,彼此沟通有障碍
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一般都有设置组织结构的概念,以此来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但我国的企业通常只有简单的内部组织结构,在这方面的建设意识还比较淡薄,所以往往是上下级的纵向经营沟通模式,这种模式会使企业的机构呈现出臃肿的状态,同时企业的经营决策绝大部分由领导层决定,他们可能会用自己的喜好与经验处理问题,这也会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陡增。此外,多数企业都缺少合理的工作流程,企业员工的职责也不够明确,有些企业甚至没有定期轮岗制度,这都会导致企业内部沟通不畅,员工无法准确理解并遵守企业的工作程序,这会造成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极其薄弱,企业的经营运转存在问题。
(三)企业的内部审计不到位
企业往往通过内部审计进行自我的独立评价,内部审计可以监督企业的其他程序、维持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在内部形成良好的控制环境,所以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制度的完善,内部审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反观现实,内部审计的作用在我国企业并没有体现出来,大型国有企业的内审部门往往是一个摆设,对内部账务等等并没有太多的发言权;而民营中小型企业一部分没有内审部门或者专门的机构,有些企业虽有内审部门,但却隶属于财务部门;有些内审部门只有一名员工,而且这名员工往往与企业管理层有着裙带关系,这类企业出具的内部审计报告缺乏客观性和真实性,无法发挥内审部门的监督效用。
(四)人事制度不完善,会计人员缺乏必备的素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间以及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传递信息的媒介——工作人员的作用就愈发显现出来了,但相对应的工作环境、企业价值观和人事制度却没有跟进。例如,企业在设置岗位时并没有因人而异,导致后期工作人员无法适应环境和工作,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有部分企业是国有改制而成的,因此在聘用员工方面带有些许的国有企业色彩,没有轮岗制度等人力资源的流转机制,再加上工作环境的相对安逸,企业员工往往以逸待劳,在没有约束措施的前提条件下,会做出违法违规的行为。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会计队伍中也混有浑水摸鱼者,这些人没有受过正规的会计教育,做事缺乏章法,做账、报账极易出现差错,更有甚者会通过做假账的方式讨好上级领导,这将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内部控制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三、我国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对策
(一)确立现代的企业价值理念,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我国民营企业需要规范内部控制制度、着重学习现代的企业价值理念,摒弃旧有的家族型企业概念,将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而国有企业需要发现不正之风,要以人为本,内部控制不能只是纸上谈兵,需要将其落到到位。企业在选择战略、进行决策时要考虑其是否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不能只追求短期效应而放弃了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内控机构的设置,重视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内控制度的制订很简单,但要想完善它需要很好的“地基”,打基础的方式有很多,例如,企业可以建立独立董事的制度,独立董事会可由企业所在领域的专家或注册会计师、律师等组成,独立董事可对企业的经营模式、投资战略以及治理措施做出适当的分析并提出建议。除此之外,企业也需要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如erp,因为这是内部控制的重要一环,企业一些重要的信息都是通过此系统进行收集并传递,优秀的信息系统不仅能够促进企业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企业内部产生的消息,员工也能够很好地消化,这样管理层可以掌握真实可靠的信息,企业也能够通过整合信息来提高效率,更快更好的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
(三)强化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
企业需要将内部审计放到战略发展的高度上。首先,在公司的部门分工中就需要保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可以将内审部门直接隶属于董事会或者可以将内部审计报告直接交由公司的总经理批阅。其次,企业应该在公司管理章程上明确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保障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全体员工和部门都必须及时提供内部审计时需要的资料,审计部门的设立应该远远高于其他部门,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最后,在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配置上,企业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招聘环节,就应该选择足以胜任此工作的人才,若企业的规模有限,也可采取外包的方式,让有内审资质的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来进行内审的工作,进行企业的风险测控从而完善企业的业务流程。
(四)企业应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处罚力度
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完善员工的行为是有效果的。例如对全体员工采取绩效考核制度,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而对企业高层而言,股权激励措施可能会更有效果,所谓“廉政出人才”,只有采取这类手段,企业的管理层和下面的员工才会关注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从根源上促进企业的业绩攀升。另外,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相应的处罚制度必不可少,对于会计信息造假、CPA审计包庇等行为不能坐视不管,可以采取三年一更替的轮岗制度,外审的事务所也要固定更替,内审部门人员不仅不能和公司的管理层有近亲关系,对于中长期处于内审职位的员工,其职位要适时给予调整。
四、结论
综上所述,良好的内部控制措施有利于企业规避风险,促进其经营的发展。但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纠正就有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需要外部各个机构和政府的监督监控,更需要企业内部员工的以身作则以及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等等。但笔者相信,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一定能够成为企业良好经营管理的有力武器,企业也会因此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莉,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J],企业经济,2012(03).
篇2
一、大纲变化
根据2011年CPA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考试审计科目的内容,可以看出,审计科目主要有4个重大变化,如表1所示。
二、教材变化
从表1中可知,2011年度《审计》教材依据《CPA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考试》(2011年度)的要求作了特别重大的修订。相应地,审计教材内容则全面体现了新的审计准则的变化内容――教材跟着准则变。
另外,考试大纲中对参考法规还提出了两点要求:
一是为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考生需要充分理解和熟练运用《中国CPA执业准则》以及相关应用指南。
二是《中国CPA执业准则》构成《审计。》考试内容的主要部分,专业阶段的考生应当具有充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与2010年相比,新教材主要体现了五“新”:
(一)新准则――《中国CPA执业准则》(财会[2010]2l号),主要体现在教材各相关章节中。
(二)新指南――《中国CPA执业准则应用指南》(2010年版,会协[2010]94号,主要体现在教材务相关章节中。
(三)新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财会[2010]11号),主要体现在教材28章第5节“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中。
(四)新守则――《中国CPA职业道德守则》(会协[2009]57号),主要体现在教材第5、6两个章节中(2010年就已修订)。
(五)新解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财会[2008]11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财会[2009]8号),主要体现在教材15-20章节中。
上述变化均分别体现在审计科目全书的29个相关章节中。由于CPA全国统一考试的目的就是选拔和培养能适应上述更高要求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因此,2011审计教材变化大的也是考试的重点,根据测试点重要性排序(5颗星最重要),它们之问的变化关系如表2所示。
三、考题预测
(一)测试重点预测 从表1中可知,新的参考法规对考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一是如何更好地理解明晰化后中国CPA审计准则中的新概念?
二是如何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全面彻底地贯彻到整个审计工作中去?
三是如何增强CPA发现舞弊的能力,提高审计的有效性?如何摆脱原来的程序导向思维,合理运用职业判断,按照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识别、评估和应对不同领域的舞弊风险?
四是如何保持CPA执业技术标准的先进性,为建立健全经济运行风险防范机制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进一步提高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适应企业之间并购活动的集团财务报表审计,加强与治理层有效的沟通,增强对小型企业审计的相关性?
根据上述分析,2011年考题的重点预测见表3(根据测试点重要性排序)。
(二)测试难度预测 由测2011年教材变化巨大,大纲中又取消了样题,笔者认为考题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总体上应与2010年相似。为便于分析,首先编制2010年度审计试题分值统计表和分布网,分别如表4和图1所示。
从表4和图1中可以看出,2010年度审计科目试题的总体特点是:
一是难度适中并略有降低。从2010年度审计试题来看,无论是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还是简答题和综合题,试题的测试重点均以审计准则为考点、以风险导向审计为主线、以测试CPA能力为本位,只有综合题中极个别问题看起来面貌比较新,但是尽管在设置的方式上,在情景的考虑上有一定的新意,而就其解决问题所用到的知识和技能来说,仍然没有超出大纲样题所示范的范围。在总体难度的控制上与大纲样题相比,没有太明显的变化,并且是有所下降的。
二是注重体现考试大纲的各项新内容。在“6+1”模式下,2010年度CPA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考试增加了样题,考试大纲后所附样题以及样题测试内容为考生提供考试方式、考试题型以及测试能力等级的参考。2010年度审计试题的题型与考试大纲中的样题是完全一致的。具体题型、题量、分值与样题可能如表5所示:
(三)测试思路预测基于专业阶段的要求,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CPA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要求。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2011年的审计命题将会贯彻“一贯性”的原则,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总体上会继续充分体现“道德为先、知识为本、技能为重”的命题原则。其中“道德为先”,主要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中国CPA职业道德守则》和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知识为本”,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会计专业大学本科毕业所应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否具备CPA执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题目的覆盖面广,以准则原文为试题。注重贴近“找证据――做底稿一出报告”的风险导向审计实务操作,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中国CPA执业准则》必将构成2011年《审计》考试内容的主要部分,专业阶段的考生应当具有充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绝大多数章节中涉及到的新的审计准则都会有题目出现。“技能为重”,主要测试考生在判断可进行审计工作的前提下,是否掌握了分析程序、函证、监盘、审计抽样等基本应用技能。
二是客观题会体现“道德为先、知识为本”的命题指导思想。2011年是修订后新审计准则实施的前奏,所以,试题中,绝大多数客观题源于新的修订的审计准则,以准则原文为考题;每项审计准则通常包括总则、定义、目标、要和附则。每项审计准则还配有应用指南。每项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中的所有内容都与理解该项准则中表述的目标和恰当应用该准则的要求相关。应用指南对审计准则的要求提供了进一步解释,并为如何执行这些要求提供了指引。特别是,应用指南可以更为清楚地解释审计准则要求的确切含义或所针对的情形,并举例说明适合具体情况的程序。因此,考生需以准则指南为拓展,侧重于对准则的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熟悉或掌握表3中涉及到的需要背诵的重点内容。
三是主观题会体现“技能为重”的命题指导思想。主观题越来越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注重体现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要求考生在假设自己是CPA,在审计时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作为审计工作的主线,并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特别是对关联方、会计估计和公允价值、集团会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等舞弊高发领域。如何进一步提高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如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拓展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的新业务。对函证、分析程序等准则,从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高度要求注册会计师考虑是否实施及如何实施这些程序并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对特殊目的审计报告类准则,在描述注册会计师所做审计工作时如何体现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等。
四、学习方法
《审计》试题难在考题的答案――在教材中绝大多数找不到。但是只要掌握了审计试题的出题思路,抓住了考试大纲的要求,掌握了学习要领,《审计》科目考试合格也就不那么难了。通过对近年来审计科目考题的分析,希望考生能够意识到审计科目的命题思路和特点,以期为考生2011年的复习与考试,引领思路,提供方法指导。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会失败。因此建议广大考生要:“一看、二听、三背、四写”(四个循环,全身总动员――眼、耳、舌、手):
一看:把教材当小说!以能力为本位!按能力等级看教材!从表6中可见,对于1级能力的章节,通读1遍;对T2级能力的章节通读2遍;3级能力的章节通读3遍。
二听:把听课当助手!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不懂的内容要通过听老师讲解学习,特别是新的审计准则。
三背:把准则当圣经!背诵:2级能力中涉及的主要准则原文。《大纲》中测试目标要求:《中国CPA执业准则》构成《审计》考试内容的主要部分,专业阶段的考生应当具有充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3级能力中的实务。如审计报告原文。
篇3
关键词:贸易融资 组合 风险管理
贸易融资组合产品是企业根据自身进出口贸易的特点,利用传统贸易融资方法相互组合或者传统贸易融资与非融资类金融工具进行组合,构建的创新型贸易融资产品。在预期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合理选择贸易融资组合产品,不仅能够满足传统的资金融通需求,而且能够达到防范汇率波动风险的效果。
一、 贸易融资组合产品的特征和实现形式
贸易融资组合产品分为进口和出口两类,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融资方式的综合性,由多种传统贸易融资信贷相互组合或与衍生工具、保险产品进行组合;组合方式的特定性,需要根据国际贸易项目的资金流、物流等特点以及进出口商的融资需求安排特定的贸易融资组合方式;信用评估方式的特殊性,更加侧重于贸易项目的真实性、还款来源、现金流量状况,其次再考虑债务人的信誉度、资产结构和偿债能力。下面以不同的组合方式举例说明贸易融资组合产品。
传统贸易融资产品之间的组合,以打包贷款和出口押汇组合为例。出口商收到进口方开来的跟单信用证,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未来实际收汇时将会产生巨大的汇兑损失。为了锁定收汇汇率,出口商首先以信用证进行打包贷款,将贷款结汇获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发运货物之后向银行申请出口押汇归还打包贷款本息并预留押汇利息,最后使用出口收汇归还押汇。只要收汇时汇率下跌产生的货款汇率差额能够涵盖美元贷款与结汇后人民币存款的利息差额,企业就能盈利。企业提前打包贷款的所得还可用于自身资金融通或其他投资,以取得更加可观的收益。
传统贸易融资与金融工具的组合,以进口押汇和远期结售汇组合为例。在一系列条件下,本组合在降低购汇成本的同时还能够产生一定的获利通道。具体操作方式为,企业在进口付汇时预期未来人民币升值,则以全额人民币存单为质押,向银行申请进口押汇支付给出口商,同时与银行签订相同金额和期限的外币远期结售汇合同,在进口押汇到期时以质押人民币按照远期结售汇价格购汇偿还外币贷款。该种组合产生人民币存款与外币贷款的利差,以及即期购汇与远期购汇的汇差,利差与汇差之和构成进口企业的获利额。如果企业能够不以质押存款为条件进行进口押汇,该种贸易融资组合产品还能达到资金融通的效果。
传统贸易融资与保险产品的组合,以出口押汇和出口信用保险组合为例。出口信用保险能够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出口商与银行签订保险赔款权益转让协议之后,银行为出口商提供出口押汇。这种组合为进口方的信用风险提供了高质量的担保,能够减少出口商授信额度的占用,扩大了出口押汇业务的适用范围。
二、 贸易融资组合产品风险分析
企业贸易融资组合产品的风险是指导致企业对融资银行发生违约行为,或者没有达到自身融资目的的风险。企业使用贸易融资组合产品的目的主要为:降低融资门槛,节省授信额度。由于贸易项目的特性,企业不能采取单一的贸易融资产品满足融资需求,或者以现有的资产结构、信誉度难以取得足够的银行授信,则需要以多种产品组合实现贸易融资。节省融资成本,降低金融风险。在汇率、利率波动的金融背景下,防止外汇应收账款的汇率下跌以及外汇应付账款的汇率上涨,防止外汇债权的利率下跌以及外汇债务的利率上涨。由此分析企业贸易融资组合产品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信用风险:在所有的贸易融资中都存在着信用风险。出口商承担的信用风险主要包括进口商单方面修改或撤销合同的风险、进口商未能按照合同进度要求支付货款的风险和国际进出口结算方式风险。进口商承担的信用风险主要为出口商未能按时发货的风险、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的风险。这些风险都可能会导致企业现金流量波动,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还款行为。
市场风险:对于进出口商来说,除了上述所有进出口商都会面临的信用风险之外,商还承担着国内商品价格与国际商品价格波动方向不吻合的市场风险,如果进价与售价出现倒挂,就会直接影响到贸易项目的现金流量。
金融风险:是指外汇汇率、利率波动的风险,主要存在于包含衍生金融工具的组合产品中。例如前述打包贷款与出口押汇的组合,如果实际收款时外汇汇率不降反涨,或者汇率下跌的幅度不足,则企业不但发生了潜在的汇兑损失,还可能会承担额外的利息支出(美元贷款利息与人民币存款的利息差额)。
操作风险:是指企业选取业务模式不当或操作失误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贸易融资组合产品的构成部分概念抽象,操作流程复杂。企业从业人员需要非常熟悉各种传统贸易融资工具、多种信贷方式和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性、作用、适用条件,从中选取对企业最为有利的组合,使融资更能符合贸易项目特性、贴近企业资金周转模式。在涉及到衍生金融工具的组合时往往需要复杂的计算,操作人员对金融工具的概念理解不透彻、界定不清晰或是计算过程失误都易使企业产生损失。
会计披露风险:是指企业使用贸易融资组合产品影响到会计披露,导致会计报表使用人对企业的资产结构、财务状况造成误解的风险。例如对组合产品中金融衍生品的披露易使某些会计报表使用人认为企业从事高风险业务,财务状况不够稳健。再如进口押汇与远期结售汇的组合,在会计报表上将会体现为巨额贷款金额与存款金额的同步增加,影响到对企业资产结构、偿债能力等多方面的判断。
三、 企业进行贸易融资组合产品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 关注交易对手的资信状况
为了尽可能降低贸易业务中的信用风险,需要选择资信状况良好的交易伙伴。对于首次合作的交易伙伴,在合同签订前有必要采取适当措施对其资信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应当涉及到产品质量、财务状况、信誉度等多方面,调查方式可以通过专门的咨询公司或者银行来进行。合同执行过程中要关注合同是否按照约定进度履行、对方财务状况有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另外选择资信状况良好的银行能够为结算业务的顺利进行多一分保障,因此还要对贸易结算中涉及到的银行进行资信调查。
(二)关注国际市场状况
要对市场进行长期的关注和深入的分析,包括相关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对于贸易产品不仅要关注产品本身的市场供需状况,还要关注产品所涉上下游客户的贸易行为,分析产品的功能、技术指标和技术领先性,详细测算企业成本,维持企业的基本利润率。把握金融市场的基本态势,向银行或其他专业机构进行必要的技术咨询,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互换、期权等工具锁定金融风险。
(三)订立业务操作原则
考虑到企业在融资需求、资本结构、风险偏好性等方面的不同,贸易融资组合产品的选择和实施受到诸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坚持如下原则。
(1)合法合规原则:贸易融资组合产品要符合现有国际贸易公约、我国贸易法律法规以及金融行业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2)安全、规范原则:必须建立健全风险管理、融资贸易操作、金融工具会计核算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严格内部控制程序,建立具体的控制措施,保证效率与制衡相结合,成本与效益相平衡。
(3)科学评价原则:国际贸易项目的资金来源、物流方式、融资需求不同,因此应建立完善的贸易模式评价体系,用以选择不同的贸易融资产品组合方式,满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4)流程监控原则:充分利用电子网络技术,建立科学的操作流程。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掌握各个国际贸易项目的物流、资金流,把握操作流程的风险点,建立融资产品台账,实现对每笔贸易融资业务的时时监控。
(四)合理披露产品信息
立足会计准则,针对各种贸易融资组合产品探索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在不违背会计基本原则的条件下采取最能体现经济业务实质和资金流动轨迹的方式将会计信息纳入会计报表。充分利用财务报告的附注部分,对贸易融资组合产品的实质和操作方式进行披露,以减少报表使用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误解。
参考文献:
[1]李俊丽.浅谈贸易融资产品与风险控制.农业发展与金融,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