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投公司盈利模式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投公司盈利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11-054-03
盈利模式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企业的商务结构主要指企业外部所选择的交易对象、交易内容、交易规模、交易方式、交易渠道、交易环境等商务内容及其时空结构,企业的业务结构主要指为满足商务结构需要的企业内部从事的包括研发、采购、生产、储运、营销等业务内容及其时空结构。通俗地说就是企业以恰当的成本和方式从客户那里获得收入,实现盈利的方法。
盈利模式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经营问题。只有有了好的盈利模式,企业才能实现持续盈利,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长期竞争优势;同时一个盈利的企业只有充分了解和认识本身的盈利模式,才能找到增加企业盈利的关键环节,从而提高绩效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
回顾我国证券公司近几年经营情况,如图1、图2所示
我们不难发现,证券公司的盈利情况普遍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盈利来源以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为主;二是盈利的周期性明显,波动大。从盈利模式的视角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前证券行业的外部商务结构(包括行业政策,客户需求,金融深度和发展历史等)决定了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来源主要倚重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而这两项业务与市场交投活跃程度是同步强相关的。股票市场呈现周期性的繁荣与低迷,当没有其他业务来源或者其他业务规模太小无法对冲这种波动的时候,就会导致盈利的强周期波动。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由于成本刚性的存在,中小规模的证券公司盈利波动幅度比大型证券公司更大。
笔者认为证券行业盈利强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方面是外部商务结构决定了证券行业的先天周期性。如证券公司主要业务大都与呈现周期性波动的股票市场正相关,缺乏负相关的业务模式;国内财富管理市场尚处培育期,弱周期的资产管理业务等客户需求量较少。另一个方面是证券公司现有内部业务结构与外部商务结构不匹配,进一步影响了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外部商务结构的改变有赖于金融市场深化发展和监管政策改变,是比较宏观的影响因素,难以对其施加影响。因此,证券公司可以更多思考如何平衡发展不同盈利特征的业务,如何通过改变自身内部业务结构,加强管理,更好地匹配外部商务结构,从而增强盈利的稳定性。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积极拓展弱周期的盈利模式
随着资本市场金融深化,证券公司的盈利方式有所扩充,出现和即将出现一些弱周期的盈利模式,如集合理财、资产管理等收费型业务,通过向期货公司介绍客户收取中介费,权证创设、要约收购等套利收入,融资融券等信贷收入,直接投资带来的实业投资收益和发行上市带来的出售收益。这些业务可以较好地平滑资本市场周期性繁荣与衰退对证券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因此,每个券商都很有必要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和资源禀赋,大力向上述弱周期盈利模式拓展,实现强周期与弱周期业务的均衡发展,合理布局。
同时,证券公司传统业务也有弱周期的盈利点,比如存量资金的利差收入,基金和国债的代销手续费等。在政策和市场允许情况下还可以学习国外券商向投资者收取账户管理费,红利收集费等收费项目。在经营管理中,需要加强对这些盈利来源的分析和统筹。
二是针对不同业务分类和外部商务结构,匹配不同的管理策略,调整内部业务结构,增强各种业务盈利能力
目前,国内证券公司的业务可以分为经纪业务、投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每种业务的关键要素和盈利模式是不同的,需要对应不同的内部业务结构。
(一)经纪业务
经纪业务通过向投资者提供交易渠道,同时提供必要的资讯和投资咨询,根据交易金额收费。分析经纪业务的盈利模式,我们可以拿百货超市等商业渠道做类比,营业部是投资者进入市场的必经之路,有如大家都去超市买日用商品。券商提供的渠道服务存在严重的同质性。因此,存在两种可行的盈利模式,一是以[低价-低成本-交易量]为组合的盈利模式,在提供同质的基础上以低成本取胜,有如超市;二是以[高价-附加服务-大交易量]为组合的盈利模式,通过创造差异化服务获取高毛利,从而提升盈利,有如精品百货。
[低价-低成本-交易量]盈利模式的核心是成本控制能力与规模销售能力。对应的需要在经纪业务上采取降低成本的大集中,大统一,大营销以及经纪人制度等管理措施,调整内部业务结构,创新运营模式,大力推行虚拟运营和网上交易;由于需要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建立与客户开发挂钩的激励考核机制,且其业务与证券公司其他业务紧密度不高,走低价模式的证券公司比较适合将经纪业务单独成立子公司进行运作。
[高价-附加服务-大交易量]盈利模式的核心是开发愿意为附加服务支付额外佣金的大客户,对应的需要采取强化附加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高端营销,收入费用与绩效挂钩,提供交叉投资服务等措施,国内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中金公司。
有必要提醒的是,近几年券商经纪业务正充分享受行业性繁荣,整体盈利状况都很好。但这并非盈利模式优化的结果。其主要的原应是一方面证券业协会对交易佣金费率的管制使得国内交易佣金价格战一直打打停停,外部市场结构尚不是完全竞争市场;另一方面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大小非存量资产被激活,导致市值和交易总额增加,而券商总数却因为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大幅减少,更少的竞争者分享更大的市场,导致了券商经纪业务的阶段性繁荣。在行业环境宽松的时候,管理者往往会忽视成本控制,放慢业务转型步伐。但随着行业管制放松,券商规模扩大,或者资本市场陷入低迷,经纪业务的盈利能力将重新受到挑战。只有在管理上向低成本渠道或高附加值渠道发展才能脱离同质化竞争的红海,从而提高盈利的稳定性。从这点来说,经纪业务内部结构的调整利在长远,且刻不容缓。
(二)投资业务
投资业务包括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直接投资业务。其盈利模式的核心是优秀的投研能力。尽管资产管理业务有收费的盈利特征,但缺少了优秀的投研能力,是无法实现规模扩张的,而资产规模是资产管理业务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笔者把资产管理业务的核心盈利要素也归为投研能力。
针对强化投研能力,需要在管理上采取[高薪+恰当绩效激励+高淘汰率]的措施以及开放性的人才结构。国内证券公司很少实行以岗定薪,投研人员的收入大都还是与他的工作级别挂钩;绩效方面的量化考核与激励往往是软约束,弹性很大,导致公司对投研团队的激励不正确或者不足;而在淘汰率和人才结构开放性方面比例则很低,这些造成了整体投研能力落后于后起的基金公司。在投研方面,国内券商应当学习基金公司,重点改革用人机制与激励考核机制。
(三)投行业务
投行业务包括证券承销、财务顾问、兼并与收购等。其盈利模式是通过提供服务收费,盈利的核心要素是要保持一定的业务量规模和积极开展交叉销售。
当前,国内投行业务呈现承销独大,财务顾问、兼并收购业务规模偏小的特点,投行业务能否盈利主要看证券承销业务。而证券承销业务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控制,与市场繁荣情况密切相关,项目周期较长,不确定因素较多,造成投行业务收入波动较大。投行业务的成本结构中人力成本较高,且具有刚性。在分析收入与成本特点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必须维持一定规模的业务量,才能平滑项目周期长且干扰因素多的业务特点,克服成本刚性达到盈亏平衡点。然而,国内投资银行业务又是一个寡头垄断的市场,市场份额集中度很高,这造成很多中小券商的投行业务始终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挣扎在盈亏平衡点附近。
因此,要构建和强化投行业务的盈利模式,对于已经占据市场较大份额的优势券商来说应当继续巩固份额,增强公司在公关能力、资源协调能力和保荐能力上的优势,扩大业务量。而对于处于劣势的中小券商,或者采用高投入模式,引入人才团队,强势扩大份额,或者需要另辟蹊径,对公司的内部业务结构进行调整。
投资银行是券商业务中一项接触高端客户的业务,打交道的都是企业的决策层,因此也提供了对机构和高端客户进行交叉销售的机会。中小证券公司可以据此调整内部业务结构,建立内部结算体系,以交叉销售的业务量为重要指标,加强交叉销售的激励与考核,引导投资银行业务在既有客户上做深做细,深度挖掘客户价值。同时,还可以结合直投业务,通过做精项目,提升盈利能力,克服规模劣势,从而在一个寡头垄断市场上形成自己特有的盈利模式。
(四)其他业务
证券公司其他业务有研究信息的销售,指数产品,客户介绍收费等,这些业务的规模都比较小,对证券公司的经营发展不构成全局性的影响,故不作展开。
三是强化企业整体风险控制能力和财务资源调动能力
证券公司的最终盈利状况不仅取决于各项业务的开拓及盈利,还与公司整体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财务资源调动能力相关。证券公司应当建立谨慎的风险政策,正确地运用杠杆,严密防范风险,据此可以大幅提升证券公司盈利的可测性,形成券商盈利模式的稳定力量。
参考文献:
1.(AdrianJSlywotzky)亚德里安 J 斯莱沃斯基著.《盈利艺术》[M],2002年版。
2.(AdrianJSiywotzky)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和大卫.J.莫里森.《利润模式》[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
3.何诚颖 陈东胜.《开放条件下中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研究》[Z],2004年版。
篇2
尽管经历了基金经理更迭,宝盈核心优势A的业绩也没有出现大幅下滑,反而让宝盈基金“创业型”投研平台在业内一炮走红。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的数据,2015年宝盈核心优势A为持有人赚钱22.06亿元,荣登“灵活配置混合型赚钱前10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宝盈旗下还有众多产品也在宽幅震荡的2015年表现出良好的赚钱能力,比如彭敢管理的宝盈策略增长及宝盈新价值2015年分别赚取了18.08亿元和5.3亿元;盖俊龙管理的宝盈泛沿海增长2015年赚取了6.56亿元;张小仁管理的基金中,除了宝盈核心优势A以外,宝盈先进制造与宝盈鸿利收益在2015年也分别赚取了5.12亿元和4.45亿元;杨凯管理的基金鸿阳2015年也赚取了4.13亿元。从这些数据来看,2015年的宝盈基金,简直就是一个“群英会”,旗下产品百花争艳。
对此,宝盈基金副总经理杨凯向《投资者报》记者介绍道,“就投资风格而言,我们整体认为成长股代表中国的未来。新技术、新的盈利模式、新的消费方式,是我们生活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必然之路,也必然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虽然2015年我国证券市场跌宕起伏,但成长股的涨幅仍旧是惊人的。我们认为这种趋势还会继续。2016年,我们在组合配置上,仍旧整体倾向于新兴产业。与此同时,我们坚持自下而上的选股模式,重点长期投资具有核心价值的成长股。”
“创业型”平台持续发力
和谐的工作氛围,高效的管理机制,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投资人员,这就是宝盈基金目前投研与基金团队的现状。
何以如此?杨凯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宝盈基金在投研团队的培养上,更强调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主动作用,以人为本的“创业型”投研平台,打造一个“拥有创新精神,快速高效,积极进取”的投研团队。也正因如此,宝盈才有可能不断地吸引优秀人才,获取优秀乃至卓越的投资业绩。
“我们旨在打造一个‘创业型’投研平台,其核心导向是‘公平与正直、包容与开放、简洁与高效、激情与梦想’。我们面临着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如果我们凡事都要经过复杂的流程和繁杂的论证,就很难去有效捕捉市场机会。甚至有时候,一个集体的决策都未必比个人决策更加英明。从国外经验来看,积极主动的资产管理本来就很难获得超越被动投资的收益,唯有优秀的人才,才有可能做到。人还需要在好的平台上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不然,再优秀的人才在组织混乱的机构也难有用武之地,不得当的组织机制为能力施展设置了重重障碍。”杨凯如是说。
致力赚取公司成长的钱
2015年的股票市场钱难赚,一不小心就坐了“过山车”,这是不少在股票市场闯荡的投资大咖的共同认识,但为何宝盈基金却能不泯于众?“致力赚取公司成长的钱”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
“作为一名资本市场的老兵,经历了新世纪以来市场的风风雨雨,而过去的2015年是最波澜壮阔的一年,也可以认定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以来最跌宕起伏的一年。作为5只基金的管理人,宝盈新价值和宝盈睿丰为持有人分别取得了123.09%和82.20%的投资收益,其中宝盈新价值同类排名第六。整体来说,过去三年,宝盈基金赢得了不错的投资收益率,虽然说有一定的市场因素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公司三年来机制的变化、投研团队的重新打造以及投资理念逐步完善的一种体现。”宝盈基金投资部总监彭敢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宝盈的投研团队一直坚持成长股的投资理念,致力于寻找优质行业中具有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好公司,并长期持有,赚取公司成长的钱。
我们在投资的道路上努力追求三个新突破,首先,突破传统的价值投资体系,追求适应中国资本市场特色和发展阶段的投资体系,把持有人的收益率放在最核心位置;其次,突破传统的行业研究,追求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新兴行业,努力挖掘资本市场出现的新行业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和财富效应;再次,突破传统的选股视角,追求主动求变、积极进取的优秀管理团队以及行业搅局者型的上市公司,努力挖掘分析优秀团队管理的公司所能带来的创造力,并给予较高的投资溢价。
“从价值投资角度来看,经历了2015年资本市场洗礼后,我们认为目前可投资的股票越来越多,有相当一部分股票进入合理乃至极有价值的投资区间。即使市场未来仍有调整空间,但市场分化也将产生,我们相信,部分优质公司的选择仍能提供较好的获利机会,我们更加坚定地看好优质公司在市场波动中带来的绝佳买入机会。”彭敢如是说。
二季度结构性机会为主
展望未来一到两个季度的资本市场,宝盈旗下的绩优基金经理们也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虽然市场经历了一季度的大幅向下波动,但二季度面临的情况并不一定会因此而改观,仍然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例如大部分成长股的估值仍然过高等。因此,预计二季度市场行情仍将呈现震荡走势,投资机会以结构性为主。”
盖俊龙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基于对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迫切性分析判断,我认为未来的投资机会将以成长股为主,重点在新兴行业这个领域选择配置个股,但因为经济在底部徘徊,基金经理也会密切关注传统行业的拐点,积极选择合适时机参与。”在选择成长股时将以新兴产业的龙头股为主,重点关注能源互联网、军工信息化、通信流量经营等领域。另外,也会密切关注体育、泛娱乐若有深度调整带来的投资机会。
篇3
2008年的冬天相当曲折,一次又一次猛烈的降温之后,伴随的是一次又一次令人充满希望的回暖。人们的心情也随着这样变幻莫测的气温而起起落落,正如2008年的国际和国内大环境一样,充满了跌宕起伏: 天灾、奥运、金融危机……无一不牵动着人民的心,自然也牵动着各个企业的“心“。
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行业非互联网企业莫属,自世纪之交时的互联网“泡沫经济“之后,存活下来的企业发展更为迅猛,各个新兴领域中的新兴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一夜间遍地开花。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组成的有机部分,2008年3月数据显示,互联网行业占GDP的比重约为7%,而据国家相关新闻发言人表示,在未来三到四年的时间里,此比重将再翻一番。
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贱卖、AIG告急、高盛转型、股市下挫,被喻为“华尔街9•11”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向各个行业的蔓延之势日益猛烈。风头收紧了口袋,融资困难; 用户订单减少,运营成本提高,业绩下滑……这一系列联动反应使得全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这个冬天的凉意。
抓住转型大好时机
“危机就是危险加机遇,对于不同的互联网行业来说,这个冬天并不一定是一场灾难。机遇大于挑战,这是一个互联网企业转型的大好时机。”世纪互联副总裁蒋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充满信心地说。
对互联网行业来说,危机中潜藏的机遇,是互联网的需求从整体上不会受到IT业冬天的实质性影响,反而在某些领域需求甚至有所增加。在大环境低迷的情势下,网民会选择更廉价的网上娱乐购物方式,比如网络游戏和C2C电子商务。随着网民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企业客户也会选择相对传统媒体性价比更高的、基于网络平台的营销推广方式。
“对于储备有充足的现金流和成熟盈利模式的互联网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机会。”蒋建平说。以网游公司为例,2008年起,各大网络游戏厂商纷纷出口网络游戏,搜狐的《天龙八部》进入东南亚市场; 金山《剑侠世界》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市场推出; 完美时空2008年前三季度的海外销售额达到1900万美元。同时,网易、巨人、九城、完美时空、金山等非休闲游戏主流厂商在2008年均加入休闲游戏的竞争,开拓新产品线。
而金融危机也使得网游市场兼并加剧: 2008年盛大收购锦天科技、入股NC Soft中国子公司; 腾讯控股深圳网域; EA参股九城等资本层面合作。上述这些例子无一不展现了网游公司对于 “互联网冬天”的兴奋。无疑,这个冬天带给他们的是转型扩张的契机。
对于初创业和正在发展阶段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并没有稳定的现金流和成熟的盈利模式,风投是这些企业的命脉。而如今,由于不断恶化的资金来源情况和对退出市场的不确定性,使风投投资变得更加谨慎和保守,同时不少VC机构都对其所投资的公司发出了准备过冬的预警。
在这种环境下,运营成本高、政策风险大、有版权问题纠缠的视频网站,和没有成熟盈利模式的博客网站最为危险。
不久前“六间房”就裁员140人,数量高达员工的70%; 国内第二大独立博客服务提供商Feedsky被腾信互动公司兼并; 曾经融得1000万美元投资的博客网关门之后仍拖欠工资。
看到这样惨烈的战况,许多视频网站纷纷采取以紧缩节流为主,调整业务结构为辅的转型方法,以期待度过“寒冬”。 目前视频点播网站多采用Youtube式的微视频模式,为满足其流量需要支付大量带宽费用。而P2P技术在满足同样的视频网站流量的同时,能节省90%的带宽成本,所以在金融危机后,视频网站纷纷做出了向P2P转型或研发P2P产品以控制带宽成本的举措。以优酷网为例,近期研发了名为“I酷”的客户端软件,未来还可能开发其P2P产品,同时新产品“合计划”意在开拓合作版权视频点播广告领域。而不久前,优酷屏蔽搜索引擎的抓取,也有业界人士分析是出于成本考虑,准备压缩流量进行过冬。
“在目前来看,我们并没有受到互联网冬天的影响。”网络电视平台Openv网络及系统支持部总监彭涛在采访中表示,“这是由于我们从开始就不支持用户上传内容,节约带宽和成本; 坚持正版,在广告客户和网民面前树立了良好的网站形象。我认为这也是整个视频网站领域将要转型的方向。”的确,如何通过转型寻找到更理智成熟的盈利模式,是这个冬天值得所有互联网企业深思的问题。
节流紧缩走出困境
在转型过程中,“归核化”是绝大多数现金流紧张的互联网企业都会考虑的战略选择。“归核化”是指企业明确自身的核心业务、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把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资源配置都围绕核心进行,最终使核心业务具备其他竞争对手不具备的产业规模和竞争力。
而无论是新浪、搜狐、百度、腾讯等大规模名企,或是初创业仅靠创意争取风投的小型互联网公司,究其本质,都是通过提供服务为访问者创造价值,从而吸引流量和用户,开发出成熟理智的盈利模式。所以提升用户体验是互联网企业最根本的诉求。如前所述,用户体验与成本这对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体,企业决策者们可以通过外包来实现统一。
而对于现金流比较充裕的企业,“多元化”,亦即开源战略是主要考虑的途径。需要看准发展方向,细分用户,以积极的态度开拓新产品、研发新技术,从而把握住这个冬天的洗牌机会,占据行业领先地位。比如C2C网站淘宝,依靠巨大市场份额和阿里妈妈扩大收入,屏蔽百度搜索以为进一步收费做准备。而开源导致的用户数量和运营成本的增加,也可以通过外包来实现统一。
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商,世纪互联对于用户体验价值有着深切的体会,用户需求的增加、网络行为的活跃,意味着互联网企业在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计算能力、网络带宽和存储的开支方面压力相应也会居高不下,这也就意味着各种互联网公司在面临增长压力的同时,也都在寻找各种压缩互联网数据中心投入的方法。
篇4
(一)总体发展状况
从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证券业诞生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经历了残酷的市场竞争,比较2010年与2000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证券公司名录”,国内券商的10年生存率不到50%。经过几轮治理整顿,券商从资产规模、公司治理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盈利模式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如图1,证券业总资产的变化更多受到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2005年股市极度低迷,总资产有所下降,其后由于证券市场好转,2007年总资产达到了1.73万亿元,2008年再次因为股市的暴跌而下降,2009年达到历史高点2.03万亿,2011年回落到1.57万亿,可以看出证券业总资产的波动与股市有较大的正相关。净资产和净资本在近8年保持持续的增长,2011年相比2004年分别增长了8.4倍和6.4倍。从资产的效率看,净资产收益率(ROE)仅个别年份上升,随证券市场波动较大,最低达到-18.3%,最高达到38.1%,2011年回落到6.3%,显示出券商的营利模式的强周期性,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不高。如图2,国内证券业总体经营情况与证券市场冷热高度相关,当前仍然以提供通道性质的服务为主。2005年股市的萧条导致证券业巨亏110亿元,2007年证券市场的繁荣使证券业利润达到1307亿元,然而2011年全行业109家券商利润仅为394亿,全行业盈利能力呈现大起大落的态势。从业务构成来看,虽然有波动,经纪业务仍然是券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占40%以上的;承销业务占比在5%与25%之间,与证券市场新股发行的频度关联密切;投资业务占比波动较大,与证券市场波动有较明显的正相关;资管业务虽然由2004年、2005年的负贡献转正,但占比不到3%。券商盈利模式过于依赖股票经纪业务和自营投资,两者的占比超过70%,在缺乏有效对冲机制的情况下,两大业务收入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业务系统性风险过于集中。
证券业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但另一方面,其在我国金融业内却存在被边缘化的趋势。从总资产规模看,2011年底金融业总资产是100多万亿元,其中90%归商业银行,5%是保险公司,券商只占2%左右;从营业收入看,2010年证券业年营业收入是中国上市银行的九分之一,上市保险公司的三分之一;从净利润看,2011年商业银行业共实现净利润1.04万亿元,而证券业利润仅为394亿元;从行业集中度看,排名前五的机构总资产占全行业比重,银行业为52%,保险业70%以上,证券业仅为26%。此外,证券业资本使用效率低,产品创新能力与资源配置能力弱化。以理财产品为例,2010年45家券商集合理财计划发行总规模为778亿元,38家商业银行仅上半年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就是其近9倍,公募基金发行规模是其近4倍。因此,证券业亟需转型创新,实现发展壮大,确立自己在金融行业中的地位。
(二)传统业务面临转型升级
券商传统商业模式是经纪、承销、自营和资管四张牌照组建的业务体系,各牌照业务之间独立运作,由于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取得任一牌照后,行业新入者和中小型券商可以不断通过让利营销来争夺原本有限的市场份额,在行政保护逐渐退出的背景下,已陷入“红海”,同质化经营,低水平竞争,造成业务集中度进一步分散,形成大者不强,小者不弱的局面,导致竞争过度和创新乏力。以始于2008年末的佣金战为例,佣金率已降到了非常低的地步,一线城市的平均佣金率降至万分之八,相比三年前下降了50%,而二三线城市的佣金率也有向一线城市靠拢的迹象。新增客户的佣金率更是降低至万分之五或者万分之三。作为券商支柱性收入的经纪业务从2008年之后就一直下滑,2011年平均佣金比率已跌至万分之八,全行业经纪业务佣金收入仅670.74亿元,同比降幅达四成。此外,自营、承销保荐和资管等传统业务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依赖证券市场的波动状况,因此盈利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券商面临传统业务惨烈竞争的局面,亟需加快传统业务转型与升级,摆脱传统业务“红海”的厮杀,寻求新的发展之路。
(三)创新业务初步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多样化的投融资工具,在此背景下,券商面临着广阔的创新空间。创新业务将成为券商业务转型的突破口,也是券商未来核心竞争力所在。近年以来融资融券、股指期货、IB业务、直投等创新业务先后获批开展,创新业务已在券商2011年的年报中有所体现。以中信证券为例,在直投、股指期货投资、融资融券和国际业务上全面布局,创新业务的收入占比已经超过10%。创新业务在其他上市券商如海通证券、宏源证券和广发证券等公司2011年年报中也有反映。创新业务的推出和深化将优化券商的收入结构,平滑券商业绩波动,同时增强券商的盈利能力。
1.券商直投业务。直投业务主要是指对非公开发行公司的股权进行投资,投资收益通过以后企业的上市或购并时出售股权兑现,是对券商卖方业务股票承销的延伸。从国际经验看,直投业务是券商收入的重要来源,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直投业务收益甚至高于传统的证券承销业务收益。根据ChinaVenture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2月24日,已有36家券商获批设立直投子公司,直投子公司注册资本合计达243.1亿元。经过4年多探索,直投业务已初具规模,部分直投业务先行者如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券商已进入业务回报期。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12年1月底,已有42个券商直投项目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方式退出。直投业务的发展使券商金融中介功能得以更充分地发挥,给传统业务带来了新的客户资源,拓宽了券商的收入来源。此外,与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外资、民营私募投资机构相比,直投业务受到严格监管,在制度安排、监管要求和风险控制等方面更为得当,在业内赢得了“最阳光私募投资主体”的称谓,成为国内PE市场的重要力量。当前PE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将直投业务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券商直投业务的新模式———股权投资基金也正在积极酝酿,未来券商直投子公司在股权投资领域将突破净资本15%的约束,可以通过向社会募集资金更好地扩大投资规模,由此获得做大做强的机会。
2.融资融券业务。作为A股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融资融券的推出弥补了A股市场缺乏做空机制的缺陷,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金融服务中介商,融资融券的推出,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券商高度依赖市场状况的强周期盈利模式,将对经纪业务产生削峰填谷的效果,从而平稳业绩。推出两年多以来,融资融券业务已经成为券商稳定的收入来源,成为券商创新业务板块中的亮点。融资融券余额从2010年3月31日到2012年3月26日,由659万元迅速扩大到475亿元。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25家试点券商获得了44亿元的收益,其中包括融资利息收益36.45亿元,融券收益4362万元,交易佣金7.38亿元。经过试点后,融资融券业务转为常规业务,标的股票的范围从90只股票的标的扩容至285只标的,券商参与的门槛也有所降低。此外转融通业务也在筹备之中,未来将建立证券金融公司,券商可以从证券金融公司融入资金或证券,可供融资的资金及可供融券的股票数量都将大幅增加,从而给融资融券业务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结合美国和日本的相关经验以及国内市场情况,融资融券业务未来三年对券商收益的贡献率将达到5%-10%。
3.股指期货和IB业务。2010年推出的股指期货改变了市场传统的单向盈利模式,有利于优化市场结构和投资者行为模式。股指期货可以为券商提供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工具,一定程度上稳定券商自营、资产管理和投行等业务的收益,从而有效平滑券商业绩波动曲线,同时也有利于券商实现业务创新,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股指期货和与其密切相关的IB业务的推出加快了期货行业的整合,券商系期货公司凭借母公司的网点优势和既有证券客户资源排名不断上升,依靠商品期货的老牌期货公司保证金排名急剧下降,旧有的竞争格局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2011年末券商系期货公司包括子公司、参股和控股,已达到66家,总注册资本为162.48亿元,在国内160家期货公司中占比41%。期货业务已经成为当前券商的收入来源之一,例如2011年中信证券的子公司中证期货获得净利润8014.2万元,海通证券旗下期货子公司海通期货获得净利润为6600万元。
4.其他创新业务。RQFII、沪深300ETF、转融通和并购基金等都将在不久的未来推出,未来随着新三板、国际板和国债期货等业务的推出,券商面临更多的创新机会,其他如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券商的分级资产管理计划、优化大宗交易、期权模拟交易、构建基金销售和服务平台、研究备兑权证方案、股票质押式发债、现金理财计划等都将成为券商产品创新的方向。监管层政策松绑,鼓励创新,将促进行业加速从传统的通道业务向创新型买方业务转型,金融创新循序渐进成为券商发展的活力和源泉。
(四)中美投资银行的综合比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投资银行受到了沉重打击,华尔街五大投行中,雷曼兄弟破产,贝尔斯登和美林被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变为银行控股公司。我国券商虽然在本次危机中受到的冲击较小,但并不能说明本身不存在严重问题。中美两国投资银行处于两个极端,如表1中美投资银行的综合比较,美国投行由于过度创新、杠杆过高、监管太松等原因需要约束,与之相反,中国券商经营范围太狭窄,与银行相比规模太弱小,负债杠杆太低,缺乏创新,监管环境严格,面临新兴加转轨的金融环境。因此中国券商既需要吸取美国投行发展的经验教训,也要认识到自身发展存在的不足。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还比较短,近年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西方先进投行相比仍然差距巨大,以中国最大投行中信证券为例,2010年在全球市场股权产品承销排名为第12位,是第3位高盛的30%;债券承销排名第13位,是第5位高盛的23%;净利润排名为第92位,是第8位的高盛的19%。如表2,截止2011年底,我国证券业全行业总资产2492.1亿美元不到高盛公司9230亿美元的三分之一,净利润低于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两家利润之和。从经营模式看,美国投行已经实现了从通道服务的手续费业务为主发展到以资本中介的差价业务为主。当前中国证券业的经营模式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投行相似,2010年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规模相当于美国投行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创新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发展滞后,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还难以满足我国实体经济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
建设国际一流投资银行的对策思考
2012年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财经》年会闭幕式上的演讲中提出建设国际一流投资银行的目标。国际一流投资银行通常可以用以下几个标准衡量:其一,拥有话语权,在世界金融领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其二,具备卓越的创新能力,源源不断的创新才能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其三,强大的研发能力,对企业、行业和宏观经济未来发展具有前瞻性;其四,领先的经营模式,强大的盈利能力,常被行业内其他公司效仿。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国内企业走向全球,对投资银行业务的需求大幅度增长,同时国内金融市场逐渐开放,客观上亟需提升我国证券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国际一流投行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一)构建券商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券商内在的一种难以模仿和替代的知识性能力或资产,是区别于其他券商从而形成自身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强大的战略预判和灵活转型能力是投资银行长期生存发展壮大的内在支撑力量。高盛屡屡在关键时刻展现其战略眼光,紧密把握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最终成功由传统卖方转型为符合美国投行业发展的全能型投行。国内的中信证券通过反周期收购发展壮大,成功实施业务转型,布局创新业务和拓展国际化业务,从一家中型券商成长为行业龙头,重要的根源就来自于正确战略的力量。投资银行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人才、声誉和客户。
人才是竞争第一要素,是投资银行成功的关键因素。国际上任何一家优秀的投行发展的背后都有若干投资银行家以及优秀的员工团队。投行业务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特性,因而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从金融、财务到法律各方面高素质人才及专家组合。我国的投资银行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缺乏经验丰富的团队,相关人才储备少,人才流动性较大。优良的员工激励机制与聚集人才的能力是未来券商制胜的关键,只有选择最拔尖的人才才能成就最拔尖的公司;维护良好的声誉,诚信至上,声誉是券商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券商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客户是券商生存之本,只有锲而不舍地为客户构思更优质的服务,才能取得成功。高盛的十四条业务准则第一条就是秉持客户利益至上的原则,因此目标是满足客户需要,而后带来业务成功。国内券商要实现由目前的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并购重组
1968—1991年美国投资银行间并购重组浪潮不断加剧,美林、高盛、摩根士丹利、所罗门兄弟等前十大证券商不仅资本在全行业的比重从33.2%提高到76.6%,而且其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也大幅增加。2011年底中国大陆有109家券商,以投行业务为例,根据证券业协会数据,集中度仍延续下降趋势,2011年股债承销额排名前十位的券商市场份额为55.2%,低于2010年59%的水平,也大幅低于2009年和2008年的水平,同时行业内部分化依然显著,股债承销总额排名第一的中信证券相当于排名最后的50家券商的总和,行业中位数仅为54.79亿元,与发达经济体的投资银行相比有很大差距。券商通过并购重组方式实现成熟的竞争格局将是一个未来必然的趋势。
并购重组作为一种资本运作方式,可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实现超常规的发展,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战略选择。以券商龙头中信证券为例,2004年控股万通证券成立中信万通证券;2005年联手建银投资重组华夏证券成立了中信建投证券;2006年收购金通证券成立了中信金通证券,正是利用反周期理论实施大规模的扩张和兼并,从一个中等券商逐渐成为国内最大的券商。并购行为也是实现证券业重新洗牌最为现实的路径,尤其在当前环境下上市券商与非上市券商的差距越拉越大也成了证券业并购的动力。作为证券市场上首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券商并购案:上市公司西南证券吸收合并非上市公司国都证券,重组之后的新西南证券净资产将突破200亿元,经纪业务份额也将进入全国前20位,跻身国内规模一流的券商之列。并购重组并不局限于中国大陆,券商的海外的并购更多着眼于国际化布局。作为内地投行的第一次国际化并购,海通证券2010年通过子公司完成对大福证券(0665.HK)的收购,并在当年更名为“海通国际”,以此作为国际化计划的第一步。2007年最早尝试走向国际化的中信证券收购贝尔斯登失利后,其全资子公司在2011年6月从东方汇理银行手中收购了里昂证券及盛富证券各19.9%的股权,以此来加快国际化业务布局。
(三)积极转型创新
从功能上,券商在传统通道服务的基础上,赋予产品创新的功能,由单一通道服务模式向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模式转型。“产品推送+投资顾问服务”就是当前传统业务创新的其中一个方向。为客户提供合适的金融理财产品,比如房地产信托产品等,更多的选择空间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金融产品的销售市场潜力巨大,还能带来相当可观的通道外佣金收益。面对佣金战,投资顾问高质量服务能黏住客户,使得客户流失大为减少,对艰难生存环境下的客户维护起到相当好的作用,对提高大客户的忠诚度更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行业内经纪业务比较有竞争力的招商证券和国信证券,均是国内投顾业务开展最早的券商,投顾业务有效地减弱了佣金战的冲击,有的营业部手续费占市场份额甚至还出现逆市上升。
从方式上,在知识中介的基础上,加以资本支持,形成更大范围、更大规模、多元化风险管理的资本中介业务。如表3投资银行中介业务演变,著名投行高盛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瞻性地由传统卖方中介向资本中介型券商转型,成功实施全球扩张,并进一步引入资产管理和直投等业务,终于成长为全球知名的全能性投资银行。当前国内大型券商如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也在谋求向资本型中介转型,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如表4,与传统的知识型中介业务相比,资本型中介是在其基础上对资本的延伸,可以为客户提供规模更大、品种更多、跨越时空的中介业务;是主动创造流动性的中介业务;是知识型中介融合资本后的业务;是拓展业务广度和深度的助推力。资本型中介业务能够满足客户境内外全方位的金融需求,同时为券商提供了更多样的收入来源。
郭金冰:基于证券视角的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建设对策探讨。从角色上,要求券商从“一对一”的即时交易走向“多对多”的跨时空交易;从被动的过路观察者走向主动的流动性提供者。要求券商在资本市场发挥更加积极的角色,实现从规模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过渡,摆脱以通道为核心的单一盈利模式,而转向以客户和产品为核心的多渠道盈利模式。
(四)走向国际化
篇5
今年以来,B2B(商家对商家的电子商务)尤其成为风投(风险投资)关注的热点,先有沱沱网花千万级美元并购雅蜂网,再有阿里巴巴欲将B2B业务打包上市,近日万国商业网又宣布获得800万美元的风投。种种现象都表明,B2B正在成为风投的“宠儿”,反过来风投也正在成为B2B市场的竞争筹码。
B2B是一种植根于传统产业又服务于传统产业的电子商务模式,虽然其入门门槛比较低,但市场空间却非常大。近年来,中国B2B市场需求日渐高涨,很多B2B网站都在积极探索科学的业务架构和有效的盈利模式,一旦他们获得风投则可以为更深层的研究和探索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更好地盈利。就万国商业网来说,其获得风投的金额之大使其在国内6000多家B2B网站中显得格外扎眼。对于获得风投的“关照”,万国商业网CEO尹维安说,中国的市场无比庞大,所有的风投都在关注中国市场,而万国商业网作为一家老牌的B2B网站,在目前技术条件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幸运地抓住了市场机会,得到了风投的青睐,这将为公司下一步发展提供极好的条件。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是门户网站,还是行业网站,尤其是面对全球互联网上一亿多的Web网站,必须依据市场的即时需求设计自身独特的业务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壮大。万国商业网1999年在香港起家,在资本运作和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等方面游刃有余。据了解,中国现有3000万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是这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像万国商业网这种熟知国际买家喜好、又清楚国内卖家业务和发展需求的B2B网站却不多见。
篇6
我国股权众筹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股权众筹主要面向初创型企业,是对VC和天使投资的有力补充,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并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同。
我国股权众筹发展概览
2009年股权众筹于国外兴起,之后三年全球股权众筹交易规模每年均实现翻倍式增长。相比而言,我国起步稍晚,2011年天使汇的成立揭开我国股权众筹的序幕。与国外的持续快速增长不同,我国的股权众筹经历三年酝酿直到2013年才正式出现第一例股权众筹案例,2014年才开始爆发式成长,并于同年出现第一个有担保的股权众筹项目。2014年11月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首次提出“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成为我国股权众筹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15年被称为“股权众筹元年”,京东、阿里巴巴、360等互联网巨头也开始布局股权众筹,引发更加激烈的竞争。
我国股权众筹出现爆炸式增长
如图1所示,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股权众筹平台数从2011年的2家增长到了2015年的141家,其中2015年绝对数量增长最多,有84家平台诞生。从增长率来看,2011~201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0%,2014年增长率甚至达到了714%,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截至2015年底,我国股权众筹平台成功众筹项目数达2338个,其中2015年为1175个,超过之前所有项目之和;股权众筹成功众筹额近百亿元,其中2015年为43.74亿元,接近总金额的50%。
我国股权众筹面临的问题
从相关利益者角度看,股权众筹涉及四大主体:股权众筹平台、融资者、投资者及资金托管机构。其中,融资者是众筹项目的发起者,多为中小初创企业或创业者个人;投资人往往是数量庞大的互联网用户,他们利用在线支付等方式对初创企业或项目进行小额投资,是实际出资人;众筹平台是为投融资双方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投融撮合等服务,并负有一定监管职能的互联网网站或其他类似电子媒介,属中介服务机构,在整个众筹融资活动中处于“枢纽”地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资金托管机构一般是受托对所融资金进行监管的银行金融机构。围绕以上四方主体,我国股权众筹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股权众筹平台面临的问题
股权众筹平台合法性较为模糊。依据我国《证券法》、《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相关规定,向不特定的公众发行、变相转让股票或向特定对象行、变相转让股票累计超过200人,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虚假信息、承诺固定回报可能涉嫌非法集资、集资诈骗类罪。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股权众筹的法律法规,可见股权众筹平台的行为游走在法律边缘,合法地位有待加强。此外,由于众筹项目参与者多,不确定性大,极易产生民事纠纷。
平台定位存在局限,盈利模式过于单一。我国证券业协会的《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中将股权众筹平台定性为通过互联网提供股权众筹投融资服务的中介机构。这一定位存在很强的局限性,目前国内股权众筹平台盈利模式较为单一,主要有两个:1交易佣金,一般从融资成功的项目,按融资额约定比例收取,是多数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2增值服务费,是指平台提供文书、法务、财务等方面的增值服务所收费用。交易佣金和增值服务费是中介机构的传统盈利点,可见盈利模式过于单一的问题与此平台定位的局限性有很大关系,同时也引发了激烈的同质化竞争。
融资者面临的问题
融资者不够专业,项目后续成长堪忧。随着“双创”时代的到来,大众广泛加入到了创业中来。这在给我国经济带来新鲜活力的同时,也带了因创业者缺乏经验与专业知识而引发的创业失败潮。融资者股权众筹平台的大量上线,一方面使本来就不多的优质项目显得更加稀缺。另一方面平台追求业绩而放松对项目进入门槛的限制,导致众筹项目良莠不齐。因此融资者的专业性问题使得众筹项目后续成长面临挑战。
估值问题难以解决,可能带来长期隐患。企业估值一直都是一个难题。传统的企业估值方法主要有:账面价值法、重置成本法等基于成本的方法,以及股息流量贴现法、现金流量贴现法等基于收益的方法。用不同方法得出的估值可能出现巨大偏差。进行股权众筹的企业一般是初创型小微企业,用成本类方法评估很可能低估企业价值,而由于成立时间尚短,用收益法评估难度可想而知。目前国内平台大多以出资金额来判断领投人,出资多者拥有估值权力,缺乏对领投人专业性的约束与评判。而且估值难会埋下长期隐患。估值过高会因未来达不到预期收益而引发群体不满,而估值过低则会使融资者因贱卖股权带来成长障碍。
投资者面临的问题
投资者不够专业,易出现跟风操作。大多数投资者缺乏专业知识与投资经验,一方面由于我国缺乏对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教育,而且股权众筹市场发展时间尚短,普通投资者尚未能够从中积攒经验;另一方面投资者由于自己缺乏判断能力,所以更易产生从众心理,进行跟风操作,而且一些领投人也存在专业能力欠缺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建立信任成本高。我国股权众筹项目存在信息披露度低的不良现象,众筹投资者具有信息上的劣势,为甄别优质项目带来不便。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出现融资者与平台合谋提高企业估值、隐瞒负面消息、资金挪用等欺骗行为,甚至领投人与融资者利益勾连,为投资失败埋下伏笔,损害跟投人的利益。因此,建立股权众筹平台中投资者与融资者之间建立信任成本的较高,具体表现在考察项目估值的成本高、考察融资者专业能力的成本高、建立信任的时间成本高,以及监督项目进展及效果的成本高等方面。
股权流动性差,退出较为困难。目前股权众筹的退出方式主要有四种:上市、收购兼并、企业回购、破产清算。由于众筹项目几乎都是初创的小微企业,所以无论哪一种都需要长时间经营后才会出现退出机会,可见众筹得来的股权流动性较差。而且若以破产清算方式退出,投资者很可能不仅收益不保,而且还要亏本。
托管机构面临的问题
股权众筹资金托管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目前国内不少股权众筹项目中托管机构缺失,资金划转仍大量采用银行转帐,不仅效率低而且为筹资者或平台擅自挪用资金埋下安全隐患。资金托管在P2P业务中已十分常见,但是目前不少股权众筹平台由于业务量小,财力不足,面对资金托管机构要求的大额保证金和费用显得十分困难。《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未对股权众筹的资金托管问题做出规定。这一低门槛在股权众筹发展初期可以激励更多企业发展股权众筹业务,但是在后续发展中却会带来“挪用”、“跑路”等风险,妨碍股权众筹发展。
国际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
西方发达国家在股权众筹领域起步早,已有较为成熟的实践经验,在多个方面可为我国提供良好的参考借鉴。
借鉴国际经验,尽快立法修法
目前国外政府在股权众筹法律法规方面主要有以下策略:(1)保持原法律法规不变;(2)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针对性修改;(3)对股权众筹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其中第三种策略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实施,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新西兰等国家均已对股权众筹制定针对性法律。以美国为例,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明确规定了非上市公司股东500人上限,但这一红线却日益成为企业融资与发展的羁绊。2011年初美国开始“创业美国”计划,2012年4月即出台了《JOBS》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正是该法案及其实施细节的陆续出台保障了美国股权众筹的规范、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对股权众筹采取的仍是第一种策略,并且我国对非上市公司发行股份的法定红线为200人,远小于美国原来的500人上限。如今距离2015年3月总理提出“双创”已一年半有余,现有法律法规对股权众筹发展的限制愈发凸显,我国针对股权众筹的立法修法应尽快实施。
拓展平台定位,创新盈利模式
目前我国对股权融资平台的定位是中介机构。相比来看,世界各国对股权众筹平台的定位更加宽泛,包括经纪-交易商、交易商、投资咨询机构、金融市场、金融服务提供者等等。平台定位对盈利模式有很大影响,未来我国不妨结合国际经验,将股权众筹平台的定位进行一定拓展,这将带来促进平台多元化成长、加快创业创新、盘活闲置资产、提高资金流动性、提高众筹参与度等诸多好处。由此带来的盈利模式创新和开拓多元化收入渠道有很多可能,比如采用“以股抵费”方式,将平台服务费改为创业公司股权;通过提供企业估值、评估报告、培训、路演宣传等专业服务,更好地服务融资者和投资者;将股权众筹与产品众筹相结合,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建立众筹社群和会员成长制度,借助粉丝经济提高用户粘度与影响力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西方国家对股权众筹平台的定位较为灵活,但他们大都要求平台在金融监管或证券监管机构注册或许可。其中美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国家实行注册制。英国、新西兰等国实行许可制。可见给予股权众筹平台巨大自由的背后实则是较为完善的监管。
建立信用体系,预防弄虚作假
在信用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融资者弄虚作假,甚至跑路的成本都很低,而建立信任的成本则很高。美国股权众筹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完善的信用体系。在美国标准的信用报告中就包括了49项内容,并且信用可以量化,信用打分在300~950之间,个人和企业的信用额度、融资数量、贷款利率等指标均与信用密切相关,充分发挥了信用激励与失信惩戒的功能。我国目前还没有成型的信用体系,信用报告一般仅涉及银行贷款、信用卡还款情况等少量内容。蚂蚁金服提供信用打分,但主要基于阿里巴巴旗下交易平台数据,难免有些片面。因此现阶段股权众筹平台一方面可以加强与蚂蚁金服、银行等机构合作,使达到信用要求的创业者和企业才可以在股权众筹平台发起融资,另一方面建立动态评价机制,投资者、融资者在交易达成后可以为对方打分,随着时间推移平台自身在运行中形成的历史数据就可以为信用评价提供参考。
放宽一般条件,实行分级准入
目前国际上对股权众筹投资者有设置和不设置准入门槛两种类型。英国的限制最为严格,只允许成熟投资者和特定类型的普通投资者参与股权众筹。其他国家大多对普通投资者全面开放,但从单次投资额、年投资额、总投资额、基于收入或资产的分段投资额、对单个融资者的投资额、多次投资的时间间隔等方面加以限制。比如美国规定年收入或净资产小于10万美金的投资者,年投资额上限为2000美元或年收入或净资产的5%;否则年投资额上限为年收入的10%,但不得超过10万美元。加拿大规定单个投资者年度总投资上限为1万加元,投资单个融资者单个项目上限为2500加元。澳大利亚规定单个投资者1年总投资上限为1万澳元,对单个融资者投资上限2500澳元。
可见设不设置门槛无疑各有利弊:不设置门槛可以给更多人提供投资机会,使得股权众筹市场更加活跃;设置门槛可以提高投资者总体风险承受能力,避免普通投资人因缺乏知识、经验而造成误会,减少因投入和预期回报相差过大时的发生。基于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可从两方面入手规范投资者准入:一是对一般的股权众筹实行“零门槛”,即所有投资者均可参与股权众筹,这对股权众筹市场快速发展,增强市场活力至关重要;二是,对投资者实行分级准入,防止因超出承受能力而造成的。具体实践可根据投资者收入、净资产、经验、专业知识等指标进行分级,设置各级对应的股权众筹投资额、投资次数、投资时间间隔等限制。
防范多方风险,完善各项机制
除了前面分析的法律、信用等方面的问题,股权众筹还存在平台与融资者共谋、虚报估值、融资者跑路、蓄意失败、资金流动性等风险,这就要求监管方与股权众筹各参与方共同努力,加快形成企业估值、资金托管、信息披露、股权退出等机制。
篇7
[论文摘 要]伴随券商直投业务的批准,券商的经营模式经营模式将发生变化,通过分析券商直投的历史、现状了解该项业务推出后所产生的影响。
随着中信、中金两家公司取得券商直接投资业务试点资格,那么就解除了自2001年4月以来对证券公司从事私人资本类投资的禁令,这意味着与凯雷投资集团等西方竞争对手采用相同模式的国内投资公司诞生了,从而券商的经营模式由此可能会带来一些变化,同时对创投也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一、国内券商直投的发展历史
从2001年证监会严禁证券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到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允许证券公司在符合法律和有关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开展创业风险投资业务。这6年前后的“一收一放”,折射出资本市场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演进。6年前,床头也普遍因为网络股泡沫破裂进入谷底,国内证券市场开始走熊,券商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的直接投资大都变成了巨额不良资产。6年后,国内券商经过了一场生死轮回,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促使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股市更是一路上冲,股权投资行业也进入新时期。单就国内私募股权投资(PE)市场而言,2007年上半年就有83家中国大陆企业得到PE投资,投资总额达到48.03亿美元,PE推出活动保持活跃,共36笔推出,其中25笔通过上市实现推出。
二、国外券商直投的发展状况
券商直投业务不仅长期以来是国际券商的重要收入来源,而且利润极为丰厚。统计资料显示,国际券商直投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60%以上,在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美国,则超过70%。美国大型私人股权基金的收益能达到40%-50%,而券商直投的回报则动辄几倍甚至数十倍。像高盛投资工商银行、收购西部矿业,摩根士丹利投资蒙牛乳业,这些精典案例都为投资方获得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超值回报。
三、国内券商直投的现状及机会
而由于中国以往的证券市场体制结构存在“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问题,券商对市场行情的依赖很严重,即都在“靠天吃饭”,始终走不出“牛市赚钱,熊市赔钱”的宿命。根据数据显示,本土券商的收入构成中,经纪业务仍是其主要来源。据对26家券商的统计,2007年26家券商64%的营业收入来源于经纪业务,券商自营业务占比26.7%,承销业务和委托理财占比不足5%。中小券商经纪业务收入更是占了主营业务的绝大部分。国内券商主要依靠经纪业务维生,这在收入结构上是明显失衡的。如今券商直投业务的开展,不仅将加快本土投行与国际市场接轨,即“投行+投资”盈利模式转型,从而改变“生存基础单一、盈利模式单一”、“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而且这一转变将迫使投行加快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从单纯的“为人作嫁”的“一站服务”向“陪上嫁妆”后“扶他上马,送他一程”的“跟随服务”转变,从而无疑将对其运营服务产生深远影响。由于直投业务不仅收益远高于传统的证券承销,而且十分有利于深层次地挖掘客户价值,进而带动后续融资业务和并购业务的发展。同时,由于投资和融资周期往往交替出现,直投业务和承销业务有周期性互补的作用,从而可以增强投行的抗风险能力。此外,在证券公司内部的自营、投资、固定收益、收购兼并、代办股份转让业务等业务部门都和直接投资有着相关性等等。券商参与直接投资业务已被广泛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四、推动PE市场竞争
券商股权投资与PE类似,都是投资于非公开发行公司的股权,投资收益通过日后出售股权或企业上市兑现。因此,券商直投业务启动后,将进一步推动PE市场的蓬勃发展,同时加剧参与各方,尤其PE、VC和券商直投部门的竞争。与国际PE和国内创投机构相比,在直接投资业务上,券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因投行承销业务而带来的项目资源优势,以及深层次地挖掘和延伸客户投资价值,帮助企业实现再融资和并购价值等。其劣势在于拟议的试点方案中,证券公司还只能以自有资金投资。PE的优势在于专业投资经验的丰富积累和人才储备,对于外资PE机构来说,还有雄厚的外来资金的背景优势。PE机构普遍在以往的投资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运作经验,从企业调研评估方法,到业务发展推进,以及走向资本市场上市或并购,都有专业的方法支撑和相对固定的业务合作伙伴来共同完成。VC的优势是可以不受三年的期限约束,在企业初始阶段、成长阶段或成熟阶段自主介入,从而可能获得更好的投资机会,获得更高回报。总之,在直投业务上,PE、VC和券商有竞争,但也可以有合作。因为三者的优缺点具有互补性,完全可以通过合作,共同打造一条共同的价值链。因而从整体上看,券商做直接股权投资是非常有助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的。
五、催发本土投行转型
目前国内投行已经渐次进入近乎充分市场化的竞争格局。在美国,所谓投资银行业务,早已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上市辅导和股票承销领域。通常情况下,投行所提供的服务都已大大超过专业之外,如前面所述的直投业务和战略咨询等。值得注意是,这领域的服务,已不是单纯可以以专业能力论英雄,而将是一场综合能力的较量。在直投业务开闸后,仅仅使企业达到上市已不是投行的唯一目标。上市后的跟随服务,包括专业辅导、完善公司治理、帮助企业持续再融资等,使得企业通过自身发展与收购提升业绩,最终使企业做强已成为投行的主要任务,包括帮助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健全治理结构,充当企业的战略顾问,协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监督控制和会计核算体制等等。有一句话说得好,“一切高级竞争,都在专业之外”。在当今人才流动趋于市场化和自由化的生态环境下,所谓专业技能,在同业人士中已难分高下。在投行领域,竞争一样越来越取决于技术产品创新和专业之外的能力。从短期看,技术,包括产品设计和服务等专业领域的创新起到关键作用,但从长期看,专业之外的能力,包括文化、思维、战略、投资等需要通过自身培育而不是模仿而来的系统处理能力,才是真正可以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券商直投业务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将是深远的。这个影响从中信证券、中金国际等中外大中小券商的转型及动向可以清楚得到印证。
参考文献
[1]匡志勇,券商直投,馅饼还是陷阱,第一财经日报,2007,03
篇8
据晨星数据显示,嘉实主动管理的偏股方向基金(股票型、激进配置型、标准混合型)全年整体平均业绩回报为11.20%,在规模前20家公司里居首。其中,嘉实增长和嘉实优质分别以24.87%和23.24%的收益率跻身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前十名。资产管理规模庞大且产品线更宽的大基金公司采取了什么策略取得如此佳绩?
记者获悉,嘉实2010年业绩整体业绩领先的背后,是嘉实基金“全天候、多策略”模式开花结果。“从2008年开始,嘉实就着手从单一投资向多策略的业务转型,2009年完成了全天候、多策略的投研业务构建,研究理念与业绩逐步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嘉实基金总经理赵学军对记者表示。
业绩领衔前十大
统计显示,在2010年前十大整体业绩最好的基金公司中,众多中小基金公司赫然在列。由于2010年主要是结构性行情,市场机会云集在中小盘股,中小公司旗下基金依靠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及时调仓换股,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不过,嘉实、华夏、大成等大型基金公司整体业绩毫不示弱。据晨星数据统计,在过去3年有完整业绩记录的261只基金中,共有33只基金取得了正回报,嘉实旗下有6只。
在业绩为王的混战格局中,依靠整体业绩不俗赢得投资者持续青睐,是大型公司保持规模的重要原因。据天相投顾统计,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上证综指近1年跌幅为14.31%,A股市场积极投资开放式偏股型340只基金(有完整的12个月业绩且剔除指数基金)的规模加权平均业绩为0.72%,而嘉实旗下积极投资开放式偏股型基金规模加权平均业绩为12.35%,超越指数26.66%,超越市场平均回报11.63%。近一年嘉实基金旗下有6只基金收益超过17%,分别是:嘉实增长24.92 %、基金丰和24.89 %、嘉实优质23.24 %、嘉实策略20.19%、嘉实主题19.11 %及嘉实服务17.91 %。
全天候多策略
在分析2010年嘉实基金业绩背后的因素时,嘉实基金总经理助理邵健表示,“宏观策略团队专门负责对宏观经济与市场趋势的研判,能够较好把握经济周期和资产价格周期,有助于在各个阶段和不同市场环境中都取得比较优良的成绩。而行业公司团队也拥有一批优秀分析师,能够把握一些行业优秀公司的投资机会。”
嘉实基金总经理赵学军则表示,“嘉实始终非常重视研究,是从投资的思考模式与行为方式上,培养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投资能力。从2008年开始,嘉实就着手从单一投资向多策略的业务转型,2009年完成了全天候、多策略的投研业务构建。”
在解释全天候多策略时,赵学军表示,大部分基金公司从最初的第一只基金开始,投资方法是单一的选股。但系统性风险来临的时候,无论股票选得再好,也难抵挡市场的整体下滑,嘉实更需要一套新的投研体系来应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同时,在A股市场获取超额收益的来源是多元的,与之对应的投资策略也各有千秋。
重视“研究创造价值”
在嘉实基金研究总监詹凌蔚看来,“全天候,多策略”,就是要适应不同市场,力争在各种环境下都能达成既定的投资目标。在方法上既增加投研宽度与深度,既有价值投资,又有成长股投资、主题投资,既有主动投资,又有被动的指数化投资。
谈到嘉实基金的研究体系时,詹凌蔚表示,对企业价值的研究始终都是嘉实基金坚守的阵地。“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可用三句话来概括:第一个,研究标的靠什么挣钱?第二个,为什么这个企业能挣钱,而它的同行挣不了?第三个,这个企业的老板挣到钱是否愿意跟你分?”
在嘉实基金研究部,詹凌蔚会要求研究员始终带着上述3个问题去做案头准备,去做调研。在他看来,第一句话就是盈利模式,这决定这家公司持续成长能力;第二句话是核心竞争优势,印证这个企业的盈利模式能否持续优秀,有没有别人会超过它。第三句话是公司制度,有很好的优势挣了钱但不愿意分,也不会去投资。
“是否追求好的价格和成本控制,反映了不同投资风格的要求,不是研究需要解决的基本要素。在研究这个层面上,我们不要拘泥或花太多时间在对PE这种估值或者PE技术估值进行讨论,这个讨论什么,在每个基金经理心中有一杆秤。”詹凌蔚表示。
结构性行情依旧
展望2011年,嘉实基金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戴京焦指出,2011年A股市场结构性繁荣仍将持续。
持续的结构性繁荣
从出口上看,戴京焦预计明年增速有望达到20%。“2010年出口超预期的部分推动来自新兴市场国家需求增长,而2011年要看美国和欧洲主要经济体的拉动。消费也将保持稳定,劳动者报酬和通胀率的上升,均有利于名义消费增速的加速。加上十二五规划将扩内需消费定为战略,将有一系列措施推动居民消费增长。制造业正处在10年折旧周期末端,有望上升。对于地产投资,保障房是支撑因素,基建投资也具备连续性。
戴京焦表示,从宏观流动性上看,高通胀持续负利率,催生了货币活化和人民币升值两大背景,支持流动性的相对宽裕。在人民币兑美元年升值5%的假设下,预计2011年全年热钱流入1200亿美元。在微观层面,股票资产相对其他资产估值有较强的吸引力,且房地产市场和期货市场都对资金的进一步炒作进行了限制,微观层面资金流动支持股市这个相对估值洼地。
2011年的政策基调,是积极财政,稳健货币,缓步升值,更强调针对性和灵活性。“除了总量政策按部就班平滑下行的经济,财政未来也将更多鼓励和支持转型和结构调整。”戴京焦强调,2011年通胀的走势及变化直接影响到政策调控的松紧,对市场有着重要影响。“2011年翘尾因素为2.1%,上半年高下半年低。总体上半年高位平稳,11月单月5.1%高点,未来1季度通胀呈现下降趋势。另外,政府设定全年通胀目标为4%将有助于稳定预期,给政策调整更多的空间。”
企业盈利超预期
篇9
除了视频网站头把交椅因为对手抓住了奥运契机而被夺去,业界对视频网站盈利能力的质疑一直围绕着土豆,迟到的牌照更使风险投资逐渐失去信心。长期依赖风投支撑的土豆网,除了闪耀的往事外还剩下什么?
互联网界知名VC红杉资本日前表示,全球经济前景黯淡,互联网黄金时代已经消逝。对于不断烧钱的视频网站来说,这个冬天显得更加难捱。最直接的表现为,这个时候已经不可能有更多的资本介入,对于投入不菲而盈利不足的视频网站而言,存活面临巨大考验。
视频模式是互联网发展的未来趋势已经毋庸置疑,最关键的问题是哪家能熬到最后。融资难度增加,赚钱的迫切性自然增加。视频网站由此成为互联网行业最富争议的第一阵线。
视频网站一哥土豆网的变化几乎是该行业发展曲线的最好印证。在2008年上半年,土豆网还稳坐视频网站头把交椅。而今,不仅因为没有抓住奥运契机而丢城失地,在牌照游戏中,土豆网亦尽失先机――一度因为没有牌照而被认为是“黑网站”,使土豆网对VC的吸引力江河日下。
11月初,业内传出土豆将内部裁员20%,在记者求证时,土豆否认了该消息。但是紧随其后的对盈利数据的质疑再次让土豆网蒙上阴霾。
千万盈利有水分?
11月5日,土豆网正式了专门为黑豆(其推出的高清视频网络电视平台)打造的广告产品和技术系统。与此同时,土豆网CEO王微还援引数据称,今年上半年土豆网的营销收入为1129.6万元,优酷网为548万元。由此,土豆网成为视频网站营销之王。
土豆网援引Zed Digital 实力传媒对中国互联网整体广告投放量统计数据称,今年上半年,国内最大的两家视频分享类网站的营销数字分别是:土豆网1129.6万元、优酷网548万元。此外,根据10月下旬3个视频网站监测数据,土豆网不重复广告主数量为98个,而同期,优酷网42个、酷6网39个。据此,土豆认为自己已经是行业收入之王。
与此同时,王微对外高调宣布,2009年土豆网取得至少两倍于今年的营收完全没有问题,“保守估计在3年内可以实现盈利”。王微还表示,由于未来2年内视频网站的融资几乎不可能完成,具有行业生存决定意义的无疑将是视频网站的营销实力。言外之意是,土豆网有足够能力抵御“寒冬”侵扰。
一石激起千层浪。土豆论调和相关盈利数据随即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在互联网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互相抨击并不鲜见,然而借盈利数据抬高自己、贬低对手尚属少见。一时之间,业界对土豆网和CEO王微的批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首先受到质疑的是1129.6万元的收入数据。分析人士指出,按道理讲,千万元营收并不是天文数字,然而对于饱受盈利模式诟病的视频网站行业来讲,千万元营收亦相当于一支强心剂。然而,土豆竞争对手优酷CEO古永锵在公开场合指出,该数据“水分颇大”,不足为信。
优酷对该数据的质疑来自于,除了上市企业的审计公司,一般第三方调研机构很难了解媒体的真实收入状况。没有媒体的配合,第三方调研机构的数据误差会很大。
除了对数据的质疑外,优酷还提出了自己的依据。“如果要采用第三方的统计数据作为收入规模、趋势判断的话,也应采用主流广告公司、广告主广泛认知的调研平台,例如艾瑞。”根据艾瑞的iAdTracker网络广告监测系统统计,优酷在广告方面自今年3月起一直领先于土豆,截至10月,领先幅度已经接近3倍。
优酷网CEO古永锵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视频网站广告收入,现在还没有权威的第三方能做出准确监测。第三方公司目前只能针对图文类广告监测,对于视频类广告,例如前后贴片、暂停广告、IVB广告等,还没有很好的手段。
在业界知名的视频网站论坛“第一视频联播网”上,资深网友沉默飞扬对土豆的千万元盈利同样提出质疑。与竞争对手的评论不同,来自用户方面的声音更多针对土豆“援引”的数据本身。
该网友撰文称:“在当前互联网行业一片暗涌之时,门户网站的1000万元收入肯定会羞于启齿,可是对尚没盈利的视频网站来说,土豆连1000万元的收入也敢拿出来提,可见其以往的广告收入是何其不堪。”
“沉默飞扬”还将土豆网CEO王微口中的第三方数据与酷6网的公开数据做了比较。“去年酷6网的广告收入就达到了2500万元,就算按照土豆上半年收入1200万元来算的话,其去年一年的收入不过才2400万元,加之今年奥运带来的商机,整体收入还不如酷6去年的收入,那还有什么引以为自豪的呢?”
面对质疑,土豆网方面认为,在网上发帖指责土豆网收入的网友,不排除是竞争对手暗中操作的网络。“视频网站排名争执由来已久,有些竞争对手不考虑做好自己的事情,却处心积虑想通过旁门左道来攻击我们,注定遗人笑柄。”
流量下滑土豆错过了什么
靠风险投资赖以生存的视频网站,在金融风暴中率先感知寒意。这在“迟暮冠军”土豆网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记者了解到,土豆网此前已获得VC方面的4轮融资,总额也已超过8500万美元,成为国内视频业获得最多风险投资的视频网站。最后的一轮融资是在今年4月份,金额为5700万美元。然而,这个中国最早的视频网站却没能赶上随之而来的奥运营销的机会。
在为期4个多月的与央视方面的周旋中,优酷、六间房未获得央视授权的奥运视频直播权。优酷、六间房均表示,没拿到央视最终的授权,是由于央视方面要价太高。此前,优酷和六间房等都曾表示正在和央视就奥运视频授权进行谈判。
而土豆网的境遇就更加难过。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份广电总局下发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下文简称新规)正式出台后,3月20日,广电总局又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抽查情况公告》,公布了一系列违规播出互联网视听节目并受到处罚的网站,视频网站标杆企业土豆网赫然在被警告之列。而就在竞争对手优酷、六间房等网站争取奥运视频转播权的时候,土豆却因根本没有拿到视频网站牌照而无法参与奥运营销游戏。
“虽然优酷、六间房等未能拿到奥运相关资源,但在此后的运营中,他们通过与PPS等授权网站的合作,或多或少地加入了奥运的大家庭。而土豆此时尚忙于争取视频网站的牌照,因此错过了最佳的营销契机。”一位不愿具名的互联网分析人士如此向记者表示。
3月20日广电总局的处罚令,及因此引发的两次“网站维护”,让土豆在与对手竞争时处处被动。优酷CEO古永锵曾公开表示,现在有利局面之一是优酷网在广电总局的“白名单”中,而对手土豆却因整改门入了“黑名单”。问及原因,古永锵表示这是因为双方从一开始的定位就不同,优酷的定位是平台,所以在内容把关方面相对重视。
显而易见的是,广告主为了自己的声誉和社会责任等,肯定会在投广告前考虑牌照问题。
烧钱三年才盈利?
2005年雏形初现的视频分享网站在经历了两年的沉寂之后,被大洋彼岸的一桩并购案燃起――Google收购Youtube为国内的视频网站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机会,包括土豆、优酷、六间房、酷6等在内的视频网站纷纷获得资本市场青睐,于是,2007年被互联网业界称为“视频网站元年”。
但是,视频网站的盈利模式一直是悬在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除了传统的互联网广告,几乎所有的视频网站仍然没有其他的赚钱方法。
六间房CEO刘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视频网站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缺乏用户和流量,而是在投入和产出之间找不到平衡。
而土豆网从2005年4月份开始公测。之前,土豆网一直是视频分享的老大,但土豆似乎在投资的转化率方面有些令人失望,其广告赞助商也远不如优酷和酷6。
坊间分析,投资转化率和广告赞助商的情况侧面反映了网站的运营能力。资本市场一直在追求用最少的钱获得最高的回报。土豆内容做得可圈可点,但在投资转化率方面,一直令投资者很失望。
土豆网自己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互联网获得的投资总额比2006年减少27.7%。在视频领域,今年1月份以来,50%投向中小视频网站的风投已停滞甚至撤资,更多的风投处在观望之中。即使是规模较大的视频网站,风投的谨慎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此,土豆网CEO王微表示,虽然目前很多行业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土豆网对明年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土豆网现金充裕,整个团队运转良好,所以不会裁员。此外他还表示,土豆未来三年可以实现盈利。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许多来自风投界的人士都表示,对一家互联网企业持续投入三年而看不到清晰的盈利能力“很令人担忧”。就连优酷网CEO都表示:“一般三轮风投过后,投资方就开始有盈利的要求了。”而一旦投资停止,需要烧钱为主、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的视频网站将面临一个真正的严冬。
链接:视频网站发展四大障碍
投资盈利倒挂
优酷网CEO古永锵指出,要做一个大规模、有影响力的视频分享网站,起码要1亿元。与其庞大的运营成本相比,2006年整个网络视频行业的广告收入只有6亿元,却有上百家的视频网站来争夺这块蛋糕,并且在这些网站中年投入上亿的就有好几家。
内容版权不清
视频分享网站也必须靠丰富的内容吸引受众,但不管是网友自己拍摄的音像制品,还是在电视新闻、电影、电视剧、广告中截取的片段,只要在网络上流动,就容易引起版权纠纷。
涉黄监管角力
视频网站对一些格调低下的信息的态度相当暧昧。但网络属于虚拟的公共资源,为净化社会环境,相关部门不得不出手重治涉黄内容,所以如何用健康的内容吸引受众成为网站面临的最紧迫的课题。
篇10
【关键词】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特征;成因;策略
证券行业具有特殊性,其集发行人、交易中心、投融资者于一身,因此证券公司具有高风险的特征。再加之目前证券公司业务具有高信用性、高流动性及高预期性的特点,这就导致当前证券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而且在把握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证券公司需要做好财务风险的应对工作,以便于更好的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证券公司财务风险
证券公司属于高风险行业,其主要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营运风险、法律风险和系统风险等几大类型,这些风险的存在必然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带来直接或是间接的影响,从而导致证券公司财务危机的发生。在当前证券公司发展过程中,能够进行财务计量或是评估的风险都统称为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存在会对证券公司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的成因
1.盈利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其收入主要以纪纪业务收入、自营证券收入及承销业务收入为主,这些业务收入合计占比已达到80%左右,而国外证券公司这三项收入合计占比不超过50%,由于可以看出,当前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不仅与市场行情高度相关,而且盈利模式较为单一,这就导致证券公司风险单一,对风险抵御能力较差。
2.融资渠道狭窄,资金链脆弱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在融资渠道上主要以银行间同业市场拆借、自营股标质押贷款和国债回购为主,而且融资渠道多以短期资金融资渠道为主,存在着较大的障碍和制约。由于融资渠道狭窄使证券公司业务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从而导致部分证券公司对客户资金进行挪用,违规进行国债回购等。
3.净资本规模较小,与其业务规模不相适应
证券公司对于风险的抵御能力需要依赖于净资本作为最终的保障。我国证券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扩大自营规律的需要经历了几次增资扩投潮,但这并不是出于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目的。据相关统计表明,当前我国证券业平均净资本数额处于较低水平,而且存在不均衡分布的特点,净资本的规模与业务规模、盈利模式和市场风险等存在着不相适应的现象。
4.缺乏健全的内控机制
当前我国证券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公司制的组织形式,但由于股权结构缺乏合理性,再加之现代企业的管理监督机制缺乏,导致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虚化现象严重,不仅公司治理无法发挥出应用的作用,而且内部监督力度不足,内部控制制度得不到有效的遵守,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导致证券公司财务风险发生。
5.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加快
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当前我国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之间的联动性大幅度提升,这就使我国证券公司所面对于风险严加严竣,不仅需要面对全球性的宏观经济风险,同时还要面对金融市场的风险。另外,由于金融业的全面开放,这也打开了风险向我国传递的渠道,国际金融市场错综复杂,存在着交叉感染的特性,在金融全面开放过程中这种交叉感染在我国金融市场中更是显著的体现出来。当前部分证券公司即使业务范围内仅限于国内市场,但也避免不了会受到这种交叉感染的影响,从而导致自身陷入危机之中。
三、提高我国证券公司财务风险防范能力的策略
1.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有效运行的基础,证券公司要拓宽融资渠道,引入各种性质的战略机构投资者,提升资本实力,促进股权主体多元化,优化股本结构,改善法人治理结构,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的机制,建立一个合理的权限分配、分配收益公平,并职责明确的制衡机制,为做好风险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强化会计监督,健全风险内控机制
首先,要求内控机制渗透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及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其次,公司内部控制的核心是风险控制,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要以审慎经营、防范和化解风险为出发点。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是要强化会计业务制度体系。
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合理评估和化解风险损失
充分利用VaR模型进行财务风险预警。VaR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度内,用于评估和计量任何一种金融资产或证券投资组合在既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大小和可能遭受的潜在最大价值损失。一旦风险损失发生,则要降低损失,将损失控制到最低,并能迅速恢复。
4.加强风险意识,确立正确的风险控制战略
在证券公司进行财务风险防范过程中,在重视组织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还要重视人的因素。通过对证券业务的人员进行全面风险意识教育,使全体员工参与到风险管理工作中来,确保证券公司所有员工在财务风险防范上都能够做到自觉性,更好的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另外,还要对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匹配性进行认真分析,确保能够制定正确的风险控制战略。
四、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证监部门对于证券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更为关注,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化解和控制。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健全,在改革进程中市场波动幅度仍然较大,再加之多年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这都导致当前证券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加剧。在当前证券市场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的新形势下,证券公司需要努力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强化对财务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从而在金融市场开放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
[1]俞邵锋.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商,2013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