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堂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9: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课堂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线上课堂实施方案

篇1

为贯彻落实《xx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全市中小学延迟开学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确保广大师生在疫情防控期间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影响,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做好全区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防控疫情是当前全省上下的头等大事。为切实解决延迟开学期间学生不能到校上课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等手段,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全面组织实施线上教育教学活动,改线下上课为线上上课,改在校学习为居家学习,做到“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确保线上教学计划与内容精当,确保各项教育教学措施落实,确保线上教学有效。

二、实施原则

(一)学生学业有保障。在疫情解除之前,学生全部在家进行线上学习、自学和活动,做到学生不入校,教师少出门,确保师生平安,确保学生学业不受影响。

(二)教育教学全覆盖。线上教育教学活动要切实做到学校全覆盖、学科全覆盖,同时要因地制宜,切合校情、师情、学情、生情,不搞形式主义,避免一刀切。支持和帮助离岛学校、薄弱学校一起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完成基本教育教学任务。

(三)线上线下相结合。坚持“一区一策”与“一校一案”工作要求,以中小学校为主体提供线上课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以教研部门和技术部门推荐资源平台为辅助,提供线上教育教学资源。线上授课既要教授知识技能,更要加强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引导,使学生通过线上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强化线下自我学习管理的能力。

(四)确保免费公益性。延期开学时段,各学校依托各类教学平台或资源实施的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业辅导,均不得向学生(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三、实施时间

从2月10日开始至疫情解除,直到学生可正常回校上课时结束。

四、实施途径

1.网络教育教学。各初中学校采取全区统一平台和统一时间进行网络直播授课方式,利用“乐课网”开展文化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各小学采取全区统一资源和统一时间进行录播课程授课方式,利用“百度网盘”中课程资源开展文化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等互联网设备进行登陆学习。

2.电视共享课堂。对于因条件限制不能参加网络教育教学活动的居住定海区内的学生,全区中小学统一利用中广有线、xx、xx、移动宽带等电视平台开设“空中课堂”,学生可以通过电视直播或点播方式,收看相应年级的线上教育教学课程进行学习。

3.其他授课方式。全区中小学在做好文化科目的教学与辅导的同时,坚持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微信、QQ、钉钉、电话等途径,开展音体美劳等科目教育教学活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实施要求。

五、实施准备

(一)制定方案

各中小学要分别根据《xx初中学校假期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指南》、《xx小学生假期网络学习课程实施指南》,“一校一案”制定好具体实施方案,在做好文化科目教学与辅导的同时,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实施要求,并列出具体到班级的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周课程表。

小学一二年级原则上以指导学生居家综合学习实践活动为主,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线上教育教学。幼儿园要做好每天一次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及时掌握幼儿的健康状况,指导幼儿家长科学育儿;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向家长提供适合幼儿居家游戏的各类资源和亲子互动的活动素材,提供科学育儿知识辅导,提高亲子陪伴质量。

(二)技术保障

有条件的以学校为主,学校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可以由一名有网络经验的优秀教师统一授课或录制课堂教学资源,也可以选择其他适合学情的教学资源。不具备条件的以区教育局统一安排为主,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网络直播、录播和点播教学,以满足师生线上教学需求。

(三)资源整合

各学校既要充分利用各级平台资源,合理引入并用好第三方教育教学资源,又要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开展网络直播、录制课堂教学。

教师进修学校要组织学科教研员、名师、骨干教师加强网络直播、录制课堂教学资源整合,形成满足当前教育教学需要的线上教学资源。

(四)教研培训

各学校与教师进修学校要及时组织教师网络培训、在线集体备课、平台磨课等活动,帮助教师熟练掌握教学平台使用、线上教学、线上辅导等基本技能。

教师进修学校要积极提供几种常用教学平台的操作教程,供学校和教师选用;要认真研究探索线上教研新模式,及时发现典型案例和好的经验做法,定期汇总推广阶段性成果,切实提高线上教学效果。

六、教学管理

(一)教学计划。各中小学校的线上教育教学活动时间为:从2月10日开始至疫情解除、学生可正常回校上课时结束;为顺利做好实施准备,各校可适当提前进行测试。各学校暂按1个月左右的时间预排计划。线上教育教学应当作为新学期整个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整体考虑。

(二)教学目标。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既要重视文化科目的教学辅导,也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积极开展音体美劳等科目的教育教学活动,全面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三)教学组织。各校要列出具体到各班级的线上教学活动周课程表,及时推送电子教材、网络课程资源、预复习、作业册及居家综合活动要求等,明确学科任课教师、课堂组织、作业批改、在线答疑及个别辅导等安排与要求,并通知到每一个学生和家长。

班级的原任课教师应同步听课,并做好线上答疑、作业批改和反馈以及个别辅导。线上教学应同步做好学生学习状态监测,并及时与家长沟通。

(四)教学进度。各学校要坚持由近及远、由慢到快原则,刚开始适当放慢教学进度,让师生都有个适应的过程。2月10日开学后第一周,以复习课为主;第二周开始除初三以外,各年级均按要求授新课,直至疫情解除正常开学。线上教学的进度要慢于日常班级授课的线下进度。

(五)作息时间。科学合理把握线上教学的作息时间。每节课教学时间小学宜20分钟左右,中学宜30分钟左右,每节课要留出一定的预习和练习时间。课间休息时间一般为15分钟。每天集中授课总时长小学低段、小学中高段、初中宜分别不超过1小时、2小时、4小时。各学校要控制好学生每天学习的容量,防止加重学生负担,保护学生视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六)教学评价。线上教学应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及时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考查和评价,掌握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切实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教师进修学校要在疫情解除后,对全区各校的3-9年级新授课线上教学内容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要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

(七)教材使用。区教育局将根据当地疫情发展情况和防控要求,适时组织做好中小学校教材发放工作。在新教材发放前,学校要尽可能在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为学生提供教学配套电子教材与使用指导,不得要求家长打印电子教材。各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及时消除教学过程中缺少纸质教材引发的焦虑。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周密安排实施

为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落到实处,区教育局建立“线上教育教学”专项工作小组,主任:xx、xx,副主任:xx,成员:xx、xx,整合行政、技术、教研、教科研等部门力量进行协同推进,负责制定与教学业务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指导各校做好开学前的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技术部门主要负责提供网络学习资源,做好在线学习技术服务;教研、教科研部门主要负责指导学校落实教学计划与进度,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要求和资源、教师网络备课与授课,跟踪评估教学指导效果。

各中小学校是实施线上教育教学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引导教师在做好自我保护的同时,立足本职、集中精力,确保全员网络在岗,全力做好网上教学、在线辅导工作。要组建并发挥好学校“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小组与技术团队作用,及时组织教师开展网络研训、平台磨课、在线试讲等活动,帮助教师熟练掌握教学平台的使用、直播教学、录播教学资源、线上辅导等技能,并实时监控“线上教育教学”运行情况,及时解决各类技术问题。同时要加强校内师资、资源、年段教学安排的统筹,根据学生学习需求选择和推荐学习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线上学习,评价每位学生的学习成效,确保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实施。

(二)加强工作值守,完善服务保障

学校线上教学期间要实施专人值班制度,确保平台安全稳定运行。任何学段,无论采用分班分层教学还是集中教学,教师都应当网络在岗。班主任要通过组建班级学习指导群,借助钉钉、微信、QQ等途径安排指导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任课教师应当同步参与直播听课,配合主讲教师指导好本班学生相应学科的学习,做好作业批阅、线上测评等工作。名优教师、党员教师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教育技术中心要统筹技术服务保障力量,提供全程技术服务保障。计财科要保障网络平台搭建和在线教学流量资金需要,不额外向家长收取费用,确保线上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运行、有序实施。对参与实施、支持线上教学投入较大精力、取得较好成效的教师给予相应补贴,相关学校应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给予配套。

(三)家校协同配合,净化学习空间

各校要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学生、家长接受和提前熟悉掌握线上学习方法,及时解答线上学习遇到的问题。要特别提醒家长做好孩子在家学习的监督,减少焦虑。建议小学生尽量能在家庭成员陪伴下参与线上学习活动。指导家长控制好孩子的电子产品用眼时间,切实保护好视力。

落实中小学减负要求,严格按教学进度开展线上教学,不得超纲、超进度、超负荷教学,不得额外增加学生和家长负担。加强网络学习空间的引导与监管,不得发送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内容,确保网络学习空间清朗、纯净,传播正能量。

(四)关注特殊人群,给予特殊关爱

要关注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困难家庭子女等特殊人群的线上学习帮扶落实工作,建立特殊人群人员清单,逐个确认,对线上学习确有困难的,要提供必要的帮扶和指导;对由于家庭贫困、勤奋好学、无线上学习条件的学生,学校要给予特殊关爱与帮助;对重点疫区不能按时返校的随迁子女等学生,要及时通过多种办法给予必要的教学辅导。

没有采用“一区一策”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如确无条件组织线上教学,经区教育局批准,可暂不实施线上教学,但应通过其它方式做好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健康关心、动态跟踪;正常开学后,要创造条件支持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及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五)严明工作纪律,确保教学质量

篇2

一、工作目标

按照“疫情防控为重、分析研判为先、分类施策为要”的工作要求,针对我区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统筹利用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开放性、公益性网络教育平台,整合调集适配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电视、家庭电脑和智能终端等,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在线授课(听课)、资源点播和线上辅导、讨论、答疑等教育教学活动,消减疫情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最大限度实现学校春季学期延迟开学不停学、教学计划不缩水、教学标准不降低,教育教学活动覆盖全体学生。

二、工作原则

(一)统筹部署,分层推进。区教育局负责网上教学工作的监督指导和跟踪问效。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对各校网上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进行具体指导。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省、市、区和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做好本校线上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因校制宜,分类施策。各校要根据信息化基础条件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特点,遵循教育教学及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制定差异化实施办法和措施,灵活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三)精准实施,务求实效。各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快捷、易用、实用、普惠的要求,优先选用本地、本校应用成熟的网络教育平台开展网上教学工作。科学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有效组织教师开展网上备课、授课、答疑辅导、作业批改等,确保线上教学活动科学有序、务实高效,与春季学期开学的教学工作有序衔接。

(四)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各学校要加强与国家和省、市教育资源平台、互联网教育企业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建立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引导互联网教育企业向各地、学校免费提供安全优质网络教育资源。

三、组织实施

(一)教学组织

1.制定网络教学方案

采取“一校一案”模式。各校要根据学校实际,结合学科特点,分析学生情况,制定《学校延期开学期间网络教育教学工作方案》。要指导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分学段,按学科,以周为时间单位,制定具体的学生“居家学习”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2.注重网络教学质量

一是加强网络备课。各校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组织教师开展网上集体备课,共建共享备课资源库。学科教研员要加强对新任教师的指导力度,确保教学标准不降低;积极研讨交流线上教学方式方法,提高线上教学水平效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及时进行反馈答疑,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不降低。

二是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时长。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线上教学内容宜少不宜多,进度宜慢不宜快,不得赶超教学进度。线上教学第1周以检查寒假作业、在线答疑、心理辅导、指导课外阅读为主,逐步过渡到新课内容。要严格把控在线时间,小学段,一、二年级网络学习时长不超过30分钟/天;三、四、五、六年级,网络学习时长不超过1.5小时/天。初中段,初一网络学习时长不超过3小时/天;初二网络学习时长不超过3.5小时/天。高中段,高一高二网络学习时长不超过4小时/天。因疫情期间耽误的教学内容,开学后将酌情通过调减周末时间、压缩暑期假期等方式来补偿,以保质保量完成学期教学任务。

三是加强初、高中毕业年级教学指导。各学校结合实际灵活运用集中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指导,切实加强备考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学生线上学习要留痕、存档,要与学期“正常开学”的教学工作有序衔接。

四是幼儿园可通过APP、微信、QQ等方式,指导家长科学开展亲子活动、提供科学育儿知识辅导,严禁幼儿园直接面向幼儿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3.网络教研和教学指导

充分利用教育部“教研网”“教研”微信公众号、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等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完成新学期线上集体备课工作。各学科教研员要加强对中小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线学习活动的指导、跟踪、服务和监督,探索创新网络教学多样化有效形式,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有关网络教学计划指导意见将根据省教育厅文件要求于近期另行发文。

(二)教学模式

1.在线直播课堂。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冈络平台开设直播课堂,教师集中授课,课后分班辅导。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的优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2.网络点播教学。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存量资源和积累的“一师一优课”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资源点播。

3.学生自主学习。由学校组织教师根据网上学习资源清单,结合本校实际,指导、推送给学生供自主学习。学校和家庭要加强自主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4.电视视频学习。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教育电视台,通过直播、点播等方式进行学习。

5.线上辅导答疑。各中小学在组织网络课堂学习的同时,可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和“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进行在线辅导、答疑,并合理布置作业,严禁加重课业负担。

(三)教学资源

按照“用好国家和省资源、聚集地方优质资源、开发内生特色资源”的总体思路,各校可根据实际选择相应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1.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如中央电教馆提供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中国教育电视合通过电视频道播出有关课程(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同步直播)、人民教育出版社开放“人教点读”数字教学资源库等。

2.充分利用省、市、县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各地、各学校可登录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或市教育公共资源平台。

3.鼓励各校开发开放本校网络教学资源。要积极发挥现有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作用,同时按程序逐步遴选一批微课等类型的优质资源,根据实际需要面向本校中小学生的网络教学服务推送。在疫情期间,不提倡、不鼓励每一位教师都录制线上课程。

四、工作步骤

(一)全区网络教学资源调研阶段(2月20日前)

成立网络教学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教育局分层开展基层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实地调研,组织信息技术人员和学校校长开展相关教学资源研讨会。根据调研情况制定全区网络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做好教学活动安排部署。

(二)学校网络教学工作准备阶段(2月22日前)

制定学校网络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教师进修学校和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会议系统、即时通信工具对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开展应用培训;要以学校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通过微信工作群、QQ群等方式,开展网上备课。各校要在22日前将《学校延期开学期间网络教育教学工作方案》上交教师进修学校审核,为全面实施网上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三)学校网络教育教学组织实施(2月24日后)

全区中小学校网络教学活动于2月24日起全面启动实施。各校网络教学领导机构要在每周日前对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审核和。同时,各校负责人要将学校一周网络教学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周小结,并于每周日前上交教师进修学校备案。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培训指导

学校教学指导部门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等要加强对一线教师的网上教学指导,为教师开展高质量的网上教学提供支持服务,切实让教师掌握网络教学的技术要求和基本规律,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实效。

(二)强化技术支撑

加强与各电信运营企业、各互联网教育企业等的沟通协调,全力做好网络教学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协调各互联网教育企业同步做好相关平台的资源更新和教学应用支撑工作。

(三)强化家校共育

要加强家校联系、密切合作。各学校要分班级指定专人及时向家长介绍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安排,引导家长积极配合,提前做好网络教学准备,督促学生按时参加线上教学、按时完成网上作业。要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制定延期开学期间活动计划,让学生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适当开展劳动教育,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防止沉溺网络和电子游戏。

(四)强化质量监控

各学校要切实做好网络课程内容监管和质量保障。教师直播或录制的课程以及网络课程的选用,由各学校负责审核,确保意识形态安全。要实施领导包保年级或学科制,加强网上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加大作业考核检查、在线学习督导和课程教学质量监控。

篇3

本文通过分析“J课堂”微视频促进普陀区教育教学变革的实施方案,即从项目团队组建到微视频开发、“J课堂”云平台建设,再到区域学校形成各自特色的微视频应用模式,提出以微视频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变革的思路,以期为区域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变革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微视频;课堂教学变革;教学资源

一、引言

2006年3月,博客技术先驱埃文•威廉姆斯(EvanWilliams)与另外两位合作伙伴共同创建了以提供“互联网短信”服务著称的Twitter网站。[1]随着Twitter的兴起和广泛运用,人们发现这种被称为“一句话博客”的微博虽然有140个字符的限制,但其所传达的内容同样可以发人深省。同年10月,谷歌公司以16.5亿美元的天价收购在线视频网站YouTube[2],预示着以微博、微视频、微电影为代表的“微时代”已经来临了。此后,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录制微视频解决教学难题,以微视频开展教学的理念似乎一夜之间深入人心。在教育领域,微视频是指具有完整意义的知识模块或知识点,时长约为2~20分钟,是由多个“知识原子”构成的微型教学视频资源。事实上,视频类教育资源并非新生事物,其经历了教育电影、教育电视、网络课程视频、微视频等多个阶段。[3]早在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LeRoyA.McGrew教授就提出了60秒课程(60-SecondCourse)的概念。[4]2008年,美国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Penrose综合了以往设计短小课程的思想,明确提出了微课(Micro-lecture)的理念。但这些构想由于受到各种限制而得不到实施。近年来,随着Wi-Fi、4G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iPad、Surface等移动终端的飞速普及,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走向移动化、微型化和碎片化已经成为可能,学习资源内容的微型化、移动化改革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微视频作为智慧学习的重要资源,能够满足学习者入境学习、泛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对均衡教育资源,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变革教学与学习方式能起到重要作用。虽然国内部分学校(如山东省昌乐一中、重庆市聚奎中学等)开展了校内翻转,微课大赛等赛事的举办也使微课的制作和应用得到了推广,但是由于微视频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新宠,所以取得明显实效的实践案例较少,能从区域范围以微视频促进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变革的案例则更是凤毛麟角。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上海市普陀区实施的“J课堂”项目作为案例来进行深度分析,以期获得区域内推进微视频应用的有益启示。

二、上海市普陀区“J课堂”项目的实施现状

一直以来,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是制约普陀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问题。下面详细介绍上海市普陀区推出“J课堂”项目的实施背景、实施方案和微视频应用模式。

1.实施背景

上海市普陀区区域面积55.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30万,属于城乡结合部。它是以人口导入型为主的教育大区,随迁子女较多。作为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区,普陀区“J课堂”是“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实验”项目的核心课题,2015年5月23日在青岛举行的教育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暨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中,普陀区“J课堂”实践案例参展,并得到专家领导和现场观众的高度关注,它被收录到教育部区域信息化案例库。

2.实施方案

(1)组建项目团队

普陀区“J课堂”平台是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云研究院和普陀区教育局共同打造,是由教育局副局长牵头,教研员、一线教师、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团队组建的。普陀区教育局行政上的推进,更多的是思想观念上的引领;专业引领还是依靠普陀区教育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项目学校实践研究,多方参与,构建了一个集资源共享、在线互动、智能推送、学习分析于一体的“J课堂”云平台。

(2)微视频开发

普陀区教育局根据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反映出的初中理科教育偏弱的现状,从学科团队的视角出发,分别组成初中数学、初中物理、初中化学三个主力研究队伍。每一支队伍都由市区级教研员、学科专家和骨干教师组成,并聘请市级专家进行备课指导,集中精力打造适合区情的初中数理化优质微视频资源。从选题、方案、设计、预录、录像五个环节设计了微视频“五步骤、三循环”的研究结构。[5]“J课堂”微视频的开发重点发挥课堂一线教师的作用,研究团队共同确定学科微视频的选题和录制计划,并由录制教师对录制方案和教学设计进行迭代设计和反复打磨,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3)普陀区“J课堂”云平台开发与使用

普陀区“J课堂”云平台的设计理念是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从普陀区的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出发设计开发,致力于打造集学习与评价于一体的网络学习云平台。下面从普陀区“J课堂”云平台的三个方面功能,即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数据记录分析学情和知识导航助力个性化自主学习对其应用进行分析。①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一校名师,全区共享。普陀区从教育教学改革优质资源匮乏,优秀师资有限、分布不均衡等瓶颈问题出发,组织参与课题的所有学校的特级教师们一起开发微视频资源,供全区所有学校的师生共同使用。②数据记录分析学情。“J课堂”平台是以“数据驱动的教学”为核心理念。首先,通过学习过程记录、智能反馈等功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观看微视频的暂停和回放情况、学习次数、学习时间等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其次,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学生可以在“学习社区”相互提问和回答,教师可以为学生解惑答疑,指导学生的学习。最后,教师在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可以在视频中插入一些题目让平台自动判断,根据学生观看视频和做练习的情况,为学生个性化地推荐接下来要继续学习的内容。③知识导航助力个性化自主学习。“J课堂”平台借鉴了可汗学院制作知识地图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导航系统,将片段性、碎片化的微视频学习资料形成知识体系。在平台内,不同的颜色标识不同的学习进度:蓝色表示已经学过,黑色表示正在学习,灰色表示尚未学习。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由点到线再到面,按知识结构组成一个知识网络。

3.微视频应用模式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各所学校根据学校的情况、生源等特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应用模式。“J课堂”云平台上的微视频旨在帮助学生为课中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所以应鼓励学校和教师尝试创新教学的主体需求和学校特色。在实践中形成了如下三种微视频应用模式。

(1)洛川学校“三段式”应用模式

由洛川学校刘爱武校长带领的E教易学工作室,致力于微视频应用于教学的研究,他们开发了将微视频应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三段式”应用模式。在课前,教师根据所在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于本班学生的微视频,学生利用微视频进行预学习,完成导学单上的内容。教师通过人工批阅或问卷星统计导学单的完成情况,对正确率高的内容可以不处理,对错误率高的内容要在课堂上着重讲解,同时为课堂内容的调整做准备。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课后,以单元知识点为单位,复习并完成检测题。学生整体建构所学知识,及时查漏补缺。虽然微视频是由单一知识点录制而成,长此以往可能会使学生学习呈现碎片化,但是学科知识有其系统性,能完善“J课堂”平台微视频的系统性,让学生实时查漏补缺。学生可以利用“J课堂”平台上的微视频知识导航框架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统整。

(2)北海中学“四驱学习”应用模式

北海中学借助微视频打造初中“四驱学习模型”应用模式。该模式分为四步:第一步是学生自主学习,主要是驱动预先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观看微视频学习知识内容。第二步是预学交流,主要是驱动学生的思辨意识,提升积极思维品质。学生在家根据导学单自主学习,教师上课时把导学单收回,通过对大数据和导学单的双重分析,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组织教学。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讨论思辨,培养思维品质。第三步是主题探究,主要是驱动师生活动,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每节课上教师会设置不同的主题进行探究,培养多样性思维、数学建模思想等。第四步是当堂反馈,主要是即时检测,驱动自我检测,提升即时学习效率。

(3)金鼎学校“AB组分层教学”应用模式

金鼎学校成立于2009年7月,是上海市唯一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模式的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学生多数是从乡村进入上海的“留守儿童”,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较差,存在一定的行为偏差。为了实现均衡优质的教育,学校根据学生期中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A组和B组,分层教学,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J课堂”正是通过因材施教的理念实施教学,所以自参与普陀区“J课堂”以来,金鼎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

三、“J课堂”对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变革的启示

1.微视频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根据学校特点、学科特点和课型灵活开展

微视频作为开展翻转课堂的核心学习资源,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器”。通过对普陀区各类学校不同学科的微视频应用的分析,笔者得出有效利用微视频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过程,需要根据学校特点、学科特点和课型灵活开展。首先,每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不同,微视频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其使用要讲究前提条件,因为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的社会文化实践的复杂过程。例如,对于生源质量相对较差的学校,名师微视频并非是拯救教学质量的“救命稻草”,也并不能实现教育的共同发展。普陀区“J课堂”微视频能根据普陀区学子的学习情况进行应用,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其次,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微视频。微视频短而精,知识点明确具体,所以在教学情感教学类内容时,它的适用性不强。最后,要根据课型及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设计开发微视频。教师不仅能在讲授新课时应用微视频,而且在课外内容拓展、总复习考试的时候也可以使用,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

2.构建基于知识地图的微视频学习体系

知识地图是一种以可视化方式展现的显性化、结构化的知识关系网络,具有知识管理、学习导航、学习评估等功能。一门课程所承载的教学内容往往具有很强的逻辑结构,这就要求教学必须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比较差,而微课程大多是单个或者零碎知识点的堆积,这对学生理解单一知识点会有较大的帮助。“J课堂”基于学科的微视频知识地图的构建,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框架,他们通过观看系统的学习微视频,能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基于知识点、章节、主干知识的逻辑知识框架,有了这个框架,学生很容易找出自己学习的不足。该体系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举一反三,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为可视化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3.利用微视频推进课堂教学变革,平台的建设不可或缺

普陀区“J课堂”云平台是中国本土缩小版的“可汗学院”。从“J课堂”云平台推进普陀区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不难发现,云平台上可以同时实现学生微视频学习、教师教学任务、师生课程在线讨论、学情分析等功能,实现教学的线上互动。同时,微视频学习平台根据课程学习视频的点击数据,如学习时间、点击数量等,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提供给教师一整套学情分析资料,供其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四、结束语

普陀区“J课堂”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满足了普陀区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需求,就如同可汗学院的成功是因为其满足了当今世界的需求一样。微视频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了有效教学,从而高效率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它让课堂教学起点从知识传授提升到理解与应用;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选择;让学情分析从模糊走向精准;让交流从单边走向多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应用与理解知识上。在多元文化、多重视角、多重知识交互的环境下,微视频能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经验的建构,完成学习过程,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总之,“J课堂”平台对推进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变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作者:李南南 单位: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Twitter[DB/OL].[2016-5-13].

[2]搜狐IT.Google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掌控网络视频业[EB/OL].[2006-10-10].shtml.

篇4

一、加强学习、统一认识

为了使广大教师明确开展“构建双效课堂”研究活动的意义与要求,我们运用自2000年以来县镇两级在我校进行的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使部分教师因课堂教学水平低而被确定为待岗教师的残酷现实,使教师逐渐认识到课堂教学是教师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想站住岗位就得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水平,实现专业化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广大教师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顺应教师需要把构建“双效课堂”工作列为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突破口。组织教师在认真学习《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解读》、《有效课堂》等理论书籍的同时,对学校制定的《开展“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的实施方案》、《课堂教学评价考核细则》等工作方案制度以及构建“双效课堂”操作技术要求进行了认真学习。通过学习使广大教师明确了学校开展“构建双效课堂”研究活动不仅是贯彻“关注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个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也是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传承优势、夯实基础

我校自2000年起为了适应教师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开展了“强化思维训练,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生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教研活动,形成了“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当堂测试、自我反思、主题交流、领导点拨”八位一体教研模式雏形。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们在教研模式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典型引路、自主实践、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校本教研活动特色。在实施“构建双效课堂”研究活动时我们把引导教师巩固发展校本教研活动成果作为“构建双效课堂”研究活动的根本性工作来抓。

1.典型引路。我们根据开展“构建双效课堂”研究活动要求,先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构建双效课堂”进行学科教学设计,学校业务领导把关指导,然后由教研组推荐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组内教师进行当堂测试,最后由业务领导与全体教师进行评课,进行主题教研经验交流。我们先后选择了数学计算、应用题教学;语文识字、阅读、习作教学;英语短语教学等课堂教学在活动中进行展示,凡是教师实施课程有困惑的课型,我们都分阶段在集体研究基础上,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使教师明确达到相应学科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

2.自主实践。教师在“构建双效课堂”研究活动中,进行自主实践是教师专业是否得到锻炼与有效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校本教研达到自主化的重要前提。在工作中,我们通过用教研计划管理规范教研活动主题,用教研制度规范教研活动行为,用教育科研课题实验和主题教研相结合的方式积淀教师理性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措施,引导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地进行自主规划、自主设计、自我调整、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使教师的不断学习与反复实践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夯实了开展“构建双效课堂”研究活动的基础。

3.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借助学校教研组开展的“构建双效课堂”教研活动以教师自主实践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为研究主题,在教研活动中通过“共同合作、以强带弱、研究交流、反馈提高”的形式,为解决问题提供新思想、新思路和新方法。在教研活动中,我们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参与率、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分别采取了“同课异构”和“同课同构异上”等方式使教师在了解了他人对自己自主实践成果评价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师之间在同伴互助中相互学习他人的先进、实效的教学理念与操作技术。

4.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对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回顾、思考、总结、研究,进而甄别经验教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所进行的活动。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四项措施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活动水平。一是日常系列的写教学后记;二是教研活动中的主题反思;三是走出学校观摩教学反思自我;四是进行教学反思征文评比。在写教学后记中,我们首先对教学后记的写法进行了全面辅导,对教学后记由过去的写总结,明确为写教学得失,写三维目标的落实,写教学对促进学生心智与情感发展的收获与不足等。在教研活动中的主题教研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针对自己的教研课进行主题鲜明、内容具体、规范科学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体现教学概况,过程得失及原因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走出学校观摩学习反思教学中,我们一是与先进学校结成联谊校;二是组织骨干教师到名校观摩名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学习过程中肯定自己探索研究的成果,找出差距与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教学反思征文竞赛中,首先由各教研组推荐本组的优秀教学反思参加学校评比,学校将获奖的教学反思推荐到全镇教研会上交流。通过坚持开展自我反思活动逐步使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由过去单纯的教向重视研究教学转变。

三、研制模式、提高效益

我校在总结反思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得与失时,认识到一些已经被肯定的,先进的经验与做法往往得不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甚至有的教师徘徊在原有的教学老路上不能前进。为此,我们在总结了学校以往的教学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语文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数学计算、应用题、几何教学,英语目标教学等教学模式,并讲解印发到每一位任课教师手中,使教师能在新的教学起跑线上开展“构建双效课堂”研究活动,避免了无效劳动和重复劳动,保证了开展“构建双效课堂”研究活动的效益。

四、精细管理、科学考核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学管理中主要表现在对教学工作的时效性、科学性进行全面细致的管理。在工作中,我们开展了“推门即听课,翻本即检查”活动,全天候进行教学管理。业务领导每天保证至少有一人在课堂听课。通过听课了解并指导教师开展“构建双效课堂”的自主实践研究活动。与此同时,我们进一步修改并完善了《课堂教学考核细则》、《教师工作考核细则》、《教研组工作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通过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对全体教师的工作业绩实行周通报、月小结,学期末进行全面考核量化的制度,提高了“构建双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整体水平。

篇5

关键词:MOOC;混合教学模式;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

近年来,实验教学逐渐以“开放共享”的理念作为指导,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各大知名高校纷纷加入MOOC平台,大量在线开放课程对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和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对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开放共享和新型交互模式吸引了高校师生的广泛热捧。在MOOC平台上开放实验教学,采用视频和实验板结合的形式,使得传统实验课程可以突破场地与时间的限制。同时,在学生中推广实验教学的交流和讨论,使得彼此之间进行有益沟通,能够推动校园内的学习和创新氛围。

一、实验课程MOOC改革

开放的大学不仅仅需要提供高质量的理论课程资源,还需要有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探讨传统实验教学与MOOC结合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实验教学的发展,也能使理论教学水平得以提高。根据MOOC平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跟踪调查情况来看,文科课程学习比较容易,但是对于带有实验实训环节的理工类课程,仅通过线上课程学生很难掌握,学习效果不佳。

由于实验教学需要场地、设备等条件配合,并不像理论教学那样直接在MOOC平台即可,而是需要通过现场教学获得实践经验和技巧,学生通过动手解决问题领会和锻炼个人能力。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的开放共享不能局限于课程视频,更应该促进实验设备和场地的开放共享。

二、混合式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实验教学改革需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设计易操作的实验平台,选择合适的实验教学内容,尽量突破实验教学的场地限制,方便学生通过在线课程完成实验。二是实验教学应以学生为主,推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引导为主的模式。

1.翻转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

为了加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有必要推进翻转实验教学。所谓翻转实验教学,就是效仿理论课程的翻转课堂,将“教师讲、学生听”这一模式翻转过来,课堂上由学生自行阐述实验现象和遇到的问题,教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并逐一检查实验结果。翻转实验教学将课堂的主导权由教师转移给学生,教师主要工作在于答疑和与学生互动,所有的思考、动手、表达的机会都交给学生,帮助学生实现主动动手和主动求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2.混合实验模式

为实现翻转实验教学,学生完成实验需要采用混合模式,即由学生课外自行完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内容,课堂上主要是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互动式的探索学习。实现翻转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课外完成基本实验,由于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课外完成实验必须有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为此,我们采用自主设计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平台,芯片采用STC89C52型,方便学生携带和烧录。另外,学生完成基本实验需借助教学视频,我们以自主设计的实验平台为基础制作教学视频。

采用MOOC理念推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实验混合教学模式,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翻转过来,有助于贯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培养目标,也方便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实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同学,教师可通过变化接口连接等方式要求学生现场完成,并进行指导观察。除了基本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结构安排,开课期间学院还同步开放科创实验室等各种24小时学生自管实验场所,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硬件条件课外完成基本实验。

三结语

结合MOOC改革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引入混合教学模式,让学生作为实验课主体,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课堂的提问、讨论、思考、辩证、动手等任务都留给学生自行完成,有助于促进学生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青,艾明晶,曹庆华.MOOC环境下开放共享的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4,31(8):192.

[2]梁智杰,朱东鸣.MOOC环境下虚拟实验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5,30(1):80.

[3]蒋,费洪晓.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5(3):120.

篇6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课程 混合型 学习模式

混合型高中英语教学将教师课堂指导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相混合、将面对面教学与网络学习相混合,这完全符合信息化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成效,培养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基于不同目的,混合不同的知识领域、有效促进其语言技能的训练、提供有效的师生交流渠道、积极发展学习者自主学习、互助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

1、综合英语混合型学习模式的实施前期分析

1.1. 教学对象分析。为了让综合英语混合型学习模式更好地实施,笔者对教学对象进行了英语入学水平测试及相关问题的前测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为:开放教育英语大专学生新生,具体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学习动机,网络使用技能及对网络教学的态度。

测试及调查表明:①大多数电大英语大专学生学习的目的比较明确,功利性较强。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整体水平较低,信心不足。而且他们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③100%的学生都使用过网络,95.2%的学生有两年以上的网龄,并且掌握了一定的网络使用技能,主要用于聊天,浏览网页,听音乐,看电影,最常用的是 QQ 聊天等。但是以学习为目的主动上网的学生不多,只有 21%;另外,由于经济、工作等原因导致每天上网时间不足 20 分钟的有 26%。95.2%的学生认为网络对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93%的学生愿意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喜欢的形式主要有收集网络信息、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交流合作。④教学内容单一化.在面对面的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普遍以课本为纲,根据课本内容组织教学,一个学期完成一本书的讲解任务。这样学生必定会将所有注意力集中于课本内容,并误认为英语课程的学习就等同于课本内容的学习。但一般来说,任何课本在选材方面很难满足所有学习者的需要,同时,从资料收集到出版成册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有些原先热点的话题可能在经过了几轮的使用后已经过时,如果只将学习内容局限于课本,既不因人而异,也不与时俱进,在一定的程度上会降低学习者的兴趣,影响教学成效。

1.2. 课程内容分析。“综合英语”是一门英语综合技能训练课,包括听、说、读、写、译多种技能的训练。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课程主要通过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和篇章结构)的学习和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不同环境下英语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打好基础。

2、综合英语混合型学习模式的构建及实施

2.1.构建运用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平台,建构 6 个基本功能模块:①教学平台管理系统设置模块;②课程和课件资源管理模块;③网络交流互动模块;④作业测验模块;⑤统计分析模块;⑥帮助及辅助功能模块。

2.2.制定实施方案。事先制订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合理安排好课程大纲、文本内容、阅读材料、任务安排等。确定教学工作进度安排表,并明确学生在何时该做些什么、该如何做。教师需要从备课、课堂活动安排、准备素材、布置和检查作业等各个方面,精心进行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便学生调动以有知识结构,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

2.3.面授课堂的运用。根据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集中面授辅导,除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适量讲解与答疑外,主要应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课堂辅导和学生交际活动要尽量按照“学习指导”里的学习步骤的提示,采取 Pre-task,On-task和Post-task三个步骤来进行,并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辅导要围绕学生的活动来展开,可采取答疑、组织对话、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学习方法的机会。

2.4.网络学习的运用。教师要对学生的网络学习作出指导:①网络学习的学习资源方面,明确教学目标,掌握网上课程资源,向学生说明网络资源的使用和要求,包括学生个人主页,中央电大的《综合英语》国家精品网络课程,提供有助英语学习的网站网址。②网络学习的技术方法方面,培训学生上网技术包括网络搜索引擎,电子词典的使用等。为学员建立 QQ 群,进行实时及非实时远程协助、答疑、公布消息等。③网络学习过程的安排及监控方面。明确学生每个月上网学习不少于 20小时,网上发贴不少于 25 个,网上作业按时完成。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长可以指定或学生自选。让学生互助和协作完成一些特定内容的作业。

2.5.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都离不开学生在说,听,写,读,译五个方面前的基础知识,因此有必要脚踏实地的抓好这五项基本能力。加强说,听交际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写作,阅读和翻译,因为他们相互促进。

此外,我们还必须在应变能力和素质方面培养他们。我们的学生心理素质很差,见到外国人就不自在,本来就不够好的英语水平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培养并加强化学生的口语能力有助于加强心理素质,高职高专的学生还应该训练自己的礼仪,良好的礼貌修养和个人仪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西方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既然选择了语言教育,就要了解西方文化,吸取其精髓为我所用,这样反过来又能促进我们的语言学习和对外交流。

3、综合英语混合型学习模式实施效果

在课程结束后,我们设计了综合英语课程知识测试卷和学习反馈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反馈信息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并与前测问卷相关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获得预期相关假设的验证。数据表明综合英语混合型学习模式的实施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课程内容认知领域,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②网上学习技能领域,掌握相关技术手段;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学习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研究性协作学习能力。③情感领域,由于课程教学线上线下的合理安排,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建立了自信心。面授课,网上实时及非实时协助、答疑,为学生及时扫除学习上的障碍。通过交流,学生建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加强了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自主能动性。

结束语:

混合模式强调教学不应只关注学习内容或是某项技能,而应更多支持学生在社交能力和情感方面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减轻和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是开放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相对来说,教师参与度高、指导力度强的讨论得到学生的应和多,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多,交流内容也很有意义;而教师参与度低、指导力度弱的讨论则明显比较萧条,甚至无人理睬。由此可以看出,在混合型学习模式中,教师 online 辅导的参与和反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巨大。而校本课程开发是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微型化、情景化与多样化是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特色之所在,其重要性体现在帮助学生职业成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完善学校英语课程体系、形成学校特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同时,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也面临着开发主体素质能力欠缺、课程体系稳定性合理性不够两大挑战。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数字故事;拓展课;小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4-0015-04

一、引言

数字故事是故事的数字化表达,是指使用信息技术将故事视觉化,以更形象、更生动、更直观的数字形式呈献出来的一种新的讲故事的方式,主要区别于传统故事形式。

针对数字故事本身的特点,本文将其与各个学科相结合,以及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感悟等项融合,主要致力学生对数字故事的制作和创新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同时借助于故事的数字化、视觉化表达,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氛围和环境里进行视觉化的表达,更重要的是故事中的一个个情节,采用形象的数字化表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索,自主能动地积极思考和发问,学习知识的能力。让数字故事与课程整合更加生动自然、更有效,让数字故事成为生活中视觉化表达的一部分。

二、“数字故事拓展课”开设背景

上海市某小学是电子书包项目试点学校之一。基于对信息技术重要意义的认识和实践教育创新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迫切需要,十余年来,她一直走在教育信息化探索的路上。随着电子书包项目的逐步推进,丽英小学开始关注拓展型课程,追求新的突破。为了运用信息技术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上实现新的突破,充分依托数字化环境开发拓展型课程创造属于学生们自己的课堂,学校启动了拓展型课程领域的重构和再设计。如何依托数字化课程环境,实现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成为学校思考的新命题。

数字故事协会在2002年,对数字故事有这样的定义:一个古老的讲故事艺术的现代化表达。丽英小学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把 “数字故事拓展课”定为18个拓展型科目之一。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考虑:

(1)培养学生学会讲故事

(2)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3)视觉化思维的培养

所谓的视觉化思维是指视觉形式的感受能力,借助于形象语言进行思考的能力,运用图形语言及绘画媒体对所见与所思进行描述的能力。所以数字故事的制作过程就是视觉化思维形成的过程。

(4)数字故事与语文作文的整合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小学生心理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字故事所具有的故事性、艺术性、创造性等特征,使学生经历了整个故事的发生、体验、感受和创作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5)信息素养的培养

数字故事的创作要用到很多信息化的手段,比如:如何得到一张精美合适的图片,如何剪辑音乐,如何收集字体等一系列的信息工具和资源。数字故事的制作,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必然的。

三、“数字故事拓展课”具体实现

“数字故事拓展课”项目于2013年3月15日正式启动,通过制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对本项目进行实施。本文讲述的是笔者教授的五年级数字故事拓展班,一共有20位学生参与,每周五进行一个小时的学习、交流和分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学生具有制作数字故事的基础知识,熟悉制作数字故事的基本过程。

(2) 学生能在原有的故事范本中,进行创编、模仿、制作,用简单的技巧丰富故事内容。

(3)通过数字故事的鉴赏,培养学生对色彩、音乐、图片的鉴赏能力。

(4)学生会在生活的情节和体会中寻找写作材料,经过构思、写作和修改形成一个2-3分钟的精彩的文本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颠倒课堂”、微信公众平台、爱班网络平台,采用课堂交流、互动、分享的教学过程达到课堂内容的讲授。

(2) 掌握图片、音乐的搜集方式,以及常用的处理技巧,进而掌握制作数字故事的步骤。

(3) 课堂教学中,采取分组协作的教学形式,小组分工完成教学任务。

(4) 通过模仿、鉴赏、讲述、创作数字故事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对数字故事的形成过程有完整的理解并能够进行完整的创作式操作性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提高学生对故事、图片、音乐等事物的美的鉴赏力。

(2) 开发了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协作能力。

(3) 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形成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多元智能。

(二)教学策略

本项目的实施策略是结合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位一体的全面开展。

教师方面:通过接触和了解,参与项目的老师对数字故事还停留在知道的层面,所以对教师的数字故事制作的指导和教授是由作者团队完成的,双方合作学习,共同成长。

学生方面: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教授,一是教授数字故事的制作技巧,最后是以数字故事呈现成果。二是学生在数字故事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故事的脚本写作和数字故事的制作,把故事用视觉化的数字故事来表达。课下老师通过建立qq群,爱班网等,用线上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百度云盘等多种方式进行数字故事微课程的发送,使学生能够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有效的学习和分享。

家长方面:考虑到孩子的学习或创作如果有家长的参与,更加能增强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希望能邀请家长参与,笔者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qq群,方便家长之间和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联系,并设想把优秀的作品上传在qq群共享,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学习单,让更多地家长去分享和学习,家长也可以参与学生作品的点评。针对家长作者团队还录制了数字故事制作技巧的微课程,在“微型家长培训班(百度云盘)”上供家长学习提升。

(三)教学方法

根据选题的内容,每节课都会有一个3-5分钟的ppt技术小技巧的教授,然后针对每个小技巧,会有一个相对应的课外小练习,这样学生可以对每个技巧能够熟练的掌握,在大作品的制作过程就会得心应手,最后针对大的作品会教授一些ppt设计的方法和原则,按照这样的流程螺旋上升,每节课的上课方式都不尽相同,内容也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历,数字化讲故事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个人学习体验,让学生有感所发,有话所说。

(四)具体过程

数字故事拓展课实施的整个过程,都是采用颠倒课堂的方式,但是这里所谓的颠倒的课堂,是经过了“本土化的改良”,笔者将其称之为“呼唤自主学习的课堂”,又为“三个三分之一”,也就是:老师讲、师生互动和学生活动各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一。同时我们还采用可汗学院的方式把整个学习活动分为课前、课中、课后,通过先学后教,问题引领、合作互动和自适应评价的理念进行项目的实施。

那么针对一个学期14周的数字故事拓展课的具体实施方案(参见下表),笔者详细的设计和策划了在接下来的13次课中,通过13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数字故事拓展课的实践。

四、最后成果

本次项目最后成果是以数字故事的形式呈现的,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题材和故事进行数字故事的创作,也可以对散文、电影、歌曲等进行改编,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最后把作品在网络平台,让其老师、家长、同学评价,也可以自评。汇集所有的评价,最终选出本次项目的冠军、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和最佳表现奖,以此来鼓励学生。

五、教学效果

数字故事拓展课使原本不相识的孩子,因为共同喜欢的课程走在了一起,从陌生到熟悉,又从熟悉变成好朋友。在为期的14周里,每个周五,笔者都会和孩子们在一起共度他们的数字故事之旅,看着孩子们一天的快乐成长,这是最值得纪念的事情。孩子们从对数字故事的惊叹和羡慕,到看到自己创作的作品,经历课堂上即兴创作、非语言活动等过程,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数字故事背后的故事。记得曾经黎老师说过一句话“数字故事给人们带来的最大的收获,其实并不是数字故事本身,应该是数字故事背后的故事”。通过学生的数字故事,可以看到很多属于学生自己的故事,只有深入地了解孩子,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最让笔者感动的是五年级一班学生王悦在她的一次课后感悟中这样写到:当你走在丽英小学,如果你听到从三楼传来的音乐,千万不要以为我们是在上音乐课,你肯定想不到我们是在学习数字故事,这个课堂让我难以忘怀,不仅让我发挥了自己的才艺,更加发挥了想象力,我情不自禁的感慨,原来上课可以这么有趣和快乐,在数字故事课堂上同学们可以即兴创作,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还有一位学生的家长也通过新浪微博给笔者留言,告诉笔者她女儿特别喜欢数字故事拓展课,希望能多教给学生一些东西。

在项目接近尾声的时候,笔者又做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数字故事课前后学生、老师和家长状态的变化。

从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字故事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接触到数字故事这种新形式之后,学生都想制作属于自己的数字故事。数字故事给学生直观感受,令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学生经常在下课后对课堂上的故事进行回味,并和身边的人复述,或者和同学讨论。这个过程,教师会辅导、帮助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提高更快。从以下数据中可以看出(参见图5),学生更愿意和身边的人分享故事,增强其表达能力。

六、总结和展望

教学要始终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让学生学会自己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获取所需的知识。而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孩子的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正确的讨论和交流,如何与同伴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如何安全地完成一项任务等等。

至于其他,我们应该更相信孩子学习的潜能。数字故事是一种简单易学的方式,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对象。所以,应该探究把数字故事开发成一个“数字故事拓展课”课程体系,使其他学科也融去其中,这样学生会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数字化的学习才能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陈静娴.数字化故事叙述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4).

[2]国际数字故事中心网站[DB/OL]. http:// 2012,2.

[3]教师数字故事资源[DB/OL]http:///digitalstorytelling.htm2012,2.

[4]黎加厚.教育叙事的可视化,数字故事的新发展[EB/OL].

[5]周洁. 数字故事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3).

[6]李颂.数字故事 一种新学习和表达方式――以“上海市女教师的故事大赛”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 2011(3):44-46.

篇8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高考管理体系

院党委将高考工作提升到关乎学院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要求以教务处为主抓好高考班教学工作。据此,教务处成立专门的高考班管理机构,由一名副主任主抓此项工作,各教学系由系主任负责本系高考班教学工作,下属教研室由室主任主抓本教研室高考教学工作。

各系精挑细选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过硬的教师担任高考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并在年终考核上对这些教师予以政策倾斜,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高考教研室实行集中办公,集体备课。

二、根据需要调整教学计划,确定技能考试模块

根据《山东省春季高考“知识+技能”考试工作实施方案(试行)》(鲁教学发[2013]2号)要求,结合我院技能教学设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务处对高考班的专业技能及专业课程进行了如下调整:建筑专业选择工程测量模块参加技能考试;机电专业根据我院实训设备条件,教务处经研究决定,参加电力电子类专业的春季高考,在原有开设课程的基础上增设《电机与拖动》、《维修电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两门课程。电力电子类专业设电工电子、PLC和变频器控制、单片机控制、照明线路安装和电动机绕组重绕等4个专业技能考试模块。我院选择电工电子技能模块进行训练,以此模块参加机电专业技能考试;会计专业选择会计电算化操作模块参加技能考试。

在技能考试开始前两周的时间停上文化课及专业理论课,全力以赴进行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待专业技能考试结束后,再把专业技能课时分配到文化课教学当中。

三、 科学安排作息时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高考班拼的是时间和毅力,我们在遵循学院正常作息时间不变的前提下,调整增加高考班的学习时间。具体做法:一是早晨高考班的同学起床后,先整理内务,6点准时到教室上自习。自习时间从6:00至6:40,周一学习语文,周二学习数学,周三学习英语,周四学习专业课,周五学习专业课,每天由值班教师进行检查;二是三年级高考班学生课外活动下课休息10分钟后回教室,增加一节自习课;三是晚自习高考班提前20分钟开始上课。

四、 加强教学检查、考核,促进学生提高成绩

每学期开学第一周,教务处分别组织召开高考班班主任会、高考班任课教师会、高考班全体学生会,提出学校在新学期对高考班一系列教学管理要求。日常管理中,每天安排专人检查,并将高考班学生请假、迟到、早退、旷课及课堂教学秩序等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同时,由督导室按学院有关规定扣班级及学生个人考核分数。每学期高考班都要进行单元考试、月考、季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综合模拟考试,每次考试成绩都及时进行汇总,在同年级同专业中排出名次,并由班主任通过家长网校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年级名次、班级名次通知到学生家长,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高考班的学生实行动态管理,通过行政领导督导教学、教务处常规督导听课评议、班级任课教师评议、班级学生评议并结合考试成绩,对综合表现差的学生,在下个学期将其转到相应专业普通班,以保持高考班良好的学习氛围。

篇9

一、纠错的落实

1、实施方案

(1)确定纠错的资料为九年级物理备课组校本复习资料

(2)总结学生出错原因:

A审错物理量,张冠李戴:

B解题不规范

(3)单位或单位换算出错

2、备课组集体讨论出纠错范围及纠错对象还有具体的纠错时间和纠错形式。

(1)主要是利用纠错本让学生形成自主纠错能力。

(2)勾画出重点错题,比如审题不清的,张冠李戴的这类题目让学生在纠错本上纠错

(3)在纠错本上明确规定,注意错题中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让学生分析出错原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及高度的概括、归纳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上进的自主纠错。

(4)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从纠错本中进行总结并结合知识点。让纠错常态化,让学生的纠错更加自主自觉。

3、及时总结与反思,查看学生的纠错本,并进行比较,找出一周以来学生纠错过程中的漏洞,并商量出解决方案,以便学生尽快掌握这些类型的题目,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物理兴趣实验

心理学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大动力,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如果对物理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学,超乎寻常地研究物理问题,教学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意义是深远的。而趣味实验则是开启兴趣大门的钥匙。

1、设计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引入犹如乐曲中的前奏,起着提示主题、激起兴趣、进入情境的作用,设计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将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物理的环境中去,例如:在初二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做这几个小实验。

烧不着的布条 ,找一块棉布条,用水淋时,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像火焰穿过了布条。拿下布条一看,棉布条并没有烧焦。

“节日的火焰” 在沸腾的蜡油中滴入水滴,就会看见窜起的火苗

这两个实验的结果都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会很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时教师就可以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物理的殿堂。

2、设计趣味性实验,讲解新课

在新课的讲解时做几个小实验也可以起到既培养了学生兴趣又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的效果。

例如:在学气压强时可以做一下下面的实验:

蜡烛抽水机

在左边的玻璃杯内放少量的水和一只燃烧的蜡烛。杯口上涂一些凡士林,再用一张穿有橡皮管的硬纸片盖上。把橡皮管的另一头没入右边水杯的水中。不一会右边水杯里的水让蜡烛抽过来了!这样的现象学生觉得很惊奇,而且记忆深刻,在这样的氛围下讲解知识,可立即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学习水的比热容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

不怕烫的金鱼

在圆底烧瓶中放入水和金鱼,用酒精灯在瓶颈处加热,发现水部分沸腾了,但金鱼还游来游去的,可以用水的比热容来解释。

3、设计趣味性实验,巩固知识

在巩固知识时做个实验的效果往往比一张试卷的效果还要好。因而,设计针对性实验,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的瓶颈问题,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例如:在学习完流体压强后做下面的实验:

隔物灭火

桌上放一只玻璃杯,杯子前面20cm处放一只点燃的蜡烛。用力对着玻璃杯吹起,烛焰被吹灭了。如果要你通过一只大漏斗吹气按如图所示吹气,却不能把蜡烛吹灭。这样的实验不但巩固了流体压强的知识而且将知识加以延伸。

还有在学习完能量转化这节课可以做下面的实验

塞子飞出去

对水加热,水内能增加,对塞子做功,塞子飞出去,试管口有大量的白气让学生再一次理解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三、自制教具

1、教学活动中的教具

烧瓶口封起来,同时把酒精灯移开。让学生猜想这个气球会怎么样。学生们都认为气球会在瓶外变大,结果他们看见气球慢慢地被吸进烧瓶里面,并在瓶里逐渐变大。由此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因大气压的存在而产生的现象,并学会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导致发生该现象的根本原因。

物理实验可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和深化知识。因此,利用随手可得的器材设计实验或改进课本实验,可以增加其趣味性、简化其实验操作,还可以变化演示方式,突出实验效果,增加刺激量,给学生强烈的直观印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兴趣,启迪思维。如果能进一步挖掘器材的多种作用,实现同一物品多种功能的转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

2、课外活动小组制作的教具

通过鼓励,学生参加自制教具的激情很大,把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做出了很多值得赞扬的教具,也为今后物理教学提供良好的素材。下面是学生配合老师制作的一些教具

四、电子白板的利用与挖掘。

1、电子白板的由来

一直以来,黑板始终是一种方便的、使用最为广泛的传统教学媒体,它面向师生集体、易于重复使用、而且成本低廉,所以它的历史价值是不能够被抹杀的。

但黑板存在着很多的缺点,比如,使大量粉笔导致灰尘太多,危害师生健康,虽然使用了无尘粉笔,但还是不能克服课堂环境污染;只能表现静态的而不能表现动态的东西或者是只能有图像和文字,不能有声音和视频,这导致课堂的直观性受到限制;由于版面空间无法随机扩展,写完就得擦掉,不能保留下来,不利于学生的随机复习;由于对其他教学资源无法兼容,导致无法高效开展课堂互动,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诞生了电子白板。它通过应用电磁感应原理,结合计算机和投影机,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及教学,在一个类似黑板的白色书写板平台上,操作者能在其界面上用鼠标笔或普通笔,如同粉笔在黑板上板书一样自由书写。但与普通白板或黑板不同的是,通过该界面或附在界面上的感应器,电子白板能将书写笔的位置与运动信息送至计算机或独立的处理器中,将书写笔的轨迹转化成图形数据,把板书内容存储并打印出来,这是电子白板产品的基本功能。

2、 应用白板平台优化教学内容的情境创设,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课堂讲授环节,教师主要应用了白板的工具功能、素材库功能、资源功能和交互功能等:

工具功能

在《滑轮》的讲授环节中,教师将各种生活中的滑轮素材拖拽到白板中,创设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情境,充分地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广泛用途,激发学生探究滑轮的兴趣(如图)。

课堂讲授环节中拖拽功能的应用

素材库功能

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讲授环节中,中学物理的学科符号是常用的素材,比如在《串联和并联》教学中,教师在实物串联电路图的基础上,教师将电路元件素材随机拖拽到白板平台上,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图)。

课堂讲授环节中学科素材的应用

资源库功能

在白板的学科资源库中,储存了大量的教学课件和视频,也可以随机调取教师的自备资源,如在《滑轮》的讲授环节中,教师为学生调用了用滑轮升国旗的flash课件,形象地展示了滑轮的工作原理(如图)。

课堂讲授环节中flash课件资源的应用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课题组经过一年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初步研究成果:

(一)建立了我校的物理活动中心----学生课外小制作的基地

学校对我们这个课题非常重视,从校长到教务、教研处,对成立我校学生的物理活动中心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我们购置了一套加工工具,一些必要的组装工具等,我们的学生有什么好的想法,苦于没有办法制作时,可以在我们的活动室得到帮助,我们的物理老师会与他们一起来制作,来完成他们的想法。

(二)创新性自制实验器材

这是课题组老师与学生一起仿制、研究开发的低成本自制仪器。这部分自制实验器材解决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直接解决了困难,因课程改革后实验室器材配备不全,造成缺少仪器而无法进行科学探究,本课题在理念上解决了这个困难;二是更新了理念,没有配备器材就无法做实验的观念被课题组教师彻底摒弃。

(三)与师生课外制作的教具、学具相关的教案

这是我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将一些制作的小教具、学具在课堂中有典型应用的案例总结而成的教学研究成果。在教案中,我们着重体现了小教具、学具的易得性、直观性、低价性。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

第一,存在以下的问题

1、对小课题的研究的理论领会不够深刻,还缺乏高度和深度。

2、小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系统性不强,研究内容和成果较零散。

3.我们的课题在一些方面没有能够作系统研究,对一些方面的研究很不完善,比如对学生自制器材如何应用在具体的课堂中研究不足,这是我们以后的研究方向。

4. 评价体系的滞后给课程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就目前来看教材和教师都能够及时的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力争与新课程接轨,但是,评价的理念仍停留在以纸笔考试为主线上,不注重综合素质的评价,有时会逼着教师少做实验,课外实验基本不做(留时间做题去了)。

5.我们感到由于受现行教材和考试制度的限制,实验活动目前还未能在大面积的在课堂全面推开,特别是初三年级下学期因中考的压力,课后的实验活动也因学生没有时间紧张而无法正常进行了。所以迫切希望实行新的评价制度。

6.要在课堂上和课后大量的开展实验活动,实验仪器要尽可能的不断更新和配备齐全,呼吁学校加大对实验室装备的投入和更新。

第二,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改进的:

1.要进一步思考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促进物理实验教学。这些都是本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

篇10

关键词:慕课;互联网;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教学改革

0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环境下新一代大学生的成长,传统高等教育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引起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慕课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机械、控制和信息领域的交叉学科[1],其理论性强,涉及大量数理知识,并且比较抽象,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往往使得学生学习兴趣较差,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应用互联网载体创建一个“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慕课教学平台,使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在可以使用互联网的任何地点和时间,借助任何通信手段参与到虚拟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1慕课的发展及特点

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s)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由戴夫•科米尔与布赖恩•亚历山大[2]联合提出,慕课首先在美国崛起,《纽约时报》发文将2012年称为慕课元年。美国先后出现了Coursera,Udacity,edX等线上课程慕课平台,欧盟推出了“教育平台”(OpenupEd),法国政府推出了“法国数学大全”(FranceUniversityNumerique),印度有“卡特教育”(EduKart),日本则有“学校”(School),2013年,清华大学推出“学堂在线”,是中国本土的首个慕课网站,也是全球首个中文版慕课平台[3]。慕课是一种教师和学习者通过教与学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线上虚拟教学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具体来说其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1规模大

学生可能来自世界各地,同时数量也不受限制[4],可以为许多在职和全日制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使教育资源扩大化。

1.2教学模式为互动教学

与线上学习相匹配的是论坛或者学习交流社区,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在其中自由地交流关于学习的问题。

1.3授课形式多样,成本低廉

学习方式除了视频学习外,老师会提供相应的动画和测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拥有电脑和网络,学习者就可通过注册进行学习。慕课由于其特点及优势,在某些课程教学方面已经有了相关的应用[5],能对“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的教学改革发展有所帮助。

2“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适应机电一体化的技术需要,针对机械对象的控制,基于经典控制理论形成的课程。该课程主要突出讲解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概念、系统的数学模型、系统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系统的稳定性及其误差分析、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老师课堂讲授为主、课下作业与实验为辅,是一种有限互动式教学模式。而且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学校通常会安排以大班制教学进行,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减少,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不足;另外实验也多为集成式模块实验,学生只是在模块实验平台上接线,无法掌握实验本质,达不到实验的目的。再者,该课程是一门基于数学的专业基础课,涉及有关高等数学与复变函数等多方面的数理知识,在有限的课时内要求机械工程专业学生掌握机械系统数学模型建立、其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稳定性分析等相关重点与难点是十分困难的。这往往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难学、乏味,对所学内容难以消化、吸收和巩固,尤其对一些难点、重点内容,要掌握好就更不容易。无疑,这样最终使得一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差,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到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这样会导致学生整体机械知识体系链出现断链,制约其整个知识结构的和谐建立[6]。

3基于慕课的“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针对“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慕课课程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如图1所示:线上内容和线下交流[7]。线上内容由教师负责准备制作的部分和学习者参与构建的部分组成的。而线下交流比较常见的形式有3种:面对面线下答疑,只能面向学校附近的少数学习者,不可能覆盖到所有学习者;学习社区是由某些网站牵头组成的,或者由学习者自主成立的,是学习者们互帮互助的场所,也是慕课课程传播口碑的重要途径;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看完视频、完成小题之后,到教室参加教师主导的讨论课,也算线下内容。慕课内容建立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熟练掌握,对整个教学环节非常熟悉,以及对相关网络化新技术的熟练开发等。

3.1通过慕课建立课程知识群

针对“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建立相应的上下游课程联动慕课教学知识群。“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向上涉及“高等数学”“积分变换及复变函数”“大学物理”“工程力学”等基础课程,向下涉及“机械设计”“电力拖动”“机械工程测试”“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等专业课程。根据“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知识体系,将总体知识分为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系统数学建模、时间响应分析、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稳定性分析及系统性能校正五大知识群[8],并且合并上下游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然后再依次细化成相应的教学知识点,详细讲解。此基于慕课教学知识群建立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系统的整体掌握,对机械控制工程涉及的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都有非常清楚的认知,以此非常突出地建立基于慕课的教学知识群。

3.2通过慕课建立以“学”为本的教学模式

慕课反映的是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进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倡导学生探究式学习,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开辟学术研究的情境和氛围。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慕课中,“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被分割成若干相联系的知识点,慕课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在其中嵌入随堂测试,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通过慕课平台的论坛、交流社区等途径,学习者就自身存在的关于知识的盲点和教师进行探讨,同时也可以向教师反映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3.3通过慕课增加与课程相关的创新项目

教师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挖掘出与课程章节相关的创新项目,例如针对“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基于慕课平台,为提升学生创新性和独立学习能力,建立基于MATLAB创新项目设置等。将它们到“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慕课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选题,与教师进行网络交流。教师对项目进行从始到终的全程指导,并不断进行项目进度跟踪:从项目开始到结束,教师可以查看学生提交到慕课平台的项目进度、数学模型、其相关性能分析及系统校正各个环节的材料。教师进行项目设置环节的关键在于要选取大量的相应知识水平的机械控制工程实际例子,适当超前于本科生水平,以此来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并且教师应投入相应的精力进行全程指导。

3.4通过慕课进行互动式课程教学评价

学习成绩是学习者关心的问题,也是引导学习者们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慕课由于是网络平台,虚拟不可见,对于教学效果评价则与以往有所不同。因此,在慕课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中,应倡导开放的评价原则,采用线上学习评价系统,如随堂测验、考试等。慕课平台可以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慕课平台,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跟踪与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网络学习任务、创新项目设计、分阶段考试、课堂练习等环节,通过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终在期末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终结性评价。由于慕课平台能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进行全程的互动式课程教学评价,使“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成绩评定更加合理。

4基于慕课的“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实施

针对“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慕课的具体教学实施如下[9]。

4.1微课程的建立

将“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分割成若干相联系的知识点,将每个知识点录制成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将微视频放在慕课平台上。4.2微视频对应练习题慕课平台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生学习完教师录制微视频后,必须完成相应的练习题,才能够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学习。

4.3教师与学生互动式教学,学生学习相应的视频,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师通过慕课平台可以获取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以及学习教学视频的反馈情况,能够及时进行互动式教学。

4.4创新设计项目设置及跟踪

教师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挖掘与课程章节相关的创新项目,到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慕课平台,教师和学生可通过慕课平台互动完成创新项目的具体设计内容。教师可以查看学生提交到慕课平台的项目进度、数学模型、其相关性能分析及系统校正各个环节的材料,对设计项目进行跟踪。

4.5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通过慕课平台,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跟踪与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网络学习任务、创新项目设计、分阶段考试、课堂练习等环节,通过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终在期末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终结性评价,通过慕课平台能够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5结语

基于互联网的慕课是一种新兴的在线课程模式和创新平台,具有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而“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应用慕课尝试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适应了“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杨克冲.机械工程控制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DAVEC,BRIANA.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s):Disruptingteachingandlearningpracticesinhighereducation[J].BritishJournalofEducationalTechnology,2015(3):451-454.

[3]吕中华.“慕课”(MOOC)对高校教育的影响和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2):25-26.

[4]任红卫,刘美.慕课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变革———以“电力系统分析”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4(31):40-41.

[5]张晓玲.微课、慕课在医学影像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36):130-131.

[6]王芳.“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76-77.

[7]陈江.慕课的建设与实施策略[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33-42.

[8]郑明军,刘希太,王海花.《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9(6):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