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制药工程专业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制药工程专业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 调研分析结果显示,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在大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改进措施主要是: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整合资源,建立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群;加强实验室与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质量保障体系与专业特色建设。
【关键词】 制药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一、制药工程专业设置及办学特点
制药工程学是药学和工程学两个重要的学科交叉发展形成的一个全新的学科。制药工程专业是为适应制药产业的发展需求而设置的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工科专业。《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全国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为1661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6.6%。[1]目前,制药工程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贸易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2]随着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3]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办学点的主要特点是:学科背景复杂(涉及化工、药学、生物、食品、化学、中药、中医、植保、农学、环境、师范等),学校类型不同(985国家重点院校、211国家重点院校和地方重点院校及地方普通院校),数量众多(273个办学点)。[4]该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制药及相关企业单位,具备从事化学制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及其制剂的研制、开发、生产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5]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就如何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了积极探索并从中吸取了经验跟教训,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由于制药产业是个新兴的产业,课程设置门类繁琐复杂,重点不突出,[6]一切都还不成熟,实践教学的效果也参差不齐,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本文对制药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状况进行调查,希望对相关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帮助。
二、网络及现场调查结果
针对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现状,我们制作了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和现场调查的方式,对制药工程专业在校学生、已毕业学生、教师和制药企业人员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8份,有效率89%。
1、对制药工程专业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76.6%的人认为制药工程专业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很重要,这也是我们这次调查的出发点。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工科专业,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应用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高端制药人才更好的与社会接轨,培养工程应用能力是一个必经之路。
2、对制药工程专业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的认识
表1结果显示,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如今的社会还是处于弱势,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不理想。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不断探索与发现并根据数据进行改进是我们进行本次研究的目的。通过数据我们发现多数人认为制药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欠缺,69.61%的人认为制药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现状一般或很差。73.8%的人认为师资力量薄弱,62.8%的人认为实验室建设简陋,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不足,不能适应社会对制药工程人才的需求。
3、对制药工程专业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方向的认识
在调查中,42.2%的人认为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向对于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实践教学是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学生不断锻炼自己,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最大利用。
三、制药工程专业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本科院校大学生的教学模式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忽视实践的结合与运用
现在的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理论学习为主,老师是教学过程的主角,学生被动学习,注重掌握理论知识,更关注考试的好分数,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运用,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欠缺。
2、实践教学有待继续完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在大学时期对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对实践要求较高的制药工程专业更是如此。重视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3、师资工程队伍的建设不足
制药工程专业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缺不了老师的培养。专业的老师以及工程师是此专业的保证和保障。现有的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的老师,具有药学背景的缺乏工科专业的支持,而有工程专业背景的老师又存在“药味”不足的现象,从而导致具有工程应用能力的药学专业老师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4、质量保障体系与专业特色有待加强
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质量保障体系的改进,有利于人才的持续发展。制药工程专业是个新兴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专业特色。专业特色的加强对于制药工程专业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7]
总的来说,现在的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薄弱,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式不足。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应该行动起来,打破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现状的窘境。
四、措施与建议
制药工程专业是20世纪末教育部{整后的一个整合专业,主要包括化学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中药制药技术,生物化工等专业。由于其复杂性,要求对于理论知识,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都很高。[8]根据制药工程专业认证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制药工程专业建设,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1、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整合资源,建立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群
制药工程专业要求学生要以化学、工程学和药学知识为背景,熟练掌握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的基本的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药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生产过程与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成为能够满足医药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加强制药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就必须冲破束缚,加强课程间的融合,打造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群。例如将药物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工程制图、化学制药工艺学、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制药工程学、药物研究与技术开发等一系列专业课程作为制药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群,从不同侧面介绍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经过专业课程群的协同教学,学生可以掌握化学制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及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过程及设备的基本原理,具有对新产品与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与过程优化、设备选型与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9]
2、加强实验室与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制药工程作为一个工程类的学科,具有理学与工程学的双重身份,不仅依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现在的大学主要是实验室里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这远远满足不了制药工程专业的需要。制药工程专业迫切需要与社会结合的实践,要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制药工程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所以为了培养工程应用能力,大学生不仅要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更重要的是走出校园,通过实践锻炼自己。在学校里,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条件,多参加一些科研活动,培养自己的实验动手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将所学知识从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巩固和提高理论课的内容。在校外,通过建立实训、实习基地,让学生了解从产品设计到厂房建设,从药品研发到质量控制等的生产全过程,加深学生对制药工程概念的认识,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得到更高层次的飞跃。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每个专业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师资力量是一个学校的财富象征,更是这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对于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亦是如此。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保持人才稳定,同时,通过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满足专业发展、学科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还需要聘请有关单位的工程师定期对学校的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工程应用能力。[10]
4、加强质量保障体系与专业特色建设
教学质量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也反映了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状况。质量保障体系能很好地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保障,使人才培养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技能比赛,考察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现在大学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有创新的人才,所以要求本科院校大学生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更具特色,更能在社会上有所特长,有更多的创新,更多的独具自己的风格。
五、结语
制药工程专业是培养既懂制药技术、又懂工程、还具有质量管理素质的复合型高级工学专门人才的新专业,大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对于制药工程专业是极为重要的,但是现在社会上刚毕业的大学生工程应用能力薄弱,远远满足不了市场对于工程应用能力要求的需求。如何使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医药行业发展的更高要求,改变现有制药企业制药技术水平低、生产设备落后、新药创新能力差的现状,为祖国医药产业的腾飞做出贡献,这是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育工作者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加强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今后众多高校需要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药品流通蓝皮书: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2016)[EB/OL],http:///news/dxf/20160923/11320064619.shtml,2016-09-23.
[2] 元英进,蒋建兰,赵广荣,刘明言.21世纪初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建设构想[J].药学教育,2002(3)1-4.
[3] 张爽.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药学教育,2006(2)4-6.
[4] 蔡秀兰,孔繁晟,贲永光.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加强制药工程专业建设[J].广东化工,2016(1)168-169.
[5] 罗晓燕,刘宏伟,任福正,唐 S,宋恭华.校企合作培养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2(5)5-14.
[6] 李A,胡国勤,梁政勇,张静,张亚东.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4)24-31.
[7] 燕方龙,赵琳静,任新锋,徐菁利,陈思浩,宋小平,李洪森,张华,刘书妤,赵桃.地方工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9(5)29-32.
[8] 李明俊,徐泳文,邓春健.制药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应渗透清洁生产理念与技术[J].化工高等教育,2005(3)24-25.
篇2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药工程;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国际化的趋势,为提高高等学校工程教育质量,过去的十年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我国已经引起了各高校的广泛重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始于1992年,开始进行建筑学、土木工程等6个工科专业评估,同时探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1,2]。2006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签约国,正式开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2016年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工程教育认证同时在我国全面开展[3]。全国高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开始于2012年,华东理工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的制药工程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到2016年已有12所高校的制药工程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内涵就是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并突出过程的持续改进。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门涉及药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涵盖了中药制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药物制剂与工程等内容。旨在培养从事产品设计、生产、营销、维护和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运行和服务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4]。制药工程的专业特点是实践性强、专业性强,其中实践教学是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6]。本文将结合传统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要求,探讨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一、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培养系统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专业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专业实验的课程设置中,内容涵盖药物合成、中药提取、药理学、制药设备、化学与仪器或设备的分析以及工程基础实验等。首先,实验内容均为认知性和验证性实验,大部分实验都是按照实验教材进行重复性实验,并且由教师逐个步骤进行指导,学生得到的数据与结果基本相同,出现的问题也大同小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其次,课程内容相对独立,每门课程根据课程情况设置实验内容,各学科之间关联性小,不利于学生系统知识的培养,不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制药过程的复杂性、完整性和综合性[7,8]。最后,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工程教育认证的毕业要求中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安全和环境因素未列入教学内容中。基于以上问题,实验教学改革中应设计药学综合性实验,内容涉及化学药物(同一品种)的合成或中药的提取纯化、工艺设计、质量控制、药理学实验、药物制剂及制药设备或仪器实验,使学生巩固药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系统性和知识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设计创新性实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题目的自选或根据教师成熟的科研结果,从查阅文献、实验方案的设计、操作实验、分析结果和结论、提出问题并加以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培养目标。除在理论课程体系中加入《制药安全工程概论》等课程外,实验课程教师要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加入实验安全教育和三废处理方法等内容,培养学生在学习工作中的安全和环保意识,同时也符合毕业要求中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意识。
二、建立完善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生产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部分,能够加强学生独立工作能力[9]。生产实习主要以参观、认识和参与生产的形式为主,由于学生人数多、生产周期、工厂检修和安全卫生等问题,存在实习单位落实难、学生动手机会少、参观走马观花及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等现象,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对制药过程的整体、全面的了解受到限制[10]。因此,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建设完整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同时随着计算机在药物领域的广泛应用,建设校内仿真实习基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仿真操作使学生对制药过程的生产原理、生产工艺、操作规程以及安全和环保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在生产实习之前,由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对制药过程中的生产工艺流程、工程学基础知识、设备原理及结构、主要工艺参数、企业概况、产品工艺规程及安全环保问题进行讲解,并提出一些问题。做好学生生产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条理有目的的学习。
三、改革教学模式,深化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是本专业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学生运用综合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规范、正确运用公式和数据,并运用简洁的文字、图形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达设计思想和结果。同时也是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往的教学存在以下一些缺点:(1)题目设定上不能发挥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教师给定的题目往往大同小异,并且可能与毕业设计或今后的工作关系不大,同组学生的设计内容基本相同。(2)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理论知识的正确运用不能得到保证,设计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也不善于与指导教师沟通。设计过程中,还有部分理论课程没有进行,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还不能够完全掌握和正确运用,也是导致一些设计不合理的根本原因。(3)教学时间不利于保证学生课程设计的全覆盖,课程设计的时间固定为2周,且大部分与考研时间冲突,因此,导致考研的同学基本上不参与,同组同学做了大部分工作。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探索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运用导入式或启发式教学,在课程设计开始前,由相关专业的理论课教师对课程设计中涉及的工艺流程、工艺计算、设备或仪器以及制药环境保护和安全等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工程学问题。其次,在每学期开学提前进行课程设计分组,在理论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讨论设计题目的选择,学生可以尽早查阅文献和数据,开始进行设计的准备工作,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每周固定设置讨论教学环节,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学生各组间的讨论组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对考研学生,可以进行开放性课程设计模式,利用考研完成后进行课程设计,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课程设计质量。
四、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制药工程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最重要的教学环节[11,12]。目前,由于教师的科研评价体系和师资结构等问题,大部分教师的毕业环节选题以科研项目为主,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数量较少,导致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程设计的比例较低,质量也不高。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对师资队伍的结构进行优化,并且在现有师资队伍结构的基础上,可以加大对教师工程学理论知识的培训,同时聘请企业工程师与校内指导教师组成毕业教学环节的“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建议各指导教师进行导向性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对于一些具有考研意向的学生,指导教师可以选择以科研项目为主的毕业论文或设计,尽早进入实验室进行系统的科研能力培养,从文献检索、文献总结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总结以及论文的撰写进行系统培养。对于准备进入生产岗位的学生,可以选择和工厂相关的品种进行毕业论文或设计,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岗位特点,工厂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等内容。以上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改革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的核心理念。
五、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等学校工程教育需转变人才培养的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为指导,切实提升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社会及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需求,制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应深化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完善实践教学平台,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从而使实践教学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制药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静.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生培养的实践路径———以制药工程专业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2):96-98.
[2]谢小银,刘冠辰,陈丽,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化学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建设的几点感悟[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34(6):41-43.
[3]王世盛,高志刚,郭修晗,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J].化工高等教育,2017,34(4):81-84.
[4]刘慧,张珩,祝宏,等.制药工程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初建[J].药学教育,2015,31(01):75-77.
[5]颜雪明,肖新荣,谭倪.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3,30(1):45-48.
[6]冯修猛,王俊林,刘春凤,等.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295-297.
[7]钟方丽,陈帅,薛健飞,等.地方工科院校药学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12):30-33.
[8]王德利,汤海峰,刘永红,等.高校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0):15-17.
[9]叶云,钟英英,廖兰,等.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6,44(1):206-207.
[10]薛健飞,张扬,周鸿立,等.生物制药专业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8):70-73.
[11]杨华,王亚晶,王坚毅,等.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药学教育,2016,32(3):64-67.
篇3
[关键词] 实习;制药工程;CDIO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2-0083-03
0 引言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具有药物特色的宽口径工科类专业,它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的科学基础,具备从事药品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的能力,在工程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创业型和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所以,制药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制药工程专业实习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开设制药工程专业的高校在制药工程办学理念上还存在很大差异,教学上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还存在许多缺陷;同时,制药企业的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药品,药品生产过程以及产品质量等等必须满足GMP的要求,学生进入工厂必须严格按照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实习,实习内容涉及面广且复杂。因此,为满足社会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实习环节的研究与改革成为当前专业改革的重点。
CDIO是2001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哥德堡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瑞典皇家技术学院和瑞典林雪平大学4所工程技术大学发起的一项工程教育改革计划,它是一种全新的工程教育理念和实施体系[1],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主要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模式。目前已经有来自全世界30多个国家的大学加入CDIO国际组织,并在各自的工程院系实施CDIO模式。在国内,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成立后,已经在多所高校进行试点。CDIO 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它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整个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制药工程专业知识,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将教育过程放到工程领域的具体情境中,通过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团队设计和创新实践训练,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职业道德高尚的新一代高水平工程师[2]。
江苏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成立于1999年,成立时间较早,2001年开始招生。从专业办学开始就始终紧抓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3],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特别加强实习环节的教学实践工作[4-8],为培养制药工程的高素质高水平技术人才而努力。制药工程专业自2004年正式启动实习环节的研究与改革,通过分析国内外制药工程专业设置的时间、层次、教育计划以及专业培养的差异等情况,根据国内高校各自设置背景差异大、专业侧重点各不相同等特点,基于CDIO教育理念,以江苏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办学经验为依据,系统探讨和总结了制药工程专业实习内容和思路的突破、实习队伍的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维护、实习方向选择、实习动员、实习安全教育、实习指导、实结和考核等实习环节的重要研究成果,期望对其他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实习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以促进制药工程专业实习的质量,提高实习效果。
1 实习内容和实习思路的突破
实习内容和实习思路的突破构思是CDIO的基础,也是实习环节作用和效果的根本保障,因此实习环节要首先在实习内容和实习思路上寻求突破,将药学知识灵活运用在工程中,围绕重要的生产工艺和典型药品的合成、分离纯化和制剂生产进行实习,不断在实习中实践和总结制药工程设计的内容,同时,强调实习的社会意义。
2 实习指导队伍的建设
实习指导队伍是制药工程专业实习CDIO设计的保证之一,建立老、中、青年教师结合的教师队伍指导实习,充分利用老教师丰富的生产和教学经验优势,充分发挥中年教师指导实习的方法和经验,大力培养年轻教师指导实习的业务能力,使实习指导工作具有连续性,从而给实习提供了长效的质量保证。与此同时,江苏大学药学院还不断派遣教师参加教学和科研交流,为武装实习指导队伍提供了保障。
3 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维护
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维护是制药工程专业实习CDIO理念中实施和运行的基本条件,实习基地建设困难是目前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共同面临的问题,要积极与药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建立产学研研究机构等与企业形成资源互补,不同形式地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与此同时,学院也积极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弥补学生在企业无法动手操作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实习效果明显提高;另外,积极探索高校间联合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改革过程中采取了多样化的实习方式,集中式和分散式实习并存,促进实习基地的拓展。
长期维护实习基地可以避免和减少实习基地数量的减少,使实习单位接纳学生更加稳定,通过控制实习的质量有效避免实习过程中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隐患,并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工作以及校企联合等活动,维护了实习单位的稳定性,有效避免了指导教师因实习单位不断更改无法掌握生产工艺,从而不能给予学生全面详细的实习指导的弱点,保障了实习的质量。
4 实习模式的建立
基于CDIO理念,根据实习实施和运行的经验,建立了“实习动员-实习方向选择-安全教育-实习指导-实结和考核”的完整实习模式,为高校实习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1 实习动员会议的召开
实习动员会议首先阐述实习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必须高度重视实习,努力在认识实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制药工程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为成为一名出色的制药工程师而努力;其次,强调实习的安全性,进行实习安全教育。安全问题可以说是实习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实习顺利进行的保障,因此,实习动员会议中最重要的事项就是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全体同学应当从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听从领导、服从安排、顺从要求,并对实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解释并做出要求;再次,明确实习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目标去实习;最后,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实习方向的选择,并对具体实习事宜做好安排。
4.2 实习方向的选择
制药工程专业主要分为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三个方向,实习是根据学生对制药方向的兴趣进行,因此,专业教研室将组织全体参加实习的同学进行实习方向的选择,将学生分为三个方向进行实习。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和选择,提高了学生实习的热情和动力,同时又避免了实习单位因学生人数过多、实习压力过重而无法保证实习质量的弱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3 实习安全教育
生产实习安全教育一般安排在实习单位进行,江苏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基地都是生产规模较大、管理模式先进的企业,对实习生,企业教育科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进厂实习安全教育、生产车间安全教育、班组安全教育。首先,针对制药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从整体上对实习学生进行一次进厂实习安全教育,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制药生产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应该注意的事项;其次,根据生产实习工艺流程的具体特点进行生产车间安全教育,对实习车间做出具体安全要求;另外,根据实习生产模块的不同要求对学生进行班组安全教育。经过三级安全教育使学生明确制药生产中所有的安全问题,为防止事故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4.4 实习的指导
各个方向的实习指导教师都是由学生的任课教师担任,这样指导教师首先具备了理论基础,在指导实习的过程中,要求指导老师首先理解学生实习的内容,做到真正的经验指导。其次,充分发挥企业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操作熟练的工人、环境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从事企业管理的人员等的作用,不仅可以让他们把企业的安全知识和生产管理经验传授给学生,还可以让他们协助指导学生的实习,真正的让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
4.5 实习的总结
实习前要求学生查询实习生产流程资料,提高实习的针对性,增强实习效果;指导教师要合理指导工艺流程运行过程,为实习的快速入门奠定基础。实习结束前,指导教师需在生产现场对学生的实习状况进行考查;实习结束后,按照规定安排实结会议,总结会议按小组进行答辩。答辩中不仅由教师提问实习问题,也鼓励学生提出一些实习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实结积极性和创造性。
4.6 实习的考核
实习的考核是保证实习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专业教研室采用对实习的准备、实习过程的表现、实习内容考核以及实结和报告水平有机结合的考核办法全面考核实习内容[5,6]。考核时,实习班组长首先考核并给出成绩,然后由指导教师组成考核小组,实行现场考核,并由考核小组指导教师共同评分,保证了实习成绩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5 结束语
制药工程专业自2004年正式启动基于CDIO理念的实习研究和改革以来,通过研究改革,形成了“学生自主选择实习方向――实习动员――安全教育――实习指导――实结和考核”的完整实习模式组织和指导实习,多年来运行效果较好,达到了实习的目的和要求,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已发表有关实习方面的具有影响力的教学论文5篇,并被多次引用,在兄弟院校中产生良好的反响,表明实习研究和改革在高校实践环节中发挥了预期的作用,对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实际指导意义。基于CDIO理念的制药工程专业实习研究与改革成果对高校专业实习有较大指导作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硕旺,洪成文.CDI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基于对CDIO课程大纲的解读[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116-119.
[2]邹祥,胡昌华,李逐波. 基于CDIO理念的制药工程类专业工程素质培养体系建立与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4):235-238.
[3]刘瑞江,张业旺,李红霞,柳春华.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教学研究,2012,35(2):88-91.
[4]张业旺,刘瑞江,李红霞,等.制药工程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维护[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4):155-157.
[5]张业旺,刘瑞江,李红霞,等. 严肃性和趣味性并举提高生产实习动员效果[J].新课程研究,2011,190(12):147-148.
[6]刘瑞江,张业旺,汤建,等.制药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模式探讨[J].教学研究,2010,33(4):66-68+81.
篇4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四。近年来我校对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确立了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一般情况下每4年修订一次,经过院系相关专家的认真讨论以及组织国内相关高校专家的论证沛订了2013年版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并将在教学实践中继续修改和完善。
一、与时俱进科学构建理论课程体系
(一)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优化整合理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特色”的原则进行体系构建和课程设置,通过学习,要求本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药物的研制、开发、生产、检验、流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013年我们对一些课程做了适当调整,删去《仪器分析》及《仪器分析实验》内容,合并到《分析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中蔗分析化学》
学时由32学时调整为56学时蔗分析化学实验》由32学时调整为48学时。在学科基础课方面增加《制药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以引导学生了解各个专业的学科属性和发展状况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为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取消了《杂环化学》课程的选修。同时在教育理念上改变过往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通过实地调查、座谈等多种途径积极主动地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学校的期望与需求股置了《药学服务》选修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临床合理用药、不良反应、执业药师及其准入制度等相关知识增设了《新药注册与GMp认证》课程实现《药事管理学》和《新药注册与GMp认证》教学内容的合理“分工”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国内新药注册以及生产企业GMp认证的程序和要求,了解欧美国家新药申报的程序及中药国际化的艰难历程进一步拓展了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加强课程建设提供优质教育“产品”课程建设是直接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而精品课程建设则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质量工程”重要内容之一。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而且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和谐发展问。我校制药工程专业以《有机化学》市级精品课建设拉动课程体系的建设,已培育《化工原理》、《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无机化学》等学科基础课为校级精品课。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使它们成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借此推动我校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优质教学资源的网络化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产品”.
二、改革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焙养学生创新能力
目前高校的专业实验课普遍存在诸如实验课传授知识多,能力培养少脸证性、重复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等现象。要适应现代制药技术对“创新型、工程型、应用型制药工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就必须不断地对实验内容进行改革创新。
(一)突出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课程不仅是制药工程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原理的综合而且还是实验手段、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实验仪器设备的综合。药物合成实验大都是传统的经典性、验证性实验字生感觉枯燥无味。从“阿司匹林的合成”到“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药物的制造过程有了整体认识而且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肩利于他们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类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不仅加强了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同时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二)尝试设计性实验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增开了设计性实验。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大多熟知“达克宁”我们开设了“硝酸咪康哇软膏的制备及质量评价”实验前我们向学生介绍了硝酸咪康哇的物理性质、药理特性及临床作用特点使学生了解了咪哇类局部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现状。基于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结合我院教师最新研究成果“抗真菌药硝酸舍他康哇及其软膏”,学生开展了设计性实验“硝酸舍他康哇软膏的制备”,评价了软膏刺激性、锥入度等技术指标通过完整的半固体制剂制备及评价实验操作,既提高了学生实验的主动性汉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实验兴趣。
(三)加强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转化根据医药发展最新动态,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进入课堂。基于我院教师研制的国家二类新药“抗癫痈药加巴喷丁及其胶囊”新药研究成果役计了“加巴喷丁的精制”实验项目通过与“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进行对照做到了实验内容老药与新药
的有机结合,同时让学生了解到了老药新用、一药多用的知识使学生对新药研究与开发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加巴喷丁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的实验的教学在掌握压片的操作工艺基础上评价了片剂的硬度、脆碎度和崩解时限及溶出度等指标,激发了学生对专业实验的热情。 三、加强实习环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制药工程专业实习包括仿真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
(一)完善校内仿真实习基地建设我院引入北京东方仿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青霉素发酵工艺仿真软件并开展了青霉素发酵工艺和青霉素提炼工艺仿真教学。通过计算机仿真实习使同学们熟悉了青霉素生产流程掌握设备操控要领了解故障处理原则实习结束后系统会自动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仿真实习有效缓解了实习中难以动手操作的难题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实习效果。因此通过建立多种工业化典型流程的仿真模式可以丰富学生对不同生产流程的操作经验为学生服务不同制药生产企业奠定基础。
(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院制药工程专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包括河北省九派制药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华栗有限公司、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第六中药厂、天津市敬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实习内容涉及到原料药制造(化学合成、中药提取、发酵等)、质检、制剂、包装、环保、营销、动力以及GMp规范与认证等多个环节,与我院理论课程紧密衔接。实习基地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平台,同时强化了学生对制造技术、质量意识、市场竞争、工业安全与法律约束等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三)落实医药产业科技园建设为了加强校企联合技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开区政府、天津博爱医药技术有限公司2007年打造了“天津理工大学博爱生物医药科技园”2010年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与天津市静海县经济开发区共同签署了“医药产业科技园区”的合作协议。通过以合作联盟为平台的校企合作方式不仅解决了联系实习企业困难的问题而且进一步拉近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探索出了一条产学合作办学新路子。
篇5
关键词:教材;选取原则;制药工程;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72-02
教材是学校教学过程中的资料,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连接教与学的枢纽,同时也是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的反映,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革的保证,只有好的教材,才能让教育走向世界,面向未来。
制药工程是以药学、化学、生物技术、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综合所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注重其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熟练的操作动手能力,在教材的选择、应用上要能够是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因此,合理地选择合适的教材,是制药工程专业面向发展的重点。
一、教材的选取原则
目前,市场上针对我国高校各专业教材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品种繁杂、粗编滥造;实用性不强等。教材是老师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为提高教学效果,选取一本合适的教材尤为重要[1],主要可以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先进性和发展性等方面考虑。
1.实用性和科学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两个原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层面,缺一不可。教材在内容及组织结构上必须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发展规律,符合专业和学科的发展要求。同时教材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逻辑,能较好地反映与其他领域、学科的区别、联系,基本的定义、概念等必须准确、无误,符合科学性的原则[2]。
2.思想性和系统性。教材不同,其中的思想性和系统性就不同,每一种教材的编写都具有其自己的逻辑编写,首先要思想正确,条理分明,能够反映科学的逻辑思维。一本优秀的教材应该是在内容上和结构上都是相一致的、完整的,整个内容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只有在思想上和系统上的有机结合,才能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去思考知识。
3.理论性和实践性。高质量的教材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不仅仅是需要理论基础,更是需要其操作、动手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强调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好的教材不光要有好的理论基础,更需要解决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避免学生只会纸上谈兵。
4.先进性和发展性。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制药工业的迅速推动,制药工程的所选教材必须充分体现其制药工程行业科技发展的先进性和该学科的学术前瞻性,教材的内容能适合学科的发展趋势,反映各项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等。一本合适的教材是紧跟时展的步伐,及时得到更新,且在一定的时期内能够长期使用,而不是频繁地更新,要立足于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前沿,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3]。
二、制药工程教材的选取思路
制药工程专业是国家对目前国际制药工业的竞争和我国医药行业的需求从而产生的需要综合性知识和能力的新兴专业,它涉及化学、药学、药剂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目标为培养具备一定的药学、药剂学、工程学等基础知识,以及制药工程理念和综合能力的制药工程师,能从事相关药物的研发,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工程项目设计及生产[4]。
制药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在教育模式应注重于多学科融合、多智能化的教育模式[5],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
1.学科课程的选择。制药工程专业作为专门培养能够从事药品制造工程的技术性人才为目标的药学、化学、工程学交叉的工业学科,应在原来的精细化工的基础上,侧重于药物制药工程,主要包括新设备、新工艺、GMP改造等研究。
在专业课方面课至少要掌握生物制剂、药物制剂、化学制剂等基本知识;在基础课方面课程,至少应该掌握化工原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制药工程设备;在工艺设备方面课程,应该掌握工艺流程、药物生产的装置等。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经过多年的摸索,需要在理论基础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因此,良好的理论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2.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制药工程的学科特色主要表现在规律和内容上融合多学科的内容,以及与目前制药工业的密切结合,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因此实践教学非常重要。而实践教学需要与理论课并重,为构建以实践和理论学习为基础,认识、生产实习为核心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应增加实践课程的设置,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观察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6]。在制药工程专业,需要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进行最优化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的目的。
三、制药工程教材的选择
制药工程是一门涉及面很广泛的综合学科,在教材选择上,应结合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要求等,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内容丰富,循序渐进,具有思想性和系统性。制药工程以制药工程项目设计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因此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使用教材。如在制药专用设备方面,不能是设备简单的说明书,或仅仅把所有仪器罗列后进行简单介绍,应选择在实际的制药工程生产过程中,目前常见的仪器设备并进行分类介绍分析特点及其适用性,并对代表性的专用、通用设备加以重点介绍,使选择的教材具有实用性,符合教学的内容[7]。
同时在选择教材方面,也需要内容的系统性,对于所要介绍的知识应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徐徐渐进,由具体到抽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一些可能产生的问题,应做到讲解。在《制药工程》专业的书中,可以尽量配些许插图,内容简洁明了,易懂、易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学难度。
2.教材内容要衔接互补,具有科学性和发展性。制药工程是在药学、化学、分离工程、化工原理、制药工艺学、化工设备、自动化控制等多个学科基础重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综合运用,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因此在教材选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各学科知识内容的互补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知识[8],造成学生学习障碍。例如在制药设备的介绍中,可以分很多,同时又是多本不同教材,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在编写以及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预先了解,在内容上要求能够相互衔接,避免知识点遗漏,以及避免知识的重复介绍。
3.教材内容要注重方法,具有实用性和实践性。制药工程最核心的内容是制药工程项目设计,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需要注重其内容是否理论联系与实际,在设计方法的介绍和应用方面,是否有较多的实例,是否具有可行性,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围绕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制药工程理念,具有完整、系统的制药工程项目设计思路。
4.教材符合GMP要求,具有原则性和先进性。制药工程专业所制备的药品必须符合GMP(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因此在教材中,也明确需要按照GMP的要求编写,实际操作,因为药品人类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产品,其质量要求极高,可直接关系到人体的身体健康安全。在教材中,一定要遵循原则,但同时也要根据时代的进步,不断地融入更多的新的观点、先进性的思想,使得教材能够一直立足于科学的前沿,引领科学教学。
制药工程专业是医药发展的必然需求,是一门传统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交叉特色学科,目前对于制药工程专业还有许多待要解决的问题,在制药工程创新实践性人才培养的同时更需要我们去选择合适的教材,能科学地学习理论知识、先进的技术。注重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性、积极性,培养成制药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型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子选.关于我国高校教材选取和更新的几点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3,(33):32.
[2]徐刚,王洪志.弹性学制下高校教材选用模式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5):105-106.
[3]张云霞.高校教材选用原则及其贯彻途径[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12):26-28.
[4]王晓季,吕常山,郑鹏武.制药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0,(15):40-42.
[5]余剑辉,刘昭文,吴龙火.制药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4,(17):67-68.
[6]魏英勤,张永春,刘书庆,等.制药工程专业建设探讨[J].价值工程,2013,(19):255-256.
篇6
关键词:制药工程制图与CAD;教学探讨;实践能力
工程图样是工程师之间用来表达思想以及语言交流的工具,因此熟练掌握读图与绘图是作为化工工作者的必备技能。《制药工程制图与CAD》是高校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学生对国家标准的认识与执行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该课程还为后续其他课程《制药工程设计》《毕业设计》夯实了基础[1-3]。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利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具备阅读及绘图的能力以及熟练地掌握国家标准对绘图的规范化与统一化[4,5]。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结合地方院校-梧州学院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以及地方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反思,本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手段以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究,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率。
一、教学内容精简化
《制药工程制图与CAD》在我校的教学计划中有51个学时,其中包括34个理论课学时和17个实验课学时,面对如此少的课时量安排,对教学内容的精简化显得尤为重要。《制药工程制图与CAD》是在《机械制图》的基础上,利用机械制图的基本投影原理与方法,结合制药工程的工艺条件和特点,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能熟练地阅读与绘制制药工程图样,譬如制药工程平面工艺图、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以及制药设备图[6,7]。
针对以上学时少,内容多的特点,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在《制药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上选用的是中国药科大学于颖主编的《制药工程制图》,该课本主要有十三章内容,但是经过对内容的精简化,最终将课本划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制药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点、线、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以及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该部门内容作为后续内容的基础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和弄懂读图与绘图的基本规则;第二个模块:制药工程制图的表达形式,其中包括机件常用的表达方式、标准件及常用件、零件图、装备图,该部分内容难度较大,由于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于机械类图样要求不高,所以该部分内容可以适当的降低难度,主要让学生懂得相关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即可;第三个模块:制药工程图样的读图与绘图,其中包括计算机绘图、制药设备图以及制药工艺图,该部分内容最为制药工程制图的重点内容,也是衡量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学习该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要将理论课程与CAD上级操作进行实践地结合,这也是该门课程最终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
《制药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只会导致学生课程气氛沉闷、缺乏兴趣以及教学效率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教授课程的之前要考虑到学生还没有建立或者适应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在PPT课件制作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flash、3Dmax、AutoCAD以及录像等多媒体手段从而使得学生能将抽象的图形进行具体化,这些内容的制作就要求讲授《制药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的老师要掌握一定多媒体软件制作方法;其次,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携带一些小型的实物或者模型到课堂,结合“启发-互动”教学方法,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思考的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和进步。最后,课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重点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自主的讲解,即进行一个小型的翻转课堂,学生课后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教学资源,譬如:慕课在线学习,超星学习通,微课堂等方式对自己组内需要讲解的知识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从而将被动的听课转换成主动的授课,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有效地保障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践手段工程化
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院校,为了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制药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的实践显得尤为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性锻炼。首先,在学期授课期间可以安排学生到药厂见习,使得学生对制药设备、厂区的平立面布置,管道分布等有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一周的药厂工程师的讲解,要求学生手绘出该药厂某一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以及重要设备的设备图,从而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其次,将计算机绘图充分贯彻到实践教学中去,从药厂见习回来之后,就要求学生能将手绘的图纸用Autocad表达出来,通过这一次的实践练习学生对之前上机课堂Autocad的一系列命令和模块化操作会有一次新的认识和掌握,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制药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它是与我们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后,鼓励学生多参加制药工程设计大赛,通过参加此类设计大赛,学生可以将自己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设计中的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以上的实践方式和方法可以真正实现《制药工程制图与CAD》理论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
四、考核方式多样化
《制药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是将工程制图理论与CAD实践两部分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传统的试卷的考核方式并不能体现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可以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调整,具有表现在以下四个部分:⑴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课堂表现以及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⑵理论考核,期末考试笔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30%;⑶实践考核,对CAD学习中的命令和模块进行出题和考核,占总成绩的25%;⑷课程设计,学生从药厂见习之后将药厂的某一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以及重要设备的设备图用AutoCAD进行绘制,占总成绩的25%。
五、结束语
结合地方院校梧州学院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以及地方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反思,本文从教学内容精简化、教学方法多元化、实践手段工程化以及考核方式多样化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究,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教学改革,希望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其适应现代化制药行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穆飞虎,戴本林,朱安峰.化工类专业“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改实践[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8):255-256.
[2]杨珍珍,刘红姣,李敏.本科高校《化工制图及CAD》教学初探[J].山东化工,2018(8):167-168.
[3]卢翠红,黄灵芝,李立峰.本科化工专业《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学咨询,2013(3):105-106.
[4]杨晓红,石维,任富忠.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化工制图与CAD》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239-240.
[5]蔡建信,邓圣军,王榕.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化工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4):9-10.
[6]钱红亮,祝忠林,秦琲琛,等.新形势下高校《制药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30):143-144.
篇7
【关键词】生物技术导论 特色教学 模块式教学 互动讨论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Q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66-01
生物技术导论是专为生物技术专业新生开设的一门导论性质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及在农业、工业、人类健康、能源、环境等方面应用的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对现代生物技术这一新兴行业有较深入的认识并培养其对未来专业课程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1.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几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实践发现,该课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一的新生,他们仅有高中生物学的背景知识,还未进入生物技术相关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很多专业名词和专业技术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无异于给这些新人当头一棒,葬送了他们学习专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无法实现我们开设课程的目标。
其次,本课程的内容又几乎涵盖了整个生物技术行业的所有领域,而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是全才,都不可能完全深入认识每一个领域。单人承担该课程的教学,对老师来说压力会非常大,而且很难讲每一章都讲得生动有趣,学生听起来也会枯燥乏味。
最后,本课程学习的内容都是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高度概括的内容,每章内容都将是以后的一门课程,并且都将在学生修完专业基础课程后单独开始,都会详细讲解其具体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该有所取舍,应该“轻原理和理论、重实际应用”。
2.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究
基于上述主要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建立一套符合教情和学情的新型教学模式。
2.1课程组织形式的改革
基于课程涉及内容之多,对任课老师的要求之高,我们打破单人承担的传统模式,采用一人负责,多人共同完成的模块式教学进行课程组织。通过组建一支由多个专业背景的优秀教学团队,根据不同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科研经历,在“五大工程”的教学中,不同内容分别安排优势教师教学,进行模块式教学。要求老师深入浅出介绍各大工程的主要技术,结合自身科研经历,理论联系实际重点讲述其应用和发展前景,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思想。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在针对生物技术应用等内容的教学采用互动式讨论教学法。首先由教学团队商榷给出讨论的主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分成互动小组,每个小组在主题之下选取某个感兴趣的点,集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准备20分钟的PPT汇报,每组推出一个汇报人。具体实施程序如下:(1)先由主持人(一般由任课教师亲自担任)介绍,概要地介绍主题所涉及的基本问题,不做任何学理的界定与评价,以免观念先行,为下面的讨论定了调子,影响学生的自我判断。(2)由报告人进行专题发言。(3)限时辩论与交流。在这一部分,围绕交流主题,针对报告人和回应人的发言,课程参与者可以向报告人提问,对报告人提出自己的相反观点,对发言者的观点、论据提出批评意见,对相对立的命题进行辩论,报告人也可以进行解释、补充甚至反批评。这是课程中最精彩的部分,将充分展示学生们的思维才智。(4)最后由主持教师进行专题评点,简短地总结当天的讨论。同时还将根据学生报告和讨论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评分,作为相应的平时成绩。通过该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使学生能体会其中的快乐,学会独立学习的方法,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2.3 教学实践的改革
生物技术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新兴学科,涉及到生活、军事、医药、能源等各行各业。由于我们是医学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大都是进入医药行业,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未来出路,我们将邀请成都知名生物制药企业的专家就生物技术在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做专题报告一到两次,分析生物制药目前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在课程结束后,带来学生参观制药企业的生产、科研车间,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生物技术发展的潜力。
总之, 我们通过多方面的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大一新生开设《生物技术导论》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我们预期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整个生物技术领域的认识,使学生对生物技术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从而树立扎实的专业思想和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一模式的建立不仅适用于《生物技术导论》课程的教学,而且还可以推广为其它专业“导论”性质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宋思杨, 楼士林.生物技术概论(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5.
[2]林娜, 魏琴, 张超, 尹礼国, 王涛, 周黎军, 罗通.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特色教学实践[J]. 中国科技信息, 2008,16:240-241.
[3]胥华伟 施江 史国安. 谈提高生物技术概论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0:64-65.
篇8
关键词:药学类高校;环境专业;特色教材
作者简介:史静(1984-),女,江苏南京人,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讲师;陈建秋(1981-),男,江苏南京人,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119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中国药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24-02
药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对身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制药工业产污量大,是国家环保规划要重点治理的12个行业之一。据统计,制药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7%,而污水排放量占2%。制药工业的特点是生产流程长,工艺复杂,原料种类需求多,使用数量大,但利用率缺较低。一般一种原料药往往有几步甚至10余步反应,使用原材料数种,从而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三废)量大,废物成分复杂,污染危害严重。[1]另一方面,国家环保部针对制药企业制订了专门的强制性废水排放标准:《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GB21904-2008、GB21905-2008、GB21906-2008、GB21907-2008、GB21908-2008),并且按照制药生产工艺路线将制药工业及其产生的废水进行详细划分为发酵类、化学合成类、提取类、中药类、生物工程类、混装制剂类。此外,我国环保部还于2012年提出了《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促进制药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由此可见国家对制药企业污染防治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同时对于制药企业自身来说,减少污染实施清洁生产是其应对对外贸易绿色壁垒的重要措施。所以,无论是从环境角度或者制药企业本身角度来说,制药工业的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都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其排放污染物的特殊性,制药企业需要既懂药学知识又熟悉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专门人才。针对上述问题,中国药科大学于2009年开设了环境科学专业,旨在培养环境和药学的双料人才,[2]以满足制药工业绿色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从而解决我国制药工业环境保护科技问题,促进环保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国家制药工业环境保护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服务。由于该专业具有药学与环境相结合的特色,因此在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制上必须具有环境专业与药学专业融合的特色教材作为支撑。
一、特色教材在药学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授课老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具有特色的好教材不仅能够便于教师讲授知识,并且还能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材不论是在专业建设还是在学科设置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药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环境专业的创办要解决当前我国制药产业发展进程中企业对特定环境类人才的迫切需求与我国现有环境学科培养人才与课程设置模式不适应的矛盾,该专业方向的建设需要特色教材作为强有力的保障。因此特色教材中必须将环境科学与药学相结合,必须将环境专业的相关知识和制药企业的实际需求联系起来。
目前教材的设置主要存在教材建设滞后于教学和专业改革、教材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相脱节、[3]没有形成特色的独立体系、教材缺乏针对性和先进性、[4]教材内容过于陈旧、知识点缺乏更新等问题。
因此,环境专业与药学专业融合的特色教材的建设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其建设总体思路包括:特色教材必须体现环境专业与药学专业的融合与交叉;特色教材建设需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定位;特色教材建设需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特色教材与特色教学相结合;实践类特色教材在药学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
二、药学环境科学专业特色教材建设的思路
1.特色教材必须体现环境专业与药学专业的融合与交叉
我校的环境专业以培养环境和药学双料人才为目标,注重把保护环境的理念融入制药环节,把药学的理论及相关知识应用于环境保护,在课程设置上体现监测为始、评价为重、治理为目的的原则,着重培养制药企业环保人才,研究药物的环境影响。因此,特色教材的建设必须注重环境专业与药学知识的交叉与融合。但是此种交叉融合并不是简单地将药学专业知识与环境专业知识生搬硬凑到一起,也不是两种知识简单进行汇编到一本教材上,而应该突出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和联系,真正做到药学知识在环境课程的学习中能够深层渗透与融合。
《药厂环境控制与管理》是具有上述特征的典型特色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制药工业污染现状、排放标准与控制技术、制药企业的清洁生产、制药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制药企业GMP认证、生态药业等。其中污染现状、排放标准与控制技术、清洁生产、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生态工业园等基本知识属于环境专业范畴,但所有的重点理论知识都紧紧依托制药企业的背景,与制药企业紧密相关。例如在污染现状与排放标准的章节介绍中,专门针对制药企业的废水排放特征进行介绍,并列举与只要企业密切相关的标准和政策,如《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在制药企业的清洁生产章节中就涉及制药企业制药的具体工艺、设备、装置,对其进行清洁生产,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必须具有扎实的药学知识。
2.特色教材建设需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定位
我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药学知识基础,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到制药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环境检测、污染分析与治理等工作的技术人才。特色教材的建设应紧紧围绕该目标,为该定位服务。从上述目标可以看出定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特色专业的建立需要人才具有药学与环境学的双背景;人才的定位分为两类,一类是继续从事制药污染防治技术研究的“学术类”人才,另一类是能够实际到制药企业中工作的“应用类”人才。因此,针对“两类”人才的培养定位,特色教材中必须有所体现。针对“学术类”人才,教材中应注重原理、机理及相关知识点最新研究成果的呈现;而对于“应用类”人才,教材中应注重在制药企业普遍成熟应用的具体工艺、设备和装置的介绍。例如对于药厂三废教材,可在原有三废教材的基础上,增加或修订A类(学术类)与B类(应用类)特色教材,A类可针对制药废水的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方法进行原理的细致讲解,并介绍相关的机理模型,增加目前国内外的热点研究方向与最新研究成果等;B类可介绍制药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和资源化的具体工艺与设施,并列举实例。
3.特色教材建设突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如前所述,特色教材的建设需要注重环境专业和药学专业知识的融合,需要涉及多门学科,这有利于学生突破单一学科固有的思维模式,在具有一定的药学专业知识和环境专业知识的条件下,从药学的角度看环境或是从环境的角度看药学,易于触发灵感,产生新的思维活动,从而实现思维方式的创新和突破,使他们能够从新的视角和新的层面上去观察、分析以及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揭开认识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神秘面纱。[5]综合的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素质特征,在特色教材中需要增加“无标准答案”、“多种解决方式”的问题,引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考,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逻辑性强的机理的推导,教材中引导学生由因找果或由果寻因,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4.特色教材与特色教学相结合
教学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教材中的知识需要通过教学进行传播,因此要让特色教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必须有特色教学与之相结合。特色教学并不是完全摒弃传统教学中传输知识的特性,而是在保持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进,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基本理论知识,乐于在某一块或某一点知识中进行探究式的学习,能够进行主动的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松散的知识点网络化模块化。第一,教学手段上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授课形式不拘泥与演示文稿,可采用视频、音频、动画、软件等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对难于理解知识点的掌握,并建立教学配套素材库。第二,教学中应着重对相应课程知识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一方面该门课程的教师要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相应知识的热点研究方向进行介绍和综述,另一方面可以将校内外的专业研究人员邀请至课堂,对新进展、新工艺采用讲座的形式进行介绍。第三,教学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形,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在讨论与分析的过程中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怀疑精神;并且鼓励学生对其感兴趣的某一点知识进行深究,发现表面现象之后的机理以及更深层次的理论,或对某一知识点扩散,形成由点串线、由线及面的网络化知识块;在对问题的思考过程中,让学生跳出传统的思考角度或仅局限于该门课程的知识内容,鼓励从多角度多学科对问题进行分析。第四,可以依据学生的理论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研究兴趣、学生的学习风格,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分层次、分班、分组教学。例如药厂三废处理课程中,即可根据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偏研究型或偏应用型,根据A类(学术类)与B类(应用类)特色教材进行分班学习。
5.实践类特色教材在药学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
环境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实践或实验类的课程尤其要注重特色教材的建设。对于实践类特色教材,一方面注重环境科学知识与制药企业实际问题的结合,如在《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特色教材中对实际的制药废水进行监测和评定,使学生在学会环境监测方法的同时对某些类型的制药废水的特点有直观的了解。《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中采用中药废渣进行吸附研究,加强学生制药企业废弃物亦可资源化的新理念。另一方面,选修类的实践特色教材亦可以采用项目引导的方式,进行课程交叉渗透教学,串联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点,使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形成知识网络或知识模块,同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药学类高校环境专业特色教材的编写与建设需要体现环境专业与药学专业的交叉与融合,并紧紧围绕人才定位,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需有特色教学与之相结合,将特色教材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此外实践类特色教材需将环境专业知识与制药企业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发酵类》编制组.《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发酵类(征求意见稿)》[S].2007.
[2]陈建秋,沈卫阳,陈家全,等.药学类高校开设环境相关专业的意义和必要性[J].市场周刊,2009,(12):123-124.
[3]郭彤,陈金明.地方高校特色教材建设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08,(124):135-136.
[4]韩建华.让特色教材走进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
篇9
关键词:三全育人;生物制药专业;就业指导;高校;学生
随着生物制药产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生物制药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挤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高校教育提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即“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指导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就业时应运用“三全育人”的理念,达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全员体验、全程体验、全方位体验,让每一位获得高等教育的生物制基药专业的学生都能够成功就业,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生物制药专业人才[1]。
1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高校职业规划课程缺乏实践性和全方位性
学生在校期间,高校安排的实训时间一般较短,学生只能学习制药行业的产品检测要求,仅接触比较的知识,没有对生物制药行业形成系统的认识。这限制了学生的行动和思想,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职业规划的实践性往往得不到保证和实施。部分高校开展的职业规划课程没有完全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把专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分隔开,仅仅讲授职业规划课程,没有意识到通过专业课系统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和逻辑思维模式,也可为以后找工作打下基础。同时,一门课、一本书面向的是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包含了职业规划的基本知识,但是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没有深度挖掘课程与专业间的联系,使学生对职业规划没有太多的了解,对如何找工作了解甚微。此外,职业规划课程课时数普遍偏少,往往只针对毕业生开设,这使得职业规划课程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对多数毕业生来说为时过晚,多数学生在毕业时仍未能在心理及行动上做好充分的准备[2]。
1.2高校就业指导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
就业指导机构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就业指导的组织机构。目前我国高等类院校基本都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但机构中的就业指导信息反馈机制建立得并不完善,就业指导信息反馈机制包括高校对学生就业前的就业信息指导反馈以及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信息跟踪与反馈两方面[3]。但是部分高校只对学生毕业前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学生毕业以后,就不再对他们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这大大影响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了解。
1.3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
信阳农林学院生物制药专业开展了一项关于生物制药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调查,报告显示,有60%学生虽然对未来就业有一定的规划,但规划都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想法,只有大致的就业方向,其中20%的学生想进药厂,30%的学生想进行药物研发,还有10%的学生认为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制药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想从事这个行业,但并没有真正了解;10%学生认为就业形势变化太快,计划赶不上变化,认为职业规划没有必要;30%学生认为职业规划应是毕业生的事情,还没有毕业的学生不需要规划,殊不知早日开始规划和实施才能达成最终的就业目标。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进行求职,将会导致职业意向、职业兴趣不明确,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挫折。
2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的生物制药专业的就业措施
2.1对高校的建议
2.1.1提高职业规划的实践性和全方位性
高校应该多开展与生物制药专业相关的专题讲座和就业招聘活动,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训机会。同时生物制药专业教师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带领学生进入生物制药实训基地进行基础技能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养成擅于运用专业知识的习惯,为毕业找工作奠定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
运用“三全育人”理念开展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求高校不仅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类的课程,更要将职业规划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在一起,对生物制药专业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心理、思想等方面的指导,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与学生协调配合,同时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营造全面和谐的就业指导氛围,使就业指导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参与性,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从而达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进而使学生在寻找生物制药方面的工作时有一些基础[4]。
全员育人,指围绕学生开展的以教师、学生、家庭为主体的全员育人机制,这说明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合作性的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学校、家庭、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这就要求学生的父母也要做好学生就业发展的引导工作,形成学校-家庭-个人就业服务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2.1.2完善就业指导信息反馈机制
运用“三全育人”理念开展学生的就业工作,除了要有专门机构和专职教师负责就业工作外,还要完善就业指导信息反馈机制,更要对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高校可以通过多种现代化网络交流技术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积极调动校友资源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健全用人单位信息资源库,与多个单位进行毕业生实习洽谈工作,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招聘对生物制药专业学生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提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同时学生毕业后进行职业选择时,能够为学生提供心理调试方面的帮助。
现阶段,随着生物制药产业的高速发展,就业形势日趋走向一个动态的、竞争的过程。因此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高校在完善就业指导机构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因为校企联合,对于生物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校企合作弥补了部分高校生物制药专业实验室缺乏的的不足,同时给学生增加了实习的场地和机会,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要积极与企业构建合作关系,使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以对理论知识进行更好地实践,只有充分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才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水平,使高校在培养生物制药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高校也应与用人单位进行及时的沟通,了解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同时做好调整,有针对性的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更好的就业做好铺垫[5]。
2.2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就业要求
大学生毕业生总数的不断增加,使高校毕业生面临着结构性的就业难题,但生物制药业对新药研发和治疗方法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开始逐步崛起,同时除了生物制药产业以外,随着个性化医疗服务,数字化医疗结构,体外诊断和治疗以及各种国家政策的不断推出,对生物制药工程师和研发人员的需求进一步加大,生物制药行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这些数据为高校毕业生提早了解市场需求、找准职业方向做好了铺垫[6]。
生物制药领域人才需求的增长,将更有利于生物制药专业学生毕业后找工作。通过在校期间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使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在寻找工作时比其他跨专业的学生更具竞争力。同时学生应提高职业规划的意识,在校园招聘会中应多关注与生物制药专业相关的要求,在平时也要多关注一些医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大型生物制药企业的招聘要求,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
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学业成绩和就业情况是密不可分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决定其就业能力,而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将会决定就业质量的高低。运用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学生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来提高自身整体的就业能力,例如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来激发自身的职业兴趣,通过职业指导来提高自身的求职技能。通过向优秀学生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通过参加与生物制药专业相关的主题竞赛活动来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等[6]。
3结语
面对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高校职业规划课程缺乏实践性和全方位性、就业指导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学生缺乏职业规划的意识等问题,仍需高校和学生不断摸索和改进。高校运用“三全育人”理念开展学生的就业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就业教育,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构建多维度育人的新局面,可以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实用性生物制药专业人才,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于秀丽.浅谈职业生涯规划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的影响[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1):197.
[3]鹿立.高校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8):6-8.
[4]周熙,刘琛,瞿明丽.基于“三全育人”思想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12):44-48.
[5]宋丹.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1):10-12.
篇10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生物工程 应用型人才 特色专业
生物技术对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医药、能源和环境等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国内各高校争先设置生物工程专业。但我国高校随着生物工程专业办学规模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如学生只重视基础理论和实验室实验,而忽视工厂生产实习,工厂实践应用能力不强等弊端,导致大量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长沙学院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2002年,学校在开办了生物技术专科专业。2004年,学校又增开了生物工程专科专业,在这两个专业的办学基础上,2005年,学校开办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并招收第一届本科学生,2006年生物工程专业被湖南省列为“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生物工程专业被长沙学院列为校级特色建设专业。多年来,长沙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一直十分重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研究工作,依据地方院校在办学层次、办学历史以及师资力量等办学条件方面,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她已初步形成了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的基础,以为社会培养出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我们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本文结合长沙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建设,重点谈谈地方高校培养特色生物工程人才的专业特色建设与实践。
一、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强调学科服务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可为专业建设提供高水平的师资、教学研究基地、最新科研成果等,是大学培养高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才的重要平台。而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地,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提供条件,二者不能割裂开来。新建本科院校由专科院校升格而来, 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的要素科学研究的基础非常薄弱,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问题在实践中凸显出来的时间不长,其学科专业建设也没有重点大学的沉淀深厚,要想使自己的学科专业有所为,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学科创造专业特色。
1.创建优势学科,创造专业的科研特色。长沙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师资经过人才引进和建设,有专任教师15人,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博士7人,在读博士2人,这些教师中一般均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科研背景和经历。因此,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汇聚师资和科研优势,重点建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一学科。该学科于2006年成为我校首批重点建设学科,在此学科的基础上,我们组建的科技创新团队被确定为湖南省科技创新团队。近4年来,该学科团队获得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培养了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组评审专家,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利用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学科资源优势,我们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成立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开放实验室,以期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此外,这一学科建设的成果为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学生实验课程,毕业论文,实验教材的编写,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等专业建设内容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丰富了教师理论教学水平,同时也让学生完成了毕业论文(设计)的学习任务。
2.促进学科融合,开拓产业支撑下的专业方向。各种学科如生物学与理学、工学、农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多种学科间的交流与联合,渗透与交叉是学科专业内部知识的整合和学科知识资源的共享,是开办专业方向的基础。我校生物工程专业依据自身条件,将生物化工和药学学科融合,开拓了生物制药工程专业方向,以实现现代生物制药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为生物制药产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从而实现专业服务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了扩宽学生就业领域,我校生物工程专业还将生物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学科融合,开拓了生物营养工程专业方向,以实现现代生物营养工程人才的培养,为从事人体健康的食品和饲料产业输送人才。通过开设两个专业方向,我校生物工程专业产业定位具体,学生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强、毕业生工作领域明确,改变了传统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产业背景模糊而不明朗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注重实践,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才是工程专业的根本”已成为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界的共识,加之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型生物工程领域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因此,我们在以培养工科人才为目标的生物工程专业的建设中更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的培养[3]。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课程教学、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实验技能培养体系,包括课程实验、综合性大实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毕业论文等组成。
1.课程实验要求三性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在80%以上,尽量少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对传统生物工程专业必修课程的《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生物分离工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产品生产的形式组合成内容彼此关联、将单一的实验内容综合化,提高学生的工程运用能力。综合实验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又为培养学生的生物提取与分离、生物制药和基因工程产品等生产工程技能提供了“案例”的实训。
2.工程实践由见习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岗前培训三部分组成。见习实习可以采用校外见习和校内见习等形式,实习内容可以是校外实习基地和本专业开放实验室,这一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兴趣。生产实习根据学生限选的专业方向,统一安排到生物制药或生物营养产业的企业进行生产一线的技术操作实习。毕业岗前培训由联系实习单位的教师介绍接受实习单位的情况及可供选择的实习项目或工种,让学生自己选择,到接受单位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选择实习岗位。
3.开设特色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在大学三年级时实行导师制管理模式,通过双向选择,使学生进入到各个研究室中。一方面,教师将成熟的科研成果引入学生的科研选题,先给学生讲明实验的目的和所具备的条件,安排学生进行资料查阅并写出实验方案,由指导教师核定,然后实施。另一方面,由学生团队提出方案,相关导师认可后,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近年来,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有3个学生团队自主提出的实验项目获得湖南省教育厅立项,8个学生团队参加长沙市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不同程度的奖励,学生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这种形式既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又让学生完成了毕业论文(设计)的学习任务。
三、产学研合作,发挥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主动性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以高校为技术依托,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社会企业、高校共同参与到教学生活中去,“做中有学、学中有做” 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主要是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产生的, 因而特别符合地方高校的办学目标,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1.校企联合办班,实现企业自主参与专业建设。面向市场需求培养人才是新时期地方性高校教育必须正视的客观现实,走校企联合之路是实现“把学校办成企业的学校”的最佳途径[4]。为解决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问题,我校生物工程专业与大北农集团进行联合办班,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我们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中,特别邀请了企业专业技术和管理者参与,他们就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他们对我们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最能给出具体的方向和内容;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邀请了他们参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来自企业的教学方式与内容特别的受到学生的欢迎。尤其是大北农集团通过双向选择,每年从生物工程专业学生中录用40人组成“大北农班”,“大北农班”的学员利用暑假时间在大北农公司进行企业文化,专业技能和社会调查等集中培训,培训结束时,大北农集团对优秀学员颁发大北农助学金并在毕业时接收为公司新员工。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在这里最直接地接受来自企业生产实践的知识,切身感受企业的运作方式,也最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学生总能接触到许多没有写进教科书的知识,也易体会到所学理论知识的价值,更容易激发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2.校企联合建产学研基地,实现学校自主为企业解决科研课题。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产学研基地,这既对教师从事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专项科研课题研究极具针对性,它既能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又能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我校生物工程专业与湖南九鼎集团在产学研合基地建设合作上展开多年,并已在我校成立了湖南九鼎集团“水产生物工程饲料”研发中心,该中心由骨干教师牵头,在校企、师生之间,建立稳定的专项课题组。学生通过在中心参与企业课题的科研训练,为学生攻克生产一线科研难题奠定基础。同时,我们在湖南九鼎集团成立了长沙学院“水产生物工程饲料”应用与推广中心。学生利用实习和寒暑假的社会调查参与教师科技产品在企业中的转化与推广,这让学生的专业社会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目前,以长沙学院为牵头单位,由长沙学院和湖南九鼎集团联合申报的”水产生物工程饲料”基地获得“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教师通过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在为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把地区经济建设中产生的新知识、新理论引入大学课堂,大大丰富和完善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强了生产实际的针对性,促进了教学改革特别是专业设置的改革,使学生真正了解到学与用的关系,了解新知识的产生过程,激发出学生的极大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3.学生自主创业,实现学生企业家。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将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之中,加强创业教育的力度,使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学生职业素养的训练融合是生物工程专业建设的新特色。我校生物工程专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产学研金相结合,进行学生自主创业。如我校大三学生依托“植物生物营养剂研发”课题成果,由5名学生组合的创业团队创办了以学生为企业法人代表的“长沙健硒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以团队形式开展自主创业活动,这使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培养,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得到提升。
生物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以学科为依托,产学研为平台,实现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共享。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多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以培养应用型生物工程技术人员为目标的专业特色培养模式。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将继续研究分析国内外生物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断改善和优化课程体系,力争为全国和长沙生物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成为全国、湖南尤其是长沙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高水平的专业平台。
参考文献:
[1]朱中华.论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的十大关系[J].现代大学教育, 2005,( 1) : 102-104
[2]李兴彪,叶光华.加强学科间专业间合作和融合的必要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2006(11):33-34